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毛概笔记整理

大学毛概笔记整理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2、如何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四个全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总手段:改革开放

总布局:五位一体

一国两制

外交理论

建军理论

党建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3、辨析土地革命时期“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土地政策

百度:1931年至1934年期间在革命根据地曾实行过“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左”倾政策。到1950年土地改革时,地主能分到地,同时保护富农。

4、为什么官僚资本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P47

5、简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P78

6、试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的主要原因

P75

7、简述《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P90

8、简述毛泽东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P91

9、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基本特征?P113-11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它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的新社会的范畴;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则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要有战略定力,最基本的大政方针不能说改就改

实现过程:解决温饱——90年为基数,再用十年时间,将GDP翻一番在这个时期中,中国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发展经济。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P129讲的是中国特一总依据(十三大阐述的)科学内涵和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十三大提的,现在改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模式变了改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问题: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的文明指的是什么?这里的文明指的是精神文明)

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经济建设(富强)政治建设(民主)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社会建设(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美丽)

?提出背景: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

?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基本途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本任务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保证

○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动力

11、怎样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P131

12、“三步走”战略的完整内容是什么?

P139

三步走20年代80世纪设计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十五大的时候对于其进行丰富十六大也丰富

13、试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重要性P148-150

14、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P150 改的是制度的表现形式(体制),而不是根本.

15、请论述社会主义如何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

P167

16、社会主义中的国有经济与资本主义中的国有经济有何不同,为什么中国

要“理直气壮做强做大做优国有企业”?

社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义市场经济的核心

社义国有企业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和从业者局部占有的统一,是具有独立利益的经济主体。各个国有企业之间,在利益上和经营权上存在明显差异,彼此之间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

社义国企具有双重属性

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

独立的

17、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与优势?

特点总结:

复合民主(体现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主体复合(党。政府、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领域复合(政治、经济、社会民主)、权利复合(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制度、过程复合(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

有效民主(强调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输出优良治理绩效为导向)

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

客观层面:符合国情

主观层面:顺应民意

18、如何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百度: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通过科学的制度和程序,坚持把这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实践中。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领导着有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这就使得党的领导对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当家作主,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巨性,必然要求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强的政治核心,来广泛地动员、领导和组织人民掌握好国家权力,管理好国家、社会事务和各项事业。在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这一根本准则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充分和切实的贯彻和体现。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检验党的领导是否正确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也是检验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通过党的领导体制实现的,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党也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9、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四个自信第一次被正式提出来,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

在不少场合都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他也讲到了文化自信。但真正第一次把四个自信并齐的,是今年6月29号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今年的“七一”讲话,总书记又强调了,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而且对文化自信加入了特别的阐释,说文化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

这三个“更”,是对过去所讲的文化自信“更根本更重要”的解释,也是讲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

更基础:

文化自信是支撑“三个自信”的基础

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更基础?因为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如果缺乏文化自信,那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很难支撑起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进一步做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更广泛:

文化自信渗透在“三个自信”之中

第二,文化自信更广泛。文化可以深入人的一切活动,一切方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不像道路、理论、制度自信都有特定的存在空间。比如说,道路自信讲的是路径,理论自信讲的是行动指南,制度自信讲的是行为规范。而文化自信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而且在人的一切活动一切方面都存在,所以文化自信的影响更广泛。

更深厚:

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将影响深远

第三,文化自信更深厚。因为文化是人各项活动里面的基因,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旦内化于心,就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一旦文化自信树立起来,这个影响就不仅是深厚的,而且是长远的。这就是我对总书记讲话“四个自信”的理解。20、结合十九大报告,谈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百度: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内容占了较大篇幅。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需求发展到美好生活需要,随着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文化建设也要提升至更高层面,肩负更多的使命。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阐释,彰显了一个伟大民族在苦难与奋斗的历程中积淀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激发文化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化创造美好,美好需要文化。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丰富的精神食粮不可或缺。

凝聚奋进力量:以文化繁荣兴盛助力民族伟大复兴

这些辉煌成就表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黄小希、姜潇)

2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P197

22、试分析“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异同

P200-P201

百度: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还是有很大区别。“社会治理”

与“社会管理”的区别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覆盖的范围不同,“社会管理”在实践中往往被理解为无所不包,涵盖的领域过于宽泛,在实践中不容易把握、很难界定;“社会治理”则聚焦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二是“社会治理”相比于“社会管理”,更突出地强调“鼓励和支持各方面的参与”,强调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而不是政府的管控。三是“社会治理”更加强调制度建设,特别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社会治理体系可以说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与合作方式。23、为什么会出现“环境悲剧”,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百度:习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强调可持续发展,重视加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但也有一些地方、一些

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无节制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导致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比如,能源资源约束强化,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情况严重;一些地区由于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已经接近或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全国一些地区持续遭遇雾霾袭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等等。这种状况不改变,能源资源将难以支撑、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反过来必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发展的空间和后劲将越来越小。习总书记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发展过程中把生态环境破坏了,搞了一堆没有价值甚至是破坏性的东西。再补回去,成本比当初创造的财富还要多。上世纪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有些国家和地区,像重金属污染区,水被污染了,土壤被污染了,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西方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教训极为深刻。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建设现代化国家,走欧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行不通,而应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强,已成为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老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走老路,去无节制消耗资源,去不计代价污染环境,难以为继!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24、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P202-P207

2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P217-P220

26、简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基本内容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内容

“一带一路”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

意义:

外交上加强沿线城市的交流

经济上充分合作

对国内改革开放布局的促进,东中西对方开放的格局促进

过剩产能找到新的市场

27、简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和举措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

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体现的是全球化的思想

内涵:(不用记)

举措:(记关键词)了解,不用说原话

1、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2、不断完善外交布局,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3、要坚持不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4、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

5、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28、我国的新社会阶层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如何看待新社会阶层在我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P256

新的社会阶层是社会主义建设者

什么是新的社会阶层?

创业人员、新型外企、私企的技术管理人员

说一下整个社会到底新的社会阶层包括哪些?哪些力量

正答: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

新的社会阶层为何产生?

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新的阶层的产生提供制度基础

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

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有哪些如何产生举例

制度创新有哪些

生产力发展结构变化有哪些?

29、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P258-P260

30、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是什么?

四大危机、四大挑战

1中共新时期面临的挑战:总的背景

革命党变成执政党(两党运作方式、不同)

计划经济变成市场经济

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四大危险:(从四大考验衍生而来的,经受不住考验)

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危险

31、十九大确定的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是什么?

旧时代党的目标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争取记下来)

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们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指导方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主线: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思想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的基础,思想建党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

?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组织建设,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要始终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制度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的重要保证,必须贯彻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题型:简答、辨析、论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