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军车设计室第三代军车MV3培训课件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军车设计室第三代军车MV3培训课件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军车设计室第三代军车MV3培训课件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军车设计室第三代军车MV3培训课件

近日网友上传了一篇来自中央企业红旗班组(科室)标杆事迹汇编的文章,文章中首次披露了我军第三代军用卡车竞标和性能概要。这篇文章称我军新一代军用车辆的技术水平

已经达到国外同期水平。全文摘要如下: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军车设计室,是中国一汽为开发新一代中型高机动性通用战术车辆而组建的专项设计开发团队。这支攻坚破难、敢打硬仗的开发团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以他们创新的智慧和拼搏的汗水,出色地完成了我军新一代军用战术车辆的开发。这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国一汽技术中心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标志着中国一汽开始重新搭建解放越野车产品平台、重振军车与越野车研制事业,而且将全面提高我军中型战术军车的机动作战和作战保障能力,缩短我军轮式车辆装备与发达国家当代战术车辆的技术差距,实现我军车辆装备的跨越式发展,满足我军

未来发展战略及作战使用需求。

学习国外先进的军车技术,获得了大量难得的技术资料,在没有任何参考样车的情况下,这些技术资料为MV3的研发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经过项目团队两年多的艰苦努力,达到国际当代军车先进技术水平的MV3终于预研制成功,并得到军方的高度认可,使中国一汽在总装组织的“中型高机动性通用战术车辆研制订购一体化”招标中脱颖而出,战胜二汽、陕汽两家现役军用越野车生产厂,获得独家中标,承担起了新一代

中型系列战术军车研制的历史使命。

解放新一代中型高机动性通用战术车辆(以下简称MV3),是在美、德、俄等发达国家,以强大的汽车工业基础为支撑,采用大量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发展、提升综合技术性能,车辆装备智能化趋势日益突现;国内现役军用越野车呈现技术老化,电子化、信息化几乎空白,产品保障性较差;国外对军用越野车关键技术实行壁垒,根本找不到也买不到开发所需的对标资料和参考样车,加之中国一汽已近20年没有研发生产军用越野车等困难条件下开始的。这就意味着MV3关键技术的研发几乎从零开始,可谓是中国一汽卡车开发以及我国军队车辆研制史上最难的开发项目。

这款满足了军队在机动性、生存性、环境适应性、保障性、测试性、电磁兼容性、可靠性等“八大领域”苛刻需求的MV3车,实现了关键技术与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解决了电控共轨喷油系统设计、AMT自动变速器设计、大行程独立悬架设计、全时分动器设计、高位轮边减速器设计、动力与传动综合电子控制系统设计、综合优化的整车设计等七大设计难点;攻克了驱动系统扭矩分配控制、AMT复杂路面策略控制、高通过性预先控制、高越野速度的平顺性控制、高低温及高原适应性控制、可靠性控制、故障隔离与行驶能力保持等七大性能

控制难点;突破了变刚度螺旋弹簧研制、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研制、综合电子控制系统研制、EMC、电控系统的标定、自动变速器执行机构研制、关键总成的试验技术等七大研制难点。

不但使产品在总成技术水平和作战使用性能方面相比我军现役越野车具有跨越式的提升,而且在越野机动性、环境适应性、电子信息化以及战场防护能力等方面接近美、德等发达国家当代军车水平。

汽车总装工艺设计过程

汽车总装工艺过程 汽车的总装配是整个汽车制造过程的最后阶段,汽车整车的质量最终是由总装配来保证的。因为如果装配不当,即使所有零件的加工质量都合格也难以获得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反之,若零件加工的质量不够高,却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装配方法,使产品质量合格。由于汽车总装配所花费的劳动量很大、占用时间多、占用场地大,其对整车生产任务的完成、企业劳动生产率以及生产成本与资金周转、市场营销等均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汽车整车的总装配工作。 1 总装配的主要工作内容 1.1 物流系统准备 (1)组织进外协件、外购件。 (2)必要的物资储备。 1.2 制定生产计划进度 1.3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 (1)划分装配单元。 (2)制定装配工艺流程。 (3)制定调整、检测标准。 (4)设计装配中的夹具及工位器具。 (5)通过调试确定保证精度的装配方法。 1.4 装配的工作内容 1)清洗、点件

进人装配的零件必须先进行清洗,以去除在制造、贮存、运输过程中所粘附的油脂、污物、切屑、灰尘等。相关部件、总成在运转磨合后也应清洗。清洗对于保证和提高装配质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2)平衡处理 运转机件的平衡是装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那些转速高、运转平稳性要求高的机器,对其零、部件的平衡要求更为严格。旋转体机件的平衡有静平衡和动平衡两种方法。对于盘状旋转体零件,如皮带轮、飞轮等,通常只进行静平衡;对于长度大的旋转机件,如曲轴、传动轴等,必须进行动平衡。 3)过盈连接 对于过盈连接件,在装配前应保持配合表面的清浩。常用的过盈连接装配方法有压人法和热胀法两种。压人法系在常温条件下以一定压力压人配合,会把配合表面微观不平度挤平,影响过盈量。压人法适用于过盈量不大和要求不高的场合。重要的、精密的机械以及过盈量较大的连接处常用热胀(或冷缩)法装配,即采用加热孔件或冷缩轴件的办法,使得缩小过盈量或达到有间隙后再进行装配。 4)螺纹连接 在汽车结构中广泛采用螺纹连接,对螺纹连接的要求是: (1)螺栓杆部不产生弯曲变形,螺栓头部、螺母底面与被连接件接触良好。 (2)被连接件应均匀受压,互相紧密贴合,连接牢固。 (3)根据被连接件的形状,螺栓的分布情况,应按一定顺序逐次(一般为2~3次)拧紧螺母。 螺纹连接的质量对装配质量影响很大。如拧紧的次序不对,施力不均会使零件发生变形,降低装配精度,并会造成漏油、漏水、漏气等。运转机件上的螺纹连接,若拧紧力达不到规定

汽车四大工艺

?工艺概念即加工产品的方法(手段、过程)。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毛坯、半成品进行加工,改变其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和内部组织的方法。 ?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地工艺规定(文件)。 ?工艺文件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是企业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和进行核算的重要技术参数。 ?工艺参数为达到加工产品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选用和控制的有关量,如电流、电极压力压等。 ?工艺装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按产品的零、的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他以工序为单元,详细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在某一工艺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包括冲压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油漆工艺卡片、装配工序卡片。 ?物料清单(BOM),外协件明细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零部件转移卡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填写产品每个零件在制造过程所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名称、牌号、规格、重量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工艺管理内容包括:产品工艺工作程序、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定额编制、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艺文件的修改、工艺验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工艺纪律管理、工艺标准化、工艺装备编号方法、工艺装备设计与验证管理程序、工装的使用与维护、工艺规程格式、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工艺设计过程 ?策划(产品定义)-产品设计和开发(产品数据)-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与过程确认-生产-(持续改进)。 车身制造四大工艺定义及特点 ?在汽车制造业中,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合为四大核心技术(即四大工艺)。从结构上看,轿车属于无骨架车身,它的生产工艺流程大致为: ?冲压工艺(下一节课详细讲解) ?焊装工艺冲压好的车身板件局部加热或同时加热、加压而接合在一起形成车身总成。在汽车车身制造中应用最广的是点焊,焊接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车身的强度。 ?汽车车身是由薄板构成的结构件,冲压成形后的板料通过装配和焊接形成车身壳体(白车身),所以装焊是车身成形的关键。装焊工艺是车身制造工艺的主要部分。 ?汽车车身壳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件,它是由百余种、甚至数百种(例如轿车)薄板冲压件经焊接、铆接、机械联结及粘接等方法联结而成的。由于车身冲压件的材料大都是具有良好焊接性能的低碳钢,所以焊接是现代车身制造中应用最广泛的联结方式。 焊装工艺点焊:通过导电,电阻加热,金属熔合。点焊的过程:预压-焊接-保压-休止。点焊相关工艺参数:电流/电压/电极压力/焊接时间/电极直径等。点焊设备:固定式点焊机,移动式点焊机,包括:供电系统(变压器和二次回路)、焊具部分(机臂、电极夹持器、电极)、加压机构(气压、液压等)、冷却系统、机体等。 ?CO2气体保护焊接:一种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法,利用焊丝与工件间产生的电弧来熔化金属,由CO2作为气体保护气,并采用光焊丝填充。 ?焊接工艺参数:电源极性/焊丝直径/电弧电压/焊接电流/气体流量/焊接速度/焊丝伸出长度/直流回路电感等。 ?车身主体车身主体主要由车前钣金、前围零件、地板总成、左/右侧围总成、后围总成、行李舱搁板总成和顶盖总成等零部件焊装而成,如图所示。 ?汽车车身部件焊接系列夹具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流程及工艺文件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流程及工艺文件 一、工艺基础—概念 1、工艺 即加工产品的方法(手段、过程)。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毛坯、半成品进行加工,改变其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和内部组织的方法。 2、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工艺规定(文件)。 3、工艺文件 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是企业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和进行核算的重要技术参数。 4、工艺参数 为达到加工产品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选用和控制的有关量,如电流、电极压力压等。 5、工艺装备 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6、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 按产品的零、的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他以工序为单元,详细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在某一工艺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包括冲压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油漆工艺卡片、装配工序卡片。 7、物料清单(BOM) 用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 8、外协件明细表 填写产品中所有外协件的图号、名称和加工内容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9、外购工具明细表 填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购买的全部刀具、量具等的名称、规格与精度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0、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填写产品每个零件在制造过程所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名称、牌号、规格、重量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1、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 将“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中的各种材料按单台产品汇总填列的一种工艺文件。 12零部件转移卡 填写各装配工序零、部件图号(代号)名称规格等的一种工艺。 二、工艺基础—管理 1、工艺管理内容包括: 产品工艺工作程序、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定额编制、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艺文件的修改、工艺验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工艺纪律管理、工艺标准化、工艺装备编号方法、工艺装备设计与验证管理程序、工装的使用与维护、工艺规程格式、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2、工艺设计过程 策划(产品定义)-产品设计和开发(产品数据)-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与过程确认-生产-(持续改进)。 三、车身制造四大工艺定义及特点 在汽车制造业中,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合为四大核心技术(即四大工艺)。 1、冲压工艺 冲压是所有工序的第一步。先是把钢板在切割机上切割出合适的大小,这个时候一般只进行冲孔、切边之类的动作,然后进入真正的冲压成形工序。每一个工件都有一个模具,只要把各种各样的模具装到冲压机床上就可以冲出各种各样的工件,模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模具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件的质量。 a、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冲压工序的分类 冲压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

汽车总装工艺守则

总装通用工艺守则 编制: 校对: 审定: 标准: 批准: 总装通用工艺守则 1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 本守则适用于 本守则由工艺科负责编制、更改并监督执行,其它部门不准随意更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1QC/T 518-2007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拧紧扭矩规范 3 基本要求: 3.1操作员工在上岗前应经过工艺、安全、实际操作等培训,对于特殊的工作岗位应进行 专门的技能培训和应有上岗资格证书(驾驶证、叉车证、电工证等)。 3.2了解TX4乘用车的基本车型型号和相关配置等。 3.3 了解装配过程中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保养如:开口扳手、梅花扳手、内六角扳手、螺 钉旋具、锤子、扭力扳手、风动工具(使用气压0.49-0.63MPa)及专用工具等。 4 装配过程: 一个完整的装配过程包括装配前的准备、装配及装配后调整、检查、试验三个阶段。 4.1 装前准备 4.1.1 工艺准备 要求:能读懂本岗位工序汽车装调工艺卡和作业指导书;能读懂本岗位工序的工艺附图;能读懂汽车零部件及标准件的编号。 4.1.2 技术准备 要求:操作者(操作者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具备一定的装配能力和技巧后方可正式

上岗。例如一般情况下,M6及以下螺栓或自攻螺钉能用风动工具直接打进,打进的过程中不能损伤螺栓或螺母的螺纹,而且能控制到一定的力度(若装配工艺中有相关要求时则按工艺执行),不能打不紧或过紧甚至将螺栓、零部件表面损坏。 4.1.3 工具/工装设备准备 要求:①能选用本岗位工序所用工具,特别是风动工具,风动工具的选择应根据紧固螺纹直径的大小合理的选择合适的风动工具型号,不能小马拉大车(扭矩值满足不了要求还会加大风动工具的磨损,减少使用寿命),也不能大马拉小车(易造成螺栓折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②在多种产品混流装配时,能根据装配要求选用、调整工具(特别是扭力扳手的使用、调整)和工装; ③具有操作所使用设备的能力;具备熟练操作本工位设备的技能并保证跟上生产节拍,保证产品质量。 ④能对本岗位设备进行点检和日常维护保养。 4.1.4 零件准备: 装配前要认真检查所装零部件、紧固件及总成,有质量问题、破损、锈蚀、变形、老化的零部件及紧固件不能装配(应进行隔离)。 4.1.5 装配之前保持四洁 要求:①场地清洁:无杂物、油污; ②压缩空气清洁:空气中无水分或过量的油雾; ③零件(总成)清洁:表面没有包装物、灰尘或油污; ④手套清洁:保证不会因为手套的不洁污染零部件的表面。 4.2装配: 4.2.1 按工艺工序装配:当车身或移工车进入本工位区域后开始装配,不准越工位装配,更不准影响上道工序人员的装配; 4.2.2 装配前的要求: ①一般情况下尽可能的直接进行装配。如果条件不允许,需将零件(总成)移动位置时,要轻拿轻放,不准造成磕碰划伤; ②如需进入车身内装配,应该准备垫子。垫子放在操作者与车身接触之间,防止划伤或污染车身;如需与车身外表面接触装配,应检查车衣是否粘贴悬挂良 好,应将车衣粘挂好了之后再进行装配。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流程及工艺文件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流程 及工艺文件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流程及工艺文件 一、工艺基础—概念 1、工艺 即加工产品的方法(手段、过程)。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毛坯、半成品进行加工,改变其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和内部组织的方法。 2、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工艺规定(文件)。 3、工艺文件 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是企业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和进行核算的重要技术参数。 4、工艺参数 为达到加工产品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选用和控制的有关量,如电流、电极压力压等。 5、工艺装备 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6、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 按产品的零、的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他以工序为单元,详细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在某一工艺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包括冲压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油漆工艺卡片、装配工序卡片。 7、物料清单(BOM) 用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 8、外协件明细表 填写产品中所有外协件的图号、名称和加工内容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9、外购工具明细表 填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购买的全部刀具、量具等的名称、规格与精度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0、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填写产品每个零件在制造过程所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名称、牌号、规格、重量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1、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 将“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中的各种材料按单台产品汇总填列的一种工艺文件。 12零部件转移卡 填写各装配工序零、部件图号(代号)名称规格等的一种工艺。 二、工艺基础—管理 1、工艺管理内容包括: 产品工艺工作程序、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定额编制、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艺文件的修改、工艺验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工艺纪律管理、工艺标准化、工艺装备编号方法、工艺装备设计与验证管理程序、工装的使用与维护、工艺规程格式、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2、工艺设计过程 策划(产品定义)-产品设计和开发(产品数据)-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与过程确认-生产-(持续改进)。 三、车身制造四大工艺定义及特点 在汽车制造业中,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合为四大核心技术(即四大工艺)。 1、冲压工艺 冲压是所有工序的第一步。先是把钢板在切割机上切割出合适的大小,这个时候一般只进行冲孔、切边之类的动作,然后进入真正的冲压成形工序。每一个工件都有一个模具,只要把各种各样的模具装到冲压机床上就可以冲出各种各样的工件,模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模具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件的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