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逻辑用语教案

常用逻辑用语教案

常用逻辑用语教案
常用逻辑用语教案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二科目:数学授课人:课题

1.1命题及其关系

1.1.1 命题

第课时

三维目标1.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中

雷俊侠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具课型课时安排课时教法讲授法学法课堂合作探究个人主页

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

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2.思考、分析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3.讨论、判断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的判断为真,(2)的判断为假。

4.抽象、归纳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5.练习、深化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5)

2

)2

(

=-2.

(6)x>15.

命题是否也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呢?

6.命题的构成――条件和结论

定义:从构成来看,所有的命题都具由条件和结论两

部分构成.在数学中,命题常写成“若p,则q”或者

“如果p,那么q”这种形式,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

的命题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结论.

7.练习、深化

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判断各命题的

真假.

(1)若整数a能被2整除,则a是偶数.

(2)若四边行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若a>0,b>0,则a+b>0.

(4)若a>0,b>0,则a+b<0.

(5)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8.命题的分类――真命题、假命题的定义.

真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P通过推理一定可以

得出命题的结论q,那么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P通过推理不一定可

以得出命题的结论q,那么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例3:把下列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

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负数的立方是负数。

(3)对顶角相等。

11、课堂练习:

12.课堂总结

13.作业:

教后

反思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二科目:数学授课人:课题 1.1.2四种命题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第课时

三维目标1.了解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种命题的概念,掌握四种命题的形式和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会用等价命题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

2.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并写出四种命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学生的举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1.会写四种命题并会判断命题的真假;

2.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雷俊侠

难点1.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2.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3.分析四种命题之间相互的关系并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具课型课时安排课时教法讲授法学法课堂合作探究个人主页

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

初中已学过命题与逆命题的知识,请同学回顾:什么叫做命题的逆命题?

2.思考、分析

问题1:下列四个命题中,命题(1)与命题(2)、(3)、(4)的条件与结论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

(1)若f(x)是正弦函数,则f(x)是周期函数.(2)若f(x)是周期函数,则f(x)是正弦函数.(3)若f(x)不是正弦函数,则f(x)不是周期函数.(4)若f(x)不是周期函数,则f(x)不是正弦函数.3.归纳总结

4.抽象概括

定义

小结:

(1)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就是它

的逆命题:

(2)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就

是它的否命题;

(3)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

得的命题就是它的逆否命题.

强调:原命题与逆命题、原命题与否命题、原命题

与逆否命题是相对的。 5.四种命题的形式

结合以上练习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通过分析,将发现四种命题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6.例题分析

例4: 证明:若p 2 + q 2

=2,则p + q ≤ 2.

练习巩固:证明:若a 2-b 2

+2a -4b -3≠0,则a -b ≠1. 7:课堂总结 8:作业

原 命 题

逆 命 题

否 命 题

逆 否 命 题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若P ,则q . 若q ,则

P . 原命题

互 逆

逆命题

互否

互 为 否

互 否

为 互 逆 否

否命题 逆否命题 互 逆

若¬P ,则¬q .

若¬q ,则¬P .

教 后 反 思

审核人签字: 年 月 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二科目:数学授课人:课题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第课时

三维目标1.正确理解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概念;会判断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2.通过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中

雷俊侠

难点判断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教具课型课时安排课时教法讲授法学法课堂合作探究个人主页

教学过程1.练习与思考

写出下列两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若x > a2 + b2,则x > 2ab,

(2)若ab = 0,则a = 0.

学生容易得出结论;命题(1)为真命题,命题(2)为假命题.

置疑:对于命题“若p,则q”,有时是真命题,有时是假命题.如何判断其真假的?

答:看p能不能推出q,如果p能推出q,则原命题是真命题,否则就是假命题.

2.给出定义

命题“若p,则q”为真命题,是指由p经过推理能推出q,也就是说,如果p成立,那么q一定成立.换句话说,只要有条件p就能充分地保证结论q 的成立,这时我们称条件p是q成立的充分条件.一般地,“若p,则q”为真命题,是指由p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这时,我们就说,由p可推出q,记作:p?q.

定义:如果命题“若p,则q”为真命题,即p ? q,那么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必要条件.上面的命题(1)为真命题,即

x >a2+ b2?x >2ab,

所以“x > a2 + b2 ”是“x > 2ab”的充分条件,

“x > 2ab”是“x > a2 + b2”"的必要条件.

3.例题分析:

例1: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那些命题中

的p是q的充分条件?

(1)若x =1,则x2- 4x + 3 = 0;

(2)若f(x)= x,则f(x)为增函数;

(3)若x为无理数,则x2为无理数.

分析:要判断p是否是q的充分条件,就要看p能否

推出q.

解略.

例2: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那些命题中

的q是p的必要条件?

(1)若x = y,则x2= y2;

(2)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3)若a >b,则ac>bc.

分析:要判断q是否是p的必要条件,就要看p能否

推出q.

解略.

4.练习巩固:

5.课堂总结

充分、必要的定义.

在“若p,则q”中,若p q,则p为q的充分条件,

q为p的必要条件.

6.作业

教后

反思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二科目:数学授课人:课题 1.2.2充要条件第课时

三维目标1.正确理解充要条件的定义,了解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的定义.

2.正确判断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对条件的判定应该归结为判断命题的真假,.

重点1、正确区分充要条件

2、正确运用“条件”的定义解题

雷俊侠

难点正确区分充要条件.

教具课型课时安排课时教法讲授法学法课堂合作探究个人主页

教学过程1.思考、分析

已知p:整数a是2的倍数;q:整数a是偶数.

请判断: p是q的充分条件吗?p是q的必要条件吗?分析:要判断p是否是q的充分条件,就要看p能否推出q,要判断p是否是q的必要条件,就要看q能否推出p.

易知:p?q,故p是q的充分条件;

又q ? p,故p是q的必要条件.

此时,我们说, 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2.类比归纳

一般地,如果既有p?q ,又有q?p 就记作

p ? q.

此时,我们说,那么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显然,如果p是q的充要条件,那么q也是p的充要条件.

概括地说,如果p ? q,那么p 与 q互为充要条件.

3.例题分析

例1:下列各题中,哪些p是q的充要条件?

(1)p:b=0,q:函数f(x)=ax2+bx+c是偶函数;(2)p:x > 0,y > 0,q: xy> 0;

(3)p: a > b ,q: a + c > b + c;

(4)p:x > 5, ,q: x > 10

(5)p: a > b ,q: a2> b2

4.类比定义

一般地,

若p?q ,但q ≠>p,则称p是q的充分但不

必要条件;

若p≠>q,但q ?p,则称p是q的必要但不

充分条件;

若p≠>q,且q ≠>p,则称p是q的既不充分

也不必要条件.

在讨论p是q的什么条件时,就是指以下四种之一:

①若p?q ,但q ≠>p,则p是q的充分但不必

要条件;

②若q?p,但p ≠>q,则p是q的必要但不充

分条件;

③若p?q,且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④若p ≠>q,且q ≠>p,则p是q的既不

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练习巩固:P9 练习题

说明:要求学生回答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或 p

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或p是q的充要条件、或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例题分析

例2:已知:⊙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

为d.求证:d=r是直线l与⊙O相切的充要条件.

分析:设p:d=r,q:直线l与⊙O相切.要证p是

q的充要条件,只需要分别证明充分性(p?q)和必

要性(q?p)即可.

证明过程略.

例3、设p是r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q是r的充分条

件,r成立,则s成立.s是q的充分条件,问(1)s

是r的什么条件?(2)p是q的什么条件?

7.课堂总结:

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

如果“若p,则q”与“若p则q”都是真命题,那

么p就是q的充要条件,否则不是.

8.作业:

教后

反思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二科目:数学授课人:课题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3.1且 1.3.2或

第课时

三维目标

1.掌握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

2.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或、且”解决问题

3.掌握真值表并会应用真值表解决问题

重点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使学生

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

雷俊侠

难点1、正确理解命题“P∧q”“P∨q”真假的规定和判定.

2、简洁、准确地表述命题“P∧q”“P∨q”.

教具课型课时安排课时教法讲授法学法课堂合作探究个人主页

教学过程1、引入

问题1:下列各组命题中,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1)①12能被3整除;

②12能被4整除;

③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

(2)①27是7的倍数;

②27是9的倍数;

③27是7的倍数或是9的倍数。

学生很容易看到,在第(1)组命题中,命题③是由命题①②使用联结词“且”联结得到的新命题,在第(2)组命题中,命题③是由命题①②使用联结词“或”联结得到的新命题,。

问题2:以前我们有没有学习过象这样用联结词“且”或“或”联结的命题呢?你能否举一些例子?

例如:命题p:菱形的对角线相等且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命题q:三条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或两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归纳定义

一般地,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

读作“p且q”。

一般地,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

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读作“p 或q ”。 命题“p ∧q ”与命题“p ∨q ”即,命题“p 且q ” 4、命题“p ∧q ”与命题“p ∨q ”的真假的规定

(即一假则假) (即一真则真) 一般地,我们规定:

当p ,q 都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 5、例题

例1:将下列命题分别用“且”与“或” 联结成新命题“p ∧q ” 与“p ∨q ”的形式,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p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q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2)p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q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p :35是15的倍数,q :35是7的倍数.

例2:选择适当的逻辑联结词“且”或“或”改写下列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1既是奇数,又是素数; (2)2是素数且3是素数; (3)2≤2. 7.课堂总结 8.作业:

p

q

p ∨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p

q

p ∧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教 后 反 思

审核人签字: 年 月 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二科目:数学授课人:

课题 1.3.3非第课时

三维目标1.掌握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

2.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非”解决问题

3.掌握真值表并会应用真值表解决问题

重点

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使学生

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

雷俊侠

难点1、正确理解命题“¬P”真假的规定和判定.

2、简洁、准确地表述命题“¬P”.

教具课型课时安排课时教法讲授法学法课堂合作探究个人主页

教学过程1、思考、分析

问题1:下列各组命题中的两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1)①35能被5整除;②35不能被5整除;(2)①方程x2+x+1=0有实数根。②方程x2+x+1=0无实数根。

学生很容易看到,在每组命题中,命题②是命题①的否定。

2、归纳定义

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读作“非p”或“p的否定”。

3、命题“¬p”与命题p的真假间的关系

命题“¬p”与命题p的真假之间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分析前面所举例子中命题p与命题¬p的真假性,概括出这两个命题的真假之间的关系的一般规律。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第(1)组命题中,命题①是真命题,而命题②是假命题。

第(2)组命题中,命题①是假命题,而命题②是真命题。

由此可以看出,既然命题¬P是命题P的否定,那么¬P与P不能同时为真命题,也不能同时为假命题,也就是说,

若p是真命题,则¬p必是假命题;若p是假命题,

则¬p 必是真命题;

4、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让学生思考:命题的否定与原命题的否命题有什么区别?

命题的否定是否定命题的结论,而命题的否命题是对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同时进行否定,因此在解题时应分请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例:如果命题p:5是15的约数,那么 命题¬p :5不是15的约数;

p 的否命题:若一个数不是5,则这个数不是15的约数。

显然,命题p 为真命题,而命题p 的否定¬p 与否命题均为假命题。 5.例题分析

例1 写出下表中各给定语的否定语。

若给定语为 等于 大于 是 都是 至多有

一个

至少

有一

个 其否定语分别为

例2: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p :y = sinx 是周期函数; (2)p :3<2;

(3)p :空集是集合A 的子集。

6.小结

(1)正确理解命题 “¬P ”真假的规定和判定. (2)简洁、准确地表述命题 “¬P ”. 7.作业

p ¬P 真 假

假 真

教 后 反 思

审核人签字: 年 月 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二科目:数学授课人:

课题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全称量词存在量词

第课时

三维目标1.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含义,熟悉常见的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2.了解含有量词的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含义,并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含有量词的命题及判断其命题的真假性.

重点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中

雷俊侠

难点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真假的判定.

教具课型课时安排课时教法讲授法学法课堂合作探究个人主页

教学过程1.思考、分析

下列语句是命题吗?假如是命题你能判断它的真假吗?

(1)2x+1是整数;

(2) x>3;

(3)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相等;(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5)海师附中今年所有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数学课本都是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的教科书;

(6)所有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黄种人;

(7)对所有的x∈R, x>3;

(8)对任意一个x∈Z,2x+1是整数。

1.推理、判断

(让学生自己表述)

3.发现、归纳

命题(5)-(8)跟命题(3)、(4)有些不同,它们用到“所有的”“任意一个”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一般在指定的范围内都表示整体或全部,这样的词叫做全称量词,用符号“ ”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命题(5)-(8)都是全称命题。

命题用到了“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都是表示整体的一部分的词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

特称命题(或存在命题)命题(5),-(8),

都是特称命题(存在命题).

特称命题:“存在M 中一个x ,使p (x )成立”可以用符号简记为:,()x M p x ?∈。读做“存在一个x 属于M ,使p (x )成立”.

全称量词相当于日常语言中“凡”,“所有”,“一切”,“任意一个”等;存在量词相当于日常语言中“存在一个”,“有一个”,“有些”,“至少有一个”,“ 至多有一个”等. 4.练习、(1)下列全称命题中,真命题是: A. 所有的素数是奇数; B. 2,(1)0x R x ?∈- ;

C

1,2x R x x ?∈+≥ D.

1

(0,),sin 22

sin x x x

π

?∈+

≥ (2)下列特称命题中,假命题是: A.

2,230x R x x ?∈--=

B.至少有一个,x Z x ∈能被2和3整除

C. 存在两个相交平面垂直于同一直线

D.{|x x x ?∈是无理数},x 2

是有理数. (3)已知:对1

,x R a x x

+

?∈+

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5.作业

教 后 反 思

审核人签字: 年 月 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二科目:数学授课人:

课题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第课时

三维目标1.通过探究数学中一些实例,使学生归纳总结出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与它们的否定在形式上的变化规律.

2.通过例题和习题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与它们的否定在形式上的变化规律,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重点

通过探究,了解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与它们的否定在形式

上的变化规律,会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雷俊侠

难点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教具课型课时安排课时教法讲授法学法课堂合作探究个人主页

教学过程1.回顾

我们在上一节中学习过逻辑联结词“非”.对给定的命题p ,如何得到命题p 的否定(或非p ),它们的真假性之间有何联系?

2.思考、分析

判断下列命题是全称命题还是特称命题,你能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吗?

(1)所有的矩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2)每一个素数都是奇数;

(3)?x∈R, x2-2x+1≥0。

(4)有些实数的绝对值是正数;

(5)某些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 x∈R, x2+1<0。

3.推理、判断

你能发现这些命题和它们的否定在形式上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自己表述)

4.发现、归纳

从命题的形式上看,前三个全称命题的否定都变成了特称命题。后三个特称命题的否定都变成了全称命题。

一般地,对于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命题的否定,有下面的结论:

全称命题P:

?∈

x M p x

,()

它的否定¬P

x M p x

?∈

,()

特称命题P:

?∈

x M p x

,()

它的否定¬P:

?x∈M,¬P(x)

全称命题和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

称命题。

5.练习、判断下列命题是全称命题还是特称命题,

并写出它们的否定:

(1) p:所有能被3整除的整数都是奇数;

(2) p: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3) p:对?x∈Z,x2个位数字不等于3;

(4) p:? x∈R, x2+2x+2≤0;

(5) p: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6) p:有一个素数含三个正因数。

6.小结与作业

(1)小结:如何写出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原先的命题与它的否定在形式上有什么变化?

(2)作业:

教后

反思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二科目:数学授课人:

课题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第课时

三维目标1.充要条件的判断,逻辑联结词正确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2.:通过边学边练,达到融会贯通掌握本章的目的

3.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重点充要条件的判断,逻辑联结词正确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

词的理解中

雷俊侠

难点具体问题的充要条件求解

教具课型课时安排课时教法讲授法学法课堂合作探究个人主页

教学过程1.命题

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3.逻辑联结词:

4.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

二、合作探究案:不议不讲

题型一命题的真假判断

例1.已知a,b是两条不垂直的异面直线则在空间中过不在a,b上任意一点(1)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b都平行(2)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b都垂直(3)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a,b都平行

4)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a,b 都垂直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为

A 0

B 1

C 2

D 3 题型二 四种命题及命题的否定 例2写出命题“若a,b 不为零,则a,b 都不为零”的否定及否命题. 题型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例3已知P :|X+1|>1,24

0X X

-<判断非p 是非Q 的什么条件 题型四:量词与量词的否定

例4已知任意x 是实数sinx ≤1则( )

A ?P:存在x 是实数sinx ≥1

B ?P 任意x 是实数sinx ≥1

C ?P 存在x 是实数sinx>1

D ?P 任意x 是实数sinx>1

题型五 复合命题的真假性

设命题p 函数f(x)=log(ax 2-x+1

4

)定义域为R 命

题q;不等式3x -9x

教 后 反 思

审核人签字: 年 月 日

常用逻辑用语题型归纳

《常用逻辑用语》 一、判断命题真假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 A .221,sin cos 222 x x x R ?∈+= B .(0,),sin cos x x x π?∈> C .2,1x R x x ?∈+=- D .(0,),1x x e x ?∈+∞>+ 2、如果命题“)q p ∨?(”为假命题,则( ) A. p,q 均为假命题 B. p,q 均为真命题 C. p,q 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D. p,q 中至多有一个为真命题 3、有四个关于三角函数的命题: 1p :?x ∈R, 2sin 2x +2cos 2x =12 2p : ?x 、y ∈R, sin(x-y)=sinx-siny 3p : ?x ∈[]0,π,1cos 22 x -=sinx 4p : sinx=cosy ? x+y=2π 其中假命题的是( ) (A )1p ,4p (B )2p ,4p (C )1p ,3p (D )2p ,4p 4、给出下列命题: ①在△ABC 中,若∠A >∠B ,则sin A >sin B ; ②函数y =x 3 在R 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 ③函数y =f(x)的图象与直线x =a 至多有一个交点; ④若将函数y =sin 2x 的图象向左平移π4个单位,则得到函数y =sin ? ????2x +π4的图象.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5、若命题p :圆(x -1)2+(y -2)2 =1被直线x =1平分;q :在△ABC 中,若sin 2A =sin 2B ,则A =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p∨q”为假 B .“p∨q”为真 C .“p∧q”为真 D .以上都不对 6、已知命题p 1:函数y =2x -2-x 在R 上为增函数;p 2:函数y =2x +2-x 在R 上为减函数, 则在命题q 1:p 1∨p 2,q 2:p 1∧p 2,q 3:(?p 1)∨p 2和q 4:p 1∧(?p 2)中,真命题是( ) 7、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 是 ( ) A. ,lg 0x R x ?∈= B. ,tan 1x R x ?∈= C. 3,0x R x ?∈> D. ,20x x R ?∈> 8、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 A .?x R ∈,120x -> B. ?*x N ∈,2(1)0x -> C .? x R ∈,lg 1x < D. ?x R ∈,tan 2x = 9、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ABC ?中,“A B >”是“sin sin A B >”的充要条件; ②若命题:,sin 1,P x R x ?∈≤则:,sin 1p x R x ??∈>; ③不等式210x x >在()0,+∞上恒成立; ④设有四个函数111332,,,,y x y x y x y x -====其中在()0,+∞上是增函数的函数有3个。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 二、判断充分、必要条件

高中数学 常用逻辑用语《 学案导学设计》人教B版选修1-11.1.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与量词 1.1.1命题 一、基础过关 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A.周期函数的和是周期函数吗? B.sin 45°=1 C.x2+2x-1>0 D.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 2.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为() ①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②若x>1,则x>2; ③3比1大吗? ④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它们平行; ⑤(-2)2=-2; ⑥x>15. A.①②⑥B.①②④ C.①④⑤D.①②④⑤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命题“sin(α+β)=sin α+sin β (α,β是任意角)”是真命题 B.语句“最高气温30℃时我就开空调”不是命题 C.“四边形是菱形”是真命题 D.语句“当a>4时,方程x2-4x+a=0有实根”是假命题 4.已知a、b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且a⊥α,b⊥β,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若a∥b,则α∥β B.若α⊥β,则a⊥b C.若a、b相交,则α、β相交 D.若α、β相交,则a、b相交

5.下列命题: ①mx2+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②抛物线y=ax2+2x-1与x轴至少有一个交点;③ 互相包含的两个集合相等;④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其中真命题有() A.1个B.2个 C.3个D.4个 6.l1,l2,l3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l1⊥l2,l2⊥l3?l1∥l3 B.l1⊥l2,l2∥l3?l1⊥l3 C.l1∥l2∥l3?l1,l2,l3共面 D.l1,l2,l3共点?l1,l2,l3共面 二、能力提升 7.下列命题: ①若xy=1,则x、y互为倒数; ②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③平行四边形是梯形; ④若ac2>bc2,则a>b.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8.已知命题: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平分弦所对的弧.若把上述命题改为“若p,则q”的形式,则p是______________,q是________________. 9.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②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 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④若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不垂直. 其中,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0.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并说明理由: (1)若x+y是有理数,则x,y均为有理数. (2)一条直线l与平面α不是平行就是相交. (3)x2+2x-3<0. 11.把下列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其真假: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当x=2或x=4时,x2-6x+8=0; (3)正方形是矩形又是菱形; (4)方程x2-x+1=0有两个实数根.

选修2-1 常用逻辑用语【教案】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教案 1.1命题及其关系 1.1.1 命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1.复习回顾 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2.思考、分析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3.讨论、判断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5.练习、深化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5) 2 )2 ( =-2.(6)x>15. 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

高中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我校整体建构和谐教学模式下,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

常用逻辑用语高考题集锦

《常用逻辑用语》单元测试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座号:______ 成绩: 一、选择题: (每题5分) 1.(湖南卷2)“12x -<成立”是“(3)0x x -<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重庆卷2) 设m,n 是整数,则“m,n 均为偶数”是“m+n 是偶数”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福建卷2) 设集合A={x |1 x x -<0},B={x |0<x <3},那么“x ∈A ”是“x ∈B ”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广东卷6)已知命题:p 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q 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p q ?∨ B .p q ∧ C .()()p q ?∧? D .()()p q ?∨? 5.(2009浙江文)“0x >”是“0x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 (浙江文) “2 1sin =A ”是“A=30o”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 (2009江西卷文)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为 ( ) A .若11x y =,则x y = B .若21x =,则1x = C .若x y =,=.若x y <,则 22x y < 8. (2009天津卷文)设””是“则“x x x R x ==∈31,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对于下列命题: ①,1sin 1x R x ?∈-≤≤,②22,sin cos 1x R x x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常用逻辑用语学案

1.1.1命题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命题,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 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能将命题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 【自主学习】研读教材P2-P3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命题定义: 数学中,我们把可以的叫做命题. 从命题定义中可以看出,命题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2.命题的分类: 真命题:判断为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判断为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3.在数学中,命题常写成“若p ,则q”或者 “如果p ,那么q”这种形式。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 叫做,q 叫做. 【自主检测】 下列语句中: (1)若直线//a b ,则直线a 和直线b 无公共点;(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若21x =,则1x =;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6)3能被2整除. 其中真命题有,假命题有 【合作探究及展示】 探究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 是素数,则是a 奇数.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5) 2 )2(-=-2.(6)x >15. 是命题有,其中真命题有,假命题有 探究2.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 和结论q .

(1)若整数a能被2整除,则a是偶数. (2)若四边形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若a>0,b>0,则a+b<0. 探究3.把下列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各命题的真假(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2)负数的立方是负数. (3)对顶角相等. 【课堂检测】 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能被6整除的整数一定能被3整除; (2)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 (3)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4)两个内角等于45 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等腰三角形两腰的中线相等; (2)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3)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课堂小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注意两点: (1);(2) 【课后作业】世纪金榜即时小测 1.1.2四种命题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高三复习、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集合的概念及运算 一、知识清单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对象汇总成的集体,这些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2)常用的集合表示法:①列举法;②描述法;③数轴或图像表示法;④venn 图法 2.集合的特性 3.常用的集合 常见数集的记法: 特 性 理 解 应 用 确定性 要么属于该集合,要么不属于,二者必居其一; 判断涉及的总体是否构成集合 互异性 集合中的任意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 1.判断集合表示是否正确; 2.求集合中的元素 无序性 集合的不同与元素的排列无关; 通常用该性质判断两个集合的关系 集合 (){}0|=x f x (){}0|>x f x (){}x f y x =| (){}x f y y =| ()(){}x f y y x =|, (){}x f y = 集合的意义 方程 ()0=x f 的 解集 不等式 ()0>x f 的 解集 函数 ()x f y =的 定义域 函数()x f y =的值域 函数()x f y =图像上的点集 一个元素 例子 {}0| =x x {}0| >x x {}x y x =| {}x y y =| (){}x y y x =|, {}x y = 集合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属集 复数集 符号 N N * 或N + Z Q R C

4.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集合间的关系 文字描述 符号表示 子 集 集合A 中任意元素都是集合B 中元素 真子集 A 是B 的子集,但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A 中 相 等 集合A 、集合B 中元素完全相同 有限集合A 中有n 个元素 集合A 的子集个数 2n 集合A 的非空子集个数 2n -1 集合A 的真子集个数 2n -1 集合A 的非空真子集个数 2n -2 【提醒】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是任意非空集合的真子集。符号表示为: 运算类型 交集 并集 补集 定义 设A ,B 是两个集合,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 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集合B 的交集,记作A ∩B 。 若A 和B 是集合,则A 和 B 并集是有所有A 的元素和所有B 的元素,而没有其他元素的集合。A 和B 的并集通常写作 "A ∪B",读作“A 并B ”,用符号语言表示: A ∪B={x|x ∈A,或x ∈B} 相对补集:若A 和B 是集合,则A 在B 中的相对补集是这样一个集合:其元素属于B 但不属于A ,B-A={x|x ∈B 但x ?A}。 绝对补集:若给定全集S ,有A ? S ,则A 在S 中的相对补集称为A 的绝对补集(或简称补集),写作C S A 。 韦恩图示 性质 A B B A = A A A = A B A ? B B A ? ?=? A A B B A = A A A = A B A ? B B A ? A A =? =A C A U ? U A C A U = De Morgan 定律: ()B A C B C A C U U U = ()B A C B C A C U U U =

常用逻辑用语_知识点+习题+答案

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 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它的逆命题为“若q ,则p ”. 4、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p ?,则q ?”. 5、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q ?,则p ?”. 6、四种命题的真假性: 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7、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8、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 当p 、q 都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 q ∧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真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2019高考数学考点突破——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集合学案

集合 【考点梳理】 1.元素与集合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表示符号分别为∈和?. (3)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Venn图法.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若对任意x∈A,都有x∈B,则A?B或B?A. (2)真子集:若A?B,但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A,则A?≠B或B?≠A. (3)相等:若A?B,且B?A,则A=B. (4)空集的性质:?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集合的基本运算 并集交集补集 图形表示 符号表示A∪B A∩B ?U A 意义{x|x∈A或x∈B} {x|x∈A且x∈B}{x|x∈U且x?A} 4. (1)若有限集A中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2n个,真子集有2n-1个. (2)子集的传递性:A?B,B?C?A?C. (3)A?B?A∩B=A?A∪B=B. (4)?U(A∩B)=(?U A)∪(?U B),?U(A∪B)=(?U A)∩(?U B). 【考点突破】 考点一、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1)已知集合M={1,2},N={3,4,5},P={x|x=a+b,a∈M,b∈N},则集合P 的元素个数为( ) A.3 B.4 C.5 D.6 (2)若集合A={x∈R|ax2-3x+2=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

A .92 B .98 C .0 D .0或9 8 [答案] (1) B (2) D [解析] (1) 因为a ∈M ,b ∈N ,所以a =1或2,b =3或4或5.当a =1时,若b =3,则x =4;若b =4,则x =5;若b =5,则x =6.同理,当a =2时,若b =3,则x =5;若b =4,则 x =6;若b =5,则x =7,由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知P ={4,5,6,7},则P 中的元素共有4个. (2)若集合A 中只有一个元素,则方程ax 2 -3x +2=0只有一个实根或有两个相等实根. 当a =0时,x =2 3 ,符合题意; 当a ≠0时,由Δ=(-3)2 -8a =0得a =98, 所以a 的取值为0或9 8. 【类题通法】 与集合中的元素有关的解题策略 (1)确定集合中的代表元素是什么,即集合是数集还是点集. (2)看这些元素满足什么限制条件. (3)根据限制条件列式求参数的值或确定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但要注意检验集合是否满足元素的互异性. 【对点训练】 1. 已知集合A ={(x ,y )|x 2 +y 2 =1},B ={(x ,y )|y =x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2 C .1 D .0 [答案] B [解析] 因为A 表示圆x 2 +y 2=1上的点的集合,B 表示直线y =x 上的点的集合,直线y =x 与圆x 2 +y 2 =1有两个交点,所以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2. 2. 已知集合A ={x ∈R|ax 2 +3x -2=0},若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 ????-∞,-98 [解析] ∵A =?,∴方程ax 2+3x -2=0无实根,

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教师

选修2-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复习 ※典型例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弄清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例2 下列各小题中,p 是q的充要条件的是(). A.(1)(2) B.(2)(3) C.(3)(4) D.(1)(4)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小结:处理充分、必要条件的问题首先要分清条件和结论,有时利用逆否命题与原命题等价的性对解题很有帮助. 例3 给出下列命题: 若?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 动手试试 练 1. 如果命题“p 且 q ”与命题“p 或 q ”都是假命题,那么 ( ) A.命题“非 p ”与命题“非 q ”的真值不同 B.命题 p 与命题“非 q ”的真值相同 C.命题 q 与命题“非 p ”的真值相同 D.命题“非 p 且非 q ”是真命题 练 2. 若命题 p 的逆命题是 q , 命题 p 的否命题是r ,则 q 是 r 的 ( ) A.逆命题 B.否命题 C.逆否命题 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 知识拓展 区间[- 1,1] 的所有的 x,都有 f(x ) 0 恒成 立,求 p 的取值范围.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 .?x ∈R ,lg x =0 B .?x ∈R ,tan x =1 C .?x ∈R ,x 3>0 D .?x ∈R,2x >0 解析:选C.对于A ,当x =1时,lg x =0,正确;对于B ,当x =π 4 时,tan x =1,正确; 对于C ,当x <0时,x 3<0,错误;对于D ,?x ∈R,2x >0,正确. 2.(2011·高考北京卷)若p 是真命题,q 是假命题,则( ) A .p ∧q 是真命题 B .p ∨q 是假命题 C .綈p 是真命题 D .綈q 是真命题 解析:选D.根据“且”“或”“非”命题的真假判定法则知D 正确. 3.(2012·高考辽宁卷)已知命题p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则綈p 是( ) A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B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C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D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解析:选C.利用“全称命题的否定是存在性命题”求解.命题p 的否定为“?x 1,x 2 ∈R ,(f (x 2)-f (x 1))(x 2-x 1)<0”. 4.(2013·日照质检)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x ∈R ,sin 2x 2+cos 2x 2=12 B .?x ∈(0,+∞),e x >x +1 C .?x ∈R ,x 2 +x =-1 D .?x ∈(0,π),sin x >cos x 解析:选B.∵sin 2 x 2+cos 2 x 2=1,∴A 错. ∵x 2 +x +1=(x +12)2+34≥34 ,∴C 错. 又∵sin π6<cos π 6 ,∴D 错.故选B.

(完整版)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推荐文档

目标认知: 考试大纲要求: 重点: 难点: : 知识点一:命题: 定义: “” “” 能帮助判断。如:一定推出. “” “不一定等于 逻辑联结词: )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利用真值表): 非

“或 ”. “ p 且 q”“ p 或 q”. 123(4知识点二:四种命题 四种命题的形式: 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 和 q 否命题:若 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2. 四种命题的关系: ①原命题逆否命题.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假性,是命题转化的依据和途径之一. ②逆命题 否命题,它们之间互为逆否关系,具有相同的真假性,是命题转化的另一依据和途径. 除①、②之外,四种命题中其它两个命题的真伪无必然联系.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关于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也可以有如下表述:第一: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为逆命题;第二: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为否命题; 第三: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为逆否命题; 5.写出“若或,则”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及2=x 3=x 0652 =+-x x 命题的否定,并判其真假。解: 逆命题:若,则或,是真命题; 0652 =+-x x 2=x 3=x 否命题:若且,则,是真命题;2≠x 3≠x 0652 ≠+-x x 逆否命题:若,则且,是真命题。0652 ≠+-x x 2≠x 3≠x 命题的否定:若或,则,是假命题。 2=x 3=x 0652 ≠+-x x 知识点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 定义: 对于“若p 则q”形式的命题: ①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②若p q ,但q p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若既有p q ,又有q p ,记作p q ,则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2. 理解认知: (1)在判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时,首先要分清哪是条件,哪是结论;然后用条件推结论, 再用结论 推条件,最后进行判断. (2)充要条件即等价条件,也是完成命题转化的理论依据.“当且仅当”.“有且仅有”.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和集合A,B如图所示,则(?)∩B( ) A.{5,6} B.{3,5,6} C.{3} D.{0,4,5,6,7,8} 解析:选 A.由题意知:A={1,2,3},B={3,5,6},?={0,4,7,8,5,6},∴(?)∩B={5,6},故选A. 2.设集合A={(x,y)+=1},B={(x,y)=3x},则A∩B的子集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解析:选A.集合A中的元素是椭圆+=1上的点,集合B中的元素是函数y=3x的图象上的点.由数形结合,可知A∩B中有2个元素,因此A∩B的子集的个数为4. 3.已知M={-a=0},N={-1=0},若M∩N=N,则实数a的值为( ) A.1 B.-1 C.1或-1 D.0或1或-1 解析:选D.由M∩N=N得N?M.当a=0时,N=?,满足N ?M;当a≠0时,M={a},N={},由N?M得=a,解得a=±1,故选D. 4.设集合A={-<1,x∈R},B={1

={0,1},B={2,3},则集合A⊙B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 A.0 B.6 C.12 D.18 解析:选D.当x=0时,z=0;当x=1,y=2时,z=6;当x=1,y=3时,z=12. 故集合A⊙B中的元素有如下3个:0,6,12. 所有元素之和为18. 6.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命题“若x>y,则x>”的逆命题 B.命题“若x>1,则x2>1”的否命题 C.命题“若x=1,则x2+x-2=0”的否命题 D.命题“若x2>0,则x>1”的逆否命题 解析:选A.命题“若x>y,则x>”的逆命题是“若x>,则x>y”,无论y是正数、负数、0都成立,所以选A. 7.设全集U={x∈N*≤a},集合P={1,2,3},Q={4,5,6},则“a∈[6,7)”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C.若a∈[6,7),则U={1,2,3,4,5,6},则?=Q;若?=Q,则U={1,2,3,4,5,6},结合数轴可得6≤a<7,故选C 8.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m∈R,使函数f(x)=x2+(x∈R)是偶函数 B.?m∈R,使函数f(x)=x2+(x∈R)是奇函数 C.?m∈R,函数f(x)=x2+(x∈R)都是偶函数 D.?m∈R,函数f(x)=x2+(x∈R)都是奇函数 解析:选A.对于选项A,?m∈R,即当m=0时,f(x)=x2+=x2是偶函数.故A正确. 9.已知命题p:?x∈R,x>,则p的否定形式为( ) A.?x0∈R,x0<0B.?x∈R,x≤ C.?x0∈R,x0≤0D.?x∈R,x< 解析:选C.命题中“?”与“?”相对,则?p:?x0∈R,x0≤0,故选C.

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2)word学案

1.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学习目标] 1.了解联结词“且”“或”“非”的含义.2.会用联结词“且”“或”“非”联结或改写某些数学命题,并判断新命题的真假.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对条件的判定应该归结为判断命题的真假. [知识链接] 1.观察三个命题:①5是10的约数;②5是15的约数;③5是10的约数且是15的约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命题③是由命题①②用“且”联结得到的新命题,“且”与集合运算中交集的定义A∩B={x|x∈A且x∈B}中“且”的意义相同,叫逻辑联结词,表示“并且”,“同时”的意思.2.观察三个命题:①3>2;②3=2;③3≥2,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命题③是由命题①②用逻辑联结词“或”联结得到的新命题. 3.观察下列两组命题,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p:1是素数;q:1不是素数. (2)p:y=tan x是周期函数;q:y=tan x不是周期函数. 答:两组命题中,命题q都是命题p的否定. [预习导引] 1.逻辑联结词 把两个命题联结成新命题的常用逻辑联结词有“或”、“且”、“非”. 2.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 p q綈p p∨q p∧q 真真假真真 真假假真假 假真真真假 假假真假假 要点一用逻辑联结词联结组成新命题

例1分别写出由下列命题构成的“p∨q”“p∧q”“綈p”形式的新命题. (1)p:π是无理数,q:e不是无理数. (2)p:方程x2+2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q:方程x2+2x+1=0两根的绝对值相等. (3)p:正△ABC三内角都相等,q:正△ABC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解(1)p∨q:π是无理数或e不是无理数.p∧q:π是无理数且e不是无理数.綈p:π不是无理数. (2)p∨q:方程x2+2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或两根的绝对值相等. p∧q:方程x2+2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两根的绝对值相等. 綈p:方程x2+2x+1=0没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p∨q:正△ABC三内角都相等或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p∧q:正△ABC三内角都相等且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綈p:正△ABC三个内角不都相等. 规律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或”“且”“非”的定义,用“或”“且”“非”联结p、q构成新命题时,在不引起歧义的前提下,可把命题p、q中的条件或结论合并. 跟踪演练1分别写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q”、“p∧q”、“綈p”形式: (1)p:2是无理数,q:2大于1; (2)p:N?Z,q:{0}∈N; (3)p:x2+1>x-4,q:x2+1x-4且x2+1

专题34 常用逻辑用语-高中数学经典错题深度剖析及针对训练 含解析 精品

【标题01】没能准确全面理解命题的概念 【习题0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1)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县难道没有发生了里氏8.0特大级地震吗?(2)对2(1)0x -≤,有210x -<. 【经典错解】(1)(2)都不是命题. 【习题01针对训练】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1)请举起手来!(2)今天天气真好!(3)0x > ;(4)0a b >>,则ac bc >. 【标题02】混淆了逻辑联结中的“或”与日常生活中的“或” 【习题02】若命题p :方程(2)(1)0x x +-=的根是2-,命题q :方程(2)(1)0x x +-=的根是1,则命题“方程(2)(1)0x x +-=的根是2-或1”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真”或“假”)命题. 【经典错解】由条件易知命题p 与命题q 都是假命题,而命题“方程(2)(1)0x x +-=的根是2-或1”为“p ∨q ”,故就填假命题. 【详细正解】所判断命题应为真命题.根据一真“或”为真判断出命题为真命题. 【深度剖析】(1)经典错解混淆了逻辑联结中的“或”与日常生活中的“或”.(2)命题“方程(2)(1)0x x +-=的根是2-或1”中的“或”不是逻辑联结词,有“和”的意思.正确区分数学中的“或”与日常用语中的“或”的不同点.日常用语中的“或”,带有两者选择其一的意思.如:我暑假准备到海南或昆明旅游,意思是或去海南,或去昆明,绝没有两地都去的意思,如果两地都去,应说成:我准备暑假到海南和昆明旅游.逻辑联结词“或”,用在数学命题的分解与合成上,包含了三层:如0ab =包含了“0a =,0b ≠;或0a ≠,0b =;或0a =且0b =”.

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

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 一 、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有( ) ①2 30x -=;②与一条直线相交的两直线平行吗③315+=;④536x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改编题)命题“a 、b 都是奇数,则a +b 是偶数”的逆命题是 ( ) A .a 、b 都不是奇数,则a +b 是偶数 B .a +b 是偶数,则a 、b 都是奇数 C .a +b 不是偶数,则a 、b 都不是奇数 D .a +b 不是偶数,则a 、b 不都是奇数 3.命题“若a >b ,则2 2 ac bc >”(这里a 、b 、c 都是实数)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0个 4.命题“若A ∪B =A ,则A ∩B=B ”的否命题是( ) A .若A ∪ B ≠A ,则A ∩B ≠B B .若A ∩B =B ,则A ∪B=A C .若A ∩B ≠A ,则A ∪B ≠B D .若A ∪B =B ,则A ∩B =A 5.(改编题)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 ①若p q ∧为假命题,则p q 、均为假命题 ②“1x =”是“2320x 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③命题“若2 320x x -+=,则1x =“的逆否命题为:“若1,x ≠则2 320x x -+≠” ④对于命题:,p x R ?∈使得2 10x x ++<,则:,p x R ??∈均有2 10x x ++≥ A 4 B 3 C 2 D 1 6.已知命题:p R x ∈?,022 ≤++a ax x .若命题p 是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0][1,)-∞+∞ B.[0,1] C.(,0)(1,)-∞+∞ D.(0,1) 7.(原创题)“ 2a b =-”是“直线20ax y +=垂直于直线1x by +=”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充分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 ,b ∈N ,ab 能被5整除,那么a ,b 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假设的内容是( ) A .a 、b 都能被5整除

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3.2)word学案

1.3.2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数学中一些实例,使学生归纳总结出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与它们的否定在形式上的变化规律.2.通过例题和习题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与它们的否定在形式上的变化规律,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知识链接] 你能尝试写出下面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吗? (1)所有矩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2)每一个素数都是奇数; (3)?x∈R,x2-2x+1≥0. 答:(1)存在一个矩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2)存在一个素数不是奇数; (3)?x0∈R,x20-2x0+1<0. [预习导引] 1.全称命题的否定 全称命题p:?x∈M,p(x), 它的否定綈p:?∈M,綈p(x). 2.存在性命题的否定 存在性命题p:?∈M,p(x), 它的否定綈p:?x∈M,綈p(x). 3.全称命题的否定是存在性命题. 存在性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要点一全称命题的否定 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1)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都平行; (2)数列{1,2,3,4,5}中的每一项都是偶数; (3)?a,b∈R,方程ax=b都有惟一解;

(4)可以被5整除的整数,末位是0. 解(1)是全称命题,其否定:存在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不都平行. (2)是全称命题,其否定:数列{1,2,3,4,5}中至少有一项不是偶数. (3)是全称命题,其否定:?a,b∈R,使方程ax=b的解不惟一或不存在. (4)是全称命题,其否定:存在被5整除的整数,末位不是0. 规律方法全称命题的否定是存在性命题,对省略全称量词的全称命题可补上量词后进行否定. 跟踪演练1写出下列全称命题的否定: (1)p:所有能被3整除的整数都是奇数; (2)p: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3)p:对任意x∈Z,x2的个位数字不等于3. 解(1) 綈p:存在一个能被3整除的整数不是奇数. (2) 綈p:存在一个四边形,它的四个顶点不共圆. (3) 綈p:?x∈Z,x2的个位数字等于3. 要点二存在性命题的否定 例2写出下列存在性命题的否定. (1)p:?x>1,使x2-2x-3=0; (2)p:有的实数没有平方根; (3)p:我们班上有的学生不会用电脑. 解(1) 綈p:?x>1,x2-2x-3≠0. (2) 綈p:所有的实数都有平方根. (3) 綈p:我们班上所有的学生都会用电脑. 规律方法存在性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写命题的否定时要分别改变其中的量词和判断词.即p:?x∈M,p(x)成立?綈p:?x∈M,綈p(x)成立. 跟踪演练2写出下列存在性命题的否定: (1)p:?x0∈R,x20+2x0+2≤0; (2)p: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p:有一个素数含三个正因数. 解(1) 綈p:?x∈R,x2+2x+2>0. (2) 綈p:所有的三角形都不是等边三角形. (3) 綈p:每一个素数都不含三个正因数.

高中数学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讲义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一、命题 1、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语句,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 2p q 、一般形式:“若则”. 二、四种命题 () () () () p q p q q p q p p q p q q p q p ????????????原命题:若则逆命题:若则否命题:若则逆否命题:若则 例:原: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正数.(真) 逆: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这个数是负数.(假) 否: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假) 逆否: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正数,则这个数不是负数.(真) 结论:①互为逆否的命题同真,同假. ②原命题与逆命题、原命题与否命题的真假无关. 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p q p q q p p q p q q p p q q p p q p q p q ?≠>???、若称是的充分条件,是的必要条件. 2、若称不是的充分条件,不是的必要条件. 3、若而且记作“”,称是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是的充要条件. p q p q p q p q ≠????注:可以借助集合关系来判定: 是的充分条件.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例: 四、复合命题真假的表格. 1、 2、 3、 五、全称量词、存在量词 () () 01:,:,p x M P x p x M P x ?∈??∈、全称命题它的否定 ()()00:,:,p x M P x p x M P x ?∈??∈2、特称命题它的否定 例:“四边形都有外接圆” ():,.P ABCD A B C D ?四边形都有、、、共圆全称命题 ()() 0111111:+=20.P A B C D A C A B C D ??∠∠四边形其中,其中、、、不共圆特称命题 200020x R x x ∈+≤“存在,使+2" 2000:20P x R x x ?∈+≤,使+2 2:20P x R x x ??∈+>,+2 ()()??“福州人”“福建人”集合“福州人”“福建人”命题“福州人”是“福建人”的充分条件.“福建人”是“福州人”的必要条件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