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 高二数学 第一学期全册习题集

沪教版 高二数学 第一学期全册习题集

沪教版  高二数学  第一学期全册习题集
沪教版  高二数学  第一学期全册习题集

7.7.1 数列的极限

一、填空题

1、若lim n n a A →∞

=,则可表示为lim ||n n a A →∞

-=________

2、设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1

1

+-=

n n a n ,那么lim n n a →∞=________

3、写出两个数列,使其极限为2009: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出极限式:(1)lim 21n n n →∞+;(2)2009lim 1n n →∞+;(3)3lim()2n n →∞;(4)2lim()3

n

n →∞-中,其中值为0的是

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5、若lim n n a A →∞

=,则( )

(A )n a A -随n 的增大而减小 (B )n a A -随n 的增大而减小 (C )n a 与A 越来越接近 (D )n a 无限趋近于A 6、下列数列中极限为2的是( )

(A) n a n 2= (B )112+-=n n a n (C )1

2

2+=n a n (D )1122+-=n n a n

7、若四个数列的通项如下,则当∞→n 时,数列极限不存在的是( )

(A) 1435++=n n a n (B )n n n a n )1)(1(+-= (C )π=n a (D )n

n a )2

1(-=

8、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009()

20081()2

1(1

1≥≤≤?????-=n n n a n n ,则lim n n a →∞=( )

(A) 1 (B )0 (C )0或1 (D )不存在 9、若数列}{n a 的极限为A ,则它的所有偶数项组成的新数列}{2n a 的极限( ) (A) 存在且等于A (B )存在但不等于A (C )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D )不存在

三、解答题

10、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3

223++=

n n a n ,试分别写出|23|1-a ,|23|2-a ,|23

|5-a ,

|23|10-

a ,|2

3

|100-a 的值,并判断它有没有极限。

11、判断下列关于数列极限的叙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因为n

n 211>,所以11lim lim 2n n n n →∞→∞>。

(2)如果lim n n a A →∞

=,那么对一切正整数n ,都有A a n ≤。

12、数列}{n a 满足:*

N n ∈都有2

-=,请你给出这样的两个数列。

13、同时满足如下三个条件:(1)lim 2n n a p →∞

=+;(2)lim 5n n a q →∞

=+;(3)lim 1n n a p q →∞

=-+的数列}

{n a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q p ,以及lim n n a →∞

,并写出一个这样的数列;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4、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1

2)1(-?-=n n

a n n ,判断这个数列是否存在极限,并说明理由。

7.7.2 极限运算法则(1)

一、填空题 1、“lim n n a A →∞

=,lim n n b B →∞=”是“lim n n n a b A B →∞

=?”的______________条件

2、若lim 3n n a →∞

=,1

lim 2

n n b →∞

=

,则2lim 3n

n n n a b a →∞-=_________ 3、3

(1)(2)(3)

lim

8n n n n n →∞+++=______

4、已知6lim 33n an

n

→∞+=-,则=a _________

5、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1(1+=n n a n ,则2

1lim()n n a n a →∞+=_________

6、已知lim(21)3n n n a →∞

+=,则lim()n n na →∞

=_________

二、选择题

7、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22

lim n n a A →∞

= , 则lim n n a A →∞= (B )若0>n a ,lim n n a A →∞

= ,则0>A

(C )若lim n n a A →∞

= ,则22

lim n n a A →∞

= (D )若lim n n a A →∞=,则lim n n na nA →∞

=

8、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1001()10001(101100

2

2

2

≥≤≤???????+=n n n n n a n ,则lim n n a →∞=( ) (A) 0 (B )1 (C )0或1 (D )不存在

9、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lim()0n n n a b a →∞

?=≠,则lim 0n n a →∞

≠ 且 lim 0n n b →∞

(B ) 若lim()0n n n a b →∞

?=,则lim 0n n a →∞

= 或 lim 0n n b →∞

=

(C )若无穷数列}{n a 有极限A ,则1lim lim n n n n a a +→∞

→∞

=

(D )若无穷数列}{n a 有极限它的前n 项和为n S ,则12lim lim lim lim n n n n n n S a a a →∞

→∞

→∞

→∞

=++

+;

三、解答题

10、计算下列极限: (1)212lim(

3)n n n →∞

+- (2)74lim 52n n n →∞+- (3)23lim[(3)(2)]n n n

→∞-+

(4)2223lim 3100n n n n n →∞+--+ (5)(3)(4)

lim (1)(32)

n n n n n →∞+---

11、已知2100

lim

231

n an bn n →∞+-=-,求b a ,的值。

12、求下列极限: (1)212lim

n n n →∞+++ (2)111

1

lim(1)(1)(1)(1)234n n

→∞----

13、在数列}{n a 中,31=a ,且对任意大于1的正整数n ,点),(1-n n a a 在直线03=--y x 上,求

2

lim

(1)n

n a n →∞+

14、已知}{n a 为公差0≠d 的等差数列,且lim 2n

n a n

→∞=,求d 的值。

15、已知点)2,0(n A ,)2,0(n B -,)0,2

4(n

C +

,其中n 为正整数,设n S 表示ABC ?外接圆的面积,求lim n

n S →∞的值。

7.7.2 极限运算法则(2)

一、填空题

1、计算:2

242lim

n n

n →∞+++=_________

2、计算:1

1

34lim 34n n

n n n ++→∞-=+_________ 3、数列n

n a a )21(-=,若lim n n a →∞

存在,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4、若121

lim 22

n n n n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5、计算:122lim 2100

n

n n →∞+++=-_________

二、选择题

6、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2

2

lim n n a A →∞

= , 则lim n n a A →∞= 或lim n n a A →∞

=-

(B )若lim n n a p →∞

= ,lim n n b q →∞

=,n n b a >,则q p >

(C )若lim()0n n n a b →∞

-= ,则lim lim n n n n a b →∞

→∞

=

(D )数列}{n a 和}{n b 均无极限,但数列}{n n b a ?可能有极限

7、1111lim[(1)(1)(1)(1)]34

52

n n n →∞----=+( )

(A) 0 (B )3

2

(C )1 (D )2

8、若1

1lim n n

n n n a b b a b

+-→∞+=--,则正数a 和b 的大小关系为( ) (A) b a > (B ) b a = (C ) b a < (D )无法确定大小

三、解答题

9、计算下列极限: (1) 147(32)

lim 159(43)

n n n →∞++++-++++-

(2) 222

2

123

2lim(

)111

1

n n

n n n n →∞

++++

++++

(3) 11

1

lim 1335(21)(21)n n n →∞??++

+

????-+?

?

(4) 1lim

(1)1n

n

n a a a →∞-≠+

10、已知数列{}a n 是由正数构成的数列13a =且满足1lg lg lg n n a a c -=+,其中n 是大于1的整数,c 是正数.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及前n 和n S ; (2)求∞

→n lim 1

122+-+-n n

n n a a 的值.

11、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且有lim n →∞2111=???

? ??-+n q q a ,则首项1a 的取值范围.

12、若???

??≥≤≤+=-)7(23

)61(231

n n n a n n ,记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求: (1)lim n n a →∞

; (2)lim n n S →∞

.

7.8 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1)

一、填空题

1、将?

?32.0化成分数___________

2、无穷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和是首项的3倍,则数列的公比为________

3、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n

n a )2

1(=,前n 项和为n S ,则lim n n S →∞

=________

4、无穷等比数列}{n a 中,121

lim()2

n n a a a →∞++

+=

,则首项1a 的范围是________

5、等比数列}{n a 中,921=+a a ,27321=??a a a ,则12lim()n n a a a →∞

+++=______

二、选择题

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19.0

7、若无穷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q ,则数列}{n a 的各项和存在的充要条件是( ) (A) lim n n a →∞

存在 (B )lim n

n q →∞

存在 (C )lim n n S →∞存在 (D )lim 0n n S →∞

=

8、一个无穷等比数列}{n a ,前n 项和为n S ,lim 6n n S →∞

=,3

16

21=

+a a ,则=1a ( ) (A) 4或

81 (B ) 3

8

-或4 (C ) 8或-4 (D )8或4

三、解答题

9、求无穷等比数列}3

1

)1{(1--n n

各项的和.

10、计算:111111393lim 111124

2

n n n -→∞-++++

++++.

11、已知数列}{n a 为无穷等比数列,且121

1

n a a a a ++++

=

,求实数1a 的取值范围.

12、设}{n a 为无穷等比数列,公比1||

∈N n ),求实数k 的范围.

13、若???

??≥≤≤+=-)7(23

)61(231

n n n a n n ,记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求: (1)lim n n a →∞

; (2)lim n n S →∞

.

14、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a ,作正方形的内切圆,在此内切圆内作新的正方形,这样一直

无限地继续下去.

⑴ 求所有这些内切圆的周长之和;

⑵ 求所有这些内切圆的面积之和.

7.8 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2)

一、填空题

1、无穷等比数列3.0,03.0,003.0,0003.0, 各项和是________

2、一个无穷等比数列}{n a 的所有项和为52,16931=?a a ,,则它的公比为______

3、一无穷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为一自然数,公比为q ,且

q

1

为大于1的自然数,此数列的各项和为3,则它的前两项和为________

4、无穷等比数列}{n a 满足:10321=++a a a ,5654=++a a a ,则12lim()n n a a a →∞

+++ 的值为________

5、无穷数列

2sin 21π,22sin

212π, ,2

sin 21π

n n , 的各项和为________ 6、一个球自12米高的地方自由落下,触地后的回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4

1

,假设能无限次反弹,则此小

球运动所经过的总路程为________米

二、选择题

7、无穷等比数列}{n a 中,若任何一项都等于这项后面所有项的和,则等比数列的公比( )

(A) 14 (B )21 (C )21- (D )4

1- 8、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21-=q ,且13218

lim()3

n n a a a -→∞+++=,则=1a ( )

(A) 1 (B )2 (C )3 (D )4

9、等比数列}{n a 中,11=a ,2

1=q ,2

2262422n n a a a a T ++++= ,则lim n n T →∞=( )

(A) 31 (B )154 (C )158 (D )7

2

三、解答题

10、已知n n n S 2124325

2

5152515251++++++=- (*∈N n )

,求lim n n S →∞.

11、无穷等比数列}{tan θn

中,

(1)若它的各项和存在,求θ的范围;

(2)若它的各项和为2

1

3+,求θ的值. 12、对于数列21,221, ,n 21

, ,试从其中找出无限项构成一个新的等比数列,使新数列的各项和

为7

1

,并求新数列的首项和公比.

13、直角坐标系中,一个粒子从原点出发沿x 轴向右前进1个单位到点P 1,再向上前进12

个单位到点P 2,再向左1

22

前进个单位到点P 3

,又向下前进123个单位到点P 4,以后前进方向按右、上、左、下的顺序,每次前进的距离为前一次前进距离的一半,这样一直下去,求粒子到达的极限位置的坐标。

14、直线014247=-+y x 与互相依次外切的半圆1C ,2C ,3C ,…都外切,其中半圆 1C 与y 轴相

切,这些半圆的圆心都在x 轴的正半轴上,半径分别为1r ,2r , 3r ,… (1)求半径1r ,2r 的值; (2)求数列}{n r 的通项公式;

(3)求前n 个半圆的弧长的总和n l ,并求lim n n l →∞

第8章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附录 1.向量

一、填空题

1、 已知,D 、E 、F 分别是ABC ?的三边AB 、BC 、AC 的中点,与向量平行的向量为

_______________ 2、 在四边形ABCD 中,若DC AB =,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为________________

30=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

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设==,,则与相等的向量是________________,与平行的向量是________________

5、下列五个命题中

(1=,则±=;(2)若是的负向量,则=+;

(30=的充要条件是0=(4)若-==;(5)若CD AB ||,则AB||CD 。 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相等的向量即是模相等的相等 B 、方向不同的向量也可能相等 C 、平行的向量即为方向相同的向量 D 、0平行于任一向量

2=是b a -=的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3、下列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 (1)若-=,则= (2)若=,则b a ,所在的直线重合

(3=,则=或-= (40=则=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三、解答题

1、已知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AC 的中点。 (1)写出与相等的向量; (2)写出的负向量; (3)写出与平行的向量。

2、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平行向量是否一定方向相同? (2)平行向量是否一定相等?

(3)起点不同,但方向相同且模相等的几个向量是不是相等? (4)相等的非零向量,若起点不同则终点一定不同?

3、如图,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求与

.

4、若向量与不相等,则这两个向量有可能是平行向量吗?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若有可能,

试举出一例

5、四边形11A ABB 中,求证:“11BB ”是“四边形11A ABB 是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

2.向量的加减法(1)

一、填空题

1、按下列条件求+的大小和方向:

(18=5=+=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

(28=5=+=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

(35=8=+=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 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 AD a AB ==,则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BC ?中,CA BC 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线段AB ,M 为AB 的中点,O 为AB 外一点,若b OB a OA ==,,则=OM _____

5、在矩形ABCD 25==

,则向量++的长度等于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一定能成立的是 ( )

A 、a +≤+

B 、a +<+

C 、a +≥+

D 、a +>+

2、若0=++c b a ,则,, ( ) A 、一定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 B 、都是非零向量时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C 、一定不可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D 、都是非零向量时也可能无法构成一个三角形

3、设O 为正六边形AFDBEC 的中心,得到下列关于向量加法的运算:

(1);OC OE OA =+(2);FE DC AB =+(3)=++

其中正确的运算的个数是 ( ) A 、0 B 、1 C 、2 D 、3

三、解答题

1、甲往东北方向走了50m ,然后又折向正西方向走了70m ,求这时甲离出发点的距离和方向。

2、已知四边形ABCD 中,===,,,试求AD 。

3、用向量方法证明: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设向量a 和b 的模各为4和3,夹角为0

60,b a u +=。

5、勘察队从A 地按北偏东032的方向行进km 2.7到B 地;再从B 地按北偏西0

18的方向行进km 5.6到C 地;再从C 地按南偏西0

84的方向行进km 1.8到D 地;再从D 地按南偏西0

33的方向行进km 7.4到E 地,求出E 地大致在A 地的什么方向,距离是多少?

2.向量的加减法(2)

一、填空题

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则用,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2、平行四边形ABCD 中,若==,,则用,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非零向量)成立的一个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O 为正六边形AFDBEC 的中心,若===,,用,,分别表示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

5、已知向量,,的模分别为3,4,5+-的最大值为______,最小值为______

二、选择题

1、若n m -的始点为A ,终点为B ,则下列关于点A ,B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若使n 的始点与n m 的终点重合,则A 为m 的始点,B 为n 的终点 B 、若使n 的始点与m 的终点重合,则A 为n 的始点,B 为m 的终点 C 、若使n 的始点与n 的始点重合,则A 为m 的始点,B 为n 的终点 D 、若使的始点与的始点重合,则A 为的始点,B 为的终点

2、六边形ABCDEF 为正六边形,有下列关于AC 的表达式:(1);EC CD BC ++ (2);ED FE +(3)-,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 、 0

B 、1

C 、2

D 、3

3、设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为O ,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 )

A 、=-

B 、=+

C 、=-

D 、=++

三、解答题

1、如图所示,已知向量,,,试作出向量c b a +-

c

2、已知b a CD b a CB b a AB 47,2,3-=+=+=,求

3、有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设===,,,+++-

4754=+==,求:(1)a 与b 的夹角-的值.

5、一个质点O 受两个力1OF 和2OF 的作用,若两个力的夹角为0

120,N 4=,作用在质点O 上合

N 72=.求:(1)作用在质点O 上另一个力1OF 的大小;(2) 1OF 与OF 的夹角的大小.

3.实数与向量的乘积(1)

一、填空题

1、化简:)32(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ABCD 为平行四边形,若==,,E 为CD 的中点,则=___________

3、在ABC ?中,G 是重心,D 为BC 边上的中点,若用一个实数与相乘来表示,则

=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向量,不平行,实数y x ,满足向量等式y x y x )9(34)8(5++=-+,则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点C 在AB 所在直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且AB BC 3||=,若用实数与AB 的乘法来表示,则

AC =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EF 是ABC ?的一条中位线,EF BC 。若b AB a EF ==,,则等于 ( )

A 、2--

B 、2+-

C 、2+

D 、2-

2、已知BE AD ,分别为ABC ?的边AC BC ,上的中线,且==,,则BC = ( )

A 、3234+

B 、3432+

C 、3232-

D 、3

232+-

3、若向量b a ,是平行向量,且0,0≠≠b a ( )

A 、-=

B )0>=k

C 、),0(0R k k k ∈≠=+

D 、),0(R k k k ∈≠=+

三、解答题

1、设为未知向量,,为已知向量,试解方程:()

23424=-++--

2、在正六边形ABCDEF 中,令==,,试用,来表示和

3、设平面上有点P 与ABC ?,已知AC PC PB PA =++,试问点P 在ABC ?的什么位置?

4、点A 、B 、C 同在直线L 上,点O 在直线L 外,且====

,,,3

1

,试用,表示c 。

5、设O 为ABC ?中任意一点,D 、E 和F 分别为AB 、BC 和AC 的中点, 试证:++=++

3.实数与向量的乘积(2)

一、填空题

1、在ABC ?中,M 为BC 的中点,若b a AC b a AB 62,24+=+-=,则AM =_________.

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是对角线AC 的三等分点,设b AD a AB ==,。若用b a , 表示DF ,则

DF =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D ,BE 和CF 为的ABC ?中线,G 为重心,若b AC m AD ==,,用b m ,表示CF ,则

C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梯形ABCD 中,CD AB 且CD AB 2=,M ,N 分别为DC 和AB 的中点,已知==,,试用,表示下列向量,则DC =___________,BC =_____________,MN =_____________.

5、OADB 是以向量==,为边的平行四边形,C 为对角线的交点,M ,N 分别为线段BC ,CD 上的点,CD CN BC BM 3

1

,31==

且,试用向量,表示OM =______________,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0(>=m m 与反向的单位向量0b 。则用0b 表示为 ( ) A 、0b m a = B 、0b m a -= C 、01b m =

D 、01b m

-=

2、设0a 为单位向量,(1)若为平面内的某个向量,则=(2)若与0a 平行,则=

(3)若与0a 1=,则0a a =

上述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

A 、0

B 、1

C 、2

D 、3 3、若2152

pp p p -

=,且121pp p p λ=,则λ等于 ( ) A 、53 B 、53- C 、23 D 、2

3-

三、解答题

1、CF BE AD ,,分别是ABC ?的中线,G 为重心,若a BC m AG ==,,用a m ,表示: (1)AB (2)CA (3)BE (4)CF

2、设k a h C 111+=,k a h C 222+=,b a ,是不平行的非零向量,如果b n a m C C +=+21,试求系数n m ,

3、设两个非零向量21,e e 不平行

(1)如果21212133,82,e e CD e e BC e e AB -=+=+=,求证:A ,B ,D 三点共线 (2)试确定实数k 的值,使21e e k +与21e k e +平行。

4、已知D 、E 是ABC ?中AB 和AC 边的中点,连接CD 并延长到M ,使DM=CD ,连接BE ,并延长至N ,使EN=BE ,求证: (1)M ,A ,N 三点共线; (2)BC MN 2

5、任意四边形ABCD 中,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G 为MN 的中点,O 为平面内的任意一点,求证: (1)=+++; (2))(4

1

+++=

数学:一年级上册全部教案(沪教版)

我们的教室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P2~3。 设计意图 入学前的儿童一般已具有“口头数数”、“按物点数”的经验。《我们的教室》这节课就是在按物点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实物与学具(代替物)的对应,并进一步学习把物体的个数抽象到数字。因此,整节课的设计可分成“信息交流——自主探究——运用发展”三个层次,力求从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学生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初步建立实物数数与数字符号表示数的关系。同时,安排大量的学生可以感知的实物数数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是有用的,学数学是有趣的。 教学目标 1、会根据实物或实物图正确数出1~10物体的个数,并会用学具或数字表示。 2、初步建立实物数数与数字符号表示数的关系。 3、能在愉悦的数数活动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教学重点 计数与表达 教学难点 6~10物体个数的计数。 教学准备 在每个小组的桌上、教师讲台上以及教室周围的墙上布置一些学生熟悉的物品(如:积木等);每个小组一张动物园的情景图,每位学生有10片双色片。 教学过程 一、信息交流 1、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学生了,从今天起,我将和你们一起在这个教室里学本领,长智慧。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教室”(出示课题)。 2、说说教室里的物品 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物品,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表述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并及时加以纠正。) 3、说说家庭的物品 师: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的物品(举例),那么你家庭有些什么呢?谁愿意向大家介绍?

(学生通过说一说教室、家庭中的具体物品,既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为后续数数作铺垫) 二、自主探究 (一)1~5的认识 1、认识“1” (1)说说教室里的“1” 师:看一看,我们教室里那些物品只有一件? (2)用代替物表示“1” 师:教室里有一台电视机可以怎样表示出来?(可以用一片双色片、一根小棒、一个三角形……表示)。那么,现在老师手中的一盒粉笔又可以怎样表示? (3)请学生说说一片双色片还可以表示什么? 师:凡是只有一件物品的,我们都可以用一片双色片来表示,也可以用(根据学生的实际举例)表示。 (4)用抽象的符号表示“1” 师:一台电视机除了用刚才我们讨论的用学具或图形表示以外,还可以怎样表示? (学生能讲的就让学生讲,学生讲不出的教师告诉学生:可以用中国数词“一”来表示,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1”来表示(板书)。) (5)讨论:数字“1”可以代表什么? (6)讨论:“1”像什么? 教学:像根小棒1、1、1。 (7)小结 师:表示一件物品的方法有好几种,(举例),你喜欢哪一种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示。 2、2~5的认识 (1)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桌上、讲台上以及教室里物体的个数。 (2)想一想:可以怎样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用学具怎样表示?用数字又怎样表示?(学生可动手操作) (3)小组交流。 (4)讨论:数字“2”可以代表什么?数字“3”可以代表什么?…… (5)讨论:2、3、4、5分别像什么? 教学:像只鸭子2、2、2; 耳朵耳朵3、3、3; 像面小旗4、4、4; 秤钩秤钩5、5、5。 (6)小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 合在一起教案 沪教版

合在一起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巩固加法的含义之一和数的组成。 2. 通过观察,能口述情景图的意思,并列式解答。 能力目标: 1.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自己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学生们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之一,熟悉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光盘 学生准备——双色片 教学设计: 一、动手操作,复习数的组成。 两个学生为一组,互相摆双色片,练习10以内数的组成。 边摆边说,生1:“我出2” 生2:“我出5” 生1、生2:“2和5组成7”。 二、合作探究,发展新知。 1. 教学光盘出示题1图,先由学生说说第一幅图表示的意思。 (例如:左边有1块绿色的积木,右边有7块黄色的积木,一共有8块积木。) 2. 由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 3. 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一组题其实就是8的组合,想一想8的组成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哪些?动手用红、蓝双色片摆一摆。

4. 独立完成题2,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填的?这题和第1题在填的时候有什么区别吗?(它没有规定哪一种颜色应该先填,所以每一幅图都可以写两个算式。)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教学光盘出示题3两幅图: 这是动物园里新来的小动物,请学生自己选择其中的一幅图,用前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看图说故事并写出算式。 2. 在自己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从中发现学生间不同的思考角度。 3. 全班交流,进行小结。 (在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考虑。)

高中数学目录(沪教版)

高中数学教材(沪教版)目录 高一上 第一章集合与命题 一集合 1.1集合及其表示法 1.2集合之间的关系 1.3集合的运算 二四种命题的形式 1.4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 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5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1.6子集与推出关系 第二章不等式 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3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2.4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2.5不等式的证明 第三章函数的基本性质3.1函数的概念3.2函数关系的建立 3.3函数的运算 3.4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四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上)一幂函数 4.1幂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二指数函数 4.2指数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4.3借助计算器观察函数递增的快慢 高一下 第四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三对数 4.4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四反函数 4.5反函数的概念 五对数函数 4.6对数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六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 4.7简单的指数方程

4.8简单的对数方程 第五章 三角比 一 任意角的三角比 5.1任意角及其度量 5.2任意角的三角比 二 三角恒等式 5.3同角三角比的关系和诱导公式 5.4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5.5二倍角与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三 解斜三角形 5.6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解斜三角形 第六章 三角函数 一 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6.1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6.2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6.3函数()sin y A x ωφ=+的图像与性质 二 反三角函数与最简三角方程 6.4反三角函数 6.5最简三角方程 高二上 第七章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一 数列 7.1数列 7.2等差数列 7.3等比数列 二 数学归纳法 7.4数学归纳法 7.5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7.6归纳—猜想—证明 三 数列的极限 7.7数列的极限 7.8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 第八章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8.1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运算 8.2向量的数量积 8.3平面向量的分解定理 8.4向量的应用 第九章 矩阵和行列式初步 一 矩阵 9.1矩阵的概念 9.2矩阵的运算 二 行列式 9.3二阶行列式 9.4三阶行列式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汇总

课题:还缺几个 基础练习: 在□里填数,在○填“>”、“<”或“=”: + 6+ + 7 4+□ > 8 □< 7 +2 5<5 +□ 6 + □< ( )里最大能填几? 9-( ) > 4 ( )+ 2 < 4 5 >( )+3 2 >( )-3 综合练习: 根据题意分拆成两个数和形式,然后填空: 练习一 根据题意分拆成两个数和形式,然后填空:

练习二 利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 综合练习: 练习一 把圈里的三个数加起来,怎样算得快,为什么? □+□+□=□ ++= □+ □+□=□ 课题:加倍与一半 基础练习: 练习一 根据“加倍”或“减半”先画小圆片,再填数。 4 18 练习二 想一想,填一填: 4+4=( ) 8+8=( ) 7+( )=14 ( )+( )

=10 加倍加倍加倍加倍 4 8 7 10 一半一半一半一半 6 16 14 10 综合练习: 填空: 1、2的加倍后再加倍是( )。 2、个位上是1的加倍,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数字的加倍,这个两位数是( )。 3、比20小5的数再减5后的加倍是( )。 4、小胖有20个苹果,分给小亚一半,小亚有( )个苹果,小胖再把剩下的一半分给小巧,小巧有( )个苹果,这时小胖还剩( )个苹果。 课题:乘火车 基础练习: 做减法想加法: 12-9=( ) 13-7=( ) 16-9=( ) 14-6=( ) 想:9+( )=12 想:7+( )=13 想:__________想:__________ 11-2=( ) 2+( )=11 11-3=( ) 3+( )=11 11-4=( ) 4+( )=11 11-5=( ) 6+( )=11 综合练习: 看题写算式: (1)小胖画了6个★,小明画了3个★,两人一共画了多少个★? 算式: (2)飞走了5只气球,又飞走了7只气球,一共飞走了多少只气球? 算式: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汇总)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汇总) (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60角=______元 89分=______角______分 1元-4角=______角 11元+10角=______元 2. 我会数一数,填一填。 3. 填上“克“或“千克”。 4. 在横线上填上“>”“<”或“=”。

34+20______20+34 53-6______54-6 32+4______38 7+30______57+4 46-6______40+0 15+4______15-4 5. 66是______位数,______位上的6表示6个一。 6. 在下图七巧板中,一共有______个三角形,______个正方形,______号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7. 37比9多______;20比62少______。 8. 在横线上填上“>”“<"或“="。 67______89 12-7______6 78+8______76 70______48 42-6______46 86-60______26 9. 20角=______元:5元6角=______角。 10. 5628是一个______位数,它的最高位是______位,它是由______个千,______个百,______个十和______个一组成的。 二、判断题。(共10分) 1. 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 在计算减法时,有退位点的那一位要先减1再算。() 3. 1米长的绳子用去6分米,还剩4厘米。() 4. 估算898-303,大约是500。() 5.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 6. 900比350多550。() 7. 96读作:六十九。()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及答案一、想一想、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每题1分,共16分)4+6= 7+4= 5+3= 2+7= 9-5= 7-6= 11-5= 13-8= 8+7= 9+6= 17-8= 0+13= 18-10= 15-15= 8+8= 9-0= 二、仔细想一想,()里该填几?(每空2分,共8分) 5+()=13 17-()=8 ()- 6=10 8+4-( )=3 三、比一比,在○里填上“>”、“<”或“=”。(共6分) - -2 - 四、从4.12.7.11中选出3个数,组成 4 个算式。 (共12分) - - 6 )) 一、填空。(每空1分,共11分) 1.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2.15左边的“1”表示1个(),右边的“5”表示5个()。 3.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相差()。 4.与12相邻的数是()和()。 5.12的一半是(),8的加倍是()。 6.体育课上站队,小明的前面站了5个同学,后面站了6个同学,小明这一列共站了()个同学。

二、找规律填数。(每空1分,共5分) ○比△多( )个; △比☆少( )个; ☆有( )个,△再加上( ) 个就与☆同样多。 一、看图列式计算。(4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算式: 算式:

三、数一数,填一填。(每空1分,共4分)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四、解决问题。(每题 4分,共 16分) 1.小红有6朵红花,小胖有5朵红花,他们一共有()朵花? 2.树上原来有14小鸟,飞走了5只后,还剩()只? (只) 3.一辆公交车原来有15人,在一个公交站点上下了7人,又上来9人,车上现在有()人? (人) 4.兵兵有10枝彩色笔,比东东少5枝,东东有()枝彩色笔? (枝)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 -11.1 直线的方程 -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 教案

直线的点法向式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直线的点法向式方程 2、通过直线点法向式方程的推导,体会向量知识的应用和坐标法的含义.初步认识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并体会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研究能力. 教学重点:直线的点法向式方程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形式求解直线方程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方程及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1) 若给出方程y =x -1 问:①点(2,1),(3,2)是否在直线l 上?②如 何判断点P 是否在直线l 上? (①l 上任意点的坐标满足方程y =x -1②以方程y =x -1的任意解为坐标 的点都在直线l 上) 我们就称方程y =x -1是直线l 的方程,直线l 是方程y =x -1的图形 (2) 复习点方向式方程 直线的方向,与直线平行的向量有无数个,所以方向向量不唯一,则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显然也不唯一 问:若过已知点与某一非零向量垂直的直线是否唯一确定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根据上述条件求出直线l 的方程。(写出课题) 二、概念形成 设P 00(,)x y ,非零向量(,)n a b =r ,Q (,)x y 为直线l 上任意一点 则=PQ ),(O O y y x x -- ∵PQ n ⊥u u u r r ∴0=? 即00()()0a x x b y y -+-=① ∴直线l 上的任一点都满足方程① 反之,若11(,)x y 为方程①的解,即1010()()0a x x b y y -+-=,则1Q 11(,)x y 符合1PQ n ⊥u u u u r r ,即1Q 在直线l 上. 根据直线方程的定义知,方程①是直线l 的方程,直线l 是方程①的直线.

沪教版知识点归纳___一年级数学_(下册)

沪教版知识点归纳——一年级数学-下册 1. 加减法中的规律: (1)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几,和也跟着增加或(减少)几。 (2)一个加数增加,另一个加数减少相同的数,和不变。 (3)减数不变,被减数增加(减少)几,差也跟着增加(减少)几。 (4)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减少)几,差也跟着减少(增加)几。 (5)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 2. 比一比的方法.(课本P5,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题) (1)看符号找出大小数. (2)确定算式结果. (3)根据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出( )的数. 3. 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加数+ 加数=和和- 第一个加数=第二个加数和- 第二个加数=第一个加数被减数- 减数=差被减数- 差=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 4. 1个10是10 2个10是20 3个10是30 4个10是40 5个10是50 6个10是60 7个10是70 8个10是80 9个10是90 10个10是100 5. 10个一是1个十. 6. 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7. 数的排列:

从大到小排列,用>连接,先找最大数。 从小到大排列,用 < 连接,先找最小数。 8.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9. 位数: 一位数、二位数、三位数等 10. 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等. 11. 计数单位: 个位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的计数单 位是百。 12. 数的组成: 56是由5个十和6个一组成. 56里有56个一。 13. 位值表: 14. 100里有一个百,100里有2个50, 一百里有4个25,一百里有5个20, 一百里有 10个10 15. 写出相邻数: 前面一个数是原数减1,后面一个数是原数加 1. 例如: (47) 48 (49) 16. 写出相邻整十数: (1)原数个位在1-9之间的,将原数个位变成0就是前面一个数,后面一个数是前面一个数加10. 例如: (50) 56 (60) (2)原数是整十数的,原数减10是前面一个数,原数加10是后面一个数。 17. 回到整十数:一个数减去个位的数就可以回到整十数。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案 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3)班有学生36名,女生18名,男生18名。一(4)班有学生35名,女生18名,男生17名。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35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特别是一(4)班的郑文哲很特殊,幼儿园老师上课时基本上不管教他,放任自由,行为习惯很差,上课时根本不会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一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开学两个星期来,一(3)、一(4)班的孩子们,大部分很快适应了学校生活,成了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的好学生,就开学来学生学习情况作一些分析:1、课堂上专心听讲,回答问题积极,作业书写工整的同学有20人,这些学生课堂上基本上能够按老师要求作,老师讲的知识可以当堂理解。要让这些孩子的优点继续发扬,成为家长放心,老师省心的学生。2、上课坐不住,不够专心,偶尔自己玩,一旦认真听讲,对老师讲的知识就能掌握,每天需要老师提醒的同学有20人,这些学生只要老师在他近前进行指导,他们就能很顺利的完成老师教的知识。要进一步培养这些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3、作业认真完成,课上回答问题不积极的同学有22人,这些同学听课比较认真,但是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不积极,课堂上很少出现表现自己的状态,要多鼓励调动孩子上学学习的积极性。 4、还有9个学生,上课不会专心听讲,自己管不住自己,没有上课的意识,对老师讲的知识接受不了,在学习习惯方面和学习成绩方面已经落在了其他同学的后面。希望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工作。 二、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10以内的数;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涉及《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基本内容”得“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得部分内容,“拓展内容”得“式得相等与不等”等内容。 一、本册教材得具体内容 1、基本内容 (1)数与运算 ①数得认识与表达:10以内得数(课本第4~16页);20以内得数(课本第38~41页);比一比(课本第17~18页)。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得具体情景对周围熟悉得物体实施对应、分类、计数,学会先从多基数、序数得角度来建构数得概念。学生从自己熟悉得环境出发,经历“具体——表象——抽象”得过程,最后达到抽象出数得模型得目标,会数、会读、会写20以内得数,经历从自己熟悉得环境中把握实物得多少到把握数得大小得过程,并能用数来认识与表达交流周围生活中发生得相关情景。 ②数得运算:10以内数得加减法(课本第21~36页);20以内数得加减法(课本第42~44页、第46页)及“整理提高”中有关部分。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得情景引入、建构加减法得数学模型,扩展加减法运算得实际含义,探究不同得算法,鼓励算法个性化,重点探究并掌握20以内数得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与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得两步计算方法。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探究加法得交换关系、加减法之间得关系,加数与与得关系、被减数、减数与差得关系。 (2)方程与代数 在10以内数得加减法,20以内数得加减法得有关章节中,学生通过所提供得情节初步学会在含有( )、□得算式中填写合适得数。 (3)图形与几何 物体得形状(课本第49~51页);分彩色图形片(课本第53页)。 学生通过观察与收集周围环境中熟悉得物体,如各种罐头、方糖、盒装饼干、玩具积木块等,并通过动手操作(触摸、推、滚)积累对平面与曲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得经验,并按经验对上述几何体进行分类,获得初步得认识。 学生通过画物体得表面与玩彩色图形片积累对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得经验。

高中数学沪教版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 高一(上)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集合与命题 1.主要内容:集合的基本概念、空集、子集和真子集、集合的相等;集合的交、 并、补运算。四种命题形式、等价命题;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基本要求:理解集合、空集的意义,会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理解子集、 真子集、集合相等等概念,能判断两个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或相等关系;理解 交集、并集,掌握集合的交并运算,知道有关的基本运算性质,理解全集的意 义,能求出已知集合的补集。理解四种命题的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能写出一个 简单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的意义,能在简单问题的情景中判断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或充分必要性。 3.重难点:重点是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难点 是对集合有关的理解,命题的证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别。 4.集合之间的关系:(1)子集:如果A 中任何一个元素都属于B ,那么A 是B 的 子集,记作A ?B.(2)相等的集合:如果A ?B,且B ?A ,那么A=B.(3).真子集: A ?B 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记作A ?B. 5.集合的运算:(1)交集:}.{B x A x x B A ∈∈=且I (2)并集:}.{B x A x x B A ∈∈=或Y (3)补集:}.{A x U x x A C U ?∈=且 6.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如果P Q ?,那么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如果P Q ?,那么P 是Q 的充要条件。也就是说,命题P 与命题Q 是等价命题。 有关概念:1.我们把能够确切指定的一些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做集合。 2.数集有:自然数集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 3.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 4.用平面区域来表示集合之间关系的方法叫做集合的图示法,所用图 叫做文氏图。

2021年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综合复习全集

2021年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综合复习全集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基础计算题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或=。 5+6______2+3+7 5+3+7______9-8 2+7______1+6+3 5+5-5______8-8 2. 用竖式计算。 32+15= 56+21= 25+53= 21+13= 35+46= 13+67= 29+37= 14+68= 43+24= 3. 想一想,算一算。 38+20=______ 65-50=______ 88-80= ______ 36+60=______ 46-30=______ 75-20=______ 4. 圈一圈,算一算。 13-8=______

5. 巧计算。 5+7=______ 7+6=______ 8+7=______ 3+8=______ 12-5=______ 13-6=______ 15-7=______ 11-3=______ 12-7=______ 13-7=______ 15-8=______ 11-8=______ 6. 算一算,再比较大小。 45—7______45+7 63—8______36—8 27+6______6+27 76-8______60+8 选择题 7. 选一选,羽毛球组的人数比围棋组的人数多()人 种类航模组书法组羽毛球 组 舞蹈组绘画组篮球组围棋组 人数15人8人12人9人13人20人7人 B .5 C .4 8. 把车圈出来。 9. 算一算,选一选。 (1)65-54=()。

A .11 B .1 C .21 (2)69-19()50。 A .= B .> C .< (3)88-16()70。 A .= B .> C .< 10. 看图,选一选。 表示3时的是()。 A . B . C . 11. 下面的算式正确的是()。 A .2+5=7 B .5-2=3 C .7-2=5 D .7-5=2 12. 我会选。(在三角形下面画“√”。) 填空题 13. 看一看,填一填。

上海沪教版教材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 一、集合与常用逻辑 二、不等式 三、函数概念与性质 四、基本初等函数 五、函数图像与方程 六、三角函数 七、数 列 八、平面向量 九、复数与推理证明 十、直线与圆 十一、曲线方程 十二、矩阵、行列式、算法初步 十三、立体几何 十四、计数原理 十五、概率与统计 补集: C U A {xx U 且x A} 3.集合关系 空集 A 子集 A B : 任意 x A x B 注:数形结合 --- 文氏图、数轴 4.四种命题 原命题:若 p 则 q 否命题:若 p 则 q 原命题 逆否命题 5.充分必要条件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P q p 是 q 的必要条件: P q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p? q 6.复合命题的真值 ① q 真(假) ? “ q ”假(真) ② p 、q 同真 ? “ p ∧ q ”真 ③ p 、q 都假 ? “ p ∨ q ”假 7. 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否定 M, p(x )否定为 : M, p(X) M, p(x )否定为 : M, p(X) 并集: A B {x x A 或 x B} 一、集合与常用逻辑 1.集合概念 元素: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运算 全集 U :如 U=R 交集: A B {x x A 且x B} 逆命题:若 q 则 p 逆否命题:若 q 则 p 否命题 逆命题

二、不等式 1.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若a 0,ax2 bx c 0有两实根, ( ) ,则ax2 bx c 0 解集( , ) ax2 bx c 0 解集( , ) ( , ) 注: 若a 0,转化为a 0 情况 2.其它不等式解法—转化 x a a x a x2 a2 x a x a 或x a x2 a2 f(x) 0 f (x)g(x) 0 g(x) a f(x) a g(x) f (x) g(x)( a 1) f (x) 0 log a f(x) log a g(x) (0 a 1) a a f (x) g(x) 3.基本不等式 ①a2 b 2 2ab ②若a,b R ,则 a b ab 2 注:用均值不等式a b 2 ab 、ab (a b)2 2 求最值条件是“一正二定三相等” 三、函数概念与性质 1.奇偶性 f(x) 偶函数 f ( x) f (x) f(x) 图象关于y 轴对称 f(x) 奇函数 f ( x) f(x) f(x) 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注:① f(x) 有奇偶性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② f(x) 奇函数, 在x=0 有定义f(0)=0 ③“奇+奇=奇”(公共定义域内) 2.单调性 f(x) 增函数:x1 x2 f(x 1) > f(x 2) 或f (x1 ) f (x2) x1 x2 f(x) 减函数:?注:①判断单调性必须考虑定义域 ② f(x) 单调性判断定义法、图象法、性质法“增+增= 增” ③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单调性相 同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单调性相 反 3.周期性 T是f(x)周期f(x T) f (x)恒成立(常数T 0) 4.二次函数 解析式:f(x)=ax 2+bx+c,f(x)=a(x-h) 2+k f(x)=a(x-x 1)(x-x 2)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课题:说一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基数(即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角度认识10以内的数。 2.初步养成对个数进行正确规范的口头表达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场景数数。 学会表达、学会沟通,了解同学、熟悉环境是学习生活的必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场景,能较完整地对个数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场景,能较完整地对个数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1~5的认识 1、认识“1” (1)说说教室里的“1” 师:看一看,我们教室里那些物品只有一件? (2)用代替物表示“1” 师:教室里有一只三角柜(讲台、投影仪)可以怎样表示出来?(可以用一片双色片、一根小棒、一个三角形……表示)。那么,现在老师手中的一盒粉笔又可以怎样表示? (3)请学生说说一片双色片还可以表示什么? 师:凡是只有一件物品的,我们都可以用一片双色片来表示,也可以用(根据学生的实际举例)表示。(4)用抽象的符号表示“1” 师:一只三角柜,除了用刚才我们讨论的用学具或图形表示以外,还可以怎样表示? (学生能讲的就让学生讲,学生讲不出的教师告诉学生:可以用中国数词“一”来表示,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1”来表示(板书)。) (5)讨论:数字“1”可以代表什么? (6)讨论:“1”像什么? 教学:像根小棒1、1、1。 (7)小结 师:表示一件物品的方法有好几种,(举例),你喜欢哪一种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示。

小胖教室里哪些物品只有一件?怎样表示呢? 同桌相互说一说,交流汇报。 2、2~5的认识 (1)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桌上、讲台上以及教室里物体的个数。 (2)想一想:可以怎样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用数字又怎样表示?用学具怎样表示? (3)小组交流。 (4)讨论:数字“2”可以代表什么?数字“3”可以代表什么?…… (5)讨论:2、3、4、5分别像什么? 教学:像只鸭子2、2、2; 耳朵耳朵3、3、3; 像面小旗4、4、4; 秤钩秤钩5、5、5。 (6)小结 师:不管有几件物品,还可以用中国数词或阿拉伯数字“几”来表示,我们都可以用几个学具表示。(二)6~10的认识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小胖教室”情景图中的信息。 2、每个小朋友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说说怎样表示它的数量。并用学具来摆一摆。 3、小组交流。 4、小组交流:数字“6、7、8、9、10”分别可以代表什么? 5、讨论: 6、 7、 8、 9、10分别像什么? 教学:像个哨子6、6、6; 像把镰刀7、7、7; 像个葫芦8、8、8; 6字倒写9,9,9; 1加0,10、10、10。 4、交流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沪教版高二数学试题

沪教版高二数学试题 一、曲线与方程 1.已知曲线C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y)=0的解,则下列命题准 确的是() A.坐标满足方程f(x,y)=0的点都在曲线C上 B.方程f(x,y)=0是曲线C的方程 C.曲线C是满足方程f(x,y)=0的曲线 D.方程f(x,y)=0的曲线包含曲线C上任意一点 2.已知坐标满足方程f(x,y)=0的点都在曲线C上,那么下列结论 准确的是() A.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适合方程f(x,y)=0 B.凡坐标不适合f(x,y)=0的点都不在曲线C上 C.不在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必不适合方程f(x,y)=0 D.不在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有的适合方程f(x,y)=0,有的不适合 方程f(x,y)=0 3.等腰△ABC中,若底边两端点坐标分别是B(4,2),C(-2,0),则顶点A的轨迹方程是() A.x-3y+2=0(x≠1) B.3x―y―2=0(x≠1) C.3x+y-4=0(x≠1) D.3x-y+1=0(x≠1) 4.方程(|y|-x )(x--y2)=0的曲线是图21中的()

5.曲线x+y-4ax+2ay-20+20a=0(a∈R)恒过定点,则定点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γχ 6.由动点p向 + = 1 引两条切线PA、PB,切点为A,B, ∠APB=60 则22 p的轨迹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点A(-a,0),B(a,0)(a∈R),若动点C与点A、B构成直角三角形,试求直角顶点C的轨迹方程。 8.求由方程|2x+3|+|y-2|=3确定在多边形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 3y=x-x,将C沿x轴、y轴正向分别平行移动t,s单位长度 9.设曲线C的方程是 后得到曲线C1。 (1)写出的曲线C1方程; tsA() (2)证明曲线关于点22对称; (3)如果曲线C1和C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证明: 参考答案 1.D (点评:曲线与方程的定义应包含两条: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因给出了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故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必都在曲线上,于是对照定义知,答案应选D) 2.C (点评:本题与上题是曲线与方程的定义中所要求的两个要求的不同表现,对于本题,设方程f(x,y)=0所表示的曲线为E,依题意有曲线E为曲线C的一部分,故不在曲线C上的点的必不适合方程f (x,y)=0) s=13t-t4,且t≠0。3.C (点评:设A(x,y),显

沪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射线》教案

数射线 学习目标: 1. 认识数轴的正半轴----数射线。 2. 会在数射线上标数。 3. 会用数射线说故事比大小。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5. 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语言智能。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数射线及其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1. 今天一大早,小熊就一蹦一跳地要去参加数学大森林的跳远比赛。看,他在一条怎样的线上练习呢? (故事情景引入,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动态演示数射线,使学生对数射线的特点认识的更具体形象,有助于学习。) 2. 出示随意摆放的0~10 老师这儿有许多数,你能帮他们在这条射出去的线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吗?说说你的理由? 0表示什么意思?10的后面还能填几? (通过给数找位置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对数射线上数的排列有深刻的印象。) 二、在数射线上比大小讲故事 1. 一个一个跳 (1)企鹅与鸭子上场了。 师:谁来说说他们的比赛结果? 生:鸭子跳了2格,企鹅跳了3格,鸭子比企鹅跳得远。 (2)现在小牛和小猴比赛。 师:两个选手不在一起比,欢欢糊涂了,不知道怎么比?你们帮帮他吧。

(用学具摆出算式) (3)第3场比赛开始了。 两个小朋友互相说说比赛的结果,并用学具摆出一个式子。 (学生有表现的欲望,让他们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学习会使他们更有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不但能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还能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说出来,使教师能及时的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2. 多格一跳 师:谁能做个合格的裁判,把这两个选手比赛的情况说清楚。 师:你怎么知道他们跳了几格? 生:a 一格格数的。 b 看后面的数是几就可以确定这个数了。 (由易到难,从一格一格地跳到多格一跳,逐步提高学生的计数能力,使学生对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也为今后在数射线上做加减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 3只小老鼠的故事 看图编故事(生自由发言) 师:这3只老鼠谁跳得快呢? (红老鼠跳3格,绿老鼠跳2格,蓝老鼠跳1格,所以红老鼠跳的最快,蓝老鼠最慢。) (老鼠与猫的故事学生较为喜欢,3只老鼠想吃蛋糕,见到猫马上逃跑,由于离洞口的距离不一样,跳跃的远近不同,引发学生对谁逃得最快产生争论,使学生能主动进行思索,碰撞思维,进而得出结论。) 4. 小兔和袋鼠、小老鼠的比赛 他们跳得怎么样?请你根据这场比赛,左右两个小朋友摆摆学具说说这场比赛的故事。 (生说师出示) (在练习比较的过程中,可以从两个小动物的比较过渡到三个小动物的比较,加大比的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先从2个小动物、2个小动物进行比较,再到3个小动物的比较。然后从具体的故事情节抽象到数与数的比较。)

最新沪教版1一年级数学下册试卷(全12套)2018~2019

沪教版数学一年级(下) 第一单元测试 A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口算。(12分) 3+8= 15-4= 12+3= 17-7= 8+9= 14-7= 19+1= 13-5= 20-7= 15+4= 14+3= 7+6= 二、找规律填数。(9分) 1、()、5、7、9 2、()、()、5、6、7 2、4、()、8、() 15、13()、()、7、5 20、()、10、5、( ) 三、在○里填上“>”“<”“=”。(9分) 15-5○11 7+8○14 17-5○12 17+3○19 12-6○7 18-5○14 12+2+3○15+3 17-2-7○12-7 18-7+7○5+6+7 四、从下面卡片中选取能填的最大数。(6分) 12+5>() 16-()>8 6+()<18 ()-4<8 15-()>10 19>()+4 五、填数字的墙。(6分)

六、计算三角。(10分) 七、数一数,并完成计算。(8分)

八、在里填数。(18分)

九、问题解决。(22分) 1.有一棵树上有15个橘子,摘了7个,请问还有多少个?(4分) 2.一本漫画书要12元钱,一个笔记本要5元钱,请问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本漫画书要多少钱?(5分) 3.一辆公交车上有18人,过了一站下了9人,上了5个人,请问现在车上还有多少个人?(6分) 4.小丁丁一天有15元的零花钱,上午用了8元,下午用了7元,请问现在小丁丁还有多少元?(7分)

第一单元测试 B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口算。(16分) 5+6= 7+8= 15-6= 12-8= 8+6= 12+8= 12+7= 20-7= 14-5= 17-8= 9+9= 14-6= 2+3+4+5= 1+3+5+7= 1+2+6+8= 3+7+5+4= 二、在○里填上“>”、“<”、“=”。(9分) 12-8○5 12+6○18 15-7○7 9+7○15 17-8○10 14-5○9 13+7○20 9+2○18-6 19○13+5 三、填出括号中有几个圆片,并完成计算。(6分)

沪教版(上海市)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上海市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涉及《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基本内容”的“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的部分内容,“拓展内容”的“式的相等与不等”等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 1、基本内容 (1)数与运算 ①数的认识与表达:10以内的数(课本第4~16页);20以内的数(课本第38~41页);比一比(课本第17~18页)。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对周围熟悉的物体实施对应、分类、计数,学会先从多基数、序数的角度来建构数的概念。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出发,经历“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最后达到抽象出数的模型的目标,会数、会读、会写20以内的数,经历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把握实物的多少到把握数的大小的过程,并能用数来认识和表达交流周围生活中发生的相关情景。 ②数的运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21~36页);2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42~44页、第46页)及“整理提高”中有关部分。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引入、建构加减法的数学模型,扩展加减法运算的实际含义,探究不同的算法,鼓励算法个性化,重点探究并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方法。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探究加法的交换关系、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数与和的关系、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关系。 (2)方程与代数 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有关章节中,学生通过所提供的情节初步学会在含有()、□的算式中填写合适的数。 (3)图形与几何 物体的形状(课本第49~51页);分彩色图形片(课本第53页)。 学生通过观察和收集周围环境中熟悉的物体,如各种罐头、方糖、盒装饼干、玩具积木块等,并通过动手操作(触摸、推、滚)积累对平面与曲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的经验,并按经验对上述几何体进行分类,获得初步的认识。 学生通过画物体的表面与玩彩色图形片积累对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含答案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试卷60分钟,满分为100分,附加题单独20分) 同学们,一个学期过去了,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我会填(本题共10分,每题2分) 1、比99多1的数是(),比70少1的数是()。 2、个位上的数是7,十位上的数是5,这个数是()。 3、4个十和5个十合起来是()个十。 4、看图想一想,填一填。 5、用一张50元,可以换成()张10元;也可以换成()张5元;还可以换成()张20元和()张10元。 二、我会算(本题共20分,每题5分)

1、从4、6、7、5、9、10中选3个数组成四道算式。 2、湖中有8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6只,湖中还有几只天鹅? 答:湖中还有()只天鹅。 3、池塘的荷叶上有6只青蛙,跳来了3只,又跳走了4只。池塘里还有几只青蛙? 答:池塘里还有()只青蛙。 4、看图写算式。 三、我会比(本题共10分,每题5分) 1、请把下面的数字排排队。 36 18 78 99 20 100 11 ()>()>()>()>()>()>()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在○里填上“>、<、=”。

四、选一选(本题共10分,每题5分) 1、我能在正确的时间下面画“√”,并能正确画出时针和分针。 12时 6时半 2时刚过画上你吃午饭 1时 7时半快2时了的时间 2、红花有89朵,黄花比红花少很多。黄花可能有()。 ①88只②25只③90只 五、对与错(本题共5分,每题2.5分) 1、公正小法官(判断对与错)。 1、小名的爷爷70岁,小名的年龄比爷爷小一些。() 2、8个十和80个一同样多。() 3、有四条边的就是正方形。() 4、“55”这个数中的两个“5”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 2、病题门诊(先判断对错,并将错的改正过来)。 六、数一数(本题共10分,每题5分) 1、看图写数。

(沪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 一、认识加减符号 2 + 3 = 5 加数加号加数等号和 5 -- 3 = 2 被减数减号减数等号差 二、加减法的应用: 加法:把两部分合并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减法: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求谁比谁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三、加减法中的一些规律: 1、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几,和也跟着增加或(减少)几。 2、一个加数增加另一个加数减少相同的数,和不变。 3、当减数不变的时候,被减数增加(减少)几,差也跟着增加(减少)几。 4、当被减数不变的时候,减数增加(减少)几,差也跟着减少(增加)几。 5、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 四、加减法的类型: 1、不进位加法:12 + 3 = 15 进位加法 5 + 8 = 13 (凑十法) 10 2 5 3 2 10 2、不退位减法:13 -- 2 = 11 退位减法12 -- 9 = 3 (破十法) 10 3 1 2 10 1 3、连加法、连减法:从左往右依次运算。 4、加减混合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3 + 8 — 6 = 5 11 5 5、区分箭头和等号: 9+6 (15 )+3 (18)--8 10 9+6 = 8+7 = 10+5 = 20—5 6、计算要熟练准确,并能运用计算的技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奥数书P37填填数字:先填只有一个未知数的那一行。P43按规律填数一:依次加几;依次减几;跳格加或跳格减;前两个数相加得到第三个数。) 五、20以内各数的认识: 1、能正确数出物体的数量(奥数书P3数一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