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科学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系统论: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科学。
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概念辨析

1、科学与技术
答: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则具有物化形态。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科学上的突破叫发现,技术上的创新叫发明。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对科学的评价主要视其创造性、真理性,对技术的评价则首先看是否可行,能否带来经济效益。科学与技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科学的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开发研究,得出的新的方法、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种、新产品等,技术是科学的实际运用,是科学和生产的中介,没有技术,科学对生产就没有实际意义。技术对科学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在技术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现象和提出新问题,可以扩展科学研究的领域,技术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则具有物化形态。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科学上的突破叫发现,技术上的创新叫发明。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对科学的评价主要视其创造性、真理性,对技术的评价则首先看是否可行,能否带来经济效益。


2、归纳与演绎
答:写作过程中逻辑思维的两种方式。归纳和演绎是科学研究中运用得较为广泛的逻辑思维方法。归纳和演绎是统一认识过程中的两个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思维方法。科学的真理是归纳和演绎的辩证统一的产物,离开演绎的归纳或离开归纳的演绎,都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
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即从许多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归纳是

以直观的感性经验为基础,因而,它不能揭露事物的深刻的本质和规律;归纳只能根据已经把握的一部分事物的某些属性进行归纳,无法穷尽同类事物的全部属性,因而作出的结论不是完全可家的,带有很大的或然性,也可能有同客观事实相矛盾的情况。
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即用已知的一般原理考察某一特殊的对象,推演出有关这个对象的结论。演绎不是推出知识洲唯一方法,作为演绎出发点的公理、定律、假说等都是运用其他认识方法的结果;演绎方法的作用在于它是出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演绎推理的前提是对个别事物的共性和本质的判断,它本身只能揭示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不能进一步揭示共性和个性的对立。
归纳和演绎这两种方法既互相区别、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它们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一方面,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另一方面,演绎是归纳的前导,没有演绎也就没有归纳。一切利学的真理都是归纳和演绎辩证统一的产物,离开演绎的归纳和离开归纳的演绎,都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


三、简答题

1、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首要的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决定了它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不只是使经济在量上即规模和速度上迅速增长,也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在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变革。
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人生产,使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它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诸因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科学化、现代化。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使物的要素和人要素有机结合,即管理是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科学技术与经济广泛结合,使得管理成为生产力的重要范畴。

2、 调整产业结构的意义何在?
答: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合理利用资源,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等。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具体地讲,其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

几点:
第一,调整产业结构是我国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条件。新中国成立后的60多年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经济就得不到稳定持续发展。
第二,调整产业结构,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主要途径。因为产业结构严重失衡意味着经济效益的大幅下降。
第三,调整产业结构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同工业过多的低水平的重复生产相联系的。所以,当前调整产业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淘汰这些低水平的工业生产。显然,这有力地促进企业由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生产方式的转变。
第四,调整产业结构是扩大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使其增长速度适当快于工业,对于当前扩大就业就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调整产业结构是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物质基础。当前调整产业结构,适度控制主要提供投资品的重工业增长速度,加快发展提供消费产品和消费服务的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就能为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充裕的物质基础。
第六,调整产业结构,也是降低能耗物耗,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抓手。当前我国能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趋于恶化。其直接的主要根源,就是工业发展过快,特别是高能耗、高物耗的工业发展过快。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其能耗和物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就要小得多。所以,当前调整产业结构,在夯实农业基础的同时,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对节能减排,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也有很大的意义。
第七,调整产业结构,是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稳定扩大出口,而且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3、优化资源配置的原理是什么?
答:资源的最优配置是协调配置资源的结果,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的统一。要对资源的用途作出选择,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布局、规划、规模、结构、顺序等诸方面进行最优决策、合理配置、科学组合、综合利用,以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为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源最优配置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果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资源用途的多样性与对资源占用或消耗一次性之间的矛盾,必然要求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优化配置时。通常要解决好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进行生产,何时何地生产,为什么进行生产等问题。

4、为

什么要扩大内需?
答:(1)中国之前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特别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政府靠卖地,发地方债来融资,然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高铁等。这为很多的企业带来了订单赚了钱。但政府的负债越来越大,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负债,赤字很严重,而且愈发难以为继。之前的另一种重要的拉动是靠进出口,靠国外人们进口我们生产的东西,靠国外的需求来带动中国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而现在国际经济形势萧条,外部需求疲软。如果我们要想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找到新的需求,开启内需,让老百姓自己来消费。因为中国人传统的习惯是储蓄而非消费,没有需求企业怎么生产?现在要倡导老百姓自己消费,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企业的发展,整体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就是所谓的经济体制改革,改变整体经济发展的结构。

(2)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进而发展成经济危机,国外的消费能力和商品需求大打折扣,外国人的购买能力严重下降,这就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出口。

我国的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但是我国的经济结构是建立在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每年的GDP差不多有60%(这个数据不是非常确切,反正比例就是很高)来自于出口,而现在美国等国家购买力下降,我国的出口也就下降,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速度。

为了让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保持一定的、健康的速度(一般都是>8%),所以只能挖掘国内的需求,希望老百姓多买东西,扩大需求,避免各企业的产品积压,避免工厂倒闭,防止失业人数剧增。


四、论述题

1、 根据医学科学的特点,谈谈你对规范医疗行业的制度构想。
答:(1)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强调政府的责任和投入,确保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
(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路线。
(3)改革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实行“三个分离”首先,将公益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分开;其次,实行医药分离,实现医药分业管理;最后,实行管办分离,将医院与政府的关系由隶属关系变为合作关系。
(4)打破城乡、所有制等各种界限,建立覆盖全民的、一体化的医疗卫生体制。
(5)尽快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保证贫困群体和特殊人群能够“病有所医”。具体做法:为特殊群体提供医疗救助金,给救助对象以直接的经济补偿;给医疗机构一定的经济补贴,使其能够减免救助对象的部分或全部医疗费用;由政府专门举办医疗机构,免费为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服务。

2、 以杂交水稻,因特网

为例,说说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1 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先导
粗放经营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低水平技术的重复生产,而集约经营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投入要素综合利用率的提高使产出趋向于最大化。亦即只有科技进步才有可能实现从依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投入进行低水平重复生产的粗放经营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要素产出率的集约经营的转变。从历史来看,科技作为人类器官的延长,它不但提高人类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推动人类对资源的加工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小投入换取高产出,实现人类的经济原则,很显然,只有现代化生产技术装备和生物工程技术的产生,才会使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和优质高效、低耗的农业集约化经营出现;只有在几次技术革命发生之后,现代工业的机械化、专业化、自动化、低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发展才成为现实。
(2)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源
没有科技进步,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依靠劳动力和资本的追加投入来维持低效率的产出,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而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因为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巨大发展。科技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表现如下:一是科技进步可以促使经济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发展。二是科技进步可以更好地使经济活动主体实现规模经济,把企业引上集约化经营轨道。三是科技进步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率,减少生产成本,实现集约增长。一方面科技进步使生产技术不断更新,提高生产自动化,专业化程度,从而提高投入要素的利用率,降低产品成木,并增加产品总量,提高产品性能,企业因此实现集约化经营。另一方面,由于科技进步,管理技术亦随之提高,从而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扩大投入-产出比率。
(3)科技进步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
其表现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科技进步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物质基础。科技进步推动了人类生产和生存能力的极大提高,创造出日益增多的物质财富,在相同资源拥有量的前提下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淘汰那些陈旧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并开辟新技术新产业;二是科技进步可以突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和困难。
(4)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乘数作用
由于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存在交互使用,科技成果被应用后实现经济的扩散,这种扩散带来的是经济的

增长,而经济增长又将反过来影响科技的研究和开发,这样科技进步便在科技与经济的互动过程得以扩张,对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带来数倍的影响作用,从而使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加速,类似于其它投入要素的乘数效应。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看,科技发展过程自身具有自我繁殖性和加速性,使得科技进步呈几何级数发展。
2. 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
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变动的诸多影响中,科技进步推动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改变产业结构,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协调和持续增长是最为重要的。科技进步最先影响的是直接应用科技创新的部门,并使之形成为主导产业。由科技进步推动而形成的主导产业部门,通过前向、后向联系,带动了一系列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这种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变化,主要以原产业内部的结构变化及各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等形式表现出来。以科技革命为基础的主导产业部门的彻底更替,使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导致了经济持续增长速度的剧烈变动。
产业结构的优化实质上是产业间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科技进步能够影响生产函数,提高其他诸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能够对其他要素产生替代效应,即能够以相同的诸要素投入量,生产出比以前更多、更好的产品。具体来说,如果技术不变,由于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的存在,只有在一定限度内,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才能带来单位要素产出效益的提高,一旦超出这一限度,不仅单位要素的贡献会大大降低,总产量也会呈下降趋势。然而,科技进步通过对生产要素的改善而使生产力提高,增加了投入要素的产出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从而增加产出总量。科技进步改变了产业间生产要素流动的格局,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技术进步更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本文从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 分析了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的变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


3、 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重要性一
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抓好了可以为发展积蓄能量、增添后劲,而建设滞后则可能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重要性二
经济起飞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助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某些区域开发的成功,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通过率先启动大

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这些年的超常规发展,中国的基础设施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了全国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增长。然而,由于过去基础薄弱和历史欠账多,中国基础设施的某些瓶颈制约因素仍未消除。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新跨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显得更加紧迫。
重要性三
承认差距,必须有所作为;面对机遇,唯有主动出击。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国家将启动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这是中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敏锐的视角和抢抓的意识,超前谋划,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全国要形成一盘棋,做到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积极搞好政策对接和项目衔接,牢牢抓住关键环节,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
重要性四
要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基础设施建设须有大手笔和大动作。与城市相比,农村基础设施尤其薄弱。要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将政府基本建设的增量主要用于农业和农村,逐步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特别是要加强支撑现代农业的基础建设,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改造通乡通村公路,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重要性五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仍是一道难题。观念决定“钱”途,改革才有出路。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打破基础设施领域的垄断行为,采取BOT等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法律、法规没有禁止进入的基础设施领域,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