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山东卷完全解析

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山东卷完全解析

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山东卷完全解析
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山东卷完全解析

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山

东卷完全解析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山东卷)答案精析

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

(a) (b)

图1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答案】C

【解析】读图可以看出流域开发造成植被不断减少,植物蒸腾作用减弱,空气湿度减小,降水量减少,降水降落到地面,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流走,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蒸发量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答案】C

[解析] 读图可以看出流域开发造成植被不断减少,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经历相同的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地表径流流量变化逐渐增大,三条流量变化曲线对应该流域三个阶段的顺序应为Ⅲ、Ⅱ、Ⅰ。

图2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3~4题。

图2

3.图中②为( )

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答案】A

[解析] 图中②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草原、荒漠,②区介于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荒漠之间,对应的植被应为草原。

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

【答案】D

[解析] 读图可以看出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越往北越窄,主要原因是越往北受夏季风影响越小,降水减少,影响的区域范围变小,所以影响我国东部森林植被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季风。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5~6题。

图3

5.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

A.6时B.9时C.12时D.14时

【答案】B

[解析]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天之内同一纬度海洋和陆地的气温高低不同。14时陆地高于海洋,6时海洋高于陆地。图中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同一纬度海洋和陆地温度相等,排除A、D;6时陆地气温低于海洋,之后陆地气温逐渐升高,相对而言在9时同一纬度海洋和陆地最有可能相等,即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而12时陆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同一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所以C错误,故选择B。

6.该日( )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答案】B

[解析] 根据“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可以得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N。甲地纬度比乙地高,可以推出其昼长比乙地长,所以日落时刻要晚于乙地,故B 对,A错;太阳直射20°N,甲乙距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均为1°,所以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C、D错。

图4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7~8题。

图4

7.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答案】D

[解析] 图中①处附近有电车轨道,交通便捷,远离城市中心,所以可能是别墅区;图中②处一般分布在工业区与城区之间、电车轨道附近,则可能是绿化带;图中③处主要布局在河流下游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远离城区,有电车和铁路,交通便利,则可能是工业区。

8.该城市( )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

【答案】C

[解析] 图中地租最高处位于新城区的零售、步行街等商业区而不是老城区,城市中心向东移动而不是西南,所以A、B错误;城市整体被交通线路分割,所以空间形态受交通影响;仓储式购物中心位于两条交通线路交会处且位于火车站附近,交通便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毫米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毫米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5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6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图5 图6

(1)指出图6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答案] (1)冲积扇(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答案]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答案] 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

(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

[答案]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第(1)题,通过图中地貌景观图可知P西部是海拔较高的贺兰山,在山麓河流出口处有一个明显的扇形堆积物,说明是山麓冲积扇或者是洪积扇,主要是由于河流中上游受流水侵蚀,河水携带泥沙到山口时,因流速减缓,泥沙堆积而形成。第(2)题,根据等高线图上贺兰山走向与经线的关系,判断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夏季银川平原盛行东南季风,暖湿气流受贺兰山阻挡抬升,多地形雨,给平原增加降水补给;冬季银川平原位于西北季风背风坡,阻挡了北方冷空气流入和沙漠入侵。第(3)题,从等高线图可知,贺兰山山顶大部分海拔超过2000米,并且坡度较陡,适合发展林业,一方面有利于防风固沙,另一方面可以保持水土;山麓地带海拔较低,年降水量较少,气温较高,适合发展畜牧业;银川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河网密集,灌溉水源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河流湖泊适合发展渔业。第(4)题,应该从农业区位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水源、土壤、耕地面积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质量、市场、种植历史、劳动力等。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图7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

图7

(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答案] (1)原料丰富;石油资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

(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大量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

[答案]利: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属可再生能源)。

弊:造成粮食安全隐患。

[解析] 第(1)题,通过图例可知,巴西缺乏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而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居民消费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巴西甘蔗产量大,原料丰富,可以延长甘蔗产业链和增加产品附加值,还可以扩大就业,所以巴西大力发展乙醇产业。第(2)题,注意题干要求,是从有利和不利方面回答。有利的方面:从基本国情出发,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工农业生产、居民消费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发展乙醇能源,可以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状况,而且乙醇又属于可再生能源;我国能源以煤炭消费为主,可以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不利方面: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粮食需求量大的国家,用大量的粮食去生产乙醇,会造成粮食供需紧张,影响粮食安全。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图8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图8

(1)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答案] (1)旅游资源独特,鸟类资源丰富;近客源市场。

(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

[答案]保护鸟类栖息地;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严禁游客进入核心区、缓冲区。

[解析] 评价旅游资源一般从资源的独特性(非凡性)、资源价值、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交通通达度、客源市场(距离经济发达地区的远近)、地区的基础设施、服务质量、接待能力、环境容量等方面去分析,分析时要充分利用图例上的资源种类。

33.图9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9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答案]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解析] 第(1)题,泥石流主要发育于山谷中。通过经纬线可知,该地区分布在北京市(40°N,116°E)的西南部。由等高线判读,该区域西部等高线较密,地势起伏较大。特别是图中甲地位于河谷,等高线密集,坡度陡;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很容易诱发泥石流。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如果丙地发生泥石流,主要会对下游的铁路、河流造成影响。

34.图10为我国华北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回答问题。

图10

(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

[答案] (1)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丙:固沙阻浪。

(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案]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水污染。(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第(1)题,材料指明为华北地区,通过地形剖面图和图例,可知甲处是西部地势较陡的山区,植被为森林,主要功能是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地地势平坦,植被为防护林,主要功能为消减风力,阻挡风沙。丙地靠近海边,材料中提示为沙质海岸,其植被的主要功能是阻止海浪侵蚀沙质海岸。第(2)题,在华北地区开垦荒草地,会破坏荒草地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其他季节降水较少,利用河流水发展灌溉农业,因蒸发量大,容易使土壤发生次生盐碱化;种植过程中使用化肥和农药,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

地理高考真题天津卷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第Ⅰ卷(选择题)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 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 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依据图3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4.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资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图4)及产生的影响。 5.对图4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6.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 7.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8.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A.5:00—7:00 B.8:00—10:00 C.12:00—14:00 D.15.00—17:00 9.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A.1月15日到2月15日 B.3月1日到3月30日 C.5月15日到6月15日 D.10月1日到10月30日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世界区域地理专题

20XX年高考专题复习《世界区域地理》 知识点一:世界地理空间定位 1.知识概述: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征,任何地理事物都有具体的空间位置。地理事物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往往决定了其地理环境的特征,因而对地理事物的认识和分析,应首先确立其所在的区域位置,只有首先掌握区域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建立牢固的空间概念,才能在高考中做到得心应手。 2.知识要求: (1)在世界政区图上熟悉16条重要的经纬线:Oo、30oE、60oE、90oE、120oE、180oE、120oW、60oW以及赤道、南、北回归线、30oN、40oN、南北极圈,掌握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形成经纬网。 (2)熟悉大洲、大洋、各大洲主要分区、主要气候区、大的地形区、世界主要海区、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与这“16条线”的关系。如喜玛拉雅山在30oN附近,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东南亚北部地区等。 (3)关注热点地区的经纬度范围:如西亚、里海(大高加索山、乌拉尔山、伏尔加河)、地中海周围地区、东南亚、朝鲜半岛等。 (4)以某一地理事物为参照物,熟悉它与周围地理事物的关系:方位、距离等。 (5)将同类的地理事物从大小、长度、形状上进行比较:如岛屿、水系、国家等。 3.几种常见的空间定位方法: (1)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这种定位方法要求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胸中有网(经纬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特别要注意掌握地球上一些重要的经纬线 0o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Oo经线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东经30o:穿过欧洲中部、非洲东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oE东侧)、莫斯科(30oE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

高考试题——地理(山东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地理 解析:苑娜娜校对:刘彦利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 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土地利用类型 分布的主导因素,以及读图判断能力。难 度低。 【解题思路】由题图,该地地势西高东低, 山麓脚下是鱼塘,往上依次是地形平坦地带是稻田、坡地是菜地花圃、山坡平坦地带是居住用地、再往上坡度较陡地带为果园,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获取经济效益,二可以绿化,同时对保持水土具有积极意义。再往上,坡度更陡、土层较薄的地方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所以,本题很直观地就可以判断出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题眼】据图示的山地地形陡缓及布局情况判读。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城市郊区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据题意,城市郊区农业结构一般会随着城市布局结构的特征而发生变化。一般地,城市郊区农业中,因稻田占地面积广,产值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不是很高;而鱼、水果、蔬菜及花卉等农业副产品的城市需求量相对较大,经济效益高,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要求。

(完整版)高中高考地理知识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高考地理知识必考知识点归纳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6.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 为西半球。 7.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60°-90°间为高纬度。 8.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9.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①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0.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11.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由脊。 12.不同日期的分界线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昨天”。 13.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其它行星系其它恒星系河外星系 14.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①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②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③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足够引力吸引大量气体,形成大气层。

15.月相的变化 ①新月(农历初一、彻夜不见);②上弦月(初七、初八、上半夜西方天空); ③满月(十五、十六、通宵可见);④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下半夜东方天空)。 16.地球的自转 ①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②周期(1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③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其它各点均为15°/时;线速度:1670COSФ km/h);④地理意义(a.昼夜更替,周期为1太阳日,即24小时。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越向东,地方时越早,c.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17.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的关系北半球观测,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相等。 18.地球的公转 ① 轨道(椭圆轨道1月初近日点,7月初远日点);②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③周期(1恒星年,即365日 6时9分10秒;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④速度(角速度为1°/d,线速度约为30km/s;近日点快,远日点慢);⑤地理意义(a.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b.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9.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北半球为例) 从冬至到第二年夏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S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23°26ˊN;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N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23°26ˊS。其周期为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2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向南北两侧依次递减;由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向四周依次递减;昼半球>0°,夜半球<0°;晨昏线上为0° 21.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为极昼,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极圈以内为极昼;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为极夜,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极圈以内为极夜。春秋二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22.四季的划分

2016年高考全国1卷地理试题解析版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4.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5.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2018高考世界地理主要知识点总结

世界地理主要知识点总结 一、世界地理概述 1.大洲、大洋的面积与分布特点:①七大洲面积顺序——亚非北南南欧大(或亚非美美,南极欧洋);②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位置最南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③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亚洲;④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⑤各大洲中央经线——亚洲100oE,欧洲30oE,非洲20oE,大洋州澳大利亚135oE,北美洲100oW,南美洲60oW。 2.大洲界线:①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60°E)、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和土耳其海峡;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③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白令海峡(170oW,66°34′N); ④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80oW,10°N);④南美洲与南极洲分界——德雷克海峡;⑤非洲与欧洲分界——直布罗陀海峡;⑥欧洲与北美洲分界——丹麦海峡。 3.大洋分界线:①太平洋与北冰洋分界———白令海峡;②太平洋与大西洋分界——经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67°W经线;③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经过澳大利亚南部塔斯马尼亚岛的146°E经线;④印度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经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E经线;⑤大西洋与北冰洋的分界———挪威西海岸(约61oN)至冰岛再到格陵兰岛的最短距离一线。 5.海底地形:主要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等类型,大洋底又分为海岭、海盆、海沟等。6.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①世界人口稠密区及原因——A、亚洲东部和南部←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发展农业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在此聚居历史悠久;B、欧洲西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和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C、北美洲东部(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区)←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②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加中,美巴澳。 ③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13个)——中印美印尼,巴巴俄孟加,尼日日本墨,菲律埃塞俄。 ④地跨两大洲的国家(9个)——俄罗斯、土耳其、哈萨克、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五国跨亚欧)、印度尼西亚(跨亚大)、埃及(跨亚非)、巴拿马(南北美)、美国(北美大)。 7.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地理高考考点知识总汇

地理高考考点知识总汇 1.经济(1.输入地:改善能源资源短缺危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输出地: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发展) 2.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保护环境,治理三废,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3.硅谷:1.环境优美2.气候温暖湿润3.接近人才机构 4.交通便捷 5.军事订货 4.地上河:水流缓,大量泥沙淤积,造成下游河道高出两岸平地 5.热带雨林:1.纬度低2.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3.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4.暖流增温加湿 6.多沼泽:气候(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形(地势低洼,流水不畅)冻土(永久冻土,水分不易下渗)凌汛(洪水泛滥,积水成沼) 7.冲积平原(农业) 8.多火山,多地震,地热能(消亡)裂谷(生长) 9.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海运便利,国际市场广阔,工业多沿岸) 10.冷暖流交汇处(渔业) 11.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土地沙漠化 12.粮食(需求:人口数量供给:进口,生产:品种,耕地面积,机械,化肥) 13.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14.地形组成(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15.地势特点地势及地势起伏(高低+方位) 16.主要地形区分布 17.山地常形成放射形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陡崖处时有瀑布,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18.在降水集中的河谷(山谷)地区,地段容易堵塞,在等高线密集的地段容易形成滑坡危害,地处河谷或山谷的城市易出现大气污染 19.判断河流流向(A上游--下游:用箭头表示,地势高向地势低) 确定方向:指北针,一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线表示南北,纬线表示东西) 20.河流流向(高往低)多位于山地,有陆有海,有河(陆地流向海洋)流量变化(上游变化大,支流无交汇,干流和支流有交汇) 21.北半球昼长夜暖---夏,昼短夜长--冬 22.气压中心(陆地--热低压---夏,冷高压--冬) 23.河流汛期(洋流,季风环流:北印度洋海区,冬逆夏顺) 24.太阳能(强--青藏高原,弱--四川盆地)纬度越低,辐射越强,海拔越高,大气削弱作用小,辐射强 25.影响线速度:纬度(赤道向两极减)地形(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26.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27.河流左岸堆积,右岸侵蚀---地转偏向力 28.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太阳日出日落分别为东北西北,直射南半球时,东南西南,赤道,东升西落 29.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岩石圈不属于外圈层 30.卫星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纬度位置: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越大,可节省燃料和成本,气象条件: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睛天多,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地形条件:地形

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卷2(含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47题,共300分,共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阻隔作用

3.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4~5题。 4. 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时 A. 冰雪路面 B. 湿滑路面 C. 松软路面 D. 干燥路面 5.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6.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学&科网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 7.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8.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季风气候区

2020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2020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1.读“毛里求斯岛及附近区域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普莱桑斯的气候资料表。 材料二毛里求斯是地处印度洋西南的一座火山岛。自18世纪以来,甘蔗一直是其主要农作物。 (1)说出毛里求斯岛内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分布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发展甘蔗种植业的有利条件。如果2019年寒假期间你要去毛里求斯旅游,指出应防范的除暴雨外的气象灾害。 (3)近年来,该国不断压缩甘蔗制糖工业、纺织工业等传统工业,努力转向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简要分析主要原因。 【解析】(1)读图,根据图例分析,岛上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呈环状。岛的中部有一条高速公路穿过,连接港口和机场。 (2)甘蔗生长环境,喜温、喜光、喜肥,需水量大,该地气候高温多雨,火山灰土壤肥沃,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甘蔗种植历史悠久等,有利于发展甘蔗种植;1月份,毛里求斯是夏季,印度洋热带洋面上多飓风灾害,应注意防范。 (3)传统产业产值低,发展慢,成本上升。而该地具有热带山地风光景观、可能有火山活动(或火山遗迹),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建成国际旅游岛,不仅提供补给、休息、游览便利,还可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加强与世界其它地区的文化交流等,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发展旅游业可避免发展石油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答案】(1)公路运输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呈环状;中部有一条高速公路穿过(连接港口和机场)。 (2)气候高温多雨;土壤(火山灰土)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种植历史悠久等。飓风(强热带风暴)。 (3)传统工业产值低,发展慢,成本逐渐升高;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环境污染少、生态破坏小;处在印度洋石油航线上,对外交通联系方便;热带山地风光景观,有火山活动(或火山遗迹),旅游资源丰富,适合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可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资源丰富、森林广布、河流众多。左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示意图,右图为哥德堡降水量统计图。 (1)图中洋流按性质分属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曲折的峡湾主要是由于侵蚀形成的,它会(增加/减小)沿岸地区的气温年较差。 (2)挪威可以优先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有、。 (3)甲城所在地区的典型植被类型是。瑞典运送到德国鲁尔区的矿产资源主要是。

地理:2011山东高考真题基本能力(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基本能力测试试题与评析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30小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队形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神奇壮丽的大自然,生命的摇篮,孕育着万物茁壮成长。 1.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江上如画,景象万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风向因素决定小麦的成熟 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潮起潮落与月球密切相关 C.“月下檐西,日出篱东”,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绕地球运动周期相同 D.“山下桃花山上雪,山前山后两重天”,南坡暖北坡寒是世界各地都存在的现象答案:B 解析:“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出自白居易的《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起,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不是风向因素决定小麦的成熟。故A不正确;“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一轮明月是指满月(望月),潮汐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潮汐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它的发生和太阳,月球都有关系,也和我国传统农历对应。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我们知道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但也不能忽略太阳的影响,在天体运动过程中,月亮、地球和太阳形成直角时,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很小,这就是小潮,当太阳、月亮和地球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亮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齐心合力,引潮力就大,这就是大潮,每年春分和秋分的季节,地球离太阳最近,加上月亮的力量,就形成特大潮,闻名于世的钱塘江大潮,就发生在秋分时节,每到涨潮时,钱塘江会掀起巨大波涛,如万马奔腾其惊险壮观,堪称天下一绝。故B正确。C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其实是地球由西向东自转,所以看起来太阳、月球和天上的星星就是从东方升起而西方落下。D是指北半球。 评析:本题以地球为题材,对诗歌的理解为选项,考查考生对地理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还涉及到生物物理的考点。要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北京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北京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每个地区高考所考查的知识点都不一样,那么北京高考地理有哪些知识点呢?接下来WTT为你整理了北京高考地理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高考地理知识点:中国主要铁矿分布 (1) 东北地区铁矿 东北的确铁矿主要是鞍山矿区,它是目前我国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鞍(包括大弧山、樱桃园、东西鞍山、弓长岭等)、本溪(男芬、歪头山、通远堡等),部分矿床分布在吉林省通话附近.鞍山矿区是鞍钢、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1)鞍山矿区矿石的主要特点:除极少富矿外,约占储量的98%为贫矿,含铁量20-40%,平均30%左右.必须经过选矿处理,精选后含铁量可达60%以上. 2)矿石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部分为假象赤铁矿和半假象赤铁矿.其结构致密坚硬,脉石分布均匀而致密,选矿比较困难,矿石的还原性较差. 3)脉石矿物绝大部分是由石英石组成的,SiO2在40-50%.但本溪通远堡铁矿为自溶性矿石,其碱度(Ca+Mg/SiO2)在1以上.且含锰1.29-7.5%可代替锰矿使用. 4)矿石含S、P杂质很少,本溪男芬铁矿含P很低,是冶炼优质生铁的好原料.(1)华北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迁安和

邯郸、邢台地区的武安、矿山村等的地区以及内蒙和山西各地.是首钢、包钢、太钢和邯郸、宣化及阳泉等钢铁厂的原料基地.(2) 迁滦矿区矿石为鞍山式贫磁铁矿,含酸性脉石,S、P杂质少,矿石的可选性好.邯邢矿区主要是赤铁矿和磁铁矿,矿石含铁量在40%-55%之间,脉石中含有一定的碱性氧化物,部分矿石S高.( 3)中南地区铁矿中南地区铁矿以湖北大冶铁矿为主,其他如湖南的湘潭,河南省的安阳、舞阳,江西和广东省的海南岛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储量,这些矿区分别成为武钢、湘钢及本地区各大中型高炉的原料供应 基地.大冶矿区是我国开采最早的矿区之一,主要包括铁山、金山店、成潮、灵乡等矿山,储量比较丰富.矿石主要是铁铜共生矿,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是赤铁矿,其他还有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矿石含铁量40-50%,最高的达54-60%.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石英等, 脉石中含SiO28%左右,有一定的溶剂性(CaO/SiO2为0.3左右),矿石含P低,(一般0.027%),含S高且波动很大(0.01-1.2%),并含有Cu(0.2-1.0%)和Co(0.013%-0.025%)等含有色金属.矿石的还原性较差,矿石经烧结、球团造块后入高炉冶炼.(4)华东地区铁矿华 东地区铁矿产区主要是自安徽省芜湖至江苏南京一带的凹山,南山、姑山、桃冲、梅山、凤凰山等矿山.此外还有山东的金岭镇等地也有相当丰富的铁矿资源储藏,是马鞍山钢铁公司及其他一些钢铁企业原料供应基地.芜宁矿区铁矿石主要是赤铁矿,其次是磁铁矿,也有部分硫化矿如黄铜矿和黄铁矿.铁矿石品位较高,一部分富矿(含Fe50%-60%)可直接入炉冶炼,一部分贫矿要经选矿精选、烧

上海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2016年上海市高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 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太多 D.月球引力太小 如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半个月内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示意图. 3.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其月相是() A.满月 B.上弦月C.新月 D.下弦月 4.当月球出现在天际的乙位置时,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日食、大潮B.日食、小潮C.月食、大潮D.月食、小潮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60°50°40° 5.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6.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7.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A.新月形沙丘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D.滨海沙滩 8.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高考地理复习 世界地理

高考一轮复习易错题专题训练:世界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 1800万年前索科特拉岛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是相连的,现岛上有许多独有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及该岛植被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岛拥有许多独有动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B.长期与大陆隔离C.动植物的天敌少D.垂直地带性明显 2.该岛植被景观图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温暖湿润B.温和干燥 C.高温干燥D.高温多雨 1.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独特性。由图可知,索科特拉岛位于阿拉伯海与亚丁湾的交接处,处于亚丁湾东南端。该岛与大陆板块已经隔绝1800万年,长期的地理隔离生成了很多特有动植物,故B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C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动植物的天敌少,使得独有动植物能够保留下来。 2.C【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区域气候特征。由图可知,索科特拉岛处于热带,终年高温,该岛植物叶少茎粗,说明植被耐旱,反映该岛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故C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索科特拉岛处于热带海洋上,终年温暖湿润。 下表为四个国家农业相关指标的数据,据此完成3~4题。 国家人均可耕地面积(公顷)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 (公顷) 每公顷谷物产量(公斤) 甲0.09 0.4 5 521 乙0.10 12.4 6 957 丙0.03 1.1 6 196 丁0.32 5.1 4 055 3.甲、乙、丙、丁依次为() A.中国、英国、韩国、巴西 B.韩国、英国、巴西、中国 C.英国、巴西、中国、韩国 D.巴西、英国、韩国、中国 4.关于丁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适宜种植甜菜、青稞等农作物 B.应在平原地区大规模发展种植业 C.咖啡、大豆等农产品大量出口 D.雨热不同期是发展种植业的不利因素 3.A【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甲国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最小,为中国;丁国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较大,为巴西。故A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的原因是考生对选项中四个国家的农业发展不够熟悉,对四个国家

山东高考地理试题评析

2019年山东高考地理试题评析变中求稳,注重创新 ——2019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评析 2019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出现了新的变化:选择题增加16分(四道题),非选择题增加6分。试题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结合我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做到了稳中有变,变中创新。试卷既注重对考生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考查,又体现了地理学科能力的要求;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学生,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试卷考查内容分布合理、覆盖面广、问题设计凸显层次且科学性强、难度适中。综观整套试题,特色鲜明,亮点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考查全面,突出主干 今年地理试题在注重基础的前提下,仍然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内容涉及“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影响气候基本因素”“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 用”“热力环流的成因”“常见的天气系统”“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流域的开发”“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地理意义”等。与往年相比,由于试卷结构的改变、分值的增加,使得考查点覆盖面更广、更全面。考试说明中涉及的必修四个部分及每部分的每个专题均有相当程度的覆盖,有助于全面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考查学科的核心内容和主干内容,体现最基本的地理学科素养,对高中地理教学起到明确的导向作用。

二、注重基础,回归原理 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考生回归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强调基本技能和方法的灵活运用。如选择题1~2题,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人口迁移是造成某一区域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口迁移逐渐成为一种基本的、重要的人文现象,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基础内容,本组试题以散点图来呈现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户籍人口数”与“常住人口数”,考查考生对人口迁移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选择题8~10题组以高空等压面分布为载体,本着“由果究因再拓展”的设计原则,旨在考查考生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和“冷锋的成因及对应的天气现象”这些基本地理原理的理解、表述和应用。例如,综合题36题第(3)问为“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组成内容,通过学习考生应该掌握流域内水资源开发的基本答题方法和思路。“水资源短缺问题”是流域开发产生的基本问题之一,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应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生活”等方面展开,属于考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原理。本设问以“塞内加尔河中下游作为区域背景”,以“农业发展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基本解决措施”作为设问角度,很好地体现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牢固基础、把握基本原理既是学习的重要原则又是提高拓展的前提。 三、能力立意,重视思维

江苏高考卷地理试题解析版

2 0 1 8 年高考江苏卷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 1 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 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2.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5月?9月 C.9月?12月 D.11月?次年3月 【答案】 1.C2.B 【解析】 1. 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 A 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 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 2. 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图 2 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 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 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高三地理世界地理重要区域地图

世界地理重要区域地图整理 1、重要海峡(13个) 2、重要运河(3个) 3、重要海湾(6个) 4、重要的边缘海(10个) 5、重要的地中“海”(6 个) 6、世界地形之最(8个) 7、中国地形之最(10个) 8、根据特殊定位点经纬度,确定世界重要国家和地区(9个国家): 3.各大洲地理特征 范围主要地形气候类型河湖居民主要物产重要 国家 洲介于北冰洋、 太平洋、印度 洋、欧洲和非 洲之间喜马拉雅山、昆仑 山、天山;青藏高 原、帕米尔高原、 伊朗高原;西西伯 利亚平原、中国三 大平原、恒河平 原、美索布达米亚 平原等 有热带、亚热 带、温带季风气 候、温带大陆性 气候、热带雨林 气候、高山气 候、极地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等 勒拿河、叶尼塞河、 鄂毕河注入北冰洋, 长江、黄河、珠江注 入太平洋,恒河、印 度河、西亚的两河注 入印度洋。湖泊有里 海、贝加尔湖等 亚洲以黄色人 种为主,西亚分 布着阿拉伯人, 属白色人种。宗 教有佛教、伊斯 兰教和基督教 东亚、东南亚、南亚的 水稻、小麦、茶叶,东 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 (天然橡胶、油棕、椰 子等)、锡矿、西亚的 石油,中亚和中国的棉 花等 中国、 日本、 印度 等 洲介于大西洋、 印度洋、南极 洲和欧洲之 间高原大陆。主要地 形区由东非高原、 南非高原、撒哈拉 沙漠、刚果盆地、 东非大裂谷、阿特 拉斯山、乞力马扎 罗山、肯尼亚山等 以赤道为轴南 北对称分布。主 要有:热带雨林 气候、热带草原 气候、热带沙漠 气候和地中海 气候等 有世界最长的尼罗 河、水能最丰富的扎 伊尔河、还有赞比西 河、尼日尔河等。湖 泊有维多利亚湖、坦 噶尼喀湖等 撒哈拉沙漠以 南为黑色人种, 以北为阿拉伯 人 热带经济作物有可可、 天然橡胶、油棕、丁香、 剑麻等。矿产有北非和 尼日利亚的石油、南非的黄 金、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金刚 石、赞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 国的铜、摩洛哥的磷酸盐等 埃及、 南非、 尼日 利亚 等 洲介于大西洋、 北冰洋,亚洲 和非洲之间地形以平原为主, 是海拔最低的一 洲,平原有东欧平 原、中欧平原和西 欧平原。山地有阿 尔卑斯山系和斯 堪的纳维亚山脉 温带海洋性气 候和地中海气 候最典型,另外 还有温带大陆 性气候、极地气 候等 河流有多瑙河、莱茵 河、伏尔加河,湖泊 有日内瓦湖等 白色人种,多信 仰基督教。语言 有英语、法语、 拉丁语、斯拉夫 语 俄罗斯的石油,德国的 美,法国和俄罗斯的 铁,法国的葡萄酒等 俄罗 斯、德 国、法 国、英 国、意 大利 美介于太平洋、 大西洋、北冰 洋和巴拿马 运河之间南北纵列的三大 地形区:西部是科 迪勒拉山系,中部 是中央大平原,东 部是拉布拉多高 原和阿巴拉契亚 山 温带大陆性气 候,亚热带季风 性湿润性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温 带海洋性气候、 极地气候、高山 气候等 河流有密西西比河 和圣劳伦斯河。湖泊 有苏必利尔湖等北 美五大湖 多白色人种,信 奉基督教。美国 东南部和西印 度群岛有黑人 分布,土著居民 是印第安人和 因纽特人 美国、加拿大的煤、铁、 石油和有色金属矿及 小麦;墨西哥的石油、 白银和玉米;中美诸国 的香蕉;古巴的甘蔗等 美国、 加拿 大、墨 西哥、 古巴

2015高考山东卷地理真题清晰答案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答案】 1、C 2、A 【解析】试题分析: 1、【小题1】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多,导致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C对,城市环境主要体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不如农村好,A错,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B错,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D错。 2、【小题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造成了土地资源荒芜,浪费,A对,无人耕种,不能带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B错,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C错,迁出的多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留守的是老年人口,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提高,D错。 考点: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的原因及影响。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3、图1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A、8:00 B、12:00 C、14:00 D、18:00 4、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答案】3、A 4、D 【解析】4、北京城市中心区是商务区,不是人口主要分布区,A错。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人口流动性可能更强,不能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B错。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进入,不能缓解“钟摆”交通现象,C错。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可以导致相关从业人员迁出,缓解“钟摆”交通现象,D对。 考点:“钟摆”交通现象的成因,城市人口流动方向及原因。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2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6、“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 5、C 6、D 【解析】 5、结合材料,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根据图例读图分析,“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水位下降,所以附近的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C对,根据材料,自然植被恶化,A错,该地位于干旱区,生态环境退化,锋利侵蚀增强,B错,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D错。 6、“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D对,森林消耗水量大,不适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A错,在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B错,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C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