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观测野鸟(科学论文第2次更新)

如何观测野鸟(科学论文第2次更新)

如何观测野鸟(科学论文第2次更新)
如何观测野鸟(科学论文第2次更新)

科学科研究小论文

如何观测野鸟

北滘镇林头小学六年级:王博

指导老师:徐伟江

时间:2011年12月

如何观测野鸟

本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鸟的颜色、行为特征、停落

姿势、鸟的叫声、体形的大小、迁徙以及拘

留、栖息地等特征。来观察鸟类、识别鸟类。

为观鸟者提供参考与帮助,以达到准确识别

各种不同的鸟类的目的。文中详细的引用了

许多详实的数据以及专业观鸟者的观点,已

达到相互佐证的目的。从而激发读者对鸟的

热爱,唤起以及对大自然的保护的目的。令

大家明白到爱护大自然就是鸟类生存的保

证。通过关注鸟类,寻找他们的踪迹,不但可以欣赏到它们丰富的习惯,婉转清脆的鸣声,色彩艳丽的羽毛,更可以享受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喜悦和欢欣,也可以将自己融入自然,投入到另一个快乐的人生。

课题的产生: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一段这

样的简报:一个德国到中国青岛参

观的旅行团,经过短暂参观了中国

的名胜古迹以后,强烈指定要求导

游带他们到湿地公园或森林去观测

野生的鸟类。而且开出了每天的导

游费2800元,但是如此高价的导游

费,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大省山东竟

然找不到一个合资格专业观鸟人。

由此可见,观鸟确实是一门非常专

业的学问。观鸟者必须对鸟的各种特征有一个非常深入的全盘了解,要找到鸟而且又能准确的说出它的名字,生活习惯确实很不容易,必须对鸟的栖息地、生活习惯、是否候鸟或留鸟、饮食习惯都非常的了解。由此,我对观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的观察,大量的翻阅整理资料,归纳总结一些观鸟的规律,供我们的读者参考。

对鸟的观测活动的入门者,最大的考验是野外识别,据统计,全世界已经知道的鸟类有9000种左右,而我国的品种就有1000种左右,我国的品种大约占了世界上鸟类总数的14%,相信是世界上鸟类种树最多的国家之一,这得益于我国广阔的土地,和复杂的地理环境,为鸟类提供了大量的森林、草原、鱼虾贝类、谷物、种子、野草、嫩芽、水草昆虫等,食物链丰富,吸引了为数众多的珍禽候鸟。鸟类是自然界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鸟类通过食物链控制着鼠类和昆虫的迅速繁殖,可以维护我国草原、农田、森林以及城市的生态系统的平衡,现代农业也需要这种生态系统,所以鸟类的活动对人类的方方面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观测的方法:

对于初加入观鸟的人来说,不是在动物园里感测那些固定的鸟类,最大的问题是野外对鸟类的识别。野外识别要充分调动人体的各种器官,以及拥有丰富的鸟类知识,用视觉、听觉得到的一刹那间有限的感觉,迅速及时的确认鸟类的年龄、性别、以及鸟的种群、甚至是迁徙的鸟类。这需要我们的观鸟人经过长期的刻苦钻研和训练才能有收获。没有捷径。通过增长识别野外鸟类的能力,必须坚持亲身的实践,长期的观察,对于初学者,千姿百态的鸟类可能令你无从下手,但是识别它们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一,可以用颜色作为区分的工具。

鸟的羽毛颜色是识别野外鸟类的依据,观察鸟的羽毛颜色最主要的是它的主要色调。判断准确以后,要尽快确认其他部位的颜色,例如:翅、尾、头、胸腰、腹部的颜色。并且能抓住最主要的部位的颜色和最突出的部分的特征。综合进行判断。以下是部分专业观鸟人归纳出的部分鸟种显著特征的例子。

看下表:

以上是以颜色作为主要的区分手段,可以对鸟类作一个大致的区分,但是离真正准确的辨别鸟类还要一大段距离。我们还要继续丰富我们的观测手段,我们还可以根据他们的觅食行为习惯和栖息地来区分它们。

二、以栖息地为区分的鸟类的工具。

每一种鸟都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有自己的饮食习惯,已经长出适应它生存环境的身体特征。根本不可能到脱离它身体特征的环境去觅食,举例说:丹顶鹤腿长、身重、项长、嘴长、最适合生长在池塘或湿地。根本不能生活在树上。又例如,鸵鸟身体重50-60kg ,如果要它在池塘边生活,那它就深深的陷进淤泥中,很容易被其他的捕食者偷袭,性命难保。所以根据以上的推理,每一

种鸟都有生活的圈子,特定的生活习惯。简单的说,有些鸟只能在特定的地方出现,而另外的一

些鸟永远也不会出现在这种地方。这给我们的准确观测带来极大的方便,减少了出错的机会。 我们把鸟类又可以分为1、林灌鸟类(又包括针叶林鸟类、阔叶林鸟类、灌木林鸟类3种)。2、开阔区鸟类(又包括草原鸟类、平原鸟类2种)。3水域鸟类(又包括海洋鸟类、内河湖

泊2类)。4沼泽鸟类。

三根据叫声识别鸟类。

鸟类的炫耀、交配、求偶、个体识别、占据领域、报警、集群等鸟的活动都和鸣叫有关。各种鸟的鸣叫声都有特异性,许多的行为都伴有特定的叫声,可以作为识别鸟类的依据之一。对于鸟类的声音,要注意名叫的音色、节奏、高低、长短的特点。专家归纳起来有以下的几种。

开来。

结果与讨论。

鸟类的野外识别需要根据能够准确观察、记

录鸟类特征,认真对照有关图鉴和标本,反复验

证,才能完成。这是一项要求非常严谨的科学活

动,来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大意。那为什么有的

时候,初学者向一些比较有经验的观鸟者请教如

何确定是某一种鸟时,得到的回答是“感觉上是

这样”。是不是鸟类识别单凭感觉就可以了呢?

还是回答者不负责任的搪塞别人?其实都不是,

鸟类识别需要在短时间内抓住鸟类的各种特征,

综合分析,得出结果,所谓的“感觉”实际是对鸟类特征的综合判断,只是单靠一句话无法都回答清楚罢了。所以,刚参加观鸟活动的人,一定不要着急,想要寻找快速提高识别鸟类的捷径和感觉,还是应该从能够把握的每一个详细特征入手,认真观察记录,逐渐积累经验。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坚持到野外实践,识别鸟类的能力就一定会不断提高,国外很多业余观鸟人的野外鉴别能力并不比鸟类专家逊色的事实不正说明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