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药物警戒

中药药物警戒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药不良反应及临床警戒答案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药不良反应及临床警戒答案

————————————————————————————————作者:————————————————————————————————日期:

2016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中药不良反应及临床警戒答案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题,每题10分) 1 .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药ADR中患者机体因素() ? A.年龄性别 ? B.用药疗程 ? C.证候状态 ? D.体质差异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2 . 关于“人参综合征”的说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 A.出血是人参急性中毒的特征 ? B.常伴随神经系统症状 ? C.常有血压升高 ? D.不会引起抽搐和惊厥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3 . 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 A.药物的储存方式与中药ADR发生有关 ? B.同一种药品,产自华北平原和产自云贵高原不会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不同 ? C.中药ADR发生因素包括中药自身因素、患者机体因素和临床用药因素三个大的方面? D.同一种药品,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不同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4 . 下列哪一组合中的药材均出现在国家规定的28种毒性中药材名录中() ? A.砒石、砒霜、生附子、毛地黄 ? B.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生巴豆 ? C.红娘虫、青娘虫、斑蝥、当归 ? D.红粉、雄黄、白茯苓、夏枯草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5 . 关于辨证用药的总则,说法错误的是() ? A.辨治虚证,辨别真假 ? B.服药时间以空腹或饭后为佳 ? C.体质强壮者不宜补,邪气盛者慎用 ? D.脾胃素虚宜先调理脾胃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6 . 中药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被分为A,B,C三型,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引起B型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 A.药物中大分子物质含量高 ? B.药物制剂稳定性差 ? C.药物成分复杂 ? D.药物中常含有天然剧毒物质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7 . 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中,下列发生率最高的是() ? A.过敏性休克 ? B.皮肤损害 ? C.循环系统损害 ? D.消化系统损害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8 . 关于儿童的中药用法,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儿童代谢能力和耐受力弱 ? B.有些成人能够使用的中药应禁用于儿童 ? C.儿童使用成人药品直接按体重减量即可 ? D.如果可能,最好选用小儿专用药品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9 . 中药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被分为A,B,C三型,其中A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是() ? A.所占比例达70%-80%,易于预测,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古今中草药别名大全

古今中草药别名大全 A? 艾叶:医草、艾蒿、灸草、五月艾? B? 巴豆:巴米、江子、刚子? 八月札:腊瓜、拿子? 白果:银杏? 白矾:明矾、矾石、攀石、生矾? 白及:白鸡儿、地螺丝、连及草? 白花蛇:银环蛇? 白头翁:白头公? 白术:烘术、冬术、生晒术、于术? 白芷:香草? 百部:百奶根、野天门冬、婆妇草、虱药? 斑蝥:斑毛、斑猫、班蚝? 板蓝根:大青叶? 半边莲:佛甲草、半边花、莲花草? 半枝莲:并头草、韩信草、半向花、半面花? 毕澄茄:山鸡椒、山苍子、木姜子? 鳖甲:上甲、团甲鱼、鳖盖? 槟榔:玉片、大腹子、海南子、大片白? 冰片:龙脑、片脑、梅片? 荸荠:鼻荠? 薄荷:鸡苏? 补骨脂:破故纸、破故脂、婆固脂、黑故纸、黑固脂? C? 蝉蜕:蝉衣、蝉壳、虫退? 蚕砂:蚕矢? 蟾酥:癞蛤蟆、蛤蟆酥? 苍术:茅术、赤术? 苍耳子:老苍子、毛苍子、苍耳仁? 常山:恒山? 陈皮:橘皮、新会皮、广皮、陈柑皮? 沉香:沉水香、落水沉? 柽柳:观音柳、山川柳、红荆条、红柳? 刺五加:五加参?

赤小豆:红饭豆、红小豆? 赤石脂:高岭十? 茺蔚子:益母实、小胡麻、充玉子? 重楼:拳参、紫参、虾参、山虾、蚤休、倒根草、七叶一枝花、刀剪草、草河车? 川贝母:平贝、京贝、尖贝、松贝、青贝、炉贝? 川楝子:金铃子? 川牛膝:牛夕、牛七? 川芎:川雄、香果、西抚芎、胡劳? 穿山甲:绫鲤甲、鲮鲤甲、炮甲珠? 穿山龙:爬山虎、穿地龙、穿龙骨、山常山? 穿心连:斩蛇剑、一见喜、甲方草、苦胆草? D? 大腹皮:槟榔皮、大腹绒、大腹毛? 大黄:将军、川军、酒军、锦纹、黄良、西庄黄、西中吉? 大蓟:虎蓟、大刺儿菜、刺蓟菜、千针草、野红花、鸡刺根? 玳瑁:毒瑁、毒瑁? 代赭石:赤石? 丹参:赤参、血参根? 胆南星:虎掌? 淡竹叶:竹叶麦冬、野麦冬、淡竹米? 党参:文元参、台参、防党? 地骨皮:枸杞根皮? 地锦草:铺地锦、血见愁、麻蓑衣? 地龙:曲鳝、蛐鳝、蚯蚓? 地肤子:扫帚菜子? 丁香:支解香、丁子香、鸡舌香、公子香? 冬葵子:苘麻子、苘实? 冬瓜子:瓜瓣、冬瓜仁? 独活:独摇草、大活? 杜仲:思仙、木绵、丝连皮? E? 阿胶:驴皮胶? 鹅不食草:石胡荽、疟疾草? 莪术:蓬术、文术? 儿茶:孩儿茶、方儿茶、棕儿茶?

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摘要】在中药广泛用于医疗事业,且随之走向世界的今天,服用中药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药是安全、有效、无毒的,正是由于人们对中药安全性问题存在片面认识,中药的毒副作用往往容易被忽视,本文将就中药安全性评价、中药安全性问题及中药不良反应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关键词】中药安全性、中药不良反应 1.中药安全性的进展 1.1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正以它神奇的魅力和功效征服着整个世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药是安全、有效、无毒的。有些中药药品广告也往往片面或夸大宣传疗效,而对其毒副作用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避而不提或避重就轻,而患者在用药时也往往忽视中药的用法用量及其毒性,形成了认识的误区。正是由于人们对中药安全性问题存在片面认识,中药的毒副作用往往容易被忽视。 1.2中药本身具有几个特点:纯天然、药性平和、毒副作用小,人们总是认为服用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这种观念显然是错误的。长期、过量或者不恰当使用中药情况时有发生,这样必然会引发中药安全性问题。 2.中药的安全性问题 2.1近年来,国内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将中药安全性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如2000年马兜铃酸事件、2003年龙胆泻肝丸事件、2006年鱼腥草注射液事件、2014年云南白药事件;[1]不仅如此,国外也常常报道中草药的严重毒副反应。

2.2随着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认为没有毒性的中药也发生了不良反应,如血栓通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等,因此中药安全性评价应该给予重视。目前我国中药安全性研究取得长足的进展:解决了一些中药毒性问题、也澄清了一些对中药的误解。但我们应该清醒得认识到,在中药安全性方面还存在一些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2.3中药不良反应指的是药物用于人体后,药物或代谢产物作用于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发生的非治疗反应。[2]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也不能再局限于传统文献记载的那些毒性药材上,必须吸收、借鉴、研究中医药的临床不良反应的报道,科学的开展中药安全性评价,扩大中药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监测。 2.3.1我国自20世纪初就开始关注中药安全性问题,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03年收到不良反应报告3.69万份,中药占10%;2009年收到不良反应报告63.90万份,中药占13.3%;2012年收到不良反应报告120万余份,中药占17.1%;2013年收到不良反应报告131.7万份,中药占17.3%。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中药不良反应的报告数不论从所占比例,还是绝对数量都呈急剧攀升趋势。[3] 国际对中草药的毒副作用也予以空前的关注。同时各国对中药也采取不同程度的禁用措施,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停止使用由碎杏仁制成的维生素B17制剂;新加坡禁止进口和销售含小檗碱的制剂;日本重新评估柴胡制剂的疗效与安全性等。 3.中药的安全性评价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为了全面阐述中药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体内过程,推动中药现代化,研究者们在生物效应法和药物浓度法等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方法、新思路,大大推进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在查阅通过近年来中药药代动力学相关研究的文献,并对其中新方法新思路进行总结,综述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况和前沿进展。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药代标记物,指征药代动力学,方法学 前言: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 (如静脉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给药等)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已经在生物药剂学、临床药剂学、药物治疗学、分析化学、药理学等学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中药学研究中,药代动力学被广泛的应用于揭示中药作用机制及设计优化的研究,并衍生出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这门新兴学科。中药药代动力学基于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草药活性成分、组分、中药单方和复方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并用数学函数对其加以定量描述。 1.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1.1生物效应法 药效的变化取决于体内药量的变化,可以通过测定药效的经时过程来反映体内药量动态变化。生物效应法从整体观点出发研究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更符合中医药理论。该法包括药理效应法、药物累计法,微生物指标法。 1.1.1药理效应法 药理效应法是一种以药理效应为指标研究药代动力学的方法。该法己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中药及其复方,特别是有效成分不明的中草药及其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肇丽梅[1]采用小鼠热板致痛模型,以镇痛效应为指标,测定黄芩苷及清热合剂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黄芩苷及清热合剂口服给药后体存药量的表观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中药复方清热合剂的达峰时间明显慢于单方黄芩苷。李成洪[2]等以血清一氧化氮变化为药理效应指标,研究了中药复方制剂禽病康在免疫抑制雏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时间标本存量进行数学模型拟合,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禽病康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其口服后吸收较快,分布也快,而消除较慢,体内存留时间长,药效维持时间长。宋丽

常用中药名称大全

中药名大全 一、常用中药: 两字: 人参人发卜芥儿茶八角丁香刀豆三七三棱干姜干漆广白广角广丹大黄大戟大枣大蒜大蓟小蓟小麦小蘖山丹山茶山奈山香山枣山栀山姜山药山楂川羌川军川连川朴川乌川柏川谷川断川椒川贝川芎马兰马辛马菜马莲马宝马勃马蔺卫茅子苓天冬天虫天龙天雄天麻元胡元参木瓜木耳木莲木香木通木贼木豆木笔木蓝牙皂瓦松瓦韦贝子贝母贝齿牛至牛黄牛膝牛蒡见愁手参毛鸡毛茛毛姜升麻升登丹砂丹皮丹参乌茜乌韭乌药乌头乌桕乌梅方海六曲文元文蛤仁杞双花双皮水花水萍水韭水莽水蛭巴豆玉桂玉竹玉金甘松甘草甘遂艾叶艾片艾蒿石韦石耳石灰石斛石膏石榴石燕石竹石蜜龙胆龙齿龙骨龙葵龙脑龙眼归尾田螺申姜生地生姜生军仙茅及巳片苓白及白芨白求白术白芍白芷白英白矾白果白前白丑白参白苏白降白蜜白蔻白蔹白微玄参半夏地龙地黄地椒地榆地笋地锦杞子朴硝芒硝朴硝西瓜西羌列当百合百部当归当药中草曲莲肉桂肉果朱砂向前竹叶竹苓竹沥竹菇竹黄血余血蝎全蝎全参全草合欢合萌守宫冰片决明米仁羊角羊乳羊蹄灯草防己防风红花红根红粉红参红糖红藤红升豆豉麦冬麦芽赤芍赤药赤箭芫花芫荽苁蓉砂仁花椒芥子苍术芜荑芹菜芡实芦荟芦根芦丁苏子苏木苏叶杏仁杠板杜仲杜衡杜松辰砂园参旱芹旱莲岗松岗梅牡蛎杜桂皂角佛手佛片条苓龟甲龟板忘忧辛夷良姜谷芽羌活远志连翘沙参沙棘沉香没药诃子没石陆英灵芝鸡头阿胶阿魏陈皮附子青皮青果青蒿青黛苦木苦参苦菜苦酒茄根苡仁茅莓茅根枇杷松节松音松脂松塔松醇郁金虎仗虎刺虎骨果导昆布岩陀知母侧柏乳香灸草佩兰狗宝狗脊迭达夜合京墨官桂空青卷柏卷丹油葱法夏泽兰泽泻泡参降香饴糖细辛玳瑁珍珠荆芥茜草荜拔草乌草果茶油茵陈茯苓茯神荠菜荠草莎草莽草药芹茴香胡桃胡椒南星南藤枯矾枯草枯苓柳叶柳芽柳枝枳壳枳实桅子枸杞柿蒂柿霜厚朴砂仁砂糖砒石砒霜轻粉虻虫胎盘将军钩藤钩吻香附香橼香嵩香茹香薷重楼胆木胆矾胆星脉通独活信石鬼珠鬼白鬼刺鬼针食盐炮姜姜黄姜汁姜皮前胡首乌洪连扁豆扁蓄扁蕾神曲蚤休贯众贯仲秦艽秦皮莲子莲肉莲房莲芯莲须莪术荷叶荷蒂荷梗桂心桂枝荸荠莎草恶实桔梗桃仁桃汁盐蛇柴胡崖香党参蚌花铁屑铝丹蚕砂射干豹骨狼毒拳参益智海马海龙海芋海藻海蛰浮石浮萍通天通草桑叶桑枝桑皮桑椹黄芩黄芪黄连黄栌黄柏黄精黄藤黄丹黄独黄杞黄宣黄蜡黄蘖菱角菖蒲菊苣菊花营实萝卜菘蓝梅花梅仁梅片雪胆常山野姜野艾野菊野菱蛇肉蛇蜕蛇莓蚯蚓银杏银耳银花银翘猪苓兜铃麻油麻黄麻仁鹿角鹿茸商陆商枝续断绥草缘豆琥珀斑蛰斑蟊葫芦葱白葛根葛花扁蓄落葵栗壳硫磺雄黄喜树椒目棕板掌参紫苏紫萍紫芝紫草紫苑紫株紫绀紫葳蛤壳蛤蚧黑丑黑锡黑钻黑菜锁阳象贝奥尕猴头滑石寒水童便犀角蒺藜蒲黄蒲芹椿皮槐米槐实槐花槐角硼砂雷丸蜀椒蜈蚣蜂房蜂蜡蜂蜜腰黄锦纹腹皮榧子槟榔酸浆酸模碱花磁石豆姜蝉衣熊胆蝉蜕辣蓼赭石蕤仁蕲蛇樟脑稻芽僵蚕蝼蛄鲤鱼熟地漏芦鹤虱薤白薯莨薄荷橘白橘皮橘红橘核燕窝靛蓝糙苏鲮鲤壁虎檀香蒿本爵床藕节礞石瞿麦藿香蘑菇鳖甲蟾酥

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进展

143 第12卷 第5期 2010 年 5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2 No. 5 May,2010 中药复方药动学是借助于动力学原理, 研究中药复方中的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 并用数学函数加以定量描述的一门边缘学科。本文就近年以来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1 中药药代动力学概念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of drug metabolism,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的规律,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并运用数学方法,阐明体内药量的动态变化。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则应用药代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药复方在体内的运动过程及动力学规律,它是中药药理学与药代动力学相互结合渗透而形成的。 由于中药复方由多味药组成,每味药又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成分复杂,干扰因素多,所以难度很大,但是意义也十分重大。研究中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规律,不仅可以阐明和完善中药复方原理及其作用机制,获取中药复方药动学参数,还能提高中药 复方制剂质量、优化给药方案,同时也为在研究中发现新活性代谢产物而创新中药新药奠定科学基础。 2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2.1 生物效应法 从中药的生物效应看,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是 中药复方成分的主要部分,可以针对性的进行试验。1970年后出现了通过测定生物效应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药效的变化取决于体内药量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药效的经时过程来反映体内药量的动态变化,该实验方法发展到今天主要有药理效应法、药物累积法、微生物法。 2.1.1 药理效应法 最早提出此方法的是Smoden,是一种以药理效应为指标测定药动学参数的方法,即在一定条件下,体内药量与药理效应存在对应关系,药理指标常能定量地反应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只要选择适当的药理指标,如血压、痛阈等,就可以求算半衰期、达峰时间等药动学参数,现在仍 有相关研究的报道。肇丽梅等[1] 运用镇痛药理为指标, 测定黄芩苷及清热合剂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 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进展 周 莹1,杜武勋2,朱明丹2,马 朋1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7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 收稿日期:2009-10-12作者简介:周莹(1983-),女,山东人,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心血管方向。 摘 要:文章回顾了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近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各种假 设或设想,并且客观评价了各种方法在研究中的特点。 关键词: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0) 05- 0143- 03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Prescription Medicine Generation of Dynamics Research Technique Progress ZHOU Ying 1,DU Wu-xun 2,ZHU Ming-dan 2,MA Peng 1 (1.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073, China; 2.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50, 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short-term comparison whic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prescription medicine generation of dynamic's commonly used research technique as well a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proposed to have the representative each kind of supposition or the tentative plan,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each method in research characteristic.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prescription; medicine dynamics; research technique 理组织的影响[ 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12 ( 8 ): 714-715.[ 9 ] 陈英,肖炜,马云,等.肾衰宁分散片对慢性肾衰模型大鼠肾脏NO、NOS、SOD 和MDA 水平的影响[ J ].中药材,2008,31 ( 8 ):1190-1193.[ 10 ] 黄迪,何立群,杨雪军,等.腺嘌呤诱发慢性肾衰模型大鼠内分泌变化的研究[ 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8,28 ( 2 ):95-98.[ 11 ] 张金海,黄云剑,蔡文琴,等. Smad2,3,4,7蛋白在大鼠5/6肾切除肾衰模型中的定位和表达变化[ J ]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 26 ( 13 ): 1141-1144.[ 12 ] 侯卫国,屠立群,何立群,等.抗纤灵颗粒对慢性肾衰药效 学动物实验研究[ J ].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2 ( 2 ): 100-102.[ 13 ] 王米渠,吴斌,张卫,等.补肾灵对慢性肾衰模型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 16 ( 3 ): 37-39.[ 14 ] 关鑫,周家俊,赵东,等.补肾壮骨汤干预治疗肾性骨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 ( 1 ):10-12.[ 15 ] 傅晓晴,武一曼,陈振彬,等.腺嘌呤制作肾阳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的电镜病理学研究[ 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2,12 ( 3 ):41-43.[ 16 ] 郑平东,朱燕俐.用腺嘌呤制作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 J ] . 中华肾脏病杂志,1989,5 ( 6 ):342-344.

临床常用中临床常用中药简表

1、辛温解表药 【麻黄】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麻黄汤》 宣肺平喘:用于喘咳实证。《三拗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 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兼有表证,恶寒发热,脉浮等。《越婢汤》《越婢加术汤》 【桂枝】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无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桂枝汤》《麻黄汤》 温经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桂枝附子汤》《小建中汤》《温经汤》 助阳化气: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桂枝甘草汤》 【紫苏】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杏苏散》《香苏散》 行气和胃: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 解鱼蟹毒:用于进食鱼蟹中毒引起腹痛、呕吐、腹泻等。 【荆芥】 祛风解表:用于外感风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荆防败毒散》《银翘散》 透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而有表证。 止血:用于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炒碳用)。 【防风】 祛风解表:用于外感风邪,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荆防败毒散》 胜湿:用于外感风湿或风湿痹痛。《羌活胜湿汤》 止痉:用于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痉挛抽搐等。《玉真散》 【细辛】 发散风寒:用于阳虚外感,恶寒发热,无汗脉沉等。《麻黄附子细辛汤》 祛风止痛:用于头痛、牙痛、痹痛。《川芎茶调散》 温肺化饮:用于肺寒咳嗽,痰多清稀。《小青龙汤》 【白芷】 散寒通窍: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九味羌活汤》 祛风止痛:用于风邪所致的眉棱骨痛、牙痛、头风痛、鼻渊头痛。《川芎茶调散》 消肿排脓:用于疮疡肿痛,为外科常用药。《仙方活命饮》 燥湿止带:用于寒湿带下,色白清稀。 【香薷】 发汗解表:用于夏季风寒挟湿、恶寒发热、无汗、头胀痛。《香薷饮》 和中化湿、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薷术丸》 【羌活】 解表散寒: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九味羌活汤》 祛风胜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以项背、肢节等上半身为宜。《蠲痹汤》 【藁本】 解表散寒: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巅顶痛,痛连齿颊及偏头痛等。《神术散》 祛风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肢节冷痛等。 【辛夷】 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鼻病,为鼻渊要药,偏于风寒常与细辛、白芷等同用;偏于风热常与薄荷、黄芩同用。 2、辛凉解表药

2021年江西省执业药师网络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及答案

江西省执业药师网络继续教诲考试题库及答案 (红色某些为答案) 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种最佳选项,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答案) 1.《国家执业药师业务规范》共()章。 A.四 B.五 C.六 D.七 2.《规范》共()条。 A.31 B.42 C.43 D.56 3.现行《规范》是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总局()年发布。 A. B. C. D. 4.()是《规范》新增,也是与试行规范最大区别点。 A.药物警戒 B.健康教诲 C.用药指引 D.药物治疗管理 5.《规范》中提到,处方调剂涉及处方审核、处方调配、复核交付和()。 A.不良反映监测 B.签字盖章 C.用药交待 D.登记备案 6.《规范》归()解释。 A.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 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学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物资协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商业协会 7.处方审核不涉及处方()。 A.合法性审核 B.规范性审核 C.经济性审核 D.适当性审核 8.总体来讲,注册执业药师重要分布机构是()。 A.药物生产公司 B.药物批发公司 C.社会药店和医疗机构 D.高校 9.如下哪项内容不属于药物治疗管理?() A.采集患者个体信息,评估患者与否存在药物治疗问题 B.对初次使用该药物、用药依从性差及使用治疗指数低药物患者,应当提供书面

指引资料 C.从患者药物治疗适当性、有效性、安全性及用药依从性方面进行用药评估 D.针对患者每种疾病,与患者共同确立治疗目的并拟定用药行动筹划等。 10.如下哪项不是健康生活方式?() A.戒烟限酒 B.控制体重 C.只食用橄榄油 D.适度锻炼 二、多选题(每题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最佳选项,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答案) 1.如下()是现行《规范》内容。 A.处方调剂 B.用药征询 C.药物不良反映监测 D.健康宣教 2.药物治疗管理包括()。 A.采集患者个体所有治疗有关信息 B.评估和确认患者与否存在药物治疗问题 C. 与患者一起拟定治疗目的,制定干预办法,并执行药学监护筹划 D.对制定治疗目的进行随访和进一步评估,以保证患者药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3.处方适当性审核,应当涉及()。 A.处方医师对规定皮试药物与否注明过敏实验,实验成果与否阴性 B.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与否相符 C.剂量、用法和疗程与否对的 D.与否重复给药,特别是同一患者持二张以上处方 4.调配中药饮片时,分剂量应当按()办法。 A.等量递减 B.配伍科学 C.逐剂复戥 D.大概平均 5.执业药师指引患者使用药物,应当做到()。 A.理解患者对医学和药物知识掌握限度 B.辅导患者如何对的使用药物 C.确认患者与否已经理解指引建议 D.提示患者应当注意事项

中草药名称大全

中草药名称大全 人参人发卜芥儿茶八角丁香刀豆三七三棱干姜干漆广白广角广丹大黄大戟大枣大蒜大蓟小蓟小麦小蘖山丹山茶山奈山香山枣山栀山姜山药山楂川羌川军川连川朴川乌川柏川谷川断川椒川贝川芎马兰马辛马菜马莲马宝马勃马蔺卫茅子苓天冬天虫天龙天雄天麻元胡元参木瓜木耳木莲木香木通木贼木豆木笔木蓝牙皂瓦松瓦韦贝子贝母贝齿牛至牛黄牛膝牛蒡见愁手参毛鸡毛茛毛姜升麻升登丹砂丹皮丹参乌茜乌韭乌药乌头乌桕乌梅方海六曲文元文蛤仁杞双花双皮水花水萍水韭水莽水蛭巴豆玉桂玉竹玉金甘松甘草甘遂艾叶艾片艾蒿石韦石耳石灰石斛石膏石榴石燕石竹石蜜龙胆龙齿龙骨龙葵龙脑龙眼归尾田螺申姜生地生姜生军仙茅及巳片苓白及白芨白求白术白芍白芷白英白矾白果白前白丑白参白苏白降白蜜白蔻白蔹白微玄参半夏地龙地黄地椒地榆地笋地锦杞子朴硝芒硝朴硝西瓜西羌列当百合百部当归当药中草曲莲肉桂肉果朱砂向前竹叶竹苓竹沥竹菇竹黄血余血蝎全蝎全参全草合欢合萌守宫冰片决明米仁羊角羊乳羊蹄灯草防己防风红花红根红粉红参红糖红藤红升豆豉麦冬麦芽赤芍赤药赤箭芫花芫荽苁蓉砂仁花椒芥子苍术芜荑芹菜芡实芦荟芦根芦丁苏子苏木苏叶杏仁杠板杜仲杜衡杜松辰砂园参旱芹旱莲岗松岗梅牡蛎杜桂皂角佛手佛片条苓龟甲龟板忘忧辛夷良姜谷芽羌活远志连翘沙参沙棘沉香没药诃子没石陆英灵芝鸡头阿胶阿魏陈皮附子青皮青果青蒿青黛苦木苦参苦菜苦酒茄根苡仁茅莓茅根枇杷松节松音松脂松塔松醇郁金虎仗虎刺虎骨果导昆布岩陀知母侧柏乳香灸草佩兰狗宝狗脊迭达夜合京墨官桂空青卷柏卷丹油葱法夏泽兰泽泻泡参降香饴糖细辛玳瑁珍珠荆芥茜草荜拔草乌草果茶油茵陈茯苓茯神荠菜荠草莎草莽草药芹茴香胡桃胡椒南星南藤枯矾枯草枯苓柳叶柳芽柳枝枳壳枳实桅子枸杞柿蒂柿霜厚朴砂仁砂糖砒石砒霜轻粉虻虫胎盘将军钩藤钩吻香附香橼香嵩香茹香薷重楼胆木胆矾胆星脉通独活信石鬼珠鬼白鬼刺鬼针食盐炮姜姜黄姜汁姜皮前胡首乌洪连扁豆扁蓄扁蕾神曲蚤休贯众贯仲秦艽秦皮莲子莲肉莲房莲芯莲须莪术荷叶荷蒂荷梗桂心桂枝荸荠莎草恶实桔梗桃仁桃汁盐蛇柴胡崖香党参蚌花铁屑铝丹蚕砂射干豹骨狼毒拳参益智海马海龙海芋海藻海蛰浮石浮萍通天通草桑叶桑枝桑皮桑椹黄芩黄芪黄连黄栌黄柏黄精黄藤黄丹黄独黄杞黄宣黄蜡黄蘖菱角菖蒲菊苣菊花营实萝卜菘蓝梅花梅仁梅片雪胆常山野姜野艾野菊野菱蛇肉蛇蜕蛇莓蚯蚓银杏银耳银花银翘猪苓兜铃麻油麻黄麻仁鹿角鹿茸商陆商枝续断绥草缘豆琥珀斑蛰斑蟊葫芦葱白葛根葛花扁蓄落葵栗壳硫磺雄黄喜树椒目棕板掌参紫苏紫萍紫芝紫草紫苑紫株紫绀紫葳蛤壳蛤蚧黑丑黑锡黑钻黑菜锁阳象贝奥尕猴头滑石寒水童便犀角蒺藜蒲黄蒲芹椿皮槐米槐实槐花槐角硼砂雷丸蜀椒蜈蚣蜂房蜂蜡蜂蜜腰黄锦纹腹皮榧子槟榔酸浆酸模碱花磁石豆姜蝉衣熊胆蝉蜕辣蓼赭石蕤仁蕲蛇樟脑稻芽僵蚕蝼蛄鲤鱼熟地漏芦鹤虱薤白薯莨薄荷橘白橘皮橘红橘核燕窝靛蓝糙苏鲮鲤壁虎檀香蒿本爵床藕节礞石瞿麦藿香蘑菇鳖甲蟾酥麝香一见喜一见消一点红一枝香一叶萩一条鞭二叶律丁子香丁公藤七星草七叶莲人中白八月札八角枫八角莲八厘麻九里明九里香九龙根九节茶九香虫了哥王刀伤木三七

论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意义及现状

论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意义及现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论文摘要:从中药复方的特点和研究现状入手,对有效成分明确和不明确的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在药动学上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和比较,指出了各种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强调应进一步加强对中药复方学和药物动力学的研究,用科学的阐明中药复方的作用过程和机理;此举将对中实现现代化,走向国际产生重要影响。 1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意义 中药及其复方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是近十多年兴起的中药药分支,主要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用模型来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过程。它对中药药理学及中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药药动力学研究是阐明中药作用机理必不可少的环节。药代动力学参数可以为毒性试验设计和毒理效应分析提供依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毒性试验观察到的毒性反映往往不与剂量相关而与血药浓度相

关,如果高浓度的药物剂型不利于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药量与剂量不成正比,就有可能造成毒性剂量评估上的偏差。众所周知,进行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会有不小的困难,因此,更需要广大的工作者集中力量,找出中药作用中有代表性,有规律性的机理或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系统研究方,使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更科学、更系统,更能满足现代临床治疗的要求。 2 中药复方的自身特点及中医对药代动力学的认识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强调“人”的整体观,发挥药物的整体调节作用,并用辩证施治的思维方法来处方用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已初步证明复方药效的发挥并非是简单的单味药相加或毒性的相减,而是方中药物之间所发生的协同、制药或改性等作用,使复方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目前,国内对复方的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药理效应及临床疗效的观察阶段,虽然也引用了一些药理学手段,但仅表现在对几个特异性指标的观测上,且重复研究居多,所研究的中药复方组成不稳

-临床常用中成药大全

临床常用中成药大全 第一节亚健康 痰湿内生:香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肝郁气滞:逍遥丸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 气虚:永盛合阿胶 阴虚:六味地黄丸 阳虚:参茸三鞭丸强阳保肾丸 第二节上火 胃火:大山楂颗粒宽中顺气丸清胃黄连丸快胃舒肝丸 肝火:泻青丸乳房肿块:乳核内消液 肺火:清热地黄丸、清肺抑火丸 第三节肩周炎散寒活络丸 第四节腰背痛散寒活络丸 第五节中风以及后遗症: 中经络:再造丸、散风活络丸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中脏腑阳闭: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中脏腑阴闭:苏合香丸、 中风后遗症:化瘀丸

第六节眩晕 肝阳上亢:泻肝安神丸 肾经亏损:参茸三鞭丸、六味地黄丸 气血两亏: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内补养荣丸、参桂鹿 茸丸、痰湿中阻:二陈丸 第七节便秘 燥热内结:搜风顺气丸、通幽润燥丸气机郁滞:宽中顺气丸、 宽胸舒气化滞丸 虚秘:阿胶、蜂蜜气虚不运:麻仁润肠丸阴寒凝滞:半流丸 第八节泄泻 寒湿湿热:四正丸伤食症:大山楂颗粒、槟榔四消丸、加味保和丸 肝气乘脾:快胃舒肝丸、舒郁九宝丸、调味舒肝丸 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肾阳虚衰:肉蔻四神丸、四神丸 第九节食道疾病 痰气交阻:二陈丸瘀血内结:九气拈痛丸津亏热结:搜风顺气丸 气虚阳亏:蔘桂理中丸、金匮肾气丸 第十节腹痛 虚寒证:蔘桂理中丸补益资生丸气滞症:舒郁九宝丸 血瘀证:九气拈痛丸 食积症:大山楂颗粒、加味保和丸 第十一节胃痛

气滞胃痛:快胃舒肝丸良附丸血瘀胃痛:九气拈痛丸食滞胃痛:加味保和丸、大山楂颗粒虚寒胃痛:蔘桂理中丸、补益资生丸阴 虚胃痛:补益蒺藜丸胃脘灼热疼痛:搜风顺气丸 第十二节呕吐 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水 饮食停滞:大山楂、加味保和丸痰饮内阻:二陈丸 肝气犯胃:快胃舒肝丸 胃阴不足:补益蒺藜丸、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 第十三节月经不调 肝气郁滞:坤顺丸血虚证:宁坤养血丸气不摄血: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 血热内扰:清热凉血口服液 第十四节心肌炎 营心丹 第十五节痛经 气滞血瘀:调经益灵胶囊阳虚内寒:蔘桂理中丸 气血虚弱: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 肝肾虚损:坤顺丸、六味地黄丸 第十六节咳嗽 风寒袭肺:参苏丸、参苏宣肺丸风热犯肺:止咳枇杷露、安嗽化痰丸

辽宁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部分答案(20学分)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目录(标题后序号就是报 名页面题得序号) 1、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学习分享(2) 2、心肌缺血得药物治疗(4) 3、中药鉴定现代研究进展(6) 4、腹泻与便秘得治疗(8) 5、提升执业能力、打造规范药学服务(11) 6、“药材好,药才好"药食两用药材得鉴定(15) 7、常见风湿病得诊断与治疗(16) 8、糖尿病得预防与治疗(17) 9、补益类药材得鉴定(20) 10、冠心病及治疗用药(22) 11、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药物治疗进展(23) 12、睡眠障碍与眩晕(27) 13、皮肤性病得预防与治疗(28) 14、消化性溃疡(29) 15、肾功能不全患者合理用药(30) 16、糖尿病患者教育(33) 17、儿童用药特点与常用药得合理使用(34) 18、中药不良反应得真真假假(45) 19、中药临床警戒与适当性(49) 20、儿童支气管哮喘(50) 21、口腔科常见疾病得诊断及治疗(52) 22、中成药“顾名思义”行不行?(54) 一、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学习分享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药品就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得疾病,有目得地调节人得生理机能并规定 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与用量得物质,包括(A、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

2、在《中华人民共与国药品管理法》(2019年修订)中未提及得有( C、优先审评 审批) 3、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临床试验申请之日起(C、六十个工作日) 内决定就是否同意并通知临床试验申办者,逾期未通知得,视为同意。其中,开展生物等效性试验得,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4、国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儿童用药品得研制与创新,支持开发符合儿童生理特征 得儿童用药(C、新品种、新剂型、新规格),对儿童用药品予以优先审评审批。 5、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就是指取得药品注册证书得(B、企业或者药品研制机构) 6、药品应当按照国家药品标准与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得生产工艺进行生产。 (C、生产、检验记录)应当完整准确,不得编造. 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得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按照《中华人民共与国药品管理法》(2019年修订),以下属于药品储备与供应 有关要求得有(全选) 2、下列属于“附条件批准"得药品应当满足得条件得就是(全选) 3、以下情形属于假药得有(全选) 4、以下情形属于劣药得有(全选) 二、心肌缺血得药物治疗(4) 1、男性,52岁,1年前因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此后未再发作胸痛。 20多天前快速行走时发作胸痛,1周来饱餐后与稍用力大便后也发作,每次持续时间约20分钟左右,血压90/60mmHg,患者用药不合适得就是(硝苯地平片) 2、在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中阿司匹林得常规用量就是(C、75~100mg/d ) 3、氯吡格雷治疗心肌缺血得主要药理作用就是(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4、男性,48岁,剧烈胸痛2小时,呈闷痛,查心电图示V1~V5 ST段抬高0、3mm, T波倒置。该患者应首选何种治疗方法(静脉注射硝酸甘油) 5、变异型心绞痛不宜选用得药物就是(普萘洛尔) 6、下列属于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就是(美托洛尔) 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得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缺血性心脏病二级预防中包括(全选) 2、下列属于抗心肌缺血药治疗策略(除了降低缺血区心肌供氧量,其她四个都选)

2020年药物警戒基础知识培训试 卷及答案

2020年药物警戒基础知识培训试卷 部门: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36 分) 1.药品不良反应包括包括、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 发反应、特异质反应、、停药综合征、、致突变、致畸作用等。 2.药品不良反应排除了、药物过量、、不依从用药 和用药差错的情况。 3.境内严重不良反应在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应;其他不良反应在内报告。境外严重不良反应在内报告。 4.对存在严重安全风险的品种,应当制定并实施,采取限制药品 使用,主动开展上市后研究,暂停、、 或者等风险控制措施;对评估认为风险大于获益的品种,应当主动申请 注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5.持有人应对反馈的报告进行处理,如术语规整、、和、等,并按照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范围和时限要求报告。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30 分) 1.药物警戒的定义是()。 A.研究药物的安全性 B.可以了解药害发生的规律,从而减少和杜绝药害事件,保证用药安全 C.评价用药的风险效益比 D.发现、评价、认识和预防药品不良作用或任何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和活动 2.药物警戒和药品不良反应共同关注()。 A.药品与食物不良相互作用 B.药物误用、滥用 C.超适应症用药 D.合格药品的不良反应 3.应当报告什么事件?()。 A.关于非本公司产品的投诉; B.给药后发生不良事件;

C.药物过量、妊娠、缺乏疗效、给药错误和癌症; D. B & C 4.报告不良事件的时间要求是什么?() A每3周一次; B.每月一次; C.知情后24小时以内/1个工作日; D.每个星期五 5.员工应向()报告获知的药品不良反应。 A.质量部 B.药物警戒部 C.所在的部门 D.生产部 6.员工需要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类型为()。 A.一般的 B.严重的 C.非预期、严重的 D.所有的类型 7.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直接报告不良反应事宜的公 告》(2018年第66号)自()起施行。 A.2018年09月29日 B.2019年1月1日 C.2019年3月1日 D.2019年7月1日 8.药物警戒的简称为()。 A.PM B.PV C.PG D.PK 9.在报告不良事件之前您必须收集什么信息?()。 A.实验室检查结果; B.不良事件结果 (事件是否消失?) C.药物、不良事件、患者、报告者; D.详细的医学报告 10.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 A.患者用药后出现了医生以前没见过的不良反应 B.患者用药后出现了患者以前没见过的不良反应 C.患者用药后出现了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D.患者用药后出现了《临床用药须知》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11.药品不良反应需重点关注的品种()。 A.关注中药,尤其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B.关注新药的ADR; C.关注重点监测品种的药品不良反应; D.关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品种。 12.我国药品不良反应评定标准:无重复用药史,余同“肯定”,或虽然有合并 用药,但基本可排除合并用药导致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为()。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组分、单味药和复方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ADME/Tox)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并用数学函数加以定量描述的一门新兴学科。开展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对阐明和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设计及优选中药给药方案,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剂型改进及质量控制,均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现状 目前中药药动学研究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成分(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复方,即血药浓度法;另一类是化学基础研究薄弱成分尚不明确的中药及复方,该类主要以生物效应法为研究手段,包括药理效应法、药物累积法、效量半衰期法、微生物法等。 1.1生物效应法:用生物效应法研究中药复方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能体现复方配伍的整体性,符合中医药基本理论,能反映复方中多成分的综合疗效与协同效应,能更真实地反映复方制剂的体内动态。所测得的各项参数虽不能反映某一成分的体内特征,但能反映该方的综合疗效与协同效应,能更真实反映其体内动态过程;但其理论体系及方法均不成熟,虽可测得一系列表观参数,但重现性、可比性不尽如人意,且无法解答脏器分布、代谢途径两大关键问题。多年来,学者们一直在方法学上进行着不懈的探索,试图找到一种能更准确、完整、科学地揭示中药复方药动学特征的研究方法,如:卢贺起等[1]以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作为药理效应指标,研究了四物汤的药物动力学参数,认为应同时考察效量、药效、表观3种半衰期,在研究设计时应重视体现药动学和药效的双重性;生物利用度是评价药物吸收利用的重要指标;王晖[2]以痛阈提升率作为指标,观察了柴胡50%的煎剂口服和腹腔注射后的痛阈提升率,以量-效回归方程求算相应的体存剂量,得出口服生物利用度为94.8%,对柴胡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有力的证据。 1.2血药浓度测定法:大多数药物的血清药物浓度与药理作用强弱之间呈平行关系,而且相同的血药浓度在不同种属动物中得出的药理反应极为相似。经典药动学就是通过研究血药浓度的变化规律,来认知药理作用强度的变化规律,同时还进一步探讨药物的脏器分布、滞留时间、生物利用度、代谢方式、排泄途径等药动学研究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这方面的报道很多,王国干等[3]研究单次静脉注射盐酸关附甲素人体内药代动力学,以三室模型解释为宜,并计算了药代动力学参数;苏涛等[4]研究口服马兜铃酸I(AA-I)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结果表明AA-I体内的分布具有器官特异性,可能在肝脏进行部分代谢,肾脏组织分布多,清除缓慢,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可能与其长期肾毒性有关。李大鹏等[5]研究薏苡仁油制剂在正常大鼠及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其生物利用度,利用氚标记法,动态观察两种薏苡仁油制剂,分别经灌胃和尾静脉注射给药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过程。两种薏苡仁油制剂的体内过程均为两室开放模型,其组织分布支持临床观察对肝癌、肺癌有显著疗效的结果,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较高有临床实用价值。陈燕军等[6]比较了普通片和分散片的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分散片与普通片比较,达峰时间显著缩短,达峰浓度显著升高,以普通片为对照,家犬给予黄芩清肺分散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2.8%,表明黄芩清肺分散片在家犬体内具有速释作用,并能提高生物利用度。 中药复方制剂中不同成分的药动学特征有差异,复方制剂中某一成分的代谢情况无法反映整个制剂的水平,只是对某一成分或某一药效进行研究是不够的。即使是结构极为相似的两种成分之间,也可能存在药动学的差异,当评价中药复方制剂的药动学时,其中的某一成分的代谢情况无法代表整个复方。贺福元等[7]对大鼠血浆中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药动学研究,发现补阳还五汤总方及总苷中的黄芪甲苷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不尽相同,可能是由于总方的成分组合与总苷部位的成分组合不同,各有效成分相互作用而产生不同结果。家兔以8ml/kg静脉注射清开灵注射液[8],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胆酸和猪去氧胆酸两种成分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经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计算,两成分的体内代谢均属一室模型。魏立平和吴玫涵[9]采用气相色谱的方法研究了β-细辛醚及石菖蒲挥发油中β-细辛醚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二者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灌胃β-细辛醚后β-细辛醚在体内吸收、分布和消除比灌胃石菖蒲挥发油更为迅速。庞志功等[10]用乙酸(β-二羧基-α-甲基)乙烯酯(MAA)荧光法对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在单味药、单体药和复方药中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提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在复方药中的吸收代谢较单体化合物直接给药较好,说明方中其他成分二者的体内过程有显著影响。 在复方药代研究方法学探讨方面:杜力军等[11]在对脑血管药CBN注射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得出一系列具有积极意义的结论;文献[12]利用未知成分的峰面积消长变化,求得相对药动学参数,有助于更全面地反映中药复方(有效部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易成文朱培霞 作者单位:464000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药剂科(易成文);河 南省信阳市中医院药剂科(朱培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