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学习体会

史旭炎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由于学生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以至于不少学生感到孤立无助,只好隐抑在心灵深处,备受煎熬,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严峻的现实提醒着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所以,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如果对此项工作缺乏了解,就很难适应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

不过,作为教师,如果自己的心理不健康,就难以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所以我们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较好地从事这项工作。

通过学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我们可以很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归纳学生的心理特点,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主要任务,避免工作的盲目性。《纲要》还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教育形式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指导。认真地复习教育学、心理学,认真地学习、领会、贯彻《纲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显成效。

另外,我们一定要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指导家长转变家教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行和行为影响孩子。

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类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开设心理课,实在是太必要了。作为教育者一定要正视现实,做好心理准备,正确客观地实施教育方针,深入探讨根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这样才是学生的健康引导人,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他们心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他人,温暖自己。首先一定要敬业,当你站在讲台的一刻起,你就是他们的护航人,是舵手,你要带领他们愉快航行,驶进安全的港湾。良好的生活作风就是生活作风正派,不以权谋私,要遵守法律法规,要正直、善良,要遵守一个老师应尽的职责。所谓立人先立己,先从自身做起,树立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其次,在工作中要认真细致,有爱心、热心、恒心、耐心,。教学要以人为本,善于照顾学生的情绪,时时留意学生思想动态,要多和学生沟通,多表扬,少惩罚;要宽容、理解,少责骂。要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学习上,在生活上关心他们。

通过学习,使我懂得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小学生年龄小,现在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努力吧!

教育让生命更坚强

——学习《石家庄市学校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石家庄市学校生命教育指导纲要(2014-2018年)》提出,生命教育是促进师生健康成长、素质提升及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今年教育局要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广生命教育。

学前幼儿、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时期,对生命的体悟逐渐深刻。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其生活方式及生命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会遇到各种困扰和挑战,需要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意义,完善人格,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生命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优化教养态度和方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到家庭教育生活中,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纲要》设置分阶段的生命教育内容,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循序渐进,相互衔接。

学前阶段生命教育主要包括认识常见的安全警示标志,初步形成安全意识;认识自己的身体隐私部位,懂得自我保护等。

小学阶段生命教育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懂得如何防止侵犯,掌握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方法;初步了解劳动的价值,积极面对失败与困难,学会劳逸结合;认识自我的独特性,喜欢自己,了解性生理卫生与生命孕育知识,建立并维持良好异性同伴关系等。

初中阶段生命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常见的安全事故和生活中安全隐患的应急处理方法,掌握逃生自救和救护他人的措施;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认识毒品、艾滋病等的危害,拒绝陋习,崇尚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理性对待外界评价,悦纳自我;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积极与老师、父母进行沟通,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时间管理和情绪调控的基本方法,辩证认识和积极对待挫折与压力;认识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尊重和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等。

高中阶段生命教育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影响身心健康的因素,逐步形成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负责的观念;正确认识人际关系状况,妥善处理人际矛盾与冲突,强化沟通能力和利他行为,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知识,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进一步提高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等。《纲要》指出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进一步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将生命教育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打造凸显关爱生命的学校文化;创新生命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开设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展生命主题教育活动;构建家校共施的教育机制。

《纲要》立足我市教育历史、文化与现状,顺应教育改革要求,提出了探索打造以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特色的生命教育新模式,通过六项工程、七大途径,让生命教育不再是镜中月、水中花。同时也让生命更加坚强!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当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遇到挫折容易走向极端。比方,报纸上经常有这样的报道:某某学生离家出走、有的患有精神失常症,甚至有的轻生自杀等。这与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学生没能进行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或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教育不够有关。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一种内在的自信心和乐观的情绪,培养学生受到挫折后的恢复能力。那么,在学校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于学校的班级管理之中。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谈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德国教育家斯普郎格认为:“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知识的传授必须与社会发展、人的价值观念、人格的完善、心理的健康、自我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进行创造学习和活动的良好氛围,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能够成为一个“最好的学生”的潜在能力。这样,不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品格,使之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个性,优良的品质,较完美的人格,也有助于能在良好的心境中学习新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教会学生学会自我控制。

著名的心理健康专家乔治·斯蒂芬森博士告诉我们:当你苦恼时,可找你所信任的知心朋友倾心交谈,当你的情感遭到激烈震荡时,宜将感情转移到其它活动中去,忘我地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当你遇到较大刺激时,最好暂时离开你所面临的情境。因此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中去,留心观察,耐心指导,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注重引导学生,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

苏霍姆林斯基教给我们:“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际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使每一位学生能辨真伪、知荣辱、识美丑、扬善恶。能按社会认为模范的准则来约束自己。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挑战,成为有健康人格的一代新人。此所谓: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

三、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可以定期召开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例如:“如何面对挫折”、“顺境成才与逆境成才”、“我自信,因为……”等。这需要班主任事先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一些名人、伟人遭受挫折,战胜困难的典型事例供学生们学习,从心理、情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向学生讲述“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所以,教师可以言传身教,讲述自己在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如何处理终至成功的,用来感染和激励学生。还可让成功的学生讲述自己的事例。“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营造气氛,制造声势,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四、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懂得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校。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早就指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主张学校与社会联系。青少年成长是接受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面的教育。因此,要使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必须重视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才能提高教育效益。教师要及时与家庭相沟通,建立家校联系卡,共同探讨,统一教育。

班主任应定期召开家长会,提醒家长注意对孩子进行意志品质的磨练。孩子在学校的竞争中受挫折、失败是正常的,这不是坏事,只要有信心,跌倒了爬起来后走的更稳更快。还要指导家长读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学会正确引导孩子向健康方向发展。“要从小把孩子当作独立的社会人来养育。这样培育出来的孩子,走上社会就能够成为独立的社会的人。”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优秀素质人才,而“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所以,面对这种要求,教师的整个教学应具备一个良好的心理策略,提高工作的预见性,把握教学各环节中学生的情感因素与心理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日常的班级教学管理中去,从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完善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近几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兴起,这也充分表明了中小学生的心里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

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勇于战胜挫折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关键期。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学生的了解也最全面最深入。因此,班主任工作,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开展心里健康教育对班主任的新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与过去的一些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对班主任老师的素质提出了以下更高更新的要求。

2.1班主任要树立现代教育观。班主任老师要从过去当“纪律监督”、“政治说教”、“活动保姆”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改变高高在上的说教作风,做到用平等信任的眼光看学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用人格力量去影响他们,用平等宽容的方法去教育他们,用友好真诚的语言去激励他们,为实施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2.2具有现代教育学和心理科学的知识。班主任老师要加强现代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要了解掌握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及规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正确的帮助和辅导学生,积极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3具有整合各种教育因素的能力。班主任老师要把各项教育、教学和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把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教育和心里健康教育课等教育因素有机的统一起来,纳入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上来,培养学生健全的统一的人格。

2.4掌握心里健康教育的方法。班主任老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观察和记录,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做好个案分析,采取多种方法,对症下药,切实解决学生的心里健康问题。认真学习、掌握现代的心理辅导方法,灵活多样地开展心里健康教育。

2.5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班主任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同样也能“感染”学生。班主任最重要的品德是为人坦荡正直,有一种凛然正气和坚持真理的作风,有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不世俗,不随波逐流,民主、公正、平等、友善。教师注重自己的言行,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情操去影响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

3 开展心里健康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

3.1渗透性原则。小学生年龄偏小,仍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据其心理特点,心理教育不能单靠知识传授,简单地说教是不行的,要重视强调潜移默化,从兴趣入手,注重把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里教育内容以有机结合起来,渗透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班队的活动之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以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3.2自主性原则。“一切成功的教育,莫过于少年儿童主动地自我教育,自我要求,自我完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原则,让学生通过自愿参与活动,达到自己教育自己;通过自愿接受,达到自我提高的效果。

3.3针对性原则。对学生进行心里健康教育,要“有的放矢”,在加强计划性的同时,还要注意抓住特殊的生活“瞬间”,即把握教育契机,使教育具有针对性。

3.4要体现以身作则的原则。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经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焦虑、不安、困惑、无助是来自教师的情绪、眼神、语言和行为。可见,孩子的健康成长要求我们每个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心理状态的调整与人格力量的提升,用健康的人格,美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4 开展心里健康教育了解学生心理的方法

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为,才能使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4.1观察法。这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班主任要善于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班集体活动、体育活动、值日、午饭后至下午上课前等活动时间观察学生的真实情况。观察越是深入细致,就越能正确认识学生。因为学生在自由活动中最能真实表现出他们的思想状况、情绪好坏、兴趣爱好和才能特长等。观察学生,教师有时带有一定目的去观察一个学生的表现,有时就是随意观察去发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养成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习惯,以便把握学生的心理信息。

4.2谈话法。这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关键。有目的地找个别学生、班干部谈话,可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谈话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谈话前,班主任应当认真考虑谈话的目的,中心内容,采取的方式以及选择的时间等。在谈话过程中,对学生要亲切自然,态度和蔼,不要使学生感到拘束紧张;要讲究技巧,善于启发学生讲真话;要注意倾听学生说话,让学生把话讲完,不要有不耐烦的情绪,边听边思考,联系学生一贯的思想言行和平时观察的印象结合起来加以分析,不要听了一面之词,就轻率地得出结论。在批评学生时,谈

话既要讲究疏导的方法,还要注重谈话时间的选择,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

4.3研究学生的周记法。我要求学生每周写周记,从周记我可以了解许多情况。学生值日工作情况、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等。学生很多“本来面目”不是在课堂上反映出来的,而是在课后反映出来的。通过“知心信箱”更能了解学生的各种思想动态,如对班级的制度执行情况,家庭情况,对班干部的看法,甚至对科任教师的上课情况,都会如实反映。

4.4调查访问法。调查访问时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一种方法。除了向学生调查以外要特别注意向学生家长和科任老师作调查。向学生作调查,最重要的时要亲近他们,同他们打成一片,既做学生的老师,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去“打动”学生,只有这样对学生的了解才会深入。

5 开展心里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5.1发挥心里健康教育课的主阵地作用

班主任是学生最知心的朋友,又是最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老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填表、讨论、表演、演说、游戏、访问等活动形式,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在每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5.1.1坚持知行并重。

心理素质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理解力不够高,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重点应放在行为的塑造上。让学生在行为实践中,学会自我分析、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学会排除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惑、烦恼、焦虑等不良情绪,能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心理潜能,使全体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都有一个提高。

5.1.2坚持学生主体。

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于主体自身的主管能动性,依赖于主体的自我教育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生实际使学生真正领悟问题实质,学会自主、自立地处理问题。教学中创设以师生互动、心理相容、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让学生学会通过不断重复参与各种训练和练习活动等方法自我培养、自我优化各种心理素质。

5.1.3坚持点面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理都得以最大可能性发展是心理健康课的目的。在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同时,教师要时刻把握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育原则,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授课的同时,还要针对个别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疏导,让学生的共性健康发展的同时,又要使学生的个性充分施展,实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5.1.4坚持师生和谐

一要坚持平等性。教师要使自己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自觉地意识到师生双方在人格上享有同等地位,并且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师生双方在人格上享有同等地位。二要坚持尊重性。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内心世界。三要坚持鼓励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敢于暴露自己的观点,老师不要轻易的评价。四要坚持参与性。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到心理行为训练中,完成训练任务。学生自始至终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师要让每个学生有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五要坚持目的性。心理行为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设计、实施,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高,教师的目标就可随之提高,反之亦然。

5.2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创设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慢慢校正不良心理,逐步培养其健康完善的人格心理。

5.2.1建立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班集体

通过在班上开展互帮互学、互相关爱的活动,让学生相互深入全面的了解,相互信任,建立平等友爱的同学关系。对有困难有缺点的学生,用平等真诚的态度给予帮助,使他们在学校里,心情愉快,精神放松,以增强其信心,激发其求知欲,鼓舞其勇气,对困难挫折都能勇敢面对,对他人理解、尊重、宽容,在集体中做一个受欢迎的角色。

5.2.2创设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

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利用主题班队会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他们喜爱的影视片,讲故事,谈理想,说未来,选取一些社会角色作模拟表演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自己的角色心理,把远大的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学习结合起来,达到自己克服缺点,自我完善个性的目的。

5.2.3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环境

办好“心理健康角”、黑板报,开设好心理健康教育专栏,搞好心理咨询等。

5.3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品质、掌握方法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课堂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训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努力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开发。

5.3.1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5.3.2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5.3.3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5.3.4以激励为原则,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5.3.5以方法为重点,使学生掌握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方法。

5.3.6以自身为榜样,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学生从教师的耐心教育中,从教师的关心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进而感到教师可亲、可信,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在激励学生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共同讨论、合作学习、自己能行的自信心。形成了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奠定基础。

5.4把握教育契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教育契机,它常表现为一种特定的教育环节和某一特殊的生活瞬间,因此,把握好教育契机,对强化心理教育活动的时效性是十分重要的。在组织教育活动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时机。

5.4.1新学期开始之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是怀着要好好学习的真诚愿望来上学的,这点愿望好比是一点明亮的火花……但这点火花是微弱的,毫无保护的,因此,也是最人容易熄灭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在一开学抓住这儿童赖以获得成长和发展的“火种”,为学生创造一个乐于进取的环境,促使其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就有充分信心去完成今后的任务。

5.4.2评“优”选“干”之际

在学生心目中,当上班干部或队干部是了不起的。抓住这一特点,每年的班队干部选举或“优秀少先队干部”、“三好学生”的评选,全部采用通过“演讲”、“自荐”、“自评”,让广大少先队员在公平竞争民主的良好的氛围中,积极自觉参与,认识自我价值,建立起自信、自尊、自强的人格。

5.4.3考试前后的心理疏导

考前焦虑,考后兴奋,是多数学生表现出的一种心理状态。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考前、考后自我调适的方法指导,适心理教育的最好时机之一。

5.4.4典型人物的宣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学生一般崇拜英雄模范的心理,引导他们向英

雄人物学习,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如请来英雄人物举办“报告会”,以实际行动向英雄模范学习等活动的开展,都是对学生进行的有效的心理教育。

5.4.5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

如奥运会、残运会、亚运会等体育赛事,都是学生十分关注的大事。运动员为祖国争光,夺得的每一块金牌背后都有令人感动的故事,而这些恰恰都是活生生的最好的心理教育材料,它告诉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超的竞技水平才是夺得根本保证。

5.4.6学生中的共性心理问题和个案跟踪研究

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开展教育、引导活动。个案跟踪研究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一个班机有五、六十个学生,难免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存在,比如多动症、抑郁症、学校恐惧症等,为了帮助这些学生纠正不良行为和心理障碍,班主任要建立个案,作个案的跟踪研究,并每天记录研究的结果,积累心理教育的经验。

5.5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基地

5.5.1建好“知心信箱”。让学生直接倾诉自己心里的知心话;谈出自己对各

种事情的观点、看法。

5.5.2在班级学生自己办的小报上,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典型的心理障碍案例,进行个案分析。

5.5.3每个月有针对性地开设一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解决学生共同关心或存在的问题。

5.5.4班级黑板报设立“健康角”。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5.5.5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活动俱乐部。每一种教育的成功,都取决于主体的主动参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胜过老师重复的指导和辅导。学生活动俱乐部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场所。

5.6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中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配合支持。

班主任要利用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创办家校联系小报,通过教育视点、家教知识、家长园地、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等栏目,宣传家教方法;用好家校联系卡,使教师、家长互相反馈学生的表现,以表扬、报喜为主,“跟踪激励”教育学生。采取多种手段实现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

中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紧紧依靠社区各居委会,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广泛渗透对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

6 结语

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将面临着更多的新问题,因此,我们还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创新,为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而努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塑造健全人格越来越成为教育的重要责任和核心任务之一。健全的人格是个体身心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它不仅可以为学生现在掌握知识、技能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而且还可以为以后适应社会,保证知识技能的充分发挥提供心理基础。

同时,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观点反复强调,因为只有学生自觉、能动地接受所学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经验,教学才会有效,但学生不肯学,总是“摁着牛头吃草”或是学习热情不高,没有恒心,放任自我,不求上进等许多问题使我们的教学事倍功半。这其中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形成健康的心理。

北师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奇教授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应为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纵观小学各科,我们发现语文学科渗透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明显的优势和一定的必要性。

1.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明显的优势。

首先表现在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即同为“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是从内容上有着许多交叉及相通的地方。再者,在途径和形式上也趋向一致性。

由此得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育”有着明显的优势,它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而有效的载体。进行“心育”需要借助一些事物和活动,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调试和影响,使之不断加深心理体验和感受。反之也有效地丰富语文的教学手段、形式,而这些教育载体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2.语文学科需要加强“心育”渗透。

从语文学科自身培养角度讲,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如新课标提出的“要让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其次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本身也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思想性、人文性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教学的本身就具有教育性,所以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很有必要性,而且又有极大的可能性和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实践中主要做法

1.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环境

(1)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

课堂心理氛围是指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状态。这种“心理背景”的优劣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存状态”,而这种“生存状态”恰是学生能否悦纳教与学的最重要的心理基础,进而构成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潜在教育因素。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丰富的想象力的激发,个性的张扬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等等都需要一个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需要给学生以安全感。为此,在课堂语文教学中课题组教师努力在坚持愉悦性、激励性、差异性等课堂教学心理卫生原则的前提下,着力于通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置问题情境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鼓励成功,创设和谐、宽松、民主、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努力转变其社会角色,变成与学生平等

的朋友和知己,尊重、关心和接纳学生的表现和行为。这不仅是教师角色转变的表现形式,也是提高心理辅导和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在人格上给学生以平等地位。教师经常使用“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我相信你以后比老师想得更好”等语言,而绝不用“你怎么这么笨!”“这样简单都不会”等歧视性语言。我们认为教师还要遵守三个“欢迎”,三个“允许”。真诚地欢迎学生质疑,欢迎对教材提出不同的见解,欢迎提出和教师不同的观点;允许提出错误观点,允许改变观点,允许保留意见。这样,在课堂中便能真正形成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与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有了这样的气氛,学生思维的泉水便会无拘无束地奔涌,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就会有思想碰撞,就会在质疑、论辩与阐释中获得真知灼见。

再是,要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发现学生情绪低落时,不轻易责怪学生,而是以朋友的态度,征求学生意见,“是我讲的课枯燥呢?还是你们昨晚玩得太累或看电视太晚呢?”教师还要及时调节课堂活动,重新激活学生的情绪。要善待愚钝的、顽皮的、自卑的学生。给愚钝的学生以爱的滋润,使其智慧开发;给顽皮的学生以爱的感化,使其行为改善;给自卑的学生以爱的抚慰,使其信心恢复。爱没有侮辱、贬损、没讽刺挖苦、威胁和体罚。爱与平等是教师转变角色的关键,是营造宽松和谐课堂氛围,也是心理辅导渗透的立足点。

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有助于达成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愉悦的学习情绪并保持高度的学习注意力。也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功能。

(2)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素养

美国学者杜伯伦也曾在《课堂内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教师的主要任务,然而,如果一个教师忽视了心理的临床工作,他就收不到应收到的教育效果,而且在最关键时期和最困难的问题上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他将忽视某些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假如教师应尽自己的职责,为一个健康的社会培养健康的公民,教师们就必须意识到他们作为心理保健工作者这个角色的责任。”

因此,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其首要任务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素养。我们不仅向课题组成员推荐有关的专业书籍,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心理学理论,还定期进行渗透课的研究,在同伴的切磋、研究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素养和实际教学能力。

在基层搞课题,除了同伴之间的互助,更需要有专家的引领,才能使课题更具有科学性、超前性等。在实验期间,我们得到了省、市、县等有关专家为课题指导,在专家的引领下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素养明显得到了提升。

同时,我们还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我们分期分批地把得送出去参加县、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举办的各类心理辅导培训班,提高其理论素养和和能力。2.寻求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育”的有效策略

(1)在教学目标上的突破

A.结合心育设定目标要摆正位置。

在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首先必须完成的是学科本身的知识、技能、能力的内在规定性目标,这是学科教学的“主目标”。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

中的渗透只是“副目标”。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应以学科本身的教学任务为主线,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副线,后者服从于前者,为前者“锦上添花”,不能主次不分,更不能本末倒置。

B.结合心育设定目标应重视两个“充分”。

结合心育设定目标应重视两个“充分”即充分考虑并利用本学科可凭借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同时要充分认识各学科之间的“质”的差异性。如语文学科可较多直接结合相关题材进行渗透。同时,每一堂课所要“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是该堂课的教学素材中所蕴涵的,是份内的、自然的,绝不能脱离教材强加上去的,任何牵强的、贴标签式的目标设定都是既不科学也不合理的。

C.结合心育设定目标要符合班级实际。

结合心育设定目标要符合班级大部分学生实际心理状况。在符合内在规定性的前提下,力求有针对性地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如教学内容相同的一节课,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甲班可设定为“团结互助”,乙班可设定为“关心集体”,丙班可设定为“学会竞争”等各有侧重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D.结合心育设定目标要淡化“痕迹”。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贵在潜移默化,贵在“润物细无声”,它更多的时候是隐性的、暗示的、濡染的,而不是外显的、径直的、刻意的。因此,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应更多地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应注意心理健康教育与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步性,应注重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的营造。

(2)在学科内容上的突破。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涉及面广,思想内容丰富,不少课文中都包含对学生人格训练或智能训练的因素,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语文学科内容之中,以培养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A.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健康心理。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诚实守信又是做人的根本。因为只有诚实可信,才能取信于人,别人也才乐于与之合作。小语教材中有不少反映诚实守信的心理品质的内容,教学时应适时渗透教育。如在《去年的树》一文中,讲述了一则感人的故事,小鸟和大树有个约定,明年的这个时候小鸟还要唱歌给大树听,结果,当小鸟第二年春暖花开又回来了时,却发现不见了大树,它几经周折,最终找到了的却是由大树制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唱完了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不就是诚信品格的最好说明吗?通过教学,使小鸟那种诚实守信的人性美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而也达到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预期目的。

B.培养学生宽容大度的健康心理。

对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有涵养的外在表现。具有宽容心理的人,一般不斤斤计较,活得洒脱,受人敬重。怀有嫉妒心理的人,心胸狭窄,见人胜过自己就眼红,往往在背后使手腕,或说别人的坏话,或加害于人,将自己置于不

宁之中。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于己于人都是不利的。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教育学生避免产生这种不良心理,培养其宽厚待人的健康心理。如《将相和》一文中,廉颇因不服蔺相如职位高于自己,几次三番为难他,蔺相如一概容忍,最后赢得廉颇的敬重,负荆请罪。教学这一课时,老师先引导学生针对蔺相如、廉颇的行为进行质疑、释疑。再组织学生自由设计表演课本剧。表演后,又以请他们对如上“廉颇”、“蔺相如”说点心理话为题,激励台下的“小观众”对剧中人物自由评价、各抒己见。这样,在阅读探究中,在表演活动中,在畅所欲言中,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中两位人物的个性品质,并适时巧妙地对学生渗透知错就改、宽容大度的心理教育。

C.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健康心理。

《火烧云》一文描绘了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时瞬息万变的壮丽奇景。女作家萧红借助丰富的想象,把读者带入了美好的意境。学习这样的课文,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并让多媒体进入课堂,在轻快的音乐声中重现火烧云变幻莫测的奇观。在体会大自然奇光异彩、千姿百态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作者之所以敏锐地捕捉到了生活中这些稍纵即逝的镜头,是因为她具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心中充满了对自然、对生活的挚爱。美学家蒋孔阳先生说:“一个人在生活中发现不了乐趣,生活对这个人来说就没有意义;一个人在工作中发现不了乐趣,工作对他来说就是痛苦,他就不可能有所创造和发明。”我们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使他们发现平凡生活中的情趣,感受艺术的美、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当学生具备了对生活的感悟力后,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从而使学生心灵净化、情趣高尚。老舍先生在《养花》一文中这样写道:“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生活的乐趣不也如此吗?学了这篇文章,我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写写自己的爱好。学生们兴致盎然。有的写集邮的苦与乐,有的写做模型的不易与欢喜,有的写看书,有的写看电视,甚至有学生写起学习的乐趣。当学生找到了一向被他们认为苦不堪言的学习、考试的乐趣时,他们能不热爱生活吗?因此引导学生在丰富的音画情境中反复朗读、背诵,在反复朗读中积累语言、深化感悟、丰富情感,让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随风潜入夜地沁入了学生的心田,以此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的突破。

教学活动过程是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是在各种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传统教学是一种知识教学。强调知识传授,并以学生获得知识为最终目的。现代教学不是不要传授知识,而是不以单纯传授知识为目的,它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着眼,并以整体育人为目的,所谓“教书育人”,“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因此完全应该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育人的过程,是一个心理辅导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活动重教轻学,强调学生的继承而忽视学生的创造;关心学生的外显结果而忽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把心理辅导渗透到教学中,必须将学科教学过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有机地相结合。

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行为以及自尊自信,善于适应社会的良好心理品质不是在书斋里而是在自我积极参与的集体活动中产生和养成的。所以,教学活动过程中要以师生间的合作和学生的自主参与为主,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提供多方面的锻炼机会。例如:三年级语文课教学《我的爱好》时,教师让学生回忆第1单元课文,想想自己对哪位小朋友的爱好最感兴趣,并在与同

桌交流后“说说同桌的想法”这一环节,意在加强学生倾听和转述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会真诚地欣赏他人;“同桌互相采访”这一教学环节的实施,目的在于争取人人开口说,人人参与交际,让孩子们有兴趣地说,大胆地说,自信地说。其次,通过鼓励与同伴交流,将心理健康教育无痕地渗透于语文综合学习中——能自信的、积极的与他人交往。

总之,语文学科过程教学与心育过程有机结合既有效地优化教法与学法,又能让学生有自主的选择权利,激发其创造性,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促使其自我实现,给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感。所以,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实践、锻炼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

(4)在教学方法上的突破。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教学方式是灵活多样,同样,学科教学中渗透心育也没有固定方法。课题组老师努力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设计时,或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根据教材特点及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体验、行为训练等。或是以问题为中心,通过认知矫正法,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或是以活动为中心,通过游戏的方法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课题组教师还合理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发挥多媒体教学功能,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鼓励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操作,来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及时调控,以保证教学

目标的实现。

如,低年级说话课,老师给学生讲一些启发性、趣味性强的故事,让学生复述、独立讲故事,续编故事,分角色有演故事,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自信心、竞争心和注意力。

3.及时分析语文课堂中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

所谓的心理问题(障碍)主要是指心理某方面明显的偏离心理健康的标准范围,但尚未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即程度较轻。我们的学生虽然只是儿童,但已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主要表现在:

(1)智力方面的问题。

智力问题主要指智能活动不协调以及低能状态,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反面的障碍。如我班有一名姓李的同学,理解、表达能里都不错,只是生字、新词及背诵的内容就是记不住,这其实就是记忆存在一定的障碍。还有很多学生作文总是干巴巴,无话可写,这除了与写作方法、技巧有关外,也可能存在感知与想象等方面的问题。

(2)意志方面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缺乏目的性、计划性、一致性和长久性。存在这方面障碍的学生往往对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怎样学等没有正确认识,即使认识到了,也可能难以坚持。

(3)自我意识的问题。

这表现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过于自卑,缺乏信心或过于自大等。我曾经教过一名女生,父母离异,成绩处于中下水平。她总是郁郁寡欢,不与同学交往,对帮助她的同学很排斥,认为自己本身就是最差的,不需要别人的“假惺惺”。这其实是环境造成了她过于自尊和自卑的一种不健康心理。

四、研究结果和成效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和课题指导师的帮助下,二年来,我们课题组成员通力协作,进展顺利,其主要成效及明显的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普遍对语文课堂中渗透“心育”教学有所重视。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把语言文字训练与先进的思想、优秀的品格、科学的思维方式等融合一切来传授,在学生心灵中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教师运用情景的创设,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教学充满爱意,让教育对象(学生)犹如在爱河里游弋,用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敏锐的情感体验能力,深入体验文章中渗透着的情感跃动,使认知与情感相互渗透,现有生理感官的愉悦,又有认知过程中思维贯通的兴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始终本着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的训练,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朝着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达到师生共同喜欢,重视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自然流露,自然渗透的目的。

2.有效地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原有模式。

开展本课题实验研究后,课题组老师能自觉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运用强化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教材进行记忆策略训练,提高学生记忆力;也有的教师运用思维训练的有关知识开展发散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力;教师也可运用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积极创设和谐、合作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改变了以往呆板生硬,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也改变了语文课堂原有的讲授为主的,不注重学生心理接受等现象的原有陈旧模式。

五、问题与讨论

1.如何把握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育的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一些教师、一些课中还存在“渗透死板”等现象。如,有的教师在开课中往往是在该节课结束前集中渗透几分钟,或者让学生在稿纸上写心得给听课者看。显然,这样的渗透方式“痕迹”太重,过于呆板,也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犹如在目标设定中曾指出的,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副目标”,学科课程本身的内在规定性目标才是“主目标”。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适时有效”。所谓“适时”,就是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内,花在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只能利用3-5分钟时间),如果一节40分钟的学科课有20分钟集中渗透,那该叫心理健康教育课了。因此,如何把握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育的“度”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

2.教师专业化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学科渗透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既要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型的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的教学家。而在实践中,由于各方面的局限,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对心理学理论还是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致使在运用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贴标签的现象,不能自如、有效地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教学工作。因此,以后我们必须要充分重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学习资源,结合校本培训进一步加强有关的学习和讨论,系统地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提高其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点滴

开学到现在,我认真学习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指导解读》,收获多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师在组织数学学习活动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时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情感与态度等,同时帮助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及时调节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紧张、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笔者在实践新课程的同时,尝试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偶有收获,现撷取点滴,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两方面谈点初浅体会。

一、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主要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以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景为基础,营造和谐共生的课堂氛围,并用自身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从而优化课堂人际关系。这是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为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不仅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形成美好的心理感受。

1、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要求教师自身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有热情而愉快的情绪基础。

情绪具有感染性,只有教师自身具有热情而愉快的情绪,才有可能让学生受到感染,在课堂学习中产生同样热情而愉快的情绪。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冷若冰霜、面无微笑的教师能把课堂演绎得生动活泼,充满生机与活力。数学学习相对于小学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枯燥,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情景创设来激发自身和学生的愉快情绪,把一些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点用生活中活动场景来展示,甚至命名课题。这样,让学生看到课题后产生一种新奇感、探究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肯德基是学生很喜欢吃的食物,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师就可以以肯德基为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同时把课题改为《肯德基餐厅里的学问》。这样,教师一出示课题,学生的积极情绪就被调动起来,从而冲垮学生心理上的防线,让学生感到轻松自在,没有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去。

2、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需要教师以鼓励性的话语、亲切而信任的目光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俗话说“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长”。教师一句鼓励性的话语,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如一个同学的回答不完整,同桌同学补充后,教师可以这样鼓励:“你们两人的回答合起来就非常圆满了,希望你们继续合作,老师相信你们两人都会非常出色的。”这样,虽然两人的回答都不完整,但教师鼓励性的语言却使他们看到了自己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的作用,从而更加努力地参加到学习中来。但如果教师说:“你们两人的回答都不完整,谁能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这样,势必在这两位学生的心理上造成阴影,使他们今后不敢再随便举手发言了,甚至对发言产生惧

怕情绪。同样,“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投射的一个亲切而信任的目光,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给遇上困难的学生以战胜困难的勇气,给没有自信的学生以学好数学的信心。

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还要求教师以公平的态度对待学生。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要以公平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公平的态度对待学生有两层含义。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平等。与学生平等,是指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教师权威看得过重。实践新课程,要深刻领会《标准》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句话的含义。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吸引学生开展学习,少用命令式语言,尤其不能使用强迫、压制,甚至体罚等手段。其次,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实践证明:学生最希望教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他们,最忌讳教师有偏见,尤其是学困生。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复习性、基础性,或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让他们感到其实我也能回答问题,也能取得成功,同时感受到老师并没有瞧不起他们,而是在无时无刻地关心着他们,从而慢慢地恢复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经验是怎样获得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提出的“活动中心论”认为:“经验最为宝贵,实践最为重要,主张多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接受教育、提高能力。”他认为通过活动才能产生经验,最好的教育方法是让儿童自己用思想做试验,自己在学习中直接接触各种事实,这样可以获得更深刻的印象,从而取得有用的经验,即“从做中学”,这样儿童会感受到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1、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提高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学习结果受感官参与的制约,多种感官参与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参与的学习效果。同时,多种感官的参与还有利于人的心情的舒展,所以经常运动的人往往比不运动的人心情开朗。学习中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动脑。这样,学生的大脑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综合活动,学习积极性就能在活动中得到提升。笔者在执教人教社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烙饼的策略》时,让学生通过同桌模拟烙饼,记录烙饼方案,最终进行讨论优化。由于活动中,学生既动手操作,又动脑思考、同桌讨论,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学生学得轻松自在,比单用课件展示的效果要好的多。

2、举办数学竞赛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数学竞赛活动是把双刃剑,组织的好,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增强学习的

自信心,但组织的不好,往往容易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学困生,因为他们往往会感到自己成绩差,比不过成绩好的同学,从而自暴自弃,失去斗志。数学竞赛活动有对抗赛、擂台赛、接力赛等等,教师在组织这些竞赛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不能把竞赛题出得太难,让中差生失去竞赛的信心。如组织开展接力赛,可以制定这样的规则:①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组题,先做完且正确率高的为第一名,以此类推;②从第一排开始,每人一题,解题时可以跳跃,不必按序号解题(目的是让差生也能在竞赛中发挥作用)。同时,竞赛题的形式要多样,难易度要搭配,如口算题、应用题等。这样,全组同学中,学习好的可以挑选难一点的习题进行解答,学习差的可以挑选简单一点的习题进行解答,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竞赛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同样感到成功中有自己的一份功劳,我也能在竞赛中出力,并取得成功,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此外,这样的竞赛,还可让学生感到集体的成就需要团体中的每位成员相互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对他们形成正确的集体观与人生观有极大的好处。

3、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结构中所具有的状态,品质与能力之总和。由此可见,运用数学的能力是健全学生心理素质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笔者认为,适当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它是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桥梁。如在一次组织六年级学生秋游公园的活动中,笔者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公园门票的价格,团体优惠的措施等,然后要求他们具体算出每位同学在本次秋游活动中所需的钱数等等。这样,学生自觉地运用了百分数的知识,比老师出十道题的效果要好的多!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根本不觉得是在做数学题,而是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而且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普及,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老师的任务,同时也是我们全体老师的职责所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及其人格的优化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完整版)“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计划

黄台岗中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校决定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进行德育特色化学校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建的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总体设计 以“中国传统文化导读”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合约式”评价为终结,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

德育体系。 三、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民族凝聚力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德育内容民族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体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二)实践意义 1、抵制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的需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只要求孩子“成才”,而对孩子做人的教育却越来越淡漠。在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教育环境存在着许多问题:影视、网吧演绎着“武侠加爱情”、“黄色加暴力”;成人思想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都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的侵害。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 2、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需要。人们在全球化中进一步误读东方,甚至走向西方中心主义。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没能占据应有的位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近日,教育部在官网公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中简称《纲要》),称将据此适时调整课标,修订教材,并增加书法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感叹少年们真是越来越幸福了……各种特长在高考中越来越有用武之地,高考也慢慢不再是单纯的由应试分数来评判一个学生的素质高低的考试。书法专业有哪些优势?有哪些高校开设了书法专业,书法专业就业又是往何处去呢?来一起看看吧~ 《纲要》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做了明确要求: 一、小学低年级初步认识常用汉字,感受汉字美,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了解家乡习俗、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 二、小学高年级熟练书写正楷字,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 三、初中阶段要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2015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第一道题就是书法题,而书法题和卷面分占总分30%了。 四、高中阶段要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增强民族自信。 五、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国学的日益兴盛,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精髓日益受到教育部的重视。随着艺术类专业的不断完善,加上美术高考压力增大,书法专业前景日益兴盛。高校书法专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选择通过书法学习进入理想中的大学成为了优选捷径。 中国社科院“中国书法院”的成立,以及各大专科院校相继开设书法系,书法专业随之升温,此时报考,正当其时。各高校也在纷纷增开书法专业,不断扩大招生名额,书法生考入名校本科的比率越来越高,特别是有一点书法基础,文化课成绩稍微好一点的文科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书法专业课训练,其升学率更高,前途更光明。 目前,我国的书法专业已经形成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一整套完善的教学体系,并不断趋于成熟,一批名牌大学更是引人注目。高校书法专业正以蓬勃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书法专业高考的优势: 第一、文化课成绩要求低,平时在班级中等成绩(320-480分)的学生、都有机会。

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贯彻执行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健康意识和疾病预防能力,全面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努力推进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增强学生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特制定学校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二、活动主题:健康伴我行 三、活动目的: 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监测学生健康状况,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 四、活动对象:四川省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全体学生 五、活动内容: 活动涉及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四个方面的内容。

八、活动安排: 1、4月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以普及学生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技能和预防传染病、慢性病、多发病为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及必要的健康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要求在校园宣传栏或黑板报上有相应的教育宣传,营造一定的宣传气氛。 2、5月发放健康教育资料。一是发放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二是播放音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 3、6月举行一次健康知识手抄报比赛。 4、9月针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5、10月开展健康咨询活动。联系医院专家走进校园进行现场健康咨询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6、11月举行一次健康教育知识竞赛。 7、12月开展卫生创建与检查评比活动。学校教育处对各班级的卫生工作进行检查、评比,不断提高环境卫生质量。 8、1月切实作好健康教育的评价工作,各专业部认真开展自评。 九、其他要求: 各专业部各班级要高度重视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根据学校的活动安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太华办八一小学 2018年3月28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要求,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挖掘传承华阴域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全面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活动容,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出特色,打造品牌。 二、组织机构 我校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员中涛 副组长:娟周红亚 成员:翠萍建侠甄洁贠西玲王春艳 芬亚利宝平丽蔡晶

1.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又善于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博采众长。 2.坚持文化修习与人格养成相结合。既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历史人物、传统技艺等的学习,又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的核心价值观、道德规及时代价值,冶高尚人格。 3.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4.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既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关注成效,又加强各学段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容的有机衔接、次序推进。 5.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推动家庭、社会积极参与,形成教育合力。 四、活动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卓有成效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与践行。2018年春季开学,全面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必修课程,持续开展老腔、迷胡、剪纸、华山红拳等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 五、活动容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爱国、诚信、勤奋好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为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发展,巩固课改成果,更好地发挥学生特长,彰显青少年的青 春活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本学期,在我校教务处的组织下,各教研组开展了丰富 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 (1) 准备阶段 1、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导小组”,开题论证,组织讨论,认清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校的重要意义。 2、组织学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通过学习,转变教育思想,为开展创建活动奠定思想基础。 3、制定创建方案,准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并对全体师生进行培训。 宣传落实,注重过程,进行阶段评估,提供实验报告,总结经验论文。 (2)途径与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活动;以人文化管理为手段,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检查与指导,如对学生实行“合约式”评价、对教师考核实行“四评”制度等;以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如:利用广播、板报、墙报、手抄报等进行传统文化、思想的宣传,通过各种节日、纪念日进行教育,通过观看录像片、主题班队会、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参观、调查、访问等形式使学生的行为得到检验。 (3)保证措施 1、实施“一把手”工程,校长亲自抓落实,由教务处具体抓课题实施的过程及内容的选择,落实讲座及实验活动项目,政教处、少先队大队部具体负责学生行为规范的检查指导。 2、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学校在研究教师培训、器材、资料、教材等方面提供条件,保障特色校创建的顺利进行。 3、不断学习各校的先进经验,调整方案,改进方法,围绕德育科研课题,组织系列研讨活动。 4、引入激励机制,完善考核及考评制度,保证实验的有序进行。 5、做好材料的 收集与整理,加强过程管理。 1

最新2021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怎么写

2021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怎么写 过去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做好工作计划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实施和工作的重心。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20xx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怎么写》,供您借鉴。 20xx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怎么写 为完善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师生健康水平,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特制定xx镇中心小学20xx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师生健康素质为目标,规范公共卫生行为,增强健康防病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二、健康教育领导机构 组长:张荣余 副组长:钱光明、滕晓斌、朱再胜、聂德贵 成员:张治华谢群桂兰兰张云 章新闻陈婷婷 三、目标任务 1、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的目标和基本内容,全面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每学期安排67课时的健康教育学科教学,开课率达100%。做到开课率、课时、教材、教师和教案、考核和评价五落实。 2、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各校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的健康教育内容为主,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五个领域。结合学段、地域、季节及学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内容,确保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性强,针对性突出,教育成效明显。 3、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健康教育任课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教材,制定好教学计划,坚持集体备课,开展校本培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和其它学科结合,如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个人卫生习惯教育、运动与健康、青春期教育,在科学课中渗透环境卫生和人口教育,在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学生接受健康教育率达100%,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95%以上。 5、把血吸虫病、碘缺乏病等地方病防治知识列入健康教育内容,血防等地方病知识教育每学期安排2-3课时。 6、开展健康安全教育。各校要积极开展健康安全教育,指导学生预防各类传染性疾病(如腮腺炎、手足口病、禽流感等);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营养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和饮水习惯,了解和掌握预防食物中毒知识;自我保健知识,如青春期卫生和预防近视;普及用眼、爱眼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提高小学生视力健康水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为广大留守儿童及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提高情绪调控能力、心理障碍预防能力,促进坚强意志品质的磨练和团结协作人际关系的培养等。 7、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各校要充分利用校刊、板报、橱窗、宣传栏等,向学生宣传普及健康生活知识;并结合特殊宣传日、纪念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6日全国爱眼日、9月20日全国爱牙日、12月1日世界爱滋病日等)

《中国传统文化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八里中心小学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继承,而且引起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重视,传统蒙学课本《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儿童道德丛书》,许多经典被译成多国文字,所以,让中国的儿童诵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约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而经常使用的仅占脑细胞总量的10%——20%,大多数脑细胞处于修整、后备状态,也就是说,儿童的大脑有挖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量古诗、古文大有也处。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东西不多,且由于相互干扰少,容易把东西装进去并不会遗忘。虽然很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让他们装在脑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融会贯通的知识,到那时便是一笔丰富的财产。 再次,我校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宽厚的知识素养、浓厚的探究欲望、亮丽的爱好特长”的培养目标,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

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4、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5、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之处,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们应当具有选择性地吸取精华。故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慎重。那些被称之为“经典”的诗文,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性情修为乃至人世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篇章,是我们的道选。我们确定的诵读内容主要为以下六个: (一)唐诗宋词 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以来被语文教材选作范例。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上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将唐诗宋词作为诵读的首选,并确定了具体目标:(二)古代蒙学教学 在所有的蒙学书中,最流行的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弟子规》,读《三字经》以习见闻,三字一句,合辙押韵,便于低年段学生诵读,所以《三字经》被列为低年段学生诵读内容之列。

2020年度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020年度小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xxxx小学 2020年2月17日

2020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素质教育,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主要工作目标 (一)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三)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做法: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部分教师参加了心理咨询的专题培训,进一步系统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课设计方法。学校对师资培养十分重视,花了很多心血。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师一个人的事,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doc

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大家关注的问题,这既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一 为全面提高我辖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xx大精神,充分依托学校教育资源和优势,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相关课程、课外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和平台,积极实施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使其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引领广大师生更加广泛深入地感受领悟中华经典,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自觉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阅读、表达能力和诵读、书写能力。探索学校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为长期实施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积累经验,奠定坚实基础。 三、组织机构 成立社港中学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寻景辉副组长:黄建新 成员:张余愚寻民章彭高军喻可畏寻梦雄李武安周大志徐益源寻辉 四、教学内容 四至六年级:《三字经》 七至八年级:《弟子规》

五、基本要求 1.开设中华优秀文化经典阅读校本课程课,纳入正式课表,教学处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开展中华优秀文化经典诵读、书写、解读、欣赏、探究等学习活动。任课教师由语文老师担任,工作量按语文课程的五分之一计算。做到有计划、有检测、有总结。 2.结合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班会、团队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学生会、文学社团、兴趣小组等平台拓展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的途径,以音频、视频、书画等形式及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墙报、校刊(报)等载体宣传中华优秀文化经典,记录和展示诵读、书写、解读、欣赏、探究的学习过程。通过经典诵读比赛、传统节日专题诵读活动、经典书写比赛、阅读经典征文比赛、阅读经典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展示和检阅学习成果。 3.加强教师培训,建设具有过硬的经典诵读、书写、解读、鉴赏能力和经典教育能力的优秀师资队伍。 六、组织实施 1.本项工作从20xx年下学期开始在全辖区中小学正式启动。9月14日举行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启动仪式。 2.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纳入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案,营造浓郁的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工作氛围。 3.中学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指标,考核采取到校检查课程教学和活动开展情况,抽查学生文化经典诵读、背诵、默写水平等方式。同时,通过综合考核评选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先进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4.中学根据教育局安排,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经典的诵读、默写、书法比赛或演讲、征文比赛。 5.将文化经典纳入期末考试内容,作为检测学生阅读中华优秀文化经典的方式之一。 6.学校在期末就此项工作开展情况写好总结材料上报中学。 社港中学

2021版小学校健康教育计划范本推荐

2021版小学校健康教育计划范 本推荐 Recommendation of model health education plan for primary schools ( 工作计划 ) 汇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于工作计划/工作汇报/新年计划/全文可改

2021版小学校健康教育计划范本推荐 本年度,我校健康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健康教育目标任务,开展扎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 一、切实上好健康教育课 1、学校教导处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做到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课表、有考核,确保开课率达到100%,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2、认真进行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要在各学科中有意识渗透健康教育知识,确保100%的学生健康教育。 3、按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力争各项指标达标。 4、积极组织健康教育任课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教材,制定好教学计划,进行教研活动,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

质量。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1、学校大队部是健康教育宣传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讲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利用红领巾板报办好健康教育专栏。 2、利用校园宣传栏开展专题卫生教育,宣传卫生和健康知识。 3、进行健康知识竞赛和健康实际操作能力竞赛。 4、利用主题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习惯教育。 三、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导 1、教导处要加强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备课、教研活动、考核等方面的检查,并计入量化考核和奖惩。 2、总务处督导、检查教工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3、大队部要利用校园宣传阵地搞好健康教育宣传、传染病预防常识教育,确保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不低于80%。 四、做好学生的身体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工作。 1、本学期积极配合上级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活动方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及《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凌源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方案》的精神要求,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促进我校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的任务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机结合,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开启学生智慧,提升学生品德修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形成我校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语音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我校将围绕新课标的要求,以诵读中华传统经典和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化精髓,使学生书写出优美的中国汉字为主要抓手,使其成为我校特色。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造与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要让学生在逐渐学会认识汉字、熟练书写汉字,理解汉字的含义,临摹名家书法的过程中感受、体会汉字的形体美、结构美、意境美与艺术美。 我们将指派专人教师任教,安排专门的课节并上课程表,纳入教学计划,营造写字氛围,每周二的第七节课全校都上写字课,有教师亲自指导,每班还另外加出一节写字课,由赵兴久老师进行指导讲解,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跟着学习,以便对学生进行指导,坚持每天让学生写半个小时,教师要认真进行讲评,平时的作业老师要严格要求,按照练字的要求去写,全校齐动员,共同营造写字氛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2017年学期初开始,成立组织,编写教材,采购资料。一、二年级经典诵读,《弟子规》。三至六年级学写钢笔字,四、五年级到六年级后,在钢笔字的基础上,学写毛笔字。做到有步骤、有层次、有创新地开展一系列工作,力争在2017年底见成效,2018年接受上级领导检查验收。

2020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总结精选5篇

2020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总结精选5篇 篇一: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一年来,我校认真抓好健康教育工作,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在总结如下: 1、卫生教学,传授知识。 (1)课堂健康教育,做到了“五个有”:即有教材、教师、教案、教时、评价。教导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教师的上课和备课情况,的老师都是按计划备课上课,起到了预设的效果。 (2)为学生提供了心理、生理卫生知识教育服务。各年级在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上,还开设了心理健康讲座。学校建立的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由专门的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培养了学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3)提高了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了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4)控烟知识教育。在办公室、公共场所、醒目位置设置了明显的控烟、劝阻吸烟的标志、标识。加强教职工及家属行为规范管理,教职工不得在校园公共场所、学生面前吸烟。大力营造吸

烟有害健康的舆论。目前,在校园里已经看不到吸烟的人员,就是家长来学校,看见禁烟标记,也主动配合,不抽烟了,应该说:这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5)食品卫生。学校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严把食品进货关和加工操作关。为师生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卫生环境,有益健康。 (1)在硬件上,校舍、采光、用水、安全、厕所、桌椅配置等均力求达到标准。在软件上,政策落实,制度到位,卫生服务优良,档案资料齐备,实行依法治理。 (2)通过宣传教育,全体师生懂得了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明白了避免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如大雾、灰尘、噪声等)中进行体育活动等。 (3)做到了每日晨检,学生个人卫生基本做到头发整洁、无异味;指甲勤剪;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教育师生逐步形成健康了的生活方式。 (4)搞好健康教育宣传橱窗,配合卫生院印发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利用学校媒体加大宣传的教育力度,组织了厕所消毒。 (5)开展了环境卫生评优活动。各班划分了包干区。每天由专人检查,当日整改。打分结果公布。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开展“弘扬中华优级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据《重庆市中小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为指导,确立现代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以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能够有序的顺利进行。收到预期效果,在活动开展前成立了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确领导和督导工作。 组长:德育处负责人副组长:年级组长组员:各班班主任三、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按照教育现代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子,坚持科学态度,努力改进和拓宽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吸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学典立德,修身育人,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品牌。 近期目标:本学期,全面铺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初步形成学习氛围,师生掌握一定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

强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和道德情操。下学期,使学校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进入常态轨道。教师的素质明显提高,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师生面貌焕然一新。 中长期目标:利用三年时间,让全体学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健全人格,提高文明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学生健康成长受益终生,并让他们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四、学习内容和途径 1、学习内容:临摹名家书法作品,体会中华文字的线条美和空白 美;诵读古代诗词文章,体会中华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文化血液; 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礼仪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2、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专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 践活动。确保教育效果。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要求各科教师要注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美术、音乐、体育和书法等学科,要加强学科渗透,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2)主题活动通过积极组织举行经典诵读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画展,名人名家故事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艺术节,课前歌,大课间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丰富多彩活动之中。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精心整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八里中心小学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 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

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 4 5 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以来被语文教材选作范例。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上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将唐诗宋词作为诵读的首选,并确定了具体目标: (二)古代蒙学教学

在所有的蒙学书中,最流行的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弟子规》,读《三字经》以习见闻,三字一句,合辙押韵,便于低年段学生诵读,所以《三字经》被列为低年段学生诵读内容之列。 (三)成语故事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而成语故事的学习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成语故事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青少年学习 1 的开发就是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2、趣味性原则。

学校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记录

学校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3月份健康教育活动记录活动时间3月6日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初中一部教育内容: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生理、心理上有许多变化,如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兴趣易转移等。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与别人相似人与人之间都彼此相似。当听到月亮时,联想到太阳或星星,都是正常的反应。但联想到死亡,就让人难以理解。这种情况出现多了,就应注意他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如果一个人的想法、言语举止、嗜好、服饰等,与别人相差太大,则他的心理可能不够健康。 与年龄相符人的行为是随着身心的发育而变化的。各种年龄的人,在想法、兴趣、行为上都有不同。青春期,应是精力充沛,活跃好动。而少年老成的学生,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不大健康的。 善于与人相处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在青春期,社交范围扩大。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培养互助合作精神,丰富群体生活经验,锻炼适应他人的能力。 乐观进取情绪愉快表示心理健康。乐观的人,对任何事物都积极进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畏惧,即使遇到不幸的事情,也能很快地重新适应,而不会长期沉陷于忧愁苦闷之中。相反,多愁善感、情绪经常忧郁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康的。而且,情绪愈低,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愈重。 适度的反应每个人对事物的反应速度与程度都不相同。但差别不会太大。如反应偏于极端,他的心理就不健康。如学生因考试失败而一时不悦,是正常的现象;但若他为此而几天不吃饭,甚至有轻生的意念,就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当然,对考试失败无动于衷的学生,心理也未必健康。 面对现实心理健康的人,都能面对现实。遇到困难,他们总是勇于承认现实,找出问题所在,设法解决。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往往采取逃避现实的方法。这些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能达到自我欺骗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发展成病态。思维合乎逻辑心理健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专心致志,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而不是三心二意,有头无尾。他们的思维合乎逻辑,说话条理分明,而不是东拉西扯,随说随忘。

8、中、小学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

1.依据《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 求,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做到师资、教材、课时、教案、考核五 落实。每学期开学前落实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中、小学健康教 育以班级为单位开课率达100%,每学期安 排6-7课时;高中段以上学校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 动,开设健教选修课或专题讲座每月不少于一次。 盐都区教育局2011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盐都区教育局2011年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盐都区区直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情况一览表 关于组织开展全市职业学校“两课”评比活动的通知 关于举行盐城市职业学校示范课、研究课展评活动的通知 关于举行盐城市职业学校示范课、研究课展评活动竞赛结果的通知 盐都区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实施方案 关于切实做好全市学生体质监测工作的通知 关于印发《盐城市2011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1年度健康教育活动图片 区幼儿园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名单2011.1 区幼儿园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名单2011.9 区幼儿园教学计划11.2 区幼儿园教学计划11.9 区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图片2011.3 区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 区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 区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 区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 区幼儿园一日活动表11.2 区幼儿园一日活动表11.9 区幼儿园公开教学教案 区幼儿园课务安排表 区幼儿园购书凭证 区幼儿园教材分发情况 区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11.02 区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11.08 区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11.02 区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 毓龙路实验学校健康教育购书发票复印件 毓龙路实验学校健康教育教材分发记录 毓龙路实验学校健康教育课务安排(含课表、课时,任课老师名单) 毓龙路实验学校初一健康教育教案 毓龙路实验学校初二健康教育教案 毓龙路实验学校健康教育教研记录 毓龙路实验学校健康教育公开课 毓龙路实验学校健康教育文体记录 毓龙路实验学校小学部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毓龙路实验学校小学部开设健康教育课材料 聋哑学校支撑健康教育相关材料 聋哑健康教育教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校决定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进行德育特色化学校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建的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总体设计

以“中国传统文化导读”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合约式”评价为终结,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 三、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民族凝聚力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德育内容民族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体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教育部印发纲要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进入教材课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613079146.html, 教育部印发纲要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进入教材课堂 作者: 来源:《小演奏家》2014年第08期 近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规划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学段教什么、怎么教,纲要力求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育要点,使之相互衔接,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形成一体。 在小学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在小学高年级,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初中阶段,以增强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在高中阶段,以增强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学阶段,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这是当前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

“师生健康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华东交通大学“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 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18]10号)和《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赣教体艺字[2018]14号)文件精神,切实开展好“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全校师生的健康观念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师生健康素养,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江西2030”规划纲要》、《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将健康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把维护和促进师生健康放在重要的地位,全力提升师生健康素养和身心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 2、通过“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建设好专兼职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形成教务、学工、校医院、团委、宣传、学院等多部门各负其责、协同推进的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3、通过“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健康教育的载体、形式、途径、内容和方式,以有效的供给满足师生对健康的多

元化需求,形成开展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提升师生的健康素养。 三、工作内容 1、加强健康教育。整合校内教师资源,加强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培训,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一批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程(课程涵盖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性与生殖健康、安全应急与避险五个方面)。(牵头单位:教务处,协作单位:体育与健康学院、校医院、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院) 2、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通过设置固定宣传栏目,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阵地和载体,围绕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食品安全知识、疾病预防、心理健康、安全应急与避险、健康普法等方面,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大力营造“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宣传部,协作单位:校医院、学工处、校工会、后勤保障处、保卫处) 3、定期举办健康教育专题活动。结合“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全国爱国卫生月”(4月)、“中国学生营养日”(5月20日)、“世界无烟日”(5月31日)、“全国禁毒宣传月”(6月)、“全国爱眼日”(6月6日)、“全国爱牙日”(9月2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0日)、“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宣传栏、微信、微博等工具和载体,采取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寓教于学的健康教育专题活动。(牵头单位:校医院,协作单位:学工处、各学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