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设计2016_2017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2.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二课时作业

创新设计2016_2017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2.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二课时作业

创新设计2016_2017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2.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二课时作业
创新设计2016_2017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2.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二课时作业

1.2.2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二)

明目标、知重点

1.理解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

2.理解求导法则的证明过程,能够综合运用导数公式和导数运算法则求函数的导数.

导数的运算法则:设两个函数分别为f (x )和g (x ) (1)[f (x )±g (x )]′=f ′(x )±g ′(x ) (2)[f (x )·g (x )]′=f ′(x )g (x )+f (x )g ′(x ) (3)[

f (x )

g (x )]′=f ′(x )g (x )-f (x )g ′(x )

[g (x )]

2

(g (x )≠0).

[情境导学]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几个常用函数的导数和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这样做起题来比用导数的定义显得格外轻松.对于由四则运算符号连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如何求?正是本节要研究的问题. 探究点一 导数的运算法则

思考1 我们已经会求f (x )=5和g (x )=1.05x

等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那么怎样求f (x )与g (x )的和、差、积、商的导数呢? 答 利用导数的运算法则.

思考2 应用导数的运算法则求导数有哪些注意点?

答 (1)要准确判断函数式的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公式和法则;(2)求导前可以先对解析式适当化简变形,以利于求导;(3)在两个函数积与商的导数运算中,不要出现[f (x )·g (x )]′=f ′(x )·g ′(x )以及??

??

??f (x )g (x )′=f ′(x )g ′(x )的错误;(4)注意区分两个函数积与商的求导公式中符

号的异同,积的导数公式中是“+”,而商的导数公式中分子上是“-”;

(5)要注意区分参数与变量,例如[a ·g (x )]′=a ·g ′(x ),运用公式时要注意a ′=0.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y =x 3

-2x +3; (2)y =(x 2+1)(x -1); (3)y =3x

-lg x .

解 (1)y ′=(x 3

)′-(2x )′+3′=3x 2

-2.

(2)∵y =(x 2+1)(x -1)=x 3-x 2

+x -1

∴y ′=(x 3

)′-(x 2

)′+x ′-1′=3x 2

-2x +1.

(3)函数y =3x

-lg x 是函数f (x )=3x

与函数g (x )=lg x 的差.由导数公式表分别得出

f ′(x )=3x ln 3,

g ′(x )=

1

x ln 10

, 利用函数差的求导法则可得

(3x

-lg x )′=f ′(x )-g ′(x )=3x

ln 3-

1

x ln 10

. 反思与感悟 本题是基本函数和(差)的求导问题,求导过程要紧扣求导法则,联系基本函数求导法则,对于不具备求导法则结构形式的可先进行适当的恒等变形转化为较易求导的结构形式再求导数.

跟踪训练1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y =x 5+x 7+x 9

x

(2)f (x )=2-2sin 2

x

2

.

解 (1)∵y =x 5+x 7+x 9x

=x 2+x 3+x 4

∴y ′=(x 2

)′+(x 3

)′+(x 4

)′=2x +3x 2

+4x 3

. (2)∵f (x )=2-2sin 2

x

2=1+cos x ,

∴f ′(x )=-sin x . 例2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f (x )=x ·tan x ; (2)f (x )=

x -1

x +1

. 解 (1)f ′(x )=(x ·tan x )′=(x sin x

cos x

)′ =

(x sin x )′cos x -x sin x (cos x )′

cos 2

x

=(sin x +x cos x )cos x +x sin 2

x cos 2x =sin x cos x +x cos 2

x . (2)∵f (x )=

x -1x +1=x +1-2x +1=1-2x +1

, ∴f ′(x )=(1-

2x +1)′=(-2

x +1

)′

=-2′(x +1)-2(x +1)′(x +1)2=2(x +1)2.

跟踪训练2 求f (x )=sin x

1+sin x 的导数.

解 ∵f (x )=sin x

1+sin x

∴f ′(x )=cos x (1+sin x )-sin x ·cos x

(1+sin x )2

cos x

(1+sin x )

2.

探究点二 导数的应用

例2 (1)曲线y =x e x

+2x +1在点(0,1)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x -y +1=0

解析 y ′=e x +x e x +2,则曲线在点(0,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 =e 0

+0+2=3,所以所求切线方程为y -1=3x ,即3x -y +1=0.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在曲线C :y =x 3

-10x +3上,且在第二象限内,已知曲线

C 在点P 处的切线斜率为2,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

答案 (-2,15)

解析 设P (x 0,y 0)(x 0<0),由题意知,y ′|x =x 0=3x 2

0-10=2, ∴x 2

0=4.∴x 0=-2,∴y 0=15. ∴P 点的坐标为(-2,15).

(3)已知某运动着的物体的运动方程为s (t )=t -1t

2+2t 2

(位移单位:m ,时间单位:s),求t =3 s 时物体的瞬时速度. 解 ∵s (t )=

t -1t 2+2t 2=t t 2-1t 2+2t 2=1t -1t 2+2t 2

, ∴s ′(t )=-1t

2+2·1

t

3+4t , ∴s ′(3)=-19+227+12=323

27

即物体在t =3 s 时的瞬时速度为323

27

m/s.

反思与感悟 本题应用导数的运算法则进一步强化导数的物理意义及几何意义:函数y =f (x )在点x 0处的导数就是曲线y =f (x )在点P (x 0,y 0)处的切线的斜率,即k =y ′|x =x 0=f ′(x 0);瞬时速度是位移函数s (t )对时间t 的导数,即v =s ′|t =t 0. 跟踪训练2 (1)曲线y =

sin x sin x +cos x -12在点M ? ??

??π4,0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

A .-12

B.12 C .-

22

D.22

答案 B

解析 y ′=cos x (sin x +cos x )-sin x (cos x -sin x )

(sin x +cos x ) =

1

(sin x +cos x )

2,

故y ′|x =π4=1

2

∴曲线在点M ? ??

??π4,0处的切线的斜率为12. (2)设函数f (x )=13x 3-a 2

x 2

+bx +c ,其中a >0,曲线y =f (x )在点P (0,f (0))处的切线方程为

y =1,确定b 、c 的值.

解 由题意得,f ′(x )=x 2

-ax +b , ∴f ′(0)=b =0.

由切点P (0,f (0))既在曲线f (x )=13x 3-a 2x 2

+bx +c 上又在切线y =1上知???

??

f (0)=c ,y |x =0=1,

即c =1.

综上所述,b =0,c =1.

1.设y =-2e x

sin x ,则y ′等于( ) A .-2e x

cos x B .-2e x

sin x

C .2e x

sin x D .-2e x

(sin x +cos x )

答案 D

解析 y ′=-2(e x

sin x +e x

cos x )=-2e x

(sin x +cos x ). 2.函数y =cos x

1-x 的导数是( ).

A.-sin x +x sin x

(1-x )2

B.

x sin x -sin x -cos x

(1-x )

2

C.

cos x -sin x +x sin x

(1-x )

2

D.cos x -sin x +x sin x 1-x

答案 C

解析 y ′=? ??

??cos x 1-x ′=(-sin x )(1-x )-cos x ·(-1)(1-x )2

cos x -sin x +x sin x

(1-x )

2

. 3.已知f (x )=ax 3

+3x 2

+2,若f ′(-1)=4,则a 的值是( ) A.193 B.163 C.133 D.103 答案 D

解析 ∵f ′(x )=3ax 2

+6x , ∴f ′(-1)=3a -6=4, ∴a =103

.

4.已知f (x )=13x 3

+3xf ′(0),则f ′(1)=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f ′(x )=x 2

+3f ′(0), 令x =0,则f ′(0)=0, ∴f ′(1)=12

+3f ′(0)=1.

5.已知抛物线y =ax 2

+bx +c 过点(1,1),且在点(2,-1)处与直线y =x -3相切,求a 、b 、

c 的值.

解 因为y =ax 2

+bx +c 过点(1,1), 所以a +b +c =1. 因为y ′=2ax +b ,

所以曲线在点(2,-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4a +b =1. 又曲线过点(2,-1), 所以4a +2b +c =-1.

由????

?

a +

b +

c =1,4a +b =1,4a +2b +c =-1,

解得????

?

a =3,

b =-11,

c =9.

所以a 、b 、c 的值分别为3、-11、9. [呈重点、现规律]

求函数的导数要准确把函数分割为基本函数的和、差、积、商,再利用运算法则求导数.在求导过程中,要仔细分析出函数解析式的结构特征,根据导数运算法则,联系基本函数的导数公式.对于不具备导数运算法则结构形式的要进行适当恒等变形,转化为较易求导的结构形式,再求导数,进而解决一些切线斜率、瞬时速度等问题.

一、基础过关

1.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若y =3,则y ′=0

B .若f (x )=3x +1,则f ′(1)=3

C .若y =-x +x ,则y ′=-

12x

+1

D .若y =sin x +cos x ,则y ′=cos x +sin x 答案 D

解析 利用求导公式和导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求解.D 项, ∵y =sin x +cos x ,

∴y ′=(sin x )′+(cos x )′=cos x -sin x .

2.已知直线y =x +b 是曲线y =f (x )=ln x 的切线,则b 的值等于( ) A .-1 B .0 C .1 D .e 答案 A

解析 设切点的坐标为(x 0,y 0),y =f (x )=ln x 在x =x 0处的导数为f ′(x 0)=1

x 0

所以1

x 0

=1,所以x 0=1,y 0=0.

又因为(x 0,y 0)在直线y =x +b 上, 故0=1+b ,所以b =-1. 3.设曲线y =

x +1

x -1

在点(3,2)处的切线与直线ax +y +1=0垂直,则a 等于( ) A .2 B.12 C .-1

2 D .-2

答案 D 解析 ∵y =

x +1x -1=1+2

x -1

, ∴y ′=-2(x -1)2.∴y ′|x =3=-1

2.

∴-a =2,即a =-2.

4.已知曲线y =x 3

在点P 处的切线斜率为k ,则当k =3时的P 点坐标为( ) A .(-2,-8)

B .(-1,-1)或(1,1)

C .(2,8)

D .(-12,-18

)

答案 B

解析 y ′=3x 2

,∵k =3, ∴3x 2

=3,∴x =±1,

则P 点坐标为(-1,-1)或(1,1).

5.设函数f (x )=g (x )+x 2

,曲线y =g (x )在点(1,g (1))处的切线方程为y =2x +1,则曲线y =f (x )在点(1,f (1))处切线的斜率为( ) A .4 B .-14 C .2 D .-1

2

答案 A

解析 依题意得f ′(x )=g ′(x )+2x ,

f ′(1)=

g ′(1)+2=4.

6.若f (x )=(2x +a )2

,且f ′(2)=20,则a =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f (x )=4x 2

+4ax +a 2

∴f ′(x )=8x +4a ,f ′(2)=16+4a =20,∴a =1.

7.若某物体做s =(1-t )2

的直线运动,则其在t =1.2 s 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答案 0.4 m/s

解析 ∵s =t 2

-2t +1,∴s ′=2t -2, ∴v =s ′(1.2)=2×1.2-2=0.4(m/s). 二、能力提升

8.当函数y =x 2+a 2

x

(a >0)在x =x 0处的导数为0时,那么x 0=( )

A .a

B .±a

C .-a

D .a 2

答案 B

解析 y ′=? ??

??x 2+a 2x ′=2x ·x -(x 2+a 2)x 2=x 2-a 2

x 2,

由x 2

0-a 2

=0得x 0=±a .

9.若函数f (x )=13x 3-f ′(-1)·x 2

+x +5,则f ′(1)=____.

答案 6

解析 ∵f (x )=13

x 3-f ′(-1)·x 2

+x +5,

∴f ′(x )=x 2

-2f ′(-1)·x +1,将x =-1代入上式得f ′(-1)=1+2f ′(-1)+1,

∴f ′(-1)=-2,再令x =1,得f ′(1)=6.

10.求曲线y =cos x 在点A ? ????π

6,32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

答案 x +2y -3-π

6

=0

解析 ∵y ′=(cos x )′=-sin x , ∴y ′|x =π6=-sin π6=-1

2,

∴在点A 处的切线方程为y -32=-12?

????x -π6,

即x +2y -3-π

6

=0.

11.求过点(2,0)且与曲线y =x 3

相切的直线方程.

解 点(2,0)不在曲线y =x 3

上,可令切点坐标为(x 0,x 30

).由题意,所求直线方程的斜率k =

x 30-0

x 0-2

=y ′|x =x 0=3x 20

,即x 30

x 0-2

=3x 2

0,解得x 0=0或x 0=3. 当x 0=0时,得切点坐标是(0,0),斜率k =0,则所求直线方程是y =0; 当x 0=3时,得切点坐标是(3,27),斜率k =27, 则所求直线方程是y -27=27(x -3), 即27x -y -54=0.

综上,所求的直线方程为y =0或27x -y -54=0.

12.已知曲线f (x )=x 3

-3x ,过点A (0,16)作曲线f (x )的切线,求曲线的切线方程. 解 设切点为(x 0,y 0),

则由导数定义得切线的斜率k =f ′(x 0)=3x 2

0-3, ∴切线方程为y =(3x 2

0-3)x +16, 又切点(x 0,y 0)在切线上, ∴y 0=3(x 2

0-1)x 0+16, 即x 3

0-3x 0=3(x 2

0-1)x 0+16, 解得x 0=-2,

∴切线方程为9x -y +16=0. 三、探究与拓展

13.设函数f (x )=ax -b x

,曲线y =f (x )在点(2,f (2))处的切线方程为7x -4y -12=0. (1)求f (x )的解析式;

(2)证明:曲线y =f (x )上任一点处的切线与直线x =0和直线y =x 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定值,并求此定值.

(1)解 由7x -4y -12=0得y =7

4x -3.

当x =2时,y =12,∴f (2)=1

2

,①

又f ′(x )=a +b x 2,∴f ′(2)=7

4,②

由①,②得?????

2a -b 2=12

,a +b 4=7

4.

解之得???

??

a =1

b =3

.

故f (x )=x -3

x

.

(2)证明 设P (x 0,y 0)为曲线上任一点,由y ′=1+3

x

2知,曲线在点P (x 0,y 0)处的切线方程

y -y 0=(1+3

x 20

)(x -x 0),

即y -(x 0-3x 0)=(1+3

x 20

)(x -x 0).

令x =0得y =-6x 0,从而得切线与直线x =0的交点坐标为(0,-6

x 0

).

令y =x 得y =x =2x 0,从而得切线与直线y =x 的交点坐标为(2x 0,2x 0).

所以点P (x 0,y 0)处的切线与直线x =0,y =x 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2|-6

x 0

||2x 0|=6.

故曲线y =f (x )上任一点处的切线与直线x =0,y =x 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此定值为6.

高中数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新探 教学活动是实现新课程理念的根本途径。新的数学课程教学活动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确定性。在新形式下教师如何根据当前的教育背景,大力开发教育资源,准确预见教学活动发展方向,积极防范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以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呢?这是一个值得各位教改一线的教师研究的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以教为本的教学观,教师依据教学大纲从考试要求来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及要求,而忽视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学生只能被动适应,使学生失去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一味地讲解、训练,学生听、记,缺乏独立思考,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依赖教师,形成了思维的懒惰,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而在新的课程计划中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教学要以教师的教为本位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学为本位的教学观,要突出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有了主动性才能具有自主性,有了自主性才能形成创造性,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我们的教学活动是让少数人参与还是让全体学生参与,在同一层次参与还是不同层次上参与,是被动参与还是主动参与。我们的教学,必须克服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少数学生学习,多数学生陪做的现象,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去。而创新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当前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诱导启发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1)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尽管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有多种方法和渠道,但是以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仍然是理想的选择。这是因为:⑴.数学学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及教学改革的实际,并能满足师生双方的心理需要;⑵.数学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能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⑶.数学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能破除“自我中心”,促进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例如,教学大纲对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要求“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少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定理”.于是,对《几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集合平均数》一文可指导学有余力的同学阅读,并可适当补充一些习题,使学生了解均值不等式在证明不等式及解决有关最大值、最小值的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也能开阔学生的思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 我们开展数学的“启发式教学”,就是在老师的点拨下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亲身体验问题。数学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我们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许多研究的方向,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都是渗透研究性学习

高三数学创新设计

本卷说明:该试卷综合性较强且不分考生高考地区,凡是掌握了高中数学必备知识的同学都可以尝试,本 卷难度大于一般年份的全国卷,注重考查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创新与变通能力! 本卷大体上分为两个部分:①填空题 ②选择题[注:本卷没有选择题!],分为六道填空题与六道解答题,每道填空题为5分,第一道大题10分,剩余五道大题每道12分。合计100分。 答题时间:150分钟 一.填空题 1.已知锐角α的终边上有一点P ()??+40sin 40cos 1,,则α=____. 2.辗转相除法是研究古典数学的杰出方法,则当n 为非负整数时, ()21 34++=n n n f 可以取到的不同整数的个 数为____. 3.椭圆14 22 =+y x 的一条切线是l ,若其左焦点,原点,右焦点到l 的距离成等比数列,则l 的方程为____. 4.正项数列{}{}{}n n n n n n b a c c b a =中,,,,它们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n n C B A ,,函数 ()n n n B x C x A x f ++=22有零点,则其值域为____. 5.已知椭圆()012222>>b a b y a x =+,其离心率2 3=e ,在一个充分长的矩形足球场上,已知其宽2a ,球门宽2b ,球门在中心。一球员站在球场边缘射球门,若球员的视角最大范围总是120°,设球员射门的概率满足几何概型,则其射门的概率最大值为____. 6.一条直线上顺次排列有A,B,C 三点,另一点D 在该直线上的投影在C 的右侧。则 BD AC CD AB BC AD ?=?+?是D 在直线上的 ①充要条件 ②充分不必要条件 ③必要不充分条件 ④既不必要也不充分条件 请填写正确的序号____. 二.解答题 7. △ABC 中,AT 是∠A 的角平分线,在AB 与AC 上取两点M,N 使得BM=CN 。 (1)证明:AC AB AT += (2)设BC 的中点为K ,MN 上有一点L ,使得λ=, ①尝试用含AC AB ,,λ的式子表示 ②当a =其中a 为正数时,求λ 8. 设抛物线()0,1,42F x y =,过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 ,设A,B 关于该抛物线的切线的交点为P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知识点必记 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是什么? 答:平均变化率为 = ??=??x f x y x x f x x f x x x f x f ?-?+=--)()()()(111212 注1:其中x ?是自变量的改变量,可正,可负,可零。 注2: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可以看作是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导函数的概念是什么? 答:函数)(x f y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是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则称函数)(x f y =在点0x 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x f y =在0x 处的导数,记作)(0'x f 或0|'x x y =,即)(0'x f =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 3.平均变化率和导数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答: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是割线的斜率;函数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切线的斜率。 4导数的背景是什么? 答:(1)切线的斜率;(2)瞬时速度;(3)边际成本。 5、常见的函数导数和积分公式有哪些? 函数 导函数 不定积分 y c = 'y =0 ———————— n y x =()*n N ∈ 1'n y nx -= 1 1n n x x dx n +=+? x y a =()0,1a a >≠ 'ln x y a a = ln x x a a dx a =? x y e = 'x y e = x x e dx e =? log a y x =()0,1,0a a x >≠> 1 'ln y x a = ———————— ln y x = 1'y x = 1 ln dx x x =? sin y x = 'cos y x = cos sin xdx x =? cos y x = 'sin y x =- sin cos xdx x =-? 6、常见的导数和定积分运算公式有哪些?

创新设计高中数学必修4课时作业【全套142页】附有详细解析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课时目标 1.了解半角公式及推导过程.2.能利用两角和与差的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3.了解三角变换在解数学问题时所起的作用,进一步体会三角变换的规律. 1.半角公式 (1)S α2:sin α 2=____________________; (2)C α2:cos α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 α2:tan α 2=______________(无理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理 形式). 2.辅助角公式 使a sin x +b cos x =a 2+b 2 sin(x +φ)成立时,cos φ=__________________,sin φ=______,其中φ称为辅助角,它的终边所在象限由__________决定. 一、选择题 1.已知180°<α<360°,则cos α 2的值等于( ) A .-1-cos α 2 B. 1-cos α 2 C .- 1+cos α2 D. 1+cos α 2 2.函数y =sin ? ????x +π3+sin ? ????x -π3的最大值是( ) A .2 B .1 C.1 2 D. 3 3.函数f (x )=sin x -cos x ,x ∈? ?????0,π2的最小值为( ) A .-2 B .- 3 C .- 2 D .-1 4.使函数f (x )=sin(2x +θ)+3cos(2x +θ)为奇函数的θ的一个值是( ) A.π6 B.π3 C.π2 D.2π3 5.函数f (x )=sin x -3cos x (x ∈[-π,0])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π,-5π6 B.??????-5π 6 ,-π6 C.??????-π3,0 D.???? ??-π6,0 6.若cos α=-4 5,α是第三象限的角,则1+tan α21-tan α 2 等于( ) A .-12 B.1 2 C .2 D .-2

高中数学导数及其应用电子教案

高中数学导数及其应用一、知识网络 二、高考考点 1、导数定义的认知与应用; 2、求导公式与运算法则的运用; 3、导数的几何意义; 4、导数在研究函数单调性上的应用; 5、导数在寻求函数的极值或最值的应用; 6、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知识要点 (一)导数 1、导数的概念 (1)导数的定义 (Ⅰ)设函数在点及其附近有定义,当自变量x在处有增量△x(△x可 正可负),则函数y相应地有增量,这两个增量的比 ,叫做函数在点到这间的平均变化率。如果 时,有极限,则说函数在点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在点 处的导数(或变化率),记作,即 。 (Ⅱ)如果函数在开区间()内每一点都可导,则说在开区间() 内可导,此时,对于开区间()内每一个确定的值,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这样在开区间()内构成一个新的函数,我们把这个新函数叫做在开区间() 内的导函数(简称导数),记作或,即 。 认知: (Ⅰ)函数的导数是以x为自变量的函数,而函数在点处的导数 是一个数值;在点处的导数是的导函数当时的函数值。 (Ⅱ)求函数在点处的导数的三部曲: ①求函数的增量;

②求平均变化率; ③求极限 上述三部曲可简记为一差、二比、三极限。 (2)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 (3)函数的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函数的可导与连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Ⅰ)若函数在点处可导,则在点处连续; 若函数在开区间()内可导,则在开区间()内连续(可导一定连续)。 事实上,若函数在点处可导,则有此时, 记 ,则有即在点处连续。 (Ⅱ)若函数在点处连续,但在点处不一定可导(连续不一定可导)。 反例:在点处连续,但在点处无导数。

高中数学的案例式教学创新

高中数学的案例式教学创新 作者:李亨连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第03期 案例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被广泛采用,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简单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学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标出台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案例教学如何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自我创新就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一、数学案例式教学的内容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出台,新的教学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案例式教学,并且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不断调整创新。所谓的案例式教学,简单说就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结合教材,联系实际,选取身边的实际具体案例,向学生展示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掌握的知识,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解决方案或新型结论,即达到教学目的,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尽量要选取身边的例子,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或者听到或者看到过的活生生的例子。例如根据当前如火如荼的房地产市场,可以设立一个题目,让学生虚拟买房,根据条件,根据自己首付和贷款年限,结合利率计算每月还款的金额。这样的题目贴近生活,而且这种形式学生们会感到新颖,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的实用性。 在案例式教学中,教师从始至终都是一个组织设计者,而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角,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来进行。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怀疑精神,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符合新课标的中心思想,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在教学过程中推广。但是结合新课标,这种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地尽享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一劳永逸,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经久不衰。 二、案例式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是一个逻辑性很强、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然而长期以来,在各个高中教学中一直存在偏科现象。很多学生根本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根本学不进去,课堂教学有效性很低。新的问题的出现,必然要求有新的解决方法的诞生,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近年来被广泛推广,这就是案例式教学模式。 案例式教学模式,由传统教学活动的一言堂转变成互动的教学交流模式,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出击、主动的思考,同时锻炼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习独立自主的能力,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了基础。案例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数学教学给人脱

高二数学导数及其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数学选修1-1)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提高训练C 组]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若()sin cos f x x α=-,则'()f α等于( ) A .sin α B .cos α C .sin cos αα+ D .2sin α 2.若函数2()f x x bx c =++的图象的顶点在第四象限,则函数'()f x 的图象是( ) 3.已知函数1)(23--+-=x ax x x f 在),(+∞-∞上是单调函数,则实数a 的 取值范围是( ) A .),3[]3,(+∞--∞ B .]3,3[- C .),3()3,(+∞--∞ D .)3,3(- 4.对于R 上可导的任意函数()f x ,若满足'(1)()0x f x -≥,则必有( ) A . (0)(2)2(1)f f f +< B. (0)(2)2(1)f f f +≤ C. (0)(2)2(1)f f f +≥ D. (0)(2)2(1)f f f +> 5.若曲线4 y x =的一条切线l 与直线480x y +-=垂直,则l 的方程为( ) A .430x y --= B .450x y +-= C .430x y -+= D .430x y ++= 6.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开区间),(b a ,导函数)(x f '在),(b a 内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函数)(x f 在开区间),(b a 内有极小值点(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 1.若函数()()2 f x x x c =-在2x =处有极大值,则常数c 的值为_________;

2.函数x x y sin 2+=的单调增区间为 。 3.设函数())(0)f x ??π=+<<,若()()f x f x '+为奇函数,则?=__________ 4.设3 2 1()252 f x x x x =- -+,当]2,1[-∈x 时,()f x m <恒成立,则实数m 的 取值范围为 。 5.对正整数n ,设曲线)1(x x y n -=在2x =处的切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n a ,则 数列1n a n ?? ? ?+?? 的前n 项和的公式是 三、解答题 1.求函数3(1cos 2)y x =+的导数。 2.求函数y = 3.已知函数3 2 ()f x x ax bx c =+++在2 3 x =-与1x =时都取得极值 (1)求,a b 的值与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 (2)若对[1,2]x ∈-,不等式2()f x c <恒成立,求c 的取值范围。 4.已知23()log x ax b f x x ++=,(0,)x ∈+∞,是否存在实数a b 、,使)(x f 同时满足下列 两个条件:(1))(x f 在(0,1)上是减函数,在[)1,+∞上是增函数;(2))(x f 的最小值是1,若存在,求出a b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数学选修1-1)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提高训练C 组] 一、选择题 1.A ' ' ()sin ,()sin f x x f αα==

高中数学创新教学的探讨

高中数学创新教学的探讨 数学尽管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源于生活,但又服务于社会。高中数学创新性教学的意义在于:教学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的同时,克服平常定势思维的局限,找出新的规律及方法,激发学生探讨问题,加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开拓性及创造性。 标签:高中数学;创新教学 建构主义认知学习理论是指导中学课堂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依据。特别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对于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不是让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提取、贮存、转换、运用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让他人代替的。这一现代认知学习理论是我们当前鼎力倡导的创新教育的基石。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迁移的过程。以《曲线与方程》教学设计为例。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通过创设认识冲突、问题探究与问题讨论、概念创新、创新练习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吸收信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一、创设知识背景,促使学生进成概念 对概念的传授,旧的教学模式是先将概念直接和盘托出,然后一次又一次练习巩固反复说明要点。这种旧的教学方法虽然也会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概念,但这是“少、慢、差、费”,后果是掩盖概念的合理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合理的做法应是向学生提出问题:“以上四种情形中,你认为哪一种最有研究价值?”因为有了前文所述的一系列铺垫,学生已经具备了对信息的批判能力,一致认为:(1)最具有研究价值,让学生给(2)情形的曲线与方程给出确切的定义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处理使学生完成了对外界信息的吸收、研究、整理、归纳、理解,即对知识的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不仅理解了新的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进行了分析、检验和批判,其创造力又一次得到提升,也获得了一次成功的体验。 二、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教师在教学中能恰当设置认知冲突,运用认知矛盾.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曲线与方程》这堂课的情境引入过程中先提出了一个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问题:“地球绕太阳作周期性的运动.它的运行轨迹是什么?应如何描述这一轨迹?”悬念设置。同学们对此立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接着用“几何画板”演示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迹。同学们从演示中目睹了地球绕太阳运动形成的轨迹这一曲线(椭圆)。即动点按一定的规律运行就形成了曲线。产生了第一次认知冲突,感悟了知识形成的背景。接着应用多媒体的技术,提示平而上的点按一定规律运动形成曲线。点在平面上对应唯一坐标及其变化的内在本质。两坐标的约束关系即为方程。在此再次创设认

全国高中生创新知识与能力培育计划能力测试(高一数学)

全国高中生创新知识与能力培育计划能力测试 高一数学 (时间:60分钟每小题5分,共100分) 数学符号说明:R 表示实数集,Z 表示整数集,Z +表示正整数集。 1. 已知{}A =博雅,优才,{}B =清华,北大,则一一映射:f A B →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 2. 如图,圆O 的内接正六边形 ABCDEF 的边心距OM =则弧 BC 的长为(). A .3π B .23π C .π D .43 π 3. 函数()lg(91)()f x x x = +-∈的定义域中所有元素之积为(). A .0 B .1 C .2 D .6 4. 称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为一组垂线.平面内5条直线构成n 组垂线,n 不可能为(). A .3 B .4 C .5 D .6 5. 如图所示,有两种边长为1cm 的菱形框(选项A 腰长为1cm 的等腰三角形框(选项C ,D ),上点O 1cm 2cm 、的速度,行。记爬行时间为x 秒,两只蚂蚁的距离为cm y x A . B . C . D . A

6. 函数2()(13)3x x f x -=+?是().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非奇非偶函数 D .既奇且偶函数 7. 平面直角坐标xOy 中,点集{} (,)1,1x y x y x y -+≤≤所覆盖的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 A .0.5 B .1 C .2 D .4 8. 已知2333log (2015)log log 62 y x +-=( ),x y + ∈ ,则x 的最小值的各位数字之和为() . A .2 B .4 C .6 D .8 9. 已知二次函数()y f x =过原点,且(1)()1f x f x x -=+-,则2 ()3 f 的值为(). A .1 3 B .19 C .13 - D .19- 10. 微积分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多年,古 希腊大数学家阿基米德在《抛物线求积》中研究了如下问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 y x =与直线1y =所围图形为弓形AOB 。求弓形 AOB 面积S 。 我们可以这样解决该问题:如图,设矩形ABCD 平分2n 份,过等分点作x 轴的垂线,将面积S '分割求和,则 22222222222222221012(1)112322n n S n n n n n n n n n n ???? -'??++++<

创新设计_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2演绎推理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2_210150413

2.1.2 演绎推理 明目标、知重点 1.理解演绎推理的意义.2.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演绎推理 2.三段论 [情境导学] 小明是一名高二年级的学生,17岁,迷恋上网络,沉迷于虚拟的世界当中.由于每月的零花钱不够用,便向亲戚邻人要钱,但这仍然满足不了需求,于是就产生了歹念,强行向路人抢取钱财.但小明却说我是未成年人而且就抢了50元,这应该不会很严重吧?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如何判决呢?小明到底是不是犯罪呢? 探究点一演绎推理与三段论 思考1 分析下面几个推理,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1)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铀是金属,所以铀能够导电; (2)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2100+1)是奇数,所以(2100+1)不能被2整除; (3)三角函数都是周期函数,tan α是三角函数,因此tan α是周期函数; (4)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A与∠B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角,那么∠A+∠B =180°. 答问题中的推理都是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叫演绎推理.

思考2 演绎推理有什么特点? 答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演绎推理的前提是一般性原理,结论是蕴含于前提之中的个别、特殊事实. 思考3 演绎推理的结论一定正确吗? 答在演绎推理中,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只要前提是真实的,推理形式是正确的,结论必定是正确的. 思考4 演绎推理一般是怎样的模式? 答“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它包括: (1)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2)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3)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 例1 将下列演绎推理写成三段论的形式. (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菱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A,∠B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则∠A=∠B; (3)通项公式为a n=2n+3的数列{a n}为等差数列. 解(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大前提 菱形是平行四边形,小前提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结论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大前提 ∠A,∠B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小前提 ∠A=∠B. 结论 (3)数列{a n}中,如果当n≥2时,a n-a n-1为常数,则{a n}为等差数列,大前提 通项公式为a n=2n+3时,若n≥2, 则a n-a n-1=2n+3-[2(n-1)+3]=2(常数),小前提 通项公式为a n=2n+3的数列{a n}为等差数列.结论 反思与感悟用三段论写推理过程时,关键是明确大、小前提,三段论中的大前提提供了一个一般性的原理,小前提指出了一种特殊情况,两个命题结合起来,揭示了一般原理与特殊情况的内在联系.有时可省略小前提,有时甚至也可把大前提与小前提都省略,在寻找大前提时,可找一个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作为大前提. 跟踪训练1 把下列推断写成三段论的形式: (1)因为△ABC三边的长依次为3,4,5,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2)函数y=2x+5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3)y=sin x(x∈R)是周期函数. 解(1)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条边平方和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大前提 △ABC三边的长依次为3,4,5,而32+42=52,小前提

高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案例--幂函数

13 幂函数 教材分析 幂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与函数性质之后,全面掌握有理指数幂和根式的基础上来研究的一种特殊函数,是对函数概念及性质的应用.从教材的整体安排看,学习了解幂函数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获得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为今后学习三角函数等其他函数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初中曾经研究过y=x,y=x2,y =x-1三种幂函数,这节内容,是对初中有关内容的进一步的概括、归纳与发展,是与幂有关知识的高度升华.知识的安排环环紧扣,非常紧凑,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幂函数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得出相应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这节课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该方法迁移到对其他函数的研究.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幂函数概念的学习以及对幂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归纳与概括,让学生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任务分析 学生对抽象的幂函数及其图像缺乏感性认识,不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运用幂函数的性质.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这一堂课的突破口.因此,这节课的难点是幂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发现过程,教学重点是幂函数的性质及运用.首先,从学生已经掌握的最简单的幂函数y=x,y=x2和y=x-1的知识出发,利用实例,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幂函数的定义,认清幂函数的特点,深刻理解其定义域.其次,举出几个简单的幂函数引导学生从定义出发研究其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是否过公共定点这几个性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然后,再由学生自己结合性质去画幂函数的图像,让学生在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比较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对概念与性质的完整认识.最后通过例题3与练习,让学生利用图像与性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景 下列问题中的函数各有什么共同特征?

高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19-07-05T17:09:04.277Z 来源:《成功》2018年第10期作者:于梅 [导读] 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总结问题,从而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为终身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师应当创造一个活泼轻松的教学环境;教师应充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兴趣。 莱西市实验学校山东莱西 266600 【摘要】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总结问题,从而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为终身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师应当创造一个活泼轻松的教学环境;教师应充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兴趣。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能力;教学观念;教学环境 一、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十分关键。 1.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从人生发展的角度而言,使学生具备自学的能力十分重要。很多情况下,一个人知识的获得需要依靠自身主动学习、积极探索钻研以及积累来实现。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努力为学生创设自学的机会,对学生的自学给予科学的引导,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实践可以发现,具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学生学习主动性高,对知识的掌握更具有深度与广度,学习悟性高,学习能力强。 2.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引导 从常规习惯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就是逆向思维。也就是说,逆向思维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是从完全相反或对立的角度展开的。逆向思维是对常规的一种突破,属于创新思维方法之一,具有绝妙奇特的特点。从高中数学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思维定式十分严重,缺乏创新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能够从多角度甚至是反向与对立的角度对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与探索,进而产生创新的见解。 3.对学生的侧向思维进行引导 在特定条件下,利用曲径通幽、旁敲侧击的方法探索新的解决途径,拓展思维流向,由此及彼,从侧面新的角度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侧向思维法。侧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比较,主要区别表现为逆向思维是逆向的,侧向思维是平行同向的,其突出优点就是能够降低思维定式产生的消极影响,从侧面对问题进行换角度思考,增强问题解决的应变性,对现有的论证与观点进行突破,最终实现创新。 4.对学生的多向思维进行引导 逆向思维、侧向思维与别的发散形式的综合其实就是多向思维。多向思维能够调动思维的活力,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探索,有利于产生新颖独到的见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培养创新思维创造有利环境 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丰富教学形式,优化课程结构,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十分关键。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模式,增强课堂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研究性素材,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创设有利环境。创新能力需要在实践探索中形成,单纯依靠死记硬背是难以实现的,研究性学习为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创设了条件,学生在这样的切身体验中有利于形成主动探索、质疑与勤于动手的习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统计”时,可以让学生对学校每周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的分布情况,以及自己家庭中每月开支情况展开调查统计。学生在这些过程中提升了自我与他人的交流合作能力,学生对信息收集与利用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持久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就会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十分被动,难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饱含兴趣,对学习就会形成创新的动力。兴趣是维持创新持久的动力条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到难易适度,以激发学生对知识展开进一步探求的冲动,进而使学生自觉产生质疑,自觉探索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这样学生才会敢于面对失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勇于探索,具备较强的自信心。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各种机会,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师要对学生多多鼓励与赞扬,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多方位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探究能力,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创新能力,这对于学生终身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帆.高中数学教学论文:更新观念,解放思想,迎接新课程. [2]林奇兵.创新数学教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者简介】于梅;出生日期:1981.9;性别:女;籍贯:山东省莱西市店埠镇;民族:汉族;毕业学校:山东理工大学;单位:莱西市实验学校;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方向:高中数学教学与研究。

高中数学导数及其应用

高中数学导数及其应用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中数学导数及其应用 一、知识网络 二、高考考点 1、导数定义的认知与应用; 2、求导公式与运算法则的运用; 3、导数的几何意义; 4、导数在研究函数单调性上的应用; 5、导数在寻求函数的极值或最值的应用; 6、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知识要点 (一)导数 1、导数的概念 (1)导数的定义 (Ⅰ)设函数在点及其附近有定义,当自变量x在处有增量△x(△x可正可负),则函数y相应地有增量,这两个增量的比 ,叫做函数在点到这间的平均变化率。如

在点处的导数(或变化率),记作,即 。 (Ⅱ)如果函数在开区间()内每一点都可导,则说在开区间 ()内可导,此时,对于开区间()内每一个确定的值,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这样在开区间()内构成一个新的函数,我们把这个新函数叫做在开区间()内的导函数(简称导数),记作或,即 。 认知: (Ⅰ)函数的导数是以x为自变量的函数,而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一个数值;在点处的导数是的导函数当时的函数值。 (Ⅱ)求函数在点处的导数的三部曲: ①求函数的增量; ②求平均变化率;

③求极限 上述三部曲可简记为一差、二比、三极限。 (2)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 (3)函数的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函数的可导与连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Ⅰ)若函数在点处可导,则在点处连续; 若函数在开区间()内可导,则在开区间()内连续(可导一定连续)。 事实上,若函数在点处可导,则有此时,

【创新设计】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1)配套练习:1.1.1命 题(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 1.1命题及其关系 1.1.1 命题 【课时目标】 1.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2.会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1.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________的__________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______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______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2.在数学中,“若p,则q”是命题的常见形式,其中p叫做命题的________,q叫做命题的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A.周期函数的和是周期函数吗? B.sin 45°=1 C.x2+2x-1>0 D.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 2.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①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②2>3;③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④x>2;⑤这座山真险啊!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⑤D.②③⑤ 3.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x∈R|x2+1=0}不是空集 B.若x2=1,则x=1 C.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D.x2-5x=0的根是自然数 4.已知命题“非空集合M的元素都是集合P的元素”是假命题,那么下列命题:

①M的元素都不是P的元素; ②M中有不属于P的元素; ③M中有P的元素; ④M中元素不都是P的元素.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5.命题“6的倍数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的结论是() A.这个数能被2整除 B.这个数能被3整除 C.这个数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 D.这个数是6的倍数 6.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 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二、填空题 7.下列命题:①若xy=1,则x,y互为倒数;②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③平行四边形是梯形;④若ac2>bc2,则a>b.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8.命题“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条件p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q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________. ①求证3是无理数; ②x2+4x+4≥0; ③你是高一的学生吗? ④一个正数不是素数就是合数; ⑤若x∈R,则x2+4x+7>0. 三、解答题 10.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已知a,b,c,d∈R,若a≠c,b≠d,则a+b≠c+d; (2)对任意的x∈N,都有x3>x2成立; (3)若m>1,则方程x2-2x+m=0无实数根;

高中数学经典创新题精选60题

高中数学经典创新题精选60题 1.在实数集R上定义运算*:x*y=x·(1-y).若关于x的不等式x*(x-a)>0的解集是集合{x|-1≤x≤1}的子集,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0,2]B.[-2,-1)∪(-1,0] C.[0,1)∪(1,2]D.[-2,0] 解析:选D.依题意可得x(1-x+a)>0.因为其解集为{x|-1≤x≤1}的子集,所以当a≠-1时,0<1+a≤1或-1≤1+a<0,即-1<a≤0或-2≤a<-1.当a=-1时,x(1-x+a)>0的解集为空集,符合题意.所以-2≤a≤0.故选D. 2.A,B,C三个学生参加了一次考试,A,B的得分均为70分,C的得分为65分.已知命题p:若及格分低于70分,则A,B,C都没有及格.则下列四个命题中为p的逆否命题的是() A.若及格分不低于70分,则A,B,C都及格 B.若A,B,C都及格,则及格分不低于70分 C.若A,B,C至少有一人及格,则及格分不低于70分 D.若A,B,C至少有一人及格,则及格分高于70分 解析:选C.根据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之间的关系知,命题p的逆否命题是若A,B,C至少有一人及格,则及格分不低于70分.故选C. 3.在射击训练中,某战士射击了两次,设命题p是“第一次射击击中目标”,命题q 是“第二次射击击中目标”,则命题“两次射击中至少有一次没有击中目标”为真命题的充要条件是() A.(﹁p)∨(﹁q)为真命题B.p∨(﹁q)为真命题 C.(﹁p)∧(﹁q)为真命题D.p∨q为真命题 解析:选A.命题p是“第一次射击击中目标”,命题q是“第二次射击击中目标”,则命题﹁p是“第一次射击没击中目标”,命题﹁q是“第二次射击没击中目标”,故命题“两次射击中至少有一次没有击中目标”为真命题的充要条件是(﹁p)∨(﹁q)为真命题,故选A. 4.若函数y=f(x)对定义域D中的每一个x1,都存在唯一的x2∈D,使f(x1)·f(x2)=1成立,则称f(x)为“影子函数”,有下列三个命题:() ①“影子函数”f(x)的值域可以是R; ②“影子函数”f(x)可以是奇函数;

高中数学-导数的概念几何性质及应用

高中数学 导数及其应用学案 类型一: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图像 例2、若函数的导函数... 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 可能是( ) (A) (B) (C) (D) 练习1.如右图:是f (x )的导函数,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f (x )的图象只可能是( ) (A ) (B ) (C ) (D ) ()y f x =[,]a b ()y f x =[,]a b )(/x f 例1、设a <b,函数y=(x-a)2(x-b)的图象可能是( ) a b a b a o o y o y o y

2.设f '(x )是函数f (x )的导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y =f (x )的图象最有 可能的是 ( ) A . B . C . D . 类型二:导数几何意义的应用 例3、(1)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求抛物线y=2x 过点5,62?? ??? 的切线方程 32151,09425217257.1..76444644y x y ax x a B C D ==+ ----练习:若存在过点()的直线和都相切,则等于()A.-1或-或或-或 7.曲线y =x 2-2x +a 与直线y =3x +1相切时,常数a 的值是________. 类型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例4、已知a ,b 为常数,且a ≠0,函数f (x )=-ax+b+axlnx ,f(e)=2(e=2.718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I )求实数b 的值; (II )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 21x y x =-()1,1

例5、已知函数f(x)= ax 1x 2 ++在(-2,+∞)内单调递减,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练习:若函数y =3 1x 3-21ax 2+(a -1)x +1在区间(1,4)内为减函数,在区间(6,+∞)内为增函数,试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类型四:导数与极值 ()ln 6x f x x = 例、求函数的极值。 ()3227310,f x x ax bx a x a b =+++=-例、已知在有极值,求常数的值。 练习1、已知f(x)=x 3+ax 2 +(a+6)x+1有极大值和极小值,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2 (B )-3<a <6 (C )a <-1或a >2 (D )a <-3或a >6 2、直线y =a 与函数f(x)=x 3-3x 的图象有相异的三个公共点,则求a 的取值范围。 类型五:导数与最值 例8、已知函数f(x)=(x-k)e x . (1)求f(x)的单调区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