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学期长度与时间测量1-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401.00 KB
- 文档页数:16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章节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测量说法中错误的是()A.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B.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C.同一把刻度尺按正确方法多次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目的是减小误差D.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比赛成绩时,若皮卷尺拉得太紧,测量值会偏小【答案】B【详解】A.在长度测量中,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等原因引起的,是不能避免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C.在测量过程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目的是减小由于估读产生的误差,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用被拉紧了的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时,皮卷尺的刻度线之间的间距变大,会造成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错误是不可避免的B.错误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造成的C.误差是由不规范的操作造成的D.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答案】D【详解】A.错误是操作不规范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故A错误;B.错误是操作不规范引起的,不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造成的,仪器不够精密会导致误差较大,故B错误;C.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C错误;D.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估读带来的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3、学习了误差知识后,小明和小花同学对误差和错误,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那么他们俩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 .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避免和消除C .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D .误差其实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答案】B【详解】A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消除的。
故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A 错误;B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和消除,故B 正确;C .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 错误;D .错误是由于测量时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而误差是正确测量时也会存在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故D 错误。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梳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共4节)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为。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m,1m=dm=cm=mm=um=nm,。
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多次测量取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 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 ,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其中的估读值为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
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cm。
(图1)(图2)(图3)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cm。
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mm。
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答:电子表、石英钟、机械停表、电子停表。
1h= min= s;1min= s;30min= h(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三恢复。
外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内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分或秒)8、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能消除,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II)教学目标:知道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重点: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2.准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难点:正确使用刻度尺一、学生自学(一)阅读课本P10—P14内容,并将重点部分划线: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符号是什么?常用单位有那些?换算关系是什么?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什么? 3.使用刻度尺前必须观察什么?4.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5.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怎样读数?6.如何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7.被测物体的长度等于什么?(二)自学检测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2.1km = m,1µm= m ,1cm= m,1m= dm= cm= mm= µm= nm。
3.你的身高大约是 m合 cm;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物理书的长度28.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m;三、活动及感悟(一)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P12页),并填入P12页的表中(二)师生交流归纳: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⑴使用刻度尺之前必须观察:零刻度,量程,分度值。
⑵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有零刻度线的以零刻度线为测量起点,没有零刻度线的在尺上选择一个方便读数的刻度为测量起点)②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③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4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被测物体的长度:被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终点的值-测量起点的值课堂小结:通过认真学习,今天我学会了:(在哪里?是否磨损)1. 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放:刻度尺要贴近被测长度、且与被测长度。
2.使用刻度尺时看:视线要与尺面。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单选题:(提示:本大题共10小题,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相信你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努力~~加油~~你是最棒的!)1.某同学在学习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后,自己总结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中不正确的是()A.不能用零刻度被磨损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C.要使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垂直并正对刻度线2.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3.小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A.17.31cmB.17.32cmC.17.52cmD.17.30cm4.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5.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工件的长度,将其一端与10cm处的刻度线对准,另一端恰好与24cm的刻度线对齐,此工件的长度应记为()A.14cmB.14.00cmC.0.14mD.0.140m6.能比较方便地用来表示银河系大小的长度单位是()A.光年B.米C.纳米D.千米7.裁剪衣服要量身长,下列测量工具较合适的是()A.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B.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皮尺C.最小刻度是米的测绳D.以上三种测量工具都不能用8.木杆铅笔是同学们常用的文具,下列对木杆铅笔的估测你认为估测错误的是()A.质量约为5kgB.长度约为20cmC.横截面约为0.5cm2D.铅笔芯的直径约为1mm9.你身体上最接近5cm长度的是()A.肩膀的宽度B.大拇指的长度C.指甲的长度D.手臂的长度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C.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D.某人的拇指长度约为50mm二、填空题:(提示:本大题共5小题,要仔细思考,认真填写哦~~)。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A.2min10s B.34s C.1min34s D.4min1s2.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纽扣的直径分别是A.1cm,1.1cm B.1mm,3.1cmC.1cm,1.10cm D.1mm,1.10cm3.用刻度比真实值偏大的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测量值和真实值比较A.测量值大于真实值B.测量值小于真实值C.测量值等于真实值D.无法判断4.测量金属块的长度,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5.用直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下列方法可取的是()A.认真测量一次一张纸的厚度B.认真测量多次一张纸的厚度,求平均值C.一次测量100张纸的厚度,除以100得到一张纸的厚度D.分10次测量10张纸的厚度,得到10张纸的平均厚度后再除以106.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A.96nm=96×10-3=0.096 mB.96cm=96×10mm=960mmC.96cm=96cm×10=960mmD.96nm=96×10-8m=9.6×10-7m7.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A.刻度尺的刻度没有紧靠被测物体B.刻度尺未放正C.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D.刻度尺热胀冷缩8.使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将尺拉长进行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会()A.偏小B.不变C.偏大D.无法确定9.图中物体的长度是()A.2.8cm B.2.80cm C.8.8cm D.8.80cm10.小明把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紧密地绕在铅笔杆上。
用刻度尺测得绕有17匝细铜丝的铅笔的长度L=18.4mm。
如图所示。
则正确的表示细铜丝直径的是()A.1.1mm B.1.08mm C.1.079mm D.1.0787mm11.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A.1m B.2m C.5m D.8m12.某同学三次测量一张课桌的长度,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55.4cm、55.1cm、55.3cm,则该课桌的长度为()A.55.2cm B.55.3cm C.55.27crn D.55.267cm13.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C.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D.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14.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15.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测量结果由数值和________组成的.16.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cm。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
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和时间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
难点:测量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
三、教学策略本节主要内容为长度测量和时间测量。
首先让学生了解测量的重要性,测量单位的意义,统一测量单位的道理,并引出国际单位制,接着介绍长度和时间单位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
重点介绍长度和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从测量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过“测量活动”展开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及师生之间的交流等方式,使用学生在测量的实践中,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一些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学会时间的测量。
在教学中应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讨论交流。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资源、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等。
五、教学过程《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试题江苏丰县初级中学戴松方一、选择题1.(2014年青海中考题)某校组织学生体检,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数据是( )A.体温37℃ B.身高16m C.质量40kg D.1min心跳7 5次答案:B解析:试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物体的估测能力,对自己身体的一些数据更应该关心。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教案名师讲义《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杨雷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
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和时间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
难点:测量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
三、教学策略本节主要内容为长度测量和时间测量。
首先让学生了解测量的重要性,测量单位的意义,统一测量单位的道理,并引出国际单位制,接着介绍长度和时间单位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
重点介绍长度和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从测量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过“测量活动”展开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及师生之间的交流等方式,使用学生在测量的实践中,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一些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学会时间的测量。
在教学中应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讨论交流。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资源、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等。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3.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教学重点:1.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
教学难点:1.单位的换算;2.刻度尺的读数方法; 教具准备测长度工具:刻度尺、皮卷尺、三角尺等。
计时工具:电子手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
知识框架测量时间长度误差单位换算长度估测刻度尺应用测量工具国际单位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误差与错误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学校每年都举行田径运动会,田径赛分为田赛和径赛两类,在田赛中通常以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就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如图甲所示;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又要进行时间的测量,如图乙所示。
请大家思考,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用到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如何使用呢?二、新课教学 知识点一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 )。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 =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1μm=103nm ; 1dm =10-1m ;1cm =10-2m ;1mm =10-3m ;1μm=10-6m ;1nm =10-9m 。
nmm mm cm dm m ---------------331010101010μ101010310310210310610910nm m mm cm dm m ---------------331010101010μ10101031031010101010210-310-610-910-设计思路:其他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提问学生,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逐一提问。
老师演示:96nm=96×1nm=96×10-3μm=9.6×10-2μm单位换算: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进率;数值不变,单位换算。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测量课桌的宽度时,为了减小误差,王亮同学分别采取了下列四种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A.校准测量工具B.改进测量方法C.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D.分别用卷尺和米尺各测量一次,然后求平均值2 . 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B.C.D.3 . 下列数据与生活实际最不相符的是()A.正常人1min的脉搏数约为70次B.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 D.人正常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0.2s4 .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 ℃B.一个鸡蛋受到的重力约为0.5 NC.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 m/s D.普通居民楼每层的高度约为6 m5 . 下列估测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元硬币的质量约200gB.我市二环高架路主干道上汽车限速为1km/hC.物理课本的长度为18dmD.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左右6 . 甲、乙两人用两个刻度尺,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6.49dm,乙测得的结果是0.648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B.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C.两人结果中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D.甲读数比乙准确7 . 下列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1m/sB.巴中市6月平均气温约为6℃C.两个鸡蛋的总重力约为100ND.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长度约为3m二、填空题8 . (1)0.25 km=________m=_______cm;(2)75μm=_______mm=_______nm9 . 小刚学了测量知识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估计教室里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80______,一片药片的质量大约是20_______,汽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20______。
机械运动复习教案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为。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m=m,1m=dm=cm=mm=um=nm。
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多次测量取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18.41cm。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其中的估读值为 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
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cm。
(图1)(图2)(图3)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 cm。
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 mm。
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 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其中国际制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答:。
1h= min= s;1min= s;30min= h(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三恢复。
外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内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分或秒)8.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不同,能消除,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其中取平均值时,平均值的位数与已知测量值位数相同,多余的四舍五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