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新课标下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初中新课标下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初中新课标下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初中新课标下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初中新课标下的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也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经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

多年以来,教科书中的实验大都是验证性实验,当然验证性实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实验方法,也是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认识到科学理论或发现都必须经过验证才能被确认,所以说验证性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是旧教材的实验内容以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为主,演示实验主要以授课教师在台上演示为主,学生主要参与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学生实验主要也是实验员老师按着教材的要求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品,学生按着实验用品和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操作, 使实验沦为知识灌输

的附庸或点缀,学生根本体会不到自己动手后发现问题、得到实验结论的乐趣,学生的实验基本上属于一种纯技能的训练, 这些实验只是论证某个规律,有时为了应试对于一项技能进行反反复复的操作练习,而稍有兴趣的一些趣味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在应试教育这颗指挥棒下,也很少给学生创造的时间和机会,学生难以真正体验实验的乐趣。长期下来学生倍感实验的枯燥无味,继而也挫伤了对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完整版

类仪器名称 别 试管 (平口、翻 可口、具支) 直 接 坩埚 加 (坩埚钳、 热泥三角、 三脚架) 蒸发皿 燃烧匙 烧杯 隔 网 可 烧瓶: 可分为圆加 底烧瓶、平 热底烧瓶和 蒸馏烧瓶。 注意圆底 烧 瓶与蒸馏 烧 瓶的区别。 锥形瓶 不集气瓶 能 加 热滴瓶 试剂瓶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一、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 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用来盛放或溶解少①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 量药品、常温或加热处。 情况下进行少量试②放在试管内的液体,不加热时不超过 剂反应的容器,可用试管容积的l/2,加热时不超过l/3。 于制取或收集少量③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气体。④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给固 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斜。主要用于固体物质 一般为瓷质。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 三 的高温灼烧。角上直接加热。取、放坩埚时应用坩埚 钳。定量实验时应在干燥器中冷却。 蒸发或浓缩溶液或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 结晶。盛液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2/3, 结 晶时,近干时可停止加热。 取、放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加热后的 蒸发皿要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少量固体燃烧的反 应器。 用作配制溶液和较 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 匀。 大量剂量的反应容溶解物质用玻璃棒搅拌时,不能触及杯 器,在常温或加热时 壁或杯底,反应液量不超过容积 的2/3,加使用。(水浴加热)热时不超过1/2。 须注意常用规格的选用(如配100mL 溶液)。 用于试剂量较大而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可用于加热,加热 又有液体物质参加时要垫石棉网,也可用于其他热浴(如 反应的容器,可用于水浴加热等)。 装配气体发生装置。液体加入量不要超过烧瓶容积的2/3, 加 蒸馏烧瓶用于蒸馏热时不少于烧瓶容积的1/3,蒸馏时温度 以分离互溶的沸点计水银球应放在支管口处并加碎瓷片防 不同的物质。暴沸。 中和滴定反应器及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中和滴定时应 蒸馏接受器。用右手振荡,(且只振荡不搅拌)。 收集或贮存少量气 瓶口磨砂,用磨砂玻片涂凡士林封盖。 燃 体及气体间的反应,烧时有固体生成时,瓶底应加少量水或 安全瓶、量气装置。铺少量细砂,不能加热,盛不同密度的 气体放置时瓶口方向不同。 须防止倒吸。 盛少量液体药品。见光易变质的试剂装入棕色瓶,带有 玻璃塞的试剂瓶不可装强碱性试剂;滴 管不能互换,倾倒液体时标签向手心, 滴瓶不存放强挥发性腐蚀性试剂(浓 溴水、浓硝酸等)。 广口:盛固体药品 棕色瓶盛见光易变质药品;盛碱液时应 橡

浅析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浅析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学习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的性质》的[实验2-3]时,教师可以先演示硫磺在空气中的燃烧,并让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后。教师马上提出问题: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会有什么现象呢?它与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相同吗?如果不同,为什么?这就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了悬念,学生迫切需要能观察到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此时,教师可规范地演示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此时的学生处于兴奋之中,在这种情境下,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理解实验注意事项以及对比理解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燃烧现象中不同的原因,可谓轻而易举。学生在兴奋中开始,势必会产生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最佳教学效果。 在学习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的[实验2-1]时,在集气瓶内加少量的水并做上记号。教师在做记号时,就可以试着问一问做这个记号有什么目的?对我们这个实验有何帮助?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迫切想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学生在兴奋中了解实验的现象、分析实验的结论,从而就会增强实验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学生已经了解了碳、硫等可燃物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这时教师可以马上设疑,铁丝能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反应生成铁锈。但铁丝在氧气中能否燃烧,学生就不清楚了。这时,教师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学生惊奇地发现,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通过这样的设疑,让学生引起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的兴趣,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改进实验内容和教学方式,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为了让实验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我尝试性地改变了一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部分学生参与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从而增大了学生的实验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验尝试,这样做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例如:在处理教材第三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的[实验3-1]内容时,我让四个学生上讲台亲自演示水电解的实验,并且验证实验的产物……演示实验经过如此改进后,课堂气氛明显活跃了,讲台上下学生个个精神抖擞、情绪高昂,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又如,在处理教材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实验时,我将学生领进实验室,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磷在密闭容器里跟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再让学生自己做一个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托盘天平上进行硫酸溶液液和铁钉的反应,让学生在实验中真切地感受到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确实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然后又让学生在托盘天

化学实验教学反思总结

化学实验教学反思总结 化学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功能要充分挖掘,尤其是它的育人潜能如何通过教学实验体现出来仍需研究。从化学教育现代化来看,化学实验是个突破口和生长点,现代化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教材可以在实验中体现和应用,这同样需要不断地进行引进和研究。从对化学教育工作者来说, 从事实验研究应该是基本功。 在中学基础课中的化学实验一般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直观性和可靠性。经过无数次重复,人们积累了大量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按说应该达到“炉火纯青”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实验仍然在不断被完善、改进和补充。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实验,随堂实验或家庭实验。可靠性强,这是作为演示实验非常重要的要求,在课堂上演示的失败,再加上教师不善于科学地说明实验不成功的原因,给教育教学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实验改进中提高成功率是教师非常关心的事。便于操作,直观性强、适应性强、合理节约时间等都是化学实验研究的方向。重视化学实验和对其进行研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让化学实验在育人方面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我认为要切实做好下列几点: 一、不能看热闹 有些同学觉得化学实验很神秘,有些同学甚至把做实验看成是耍魔术,很好玩。由于他们只注意看“热闹”,而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这样就难以抓住关键的实验现象,其结果就难以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二、要全面观察 一些同学在观察化学实验时,只注意明显突出的现象,而忽略那些不太显著的现象。观察不仅是用眼看,还包括用耳听、用鼻闻、用手摸,只有“全神贯注”.才能全面观察到实验的现象。 三、要细心比较 观察实验不能只观察一个大概,特别是对相似的实验,更应细心比较。 四、既观察又思考 观察化学实验,不仅要动眼睛和其它感官,还要开动脑筋去分析和判断。 五、弄清概念 有些化学实验的概念容易混淆,若没有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就易出现张冠李戴。如“光”与“火焰”、“烟”与“雾”、“浑浊”与“沉淀”、“溶解”与“熔化”等概念极易混淆,只有注意了它们的区别,才能正确描述这类实验现象。 六、不能用结论代替现象进行描述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而结论是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二者有联系、但不能相互代替,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之一是“有黑色固体产生”,而不能描述为“有四氧化三铁产生”。否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 陈阳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陈阳 发表时间:2017-09-27T10:34:01.440Z 来源:《教育学》2017年8月总第124期作者:陈阳[导读]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的重要途径。 山东省宁阳第十二中学271406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必要手段。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真正地发挥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平时教学中 的几点做法: 一、以人为本,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学生都是化学的初学者,他们刚接触化学,对化学知识了解甚少,甚至可以说没有,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开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基于这种认识,我对教材中安排的演示实验,总是先做足知识铺垫,按照学生的思维模式给出问题,力争知识的呈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演示过程中,力求做到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 比如,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时,首先让学生观察,提问是否发生反应?有的学生说反应了,有的学生说没反应,在激起认知矛盾之后,我取出事先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倒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震荡后让学生再观察,无一例外地都说反应了。追问原因,学生利用前面学的压强差分析得很到位,给予高度评价。这时,再拿出另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倒入10ml水,让学生再观察。学生开始小声议论,也瘪了;也有的说,不如刚才那个瘪得厉害。我提醒学生分析氢氧化钠溶液的组成,学生讨论一会儿后,我又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做了喷泉实验,学生发现二氧化碳与水、与氢氧化钠都能反应,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不一样,导致压强差不一样,所以现象类似,但程度不一样。接着出示几组对比实验的图片,对这个实验自然印象深刻,再趁机引导,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有关的知识便一气呵成。 二、精心设计,开展趣味实验教学 传统的实验都是教师按着教材向学生灌输,不能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比较压抑。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设计一些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让实验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眼球。这就便于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主动探究化学的奥秘。 在讲解微粒的性质时,鉴于微观知识点略微抽象,不好理解,我设计了利用空的杯子生烟的实验。在两只洁净干燥的玻璃杯,一只滴入几滴浓盐酸,一只滴入几滴浓氨水,转动杯子使液滴沾湿杯壁,随即用玻璃片盖上,把浓盐酸的杯子倒置在浓氨水的杯子上,抽去玻璃片,逐渐便能看到满杯白烟。该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就特别深刻。在教师的提示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下,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强化了学生的化学知识。 再如,在讲解“燃烧与灭火”这一知识点时,我用一块棉手帕放在盛有20ml95%的酒精和10ml水的混合液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绢。可以发现手帕可以燃烧,当火焰熄灭后,手帕依然完好无损。看到这个实验结果,学生们自然会觉得十分惊奇,继而精神振奋,兴趣盎然。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在教学中要与时俱进地改进现行的教学方法,加强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实验,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实验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自身体会,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态度,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设计习惯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化学实践能力。 1.重视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乐于动手的习惯。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帮”我做实验,当分组实验仪器、药品不够时,这是我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比如,学习了“溶液的酸碱性”后,我发给每位学生一张PH试纸,要求学生自由组合,4~5位学生一组,每人带一样生活中常见的液体,每组同学带来的液体不得重复,然后测出这些液体的PH值,确定液体的酸碱性,写出实验报告。学生对此兴趣都很浓,所测的液体范围也很广。 2.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的机会。为了满足学生需求,有时我会根据课程安排结合学生个性化设计和要求来准备一些小实验,利用课外大活动期间让他们走进实验室做实验。同时对于一些比较重要又没有危险的实验,我就把药品和仪器交代课代表负责,放在教室,让学生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做实验,人人参与,人人体验,充分体现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追寻真理的快乐。 3.重视家庭小实验,扩展学生动手的空间。家庭小实验材料、用品易得,一般在周末休假期间,我都会布置一个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知识来源于生活、去生活中体验真知的态度去创新研究。如做“简易净水器”,过滤器安排学生回家自选材料动手去做,下节课带来做实验,然后跟老师做的过滤器进行对比,看谁的效果比较好,学生兴趣很高,然后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 总之,化学实验能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同时能够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操作技能,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对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习品质起到重要作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反思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反思 中江县御河中学 张本爱 中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走向社会前具备必要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而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学生的创造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我谈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我国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是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育形式。”化学实验可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技素质。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比较平淡,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实验目的只是为简单化地验证化学原理,培养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不能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学生不能主动思考问题,不能联系实验过程与所学知识。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加强化学实验的启发性、探究性及趣味性。化学实验教学中实现趣味性,必须改变师生头脑里固有的实验模式。传统的实验模式是强调“训练”有素,整齐划一,学生必须无条件接受现成操作设计和规定。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学生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显然本来“教”的对象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判断能力,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却成了被动地被“填”的“鸭子”。只有接受的权力而无选择权力,这样的实验只能令人发困,令人讨厌!改变传统的实验模式,提高化学实验教学中趣味性,关键在于实验中多一些启发性和探索性! 一、倡导自由与开放式实验,进行启发式教学。 如果仔细研究初中化学教材里的许多实验,的确都有编辑合情合理的设计安排,紧紧抠住基本原理,倘若在教学中灵活使用,做一些改进革新,增添趣味性,则启发兴趣,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观察实验的动力。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按部就班的规范操作,不厌其烦地强调要防止试管炸裂,但学生并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试管炸裂,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只能按照教师的说法强记,其实他们很想看到炸裂的现象过程。这时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安排时间,不妨故意设计一个试管炸裂的破坏性实验。 器材:玻璃片(若干)、试管夹、试管(一只)、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水槽、水。

初中化学基本实验操作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知道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注意实验安全事项。知道试管、 试管夹、玻璃棒、酒精灯、胶头滴管、铁架台、烧杯、量筒、集气瓶等常用仪器名称和用途。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正确操作。 2 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试剂放在细口瓶中;气体放在贮气瓶中或随用随制。 (1)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药品遵守“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 (应用招气入鼻法。) ②药品没有具体说明取用量时,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亳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③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④固体药品的取用:a、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b、粉末状或细晶体用药匙取,必要时可用纸槽送入。操作:a、 把试管横放,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到试管口部,再把试管慢慢地竖起,使药品缓缓地滑到试管底部;(一横二放三慢竖,防止打破容器。)b、略斜的持试管,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状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竖起,使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一斜二送三直立,防止药品沾在试管壁。) ⑤液体药品的取用:取下瓶塞,倒放桌上,试剂瓶的标签向手心(防止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靠试管口,倒 完后盖紧瓶塞,将试剂瓶放回原处。 定量取用液体操作: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数(若仰视会使读数偏小,俯视会使读数偏大);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滴管,注意胶头在上,滴管不要接触反应容器内壁,不要放在实验台上,以免沾污滴管。 ⑥浓酸,浓碱的使用:浓酸、浓碱都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要格外小心,防止皮肤、衣物被腐蚀。(課本P147) ⑶固体药品称量:使用托盘天平,一般能精确到0.1克。 使用步骤注意事项:①先调整零点;②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③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④砝码用镊子夹取;⑤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干燥的药品放在洁净的纸上称量,易潮解的和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等玻璃器皿里称量。) ⑷物质的加热。 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检查灯芯的高度是否合适,检查酒精量是否为酒精灯容积的1/4——2/3;不能 给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点燃酒精灯用火柴,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防止发生火灾。) ②加热时所用仪器:固体用试管、蒸发皿;液体用试管、烧杯、蒸发皿和烧瓶。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 皿、燃烧匙;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给物质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胶头滴管、水槽。 ③加热操作: a、用酒精灯的外焰 酒精灯的灯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 b、加热固体物质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先预热试管,再把酒精灯固定在放固体物质的部位用外焰加热;

新课程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新课程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树德中学黄智槐 关键字:新课程实验教学 摘要:新的课程观要求,实验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需要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形成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因此教学形式要随之改革创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基本操作和创造能力,是一位中学化学教师非常艰巨但又非常光荣和重要的任务。新的课程观要求:全面的化学教育,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需要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形成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最有效的一种教学形式①。因此,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化学实验教学也应该发生相应的改革。 化学实验教学包括两个部分,即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优化实验教学,就应该转变传统的验证式实验教学模式,而尽可能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可多开放实验室,或设计一些随堂实验,变结论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渗透技术教育,鼓励多动手,以培养具备多种能力的素质型学生。 一.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探究 课堂演示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学生提供鲜明、准确、生动的感性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

推理能力,它的成功与否对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位化学教师都应在如何成功完成演示实验方面下许多功夫,然而,仅有成功的演示实验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就完全成功的,很多时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罢了。在教师演示时,学生在干什么呢?有的只看热闹,由于“事不关己”,思维不活跃;有的虽然对教师的演示实验都能看清楚,操作方法和现象也记住了,但由于观察点不集中,对实验的原理未能作进一步的判断、分析;有的根本不知道应看什么,现象一出来,只会兴奋甚至赞叹,但毫无收获……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两点不容忽视:第一,因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因学生距离讲台太远,使学生观察点不集中,不知道该看什么,等现象出来时,已经来不及了;第二,演示实验的主体是教师,观察的内容因教师的引导有很强的指向性,学生观察带有很大的被动性。 新课程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为改变以往实验教学中暴露出的被动局面,在实验教学中,我注意强调“变分散为集中,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和思维积极性,把他们“分散了”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②。比如在“钠与水反应实验”中,我强调了观察的要点,让学生有目的地集中精力观察现象;同时叫几位学生动手操作,现身说法,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另外,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观念,改变实验主体,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增加其参与程度,并培养其实验操作技能,在卤素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扮

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我国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是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育形式。”所以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实验教学是完成化学教学的目的和手段,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动手、动脑、创新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所以化学教学中一定要把实验教学放在首位。 中学化学实验相对来说大部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较少。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实验教学的常用模式是: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明确地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再把实验现象、结果与所讲授的新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做概括总结。观察实验和做实验主要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是为了进一步掌握已学的知识。做完实验的概括、小结等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整理、归纳,以便构成相关知识的网络体系,使之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一般只是被动地接受、巩固和检验知识,实验起的仅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检验知识的目的。条件差的一些学校,化学教师甚至采取讲实验、背实验的方法完成实验教学,而考试成绩却不一定差。评价学校及化学教师的标准也主要是考试分数,所以化学实验教学一直处于次要地位,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力也未得到锻炼和培养。 为了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和特别爱好,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开端。化学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下面就实验教学浅谈几点做法。1保证演示实验效果,使实验现象明显。如“科教版第三章氧气的制备分别用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加热过氧化氢;分别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现象就不同。这样就可以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望。 2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氧气的有关性质,镁燃烧、硫燃烧、锌跟稀硫酸反应、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酸和碱的溶液跟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的作用等比较容易操作的实验,边讲边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 摘要: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更是学科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必须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实验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更能在实验中获得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一、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是学生首次进行正规的化学学习,而且这个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往往是来自于他们的兴趣,而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方法:丰富实验类型,如课堂演示实验、课外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创设实验情境,如问题情境、真实情境、探究情境等。 二、实施探究性实验 在以往的化学教学中一般都是采用验证性实验来传授知识,教师先进行知识的传授,然后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

知识进行验证,这样的实验过程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容易使学生的认知受到局限。 【验证性实验操作】学习“二氧化碳”时,教师如果直接跟学生说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学生必定会有所疑虑,然后教师又针对这一问题进行验证。 【探究性实验】同样分析“二氧化碳与空气重量比的实验”。教师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并针对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分析: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是由学生主动得出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学生印象更加深刻,也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虽然探究性实验只是对验证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了调换,但是却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探究更能使学生获得满足。 三、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得以提高和发展的重要承载者。而且知识的学习需要不断地探索,需要学生具备各种能力才能实现。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验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验教学要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依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思路―解决问题―实验验证的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这比单纯的识记更能促使

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篇一:化学实验教学反思通过对我校九年级化学实验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分析,探究了当前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实验教学的功能、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误区等进行了反思。 1.实验设计能力差。从实验设计分析来看,部分学生实验整体设计意识差。多数学生在设计实验步骤时,对仪器、药品的合理使用,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整性也存在明显不足。这些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才修改完成。 2.基本仪器、药品的使用技能差。在实验考查具体动手操作时,九年级学生对于那些常用的仪器药品的实验操作,如液体的量取、药品的取用、气体的收集、试纸的使用、滴管的使用等都有不足之处。 3.缺乏探究性实验技巧。实验教学中,设计性和实验往往是最薄弱的。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教师生怕学生在实验中会有差错、闪失,不让学生亲自验证,通常只是将最佳的实验方案提供给学生,并对试剂的用量、实验步骤、注意事项陈述得一清二楚,这就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失去了培养学生创造性、开拓性思维的最佳场所和机会。 4.没有引导学生将实验与生活相结合。为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应当引导学生方泛地开展对平时家庭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新教材提供了许多家庭小实验,如石墨导电、生成炭黑、清洗餐具等,可以让学生在家动手验证所学知识,同时在课堂上结合自然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而有些教师却不能有机结合,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失去了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机会。5、缺乏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教学技巧。长期以来,教师包办学生实验设计方案,觉得实验技能仅仅是操作技能,学生只要能动手操作就可以了,而不注重培养学生顺利完成化学实验所需要的观察、设计、数据处理等技能,这就势必会影响学生解决实验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形成。二、改进今后实验教学的想法: 1、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知识与科学素养的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创新、协作学习能力。每一堂实验课,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根据实验步骤和所需药品仪器;课堂上强调使用仪器的规范性,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并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对错,对误差进行原因分析。 2、研究课标,充分理解化学实验在教学的作用。 3、研究科学探究的教学技巧和技术,使科学探究教学落到实处。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注意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并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用PH试纸测日常生活用品如食醋、酱油、水果、牙膏、肥皂、洗洁精等的酸碱性;关心环境,测量雨水的酸碱度提倡绿色化学。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4、优化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实验能力。通过对实验的补充、优化,增加分级实验,让实验教学为理论教学服务。总之,在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对培养新型创造性人才具有特殊的意义。篇二:化学实验教学反思一、应适当增加实验,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探究能力。在教学酸溶液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时,除做好铁锈的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外,还可增加由学生分组做氧化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实验易做,现象明显。通过两组实验的观察,更能使学生理解酸溶液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便于学生得出和掌握规律。在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的教学中,可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先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闻气味,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闻气味。这样,既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规律,又可以加强环保教育,强化环保意识,同时也增强了处理污染物的措施,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二、应以创新实验为突破口,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要求各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化学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氢气的燃烧实验,常把氢气通过玻璃管然后点燃,燃烧时只观察到淡淡的黄色火焰而看不到淡蓝色,因为玻璃中含钠元素所影响的,可向学生如实相告。为了观察的氢气燃烧的真实现象,可以设计出不用玻璃管,改用注射用的大号针头代替玻璃管,这样就可以观察的燃烧的真实现象,实验更直观、更富有吸引力,最重要的是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如:氢气的燃烧爆炸创新

2018年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宿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理化实验号中考报名号姓名学校 试题一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40克 实验内容:通过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配制40克5%的氯化钠溶液。 目的要求:1、依据要求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水的体积。 2、正确使用天平称量氯化钠的质量。 3、正确使用量筒、胶头滴管量取一定体积液体。 4、溶解氯化钠。 5、洗涤仪器、整理复位。 6、填写实验记录。 仪器药品:试管架、托盘天平(带砝码)、方纸片、药匙、量筒(50 mL)、胶头滴管(放盛水的烧杯中)、 玻璃棒(放烧杯中)、200mL烧杯两个(分别贴 标签配溶液和回收氯化钠)、500 mL烧杯一个(贴 标签回收氯化钠溶液)、蒸馏水(放细口瓶中)、 氯化钠粉末(放试剂瓶中)、擦纸 实验记录: 1、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 40g ⅹ5%=2g 2、计算所需水的质量、体积。 40g – 2g = 38g 38g ÷1g/cm3 = 38 cm3 = 38 mL 宿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化学实验操作试题评分细则

试题一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40克 实验内容:通过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配制40克5%的氯化钠溶液。 仪器药品:试管架、托盘天平(带砝码)、方纸片、药匙、量筒(50 mL)、胶头滴管(放盛水的烧杯中)、 玻璃棒(放烧杯中)、200mL烧杯2个(分别贴 标签配溶液和回收氯化钠)、500 mL烧杯1个 (贴标签回收氯化钠溶液)、蒸馏水(放细口瓶

宿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理科实验号中考报名号姓名学校 试题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内容:1、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值。 2、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反 应、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验证碳酸钠的化学 性质。 目的要求:1、正确取用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 2、正确测定液体的PH值。 3、正确使用胶头滴管。

对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方式的几点认识

对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方式的几点认识 三里畈中学洪贵鹏 【摘要】新化学课程赋予了化学实验新的理念、新的目标与新的评价标准,非常适应当今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对广大教师而言就是如何落实的问题。本文就实验教学方式的转变上与各位作些探究,旨在更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更好的实现化学新课程的教育目标,特阐述以下几点认识:重视科学方法培养;重点情感培养;实验技能与探究相结合,另外应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关键词】激发探究兴趣;培养探究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最自主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为学生创造了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激发兴趣、培养科学精神的生动的学习情境。新教材中正是通过“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联想与启示”、“拓展视野”、“练习与实践”等栏目来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观。新课程中对实验内容的选择注重实验探究活动,如对化学物质组成的实验探究,对化学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对化学物质变化的实验探究。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学领域中过分夸大了化学实验所起的验证知识、原理、培养实验技能的作用,而忽视了实验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探究功能。坦率地说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新化学课程实验功能及其内容形式已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再好的设想和理念也需要落实,其关键还在于“如何教”和“如何学”。可以肯定的是“穿新鞋走老路”的办法是走不通的,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1.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 我们知道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通过探究,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究过程,积极主动的获取化学知识,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1在化学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我们知道,化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活动,可以把观察、实验控制、收集事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反思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反思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反思一:学生初次走进化学实验室,非常兴奋,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首先要明确实验规则,其次学习一些简单的、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首先让学生认识所在的实验室(包括设备、仪器、药品),这样做实验才能得心应手。 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药品及其图标,药品使用中三不原则,让学生初步了解部分代表性(有毒、易燃、有腐蚀性)的药品。 进而讨论并归纳出使用药品的注意事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成功完成以后化学实验的基础,也是学生良好实验习惯养成的开始,因此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遵守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和化学实验的操作,切实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严肃认真、科学求实的实验态度。 走进化学实验室其中量筒和滴管的使用是本节课的难点,需要教师认真示范,学生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掌握。 初次接触操作较为复杂的量筒、滴管,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较多的错误,如滴管的拿法有些同学就会出错。 对待学生的错误首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事先多强调。

再就是如果学生还是犯了同样的错误,也要心平气和地纠正,不可大声斥责,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对于量筒的使用,一定要反复演练,让学生切实掌握好。 酒精灯是初中化学实验室中最主要的热源,它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使用不当可能造成危险。 同样给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也较多,如果操作不当也会造成比较危险的后果。 因此教师除了演示并严格要求外,最好事先培训几名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助手,让他们先掌握了正确的操作,在其他学生练习时,帮老师来巡视指导,以确保实验安全、成功。 在讲解具体的基本操作(如:固体药品的取用),采用如下环节:学生认识取用固体的仪器,阅读、归纳操作要领,找出注意事项;仔细观看老师规范演示的基本操作,并认真听取老师强调的注意事项;学生进行操作,老师纠正错漏之处。 通过此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能力。 在此基础上可引发学生思考:如果药品是液态的,应用什么仪器取用?怎样取用呢?激发并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意识。 在讲解取用液体药品的操作前,可观看一段录象,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错误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 最后,课堂小结采用听取学生小结汇报的方式,从而了解本节课的宏观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归纳总结的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认识仪器:

二、安全要求: 1、不要用手接触药品,也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和尝试任何药品的味道。 2、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要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制定

容器内。 3、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一眼睛里溅入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提倡使用防护眼镜。 4.在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也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向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火。 三、基本操作: (一)取药品 1、固体药品 (1)粉末状:一横二送三直立,全落底。 (2)块状:一横二放三慢竖,缓缓滑。 2、液体药品 (1)大量:倒,塞倒放,签朝手,口挨口,缓缓倒。 (2)少量:胶头滴管:滴加时在容器正上方,防止玷污试管和污染试剂,不要平放或倒置,不能放在桌子上,用完用清水冲洗(滴瓶上的除外) (3)定量:量筒:量液时,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度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 3、气体收集 (1)排气法:向上排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且不与空气反应的。 向下排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且不与空气反应的。 (2)排水法:适用于难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且不与水反应。 (二)加热 仪器:酒精灯 1、(1)灯内酒精不多于2/3 (2)用外焰加热 2、给固体加热: (1)仪器:试管,蒸发皿 (2)注意事项:A.先预热,再固定。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C.试管外壁不能有水(炸裂) D.热试管不用冷水冲洗(炸裂) E.试管不接触灯芯(防止炸裂) 3、给液体加热 (1)仪器:试管,蒸发皿,烧杯,烧瓶(其中,后两个须垫石棉网) (2)注意事项:A.先预热,一直预热(来回移动试管)。 B.试管内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 C.试管与桌面成45度 D.试管口不朝着有人的方向 (三)称量:用托盘天平 零件:托盘(两个)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砝码。 称量步骤: 1、称量前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果天平未达到平衡,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用镊子夹取,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从验证走向实证—新课程背景下化学验证性实验教学新视角与案例分析

从验证走向实证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验证性实验教学的新视角及案例分析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大力倡导科学探究的今天,高中化学验证性实验教学如何走出尴尬,落实“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笔者提出了以科学过程性技能的培养为主 导的教学视角,从验证走向实证,最终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本文结合(苏 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版,P 39)验证性实 验——氢氧燃料电池的研究性学习教学为例,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验证性实验过程与方法科学过程技能科学素养 1.问题的提出——课程目标的创新与验证性实验教学的尴尬 新一轮课程改革努力凸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要彻底扭转“应试教育”的弊端,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与完整的人格。为此《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下面简称《标准》)“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体系”(下面简称“三维”目标),要求学生在上述三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科学素养的提升。大家普遍认为“三维”目标的提出是个亮点,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可谓是亮点中的“亮点”,又是亮点中的“难点”。化学学科如何阐释本学科的“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根据对《标准》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过程”指的是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主要是指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方法),还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教学则更多的承载着落实“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的重任。所以新课程一改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着学生看实验多,做实验少;验证性实验多,探究性实验少的状况,充分发挥实验作用,把大量的实验分散在教材的“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栏目之中;同时新课程还淡化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界限,把大量的演示或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探究性实验、为学生亲手做实验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教学过程缺少探究性”的观点引起了人们对验证性实验价值的怀疑,以及对“科学探究”的误解。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验证性实验”不具有“科学探究”的功能,在倡导以“科学探究”为显著标志的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今天,验证性实验似乎已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其实,验证性实验不应受到责备,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形式,验证性实验无论是在化学研究中还是在化学教育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其作用也是任何其他类型实验所无法替代的。现实中人们对验证性实验的认识所暴露出的一些误区,是与传统的对验证性实验的价值缺少应有的认识和对验证性实验教学的安排不当有关,这同时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精选.doc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精选 篇一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物质的量"时,如果对"物质的量、微粒数、摩尔质量等"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定义和概念的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化学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与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化学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

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师生的达标意识要强,达成度要高。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马上就接受。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二、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其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物理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度自然。其次,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其二,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作为一名新教师,开始时缺乏些粉笔字的经验,没有考虑到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特别是没有考虑到要合理地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