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语言算法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_省略_策略在C语言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案例_张逸琴

C语言算法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_省略_策略在C语言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案例_张逸琴

精神,使学生在毕业实习结束时达到直接上岗的要求。

4.不定期的顶岗实习:酒店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进行短期顶岗实习,对学生实行“零距离”培养,使学生在一种“学校+企业”模式的教育氛围下,提升专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素质。

(二)全方位结合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1.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发挥其应有功能并进行合理的管理

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按功能性质,一般可以分为练功性实习实训基地和模拟性实习实训基地。练功性实习实训基地是为完成基本技能训练任务而设置的,如餐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礼仪形体训练室等。模拟性实习实训基地是模仿在职业环境中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而设置的,如模拟客房、模拟中餐厅、模拟西餐厅、模拟酒吧、模拟厨房等让学生进行日常模拟实习,这些基地都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保证。

2.以多种形式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1)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要办好酒店管理专业,一定要有合作良好的酒店作为固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如笔者调查的高职院校中,大多数选择五星级酒店或一些声誉良好的高星级酒店作为合作对象,这些酒店一般管理较为规范,特别是一些世界酒店联号属下的酒店更能让学生学到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

(2)校企联合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对于学校来说,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也可以解决部分基地建设经费投入问题。对企业来说,投入一定的成本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与学校共同培养员工,使员工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能力。教师和企业在访谈中也分别表达了各自希望寻求多层面合作的愿望,可以取长补短,实现互惠互利。

(3)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联合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创造条件,如:建设示范性基地等,实现资源共享,改善高职实习实训条件。

(三)有效培养“双师型”教师

很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走向讲台的,多数缺乏实践创新能力和相关专业职业技能,总让学生有一种“照本宣科”或“纸上谈兵”的感觉,这一点从以上诊断结果同样也得出这一结论。因此,要突出高职的办学特色和实现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必须要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

教学,又能有效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具体做法如下:

1.学校有计划地对专业教师开展各类培训,如安排到酒店进行专业实践,使教师在实践中提高技能水平,跟上行业发展需求,培养自己具有从事相关职业活动的能力,以便在教学中理论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

2.学校邀请酒店管理专业的一些专家、行业资深人士以多种形式给老师传授经验和技能,还可以邀请专家加入学校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或来校做兼职教师,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

3.组织专业教师出国考察、培训或交流,让教师可以接触到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开拓思路,学习和借鉴其中有益的经验和做法,甚至还可以开展一些教学合作与交流。

(四)加强中外合作办学与交流

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和管理还可以学习国外职业教育的某些做法,借鉴其技能培养模式,重视与国际职业教育的接轨,加强中外合作办学与交流,吸收和利用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参加国外职业培训中心的短期培训或“洋实习”。如我国一些职业院校已和德国F +U 继续教育与转岗培训集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师生共同参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学习班,让教师和学生耳闻目睹德国职业教育运作流程,尤其是实训实习环节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其中特别值得酒店管理专业借鉴的是:在德国开姆尼兹实习公司F+U 教育中心的餐厅里,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工作,学生轮流顶岗,负责餐厅日常运营,解决烹饪、酒店管理和市场营销三个专业的实训实习。◎

参考文献

1 季苹.学校管理诊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102 季苹.学校管理诊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 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叶立群.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

[责任编辑:李丹]

C 语言算法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于协作组的思维可视化策略在C 语言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案例

张逸琴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汕头516600)

[摘 要] 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即在于教会学生思维,C 语言程序设计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一门计算机技术基础教学课,学

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教学案例的形式探讨了思维可视化策略在C 语言算法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策略;C 语言;算法;思维能力[中图分类号]G 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53(2006)09—0126—02 一、课题的提出

所谓算法(a l g o r i t h m )是为解决一个问题而采取的方法、

过程或思路[1]

。它是程序的灵魂。只要掌握了算法设计,就可以用学过的任何一种计算机语言去实现这个算法。算法是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重点,亦是教学难点。在C 语言学习过程中算法设计的实质就是要建立问题的求解模型,涉及众多领域。且由于学生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积累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会形成不同的算法,因而形成

了算法的多样性。如何在C 语言的算法教学中探索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笔者在教学中思考的问题。

在不断探索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国内外研究者们纷纷提出了许多不同类型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其中吉尔福特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认为:所有的创造性思维都包含着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与问题解决很难完全分开。这一模式是以学生记忆中已贮存的知识经验为

126

教育研究

2006年 第09期

[收稿日期]2006-05-30

[作者简介]张逸琴(1973-),女,汕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研室主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在读硕士。

基础,其中对问题进行的发散性加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该模式认为学生对问题进行发散性加工的时候,正是创造性思维开始发生的时候。吉尔福特一方面使创造性思维教学进入“问题解决”的情境,另一方面对问题解决却没有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案,但他仍对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思路。

在以上模式的启发下,笔者认为,C语言教学最终是要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逻辑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达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在课堂上学生想的是什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出假设:在教学中,采取充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可视化的策略,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二、思维可视化策略在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实行分组学习,将实验组同学25人分成五个小组,每小组由5人组合,采取小组协作形式,形成一个“工作团队”,由小组组长负责组织该组组员的课程学习及讨论。这样,基于协作组的学习过程思维的可视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组内的组员与组员之间思维的可视化;二是在小组与小组之间思维可视化。两个不同层次的思维可视化在时间先后及概括性上存在差异,但实现策略是相同的:

(一)借助出声思维实现思维的可视化

思维是[2]:“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所作出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华生(J.Wa t-s o n)认为[3]:“思维和语言一样,也是一种语言习惯,或称为语言形式的思维。”“思维的行为是内在的言语运动。思维是无声的说话,言语是出声的思维。”可见,出声思维是以外部有声言语为物质外壳的。

思维可视化建立在思维发展的认知心理学基础之上,思维按其外部表现可以分为“可视思维”和“出声思维”两种[4],思维可视化包括可视思维和出声思维两种思维活动。可视思维是指在极短时间内将外部言语刺激,经过同化和顺应过程转化为内部言语的思维过程,它需要积极的思维参与。出声思维是指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即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过程,它除了要求思维的积极参与外,还要求用言语表达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二)辅以板书或画图等实现思维的可视化

在用言语表达思维的过程中,可以辅以板书或画图等手段,让听者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产生表象,再以表象为基本材料进行想象,从而有助于思维的可视化,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并起到开拓思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作用;也有助于学生利用眼前有限的信息线索,重新组织已贮存的表象,产生相应的形象,以便理解事物,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重组。

三、教学案例:百钱买百鸡问题

提出问题:用100元钱买100只鸡。其中母鸡一只5元,公鸡一只3元,小鸡3只一元,问公鸡、母鸡、小鸡各买几只?

第一步,教师首先向各组介绍枚举法:枚举法又称穷举法,有许多问题的解隐藏在多个可能之中。穷举就是对多种可能情形一一测试,从多种可能中找出符合条件的一个或一组解。

第二步,假设买公鸡x只、母鸡y只、小鸡z只,要求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对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同学们很感兴趣,立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对各组情况的了解,发现五组同学都很快得到以下模型:

5*x+3*y+z/3=100

x+y+z=100

第三步,提出问题:两个方程,却有三个未知数,显然这是一个不定方程,它有多组解,现在只能把所有可能的解一一枚举代入,使得两式同时成立的即为其解,现在请各组讨论这些可能解的范围。十分钟后请各小组发言(由老师随机抽取)。

各小组马上展开讨论,教师也加入到其中一组旁听。通过观察发现全体同学都认真参与进来。这一阶段正如吉尔福特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中所描述的一样,是小组成员以记忆中已贮存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问题进行的发散性思维,组员们各抒已见,必要时辅以画草图加以说明,最终小组成员要达成共识,即进行收敛性思维。这是组内的组员与组员之间思维的可视化。

第四步,十分钟后,各组派代表将自己小组讨论结果公布在黑板上,A组:0≤x≤100;

0≤y≤100;z=100-x-y;B组0≤x≤20;0≤y≤33;z= 100-x-y;C组0≤x≤100;0≤y≤100;0≤z≤100;D组0≤x ≤20;0≤y≤33;z=100-x-y;E组0≤x≤19;0≤y≤33;0≤

z≤100;

第五步,教师问:哪一组的数据是最显而易见的呢?同

学们均回答是C组数据,并表示该组数据只反映了最表层的信息。

教师问:C组和E组最后一组数据为0≤z≤100,其它几组数据表示为z=100-x-y,那么它们的意义区别在哪呢?我们请A组同学代表发言。A组代表叙述:我们组考虑可以用两重循环来控制x,y,小鸡个数可由方程z=100-x-y来确定,但必须使它们能满足方程:5*x+3*y+z/3=100,便可得到一组满足题意的x,y,z。

教师问:很好,我们再看A组和C组同学的前两组数据均为0≤x≤100,0≤y≤100;而B组和D组同学三组数据都完全相同,前两组对应数据是0≤x≤20,0≤y≤33;E组同学数据则为0≤x≤19,0≤y≤33。它们之间又传达了怎样不同的意义呢?我们请出B组一位同学为大家解释。

B组代表走到讲台上,一边板书一边叙述:100只鸡中公鸡最多只能买i n t(100/5)=20只,母鸡最多只能买i n t(100/ 3)=33只,这样我们在写穷举公鸡的外循环语句时就将f o r (x=0;x<=100;x++)改写为f o r(x=0;x<=20;x++),也就是将外循环次数从100次降到20次。

其他同学马上在下面发言说“不对,应该是从101次降到21次”。

教师:对,要仔细一些,那么外循环次数从101次降到21

次意味着什么?B组代表回答:减少循环次数,精简程序。

教师:非常好,优化程序正是大家要提高的能力。现在请大家再看E组同学的第一组数据是0≤x≤19,是否恰当?

学生(思考后):一共要买100只鸡,因此公鸡数不能达

到最大值20,同理母鸡数也不能达到33,可以将数据改为: 0≤x≤19;

0≤y≤32;

z=100-x-y;

教师:谁能对利用枚举法求解作一总结?

学生:关键在于要分析清楚各变量的可能解的范围。

教师:很好,利用枚举法进行求解,关键在于对命题建立

了正确的数学模型后,根据命题来确定数学模型中各变量的变化范围,即找出可能的解的范围,然后利用循环语句及条件判断逐步求得精确解或证明。

四、教学分析及结论

在以上整个过程中,老师并未直接讲授教学内容,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完成。分析其原因:不论是在小组内讨论,还是在组与组之间讨论,在发言的同学本身是一个知识结构化的过程,他在这个过程中要努力将自己零散的知识系统结构化,并给其他同学提供尽可能直观的视觉表象;同学们在听别人发言时,大脑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也在进行着积极的思维活动,他们在想象,在分析,并会把自己的分析结果与之进行对比,还要即时做出判断,进行知识的结构化重组。同学们之间进行的相互交流更是一个知识互补的过程。通过这种基于协作组的可视化策略,实现了在教师主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

从知识管理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流动,存储和创新的过程。知识存在于人脑中,根据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5]:一种是客观及易于用语言表达的,可以客观捕捉及描述的,这种知识叫显性知识(E x p l i c i t K n o w l e d g e)。显性知识容易以具体之方式储存及流通,多具有文字性与结构性。另一种是主观及不易形式化的,通常是透过个人的经验、印象、熟练的技术、文化、习惯等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即隐性知识(T a c i t K n o w l e d g e)。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一方面,在以上过程中,除了显性知识的传递外,更重要的是还存在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隐性知识传递,即学生们通过协作学习,彼此间相互受影响,学生在互相帮助,互相协作的关系中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解题思路,思维方式,学习经验,良好习惯,气质的养成等的交流,从而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老师在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充当学生的长辈和朋友的双重角色。因此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同样也存在

127

2006年 第09期教育研究

着隐性知识传递,老师通过参与学生的活动,在关键时刻给出意见和建议,实现了人格魅力,习惯,解题思路,思维方式等的交流。

但值得注意的是教无定法,思维可视化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教学最终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更多更有效的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不断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与学方式,培养新型人才仍是我们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注释

[1]张基温著.《C 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4年6月

[2]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1.9[3]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4]庄严.“思维可视化”的活动设计[J ].科学课,2004

年第12期

[5]尤克强.知识管理实践的三种策略.h t t p ://b l o g .

b l o g

c h i n a .c o m/r e f e r .225894.h t m l ,2004.11.01

参考文献

1 周军著.教学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2 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 ].四川大学出版社3 兰宏生.“整合”之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N ].《中国教育报》,2001.12.24 庄严.“思维可视化”的活动设计[J ].科学课,2004年第12期5 张基温著.C 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责任编辑:文哲]

对于商务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张仁霞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摘 要] 商务英语是一门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所以传统的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不适合商务英语的教学。

作者从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情境设置、多媒体辅助、合作学习、教师角色转变等几个方面探讨对于商务英语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商务英语;情景;多媒体;合作学习[中图分类号]H 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53(2006)09—0128—02 现在中国的外企越来越多,入世之后,现代企业需要的是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不但要懂得商务知识,还要会用外语进行流利的商务沟通。我们的商务英语教学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的培养模式。

我校作为职业导向的本科院校,现在已经获得了职业教育等专业的硕士培养资格。职业性、实践性、实用性是我们在课程设置上的一个特点和优势。大英部的商务英语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开课的。作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一个实践,本人承担了商务英语的授课任务,学习者皆为通过四级考试的大二学生。为期六周的课程,对于商务英语的教学,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现归纳如下:

一、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注重实用性、适用性、综合性和跨文化性

教材选择要注意其语言的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英语水平相适应。过于艰深的教材和学习资料会分散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注意力转而首先去突破语言障碍。例如《国际剑桥商务英语中级》中的听力相对于本校非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来说还是太难了,所以可以选择其他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商务英语听力材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确定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所以首先要对学生的需求有个深入系统的了解。

商务英语包含英语、商务技能(讲演、营销、谈判、信函撰写等)、商业词汇和文化四个层面。课程设置既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又能将五项技能与商务活动水乳交融。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仅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能够熟练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日常工作。可以将授课与B E C 考试联系起来,把专业课的内容和证书考试相结合。这样学生学习更加有的放矢,有所依托。教材和课程设置应该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商贸知识的传授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商务英语不同于一般英语的独特之处和体裁特点,学习材料也应该是丰富多彩、涉猎面广、难易适中、生动有趣的。

商务英语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教师也应

设计实用性的课件,供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模拟谈判等练习,以提高学生将来工作的实战能力。

商务英语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所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培养上午交际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学过程中适当介绍有关国家概况,例如人文历史、政治经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风景名胜等,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可以切实地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更多地了解贸易伙伴们的情况,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促进跨文化交流是商务英语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

二、创设合理的商务情景,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强调:“学习者要有一种经验的真实情景,而且只有在这种情景中才能促使学生去思考真实的问题,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使学生在游戏和实践过程中主动参与活动。(彭娅,2005)

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商务英语的目标之一。在有限的商务英语课程总学时内,不应过分强调语音、语法、句型的操练。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模拟广交会谈判、产品展示和市场问卷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以英语为媒介、以意义为中心、以任务为依据、以交际为目的完全投入到角色扮演中。参与-探索-思考成为一个主动的积极

的行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情境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角色的体会可以激发他们对于将来真实职业场景的想象和分析,培养他们创造性地积极的思维活动。

模拟活动进行多了,学生们最初的紧张感逐步减轻,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投入到这种知识与参与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中。

三、巧用网络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有效互动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商务英语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借助网络优势,师生之间还可通过电子邮件或B B S 讨论

128

教育研究

2006年 第09期

[收稿日期]2006-04-18

[作者简介]张仁霞(1979-),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大英部教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