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1.1(1)土壤的基本组成

3.1.1(1)土壤的基本组成

3.1.1(1)土壤的基本组成

班级: 姓名: 生命不息, 折腾不止 乌审旗职业中学导学案

1

§3.1 土壤的基本组成

1. 土壤固相组成 (1土壤矿物质)

年级:高一 科目:植物生产与环境 课型:新课 主备人:张志伟 时间: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土壤、土壤肥力的概念,熟悉土壤的基本组成,理解土壤的固

相组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熟悉土壤由三相组成,熟悉土壤的固

相组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土壤组成更加理性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土壤、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的基本组成,土壤的固相组成 2.难点:土壤的固相组成 学习用具:导学案,黑板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

1. 植物生产属于__________生产,具有两大要素,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 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设问导读

1. 土壤的概念?土壤肥力的概念?

2. 土壤三相组成包括哪些?

3. 土壤固相主要含有什么物质?

4. 土壤矿物质是指什么?什么是土壤质地?可分为哪几类? 三、自学检测 一、填写下列空白:

1. 土壤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能够生长__________________的疏松表层。 。

2. 土壤肥力是__________适时供给并协调____________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能力。_________是植物生产的重要保障。

3. 土壤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态组成。

土壤固相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于土壤孔隙中的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土壤三相相互__________、相互__________,形成一个统一体,是土壤肥力的__________基础。

4. 土壤固相是土壤的基本_________组成,决定着土壤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性质。

5. 土壤矿物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土壤质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生产实际中常将粒径在___________的土粒称为物理性砂粒,粒径_________的土粒称为_____________,也即通常所称的_______和_______。砂粒对于改善_______、_______有益,而黏粒主要起着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8. 卡庆斯基质地分级将土壤质地分成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四、巩固练习

1. 土壤肥力的四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黏粒也即通常所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砂粒对于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益;而黏粒主要起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 生活实际中常将粒径在 ( )的土粒称为物理性砂粒

A. 1—0.1 mm

B. 0.1—0.01 mm

C.1—0.01 mm

D. 0.1—0.01mm 4.矿物质养分含量最丰富的土壤颗粒是 ( ) A. 砂粒 B. 黏粒 C. 粉粒 D. 石粒

5. 土壤区别于陆地表面其它疏松表层的本质特征是 ( ) A. 能够生长绿色植物 B. 具有肥力

C .有微生物的存在 D. 由岩石风化后的母质发育而来 6. 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黏粒的界限是 ( )粒径

A. 0.1 mm

B. 0.01 mm

C. 0.001 mm

D. 0.0001 mm 五、课后作业 请解释:

1. 土壤;土壤肥力;土壤质地 六、安全教育

乘车安全:不乘坐无牌、无营运证、超载的车辆。乘坐校车或其他车辆听从安排,行驶中,不要将头、手、身体伸出窗外。

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doc

课题:第五课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土壤的概念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了解土壤的肥力特性以及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通过对土壤肥力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学习,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观。 4.使学生了解生物对土壤肥力形成的作用及人类活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5.通过“土壤与生物”关系图的分析,提高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6.通过对土壤肥力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学习,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观。 【重点难点】: 重点:1.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土壤的肥力特征 难点: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讲授过程】: 【引入新课】: 1.生物对地理环境作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生物圈对其他三大圈层有何作用? 3.绿色植物对环境具有哪些保护作用? 生物尤其是绿色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土壤作为地理环境中特殊的一员,对地理环境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一问题。 【讲授新课】: 1.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指导学生阅读课 本图4.34,思考土 壤的含义。 (2)指导学生阅读课 本P110内容,了解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 的三个作用。 ①四大圈层过渡地 带,结合陆地环境 各要素的枢纽; ②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③能够生长植物、并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立足条件 第1 页共3页

课题:第五课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2.土壤的肥力特性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11,了解 土壤的本质属性 土壤肥力的概念 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土壤组成的关系 3.土壤的物质组成 (1)指导学生读图4.36,思考: 土壤由哪几部分组成? (2)引导学生根据课本P111第二到四段,填写下表: (1)指导学生阅读P111右第二段,了解土壤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十分密切,知道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 (2)举例: 化肥、农家肥对土壤的不同影响 这些年来,许多农民施用的化肥不少,但 粮食产量却没有明显上升,为什么?他们 该怎么办? 一些发达国家的耕作制度——休耕制度 休耕对土壤的影响有哪些? 指导学生读图,了解土壤的剖面结构;知 道土壤剖面与肥力之间的关系。 (3)结论: 土壤是一种永续性的可更新资源 1.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11-112这一段,初步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 (2)指导学生分析图4.37,要求学生比较成土母质、原始土壤和成熟土壤的异同,进一步了解土壤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3)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 即: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使土壤中的有机质能得以积累。 2.生物对土质的改造作用 指导学生读图4.38,思考: 第2 页共3页

土壤的组成和性状_教案

土壤的组成和性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土壤是由矿物质、水、和空气等不同物质混合构成的,土壤中还有大量微生物; 2.了解土壤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土壤形成过程中腐殖质积累越多,土壤越肥沃; 3.了解土壤有多种多样的用途,土壤与地球上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试验,知道土壤具有不同的质地和结构,会使土壤水分、空气和养分状况产生大量差异。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保护耕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土壤的构成; 2.土壤的质地和结构; 3.土壤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引入: 诗歌欣赏:放眼大自然,无尽视野使你的心情舒畅,无数绿野让大地充满勃勃生机!细心赏千遍,远山花开彩蝶飞,马声唧唧遍传种,感谢肥厚的土壤承载着生命的希望。 (同时出示一幅扎根于土壤中的大树。) 引入土壤。 板书:第四章:土壤。 教师: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生长在土壤中。 思考:若无土壤,世界将会怎样? 学生讨论(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予肯定)。 提问: 为什么植物能在土壤中茁壮成长?

土壤中有什么物质提供其生长呢? 板书:第一节:土壤的利用和组成。 土壤的组成: 探究:土壤中有什么? 1.取样:挖一个长、宽、深分别是50×50×30cm的土坑,取少许土壤样本。 学生思考:应该取那一层的土壤样本?用什么工具观察。 2.观察土壤样本(四位同学为一小组,进行观察)。 3.分析讨论。 土壤中有无微小生物。 用手搓摸土壤,感觉是否有颗粒? 用手捏一捏,是否有水分。 把少量土壤放入盛水的杯中,是否有气泡产生。 观察记录填入表中: 有无 微小生物 固体物质 液体物质 气体物质 根据上述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土壤的成分。 教师总结: 土壤是由不同形态的多种物质混合构成的,在搓摸过程中感觉到的颗粒物,就是矿物质,土壤中除了矿物质这种固体外,另有一种叫腐殖质的固体,即由植物死亡后转化而来的有机物,是土壤中特有的。气体物质主要是空气,液体物质为水,这是存在于固体颗粒物空隙间的成分。 板书: (一)固体颗粒:矿物质和腐殖质——占50%: 气体:空气——25%; 液体:水——25%。 学生活动:将各种成分按体积比例,画出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扇形图可看出矿物质所占比例最多,因此,土壤很多形状都与其密切相关。土壤中矿物质的多少与土壤颗粒物有关,影响土壤形状的好坏。 引入:土壤颗粒组成的比较。

地理教案 陆地环境的组成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并通过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从而明确地壳物质循环关系。通过学习岩石、矿物和矿产等概念,使学生了解岩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通过阅读地层和化石等资料,使学生认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观念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整个单元的知识基础,关于这一点教材在引言部分叙述的较清楚,引言部分说明岩石是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环境和整个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要素,是陆地上生命及人类生存的基地。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这在第二节教材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密切关系,岩石是土壤的发育及其物质组成的基础,这可从第四节教材中得知,另外引言中特别提到岩石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也最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各种矿产资源。引言部分叙述较为概括、简练,并且与后面章节的联系较为紧密,也为后面章节的学习进行了较好的铺垫。 除引言外,本节教材还包括三部分内容: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的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关系及地壳物质循环。这三部分知识环环相扣,由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矿物→矿物组成岩石→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换关系→地壳物质循环,教材以递进的方式呈现,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组成岩石的矿物”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首先介绍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的含量,并以圆内扇形百分比图的形式呈现,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了解了地壳中化学元素的组成,教材进而说明矿物和矿产的概念,这部分内容突出的特点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特别是所举实例都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生最为熟悉的,拉近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同时所列举的矿物实例又兼顾了学生对于岩石概念的理解,并突出了矿物与岩石的关系,而且配以图片增强对矿物的感性认识。 在学生对矿物已理解,初步了解矿物与岩石关系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岩石及其成因”的内容,这部分教材首先以花岗岩为例介绍岩石的概念,其次介绍了三大类岩石分类依据、简单的成因以及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中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其特点以及岩石与矿产、矿石的关系,介绍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实质上是

任务一土壤的基本组成

土壤的基本组成 一、选择题(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土壤最基本的特性是具有( ) A.土壤肥力 B.土壤供肥性 D.土壤结构性C.土壤保肥性 2.物理性沙粒和物理性粘粒的分界是( )。 A 0.lmmB.0.01mm C.0.001mm D. lmm 3.矿物质养分含量最丰富的土壤颗粒是( )。 A.砂粒 B.黏粒 C.粉粒 D.石砾 4.“发小苗不发老苗”的土壤质地类型是( )。 A.砂质土 B.壤质土 C.黏质土 D.都是 5.土壤质地中较理想的类型是( )。 A.砂质土 B.粘质土 C.壤质土 D.细砂 6.土壤有机质的主体是()。 A.秸秆 B.动物残体 C.腐殖质 D.糖类

7.土壤腐殖质占土壤有机质的( )。 A.20%~30% B.50%~60 C.60%~80% D.85%~90% 8.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物质称为( )。 A.腐殖化 B.矿质化 C.有机质积累 D.氨化作用 9.土壤中的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 )积累有机质、贮藏养分。 A.矿化作用 B.腐殖化作用 C.合成作用 D.络合作用 10.下列不属于土壤微生物的是()。 A.细菌 B.线虫 C.放线菌 D.病毒 11. (2015年高考题)下列土壤微生物数量最多的是( )。 A.真菌 B.细菌 C.藻类 D.放线菌 12.一般土壤生物中最活跃的部分是( )。 A.微生物 B.动物 C.植物 D.蚂蚁 13.土壤保水的主要形式是( )。A吸湿水B.膜状水 C.xx D.重力水

14.(2016年高考题)对旱地植物来说是多余的水分,而对水生植物是有效水分的形态是( )。 A.xx B.膜状水 C.重力水 D.吸湿水 15.土壤中易使水肥流失的水分类型是( )。 A.xx B.xx是 C.重力水 D.吸湿水 16.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土壤中,当灌溉后,水分下移而“悬挂“在土壤上层毛细管中的水分是()。 A.吸湿水 B.xx管悬着水 C.重力水 D.毛管上升水 17.土壤中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分类型是()。 A.吸湿水 B.毛管上升水 C.xx管悬着水 D.重力水 18.旱地土壤有效水的上限是( )。 A.萎蔫系数 B.吸湿水 C.重力水 D.田间持水量 19.田间持水量是指( )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 A.束缚水 B.xx管悬着水 C.重力水 D.毛管上升水 20.土壤有效水分的最低限度是( )。

土壤的基本组成性质分类解析

第一篇土壤的基本组成性质分类 第二章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2.1 土壤矿物质 §2.2 土壤有机质 §2.3 土壤生物 §2.4土壤水分及其特性 §2.5土壤空气及其热量状况 目的与要求 1.了解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2.熟悉土壤的性质 3.掌握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 4.掌握土壤环境及其功能 关键词 土壤矿物(soil mineral) 原生矿物(primary mineral) 次生矿物 (secondary mineral) 土壤腐殖质(soil humus) 胡敏酸(humic acids) 富啡酸(fulvic acid) 有机-矿质复合体(organo-mineral complex) 土壤微生物 (soil microorganism) 土壤质地(soil texture) 粒级(particle fraction) 土壤结构(soil structure) 土壤颜色(soil color) 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气相三部分组成。适于植物生长的典型壤质土壤的体积组成为土壤孔隙占50%,内含水分和空气;土壤固体占50%,其中矿物质占45%,有机质占5%;土壤生物体均生活在土壤孔隙之中,如图所示。 第一篇土壤的基本组成、性质、分类 第二章: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2.1土壤矿物质 本章重点介绍硅酸盐矿物的基本构造。 主要教学目标:

1、基本概念 2 、三种主要粘土矿物的性质 §2.1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矿物质的主要元素组成 矿物:是经各种地质作用,自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化合物或化学元素,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质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自然界矿物有三千多种,造岩矿物只有几十种,且主要是硅酸盐类(即硅的含氧盐)矿物(占地壳重量的80%). 土壤矿物主要来自成土母质或母岩,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土壤矿物构成了土壤的“骨骼”,它对土壤组成、性状和功能具有巨大的影响。 *一、土壤的矿物组成 *按照发生类型可将土壤矿物划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可溶性矿物三大类。 原生矿物 (primary mineral)直接来源于母岩特别是岩浆岩。 *一、土壤的矿物组成 *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称为次生矿物。它包括 *次生层状硅酸盐: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蛭石、绿泥石; 氧化物及其水化物:氧化铁、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锰; 碳酸盐:方解石(CaCO3)、白云石[CaMg(CO3)2]. §2.1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矿物的基本构造 *由于粘土矿物是由硅氧片和水铝片迭合而成的,因此,要了解粘土矿物的构造和性质,必须先说明硅氧片和水铝片的结构状况。 1.基本结构单位 *原生硅酸盐矿物最基本的结晶构造单位,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 §2.1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矿物的基本构造 *1、粘土矿物硅酸盐层的基本单位: *(1)硅氧四面体:由硅四面体连接而成,每一个硅四面体由一个硅离子与四个氧离子组成。 砌成一个三角形锥形体,一共四个面,故称为硅氧四面体 (SiO4)4- 。

陆地环境的组成-地

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质作用及其分类,初步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内容,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成的构造地貌,掌握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形成的地貌。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判读原理示意图,从图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地壳运动和变化的观点,逐步树立物质运动的观点,通过学习板块构造理论帮助学生树立历史发展的观点,并以此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关于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教材分析 本部分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在这部分教材中,首先介绍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概念,接着重点分析了两种最常见的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两种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分析褶皱形成的不同岩层形态时,运用辩证的观点说明在外力作用的影响下,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后形成的地形倒置状况。本段教材配备有大量的原理示意图,对褶皱和断层形成加以辅助说明,这些示意图有助于学生对本段教材的形象理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本段教材的最后介绍了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和工程建设的关系,这部分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有利于学生认识地质、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的重要性。本节教材的最后部分主要介绍“外力作用和地貌”。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其作用力的来源也有多种,教材对此有所侧重和删减,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看,教材选择了学生较为常见的、陆地上分布也最广的三种,即风化地貌、流水地貌、风成地貌。风化地貌注意其形成原因,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风化,但注意风化并不是由于风的原因,应与风成地貌的原因区分开。流水和风成地貌两部分内容注意不同外力作用形式形成的地貌形态是不一样的,流水有侵蚀和沉积地貌,风力也有侵蚀和沉积地貌,无论是流水还是风力的沉积地貌其形成过程都是有分选的。特别注意搬运作用是运动过程,没有结果,因此不形成地貌类型。这部分内容教材同样配备了大量图片,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对图像资料的观察、分析处理能力,教学中应引起重视。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也非常大,教材在最后安排了阅读材料说明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阅读使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知道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做到趋利避害,保护环境,才能使地表形态的变化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关于地质作用和地壳运动的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地表形态——地貌的不断变化以及引起这种变化的作用——地质作用等内容入手,首先强调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是地壳变动的结果,进而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并从地质作用能量来源的角度介绍了其分类和表现形式以及不同表现形式所反映的激烈迅速的地质作用和极其缓慢的地质作用等。这部分内容既可以看作是上一节关于岩石

土壤机械组成方法

实验土壤机械分析--比重计速测法 、目的要求 土壤矿物质颗粒是上壤固相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颗粒直径大小, 对土壤理化性状及肥力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土壤颗粒分析,测定各粒级所占的百分含量,可以确定土壤质地,它是土壤学实验中的基本的分析项目之一。 土壤质地对土壤形成、土壤理化性质、肥力因素、植物生长及微 生物活动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测定土壤颗粒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比重计速测法,按卡庆斯基质地分类(简制)确定土壤质地名称。 二、方法原理 比重计速测法是将一定数量的土样(<1毫米),经过化学与物理处理,使其充分分散成单粒,然后置于一升容积的水中,让其自由沉降,其沉降速度符合司笃克斯定律(即球体(土粒)在介质(水)中沉降,其沉降速度与球体(土粒)半径的平方成正比,而与介质(水)的粘滞系数成反比)。根据不同温度下土粒沉降时间,可以用甲种比值计测定悬液的比重。比重计读数直接指示出悬液在比重计所处深度上的悬液中小于某一粒径的土粒的含量,再据卡庆斯基质地分类表查出质地名称。 司笃克斯定律: 其中:V 半径为r的土粒在介质中沉降的速度, 重力加速度土粒的半径 di 土粒的密度,平均为2.65克/厘米3 d2 介质(水)的密度 卩介质(水)的粘滞系数

三、试剂及仪器 1. 0.5mol ?L-1(N&C2Q)草酸钠溶液:称取33.5克草酸钠(化学纯),加蒸馏水溶液解后稀释至1升,摇匀。 2. 0.5 mol ?L-1(NaOH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克氢氧化钠(化学纯),加蒸馏水溶液后稀释至1升,摇匀。 3. 0.5 mol ?L-1(NaPO 6六偏磷酸钠溶液:称取51克六偏磷酸钠[(NaPO)6](化学纯),加蒸馏水溶解后稀释至1升,摇匀。 4. 天平(感量0.01克)、铝盒、有柄瓷钵、橡皮塞玻棒、大漏斗、定时钟、沉降筒、搅拌棒、温度计等。 5. 甲种比重计(鲍氏比重计):刻度范围为0—60,最小刻度单位1克/升。刻度代表比重计所处深度上的土壤悬液的平均比重。 四、操作步骤: 1. 称取通过1毫米孔径筛子的风干土50克,如为砂土则称取100克,精确至0.01克,放入有柄瓷钵中。 2. 根据土壤pH分别选用下列分散剂: 石灰性土壤(50克样品):加0.5 mol ?L-1(NaPO)6六偏磷酸钠60毫升。 中性土壤(50克样品):加入0.5 mol ?L-1(2 NaC2O)草酸钠25毫升。 酸性土壤(50克样品):加0.5 mol ?L-1(NaOH氢氧化钠40毫升。 3. 加入分散剂后,用橡皮塞玻棒研磨15分钟,(粘土研磨25分钟),研磨好以后,将土浆通过大漏斗用蒸馏水全部洗入1000毫升的沉降筒中,用蒸馏水加至刻度,然后将沉降筒放在平稳处,用搅拌棒上下搅拌1分钟(每分钟上下各30次),搅拌停止后立即记时。 4. 根据悬浮液的温度,查表2 —1,小于0.01毫米土粒沉降所需的时间(如15C时为30分钟),在到达所需时间前30钞,将比重计轻轻放入沉降筒,到达所需要时间时读出比重计的读数,取出比重计,用水洗净,放入空白液中读数。

第14讲 陆地水、生物、土壤

第14讲 陆地水、生物、土壤 [考纲要求]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 作用。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 [知识讲解] 一、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1、陆地水体类型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 地下水 静态水资源:冰川(淡水的主体,占2/3 )、内陆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河流水(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2、河水 (1)河流的补给来源: 最主要是雨水补给。汛期出现在雨季,我国为夏秋季节,枯水期多在冬春季节。地中海汛 期为冬季。 季节性积雪融水:东北的春汛。 冰川融水:我国西北部有些河流夏季大部分水量来自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冰川融水。 湖泊水: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中下游对河流起蓄洪作用。 地下水:稳定可靠的补给来源。济南附近的小清河。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①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②大气降水是河 流和其他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③冰川对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 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陆地其他水体。④江河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 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 (2)河流径流的变化 季节变化:修水库调节径流变化,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 年际变化:修水库调节丰水年与枯水年的径流量。 3、地下水 (1)类型 (2)潜水的补给来源: ①主要是大气降水。降雨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植被良好的情况,对地下水补给最 按空间分布分类 按循环周期分类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土壤的组成和性状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和性状》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土壤是由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不同物质混合组成的,土壤中还有大量生物。 3.了解土壤的腐殖质与土壤肥沃程度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交流合作等实践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愿望。 2.通过对土壤利用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保护耕地、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土壤的组成及各物质的比例 2.土壤的利用及土壤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教学准备 将班级学生分成12个小组,每个小组3-4人,每个小组自己准备1-2包土壤,烧杯1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看幻灯片几副地球上丰富多样、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并用一幅扎根与壤中的大树做导图 师:将这些树苗种植在哪里比较合适? 学:土壤。 师:为什么种植在土壤里比较合适?土壤里有哪些物质?能为植物生长提供些什么? 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活动:土壤中有什么? 让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土壤,观察它的颜色、气味和状态。给出下表,小组讨论完成。 分组交流结果。 师: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些物质的存在呢?出示下表,学生讨论、操作,完成下表

在完成表格的基础上分组交流结果。 师:植物的枯枝落叶和动物死亡后的尸体在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下返回到哪里去了? 学:土壤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土壤的腐殖质形成过程,引出腐殖质的定义。 师:我们把粘附在固体颗粒物质表面,由动植物残体在土壤表层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分解,转化为黑色的腐泥状物质称为腐殖质。 师:土壤中腐殖质的多少与土壤的肥沃程度和植物的生长情况有何关系? 学:土壤中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植物生长就越好。 师:在土壤中大小不一,粗细不均的固体颗粒状物质我们称它为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 学:我们称它为矿物质,它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 师:分析上述表格能否得出土壤的成分?小组讨论完成,请把结果填入下表。

陆地环境专题

陆地环境专题 1.陆地的组成要素。主要造岩矿物。三大类岩石。 2.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3.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4.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 5.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6.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 7.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本专题在形式上以多种示意图、统计图、经纬网图呈现,内容上多集中于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水资源与水循环、自然带、外力作用及板块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知识点, 1.岩石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构成地貌、土壤的物质基础,是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提供各种矿产资源。注意:岩石圈≠地壳 ⑴组成岩石的矿物 ①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最主要的有氧硅铝,氧最多占一半,硅其次占1/4,金属元素为铝。 地域分异 赤道 两极 沿海 内陆 山地垂直分异 整体性 地表水 水循环 地壳物质循环 地质构造 板块学说

②几个概念: 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常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 矿产:岩石形成过程中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在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 矿石:含矿产的岩石,优劣常用品位表示,有些岩石本身就是矿产如石灰岩、煤、花岗岩、大理岩 矿床: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矿产的富集地段。有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 岩石: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集合体,如花岗岩同上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大理岩由方解石组成 ⑵分类及其成因 ①岩浆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而成,在地表以下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 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叫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如玄武岩等。 玄武岩:比重大,有许多气孔,不宜做建筑材料。西南地区各省都有分布。 花岗岩:比重小,好的建筑材料。华山、黄山、北京八达岭等。 形成矿产:有色金属 ②沉积岩:岩石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积成岩作用下形成或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如石灰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化石。 形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海滨的金、金刚石。 冰川沉积:先融化先沉积,杂乱物章。 河流沉积:上游 下游:颗粒由大到小 下游某处垂直方向上 下:砾岩、砂岩、粘土 化石:古生物遗体(如贝壳)或遗迹(如足穴) 石与古环境: 珊瑚组成的石灰岩——温暖广阔的浅海 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湿热的森林茂密地区 生物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在正常情况下,地层总是按顺序排列的,下面的岩层比上面的岩层古老。 ③变质岩:已生成岩石在高温、高压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如石灰岩变成大理石等。 2.地貌 ⑴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

土壤组成

第二节土壤组成 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气相(土壤空气)等三相物质组成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从土壤组成物质总体来看,它是一个复杂而分散的多相物质系统。固相主要是矿物质、有机质,也包括一些活的微生物。按容积计,典型的土壤中矿物质约占38%,有机质约占12%。按重量计,矿物质可占固相部分的95%以上,有机质约占5%左右。典型土壤液相、气相容积共占三相组成的50%。由于液相、气相经常处于彼此消长状态,即当液相占容积增大时,气相占容积就减少,气相容积增大时,液相所占体积就减少,两者之间的消长幅度在15—35%之间(图1-6)。 一、土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构成了土壤的“骨骼”。土壤矿物质主要来自成土母质,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 (一)土壤矿物质的类型及性质 1.原生矿物土壤原生矿物是指各种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

土壤原生矿物的种类和含量,随母质的类型、风化强度和成土过程的不同而异。土壤中的粉砂粒、砂粒几乎全是原生矿物(图1-7)。土壤的原生矿物,除构成土壤的大小颗粒外,还是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的最初来源,它的类型和它的相对稳定度及其化学成分如表1-2。 土壤原生矿物种类主要有:硅酸盐、铝硅酸盐类矿物、氧化物类矿物、硫化物和磷酸盐类矿物。 1)硅酸盐、铝硅酸盐类矿物:土壤原生矿物中以硅酸盐、铝硅酸盐类占绝对优势,一般为晶质矿物。常见的有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和橄榄石等类。 (1)长石类长石类矿物占地壳重量的50—60%,占土壤重量的10—15%,是岩石中分布最广的一类矿物。从化学成分上看,长石是钾长石(KAlSi3O8)、钠长石(NaAlSi3O8)和钙长石(CaAl2Si2O8)的固溶体。K、Na含量多而Ca少的称碱性长石,Ca和Na多而K少的为斜长石。自然界纯钾长石很少,大多含有部分钠长石。长石风化可产生高岭石,二氧化硅和盐基物质(如钙、钾、钠等)。钾长石含氧化钾16.9%,是土壤中钾素的重要来源。 (2)云母类占岩浆岩矿物4%,常见的有白云母[KH2Al3(SiO4)3]和黑云母[KH2(MgFe)3 Al (SiO4)3]。此外,还有金云母[KMg3(AlSi2O10)(OH)2]、钠云母[NaAl2(AlSi3O10)(OH)2]、锂云母[KLi2Al(Si4O10)(OH)2]等。白云母和黑云母在理论上含K2O分别为118克每千克和

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教案

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陆地水的组成及主要水体类型,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陆地各种水体间相互运动、相互转化的关系,第三部分主要阐述陆地水的运动更新,即水循环的运动过程、规律和意义。本节教材的另一个中心内容是阐述陆地水和水资源的关系及对人类的意义,无论是讲述陆地水体类型还是水循环运动,教材都是从水资源利用和更新的角度

出发,加以说明。 关于“陆地水体类型”,教材首先说明了陆地水的概念,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从陆地水的来源和空间分布两个方面说明了主要的陆地水体类型、分布及其形成过程,并从各种水体的静态储水量和动态储水量两方面,着重分析各种水体特点及其对人类开采利用的价值,通过分析可以得出:静态水资源储量较大,但其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类的开采利用,因此在现阶段静态水资源还没有成为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如果一旦开发利用,则必须注意以不影响其后续利用为前提;动态水资源因其更新快,短期即可恢复,而且易于取用,因而成为人类开发利用的重点,特别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虽然储量占全球水体总储量的份额极少,但却是人类开发利用的最主要水资源,由于其份额少,虽然更新速度快,但在开发利用中也应注意保护和节约使用,如果不能够合理利用,水资源也会出现枯竭。另外本段教材介绍的陆地水体中关于地下水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接受情况适当补充“潜水和承压水”的概念、特点及开发利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等,这部分知识教材是以示意图和小字形式出现的。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陆地水体之间相互运动转化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通过水源

23.土壤中的各种成分

土壤中的各种成分 一、复习目标导航 1、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3、从岩石到土壤 4、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5、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二、重难点精讲 1、土壤中的生命物质——土壤生物 实验1:观察土壤 (1)取样:挖一个长、宽、深分别是50×50×30的土坑,取少许土壤样本。 (2)观察: 有一些动物,还有一些植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 具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提问:土壤除了这些生物外还有其他的物质吗? ①土壤中有空气吗?有水吗? ②土壤中有有机物吗?有无机盐吗?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实验2:土壤中是否有空气?

实验过程: 取相同形状、体积的土壤和铁块,分别放置于两只完全相同的大烧杯中,分别标记为A、B;向A、B中注水,直到水面恰好将土壤块和铁块全部浸没为止。 实验结果:A烧杯中注入的水比B烧杯中注水量多。 实验结论:土壤中不全部是土壤,还有空气。 实验3:土壤中是否有水? 实验过程: 取少量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 实验结果:试管壁有水珠生成,试管口有雾状水蒸汽。 实验结论:土壤中有水的存在。 实验4:土壤中是否有有机物?

实验原理:有机物可以燃烧。 实验过程: 取少量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将一定质量的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铁丝网上加热,一段时间后,待土壤冷却时,再用天平称量。 实验结果:土壤能燃烧,冷却后称量,发现土壤质量减少。 实验结论:土壤中存在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 实验5:土壤中是否有无机盐。 实验原理:部分的无机盐可以溶于水。 实验过程: 将燃烧后的土壤放到烧杯中,加足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让它慢慢沉淀下来;提取土壤浸出液约10毫升,过滤后蒸发。 实验结果:发现浸出液中蒸发后有无机盐。 实验结论:土壤中也有无机盐。主要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物质。

陆地环境的组成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并通过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从而明确地壳物质循环关系。通过学习岩石、矿物和矿产等概念,使学生了解岩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通过阅读地层和化石等资料,使学生认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观念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整个单元的知识基础,关于这一点教材在引言部分叙述的较清楚,引言部分说明岩石是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环境和整个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要素,是陆地上生命及人类生存的基地。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这在第二节教材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密切关系,岩石是土壤的发育及其物质组成的基础,这可从第四节教材中得知,另外引言中特别提到岩石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也最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各种矿产资源。引言部分叙述较为概括、简练,并且与后面章节的联系较为紧密,也为后面章节的学习进行了较好的铺垫。 除引言外,本节教材还包括三部分内容: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的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关系及地壳物质循环。这三部分知识环环相扣,由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矿物→矿物组成岩石→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换关系→地壳物质循环,教材以递进的方式呈现,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组成岩石的矿物”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首先介绍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的含量,并以圆内扇形百分比图的形式呈现,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了解了地壳中化学元素的组成,教材进而说明矿物和矿产的概念,这部分内容突出的特点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特别是所举实例都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生最为熟悉的,拉近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同时所列举的矿物实例又兼顾了学生对于岩石概念的理解,并突出了矿物与岩石的关系,而且配以图片增强对矿物的感性认识。 在学生对矿物已理解,初步了解矿物与岩石关系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岩石及其成因”的内容,这部分教材首先以花岗岩为例介绍岩石的概念,其次介绍了三大类岩石分类依据、简单的成因以及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中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其特点以及岩石与矿产、矿石的关系,介绍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实质上是阐明三大类岩石之间相互转化关系,这部分教材是为后面了解地壳物质循环作知识上的铺垫。强调岩石与矿产、矿石的关系,是为了强化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够明确学有所用。关于地层和化石,教材通过正文、阅读材料和示意图三种方式呈现,既不加深学习的难度,又使学生能够认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了解一些关于地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教材在最后安排了“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可以是前面知识的小结,同时又是后面知识的引言,三大类岩石转化的知识在前面已经涉及,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原理,地壳物质之所以能够循环是由于外力和内力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关于内、外力作用的知识,在后面一节教材中可以了解到,因此在本节教材中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内、外力作用的概念,只要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理解其如何起作用即可,这段教材最终是使学生能够明确地壳中的物质通过相互的转化不断进行循环。 本节教材中配备了多幅图片和示意图,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图片和示意图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完成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认定、提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有条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标本进行观察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法建议 建议采用教师引导,注意联系实际,学生观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归纳的形式完成教

3.1土壤的基本组成

第一节土壤的基本组成 一、土壤、土壤肥力概念 1.土壤概念土壤即指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上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自然土壤:自然界尚未开垦种植的土壤。 农业土壤:而在自然土壤基础上,人类开垦耕种和培育的土壤。 2.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所必需的水、肥、气、热等物质和能量的能力。 3.土壤的组成自然界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固相)、土壤水分(液相)和土壤空气(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 二、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矿物质的组成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矿物质的风化产物,其颗粒大小差别很大。通常肉眼可见的大颗粒多是破碎的原生矿物,而细小的土粒则是经过化学风化作用改造形成的次生黏土矿物。 原生矿物是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 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重新形成的一类矿物,主要有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等次生铝硅酸盐矿物和铁、铝、硅等氧化物或含水氧化物(如三水铝石)。 (二)土壤质地 土壤中各种粒级的配合和组合状况称为土壤质地,即土壤沙黏程度。土壤质地可划分为沙土、壤土和黏土三类。几种主要质地土壤的生产特性为:

三、土壤生物和有机质(一)土壤生物

土壤生物包括土壤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1.土壤动物 种类:土壤中有许多小动物,如蚯蚓、线虫、蚂蚁、蜗牛、蠕虫、螨类等。 作用:粉碎土壤中的有机物残体,促进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粪便排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蚯蚓和蚂蚁在形成团粒结构方面有重要作用,常作为土壤肥力的标志之一。但有些动物对植物有害。 2.土壤微生物 种类:重要的类群有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及病毒等。 作用:①分解有机质,释放养分;分解农药等对环境有害的有机物质。②分解矿物养分,③固定大气氮素,增加土壤氮素养分。④利用磷、钾细菌制成生物肥料,施入土壤促进土壤磷、钾的释放;⑤合成土壤腐殖质,培肥土壤;⑥分泌大量的酶,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⑦其代谢产物刺激作物生长,抑制某些病原菌活动。 (二)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指来源于生物(主要指植物和微生物)且经过土壤改造的有机化合物。 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组成 来源:施用的有机肥料、作物的秸秆以及残留的根茬等,此外,土壤动物残体和微生物、一些生物制品的废弃物、工业废水、废渣及污泥等也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 元素组成:C、O、H、N,分别占52%~58%、34%~39%、3.3%~4.8%和3.7%~4.1%,其次是P和S。 物质组成:碳水化合物(单糖、多糖、淀粉、纤维素、果胶物质等)、木质素、蛋白质、树脂、蜡质等占10%~15%。腐殖质占土壤有机质的85%~90%,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 转化过程:矿质化过程是将有机质分解为简单的物质,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是

土壤的组成

土壤的组成 土壤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等三相物质四种成分有机地组成。 按容积计,在较理想的土壤中矿物质约占38—45%,有机质约占5—12%,孔隙约占50%。按重量计,矿物质占固相部分的90—95%以上,有机质约占1—10%。 一般来说,土壤是地球的最上层,我们在其上挖、犁,植物在其上能生长。土壤覆盖了陆地的大部分。一个地区土壤的类型依赖于许多因素,包括当地的气候和降雨、地形、水在本地区的运动、矿产成分和形成土壤的岩石碎片、栖息在土壤里的动物、生长在这里的植物、附近的人类活动等等。这些变化的因素使得每一种土壤具有特殊的混合成分。大部分土壤是如下物质的混合物: (1)无机物——已经风化成沙、淤泥、黏土的小颗粒的岩石 (2)有机物——分解的植物和动物遗体和肥料,统称为腐殖质,来自于拉丁语的“earth”(土地) (3)水

(4)空气 典型的菜园土可能包含45%的无机物,5%的有机物,25%的水分和25%的空气。如图所示。 土壤通常是分层的,最上面的一层是表层上,是能找到腐殖质、植物的根和活的动物(如微生物和蚯蚓)的地方。腐殖质越多,表层土越肥沃。在一些地方,例如一些森林的地面,有许多的腐殖质以至于形成一个在其他所有东西之上的一个隔离层。在表层土之下是下层土,它可能包含的黏土比率更大,含有的有机质更少。在下层土之下是风化岩石,再往下就是坚硬的岩床。 伴随着黏土和沙,许多土壤包含一定量的淤泥质。淤泥质比沙子更细,比黏土更粗糙,它经常被风和水带到离它的发源地很远的地方。淤泥质是农作物生产所需要的,是好土壤的重要的组成。如果没有淤泥质,沙和黏土土壤会变得坚硬而结实。

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通过学习土壤的形成过程,了解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土壤标本或实地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明确人类活动与土壤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土壤这种资源合理利用的方式,逐步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协调的观念。 土壤的物质组成教材的第二部分,围绕土壤的物质组成说明土壤的肥力特性,以及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形成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具有肥力特性是土壤对于人类和地理环境最为重要的因素,本段教材重点说明土壤的肥力,由于其肥力与组成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材从土壤的成分出发,介绍了土壤的四种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这四种物质分别为固、液、气三相,它们共同构成了土壤这种独特的自然体,教材用一幅扇性百分比图表示了理想土壤各组分的比例关系。正是这种独特构成,对土壤肥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土壤的物质组成及与肥力的关系:①土壤中每种组分的作用及每种组分与土壤肥力的关系;②土壤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土壤的肥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上,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方面,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另一方面,土壤是可更新资源,只要人们合理利用,土壤肥力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不断改良和提高,如果利用不当,土壤肥力就会减退。 土壤的形成由于土壤的肥力特性与土壤的形成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材在第三部分讲述了土壤的形成,这部分也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在土壤的形成中,生物特别是植物和微生物起着主导作用,土壤肥力的大小起决于生物作用,因此教材着重讲述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和影响,首先教材运用一幅“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说明土壤的形成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阶段,①裸露岩石风化——

三年级下册第2课《土壤的组成》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第2课《土壤的组成》 教材分析 本课的任务驱动情境是波波和琪琪在实验室里观察土壤,波波发现土壤里有很多大小不同的颗粒,琪琪好奇地问道:“能不能把它们分开呢?” 学生在观察土壤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土壤中很多大大小小的颗粒。土壤的主要成分是不是这些大大小小的颗粒呢?怎样才能按颗粒的大小将它们分开呢?学生可能会想到使用筛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尝试,并提问: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活动1土壤的主要成分 通过上节课观察土壤标本,学生已对土壤有了初步了解,但对其主要成分的认识仍不深刻。为了加深学生对土壤组成成分的认识,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土壤的组成特点,利用探究实验达到认识土壤组成的目标。同时,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不只是让学生探究土壤的组成成分,还强调让学生经历用实验验证自己想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本实验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步骤一:把半杯清水缓缓注入烧杯中,可以观察到土壤中会冒出许多气泡,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通过充分搅拌,使水和土壤充分混合,水面上常会漂浮着一些植物残片,这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静置一段时间后,土壤在水中逐渐分层,颗粒较细的位于上层,颗粒较大的位于下层。 步骤二:将土壤放入烧杯中(土壤约占烧杯容积的四分之一),用培养皿盖在烧杯上,然后将烧杯放到室外的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盖在烧杯上的培养皿及烧杯内壁附着许多小水珠,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实验完成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作出解释,思考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土壤中有哪些成分,然后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 ◎友情提示 本课延续上节课对土壤的观察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实验,学生不难发现土壤中含有土壤颗粒、植物残片(腐殖质)、水分、空气等物质,教师再引导总结,帮助学生认识到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在此基础上,针对组成土壤的大小颗粒,学习用沉淀的方法分离这些颗粒。在实验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土壤颗粒分离后的情况作出预测,再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完成后再充分交流,达成共识。实验过程中可以借助《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完毕,教师要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再讨论得出结论。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观察沉淀下来大小不同的颗粒的比例大约各是多少。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土壤主要是由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另外还有水、空气、腐殖质等组成成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