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四_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四_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十四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一)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国学片段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

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萍对蓼,芰对菱。雁弋对鱼罾。齐纨对鲁绮,蜀绵对吴绫。

星渐没,日初升。九聘对三征。萧何曾作吏,贾岛昔为僧。

我是小助手

萍:水生植物。蓼: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硬壳,有角,可食用。弋:一种尾上带绳子的箭。雁弋:一种尾上带绳子的箭。

罾:一种用竹竿或木棍做的方形鱼网。纨、绮、锦、绫:名贵的丝织品。

没:沉没。升:升起来。九聘:多次聘请。三征:三次征召。吏:管人事的小官。昔:往日。

我是小翻译

浮萍和蓼相对,芰和菱角相对。箭羽和渔网相对。齐国的纨和鲁国的绮相对,蜀地的锦和吴江的绫相对。星星渐渐隐没,太阳刚刚升起。多次聘请和三次征召相对。萧何曾经做过小官,贾岛曾经当做和尚。

考考你的智慧

1.给下面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星渐没.()曾.作吏()昔为.僧()

2.解释下面的词语。

萍:

3.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1)星渐没,日初升。

(2)萧何曾作吏,贾岛昔为僧。

4.“九聘”和“三征”中的“九”和“三”是具体的次数吗?“九”和“三”说明了什么?

弘扬传统文化

贾岛“推敲”

唐朝有个叫贾岛的诗人,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个朋友,当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深夜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的鸟儿。贾岛才思一闪,写下了“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诗句。

第二天,贾岛回长安,半路上他想到了自己昨夜写的诗,于是,一边走,一边吟诵,到底是“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他一边吟诵,一边不断地做着推门和敲门的动作。后来,不知不觉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中。

韩愈听说了贾岛误闯的原因之后,沉吟了一会儿,对贾岛说:“‘推’这个字不大礼貌,显得有些莽撞,用‘敲’不但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而且读起来也响亮。”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后来,人们把对做学问的认真叫做“推敲”。

(二)

国学片段

荣对辱,喜对忧,缱绻对绸缪。吴娃对越女,野马对沙鸥。

茶解渴,酒消愁,白眼对苍头。马迁修《史记》,孔子作《春秋》。

我是小助手

荣:荣誉。辱:耻辱。喜:喜悦。忧:忧伤。

缱绻、绸缪,都是形容感情亲密、情意缠绵的样子。

吴娃:吴地的姑娘。娃,少女。

白眼:看见庸俗之士则以白眼对之。

苍头:多指老年仆人。

马迁:即司马迁。

我是小翻译

光荣和耻辱相对,喜悦和忧伤相对,感情亲密和情意绵绵相对。吴地的姑娘和越地的女孩相对,野马和沙鸥相对。茶能解渴,酒能消愁,白眼和老年人相对。司马迁写《史记》,孔子作了《春秋》。

考考你的智慧

1.连一连。

荣喜缱绻吴娃

越女辱绸缪忧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1)荣对辱,喜对忧。

(2)茶解渴,酒消愁。

3.司马迁写了《史记》,孔子写了《春秋》,你还知道下面作品的作者吗?请你连一连吧!

吴承恩《红楼梦》

曹雪芹《水浒传》

施耐庵《西游记》

弘扬传统文化

司马迁写《史记》

司马迁产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专门掌管修定史诗的官员,他毕生的心愿就是写一部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父亲的抱负,直接影响着司马迁,司马迁涉猎群书,并且游历名山大川,结交朋友,扩充自己的历史知识。

司马谈临终前,把编写史诗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日子司马迁。司马迁带着父亲的遗愿,整理自己搜集来的资料和父亲留给自己的史

料。正当他踌躇满志,专心致志编写《史记》的时候,一场祸端突然降在他的面前,他获罪了,入狱受了酷刑。在身心受到巨大创伤的前提下,司马迁忍住痛苦,克制自己轻生的念头,把耻辱和痛苦埋在心底,继续《史记》的创作。

就这样,经过了18年的时间,在司马迁六十岁的时候,他终于完成了这部历史巨著——《史记》。

参考答案

(一)

1.mòcéng wéi

2. 水生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一种尾上带绳子的箭一种用竹竿或木棍做的方形鱼网

3.(1)星星渐渐隐没,太阳刚刚升起。

(2)萧何曾经做过小官,贾岛曾经当过和尚。

4.不是,说明次数很多。

(二)

1.荣——辱喜——忧缱绻——绸缪吴娃——越女

2.(1)光荣和耻辱相对,喜悦和忧伤相对。

(2)茶能解渴,酒能消愁。

3.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