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硫化钼注意事项

二硫化钼注意事项

二硫化钼注意事项

区别方面,上面各位讲了不少,我就不多说了,我讲一下运用中应该注意的:1、二硫化钼具有较好的抗水、较好的机械安定性和耐压性,主要用于较重负荷的机械的润滑。

2、二硫化钼对铜及其合金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不适合用铜管输送,会导致管路堵塞而引起缺油事故。

3、不适合用于铜合金制造的蜗轮蜗杆组,会由于腐蚀而导致断齿。

4、不适合用于铜合金做保持架的滚动轴承,会由于腐蚀而导致保持架断裂。

5、有铜及其合金制造的部位需要润滑时,最好都不要选用含有二硫化钼的润滑产品。这是有很多设备事故作教训的。

通用锂基润滑脂是淡黄色,复合锂基润滑脂是墨绿色,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是黑色

二硫化钼的润滑特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二硫化钼的润滑特性 二硫化钼——天然或合成的辉钼矿,以润滑油脂及其他固体润滑剂难比拟 的优点,被誉为“固体润滑之王”而被广泛应用。作为润滑剂要必备两个条件,即材料内部具良好滑移面,材料与基材有很强的附着力。二硫化钼以S—Mo—S 的三明治式夹层相迭加。层内,S—Mo 间以极性键紧密相连。层间,S—S 间以分子键相连,范德华-伦敦力的键合力太弱,当受到很小的剪切应力 后即能断裂产生滑移。而这样的滑移面在每两个夹心层间就有一个。也就是在1μM厚的二硫化钼薄层内就有399 个良好的滑移面。二硫化钼与基材强烈粘附,这也是其他润滑剂,比如石墨也难比拟的。除此外,它还具备有许多良好的润滑特性。(1)温度适应范围宽:高温航空硅油能耐250℃高温,冷冻机油耐-45℃低温,这在润滑油脂中已属姣姣者。而二硫化钼在空气中应用,可在349℃下长期使用,或399℃下短期使用;在真空中,二硫化钼可在1093℃下工作;在氩气等惰性气体中,二硫化钼可在1427℃下工作。除能在高温下工作,二硫化钼还能在-184℃或更低温度下工作。(2)耐重负荷:在重负荷下油脂润滑膜会因变薄甚至消失而使润滑失效。但厚度仅为2.5μm的二硫化钼润滑膜在2800MPa、40m/s 的重负荷、高速度下润滑性能良好。即使负荷加大到3200MPa 超过了钢铁屈服强度,二硫化钼的润滑效能依旧存在。这是其他任何液体和固体润滑剂所难达到的。因此,全世界所产二硫化钼的大部份都被当作“极性添加剂”与油脂合用,比如市面常见的二硫化钼锂基脂、二硫化钼钙基脂、各种二硫化钼齿轮成膜膏等等。(3)耐真空:航天器在500km 以上高空飞行,太空的真空度已达1.3×10-2μPa以上:此时,油脂润滑剂的蒸发已超过它的极限蒸发率。这不仅会使润滑失效,而且挥发气体还会污染仪表和环境,在真空中连石墨润滑剂的润滑性能也会大幅度下降,而二硫化钼在真空条件下

1 二硫化钼纳米结构

石墨烯-二硫化钼二维复合材料在光电子 器件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1.石墨烯介绍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紧密堆积成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碳质新材料,具有独特的零带隙能带结构,是一种半金属薄膜材料。石墨烯不仅有特殊的二维平面结构,还有着优良的力学、热学、电学、光学性质。其机械强度很大,断裂强度比优质的钢材还要高,同时又具备良好的弹性、高效的导热性以及超强的导电性。石墨烯又是一种禁带宽度几乎为零的特殊材料,其电子迁移速率达到了1/300光速。由于石墨烯几乎是透明的,因此光的透过率可高97.7%。此外,石墨烯的加工制备可与现有的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transistor)工艺兼容,器件的构筑、加工、集成简单易行,在新型光电器件的应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人们已利用石墨烯开发出一系列新型光电器件,并显示出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并且能分解为零维富勒烯,也可以卷曲成一维碳纳米管,或堆积成为三维石墨。石墨烯力学性质高度稳定,碳原子连接比较柔韧,当施加外力时,碳原子面就会发生弯曲形变。在理想的自由状态下,单层石墨烯并非完美的平面结构,表面不完全平整,在薄膜边缘处出现明显的波纹状褶皱,而在薄膜内部褶皱并不显,多层石墨烯边缘处的起伏幅度要比单层石墨烯稍小。这也说明了石墨烯在受到拉伸、弯曲等外力作用时仍能保持高效的力学稳定性。在一定能量范围内,石墨烯中的电子能量与动量呈线性关系,所以电子可视为无质量的相对论粒子即狄拉克费米子。通过化学掺杂或电学调控的手段,可以有效地调节石墨烯的化学势,使得石墨烯的光学透过性由“介质态”向“金属态”转变。石墨烯的功函数与铝的功函数相近,约为4.3eV,因此在有机光电器件中有望取代铝来做透明电极。近年来所观测到的显著的量子霍尔效应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证实了石墨烯是未来纳米光电器件领域极有前景的材料。 2.二硫化钼的认识 过渡金属层状二元化合物(MX2)因具有良好的光、电、润、滑、催化等性

【CN110070920A】一种含单层二硫化钼结构的半导体器件仿真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08935.9 (22)申请日 2019.04.17 (71)申请人 南京邮电大学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新模范 马路66号 (72)发明人 江斌 渠开放 吉娜 李桂华  王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柏尚春 (51)Int.Cl. G16C 10/00(2019.01) (54)发明名称一种含单层二硫化钼结构的半导体器件仿真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单层二硫化钼结构的半导体器件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原子层面对单层二硫化钼进行二维材料结构建模;(2)计算单层二硫化钼材料的材料特性;(3)计算单层二硫化钼材料的哈密顿量导入紧束缚模型,得到带有紧束缚哈密顿参数的矩阵;(4)建立半导体器件模型,将含有紧束缚哈密顿参数的矩阵导入半导体器件模型来计算含单层二硫化钼结构的半导体器件的电学特性和输运特性。该仿真系统从二硫化钼的原子层面开始计算,将二维二硫化钼材料使用紧束缚哈密顿矩阵来表示,从而带入进行器件层面的计算,得到含有单层二硫化 钼结构的半导体器件的电学特性和输运特性。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CN 110070920 A 2019.07.30 C N 110070920 A

1.一种含单层二硫化钼结构的半导体器件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从原子层面对单层二硫化钼进行二维材料结构建模; (2)计算单层二硫化钼材料的材料特性,所述材料特性包括材料的能带和态密度; (3)计算单层二硫化钼材料的紧束缚哈密顿量,根据二硫化钼材料中各原子轨道的能带贡献得到原子间的紧束缚参数,计算带有紧束缚哈密顿参数的矩阵; (4)建立半导体器件模型,将含有紧束缚哈密顿参数的矩阵导入该模型来计算含单层二硫化钼结构的半导体器件的电学特性和输运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单层二硫化钼结构的半导体器件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单层二硫化钼结构模型,具体包括三个原子平面,中间的Mo原子平面将两个六角边平面的S原子隔开,相邻层与层之间依靠微弱的范德华力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单层二硫化钼结构的半导体器件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以下过程: (1)构建二硫化钼原胞; (2)对原胞进行弛豫求解使得结构优化至原子最低能量体系; (3)原子最低能量体系进行自洽迭代求解薛定谔方程; (4)在自洽求解基础上固定K点,利用非自洽算法对价电子波函数进行调制,通过调制后的波函数对应的能量得到能带结构和态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单层二硫化钼结构的半导体器件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以下过程: (1)将单层二硫化钼材料的紧束缚哈密顿量表示为: 其中[H 0]表示单位原胞的哈密顿量,[H m ]表示单元格与其第m个相邻单元格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哈密顿量,表示从一个单元格指向其第m个相邻单元格的向量, n表示单层二硫化钼材料的轨道数,表示波矢; (2)将二硫化钼材料单位原胞的紧束缚哈密顿矩阵表示为:其中,和h Mo/Mo 分别表示S原子和S原子、Mo原子和Mo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对应的哈密顿量,而h S/Mo 或者h Mo/S 表示S原子和Mo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对应的哈密顿量; (3)将单层二硫化钼材料的各原子轨道的能带贡献代入紧束缚哈密顿矩阵计算得到对应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紧束缚参数,设置二硫化钼材料的高对称点附近有较大的权重,则含 有紧束缚哈密顿[H]参数的矩阵S(p)为: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2CN 110070920 A

二硫化钼地润滑特性

二硫化钼的润滑特性 摘要 二硫化钼不仅在常规环境,而且能在重载荷、高真空或低温、高速或低速、强辐射等恶劣环境里,充分发挥出低摩擦系数、高磨损寿命和润滑可靠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主题词:二硫化钼润滑特性抗报压真空润滑 1.二硫化钼的理化特性: 分子式:MoS2 分子量:16008 颜色:兰-灰到黑色 密度α/cm3:4.8-5.0(或4.85 --5.0、4.8) 熔点℃:约1500℃(或大于1800℃、1185℃) 硬度:mosh1--1.5(或knnop12--60) 显微硬度:基础面3.136×102Mpa,棱面 8.82×103Mpa 表面能:基础面2.4×10-2J/M2,棱面7.0× 10-1J/M2 热胀系数:10-7×10-6/K 温度稳定性:空气中-184~400℃(或-180℃~400℃ 400℃、399℃、450℃)。真空或惰性气体中,大于1100℃(或1200℃、1800℃)摩擦系数:约0.05--6.10(或0.04,没有气体吸附层时为0.03--0.06)承载能力,大于2.8×103Mpa(或大于3.45×103Mpa)。 化学稳定性: 氧化:干燥空气中,从417℃(750F)(或370℃、400℃、399℃、

350℃、450℃)开始氧化后。560℃后(或540℃)剧烈氧化。潮湿空气中,室温即发现有氧化,但很微弱,在湿度与酸值都很高时,氧化才变得明显。氧化产物为MoO3与So2,氧化系放热反应H=-266.7kcal/mol。 分解:真空或惰性气体里,1100℃(或1200℃、真空982~1093℃、氩气中1350~1472℃)后开始分解。分解产物为Mo与S。 能耐除王水,热而浓的盐酸、硫酸、硝酸外的任何酸,在氟、氯中可分解,但在无水HF中不分解,能与液氧相容。 能腐蚀碱金属(如Li、Na、K、Rb、Cs、Fe等)。 在水、石油制品和各种合成润滑剂中不溶解,能按任意比例混合使用。 2、二硫化钼与载荷 工件表面微观是不平整的,一旦彼此间发生滑动,真是接触仅局限于一些很小的高点上。用电阻法或其他方法估测,真实接触面还不到表观面积的万分之一。因而,即使施以很小载荷,接触点局部压强也会很大,载荷加大,会因压强过大而升温,甚至熔化。润滑目的即在于防止工件间直接接触。 油脂润滑时,当载荷过大,润滑膜会被“压破”或温度上升润滑油流失,这将导致润滑膜破裂,工建直接接触而发生黏着(熔合)磨损。 用二硫化润滑,当载荷上升时,润滑效果非旦不下降,还会提高。即使超过了钢铁屈服压强的重载荷3.45×103Mpa下,润滑依旧。

纳米二硫化钼(MoS2)在润滑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纳米二硫化钼(MoS2)在润滑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MoS2的润滑性状、纳米MoS2的性能。对纳米MoS2在轧制液、机械油、铜合金拉拔润滑脂和空间润滑材料中的摩擦学应用与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比了微米级与纳米级MoS2在使用中的效果。对未来纳米MoS2在润滑材料中的应用与研究进行了展望。关键词:纳米MoS2;润滑材料;摩擦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olybdenum disulfide nanoparticles(MoS2) in lubrication materials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lubricating properties of MoS2and the performance of nano-MoS2. Nano-MoS2on the rolling fluid, mechanical oil, copper alloy drawing grease and space lubrication materials’ tribology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status are reviewed. The micron and nano-level effect of MoS2 in use is compared. Nano-MoS2 lubricating materials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in the future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nano-MoS2; lubrication materials; friction 0 引言 二硫化钼(MoS2)用作固体润滑剂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应用最广泛的固体润滑剂。在相同条件下,含MoS2的粘结固体润滑膜在真空中的摩擦系数约为大气中的1/3,而耐磨寿命比在大气中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故MoS2粘结固体润滑膜是真空机械润滑的首选润滑材料[1]。从MoS2基固体润滑涂层的发展来看,自1946年美国的NASA路易斯宇航中心开发出第一种含MoS2的有机粘结固体润滑膜以后,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就制定了航空飞行器使用的热固化二硫化钼基固体润滑涂层军用标准[2]。我国研制的耐辐射性较好的PI、PPS、EM-1、EMR[3]等二硫化钼基固体润滑涂层,因其性能独特,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极端工况下及某些民用机械设备上获得了成功的应用[4,5]。近年来研究发现,纳米MoS2比微米MoS2具有更优异的润滑性能[6]。研究纳米MoS2润滑材料对航空及工业生产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MoS2的润滑性状 如图1[7],MoS2具有层状结构,其晶体为六方晶系。MoS2的润滑作用取决于其晶体结构,层与层间的S原子结合力(范德华力)较弱,故易于滑动而表现出很好的减摩作用。另一方面,Mo原子与S原子间的离子键赋于MoS2润滑膜较

1-二硫化钼纳米结构

1-二硫化钼纳米结构

石墨烯-二硫化钼二维复合材料在光电子 器件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1.石墨烯介绍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紧密堆积成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碳质新材料,具有独特的零带隙能带结构,是一种半金属薄膜材料。石墨烯不仅有特殊的二维平面结构,还有着优良的力学、热学、电学、光学性质。其机械强度很大,断裂强度比优质的钢材还要高,同时又具备良好的弹性、高效的导热性以及超强的导电性。石墨烯又是一种禁带宽度几乎为零的特殊材料,其电子迁移速率达到了1/300光速。由于石墨烯几乎是透明的,因此光的透过率可高97.7%。此外,石墨烯的加工制备可与现有的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transistor)工艺兼容,器件的构筑、加工、集成简单易行,在新型光电器件的应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人们已利用石墨烯开发出一系列新型光电器件,并显示出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并且能分解为零维富勒烯,也可以卷曲成一维碳纳米管,或堆积成为三维石墨。石墨烯力学性质高度稳定,碳原子连接比较柔韧,当施加外力时,碳原子面就会发生弯曲形变。在理想的自由状态下,单层石墨烯并非完美的平面结构,表面不完全平整,在薄膜边缘处出现明显的波纹状褶皱,而在薄膜内部褶皱并不显,多层石墨烯边缘处的起伏幅度要比单层石墨烯稍小。这也说明了石墨烯在受到拉伸、弯曲等外力作用时仍能保持高效的力学稳定性。在一定能量范围内,石墨烯中的电子能量与动量呈线性关系,所以电子可视为无质量的相对论粒子即狄拉克费米子。通过化学掺杂或电学调控的手段,可以有效地调节石墨烯的化学势,使得石墨烯的光学透过性由“介质态”向“金属态”转变。石墨烯的功函数与铝的功函数相近,约为4.3eV,因此在有机光电器件中有望取代铝来做透明电极。近年来所观测到的显著的量子霍尔效应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证实了石墨烯是未来纳米光电器件领域极有前景的材料。 2.二硫化钼的认识

工业二硫化钼化工行业标准简介

国家标准《二硫化钼》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综合[2007] 100号文件“关于下达2007年第五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精神要求,国家标准《二硫化钼》于08年底前完成标准制定工作。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主持起草。该项目编号为二硫化钼20079059-T—610。 二、制标的简要过程 接受本标准的制定任务后,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迅速成立了二硫化钼标准编制小组,制定了标准编制计划,编制小组07年随即开始对国内外二硫化钼标准进行了收集和整理,通过走访国内外客户,广泛征集意见,并对收集到的二硫化钼国内外标准、国内外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及国内主要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充分体现“用户第一”的思想,遵照二硫化钼产品的性质、特点及用途,初步确定了本标准指标项目和试验方法内容,随后对本标准项目的指标、试验方法进行验证,依据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1-2000和《国家标准编写模版》的电子文本的格式要求,形成了本标准草稿,08年金钼集团组织了长期从事二硫化钼生产经营的技术、生产、销售、检验专家,对本标准进行了会审,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成了本标准预审稿及编制说明,并于2008年4月在浙江省杭州市进行了预审。随后,我们根据预审会议专家代表意见再次进行了修改,形成最终的审定稿。 三、起草单位概况 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钼金属采、选、冶、加、科、工贸一体化联合企业,年产钼金属量约1.2万吨,处于中国钼行业之首,世界排名第三。公司位于中国陕西省华县境内,下属二级单位、独资公司、控股公司等二十余个。分布于华阴、华县、渭南、西安、山东、河南等地。公司拥有技术先进、安全环保的生产设备,生产钼炉料、钼化学化工、钼金属深加工三大系列几十种品质一流的各类产品。公司已形成完善的全球一体化营销网络系统,下设国内(销售处)国际(进出口公司)营销部门及驻港、美、欧、日等商务代表处,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世界钼市场份额的10%左右,为陕西省重点出口创汇企业。 金堆城钼矿资源得天独厚,蕴藏量十分丰富,已探明矿石储量约十亿吨。矿床集中、规模宏大、形态简单、品位均衡、含杂量小、覆盖层浅,适于大型露天开采。钼原料天然品质出众,含有硫、铜、铁、铼、钴、钛等元素,可综合加以利用。从1966年至2005年的39年中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70.8亿元,实现利税84.047亿元。近年来,公司两个文明建设并举,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先进企业、陕西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等国家和省部级荣誉称号,成为际钼协会成员单位,中国钼生产企业联合体理事长单位。公司人力资

二硫化钼

二硫化钼涂层 一、相关概念 二硫化钼是重要的固体润滑剂,特别适用于高温高压下。二硫化钼用于摩擦材料主要功能是低温时减摩,高温时增摩,烧失量小,在摩擦材料中易挥发。 图1二硫化钼层状结构图 二硫化钼涂层加工技术是解决金属和非金属表面自润滑抗磨以及防咬合的最佳途径。经涂覆二硫化钼润滑抗磨涂料形成的涂层,工件和制品能实现使用性能上质的飞跃,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为什么客户要求在金属表面镀二硫化钼?二硫化钼特性:1.抗磨、自润滑、抗挤压、防粘联,防咬合,持久有效等。2.连续润滑操作使用时,耐低温-270℃,耐高温1000℃,间歇性可达1200℃。3.物体表面可达100%润滑,摩擦系数可减至0.06-0.08。 二、关于二硫化钼涂层的制备方法 MoS2具有层状结构, 其晶体为六方晶系。该晶体结构决定了MoS2易于滑动,可起到减摩作用。另一方面,M o原子与S原子间的离子键,赋予MoS2润滑膜较高的强度, 可防止润滑膜在金属表面突出部位被穿透而S原子暴露在MoS2 晶体表面,对金属表面产生很强的粘附作用。MoS2的化学性质稳定,可耐大多数酸和耐辐射。虽然 MoS2在空气中超过400会产生氧化现象,这可影响其润滑性及其对金属表面的粘附作用, 然而只有当整个润滑层全部被氧化后, Mo覆盖层才失去润滑作用。目前MoS2的耐温性能已远远突破润滑油脂的耐温限,MoS2与石墨另一显著不同的地方是, 前者的摩擦因数在真空与空气中甚至在温度高达800 时没太大差别。在高真空条件下, MoS2仍保持很高的润滑性, 这是十分有用的性质。因为在没有气体和蒸汽来保持润滑状态时, MoS2粘合在金属上能承

受极高的压力 (高达 30 kP a), 而其它润滑剂则已失效。 由于二硫化钼具有摩擦因数低,在真空和强辐射的环境下仍具有优良的摩擦性能, 因此在空间机械上有广泛的应用。在这里选用电泳沉积法、刷涂法和水煮法3种方法在材料表面制备二硫化钼涂层,并探讨了3种方法形成涂层的机制。结果表明,电泳沉积法、水煮法和刷涂法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二硫化钼固体润滑膜,其中电泳沉积法制备的涂层的结合强度最大, 表面硬度最高;3种制备方法都主要以机械结合方式形成涂层。 2.1 二硫化钼涂层的制备 试样选为低碳钢材料,表面经过砂纸打磨,去掉氧化层,并对试样去油清洗, 用清水洗,晾干,然后制备MoS2涂层。 2.1.1 水煮法 取 50 g的MoS2粉末,置于瓷制煮皿,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 g,加水400ml,将试件侵浸入其中,加热至 95~ 100 ,并进行热处理180度,1h即可以获得MoS2涂层。 2.1.2刷镀法(喷涂法 ) 将 M oS2 粉末用丙酮调成糊状放于器皿中, 然后将试件埋入其中, 晾干, 入箱 150度 ,1h烘干然后用水冲洗,即可以获得MoS2涂层。 2.1.3电泳沉积法 电泳沉积除设备及其生产过程较简单外, 还存在许多优点,如膜厚均匀,薄膜与基底的附着好, 防腐性和耐潮湿性好,可均匀涂敷复杂工件等,在涂漆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所以, 二硫化钼薄膜的电泳制备方法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表面处理工艺。 而电泳法涂层的强度最大, 电泳法可以提高表面硬度, 从而提高试但是对方说的是大多数地方样的耐磨性, 而且通过测定摩擦因数表明, 电泳法得到的涂层的摩擦因数最小, 因此电泳法优于其它 2种方法。但是电泳法依然存在不足, 如电泳法只能在一个表面形成涂层, 无法在试样整体形成均一的涂层, 这方面就不如刷涂法和水煮法。 2.2 二硫化钼膜涂层形成机制分析

二硫化钼

高纯二硫化钼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1 任务来源及制标的简要过程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规定,于2005~2006年完成制定高纯二硫化钼化工行业标准工作。该标准由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等国内相关生产企业负责起草。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负责技术归口。 于2005年10月召开了制定高纯二硫化钼化工行业标准工作方案会,组成制定高纯二硫化钼化工行业标准起草小组,经国内外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的收集、查阅,试验方法试验的验证、产品质量考核、数据积累等工作,提出了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及附件,于2006年6月完成了标准的起草工作。 2 产品概况 2.1 产品的及用途 2.1.1 性质 二硫化钼为银灰色的黑色粉末,六方晶系结晶,相对密度4 80,熔点1185℃,450℃升华,莫氏硬度1~1.5。一般情况下,摩擦系数为0.05~0.09。在大气中,温度400℃左右开始逐渐氧化,氧化物为三氧化钼。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良好。不溶于水、稀酸和浓硫酸,但溶于热硫酸。在其它酸、碱、溶剂、石油、合成润滑剂中不溶解。与一般金属表面不产生化学反应,不侵蚀橡胶材料。 2.1.2 用途 过渡金属层状二元化合物(MX2)因具有良好的光、电、润滑、催化等性能,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二硫化钼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MoS2属于六方晶系,是一种抗磁性且具有半导体性质的化合物,其Mo —S棱面相当多,比表面积大,层内是很强的共价键,层间则是较弱的范德华力,层与层很容易剥离,具有良好的各向异性与较低的摩擦因数,且S具有对金属很强的粘附力,使MoS2能很好地附着在金属表面始终发挥润滑功能,特别是在高温、高真空等条件下仍具有较低的摩擦因数。 高纯二硫化钼应用于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可作为良好的固体润滑材料。在高温、低温、高负荷、高转速、有化学腐蚀以及现代超真空条件下,对设备有优异的润滑性。添加在润滑油、润滑脂、聚四氟乙烯、尼龙、石蜡、硬脂酸中可起提高润滑和降低摩擦的功效,延长润滑周期、降低费用、改善工作条件。还可作为有色金属的脱膜剂和锻膜润滑剂。 化学合成法生产的高纯二硫化钼,产物纯度高,比表面积极大,吸附能力更强,反应活性高,催化性能尤其是催化氢化脱硫的性能更强,可用来制备特殊催化材料与贮气材料;纳米MoS2薄层的能带差接近1.78eV,与光的能量相匹配,在光电池材料上有应用前景;随着MoS2的粒径变小,它在摩擦材料表面的附着性与覆盖程度都明显提高,抗磨、减摩性能也得到成倍提高。高纯二硫化钼应用于石化行业,良好的催化氢化脱硫催化剂,化学法生产过程中采用采用还原法、分解法、氧化法、电化学方法等方法,能制备出符合不同功能需求的MoS2,如自润滑薄层、插层电池、高效氢化脱硫催化剂等。 2.2 生产工艺 2.2.1 辉钼矿提纯法 将辉钼精矿(含MoS2为75%)经盐酸、氢氟酸在直接蒸汽加热下,搅拌数小时反复处理3~4次后,除去硅、铁等有害杂质,使MoS2含量达到98%以上,用热水洗涤数次,离心分离。并用水洗至中性,在110℃

润滑脂知识及二硫化钼的使用

润滑脂知识 一、锂基润滑脂等常见润滑脂品种的特点 1.钙基润滑脂:抗水性好,但耐热性差,最高使用温度:60℃。价格低。 2.钠基润滑脂:抗水性极差,耐热性和防锈性一般,一般使用在80℃左右,价格较低。 3.铝基润滑脂:防锈性好,耐热性和抗水性差,最高使用温度50℃,价格低。 4.通用锂基润滑脂:耐热性好、抗水性、防锈性好,最高使用温度120℃,价格适中。 5.极压锂基润滑脂:耐热性好、抗水性、防锈性好,极压性能好,最高使用温度120℃,适用于负荷较 高的机械设备和轴承及齿轮的润滑。价格适中。 6.二硫化钼极压锂基脂:耐热性好、抗水性、防锈性好,极压性能好,最高使用温度120℃,适用于负 荷较高或有冲击负荷的部件。价格适中。 7.膨润土润滑脂:耐热性好、抗水性较好,防锈性差,最高使用温度在130℃左右,价格较高。 8.复合钙基润滑脂:耐热性、抗水性、防锈性好,机械安定性(抗剪切性)较好,最高使用在130℃左 右,价格较高。 9.极压复合锂基润滑脂:耐热性、抗水性、防锈性、机械安定性、极压性好,最高使用在160℃,价格 较高。 10.聚脲脂:耐热性好、抗氧化性好、抗水性好、极压性好、有较长的轴承寿命,还具有一定的抗辐射 性,是一种新型润滑脂产品,目前国内还没有国标和行业标准。价格高. 二、锂基润滑脂分类 1.锂基润滑脂介绍 锂基脂分为:通用锂基脂,极压锂基脂,二硫化钼锂基脂,复合锂基脂等。 极压锂基润滑脂是由羟基脂肪酸锂皂稠化矿物油并加有多种极压抗磨添加剂制成。产品具优秀的耐极压抗磨性能,以及良好的机械安定性、防锈性、防水性和泵送性,产品的持久使用温度范围为-20到160℃。 极压复合锂基润滑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复合锂皂稠化矿物油,并加入多种极压添加剂精致而成的高性能产品,具有优秀的抗磨损,抗极压和耐高温的优良性能。同时产品的抗水性、胶体安定性均良好。 产品的持久使用温度范围为-30到210℃,间歇操作的最高温度可达220℃。 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是羟基脂肪酸锂皂稠化矿物油并加有抗磨抗极压性能良好的二硫化钼添加剂制成。产品具优秀的抗磨损性能和机械安定性,因为Moly Li含有二硫化钼添加剂,这样可以减少轴承因较高压强以及冲击荷载造成的各种磨损。 产品的持久使用温度范围为-20到150℃,间歇操作的最高温度可达18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