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亚与日本说课稿

东亚与日本说课稿

东亚与日本说课稿
东亚与日本说课稿

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区域地理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东亚与日本》。

一、说课程标准

二、说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主要区域特征;日本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本节内容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个专题,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要学会学习区域的基本方法。

三、说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结合地图识记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②.理解东亚地形对当地气候与河流的影响。

③.理解日本自然环境对该国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④.理解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①.分析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区域地理特征。在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又要阐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发展生产所取得的成就。

②.找出区域地理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

③.通过读“日本图”了解日本的领土组成、自然特征,并说明日本经济的发展状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建立世界和环境的整体性观念。

②、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与动机。

四、说教学重点

①、东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②、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与日本的经济

五、说教学难点

①、东亚季风气候的特征和成因

②、日本的地形对其气候的影响

③、日本的经济及其发展模式

六、说学生情况

高二文科班的大部分学生地理知识基础较差。有些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东亚和日本的基本概况,大部分学生还比较生疏。用于解释东亚季风气候成因的知识是高一所学的,相对而言,大部分学生还有印象。

七、说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式教法、提问导学法、案例分析法、讲练结合法

八、说教学过程

1、东亚概述

首先让学生看到课本22页的图2-2-1,然后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思考这么几个问题:

①.从海陆位置看,东亚位于亚洲的什么位置?濒临哪个大洋?

②.从地图中找出,东亚包括哪些国家,以及它们的首都分别是?

等这些问题回答完了之后在让学生做图右侧的读图查阅,让学生看图然后找出读图查阅的答案,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从东亚地图中找出这些地理信息。随后,我会过度到23页的

图2-2-2,然后让学生结合图2-2-1试着回答一下图2-2-2下面的读图说明的第一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抽学生起来说说他的答案,并对此做评价。接着我会沿着这个思路继续下去,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东亚地区这样的一个地势特征对该地区的气候形成有没有影响?为什么?并请同学起来回答。然后在回到图2-2-1,让学生读图思考图右侧的“读图说明”和“读图分析”,在学生讲完“读图分析”之后立刻让学生思考图2-2-2下面的“读图说明”的第二题。

最后利用课本23页的表格对刚才的知识点作一个小结。

2、日本

首先,我会让学生读图2-2-3,然后完成“读图查阅”的1、2题,接着讲解日本的地形概况和气候概况,当地形概况和气候概况讲完之后再让学生完成“读图说明”和“读图分析。

紧接我会结合课本24页的图和表格以及思考问题来讲解日本的社会经济状况

东亚与日本教学反思

东亚与日本教学反思 ——吴开芬 3月13日,第八节课地理小组进行了东亚——日本的集体备课,主备人——吴开芬,首先我讲解了我的备课思路,接下来各位老师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她们对这堂课讲解的一些方式和方法,从中我受益良多。下来我再次认真的来补充完善我的备课,希望能把它做到更好。 3月14日,第八节课在高154班进行了讲解,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日本的国花——樱花,国家的象征——富士山、传统服饰——和服,使学生对日本有初步的感知。然后,依托教材对日本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同时,通过地理位置的分析明确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并介绍日本的防震。另外,介绍了日本是经济强国,又是资源小国。他掠夺世界的海洋资源,把污染企业建在发展中国家,要让学生值得保护本国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全球环境,从而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学习和生活的态度。 最后,这节课的内容算是圆满完成了,但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备学生不足,与学生的互动很少,基本上是大合唱的形式完成,教师主导的太多。另外,区域地理要求的就是学生要脑中有图,在脑子中形成影响并表述出来,我让学生在练习画图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还不够,最后,就是在知识的系统性上还存在欠缺,比如:“硅岛”的位置是临空型、海底的青函隧道和日本对其他国家的依赖性强等知识联系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的来完善。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既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日本说课稿

第七章认识国家 第一节日本(一) 说课稿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内容选自<中图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国家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地狭人稠”部分教学内容。 二、授课类型:新授课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前后联系: 中图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区域----国家”组成,层层递减。“日本”这节内容,是初中世界地理部分中第一次单独讲授一个国家的教材。因此,这一节教材具有国家地理起始课的功能,应起到说明国家地理学习目的和方法的作用。日本是东亚乃至世界的一个经济大国,与我国经济贸易联系密切。由于种种关系,学生对于日本较为熟悉兴趣也较大,对日本有很强的认识愿望。学习这一节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一节地狭人稠部分,包括地理位置、领土、地形、火山和地震频繁、温湿的气候等内容。这部分知识,可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及问题,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为进一步学习日本的经济打下基础。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学生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之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因此,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它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能说出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B、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理解日本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 (2)过程与方法: A、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B、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通过对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的学习,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事物是联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A、日本位置、领土组成。 B、地形特征。 C、气候特征。

日本说课稿

《日本》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走进国家的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一、说教材 说教材我又把它分为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四个方面。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湘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范围逐渐缩小。本节是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之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因此,从内容上来看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延伸,又要为学生之后要学的埃及、俄罗斯等国家做好铺垫,使学生逐渐掌握认识国家的方法和思路,做好承前启后的作用,过渡自然。 为了更合理、更准确的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接下来,我们有必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合理的分析。 2.说学情 从年龄特征来看,初一学生对什么事情都很好奇,爱置疑、表现,爱发表见解,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 抽象思维逐渐形成,但空间想象力不够。(因此讲课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自主学习程度不够,分析归纳能力不够。(教师问题引导时,应将问题设计在学生的最近的发展区域内,避免学生

看到问题不知所措) 根据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3.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部分。 (2)、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来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日本领土组成、隔海相望的国家。 (我突破重点、难点的办法是:采用问题引导法,巧设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个人答案,然后展开讨论、质疑、研究,得出组内答案,老师再归纳总结。) 说教法 根据教学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直观教学为学生创设情景,辅以启发诱导式、分组分析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说学法

东亚和日本教案

日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日本的岛屿、邻海、和自然条件的特点。 2.理解日本发达的经济、工业分布与城市。 3.了解日本的渔业和农业。 【技能目标】 让学生学会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有关区域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继续对学生进行人地关系教育。 【重点与难点】 1、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 3、日本的工业分布及特点 【学法指导】 1、区域地理的学习,首先必须抓住区域突出特征,一般从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三方面分析。 2、运用区域地理的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 【课时安排】1.5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日本 (导入新课)播放“日本樱花”视频,提问导入。 (提问)为什么日本樱花长势这么好?进入新课。让学生看图,找出日本,结合导学案填写日本位置及范围。 一、自然地理环境(板书) (一)位置范围:(板书) 位于30°N~45°N,东亚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洲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1000多个小岛组成。 学生完成后结合多媒体讲解。 1.海陆位置: 太平洋____部,亚洲____部。 2.经纬度位置: E~ E ,位于东半球。 N~ N,位于北温带。 3.相对位置: 西部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隔_____海相望,东部直接临__ __洋, 4.范围 领土:由_______岛,_______岛,_______岛,_______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37.7万平方千米。 然后让学生继续结合导学案分析地形。 (二)地形(板书) 让学生在图中找出关东平原、富士山,并分析日本的地形特征。 1.日本地形以_____和______为主(3/4),平原面积______,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 2.地壳不稳定多_______。 3.海岸线_____,多优良港湾。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教案大全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教案大全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教案大全一 【教学过程】 东亚概况 1、位置和范围 东亚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等国家(见上图)。其中朝鲜、蒙古同我国接壤,日本、韩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2、地形特征 (1)多半和岛屿,海岸曲折(多港湾) 东亚海岸线比较曲折(图7.2),沿海有许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岛屿(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南海诸岛、台湾岛、海南岛)和边缘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2)地势西高东低 东亚的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3)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下图)。 地形如何影响其他地理环境要素 (1)影响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夏季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 (2)影响河流(水系):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3)影响河流(水文):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 (4)影响河流(水系水文):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水能丰富。 (5)影响植被与含沙量(水文):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东亚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 比较项目西部内陆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 海陆位置和交通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交通不便临海,有优良的港口,交通条件优越地形和土地资源多高原、山地,平原广阔多平原、丘陵,耕地数量多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科技力量比较薄弱强经济上的差异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较大,人口稀少出现了不少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区;人口稠密 日本 一、自然地理环境 (一)位置范围: 位于30°N~45°N,东亚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洲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1000多个小岛组成。 学生完成后结合多媒体讲解。 1.海陆位置: 太平洋____部,亚洲____部。 2.经纬度位置: E~E,位于东半球。 N~N,位于北温带。

东亚和日本教学设计说明

高考地理复习第一轮《世界地理》 东亚和日本 【教与学目标】 1.东亚的位置、东西部地理特征。2、东亚的工农业发展、人口、居民等特征。3.日本的领土组成和自然地理特点。4.日本的资源和经济发展。5.学会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6.学会比较本区东西部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的差异。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东亚概况 1、位置和围 东亚位置和国家 东亚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侧,包括中国、朝鲜、国、蒙古和日本等国家(见上图)。其中朝鲜、蒙古同我国接壤,日本、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2、地形特征 (1)多半和岛屿,海岸曲折(多港湾) 东亚海岸线比较曲折(图7.2),沿海有许多半岛(朝鲜半岛、半岛)、岛

屿(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南海诸岛、岛、岛)和边缘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2)地势西高东低 东亚的西部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3)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下图)。 东亚地形 沿40oN纬线剖面 3、季风气候显著 (1)东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东亚东部从南到北依次分布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受夏季偏南风的影响较小,降水很少,属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东亚的气候显著成因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风力强劲(图),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水汽(图)。降水由沿海向陆减少。 亚洲东部一月和七月的气压和风向 (3)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区别 根据气温和降水的不同,东亚季风又分为温带季风(甲图)和亚热带季风(乙图)。温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短;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 甲图各月气乙图东京各月气温 温和降水量的分配和降水量的分配 4、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夏季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地,形成丰富降水; (2)影响河流(水系):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地的经济联系。 (3)影响河流(水文):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 (4)影响河流(水系水文):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

高二地理《东亚和日本》教案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80oE~140oE,20oN~50oN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找出东亚五国的名称及各国首都:中国(北京)、蒙古(乌 兰巴托)、朝鲜(平壤)、韩国(首尔)、日本(东京) 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 2、范围:包括中、日、蒙、朝、韩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本区重要的经纬线 23°26′N纬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岛(玉山)。 40°N纬线穿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黄河几字形大拐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海、本州岛。 朝鲜半岛:为35°N、128°E穿过。 日本:130°E,135°E、35°N,140°E、45°N的交点位置。 二、自然环境 1、地形:(见地图册P121页)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 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2、气候: 西部内陆大陆性气候为主:距海远,地形闭塞, 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 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

课堂=-东亚与日本导学案

高二地理SJDL-07 《东亚与日本》导学案 编写人:贺艳 审核:高二地理组 编写时间:2015年07月20日 班级: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 学习目标】 1.正确识记东亚的地位和范围、主要海洋、岛屿及半岛。 2.理解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点以及显著的原因。 3.识记日本的岛屿、邻海、和自然条件的特点。 4.理解日本发达的经济、工业分布与城市。 5.使学生学会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有关区域的问题,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1.季风气候成因与特点的分析与应用 2.日本工业分布及原因分析 【学法指导】读图综合分析、比较法 【知识链接】地理特征描述与比较、典型特征的成因分析

【学习过程】 【课前自主梳理知识----预学案】 一.填图:读东亚图,识别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1 写出国家及其首都: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2 边缘海: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_、⑩__________。 3 东亚最大半岛是_______________,最大群岛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东亚自然地理特征(学生读图) 某地地理特征的表述: ①自然特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 自然资源(最好具体到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的名称) ②社会经济特征:交通、工农业、人口 (一)位置和范围: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战略位置等 1 经纬度位置: 2 海陆位置: 3 范围:东亚5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地形特征:从地势高低、地形种类及其分布、地面起伏状况、特殊地貌等方面 描述东亚地形特征: 1 地势: 2 地形类型及分布: 3 海岸线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说课稿日本说课稿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日本》(说课稿)2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内容选自湘教版七年级第三章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日本的自然地理”部分教学内容。 二、授课类型:新授课 三、教材分析: 1、编者思路: (1)教材前后联系: 湘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进。“日本”这节内容,是初中世界地理部分中第一次单独讲授一个国家的教材。因此,这一节教材具有国家地理起始课的功能,应起到说明国家地理学习目的和方法的作用。日本是东亚乃至世界的一个经济大国,与我国经济贸易联系密切。由于种种关系,学生对于日本较为熟悉也兴趣较大,对日本有很强的认识愿望。学习这一节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一节自然地理部分,包括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等内容。这部分知识,可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及问题,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为进一步学习日本的经济打下基础。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学生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之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因此,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它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能说出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B、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理解日本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C.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2)过程与方法: A、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B、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通过对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的学习,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事物是联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A、日本位置、领土组成。 B、地形特征。 C、气候特征。 (2)教学难点: A、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B、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C、学会学习国家的一般方法。 四、说教法: 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本节课教材特点,根据教学基本原则和规律,为实现上述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说课稿日本

《日本》(说课稿) 内容摘要:前两章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洲、地区两种范围大小不同的区域地理,如何利用地图判读一个国家的位置、范围呢?利用日本地形图找出的海陆位置及领土组成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领土由____________ 岛、_____ 岛、_____ 岛、_____ 岛及周围小岛组成。运用所学板块构造学说,探究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成因。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内容选自商务星球版七年级第八章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日本的自然地理”部分教学内容。 二.授课类型:新授课 三.教材分析: 1、编者思路: (1)教材前后联系: 湘教版教材编写曲“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进。“日本"这节内容,是初中世界地理部分中第一次单独讲授一个国家的教材。因此,这一节教材具有国家地理起始课的功能,应起到说明国家地理学习H的和方法的作用。日本是东亚乃至世界的一个经济大国,与我国经济贸易联系密切。山于种种关系,学生对于日本较为熟悉也兴趣较大,对日本有很强的认识愿望。学习这一节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 一节自然地理部分,包括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等内容。这部分知识,可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及问题,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为进一步学习日本的经济打下基础。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学生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之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因此,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它乂为今后学习其它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能说岀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B、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理解日本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 (2)过程与方法: A、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B、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通过对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的学习,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事物是联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A、日本位置、领土组成。 B、地形特征。 C、气候特征。 (2)教学难点:

东亚和日本教学设计(区优质课参评)

区域地理复习 《东亚和日本》 教案 高一刘静

《区域地理复习》 东亚和日本 【课标要求】 1.东亚的位置、东西部地理特征。 2、日本的领土组成和自然地理特点 3.学会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 4.学会比较本区东西部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的差异。 【教学重难点】 把握东亚概况; 以日本为例,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环境差异及联系。 【教学过程】 东亚概况 1、位置和范围 东亚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等国家(见上图)。其中朝鲜、蒙古同我国接壤,日本、韩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2、地形特征 (1)多半和岛屿,海岸曲折(多港湾) 东亚海岸线比较曲折(图7.2),沿海有许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岛屿(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南海诸岛、台湾岛、海南岛)和边缘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2)地势西高东低 东亚的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3)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下图)。 地形如何影响其他地理环境要素 (1)影响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夏季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 (2)影响河流(水系):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3)影响河流(水文):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 (4)影响河流(水系水文):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水能丰富。 (5)影响植被与含沙量(水文):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东亚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 日本 一、自然地理环境 (一)位置范围: 位于30°N~45°N,东亚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洲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1000多个小岛组成。 学生完成后结合多媒体讲解。 1.海陆位置: 太平洋____部,亚洲____部。 2.经纬度位置:

东亚与日本 教案

东亚与日本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掌握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东亚和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五、教学方法: 读图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观看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五国的图片,引出东亚的学习。 2.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东亚的位置和范围: 经纬度位置:75oE~145oE,20oN~50oN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北京;内陆国:蒙古——乌拉巴托;半岛国:朝鲜——平壤;韩国——首尔;岛国:日本——东京。 (2)地形: ①地势西高东低,起伏大;②地形多样,多高原山地丘陵,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③海岸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和岛屿。 (3)气候:受海陆位置影响: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我国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朝鲜季风气候具有过渡性。 思考:为什么日本、韩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位置较中国偏北?

日本、韩国临海,受日本暖流影响明显,气温和降水高于中国东部,所以其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较中国偏北。 3.东亚的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总人口较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2)人种:黄种人为主。 (3)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4)经济:东部沿海气候温暖湿润,平原较广,耕地也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世界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工业发达。西部内陆高原、山地较多,气候干燥,人口稀少;草原广阔,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经济水平低。 (5)各国特点: 中国: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日本:本区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朝鲜半岛: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朝鲜森林资源丰富;韩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 蒙古:(游牧)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4.小结: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教案 湘教版必修3

东亚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80oE~140oE,20oN~50oN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找出东亚五国的名称及各国首都:中国(北京)、蒙古(乌兰巴托)、 朝鲜(平壤)、韩国(首尔)、日本(东京) 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 2、范围:包括中、日、蒙、朝、韩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本区重要的经纬线 23°26′N纬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岛(玉山)。 40°N纬线穿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黄河几字形大拐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海、本州岛。 朝鲜半岛:为35°N、128°E穿过。 日本:130°E,135°E、35°N,140°E、45°N的交点位置。 二、自然环境 1、地形:(见地图册P121页)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 (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2、气候: 西部内陆大陆性气候为主: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 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 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 思考1: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思考2:冬季风和夏季风的风向?为什么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思考3:从东京→北京→乌兰巴托,东亚季风气候表现出什么特点? 思考4:东亚的季风气候和北美的季风气候有什么差异? 3、河流: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日本、朝鲜半岛、岛屿上河流短急,富水力 4、资源:朝鲜:矿产、森林;日本:森林、水能、海洋 5、气象灾害:寒潮、沙尘暴、台风

地理说课稿:《日本》说课稿

地理说课稿:《日本》说课稿 地理说课稿:《日本》说课稿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内容选自湘教版七年级第三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日本的自然地理”部分教学内容。 二、授课类型:新授课 三、教材分析: 1、编者思路: (1)教材前后联系: 湘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进。“日本”这节内容,是初中世界地理部分中第一次单独讲授一个国家的教材。因此,这一节教材具有国家地理起始课的功能,应起到说明国家地理学习目的和方法的作用。日本是东亚乃至世界的一个经济大国,与我国经济贸易联系密切。由于种种关系,学生对于日本较为熟悉也兴趣较大,对日本有很强的认识愿望。学习这一节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一节自然地理部分,包括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等内容。这部分知识,可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及问题,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为进一步学习日本的经济打下基础。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学生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之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因此,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它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能说出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B、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理解日本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 (2)过程与方法: A、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B、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通过对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的学习,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事物是联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A、日本位置、领土组成。 B、地形特征。

东亚与日本说课稿

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区域地理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东亚与日本》。 一、说课程标准 二、说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主要区域特征;日本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本节内容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个专题,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要学会学习区域的基本方法。 三、说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结合地图识记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②.理解东亚地形对当地气候与河流的影响。 ③.理解日本自然环境对该国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④.理解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①.分析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区域地理特征。在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又要阐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发展生产所取得的成就。 ②.找出区域地理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 ③.通过读“日本图”了解日本的领土组成、自然特征,并说明日本经济的发展状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建立世界和环境的整体性观念。 ②、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与动机。 四、说教学重点 ①、东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②、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与日本的经济 五、说教学难点 ①、东亚季风气候的特征和成因 ②、日本的地形对其气候的影响 ③、日本的经济及其发展模式 六、说学生情况 高二文科班的大部分学生地理知识基础较差。有些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东亚和日本的基本概况,大部分学生还比较生疏。用于解释东亚季风气候成因的知识是高一所学的,相对而言,大部分学生还有印象。 七、说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式教法、提问导学法、案例分析法、讲练结合法 八、说教学过程 1、东亚概述 首先让学生看到课本22页的图2-2-1,然后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思考这么几个问题: ①.从海陆位置看,东亚位于亚洲的什么位置?濒临哪个大洋? ②.从地图中找出,东亚包括哪些国家,以及它们的首都分别是? 等这些问题回答完了之后在让学生做图右侧的读图查阅,让学生看图然后找出读图查阅的答案,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从东亚地图中找出这些地理信息。随后,我会过度到23页的

《日本》说课稿

《日本》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就是《日本》,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走进国家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日本的自然地理”部分教学内容。根据我校“生本教育”新授课教学设计基本范式与新课标的要求,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重难点、说学情、说教法与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与说反思这八个环节来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湘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减。本节就是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这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从教材编排的位置与顺序来瞧本节内容十分重要;那么这节课如何学习?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法有怎样的效果?瞧起来就非常重要了!本课从内容上就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她国家提供了方法与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已学过的知识与新授知识: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大洲与地区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及自然环境要素特征的描述方法”,现在需要学生据此学习得出

“日本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特征”。 3、涉及到的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与首都。 (2)、根据地图与其她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与首都。 (2)、根据地图与其她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学情能达到的程度:80% 中考测试要求:暂不要求。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日本位置、领土组成,自然环境特征。 (2)教学难点: ①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特征描述的方法。 ②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三、说学情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就是七年级学生,她们正处于思维逻辑发展的关键时期,逻辑能力尚不够强,对问题的思考比较表面肤浅,但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想要表现自己却又害怕表现自己。因此,在讲授日本时要多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多以图片展示,音乐感染,并尽量联系实际,以增强学生印象。 从学生知识的储备来瞧:通过上一学期地理课的学习,学生有

《日本》说课稿

《日本》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日本》,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走进国家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日本的自然地理”部分教学内容。根据我校“生本教育”新授课教学设计基本范式和新课标的要求,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重难点、说学情、说教法和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和说反思这八个环节来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湘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减。本节是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这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从教材编排的位置和顺序来看本节内容十分重要;那么这节课如何学习?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法有怎样的效果?看起来就非常重要了!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他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已学过的知识和新授知识: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大洲和地区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及自然环境要素特征的描述方法”,现在需要学生据此学习得出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3、涉及到的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学情能达到的程度:80% 中考测试要求:暂不要求。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日本位置、领土组成,自然环境特征。 (2)教学难点: ①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特征描述的方法。 ②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三、说学情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思维逻辑发展的关键时期,逻辑能力尚不够强,对问题的思考比较表面肤浅,但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想要表现自己却又害怕表现自己。因此,在讲授日本时要多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多以图片展示,音乐感染,并尽量联系实际,以增强学生印象。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教案大全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教案大全 下面是Wie大家准备以下东亚与日本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教学过程】 东亚概况 1、位置和范围 东亚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等国家(见上图)。其中朝鲜、蒙古同我国接壤,日本、韩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2、地形特征 (1)多半和岛屿,海岸曲折(多港湾) 东亚海岸线比较曲折(图7.2),沿海有许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岛屿(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南海诸岛、台湾岛、海南岛)和边缘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2)地势西高东低

东亚的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3)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下图)。 地形如何影响其他地理环境要素 (1)影响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夏季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 (2)影响河流(水系):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3)影响河流(水文):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 (4)影响河流(水系水文):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水能丰富。

(5)影响植被与含沙量(水文):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东亚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 比较项目西部内陆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 海陆位置和交通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交通不便临海,有优良的港口,交通条件优越地形和土地资源多高原、山地,平原广阔多平原、丘陵,耕地数量多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 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科技力量比较薄弱强经济上的差异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较大,人口稀少出现了不少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区;人口稠密 日本 一、自然地理环境 (一)位置范围:

高中地理东亚日本教案

高中地理东亚日本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东亚之日本》教学设计 【区域地理中《国家地理》的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5)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6)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7)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8)用实例说明一个国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9)举例说出某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出日本的国情以及根据其国情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策略。 2.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分布原因。 3.能说出日本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字和分析图表数据以及小组讨论、交流看法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懂得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2.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方式,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一个国家的国情,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 2.以日本为例,说出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一个国家的国情,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教学过程】 ①创设情景东亚各国概况 引出日本——我们的紧邻,一个经济大国,不管你对它有这样和那样的看法,都不容忽视,它是我们永远的对手。 ②教学流程 自然特征: 【活动一】 1)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2)概括日本地形特征。3)根据九州岛气候统计,分析该岛气候特征,并指出气候类型。 【活动二】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说明日本河流的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2)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3)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活动三】

《日本》说课稿

《日本》说课稿 光明中学李夏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日本》。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首先是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湘教版七年级下第八章第一节《日本》,是学生认识大洲,了解地区之后走近的第一个国家,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他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内容包括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高度发达的经济、东西方融合的文化和人口与主要城市六个方面,本节课节选期中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和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三部分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准确的学情分析是上好课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较强,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比较表面,不能够深入研究,思想不成熟。从学生知识的储备来看:通过上一学期地理课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析图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之前大洲和地区的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学习。我为本节课确定一下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其首都。 2.运用地图说出日本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结合地图和材料,归纳日本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自然的情感,树立防震减灾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其首都。 难点:学会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抓住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确定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讲述法、讨论法 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读图分析。 六、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一组和展示日本特色的景观图。

东亚说课稿

《东亚》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亚洲在世界地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世界上跨经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而且东亚(亚洲的东部)是世界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我国又是东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东亚是学生学习教材总论知识之后的第一个分区地理,具有开篇启迪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同时又要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即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掌握东亚地形、地势以及河流的特点。 ②懂得运用大气运动有关知识分析东亚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③学会从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其对农业、工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问题探究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东亚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主要通过中国是东亚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东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教学难点 东亚季风气候的特征和成因 二、学情分析 高二文科班属于平行班,大部分学生地理知识基础较差。有些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东亚的基本概况,大部分学生还比较生疏。用于解释东亚季风气候成因的知识是高一所学的,相对而言,大部分学生还有印象。 三、学法指导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学习方法上,我注重引导

学生读图、析图、用图,观察、思考,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小组讨论达到认知的建构。同时学会联系生活,联系乡土地理知识,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点。 四、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灵活运用新旧知识联系法、 读图分析法、情境设置、问题探究法与讨论法结合、点拨法以及讲练结合。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东亚区域地图创设情境,使学生对东亚产生直观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明确目标。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一、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从东亚地图中找出其地理位置和范围,所以我主要以问答式让学生主动找出问题答案,并做适当的补充。 1.看地图,东亚地区经纬度范围大概是多少? 2.从海陆位置看,东亚位于亚洲的什么位置?濒临哪个大洋? 3.从地图中找出,东亚包括哪些国家,它们的首都分别是? 二、东亚的地形和河流 东亚地形图中直观的标注了主要的地形类型和主要河流,学生一目了然。所以这一知识点主要是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地图要素,用图解决问题: 1.从地形图,我们可以看出东亚地势高低的特点是? 2.下面我们依次认识东亚的主要地形? 3.从图中找出东亚主要的河流是?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地势高低分析河流特点)三、东亚的气候 展示东亚气候分布图,采用问答式方法让学生主动从图中找出东亚的气候类型。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出来宾气候的特征,也就了解了东亚季风的特征。引导学生复习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采用点拨法指导学生分析东亚季风的成因。并通过图片展示加深印象。1.东亚季风气候的特征是什么? 2.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 通过分析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学生对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有进一步了解,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和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