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俯卧位脊柱手术眼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俯卧位脊柱手术眼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俯卧位脊柱手术眼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俯卧位脊柱手术眼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俯卧位术中发生眼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一例报道

俯卧位术中发生眼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一例报道 发表时间:2016-08-09T13:22:37.05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作者:朱晓英 [导读] 随访一年后,患者视力好转,有时视物有重影,其它无不适。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手术室 211200 [中图分类号] R5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459-0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3岁、体重87公斤,因为右肱骨骨折、右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一年入院。经完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俯卧位行“右肱骨髁部、右胫骨平台后交叉止点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术后仰卧位发现右眼眶红肿,麻醉清醒后患者诉眼痛,不能视物,仅有光感。眼底检查示:右眼缺血性视网膜病变,查眼眶及头颅CT末见明显异常,查颈动脉彩超示:双侧颈总动脉阻力指数偏高。请院内外眼科专家会诊,考虑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可能。给予“疏血通、右旋糖酐、复方地龙胶囊”扩血管,“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抗凝,“五水头孢唑啉钠”抗感染,高压氧,局部按摩,“地塞米松”应用,“鼠生长因子”营养神经等治疗。二周后,患者右眼视力达0.6,但仍拆视物模糊。多次请专家会诊,评估视力,继续治疗三个月后,患者右眼视力达0.8,仍诉视物模糊,其它无不适。随访一年后,患者视力好转,有时视物有重影,其它无不适。 2讨论 2-1急性压疮是身体局部短时间内过度受压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其发生以压力为主,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由于手术中存在一些非人为的控制因素,患者为适应手术需要而采取的强迫体位,再加上麻醉的药物作用和肌肉松弛造成动脉血压低于外界压力(体重),以致组织缺血坏死。 2-2,压疮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10%,而手术患者中则高达4,7-66%[2]。手术患者成为院内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急性压疮好发部位与手术体位有关,压疮好发于骨隆突处,术后1-5天才有明显表现[3]。 3经验教训 3-1本例体形肥胖,局部皮肤压力增加,手术时间长约4,5个小时,据资料显示,手术时间>4h后,每增加30min压疮发生率增加速度33%[4]。在全麻下长时间处于一种被动体位。俯卧位时头面部压在硅胶头架中,眼眶呈点状接触,局部压力峰值过高。术中由于重新调整头架的位置后,末及时观察眼部的受压位置,导致眼眶急性压伤的发生。 3-2术前访视患者,应积极有效的压疮评估不足,作为一名手术室的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手术体位的安置,使手术体位既符合手术操作要求,又不过分妨碍患者生理功能位置,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预测术中发生急性压疮风险的能力。 3-3更新护理管理理念、管理模式,麻醉成功后手术体位由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共同确认和执行,根据生理学和解剖学知识,选择正确的体位设备和用品,充分暴露手术野,又要确保患者安全舒适,同时要注意麻醉时留下的针筒,导线等,以免压在患者身下而发生压疮。 3-4术中手术体位变化时,应检查体位支撑物有无移动,重新检查各受压部位及重要器官,对压疮高危患者进行严密的护理和观察,注意保暖与于燥,将术中压疮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毛爱娟俯卧位脊柱手术眼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0-81 [2]Schoohoven,L,Deflor,T,Grvpdonck,MH,lncldcncoofprcssureulcersduetosurgery[j],CinNurs,2002,11(4):479-487 [3]梁丹霞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以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07:126-127 [4]陈梅先,黄羽频,王雪珍,肝肿瘤切除术后压疮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7:62-63

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盐城新东仁医院 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当今社会患者对医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医患纠纷时常发生。骨科是医患纠纷发生最多的科室之一,主要是因为骨科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并发症。除个别属治疗失误外,大多数并发症是由于骨科治疗的特殊性引起的。比如对骨折的患者进行固定之后,很容易造成临近关节的僵硬,但患者有时却难以接受。熟悉骨科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前很好的与患者进行沟通,术后对患者密切的观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习和掌握骨科常见并发症的预防、观察与护理,对积极预防和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休克: 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量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起综合征。 预防措施: 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病人采取休克体位(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增加回心血量及早建立静脉通路,维持血压保持气道通畅,早期给予吸氧注意保暖,但不能体表加热 2、密切监测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的变化,病情危重时每15分钟记录一次,及时了解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监测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观察出血现象,一旦皮肤黏膜有出血点或凝血异常(抽血过程中血液迅速凝集,要考虑DIC发生的可能)。快

速补液时注意有无肺水肿及心力衰竭(咳嗽,粉红色泡沫痰) 3、进行扩容治疗:休克时至少要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应选择较粗的静脉,可以快速补充血量。可首选用生理盐水或者平衡盐液(平衡盐溶液的电解质含量和血浆内含量相仿,用来治疗等渗性缺水比较理想,它的作用是维持细胞渗透压平衡,保持pH稳定及提供简单的营养)进行扩容。根据血压与中心静脉压值,合理补液,及时调整量和速度,并记录出液量。 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从小剂量开始,随时注意血压的改变。根据血压调节滴速。(西地兰使用后段时间内不可使用钙剂,洋地黄类药物中毒)防止药液外渗,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注意保护血管,每24小时更换输液管。 二、肺炎: 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等引起。 预防措施: (1)饮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 (2)避免吸烟,受凉,饮酒。 (3)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出现高热,采取化学与物理措施降温。 (5)做好基础护理,注意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指标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和控制指标

宣威市中医医院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手术并发症是患者手术后发生的疾病或情况,如肺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败血症、休克/心脏骤停、吻合口漏、消化道出血/急性溃疡、手术后出血或血肿、手术后伤口裂开等。一般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为某些手术特有的并发症,如胃手术后的倾倒综合征、肺叶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瘘等;另一类则为多数手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医疗安全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举措。所以,对常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⑴术后出血预防措施:①手术时严格止血。关腹前确认无活动性出血点;②术中渗血较多时,必要时术后应用止血药物;③凝血机制异常者,可与围手术期输注新鲜全血、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⑵切口感染预防措施:①术前完善皮肤和肠道准备;②注意手术操作的精细。严格止血,避免渗血、血肿;③加强术前、术后的处理,改善病人营养状态,增强抗感染能力;④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无污染;⑤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必要时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⑥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注意手卫生,更换敷料时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⑶切口裂开的预防措施:①术前、术后积极纠正病人的营养状况,特别是年老体弱、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②术后再突然增

加腹压时,如:起床、用力大、小便、咳嗽、呕吐和胃肠胀气等情况发生时,注意按压切口,防止张力增大后切口裂开;③防止切口的局部张力过大,切口血肿和感染;④老年病人切口采用减张缝合法,术后腹部应用腹带适当包扎等,可减少切口裂开的机会。 ⑷肺不张预防措施:保持顺畅的呼吸运动:①术前锻炼深呼吸;②有吸烟嗜好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以减少气道内分泌物; ③术前积极治疗原有的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④全麻手术结束前充分吸取气管内分泌物,术后取头侧位平卧,防止呕吐物和口腔分泌物的误吸;⑤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体味排痰或给予药物化痰,以利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⑥胸、腹带包扎松紧合适,避免限制呼吸的固定和绑扎;⑦注意口腔卫生;⑧注意保暖,防止肺部感染。 ⑷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术后指导患者尽量自主排尿,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在1500ml/天以上。正确预防和治疗尿潴留是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关键。 ⑸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预防措施:①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卧床期间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②高位病人,下肢用弹性绷带或穿弹性袜以促进血液回流;③避免久坐;④血液高凝状态者,可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或用小剂量肝素;也可用小剂量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 ⑹急性胃扩张的预防措施:腹部手术后应保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是预防急性胃扩张的主要措施。及时应用口径较大的胃管,彻

骨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第三版)-胥少汀

骨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骨科手术学 定义:研究骨与关节损伤、筋伤、骨病的手术治疗。 特点: 1.实践性强。切开、止血、结扎、缝合等基本操作多。 2.规律性强。局解及入路。 3.发展快。内固定器械。 骨科分类及常见手术 1.创伤: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2.脊柱外科:椎体融合术,脊柱侧弯固定矫形术 3.关节外科:人工关节置换术 4.手、显微外科:断肢(指)再植术 5.骨肿瘤:瘤体摘除术 6.小儿骨科 7.骨疾患 骨折 1.定义: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2.分类:横骨折、斜骨折、螺旋骨折、T形骨折、粉碎骨折 3.治疗原则 -复位: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 手法复位:应用手法使骨折复位,称为手法复位。大多数骨折都均可采用手法复位的方法矫正其移位,获得满意效果。 切开复位:即手术切开骨折部位的软组织,暴露骨折段,在直视下将骨折复位,成为切开复位。切开复位只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 切开复位的指征: 1.骨折端之间有肌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 2.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良,将可能影响关节功能者; 3.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 4.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修复血管、神经的同时,宜行骨折切开复位; 5.多处骨折,为便于护理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行切开复位。 -固定 1.外固定:主要用于骨折经手法复位后的患者,也有些骨折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需加用外固定者。常用外固定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架、持续牵引和外固定器等。 2.内固定:主要用于切开复位后,采用金属内固定物,如接骨板、螺丝钉、可吸收螺丝钉、髓内钉或带锁髓内钉和加压钢板等,将骨折段于解剖复位的位置予以固定。 -康复治疗 第一章骨科手术一般并发症 1.休克 2.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 3.血源性感染 4.术后肺感染、肺不张 5.压疮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各类手术的并发症与预防措施 手术并发症是患者手术后发生的疾病或情况,如肺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败血症、休克/心脏骤停、吻合口漏、消化道出血/急性溃疡、手术后出血或血肿、手术后伤口裂开等。一般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为某些手术特有的并发症,如胃手术后的倾倒综合征、肺叶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瘘等;另一类则为多数手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医疗安全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举措。所以,对常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⑴术后出血预防措施:①手术时严格止血。关腹前确认无活动性出血点;②术中渗血较多时,必要时术后应用止血药物;③凝血机制异常者,可与围手术期输注新鲜全血、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⑵切口感染预防措施:①术前完善皮肤和肠道准备;②注意手术操作的精细。严格止血,避免渗血、血肿;③加强术前、术后的处理,改善病人营养状态,增强抗感染能力;④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无污染;⑤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必要时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⑥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注意手卫生,更换敷料时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⑶切口裂开的预防措施:①术前、术后积极纠正病人的营养状况,特别是年老体弱、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②术后再突然增加腹压时,如:起床、用力大、小便、咳嗽、呕吐和胃肠胀气等情况发生时,注意按压切口,防止张力增大后切口裂开;③防止切口的局部张力过大,切口血肿和感染;④老年病人切口采用减张缝合法,术后腹部应用腹带适当包扎等,可减少切口裂开的机会。 ⑷肺不张预防措施:保持顺畅的呼吸运动:①术前锻炼深呼吸;②有吸烟嗜好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以减少气道内分泌物;③术前积极治疗原有的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④全麻手术结束前充分吸取气管内分泌物,术后取头侧位平卧,防止呕吐物和口腔分泌物的误吸;⑤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体味排痰或给予药物化痰,以利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⑥胸、腹带包扎松紧合适,避免限制呼吸的固定和绑扎;⑦注意口腔卫生;⑧注意保暖,防止肺部感染。 ⑷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术后指导患者尽量自主排尿,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在1500m l/天以上。正确预防和治疗尿潴留是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关键。 ⑸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预防措施:①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卧床期间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②高位病人,下肢用弹性绷带或穿弹性袜以促进血液回流;③避免久坐;

全麻俯卧位脊柱后路手术术中体位所致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全麻俯卧位脊柱后路手术术中体位所致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1-02-17T14:20:13.5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5期供稿作者:刘青 [导读] 在搬动截瘫患者时,需专科医生在场,防止加重脊髓损伤。 刘青(济南军区第四0一麻醉科山东青岛 2660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5-0243-02 【摘要】目的做好脊柱后路手术俯卧位的体位摆放以及呼吸,循环功能的护理,了解患者不适的原因,避免体位安置不当所造成的损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骨科专用u形海绵垫放于手术床上,使患者俯卧,胸腹部悬空,膝关节垫小头圈,脚踝放置骨科皮枕头,头部垫头圈,双臂自然弯曲固定于两侧架手板上。结果正确摆放俯卧位,充分暴露术野,利于医生操作,患者舒适。结论舒适安全有效的体位护理手术顺利的基础和关键。 【关键词】全麻俯卧位脊柱后路手术护理 俯卧位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体位,安全有效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俯卧位常在全麻下用于脊柱手术,它具有使术野充分暴露,视线不偏离中线,便于医生操作、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但此体位因改变身体负重和支持点发生改变,会导致呼吸循环障碍、神经系统损伤和皮肤压疮等。[1]2009年7-12月,通过我院80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的护理,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骨科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全部为腰椎后路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时间在2.5h-6h。 2、体位摆放 巡回护士根据患者手术切口部位的需要,备好骨科专用u形海绵垫、皮枕头、头圈、海绵软枕。根据患者胸廓的宽窄,调整俯卧位垫,宽度为两侧外缘稍宽于平放于身体两侧的双臂;长度为上端高于双肩、下端超过耻骨联合处。体位垫与身体接触的部位是双肩、双侧肋骨、髂前上棘、股骨上端。保持脊柱自然平直,无扭曲起伏,肌肉松弛不紧张。安置体位时要做到准确、快速,要注意避免发生再次神经损伤的危险。翻转体位时麻醉师负责观察患者,保护气管插管,托住头、颈部,由4名医护人员分别站在手术台两侧托扶背部、腰部及下肢,将患者脊柱保持在同一纵轴,步调统一,避免牵拉或损伤。膝关节处垫小头圈,使膝关节悬空不受压,约束带上垫一治疗巾固定于大腿部。双脚踝下放皮枕头,将脚垫起。头部垫头圈,以能将眼部与气管插管不受压为准,双臂自然弯曲固定于两侧架手板上,不可用力外展,避免损伤臂丛神经。 3、术中并发症的防范及护理 3.1 脊髓损伤: 全麻后,由于肌肉韧带松驰,全身关节处于无支撑保护状态,护士在搬动患者时,特别在翻转体位时要将患者脊柱保持在同一纵轴转动,避免牵拉或损伤。头颈部固定时根据颈部生理弯曲来调节软垫或软枕的高度和位置防止颈髓损伤。在搬动截瘫患者时,需专科医生在场,防止加重脊髓损伤。 3.2 循环、呼吸并发症: 在摆放俯卧位时,应根据患者胸部的宽窄和腹腔容量来调节中间空隙,采取锁骨和髂骨作为支点,尽量使胸腹部悬空于手术床上。如果胸部垫物不当,胸腹腔脏器因地心引力而压迫胸壁,患者自身的身体重量压迫胸腹壁可引起胸廓和膈肌运动受限,通气不足,潮气量下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有心肺疾患、年老、体弱的患者更应注意,术中应随时检查体位垫有无移动、肢体有无受压情况,以免引起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变化,一旦发生,及时调整。 3.3 皮肤压疮并发症: 俯卧位时身体着力点是头部、双肩、双侧胸部、髂前上棘、膝关节等部位,这些部位均为骨隆突处,肌肉脂肪较薄,长时间受压易引起皮肤压疮。因此,摆放体位时,头部垫头圈时用治疗巾盖于上面,以保护双眼、前额及双额骨。头部固定时特别注意保护眼睛避免与床垫接触,以免压迫眼球造成失明。 3.4 生殖器官压伤: 女患者俯卧位时双侧乳房应重点保护,乳腺组织血运丰富,受到挤压易引起损伤,摆放时双侧乳房置于海绵垫空洞处,避免挤压。男患者俯卧位时应注意保护外生殖器,因外生殖器皮肤薄嫩,摆放时外生殖器不能与体位垫接触避免受压。[2] 3.5 神经麻痹或损伤: 全麻患者运动感觉和保护性反射消失,长时间固定于一种体位,可使颈部、四肢由于受压或过度牵拉,从而会发生神经麻痹或损伤。头颈部固定时,要根据颈部生理弯曲,调节头托的高度和位置,防止颈髓损伤;双上肢肘部自然曲置于架手板时,双臂外展不超过90°,避免臂丛神经受损,双侧腋窝、前臂和手的大小实际不应承受身体的任何重量,防止长时间受压引起尺、桡神经损伤;下肢约束带固定在腘窝上方8 cm处,避免腘神经受压损伤,在手术允许的时候,可适当活动四肢。[3] 3.6 眼部损伤:俯卧位手术眼部用红霉素眼膏涂眼,眼部并用保护膜粘贴,调整好头架与手术床的距离,翻身时保护好气管插管,将病人头面部放置在头圈上并将眼部及气管插管悬空。头圈表面质地应避免过硬或过软,可垫一治疗巾。术中巡回护士每隔20-30 min对病人的额面部进行按摩并检查头部是否移位。为了便于观察病人眼部情况和气管插管情况,我们在头架下部安装一面反光镜,护士可通过镜子观察到病人的情况。[4] 4、小结 总之,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俯卧位手术时患者的意识消失,代偿调节机制削弱,因此合理的安置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一项重要因素,安置时既要符合手术操作的要求,又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循环及神经功能,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减少各种并发症起着重要作用。做好体位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护士应通过加强思想认识,熟练掌握摆放俯卧位的操作方法和俯卧位导致并发症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术中细心观察巡视,是可以避免因体位改变而给患者造成的意外损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关爱华.俯卧位手术所导致并发症的术中观察及护理对策[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32(1):54 [2]余文俊,马子利.脊柱手术术中俯卧位128例护理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7):934. [3]李明芬,著称民,王璐,钟容辉.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2)1120-1121. [4]王永珍,孙孝红,姜静,王飞飞.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病人眼部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现代护理,2007,13(5)455.

最新腰椎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腰椎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淮北市第四人民医院外二科李利伟 腰椎疾病常见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骨折、腰椎结核和肿瘤等,主要表现为腰痛,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双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等。手术方式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的髓核摘除术、腰椎不稳的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腰椎结核或肿瘤的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手术时间3-7h,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术后常见并发症有:脊髓反应性水肿,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多年来,通过对腰椎手术后的护理体会,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总结如下。 1 脊髓反应性水肿 脊髓反应性水肿,是最常见的腰椎术后并发症,尤其是术后24h易发生水肿。病人可出现双下肢麻木,肌力减弱或运动障碍。严重出现双下肢感觉和运动丧失。预防措施: (1)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双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特别是远端足趾的伸屈,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其反应程度; (2)术后早期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进行冲击疗法 可预防由于手术造成的脊髓反应性水肿、病人常规术后1h内给甲基强的松龙按每公斤体重30mg计算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60min内滴注毕,以后23h按5.4mg/|kg静脉滴注,维持治疗23h; (3)采取轴位翻身,可避免脊髓的损伤。 2 脑脊液漏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约为2.31~9.37%。预防措施: (1)术中避免损伤硬脊膜,术后经切口椎旁肌放置引流管,并严密缝合腰背脊膜; (2) 术后返回病房,护士应向医生了解术中情况,了解有无硬脊膜损伤及硬脊 膜缝合情况放置患者于正确体位,防止脊柱扭曲; (3)正确放置引流袋位置,并严密观察引流量及性状,如24h后还有血性液体流出,引流液多且清亮,病人主诉头晕,头痛应考虑脑脊液漏的可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术中已发生硬脊膜损伤或疑有脑脊液流出者,手术后取头低脚高位,切口加压包扎,并严密观察引流液量及性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补充白蛋白及少量血浆,防止咳嗽、咳痰,大便时勿用力以免增加腹压,增加脑脊液流出。 3 下肢深静脉血栓 腰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约占1.2%-3.6%,其中50%-70%可能发生

俯卧位脊柱手术后失明4例报告

要求高,有一定的操作难度,本组有2例ERCP未成功。ERCP 对恶性狭窄的诊断准确率为87.5%,明显高于MRCP的75%。 通过对ERCP和MRCP对但胰疾病诊断的对比性观察,可以看出:(1)ERCP检查既可使肝内外胆管全貌清晰显示,并能在内镜下对十二指肠乳头区黏膜直接观察并切取活组织病检。对胆道内较小的占位及形态特征,也能通过造影剂作清晰的描述,其定位准确率和定性准确率较高。不足之处是当胆道完全梗阻时,只能显示梗阻以下胆道,对手术有治疗参考价值的病变段范围难以显示,并有发生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穿孔、出血、胆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可能。(2)MRC T是目前诊断良、恶性狭窄及胆管结石最常选择的方法。其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基本一致,优势在于:1梗阻远端、近端均可显示,可全面观察,并为手术方案提供依据;o直接客观地反映生理状态下的胰胆管管径大小;?技术操作无依赖性;?安全无创,但与ERCP相比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低场强对主胰管及其分支以及轻度扩张的胆总管显示欠佳。另外MRCP无治疗作用,容易掩盖较小的病变,很难显示壶腹部结构。 [参考文献] [1]李兆申,许国铭.ERCP基本技术与临床应用[M].济南:山东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1.99-100. [2]于中鳞,于示征.十二指肠镜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1997.15-58. [3]Al amek HE,Albert K,Weitl M,e t al.Aprospetc tive eraluati on of mag- 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iancrea t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s uspec ted bile duct obs truc tion dat[J].Endosupy,1998,43(5):680. [4]Chan Yl,Chan AC,Lam WW,et al.Choledoc holithiasis companson of M R cholanglography and 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graphy[J].Ra-diol ogy,1996,200:85. [收稿日期]2005-11-03[责任编辑]李洁 文章编号:1001-5949(2006)04-0304-02#经验交流#俯卧位脊柱手术后失明4例报告 施建党,王自立,赵浩宁,陈军 [摘要]目的探讨俯卧位脊柱手术后失明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4例俯卧位脊柱手术后失明的病人资料分析总结。结果术后1个月,4例患者视力无恢复,视神经萎缩,1例内直肌的功能逐渐恢复。结论术中俯卧位的体位原因所致失明一旦出现,极难医治。失明的原因有病人和手术两方面的因素。早期认识,才能更好地防止此灾难性的并发症。 [关键词]失明;脊柱;俯卧位;手术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B 失明作为手术中体位的并发症十分罕见,但却是灾难性的。国内外文献罕有报道。现将俯卧位脊柱手术后失明的4例病例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2例。左眼1例,右眼3例。年龄28-56岁,平均38岁。手术时间200-360分钟,平均260分钟。术中失血600-1300ml,平均1000ml。术前血色素120-150g/L,术后为90-110g/L,未进行输血。患者术前合并高血压2例,糖尿病1例。 1.2方法: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腰椎不稳症1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2例;C7椎体爆裂骨折伴截瘫1例。MRI显示脊髓受压,椎管出现30%-50%的狭窄。手术室清醒插管,并于清醒状态平衡翻身俯卧于带有四个突出的头托架上。全麻前后外科医生和麻醉师均检查了病人的体位,使眼部悬空,不使受压。后路行椎板切除或开门椎管成形、植骨融合及应用或不应用内固定术。 1.3视力情况:3例的视力是在恢复室苏醒的过程中被发现的。1例为术后第2天发现,病人诉视力差,眼无光感。立 [作者单位]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宁夏银川750004即请眼科会诊,检查示视网膜和视神经外观正常,右眼无光感、眼眶周围淤血、角膜混浊、瞳孔散大固定、内收不能超过中线,视神经乳头苍白。眼部CT显示内直肌肿胀,未发现血肿及其他眼部病变。诊断为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应用冰袋、活血化瘀药物、固醇类激素及高压氧治疗。 2结果 术后观察随访1月,4例患者视力无恢复,视神经萎缩。1例内直肌的功能逐渐恢复。4例患者,4目失明。 3讨论 术中俯卧位体位原因所致失明的并发症极为少见,但常常是灾难性的。一旦出现,极难医治,成功率几乎为零[1-6]。尽管此并发症渐被人们所认识,但因其罕见而未被重视。本文就可能的病人及术中因素,提出一些可能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3.1解剖因素[7]:视网膜有两组动脉供应。视网膜内层的血供来自视网膜中央动脉,它沿着视神经进入眼内,视网膜外层包括视锥和视杆的外层主要依靠脉络膜血管的弥散功能。当上述2组血供中断时,视网膜发生无法挽救的损害。曾有作者在恒河猴的研究中发现[1],当视网膜脱落后,脉络膜的血液循环丧失,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会导致视网膜不可逆的损害。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在临床上以急性或亚急性视敏度

骨科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a6659168.html, 骨科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吴龙章黎品基陈炎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第16期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并发症的防治原则。方法:选取本院132例骨科手术患 者,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发症资料包括术前、术中并发症和相关治疗情况,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平均分为临床症状组、实验室检查组与影像学检查组,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三组患者并发症不同方法确诊及治疗,临床症状组死亡率45.45%,明显高于实验室检查组的4.55%及影像学检查组的11.36%,且前者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骨科手术;并发症;防治原则 在骨科临床工作中,脂肪栓塞综合征和静脉血栓栓塞(VTE)是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1]。脂肪栓塞的栓子常来源于长骨骨折、脂肪组织严重挫伤和烧伤。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医生往往易忽视这两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诊断并作进一步治疗,将会引起严重的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损伤,严重者最终可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2]。本文选取了70例施行骨科手术患者,旨在探究骨科手术并发症的防治原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患者132例,其中男60例,女72例,年龄22~72岁。术前检查出患者既往病史:高血压患者50例,占总患者比例的37.88%;心脏病患者40例,占总患者比例的30.30%;脑血管疾病患者30例,占总患者比例的2 2.73%;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0例,占总患者比例的7.58%;糖尿病患者6例,占总患者比例的4.55%;其他病史患者4例,占总患者比例的 3.03%。 1.2 研究方法收集所有患者资料,记录下有关心脏疾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类患者,分析这些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的关系。并发症资料包括术前、术中并发症和相关治疗情况。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平均分为临床症状组、实验室检查组与影像学检查组,每组44例。 1.3 治疗过程对于轻度骨折患者,由于外伤后的疼痛与紧张感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患者会因此出现疼痛现象,可先采取阵痛、镇静的方法缓解患者痛感,如心率快首选β受体阻滞剂,如不快,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心脏病患者骨科术后行PCEA镇痛,疼痛缓解留置引流管平均 2.2(2~3)d。因术后卧床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少数患者会因血栓脱落死于肺栓塞,对于该部分患者可遵循患者及其家属意见使用小剂量抗凝剂,与此同时加强心功能检测。对于呼吸系统的疾病患者骨科术后并发症一般多见于呼吸循环治疗外,重点在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3],还需追加肺栓塞的治疗,在有症状的30 min 内进行气管插管,必须建立人工呼吸道并给予有效的胸外按压,对其进行了气管插管同时给予

脊柱外科出科考试

脊柱外科出科考试 1.脊柱屈曲型损伤最常发生的部位在 A:颈椎 B:颈胸椎交界处 C:胸椎 D:胸腰椎交界处 E:腰椎 2、搬运脊柱骨折病人的正确方法是 A:抬头、抬脚法 B:搂抱搬运法 C:半坐搬运法 D:平托搬运法 3、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有价值,可靠的方法是 A:详细询问病史与严格体检 B:X线平片 C:脊髓造影 D:MRI E:CT 4、在先天性脊柱侧弯病因中,下列哪项是常见的? A:姿势性脊柱侧弯 B:功能性脊柱侧弯 C:楔形椎体 D:神经源性脊柱侧弯 E:胸源性脊柱侧弯 5、强直性脊柱炎的好发年龄是 A:16~30岁 B:30~35岁 C:35~45岁 D:46~55岁 E:56~65岁 6、胸、腰椎骨折并关节突交锁,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骨盆牵引 B:骨折处垫厚枕复位 C:局麻下手法复位 D:手术切开复位 E:双踝悬吊法复位 7、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精确性,确定手术部位的特殊检查是 A:椎管造影 B:B超检查 C:MR检查 D:CT检查 E:可视性椎间盘造影 8、脊柱损伤伤员的正确搬运方法是: A:二人分别抱头抱脚平放于硬板上后送 B:二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头肩,臀和下肢,动作一致将伤员搬起平放于门板担架上后送 C:一人抱起伤员放于门板担架上后送 D:二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头,肩,臀和下肢,平放于帆布担架上后送 E:无搬运工具时可背负伤员后送 9、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基本的活动方法是: A:推拿按摩 B:止痛药 C:理疗 D:完全卧床休息 E:脊肌锻炼 10、脊柱结核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窦道形成,混合感染 B:椎体的病理性骨折 C:脊柱的活动功能障碍 D:截瘫 E:骨骺受累时可影响生长发育 11、颈脊柱中活动范围最大的一个节段,而头的旋转活动主要发生在 A:寰枕关节 B:寰枢关节 C:上颈段 D:下颈段 E:整段颈椎 12、颈椎病病人出现枕下肌痛及同侧头皮感觉异常,与临床关系较大的是哪个神经受刺激 A:颈1 B:颈2 C:颈3 D:颈2~3 E:颈3~4 13、“竹节样”脊椎见于 A:强直性脊柱炎 B:脊柱结核 C:脊柱侧弯 D:脊柱骨折 E:脊柱肿瘤 14、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体征中,最有意义的是 A:腰椎侧突 B:腰部活动受限 C:压痛及骶棘肌挛缩 D: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E: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15、下列哪项属于结构性脊柱侧弯? A:功能性脊柱侧凸 B:下肢不等长性脊柱侧凸 C:骨盆倾斜继发脊柱侧凸 D:坐骨神经痛引起脊柱侧凸 E:特发性脊柱侧凸

常见普外科手术并发症.doc

常见普外科手术并发症 一、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 手术类别: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单侧叶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单侧叶全切除术,甲状腺双侧叶次全切除术(甲亢),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旁腺切除术(甲旁亢)。 1、手术死亡(发生率约2/万),以窒息、切口下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 2、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3、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4、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缝扎或切断),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严重者永久丧失功能,甚至需终生依赖气管造口。双侧神经损伤时可导致急性窒息须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发生率约2~3%,甲状腺全切术、甲亢、甲状腺癌手术发生率较高)。一过性发生者可在3个月至半年内恢复。 *5、喉上神经损伤,导致呛咳、误吸发生和发音改变(发生率约0.5%)。 6、术后气管软化发生,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甲状腺肿物体积较大者容易发生,发生者须行气管切开或插管)。 7、术后头痛(颈过伸脑循环紊乱综合征),手术体位所致(发生率约40~50%,对症止痛等处理即可)。 8、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1%,多见于甲亢、甲状腺癌术后)。 9、术后胸导管瘘或淋巴瘘(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癌根治术偶可发生)。 10、术后气胸及皮下纵膈气肿,严重者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罕见)。 *11、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出现高热、大汗、心悸,严重休克死亡(发生率约3~5%,死亡率约1%,积极治疗,控制症状)。 12、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低钙抽搐和神经精神症状。 13、切口并发症,包括血肿需二次手术、切口积液、感染、愈合延迟等)。 14、远期复发(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等)。 15、舌下神经及副神经损伤,颈交感神经节损伤。 16、膈神经损伤致膈肌麻痹。 17、远隔器官功能意外及脑供血失常。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指标(知识资料)

宣威市中医医院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手术并发症是患者手术后发生的疾病或情况,如肺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败血症、休克/心脏骤停、吻合口漏、消化道出血/急性溃疡、手术后出血或血肿、手术后伤口裂开等。一般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为某些手术特有的并发症,如胃手术后的倾倒综合征、肺叶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瘘等;另一类则为多数手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医疗安全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举措。所以,对常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⑴术后出血预防措施:①手术时严格止血。关腹前确认无活动性出血点;②术中渗血较多时,必要时术后应用止血药物;③凝血机制异常者,可与围手术期输注新鲜全血、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⑵切口感染预防措施:①术前完善皮肤和肠道准备;②注意手术操作的精细。严格止血,避免渗血、血肿;③加强术前、术后的处理,改善病人营养状态,增强抗感染能力;④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无污染;⑤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必要时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⑥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注意手卫生,更换敷料时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⑶切口裂开的预防措施:①术前、术后积极纠正病人的营养状况,特别是年老体弱、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②术后再突然增加

腹压时,如:起床、用力大、小便、咳嗽、呕吐和胃肠胀气等情况发生时,注意按压切口,防止张力增大后切口裂开;③防止切口的局部张力过大,切口血肿和感染;④老年病人切口采用减张缝合法,术后腹部应用腹带适当包扎等,可减少切口裂开的机会。 ⑷肺不张预防措施:保持顺畅的呼吸运动:①术前锻炼深呼吸; ②有吸烟嗜好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以减少气道内分泌物;③术前积极治疗原有的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④全麻手术结束前充分吸取气管内分泌物,术后取头侧位平卧,防止呕吐物和口腔分泌物的误吸; ⑤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体味排痰或给予药物化痰,以利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⑥胸、腹带包扎松紧合适,避免限制呼吸的固定和绑扎; ⑦注意口腔卫生;⑧注意保暖,防止肺部感染。 ⑷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术后指导患者尽量自主排尿,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在1500ml/天以上。正确预防和治疗尿潴留是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关键。 ⑸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预防措施:①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卧床期间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②高位病人,下肢用弹性绷带或穿弹性袜以促进血液回流;③避免久坐;④血液高凝状态者,可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或用小剂量肝素;也可用小剂量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 ⑹急性胃扩张的预防措施:腹部手术后应保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是预防急性胃扩张的主要措施。及时应用口径较大的胃管,彻底

脊柱外科护理常规

脊柱外科的护理常规 一、入院护理常规: 1.准备床单元,睡硬板床。 2.热情接待新患者,介绍主管医师及责任护士。 3.介绍入院须知。 4.做好入院护理评估,书写入院护理评估单、护理记录单。 5.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做好原始记录,并通知医生。危急重症患者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做好急救处理。 6.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疾病做好健康教育。 二、术前护理: 1.正确留取标本。 2.做好各项检查工作,了解各项检查目的及注意事项。 3.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4.指导并协助患者轴线翻身。 5.术前清洁皮肤,按医嘱行手术区备皮。 6.术前晚做好肠道准备,术前按医嘱禁食12小时,禁饮8小时。 7.根据医嘱做好配血,药物过敏试验等准备工作。 8.术晨应取下耳环、项链、手表、,眼睛、假牙、发夹等饰物。按医嘱给予麻醉前用药,将病历、X线片,及术中用药等手术所需物品带入手术室。 三、术后护理: 1.了解麻醉的方式,手术名称,术中出血,手术情况。 2.体位正确,脊柱手术,平卧位,保持脊柱平直,按时给予轴线翻身。四肢手术,平卧位,抬高患肢。 3.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 (2)观察伤口的出血情况。 (3)观察负压引流管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 (4)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 (5)观察患肢的感觉、运动、血液循环。

(6)观察术后伤口疼痛的情况。 4.健康教育 (1)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2)提供有针对性的功能锻炼指导。 (3)多食易消化食物,预防大便干燥。 5.出院常规: (1) 通知患者出院。 (2) 完成出院护理记录。 (3) 提供书面出院指导。内容包括: ①定期复查,每天外科门诊。 ②功能锻炼的方法。 ③继续卧床休息的时间。 (4) 办理出院手续。 (5) 对出院床位进行终末处理。

脊柱手术的护理配合

手术室护理总查房 ——脊柱手术的护理配合 时间: 2011年1月25日 地点:护士办公室 参加人员:俞林华蔡玉云宋玉香王玉琴蔡有香鲁红丘明王玉芳华巧玲管玉萍张兆兰冯洁杨婕韩燕仰海艳柏晓庆崔雯雯董保春 内容摘要: 蔡有香(护士长):大家好!今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护理总查房的时间,首先欢迎护理部领导的参加和指导!本次护理查房的主题是《脊柱手术的护理配合》,下面请大家踊跃发言: 鲁红(主管护师):首先我来谈谈脊柱的主要解剖概要:脊柱是由7个颈椎5个腰椎5个骶椎及3-5个尾椎,借椎间盘、关节及韧带相互连结而成。颈椎中除第一、七节外的普通颈椎椎体较小,各横突上有横突孔,椎动脉,静脉及交感神经丛通过,有时双侧横突孔大小不一,是形成颈椎病的原因之一。胸椎椎体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第二胸椎位于胸、腰椎交界处,是力学的交界点,由于第12肋游离,与其他胸椎相比,第12胸椎是常见的骨折部位。第一腰椎椎体较小,是胸、腰椎交界处最易发生骨折的椎体。第5腰椎与骶骨相连接,是剪切应力集中的部位,腰椎滑脱常发生于此,第4腰椎体是腰椎不稳,是发生退行性滑脱的常见部位。成人的椎间盘血液供应缺乏,其纤维环和髓核可逐渐发生变性坏死。由于后纵韧带在腰椎间盘附着处较薄弱,而且在此处髓核又居中央偏后位,所以髓核常向外侧突出。

张兆兰(护师):接下来我来谈谈脊柱外科常用的手术入路:颈椎手术入路分为1、前路手术适用于颈椎病灶清除术、颈椎前固定术、治疗颈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病变。2、后路手术适用于颈椎后融合术及颈椎椎板切除术。胸椎手术入路分为:后外侧入路适用于胸椎结核病灶清除。前侧入路适用于显露T4到T11的椎体。胸腰椎手术入路分为:胸腹联合切口适用于胸腰段脊柱侧弯病人的前路松解,脊柱后凸病人的前路支撑植骨,以及Zielke、Dwyer手术。如不切开胸膜腔的胸腹联合切口适用于同时显露T10以下胸椎及腰椎椎体。后侧切口适用于脊柱后融合、后路椎间盘切除等手术。经腹膜外的前方切口适用于腰椎病灶清除手术。经腹腔的前方切口适用于显露L4、5及S1椎体。 管玉萍(主管护师):下面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脊柱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近年来气管内插管加全身静脉复合麻醉逐渐成为颈椎手术的主流方式。胸腰段手术一般采用气管插管加全身静脉复合麻醉。腰椎手术也可采用椎管内麻醉。脊柱手术体位分主要有:颈椎前路手术一般采用仰卧位,肩部垫高使颈部充分暴露。颈椎后路手术采用俯卧位颅骨牵引,双肩部用宽胶布向下对抗牵引,在前肩部、前胸部及前髂部下方垫放一海绵垫,使胸腹前方悬空,呼吸顺畅;双踝部垫一长海绵垫,双膝屈曲20度左右。胸腰椎后路手术病人俯卧于脊柱手术支架上,腰椎减压术也可采用跪式卧位。腰椎前路手术取侧卧位,患肢在上,下方垫高。手术物品的准备方面有:脊柱敷料包及脊柱器械,根据手术方式选择各类内固定器械、C-臂机等,进胸需备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及开胸器械,另外备负压球、脑棉片、明胶海绵、“花生米”剥离子、骨腊等。 蔡有香(护士长):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脊柱手术的有关基础知识,目前在本院,我们也开展了相应的几类脊柱手术,下面就请大家谈谈相关的护理配合。 冯洁(主管护师):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的护理配合:1、常规消毒。2、切开皮下、皮下组织、筋膜。3、递小直角拉钩牵开皮下组织向上、下先例、

外科手术并发症)

肺部感染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术前指导戒烟,遵医嘱予营养支持提高对手术耐受性;大手术者术前训练呼吸及有效咳嗽(深吸气,屏息4-6s,咳嗽3次)或吹气球训练。 2、术后,在病人未完全清醒时,要防止窒息,及时吸出分泌物和呕吐物。 3、术后清醒后根据病情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深呼吸或吹气球训练,有效咳嗽咳痰,给予恰当体位 4、分泌物不易排出时,给雾化吸入。 5、密切观察有无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患者出现发热、咳痰、痰液黏稠时,应做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按医嘱使用有效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 6、加强基础护理,环境清洁,限制陪伴,经常开窗通风,注意保暖,防止病人受凉引发的肺部感染。 7、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湿润,改变细菌生存条件,避免呼吸道的感染。 8、加强管路护理,防止留置鼻胃管刺激咽部产生分泌物及消化道反流物致误吸;鼻胃管留置 引流物及时倾倒。 9、根据病情鼓励并协助尽早下床活动,减少膈肌受压,改善呼吸功能。 10、减轻疼痛,增加舒适感,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或留置自控镇痛泵。 尿路感染预防及处理:及时处理尿储留,凡术后6~8小时未排尿,耻骨上膀胱区叩诊有明显的浊音就要考虑尿潴留,要及时导尿,严格无菌操作,允许的情况下多饮水,一天至少1500ml以上, 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静脉炎 预防及处理: 1、基本预防措施: ①抬高患肢20°-30°,下肢远端高于近端,避免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过度屈膝、屈髋,影响静脉回流,避免穿过紧的腰带,丝袜和紧身衣物,引发血液淤滞。 预防及处理: 1、基本预防措施: ②长期卧床病人应协助其定时翻身,大手术及老年患者应指导和鼓励其早期床上活动,包括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上下健侧肢体主动运动,患侧下肢被动及主动活动。如膝、踝、趾关节的伸屈、抬腿活动,由下到上按摩下肢。 ③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每日四次,每次10—20分钟。避免久站或坐位时交叉双腿,病情许可时,早期下床活动或离床坐位。 ④避免脱水:术后适度补液,鼓励饮水2000ml/天。 ⑤鼓励病人进行腹部按摩,进食富含粗纤维食物,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 ⑥加强输液通路的管理,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尤其是左侧,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股静脉穿刺。 ⑦指导患者戒烟,因烟中尼古丁可引起血管痉挛,戒酒、控制血糖血脂。 ⑧手术操作轻巧,避免静脉内膜损伤,规范下肢止血带的应用。 ⑨正确观察、记录临床各项指标,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