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短语类型教案》

《短语类型教案》

《短语类型教案》
《短语类型教案》

短语类型教案

一、短语是由词和词构成的,短语可以作为句子成分;大多数短语加上一定的语调就可以成为句子。词和词构成短语,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短语成分: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例如:报纸杂志、老师和同学、雄伟壮丽、唱歌又跳舞、调查研究、光荣而艰巨

2.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和在它们前头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组成。其中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句词的词语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语是状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定语用“()”表示,状语用“[]”表示,补语用“< >”表示。中心语不标符号。

例如:(汉语)语法、(祖国)、[完全]相信、[小心]翻阅、[更加]坚强、[多么]伟大

3.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它的宾语组成。宾语在动词之后,是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

例如:吃晚饭、盖房子、住石洞

有的动词(如“给、送、教、告诉”等)可以带两个宾语。这样的宾语叫双宾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

例如:给我笔、教你一首歌

4.补充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和补语组成。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建议将动词、形容词和补语组成的短语称补充短语。这样,补充短语分为两类,一是动补短语,一是形补短语。补语用“〈〉”表示。例如:洗得〈干净〉、翻了〈一阵〉、抱〈起来〉、活跃〈在基层〉、热得〈出汗〉、大得〈多〉

5.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主语在前,表示述对象;谓语在后,表示述的容。主语、谓语之间用“︱”标示,“︱”之前是主语,之后是谓语。

例如:红旗︱飘扬、天气︱好。

一个短语一个成分或每一个成分,还可以扩展成短语。这样短语中包含短语,成为复杂的短语。扩展后的短语,能够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感情或动作行为,例如:迷人的秋色--一派迷人的秋色--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走进来--急急忙忙走进来--神色慌、急急忙忙走进来

另外,介宾短语、的字短语等也很常用。

介宾短语如:从今天(开始),向我(走来),对学校的情况(很熟悉)等。

的字短语如:男的(排左边),大红的(是牡丹)。

试题解析

例1 下列短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征服沙漠为沙漠所并吞变成荒漠非常荒凉

B.地中海沿岸自然敌人之一充足的水分西方文明的摇篮

C.古代的传说主要作用狂风肆虐垦荒伐木

D.特别强烈空气干燥地势平坦风力很强

解析A项中“变成荒漠”是动宾短语,“为沙漠所并吞”是偏正短语;C项中“狂风肆虐”是主谓短语,“垦荒伐木”是并列短语;D项中“特别强烈”是偏正短语,其它三个是主谓短语。应选B。

例2 下列课文篇名,全是动宾短语的一组是()

A.《纪念白求恩》《回》《小麻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B.《分马》《愚公移山》《谈骨气》《向沙漠进军》

C.《挖荠菜》《记一辆纺车》《想和做》《挥手之间》

D.《听潮》《反对自由主义》《竞选州长》《论雷峰塔的倒掉》

解析此题考察对短语的掌握情况。解题前先明确什么是动宾短语,即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起支配作用的是动词,被支配的是名词或名词短语。懂得了这一点,逐项审查,不难选出D项来。

例3 下面括号对句中有关成分的判断,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记得有一回我迟到了。(主谓短语作宾语)

B.这个孩子吃得很香。(动补短语作谓语)

C.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主谓短语作主语)

D.撕日历,翻台历,对孩子来说,也许只是件好玩的事儿。(并列短语作主语)解析本题是中考试题,考查学生分辨短语结构类型的选择题。所不同的是本题的题干要求能辨析短语结构类型和分析单句成分。辨析短语结构时,要统观整个短语。A项“我记得”什么?能回答我记得的是“我迟到了一回”这是主谓短语,A项是正确的。B项“这个孩子吃得很香”一句主要讲“这个孩子”,而“吃得很香”是一个动补短语充当谓语,判断是没错误的。C项一句的主语是“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是由一个偏正短语充当主语的。而主谓短语“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作“点”的定语,所以C项不是主谓短语充当主语,而是偏正短语作主语,C项是有错误的。应选C。

例4 辨析单句和复句,属于单句的是()

A.“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

B.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一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部分。

C.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D.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解析是不是单句,主要是看谓语部分。一个句子只要有两个谓语成分是独立的,即不被其他句子成分所包容的,那就不再是单句了。如A句中的两个“是”,C句中的“绿得”、“青得”,D句中的“拥抱着”、“偎依着”、“入了”都是独立的谓语成分,因而这些句子都是复句。而B句只有“占用”这一个词充当了全句的谓语成

分,所以是单句。至于“吃得”一词,在句中它不是独立的谓语成分,因为它被包容在“??之后”的结构之,没能成为分句的谓语。答案为B。

例5 下面属于复句的一项是()

A.无论谁都得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B.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C.假山的堆叠,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D.“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解析判断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主要看它的结构,几个分句连用,在结构上互不包含,即互不作句子成分,这样的句子是复句,那么D句就属于此类情况。第一个分句是说:“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第二个分句是说:“并不见佳”,我以为。而A、B、C三个句子都是单句。复句中各个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常常用关联词语来表示,但并非所有复句都使用关联词语。相反,也有在单句中使用关联词语的,关联词连接的是句子成分而不是分句,这也要注意区别。应选D。专项练习

为下列各题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下列短语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不能忘记铺座位卖东西的人讲价钱

B.满院狼籍父亲赋闲丧事完毕行太多

C.他的背影那年冬天流眼泪一个熟识的茶房

D.轻松极了听清楚教室明亮站直

2.下列短语结构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星光闪烁电闪雷鸣学习文化努力工作

B.夜幕低垂广阔天空热爱祖国校园生活

C.遵守纪律历史使命灿烂人民公仆

D.团结互助山川秀丽语文教材勤劳善良

3.下面短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望着他们抽根棒子几根木棒我们学校

B.有气没力皎洁无比欢天喜地膘肥体壮

C.温一碗酒疏导洪水取出布带战胜自然

D.空气芬芳傲然耸立黑影晃动祖国美丽

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它生物的侵蚀。”这句话的主语是()

A.主谓短语B.偏正短语C.并列短语D.动宾短语

5.“我们曾经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这句话的谓语是()

A.是B.是应该经常打扫的

C.说D.曾经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

6.“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臂。”句中的画线部分是()

A.定语偏正短语B.补语动补短语

C.谓语主谓短语D.宾语偏正短语

7.“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这句话的主语是()

A.名词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

8.下列句中是单句的一项是()

A.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恢复对行使主权。

B.实行改革以后,这个厂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C.用这种新颖布料制成的冬装,既轻柔,又暖和。

D.坚持认真预习,才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9.下列属于复句的一项是()

A.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容、课程设置。

B.我们认为,如果要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指导好他们的课外书籍阅读,特别是诱发他们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不可忽视的。

C.在青山苍翠的背景下,白鹭像白云般悄然飞过。

D.你有事,先走吧。

10.对下列复句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①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文教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能的。

②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不同。

③映照着雨后的树林,树叶绿得更加鲜艳。

④除非你亲自去解释,他才会相信。

A.并列转折因果条件

B.递进转折条件假设

C.并列转折条件假设

D.递进转折因果条件

11.对下列复句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