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航空物探与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航空物探与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航空物探与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航空物探与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航空物探与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熊盛青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前言

航空地球物理探测,简称航空物探,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航空技术相结合的一门高新技术,其实质是将航空飞行器作为运载工具,装载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在空中完成地球物理信息采集的方法,是一种快速获取并研究地球岩石圈、特别是与地壳有关的多种地球物理场信息(如磁场、电磁场、重力场、放射性场)的方法。目前常用的航空物探方法有磁、电磁、重力和伽玛能谱测量,构成对地探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物探是军民两用技术。

航空物探具有效率高、成本较低、便于大面积工作、探测深度较大等优点,是基础性和公益性地质调查、战略性矿产勘查的重要手段,是地质勘查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航空物探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为矿产资源与油气调查评价、海洋地质调查、地下水勘查、工程地质和环境调查、基础地质与研究、军事与国防建设提供信息和解释成果。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航空物探技术体系(方法理论—仪器研制—系统集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解释与应用),形成了从海洋到高原全地域覆盖的航空物探作业能力。我国航空物探技术水平总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大。

“十一五”以来,随着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突出,进口石油和铁铜等国家急需的大宗矿产品持续不断的大幅度提价,国内兴起了矿产勘查热,利用航空物探方法寻找矿产资源,尤其是铁矿资源的工作又得到蓬勃发展,国家和社会对航空物探的需求迅速增大。在不少地区展了大规模的高精度航空物探测量工作,同时加大了对航

空物探异常的查证力度,异常查证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继发现了一批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铁矿,如辽宁桥头铁矿和弓长岭铁矿、河北迁安铁矿、山东济宁铁矿、安徽泥河铁矿、河南新蔡铁矿、山西呼延庆铁矿、西藏尼雄铁矿、新疆松湖南铁矿和坎苏西铁矿等。

遥感技术是指非接触性远距离的探测技术,通常是指从高空对地球进行观测的综合性技术系统。按遥感平台分为航天遥感和航空遥感,按光谱分为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和微波遥感。遥感技术具有宏观、形象、快速、经济和动态等优势。

遥感技术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已渗透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许多领域,逐步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先进技术之一。遥感技术通过各种应用活动,转化成为社会生产力,已经产生并将继续在21世纪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目前全国从事遥感技术的单位有400多家,分布在中科院、国土资源、气象、林业、农业等许多部门,形成了许多学科分支。

通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土资源遥感建立了从信息采集——处理——应用的完整、实用的国土资源遥感技术体系。主要应用领域为: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土地调查与监测、矿山开发与环境监测、工程地质调查、城市规划、国土整治等。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以下简称航遥中心)创建于1957年,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从事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技术和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的专业技术中心,国家甲级测绘单位,国家遥感中心国土资源分部。

半个世纪以来航遥中心发扬自主创新精神,紧密跟踪国内外航空物探、遥感技术发展前沿,深入开展航空物探、遥感技术研究和地质调查业务建设,围绕着各个时期国家地质工作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努力发挥航空物探和遥感技术优势,获取了基本覆盖我国大陆和海域的航空物探基础调查数据以及大部分国土的航空遥感资料,积累了全国多期次卫星遥感资料;在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土地利用监测、区域基础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监测、重大工程建设规划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应用工作,获得了丰富的成果资料和显著的

社会经济效益,特别为我国许多大中型固体矿床、油气田的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航遥中心已具备较强的技术力量,拥有多种专业飞机、先进技术装备,在航空物探和航空遥感专业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与解释、方法研究、仪器研制、计算机软件开发、GIS应用、出版制图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积累了成熟技术和宝贵经验,初步建立起了能够承担各类国家级和地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任务的业务系统;并于1999年3月在地勘系统最早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建立了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多年运行和不断改进,持续保持了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符合性和有效性。

本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推进现代化进程和国民经济发展保持高速持续增长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需要不断提高资源的保障能力,以促进国家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搞好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我国地质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尤其是2009年月日,李克强副总理视察国土资源部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地质工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要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对我国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航空物探和遥感技术作为重要的地质勘查方法之一,同样面临着严峻考验和良好机遇。

本文结合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果,简要介绍我国航空物探和国土资源遥感技术现状、取得的成就和发展趋势。

一、航空物探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各国对矿产品需求的增长,资源勘探技术发展加快。航空物探作为快速、经济、先进的资源勘查方法技术进步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应用效果更加突出;以多测量参量、高精度高分辨率、大比例尺、资料三维数字化精细解释与成果立体化显示为特征的新一代航空物探勘查技术体系已初步形成,并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比例尺、高精度航空物探勘查技术已成熟,并在逐步替代相应的地面物探工作。

(2)航空重力技术已发展成熟并在油气和矿产商业勘查中得到广泛应用;航空重力梯度技术已开始应用于矿产和油气资源勘查,将来可部分替代地震勘探。

(3)航空电磁勘查技术(简称为航电),尤其是时间域航空电磁勘查技术以其勘探深度大、勘查成果显著而受到国际上各大矿业公司的欢迎。吊舱式直升机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系统已成为最广泛采用的固体矿产和水资源勘探方法。

(4)航空磁测技术向着多参量、矢量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对地质体的分辨能力。

(5)在一架飞机上集成多种测量方法系统,可以获得大量测量参数,有效地降低了物探的多解性,勘探成果的精准度显著提高。

(7)重、磁、电的正反演解释技术向着立体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8)以航空物探数据采集、精细解释为先导,并结合地面异常查证和钻探的勘探模式已在国际上成为广泛采用的矿产勘查方法。

(9)航空物探技术在环境评价、重大工程选址、军事探测等方面的应用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军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已在美国、英国形成,航空物探技术已向多种行业延伸。

(10)对航空物探等物探工作需求的扩大,带动了技术人才的培养,许多智力水平较高的年青人加盟地球物探勘探业。

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支持下,我国航磁勘查技术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航空能谱勘查技术也处于国际前列,频率域航空电磁系统通过引进与消化吸收提升较快。资料解释技术与GIS 相结合,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大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IRPROBE资料数据处理系统的许多功能可与国外同类软件相比。2006年批准实施的863计划重大项目《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包含了目前航空物探技术各方面内容,并将航空物探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必将成为我国航空物探技术发展的引擎,可以将仪器系统的研究开发技术、应用技术和调查能力全面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遥感技术发展现状

遥感技术是当今飞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一方面表现为遥感新型传感器以及遥感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另一方面,遥感新技术的产业应用周期不断缩短,产业应用能力不断增强。总的发展趋势是:(1)遥感卫星向系列化、小型化、多样化方向发展,数据分辨率(空间、光谱、时间)不断提高;

(2)遥感技术与GIS、GPS等新技术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3)成像光谱、多频微波雷达、卫星测高测深、无地面控制航空摄影等遥感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研究趋于实用化;

(4)图像处理系统向大数据量、高速度、高集成度、实时处理和小型化方向迅速发展;

(5)遥感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具有更高的几何精度和三维分析功能;

(6)遥感解译和应用技术向着定量化、可视化、立体化、多参数与多方法集成化方向发展。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领导下,遥感技术为满足国家对矿产(含能源)资源调查、地质环境监测、地质基础数据更新等方面进行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需要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为:(1)1:25万遥感地质调查技术方法日趋成熟;

(2)大区域性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成果显著;

(3)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遥感调查与监测初见成效;

(4)裸露与半裸露区的遥感找矿异常信息提取已初步形成技术体系;

(5)成像光谱矿物填图技术的实用化取得显著进展;

(6)干涉雷达技术应用取得重要成果,初步具有了规模化应用能力;

(7)以崩滑流为主的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监测,特别是突发性滑坡的应急调查与监测成效显著;

(8)机载POS系统直接地理定位技术已实现实用化。

三、航空物探与遥感技术应用

1、航空物探与航空遥感测量为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以及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1)航空物探作为矿产勘查的主要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完成陆域70多万测线公里和海域170多万测线公里航空物探测量,工作量创历史新高。新发现各类异常2930处,圈定找矿远景区143片。通过异常查证,发现了大批矿床,尤其是铁矿勘查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

(2)完成58万km2航空遥感勘查。其中,三峡库区1:5万彩色红外航空摄影,真实记录了三峡水库蓄水前该段长江百年以来历史最低水位期间库区地质环境状态,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库岸变迁与生态环境演化监测以及相关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2、为1:25万区调填图提供超前信息与服务,对加快区调进度、提高区调质量做出重要贡献

(1)航空物探、遥感填图技术取得新进展,对提高地质填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航天遥感技术为手段,成功研究出颇具推广应用价值的1:25万遥感地质填图方法技术体系,提出了“影像单元填图”新方法,形成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开发了“野外调查微机辅助遥感图像解译系统(RSMAP V1.0)”,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制定了1∶25万遥感地质调查的技术规定。

(2)区域地质调查前期解译(解释)与编图及时为野外地质填图提供了高质量图像及解译(释)成果。通过对遥感图像的解译和航空物探资料的解释,主要可解决如下地质问题:确定断裂和褶皱构造;进行区域地质岩性填图,确定各类火成岩体(包括隐伏岩体)的分布;圈定火山岩及火山机构;进行直接或间接找矿等。近年,共完成全国840多幅1:25万影像图的制作和100多幅影像图的遥感地质解译,完成100多幅1:25万航磁系列图、推断地质图和地质、地球物理断面图等图件的编制。这些成果在区调工作的合理布置和减少野外调查工作量、提高填图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并取得找矿突破

通过开展高精度航空磁测、航空放射性测量、高光谱矿物填图、

遥感找矿异常信息提取等新方法新技术应用研究,地质勘查技术方法取得创新,找矿取得突破。

(1)高分辨率航磁勘查技术在危机矿山深部直接找矿中取得重大突破。在国内首次采用硬架式直升机对湖北黄石大冶铁矿进行了1:1万比例尺的高分辨率航磁勘查,应用曲面位场处理系统和精细重磁反演技术,进行了航磁剖面的精细解释,发现新的深部矿体,为危机矿山深部找矿做出积极贡献。该项解释技术通过完善已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中推广应用。

(2)青藏高原中西部航磁概查取得找矿新发现。全区选编局部异常192个,圈出与超基性岩、中酸性侵入岩和海相火山岩有关的铬、铜、金、铁等矿产找矿远景区21个,划出地热资源远景区5个。以航磁异常为线索发现多处大型铁矿。

(3)1:20万高精度航磁勘查技术已在西部地区矿产勘查工作中全面推广应用,为矿产资源评价、区域地质调查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地球物理信息和解释成果。青海雁石坪-五道梁地区1:20万航磁调查发现新的铁矿。在西南三江多金属成矿带西段沱沱河—通天河发现一条具有直接寻找铁矿意义的强磁异常带,初步估算磁铁矿资源量已达中型铁矿规模。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取得找矿预测新突破,通过综合分析筛选航磁异常1564处,优选具有找矿的甲乙类异常335处,预测多金属找矿远景区65片,找矿靶区75处。

(4)大比例尺航空物探综合勘查技术为矿产普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新疆-甘肃北山地区航磁、电磁和伽玛能谱综合勘查共发现磁、电、伽玛能谱异常400余处,筛选出具有找矿意义航磁异常17处、航空伽玛能谱异常4处,并地面异常查证发现了新的铜、金、银多金属矿,对该区寻找火山岩型铜及多金属矿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勒巴泉铜多金属矿已进入勘探阶段。广东南部珠海-深圳地区航空物探勘查发现新的火山岩型铀矿化,采样分析铀含量达到工业品位。

(5)航空物探作为油气勘探的主要非地震方法在油气资源调查评价中可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航空物探资料的综合研究与地质解释,可以解决油气勘查中的下列地质问题:圈定油气盆地、确定各种类型的断裂、划分区域地质构造及构造分层、圈定侵入岩和火山

岩、研究盆地深部地质结构、发现和圈定的局部构造类型、直接找油和研究生油环境等。大调查以来,在青藏高原和海域航磁测量发现可能与油气有关的大型构造带。在青藏高原和渤海、北黄海等海域开展了航磁油气勘查工作,共圈出沉积盆地11个、局部油气构造异常473个、有希望的含油气远景区32个,为我国油气资源的战略性评价做出了积极贡献。

(6)遥感找矿异常提取技术得到工程化应用。该技术体系包括数据预处理、干扰去除、异常提取、异常后处理、异常筛选与推荐等五部分(见图1),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a.利用线性回归、太阳高度角和日地距离的调整等计算,将太阳辐射校正、日地距离校正、太阳高度角校正等方法成功地应用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基本解决了不同数据中的同一地物遥感异常的趋同性问题。

图1 多光谱遥感异常提取方法技术体系框架

b.利用比值切割、高端切割和低端切割等多种方法,对于阴影区、植被、白泥地(盐碱地)、云(包括厚云、薄云和雾)、水体、沼泽地等多种干扰,进行了去除,进一步突出了“目标”信息。

c.采用了以σ做为尺度,用数倍σ值做为阈值的异常分级表现方法;将光谱角方法应用到多光谱遥感领域,建立了“光谱筛选”、“地质环境背景筛选”等多种遥感异常筛选方法组合。实现了遥感异常的分级和分类,并将遥感找矿异常从遥感异常中遴选出来,提高了遥感找矿异常信息的可信度。

d.在筛选后的每一张遥感异常图上,均附有一张遥感异常优先检查点位坐标推荐表,在进行野外异常检查时,可以利用表中提供的数据,在全球定位仪(GPS)引导下,较准确地进入异常点,进行异常查证工作。

利用该技术,在西部主要成矿带进行遥感找矿异常提取及应用取得重要成果。完成天山-北山等3个成矿带面积达150万km2的遥感找矿异常提取工作,编制了1:25万遥感异常分布图99幅,圈定找矿远景区39个、找矿靶区61个,新发现矿(化)点21处,为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评价工作增添了一批重要的基础资料。该项技术已在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中推广应用。

(6)高光谱矿物填图实用化技术取得显著进步。成像光谱技术由于具有较高的光谱分辨率和图谱合一的特点,不仅能直接识别地物,而且能进行地物成分的量化分析。近年,系统开展了矿物光谱的可识别特征与矿物识别方法研究、岩矿信息提取模型研究,初步建立了矿物识别分层谱系和近20种常见蚀变矿物的光谱识别规则;开发了地面光谱数据管理系统和成像光谱矿物识别模块,初步形成了成像光谱矿物填图工程化技术流程。

利用该技术获取了新疆东天山土屋—延东地区航空成像光谱数据,完成3180 km2的大面积成像光谱矿物填图,建立了高光谱地质信息反演模型和矿床找矿预测模式。在西藏驱龙地区利用Hyperion 星载高光谱数据,识别出与斑岩铜矿密切相关的蚀变矿物组合,圈定成矿有利地段 1 处、找矿靶区3处,经验证与野外实况相当吻合。

成像光谱技术有望成为继传统填图方法、遥感影像填图方法之后的第三代基础地质填图以及遥感矿产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的新手段。

4、遥感技术大规模应用于生态地质环境调查成果丰硕,社会效应显著

(1)采用遥感技术完成了西南岩溶石山地区8个省120多万km2面积的石漠化遥感调查与监测,查明调查区内的石漠化面积达10.5万km2,评价了石漠化的发展趋势。

(2)利用多期卫星数据和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30年来青藏高原冰川、雪线、湖泊、湿地等变化情况的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总结了30年来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变规律,分析了变化趋势,建立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监测信息系统,其成果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3)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完成河北、山西、内蒙等地19个县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变化,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退化状况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状况监测,监测面积6.5万km2。编制各类像图309幅,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了基础性、公益性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

(4)进藏公路、铁路沿线地区地质环境遥感调查评价了地质灾害对青藏公路、铁路工程的可能危害程度,首次在昆仑山北麓发现了大规模石冰川群,为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地质环境现象,是遥感技术在青藏高原进行地质环境调查的一次成功范例。

(5)省级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为省级国土资源规划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全国省级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成果整理及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在32个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国、大区、省三个层次的成果数据库和共享空间信息站点与信息系统,实现了省级数据的科学化管理。

(6)航空物探开拓城市环境调查新领域。对广东南部珠海-深圳地区完成的水文环境航空物探勘查,查清了珠海-深圳地区的天然辐射水平及其对人文活动造成的影响程度,探索出一套适合于城市

环境调查的测量技术、质量控制和解释方法,对环境评价有重要意义。

5、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监测取得了丰硕成果

(1)地面沉降监测技术初步实现实用化。利用先进的INSAR技术首次开展了德州—天津地区区域性干涉雷达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取得了地表形变监测中干涉雷达测量技术应用工作方法研究、技术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明显进展,干涉雷达测量技术有效地揭示了区域性地面沉降中心、沉降区域分布状况和区域性地面沉降时空发展趋势。将为地面沉降的综合整治规划、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同时利用干涉雷达技术监测地质灾害体也迈出重要一步,初步建立了利用反射体的差分干涉雷达技术监测地质灾害体的实用技术体系框架。该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表形变的动态监测。

(2)以崩滑流为主的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监测技术基本成熟,突发性滑坡的应急监测成效显著,数字滑坡新理念的提出推动了该项技术的深入发展。近年重点在长江三峡库区、青藏铁路沿线和喜玛拉雅山地区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开展地质灾害监测,尤其对西藏、四川等地几次突发大型滑坡进行了应急监测,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其中中印边界帕里河滑坡卫星遥感调查采用2004-2006年卫星图像监测堰塞湖面变化,查明该区印方关注的2004、2005年两次洪水灾害均系河岸滑坡和崩塌堵江溃坝引起,新发现该滑坡以下10km范围还存在6处危岩和一个大规模滑坡,成果已上报国务院,得到国务院领导肯定。

(3)地震灾害遥感调查与评估技术在汶川地震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灾后67小时第一时间获取了重灾区航空遥感影像,共获取了14个县40000km2的高清晰度航空遥感图像,为救灾工作部署提供了现时资料,提供国务院救灾指挥及前线各救灾单位使用。通过对遥感图像的解译,快速查清灾区房屋倒塌、道路损毁、滑坡、崩塌、泥石流、堵江、堰塞湖等灾情。开展灾区地质灾害解译与评价,为地面地质灾害调查与灾后重建提供依据。

(4)航空物探和遥感地下煤火探测技术取得重要成果。在国内首次将IMPULSE航电系统用于地下煤层自燃探测。总结了一套以高

精度地面磁法为主,辅以氡气测量、电法、地面米测温的地球物理综合煤火探测方法技术组合。圈定了乌达矿区煤火地下分布范围,为矿区煤火的探测和灭火工程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6、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遥感调查与监测技术为政府部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矿业秩序整顿提供了基础资料与决策依据

全国重点成矿带与矿集区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遥感调查与监测工作全面启动。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和多时相遥感数据监测矿山开发利用状况、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和矿山环境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建立了实用的技术流程,确立了有效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目前正在对全国169个主要矿集区开展三个层次的矿产资源开发遥感调查与监测工作,初步建立了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遥感调查与监测数据库。为国土资源部和有关部门制定矿产资源规划,保持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维护矿业秩序及综合整治矿区环境等提供技术支撑及决策依据。

7、土地遥感调查与动态监测技术已进入业务运行,在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国土资源部加强土地管理的总体部署,自1999年开始连续多年进行城市土地利用监测。这项监测工作每年都有新的要求,遥感数据指标不断提高,采用方法技术逐年深化,现已形成规范的工作程序,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具备了规模化业务运行的能力。提供北京等110个(次)城市共82.3万km2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和71个县(次)退耕还林还草和土地更新数据。参与编制了《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水平显著提高。

8、机载POS系统直接地理定位方法技术开创了无地面控制航空遥感技术新阶段

该项技术将为无地面控制点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的西部空白区以及境外地区的航空遥感测量提供技术支持,可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高精度的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和遥感影像图。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滇东南等地区的国土资源调查和国家基础测绘航空摄影工作,

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机载POS系统直接地理定位方法技术已实现实用化。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航空物探勘查能力无法满足需求,业务运行能力有待增强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航空物探的需求迅速增大,我国航空物探的发展显示前所未有的活力,工作量激增,国家和地方政府需求量大而急,但勘查能力受多种因素的限制,难以满足近期的需求。

航空物探勘查能力的提高受到通用航空等相关行业发展现状的限制。由于国内航空业的激烈竞争,通用航空公司普遍存在飞行员流失,飞机老化、机型少等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航空物探任务的完成。在经济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还存在因空域繁忙而调配困难等问题。

在应用方面,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1)航空物探作为基础地质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工作严重滞后,高精度航空物探资料的国土覆盖程度低。

(2)航空物探资料开发应用程度低,应用航空物探解决基础地质和找矿问题的水平有待提高。近年来,各方面非常重视航空物探工作,但存在盲目追求获取高精度资料而忽视现有资料开发利用的倾向。事实上,航空物探资料蕴涵有丰富的地质找矿信息,随着新的地质找矿理论的突破、地质资料的不断丰富以及新的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的推广,通过对已有航空物探资料的深入解释,完全可以获得许多新的有用信息。为此需在行业内大力推广先进的方法软件,提高航空物探资料的地质解释水平。

(3)航空物探工作与地面物探工作脱节现象严重。大量航空物探异常未进行地面查证或查证评价不深入,地面查证手段单一、仪器不配套等。上述因素影响了航空物探效益的充分发挥。

2.应用技术研究开发需进一步深化,提高技术层次

航空物探方面,除航磁和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技术外,航空重力和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发展滞后。航空物探成果解释定量化、

自动化和三维反演、立体填图技术尚未形成生产能力;多方法、多参数的综合解释较弱,综合应用水平和研发能力不高;GIS技术应用起步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共享和二次开发等。航磁、航重、航电综合勘探方法在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以弥补地震方法在复杂勘探区的不足。

遥感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与遥感技术工程化能力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随着国土资源管理对遥感技术业务化应用的迫切需求,遥感技术的自动化、工程化程度亟待提高。

3.技术装备建设进展比较缓慢

航空物探调查的运载工具较单一,缺少适用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测量的低空性能好、航程大的小型作业飞机,缺少适合于高原和山区大比例尺勘查飞行的直升机;没有大航程超低空海洋航空物探专用飞机,严重制约了海洋资源调查能力。缺乏航重、时间域航电以及航空气测设备。一些配套设备性能较低,急需更新换代。

遥感信息源缺乏,国外高精度遥感数据价格昂贵,而国产资源卫星数量少、分辨率和精度难以满足要求,严重地影响了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调查与监测、矿产勘查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此外,航空物探和遥感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显得薄弱;新技术、新方法成果推广普及力度不够;数据及成果共享程度不高;业务系统的运行模式不适合形势发展需要;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未得到充分发挥等因素也阻碍了航空物探和遥感技术创新与应用领域的拓展。

五、发展趋势与建议

1、加强业务运行体系建设,提高勘查能力和应用效果

根据国家和社会需求,结合我国航空物探和国土资源遥感技术现状,将重点加强开展以下7个业务体系建设,并力争各业务体系逐步具有较强的业务运行的能力:

(1)航空物探遥感基础地质调查体系;

(2)矿产资源航空物探与遥感勘查应用体系;

(3)海洋与陆域油气资源航空物探遥感调查体系;

(4)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多领域应用与服务体系;

(5)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遥感调查与监测体系;

(6)以航空物探核心技术、遥感应用新技术为主的勘查技术研发支撑体系;

(7)航空物探遥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服务体系。

上述业务体系建成后将成为国土资源部和地调局总体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技术创新

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相结合,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关键应用技术研究,重视前瞻性技术预研究,在已有基础上努力实现技术跨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加强航空物探、遥感勘查新技术的示范应用和推广;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特色和强大运行能力的航空物探和遥感业务体系;加强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

3、科学规划,合理部署航空物探工作

加强规划,分三个层次开展高精度航空物探测量:

(1)西部空白区开展1:5万—1:25万高精度航磁扫面,不断提高国土覆盖程度,为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在全国重力空白区和主要油气盆地开展1:10万—1:25万航空重力测量,为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依据。

(2)重要成矿区带开展1:2.5万或1:5万大比例尺高精度航磁,条件允许的地区开展航空物探综合测量,为地质找矿提供远景区和靶区。

(3)在东部矿集区开展1:1万高分辨率航磁,直接寻找深部矿:如冀东地区、鞍本地区等。

此外,加强对已有航磁资料的解释研究,指示寻找大型超大型隐伏矿的找矿方向及选区。加强航磁异常的地面查证与钻探验证工作,以期在近期实现找矿突破。

4、充分发挥遥感技术作用

(1)高精度航空遥感基础地质调查:在我国近海地区基础地质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脆弱区和重要工程地质环境调查、西部重点成矿带矿产资源调查、重要矿集区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调查与监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等重大项目中发挥航空遥感机动灵活、应用广泛的优势,开展高精度航空摄影和高光谱航空遥感调查,提供优质的航空遥感资料。

(2)我国新一轮区域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开展我国重要经济区带、重要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区、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大江大河流域、重要对外开放通道的1:25万区域生态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规划与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3)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利用航空、航天多光谱与高光谱卫星数据,在我国重要成矿区带、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地区进行中等比例尺矿产地质遥感解译和矿物蚀变信息提取工作,提高测区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基本查明区域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研究成矿规律,圈定一批具有重要前景的找矿靶区,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提供基础数据。在西部重要成矿区带开展中大比例尺的面积性高光谱矿物填图,编制矿物分布图,为西部地质调查、地质找矿、油气勘查、地质环境监测等提供一种新型的地质基础资料和基础图件。

(4)境外航空物探和遥感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

以周边较近的国家和地区为突破口,开展以国内较紧缺矿种为目标的资源调查,对区域成矿潜力进行快速评价,为我国援外项目及境外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基地的设立和商业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5、加快航空物探遥感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航遥中心现有网络软件、硬件为基础,并加大投入建设高速的网络服务系统,建立以航遥中心为技术、资料、处理解释能力和网络服务系统为平台的全国航空物探遥感资料技术应用服务中心,完善和丰富航空物探和遥感数据及信息应用服务体系,为政府、专业部门及社会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

地质找矿勘察技术原则与方法解析

地质找矿勘察技术原则与方法解析 发表时间:2017-10-09T11:56:00.8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作者:胡伟平师维许矿霞潘岩冯阳光 [导读] 摘要: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地质找矿勘察技术已经为进一步保证地质找矿勘察技术的有序发展,需要保证遵循相应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方法。其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于下文中简要分析了地质找矿勘察技术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所采取的方法。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地质找矿勘察技术已经成为了矿产资源开发中值得关注的内容,且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为进一步保证地质找矿勘察技术的有序发展,需要保证遵循相应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方法。其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于下文中简要分析了地质找矿勘察技术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所采取的方法。 关键词:地质找矿勘察技术;原则;方法 导言 在现代化的建设当中,我国的人口数量开始大幅度的增长,社会对各种物质需求也开始不断的提升。想要在今后的国家发展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则必须在地质找矿方面有所努力。现如今,很多地方的矿产资源都被开发殆尽,只能是朝着深层次来继续开采,而这样的矿产资源,与浅层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无论是勘察工作,还是开采工作,都必须十分的谨慎。为保证地质找矿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合理改进勘察技术,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更多的保障。 1概述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都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工业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都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这同时也造成了对矿产资源的消耗量日益增长,如何对矿物资源实施有效地勘察和开采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背景形势下,地质找矿勘察工作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现阶段,我国的地质勘察找矿技术较以往有了明显改善,很多新技术和设备都被不断地开发出来并投入使用,这促使我国的地质勘察找矿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都获得了提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地质找矿勘察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一些比较恶劣的地质勘测环境的适应性不高,这对我国地质勘察找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制约。鉴于此,加强对地质找矿勘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意义重大。 2地质找矿勘察技术原则 2.1统筹规划原则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地质找矿工作的实施,一定要从地方的限制性条件出发,不能一味的按照主观上的需求来完成。我国现阶段的自然环境以及各地方的矿产资源情况,总体上并不乐观,为保持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勘察技术当中,坚持“统筹规划”原则。首先,针对地方的矿产资源勘察,应该从整体区域的角度出发,并对该区域的矿产情况有一个深度的了解,既要结合以往的开采情况,又必须坚持矿产资源的合理应用。其次,在规划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相邻地方的矿产问题。有些地方是矿产资源的重点供应地方,有些地方则是重点的消费地方,相邻地方的矿产资源,必须在界限上明确,同时要平衡矿产的供需关系,减少严重的浪费问题。 2.2科学布局原则 找矿勘察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在现阶段取得的成果是比较显著的。可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科学布局的原则,并未在所有的地方积极遵守,有些问题还是会反复的出现,这就对我国今后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均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本文认为,在科学布局原则上,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并不是所有的矿产资源都可以被开发的。我国虽然地域面积辽阔,可有些矿产资源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特殊,即便是浅层的矿产,但是在开发以后,很容易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表现为“得不偿失”的现象,这并不是国家所推崇的内容。第二,在找矿勘察布局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考虑到日后的需求问题。现如今的清洁能源得到广泛推广,相关技术的成熟度也在不断的提升,矿产资源的需求开始得到控制,如果再进行破坏性的开采,势必会引起反效果,这一点在布局过程中,要特别的注意。 3地质找矿勘察技术的方法创新 3.1物、化、地三场异常相互约束技术 对于地质找矿勘察来讲,以往的技术实施,主要是从经验的角度出发,虽然长期积累的经验,能够为矿产勘察提供较多的指导,可是自身带有的偶然性是比较突出的,并且耗费的时间较多,在工作效率上不满足当代工作的需求。现下,“物、化、地三场异常相互约束技术”得到了较高的欢迎。该项技术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可针对勘察目标进行快速的干预,同时还可以在矿产开采的过程当中,给予较多的指导工作。例如,我国现下存在很多的大区域矿产、老旧矿产等等,通过将该技术应用以后,则可以对矿产资源的开发更好完成,减少错误开发、过渡开发的问题。但是,该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物、化、地三场异常相互约束技术的操作,只能是在自身特定的领域当中勘察、开采,但是对于定线圈边界而言,却表现出了很大的不足,很容易造成一些隐患,需要积极的联合其他技术手段来完成。 3.2甚低频电磁法 就地质找矿本身而言,勘察技术手段的应用,完全可以朝着一些新探索的领域来发展。经过多项研究以后,甚低频电磁法应运而生。从地球自身来分析,本身存在着非常强烈的磁场,而电力资源在被开发和应用以后,也积极的投入到了各项设备、技术、手段当中。将电磁技术进行融合,相信可以为地质找矿提供更多的帮助。甚低频电磁法,作为勘察技术的创新内容,自身的可行性是比较高的。现阶段,已经基本采空地下浅层矿产,想要能够合理开发和勘察地质深层矿产,需要不断研究先进科学的勘查方法,以此建立了甚低频电磁法。甚低频电磁法实际上是浅层物探技术的一种,主要就是测量和滤波数据获得相应结果,然后对勘查矿体和数据结果来综合分析控矿规律和存储规律,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矿产的目的,此时能够获得矿区部位,为进一步勘查矿产提供依据。这种勘查方式具备比较准确结果、操作方便快捷,可以十分方便的了解和分析深层地质,是一种理想的地质勘查技术。 3.3拓宽勘察工作领域,突出重点 地质找矿勘察工作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其开展过程中更是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对勘察工作的重点加以明确,把握住工作开展的重心,才能切实提升地质找矿勘察工作的效率。此外,在具体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还应以当前已有的条件为依据,综合应用各种

浅谈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的相关要点

浅谈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的相关要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离不开各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对矿产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地质勘查和采矿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对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的相关要点进行分析,不断发展创新,才能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 标签:地质勘查勘察技术找矿技术 随着全国范围内的新一轮的地质勘查与找矿的开展,面对新的矿产开采要求,我们必须将地质勘察和找矿技术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从而探索出新的矿源和资源,以解决即将面临的矿产资源稀缺的窘境。 1地质勘查的技术要点 (1)地质勘查工作在进行之前,要首先做好统筹规划,确保在超前和适度的情况下进行地质勘查工作。进行具体勘查工作的落实,检查申请区域是否有矿权重叠,扩大勘查范围,对区块中的地质进行划分,对区内矿化岩系、矿化带、矿源层进行追索踏勘,初步理解地层、构造、岩层性质。充分发挥地质勘查的先行性,对勘查工作进行有条理的划分和部署。例如,地质勘查在进行前要做地质路线填图。对于地质填图要在地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完成。地质填图调查过程中的路线布设通常是选择穿越法,在进行1:40000以内的地质填图时要严格按照理论指导进行。其次为迫索路线法,在进行成矿远景区的路线布置时可以设置一定的主干路线,在进行化探工作的过程中,不但要包含矿藏的样点,还要有超过三级水系的小布样,对附近河滩和泥潭也要进行采样、检验,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地质勘查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将各种勘查方法相结合,在手段上可以运用一定的揭露工程与测量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离不开准确无误的地质测量,勘察测量主要有钻探、取样和试验三种方法。工程揭露法即通过探矿工程揭露松散覆盖的和地下深处的地质体进行地质观察研究,从而取得地质矿产资料的方法。 (3)对地质勘查体制的进一步的完善,确保对勘察体制中的关系充分了解和掌握,对中央和地方的机制要实行一定的管理,加大对于地方勘查技术的管理。进行体制创新,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 (4)要以国内资源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国内矿产资源的潜力。然后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合作,加大中外企业合作的力度,在资源领域中逐步扩大对外开发的能力,形成资源全球化的局面,提高矿产资源的供给能力,满足资源全球化的需要。 (5)加强地质勘查各项技术的开发。加大对于地质勘查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优势,促进勘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地质勘查的过程中对技术

【最全】矿产勘查学总结

1-1 绪论=2 1.矿产勘查学的概念(找矿勘探地质学或矿产普查勘探学):研究矿产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和工业矿床最有效的勘查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地质学。 2.矿产勘查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内容:矿产预测、矿产勘查及矿产评价三个基本方面。 3.要解决的基本矛盾矿床产出的(局限性)、矿体变化的(复杂性)与人们对其勘查范围和观察研究的(有限性)的矛盾。 4.基本任务:研究矿床形成条件、赋存规律及矿体变化性特征;研究合理有效地预测、勘查和评价矿床的理论与方法;目的是提高矿产勘查的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更好地指导矿产勘查生产活动的实践。 5.矿产勘查学的研究方法:地质观察研究法;勘查统计分析法;勘查模型类比法;技术经济评价法。 2-1矿产勘查基本问题 1.矿产勘查的含义(矿产资源勘查或矿产地质勘查),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的总称 ?含义: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基本任务: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地质条件的可能,寻找和查明具有经济价值的工业矿床。 ?目的: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依据,为矿山企业建设提供矿

物原料基地和矿产储量。 矿产勘查是指对矿产普查与勘探的总称 ?矿产普查: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以不同的精度要求进行找矿的工作。普查和找矿是同义词! ?可分(来自苏联) ?初查(初步普查)(概查)利用小比例尺,简单查明地质构 造和矿产生成的条件 ?详查(详细普查) ?矿产勘探:是在发现矿床之后,对被认为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对象通过应用各种勘探技术手段和加密各种勘探工程的进一步揭露,对矿床可能的规模、形态、产状、质量以及开采的技术经济条件作出评价,从而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可进一步分为: ?初勘(初步勘探):利用探槽,,浅井,,浅钻等工程,,并配合物 化探对矿床进行地表地质研究,,揭露,,追索和圈定矿体 ?详勘(详细勘探):矿体的形状,,产状,,内部结构,,矿石的物 质成分和加工技术性能,,研究和评价可供综合开采利用的共生 矿产或伴生有用成分,研究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 ?开发勘探(生产勘探):重点是为生产提供足够数量的矿产 储量 2.地质调查与地质勘查 ?区域地质调查(区调):一般指基础性的区域地质测量工作,比例尺1:5万、1:20万、1:25万;山西省区域

某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及找矿标志

某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及找矿标志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某铅锌矿区地质特征、成矿原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铅锌矿;成矿模式;矿床成因;找矿标志 1、矿床地质特征 1.1 区域地质概况 某矿区岩体是一面积较大的酸性侵入岩基,地层出露有中三迭统杂谷脑组(T2Z)、上三迭统如年各组(T3r)、第四系(Q)等,除局部地段有扭曲外,地层总体走向NNW,倾向NE。位于牦牛沟一卡子复式向斜构造的西翼,次级褶皱主要有背斜及热桑山向斜;主要断裂属北西向的炉霍一道孚一康定断裂带与北东向的木居断裂的组成部分。 1.2 矿体特征 通过地质勘探,区内共圈出3条工业矿体,即西矿带I号矿体和东矿带Ⅱ、Ⅲ号矿体,3条矿体大致平行产出,自上盘至下盘分别为Ⅲ、Ⅱ和I号矿体。 I号矿体为矿区主矿体,矿体走向长1150m,自7勘探线至12勘探线以南,厚度平均231TI,走向NW,倾角37°,矿体总体向西侧伏、侧伏角10°~15°;矿体赋存于喜山期折多山碱长花岗岩体的含矿碎裂花岗岩相带(r53-Tr2)中,矿体产状与含矿层产状基本一致,顶板为花岗糜棱岩、碎裂花岗岩。矿体顶板与围岩多由断裂破碎带分开,底板界线不清晰,通过试样分析成果确定。矿体沿倾向分支现象明显,矿体总体厚度变薄,倾角变小。 Ⅱ号及Ⅲ号矿体分布在矿区东侧,赋存于三叠系中统杂谷脑组角岩层(T2Z-HS)中,两条矿体均规摸小,延深不大。 1.3 构造特征 矿区内构造以断层为主,褶皱次之,节理发育。矿区断裂较为发育,属于区域北西一南东向压扭性炉霍一道孚一康定断裂带构造体系所派生的一系列不同力学性质所产生的不同方向断层;节理、裂隙,构成矿区基本构造格架,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序次的构造都与矿体的形成和矿物组分富集密切相关。北西向压扭性断裂破碎带是主要断裂,位于矿区东部I矿带上盘,沿山岩体东部边缘展布,纵贯矿区,规模较大;主要将大山岩体边缘相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挤压呈糜棱结构,形成了花岗糜棱岩带,由于受强烈的区域挤压、扭裂作用,使糜棱岩带蚀变具强

解析多种地质找矿手段在地质找矿中的综合应用

解析多种地质找矿手段在地质找矿中的综合应用 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的不断进步,矿产资源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工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现代工业对矿产资源需求量逐年增加,为了能够满足更多的矿产资源需求,综合运用多种地质找矿手段,成为提高找矿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对多种地质找矿手段的深入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常见的地质找矿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多种地质找矿手段在地质找矿中的综合应用的措施,从而推动我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地质找矿综合应用对策 0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地质找矿过程中,出现许多找矿手段和方法,但是,如果是单纯的采取一种找矿方法,并不能够快速、有效的找到矿产资源。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找矿任务,需要将众多方式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够有效的找到矿产资源。 1常见的地质找矿方式 1.1填图方式 填图方式是地质找矿中比较常见的方式,也是地质找矿的关键和核心,需要与先进技术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考虑各项基础数据,并科学、合理的设置地质填图线路,进而完成地质找矿工作。由于地质找矿工作较为复杂,工作人员可以运用穿越法实现总体线路的布局,然后运用追索法进行适当辅助,特别是在存在成矿地质体、异常区等地区适用。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要按照填图比例尺,严格控制线距和点距,在成矿地质体、异常区内加密线距和点距。通过填图方式找矿,能够全面掌握当地地质结构,便于快速找到矿产资源,是目前找矿方式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1]。 1.2实测地质剖面 这种地质找矿方式首先需要调查各种地质剖面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对剖面进行实际测量,进而对地下矿产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具有直接性的高特点,针对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地区,普遍采取十字形或者丁字形线路,分析和研究地质剖面。与此同时,槽探作为一种实测技术,将地质剖面测量与槽探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加直观、快速地了解地质情况,从而促进找矿工作顺利进行。 1.3物理方式 物理方式查找矿产资源是一项比较简单的方法,主要是指通过利用物理仪器进行探测和查找矿产资源,相比较其他方式而言,这种找矿方式较为简单直接。

矿勘名词解释

《矿产勘查学》复习试题 一、名词解释 矿产勘查:亦称矿产资源勘查或矿产地质勘查。它是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矿产勘查学:亦称找矿勘探地质学或矿产普查勘探学。它是研究矿产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和研究工业矿床最有成效的勘查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地质学。 预查:是指在区域调查的基础上,对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进行物探、化探工作或对有希望的地质远景区进行勘查工作和极少量工作验证。 普查:是指在选定的普查区内用露头检查、地质填图、比较少的探矿工程及物化探方法大致查明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也包括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分。 详查:在普查圈出的详查范围内,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比普查阶段密的探矿工程基本查明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 勘探:是指在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或矿区总体规划划定的勘探(精查)区,通过加密各种勘探工程,详细查明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 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内或地表的自然富集物,根据其产出形式(形态、产状、空间分布)、数量和质量,可以预期最终开采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即具有现实和潜在的经济价值的物质。 储量:是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用扣除设计、采矿损失后的数量表示。可采储量:(11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 能利用储量:是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开采和利用的储量。

暂不能利用储量: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暂时不能开采或开采后无经济效益的储量。 矿业权:矿业权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享有的,在一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或开采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权利。 矿产资源所有权:是指作为所有者的国家依法对矿产资源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矿业权评估:是指对矿业权的价值进行评价和估算的行为。 矿床工业类型:是在矿产成因类型基础上,从工业利用的角度来进行矿床的分类。 矿床勘查类型:是指在矿体地质研究和总结以往矿床勘查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矿床的主要地质特点及其对勘查工作的影响(即勘查的难易程度),将相似特点的矿床加以理论综合与概括而划分的类型。 矿产勘查技术方法:是指那些在矿产勘查活动中,能够直接获取工作区有关矿产的形成与赋存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及各种参数的技术方法。 地质测量法:是根据地质观察研究,将区域或矿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客观地反映到相应的平面图或剖面图上。 重砂测量法:是以各种疏松沉积物中的自然重砂矿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追索寻找砂矿和原生矿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地质找矿方法。重砂成果图:根据重砂样品的详细鉴定成果,按矿种或矿物组合以不同方式编制成图,结合地质地貌特征圈定重砂异常区,从而编绘出重砂成功图。 它是重砂测量的最终成果,是进行重砂异常分析评价的依据。 地球化学测量法:是以地球化学及矿床学为理论基础,以矿产勘查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方法学科。 探矿工程:是指目前世界上对金属、非金属矿床勘查大量采用的勘查技术手段如钻探、坑探工程等。

金矿地质找矿方法

一、确定成矿的地质因素 1、首先应关注硅化带、石英脉、次生石英岩。这是因为金矿化均与硅化关系密切,可以说无硅不成金。当然不是所有的硅质体都产金,但含金的硅质体大多为烟灰色,水色好。这是因为含金的硅质体均含有或多或少的硫化物,因硫化物极细,故使石英呈烟灰色。特别是页片状石英脉(其内可含多条黑色条带如炭质与细粒硫化物的混合物)含金性好。即便是少硫化物的明金型石英脉,在出现金矿包时,往往都有硫化物如辉锑矿、辉铋矿、车轮矿、毒砂、鱼子状铅锌矿等存在。 2、再次关注断裂构造带,特别是韧性剪切带。金矿化无一不与断裂有关,可以说无构不成金。尤其是要关注超糜棱岩、糜棱岩、微砂糖状似石英岩、滑石菱镁片岩,它们往往是富金矿体所在。巨型至大型断裂带本身的含金性往往不佳,而旁侧的次级断裂带往往是金矿体产出部位。 3、第三要注意铁帽、褐红色、褐黄色残坡积物及碳酸盐的溶沟溶槽堆积物的含金性查定。它们不但本身可成为铁帽型、红土型金矿,而且可以指示原生金矿的寻找。 4、第四要注意在锑矿、汞矿、砷矿(特别是雄黄矿、雌黄矿)区找金,就锑矿而言,它既可与金共生构成锑金矿床;也可分离,但相距不远,故有“不在其中,不离其踪”之说。部分铅锌矿的外围也可找金,如青城子铅锌矿外围;铜矿床的下部。铜镍硫化物矿床蚀变带也是找金的好去处。

5、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除硅化外,还有铁白云石化、铁方解石化、铬白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冰长石化、细粒黄铁矿化、砷、锑、汞、铋、铊矿化等低温蚀变组合。 6、关注基性岩、超基性岩、煌斑岩、碱性岩、偏碱性花岗质岩石、碳硅泥质岩、不纯碳酸盐岩内的断裂破碎带及其构造蚀变带。 7、开展河流重砂、沟系次生晕及各种化探方法工作,以金找金,是目前最主要的找金方法。 8、根据找金的指示元素找金,如汞、锑、铋、砷、铊、硒、铅、锌、铜、银的元素组合异常找金。 9、以物探方法查明断裂构造及硫化物分布规律来间接寻找金矿。 二、地质地貌调查 是砂金找矿的基本方法,主要用于砂金成矿条件分析和成矿有利地段的预测上。 在找矿阶段,主要是进行河谷路线调查。其中地质调查可采用自然露头法,河流碎屑观察法,用区内已知的产金沟的岩石作对照类比,同时采一些自然重砂样,了解含金性。间接或直接地确定有否砂金补给以及补给的贫富程度。在调查中,要注意了解沟谷的构造背景和与金矿化有关的地质现象。 地貌观察主要划分河谷类型各种地貌单元并确定其分布,了解其规模、成因,沉积物特征及其含金性等,并在1 :50000

物探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与研究

物探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与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物探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多。因此,探索与发展新的物探技术手段,更好地服务于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标签:地质勘探物探应用 1物探原理与分类 1.1物探原理 地球物理勘探又称物探,其原理就是应用物理学勘查和探索地球本体以及近地空间地下矿产资源、地质结构组成及形成与演化的一种方法与理论。它在资源勘探、工程建设、环境保护以及地质研究和灾害预测方面应用相当广泛。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利用地质仪器对研究区域进行测量、接收测量区域的全部物理信息,通过适当有效的处理方法从这些信息中提取出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并根据地下矿体构造和围岩的物性差异,再结合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推测探测对象在地下的具体位置、分布范围和储量大小,以及反映相应物性特征的物理量等,作出相应的解释推断的图件。物探是地质调查和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 1.2物探的分类 物探按探测空间不同可以分为地面物探、航空物探、海洋物探和地下物探。其中地面物探应用最为广泛。根据探测物物性参数的不同,物探又可划分为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和放射性勘探。这些方法在固体矿产与油气资源勘查方面应用很广。 2物探方法分析 物探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更新,在多个行业领域中应用,如今,物探技术在地质环境、工程地质、考古等领域中已经成为重要的应用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在矿产能源的勘察中,在金属矿产和地下水的勘探中也成为必不可少的技术,占据重要的地位 2.1大地电磁测深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矿产勘察领域开始应用。大地电磁测深的方法的场源为天然的交变电磁场,被动场源电磁测深法。此种方法能够打破高阻层的屏蔽对较大的深度进行探测,探测深度可达到上地慢的位置,同时具有很强的分辨能力,能够对良导介质进行良好的分辨。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应用成本不高,使用方了更,便于在野外进行工作。该方法对地下低阻层敏感度

浅谈新形势下地质找矿技术的发展方向

浅谈新形势下地质找矿技术的发展方向 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成熟,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我国地质找矿事业想要可持续的发展下去,就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保障人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拓宽地质找矿空间、提高地质找矿利益,是新形势下地质找矿的发展方向。本文针对新形势的背景,对地质找矿新技术的创新发展思路、技术研究和技术应用发展策略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标签:新形势地质找矿技术 随着矿山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地质找矿技术的不断深入,矿山深边部的找矿难度越来越大,传统和常规的找矿方法、找矿技术和成矿理论很难达到现如今对地质找矿的工作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积极更新思想观念、引用新技术、创新成矿理论是满足当今地质找矿新要求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 1新技术的创新发展思路 1.1新技术的进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近年来,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数字可视化技术在地质找矿中普遍应用。计算机的建设规模越爱越大,已经实现局域网共享资源,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大大提高了地质找矿工作的信息采集和传输;大部分地质勘察设备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进行控制,其信息传阅和校审的效率大大提高;基本实现了计算机辅助工程勘察,达到信息化初始阶段目标。 1.2新技术的创新发展思路 地质工作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在新形势的要求下,地质找矿工作需要复合型的地质勘察与找矿人才,近年来,我国地质勘察与找矿人才的培养正在想国际水平看齐,主要培养理论与技术结合、综合技术水平高的人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密切关注并研究国内外一流地质企业的技术发展和动态,并通过接受学习、实践、合作等一系列活动,提高自身综合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 2新形势下地质找矿技术的研究 2.1勘察技术的发展 2.1.1复杂地质构造的研究 针对复杂坝基、大型地下洞室群岩体及高边坡,进行稳定性量化分析及三维地质数字模型软件与三维成像技术的研究,充分分析卸荷松动岩体、大型软弱蚀变岩体、高地应力区岩体等复杂岩体的成因机制和工程适应性等,并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工程地质性状的初步调研,制定针对性的勘察程序和步骤,保障后续工作

以地质找矿为中心

以地质找矿为中心,坚持科技创新 为我队地勘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 持续的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 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 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在全党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广泛共识,在国际上 引起了广泛关注。广大干部群众衷心拥护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形成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动我队地质勘查工作迈向新台阶具 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我结合我本次深入野外一线调查研究的结果,就我队地质勘查工作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之后,我国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社会发展 正处在步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地质勘查工作迎来了大好机遇,也面临着重大挑战。要使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地质勘查工作中落地生根,必须把十七大精神具体转化为地质勘查的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最核心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统一对地质勘查工作新形势的认识,加快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 一、认清形势,深刻理解和认识在我队地质勘查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我队自建队以来,在历届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逐 年发展,目前已形成地质找矿、矿业开发、工程勘察、多种经营(酒店、印刷)几大支柱产业。建队四十年来,始终坚持以地质找矿为中心,主动承担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责任,发现和探明了以公婆泉

物探技术在矿山地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物探技术在矿山地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7-16T12:16:57.56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作者:周志明1 赵龙龙2 [导读] 利用物探技术对矿山资源进行勘探的过程中,要根据矿山实际的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物理勘探方法,使矿山资源的勘探工作能够快速、顺利的地完成。 (1.恒达新创(北京)地球物理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201; 2.中矿瑞克(北京)地球物理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 101304) 摘要:利用物探技术对矿山资源进行勘探的过程中,要根据矿山实际的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物理勘探方法,使矿山资源的勘探工作能够快速、顺利的地完成。 关键词:物探技术;矿山地质资源勘探;应用 1物探方法的分类 在资源勘探过程中,行之有效的物探方法是重力、电法、磁法以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通过重力勘查,人们可以对勘查区的基底构造进行大致的划分;电法、磁法可以圈定隐伏矿体分布范围,从而确定地下水的情况;磁法对于区域性的大断裂反应也比较好,可以和重力资料相互印证,为CSAMT提供可靠的靶区范围。而CSAMT方法对含水区的反应很灵敏,人们通过分析CSAMT法测得的断面图、切片平面图等资料,就能够了解断层的大致位置。该法勘探深度较大(通常可达2km),横、纵向分辨率高,能够较为精确地勘查深度大、地质地球物理条件复杂区域的地质资源,它是一种良好的深部物探方法。 2运用物探技术的要求 2.1确定勘查区域 待勘察潜在矿床的选择和确定,必须要满足以下三点要求。首先,既要适应国家的工业布局,又要满足国家的工业矿产需求。其次,既要适应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方针与政策,又要适应矿产市场当前的需求。第三,矿床的储量要足够大,确保使开采效益最大化。为保证大存储量、高质量的优质矿床能够被勘探到,必须对待勘查区域进行详细的研究并做出周密可行性分析。 2.2综合运用各种勘探方法 不同的矿物或岩石,其磁性、密度、导电性、放射性等物理特性存在差异,在对某种特定的地球物理场响应时,响应程度也是由差异的,正是由于这一原理,使得在地质勘探中使用物探技术成为可能。例如,在作用电压相同时,两种不同导电能力的岩石,其电流分布会表现出差异;不同密度的岩石,引起的重力异常也不同;磁性矿体通过将自身磁场叠加在地球磁场上,能够使地形发生畸变,在地面观测中可以发现明显的磁异常。在勘探之前,技术人员不仅要对待勘探矿石的物理性质及与围岩的差异进行充分的研究,还要对地形、仪器的使用环境以及使用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终确定适合的物探方法。在确有必要时,在保证预算的前提下,可以同时使用多种物探仪器和物探方法,确保勘查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对矿产资源的情况准确把握。 2.3科学严谨的态度 地质勘查就是为了能够将深埋在土地里的矿产资源探查出来,因此资源勘查和地质找矿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弄清矿产资源的存储量以及赋存情况。物探技术通过对地球物理场的研究,间接地实现了对地下未知世界的探索,为地质人员能够更加深入准确地研究地下矿产资源是否存在、储量多少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因此,物探技术人员在勘探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推测原则,保持严谨认真,确保原始资料能够真实有效,数据分析准确无误,不断使勘探结果更加精确,进而保证矿床开发的合理有效。 3不同类型的物探技术分析 3.1瞬变电磁法分析 瞬变电磁法是综合物探技术的主要构成部分,合理利用瞬变电磁法,可以在实际勘探过程中对矿井采空区积水位置进行合理研究。瞬间电磁法又叫做TEM,属于电磁勘探法的一种。在实际勘探过程中运用瞬变电磁法,主要是根据地下矿体导电功能、磁功能的差异,运用电磁感应理论的有关内容对被测范围内的电磁场变化状况进行合理研究,从而在整个勘探过程中及时找出可能发生的各类地质状况,并运用合理办法对其进行科学处理。在对矿井不水文地质进行分析过程中,运用瞬变电磁法可以对地下水问题的处理效果大幅提升,不断增加综合物探技术的实际运用面积,方便建设人员在这一前提下对瞬变电磁法的烟圈效应进行全面掌握,运用瞬变电磁法有效获取矿井水文地质有关数据,从而制定有效的水文地质灾害解决办法。 3.2探地雷达法 GPR又叫做探地雷达法,探地雷达法在整个运用过程中非常灵活,可以针对不同的地质状况及条件对其进行有效研究,进而确保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运用综合物探技术。探地雷达法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勘控操作工序简便、连续检测效果高。第二,在整个运用过程中勘测效率高、速度快,可以满足各种地质条件检查标准。最后,探地雷达法在整个采样过程中效率高,进而为取得良好无损检测技术的运用效果奠定基础。 3.3矿井直流电法 由于矿产地质条件越来越繁琐,现在矿产地下水预测及治理也非常关键,矿井直流电法是全空间电法勘探的一种,主要对矿产岩石的电性区别进行研究,通过组建电场运用全空间电场理论对矿井水文地质状况进行分析及解决,主要在井下巷道顶底板结构及富水生探测,井下巷道迎头结构及富水性先进探测中进行运用。 3.4直流电阻率方法 在电子计算机迅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化发展为直流电阻率提供发展空间。其中高密度电阻率法是指在电极自动转换器控制下,在测线上排列出不同电极,以此实现自动组合不同电阻率法中极距、装置等,以此实现一次布极完成测试多种装置、多种极距情况下的不同视电阻率数据。利用此方法可获取多方面参数,经过一定程序自动处理、反演全部成像,以此准确地、快速地获取测电断面的地质解释、图件等数据,提升此方法工作效率,强化工作品质。 进行地质勘查时,经常会出现体积较小的不明物体,进行电法勘探时,需要采集高密度、小点距的数据。此时采用常规的电法,会降

浅谈地质找矿勘查技术的创新

浅谈地质找矿勘查技术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由最初的瓶颈期发展到至关重要的战略机遇时期,这个时期还主要凸显了矿物资源的发展情况,文章结合了工程实例的找矿技术和地质勘查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 标签:找矿技术地质勘查创新 我国很多行业的发展都是基于矿产资源,但实际情况中,对于许多大型的支柱产业严重缺乏矿产资源,而很多重要的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找矿难度大,开发困难。地质找矿勘查技术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内容,合理运用该项技术措施,不仅能够促进勘查工作顺利进行,还能够地质勘查工作水平。 1地质找矿勘查技术 (1)进行勘查的整体统筹规划。在进行地质勘查时,应该全面考虑地质找矿工作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结合勘查的具体条件,地质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综合考虑,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有效指导地质找矿勘查具体工作。如果对具体情况缺乏科学全面的考虑,必然会影响勘查工作顺利进行,对矿产资源开发也带来不利影响。 (2)遵循地质与资源分布规律。进行地质找矿勘查工作时,为了促进工作效率提高,必须遵循地质及资源分布规律,考虑资源分布、地质条件等综合情况,不能脱离实际。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勘查方案,提高方案实用性,从而更为有效的指导勘查工作。地质找矿勘查的对象是土地,地质地层结构,自然环境等内容,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整个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对任何一项因素缺乏全面细致的考虑,都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影响地质找矿工作顺利进行。为此,在进行勘查时,应该结合当地地质条件,自然环境,勘查工作需要等因素,遵循地质与资源分布规律,从而采取有效的勘查方案,合理运用相应的技术措施,为更好进行地质找矿勘查,提高工作效率奠定基础。 (3)拓宽勘查领域并突出重点。地质找矿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地质条件、环境工程、市场环境等综合因素。为促进工作效率提升,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应该突出重点,有选择性的采取相应措施,对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与研究。要提高思想认识,突出重点矿产资源的勘查,实现勘查效益最大化。同时应该注重科学技术运用,提高勘查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更好满足勘查工作需要,促进自身工作效率提升。 (4)提高勘查工作能力并创新。加强勘查队伍建设工作,建立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工作队伍,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建立专业化工作队伍,使他们熟练的掌握各种技术措施,能够熟练的运用勘查技术开展勘查工作。同时注重技术创新,勘查中不仅要寻找地质矿藏,还应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运用先进技术武装企业,为提高勘查工作水平提供保障。

地质找矿工作方法的研究

地质找矿工作方法的研究 地质找矿工作方法的研究 1地质找矿工作的原则和意义 1.1地质找矿工作的原则。在地质勘查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勘察的具体要求,环境限制,以及所能达到的技术手段来合理的选择勘查技术,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勘察方案。有些采矿的要求是单一的开采一种矿物质,此时就应该选择用砾石找矿法进行矿源位置的确定,在开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不同的矿物质的分离,对开采不需要的矿物质要舍弃和保护,不能破坏其他的矿物资源。在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的原则中,要从大局观来确定地质勘查及找矿的方案,结合地质条件、人口分布及国土资源来进行合理的布局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权衡利弊得失,坚决防止因为单方面的原因而影响了整体的工作进展。 1.2地质找矿的意义。地质找矿手段是地质矿产勘查中不可缺少的,是地质矿产勘查的核心组成部分,只有进行地质找矿手段的利用,才能促进地质矿产勘查的发展,通过对地质找矿手段的利用,从而可以找到更多的矿产资源,也更好的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工作。地质矿产勘查是各种工业的发展基础,而地质找矿手段的利用是地质矿产勘查的基础,从而有效的利用地质找矿手段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如冶炼工业,石油工业等。只有通过对地质找矿手段的综合合理化利用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2基本的地质找矿方法 2.1砾石找矿法。砾石找矿法是应用方式最为简单的一种找矿方

法,它的原理是利用地质的运动来寻找矿源。矿石暴露在空气中会在风化作用下产生许多小的矿砾或者岩石砾岩并受到一些外力的作用(如风力、水流冲击、冰冻)散布于矿床的周围。一般情况下砾石散布的范围会大大超过矿床范围而砾石找矿法正是根据砾石产生的途径和散布的范围进行找矿工作。地质工作者依据砾石产生的原理靠着外力作用搬运矿砾产的地带进行追踪可以找到矿床。但这种找矿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有时砾石散布的范围会大大超过矿床范围,部分甚至单独被外力带到很远的地方去。在其周围一定范围没有矿源,给采矿人员带来错误的信息,以至找不到矿源。这种操作简单,准确率低的方式在近阶段也有一定的改进,在寻找矿砾的基础上进行矿砾的单位密度计算与分析,科学的计算将很大程本文由收集整理度上减少矿源错误的概率。 2.2地质填图法。在地质找矿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地质填图法适用的范围较为广泛,它能将找矿理论内容转化为易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这种地质找矿法的理论内容十分严谨,首先它将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对地质进行画图处理,对基本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得到准确的地质构造图。根据构造图就可以确定矿源的准确位置,采矿人员将节省寻找矿源的时间,也降低了找错矿源的风险。地质填图法主要通过对基本的地质特征(构造、岩石等)的详细分析随之编制出一定的成矿规律进而完成全面的找矿工作,这是其他找矿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2.3重砾找矿法。重砾找矿法主要针对寻找原生矿和砂矿,使用

矿产勘查学复习资料全

矿产勘查学 矿产勘查: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 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矿产勘查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生产劳动,是一种具有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双重性质的科研-生产性的工作。 矿产勘查学的概念(找矿勘探地质学或矿产普查勘探学):研究矿产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和工业矿床最有效 的勘查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地质学。 矿产勘查学的性质:矿产勘查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地质科学理论与矿产勘查生产实践联系的纽带;是地质科学与工程技术 科学联系的桥梁;是地质科学(自然科学)与经济科学(社 会科学)的综合体现。 矿产勘查学的基本任务:研究矿床形成条件、赋存规律及矿体变化性特征,并在 此基础上,研究合理有效地预测、勘察和评价矿床的理 论与方法,目的是提高矿产勘查的地质效果与经济效 果,更好的指导矿产勘查生产活动的实践。 矿产勘查学的研究方法:(一)地质观察研究法; (二)勘察统计分析法; (三)勘察模型类比法; (四)技术经济评价法。 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一)因地制宜原则; (二)全面研究原则; (三)循序渐进原则; (四)综合评价原则; (五)经济合理原则。 矿产勘察阶段的划分:1、预查(初步) 2、普查(大致) 3、详查(基本) 4、勘探(详细) 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内或地表的自然富集物,根据其产出形式(形态、产状、空间分布)、数量和质量可以预期最终开采是技术上可 行、经济上合理的,即具有现实和潜在经济价值的物质。

矿产储量:是指矿产资源量中查明资源的一部分,经勘察证实存在矿床(体),其产出形式(形态、产状、空间分布)、数量/规模、质量能为当前工业 生产技术条件所开发利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开发的原地矿产资源量。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主要依据: 1、经济意义(E) 2、可行性评价(F) 3、地质可靠程度(G) 采用(EFG)三维编码: 第一位数-经济意义(是否具有经济价值):1-经济的; 2M-边际经济的; 2S-次边际经济的; 3-内蕴经济的; 第二位数-可行性评价阶段:1-可行性研究; 2-预可行性研究; 3-概略研究; 第三位数-地质可靠程度:1-探明的(勘探); 2-控制的(详查); 3-推断的(普查); 4-预测的(预查)。 b -变成可采储量的那部分基础储量即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 在其编码后加英文字母“b”以示区别于可采储量。

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一、区内含金地质体特征本区位于井冈山—陈山隆褶断束的西南端,万洋山—诸广山隆起区东缘;遂川—抚州断裂带的北西侧。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加里东晚期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分布于矿区北部边缘,呈北西西的腰形展布,岩性以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等为主。岩体围岩为中、上寒武统地层。岩体内部相以花岗闪长岩为主,边缘相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岩体外接触带硅化、钾化、绿泥石化等发育。加里东晚期岩浆呈岩株状产出,侵入接触关系明显且形成较宽的热接触变质晕。基底出露地层主要有上寒武统水石群(€ 3sh),中寒武统高滩群(€ 2gt), 下奥陶统爵山沟组 (01j),盖层为中泥盆统跳马涧组(D2t), 其不整合于基底及花岗岩之上。 本区主体构造为北西—南东向的金竹山复向斜,其核部地层为爵山沟组、两翼地层为水石群,其轴面向南西倒转。出露的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以北东向、北西向两组断裂为主,见图1。其中F1-1 为区域性断裂,属压扭性质,控制矿区构造。北西向断裂有两条:即北部长坑—源坑洞断裂带和中部锡坑—石角里断歹u d+f;裂带。 构造表现形式为硅化破碎带、石英脉或蚀变(挤压)破碎带等,具膨胀、分支、尖灭、再现现象,构造内及两侧发育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及碳化等。该类断裂构造是区内主要含矿构造。断裂构造中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及碳化发育,草林地区金矿点即受该类构造控制。

1、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 2、奥陶系下统爵山沟组; 3、寒武系上统水石群; 4、加里东晚期花岗岩; 5、石英脉; 6、硅化破碎带; 7、实测、推测地质界线;8、实侧不整合界线;9、断裂及编号; 10、地层及断裂产状;11、倒转地层产状 二、区内金矿体矿化特征 (一)矿化类型及特征。综合草林成矿带多个岩金矿区情况,根据金矿石产出形式状态,可将区内的矿石金矿化分为两种类型,即石英脉型和蚀变破碎带型。 1.石英脉型金矿化特征。石英脉型金矿体其特点是矿脉规模小,长度5—20 米,厚度4—15 厘米,呈细脉状、透镜状或团块状分布,矿脉具分支复合现象,矿化极不均匀,也不连续。金矿化品位较高,为3.8-45 克/ 吨,最高品位可达101.92 克/ 吨。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毒砂、闪锌矿及少量的黄铜矿。脉石矿物有石英及少量绿泥石、绢云母、方解石等。 2.蚀变破碎带型金矿化特征。蚀变破碎带金矿化产在北西向的破碎蚀变断裂带中。其特点是矿体(化)规模较大,长度50-120 米,宽度0.2-1.5 米,矿体(化)的形态呈透镜状或带状,品位一般为4.5-25.2 克/ 吨,最高品位可达79.6 克/吨。金银矿物以银金矿、金银矿和自然银为主。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少量磁黄铁矿、黄铜矿、毒砂,脉石矿物有石英、绿泥石、方解石等。金银矿物中含金量在75%以下,含银量25%以上。矿石构造以网脉状和角砾状为主,结构为半自形粒状或他形粒状。金银矿物分布在石英脉中及石英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