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和县博物馆陈列大纲(打印稿)

西和县博物馆陈列大纲(打印稿)

西和县博物馆陈列大纲(打印稿)
西和县博物馆陈列大纲(打印稿)

西和县博物馆基本陈列大纲文本

第二稿

西和县博物馆

2014年6月

《伏羲生处,仇池古国----西和县古代文明展》大纲文本《物华天宝---馆藏唐宋元明清文物精品展》大纲文本

编审鱼旺泉

编撰姬天泉

李天铭

臧全红

目录

一、西和县文物概述 (1)

二、西和县博物馆展室基本情况 (4)

三、展览基本情况 (5)

序厅 (6)

第一展厅 (7)

展览名称:伏羲生处,仇池古国----西和县古代文明展 (7)

前言 (7)

辅助展品 (7)

第一单元:洪荒物象----远古时代 (8)

单元说明 (8)

文物 (8)

辅助展品 (10)

第二单元:文明肇启----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早期 (10)

单元说明 (10)

第一组:仰韶文化 (10)

组说明 (10)

文物 (11)

辅助展品 (13)

第二组:马家窑文化 (14)

组说明 (14)

文物 (14)

辅助展品 (15)

第三组:齐家文化 (15)

组说明 (15)

文物 (15)

辅助展品 (18)

第四组:寺洼文化 (18)

组说明 (18)

文物 (18)

辅助展品 (20)

第三单元:赢秦故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20)

单元说明 (20)

文物 (20)

辅助展品 (25)

第四单元:“西县”汉韵-----两汉时期 (25)

单元说明 (25)

文物 (25)

辅助展品 (33)

第五单元:魏蜀相争-----三国时期 (34)

单元说明 (34)

文物 (34)

辅助展品 (34)

第六单元:仇池古国------汉代--两晋时期 (34)

单元说明 (34)

文物 (34)

辅助展品 (35)

结束语 (36)

第二展厅 (36)

前言 (36)

展览名称:物华天宝---西和县唐宋元明清文物精华展 (37)

第一单元:佛光塔影---佛教文物 (37)

单元说明 (37)

第一组:佛教造像 (37)

组说明 (37)

文物 (37)

辅助展品 (39)

第二组:琉璃舍利塔 (40)

组说明 (40)

文物 (41)

辅助展品 (41)

第二单元:华美敦厚----馆藏铜器 (42)

单元说明 (42)

第一组:铜镜 (42)

组说明 (42)

文物 (43)

辅助展品 (45)

第二组:其它铜器 (47)

组说明 (47)

文物 (47)

辅助展品 (49)

第三单元:素雅绚烂-----馆藏陶瓷 (49)

单元说明 (50)

第一组:陶器 (50)

组说明 (50)

文物 (50)

辅助展品 (53)

第二组:瓷器 (53)

组说明 (53)

文物 (53)

辅助展品 (58)

结束语 (60)

一: 西和县文物概述

西和,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西汉水上游,东临徽县、成县,南依武都、康县,西部和北部与礼县交接,东北与天水市秦州区接壤,总面积1861平方公里,县政府驻汉源镇。县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950 件,其中珍贵文物270件(一级文物14件,二级文物63件,三级文物193件),一般及未定级文物1680件。馆藏文物数量多、门类全,这些古老而精美的艺术品、生产生活用具,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其独特的形式,向我们诉说着华夏民族自古至今在西和这块土地上居住繁衍的

奋斗历程。

纵观西和历史,出土于县境内众多的龟化石、剑齿象化石、三趾马化石、鹿化石、羊化石、犀牛化石,说明早在数百万年前的中生代时,这里就气候温和湿润,水草丰美。优越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宜于古生物的生存繁衍,也为生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条件。

历史发展到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的足印已经遍布全县境内,仰韶文化、马家窑等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遗迹遗物在西汉水和漾水河流域大量分布。长道镇宁家庄遗址、西峪乡西峪坪遗址、蒿林乡栏桥遗址,分别为仰韶文化、寺洼文化的典型代表,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磨制精美的石凿、石球、石铲、石斧、石磨盘等石器,半坡类型的宽带纹彩陶盆、人面纹彩陶盆、

红陶长颈壶,庙底沟类型的权杖头,马家窑、马厂、半山类型的彩陶壶、罐等,齐家文化的双耳、三耳红陶罐,特别是十余件齐家文化的玉器精品,更是耀人眼目,寺洼文化的马鞍口双大耳红灰陶罐特色突出。展现出西和境内新石器时代繁荣生活场景,使人不得不想起汉代《遁甲开山图》中“仇夷山,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以及宋代《路史》“伏羲生于仇池,长于成起(纪)”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西和为西戎地,氐、羌之族散居全境,各有酋长,互不统属。殷商后期,秦人先祖中潏部族活动在本县北部与礼县天水接壤的西汉水上游一带,“在西戎,保西垂”(见《史记·秦本纪》);与西戎杂揉相处;至襄公时,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周平王正式封为诸候。战国时期,秦置西县,西和北部属西县管辖。作为秦人的发祥地,嬴秦先祖,从为周王养马开始,在这里繁衍壮大,一步步走向了历史的前台,并一统全中原,建立了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强大帝国,从出土众多的青铜兵器以及青铜马饰就可见一斑。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各行各业大发展时期,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各个行业的蓬勃发展,模仿当时豪强地主庄园形式的随葬品陶屋、陶灶、陶井、陶仓、陶鸡、陶狗、彩绘陶钫等模型,以及陶甑、薰炉、铜钫、铜铃、铜鼎、铜灯、铜熨斗、蒜头壶、铜镜等实用器,无不向我们揭示出封建的政治经济在当时已趋于成熟并

迎来了其繁荣。此时的西和北部仍为西县地;南部洛谷城设立陇南境内第一个最高级别的行政机构武都郡,统辖九县。

三国之时,由于地当“秦陇锁钥”之战略要地,西和成为魏蜀必争之地。诸葛亮北伐中原,多次途经西和,留下了拚杀的脚步,《三国演义》中让人津津乐道的空城计,相传就在在今西和境内的长道镇。

本县仇池山又是古代氐族的发祥地。汉末建安年间,氐族杨腾杨驹率部族居仇池山,割据称王,建立仇池政权。建仇池国,前后延续380年,分别为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等,活动范围包括了陇南全境,极盛时曾据有陕西汉中及四川边境。境内出土的“魏归义氐王”、“晋归义氐王”、“晋归义羌侯” 等数块金质印信,是仇池国存在的最好佐证。佛教也在这一时期传入境内,北魏时开凿的法镜寺,至今还遗存有十余个窟龛及几躯数米高的造像石胎。

从隋统一全国,结束了战乱数百年的南北分裂割据局面,到终唐一代,是中华民族大发展、大繁荣时期,西和地区完全归属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与中原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更加联系紧密。反映在文物上,南方和北方地区的生产生活用具铜、铁犁铧、火盆、铜镜、瓷器都有遗留。这里也成了南通巴蜀的一条重要通道,诗圣杜甫前往四川,行经西和时留下了吟咏西和的佳作6首。

宋金时代,这里曾是两国交兵的主战场之一,吴玠、吴璘曾

在此处英勇抗金。1139年,南宋朝廷被迫移岷州治所于长道县白石镇(今县城北部)。1142年,宋金议和,因岷州“岷”字犯金太祖完颜旻的名讳,遂将原和政郡(岷州)首字改为和州。后因淮西已有和州,将此“和州”前冠以西字,加以区别,故名西和州,这也是西和县名的来源。

元清明之际,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西和经济文化南北的交融进一步加大。在出土及流传下来的文物上,明显呈现出多样性、流动性、文化性、民俗性、包容性特征。同时,随着佛教在西和的广泛流传,各类佛教文物数量明显增多。以及大量精美的瓷器,日常用器、书画等,代表了各个时期生产生活情况。现存的八峰崖石窟,是西和县内一处重要的佛教文化遗存。而发生于元初的陈寅、贾子坤舍生取义,殉国抗元的故事,以及清代白莲教及太平军的动人故事也见诸史册;民主革命时期,红二方面军过境西和且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抗日战争中,西和儿女踊跃奔赴前线,其中44名战士英勇就义。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向广大群众普及历史知识,我们从近2000件馆藏文物中,遴选出200多件精品举办此展览。旨在让人们了解西和上下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体会西和先民在历史演进中留下的足迹和显现的智慧。

二: 西和县博物馆展厅基本情况

西和县博物馆位于西和县城南部新区的文化广场西侧的文

化大厦二楼、三楼,建筑总面积2511㎡,主要功能区有综合陈列区、临时陈列区、文物库房、办公区、安防监控室、档案室、文物修复室、游客接待服务室等。二楼为综合陈列区,分为序厅、第一、第二展厅,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其中序厅约100多平方米,一、二展厅各300多平方米。

三:展览经费情况

展览经费360万元(含安防费用)。

序厅说明:序厅位于文化大厦的广场入口二楼, 建议以仇池山大背景,叠加伏羲雕像,彩陶权杖头、彩陶鱼纹盆、马鞍形侈口罐、秦鼎铭文残片、诸葛亮空城计故事、仇池金印印面、三彩皈依塔等文物的浮雕造型,形成序厅正壁。其上文字: 伏羲生处,仇池古国

第一展厅:

展览名称:伏羲生处,仇池古国

----西和县古代文明展

前言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的西汉水上游。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遗存大量分布在境内西汉水和漾水河流域;“太昊之治,伏羲生处”是这片热土的美丽传说。嬴秦先祖,从这里繁衍壮大,走向统一全国的历史大舞台。大桥乡东汉壁画墓描绘着“西县”先民的生活画卷。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这里留下千古绝唱的“空城计”。氐人杨氏建立的仇池国,更是雄踞于此358年。谱写了氐族的辉煌史诗。

让我们流连在先民所遗留的精美文物中,徜徉西和古代历史画卷中┄┄

辅助展品:

1、西和县地貌(包含山川、河流、道路、地域范围、行政区划等,该图采用浮雕底图和透明线图相结合的形式)

2、西和县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图(该图采用浮雕形式并加入LED光电效果)

3、西和县历史沿革表

第一单元:洪荒物象----远古时代

单元说明:

远古时期西和境内森林茂盛,水草丰美,湖泊广布,生活着剑齿象、披毛犀、长颈鹿、龟等各类动物。进入旧石器时代,西和的先民们打制石器,采集果实,狩猎扑鱼,繁衍,生息。

文物(15件):

序号藏品

名称时代级别质地

尺寸

(cm)

来源图片

1 00613 龟化石中生

化石

长:22

宽:18

高:13

卢河公

社陈山

大队出

2 00615 龟化石中生

化石

长:23

宽:17

高:13

苏合乡

白云山

出土

3 00618 东方剑

齿象牙

化石

早第

三纪

(古

新生)

化石

长23.5

宽:17

旧藏

4 00631 长颈鹿

床化石

化石

通高:

7.5

旧藏

5 01292 鹿角化

化石长:23

县公安

局移交

6 00621 似黄河

剑齿象

牙床

中新

化石

长:17

宽:8

旧藏

7 00629 三趾马

牙床化

旧石

器时

化石长:5.5 旧藏

8 00635 原始铲

子象牙

床化石

化石

通高:

4.5

旧藏

9 00625 羊角化

中新

化石

角距48

高:21

旧藏

10 00636 马牙化

化石长:8

城关公

社卢水

北石坡

11 00637 牛角化

化石长:15 旧藏

12 00645 犀牛肋

骨化石

古生

代(中

碳世)

化石长:5 旧藏

13 01616 牛头化

化石

角距:

107

旧藏

14 01617 象牙化

化石长:88 旧藏

15 01598 象股骨

化石

化石长:132 旧藏

辅助展品:

1、远古各种动物在森林湖泊中栖栖的场景画。

2、西和县发现古生物化石统计表

第二单元:文明肇启-----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早期单元说明:

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开始了对石器进行磨制并开始烧制陶器,种植农作物和畜养家畜,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西和县长道镇宁家庄遗址是目前考古研究发现的陇南市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时代最早可追朔到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西峪乡西峪坪遗址、蒿林乡栏桥遗址,分别为仰韶文化、寺洼文化的代表代表性遗址。

文物(48件)

第一组:仰韶文化

组说明:

1921年仰韶文化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距今约7000至5000年。仰韶文化是我国原始农业迅猛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华文明孕育形成的重要阶段。长道宁家庄遗址是陇南市最重要的仰韶文化遗址,彩陶权杖头在此出土,说明这里已经开始的明确的权利意识,正是《路史》记载, 人文始祖伏羲“生于仇夷(池),长于成纪”传说的佐证。

文物(15件):

序号馆藏号名称时代级

质地尺寸来源图片

1 01538 宽带纹

彩陶盆

半坡

类型

高:17

口径:44

西峪乡

下坪村

出土

2 00544 鱼纹彩

陶盆

半坡

类型

高:16

口径:40

西峪乡

下坪村

出土

3 01492 人面纹

彩陶盆

半坡

类型

高:41.5

口径:42

西峪乡

下坪村

出土

4 00131 红陶长

径壶

半坡

类型

高:20

口径:2

底径:6

汉源镇

凤山村

出土

5 00123 红陶瓶新石

高:18

口径:4.5

底径:6.5

长道镇

家庄遗

址M20

出土

6 00004 七鋬红

陶壶

新石

23.6

口径:12

底8.3

汉源镇

南关村

出土

7 00002 彩陶权

杖头

庙底

沟类

高:7

腹经:11

长道宁

家庄出

8 01521 蝌蚪文

彩陶钵

庙底

沟类

高:12

口径:12

长道宁

家庄出

9 00130 夹砂红

陶盆

庙底

沟类

高:16

口径:23

西峪乡

下坪村

出土

10 00132 红陶盆庙底

沟类

三陶

高:15

口径:31

底径:24

西峪坪

遗址出

11 01506 陶镯庙底

沟类

宁家庄

遗址出

12 00028 平底红

陶钵

庙底

沟类

级陶

高:12.5

口径:24

底径:8.5

长道宁

家庄出

13 01522 灰陶盆庙底

沟类

高:33

口径:43

底径:14

长道宁

家庄出

14 01518 附加堆

纹夹砂

红陶缸

庙底

沟类

高:47

口径:29.5

底径:13

长道宁

家庄出

15 01516 细泥貭

红陶盆

庙底

沟类

高:11

口径:33

长道宁

家庄出

辅助展品:

1、长道宁家庄遗址照片

2、半坡遗址照片

3、彩陶权杖头照片及说明

4、权杖头是古代一种身份地位权威的象征,是部落酋长、氏族首领及有威望的人握在手中的特殊器具。我国出土的权杖头数量很少,仅在新疆、甘肃、陕西有所发现。在埃及、土耳其、黑海及里海周边地区出土较多,说明远古时期的两河流域、埃及,权

威人士有执权杖的习俗。甘肃出土的这些质地不同的权杖头应是

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

5、各类权杖头照片及中外权杖头对比图像

6、仇池山伏羲崖,伏羲洞,伏羲庙,西和县伏羲像相关的照片

7、天水伏羲庙,明代伏羲像照片

8、《遁甲开山图》“仇池山四面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线装书上记载文字照片, 路史》记载, 人文始祖伏羲“生于仇夷(池),长于成纪”线装书上记载文字照片

第二组:马家窑文化

组说明:

马家窑文化是1923年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遗址首次发现。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距今约5000——4000年左右,大体经历了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持续发展的时期。县内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主要发现于长道宁家庄遗址和石峡镇附近。

文物(5件):

序号馆藏

名称时代级别质地尺寸来源图片

1 00003 鸟纹彩

陶壶

马家

窑文

高12.4

口颈:7.4

底颈:5.4

长道镇

家庄出

2 00134 旋纹彩

陶罐

马家

窑文

高:18

口径:16

底径:11.5

长道镇

沟村出

3 00022 四錾耳

绳纹夹

砂罐

马家

窑文

高:30

口径:10

底径:14.5

长道镇

家庄出

4 00124 双耳锯

齿纹彩

陶罐

半山

类型

高:20

口径:11.5

底径:10.5

石峡镇

征集

5 00024 双錾耳

方格纹

彩陶罐

半山

类型

高:

13.5

口口

径:10.5

径:6.5

征集

辅助展品:

1、马家窑文化分布图

2、鸟纹彩陶壶照片

3、马家窑文化鸟纹演变图表

4、半山类型菱格纹彩陶罐照片

第三组:齐家文化

组说明:

齐家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分布范围东起泾、渭流域,西抵河西走廊东部及青海湖畔。距今约4200——3700年左右,与中原夏王朝大体同时,已步入文明的门槛。县内的齐家文化遗址主要发现于西峪乡和西高山乡,特别是西高山乡秦山村出土的齐家玉器是齐家玉器在甘肃东部地区的重要发现。

文物(19件):

序号馆藏

名称时代级别质地尺寸来源图片

1 00027 大双耳

红陶罐

齐家

文化

二级陶

高:14.5

口径:11

底径:

5.5

西峪乡观

音村出土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2019最新版

. ***民俗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 一、概述 ***县是兵圣孙武的故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勤劳勇敢的***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传统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保护***县民俗文化遗产,弘扬***县的民俗文化,成立***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是***县第一家民俗博物馆,也是***县第一家民办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位于***县孙子兵法城第十一、十二院内,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平方米,由四个展室、三个外廊组成。设办公室和业务科两个科室,工作人员5名,其中,副研究馆员1名,馆员2名。主要收藏、展览、研究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文物。 ***民俗博物馆现有藏品500余件,主要是向社会征集而来,今后***县惠风民俗博物馆将认真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不断扩大征集范围,加大征集力度,保护好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

文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 . 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陈列展览目标 建成一个集博物展览、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 三、陈列展览指导思想 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反映***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使观众了解***的灿烂文化,培养观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操;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陈列展览大纲 (一)序言 图版:用图版的形式进行展示 位置:博物馆入口正面 内容: 文字、照片 古人云:“入国问禁,入家问讳,入乡问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民族信仰不同,所以各地区的风俗民情千差万别,所谓“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

博物馆陈列大纲

黔东南州少数民族风情展陈列大纲 陈列主题:苗乡侗寨情多彩贵州风——黔东南少数民族文物展 陈列理念:全方位展示贵州省黔东南州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风土人情等 陈列目的:通过博物馆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黔东南州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等信息。弘扬发展少数民族文明。 陈列原则:尊重历史事实,再现历史,突出独特的民族特色。 陈列目录: 一:导 二:文物陈列 1.民族风情 2.服饰特点 3.民间工艺 三:结语 陈列内容 一:导言 世居在黔东南州境内的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畲族、壮族、仫佬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境内的各少数民族 大多经过长期的迁徙最终定居在这里,并以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光辉 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下了自己灿烂的一页。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各民族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出了以稻作 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及以《苗族古歌》和侗族大歌为核心的精神文 化以及以“议榔”为核心的制度文化,还有以花桥和鼓楼代表的建筑 文化。 二:文物陈列 1.民族风情 介绍黔东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居住、民风民俗等,着重介绍苗、侗两族。展品陈列从极其日常到难得一见的各种实物均可。由于大 型建筑无法搬进博物馆中,所以可以用辅助展品来代替。并且用现 代化的多媒体手段来展示侗族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1、照片 ⅰ.侗族大歌合唱图 ⅱ.苗族芦笙演奏图 ⅲ.民族节日欢乐图 2、音像 电子触摸屏等 3、实物 ⅰ.竹木生活用具 ⅱ.独木龙舟 ⅲ.鼓藏幡

4.模型 ⅰ.吊脚楼 ⅱ.花桥 ⅲ.鼓楼 2.服饰特点 主要介绍苗族、侗族的服饰文化,以实物为主,照片为辅。 1、照片 ⅰ.苗族盛装 2、实物 ⅰ.西江苗族女盛装 ⅱ.织布机 ⅲ.蓑衣和斗笠 ⅳ.苗族男装 3.民间工艺 展示州内各族人民的剪纸、编织、刺绣、竹木雕刻等工艺品。 以实物为主。可安排人手现场表演技法。 1、实物 ⅰ.各种生活用竹篓子 ⅱ.苗族古琴 ⅲ.铜鼓 ⅳ.刺绣、蜡染物 ⅴ.银饰 ⅵ.民间书画 三:结语 在“苗乡侗寨情多彩贵州风——黔东南少数民族文物展”中,我们欣赏到了极其光彩绚丽的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我们当以弘扬发展保护民族文化为己任,努力做好民族文化的继承工作,使民族文化的未来更加美好。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2019最新版)

***民俗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 一、概述 ***县是兵圣孙武的故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勤劳勇敢的***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传统文化遗产遭到不同 程度的破坏。为保护***县民俗文化遗产,弘扬***县的民俗 文化,成立***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是***县第一家民俗博物馆,也是***县第一家民办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位于***县孙子兵法 城第十一、十二院内,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 平方米,由四个展室、三个外廊组成。设办公室和业务科两 个科室,工作人员5名,其中,副研究馆员1名,馆员2名。主要收藏、展览、研究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文物。 ***民俗博物馆现有藏品500余件,主要是向社会征集而来,今后***县惠风民俗博物馆将认真遵守宪法、法律、 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不断扩大征集范围,加大征集力度,保护好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文化遗产,传 承中华文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陈列展览目标 建成一个集博物展览、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 三、陈列展览指导思想 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反映***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 习惯等,使观众了解***的灿烂文化,培养观众热爱祖国、 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操;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建设。 四、陈列展览大纲 (一)序言 图版:用图版的形式进行展示 位置:博物馆入口正面 内容:文字、照片 古人云:“入国问禁,入家问讳,入乡问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民族信仰不同,所以 各地区的风俗民情千差万别,所谓“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就是这种千差万别的反映。鉴于此,对风俗民情的收 集整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县历史悠久,淳朴的民风民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演化,积淀深厚,既有东夷民族的遗风,又有移民文化带来的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

******博物馆列展览大纲 一、概述 ******县是******的故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勤劳勇敢的******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传统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保护******县民俗文化遗产,弘扬******县的民俗文化,成立******博物馆。 ******博物馆是******县第一家民俗博物馆,也是******县第一家民办民俗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县子兵法城第十一、十二院,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平方米,由四个展室、三个外廊组成。设办公室和业务科两个科室,工作人员5名,其中,副研究馆员1名,馆员2名。主要收藏、展览、研究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文物。 ******博物馆现有藏品500余件,主要是向社会征集而来,今后******县惠风民俗博物馆将认真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不断扩大征集围,加大征集力度,保护好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

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列展览目标 建成一个集博物展览、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 三、列展览指导思想 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反映******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使观众了解******的灿烂文化,培养观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操;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列展览大纲 (一)序言 图版:用图版的形式进行展示 位置:博物馆入口正面 容: 文字、照片 古人云:“入国问禁,入家问讳,入乡问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民族信仰不同,所以各地区的风俗民情千差万别,所谓“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就是这种千差万别的反映。鉴于此,对风俗民情的收集整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县历史悠久,淳朴的民风民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设计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 一、概述 ******县是******的故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勤劳勇敢的******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传统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保护******县民俗文化遗产,弘扬******县的民俗文化,成立******博物馆。 ******博物馆是******县第一家民俗博物馆,也是******县第一家民办民俗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县孙子兵法城第十一、十二院内,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平方米,由四个展室、三个外廊组成。设办公室和业务科两个科室,工作人员5名,其中,副研究馆员1名,馆员2名。主要收藏、展览、研究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文物。 ******博物馆现有藏品500余件,主要是向社会征集而来,今后******县惠风民俗博物馆将认真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不断扩大征集范围,加大征集力度,保护好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

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陈列展览目标 建成一个集博物展览、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 三、陈列展览指导思想 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反映******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使观众了解******的灿烂文化,培养观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操;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陈列展览大纲 (一)序言 图版:用图版的形式进行展示 位置:博物馆入口正面 内容: 文字、照片 古人云:“入国问禁,入家问讳,入乡问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民族信仰不同,所以各地区的风俗民情千差万别,所谓“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就是这种千差万别的反映。鉴于此,对风俗民情的收集整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县历史悠久,淳朴的民风民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演

中国博物馆协会关于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资质管理办法

中国博物馆协会关于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博物馆协会在推动行业自律作用,指导陈列展览设计施工行为,确保设计和施工任务质量,为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正式出台本领域专门标准奠定良好基础,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国博物馆协会邀请行业专家调研、起草了《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草案。该办法经2013年10月协会五届八次常务理事会反复讨论修改,并获得一致通过,现已正式发布。办法自2014年1月试行。 中国博物馆协会关于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博协第五届八次常务理事会2013年10月通过) 第一条为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的管理,提高陈列展览的质量和水平,维护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和博物馆的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办法》和《博物馆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是指以博物馆藏品为物质基础,以博物馆学理论为指导,以陈列展览主题要求和内容大纲为依据,综合运用各种展示手段,对构成陈列展览的各种元素进行设计、制作、布展等活动。 第三条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活动的单位,可以按其注册资本、管理和技术人员状况,以及陈列展览设计施工业绩等条件申请相应资

质等级。 第四条中国博物馆协会是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认证机构,负责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工作。 第五条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的设计资质分为甲、乙、丙三级,施工资质分为一、二、三三个等级。 第六条设计资质分级标准 一、申请甲级设计资质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单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备法人资格,注册资本不少于200万元人民币; (二)具有承担各类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能力,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业务不少于8年,独立承担过不少于10项展厅面积均在1500平方米以上或造价1000万元以上(含)大型陈列展览项目设计,艺术效果良好,设计质量合格; (三)有相应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人员,有不少于8年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经历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相关专业高级职称的总设计师;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高级执业资格人员不少于5人,中级执业资格人员不少于15人; (四)有与开展设计业务相适应的先进设备和固定工作场所; (五)通过国家质量体系认证或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二、申请乙级设计资质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单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具备法人资格,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 (二)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业务不少于5年,独立承担过不少于5项展厅面积均在1000平方米以上或造价700万元以上(含)陈列展览的设

6河东博物馆农耕展厅陈列大纲

河东博物馆农业展厅陈列大纲 编写组人员名单 一、编写组领导成员 邵明水(运城市农业委员会主任) 张帆(运城市农业会展中心主任) 二、编写组专家成员 南建福(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石跃进(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张建成(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姚存忠(山西省蚕桑研究所所长) 吴立春(运城农业职业学院院长) 李晋生(运城市林业局局长) 樊剑展(运城市水务局局长) 张建设(运城市农机中心主任) 姚蔚(运城市畜牧发展中心主任) 王宏伟(运城市果业发展中心主任) 三、编写组执笔人员 董斌(运城市农业委员会科教站站长,高级农艺师) 李元收(运城市农业委员会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 马利云(运城市农业委员会农业科教和对外经济科科长)吉力宏(运城市农委项目监管科科长) 徐隽铭(运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河东博物馆农业展厅陈列大纲 (第六稿) 序言 运城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山西省的主要农业大市。这里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夏民族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物产丰饶,适宜多种作物种植,粮、果、棉、菜、畜五大农业支柱产业在全省、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山西农业的一颗璀璨明珠。本展厅将采用文物实展、图片音像、雕塑场景等多种形式,对运城市的农耕文明,农业特产,以及农业技术、农机农具、水利灌溉、畜牧业、林果业等方面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突出重点、突出轮廓地做出全面展示。力争使农业展厅不仅成为运城农业的集中展示场所,而且成为农业科技知识普及的生动教室。 第一单元重要的古今地位 前言 运城是华夏农耕文化的重要根源之一。由于光热资源丰富、农耕历史悠久,历史上曾长期作为历代中央政府粮粟和财政收入的主要地区。建国以来,作为全省农业大市,运城农业和主要农产品在全省、全市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组华夏农耕文化重要根源 前言 出土文物表明,在距今2.4~1.6万年前,我市垣曲盆地已经出现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2019最新版)教学教材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2019最新版)

***民俗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 一、概述 ***县是兵圣孙武的故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勤劳勇敢的***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传统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保护***县民俗文化遗产,弘扬***县的民俗文化,成立***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是***县第一家民俗博物馆,也是***县第一家民办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位于***县孙子兵法城第十一、十二院内,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平方米,由四个展室、三个外廊组成。设办公室和业务科两个科室,工作人员5名,其中,副研究馆员1名,馆员2名。主要收藏、展览、研究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文物。 ***民俗博物馆现有藏品500余件,主要是向社会征集而来,今后***县惠风民俗博物馆将认真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不断扩大征集范围,加大征集力度,保护好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

文化生活,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陈列展览目标 建成一个集博物展览、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 三、陈列展览指导思想 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反映***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使观众了解***的灿烂文化,培养观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操;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陈列展览大纲 (一)序言 图版:用图版的形式进行展示 位置:博物馆入口正面 内容: 文字、照片 古人云:“入国问禁,入家问讳,入乡问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民族信仰不同,所以各地区的风俗民情千差万别,所谓“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就是这种千差万别的反映。鉴于此,对风俗民情的收集整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博物馆陈列设计

博物馆陈列设计 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要点 第一讲陈列设计概论 课程要点 , 一、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概念 , 二、博物馆陈列设计发展简史 , 三、现代博物馆陈列的基本类型 , 四、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特点 一、什么是博物馆展览设计 , 博物馆展示指博物馆中物质的陈列、展览或摆设。对应的英语词汇有: display, exhibition, representation等,其目的在与观众沟通。 , 人类透过展示来达成各种不同的目标,展示都是有意义的陈列来说明或告知。 , 在博物馆中,我们使用原始物件藉以达成启示、告知,有时也达成娱乐的目标。 二、博物馆展览设计简史 “缪斯神庙”(BC290) 2.1 世界上第一个博物馆— , 公元前290年,托米勒?索托在亚历山大创建了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亚历山大博学园,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缪斯神庙”就此诞生。 2.2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博物馆(14,16世纪) , 在欧洲的城市中心,文艺复兴时期的博物馆,无论建筑物或文献资料,都形成了一种对于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各种不熟悉的物品的学术性关注。 , 自然界的标本,人工制品,从海外的发现之旅中带回来的,或者是在本土

考察发现的,这些收集起来成为藏品的东西被称为 Wunderkammer, cabinets of wonder, cabinets of curiosities。 2.3 “三位一体”式陈列 , 18世纪后半叶,欧美资深的大博物馆基本上完成了陈列室从库房中分化出来的历程。陈列室的使用除了接待参观之外,同时还是文物、标本的收藏室和专家学者的研究室。 2.4 标准化运动 , 20世纪初,英国的部分博物馆工作者设计了一套标准化的陈列柜。整套陈列设备由三种基本类型的橱柜组成,即立柜、中心立柜和桌柜,此外再配以展板和依墙屏风,作为辅助设备。 2.5 大通柜式陈列 , 20世纪40年代,随着商业橱窗式的大通柜崭露头角,博物馆陈列进入了新时代。大通柜的总高度在3米以上,进深大于0.6米,其玻璃面顶天立地,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宽敞的展示空间。 三、现代博物馆陈列的基本类型 陈列设计基本类型(陈列对象及内容) 社会历史类 ? 历史文物或当代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 展示历史文化、记录人类社会的重大事件 自然历史类 ? 标本、化石、自然资源 ? 展示自然规律、揭示自然界的现象和原理科学技术类 ? 科技产品与技术 ? 展示人类科技水平、阐释科学现象及原理造型艺术类

云南省博物馆陈列大纲构想

云南省博物馆陈列大纲构想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陈列大纲新构想 信息制作:詹伟撰文: 摄影: 责编: 浏览:2863 发布时间: 2009-08-28 10:51:32 基本陈列部分:人文彩云南 1.序厅——《云南概况》 陈列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陈列内容及手段:采用高科技和巨型浮雕等手段,大处写意,局部写实,找出最具云南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几个方面,以点代面,高度概括地介绍云南概况。 文字撰写:王永胜 2.《远古云南》(暂定名)——生物起源到新石器时期 陈列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陈列主要内容:该部分主要表现自5亿3千万年前澄江化石群的生命大爆发,到楚雄、玉溪等地的恐龙化石,以及腊玛古猿、元谋猿人,直至新旧石器时代人类在云南的活动等内容,充分展现史前文化的辉煌。 文字撰写:戴宗品、吉学平 3.《云南青铜文明》(暂定名)——春秋两汉 陈列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陈列主要内容:该部分主要表现以滇国为主体,跨越春秋、两汉的云南青铜文明,充分展现滇青铜文化的灿烂。 文字撰写:樊海涛、范舟 4.《融入中华》(暂定名)——魏晋南北朝时期 陈列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陈列主要内容:该部分主要表现云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分别以爨文化与两爨碑,以及南中大姓为主体的云南地方历史文化特色。 展示1.昭通地区铜器:洗、釜、耳环、案、印章、钱币、镜;铁器:长剑、环首刀等。2.姚安西晋出土的铜器、纪年砖。 3.爨宝子碑、爨龙颜碑等文字撰写:樊海涛 5.《南诏大理国》(暂定名)——唐宋时期 陈列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陈列主要内容:该部分主要表现南诏和大理国时期云南雕刻绘画艺术精品,反映南诏和大理国在唐宋时期,金戈铁马,驰骋云贵高原的流风遗韵,以及在这漫漫岁月里,大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扮演的极其重要的角色,也领导着云南城市从萌芽状态到破土而出、从稀稀疏疏到雨后春笋般的形成、从弱小纤细至茁壮成长,走向成熟,使整个云南地区的城市形成和发展超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可以说,五百余年的大理古都造就了一个时代,更铸就了云南城市发展史上的辉煌。 文字撰写:陈浩 6.《多民族云南的形成》(暂定名)——元、明、清时期 陈列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陈列主要内容:该部分主要表现云南在元、明、清时期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为主体,通过文物的诠释,反映出现代云南少数民族形成的复杂过程以及中华文明在云南的地位。 文字撰写:杨雪吟 7.《云南百年风云》(暂定名)——近现代时期 陈列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陈列主要内容:该部分主要表现自1840年至1950年期间在云南大地上所发生的重大历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 一、概述 ******县是******的故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勤劳勇敢的******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传统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保护******县民俗文化遗产,弘扬******县的民俗文化,成立******博物馆。 ******博物馆是******县第一家民俗博物馆,也是******县第一家民办民俗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县孙子兵法城第十一、十二院内,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平方米,由四个展室、三个外廊组成。设办公室和业务科两个科室,工作人员5名,其中,副研究馆员1名,馆员2名。主要收藏、展览、研究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文物。 ******博物馆现有藏品500余件,主要是向社会征集而来,今后******县惠风民俗博物馆将认真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不断扩大征集范围,加大征集力度,保护好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文化遗产,传

******县历史悠久,淳朴的民风民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演化,积淀深厚,既有东夷民族的遗风,又有移民文化带来的民风民俗,新风美俗也应运而生,许多美好的传说代代相传,并赋予了更加美好的社会意义和时代风貌,使之具有多侧面、多角度的审美价值,民俗美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画卷,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 本博物馆就是收藏风俗民情的场所,它收藏了大量能体现当地风土习惯和民风民俗的民俗文物,呈现给大家,有实物,有图片说明,有讲解员解说,陈列力求化腐朽为神奇。希望大家通过参观能了解******的历史,热爱自己的家乡,更希望大家喜欢。 (二)陈列展览内容 第一展室生活用具 第二展室生产工具 第三展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室 第四展室孙子文化展室 1、第一展室生活用具 陈列展览方法:复原陈列、辅助陈列 陈列展览主题:以地方历史发展为重点,陈列展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婚俗文化、丧俗文化等。 陈列展览目的:体现时代风貌和地方特色,反映历代

金融博物馆陈列布展方案

金融博物馆陈列布展方案 一、基本概况 金融博物馆我校第一个集展示、教育教学、金融文化宣传和金融史研究活动为一体的专业金融博物馆。项目馆址设于河北金融学院图书馆,博物馆占地面积1650平方米,其中:内厅700平方米,外厅950平方米。现已进行了装修,当时陈列装修所要做的项目该做都做了,但存在着展示手法单一,灯光布置不合理,展厅用具表现手法过于陈旧,参观流线不畅,展品及文物得不到应有展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博物馆发挥作用。原图书楼,属于需新的现代建筑,展示设计对外檐及内部主体空间结构、装饰等都不能进行改动;布展布局分内外两部分,前厅均为多通道敞开形,动线规划十分复杂;展品多位文本、图片、证劵等平面内容,且内容相对专业。 二、规划构想 (一)规划总体定位 金融博物馆为博物馆之核心,是该博物馆的灵魂,规划为兼展馆活化、经典展示、宣传教学、文物典藏、学术研究、设施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金融博物馆”。

(二)设计理念 以“另一种角度”作为整体设计理念。让观众“用金融眼来看世界”;让博物馆参观“成为一个轻松有趣、给人启迪、引人思考的旅程”;让普通参观者、专业人员和金融家都能感受到理解和关照;让空间铺陈和设计完全不同于任何你曾见过的金融类型博物馆。 创意设计在充满历史感的空间中,使用现代感强烈的“概念装置”,营造强烈的对比,提升展示冲击力;各版块的主题装置,诠释重点的“金融概念”,对普通观众提升展示体验,让专业观众生发思考;通过复原特定的模型和场景,将平面内容实体化、智能化,提升参观体验;通过引入实时金融动态(股指、期指、汇率)等内容,让小空间与生活的大环境形成互动;通过增加参观者可以参与的互动游戏,提升展览的趣味性,创造更多商业价值。

博物馆大纲

芈建设校史室的目的和意义 袅一、校史室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发展意义。做好校史室建设工作,既是对学校发展艰辛历程的记忆,也是对今后工作的一种负责。校史室展现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历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的浓缩;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集中表现的舞台;是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荣誉展览室。校史室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办学思想不断发展的源泉,是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土壤,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校史室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有利于学校不断积淀校园特有文化、创新办学特色,有利于鼓舞学校士气、以不竭的精神动力迎接未来的挑战。 蚃二、校史室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发展意义。做好校史室建设工作,既是对学校发展艰辛历程的记忆,也是对今后工作的一种负责。校史室展现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历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的浓缩;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集中表现的舞台;是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荣誉展览室。校史室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办学思想不断发展的源泉,是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土壤,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校史室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有利于学校不断积淀校园特有文化、创新办学特色,有利于鼓舞学校士气、以不竭的精神动力迎接未来的挑战。 袀(一)陈列功能——校史室是档案陈列保存展示的一个重要平台校史室兼有陈列和保护物品与资料的双重功能。校史室里保存陈列的物品大都是学校的图片和实物档案,具有很好的档案价值。校史室可以在保存并维护大学历史记录的同时进行校史资料的资讯服务, 促进校务工作。 莈(二)科研功能——校史室是编研校史的一个重要机构校史室不仅仅是陈列校史档案的地方,也是研究和编研学校历史的机构,具有“存史、育人、沟通、资政”的价值和功能。对室藏档案进行编研,走一条研究校史的学习型路子,使档案管理“深化”,档案资料“活化”,为师生们提供学术研究所需的校史资料, 并促使校史资源的广为利用,为拓宽校史室的发展之路奠定良好基础。 芆(三)文化功能——校史馆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校史室,即学校之历史沿革,记载了一所学校的创设、变迁、发展,是学校最可宝贵的历史档案,是校园文化的溯源和载体,是学校应倍加珍惜、传承永续的精神财富。校园文化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等,校史馆建设兼有学校文化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既看得见、摸得着,又能镌刻在师生们和校友们的心灵里。 肀三、校史室的设计构思校史室按照“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原则,承务本求实的理念,力求以朴实的材料、素雅的色彩和简约的线条设计,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模式,即在“传统图片实物陈列模式”的基础上,配文字简介等形式,借助展板、展架、文化墙的等载体,充分运用空间造型艺术、平面设计艺术,将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已最简明、最快捷的方式展现出来,既具个性与现代感,又富美观大方和凝重大气的风格,从多种感官给参观者以大的震撼和欣赏力,也留下深刻的印象。 虿(一)融合学校特色和体育元素,以强烈独特的风采和风格抓住参观者的眼球。跳出我校原有的以

江西省博物馆陈列大纲

江西省博物馆陈列大纲 中文名称: 江西省 别名: 吴头楚尾,江南西道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人口: 44,567,475人(2010年) 方言: 赣语、吴语、客家话等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庐山、三清山、井冈山、龟峰、龙虎山、滕王阁、婺源等。 主要城市: 南昌、上饶、九江、赣州、景德镇

地理位置:中国东南部、长江下游 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 省名由 来: 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会:南昌市 进入展览设计 陈列目的:通过博物馆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江西省的历史文化等信息,增长同学们的见识 陈列原则:尊重历史事实,再现历史,讲究代表性。 陈列目录:一、基本陈列 古代文明 近代革命史 二、专题陈列 生命史话 恐龙世界 文化成就 名窑名瓷 基本陈列 一、古代文明 第一单元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在江西安义、乐平、萍乡、新余均发现了距今20-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江西地处大江南北交汇处,新石器时代

遗址星罗棋布,各种原始文化在此相互交融,其文化面貌既有自身特色,又有沿海、江淮和华南文化的因素,文化面貌多姿多彩,反映出先民的独创性和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包容性。 第二单元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二个社会阶段,也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江西近千处商周遗址的发现表明,江西的青铜文明有自己独立的发展序列。夏商时代的文化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又有自身特色;西周以后,吸收了吴、越、楚、徐等周边文化。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吴城商代遗址、新干大洋洲商墓是最为重要的青铜文化遗存。 第三单元汉唐 秦统一中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在江西立艾、番两县。汉初设豫章郡,辖18县,江西区域初步确立。东吴时期,江西设6郡57县,隋代有7郡24县,唐代新增1州14县。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江西地区社会相对安定,人口激增,由秦代的2县增加到五代的56县,经济持续发展,人文昌盛,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为宋代江西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宋元 宋代江西包括13州、军,69县,分属江南东路、西路。至元十四年(1277),设立江西行省,这也是江西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