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瓦楞纸箱企业柔印工艺应用心得

瓦楞纸箱企业柔印工艺应用心得

瓦楞纸箱企业柔印工艺应用心得

瓦楞纸箱生产各工序品质控制要点.

瓦楞纸箱生产各工序品质控制要点 一、瓦楞纸板生产线检查要点: 1、材质、楞型是否和生产工艺单要求一致; 2、纸板规格是否和生产工艺单要求一致; 3、压线尺寸、方式是否和生产工艺单要求一致; 4、是否有露瓦、脱胶、假粘、有明显排骨痕、塌楞、褶皱、气泡、纵/横切不断、破损、 脏污、弯翘等现象; 5、瓦楞纸板规格尺寸误差应小于±5mm;需分纸压线的,尺寸误差应小于±1mm,压线 深浅适当,不得有破裂,裁切刀口光洁无毛刺。 二、分纸压线机检查要点: 1、材质、楞型是否和生产工艺单要求一致; 2、纸板规格是否和生产工艺单要求一致; 3、压线尺寸、方式是否和生产工艺单要求一致; 4、是否有露瓦、脱胶、假粘、有明显排骨痕、塌楞、褶皱、气泡、毛边过多、破损、脏 污、弯翘等现象; 5、分纸压线尺寸符合“工作单要求”盖高尺寸误差≤±1mm; 6、分出后的纸板方正,不歪斜,对角线之差≤10mm。 三、印刷开槽机检查要点: 1、生产工艺单应和样箱或唛稿图纸所要求一致; 2、材质、楞型:.与样箱、生产工艺单要求一致; 3、纸板尺寸、压线方式:与样箱、生产工艺单一致; 4、纸箱生产尺寸:与生产工艺单、样箱、唛稿图纸要求一致; 5、印刷版面内容:与样箱或唛稿图纸一致; 6、印刷、开槽位置:与生产工艺单、样箱或唛稿图纸所要求一致; 7、颜色:瓦楞纸板面纸的颜色应和样箱面纸的颜色相近,不能出现明显的色差;印刷出油墨的颜色应和样箱或色样相近,无明显色差; 8、外观效果:纸板无脱胶、露瓦、假粘、破损、脏污、塌楞、过于弯翘、有明显排骨痕、等现象;印刷图案文字无漏白、重影、塞网、脱墨、翘版,脏污,文字线条清晰、印刷版面着色均匀无明显色差等。 (有些客户要求水墨抗磨性、纸箱的抗压强度要达到要求,因此除了以上检验内容,还应检查水墨的抗磨性;纸箱的抗压强度。) 四、模切机检查要点: 1、生产工艺单是否和唛稿图纸是否一致; 2、模切后的纸箱尺寸是否和生产工艺单、唛稿图纸一致; 3、模切刀口是否光洁无毛刺,切不断等现象;

食品行业管理难点

食品行业管理难点及ERP应用价值 本文标签: 解决方案食品行业ERP信息化管理软件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 通货膨胀大背景下,大众快速消费类食品行业由于原料上涨导致盈利明显下降,但消费者对食品要求越来越高,国家也越来越注重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今年我国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严格食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并宣称将“实行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食品行业品质要求更高,对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要求也就越高,例如企业如何做到食品质量追溯及建设企业内部信息平台共享等。 一、食品行业管理难点——销售管理方面: 1、高频率消费,使用时限短,消费者众多,对于消费的便利性要求很高;销售渠道种类多而复杂。 2、产品可替换性大。为了扩大消费量,厂商经常采用各种促销手段,如:试吃、买赠、返现(例如买500元送10元)等。 3、按客户及销售渠道进行销售价格管理及促销管理(打折销售、产品搭赠、A+B送C 等),有各种促销手段交叉情况,促销业务对企业来讲管理方面非常复杂。 4、根据市场变化,公司或集团公司每月出台一些政策来带动一些产品销售量。 5、信用额度管理:因食品行业客户非常多,大到超级商场,小到门店,所以对每个客户设置一定信用额度进行管理。

二、食品行业管理难点——库存管理方面: 1、食品行业对产品周转率要求很高。出、入库处理工作量大,准确性及效率较低。 2、发货及客户确认收货确认、查询等工作量大繁琐并且统计、分析难度大。 3、保质期及批次管理难度大,无法进行“先进先出”管理,商品过期和退货损失较大。 三、食品行业管理难点——生产管理方面: 1、因食品行业原材料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在原材料收获季节会大批量采购,进行初加工处理,通过大类容器进行贮存(冰库等),最终加工成品则依据业务员或市场销售情况安排生产。 2、食品企业一般业务员接单方式,集中安排生产方式,产品种类多,加工批量不大,多工厂同时进行生产(同一款产品多个工厂都可以生产),为此考虑因素多,手工安排生产难度之大;集团公司或公司领导层、业务员从年销售计划到月销售计划再到生产工厂生产计划,因各生产工厂生产品种和产能差异,使相关计划只能大打折扣或无法按计划进行。 3、生产车间数据收集汇总困难,不能精确了解生产车间在生产数量及用料情况,不能为后续计划提供参考数据,等后续生产时,常常发现某些材料不足。 4、BOM配方保密性,配方是食品企业的重要机密资料,每次配方改进都需要记录原始信息,方便后需查询及跟踪。 5、食品企业对品质要求非常之高,方便跟踪产品品质,批号管理需要贯穿整个生产过程,无论是从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快速查询到原料、供应商、BOM配方,生产车间等。 6、最终生产成品数量跟生产指令常常会有差异或多或少(因生产出成品数量是按整包材料来算)。 四、食品行业管理难点——财务管理方面: 1、财务无法直接跟进客户的应收款准确情况。 2、客户信用额度管理制度难以统一执行。 3、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不统一,坏帐呆帐较多。 4、核算出客户维护成本及毛利等。 五、食品行业ERP企业管理软件应用价值 1、拫据市场销售情况及业务员销售计划实现公司中长期排程、各单位协同生产,考虑订单需求与工厂产能是否平衡,优化物料库存数据,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2、物料集中采购,减少物料采购成本。 3、物料统一编码,规范管理流程,信息集中共享、降低管理和沟通成本,有利各种报表合并及信息汇总。 4、生产过程中使用更精确适用的BOM表,避免乌龙生产的发生,有效降低库存呆滞量。 5、随时查询相关单据执行情况及相关报表。 6、各业务员随时查询各生产公司库存情况及每月销售政策。

纸箱制作工艺流程与检测标准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doczj.com/doc/ba5594028.html,) 纸箱制作工艺流程与检测标准 纸箱——是应用最广泛的包装制品,按用料不同,有瓦楞纸箱、单层纸板箱等,有各种规格和型号。 虽说结构设计师不需要设计包装,但是也是需要了解的,毕竟产品在运输过程承担着容装、保护产品等作用。 接下来我们认识一下它们的结构: 【一】纸板材质构成 分为:面纸+2层瓦楞纸+芯纸+里纸5层构成,也可定制多层。 1,什么是面纸? 面纸,也就是常用纸质,根据材料不同,纸质级别也就不同。 分为: K纸:基重200g~250g/m2;美国进口的有240g/m2,甚至是300g/m2 纸:基重150~175g/m2 B纸:基重120g~130g/m2 W纸(白色):基重125g/m2

C纸:基重125-135g/m2 3纸:基重100-150g/m2 广东这边K,A,B代表的是牛卡纸,仿牛卡纸,木桨挂面纸。 K=200~250克/平方米 A=150~175克 B=120~130克 C代表127克挂面纸 T代表160~180克挂面纸 W纸代表白板纸,牛底白和白面牛卡 3代表瓦楞原纸即芯纸或渣纸,分普通芯纸和高强芯纸,从100~180不等 2,什么是瓦楞纸? 瓦楞纸是由挂面纸和通过瓦楞棍加工而形成的波形的瓦楞纸粘合而成的板状物。瓦楞纸的发明和应用有一百多年历史史,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加工易、强度大、印刷适应性样优良、储存搬运方便等优点,80%以上的瓦楞纸均可通过回收再生,瓦楞纸可用作食品或者数码产品的包装,相对环保,使用较为广泛。 按断面波型分 有V型,U型,UV型。 按楞高和楞数分 有A型,B型,C型,E型

瓦楞纸的制作

瓦楞纸的制作 瓦楞纸箱是用瓦楞纸板制成的刚性纸质容器。半个多世纪以来,瓦楞纸箱以其优越的使用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逐渐取代了木箱等运输包装容器,成为运输包装的主力军。它除了保护商品、便于仓储、运输之外,还起到美化商品,宣传商品的作用。瓦楞纸箱属于绿色环保产品,它利于环保,利于装卸运输。 折叠基本信息 1、印刷包装行业的印刷方式主要有: 平版胶印(油墨彩色印刷)、凸版印刷(纸箱水墨印刷)。其中,纸箱水性印刷相比彩色印刷具有强度高、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交期快),整体印刷效果接近彩印,广泛适用于产品的运输包装。 2、瓦楞纸箱主要生产工序 瓦楞纸板自动生产线、印刷工序、后加工及成型工序;印刷工作已基本实现印刷、开槽、模切、粘箱、包装一次成型自动化作业。 二、水性印刷原理 1、水性印刷属于加色法印刷。彩色原稿经过电子分色制版成反面图象,然后通过印刷机进行印刷,将水墨从印刷机网纹辊上转移到印刷版上,再将水墨从印刷版上转移到瓦楞纸板上。通过套色、叠色得到正面的图象,实现原稿样箱的复制,再现原稿的质量。 2、四原色原理:红、黄、兰、黑(严格来说是三原色:红、黄、兰) 间色:两种原色相加:红+黄=橙色(橙红、橙黄); 红+兰=紫色(樱红、茄紫); 兰+黄=绿色(深绿、嫩绿)。 三、印前技术(传统制版) 1、彩色原稿经过电子分色处理成单色然后出菲林片(阴图软片); 2、背曝光:用紫外线对版材的背面进行曝光,形成印版底基; 3、主曝光:揭去版材正面的保护膜,放上阴图片、覆盖真空膜,真空抽好后,用紫外线进行主曝光,将阴图片的内容转移到印版上;

4、洗版:在洗版机中用药水进行洗版,洗掉印版上未曝光的树脂,形成凹凸的印刷版。 5、烘干: 6、去粘:紫外线光源照射; 7、后曝光:硬度调整。 四、印刷材料----原纸 1、原纸分类 1.1:瓦楞原纸(corrugating medium) 国家标准分为A级、B级、C级、D级四种。D级瓦楞纸基本被市场淘汰,很少厂家购买使用。 1.2:箱板纸(linerboard) 1.2.1:牛皮卡纸(美卡、俄卡)。特点:长纤维、重施胶,物理强度高、纸板粗糙;纯木浆或少量OCC。简称:进口牛卡。 1.2.2:仿牛皮卡纸。特点:表面挂15-25%木浆、其余为OCC;纤维较短、强度较牛卡纸差。纸面平整,不同程度施胶(吸水性30-55g/m2不等)、表面染色处理。简称:国产牛卡。 1.2.3:白卡纸。白面牛卡底,表面漂白木浆,其余为本色或染色木浆。(俄白、瑞典白卡、芬兰白卡);白板纸(表面漂白木浆、其余为脱墨或不脱墨废纸);涂布白板纸(白底白、灰底白、---)。 1.2.4:再生纸。全部为OCC组成,但与瓦楞纸不同。表面为11#以上AOCC挂面并经过染色处理)。市场一般称为C级箱板纸,部分称为T纸。 2.纸箱原纸基本性能。 2.1:物理指标:定量、水份、紧度、耐破强度(耐破指数)、环压强度(环压指数)、正/反吸水性、耐折度。 2.2:外观指标:平滑度、色差、白度。 2.3:具体原纸标准参考:GB13023(瓦楞纸国标)、GB13024(箱板纸国标)。相关项目参考最新行业动态或标准。 3、造纸基本生产工艺流程 3.1:传统造纸工艺流程: 原料:木材或草类纤维。

食品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doc

食品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 第一节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要求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食品工业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对食品质量管理内容和任务的概括和总结,是食品质量管理更高层次的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Total Quality Control),最先起源于美国。1924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休哈特(W.A.Shewhart)创造了质量控制图;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管理部部长费根堡姆(A.V.Feigenbaum)首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并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推行。60年代后期,日本又有了新的发展。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全面质量管理现在已成为一门边缘科学。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企业全体人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全过程实行控制的质量管理。即是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活动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为确保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要,多快好省地进行研制、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一整套质量管理工作。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核心是强调提高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就是改革过时的,传统的管理方法;把过去的消极的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积极的预防和改进为主,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把影响质量的诸因素查出来,抓住主要矛盾,依靠科学管理的理论、程序和方法,使生产的全过程都处于控制状态,从少数人管理质量改为发动全员、全部门参加质量管理;从只重视产品质量,改为不仅保证产品质量,而且更重视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和降低成本,从凭经验管理质量改为运用统计分析,用数据说话来控制质置,从以国家标准来衡量产品质量改为最终以用户意见,使用价值作为标准。从而使质量控制、生产指挥、经营管理都发生新的变化,推动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 在振兴中华、建设四化之际,探索和推行适合我国国情的全面质量管理,特别具有重大的意义。 这是由下述四个原因所决定的。 首先,产品质量是工业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如计划管理、设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劳动管理等的综合反映,也是企业所有人员一切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因为诸如产品设计、工程设备和生产工艺状况、工人技术水平、人事管理和规章制度等是否健全,都会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是否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及其推行的结果怎样,实际上决定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水平以及产品的质量状况。 其二,由于全面质量管理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以此为中心,能推动其他的一切管理工作的进行。 其三,质量指标是所有经济指标中最为关键性的。因为若是产品质量不好,即使其他指标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一切都是空的。“质量第一”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此。 最后,从增产节约的角度来看,只有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增产,才是真正的增产节约,反之,产品质量不好的增产,那是最大的浪费。而且,对买到不合格品的用户来说,是lOO%的损失,甚至是“灾难”。特别是对人们必需的食品来说,更是如此。在我国当前食品工业企业的管理水平还比较低下的情况下,更具有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时,应该注意做到。“三全、一多样”的基本要求,即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质量管理,所运用的方法必须多种多样、先进科学、因地制宜。 (一)全面质量管理是必须要求企业全体人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产品质量是企业各个生产环节、各个部门全部工作的综合反应。企业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必须把企业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上自厂长,下至工人,人人做好本职工作,个个关心产品质量,全体参加质量管理。食品工业企业也是如此,只有通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和企业其他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生产出用户满意、价廉物美的食品。 要实现全员的质量管理,应注意抓好下述三个方面的工作:

瓦楞纸箱工艺图纸中图线的画法

瓦楞纸箱工艺图纸中图线的画法(2006/12/14 10:04) 目录:知识积累 浏览字体:大中小 常用的表示符号 1、裁切、折叠和开槽符号 轮廓裁切线:单实线;开槽线:双实线; 内折叠压痕线:单虚线;外折叠压痕线:点划线; 切痕线:三点点划线;双压痕线:双虚线; 打孔线:点虚线;软切割边线:波纹线; 2、封合符号及代号 U型钉合:代号S;胶带纸粘合,代号T; 粘合剂粘合,代号G; 3、提手符号 完全开口式,代号P型;不完全开口式,代号U型 纸箱内、外、外包尺寸的换算(2008/03/11 09:37) 目录:知识积累 浏览字体:大中小 内径+纸板厚度(实际成型需要的厚度)=外径尺寸 外径(长+搭接厚度)、(宽+搭接缝隙)、(高+2层纸板厚度)=外包尺寸

如:A瓦纸箱:内径(+5 +5 +10)=外径外径(+5 +5 +10)=外包 AB瓦纸箱:内径(+10 +10 +15)=外径外径(+10 +10 +15)=外包 A瓦纸箱+10 +10 +20 AB瓦纸箱+20 +20 +30 的来由,其实印在纸箱上的是外包尺寸。 这些数值都是偏大的,能确保集装箱的尺寸(不会装不下)。 一般在实际操作中BC 瓦内径+15,15,25mm为外径。 在目前纸箱厂家,AB瓦较少,BC瓦较多,单瓦:A瓦较少,C瓦较多 这些材料出口商品包装不能用(2007/11/19 11:13) (引用地址:中国包装网) 目录:知识积累 浏览字体:大中小稻草:美国严禁稻草类包装物进口;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塞浦路斯等国也有相应规定。 棉花:埃及等产棉国禁止棉花类包装进入本国境内。 竹片、木材:日本拒绝竹片类包装入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要求木制包装必须经过熏蒸、防腐等处理才能入境,否则按要求进行销毁处理。 纸箱:德国要求纸箱表面不能上蜡、上油,也不能涂塑料、纸箱上的印刷必须用水溶性颜料,不能用油溶性油墨。 麻袋与二手袋:澳大利亚、新西兰禁止二手袋入境,菲律宾要求麻袋入境前必须经过熏 蒸处理。 知道纸箱外径怎么画纸箱图纸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8-5 13:10

纸箱生产工艺操作规范

精心整理 纸箱生产工艺流程 概述: 用作运输包装的瓦楞纸箱于1907年出现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木箱运输包装占80%,瓦楞纸箱仅占20%。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瓦楞纸箱已占80%,成为最重要的运输包装容器。2006年,中国包装工业总值约3500亿元,纸制品占59%。 包装纸箱的用途: 重量轻 ,而同样3mm 成本低 公害)。 易加工 材包装、金属包装所不具备的。 结构合理 瓦楞的楞型(U、V、UV)结构大大地提供了纸箱的抗压、耐破能力。 纸箱包装的不足: 强度有局限性 如不用木材或其他坚固物体加固,纸箱(蜂窝纸板除外)内装物品重量最好不超过

55kg. 防潮性差 瓦楞纸箱吸水后,其强度会急剧下降,甚至破烂,这是在设计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在面纸(里纸)表面加入防潮剂(可在印刷前瓦楞成型时加,也可在印刷后),可适当提高其防潮性。 纸箱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图 I 以上) a) b) c) 量及进纸方式(导纸板导纸、真空吸附导纸、正压系统导纸)及单面机整机精度将决定单面机生产出的一平一瓦的质量。较先进的设备目前可配备瓦辊快换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 单面机和其工作原理图 瓦楞辊

由上、下瓦楞辊组合将瓦楞原纸压成波形瓦楞纸。瓦楞辊的配合压力(间隙)、平行度、恰当的中高是瓦楞辊工作时的重要技术指标 d)上纸小车。 将原纸自生产现场外部移至原纸支架处的厂内运输设备。 e)输送过桥。 也称天桥。其作用是匹配各单面机生产出的单面纸板,并对单面纸板作初步固化。 f) g) h) i) 实现。纵切压痕机一般均采用单刀(薄刀)形式,其调整刀具方式可分为手动调整及全电脑调整。 j)分纸托架。 纵切、分纸时托架。 k)横切机。

瓦楞纸板制作过程(英文)

FROM PAPER TO CORRUGATED BOARD Basic raw materials - The types of paper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corrugated are specific grades called "Linerboard" and "Fluting Medium". - The adhesive that is applied to the tips of the flutes is starch that usually originates from products of natural origin, the most common being maize (corn). The corrugator machine: - A corrugator is a set of machines in line, designed to bring together three, five or seven sheets of paper to form a single-, double- or triple-wall board. This operation is achieved in a continuous process. - The reels of paper are fed into the corrugator; the paper is conditioned with heat and steam and fed between large corrugating rolls that give the paper its fluted shape in the Single Facer. Starch is applied to the tips of the flutes on one side and the inner liner is glued to the fluting. The corrugated fluting medium - with one liner attached to it - is called single-face web, and travels along the machine towards the Double Backer where the single-face web meets the outer liner and forms corrugated board. The corrugated board is then cut and stacked. The main parts of a corrugator are the splicer and reel stand: These are the machines that feed the paper rolls into the corrugator and enable rolls to be changed without interrupting the production of corrugated board. The single facer: This machine transforms the paper into a series of connected arches, called " flutes," thanks to the corrugating rolls that are large cylinders with a corrugated profile. If the flute profile has to be changed, then the corrugating rolls need to be changed. The double backer: It glues the outer liner to the fluting to obtain single-, double- or triple-wall board. The single-face web is pre- heated; starch is applied to the tips of the flutes. The outer liner is then bonded to the single-face web to form corrugated board. It is a complex operation that requires great expertise in the pre-heating, moisture control, and gluing processes.

食品工业企业管理材料

Unit One Who Makes It to the Top What does it take to succeed in American business? Opinions vary widely. Given approximately equal qualifications and circumstances, some claim the success factor is largely a matter of luck - being in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 Others speak of utter devotion to work, combined with a degree of ruthlessness. Far-out theories abound. One "expert" maintains that it's undoubtedly a matter of how much education your mother had. To get a better perspective* on who makes it to the top - and why – I interviewed four men who should know - management consultants and executive recruiters for some of the biggest corporations in the country. Here are their informed opinions. Thomas A. Buffum, bead of the executive recruiting firm of Thomas A. Buffum Associates in Boston: "We hear about new technology making engineers obsolete. In the same way, new methods of management can make executive obsolete. The men who rise the highest and stay there are those who never stop growing and learning. These flexible Fellows seldom stall7 on the corporate ladder or get shaken off.‖ "A key test of this flexibility comes at the time of a merger or acquisition. Can you adapt to the new management: framework - do things 'their way?' or are you so used to your old methods that you'll resent any changes?‖ "The men who can truly answer ?yes‘ to the first question and 'no' to the second are the ones who never find themselves "between jobs'". Charles Ferguson, another consultant, agrees: "How to cope with change - that's the key to success or failure for many business men.‖ “Changes come in several forms. One is the constant flux of the job itself, because of shifting conditions in the company and the industry. The late 1960‘s offered case after agonizing case of brash young go - go entrepreneurs who put together littering conglomerates that they had no idea how to manage. Onc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job changes from pyramiding to mature management of an existing entity, they could cope no longer. A different set of skills was needed.‖"Executives must be able to handle change in broad segments of industry, society, and government. But perhaps the change that's most challenging of all is that within themstlves. Many things cause 'executive metamorphosis –family or financial change, declining health, age, burnout from overwork, perhaps even a certain complacency at having attained many of life's goals. But the executive who realizes he's changing is the one who will be able to handle it.‖William B. Beeson, manager of executive recruitment for Lawrence - Leiter &. Company in Kansas City, looked at it in another way: ―It has been said of everyone from Robert McNamara to Edward Carlson (the president of an airline) that their rise to the top of their companies came largely because they were at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 There may be some truth in that, but the question is why they were in the right place. I think their own career decisions must have had a lot to do with it.‖ "Have you ever drawn up an honest balance sheet on yourself - really put down what you‘re good at on one side, and what you're not so good at on the other? It isn't easy. Those weaknesses are hard to admit. But if you'll make this painful self-analysis at least once every six months, you'll be in a better position to focus your energies toward the kind of position that will make you successful and happy. To make it big, executives must possess four basic skills:

瓦楞纸箱预印新工艺

瓦楞纸箱预印新工艺 ——凹版预印 从1871年美国人阿尔伯特·琼斯(Albert Jones )发明了单面瓦楞纸板到现在各种各样的瓦楞纸产品,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瓦楞纸箱具有质量轻、抗压性好、耐戳穿、抗撕裂和缓冲、防震、易加工成型等机械性能,以及良好的装潢印刷适性,能够再循环利用,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已成为现代包装中使用最广泛的包装材料之一。我国瓦楞纸箱生产量大约占亚洲的30%,世界的10%。而为了提高瓦楞纸的质量及性能,瓦楞纸箱凹版预印工艺一直倍受关注,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上,包括陕西北人集团在内的许多供应商都展出了纸箱预印用机组式凹版印刷机。 一、瓦楞纸箱印刷发展状况 国内瓦楞纸箱印刷工艺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单色简单文字印 刷;接着是单色网目调图像与两色以上的线条印刷;再到当今盛行的彩色网 目调图像叠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瓦楞纸箱的印刷业逐渐向高档次、高 质量、视觉效果强烈的彩色化靠拢,于是出现了大批量、高质量彩色纸箱预 印工艺。由于预印是先在瓦楞纸面纸上印刷,再上瓦楞纸生产线进行复合、 分切,使瓦楞纸箱的彩色印刷水平出现了质的飞跃。随着国内激光制版业的 普及,为凹版预印铺平了道路,凹版预印是目前国内外获得高品质纸箱最好的工艺方法之一。 二、传统柔印与胶印瓦楞纸箱印刷工艺 瓦楞纸箱通常由两道工序组成:印刷与成型。印刷工艺设备有 胶印、柔印、凹印、丝印;成型工艺设备有单面机、纸板线和开槽 /模切/粘箱机。印刷承印物料可以是单张纸、卷筒纸和多层纸板。 传统的柔性版直接后印工艺流程采用纸板印刷机印刷,因瓦楞纸板 由面纸、芯纸和里纸组成,有空心结构,瓦楞纸板表面不平整,谷 半径处和谷峰处受压力不一致,会产生搓衣板现象。同时,传统柔性版印刷机精度不高,印刷品质较低,很难实现包装对商品的宣传促销功能。单张纸胶印是传统预印方式,是目前国内高档彩色纸箱主要加工方式,但是胶印预印方式工艺复杂,工序多、效率低、环保安全性差。在对裱过程中,因对瓦楞芯纸施加压力和胶体遗留过多水分,纸箱的平压强度、耐破度、粘合强度等技术指标都难以满足高档商品对包装的要求。 三、凹版预印特点 作为四大印刷方式之一,凹印的一些优势是其它印刷方式无法替代的,它具有墨层厚实,墨色饱和均匀,饱和度高,色泽鲜艳明亮等特点,印刷出来的产品更符合东方人的审美观念,因此采用凹版预印方式可能更适合我国包装企业的实情。也正是由于凹印在我国的良好基础,而成为包装界转向凹版卷筒纸预印 图1:瓦楞纸箱凹版预印工 艺流程图 图2:瓦楞纸箱凹版预印与后印比较

食品工厂企业管理1 试题库

食品工厂企业管理试题库 闭卷考试 一、填空题 1、计划目标的三个特征——可以计量可以规定期限可以确定其责任者 2、食品行业的市场是——消费品市场完全竞争市场 3、市场营销顾客满意的服务战略:企业的理念满意,企业的行为满意,企业的产品满意,服务满意,社会满意 4、什么是信息:指具有价值,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 5、领导工作的基本手段:指挥、激励、有效沟通 6、食品市场需求预测的一些内容:人口预测、购买力预测、季节性预测、社会预测、产品销售预测、经济发展预测 7、六大宏观环境:自然环境、人口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 8、生产管理的指导原则是什么:安全生产、按需生产、经济生产、均衡生产、准时生产、文明生产科学生产。 9、科研选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必要性、可行性、创新性、可能性、实用性。 10、市场产品衰退期产品营销策略:继续策略、集中策略、收缩策略、放弃策略 11、食品企业原材料管理的主要任务:计划,采购,储存,供料。 12、企业核心竟争力特征价值优越性不易模仿性不可分离性动态发展性 13、企业管理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咨询方法 14、生产计划主要指标品种指标、质量指标、产量指标、产值指标。 15、生产控制的主要活动其内容主要有:对生产进度控制、对制造系统硬件的控制、对库存控制、对质量控制、对成本控制等。 16、影响企业市场营销的关键因素 17、新技术开发的对象是什么消费者产品功能产品竞争力 18、影响安全生产的工作环境因素:场所、噪音、湿度、温度 19、市场竞争具有客观性公平性风险性排他性 20、生产要素:生产设施、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能力、生产库存、生产质量、生产人员 21、企业的创新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 22、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了解人的个性,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管理 23、一个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法律法规体系、标准体系、管理体系、支持体系 24、目前国际食品标准分属哪二大系统?CAC ISO 25、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纸箱生产工艺流程

纸箱生产工艺流程 概述: 用作运输包装的瓦楞纸箱于1907年出现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木箱运输包装占80%,瓦楞纸箱仅占20%。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瓦楞纸箱已占80%,成为最重要的运输包装容器。2006年,中国包装工业总值约3500亿元,纸制品占59%。 包装纸箱的用途: 可用来包装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医药、日用/化妆品、机电等产品。 包装纸箱的优点: 重量轻 比如说三层(单瓦楞)纸板的重量按用纸175/150/150g/m2计算,约600 g/m2 ,而同样3mm 厚度的木板的重量约为2000 g/m2 ,重量是纸板的3倍以上。 成本低 其原料为原纸,可用木浆(木材的边角料)、草浆制作,并可方便地回用再利用(无公害)。(环保) 易加工 由于纸张的平整性,决定了其可以方便地进行印刷。 便于储存和运输 由于纸箱能够折叠,在储存与运输时占用的空间很小很方便储存与运输,而这是木材包装、金属包装所不具备的。 结构合理 瓦楞的楞型(U、V、UV)结构大大地提供了纸箱的抗压、耐破能力。 纸箱包装的不足: 强度有局限性 如不用木材或其他坚固物体加固,纸箱(蜂窝纸板除外)内装物品重量最好不超过55kg. 防潮性差 瓦楞纸箱吸水后,其强度会急剧下降,甚至破烂,这是在设计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在面纸(里纸)表面加入防潮剂(可在印刷前瓦楞成型时加,也可在印刷后),可适当提高其防潮性。

纸箱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图 I、瓦楞纸板的生产 ①、瓦楞纸板生产线 瓦楞生产线的结构 瓦线按其最高生产速度可分为中低速(150m/min以下)、中高速(150m/min以上)。一般一条瓦楞生产线由下列单机和系统组成: a)原纸支架。 作用是支撑原纸,使其可以一定的速度进行生产。目前一般采用的均是液压无轴方式。对先进的瓦线在原纸支架上可带有自动接纸机,保证换纸时的质量及效率。 b)预热器。 对进入瓦楞辊前原纸进行预热,使其便于成型及粘合。 c)单面机。 瓦楞生产线的心脏部件之一,是瓦楞成型的机器,主要零件为瓦楞辊。瓦楞辊的质量及进纸方式(导纸板导纸、真空吸附导纸、正压系统导纸)及单面机整机精度将决定单面机生产出的一平一瓦的质量。较先进的设备目前可配备瓦辊快换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 单面机和其工作原理图 瓦楞辊 由上、下瓦楞辊组合将瓦楞原纸压成波形瓦楞纸。瓦楞辊的配合压力(间隙)、平行度、恰当的中高是瓦楞辊工作时的重要技术指标

印刷瓦楞纸箱常用的三种印刷工艺简析

瓦楞纸箱是集运输和销售功能于一体的物流包装容器。消费者对商品包装的外观、环保和功能不断提出新要求,使得纸箱行业不断通过技术革新来满足终端市场对外包装品质和成本的综合要求。 仅从印刷加工的角度探求纸箱包装行业,国内市场完全可以获得完美但不唯美、适度但不过度的优质外包装。中国印刷业拥有大量曼罗兰、海德堡、高宝胶印机,其中不乏直接印刷高定量(400g/m2以上)及微型瓦楞的新一代印刷机,可以满足高质量、中短版纸箱/盒的印刷;拥有近600台机组式柔印机,可满足中长版纸箱/盒的印刷;拥有众多柔性版预印/凹印机,印刷质量接近胶印,也可满足大批量彩色箱/盒的印刷。 胶印 除微型瓦楞纸箱可采用直接胶印外,一般瓦楞纸箱均需采用胶印裱贴制箱方式,这种方式设备简单、工序复杂、印刷到裱贴加工之间的干燥待料时间长(一般约为48小时);印刷过程不环保,加工过程能耗很大。其基本工艺流程为:单面瓦楞纸板生产+胶印面纸→对裱贴合成纸板→模切开槽→黏合钉箱,胶印贴面纸箱所获得的精美效果是以牺牲纸箱强度来换取的,因为在贴面机上对面纸与单面瓦楞纸板裱贴时,瓦楞受压变形,会减小纸箱10%的抗压强度,而且瓦楞自动生产线也不能完全发挥优势,只能起到半自动的作用。为了弥补强度损失,纸板定量居高不下,与业内提倡多年的“低定量、高强度”工艺不符。 仅考虑印刷效果,胶印仍处在金字塔的塔尖处,高达250线/英寸的加网线数远远领先于柔印,这也是商家们一贯固守胶印的根本原因。但实际上,国内有的柔性版预印生产线已经可达150线/英寸,目视效果与胶印不相上下。纸箱以运输功能为主,通常商品展示功能在与消费者1m距离时得到体现,此时柔印的效果完全可以接受。从纸箱加工工艺前景来看,纸箱厂家更加看好柔印直接印刷。 柔印直接印刷 其生产流程为瓦楞纸板生产→纸板直接柔印→模切开槽→黏合钉箱。 国外一直推崇柔印,原因有两点:一是柔印使用水性油墨印刷,比较环保;二是其后印加工的灵活性大,换版速度快,废品率很低。柔性版后印既适合大批量长订单印刷,如啤酒、饮料、食品的瓦楞纸箱印刷,又适合小批量的短订单印刷,尤其是价格昂贵的大尺寸电脑、家电的包装箱。后印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连线生产,即印刷、上光、模切、开槽、粘箱、捆扎可以在一台机器上完成。新建的瓦楞纸箱厂只需配置瓦楞纸板生产线和柔印机就可投入生产,而采用胶印和预印方式则需要多台设备。 我国包装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包装问题,妨碍了柔印技术的推广。但是仍有很多因素会促进柔印技术在瓦楞纸箱行业不断推广。 (1)产品频繁改版或版本增加,如节日促销、小包分装等使印刷批量小型化,直接在瓦楞纸板上印刷的柔印方式具有速度快、成本低、质量好的优点。 (2)品牌认知、企业形象和集团设计日渐流行,许多跨国企业不仅要求其在中国的印

《食品企业经营管理学》

《食品企业经营管理学》 绪论 1、我国食品工业企业的现状 2、机遇与挑战 3、对象与内容 一、我国食品工业企业的现状(P1-2) 1、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 2、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 3、食品工业组织机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食品企 业向集团化、集约化发展 4、食品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水 平有了较大提高 5、高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行业的技术 进步 6、食品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 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机遇与挑战 (一)国际食品工业发展趋势 1、食品质量安全收到空前关注,安全保障难度 加大 2、高新技术应用加速,食品工业不断涌现新业 态 3、全球食品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日趋白热 化(二)国内食品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1、安全风险广泛存在,食品质量要求提高 2、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宏观环境继续改善 3、消费需求刚性增长,市场空间持续扩大 4、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对象 1、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组织 2、生产关系诸方面的正确条节 3、上层建筑的适时调整 (二)内容 1、研究食品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确 定企业经营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2、研究食品工业企业管理体质和经营方式,知 道食品工业企业的发展 3、研究食品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技术和方法,使 企业的产、供、销有机地结合起来 4、研究食品工业企业的科技进步,有效地开发 和利用食品工业资源,促进食品工业企业稳 步发展 5、研究食品工业企业投资方向和投资效益,探 讨改善企业投资环境的办法,较少投资风险 6、研究食品工业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 势,探讨建立科学的食品消费模式 第一章企业经营管理概述 课后思考题 一、简述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不考)和方法。 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 三、简述企业经营观念的主要内容。 四、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有何特征? 五、企业创新经营的特征、内容和原则? 第一章为重点内容 1、企业经营管理的概念 2、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3、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与传统对比 4、如何进行企业管理,基本方法? 5、企业的经营观念全节 6、★企业的创新经营★定义、特征、具体内容和 原则 一、名词解释 【管理】为了实现相同的目标,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进化、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 的总称。 【经营】企业在遵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根据市场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的有利 环境和内部的资源条件(人力、物力、财 力和信息等),合理组织产、供应、销售, 以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的全部经济活动。【经营管理】(狭义)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