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生活曲线类和效应传导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经济生活曲线类和效应传导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经济生活曲线类和效应传导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经济生活曲线类和效应传导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经济生活曲线类和效应传导类选择题解题方法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经济生活曲线类和效应传导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需求曲线与曲线变动曲线的解题技巧:

第一步,判断是需求曲线还是需求变动曲线。

若是需求曲线,则第二步,判断是需求弹性曲线还是相关商品需求曲线。

★均衡价格曲线:先清楚某价格高于或低于均衡价格E时,供求有何关系;再根据供求关系找到解决措施。

(特殊时期针对特殊产品使用)某基础产品供过于求加剧时,实行支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保护生产者。

供不应求加剧时,实行限制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保护消费者。

★效应传导图:前后环节一定要构成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建议重点熟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需求的影响;熟悉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促进分配公平措施的影响等知识。

针对性训练

1、(湛江调研)假设M是某种完全竞争行业的商品,M的价格(P)与需求(D)、供给(S)的关系如右图。不考虑其他因素,对此图解析正确的是

①由M0到M1,M的价值量减少②P0是M供求平衡的价格

③由M1到M2,M的供给增加④由M0到M2,M的需求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广州海珠区测试1)如图所示,下列选项能够引起小型汽车需求曲线由D1向D2变化的因素是

A.汽油价格的上升

B.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C.国家减免小型汽车购置税

D.

生产率

3、(珠海市9月摸底)近年来,我国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对蔬菜的批发零售环节免征增殖税,若将这一政策产生的影响用图形(D1表示税前,D2表示税后)描述如下,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4、当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造成实际收入急剧下降、居民不得不增加低档食品的消费时,该国马铃薯市场上的价格与需求的关系出现短期反常现象:价格急剧上涨,需求量反而增加。下列曲线中,可以用来描述这一经济现象的是

5、右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某种普通商品供求量(Q)随

价格(P)变化的情况。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

曲线。假定其它因素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D0向D1移动时,可能是该商品的替代商品价格下

降了

B.当D0向D2变动时,可能是该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升高了

C.当D0向D2变动时,可能是该商品的价格升高了

D.当P0向P1变动时,可能是人们的收入减少了

6、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相交时的价格。假设均衡价格点由E移到E′,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供应量增大的是

7、商品房价格(P)受建筑成本(J)、城镇化进程(E)、保障性住房供应(F)、贷款利率(S)等因素的影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下列曲线图中能正确反映它们之间关系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 B.②④ C.②③D.③④

8、下图反映的是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图中横轴为供求量Q,纵轴为价格P, D为需求线,S为供给线,变动的方向为D—D1,S—S1,两组供求线交点E0和E3为均衡点,E0点对应的价格是P0,E3点对应的价格是P3)。以下经济现象与图示所能反映的供给线变动状况大体一致的是:

①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不信任过度依赖洋奶粉,导致洋奶粉频

频提价

②汉宜铁路7月1日通车后,该线路的公路客运票价立马打

③去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养猪户纷纷扩大养殖规模,导致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大幅下降

④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由于产量少,价格远高于其他同类产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9、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优惠利率政策促进农业发展。该政策效应的传导路径是

①贷款利率下降②农业投资增加③农业生产水平提高④农业贷款增加

A. ②→①→④→③

B. 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②→③→①→④

10、2013年10月中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为3.2%,通货膨胀有抬头迹象。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稳定物价,政府可以:

①大力扶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应→稳定物价

②加强经济干预→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稳定物价

③完善宏观调控→健全价格监管机制→打击恶意囤积→稳定物价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者补贴→降低通货膨胀预期→稳定物价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在开放性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针对性训练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形态: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 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 品的基本特征。 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 不再是商品。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自然属性——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社会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易错点:1、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3、有价值的物品一般有使用价值 ☆两者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2、货币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 →货币产生。 易错点: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③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④货币的职能: A、基本职能:流通手段(原因:货币是一般等价物),需现实货币 价值尺度(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B、其它职能:(1)贮藏手段,足值的货币 (2)支付手段,伴随赊账产生而出现。例:债 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 (3)世界货币,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 般等价物的职能。 3、纸币: ①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产生:随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 ③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④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4、通胀与通缩 实质表现影响 通货膨胀供小于求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 难,经济秩序混乱。 通货紧缩供大于求物价下降,纸币升值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

必修一-经济生活-曲线图像题集锦

2019届高三政治备考:《经济生活》曲线图像题集锦 1、(2018全国卷I、14)我国快递业竞争日趋激烈,快递服务平均单价连续6年下滑,2017年降至12.37元。在此背景下,若其他条件不变,能引起快递市场供给曲线从S移动到S′(见图4)的是 ①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商投资②工资成本上涨,管理费用增加 ③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效率④网民人数上升,网购数量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8全国卷II、12)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如图4所示。 ①甲与乙是互补品②甲与乙是替代品③甲与丙是替代品 ④甲与丙是互补品⑤乙与丙是替代品⑥乙与丙是互补品 A.①③B.②④C.②⑤D.④⑥ 3、(2018江苏、10)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2017年,我国有22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图2中(P代表劳动力价格,Q代表劳动力数量,D、S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1、P2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劳动力价格)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4、(2018海南卷、2)甲是市场上的一种畅销品。随着技术发展,作为甲的替代品且性价比更高的乙商品面世。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中正确反映甲的价格变动的是() 5、(2018全国卷I、15)我国2013~2017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如图5所示。 ①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 ②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 ③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④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2018全国卷III、13).我国2013~2017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数如图5所示,据此可以推断出:

经济生活曲线题专题(DOC)

经济生活曲线题专题 曲线题整体上可归为三类: 反比关系类曲线:需求与价格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效率与公平曲线、股票价格与银行利率关系曲线、消费与储蓄、币值与汇率曲线 正比关系类曲线:价格与供给关系曲线、收益曲线、消费与收入关系曲线 抛物线类曲线:拉弗曲线、库兹涅茨曲线、总产量曲线、微笑曲线 反相关类曲线 思考题1:什么是需求量变动的一般规律? 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一)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表达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思考题2:什么是需求弹性和需求弹性曲线? 需求弹性就是需求量变化的大小。 需求弹性曲线表达了价格对不同商品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高档耐用品则较大 思考题3:互补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关系 互补商品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 2.需求(水平)变动曲线 下图有两条需求曲线d1和d2,d2曲线比d1曲线所表达的需求更旺盛,因为对应每一个价格,d2曲线上的需求量都比d1曲线上的需求量要大。比如对应于P1价格,d2曲线表达的需求量为Qd2,大于d1曲线表达的需求量Qd1。(二)菲利普斯曲线 1958年,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这条曲线用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它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三)效率与公平关系曲线 【例题】“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如图所示,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的组合模式有多种多样,你认为比较恰当的组合应该在AB区间之内 (四)股票价格与利率关系曲线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率,可见预期股息不变,股票价格与银行利率成反比关系

《经济生活》知识结构图(最新版)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就是把价值表现为价格,只需要观念的货币 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只能用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外汇1、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 2、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发行规律的关系: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X 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比较 货币产生的原因 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质一般等价物 金银充当货币的原因 神奇的货币 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货 币 的 发 展 纸币 货币 信用工具 1、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者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优点: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2、支票: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1、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我国汇率的表示:如果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 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意义 商品 含义C 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 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人们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 商品交换本质上是人们劳动的交换,因此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 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商品交换中,生产者通过让渡 使用价值(给消费者)而实现 价值,因此,使用价值如何, 关系着价值能否顺利实现。 1

经济生活曲线题总结完整版

经济生活曲线题总结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经济学曲线题总结一、需求曲线 (一)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减函数图象) 需求曲线表达了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 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 买。 【判断方法】:根据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的关系,可以判断出曲线成减 函数。 1 (2009·北京高考)数据、图形、表格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 重要工具。北京市下调公交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 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二)、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变动,即点在需求曲线上运动,我们可以将之称为点移动。 1.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须在2014 年3 月底前完成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D1 为联动机制前物价上涨需求量,D2 为联动机制后物价上涨需求量)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下列最有可能反映这一联动机制下百姓需求变化的是: 2.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是刺激国内需求和扩大消费的重要措施。下列图示中,能够准确反映结构性减税所带来的影响的是 ?注:P为价格(为含税价),Q为需求量,C、D两项中的D1表示减税前的需求量,D2表示减税后需求量 (2) 需求水平的变动是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由消费者收入、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等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动,我们称之为需求水平的变动,它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曲线向左移动表明需求量的减少;向右移动表明需求量增 加。我们可以称之为线移动 需求的变动往往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 者收入水平高了,对某些较高档物品,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下,当然需 求会增大,这就导致了消费曲线向右平移。②相关商品的价格。相 关产品的价格对需求曲线的影响比较复杂,因为要区分这两个商品之 间是如何相关的,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这个我们以后有专文讨论。 ③消费者的偏好。偏好增加了,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当然增 加,也会导致消费曲线向右平移。反之亦然。④消费者对该商品的 价格预期。预期未来价格会上升,在现期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会增加需求,导致需求曲线右移。反之亦然。 【判断方法】:画一条横线与X轴平行,找出与两条曲线的两个交点。(这表明两个交点的纵坐标是一样的,即价格相同;但横坐标不同,说明需求不同,那就看横坐标大的那点所在的曲线就是说明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大,横坐标小的点所在的曲线就是说明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小。 1.[2011·武昌模拟] 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C )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经济生活曲线图题

专题复习之经济曲线图(2019 版) 一、高考中的曲线图 1.(2018年,全国卷1,14)我国快递业竞争日趋 激烈,快递服务平均单价连续6年下滑,2017年降至12.37元。在此背景下,若其他条件不变,能引起快递市场供给曲线从S 移动到S ‵(见图4)的是 ①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商投资 ②工资成本上涨,管理费用增加 ③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效率 ④网民人数上升,网购数量增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017年,全国卷1,12)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2.(2016年,全国卷1,14)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流感特效药的制药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为保证药品的正常供给,政府对该类制药企业实施生产补贴,若用S 、S ’表示补贴前后该药品的供给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准确反映补贴前后该药品供给变化的图示是A 二、认识经济曲线图 做经济学曲线题关键是读懂曲线,基本方法是: 1、观察横坐标(自变量)和纵坐标(因变量)分别代表什么。 2、注意随着横坐标(自变量)的变化,纵坐标(因变量)的取值会有什么变化。一般有三种情况:二者成正向变化;二者成反向变化;在临界点前成正向变化,在临界点后成反向变化,抑或相反。 3、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例外,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横坐标为因变量,纵坐标为自变量。(注:如果x 取任意一个量,y 都有唯一的一个量与x 对应,那么相应地x 就叫做这个函数的自变量,y 则是因变量)。 (一)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 同时,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 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 习惯上用横坐标表示需求量(Q ),纵坐标表示价格(P ), 那么对于大多数产品而言,需求定律就可以描绘成一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曲线,这条曲线的最基本特征,就是。特别注意在需求曲线中横坐标表示因变量,纵坐标表示自变量。 图9 O C P S D P Q D 9 7 5 2 3 4 价格 产 量 A B C

经济生活曲线题归纳

《经济生活》曲线图专题 经济曲线的变化状态就是自变量和因变量内在变化规律的外在表现,一般有三种情况:⑴反比关系类曲线 (需求与价格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效率与公平曲线、股票价格与银行利率关系曲线、消费与储蓄关系曲线、币值与汇率曲线) ⑵正比关系类曲线 (价格与供给关系曲线、收益曲线、消费与收入关系曲线) ⑶抛物线类曲线 (拉弗曲线、裤子涅茨曲线、总产量曲线、微笑曲线、平均成本曲线) (一)需求曲线 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纵轴表示价格(自变量),横轴表示产品需求量(因变量)。 注意:需求曲线看纵轴对横轴的影响(特殊) 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需求量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1)需求曲线表达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二)供给曲线 1.供给量变动曲线 即商品供给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上下波动而增减. 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 ①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压缩生产,减少产量; ②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扩大生产,增加产量。” 注意:供给曲线看纵轴对横轴的影响(特殊) S1到S2表示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条件变化导致该商品供给量增加,如国家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等 2. 供给水平变动曲线 即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国家政策等因素引起供给的变动,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左右移动,称之为线移动。

(三)均衡价格 即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P0就是均衡价格, 当商品的价格为P0时,供求平衡。 当商品的价格为P1时,供过于求; 当商品的价格为P2时,供不应求。 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经济生活》曲线图题目专项练习

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练习(综合训练3) 《经济生活》曲线图题目专项练习 1、(2012江苏卷)图1表示某商品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 为变动后曲线)。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条件下,以下变量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就是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我国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于2011年12月31日结束,这将影响家电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下图能 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就是 注: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箭头就是平移标志,D1为实行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时市场需求曲线,D2 为该政策结束后的市场需求曲线。 3、右图就是由商品的需求量随着M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 变化的示意图,假定M商品就是汽油,那么N商品最有 可能就是 A.柴油 B.汽车 C.润滑油 D.电动车 4、右图描述的就是2014年1~6月某商品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 下列理解错误的就是 A.该商品很可能供不应求 B.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 C.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D.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5、在下图中,OQ表示外汇汇率变化情况,OP表示人民币币值变化情况。在其她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 列曲线图正确的就是 6、在右图中,当某商品的价格停留在A点或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①在A点时就是通货膨胀,在B点时就是通货紧缩 ②在A点时就是卖方市场,在B点时就是买方市场 ③在A点时商品生产者会获利,在B点时会亏本 ④能否获利,既要瞧其价格还要瞧其个别劳动时间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根据右图反映出的价格与需求关系,我们可以推断出( ) A.甲与乙就是相互替代的商品 B.甲与乙就是有互补关系的商品 C.甲就是生活必需品,乙就是高档耐用品 D.甲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乙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8、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P)、汽车购置税(T)、汽油价格(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变动。下 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就是 9、对下图中由Q1点到Q2点运动的描述,理解正确的就是 A.该商品因供过于求而减少生产规模

经济生活曲线题总结

精品文档经济学曲线题总结需求曲线一、 (一)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减函数图象)需求曲线表达了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 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判断方法】:根据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的关系,可以判断出曲线成减函数。数据、图形、表格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北)(2009·北京高考1 京市下调公交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二)我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变动,即点在需求曲线上运动,(1)们可以将之称为点移动。D1 ( 3 月底前完成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1.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须在2014 年为联动机制后物价上涨需求量)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下列最有可能D2 为联动机制前物价上涨需求量,反映这一联动机制下百姓需求变化的是: 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是刺激国内需求和扩大消费的重要措施。下列图示中,2. 能够准确反映结构性减税所带来的影响的是

?表示减税后需求量D1表示减税前的需求量,D2、,注:P为价格(为含税价)Q为需求量,CD两项中的(2) 需求水平的变动是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由消费者收入、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等因素引起的需 求变动,我们称之为需求水平的变动,它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曲线向左移动表明需求量的减少;向右移动表明需求量增加。我们可以称之为线移动需求的变动往往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收入水平高了,对某些较高档物品,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下,当然需求会增大,这就导②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产品的价格对需求曲线的影致了消费曲线向右平移。 响比较复杂,因为要区分这两个商品之间是如何相关的,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③消费者的偏好。偏好增加了,在价格不变的情况这个我们以后有专文讨论。 . 精品文档 下,需求当然增加,也会导致消费曲线向右平移。反之亦然。④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预期未来价格会上升,在现期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会增加需求,导致需求曲线右移。反之亦然。【判断方法】:画一条横线与X轴平行,找出与两条曲线的两个交点。(这表明两个交点的纵坐标是一样的,即价格相同;但横坐标不同,说明需求不同,那就看横坐标大的那点所在的曲线就是说明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大,横坐标小的点所在的曲线就是说明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小。1. [2011·武昌模拟] 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C) 率,价格与银行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日宣布,自10月202.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10月19利率都对居民消费量的变动产生影响。下列示图,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前提下,能正确反映银行利率上调对居民)消费焉产生变化的是 (

经济生活曲线类和效应传导类选择题解题办法

精心整理 经济生活曲线类和效应传导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需求曲线与曲线变动曲线的解题技巧: :保1、(湛江调研)假设M 是某种完全竞争行业的商品,M 的价格(P )与需求(D )、供给(S )的关系如右图。不考虑其他因素,对此图解析正确的是 ①由M0到M1,M 的价值量减少②P0是M 供求平衡的价格 ③由M1到M2,M 的供给增加④由M0到M2,M 的需求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广州海珠区测试1)如图所示,下列选项能够引起小型汽车需求曲线由D1向D2变化的因素是 A.汽油价格的上升 B.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C.国家减免小型汽车购置税 D.部分汽车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3、(珠海市9批发零售环节免征增殖税,若将这一政策产生的影响用图形(D1税

前,D2表示税后)描述如下,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4、当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造成实际收入急剧下降、居民不得不增加低档食品的消费时,该国马铃薯市场上的价格与需求的关系出现短期反常现象:价格急剧上涨,需求量反而增加。下列曲线中,可以用来描述这一经济现象的是 5、右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某种普通商品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假定其它因素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D0向D1移动时,可能是该商品的替代商品价格下降了 B.当D0向D2变动时,可能是该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升高了 C.当D0向D2变动时,可能是该商品的价格升高了 D.当P0向P1变动时,可能是人们的收入减少了 6、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相 变的情7S)等 A 8P,D为需求线,S点对应的价格是 的是: 提价 A.①④ 9 贷款增加 A.②→③→①→④ 10、2013 稳定物价,政府可以: ①大力扶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应→稳定物价 ②加强经济干预→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稳定物价 ③完善宏观调控→健全价格监管机制→打击恶意囤积→稳定物价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者补贴→降低通货膨胀预期→稳定物价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1、在开放性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 针对性训练参考答案:

最新2018最新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框架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结构图】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价值尺度的含义 货币能够成为价值尺度的原因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必须确定计量单位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就是把价值表现为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的货币 流通手段的含义 商品流通的含义(商品流通与流通手段的区别、商品流通与简单商品交换的区别)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只能用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中,“商品—货币”是“惊险的跳跃” 货币流通规律及其公式 外汇 产生过程(从金属货币到纸币)及原因、优点、含义 纸币发行规律、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发行规律的关系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比较 爱护人民币 电子货币(产生原因、具体表现) 现金结算使用纸币,转账结算使用信用工具 货币产生的原因 货币的含义、本质:一般等价物 金银充当货币的原因 神 奇 的 货 币 货 币 的 职 能 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主体:发展 贮藏手段:含义、要求(应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世界货币:前提(国际市场)、表现(三个方面)、要求(金银、某种纸币) 支付手段:产生原因、表现 货 币 的 发 展 纸币 货币 信用工具信用卡:含义、银行卡的发放、作用、使用要求 支票:含义、使用要求、种类 外汇的含义、汇率的含义 我国汇率的表示:外币的汇率=人民币元∕100外币 汇率变化与本币币值、外币币值的联系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意义 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正确认识货币 正确对待货币 商品 含义 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 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 者缺一不可。商品交换中,生产者通过 让渡使用价值(给消费者)而实现价值, 因此,使用价值如何,关系着价值能否 顺利实现。 起源 本质 职能 取之有道: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用之有益:有利于社会和他人、有利于全面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 用之有度:花钱要有节制,争取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 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 币,货币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货币与财富的关系) 注意:外汇除了外币以外,还包括用于外币支 付的支票股票、债券等。

经济生活常见曲线图

常见曲线图 1、需求曲线(反比例关系) 2、需求弹性曲线(反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程度) 3、需求水平变动曲线 4、供给曲线 5、供给水平变动曲线 6、拉弗曲线【反映税收与税率的关系】 7、库兹涅茨曲线【反映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状况的关系】 8、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反映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状况的关系】 9、洛伦兹曲线【反映贫富差距的曲线】 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 ),也译为“劳伦兹曲线”。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洛伦兹曲线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图中横轴OH 表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的累积百分比,纵轴OM 表示收入的累积百分比,弧线OL 为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时,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 。另一方面,若任一人口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度线OL 。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也不是完全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相应的洛伦兹曲线,既不是折线OHL ,也不是45度线OL ,而是像图中这样向横轴突出的弧线OL ,尽管突出的程度有所不同。 10、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 12、微笑曲线【与企业经营的三大因素】 微笑曲线是1992年当时的台湾宏基电脑董事长施振荣提出的企业竞争战略。微笑曲线分成左、中、右三段,左边为技术、专利,中间为组装、制造,右边为品牌、服务。微笑曲线在中间位置为获利低位,而在左右两段位置则为获利高位,如此整个曲线看起来像是个微笑符号。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营销的附加价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展创造智慧财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 13、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 如图,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表示工资水平。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劳动力过剩,随着AD1右移至 AD3到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人口红利”,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经济发展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这一点,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名词解释——中等收入陷阱 由左图可知,曲线A 表示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程度小,所以曲线A 是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曲线;曲线B 表示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程度大,所以曲线B 是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曲线。 “拉弗曲线”的横轴表示税率,纵轴表示税收额,它表明了税收与税率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收的来源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 库兹涅茨曲线是指在一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 型关系。Y 轴表示是基尼系数或分配状况,X 轴是时间或收入状况。库兹涅茨曲线表明:随着一国收入水平的上升,收入分配差距将趋于扩大,当经济水平达到较高程度时,收入差距将开始缩小。库兹涅茨拐点就是倒U 型曲线的顶点。这显示经济发展的关注点从注重效率到注重公平的转化。能否成功改善收入分配差距,越过库兹涅茨拐点,是一 【解释】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1958年,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这条曲线用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它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一般来说,通胀率与失业率呈反比。】

经济生活曲线题

经济生活中的坐标曲线图题 数值的变化曲线 这类题目都属于“以图求文”题,曲线图展示某一数值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动情况。一般情况下,这类曲线图,以时间为自变量,相应的数值为因变量。 解题技巧:解决这类题目比较简单,可根据曲线图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趋势,对相应的数值如何变化(升或降、增加或减少等)做出正确的判断。要熟练掌握供给法则、需求法则、互补与替代商品需求量变化等基础知识。 [例1] 商品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P为商品价格,Q为需求量,二 者存在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 有( ) ①若该商品价格由P B向P A运动时,可能会导致高档耐用品的需求 量减少②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 A向Q B运动时,说明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有了大幅度增加③若该商品的价格由P A向P B运动时,会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的相应减少④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 B向Q A运动时,会引起其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详细分析]商品价格由P B向P A运动时,意味着该商品的价格提高,这会引起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减少,①可选;商品价格由P A向P B运动时,意味着该商品的价格降低,这会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减少,③符合题意;②观点不准确,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 ④表述不正确,商品需求量由Q B向Q A运动时,意味着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这会引起其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减少,而不是增加。 [答案] B 数量关系曲线 这类题目以曲线图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有以图求文类,也有以文求图类。《经济生活》所涉及的基本数量关系不外乎两种:正相关(两个变量同方向变动)和负相关(两个变量反方向变动)。

《经济生活》曲线图选择题专题训练

《经济生活》曲线图选择题专题训练 (揭东一中高三政治备课组) 1.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我国将探索建立粮食目标价格制度。粮食目标价格是在综合 考虑生产成本、CPI指数、国内国际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基础上预测出来的一个价格水平,农产品市场价格则由市场供求关系形成,政府参照二者的差价进行补贴。如图所示,P 为粮价,Q为数量,D为粮食需求曲线,S为粮食供给曲线。如果P0代表粮食目标价,P1和P2代表变化着的粮食市场价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市场价格处于P1点时,政府应补贴种粮农民,以防“谷贱伤农” ②市场价格处于P1点时,政府应补贴低收入消费者,以防“谷贵伤民” ③市场价格处于P2点时,消费者负担加重,会大幅减少粮食消费 ④市场价格处于P2点时,农民种粮收益大,生产积极性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013年,某镇农民种植的玉米大幅减产,但该镇玉米加工企业的产品销 量看好。农民纷纷提高玉米出售价格,种植收益不降反增。下图中能够反映这种“减产不减收”经济现象的是 3、外币的汇率变动会带来商品进出口数量的变动。2013年1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 价为6. 2897元,2014年1月3日为6. 1039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动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与下列四幅图中所示状况对应正确的是() 4.2013年11月,广州市将第二套房贷的首付比例从不得低于60%进一步提高至不得低于70%。不考虑其他因素,这对购房需求产生影响是 (P是价格,Q是数量)

5.2013年9月25日,国土资源部明确要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热点城市,要比照前3~5年住宅用地平均供地量,持续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力度,以稳定住房价格。下列曲线中能够反映这一关系的是 6.为了倡导绿色出行,某市实施专项鼓励政策:购买一辆纯电动汽车,最高可获得国家、市两级补贴3万元。若用D1到D2表示政策前后的变化,不考虑其它因素,该政策的影响可以用图表示。 7.2013年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9%,其中,粮食价格同比上涨4.0%。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中(P代表粮食价格,Q代表粮食消费量)最能反映消费量变动状况的是 8、甲商品的价格(P)与数量(Q)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假设甲商品曲线D3不变,当甲商品曲线从D1移至D2时。市场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①甲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②甲商品的替代品供给量增加 ③甲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减少④甲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减少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文档:题型专练2_经济生活中的曲线图题(有解析)

题型专练二经济生活中的曲线图题 1.2017年3月17日开始,北京九次出台楼市调控政策,涉及首付比例、贷款利率、非京籍购房纳税标准、过道学区房、学位划分、商办类物业限购等,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决心。轮番出台的一系列重磅楼市刺激政策,造成前段时间住房需求旺盛,部分城市房价飙升,进一步催热了库存较大的房地产市场。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传导效应的是(注:S、D分别表示变动前供给与需求情况,S1、D1分别表示变动后供给与需求情况)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轮番出台的一系列重磅楼市刺激政策,造成前段时间住房需求旺盛,这意味着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①符合题意,排除②;价格变动调节产量。价格下降→获利减少→减少产量;价格上升→获利增加→增加产量。住房需求旺盛,部分城市房价飙升,这意味着价格上涨,供给增加,排除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B 2.中澳自贸协定让85%澳洲出口中国的商品享受零关税。假设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零关税的T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图示能够正确表示我国T商品的替代品M和互补品N的需求变化趋势的是()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上升,二者之间的变化是同方向变动,而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下降,二者之间的变化是反方向变动。随着零关税的实行,T商品价格下降,替代品M的需求将减少,①符合题意,同时排除④;T商品价格下降,互补品N 的需求增加,②符合题意,同时排除③。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曲线题专练

《经济生活》常见曲线图 (一)需求曲线 1.需求量变动曲线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引起的需 求变动,即点在需求曲线上运动,我们可以将之称为点移动。特别注 意在需求曲线中横坐标表示因变量,纵坐标表示自变量。 2、需求弹性曲线 反映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后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程度,变化幅度大的称为 富有弹性,一边是高档耐用品;变化幅度小的称为缺乏弹性,一般是 生活必需品。注意需求弹性会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发生变化。 3、需求(水平)变动曲线 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需求的变动有哪些原因? 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收入水平高了,对某些较高档物品,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下,当然需求会增大,这就导致了消费曲线向右平移。 ②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产品的价格对需求曲线的影响比 较复杂,因为要区分这两个商品之间是如何相关的,是互补品还 是替代品。 ③消费者的偏好。偏好增加了,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 求当然增加,也会导致消费曲线向右平移。反之亦然。 ④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预期未来价格会上升,在 现期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会增加需求,导致需求曲线右移。反之 亦然。 (二)供给曲线 (一)供给曲线 1.供给量变动曲线 即商品供给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上下波动而增减,表现为沿同一条供给 曲线上下变动,称之为点移动。特别注意在需求曲线中横坐标表示因变量, 纵坐标表示自变量。 2. 供给水平变动曲线 即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国家政策等因素引起供给的变动,表现为整

条供给曲线左右移动,称之为线移动。 (三)均衡价格问题 1、在某一价格下,如果生产者试图出售的商品或服务数量多于消费者希望购买的数量,则带来过剩或称“供大于求”;而在另一价格下,如果消费者希望购买的数量超过生产者想出售的数量,则产生短缺或称“供不应求”。综合起来看,供给量与需求量正好相等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 ①当价格P> Po时,供应量(增加)大于需求量(减少)供过于求 ②当价格P< Po 时,供应量(减少)小于需求量(增加)供不应求 2、均衡价格的变动 供给减少: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不变,供给曲线左移,导致商品的(均衡)价格升高,且(均 衡)产量和购买量降低。 供给增加: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不变,供给曲线右移,导致商品的(均衡)价格降低,且(均衡)产量和购买量增加 需求降低: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不变,需求曲线左移,导致商品的(均衡)价格降低,且(均衡)产量和购买量降低。 需求增加: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不变,需求曲线右移,导致商品的(均衡)价格上涨,且(均衡)产量和购买量增加

《经济生活》曲线图收集训练

~ 《经济生活》曲线图选择题专题训练 《经济生活》图表类选择题的解题流程例析 《经济生活》图表类选择题具有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够很好地考核同学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能力,因而被高考命题专家所青睐,成为高考选择题常见题型之一。由于此类试题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而也是同学们解题易错题型之一。为提高解答此类试题的准确性,我们选择非常典型的题干为文字、题肢为图表的图表类选择题为例,从解题流程的角度来加以探究。 (例题)稳定粮价、保证供应是政府应尽的职责。为此,国家根据粮食市场运行状况多次销售临时存储粮。下列曲线图能正确表达这一举措特征的是 为帮助同学们吃透一道题、解决一类题,我们采取以下的解题流程: 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 我们将题干文字分解为三个小问题:①什么情况下需要销售存储粮?(提示:粮食供不应求、价格上涨)②销售存储粮为什么能稳定粮价?(提示:增加粮食供应,促进供求平衡,使粮食价格回落)③哪一幅曲线图可以说明这一道理?(提示:哪一幅曲线图可以体现“随着供应量的增加、价格下降”这一题意)第二步:转化题肢图表信息为文字信息 为将四幅图表信息准确地转化为文字信息,需要对图表进行技术处理(如下图所示):

从处理过的图形中,我们不难概括出如下信息: 图表A:随着供应量的增加,价格下降。图表B: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价格下降。 图表C:随着供应量的增加,价格上涨。图表D: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价格先涨后降。 第三步:对题肢图表是否符合试题意图作出判断。 至此,我们就可以准确地判断A符合题意,B、C、D三项与题意不吻合。 实践证明,通过这样严谨的解题流程,可以避免同学们审题时的眼高手低、随意性大等问题,有效地提高此类试题的正答率。 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请同学们参照例题中的解题流程,解答以下试题。 1、(10年广东高考24.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普通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经济生活知识结构图

《经济生活》全册复习提纲课框目具体内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揭 开 货 币 的 神 秘 面 纱 货 币 的 本 质 商 品 定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 本 属 性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注:商品质量指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不同商品(能够)交换的原因。商品特有属性 (1)对于一切物品而言,①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②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 (2)对于商品而言,使用价值和价值相统一,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表现在: 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②使用价值不能离开价值。 ③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对于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而言,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对于商品生产者为了实现 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对于商品的购买者来说,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可见, 无论是卖者还是买者,同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不能兼得。 货币的 产生过程 物物交换①产生时间(原始社会末期)②交换前提是(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③公式:商品— 商品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直接的物物交换难度越来越大 以一般等价 物为媒介的 交换 一般等价物含义表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一般等价物特点大家普遍乐意接受 历史上充当过的牲畜、布帛、贝壳、贵重金属 金银充当货币:金银条块→足值金银铸币→不足值金属铸币 货币的起源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货币的含义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最初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是(金银),“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 币 的 基 本 职 能 职能的含义: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基 本 职 能 价值 尺度 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 手段 含义:即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商品流通 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意义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才能生存下去 要求产品(适销对路),产品(质量好) 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要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公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其它职能 (贮藏)手段: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 (支付)手段: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 后来又被用来支付(地租、利息、工资、税收)等 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 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纸 币 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发行量 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限度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 经济秩序;小于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对比金属货币所具有的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的(磨损) 通货 膨胀 含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产生的原因 和危害 原因之一: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危害: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抑制的措施 ①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②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③(紧缩)的财政政策等措施④(紧缩性)收入政策 通货 紧缩 含义: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的出现 治理措施:①积极的财政政策②宽松的货币政策③正确的消费政策④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电子货币:用计算机进行贮存、转帐、购买和支付 信 用 工 具 和 外 汇 人们在核算经济收支往来时通常使用的结算方式 ①(现金)结算:通过纸币完成 ②(转帐)结算:通过信用卡、支票等信用工具完成 信用 工具 信用卡 作用可以(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 优点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消费),增强(安全) 银行信用卡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支票 含义:(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 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票据 分类:(转帐支票)、(现金支票) 外 汇 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 率 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外汇汇率升高—即单位(外币)兑换(更多)的本国货币 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货币币值) 汇率 与币值 外汇汇率升高外汇币值(↑),本币币值(↓),本币汇率(↓) 本币汇率升高本币币值(↑),外汇币值(↓),外币汇率(↓) 汇率变化 的影响 外汇汇率升高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外汇汇率跌落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保持人民币币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 第1叶,共13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