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暴露监测结果汇总

职业暴露监测结果汇总

职业暴露监测结果汇总
职业暴露监测结果汇总

2016年职业暴露监测结果汇总

1、监测对象:全院医护人员以及其他岗位工作人员。

2、监测时间: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

3、监测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各科室工作人员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

4、监测结果

①职业分布

②科室分布

③暴露损伤来源

④暴露源病原菌

全年共监测到职业暴露5例,其中医生2例,护士3例,护士占整个暴露人群的60%,占大多数。发生科室分别为外科、传染科、检验科、骨科、内科各1例,各占20%;暴露方式中5例均为针刺伤,占所有暴露方式的100%。5例职业暴露中有4例暴露源为血源性传染疾病,占到80%,分别为乙肝3例、丙肝1例,构成比各占60%,20%(具体见表1、2、3、4)。4例血源性职业暴露者有2例正处在追踪阶段,另2例经追踪均末发生感染。

5、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

①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是一线的年轻护理工作者,存在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等问题;

②在诊疗、护理活动中不按安全操作规程规程进行;

③部分人不重视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不参加医院组织的职业防护及暴露后紧急处理的培训,缺乏防范意识,自我防护意识淡漠;

④日常诊疗活动中不严格落实标准防护措施;

⑤人手紧、工作量大、侵入性操作及接触利器的机会较多也是客观因素。

6、防范措施

①加强各级人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的培训,提高全院职工的防护意识。

②加强新进人员、实习生的规范化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减少自身损害。

③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护理活动中常规执行标准预防,规范操作流程。

④职业暴露后进行正确的处理并立即上报院感科,同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院感科签字后进行相应的化验检查及对症处理并定期进行跟踪随访。

院感科

2017年1月5日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规定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规定 一、基本预防控制措施 坚持标准预防和安全操作是避免职业暴露医院感染的基本保证,明确自身的免疫状况和暴露源的感染情况将为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赢得宝贵的时间。 (一)标准预防 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均应视其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①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②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二)安全操作 1.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须戴手套,有可能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等。 2.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光线,尽量减少创口出血。 3.科室设置锐器盒应以方便随时丢弃为原则,禁止将锐利器具直 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回套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禁止折毁锐利器具、禁止使用过的头皮针插入瓶盖等。 4.医务人员如有伤口、皮炎等,不应参加血源性传播疾病病人的直接护理工作。 (三)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医务人员健康体检时应将血源性疾病的免疫情况,如乙肝三对半、丙肝抗体、梅毒抗体等作为必检项目,同时重视自身的预防接种。 (三)重视对高危险人群的传染病筛查 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需经过初筛、确证等检验程序,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在遵循患者知情同意和自愿原则下,应对以下高危人群尽早进行艾滋病项目检查:(1)静脉毒瘾者。(2)同性恋、双性恋或异性性乱者。(3)性病患者。(4)暗娼、嫖客,尤其与境外人员有过性关系者。 (5)艾滋病患者的配偶、亲属或其他性伴侣。(6)入境的外国人和港澳台人员。(7)艾滋病门诊、咨询部门的医务人员,以及与HIV有关的检验人员。(8)涉外部门,如旅游部门、宾馆的服二、报告 (一)职业暴露发生后,当事人应尽快报告科室负责人(科主任或护士长);务员和司机等。 (二)按照《医务人员锐器伤登记表》和《医务人员其他职业暴露登记表》进行登记,由科室负责人签字后由职业暴露当事人尽快送交医院感染管理科、通知医务处、防保科. 三、评估及处理 (一)医务科立即评估职业暴露情况并指导治疗。 (二)首先确定暴露源是否具有传染性(乙肝、丙肝、HIV、梅毒等)及职业暴露当事人免疫情况,如未进行检测须立即抽取患者及职业暴露当事人血液进行检查,但抽取患者血液应遵循知情同意和自愿原则。 (三)根据暴露源及职业暴露当事人情况,医务科按照附件3、附件4在24个小时内提出处置建议,其他疾病的处置建议参照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原则。 四、随访 (一)追踪和随访:防保科负责督促职业暴露当事人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和化验,并负责追踪确认化验结果和服用药物,配合医生进行定期监测随访. (二)医院有关知情人应为职业暴露当事人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职业暴露当事人的情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

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得诊疗与护理损伤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得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得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得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得诊疗与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得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得锐器应当直接放状入耐刺、防渗漏得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得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得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得针头、刀片等锐器。 沈北维康医院 院感部

二、处理流程 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与流动水清洗污染得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得血液,再用肥皂液与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得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得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得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院感染部报告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保证在24小时内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得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得指导下,应当对其暴露得级别得暴露源得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与确定,并做出相应处置。 沈北维康医院院感部 医务人员意外职业暴露报告卡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及流程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及流程 ①发生职业暴露后的临时紧急处理,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皮肤,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后,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②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预防保健科和中心主任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④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应当进行预防性用药。 a.如疑为乙肝、丙肝暴露,应在24小时内查乙肝、丙肝抗体。 b.如疑为艾滋病病毒暴露,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反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c.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d.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能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e.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能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f.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乙肝、丙肝等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⑤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及上报医院防保科。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所在科室、院感科、医务处或护理部) ⑥当事人被暴露后,由本科室开出相应项目检验单,抽取血样标本,经医院感控处主任签字后,送检验科检测,并将检验结果送回院感科存档,以备跟踪评估。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及上报培训试题(附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及上报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A化学性职业暴露B感染性职业暴露 C 放射性职业暴露D其他职业暴露 E 以上均是 2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人群是() A护士 B 医生 C 技术员 D 保洁人员 3、预防锐器损伤应采取的措施有() A减少锐器使用B及时处理使用后的锐器 C 不携带锐器走动D医务人员进行疫苗注射 4、预防性用药的原则:() A、最好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开始 B、最迟不得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24小时服药 C、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该实施预防性用药 D、以上原则均是 5、医务人员发和职业暴露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A 紧急局部处理 B 报告 C 填写登记表 D 以上均是 6、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的患者,在未诊断之前采用的普遍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病原体传播的危险性。其主要内容有:() A、洗手与手消毒 B、手套、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穿长工作服 C、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尖锐器械应立即放入有标签的利器盒内,用过的针头不需要再套针帽。 D、以上均是 7、关于戴手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要戴手套按电梯按钮B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 C 每个患者之间只要手套不损坏不用更换 D 皮肤有损伤时戴双层手套 8、标准预防是认定病人的()都具有传染性。 A 血液 B 体液 C 分泌物 D 排泄物E以上均是 9、针对预防,是针对已明确诊断的、能够播散病原体的患者,医务人员对于这些病原体需要有除标准以外的预防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 A、计划免疫 B、空气传播预防,采用紫外线、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喷雾等空气消毒: C、飞沫传播预防、接触预防、皮肤黏膜暴露后的药物预防 D、以上均是 10、如果血液喷溅到完整的皮肤上应该用( )清洗污染的皮肤? A 肥皂液 B 流动水 C 含氯消毒液 D 75%酒精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2、发生锐器损伤后应在伤口的旁端轻轻挤压,不应在伤口的局部挤压。() 3、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可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2小时内上报院感办,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在暴露发生后立即上报。() 5、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损伤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6、医务人员如果眼睛被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喷溅上,应该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 7、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戴单层手套。( ) 8、手术室医生的职业暴露是以缝合时的缝合针刺伤和喷溅为多见。() 9、锐器盒可以盛装到全满时,封盖,更换。() 10、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 )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 2、被HBV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所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如何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或疫苗?

2016年职业暴露总结分析

2016年职业暴露监测结果的总结、分析 1.监测对象:全院各科室医生、护士、以及其他岗位工作人员。 2.监测时间:2016年7月1日-12月30日。 3.监测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各科室工作人员2016年7月1日-12月30日期间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 4.监测结果 全年共监测到职业暴露10例,其中医生1例,护士9例,护士占整个暴露人群的90%,占大多数。暴露方式中7例为针刺伤,占所有暴露方式的70%。暴露源主要为乙肝、丙肝、梅毒,分别为1例,2例,3例,均为血源性传播性疾病暴露,构成比各占10%,20%,30%。(以上数据具体见表1,2,3。) 表1 2010年1-12月职业暴露人员构成比(%) 表2 2010年1-12月职业暴露暴露方式构成比

表3 2012年1-9月职业暴露暴露源构成比 5.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 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是一线的年轻护理工作者,存在资历浅,学历低、职称低,从事临床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线护士工作任务繁重,在超负荷状态中工作,身心疲劳,加上接触锐器的机会多,职业暴露防范意识欠缺,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防范意识,自我防护意识淡漠,工作时粗心大意,均会造成职业暴露的发生。另外,部分人不重视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不参加医院组织的医院感染防治知识及职业防护及暴露后紧急处理的培训,在诊疗、护理活动中不按安全操作规程规程进行。输液完毕后拔除输液针头,针头无处固定,处于游离状态,在回收处置分离针头过程中碰撞,造成针刺伤;在分离针头时,针头与输液管、胶布粘在一起,造成分离困难,直接用手去分离,存在不稳定因素,容易导致针刺伤。或者使用不合格锐器盒,锐器盒的盒口过小,护士将针头用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58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二、多项选择(15题) 三、填空题 (18题) 四、判断题(13题) 五、简答题(2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B)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接触隔离 D 以上都对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 A 同性恋者??? B 性滥交者? ?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 4、以下哪项不是艾滋病毒的传播方式?(C)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 性接触 C 日常生活接触 D 母婴传播 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 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 A 戴手套 B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戴纱布口罩 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针头用后立即套回针套,以防扎伤别人 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下列哪项确定为三级暴露(C) A 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 B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C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D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 于轻度的是(A)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 症状、CD4计数低者 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 上述都不对 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 属于重度的是(B)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 症状、CD4计数低者 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 上述都不对 10、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 A 72小时内 B 36小时内 C 24小时内 D 4小时内 二、多项选择(15题) 1、体液包括:(ABCDE) A 胸腔液 B 羊水 C 心包液 D 阴道分泌物 E 脑脊液 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 (ABCDE) A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B 暴露方式 C 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D 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 E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3、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ABCD) A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B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2017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报告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报告流程 一、伤口处理流程: 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一)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二)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三)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复合碘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二、常见的职业暴露性质和处理流程: (一) (二) 暴露于HIV 阳性患者的血液、体液 请职业暴露专家判定 报告感控科(6315) ① 指导伤口的消毒处理 ②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① 评估伤口暴露级别 ②判定是否预防用药(见附1) 必要时报告区CDC 暴露于HBV 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 医务人员HBsAb 阴性 ①指导伤口的消毒处理 ②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③请职业暴露判定专家进行以下处理 报告感控科(6315) 医务人员HBsAb 阳性

(三) (四) 三、职业暴露判定专家组成员: 组长:訾达赖 组员:崔 东 张晓梅 王清华 马 波 赫俊峰 团 结 李 斌 魏美琴 刘小平 尚喜兵 贺清枝 王勇芹 赵庶生 王 卉 附件1: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判定和用药原则 附件2:《标准预防原则》 附件3:《职业暴露报告及处理登记表》 附件1: ①立即注射长效西林120万U ②暴露后4h 和3m 内做梅毒抗体检查 不需注射乙肝疫苗等 ①在24h 内注射HBIG ②1周后注射HBV 疫苗 ③检查HBsAg (6m 、1年) 暴露于梅毒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 ①立即注射干扰素300U/d ,共3d ②暴露后第4-6周和第4-6m 做抗-HCV 和GOT 检查 ①指导伤口的消毒处理 ②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③请职业暴露判定专家进行以下处理 报告感控科(6315) 暴露于HCV 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 ①指导伤口的消毒处理 ②填写职业暴露报告及处理登记表 ③请职业暴露判定专家进行以下处理 报告感控科(6315)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考试试卷及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考试 一、单选题:?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E?)?? ??A化学性职业暴露???B感染性职业暴露????C??放射性职业暴露????D其他职业暴露????E?以上均是? 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人群是(?A??) A护士?????B??医生????C???技术员????D??保洁人员 3、标准预防的原则是(?C??)? A保护病人???B??保护医务人员???C??二者都是????D??二者都不是 4、暴露情况可按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其中重度是指:(B??) 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7 A? 8 A B ?C ?D 9 A ?B C D每个患者之间只要手套不损坏不用更换 10、标准预防是认定病人的(??E?)都具有传染性。 ?A?血液?B?体液???C??分泌物????D??排泄物?????E以上均是?? 11、针对预防,是针对已明确诊断的、能够播散病原体的患者,医务人员对于这些病原体需要有除标准以外的预防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D? ) A、计划免疫 ?B、空气传播预防,采用紫外线、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喷雾等空气消毒: ?C、飞沫传播预防、接触预防、皮肤黏膜暴露后的药物预防 D、以上均是 12、如果血液喷溅到完整的皮肤上应该用(?B?)清洗污染的皮肤? A?肥皂液???B??流动水????C??含氯消毒液??????D??75%酒精

13、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时间是:( D ) A?4小时B?6小时C?8小时D?6-8小时 14、艾滋病预防性用药应在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 B )小时。???????????????? ?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 15、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将针套套回针头 16、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正确的顺序是(A??)。 A B C D 17 A≤ 18 A≤ 19、)。?????? ?A病毒 20 A 1 2、 3、 ?4??N)5 ?6、HBSAg(?Y?)7 8 10 三、填空题 1、血源性病原体指存在于___血液__和某些___体液__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 2、被污染的锐器是指被污染的、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包括___注射器针__、___穿刺针__和___缝合针__等针具、各类医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玻片、破损玻璃试管、安瓿、固定义齿并暴露在外的金属丝及实验室检测器材等。? 3、医护人员在工作当中如出现锐器伤时,必须在___24__小时内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填报《职业暴露登记表》。? 4、在医院内,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有如__手套__、_防护服__、围裙、面具或者面罩、护目镜、人工呼吸专用套筒或者其它呼吸装置。? 5、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__双层_手套。 四、简答题? 1.发生锐器伤后和粘膜暴露后,局部如何处理??

职业暴露紧急处理原则

职业暴露紧急处理原则 一、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评估 艾滋病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 (一)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二)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污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针刺伤。 (三)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致伤物体上附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1)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2)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3)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 二、暴露后预防处理的方法

包括急救、报告与保密、对暴露源严重程度的评估、暴露危险度的评估和用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预防或减轻感染的可行性。 (一)紧急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和水清洗沾污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 3、受伤部位的消毒: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二)暴露后评估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有关单位应请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三)预防性用药 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宜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考试试卷及标准答案

标准防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考试试卷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8分):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E ) A化学性职业暴露B感染性职业暴露 C 放射性职业暴露D其她职业暴露 E 以上均就是 2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人群就是( A ) A护士 B 医生 C 技术员 D 保洁人员 3、标准预防的原则就是( C ) A保护病人 B 保护医务人员 C 二者都就是 D 二者都不就是 4、暴露情况可按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与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其中重度就是指:(B ) 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 CD4计数正常者。 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C、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D、不能确定暴露源就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5、预防锐器损伤应采取的措施有( B ) A减少锐器使用B及时处理使用后的锐器 C 不携带锐器走动 D医务人员进行疫苗注射 6、预防性用药的原则:(D ) A、最好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开始 B、最迟不得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24小时服药 C、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该实施预防性用药 D、以上原则均适 7、医务人员发与职业暴露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D ) A 紧急局部处理 B 报告 C 填写登记表 D 以上均就是 8、标准预防,就是针对所有的患者,在未诊断之前采用的普遍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病原体传播的危险性。其主要内容有:(D ) A、洗手与手消毒 B、手套、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穿长工作服 C、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她尖锐器械应立即放入有标签的利器盒内,用过的 针头不需要再套针帽。 D、以上均 9、关于戴手套说法不正确的就是:( D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

一、基本概念 血源性病原体存在于血液或某些体液中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 职业接触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 非胃肠道接触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通过针刺、咬伤、擦伤或割伤等途径,穿透皮肤或粘膜屏障接触血源性病原体的状态。 二、职业暴露的危险 医疗锐器伤的危害 身体危害 心理危害 经济危害 社会危害 三、职业暴露的预防 普遍预防 是控制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策略之一,其理念就是将所有来源于人体血液或体液的物质都视作已经感染了HBV、HCV、HIV或其他血源性病原体而加以防护。 标准预防 概念:根据普遍预防原则,医疗机构所采取的一整套预防控制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程序和措施。 原则: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视为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 标准预防 特点: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由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 标准预防 包括: 手卫生 手套 隔离衣 口罩 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安全注射 防护用品 接触后预防 概念:在接触可能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之后,应立即采取的一整套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应急处理、对接触源的评价、对接触者的评价和接触后预防措施、咨询与随访等。 风险控制—遵循职业病防治的优先等级原则 四、暴露后的应急处理 暴露后的预防措施 1.暴露源:乙型肝炎病毒 未接种疫苗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保护性抗体,无需处理。

2019年职业暴露监测结果的总结及分析

XXX县人民医院 2019年职业暴露监测结果的总结及分析 一、监测对象:全院各科室医生、护士以及其他岗位工作人员。 二、监测时间: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 三、监测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各科室工作人员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 四、监测结果 全年共监测到职业暴露26例,其中医生3例,护士17例,保洁员3例,实习护士3例;护士占整个暴露人群的65.5%,占大多数。暴露方式中23例为针刺伤,占所有暴露方式的88.5%。暴露源主要为乙肝5例、丙肝0例、梅毒3例、HIV1例、其它15例,构成比各占19.2%、0%、11.5%、3.8%、65.5%。(以上数据具体见表1、2、3)表1 2019年1-12月职业暴露人员构成比 表2 2019年1-12月职业暴露暴露方式构成比

表3 2019年1-12月职业暴露暴露源构成比 五、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 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是一线护理工作者,一线护士工作任务繁重,加上接触锐器的机会多,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防范意识,自我防护意识淡漠造成职业暴露的发生。另外,部分人不重视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不参加医院组织的医院感染防治知识及职业防护及暴露后紧急处理的培训,在诊疗、护理活动中不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输液完毕后拔除输液针头,针头无处固定,处于游离状态,在回收处置分离针头过程中碰撞,造成针刺伤;在分离针头时,针头与输液管、胶布粘在一起,造成分离困难,直接用手去分离,存在不稳定因素,容易导致针刺伤。或者不规范使用锐器盒,锐器盒的盒口过小,护士将针头用力推进盒内的过程中不小心被刺伤。有些工作人员获知患者患有传染性疾病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及焦虑心理,担心为患者治疗时会遭受传染,因此越发紧张慌乱,而导致操作不稳造成职业暴露。 六、防范措施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针对医务人员的状况和需求,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业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将职业安全培训纳入医院基础培训课程中及新调入、实习生岗前培训的必备课程。使其掌握正确的职业防护技能和避免职业暴露的技巧,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减少意外损伤的发生。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制度及流程 一、定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病毒感染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 二、意外职业接触后的应急处理:(挤、冲、消、报)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粘膜。 2.如有伤口,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边挤边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 扎伤口;被接触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并于2 小时内报告感控办,进行抽血做本底检测。 三、评价源患者: 1根据现有信息评估被传染的风险,包括源患者的液体类型(例如血液,可见体液,其他潜在的传染性液体或组织和浓缩的病毒)和职业接触类型(即经皮伤害、经粘膜或破损皮肤)。 2对已知源患者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病毒检测。 3对于未知源患者,要评估接触者被乙、丙、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 四、评估接触者,采取预防性措施: 1.暴露于乙肝患者的接触者: 1.1未接种疫苗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1.2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抗体,无需处理; 1.3以前接种过疫苗无抗体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 1.4在最后一剂疫苗接种1?2月之后进行病毒抗体追踪检测; 2.暴露于丙肝患者的接触者:没有推荐采用接触后的预防措施,接触4?6个月之后进行丙型肝炎抗体和丙氨酸转氨酶基线检测和追踪检测。 3.暴露于梅毒患者的接触者:可预防性注射长效青霉素240万U/次,每周1次,连续2?3周。暴露当天查TP,暴露后三个月追踪TP。 4.暴露于HIV 阳性的接触者:立即评估暴露级别,如果存在用药指证,尽快于接触后4 小时内预防性用药,最迟不得超过24 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实施预防性用药。

职业暴露监测结果汇总

职业暴露监测结果汇总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16年职业暴露监测结果汇总 1、监测对象:全院医护人员以及其他岗位工作人员。 2、监测时间: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 3、监测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各科室工作人员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 4、监测结果 ①职业分布 ②科室分布 ③暴露损伤来源 ④暴露源病原菌

全年共监测到职业暴露5例,其中医生2例,护士3例,护士占整个暴露人群的60%,占大多数。发生科室分别为外科、传染科、检验科、骨科、内科各1例,各占20%;暴露方式中5例均为针刺伤,占所有暴露方式的100%。5例职业暴露中有4例暴露源为血源性传染疾病,占到80%,分别为乙肝3例、丙肝1例,构成比各占60%,20%(具体见表1、2、3、4)。4例血源性职业暴露者有2例正处在追踪阶段,另2例经追踪均末发生感染。 5、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 ①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是一线的年轻护理工作者,存在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等问题; ②在诊疗、护理活动中不按安全操作规程规程进行; ③部分人不重视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不参加医院组织的职业防护及暴露后紧急处理的培训,缺乏防范意识,自我防护意识淡漠; ④日常诊疗活动中不严格落实标准防护措施; ⑤人手紧、工作量大、侵入性操作及接触利器的机会较多也是客观因素。 6、防范措施 ①加强各级人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的培训,提高全院职工的防护意识。 ②加强新进人员、实习生的规范化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减少自身损害。 ③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护理活动中常规执行标准预防,规范操作流程。

(完整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为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成立职业暴露后应急管理小组,并制定职业暴露后应急工作预案、流程。 一、职业暴露的概念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某种传染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传染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二、应急管理小组 组长:彭鹏 副组长:代作进 成员:周瑞雪罗兰代丽刘静杨燕 三、职业暴露的预防原则 (一)医护人员应当遵守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接触时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 (二)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三)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感染性物质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感染性物质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隔离衣。

(四)医务人员在处理针头、缝针、刀片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受伤;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 (五)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感染性物质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六)禁止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重新复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四、各部门职责与工作流程 (一)医护办、院感科、负责组织职业暴露后的评估及预防性用药。 (二)医护办:负责检查、落实临床各部门有关预防职业暴露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三)检验科: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的检测工作。 (四)药事办: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的保管和发放。 (五)后勤保障部: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临床有关防护用品与物质准备。 (六)院感办: 1、立即及时查找原因,总结经验,制定防护措施。 2、接到职业暴露报告后,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服药、定期随访”的原则,进行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检测确认工作。 3、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做出初步的危险性评估,指导被暴露者进行伤口消毒处理。 4、收集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基本资料和标本结果,做好登记,便于调查分析,随访复查。 5、做好被暴露者的心理辅导工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预防性服药等,必要时负责与上级疾控中心取得联系, 2

职业暴露与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规定 为了更好地维护职工权益,保障职工医疗安全,根据我院实际,特制定我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维护我院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处置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所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过程中意外被锐器刺伤或有可能被含有病毒的血液、体液等感染的情况。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放射防护等见具体文件。 第三条医务人员预防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第四条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由于标准预防不能预防经由空气、飞沫途径传播的疾病,因此,对一些临床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或综合症或有流行病学意义的耐药菌感染在待诊或确诊后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空气、飞沫、接触预防隔离措施。 第五条与锐器伤有关的操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二)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 (三)禁止将针等锐器物徒手传递;

(四)禁止针头等锐器物复帽,必须复帽应采用单手复帽。(五)将使用的注射器针头、刀片等锐器物放入防水耐刺的专用利器收集盒内(塑料利器盒),将使用后的输液管针头从输液瓶拔出后,整条管置于纸质利器盒内。 第六条处理流程: (一)暴露部位的处理原则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 酒精或者0.5% 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暴露后预防(PEP)。 (二)报告 1、报告部门负责人(医生向科主任报告、护士向护士长报告); 2、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见附表),科室提出处理意见,科主任或护士长签字后送交院感科; 3、感染控制科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并提出初步评估意见,指导暴露后的处理。 (三)随访 首先确定病人是否具有血源性传染病(如HIV、HBV、HCV及梅毒等),如未进行检测须立即抽患者血液进行检查。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制度及流程 一、定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病毒感染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她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 二、意外职业接触后的应急处理:(挤、冲、消、报) 1、用肥皂液与流动水冲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粘膜。 2、如有伤口,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边挤边再用肥皂水与流动水进行冲洗。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接触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并于2小时内报告感控办,进行抽血做本底检测。 三、评价源患者: 1根据现有信息评估被传染的风险,包括源患者的液体类型(例如血液,可见体液,其她潜在的传染性液体或组织与浓缩的病毒)与职业接触类型(即经皮伤害、经粘膜或破损皮肤)。 2对已知源患者进行乙肝、丙肝、梅毒与艾滋病病毒检测。 3对于未知源患者,要评估接触者被乙、丙、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 四、评估接触者,采取预防性措施: 1、暴露于乙肝患者的接触者: 1、1未接种疫苗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与接种乙肝疫苗; 1、2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抗体,无需处理; 1、3以前接种过疫苗无抗体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 1、4 在最后一剂疫苗接种1~2月之后进行病毒抗体追踪检测; 2、暴露于丙肝患者的接触者:没有推荐采用接触后的预防措施,接触4~6个月之后进行丙型肝炎抗体与丙氨酸转氨酶基线检测与追踪检测。 3、暴露于梅毒患者的接触者:可预防性注射长效青霉素240万U/次,每周1次,连续2~3周。暴露当天查TP,暴露后三个月追踪TP。 4、暴露于HIV阳性的接触者:立即评估暴露级别,如果存在用药指证,尽快于接触后4小时内预防性用药,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实施预

职业暴露1

检验科职业暴露试题 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10题)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B)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接触隔离 D 以上都对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D) A 同性恋者 B 性滥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 4、以下哪项不是艾滋病毒的传播方式?(C)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 性接触 C 日常生活接触 D 母婴传播 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 A 戴手套 B 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戴纱布口罩 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针头用后立即套回针套,以防扎伤别人 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下列哪项确定为三级暴露(C) A 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B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C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D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于轻度的是(A)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 上述都不对 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于重度的是(B)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 上述都不对 10、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 A 72小时内 B 36小时内 C 24小时内 D 4小时内 二、多项选择(15题) 1、体液包括:(ABCDE) A 胸腔液 B 羊水 C 心包液 D 阴道分泌物 E 脑脊液 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ABCDE) A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B 暴露方式 C 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D 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 E 处理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