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行政公文的写作

第二章 行政公文的写作

第二章  行政公文的写作
第二章  行政公文的写作

第一章行政公文的写作

第一节行政公文概述

“为使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了建国以来第五次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本章以办法为依据,介绍行政公文的写作知识。通过学习了解行政公文的含义、特点、种类、适应范围,掌握行政公文的规范写法。

一、行政公文的含义:

公文是行政公文的简称。“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二、行政公文的特点:

(一)、权威性

行政公文的权威性体现在法定作者的权威性上。所谓“法定作者”,就是指公文的作者是依法成立、合法存在,能够在法定范围内按照自己的职能和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发文机关及其法定负责人。行政公文不象其他的一般文章,读者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可以肯定,也可以不肯定,而是要求受文者必须接受,必须贯彻执行。这种权威性是在“令行禁止”中体现出来的,国家对每一级行政机关都赋予了一定的职能和权限,同时也规定了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每一个行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对于受文者来说,都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上级领导机关发出的命令、决定、批复等,下级机关和相关人员必须认真领会、贯彻执行,下级机关送给上级机关的报告、请示,上级机关也应该认真处理,对报告予以审阅,对请示事项给予及时答复。

(二)政策性(政治性)

行政公文的政策性是由它的政治内容和作用决定的,行政公文直接担负着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任务,担负着其它任何文体所不能担负的特殊使命。从内容上看,行政公文体现着国家的行政方针、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国家的政权性质,有鲜明的政治特点。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管理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工具,行政公文直接、明白地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政府机关就是通过公文的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言行,确保对国家的管理,这就是行政公文政策性(有的叫做政治性)的集中表现。

(三)严肃性

行政公文的严肃性体现在从内容到制发,到办理执行的各个方面。

内容:行政公文的权威性和政策性决定了公文的严肃性。行政公文的内容关系到国家和政府的施政意图,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其内容本身是严肃的。

制发:行政公文的制发也是一件十分严肃的工作,在整个拟制过程中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不管是群体性的集体拟制、领导人的亲自拟写,还是指定政府人员代拟,都要经过拟稿、核稿、签发、编号、缮印、校对、盖章、登记、装封、分发、立卷归档等环节,而且这些程序都是应该遵守的。另外,有些重要的公文还需要会签;法定性的公文还需要经过立法机关审议、通过,其程序更加严格。

从收文办理到执行这条线来看,公文的严肃性同样贯彻着始终。各个机关单位在收到上级领导机关、下级机关和其他机关送来的公文以后,要按照收文办理程序,做好签收、登记、分发、拟办、批办、承办、查办、立卷、归档、销毁等工作。所有需要办理的公文都有时限

要求,惩办单位不得延误、推诿,紧急公文还要限期办理。如有不属于本单位、本部门职权范围或者不适宜本单位、本部门办理的,应当迅速退回交办的文秘部门并说明理由。

已经送交领导批示或者交给有关部门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还要定期催办、查办,紧急公文还要跟踪催办、查办,重要公文要重点催办、查办。对下发的重要公文,应当及时了解和反馈执行情况。

下级机关必须认真、全面理解上级公文的精神,积极贯彻上级公文中表达的意图,并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认真全面地执行各项政策。同样,上级对下级的公文也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处理。任何机关单位都不允许以自由主义、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态度和不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收到的公文。

(四)规范性

为了体现公文的严肃性,方便公文的写作与处理,使公文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国家以有关法规、标准的形式,对公文的种类、格式、行文规则、处理办法等,都进行了统一规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了13类行政公文为其特定的体裁,对其中任何一种公文的格式、行文规则、办理程序、归档、管理等问题都作了明确规定,对公文从内容到形式到用纸的大小及装订规格,都提出了统一的规范化要求。任何单位、部门或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决不允许自做主张,另搞一套。

三、行政公文的种类:

根据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现行的行政公文的种类一共有13类1、命令(令);2决定;3、公告;4、通告;5通知;6通报;7、议案;8报告;9、请示;10、批复;11、意见;12、函;13、会议纪要。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方便,为了处理、收发登记、分类归档和保存查阅的方便,我们又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公文进行分类:

(一)从行文方向分

公文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上行文:是指具有隶属关系的下级机关单位向上级机关单位报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

平行文:是指同一组织系统的同级机关单位或不相隶属机关单位之间的公文,如函、议案等。

下行文:是指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所属机关单位发送的公文,如命令、指示、通知、通报、批复等。

(二)以秘密程度分

公文可分为公布性公文、内部使用公文和机密性公文。机密性公文又分为秘密公文、机密公文、绝密公文。

秘密公文指含有一般国家秘密,泄密后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受到损害的公文;

机密公文是指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密后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公文;

绝密公文是指含有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密后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受到特别严重损害的公文。

(三)以紧急程度分

公文可分为平件公文(常规公文)、急件公文、特急公文。

平件公文:指无特殊时间要求,可以按照常规处理的公文。

急件公文:指内容重要并急需打破常规、迅速传递处理的公文。

特急公文:指内容至关重要并特别紧急,已临近规定的办理期限,需要立即迅速传递处

理的公文。

(四)从公文来源分

公文可分为收文和发文。

收文是指本机关收到的来自于外机关单位的公文。

发文是指本机关发出去的公文,包括本机关制成并发往外部的公文(对外公文)和本机关制成只供内部使用的公文(内部公文)

此外,有的还以行政公文的内容、性质、作用来划分。如指挥性公文、知照性公文、报请性公文、商洽传达性公文、决断性公文等。但是,这些分法由于划分标准复杂,划分出来的内容难免有交叉兼类的现象。

四、行政公文的作用:

(一)领导指导作用。

国家政府的领导通过制发各种公文,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级行政机关也是通过制发各种公文,使下级各个机构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办事。这就是公文的领导作用。

与此同时,公文还具有指导作用。政府各主管部门的上下级机关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所发出的通知、通报、意见、批复等公文,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二)公务联系作用: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一般都要通过公文的形式传达到基层;基层部门中出现的问题、情况和意见,也要通过公文的形式一层层反映到上级机关;各平行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之间也需要通过公文互相交往、商洽工作、交流经验、询问答复问题。公文在沟通社会的网络系统中,联系公务的作用十分明显。

(三)宣传教育作用

公文是宣传、解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任务措施的重要工具,是向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讲解政策意义、端正认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重要方式。例如,党和政府一贯提倡国家干部要遵守纪律、清正廉洁、深入群众、艰苦奋斗,不能跑官卖官,行贿受贿,欺上瞒下,并严肃处理了一批有一批腐败分子。这些信息都是通过发放公文的形式达到宣传效果的。

(四)、凭证依据作用

公文是各级行政机关之间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相互协调的凭证和依据。下级机关根据上级机关的命令、决定、通知、通报、意见、批复等开展工作,解决问题;上级机关凭借下级机关的报告、请示、意见等了解情况、做出决策。立卷归档以后,又是查考和印证行政机关工作历史的宝贵凭证。他们是研究时代和历史的宝贵资料,它们真实记录着制发机关的工作情况、意见、办法等情况。

(五)、法规作用

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规章,都是通过行政公文来发布的,行政公文是法律规范的体现形式,有明显的法规作用。

第二节行政公文的结构与格式

一、行政公文的结构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第三章第十条指出:“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先将主要内容及写作要求分别叙述如下:

1、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份数序号是对一个公文印发份数与顺序的编号。例如,一个公文需要印刷1000份,就可按照顺序从1号依次编至1000号。份数序号一般标在文件版头的左上角,书写格式为No0123(或“编号0123”)。它表明此件是这一公文的第123份。表明份数序号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管理、控制,便于统计、分发、登记、收回、注销和查询。

秘密等级是发文机关对涉及国家的机密的公文,根据其秘密程度而划分的秘密级别,简称密级。保密期限是指需要保密的时间上的限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密法》的规定,机密的公文应当表明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凡属机密的公文,都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表明“绝密”、“机密”、“秘密”三种级别,密级的位置通常放在文件版头的右上角,“绝密”、“机密”的公文应当表明份数序号。

2紧急程度:

紧急程度是对公文送达和办理时间的要求。除一般平件以外,紧急公文应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其中电报应分别标明“特急”、“加急”、“平急”。紧急程度的位置一般标在文件版头的右上方、密级下方的醒目处。也有些公文的紧急程度在标题中表现出来,如《海关总署、国家工商局、国家出版局关于加强激光唱盘激光视盘复制管理的紧急通知》。

3、发文机关

发文机关是公文的法定作者,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其作用是表明公文的责任者和法定权威性。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排在前面。公文以机关的名义行文时,发文机关应在正文末尾的右下侧,因此又称署名或落款,印有文件版头的公文可以不写,只在发文日期的中间加盖公章,作为发文机关对公文生效负责的凭证。如果公文需要以机关领导人的名义签发,应在其姓名前表明职务。

4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简称发文号或文号,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其顺序为机关代字居前,年份居中,并且在六角括号之中(不是圆括号),序号(既发文机关本年度所发文件的顺序号)居后,如“国发[2000]23号”,其中“国发”就是机关代字,是国务院发文的代号。“[2000]”就是年号,“23号”就是机关的发文顺序号,是国务院在2000年所发文件的第23号。23前不加“第”字。字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只注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有版头的公文,发文字号写在版头的下面,标题的上面;没有版头的公文,发文字号写在标题下面的右侧。编列发文字号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分列登记,也便于收文单位向发文单位查询。

5签发人

公文签发是机关领导人代表机关对所发公文负责和行使职权的表现,所以公文文稿经过撰写者拟好以后,必须按规定送机关首长审阅和签字,同意发文之后,才能付印。内容重要的涉及面广的公文,必须由正职或者主持日常工作的负责领导人签发;一般性公文,经授权,可由秘书长或办公厅(室)主任签发。上行公文,应当在首页注明签发人,其位置一般在发文字号的右侧。非上行公文可以不注明签发人。

6标题

1、完整的公文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个部分组成。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税务局关于办理税务登记的通知》。其中发文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税务局”,事由是“关于办理税务登记”,文种是“通知”。发文机关名称要用全称或规范性简称。联合发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如《财政部、国家计委、经贸委、科委关于科技三项费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就是四个单位联合发文的标题。事由一般由“关于”这一介词结构来概括,文种放在最后,在事由与文种之间加介词结构“的”。

2、有些标题省略了发文机关,而由事由与文种两部分组成,如《关于2006年度全省行政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这种形式的标题,中心突出,简洁明了,但使用这种标题的公文

应该有固定的文件版头,文尾必须有发文机关的署名和发文时间

3、也有些公文的标题省略了事由,由发文机关和文种两部分组成,如《国务院公告》这种标题适应于发文机关级别较高、发布内容重要、庄重严肃,而篇幅较短的公文。

4、最后一种是整个标题中,只出现文种一项,如《通知》、《公告》等,这种标题多用于内容比较简单的公文。

作用:公文的标题十分重要,应当能够准确简要的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能够让读者一看标题,就了解公文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精神,从而确定如何办理和落实。所以拟写公文标题一定要准确简要,防止发生题文不符的情况。标题的位置在公文的开首,居于正文的上端中央。另外,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只有批转、转发的文件名称、发布的法规、规章的名称才加书名号。

7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是公文行文的对象,即发文机关所要求贯彻执行或研究答复该文的受文机关。除“公告”、“通告”等面向公众的公布性公文不写主送机关外,在报刊、电台公布的命令、决定、会议纪要等,也不写主送机关。除此之外的一般行政公文都要标明主送机关,并且顶格写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的靠左面。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发出的指示、通知、通报等,需要所属各机关都了解和执行的公文叫普发性公文,其主送机关可以用泛称,其下属机关都是主送机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和请示的公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主送,以免责任不明,延误问题的及时处理。如果需要同时上报另一个主送机关,可以用抄报的形式。

8正文

公文的正文是公文的主体,是公文陈述的基本内容。每一种公文都有自己的写作特点,但从结构上看,公文的正文一般都由引言(开头)、主体、结语三个部分组成。正文的引言部分应该简要地说明发文的目的、原因和依据。不管使用哪一种开头方法,都应开门见山,不要使用空话、套话。正文的主体部分是公文的核心内容,写作时要做到主题明确单一,即要求有一个鲜明的中心,并且文中的观点正确鲜明;内容准确无误,包括所用的材料真实可靠,符合客观实际,文章要具有逻辑性,要求文中的内容能够恰当地反映事物内部的逻辑关系,深刻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不要就事论事,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作出另人信服的论断。正文的结语部分,因为公文的目的、要求及行文关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也有许多公文主体结束就自然收尾,不再写结束语,常见的习惯式用语,上行文有:“以上请示,请批复”,“如无不妥,请批转”,“当否,请指示”,“特此报告,请审阅”等。平行文中常用的有:“特此函达”,“特此函复”,“敬祈查照见复为荷”等。下行文中的命令常用“此令”,批复多用“此复”,也有对受文者提出要求的“希即研究执行”,“请遵照办理”,“以上各点希认真贯彻执行”等。

9、附件

附件是随着公文一起发出的文件或材料,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文的附件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正文起补充、说明或印证作用的文字材料、图表、凭据等;另一类是随文颁发的规章制度、办法、规定,以及向上级机关报送或向下级机关“批转”(转发)、“印发”的文件。这时的附件实质上就是正件,而正文则是批示意见、发布说明或一则按语。如《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其正文就是以一则按语的形式出现的,而整个《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则作为该文件的附件。凡是带有附件的公文,均应在正文之后,发文机关名称之前的左上侧注明附件的顺序、名称、件数,并要顶格书写。

10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就是发文日期,公文必须注明成文日期,目的是为了标明此件从何时开始生效。成文日期一般位于发文机关署名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也有的写在标题之下的正中间,并用

括号括起来,如会议通过的文件。成文日期应该年、月、日俱全,不能省却年份或月份。一般来说,成文日期应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则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法规性公文,应以批准日期为准,或者在正文最后专列条款规定具体生效和开始执行的日期。

11、印章

发文机关在公文上加盖公章是公文生效、取信的凭证,所以,公文一般应该加盖公章。除了“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外,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该加盖印章。印章应盖在年月日上方中间,要求上不压正文,下要“骑年盖月”,用印要端正清晰。

12、附注

公文的附注是指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为了使正文集中表达主要内容,一些不便在正文中直接解释、说明的名词术语可以作为附注,其格式与一般文章、著作的文末注释用法相同。另一种用法是注明阅读范围、使用方法的,它通常标在发文时间之下,主题词的上端,并用括号括起来。如“(此件发至县团级)”、“(此件发至省军级)”等。

13主题词

主题词是反映公文主题概念、用来揭示公文基本内容的规范化名词或词组。主题词的概括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公文的主要内容,能使人一看就明白该文的主要内容和文种是什么。公文的主题词还要简约、规范,用词不宜过多,一般大都从《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中确定的15类786个主题词中选取与公文主题概念相适应的主题词,一般选用3~~5个为宜,通常最后一个词就是文种。如《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其主题词为“公文处理办法”;《关于煤炭价格调整的通知》,这一公文的主题词是“能源煤炭价格调整通知”。主题词的排列一般依据含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先写大的类目词(反映公文主要类别的)、接下去是子目词(反映公文具体内容的)和文种词(反映公文内容的)。有的也可以不写文种,只写公文的主要内容。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这一公文的主题词是“教育德育中小学”。

公文主题词的标引,是文档管理自动化的需要。秘书人员在写好公文以后,应该再把主题词标引出来,排在公文末尾的“抄报(抄送)”栏目上方顶格书写“主题词”:某某某某某。词与词之间不考虑语法上的结构,不使用标点符号,每个词之间空出一个字的位置。然后再按一定的处理程序,将主题词连同发文字号一起输入到计算机中储存起来,便于查询、检索。

14抄报(抄送)机关:

这是指需要了解掌握该公文内容的有关单位,或者需要协助承办而不需承担主办或答复责任的有关单位。所使用的机关名称应该是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送往单位如属上级机关(或领导人),应列入“抄报”;如属平级、不相隶属的机关或下级机关的,列入“抄送”。抄报、抄送单位的数量必须加以控制,既要防止漏报漏送,又要禁止不根据实际需要的滥报滥送。抄报、抄送机关的名称应列于文尾,主题词的下方。为了整齐美观,在文件的末页下端可以设计一个抄报(抄送)栏,用两条间隔横线将其分别与上边的主题词及下边的印刷版记隔开,这样,版面就显得清晰、醒目。(例子)

15、印刷版记

印刷版记也称印发标记或印发说明,是一件公文的最后标记,位于抄报(抄送)栏的下方,包括公文的印发机关、印发日期和印刷份数。

公文的印发机关一般是发文机关的办公部门,如省人民政府的文件,其印刷机关就是省政府的办公厅。印刷日期是指实际的起印日期,需写明具体的日期。其作用是强化有关部门或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右下方标注印刷的份数。公文界定公文生效时间与印发时间有利于掌

握制发公文的效率和公文的办理。

16、文件名称

文件名称也称文件版头,它位于文件首页的上端,由发文机关的名称加上“文件”二字组成。文件版头一般用大号字体、红色套印、居中排列。要求庄重醒目、美观大方。如“国务院文件”、“某某市人民政府文件”。几个机关联合发文的,用一个主要(主办)机关的名称即可。

17、“此页无正文”当公文的正文书写或排印完毕以后,所剩纸张版面已无法容纳文末的各种标记,这就只得把发文机关和发文时间,附注,主题词,抄报(抄送)机关,印刷版记移到下一页的下部书写或排印。将这一页的上部空出来,但必须在此页的上部空白处注明“(此页无正文)”。

二、行政公文的格式:

行政公文的格式包括书写、排版、用纸等的要求。公文文字要从左到右横写、横排。在民族自治的地方,可以并用汉字和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习惯书写、排版)。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mm╳297mm),,左侧装订。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为了便于了解、掌握以上内容,下附行政公文的版面基本格式示意图,以供参考:

No0123 机密

特急

╳╳省人民政府文件

╳╳发[2002]╳╳号(阿拉伯数字)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标题)

╳╳ ╳ ╳(主送机关名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文)

附:1、《╳ ╳ ╳ ╳》╳份

2、《╳ ╳ ╳ ╳》╳份

╳╳省人民政府文件

二000年╳月╳日

(此件发至厅局级)

主题词:╳╳ ╳ ╳ ╳ ╳

抄报(抄送):╳╳ ╳ ╳ ╳ ╳ ╳ ╳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二年╳月╳日印发

共印╳ ╳份

第三节决定的写作

一、决定的含义:决定是国家行政机关普遍使用的一种下行文。它是一种“对重要事项和重要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公文。决定可由会议通过,也可由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制发。决定是在制约性上仅次于命令,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指挥性的公文。

二、决定的特点:

(一)告知性:即将决定的重要事项、重要问题或重大活动,告知群众或相关人员。

(二)权威性和约束性。决定一经作出或公布,相关人员必须无条件地认真遵照执行,任何人不得随意推翻,所以,它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约束性。

三、决定的作用:

(一)、对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各机关、团体或企、事业单位,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机关的指示,实现本机关的目标和解决本机关存在的问题,决定采取重大行动,对行动的方针、任务、政策、措施等作出规定和安排,使用决定。如《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动群众整治江滩消灭钉螺的决定》。

(二)、对重要事项作出处理。各机关、团体或企、事业单位。对于自己权限范围内的重要事项和问题作出处理,包括表彰先进典型、处分违法违纪人员和处理其它重要事项,用决定。《国务院关于撤消董智勇同志林业部副部长职务的决定》。

(三)、应当注意的是,用决定安排的行动必须是“重大的”,处理的事项必须是“重要的”,布置日常工作、处理一般事项应使用其它文种。

党的机关使用的公文文种中,也有决定,它是发布、传达、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公文之一,也是对其它重要行动和事项作出安排和处理的公文。当的重要机关的变动也用决定。

国家权力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更是常用决定。凡是政府议案中提请审议的事项,都要作出相应决定。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和其它法律,也用决定。

四、决定的类型:

决定按其适应范围和作用,可以分为四类:

(一)公布性决定。用于公布被批准、试行和修订的文件,以及由政府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例如《国务院关于修改〈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决定》。

(二)指挥性决定。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决定。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强档案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

(三)奖惩性决定。用于表彰和处分有关单位人员。例如《关于表彰辽宁省商业系统先进企业特等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生产)者的决定》。

(四)撤消性决定。根据新《办法》规定:决定适应于“变更或者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例如:《关于撤消林董缝纫机厂“文明单位”称号的决定》。

五、决定的结构和写法:决定有两种结构形式,一是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

款等部分组成;二是无主送机关,由标题、题注、正文三部分组成,题注位于标题下方,用小括号标明通过或发布的时间。这种结构形式适用于多级下发或直达人民群众的决定(一)标题:决定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件内容)、公文文种组成,一般不能随便省略。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反腐斗争近期抓好几项工作的决定》。

发文机关:中共中央国务院。事由(文件内容):恢复沈雁冰同志党籍;公文文种:决定。

(二)正文:决定的正文由三部分组成:

1、决定原由。在这部分中,要突出地阐明为什么作出这一决定,即讲清作决定的必要性是什么。

比较简短的决定,缘由一般只写目的、依据。如《国务院关于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的决定》:“为了集中地、准确地刊载国家的法律、法令和政府的决议、命令和指示,以利全国各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决定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比较复杂的决定,缘由部分一般包括这样几个内容:分析问题的状况、说明意义、转换语。如:《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农产品数量的大量增长,对全国人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九十年代我们农业应当在继续重视产品数量的基础上,转入高产、优质并重、提高效益的新阶段。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变(以上是状况的分析)。(以下是说明意义)实现这个转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继续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需要;对于满足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提高的消费的需要,为工业提供更多的优质原料,缓解农产品卖难问题,较快地增长农民收入,拓宽农村工业品市场,实现小康目标,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转换语)为了更好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现就有关问题作如下决定。”

这一段文字,就是《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的缘由部分,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变”,是状况的分析;从“实现这个转变”到“都具有重要意义”,是说明意义;“为了更好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指出意义;最后一句是转换语。

大凡比较复杂的决定,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即通过对需要做决定的问题,事件的基本情况,现实背景的交代,突出地阐明为什么要作出这一决定,就是讲清作出这一决定的必要性是什么。文字力求准确,简洁,有较强的说服力

2、决定事项(具体内容):这是决定的主体部分,是决定的重点。包括具体实施的原

则、方法、步骤。有的以部署工作为主,也有的以阐发意义、提出具体要求为主。简短的决定,事项单一,往往不再独立成段,可用综合叙述的方式进行,直接写在缘由之后: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教师节的决定

(一九八五年一月二十一日通过)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同意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比较复杂的决定,内容的写作或用序号标出,或用小标题的形式。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要写得逻辑有序,语言简明。

对于表彰类的决定,在这两部分内容之后,还可以对受文者提出向表彰者学习的号召,希望。

3、结语:结语提出要求和号召,也有的不写结语。

4、发文机关印章和成文日期。

六、写决定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决定和命令的区别:

决定和命令(令)都是具有很高权威性和约束力的文种,二者有相似之处,但并不相同。其区别是:

第一,使用者有所不同。命令(令)只限于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使用,而决定则无此限制,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都可以使用。

第二、执行要求有所不同。行政令要求无条件强制执行,而行动性决定虽然也必须执行,但其安排往往有一定灵活性和变通余地。

第三,内容繁简有所不同。命令(令)主要是发出必须做什么和不准做什么的指令,不作或很少作阐述和说明,因此篇幅都比较简短。而决定,除简单的事项性决定外,则不仅提出做什么的要求,而且还阐明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提出措施和方法。

(二)决定与条例、办法、规定的区别:

决定与条例、办法、规定在性质上有相同之处,但决定是国务院提出的文种,而条例、办法和规定,都不属于国务院所提出的公文。决定与这三种文体相比较,不但表达了明确的规定事项,说理性也更强。

(三)要高度重视决定所具有的指示性

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进行的决策性指挥,所涉及的问题,都是关系重大、影响深远,对全国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因此,收文单位一定要明确这种公文的重要指示意义与执行原则,一定要认真的贯彻执行。

(四)要注意决定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和恒久性

决定的“决”,就是拿定主意,决定的“定”就是不随意改变。任何事项一上决定,就意味着这一事项已经确定,不可改变。所以,决定所确定的事项,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恒久性,将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作用。因此,对于决定这种公文的写作与发布,一定要格外慎重,不能朝令夕改。

(五)要注意惩罚性决定的具体使用方法

惩罚性决定的“惩罚”往往是各种行政处分。但要特别注意,不能以行政纪律处分来代替司法机关的定罪处罚。行政纪律处分应遵照《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办理,企事业单位应遵照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办理。触犯刑律的,应由司法机关定罪处罚。另外,如果是已经司法机关定罪处罚的,国家行政机关一般不再给予行政处分。但有的单位为了向本单位群众公布司法机关的定罪处罚,也用决定的形式公布。这时,这种决定的写法多半参照判决书的写法,只略作改变,决定事项部分主要是开除公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惩罚性决定对所要处罚的事实与错误的叙述,要准确无误,包括

对时间、地点、事情经过以及客观情况的叙述,都需准确无误。

第四节报告和请示的写作

报告和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领导报告工作,请求指示的上行公文。

在机关常用公文中,报告和请示是较为接近的两个文种,但是,又各有个的含义,各有各的用途。

《国家行政机关行政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这就从行文内容上指出了二者的区别,必须对此严格把握,在使用中不能有任意的随意性。

报告

一、报告的概念:报告是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回答上级询问的公文。《国家行政机关行政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属上行文,一般产生于事后或事情过程中。

二、报告的种类:

(一)工作报告: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过去工作情况或以后工作意见的报告。目的只要是为了让上级了解下级的工作情况和动向,掌握全局,指导工作,建立上下级之间的正常工作关系。工作报告一般有综合报告、专题报告和例行报告三种。

综合报告:综合报告反映的是工作的全部情况。这种报告的写法通常是上一个阶段工作情况的全面汇报与下一个阶段的工作计划相结合,是工作汇报与工作计划的结合体。这样,上级领导不但可以了解已经完成的工作情况,还可以了解新的工作的打算和安排。有的综合性报告也可以只汇报工作情况。

专题报告:专题报告是就某一专项工作向上级机关进行汇报。一事一报,篇幅不很长。

例行报告:例行报告是指定期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的报告。

(四)例行报告:是想上级报送文件、材料等所附加的报告。这种报告比较简单,篇幅也短小,一般只写清楚报送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报送即可。

(二)情况报告:它是在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工作中发生的事件、事故、某些情况和问题时使用。它及时把本地区、本单位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者在一定范围内带有倾向性的情况向上级机关报告,往往是就某一突发情况、某一问题或某项工作、某一次会议的一部分事项向上级提出报告。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强,对发生的事情,要非常及时地向上级机关报告。总之,情况报告突出工作中的“情况”,工作报告则注重工作的全过程。

(三)回复报告:是根据上级机关或领导人的查询、提问作出的答复报告。有的答复上级对群众来信中反映的问题,有的答复文件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有的是上级批示下级查办或者询问有关情况后,下级办理完毕后需要书面答复。答复内容要有针对性,不能答非所问。

(四)建议报告:建议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以供上级机关参考和采纳。在这种报告中,下级机关一方面提出意见与建议,一方面要请求上级机关认可,并批转有关单位执行。

(五)会议报告:会议报告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报告,常被误解为是领导机关在某个会议上作的报告。实际上,这里所说的会议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下级机关所召开的会议情况的一种报告,与在会议上作的报告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那是会务文书,而这里所说的会议报告是公务文书,是国家的公文。二者不但性质不同,内容与写法也完全不同。这种报告主要用于向上级汇报理论性、学术性、专业性会议的情况,包括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召开了什么会议,什么人出席会议,有什么领导人到会并做重要讲话等。通过汇报会议所取得的成果,

便于上级机关及时了解和掌握情况。

三、报告的特点:

(一)汇报性。报告属于上行文,一切报告都是下级向上级机关或主管部门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以及回复上级机关部署交办的事项,询问情况的重要途径,是下情上达的重要工具,目的是让直接上级机关掌握基本情况并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指导。所以,“汇报性”是“报告”的一大特点。

(二)陈述性。因为报告具有汇报性,是向上级机关讲述做了什么工作,或工作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情况、经验、体会,存在什么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打算,对领导有什么意见、建议,所以在行文上,一般都使用叙述的方法,客观性较强,而不是象请示那样采取祈使、请求笔法。

(三)转化性。报告是上行文,在某种条件下则可能被上级批转,这样一来,原报告便作为批转性通知的附件,该报告的内容也就转化成为供参照执行的指导性的下行公文了。这种文件多是由于报告反映的情况重要,提出的建议合理,经验做法具有创造性,对面上的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等。

四、报告的写作:

报告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和日期等部分构成。

(一)标题:报告的标题一般采用完整式标题,由发文机关、报告内容(事由)和文种组成。如《东北师范大学财务处关于2005年度工作情况的报告》。即全面包括有关内容:发文机关:东北师范大学财务处;报告内容(事由):2005年度工作情况;公文种类:报告。是完整式标题。

报告若不需要转发,发文机关名称不写进标题,标题只写事由和文种,只写内容和公文种类,如:《关于2006年上半年财务情况的报告》。

如果内容紧急,可在标题中“报告”前加“紧急”二字。

(二)主送机关:报告的主送机关一般是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

(三)正文:各种报告的正文写法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有报告原由、报告事项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1、报告原由:主要写明报告的目的,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之类的习惯用语过渡到下文。

2、报告事项:是向上级机关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情况、存在问题、经验教训、今后打算等。要根据不同的报告,有所侧重,一般采用分条列项式,篇幅较长的采用小标题。

3、结尾:报告的结尾力求简洁,对于工作报告、情况报告,其结尾可以用概括的语言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或明确目的,或提出要求,或进一步强调报告要点。对于例行报告,可以不在专设结尾,在主题部分把话讲完即可结束。报告的结尾常用词有“请审阅”、“特此报告”、“请审核”、“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部门执行”,等等。

综合性报告的正文一般分为三部分:(1)开头:概括说明全文主题,开门见山,将一定时间内各方面工作的总情况,如依据、目的,对整个工作的估计、评价等作概述,以点明主旨。(2)主体:内容要丰富充实。作为正文的核心,将工作的主要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主要经验,效果等,分段加以表述,要以数据和材料说话,内容要求既详实又概括。(3)结尾要具体切实。写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具体工作的意见。最后可写“请审阅”“特此报告”等结束语。

专题报告的正文可采用“三段式”结构法。以反映情况为主的专题工作报告主要写情况、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打算和意见;以总结经验为主的专题工作报告主要写情况、经验,有的还可以略微写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因工作失误向上级写的检查报告主要写错误的事实、产生错误的主、客观原因、造成错误的责任、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等。结尾通常以“请

审核”、“请审示”等结束语。

回复报告的正文应根据上级机关或领导的查询、提问,有针对性地作出报告,要突出专一性,时效性。

(四)、落款和日期

报告的落款有两种:一种是标题中没写发文单位名称的,在落款中要署具单位名称,写明报告日期;另一种是标题中写入发文单位名称的,在落款中只写明报告日期即可。

五、报告的写作要求:

1、写综合报告应注意抓住重点,突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此基础上列出若干观点,分层次阐述。说明观点的材料要详略得当,以观点统帅材料。

2、专题报告,要一事一报,体现其专一性,切忌在同一专题中反映几件各不相干的事项和问题。

3、切忌将报告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当作请示,要求上级指示或批准。

4、内容真实,重点突出。报告中材料必须完全真实,实事求是,写作时应该详略结合,重点突出。这样才能达到点面结合的效果。

六、写报告的注意事项:

1、情况真实。报告是上行文的一种,为使上级机关了解下情,必须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有关材料要进行鉴定、核实,不能有丝毫的虚假和夸张。

2、中心明确。报告的内容要主次分明,中心突出明确,注意“一文一事”的原则。坚持“一文一题”的制度。要围绕中心,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织材料,详略得当,切忌漫无边际,不分巨细,冗长繁琐,淹没主题,使受文者不得要领。

3、条理清晰。报告正文在安排上要合理,尤其是比较复杂的报告,分几个方面,谁先谁后,每个方面又分几个层次。篇章设计、结构要巧妙。不能忽东忽西,杂乱无章。

4、情况要新。既然是对上级机关提供新信息,就要在工作实际中注意调查研究,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

5、注重时效。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要有时效观念,报告要及时。这样才能使上级机关迅速掌握下情,及时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否则时过境迁,不仅失掉了报告的意义,而且也会给工作带来损失。

请示

一、请示概述:

(一)概念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上行文书。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属于上行文。请示是法定公文中唯一明确规定必须回复的文种。

(二)特点:

1、呈请性。呈请是对上级有所请求,是指本机关、本部门计划办理某种事情,而自己却无权自行决定,必须请求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2、期复性。期复是期待上级答复。对于下级机关的请示,上级机关必须给予明确答复。

3、隶属性。下级机关的请示只能按照隶属关系直接向主管的上级发文请示,不得向无隶属关系的机关请示,因为只有具有隶属关系的直接主管的上级机关才有资格和权力批复。

请示具有事前行文、一文一事的特点。

(三)、请示的内容

请示内容较广,使用方便,但不是事无巨细都要请示。主要用于以下内容:

1、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缺乏明确政策规定的情况需要处理,它涉及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令法规等内容,需要上级机关明确指示才可行动的问题。

2、工作中遇到按规定需要上级决断、批准才能办理的事情和问题。

3、在工作中遇到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困难,自己无力解决,需要上级机关给予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

4、超出本部门职权之外,涉及多个部门和地区的事情,需要向上级机关请示才能解决的问题。

二、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请示和报告两者都是上行文,撰写中都要注意言辞恳切,语气谦恭,报告中的建议性报告与请示中的呈转性请示也有相似的作用,但两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行文目的和作用不同。请示行文主要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写的,文中有明确的请求事项,上级机关一定要复文给予批复或指示;报告行文主要是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问题,并不要求上级回文答复,即使是建议性报告,也不要求上级专门回文。

2、内容结构不同。请示的内容具体单一,一文一事,且必须提出明确的请求事项,正文结构比较稳定,呈现出“缘由、事项、结尾语”的固定形式;报告的内容较为广泛,尤其是综合性报告可以将工作的各主要方面汇报,结构安排不拘一格,变化较多。

3、行文时限不同。请示所涉及的事项是还没有进行的,要等上级机关批复后才能处理实施,所以必须事前行文,不得先斩后奏;报告所涉及的事项大都是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中的,既可事后行文,也可以事中、事前行文。

4、性质和要求不同。请示是期复性的呈请公文,要求上级机关作答;报告是陈述性的呈请公文,不要求上级作答。

5、批转的重点不同。请求批转的请示,其批转的重点是解决现行政策和职权范围内不能解决以及带有某些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在上级机关未作出批复前,呈文单位无权安排和办理;请求批转性报告,要求批转的重点是根据现行政策,在职权范围内提出一些具体安排意见、工作建议等,在上级机关未作出批转答复前,呈文单位就可以安排和部署。

三、请示的类型

请示根据行文目的和内容的不同,通常可分两种:

1、请求批准。是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有关事项的请示。这种请示主要用于机构设置、审定编制、人事任免、重要决定、重大决策、大型项目安排等事项,多数涉及人、财、物等方面的具体问题,需要上级的支持、协调和帮助,或按规定本机关无权决定,必须请示上级机关批准。其特点是在陈述情况和问题的同时,阐述自己的理由、意见、办法、方案等。它的内容比较具体,往往是一些实际事项的请求。请示被批准后,执行机关范围比较小,常常就是请示单位自己。

批准性请示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请示理由、请示内容,请示结语。

2、请求指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答复和指示的请示。下级机关在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涉及到某项政策法规,或者碰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指示、答复,才能执行。这类请示事项一般较为重大复杂,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其特点是内容重在反映情况,提出问题。行文者一般不提出自己的意见。

3、请求批转:请求批转性请示与请求批准性请示有相同之处,其主要内容是提出对有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所以又常被称作建议性请示。这种请示所需要请求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请求上级机关认可和批准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请求批转各有关部门执行,而这些有关部门又都是提出该请示的机关的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提出请示的机关没有权力要求这些机关执行该请示的事项。所以,才请求上级机关批转,因此该类请示被称为“批转性”请示。

五、请示的写作:

1、标题

请示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完整式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省略式标题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只写“事由”和“文种”,这种方式用得较多。标题事由中不可重复出现“申请”、“请求”之类词语,也不能把请示写成“请示报告”。

2、主送机关

请示的主送机关是指受理请示的上级主管机关。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如果需要同时送其它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请示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3正文

请示的正文一般有请示原由、请示事项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请示的开头要陈述请示的原因即理由,常是导语式的,要简明扼要地交代请示的背景、根据、意义和作用,还要概括地写出请示事项。复杂的一般写成一段话,简单的则写成一句话。请示理由之后,许多请示中都要紧接着写上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语。它们的基本格式是“现将……请示如下”,随之点上冒号。但有些很短小请求的可以不写。这一部分,力求把理由说透,内容要概括,简洁、干练,不作过多铺陈。

主体:请示事项是请示的中心部分。在这部分中,要具体地陈述请示事项。在写法上,既可以只对请示解决的问题、事项作具体叙述,交代,提请领导指示处理意见,又可以在叙述、交代情况的基础上,对有关问题、事项进行分析,拿出初步的处理意见,请领导补充、完善,并批准执行。这一部分内容的写作,要做到全面、明确、具体、深入。

有些情况简单,有条文和规定作为依据,只是处于组织原则报给上级知道,请示批准的请示,请示部分只需提出请示事项即可,不必阐述道理。

结尾:请示结语是请示的结尾部分,一般是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请示结语语气要谦恭。请示结语的通常写法是:“特此请示,请审批”,“以上意见当否,请指示”,“当否,请指示”,“可否,请批复”,“妥否,请审批”,“特此请示,请批复”等等。

另外,在正文写作中,请求批准性请示和请求指示性请示也有较大区别,不仅是要求目的上的区别,而且在执行范围上也有区别。批准性请示执行范围较窄,一般就是请示单位自己;请求指示性请示执行范围较宽泛,往往不仅是请示者的本单位,而且包括其它很多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有时语气比批准性请示更庄重一些,由于这种请示带有指导性,所有理由要交代得较详细,以引起领导重视。如果要求上级或领导将将请示批转,则可写上“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某某贯彻执行”。

4、落款:请示的落款由发文机关和请示日期组成。

六、请示的写作要求:

在写请示时,应该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1、要坚持一文一事。《办法》规定,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事。如果一文数事,领导看后分不清轻重缓急,无法审批,不利于请示事项的及时解决。而且如果其中一件事办不成,其它几件事也被困在其中,影响其它要办的事情。

2、坚持逐级递送的原则。一般情况下,请示应送直接上级,这样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因为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请示的,应该抄报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3、不要搞多头请示。请示只能主送一个上级主管机关,不要多头请示,以免造成责任不明,互相推诿,或者造成几个领导部门批复意见不一致。下级机关难以处理执行。受多头领导的单位要根据请示内容和上级领导机关的工作侧重面,采用向一个主管上级机关主送行文,向另外上级机关抄报行文的方法,请主送机关负责答复。

4、请示理由要充分有力。请示的理由充分,有说服力,才能充分说明所请事项的必要性,促使问题及时解决。请示事项要具体,不能笼统,以便于上级批复。

5、注意行文语气。语言要简明扼要,语气要谦恭,措辞要恰当而有分寸。结尾一般用“当否,请批示”,“以上意见当否,请批复”等委婉、谦恭的语气。

6、联合请示,搞好会签。如果几个同级单位,就同一事项需向同系统上级机关请示时,可以联合行文。联合行文的同级各单位在意见和要求统一的前提下,必须搞好会签,会签时主要发起单位可以放在首位。

7、一般情况下,不得在上报请示的同时,抄送平级和下级机关。

第五节批复的写作

一、批复的概述

(一)概念:

批复是上级机关用来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下行公文文种。《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二)分类:

按批复机关的态度分,可以分为:肯定性批复,部分肯定性批复和否定性批复。

按请示类型的不同,与之相对应的批复大致分为指示性批复和批准性批复两大类。

指示性批复:是对请求指示请示的答复,而且要就请示事项的落实措施提出指示性意见。

批准性批复:只对请示事项作出明确答复,不提其它工作意见和要求。

(三)批复的特点:

1、针对性。批复的内容和行文对象都有针对性,但批复的针对性是被动的,以下级的请示为条件,先有请示,后有批复。从内容上看,批复只是针对下级机关请示事项作出回答,不涉及请示事项以外的内容。从行文看,仅向请示单位行文,发送范围无须扩大。

2、指示性。批复是为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而行文。在行文内容上,既要对请示事项表明同意或不同意的态度,还要提出处理意见和办法,这些意见和办法代表了上级机关的指示精神和决策意见,下级机关必须贯彻执行。

3、简明性。批复对下级机关请示的问题,只做原则性、结论性的指示和决定,一般不做具体分析和深刻阐述,行文简明扼要。批复的意见必须十分鲜明,同意,不同意,基本同意,不完全同意等要明确表态,理由充分,直截了当,语言严谨,无歧义。绝不可不负责任,推诿塞责,模棱两可。

4、时限性。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往往涉及比较重要或比较紧急的问题,因此要求上级机关的批复必须及时,如果拖延,会贻误下级机关的工作,所以,较强的时限性是批复的一大特点。

二、批复的写作

批复一般篇幅不长,针对来文作出明确的答复,或同意,或不同意,或部分同意。批复有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和日期组成。

(一)标题

批复的标题一般要求写明事由和文种。有些重要批复,要写明批复机关。批复的标题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

1、关于发文单位。批复的发文单位即行文主体,既不能不写,也不能随意略写或简化。

2、关于事由。批复的事由大致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用表示关联范围的介词“关于”加上请示或批复的事项来表述,如<<国务院关于1991----2000年全国治沙工程规划要点的批复>>;另一种是在“关于”和请示或批复事项中间再插入一个表态动词“同意”来表述,如<<国务院关于同意开放***航空口岸的批复>>。

3主送机关

批复的主送机关就是写请示的发文机关。

4正文

批复的正文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

批复引语批复的开头通常要引述来文作为批复的依据,引述的方法有四种:第一种是结合请示的日期引述,如“*年*月*日来文收悉”;第二种是结合来文的日期和文号引述,如“*年*月*日*号文收悉”;第三种是引来文日期和来文名称,如“*年*月*日<<关于_-----的请示>>收悉”第四种是引述来文日期和请示事项,如“*年*月*日关于----问题的请示收悉。”

批复意见批复意见指批复的具体化内容。是批复的主体。这部分应针对下级机关请示的事项逐条批复。表示同意与否的态度,有时还要阐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答复请示事项针对性要强,答复要明确具体,简明扼要,表述要准确无误。

批复结语是批复正文的最后部分,它的写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提行写“批复”或“特此批复”;第二种是写希望和要求,从上级机关的角度提出一些补充性的意见,给执行请求事项的答复指明方向;第三种是无结语,就是请示事项答复完毕就告结束,此种结尾方法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

1、落款和日期

正文结束后签署发文机关和发文日期。

三、批复的写作要求

要写好批复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有针对性。答复问题要紧紧围绕原请示事项,不得答非所问,不得节外生枝,任意发挥。

2、要注意政策性。对请示事项作答,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政策,符合规章制度,不能随便更改和偏离政策法规。

3、必须具有明确性。批复所答复的问题,一定要明白清楚,准确无误,同意或不同意,批准或不批准,都要鲜明地表态,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导致下级机关无所适从。

批复主体要明确职责与权限,撰写批复的机关,不能超越自己的职责和权限范围,特别是对一些事关重大、疑难性、政策性强的问题,如果不能予以答复,要另行向自己的上级机关请示后再做批复,否则,匆忙的、不负责任的批复,会给下级机关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

4、坚持“一文一批”的原则。一则请示应有一则对应的批复,不可以收到几个请示后,集中起来写一个批复,把毫不相关的几件事写在一起,内容混杂,不但撰文困难,下级执行起来也十分困难,而且拖延了批复的时间。

第六节通知、通报的写作

通知的写作

一、通知概述

(一)、通知的含义:通知是“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的公文。

(二)通知的特点:

1、使用范围广

通知不受机关级别性质限制,不论机关级别高低都可使用;党政机关可以使用;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也可以使用。通知的内容广泛,可以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使用频率高

通知用途广,可用于发布规章,转发公文,布置工作,传达事项等。由于它反映了广泛的公务活动,所以在现行公文中,它是使用频率最高、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公文文种,约占各

党政机关文件总数的一半以上。通知行文简便,写法灵活多样,这就提高了它的使用频率。

3、讲求时效性

通知都是在受文对象应知而未知,应办而未办之际下达的,不可能超前或滞后,并且均在一定的时限内有效,大多数有效时间不长。多数通知对受文对象都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不得迟缓拖延,必须在限期内完成,否则可能会失效或误事。通知的内容,也很讲究时间性,都是当前比较具体的事项或问题,而不是特别复杂的问题或历史的问题。这些都是时效性的表现。

(三)、通知的用途:有六个方面:

1、传达要求有关单位需要周知的事项。

包括会议通知、启用印章、机构成立、调整或撤消、合并等。除了会议通知外,这类通知的内容简短,写清楚通知的根据或目的、通知的事项即可。会议通知的内容则包括会议目的、会议内容、会议时间和地点、与会人员、会议费用、准备材料、报道时间与地点等要素。通知,顾名思义,就是把事项告诉人知道,这是通知这一文种从诞生延续到今天的用途。新中国第一个公文规章《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国务院1951年9月29日颁布)对通知的通途就是这样规定的:“对于使特定机关或人员知道的事项用‘通知’”。通知的其它用途是后来不断扩大的。

传达需要周知事项的对象,主要是下级机关,有时也可以是不相隶属机关。通知只有作这种用途时,才是平行文,以下各种用途的通知,都是下行文。

要注意这种用途的通知与告知性通告的区别。通知的告知对象是“有关单位”,一般都是内部公文或秘密公文;通告的告知对象是有关单位和公众,是周知性公文。

2、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共同执行的事项

要求下级机关执行的事项,可以用命令(令),但那是需强制执行的重大行政措施,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才能使用;可以用决定,但那是对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共同执行的一般性事项则用通知,如《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禁用公费变相出国(境)旅游的通知》。

3、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对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的机关的来文,收文机关认为其下级机关应当遵守执行,就使用通知转发下去。《北京市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暂行规定〉的通知》。来文如果属于日常办公事项,也可由收文机关的办公厅(室)用通知转发。4、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

有关主管部门针对工作中的问题或需要,提出解决问题或做好工作的办法和措施,而这些办法和措施需要与该主管部门无隶属关系的单位来办理,因此需要把这些办法和措施报告上级机关批准转发给有关单位执行。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这种公文,使用通知。如《国务院批转林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报告的通知》。

属于日常办公事务的下级机关这类来文,也可以由收文机关的办公厅(室)经批转后用通知转发,这种转发通知虽然是平行机关之间(如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转发卫生部的公文),但由于是根据领导机关(如国务院)的授权,所以实质上是下行文,受文机关应贯彻执行。如《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政管委会关于修改新建住宅区绿化建设费标准请示的通知》。

5、印发本机关制定的规章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由国家主席用令公布施行;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由政府领导人用令发布施行;而各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包括办法、规定、守则、细则等,则用通知印发施行,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

6、任免和聘用干部

国家主席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用任免令;各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任免和聘用干部用通知,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陈忠、庞文弟职务任免的通知》。军队机关任免干部不用通知,而用命令。

(四)通知的分类:

1、发布性通知

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这是上级机关宣布某项法规或规章的有效性、并作为下级执行、实施的依据。如《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国发[2000]23号。)

2、批转、转发性通知

批转性通知是指批转下级机关公文的通知。这种通知是针对下级机关来文加上一则按语批转给所属的单位、部门,要求贯彻执行或参照执行。这种通知的正文内容比较简单,而原来的下级机关的公文则可以作为附件,但是下级机关的来文一旦被上级机关批转,则就具有上级机关的意图,与上级机关制发的公文发生同等的行政效力。如《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国政府贷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例文2

转发性通知主要用于转发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它是对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加上按语作出评价或提出参照执行的意见,转发给下级机关的通知。如果是转发上级机关的公文,目的是为了贯彻上级机关的文件精神,所以要写清转发的文件名称以及转发机关向下级机关提出的指示性意见。如《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关于转发新闻出版署〈关于严格审核期刊封面刊登党和国家领导人图片的通知〉的通知》(沪新出[2001]019号)例文3。

如果是转发不相隶属的机关公文的通知(大都转发非主管上级部门的文件),则可简要写明转发的公文名称与执行要求。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全国逐步推行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制度请示〉的通知》(国办发[1990]第13号。例文4

3、指示性通知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某项工作有所指示,要求办理或执行,根据内容又不适用于命令或指示时,可以用指示性的通知。它既可以传达上级机关的有关指示,也可以直接向下级机关发布指示。

4、知照性通知

主要用于知照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办理的事项,包括行政公务日常性工作的内容。如关于机构的设置、撤消、调整,催报材料、报表,以及怎样变更作息时间,会议通知等。

5、干部的任免(聘用)通知

这类通知用于向干部、群众传达任免事项,以履行规定的任免程序。这类通知内容比较简短,只要写明任免干部的机关或会议名称、日期,被任免人员的姓名与职务等。例7

二、通知的写法:

由于用途和内容不同,它们的写法也不同。

1、知照性通知

1)标题:一般采用三项式,单位内部行文,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名称。指示性通知的标题与此相同,不再重复。

2)主送机关。知照性通知必须有主送机关。需要周知的单位不可能是一两个,因此都用同类型机关的名称,如上例。以下各种通知与此相同,也不再重复。

3)正文。一般由所通知事项的缘由、内容两部分组成。事项内容单一,可以只用一段文字;有几点时,应分段或分条开列。

(1)缘由。写明所通知事项的根据和目的。例文:成立国家行政学院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推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需要,加强对高、中级国家公务员的培训”。由此可以

看出这部分内容都要写得极为简要,不必多做解释。

(2)决定事项及有关内容。例文由于只做出了成立国家行政学院的决定,尚未决定组成人员,因此决定事项内容单一,与缘由合成一段。如果事项已经具体化,就应分段或分条并列其内容,以利工作。

(3)发文机关印章和成文日期。下同,不再列项说明。

2、指示性通知:

这类通知的正文由通知缘由、事项、具体要求三部分组成。

1)通知缘由:发文的根据、原因或目的。也可以简述背景和情况。常用过渡语:“现就相关问题通知如下”,引出下文。

2)通知事项:通知的主体部分。主要内容是要求受文机关执行和告知有关的规定。多采用条文式写法。

3)具体要求:有的通知将具体要求与事项合为一段,有的在结尾处做一些说明,有的用习惯用语“特此通知”做结束语,但前面已经用过渡语的不应再用结束语。

3、转发性通知:

1)文头由发文机关、发文字号组成(文头一般是这两个内容)。题目由发文事由、文种两要素组成。“转发”一词表明该通知的种类。因为有了文头,所以略去发文机关。

2)主送机关。

3)主体:正文首先说明转发公文的名称,接着提出执行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内容简略、明确。“请遵照执行”是下行文常用的习惯用语。

4)附件。这是转发性通知不可缺少的内容。

5)署名、时间、印章。

6)主题词。表明该通知的主题。

7)抄送机关名称,表明发文所包括的范围。

4、批转性通知:

1)标题。由于是转发下级机关的公文,所以标题中必须用“批转”,而不能用“转发”。

2)正文。其写法类似转发性通知,但要注意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第一种写法:只用一个段落写明:批转发文机关和态度、被批转公文的发文机关名称和标题(用书名号)、执行要求,其惯用写法是:“某某某(批转机关名称)同意某某某(来文机关名称)《……》(来文标题),现转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与转发性通知不同的是,必须表明批转机关的态度。即“同意”,或“原则同意”。如例文。

第二种写法:除写明上一段内容外,另加一段或几段批转说明,说明内容与转发性通知基本相同。

5、任免性通知

1)文头由发文机关、发文字号组成。标题,由事由、文种两要素组成,因有文头,所以略去发文机关。

2)主送机关

3)主体:开头说明发文原因、程序、决定。主体,说明任免人的姓名、职务。一般先写任命后写免去的职务。

4)结束语

5)时间、印章。

6)主题词,表明该公文的主题,文种。

7)抄送机关是任免通知不可缺少的内容。

三、写通知注意的问题:(《现代公文写作》227页。)

(一)注意公文性通知与日常工作性通知的区别。

《行政公文写作》教学大纲

《行政公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The Administrative Document Writing) 一、课程基本情况 开课单位:语言系 课程代码:123099 课程学时:64 课程学分:3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实用写作 适用专业:行政管理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党政机关公文写作能力指导与训练》,姬瑞环,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4.5(教材) 2. 《简明应用文写作教程》,张耀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第二版 3. 《大学应用写作教程》,李兴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6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以党和国家的有关规范性文件为指导, 主要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公文形成 与办理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其内容具有政治性、综合性、规定性与应用性的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行政机关公文 与处理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认识机关公文形成和处理的基本规律, 了解我国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现行的公文种类、体式稿本、行文规范、写作要求以 及公文办理、公文立卷与归档的程序,原则和方法,培养和提高撰拟公文和处理公 文的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有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胜任工作需要。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和课时 (一)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公文写作概论(6课时)

第一节认识公文(2课时) 一、公文的含义与特点 1.了解写作的基本知识 2.掌握写作的能力 二、公文的分类(2课时) 1.了解公文的使用范围划分 2.了解公文的来源划分 3.了解公文的行文方向划分 4.掌握按照公文的涉密程度划分的种类 5.掌握按照公文的内容性质划分的种类 第二节认识公文写作的目的和特点(2课时) 一、了解公文写作的目的 二、掌握公文写作的特点 第二章领导指导类公文的写作(16课时)第一节命令(4课时) 1.了解命令的功能和特点 2.理解命令的类型 3.掌握格式要素与写作要领 第二节决定(4课时) 1.了解决定的用途 2.了解决定的特点 3.重点掌握格式要素与写作要领 第三节意见(4课时) 1.了解意见的含义 2.了解意见的行文特色 3.掌握格式要素与写作要领 第四节批复(4课时) 1.了解批复的含义 2.理解批复的行文特色

应用写作《第二章公文写作(二)》考试试卷

《应用写作·第二章公文写作(二)》测试题适用班级:二年级文秘185班时量:70分钟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第五—十节(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运转速度快、使用频率高是________的特点。 2、通报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代会代表_______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提出属于本级人代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4、报告不论内容、形式如何,都属_____行文,其__________性非常突出。 5、一件请示公文,只能陈述一件事情,这表明了请示的___________特点。 6、批评性通报正文一般要写清楚_________________,分析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明____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___。 二、修改下列公文标题。(每空2分,共14分) 1、欧江岔镇人民政府关于整治乱摆摊设点现象的公告 2、益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湖南省人民政府抓紧做好退伍军人安置工作的通知 3、益阳市综合中专在大会议室召开全体教师会要求抓紧期末教学工作的通知 4、关于批评步步高百货商场发生火灾事故的通报 5、关于拆除一栋教学楼的请示报告

6、赫山区人民政府关于今年的工作报告 7、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请求拨款修建公路的请示 三、给下列文章添加指定的内容(22分) 1、添加标题。(6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务院 一九八一年四月六日 2、补写正文缺少部分。(8分) 关于表彰王××同志不畏强暴勇斗走私犯罪分子事迹的通报 全县各级党组织: 共产党员王××同志是我县工商管理局一名青年检查员。2010年2月21日清晨,他在对一辆长途客车例行检查任务时,查获走私犯罪分子张××走私黄金×××克,在押送途中,张先以人民币×千元妄图贿赂王××同志,被王××同志严词拒绝后,就凶相毕露拔刀行凶,刺伤王××同志脸部、胸部。王××同志身负重伤,但临危不惧,英勇地与张犯搏斗,在群众协助下,终于将张犯扭获。 王××同志今年26岁,参加工作4年来,机智地战斗在缉私岗位上,先后破获各种走私案件10余起,连续四年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 鉴于王××同志一贯表现突出,在关键时刻又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特予以通报表扬。 中共××县委员会 二○一○年三月二日 3、补写缘由部分。(8分) 关于举办小学美术教师剪纸培训班的通知 各乡镇中心校,市直小学,厂矿教育处、民办学校:

自考行政公文写作试题

1.第1题 下列哪个事由,根据《办法》,不可以使用“决定” A.严惩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工作安排 B.大兴安岭森林特大火灾事故的处理 C.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的嘉奖 D.在太平洋×地区试验运载火箭,使过往船只周知 标准答案:D 2.第2题 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只能标明 A.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B.所有机关的发文字号 C.至少两个机关的发文字号 D.根据情况临时规定的发文字号 标准答案:A 3.第3题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使用 A.通报 B.请示 C.报告 D.通知 标准答案:C 4.第4题 办公部门或业务部门负责人根据来文情况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就是公文的 A.拟办 B.承办 C.批办 D.催办 标准答案:A 5.第5题 转发下级机关公文应用()。 A.指示性通知 B.知照性通知 C.转发性通知 D.批转性通知 标准答案:D 6.第6题 办公室更改电话号码,可用()公布周知。 A.通知 B.通告 C.启事 D.布告 标准答案:C 7.第7题

通告一般由专业主管部门在什么范围内发布()。 A.职权范围 B.主管范围 C.告知范围 D.业务范围 标准答案:D 8.第8题 讲话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A.公文文体 B.常规文体 C.事务文体 D.通用文体 标准答案:C 9.第9题 计划的主体部分包括:()、措施、步骤等。 A.目标 B.意义 C.理论 D.起因 标准答案:A 10.第10题 公文对结构的要求是()。 A.通知 B.通告 C.通报 D.情况说明 标准答案:C 11.第11题 按性质分,函分为()和便函。 A.公函 B.发函 C.复函 D.邀请函 标准答案:A 12.第12题 按性质分,函分为()和便函。 A.公函 B.发函 C.复函 D.邀请函 标准答案:A 13.第13题

行政公文写作基础知识2

行政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行政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2010年06月26日 第一章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概念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 第一章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概念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公文的基本含义 , 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1) 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2) 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3) 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 . 这是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和图书资料的主要特点。 (4) 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二、公文的发展、演变,反映了历代政权的性质,也反映了统治者的需要及其对公文在行使政治权力中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公文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种重要工具,因此,文书工作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从属于一定的政治集团并为其服务。 三、“文书”、“文件”、“公文”这三个概念,在机关的日常活动中是基本一致的。 四、公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 公文有法定的作者。 (2) 公文有法定的权威。 (3) 公文有特定的效用。 (4) 公文有规范的体式。 (5) 公文有规定的处理程序。 五、公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 领导和指导作用。

(2) 行为规范作用。 (3) 传递信息作用。 (4) 公文联系作用。 (5) 凭证记载作用。 六、公文的分类: (1) 从公文的来源来划分: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内部文件, (2) 从公文的行文关系上来划分: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3) 从公文的秘密程度和阅读范围来划分:秘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布文件。 (4) 从公文的制发机关的性质和公文作用来划分:法规文件、行政文件、党的文件。法规文件又可分为法律文件、法令文件、行政法规文件。 (5) 从公文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划分: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 常见的公文分类还有: (1) 从文件的缓急程度上划分,分为特急件和急件。 (2) 从文件的使用范围来划分,可分为通用文件、专用文件和技术文件。 (3) 从文件的发送目的来划分,可分为主送件、抄送件和批转件、转发件。 (4) 从文件的处理要求来划分,可分为急件和平件。急件又可可分为需办文件 ( 办件 ) 和参阅文件 ( 阅件 ) 等 第二章公文写作 一、公文写作,是指公文的起草与修改,是撰写者代机关立言,体现机关领导意图和愿望的写作活动。公文写作包括起草初稿、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的整个过程。在机关起草的实践中,起草公文的任务可以由一人承担,也可以由多人承担,这主要取决于公文的重要程度和机关的文书人员队伍条件。 二、公文质量直接关系到机关的工作效率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问题,关系到公文本身的效用问题。公文质量主要体现在公文的思想内容与文字表达两个方面。在思想内容方面,应该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科学性强。在文字表达方面,应该结构严谨、语

第五章 税务公文写作

第五章税务公文写作 一、单项选择题 1、向平级机关或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相关事项用()。 A、请示 B、报告 C、函 D、通知 2、各级税务机关的内设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向下级机关的相关部门和其他机关的有关部门行()。 A、非正式公文 B、正式公文 C、正本 D、应用文 3、《全国税务机关公文处理实施办法》规定的12种公文中,除某种税务公文外,均应当加盖印章。这某种公文指的是()。 A、通知 B、会议纪要 C、通报 D、通告 4、向上级机关行文一般不得抄送()。 A、同级机关 B、下级机关 C、不相隶属机关 D、平级机关 5、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任免人员用()。 A、通报 B、函 C、请示 D、通知 6、税务公文和行政公文相比,行政公文增加的文种是()。 A、公报 B、便函 C、会议纪要 D、议案 7、浙江省国家税务局()《杭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2007年度××××××××的报告》的通知。 A、批转 B、转发 C、颁发 D、印发 8、批复的主送机关( )原请示的发文机关。 A、一般是 B、可以是 C、不必是 D、必须是 9、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用()。 A、意见 B、办法 C、决定 D、报告 10、请示行文主要是为了()而写的。

A、汇报工作 B、解决问题 C、反映情况 D、沟通信息 11、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 )其另一上级机关。 A、抄送 B、抄报 C、主送 D、报送 12、只有具有()关系的上级机关才有资格和权力批复。 A、组织 B、行政 C、隶属 D、上下级 13、会议纪要是会议的产物,是对会议成果的()。 A、原始记录 B、总结提高 C、如实记载 D、情况反映 14、报告是上行文,在某种条件下则可能被上级()。 A、采纳 B、批复 C、印发 D、批转 二、多项选择题 1、报告适用于向上级税务机关()。 A、反映情况 B、汇报工作 C、答复上级机关询问 D、请求批准事项 2、税务公文生效的标志有()。 A、印章 B、文件头 C、发文字号 D、领导签署 3、下列税务公文属于平行文的有()。 A、请示 B、通知 C、函 D、通告 4、相对应的税务公文是()。 A、请示 B、通告 C、复函 D、批复 5、行政机关公文中的()未列入党的机关公文中。 A、命令 B、通告 C、公告 D、议案 6、属于上行文的税务公文有()。 A、通知 B、请示 C、批复 D、报告 7、意见是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一种公文,它一般分为()。

第二章 行政公文

第二章行政公文 一、填空题:请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内容。 1.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0年23号文,发文字号应写成( );湖南省人民政府1999年18号函,发文字号应写成( )。 2. 湖北省物价局关于明确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有关问题的( ) X市物价局: ( )《关于要求明确城市交通客运附加费的函》( )。…… 3. 国务院(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 )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1993年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同时废止。 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4.国务院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清理“三角债”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当前,()市场疲软,产成品积压,工交生产中流动资金不足的矛盾很尖锐,企业、单位之间互相拖欠货款和前清后欠的情况十分严重,已成为影响当前生产正常进行的突出问题,也损害了社会信用,()缓解这一矛盾,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三角债”工作。……

三、多项选择题:下面题有选项,请选出正确的几个选项 1、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通知”主要分为()。 A.批转性通知 B.发布性通知 C.转发性通知 D.建议性通知 E.指示性通知 2、属国家行政机关法定公文文种的是()。 A.提案 B.议案 C.通知 D.请示 E.批复 3、公文写作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有()。 A.叙述 B.描写 C.抒情 D.议论 E.说明 4、公文标注主题词的主要作用是()。 A.可以准确、简要地概括文件的主要内容 B.可以提高文件检索、查询的速度 C. 可以代替公文标题使用 D.有利于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5、根据“通报”承担的任务,可以把“通报”分为()。 A.表彰先进型 B.职务任免型 C.批评错误型 D.传达情况型 6、在“请示”的行文中,应当做到()。 A.一文一事 B.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C.同时抄送给下级机关 D.不得越级请示 E.直接送到领导者个人手中 7、在以下的几种情况的机关之间,因工作需要往来公文,可以使用平行文的有()。 A.省财政厅与省人事厅 B.××大学与市劳动局 C.省教育厅与省人民政府 D.县公安局与乡人民政府 E.北京市人民政府与济南市人民政府 8、在以下的公文结构要素中,不应当标注在公文文头部分的有()。 A.秘密等级 B.主题词 C.主送机关 D.公文标题 E.附件说明 9、报告的写法应当做到()。 A.可以夹带请示事项 B.陈述事实要简明扼要 C.表达观点要清晰明确 D.语

第四章 常用法定公文写作

第四章常用法定公文写作(重点) 第一节通知、通告与通报 一、通知、通告、通报的定义及区别 (一)通知、通告、通报的定义 1、通知 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时使用的一种公文。 在法定公文中,通知是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文种。 有以下四类: ①指示性通知 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布置工作,作出相应的指示。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彩票管理的通知》 ②转文性通知 就是把现有的公文转给下级机关了解与执行。 也就是前面讲到的批转、转发和印发通知 ③事务性通知 用来传达、安排事务性工作的一类通知。包括:会议通知、机构变更通知、人事调整通知、更改名称通知、启用印章通知等。 ④任免通知 上级机关向有关部门正式传达相应的人事任免事项。如《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曾俊华等3人职务任免的通知》 2、通告 通告是向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公文文种。 它属于法规性、政策性、知照性的公布性下行文。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使用通告: 一是公布政策法令,二是向社会公众公布应遵守事项的具体事务 因此,分为两类: ①政策法规性通告 在一定范围内,针对某一方面问题公布政策法规性或规范性意见,并提出相应要求,使行政机关、单位和个人广为周知并强制遵守。比如《国务院关于打击盗掘和走私文物活动的通告》

②周知性通告 向一定范围内群众公布应遵守事项的具体事务。公布的是一般性的具体事务。如《XX铁路新客站工程指挥部通告》(因为施工,某地方需要绕道等等) 3、通报 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的下行公文文种。 ①表扬性通报 上级机关表彰先进集体或个人,介绍先进事迹。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表彰奖励中国女子足球队的通报》 ②批评性通报 上级机关批评犯有错误的单位或个人,揭露问题,总结教训。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福建省人民政府违反规定征收基础设施建设附加费的通报》 ③传达性通报 上级机关为使下级单位及时了解信息、积极开展工作,而向其传达重要精神和情况的通报。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水利专项资金审计情况的通报》 (二)通知、通告、通报的区别 “三通辨异” 1、告知范围不同 通报和通知属于发文机关内部公文,面对发文单位管理范围内,一般都有受文机关,有些可能需要保密;通告则面向发文单位外社会公众。 2、告知内容不同 通报可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而通知、通告不具备这一功能。通报一般是传达重要情况;通知即可以是带有指导意义的事项,也可以是日常事务。通知可以用来转发、批转公文,发布规章制度,任免、聘用干部;通报和通告则无此功能。通知事项一般需要贯彻执行,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而通告事项只需遵守和知晓即可。 3、告知时机不同 通告和通知的是“事项”,一般在事前或事初告知,两者的区别在于告知的范围有大小;通报告知的是“情况”,只有在事后才能告知。 4、写法不同 通告和通知叙述、说明即可;通报则叙议结合,以叙为主,陈述先进事迹或错误事实,传达有关情况,并辅以简要的分析议论。 二、通知、通告、通报的结构模式

行政公文写作规范

公文写作知识汇总

目录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2) 公文概念 (2) 公文分类 (2) 常用的公文种类 (4) 公文结构 (5) 公文格式 (8) 公文写作与处理 (10) 1、写作基础知识 (10)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 (10)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 (11) 4、党政机关的通用公文文体 (12) 5、公文文体与结构常识 (13) 6、公文格式排版规定 (14) 7、公文的稿本 (14) 8、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5) 9、行文规则 (15) 10、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15) 11、各种文种的撰写 (16) 12、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 (16) 13、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17) 14、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18) 15、公文销毁的方式和范围 (18) 公文写作技术规范 (20) 第一专题公文写作基本要求 (20) 第二专题行文规则 (20) 第三专题文稿书写规范 (20) 第四专题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 (20) 第五专题公文的语言特点 (21) 第六专题公文词语的选择 (21) 第七专题公文中特殊事物和概念的表达要求 (22) 第八专题公文修辞 (22)

第九专题公文专用词语 (22) 第十专题公文语言表达的简化 (23) 第十一专题公文中避免歧义的一般方法 (23) 常用行政公文写作技巧 (24) 一、报告 (24) 二、请示 (25) 三、意见 (29) 四、批复 (30) 五、决定 (32) 六、议案 (35) 七、通报 (39) 八、通告 (40) 九、通知 (41) 十、会议纪要 (44) 十一、函 (46) 十二、简报 (48)

公司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公司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精品文档 公司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作为公司行政人员,应该掌握基本的公文写作技巧。下面是公司行政公文写作范文,仅供参考。 公司行政公文写作范文1 公司领导: 为体现公司对员工的关怀,切实履行关系员工身体健康的职责,根据公司《员工手册》第四章第十三条第4点:正式员工可享受公司年度体检的规定,公司综合管理部拟于20XX年12月初组织公司全体员工进行健康体检。 具体实施细则如下: 一、行管人员体检方案: 1、体检医院:合肥市武警医院 、体检项目:(详见附件) 、体检费用:男280元/人、女320元/人 、体检人数:男18人、女12人 二、车间员工体检方案: 1、体检医院:合肥第三人民医院 、体检项目:根据工作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分为四类: A类、内科+血常规+ALT+尿常规+心电图+腹部B超 B类、内科+血常规+ALT+尿常规+心电图+高千伏全胸片+肺功能+电测听 C类、内科+血常规+ALT+尿常规+心电图+高千伏全胸片+肺功能+眼科 1 / 4 精品文档

D类、内科+血常规+ALT+尿常规+心电图+胸透 、费用:A类:90元/人,B类:180元/人,C类190元/人,D类60元/人 女员工另增加妇检一项45元/人 、体检人数:A类:26人,B类:63人,C类:7人,D类:9人,女员工5人 三、体检方式:行管人员利用休息时间自行前往体检,车间员工分批由公司大客车统一安排接送。 根据以上细则估计体检费用开支为:24655元 妥否,请领导批示。 卓成科技 综合管理部 XXXX年XX月XX日 公司行政公文写作范文2 工程名称:重庆庆兰汽车零部件制造工厂新建机加一厂房 验收日期:20XX年8月日 记录人: 参加单位及人员 铜梁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重庆庆兰实业有限公司 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市建永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2 / 4 精品文档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精工工业建筑系统有限公司

公文写作与处理第二章考试试题及客观题答案

2011年烟台市城市排水管理处 《公文写作与处理》第二章试题 一、多项选择题(12分,每题3分) 1.公文的整体构思与表达过程中应遵循的结构原则是() A.分类-选择 B.先论-后说 C.构思-选材 D.整理-改写 2.公文写作过程中,对素材进行分类的原则有() A. 按时间先后分类 B.按空间分布分类 C. 时空结合的分类方法 D. 交叉、重复分类 3.下面几项关于公文写作中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有() A.总观点与分观点之间要协调 B.观点与材料应泾渭分明 C.观点与材料是可以分离的 D.观点与材料要一致 4.公文写作时,对素材进行选择的原则有() A.选择那些感受最深的材料或工作环节 B.选择那些能说明观点的材料 C.选择那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 D. 选择那些有新意的或最近发生的素材 二、判断题(28分,每题2分) 1、交叉和重复是分类的大忌,对写作素材进行分类时必须避免。() 2、观点是血肉,材料是骨架。() 3、在公文写作过程中与观点无关的素材也应当保留。() 4、时空结合分类法又分为先时间后空间、先空间后时间两种。() 5、有些工作不是分阶段进行的,而是齐头并进、同步发展的,反映这类工作的 公文就无法按时间先后分类,而应按空间分类。() 6、按时间先后对原始素材进行分类是公文写作整体构思时最常用的一种素材分 类方法。() 7、在同一层次内,可以有多个分类标准,既可以按时间先后分也可以按空间分 布分() 8、先时间后空间是指第一个层次按时间先后分类,第二个层次则按空间分布分 类。() 9、同一问题重复设类就会出现重复、交叉。() 10、若写作目的是介绍开展某一工作的全过程,则应按时间先后分类。(√) 11、公文写作应该把观点溶于材料中,且观点越隐蔽越好。(×) 12、就大多数公文而言,总观点多体现在总标题中,分观点则体现在小标题当 中。(√) 13、选择的关键是处理好取与舍、详与略的问题。(√) 14、分类方法须适应写作目的的需要,需与写作目的相适应。(×)

(公文写作)某公司行政公文处理办法

(公文写作)某公司行政公 文处理办法

(一)令(命令) 适用于****公司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 (四)通告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 适用于发布行政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六)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七)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八)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九)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可用于上行文、下

行文和平行文。作为上行文,应按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办理。 (十一)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互相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二)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及议定事项。 第八条****其他常用文种包括: (一)签报 机关内部各部门负责人向分管领导人书面请示工作,用“签报”。 “签报”必须由主办单位负责人亲笔签字,送分管领导人。“签报”不盖章,原件批回。 (二)简报 是反映情况,指导工作或单位间沟通消息时常用的一种简便的文字材料。 (三)工作总结 是对前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进行综合、归纳、分析,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以便指导今后工作的文字材料。 (四)调查报告 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后形成的书面材料,是了解情况、掌握政策的基本工具。 第三章公文格式 第九条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

行政公文写作要求

行政公文写作要求 行政公文写作要求 行政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人类在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公务实践中使用的具有法定权威和规范格式的应用文。它是特殊规范化的文体,具有其它文体所没有的权威性,有法定的制作权限和确定的读者,有特定的行文格式(注意:比模式更进一步)并有行文规则和办理办法。我国公文一律按照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2月18日发布、1993年11月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写作和办理。 公文写作的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起草者具有工作实践的基础,懂得工作中许多微妙的关节,而在具体起草中要求较好的文字语言工夫。公文语言总的要求是庄重、平实、概括。公文语言功夫的核心是选词。选词一:要根据所反映的客观实际需要,二:要符合明晰、确切、简练的标准,三: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避免上下文重复而选择不同的词语,注意文中所涉及对象和阅读对象。多用书面语和文书用语,少用形象和描绘性词语和口语,不用方言土语,十分规范。 需要特别提出公文结构用语。一是开头用语,用来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伴随情况等。如:为(了)、关于、由于、对于、根据、按(遵、依)照、据、查、奉、兹等。二是结尾用语。如:为要(荷、盼)、是荷、特此通知(报告、函告)等。三是过渡用语。如为(对、因、据)此、鉴于、总之、综上所述等。四是经办用语。如:经、已经、业经、现经、兹经、办理、责成、试行、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切实执行等。五是称谓用语。有第一人称:我、本;第二人称:你、贵;第三人称:该。等等。 国家行政公文有12类13种,即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那一世范文网 公文主文结构,是指除了公文格式(外部组织形式即文头、主文和文尾及其各项设置)之外的公文核心部分。 这一部分的写作,是公文写作的难点。 一、标题 1.规范式:三部分,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用于重要、庄重的公务 2.灵活式 a二部分:一是发文机关+文种 (以上标题下可加时间) 二是事由+文种 三是“转发始发机关及原通知标题” b一部分:只有文种 ――常是不大重要的公务,带周知性 ★带发文机关的标题下面如写发文时间,则须用括号,公务须是重大的、庄重的。文后不写落款及时间。 二、正文 1.主送机关(面向机关全体人员或者社会群体的,公务是周知的、重大的,常常不写;注意工作实际中组织关系) 2.正文 a.原由:一是依据: 情况:叙述时间、单位、地点、人物和事件等;常用“目前…”类时间状语;简介人物及事迹 文件:常用“根据…”;往往是一句话

第二章 公文写作的特点和任务

第二章公文写作的特点和任务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公文写作的特征和任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特别是从其与一般文章写作以及文学创作相区别的角度加以把握,力争做到融会贯通。同时,结合相关案例,让大家对公文写作有更清醒的认识。 【理论讲述】 一、公文写作的特点 由于公文是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因而它与文人们所写的抒发自我心胸、吟咏物象的文学性作品有很大的不同,整体说来,公文写作主要有以下这样几大特点: 1.公文写作是受命性的写作 文学性作品的写作,往往受作者个人思想和情感的控制,而公文写作则不然,作者在写公文时必须遵照领导的意图,以机关或组织的集体意志为旨归。公文内容到底写什么,什么时间完成,需遵从领导的安排,或依据决策层和全体成员的意愿,在机关单位主要领导人的授意下进行“遵命”写作。因此,这种文章带有明显的“为人作嫁”、“代机关立言”的性质。写作者在公文写作过程中,不能自作主张,抒发己见,任意发挥,随意铺陈,这些需求都是由公文写作的受命性特点决定的。因此,公文写作动机只能是根据公务活动的客观需要,由领导集体或负责人作出自觉安排,一般不允许带有个人的随意性和自发性。 2.公文写作是实用性的写作 公文写作是为了某项工作的需要,或为解决公务活动中的某一些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功效性。因此,在写作过程中,不必拘泥于字句的华美,只要能够表情达意,将要表达的东西讲清楚就行。有人说,写公文就是讲“官话”、“套话”,就是写“八股文”,其实,这就是公文区别于其它文章的典型特点。 3.公文写作是时限性的写作 公文写作受时间的严格约束,公文起草者在日常公文的起草中都受着十分严格的时间限制。有时一份公文必须在几天,或一两天内撰写出来。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从接受公文撰写任务到草拟成文只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这就对公文写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拥有敏锐的反应能力,同时还需要有很好的写作功底。要达到这点,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所谓“熟能生巧”。 4.公文写作是法定性的写作 之所以说公文写作是法定性的写作,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谈的。首先,从公文的作者来看,它必须是法定的作者。所谓法定的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国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统称为机关),公文内容代表的是机关意志,它必须以机关的名义或法定代表人的名义制发。公文的撰写者虽然是个人,但他必须代表集体意志来写作。其次,从公文的内容来看,由于公文是公务活动的沟通媒介,任何公务活动都必须符合各项法律和法规,而不能与法律相冲突,因此,公文的内容必须合法,不得在公文写作中出现任何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内容。公文一旦写作完成,就具有一定的施政效力。这就要求公文的

公文写作与口语表达(第五章)

第二篇公文写作 第五章法定公文 第一节请示 一、请示的含义和特点 请示是下级机关就有关问题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时使用的上行公文。请示的特点是: ⒈请求性 所谓请求性是指本机关、本部门打算办理某件事情,而碍于无权自行决定,或者无力去做,或不知该不该办,而需请求上级机关批准。 ⒉回复性 请示需要上级机关给予批复。凡接到请示的部门,无论同意与否都应给予明确批复。 ⒊先行性 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即事前有请示,得到上级机关批准后,方可办理。 ⒋单一性 请示必须一文一事,切忌一文多事。 二、请示的种类 请示的种类,可以分为请求批准的请示、请求指示的请示和请求裁决的请示三种。 ⒈请求批准的请示 这类请示,是指那些主管部门有明确规定,必须经过上级批准才允许办理的事项。

⒉请求指示的请示 这类请示,是指遇到疑难问题,请求上级机关指示。如对有关政策、法规的原则规定,在操作中难以准确掌握;或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无章可循;或本单位情况比较特殊,难以执行上级的统一规定,需要变通处理时,请求上级给予指示。 ⒊请求裁决的指示 这类请示,一般是指单位之间出现分歧,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向共同的上级机关提出请求裁决的要求。 三、请示写作的正文 请示的正文,一般由请示缘由、请示事项、请示结语组成。 请示缘由,简要说明提出请示的背景、依据、目的。 请示事项,要将需上级机关指示、审批的事项和情况交待清楚,充分说明理由,提出处理意见或具体办法。 请求结语,一般多用“特此请示,请审批”“当否,请批复”“以上意见妥否,请指示”。 四、请示的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⒈要坚持“一文一事”的原则 请示的内容要单一,切忌“一文数事”,使上级机关无法审批。 因为“一文数事”往往要涉及较多的分管部门,上级机关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研究协商,不利于请示事项的及时解决。 ⒉不要多头请示 请示只能主送上级主管机关,不要多头请示,以免出现责任不明,互相推诿、

行政公文写作种类

行政公文写作种类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章?公文种类?共确定了?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共13类、14个文种。一、命令(令) 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二、决定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公告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公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四、通告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六、通报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七、议案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八、报告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请示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十、批复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十一、意见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二、函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三、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下面就各个文种作一介绍。 一、命令(令)

行政公文写作试题及答案.

2009 行政公文写作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制发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是由()确定的。 A.撰写者本人或团体 B.机关党政负责人 C.行文对象及行文内容 D.作者的上级机关 2.公文对结构的要求是()。 A.完整 B.生动 C.突出 D.简明 3.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 规范的法规、规章同于()。 A.规范性文件 B.领指导性文 件 C.呈请性文件 D.证明性文件 4.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 传递处理的文件,叫作()。 A.平件 B.加急件 C.特急件 D.急件 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 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A.草稿 B.定稿 C.正本 D.副本 6.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7.下面公文写作中,语句符合规范的是()。 A.该卷烟厂全体职工同心协力,奋发自强,在上半年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就创造出产值比去年同期增 长200%的奇迹 B.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尽可能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目前有关部门已对议报作出停刊整 顿并令其主要负责人深刻检查等等纪律处 分的处理 D.一艘在巴拿马注册的名为“协友” 的货轮9月9日1时30分在斯里兰卡东部亭 可马里突然遭到泰 米尔“猛虎”组织袭击而失事,五名船员失踪 8.“由于我们没有建立健全安全保卫 制度,结果给流氓、惯偷、坏人造成了盗窃、行凶、阴谋破坏的 可趁之机”这句公文用语显然是不规 范的,其不正确的原因是()。 A.含义不明确不清晰,让人产生歧义 B.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C.语序安排欠妥当 D.不合乎事理 9.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

第四章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

第四章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 第四章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 一、公文写作的原则 合法性(1)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宪法、法律;(2)符合本系统、本机关主管业务方面的有关法规、规章;(3)了解同层次有关系统、机关的重要决策并与之保持一致。实效性。(1)根据需要发文,反对形式主义与文牍主义。 (2)公文的内容务求符合客观实际。(3)注重时效。 规范性。要求主题明确,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严谨性。要求用语庄重严谨,简明通顺,平实得体。 二、公文写作的程序 写作前准备:(1)明确要求:(2)确立主题;(3)选择文种;(4)收集资料; (5)选择表达方式。 撰拟文稿。(2)安排结构;(3)拟写提纲;(3)撰写文稿。 审核修改。 三、选择文种的依据公文文种主要根据下列依据进行选择: 国家关于公文处理法规中有关文种的规定; 发文者与受文者之间的工作关系; 制发机关的职责地位; 行文目的。 四、公文开头(导语)的主要形式 文体制发根据和目的; 概述制发背景 揭示全文主题 阐明基本观点; 以提问的方式写明公文的结论; 表明批准、批转或转发执行的态度; 表明贺意、谢意、敬意。 五、公文结尾(结语)形式举要 使用专用词语、总结全文; 概括与深化主题; 再次强调行文目的或陈述具体要求; 发出号召,提出希望要求; 说明公文生效、施行时间或宣布原公文废止以及处罚措施等有关事项。 六、书写文稿的要求 撰拟文稿应用具有规范格式的发文稿纸。 文字、图形、符号均应写在图文区内。 使用碳素墨水、蓝黑墨水、墨汁等,原则上不使用圆珠笔和铅笔。 对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必须准确具体。 引用公文须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日期应写具体的年、月、日并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结构层次序数依次为"一、(一)、。 文内使用简称一般应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行政公文写作》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篇法定性公务文书 第一章公务文书概说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掌握下列名词术语。 公务文书(在公务活动中形成记载公务活动的文字材料,与私务文书相对,泛指一切公务活动中的文书)法定效力(是指文书所规定的内容,受文机关必须照办,这种强制性的效力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将会对不执行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有力措施)依法行政(指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政务活动)广义的公文(即指全部的公务文书,包括所有为处理公务而产生的文书)狭义的公文(专指由法规规章规定的公务文书,即公文)财经文书(是专业文书之一,适用于财经专业工作上的文书,同司法文书、外交文书、教育科技文书等并列)外交文书(是专指处理外交事务的公务文书)公文处理条例(是党的公文处理办法的法定规定文书)公文处理办法(是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公务的规定文书)公文的时效(指公文的有效期限)公务活动(为处理公务而开展的各种活动)公文的特征(是揩法定公文所独具的与其他的公务文书有别的特色,详见《教程》77~80页)实用性(见《教程》77~78页)工具性(见《教程》78页)行政效力(见《教程》79页)行政约束力(见《教程》79页)法定作者(指由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有发文权限的机关而不是写稿者个人)公文运行的轨迹(指某机关的公文接收、制发的往来渠道与线路)职能和权限(指一个机关的由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所承担的工作职责、任务和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权力范围)公文的处理程序(指由法规规定的公文应当怎样制发、运作、办理、结案、存档等的次序、做法的规定)。 二、阅读。 1.阅读并运用两篇法规规章性文书:①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②国务院秘书局制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这两篇法规性文书是学习和掌握公文写作的重要工具。有关公文的写作与应用问题,既是学术问题,又是执法问题。就是说,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必须依照这两个文件的规定去办理。如果你不按照这两个文件去办,就是违规,不仅不是学术问题,而且违反法规规章。因此,学习应用写作者必须认真阅读、深刻领会。 2.阅读公文例文。教师要启发学生阅读公文例文的兴趣,采取有效措施指寻学生阅读。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感,就不了解公文的应用、写作情况,也便没有了研究、探索的对象。 三、结合阅读回答问题: 1.什么是公文?建议发动学生在阅读了一定例文之后,依据自己的体会,给“公文”下一个定义。 有的公文专着给公文下定义说:为办理公务而形成的一切文书都是公文。这种说法对不对?可让学生讨论。可提供一个启发的提示:很多时候,机关之间办事,拿来机关信笺写上几句,盖上公章发出,这是在办理公事,那么这便函算不算公文? 2.要分辨清楚广义公文、狭义公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这三个不同的层次。 广义公文是指全部的公务文书;狭义的公文是指由法规规章规定的公务文书;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是指由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3种公务文书。 3.认识公文的作者与文学作品的作者不同处:公文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法定的机关,有的公文虽然由个人署名,但他代表的仍是法定机关,公文作者是为机关立言、行使机关职权而制发公文的,一份公文从受命到确定主旨、选材、起草,到审核、会签、签发、打印、用印、封发各个环节均由预定程序办理,不允许一个人包办完成。但是,文学作品则可以由一个人独自完成的,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思想,不代表任何机关。 公文的读者与文学作品的读者也有很大区别:公文的读者是办理该项公务的机关或有关人员,这是由公务内容决定的,也是法规规章决定的,规定要阅读该公文的人员必须读,不读便是失职,没有规定阅读该公文的人不必阅读,如果是机密件更不准外传,外传了便是泄密,要受法律追究。而文学作品的读者是无限制的,只要具有阅读能力,感兴趣,便可以读,但是也可以不阅读,谁也不能强制。 4.公文为什么必须由法定的作者来制发?这是由公文的性质决定的。公文姓公,是为了处理公务、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没有公务便没有公文。管理、执行公务的机关是法定的机关,管理、执行公务的人员是法定的该机关工作人员,如果不是该机关和机关的人员制发了公文,便是假冒法定机关和假冒法定机关的工作人员,伪造公文行骗,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公文也不能一个人来制发。除写便函(不属于公文)外,机关要制发行政机关13种公文中的任何一种公文,都不允许一个人包办全过程。如果一个领导人可以全程包办制发一份公文的话,便会产许多不良后果,这是法规不允许的。 5.公文的制发程序是由国务院法规进行规范的,公文制发机关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处 理。其步骤后面将专门介绍,现在是要求学生知道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让学生懂得制发公文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便会出现紊乱现象,给违法者提供了伪造公文,越俎代庖,给上级报告不真实情况的机会,等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