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民营新闻事业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民营新闻事业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民营新闻事业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民营新闻事业

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民营新闻传播

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直接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报业的迅速发展。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近代民营报纸在外来帝国主义主义报业资本和中国官僚资本报业的夹缝中,经历了其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一批杰出报人空前重视报纸的经营管理,办出了不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民营报纸。主要的几份民营报纸逐步超越前期经营管理的初级阶段,走向了资本主义的企业化经营管理阶段。民营报纸的管理者纷纷通过引进先进的印刷设备与技术、加强广告和发行、进行内部股份制改造、健全报纸各项管理制度等措施,扩大业务、增收营利。

第一节《时事公报》的创办

随着五四运动的深入开展,“抵制日货、倡用国货”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1919年6月初,继上海救国十人团联合会成立之后,宁波也组织了救国十人团联合会,在宁波江北岸佘使君庙开会成立。先后任该会正副会长的是金臻庠、童敬齐、陈章鸿、陈荇荪等。宁波救国十人团联合会成为学联有力的同盟军,与宁波中等学校联合会共同执行查处日货工作。该会的中心工作为反对侵略,抵制仇货,初建时仅《四明日报》记者、医务人员、小学教师及和丰纱厂职工等几名成员,很快发展到126个团,有团员1260人。其编制为每团十人,设团代表,团代表除参加团代表会议,选举十人团联合会会长外,还要负责本团事务,是团里的领导。团体成员包括各阶层,职工占绝大多数,其次是小学教师,分布在城镇和农村。当发起人在成立大会上讲到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时,会场上群情激愤,团员们无不咬牙切齿,慷慨激昂,痛骂卖国贼出卖祖国、出卖人民的罪行。外科医生贺凤翔、小学教师王吟雪在义愤激动下,当场咬破手指,用鲜血书写“国耻”、“誓死抗日”等字。此时,全场高喊“誓雪国耻”、“杀卖国贼”等口号。此后,救国十人团联合会与宁波学生联合会携手行动,提倡国货,抵制日货,检查商铺,没收日货,集中焚毁。与此同时,宁波总商会也做出决定,设法解除洋行与日本10余万元的订货协议,以后不再进日货。

宁波救国十人团联合会会长金臻庠(1896--1966),镇海城关西门人,出身绅士家庭。三岁丧父,靠做小学教师的母亲辛勤劳作供养他和哥哥润庠、弟弟安庠求学。金臻庠小学毕业后进入宁波著名的教会学校斐迪中学读书,因抗议洋人校长凌辱同学,遭到校方开除。后去上海钱庄当学徒,晚上补习文化。钱庄倒闭后,回到宁波,先在北隅、崇进做小学教师,后创办钟灵小学,自任校长。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激荡着宁波,金臻庠组织救国十人团,并被推举为团长。他联合张传畴领导的宁波学生会,深入街道商店,查禁日货,打击奸商,一时声势浩大。在这个时候,他结识了张虬公、庄禹梅、乌一蝶等一批进步青年。

在查禁日货,打击奸商,维护民族工商业者利益的时候,金致庠等希望有一个发表抨击奸商罪行的舆论阵地,当时宁波仅有《四明日报》,而该报谨小慎微,胆小怕事,不敢刊登关于抵制日货的消息,激起金臻庠的强烈愤慨。《四明日报》主笔乌一蝶与金致庠、陈章鸿、陈荇荪等发起创办《时事公报》,经数月筹备,集资二千元,《时事公报》正式出版。

《时事公报》于1920年6月1日创刊,该报明揭反帝反封、维护国货的大旗。金臻庠自任社长,时年23岁。乌一蝶被聘为主笔。初创刊时为意大利商人卜郎尼(译音)注册,社址在宁波江北岸同兴街十六号。报社“交悬五色国旗(其时宁波犹在北洋军阀控制之下)及意大利国旗。第二年,取消意商,改为股份制有限公司组织,资本增至7350元,组织董事会。”[1]早期实行经理负责制,设协理和总管理处、编辑部、总务部、印刷部。初期发行量967份。日出对开1大张,1922年至1933年曾出对开3大张。分广告、评论、国内外电讯、本省本地新闻等栏。副刊先后有“新月”、“散花场”、“闲云”、“五味架”等。经过一段

时间的艰苦创业,苦心经营,加之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符合人民的反帝爱国愿望,坚持正义,为民请命,不畏权贵,报纸声誉日隆,发行量上升很快。

一、《时事公报》的办报宗旨

《时事公报》确立独立办报的原则,以改造社会、监督政府、做国民喉舌、民众先导为己任。在创刊启事中明确宣告报纸的办报方针:“本社发起之初旨,勿以浪漫文字相惠顾。各本心得之主张,以事实为根据,发挥讨论以达改造思想和社会之目的。”在创刊的第一个月,报纸每期都在一版醒目位置,以特大号字体登载如“宣达民隐"、“社会先导”、“代表言论”、“国民喉舌"等当时宁波各界著名人士和进步人士赠予报纸的祝词,以此标示《时事公报》的办报追求。初期的报纸设有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本地新闻;评论、专栏、副刊、广告等版面,具备了一张现代报纸应具有的基本要素。

《时事公报》一开始就高举“爱国反帝”的大旗。“救国团宗旨:‘爱国抵货’,而所发行之《时事公报》,亦宗是义。发行后,颇尽言责。为社会人士所赞许。”[2]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满足读者的爱国愿望,金臻庠以“为民喉舌”自勉,在《发刊词》中说:“以战士姿态,本无畏精神、不偏不倚态度、公理正义立场、披荆斩棘作风,为民众作喉舌,为文化充前驱。”

[3]金臻庠在被迫终刊的《惜别之言》中说:“本报以抗日为目的,以打倒帝国主义与封建思想为目的,以与地方恶势力搏斗为目的,始终如一,此物此志,怨尤之报,在所不惧,困危之来,甘之如饴。”《时事公报》在整个办报过程中始终主持正义,不愿随波逐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反映下层人民意愿。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当时宁波的具体反映。这些举动自然符合全体国民爱国反帝反封的意愿。整个报纸充满了新鲜气息,反映了当时国民的爱国意愿。

由于过于激进的思想,不久遭致了文字狱。《时事公报》的第一次文字狱是在1923年5月。宁波镇海县署捕获一名“土匪”,经查系炮台司令张伯歧手下士兵,编辑庄禹梅于当年3月25日刊发了他写的一篇《兵化为匪之可危》的短评:

日前,镇海县清水浦发生抢劫案,案犯为县署捕获:穿军装、裹绑腿、携枪支,证实为镇海炮台司令部驻军的嵊籍兵士。以吾所闻,镇海叠出抢案,无一次而非兵,无一次而非嵊籍之兵。此次为其彰明昭著者。堂堂军官,以爱其同乡之故,不但不能驱之出镜,却日纵之使为盗,则为兵士者,又何怪其恃势横行,为祸乡里乎?幸而此时土匪尚未入境耳,使为土匪者冒险前来,侥幸尝试,则所谓似兵实盗、似盗实兵之嵊人,必将与土匪言笑,同恶相济。一转瞬间,而匪可盈千累万,镇海之城,不旋踵而为匪占有……

这则短评见报后激怒了张伯歧。张遂勾结宁波镇守使王桂林将金臻庠与庄禹梅一并逮捕,关押25天之久。这是《时事公报》的第一次文字狱,后据陈延龄回忆:民国十二(1923)年春,当时镇海地方新闻,因盗匪充斥,主笔庄禹梅爱乡心切,乃撰《兵化为匪之可危》社评,以促地方军事当局注意。镇海炮台司令张伯歧阅之,大不为然,乃以电话控告于宁台镇守使署,传讯该报经理金臻庠、主笔庄禹梅,审问之后,即行拘禁,经地方人士疏导,一月始释。[4]

这次文字狱激起读者强烈愤慨,报纸反而因此事声誉日胜。也激发了金臻庠对民主自由与社会进步的强烈追求。金臻庠说:“报纸不封,不是好报纸,编辑不抓,不是好编辑。”创刊半年,发行量即达到8000余份,同时吸引同为浙东大报的《四明日报》的主要成员相继来归。

“爱国反帝”是《时事公报》始终不渝的办报立场。拥有这样的办报立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张民营报纸实属不易。也正是因为这一鲜明而亮丽的旗帜才把绝大多数拥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的国人凝聚在它的周围。《时事公报》早期配合宁波市民查禁日货,惩治奸商的爱国行动,发表了大量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新闻与言论。

《时事公报》发行后,“颇尽言责,为社会人士所赞许。”[5]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满足

读者的爱国愿望,金臻庠以“为民喉舌”自勉。报纸的销量大增,在宁波民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时事公报》坚持正义,为民请命,抵御外侮,表达民众呼声;在经营上苦心孤诣,努力经营,很快挤垮了《四明日报》,成为浙东地区最大的民营报纸。

20世纪30年代,《时事公报》站在宁波人民一边,经常发表文章要求天主教堂退出过去强占的江北岸一段甬江岸线,不许他们再向各轮船公司收取码头租金,侵占我国主权和利益。乌一蝶在《为江北岸水线权告天主堂》[6]一文中指出:“江北岸水线权问题,县府与天主堂正在争持之中。天主堂强词夺理,必欲据为己有。”这类文章的发表最终对1937年收回岸线白水权,维护主权独立起到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时事公报》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中去。每天刊载大量电讯、文稿,并派记者深入抗日前线采集新闻,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赞扬中国军民誓死抗战,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代表了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爱国愿望。抗战胜利后,针对国民党卖国求荣,怂恿美军占据国土的丑恶行径进行了抨击。驻北平美军强奸北大女学生沈崇,上海、北京等地学生坚决要求严惩美军暴行,而国民党新闻检查部门却不允许报道,《时事公报》就避开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快速转载有关文章,激起国人强烈义愤,体现该报的严正立场。

此时的《时事公报》虽无党无派,但它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不畏权贵,敢于为百姓说话,自然受到读者的好评。报纸创刊伊始,宁波镇守使王桂林的儿子结婚,宾客盈门,独不见金臻庠前去道贺,金还声言:“我若趋赴官厅,就不必办报了。”[7]可见,金臻庠办报不是为了官府,而是为了普通百姓。这种不趋奉权贵的意志品质自然受到正义人士的赞许。王桂林知后颇为恼怒,欲寻机报复。1934年夏天,国民党鄞县县党部奉命提倡“新生活运动”,规定人力车夫在上街拉车时须穿长衫,不准赤膊,以正观瞻。人力车夫收入较低,难以承受衣衫费支出,《时事公报》对于县党部的做法提出批评,要求县党部收回成命。鄞县县党部迫于舆论压力,无奈只好收回成命,人力车夫照常可以赤膊上街拉车。此举为人力车夫争回生活权益。

二、《时事公报》的反日爱国报道

《时事公报》为宣传抵制日货创刊。由于报纸敢于评议时政,时事信息多,报纸发行量日增,半个月之后又开辟了星期日版,上海、汉口同乡会的月定份书也有四五百份。《时事公报》抵制日货的宗旨从未改变,从20世纪20年代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见许多这方面的内容,如《调查日货会议》[8]、《查日货几酿巨祸》[9],《拨给日货罚款会议志》等。抵制日货是《时事公报》维护民族尊严的报格体现,也是其对待日本侵华,采取强烈反击态度的一贯表现,在民族危难时期,《时事公报》总是竭尽所能为受难民众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与道义关怀。《热烈哉宁波之爱国运动》[10]连续报道宁波人民在五四运动期间,抵制日货、排日爱国,弘扬国货,抗议帝国主义对我国侵略的壮举。《甬人对日交涉之再接再厉》[11]写道:宁波各公园,为讨论组织外交后援会,定本月廿八日在县学明伦室开会一节,已志前报,兹悉昨日下午,到者有县议会余翥青县教育会吴叔璜、秦爱观……会议公推毛安卿为临时主席,报告开会宗旨,略谓今日开会,为根据前次各公团联席议决,除开国民大会表示民气外,并组织外交后援会或委员会,筹议对付方法,以达收回旅大及否认二十一条之目的。

《时事公报》除了宣传底制日货、查禁日货外,还敏锐地观察到日本已成为中国安全的最大威胁,因而对日本的一举一动都分外关注,并期望全体民众对日本提高警惕。当时的地方报纸对中日关系及日本事务的新闻极少,国人对日本的战略意图知之甚少。金致庠认为这是有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报纸有责任对此进行深入探讨。1920年7月14日,《时事公报》开设《日本的研究》专栏,在启事中写道:

日本和中国的关系一天密切一天,它的各种举动,我们都认为极应该注意的了,只苦于没有核查的机会和机关,所以终不能十分明晾。现在本报特别添辟《日本的研究》一栏,专

刊载日本自身各种运动之事实,并将连带发生之直接或间接和东亚及全世界的关系,加以极精密之推测与适当之批评。至里面的稿件都是从东京通信社直接寄来的,很详细而且很全面,凡是关心日本行动和东亚问题的人,都不可不仔细一读啊!

从《日本的研究》专栏的内容可以看出,在20世纪初,国内有识之士已经对日本的侵华野心有所察觉。《日本研究》从1920年7月创办,一直延续到1920年12月,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报纸在一版连续刊发关于日本的经济、政治,尤其是日本对华政策和近期日本对华问题的最新动向。在对待日本的关系上,《时事公报》还经常发表评论来表达对日本的警惕,如时评《对于日本学生来甬之感想》[12]对日本学生在特殊时期利用假期来宁波旅游与日本间谍在中国的无孔不入的情报窥探联系在一起,引发国人应提高警惕,认真思考日本留学生来甬的这一特殊举动,并窥见其中的真实奥秘。

对于抵制日货的新趋势,《时事公报》编辑乌一蝶写的评论《此后抵制运动之手段》[13]分析了当时宁波抵制日货行动中唯有学生联合会与救国十人团积极参与,“其轰轰烈烈如火如荼之象,及今忆及。”指出“四万万人共有之中华民国,而独责学生爱之救之,而若商若工若农者,皆袖手旁观,或且窍笑焉。”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希望其他行业的国人在学生之后“爱国之念油然而生,而随各团体之后,为自动之进行。”这样,抵制日货,反帝爱国行动才能取得彻底成功。

三、《时事公报》对京汉铁路大罢工的报道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但在开会前夕,直系军阀吴佩孚竟下令禁止开会,工人们对军阀的无理行动表示极大的愤慨,决定照常召开成立大会。2月1日吴佩孚派军警包围会场,到达郑州的大会代表冲破了军警的阻拦,进入会场,宣布了京汉铁路总工会正式成立。开会不到15分钟,与会代表即与军警发生冲突。会后,反动军警又包围了代表的住处,当晚,总工会决定于2月4日京汉铁路全体总罢工。为了便于指挥这次罢工斗争,总工会移至汉口江岸办公。从2月4日上午9时起,仅用3个小时就实现了全路数万名工人全部罢工,所有客车、货车、军车一律停驶,京汉铁路立即瘫痪。2月7日,军阀吴佩孚终于下了毒手。湖北督军萧耀南借口调解工潮,诱骗工会代表到江岸工会会所“谈判”,工会代表在去工会办事处途中,遭到反动军队的枪击,赤手空拳的工人纠察队当场被打死30多人、打伤200多人。反动军队还闯进工人宿舍,大肆搜捕,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被捕后,反动军警把他绑在电线杆上,用刀逼迫他下令复工。林祥谦高呼:“上工要总工会下命令,我的头可断,工是不能上的!”他宁死不屈,英勇就义。武汉工团联合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也惨遭杀害。

《时事公报》于1923年2月22日发表通讯《武汉工潮之惨史》对这一惨案进行了报道。通讯一开始就指出:“但今年年终,则有凄凉惨淡之一事,即工潮是也。刘家庙枪决之工人三十二名,大辟三名,有未收尸者数具,至今尚暴骨在江岸,每日该处之妻啼子嚎,必有数起,令人惨闻。”对京汉铁路工人因成立铁路工会遭到军警搜捕破坏而引发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致军阀吴佩孚及湖北督军萧耀南对大罢工工人进行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进行了控诉。面对血腥屠杀,京汉铁路工人并没有被反动军阀的屠刀吓倒,而是在八日晚义正辞严地“向当局提出条件六项”并揭开了更大规模的罢工怒潮。大罢工虽然遭到反动军警的残酷镇压,然而“工潮形势,表面上似已被武力征服,而里面对于军阀,则怨毒已深,而工党之精神,则因此益团结。”字字句句对死难者充满了同情,对反动军阀的野蛮暴行给予了最无情的痛斥;对工人在极为严酷的白色恐怖下仍然坚持信念,坚持罢工并向反动当局提出六项合理要求的铮铮铁骨给予极大同情和高度赞扬。

四、《时事公报》的本地新闻与时事评论

1.本地新闻

《时事公报》的地方新闻版是《四明新闻》,这是《时事公报》除国内新闻外,报纸版面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四明新闻》主要报道当地的经济新闻、政治新闻,1924年后增加了当地社会新闻的报道数量。《四明新闻》版设有本地新闻、社会写真、公告、评论等栏目。如一则报道宁波本地女子学校兴办的新闻《女子义务学校开幕》[14]:鄞县女学联合会江北岸毓秀团创办义务学校一节已如前报,昨日该校开幕,义务学生到者七十余人,来宾有劝学所所长江韵琴君、教育会代表韩廷策君、讲演所代表汪廷笙君、学生联合会代表张传畴君,以及各专团其余女生家族、各界来宾参观者不下二百余人。济济一堂颇极一时之盛。

新闻报道了宁波比较重视妇女教育,通过兴办新式学校提高她们的知识水平、社会地位和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信心,对形成妇女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形成自立自强的社会新风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时事评论

一则有关宁波人民强烈要求废除“统捐”的评论《废除统捐之呼声》[15]评论了“统捐”之弊端:“中国病民之政,莫如今日之统捐,直接病商,间接病农。”“统捐之病民,浙东西同一例也。”认为这种不合理的税收征收方式应当立即废除。一篇关于政府威信与民众意志关系的时评《政府的威信和民众的意志》[16]从商人团结一致向政府诉苦之事谈起,论述了民众的要求应当是政府容纳和重视的部分。认为“容纳民众的要求是政府威信的损伤”的观念已经是很旧,政府的威信存在于民众的信仰里,若政府能因民众的意见而牺牲自身“威信”是光明而伟大的。

谈话《出版界与政治》[17]论述了当时中国的政治书籍异常缺乏,各出版社包括商务印书馆也很少这类书籍的状况。这种出版界的不正常现象给青年人学习政治知识带来了诸多不便。作者首先指出,在当时中国出版的各类书籍中,虽种类繁多,而政治类书籍着实稀缺。究其原因,乃在于当时关心和研究政治的人少,阅读政治书的人更少。相反,对于小说,尤其是蝴蝶体的言情小说却趋之若鹜。这反映了当时出版界的一种不正常现象,结果可能导致“吾国政治书之缺之乏,至令有心政治者,惟有乞灵于外人之唾余”,“则政治之运命”,就可以想象不会令人满意了。

谐话《报馆之地位》[18]用幽默的语言评述了报馆在民国时期的尴尬地位。评论对中国的新闻界在当时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作了无奈的阐述。新闻在旧中国一向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前清时代,报馆“每每的被官僚辱骂”,新闻从业者“不说是落魄书生,便说是斯文无赖。倘有点不对,不是把报馆封门,就是把主笔坐牢间。”只是官僚与政治的附属品,地位之低下,生存之艰难,不言而喻。到了辛亥革命光复后,新闻从业者虽有升迁,但报馆总摆脱不掉“排在后面的侮辱”,每当政客需要报纸为其宣传时,就把“报馆排在最末一个”。由此发出“中国的舆论,是向来是被各界高压惯的了”的感慨。

《时事公报》的评论中有相当一部分剧谈,往往评论刚刚上演的戏剧的内容、演员的表演、情节的设计。如《评谭红梅的宋仁宗》[19]:“红梅是一个新剧的进步者,这句话是大家公认的。红梅串演青衫,唱做都优,咬字又正,这几句话也是大家所公认的,想不到他还能够串小生,实在是佩服得很啊!”

也有些评论的思想观点在今天看来是守旧的,带有明显的封建思想的痕迹。如张虬公的评论《远东运动会华选手失败之原因》[20],论述了1923年中华民国指派运动员参加在日本举行的远东运动会“竟大败特败”,作者还满脑“大国”思维:“堂堂中华大国,谋臣如雨,勇将如云,区区的日本蕞尔之邦,菲律宾蛮荒之岛,岂能赶得上十分之一。然而这次在日本比赛,我中国的选手,竟大败特败,是什么缘故呢?”

作者经分析后列出的三项失败原因在今天看来着实幼稚可笑。一是“大国”思维在作祟,“我们素号庞然大国,自当与晋楚争霸,不当与滕薛争盟。”意思是没把日本、菲律宾放在眼里。但事实上在远东与日、菲相较已经失败,何论与英俄美大国相比拼?二是没派“正规军”,只派学生军应付差事,所以失败。这种观点也站不住脚。即使“我中国志在复仇,今日以弱示人,”也不必以牺牲体育成绩为代价。三是以“埋头读书”为幌子,蔑视体育运动。从“不晓得跳高跑远,这些顽意,前年老夫曾跳高一次,弄得小肠气下坠,几乎不起。”等言辞看,作者对体育的认识极为肤浅。

以上对于远东运动会失败原因的三点分析,在今天看来正是中国人自傲自大的表现,即使失败也要找些理由来自我找回面子,是当时一些文人仍着抱着“大国”思维的产物。

注释

[1]《宁波报业史话》,《宁波艺文什志》第30页

[2]《宁波报业史话》,《宁波艺文什志》第30页

[3]《时事公报》1920年6月1日

[4] 陈延龄《时事公报之创刊与三次文字狱》,见《宁波艺文什志》第47页。

[5]《宁波报业史话》,载《宁波艺文什志》第30页

[6]《时事公报》1922年年7月26页

[7]《宁波文史资料》第10辑,第28页

[8]《时事公报》1920年6月15日

[9]《时事公报》1920年8月17日

[10]《时事公报》1923年3月25日

[11]《时事公报》1923年3月29日

[12]《时事公报》1923年3月29日

[13]《时事公报》1923年3月26日

[14]《时事公报》1920年6月7日

[15]《时事公报》1923年1月13日

[16]《时事公报》1928年3月8日

[17]《时事公报》1922年12月5日

[18]《时事公报》1923年3月26日

[19]《时事公报》1923年3月26日

[20]《时事公报》1923年5月28日

第二节宁波近代报纸的商业化现象

所谓商业报纸是产生于18世纪初期,随着周刊、日报的产生,资产阶级把报纸生产的整个过程完全按照资本主义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经营。原来以个体劳动为特征的新闻媒介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信息的需要,欧洲的资产阶级开始把报纸的采访、编辑、排版、印刷、发行等报纸的生产流程进行分工协作大批生产,同时需要资本家出资来添置设备,雇用人员。报纸一经正常运转之后,就不需要继续追加投资,而是依靠报纸自身经营获得利润,维持正常的出版发行,以及报社人员的开支,并能把节余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

一、宁波近代商业报纸的发展历程

宁波自古以来就是商业重镇,商贾往来频繁,信息交流活跃。商人们需要按市场化方式

经营商业报纸以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要。宁波近代一些报纸在商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了大量资金,更新了印刷设备,增加了编采人员,为下一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所谓报纸企业化,就是按照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规律来经营报纸,并使其达到一定的规模,成为拥有相当资本的现代化企业。企业化报纸是商业报纸发展的结果,但无论是经营思想,还是设备规模,都比商业报纸进了一大步。对社会,它着眼于尽可能占领与日俱增的读者消费市场;在内部,它从提高报纸生产效益出发,实现如同企业一样的经营管理。

报纸商业化是资本主义近代报纸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19世纪30年代起,欧美国家廉价报纸的盛行,就是资本主义报纸走向企业化的开始。廉价报纸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商品流通与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工业革命给报纸的发展带来了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广阔的市场。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渗入到报纸的生产、流通领域,报纸成了一种赢利企业。经营报业,成为资本主义产业的一部分。正如列宁所说:“资本主义使报纸成为资本主义企业。”[1]报纸企业化在中国,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首先是发生在上海等少数沿海城市的少数报纸身上。这因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比较微弱的缘故。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内,没有经过如同西方那样的工业革命,民族资本的力量十分弱小,这种基本状况不可能为报纸普遍的企业化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宁波的一些报纸在商业化的发展道路上积累了一定资金,开始向企业化经营转变。

在宁波近代史上真正称得上商业报纸的当属《德商甬报》。该报依托于德国洋行,发行人为白鼐斯,他雇用慈溪人王恭寿为主笔。相比较《甬报》,《德商甬报》的办报环境要宽松得多,这与该报的商业性和服务性的办报宗旨是分不开的。《德商甬报》能根据宁波商业口岸的特点办出更能适合商贾需求与百姓喜爱的商业报纸。

此后虽有宁波人自办的报纸出现,但维持时间均很短暂,究其原因在于经营不善。如1908年,宁波人张让三自办《甬报》,采用光纸印刷,日出一大张,已具备新闻纸样式。内容与形式与早年的《申报》相似,并从外国买来印刷机及铅字,出版4个月即告停刊[2]。另一自办报刊是袁荷龄创办的《宁波新报》,也因经济拮据,维持一年多停刊。为什么这几位雄心勃勃的甬上报人初始办报大张旗鼓,出版不久即行遁迹?除了因自身经济支撑能力外,关键是没有把报纸作为一项资本主义企业来办,或者是明显缺乏这方面的实际操作经验。要想使一张报纸维持长久,仅靠个人财力是远远不够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没有哪个集团肯把资金源源不断地投注到报纸的持续出版上。只有把报纸作为一项资本主义企业来经营管理,按照企业的特点、规律来办才是报纸发展的唯一出路。上海的《申报》、《新闻报》的企业化经营之路已经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当时宁波的民族工商业还比较弱小,难以为报纸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广告支持,也是宁波彼时报纸存在短暂的重要原因。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宁波的民族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本迅速积累。自1887年至1912年,宁波先后出现了通久源轧花厂、和丰纱厂、顺记铁厂、通久源榨油厂、正大火柴厂、厚丰布厂、明华玻璃厂、宁波自来水公司、战船街电厂等十几家工厂。在商业方面有相当实力的钱庄业、粮食业、药行业和南北货业等商业机构。这些均为宁波近代商业报纸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此外,国际国内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列强自顾不暇,中国民族资本迅速增长,宁波的民族工商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工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为报纸企业化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成为广告的重要来源。同时也为报纸的印刷出版提供了技术和设备。(二)国内风云变幻,袁世凯复辟与接踵而来的大小军阀连年混战,政局动荡不安,这都大大刺激了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也为媒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闻信息源,为企业化报纸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四明日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办的。《四明日报》创办后把搞好经营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四明日报》虽是当时宁波士绅阶层创办并掌握的报纸,但是创办后,绅士集团再也不愿给它注入更

多资金,报纸只有在市场中取得资金,维持再生产。要做到这几点,不在经营管理上下一番苦心显然是不行的。《四明日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办报的路子,在办报中不断扩大销量,吸收广告,积累资金,最终成为当时浙东地区销售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报纸。

二、《四明日报》的商业化特色

宁波当时的民营报刊大多数维特时间不长,原因就在于缺乏按商品经济规律来经营报纸的机制。其中真正能够按照企业方式经营,以自负赢亏的方式来维持报纸正常运转、人员的工资支出且在办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资金并维持长时间出版的是《四明日报》。该报在企业化经营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创办初期,《四明日报》背靠当地著名的绅士集团,有着相当的经济后盾,但是创办之后,绅士们拒绝继续为其投资,报纸主要依靠自身的经营,扩大规模,积累资金,最终成为浙东大报。探究《四明日报》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该报在经营理念上与其他报刊有不同之处,那就是努力扩大广告经营范围,千方百计地增加新闻信息,创办形式多样的副刊,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从而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四明日报》在商业化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资金,增加了人员,改进了机器设备,

扩大了报纸的销量。该报的经营思路具有如下特点。

1.实行董事会制,加强经营管理。《四明日报》在内部结构上采取董事会制:入股投资。创办之初,地方绅士王东园联合本地巨商李霞城、蔡琴荪、董翔遂等创办《四明日报》即是采用这种方式筹集股款,绅商们均成为报纸的股东,拥有股权,按股份的大小控制报社的经营权与管理权。这类似于后来的股份制。王东园任经理(社长),主笔为王卓夫。董事会的管理体制避免了报纸的经营政策为某个人所控制,出现独断专行的不良后果,为实行民主式的管理奠定了基础。中国近代的商业化报纸的管理模式大都采用类似的方法。

为适应报纸商业化经营的要求,《四明日报》建立了一套比较齐全的管理部门。下设经理部、编辑部、营业部。编辑部下分编辑室与校对室。编辑分为外埠新闻、本埠新闻与副刊编辑;营业部分为发行部与广告部、印刷部。印刷所是自己独立的实体,“李(东园)当时已经办有一家钧和印刷所(印刷机从原《甬报》购买)。”[3]相应减少了印刷费用的支出。宁波印刷公司设于江北岸火车站附近,该报编辑部为便于发稿,迁至印刷所楼上。后随着报社规模扩大,设立了自己的印刷部,除了印刷本报,还兼营其他业务,补足报纸本身的亏损。

《四明日报》已经改变了过去那种旧式文人的办报模式,成为一个有严密分工、机构较多而完善的新闻传播组织,并把报纸的生产部门(印刷部)与经营部门(营业部)上升到与编辑部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为办好报纸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部门。

2.大力经营广告。发行与广告是报纸生存与发展的两条支柱,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牵制的关系。当时宁波报业竞争已日趋激烈,要想在读者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维持报纸的正常出版,除了在内容上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赢得最广大的读者外,报纸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

有了较大的发行量,就有了令人信赖的广告客户。仅靠报纸的发行收入是难以维持报纸的正常出版,还需要有大量的广告收入作为支撑。当时宁波市面上比以前繁荣了许多,“第一是戏馆林立,如鼓舞台、环球舞台、甬江、天胜等不下六七家,戏馆广告占报纸篇幅一版之多。第二,那时有许多新出现的工厂,如正大火柴厂、美球袜厂、粹成伞厂等,都不时刊登广告尤其是英美烟草公司,在宁波设立发行机构后,差不多每天都有大幅广告。这样不但收支平衡,而且每年都有积余”。[4]

正是如此,才支撑了《四明日报》的出版发行。在广告价格上,《四明日报》由于当时

所处的大报位置,价格很高。至于价格到底多少,无从考证,但从所登启事的收费上可见一斑:“启事收费昂贵,前数条启事,每行约需大洋1元,二行三天起码则需6元,等于当时一石米价。”[5]第二张“反面两面版是长期广告,除商品、药物外,主要是戏院的节目广告,”“收费也较贵”[6]。这是报纸得以发展的真正动力。因此,报纸商业化的经营中最为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始终抓住广告这个牛鼻子不放,而广告的效果好坏是与报纸的发行量成正比的。

3.不遗余力地加强新闻报道。报纸需要重视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与发行量相关的新闻问题。新闻是报纸的主角,报纸的核心,读者每天阅读报纸的关键在于从中获取新闻信息。一张报纸每天能为读者提供多少有价值的新闻是报纸综合实力的显示,也是赢得读者的重要因素。

《四明日报》非常重视对新闻的报道。《四明日报》设有《中外纪事》、《本省纪事》、《四明纪事》等新闻专栏。所刊新闻以不涉及政治、党派利益者为多,以免招惹是非。所谓“新闻的意义在于实在,不能加以按语,所谓可观察,不可以批评的。读者一目了然,褒贬都在言外,即便是上乘。”[7]这是说新闻要选择中庸平和、无关痛痒,没有个人观点与立场者为佳,免得登出后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新闻的体裁有专电、特约通讯和新闻述评。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四明日报》创办时无法像京、沪的大报那样在外地设有正式访员,而只有兼职通讯员。通讯员所投稿件亦时有时无,难于获得重要新闻。因此,外埠新闻中刊登的所谓“专电”主要是剪自京、津、闽、粤、汉等地的报刊。本埠新闻设有专职和兼职记者。报社经常在第一版的显著位置刊登“本社启事”,“招聘本郡六邑城乡各处访员。一经录用,薪水从优。”采写本埠新闻的记者较多,信息量较大。《四明日报》认为“因为报纸是以新闻为元素的,报价和分量,偏重于新闻方面,已为一般人所公认了,有人讥笑上海《新闻报》是‘报报’虽属无稽,也很有正当理由。”[8]第二、三版刊登国内外专电、新闻及时评。专电是精简短少而新颖重要的片断消息,新闻是有标题的内容翔实而具有系统性的社会报道。虽无外埠的特派记者,但为展示其大报形象,吸引广告,把剪自京沪大报的新闻“稍加改削”作为本报驻外埠记者发来的稿件,“以欺蒙读者眼目”。第二张正面两版是本埠新闻和文艺专栏。《四明日报》特别重视本埠新闻的报道,早期辟有《社会新闻》专栏。地方新闻是地方报纸的灵魂、评价报纸的依据。有人认为《四明日报》的新闻“大同小异,不是水火盗贼,便是赌博奸淫。”对此《四明日报》另有一番看法:“新闻的价值,以近而增,什么叫近呢?就是时间近和区域近,时间愈近,人们愈知道他的消息。区域愈近,则关系亦加密切。地方报既偏重于社会,那么,本埠新闻,自然是最重要的局部了。”对待报纸大量刊载社会新闻的解释是“最好的新闻是能供给最大多数人的兴味,换句话说,地方的新闻,就是要能供给地方人(或是与地方有关系的人)的兴味,这个定义是不错的,譬如火警盗窃等小新闻,在没有和地方关系的人看来,简直是不关痛痒,但在本地方的报纸,却有登的必要,愈近发生者,愈有登载的必要,小新闻这样,大新闻可知,本报既是地方报,所以改做由近及远的编辑法,把本埠新闻移在第一张了。”[9]说法虽不完全正确,但确有一定道理。从新闻的贴近性来看,地方新闻当然是本地读者最关切的信息,《四明日报》的这种编排方法也是报纸贴近读者,吸引读者,增加销售量的一种手段。

4.刊登社会新闻,增强报纸可读性。社会新闻是指以发生在社会生活中的琐碎事件与异常现象为主要内容的新闻。在西方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报纸”盛行时期,最初以色情、凶杀的材料居多。《四明日报》很重视对社会新闻的报道,以迎合读者的阅读趣味,扩大发行量。《四明日报》之所以被称为“水火盗贼报”,就是因为大量刊登水火盗贼,奸淫赌博为内容的社会新闻。如,《破奸情荡妇断发》、《闹丧事祝融税驾》。另外还有法院新闻,详细报道案情及审判过程,借以招徕读者。这些新闻虽无什么积极意义,但在客观上却迎合了部分层次较低的读者的阅读情趣,刺激了发行量,增加了广告收入,成为报纸初期招徕读者的一种办报手段,相应地维持了报纸的正常出版。社会新闻一旦过多过滥,也会受到正直

读者的抵制。某些报道奸淫赌博、封建迷信的新闻对读者有一定的毒害作用,败坏了社会风气。这是资本主义企业化报纸不可避免的现象。

5.大办副刊,提供社会服务信息,满足不同读者需要。《四明日报》办了大量专刊、增刊和专栏,内容丰富多彩,五花八门,有法律、卫生、文学、经济等,适应各种读者的需要。这些增刊、附刊、副刊主要面向城市居民,文字通俗,形式多样,可读性和趣味性都很强。《四明日报》先后创办的副刊有《四明艺苑》、《东西南北》、《四明俱乐部》、《谭薮》、《余霞》、《新谈助》等;附刊和增刊有《文学》(1924年10月7日雪花文学社主办,王任叔主编)、《青年》(1924年10月16日,周天僇主编)、《日月旬刊》(1924年8月15日,日月文学社主办,主编王玄冰)、《明日》(1922年4月,主编王任叔)、《间闻》(1928年)、《新谈助》、《学者之友》等。《四明日报》早期的副刊《东南西北》,内容多为社会新闻,以及一些谈话式的文字。主要针对中下层人士,文不甚深,可读性很强。附刊《文学》大量发表文学作品,满足广大文学爱好者的需要。《新谈助》为依附《四明日报》上的独立小报,主要刊登评论、随笔、杂文类的文章,是为有一定知识水准的人士所设的发表园地。《青年》是主要面向青年读者的读物。

《四明日报》创办这些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增刊、专刊和专栏,主要是为了扩大读者群,增加报纸的发行量。读者的层次、兴趣、喜好不同,对于信息的需求各异,报纸每增加一个专刊、专栏、增刊,也就相应增加了一部分读者。《四明日报》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创办副刊、增刊、专栏其用竟不言自明。《四明日报》的读者群主要在知识文化界和中下层市民,因而增刊等主要发表文人所写评论、杂感、随笔,其次为社会新闻。

众多增刊、专刊、专栏的出现,使商业化报纸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报纸已不再是只报道新闻、发表言论的媒介,而是传播各种知识、理论文化的载体。这些专栏、增刊又不同于独立的杂志,它们和报纸的新闻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新闻报道和言论的延伸与深化。这种变化,使得报纸的内容更加广泛,内涵更加丰富,可读性大大增强,从而读者群也就扩大了。

6.言论力持平允。言论是一张报纸的灵魂与旗帜,代表报纸的办报立场、宗旨与思想。《四明日报》每期都在“专电”和其他新闻栏目上刊有时评性的言论,即“社论”。从近二十年间出版的《四明日报》的实际情况看,其言论比较复杂,无法一概而论,应作辩证分析。但总体上来说,《四明日报》在社论和言论上相当小心谨慎,唯恐惹火烧身,受到查封。它认为:“报纸既要为人民喉舌,所以社会的时评是要慎重的,多数要说的还有说,或者还有说的机会,记者尽量的发表出来,一定可以引起多数人的同情。三年前,本报的评论是不署名的,这是要将名誉归在报社的意思,三年后的评论署了名,并且标着目,这是为读者负责,并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味。”[10]这种谨小慎微,不敢妄加评论的做法并不是《四明日报》没有办报观点和主张,而是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为求报纸的生存与发展不得已而为之的。从前面报纸的短命之鉴中,《四明日报》看到了作为商业报纸的生存之艰难,因而在言论上主张不偏不倚,力持平允。但这并不是说该报一点立场都没有,在不同时期也能显示出不同的舆论导向,并非总是死气沉沉,缺乏生机与活力;有时又能配合时代的变动,发表抨击时弊,鼓吹社会变革,导引运动舆论的言论。关键是看社会是否与己有利。作为一份民办商业报纸,在走向企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又处于纷纭变动的时代环境,缺乏强硬政党的依托,因而《四明日报》无法像洋务派、革命派报纸的言论那样充满强烈的战斗激情与鲜明的政治倾向,这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3.吸引人才,调动编采人员积极性。人才是各项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事业赖以成功的关键。《四明日报》很重视对人才的发掘与引进,把这视为报纸成功的重要方面。《四明日报》在“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组,其内部职员,除主笔毛康寿(鄞县人)外,余多系英俊有为青年——如新闻编辑周心万(诸暨人)为国民党老同志,当时之名记者,他在

杭垣经办《浙报》、《新浙晚报》。因诛伐当时省长夏超而得罪当道,报馆被封闭,且险遭缧絏。时《四明日报》负责人李啸琴正一意整顿社务,网罗人才,闻讯即电邀匡助。(周)心万兄对于编务,确是斲轮老手,干净利落;评骘时事,笔锋锐利,入木三分,文坛隽才也。而主笔毛康寿(笔名二千)学富五车,可称两脚书橱,几无书不阅,无典不晓……其他如电讯编辑张乐尧(奉化人),新闻记者张超(鄞县人)、陈骘(鄞县人)、郑留隐(慈溪人)、李仲瑜(镇海人)等均能各尽职守,以发扬光大该报为己任。至于广告部主任袁关福(鄞县人)两耳重听,对兜揽广告,无缝不钻。会计李守业(鄞县人),俭朴守分,注意节流,对社亦多贡献,啸琴颇倚重之。此民国十四五年间事也。”[11]《四明日报》能够号称当时浙东大报,“从辛亥革命前夕(1910年)至‘五四’运动高潮(1920年),这十年间,浙东大商埠——除了昙花一现的《方闻报》和《浙东公报》外,报纸只此一家,别无分设。《四明日报》成为舆论权威,社会骄子。”[12]这是与注重人才的吸收分不开的。

注释

[1]张隆栋《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第一章第四节

[2]《宁波新闻纵横》第15,16页

[3]《宁波新闻出版谈往录》第3页

[4](庄禹梅《宁波报刊史略》,《宁波新闻出版谈往录》第14辑4页)

[5]《宁波新闻出版谈往录》第37页

[6]《宁波新闻出版谈往录》第63页

[7] 见《四明日报》附刊《新谈助》

[8] 见《四明日报》附刊《新谈助》

[9]见《四明日报》附刊《新谈助》

[10]见《四明日报》附刊《新谈助》

[11]《宁波艺文什志》第28页

[12]《宁波新闻出版谈往录》第37页

第三节宁波旅沪同乡会报刊的创办

宁波旅沪同乡会报刊是宁波新闻传播史上的独特现象,是近代宁波籍商人上海发展与发达的历史见证。它们真实地记录了早期宁波籍人士闯荡上海,披荆斩棘,艰苦创业而终致成绩卓然的发展旅程,以及他们成功后不忘故园,渴慕乡情,捐资赈灾,联络乡党,共谋宁波的经济发展与文化教育事业的成长壮大而倾注的片片情谊。也是研究近代宁波商人沪上成长的第一手材料。

一、宁波旅沪同乡会报刊的产生

宁波与上海一水之隔,两地联系十分密切。上海开埠后,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吸引大量国外殖民者在此驻足,迅速成为冒险家的乐园。是当时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工商业都市及中国的新闻中心。宁波人素有经商之才,古有“无宁不成市”之说。宁波商人活跃于全国各大都市,上海自然是首选之地。甬人“挈子携妻游申者更难悉数”[1]。以至“上海居民中,宁波人占相当大的比数,在清末估计已达40万人。”[2]宁波人在上海经商,兴办实业,成绩卓著,逐渐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商帮组织。1910年,慈溪人洪宝斋创议组织“四明旅沪同乡会”,地址在汉口路。1910年改称“宁波旅沪同乡会”,设事务所于福州路。宁波旅沪同乡会是“以集合同乡力量,推进社会建设,发挥自治精神,并谋同乡之福利为宗旨。”[3]宁波旅沪同乡会成立后,做了不少有利家乡的

事业,在社会救济和办学方面尤为突出。除了上海,北京、天津、汉口等地也是宁波籍商人活动的重要地域,而且成绩斐然。成为后来享誉海内外的商帮体系——宁波帮。宁波旅沪同乡会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团结各工商业者,共谋发展,互通讯息,加强联系。随着旅沪人数的逐渐增加,在沪甬人沟通信息,获知家乡情况,传递商情的要求日益迫切。创办报纸,传播信息的工作提到日程。他们希望通过创办报刊以广消息,了解家乡情况,加强旅外人士联系和相互提携。在这种要求的驱使下,旅沪宁波人士创办了一批在当时卓有影响的旅沪同乡报刊。

宁波旅沪同乡会报刊与旅沪同乡会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早在辛亥革命前期,留日归来的进步青年陈屺怀、钟期光、洪佛矢等人就以旅沪同乡会名义创办了《宁波白报话》,开创甬人于沪上办报之先河。此后,旅沪甬人办报举动络绎不绝。这些报刊均把谋求宁波地方自治,发展民族工商业,共促家乡繁荣,沟通旅外甬人信息作为创办的旨归。在异地创办如此众多的家乡报纸,实为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的独特现象。

二、《宁波旅沪同乡会月报》

《宁波旅沪同乡会月报》创刊于1921年6月l5日。 1—9期由江觉斋义务主编。1924年5月第10期起由洪达观任主编,至1929年7月止,出版72期。1929年8月第73期起,由余道味主编,至1937年7月出至168期,抗战爆后停刊。1946年9月10日复刊,改名《宁波旅沪同乡会会刊》。

《宁波旅沪同乡会月报》是旅沪宁波同乡之喉舌。设有插图、本会纪事、公学报告、七邑实业近闻、梅讯竹报、乡人潜德谈、杂俎、明州轶事、飞鳧山馆笔记、乡音考、专件、短篇小说等栏目。载有论著、专著、会务报告等,讨论甬属各地应兴应革诸事及计划,另有人物介绍、撰赞乡人之嘉言懿行与潜德、故乡近讯、甬地游记等。

《宁波旅沪同乡会月报》在第二号的《叙例》中说:

甬之为郡,濒海而治,竭其地之所入,不足以资生。聚者若士、若农、若商,冒霜露,涉波涛,北走燕齐,南浮江淮,履而出齐,重而返者,比比皆是,而尤以上海为尾闾。舟车往还,里巷聚处,岁时伏腊,会操土音。虽汉邑新丰,不是过己,自同乡会创而合群之谊明,自会所成而燕闲之处集,前轨既接来轸,方道邦人君子,莫肯惮劳集议,旃幕揖让。樽俎匹夫不获,引以为耻,彬彬乎质文大备焉。比而录之,用审当世,亦年经月纬例也。

这篇叙例说明宁波地处海滨,土地狭小而贫瘠,所产不足以养生。宁波人为了谋生,无论士、农、工、商都要奔走四方,北到燕齐,南至江淮,而聚居上海经商办实业者为众。自从上海创办了同乡会组织,旅居上海的宁波人可以“合群之谊明”,“燕闲之处集”。创办同乡会报刊也可以把旅居上海的宁波人之情况“比而录之,用审当世”,起到沟通乡谊,联络乡情的目的作用。

在《函牍录要》栏目中有《止浙江督军书》、《致镇海水上警察厅函》、《致无锡赵知事函》、《无锡赵知事复函》、《致宁波警察厅函》、《宁波警察厅复函》等内容。

在《本会纪事》栏中有一篇《演讲会纪略》,记述了宁波旅沪同乡会邀请医学士余云岫演讲《夏令卫生》;韩镜湖主讲《空气之利用》的事情:

“六月十九日晚间举行第四次演讲会,由医学士余云岫君主讲,讲题为《夏令卫生》,到会者约三百余人。同月二十五日晚间举行第五次演讲会,由韩镜湖君主讲,讲题为《空气之利用》,并用器具随时试验,到会者计二百十二人。”

《本会纪事》栏目中还介绍了宁波旅沪同乡会会所中各楼层的用途。如三楼设有《藏书室》和《阅报室》。《藏书室》介绍了会所藏书的情况。《阅报室》介绍了三楼阅报室订阅的报刊、杂志情况。五楼设有健身室,《健身室》一文介绍了拥有的器具及参加健身的情况。

会所的四楼是陈列室,《陈列室》一文介绍陈列的品类。《公学报告》栏目专门报道旅沪

同乡会所办公学情况,立有《宁波同乡会旅沪公学草章》。草章内容包括办学宗旨、公学名称、公学编制、公学学额、入学学龄、学年时间、学期、休假期、学科等九方面,并附有《国民科科目及每周授课时数表》。

《宁属水灾急赈会纪事》栏专门报道宁属各地受灾情况,以及各行业赈灾情况,有《募捐启》、各种电文、公函、私函等。

《各界投稿》栏目欢迎各界给《旅沪同乡会月报》投稿,并提出了投稿的要求,并刊有《同乡会之我的意见谈》长文。

《国外通讯》栏目报道国外最新发展,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求学、谋生、生活等情况。如第二号有《法国勤工俭学学生之呼吁》、《美国育婴孩之善法》。

《七邑拾闻》栏目介绍宁属七邑的最新情况,内容丰富多彩,无所不包,如介绍定海公学学堂落成的文章《定海公学落成》,介绍旅沪成功人士热心办学的《热心办学之可嘉》,另外还有《劝学所迁移地址》、《创设义庄类志》、《修建忠孝节孝祠》、《兴建成仁祠》、《粹成阳伞厂赴沪陈列》、《云龙学校开校志盛》等,从不同侧面报道了宁属七邑近况。

在这一栏目中还有报道宁波人在上海之外的地方建立同乡会组织的事情,如旅居杭州的奉化人建立奉化旅杭同乡会的《奉化旅杭同乡近讯》:“奉化旅杭人士各界俱有人数众多,故同乡会之设势不可少。今年春间,该县旅杭商学两界有鉴于斯,组织奉化旅杭同乡会联络乡谊并以主持会馆(即旧奉化试馆),公举江内民为会长,胡振亨为副会长。”

《杂俎》专栏刊载有关宁波的闻人逸事,旧文诗词,历史典故,唱和酬作,游记杂感等内容。第三号刊有《钱达三先生诔词》、《重修元贞桥碑记》、《海上呈文社诸公近作》、《次韵鄮山旧民海上作》、《九日感怀再叠鄮山旧民韵》、《次韵鄮山旧民海上作》等文章。

《宁波旅沪同乡会月报》在出版四期后,因经费原因,于1922(民国11年)2月停刊。同年11月由江起鲲(觉斋)负责编辑第五号,序号接前四号。第五号的显著特点是在月报前几页增加了大量广告,以弥补经费之不足。在民国1922(民国11年)11月的第五号的《续刊月报缘起》提到了与此相关的问题:

本会月报创始于民国千年会所落成后之六月十五日,迄十一年二月中止,计已刊行者凡四册。内容丰富,举吾宁属各县之古迹或风景画片,以及经过之会务并同乡各界一切事实、文艺、杂志等,览者早已窥知内蕴,无俟多述。顾自二月迄今,已九阅月,而搁笔未举,抱憾良深。盖困于经费无出,继续为难。今则陈君蓉馆励君建俟,慨然于此事之不容久废,爰急起与袁明山商所以续刊之法,而以纂辑义务付托于文社诸君。其印工纸料诸费,则请旅沪同乡商店赐登告白以资助力,两者各有所出。斯本会得永远有月报之刊行。

文章阐述了《宁波旅沪同乡会月报》因经费支绌而停刊的问题,并提请各在沪经商、办实业的人士在本刊登载广告,以解决月报出版的经费问题。

在第五号《本报特别启事》中向同乡会成员提出了《征集先代轶事》、《征集会员消息》、《招登广告》、《分送本报》等建议。在《招登广告》中说:“本报以经费为无,全赖同乡热诚设法补助,今特辟广告一栏,请各商号赐登既充公费,亦得营业,实两利之道也,其定例另详于后。”表明《宁波旅沪同乡会月报》希望诸成员以刊登广告的形式对报刊给予支持。

《宁波旅沪同乡会月报》第五期增加了《会员消息》、《九老会唱和集》、《杂纂(救治水灾之根本计划)》、《轶事》等栏目。1923年(民国12年)3月第六号又增加了《明州轶事》、《乡音考》等栏目。1924年(民国13年)第十七期又增加了《七邑实业近闻》、《明州轶事》、《乡邦稽古录》等栏目。在本期的《七邑实业近闻》栏目中有《农校采用窒素肥料》、《小港电灯公司行将开幕》、《造林场妆辟畜牧》等关于宁波七邑的新闻报道。

1924年5月第10期起《宁波旅沪同乡会月报》由洪达观任主编,名称改为《宁波同乡会月刊》,至1929年7月止,出版72期。

1925年5月30日,上海爆发了五卅惨案,《宁波旅沪同乡会月刊》在1925年第23期

报道了宁波各界抗议帝国主义侵略者枪杀我工人,屠杀我同胞的罪行。《甬人国耻痛》、《氛星社热心五卅运动》、《亚细亚华职员损资济工》、《洋货绸缎同业自动抵制》、《西药业对英日实行经济绝交》、《洋广业等自动与英日经济绝交》、《苦工捐助款项之可风》、《斐迪校西崽之爱国》、《商业大舞台演剧募捐》、《信客节用援助工人》、《宁波外交后援会通告》、《应烈士投海之详情》等,从不同行业,不同侧面对宁波人民抗议英、日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暴行进行了全面报道,而且这种报道一直持续到年末仍未停止。在1925年(民国14年)11月出版的第二十八期仍在刊登宁波各界抵制日货、英货,开办国货商场,建立民族工业,弘扬国货的报道。在《七邑实业近闻》中提到《国货商场开幕志盛》、《镇商办国化商场之动机》、《组织丽象针织厂佳音》、《开办肥皂厂之行声》等,报道宁波市及各县开办国货商场,建立民族工商企业,抵制英、日货的冲击,表明爱国立场。

20世纪20年代初,宁波人在上海创办的以旅沪同乡会为背景的报刊还有宁波旅沪学会于1923年出版的《宁波杂志》,仅出第1卷第1期即告停刊。上海宁波周报馆编辑发行的《宁波周报》,编辑张静庐、汪北平,1924年8月20日创刊,同年12月出版19期后停刊。

注释

[1]《上海碑刻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2]《宁波旅沪同乡会》,见《宁波文史资料》第五辑

[3]董启俊《宁波旅沪同乡会》。见《宁波文史资料》第五辑

第四节企业报刊、专业报刊与通讯社

一、企业报刊

宁波的民族资产阶级也在五四运动中有所觉醒。五四运动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和工人运动的深入开展,民族资产阶级为了谋求自身发展,打出“振兴工业”的旗帜,创办属于自己的报刊。1915年11月15日创办的《宁波工厂周刊》是宁波新闻传播史上第一份“企业报”,也是反映五四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倾向的刊物。

《宁波工厂周刊》的主笔是林端甫,内容有讲演、世界观、国内要闻、厂务丛载、艺徒成绩、常识、修养、俱乐部、专件、专著等。周刊向职工灌输技术知识,介绍各国工业发展、劳动状况,提倡振兴实业,周刊反映了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国封建统治者轻易地把中国主权拱手让给帝国主义深表不满,但是终未能像广大劳动人民那样喊出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而是软弱地责备和埋怨自己:“我们中国,平时不知道振兴工业,多开工厂,到了和外国决裂的时候,就大家提倡抵制他们的货。”[1]这十分典型地反映了在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浪潮中,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该刊于1920年1月31日停刊。

《劳星》,1925年5月1日创刊,月刊,四开四版,每月1日出版。由少数印刷工人集资创办,办事处设在钧和印刷公司排字部。宗旨是“冀以微细之鸣声,唤醒被压迫之同胞”,“为劳力同志交换意见,增进知识,达到真正自由”。创刊号有《切身问题》、《我之对于劳工同胞之商榷》等文。

二、专业报刊

五四运动的思想解放和新文化运动的勃兴带来了专业报刊的发达。各种团体、组织、机构和行业为了表达思想、发表观点、传播科技知识创办了大量的专业报刊。这些报刊成为宁波近代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医药卫生方面的有:

《医药卫生报》,其前身是《卫生杂志》。《卫生杂志》于1911年创刊,徐友丞编,出至57期。1918年改称《医药卫生报》,1920年停刊,出25期。

《余姚医药卫生报》,1918年创刊,余姚中华卫生公会主办,出刊57期,1921年停刊。

农林方面的有:

《农林报》,1924年4月创刊,先是月刊,后改为半月刊,宁波农林报馆出版。

《农林品种报》,1924秋创刊,4开4版,不定期刊,奉化尚田勤生农局总办事处主办。《中华农报》,1925年2月创刊,周刊,奉化尚田八乡岩浙东垦务处主办。

《中华农报》,1925年2月创刊,周刊,逸农主编,社址在江北岸傅家道头57号。《农林讲义》,1925年5月创刊,8开4版,雷树栅主编,宁波中国农林技学互研所出版。

《农国周报》,1925年8月创刊,4开4版,不定期刊,宁波农国周报馆主办。

《农趣》,1926年2月创刊,8开4版,旬刊,华棋,山农主编,鄞县东吴山逸农场主办。

教育方面的有:

《教育月刊》,1926年创刊,月刊,王任叔、俞汝鍠主编,奉化教育会主办。

三、宁波近代通讯社的产生

宁波近代新闻传播史上最早出现的通讯社是宁波通讯社。该社创建于1923年9月,社址在宁波市区县学街。1941年宁波沦陷后停止发稿。抗战胜利后,又重新组织宁波通讯社,向报社、电台发稿。[2]

注释

[1]何守先《宁波新闻纵横》第22页。,宁波出版社1997年

[2]《宁波新闻出版谈往录》第155页,宁波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3年。

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章节题库 第二章 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圣才出品】

第二章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名词解释 1.《泰晤士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上海财大2009年研;暨南大学2009年研;南开大学2005年研;华中科大2003年研] 答:《泰晤士报》是英国历史最悠久、最有权威、消息灵通可靠的报纸,创办于1785年1月1日。原名《每日环球记录报》(Daily Universal Register),创办人是印刷商约翰·沃尔特,1788年改为现名。该报自称办报方针为“独立地、客观地报道事实”,“报道发展中的历史”。但在政治倾向上,它实际上是英国政府的喉舌,在重大的国内外问题上,反映官方意图。《泰晤士报》报道严肃,内容详尽。它重视国际国内大事报道,对重要文件刊登详尽。它也重视言论,社论版一边刊登社论,一边刊登读者评论。该报每天40版左右,分两大部分:一是国内外新闻、评论、文化艺术、书评;二是商业、金融、体育、广播电视和娱乐。版面比较清晰、紧凑,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工商金融界和知识界。 2.《北极星报》[华中师大2007年研;北大2005年研] 答:《北极星报》是英国宪章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工人报纸,1837年11月11日创刊于英国北方城市利兹,英文,创办人和主编是菲·奥康瑙尔。最初是一家地方性的宪章派周报,但很快发展为英国发行量最大的工人报纸,最高销数达到1.09万份。1844年11月,该报从利兹迁到伦敦出版,成为宪章派左翼实际上的中央机关报。该报报道面很宽,注重时效,文字激昂。40年代起,宪章运动新一代的左翼领袖乔·哈尼、厄·琼斯亦成为该报的编辑。从1843年起,恩格斯是该报的通讯员。1847年,《北极星报》和马克思、恩格斯编辑的《德意志—布鲁塞尔报》,以及法国的《改革报》,结成了进步报刊同盟。随着英国宪章运动的

中国新闻事业史

00653中国新闻事业史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 新闻史是新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闻史》课程研究的是中国新闻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衍变规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必修课。 (二)本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了解新闻有史以来的报刊活动、新闻思想;把握新闻与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关系;认识、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新闻现象;增强对有影响的个报的了解。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二)学习要求: 掌握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了解邸报、民报等的发展与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古代新闻传播活动 一、识记: 1.金石碑刻 2.“露布” 二、领会: 1.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传播形式。 2.语言传播。 3.文字传播。 三、理解与运用: 报刊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二节邸报 一、识记:

1.邸报 2.开元杂报 3.敦煌进奏院状 二、领会: 1.邸报在各时代的发展与特点。 2.邸报的作用。 三、理解运用: 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第三节民报 一、识记: 1.小报 2.京报 二、领会: 1.小报的产生、性质及其特点。 2.小报的内容与发行。 3.小报与邸报的异同。 4.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5.京报的内容与发行。 6.京报与邸报的异同。 第二章近代报刊之始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中国近代报刊起始阶段的整体情况与主要报刊。 (二)学习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报刊起始阶段的整体情况,掌握《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万国公报》、《上海新报》、《申报》、《新闻报》等主要报刊。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概说 一、识记: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2.《蜜蜂华报》 3.《中国丛报》 二、领会: 1.中国近代报业产生的特殊性、背景及其作用。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蜜蜂华报》、《中国丛报》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

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章节题库 第六章 新闻通讯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圣才出品】

第六章新闻通讯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名词解释 1.路透社(REUTERS)[南开大学2010年研;清华大学2005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04年研] 答:路透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也是英国创办最早的通讯社。1851年由保罗·路透创办于伦敦。路透社的主要业务分为两大类:向报社、电台提供时事新闻;向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信息。路透社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于世。另外,它的经济和体育新闻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2.哈瓦斯通讯社[南京大学2008年研;华中师大2007年研] 答:哈瓦斯通讯社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同时也是二战前法国最有实力的通讯社。该社由夏尔·哈瓦斯于1835年12月创立于巴黎。巴黎几十家报纸以及许多机关、公司和个人陆续成了它的订户。哈瓦斯社的供稿原则是“迅速和优质”,为此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改进传递新闻的方式。初期曾依靠快马传送,1837年开始使用信鸽,1845年该社在国内线上开始用电报传送新闻,70年代该社通过海底电缆把新闻业务扩展到了拉丁美洲。进入20世纪,哈瓦斯社的业务继续发展,但是2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哈瓦斯通讯社的财政趋于恶化,于是越来越依靠政府补助维持,新闻播发日益明显地体现官方意向,被人们视为半官方的通讯社。1940年德军侵占法国,哈瓦斯社随之瓦解。 3.中东通讯社[人大2007年研] 答:中东通讯社是埃及共和国唯一的官方通讯社,外文简称MENA,简称中东社。是

中东和阿拉伯地区成立最早的通讯社,总社在开罗。1956年由埃及两大日报和两大出版社筹资成立,1960年收归国有。1980年由埃及协商委员会遴选该社董事会主席和两名主编。国内有26个分社。国外有15个分社和记者站,大多集中在中东和北非各国。每天用阿拉伯、英、法3种文字发稿。着重报道埃及、中东、非洲和不结盟国家的事务。设有图片部和电视新闻部,向国内外提供或交换图片和电视新闻。还为中东和非洲国家的通讯社培训人员。 4.沃尔夫通讯社[北大2012年研;华中师大2010年研] 答:沃尔夫通讯社是指德国第一家通讯社,建立于1849年,创办人是贝纳德·瓦尔夫,也是世界上最早及规模最大的通讯社之一。初期主要利用电报收集和发布股票行情和经济信息,与普鲁士政府关系密切。后来逐步增发政治新闻和其它非经济信息,成为德国报刊重要的新闻供应者。1859年起,沃尔夫通讯社与路透社、哈瓦斯社签订新闻稿交换合约,成为19世纪欧洲三大通讯社之一。1870年,路透社、哈瓦斯社和沃尔沃夫社以及美联社签订三社四边协议,把世界划分为四大势力范围,在每一势力范围内,只由一家通讯社负责新闻的采访与发布。沃尔沃夫社负责的地区包括德国、奥地利、北欧、俄国、巴尔干等地。一战后降格为国内通讯社,1933年希特勒将它接管,改组为德国通讯社。 5.美联社[西南大学2010年研;清华大学2008年研] 答:美国联合通讯社Associated Press简称美联社,是由各成员单位联合组成的合作型机构。是美国最大的通讯社,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新闻采访机构之一。总部在纽约。1848年创立于芝加哥,前身为港口新闻联合社,由当时纽约《太阳报》等6家报纸组合而成,1875年更名纽约联合新闻社,1892年经过改组,使用现名。最初按其章程规定,稿

【新闻传播】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以及练习题(有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及练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程讲授的是中国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所以要确立“史”的概念,从宏观上把握课本,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同时,要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在新闻史上产生重大作用的人物要掌握其生平、重要的报刊活动,主要的新闻思想,并且能正确加以评价,在评价时绝不能用当今的眼光去苛求历史上的报人和报刊,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及当时的时代趋势去分析和评价。如何来组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呢?本文试着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本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概述 第一章: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察世俗每月统计考》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万国公报》的西学介绍与变法宣传;《申报》改革及其借鉴与启示作用;如何评价在华外报 第三章:王韬和他的《循环日报》;时务文体;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新闻思想;《新民丛报》 第四章:《中国日报》;《苏报》和“苏报案”的成因、结局和意义;竖三民;《大公报》;《明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第五章:横三民;黄远生;邵飘萍;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概况 第六章:李大钊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和《新青年》在建党过程中的作用;五四前,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第七章:《申报》的改革;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第八章:《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邹韬奋;范长江及西北通讯 第九章:《新华日报》;国民党新闻检查;《解放日报》 第十章:反“客里空”及其现实作用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报纸最普遍的称呼邸报一词最早出现于()

新闻事业管理第六章

第六章新闻媒介的广告业务 广告业务及其地位与作用 ·广告编排与定价 ·广告推广与调查 ·广告管理与伦理 第一节广告业务及其在媒介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新闻媒介的广告业务 ?广告: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对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所做的介绍和宣传。 ?广告活动的主体分为: ?广告主: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者 ?广告公司:受委托做广告者 ?传播媒介:发布广告者 ?新闻媒介广告业务的内容: ?1、承接 ?新闻媒介一般都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广告业务的承接工作。 ?广告部门在承接广告业务时要做到“一证三清”,即证明材料齐,广告内容清,广告文字清楚(特别是单位名称、地名、人名、产品名称),认播(刊)手续清。 ?2、审查。 ?为保证广告传播活动的社会效益,防止出现诈骗广告或不真实广告,广告部门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严肃负责的态度进行广告审查工作。 ?广告审查工作的内容:对广告主的审查(营业执照,质检证明,真实性证明)和对广告内容的审查(依据《广告法》) ?审查者要求:眼光、见识和态度原则 ?3、编排。对客户送交的广告稿要进行编辑、排版、校对,要安排广告版面。 ?了解广告版面编排的要求:墨色浓淡、视觉冲击力、画面感等协调统一与重点突出。 ?4、收费。广告版面是新闻媒介出售给客户的一种商品。 ?收取广告版面出售费的两种方式,主要是: ?一是先发布广告,然后凭已发布的广告向客户收取费用; ?二是洽订广告版面时就收费,收费后再发布广告。 ?5、推广。广告推广也是媒介广告业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6、效果调查。媒体广告效果调查,即对某一广告刊播后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调查。 这是广告管理的基础,为及时修正广告方案,重新审定广告预算提供依据。广告效果测定可分为广告传播效果测定和广告促销效果测定。前者测定广告信息传播给受众的程度和受众的态度变化程度,以此来衡量广告效果。后者测定销售额的增长幅度,作为衡量广告效果的尺度。 ?效果调查的三个阶段:发布前——调查预测;播出中——跟踪调查;结束后——调查测定。 ?二、广告业务在媒介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 ?1,广告业务是现代新闻媒介最重要的经营活动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中国新闻事业史》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定本制度 2、《时务报》 3、黄远生 4、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5、《红星报》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2、述中国早期广播事业的诞生情况 3、简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办和宣传工作 三、论述题(40分) 1、试分析近代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影响(15分) 2、试分析范长江的主要新闻活动和事迹(10分)结合实际谈谈你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15分) 《中国新闻事业史》模拟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2、时务文体 3、邵飘萍 4、《向导》周报 5、红色中华通讯社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苏报案”发生的过程 2、简述维新派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3、简述国统区的“拒检运动” 三、论述题(40分) 1、试分析《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15分) 2、试分析邹韬奋的主要新闻活动和事迹(10分)结合实际谈谈你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15分) 试卷参考答案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定本制度: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宋王朝制定“定本制度”,所谓“定本”,指进奏院要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相关部门审查,即审查通过的样本为“定本”。 2、《时务报》:1896年8月在上海创刊,是维新派的著名报刊。梁启超主编,发表了许多维新变法的主张,著名的有《变法通议》,1898年8月停刊。 3、黄远生:民国初年名记者,提出新闻记者的“四能”。善写新闻通讯,作品深受读者欢迎。

4、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我国第一个新闻研究团体,1918年10月成立,该会以研究新闻原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专业只发展为宗旨。 5、《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1931年12月在瑞金创刊,遵义会议前邓小平主编。后来由陆定一主编。《红星报》内容丰富、生动,对提高红军的政治觉悟帮助很大。 二、简答题 1、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是从原始社会就开始的。语言产生之前,人类用声音、动作、符号、图画、雕刻、绳结、烟火、实物表意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活动。语言产生后主要靠口语交流。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出现以后,新闻有了便捷的载体,《春秋》、《左传》之类的历史文献出现传播新闻的记载,但许多信息仍然主要是口语传播的。 2、中国早期广播发展:外国人最先在上海办广播电台,国人办得最早的是哈尔滨广播电台,不久沈阳、天津、北京也相继出现广播电台,至此广播在我国开始发展。 3、延安台建立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广播工作者克服技术上的很多困难,该台于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延安台报道了皖南事变的真相等,它的建立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和日伪对根据地的新闻封锁。 三、论述题 1、近代外国人办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报刊观念、报刊内容形式和物质技术等方面。 2、范长江是著名新闻记者,20世纪30年代两次去西北采访,其《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客观、公正的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情况,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共产党领导人生动形象,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影响。 试卷参考答案模拟试题二:

中国新闻史上几次重大的新闻事业的改革或调整的概括总结

中国新闻史上几次重大的新闻事业的改革或调整的概括总结 新闻事业的改革 从五四运动至今,我国的新闻史经历了多次的新闻事业的改革,其中以五四运动时期,延安《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解放区的反“客里空”运动;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的四次改革最为重大,而且影响深远。 首先,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我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新闻工作也在多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一)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二)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广泛使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三)新文风的出现;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使用新式标点符号。(四)副刊的革新;改变副刊原来格调不高,不少副刊还充斥低级趣味的、黄色的内容的情况,改为大力宣传反封建的民族主义思想,并开始介绍社会主义思潮。(五)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头版头条设为最新发生的国内重大新闻,多设了专栏。聘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外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使国内外消息、通讯比重增加,并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六)开始了新闻学研究。 经过五四时期的新闻改革工作,我国的新闻事业渐渐的向现代化转化。有着深刻而深远的意义。 其次,我们先谈谈有关《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的相关内容。 1942年春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整风运动。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核心是反对主观主义,旨在从思想上清算党内历次“左”右倾错误路线,尤其是清算王明的错误并肃清其流毒,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作风。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一次马列主义的教育运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前列,实行改版,树立了典范。改版前夕,毛泽东和博古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了有七十多人参加的《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毛泽东在最后作了重要讲话

中国新闻事业史模拟题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模拟题(一) 一,简答题 1,简述宋代官报系统革新的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之一,但主要是朝廷控制的官报和邸报。 在宋代,由于官报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首次出现了另一种形态的报纸——小报,可以称之为中国早期的民营报纸。 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改革,这些改革使得唐代时隶属朝廷的新闻媒介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中央政府不再将发布新闻的职责交由地方行政机构,而是直接垄断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即“凡朝廷已行之命令,已定之差除,皆以达于四方”。换句话说,在宋代时,已经出现了一个类似于今天的通讯社一样的机构,但这个通讯社只能有一个,而且隶属国家。 宋代的官方新闻发布机构是都进奏院,实际上是把唐代的所有进奏院合并到一起,后来直接称作进奏院。进奏院负责的发布官方文书,而在进奏院任职的地方官员负责挑选并摘抄与自己所负责地方有关的内容,然后将其交给地方官员或是中央相关机构。他们摘抄的内容只是朝政信息、皇帝谕旨和大臣奏章,宋代不许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抄录并公开发布的官方文书,被成为邸报。 在如此严格的规定下,新闻审核制度自然而然地诞生了。北宋真宗时,皇帝下诏要求进奏院将准备发布的文书每五天向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报备,由枢密院审查批准才能发布。到了南宋,我国做早的新闻检查制度——“定本制度”诞生。在南宋,邸报的编定由最高国务机关门下后省负责,门下后省官员官员“判报”后出“定本” (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样报)后才能发布。知道宋神宗王安石变法后,定本制度才被取消。 由中央政府直接编辑和发行是宋代官报的最大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末年临安已经出现以卖邸报报为生的人,南宋的临安更有卖邸报的店铺。邸报成了面向社会广大受众的商品,可见人们对新闻的需求日益增长。 虽然邸报允许公开发售,但卖报的人或是店铺都是由官方认可指定的,甚至还要特派地基官员为报纸担保,一旦报纸内容出现问题,这些担保人立刻受到惩罚。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宋代如此高压严苛的传播制度下,广大人民的新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时候,非法的报纸便出现了。 这些非法的报纸被称为“小报”,“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朝廷屡禁不止,衍生至日后的各朝代。 在北宋仁宗时期,发生了“诸路进奏官报状之外别录单状”。这读起来十分拗口的事件是说,在北宋开始有一些负责抄录新闻的官员,将一些“不让往外播”的新闻抄录下来并另行传播。到了南宋宋神宗时期,“小报”已经发展到“印卖都市”的程度了,这说明我国在11世纪已经有了印刷新闻。小报的内容是朝廷上还没有定论的事、朝廷百官言论、街市传闻,甚至有些编者的杜撰捏造。 小报还有一批“记者”,这些人“以探报此等事为生”。南宋末年,赵升的《朝野类要》有记载:“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私衷小报、率有泄漏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意思是,在中央负责摘抄邸报的人都心向“小报”,这些人是“小报”的记者,探访朝廷秘闻。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2,简述我国新闻教育和研究开端的情况。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宣告成立,向校内外公开招收会员,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一直活动到1920年12月。该会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被推选兼任会长。学会聘有两名导师:一是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学会副会长徐宝璜;一是《京报》社长、名记者邵飘萍。该会的宗旨是:“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

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

第一章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古代的新闻传播 1.原始新闻传播 人类在几百万年前,出于共谋生存的需要,相互之间就有种种简单的信息交流。这是一种蒙昧状态下的十分原始的信息传播,是前语言时期的信息传播。 2.口语新闻传播 (1)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此以后,口头的语言传播就成了人类主要的传播形式,成了联系社会成员的基本纽带。 (2)随着社会的发展,口头语言传播的具体方式不断丰富,日趋多样。新闻性最强的口头传播,往往出现在战争或其他重大事变中。

(3)在口头语言成为主要传播形式的同时,人类成员还保留着种种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还逐步采取标记、声光、图式等多种手段辅助新闻信息的传播。 ①标记传播 这是指借助一定的物品或记号来传递信息,例如实物借代、结绳记事等。 ②声光传播 这是指借助声光信号来传递信息,例如敲击响器、吹奏号角、点燃烽火等。声光传播的距离比较远,排列组合有较多的变化,表达的意思也可以更加复杂。 ③图式传播 这是指用简单的符号或图画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它是较为高级的辅助手段,通常被认为是文字传播的发轫。 3.手写新闻传播 (1)随着文字和书写工具的诞生,出现了手写新闻传播,后来它又渐渐上升为主要的新闻传播形式。 ①最早的文字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文字大部分由表形向表意、表音演进,衍生出各种字母文字,而且形体日益简化,书写日益便利。 ②早期的书写工具是各种简陋的自然材料。人工造纸的技术则起源于中国。这一技术后来经中亚、阿拉伯地区传入欧洲,为各国采用。 (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 它标志着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有了文字书写,就有了手写的新闻传播,这种传播突破了口头传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局限,可以使信息传播的容量更大、内容更准确、距离更远、留存的时间更长久。 (3)在古代手写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种形式历来受到史家的注意。一种是公告式的,

考研备考重难点全解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四章)

考研备考重难点全解::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四章) 第四章辛亥革命时期前后的新闻事业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 1、《中国日报》:1900年1月25日于香港由陈少白主持创刊,兴中会第一个机关报,打破了改良派垄断阵地的局面。1902年与报黄牌广州《岭南报》展开笔战的第一次交锋。报馆既是革命宣传阵地,又是革命联络指挥机关。 2、《开智录》(横滨,1900),由郑贯公(号自立)任主编,冯懋龙(号自由)、冯斯栾(号自强)任撰述,人称“三自”,《译书汇编》(东京,1900)、《国民报》(1901,东京)、《游学编译》(东京,1902)、《浙江潮》(东京,1903,发表了鲁迅第一篇小说《斯巴达之魂》)等革命派海外报刊。 3、《苏报》和“苏报案” ①《苏报》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舆论报刊,②1896年在上海由胡璋创办,内容低劣。1900年由陈范接办后同情革命,渐成旗帜鲜明的革命派报纸;③章士钊担任主笔后,连续发表十几篇富有革命色彩的评论文章,《苏报》成为资产阶级的言论机关报,因发表章太炎写的《革命军序》介绍著名革命家邹荣《革命军》,引起清政府注意;④1903年6月29日,《苏报》发表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蓄谋已久的清政府勾结租界当局,查封《苏报》馆,逮捕章太炎等五人。⑤章太炎、邹荣被捕后,一场以洋人为法官,清政府为原告,《苏报》为被告的特殊审判上演,章太炎、邹荣被判永久监禁,章太炎、邹荣以法庭为讲坛,揭露清政府压制言论和卖国求荣的罪行。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最后改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荣两年,《苏报》永远停刊,史称“苏报案”。 4《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章太炎。 (1)《民报》: ①它是中国同盟会的第一个机关报,也是最主要的机关报,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报刊。它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近代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形成了国人办报的第二个高潮。②1905年11月26日在东京创办,主编有胡汉民、章太炎等;③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首先提出“三民主义”和同盟会十六字纲领。④《民报》与保皇派刊物《新民丛报》展开大论战,使资产阶级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2)大论战: ①20世纪初,革命派与保皇派的激烈论战主要在《民报》与《新民丛报》之间展开,历时两年,双方投入的报刊达几十种之多;②《民报》一创刊,就全力以赴宣传“三民主义”,主动向保皇派机关报《新民丛报》发起攻击,公开批驳康梁的“君主立宪”主张; ③双方论战集中在三个方面:a、革命,还是改良?b、建立民主共和国,还是是实行君主立宪?c、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④《民报》由“以文章排满的骁将”章太炎为主帅,《新民丛报》的文章则出自“言论界之骄子”梁启超之手,最后以改良派失败而告终。⑤经过大论战,保皇派一蹶不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三民主义深入人心,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 (3)章太炎: ①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职业报人、学者;②1903年因“苏报案”在报界声名大振,后担任《民报》主编,充当“以文章排满的骁将”;③生性耿直,为争取新闻自由,求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圣才出品】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6.1 结构脉络图

6.2 本章要点详解 一、《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1.《新青年》及其主编陈独秀

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自第2卷起改为本名,16开,月刊,每出满6号为一卷。从创刊至1922年7月,共出刊9卷54号。 《新青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陈独秀主撰阶段(1915年9月至1917年12月)。1917年初,陈独秀应聘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随之迁到北京出版,并由个人主办发展为拥有一批进步教授、学者参与编撰的同人刊物。 ②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1918年1月至1920年5月)。1918年1月第4卷第1号开始,实行轮值主编,主编者有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主要编撰人有鲁迅、周作人、高一涵、陶孟和、王星拱、陈大齐、张申府等,形成了一个新文化运动宣传的统一战线。 ③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1920年9月至1922年7月)。 (2)陈独秀(1879—1942) 陈独秀早年受到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维新变法的影响,抛弃了传统的仕宦旧途,转向寻求西方新学,多次东渡日本求学考察,并在国内外组织进步团体和报刊书社。 1903年,陈独秀协助章士钊等在上海创办《国民日日报》,担任编辑。1904年与人合作创办《安徽俗话报》半月刊,并任主编。辛亥革命后,陈独秀在日本东京协助章士钊编辑《甲寅》月刊,并在报刊上发表时论,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反对封建专制,激励国民志气,克服“奴隶根性”。1915年夏,陈独秀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危难时局中,毅然回国筹办《青年杂志》,由上海群益书店印刷发行,作为“救国救民”的舆论基地。 陈独秀是《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一共撰写了100多篇政论、专论和杂文。其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带有发刊词性质的《敬告青年》一文,向青年读者提出了六个方

中国新闻事业史教学大纲第14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闻事业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闻事业(1976—今)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为教学重点之一。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了解新时期新闻事业发展变化的情况。了解新闻改革和进展情况。 重点和难点: 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2、改革开放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3、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媒体的发展。 4、中国进入WTO后媒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主要内容: 第一节拨乱反正中的新闻事业 一、新闻界揭批“四人帮”的斗争 新闻界揭露批判了“四人帮”的种种罪行,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拨乱反正。 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平反冤假错案的宣传报道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引发了一场思想解放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障碍,直接推动了平反冤假错案的进行。 三、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恢复和发扬 新闻界学习刘少奇对新闻工作的指示,恢复和发扬了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新闻媒介逐渐摒弃了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宣传模式,开始按新闻规律办事。批评报道得以恢复和加强;读者工作受到重视。 第二节改革开放中的新闻事业 一、加强经济报道,推进经济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新闻报道也随之发生了转移。新闻媒体报道推进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报道了大城市和大企业的改革举措,推进了经济改革。 二、新闻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斗争 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民主自由”,反对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新闻界对其进行了斗争,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 三、新闻改革的起步及其经验教训 随着新闻数量的增加和传播速度的加快,新闻失实的现象时有发生。新闻界学习江泽民和李瑞环对新闻界的讲话,总结经验教训,促进了新闻改革。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其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邓小平南巡讲话反映了全国人民的要求,加快和深化了经济改革。新闻事业的经营管理受到了普遍重视;新闻界和海外的交住日益频繁。 二、新闻业务的改进和新闻传播技术的现代化 新闻界告别了铅与火,改为激光照排,联网编辑,新闻传播技术的现代化促进了新闻业务的发展。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修订版章节题库(五四时期的新闻传播)【圣才出品】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修订版章节题库 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传播 一、名词解释 1.《每周评论》[复旦大学2009~2010年研] 答:《每周评论》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人创办的小型4开政治报纸,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于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次年8月被北洋政府查禁。《每周评论》不仅政治思想内容丰富,议论精辟,而且在报纸类型上也是一种机关报。它与《新青年》相互配合补充,“重在批评事实”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每周评论》具有统一战线性质,团结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仅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鲜明色彩,而且显示出社会主义倾向。但后因陈独秀被捕和李大钊出走,在胡适主持下,改变了革命的政治方向,转而大肆宣扬实用主义。 2.陈独秀 答: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新青年》的创办人、主编、主要撰稿人。1903年,陈独秀参加编辑由章士钊创办的《国民明报》,1904年与人合办《安徽俗话报》,1914年在日本协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新文化运动。1918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陈独秀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广大青年推崇他是“思想界的明星”。

3.《敬告青年》 答:《敬告青年》是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的一篇带有发刊词性质的文章。该文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打出了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向青年读者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①自主的而非奴隶的;②进步的而非保守的;③进取的而非退隐的;④世界的而非锁国的;⑤实利的而非虚文的;⑥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4.李大钊 答: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他揭开了我国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一页。李大钊积极参与《新青年》的编撰工作,还与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李大钊最早、最热情地歌颂俄国十月革命。他在报刊上连接发表了几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政论,如《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把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写了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简明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他指导创办《工人周刊》、《政治生活》周刊、《民国新报》等报刊,此外还指导过多家报纸杂志的编撰工作。李大钊1927年在北京牺牲。 5.《劳动节纪念号》 答:《劳动节纪念号》是《新青年》杂志1920年出版的第7卷第6号,陈独秀是这一期的主编,他在筹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过程中把当期的《新青年》编成了《劳动节纪念号》。这成为了《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新文化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三章)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三章) 第三章戊戌变法前后的新闻事业 一、国人早期办报主张: 1、林则徐译报汇编《澳门新闻纸》。 2、洪仁玕《资政新篇》(近代新闻史上最早的新闻理论设计)、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王韬《论日报渐行于中土》。 二、国人早期办报活动: 1、《昭文新报》,1873年,汉口,艾小梅,国人在国内所办的最早的近代报纸。 2、王韬和《循环日报》: (1)王韬:①中国近代第一个报刊政论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循环日报》; ②早年游历欧洲诸国,是我国最早提倡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 ③提出了一系列办报主张,并撰写数百篇政论文章,直陈时弊,内容广泛,所著《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 ④确立了报刊政论文风,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循环日报》:①1874年于香港由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创办的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在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②其宗旨为“强中以攮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 ③首创以政论作为报纸的灵魂,对报刊政论文体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3)报刊政论文体:①是我国近代中文报刊出现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政论文体; ②其特点是:直陈时事,浅显通俗,不附典雅; ③在这一文体发展中著名政论家王韬作用最大; ④报刊政论文体对后代影响深远,尤其为梁启超的“时务文体”奠定了基础。 四、维新派报人报刊: 1、康有为与《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 (1)1895年8月17日,维新派第一家报纸《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强学会成立后(11月中旬)更名为《中外纪闻》(梁启超主编),成为其机关报。(康有为在《万国公报》上发表其生平第一篇政论文章《强学会序》) (2)1896年1月在上海创办《强学报》作为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 2、《知新报》,康广仁,1897年2月22日,创刊于澳门,是维新派在华南重要的舆论阵地。 3、《湘学报》,谭嗣同、唐才常,1897年4月22日创刊于长沙。特点:①言论最为大胆;②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报刊。《湘报》,谭嗣同、唐才常,1898年3月7日创刊于长沙,是华中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报刊,被成为全国最好的维新报纸。 4、《国闻报》,严复,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是维新派在华北重要的舆论阵地。特点:①维新党人第一张日报;②严复翻译的《天言论》发表于其旬刊《国闻汇编》;③注重翻译介绍外国报纸书刊,讲究斗争策略,报道了戊戌六君子事件。

2004年4月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试卷答案

2004年4月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试卷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课程代码:0065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邸报在不同朝代有不同名称,其中之一是( ) A.新闻 B.揭帖 C.牌报 D.进奏院状 2.小报产生并流行于(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刊年份是( ) A.1813 B.1815 C.1817 D.1822 4.第一份在北京出版的近代报刊是( ) A.《依泾杂说》 B.《天下新闻》 C.《遐迩贯珍》 D.《中西闻见录》 5.《字林西报》的创刊地点是( ) A.香港 B.广州 C.上海 D.宁波 6.1874年,香港《循环日报》的创办人是( ) A.王韬 B.郑观应 C.容闳 D.郑贯公 7.《时务报》创刊于( ) A.1895 B.1896 C.1897 D.1898 8.《湘报》的主编是( ) A.梁启超 B.熊希龄 C.谭嗣同 D.唐才常 9.《苏报》于1896年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 ) A.胡璋 B.章太炎 C.陈范 D.章士钊 10.郑贯公等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刊物是( ) A.《开智录》 B.《浙江潮》 C.《国民报》 D.《直说》 11.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创刊地点是( ) A.日本横滨 B.美国旧金山 C.日本东京 D.香港 12.中国新闻通讯文体的开拓者是( ) A.徐彬彬 B.邵飘萍 C.黄远生 D.张季鸾 13.《新青年》的创办人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14.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15.中共中央第一个机关报是( ) A.《热血日报》 B.《政治周报》 C.《向导》 D.《前锋》 16.中国第一本新闻学专著是( ) A.《新闻学大意》 B.《实际应用新闻学》 C.《新闻学撮要》 D.《新闻材料采集法》 17.1922年5月正式成为团中央第一个机关报的是( ) A.《先驱》 B.《中国青年》 C.《少年先锋》 D.《青年周刊》 18.中国第一座官办的广播电台是( ) A.北京广播电台 B.上海广播电台 C.天津广播电台 D.哈尔滨广播电台 19.“红中社”的创建年份是( ) A.1930 B.1931 C.1932 D.1933 20.1934年在浙江海宁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的著名报人是( ) A.邵飘萍 B.黄远生 C.史量才 D.沈荩 21.抗战时期,国统区新闻事业最集中的地方是( ) A.桂林 B.重庆 C.贵阳 D.西安 22.1939年10月毛泽东撰写发刊词的党内刊物是( )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一)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一) 2009-07-24 10:33:34| 分类:考研资料 |字号订阅 1、 “京报”—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京报”发展到完备形式,即可以用《京报》来指称。 始于乾隆年代,清中叶以后日趋盛行。 名称开始固定,性质仍属于官场的情报资料,其内容仍是些可以公开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大臣奏章。与前不同的只是有原来分散的雇人抄报,改为统一由民营作坊印刷。 这时,《京报》的性质已经出现变化, a)它继续邸报的余绪,在中央和地方官吏中发行,含有内部参考资料性质 b)它公开销售于民间,只要付钱便可订阅,具有大众传播工具的商品特征。它已不属于政府公报性质。但还不能属于大众传播媒介。因为它只有抄录和印刷人员,没有记者、编辑,只许照章抄录宫门抄、谕旨和奏章,不准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安排版面。 总之,《京报》与以前的同类在体相比,虽有很大不同,但仍没质 2、 《东西洋考》创办的目的和宣传的特点--- (一)办报目的--为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政府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 (二)宣传的特点--虽是宗教性报刊,但已没有解释教义的专文,宗教内容已退居次要地位。

A、言论:不再阐述教义,而是用来宣传中外人士之间的行为准则。 B、科学文化知识:除介绍西方的情况外,还大量介绍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的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 C、新闻信息传播: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绝大部分译自外报,少数录自穗澳的地方新闻,后期也录有些“京报”的材料。该刊所载《新闻纸略论》一文,为中文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它还比较重视贸易活动,后期曾多次看懂中外进出靠贸易的物价表。 D、编辑业务:文字通俗,文章简短,又作连载,每期有目录,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 E、宣传策略:与《察世俗》相同,处处附会儒学,封面印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主编署名“爱汉者”。 3、 香港报业的发展与商业报刊的崛起--- a、鸦片战争后中国报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现象,就是商业性报刊崛起并迅速成为报业发展的主流。 香港最早出现的4家商业性报纸为《中国之友》《香港记录报》《德臣报》《子子喇报》。1860年前,香港的商业性报纸由《德臣报》《香港记录报》《中国之友》三足鼎立。1860年后,形成《子子喇报》与《德臣报》两家对峙的格局。 b、香港的中文商业性报纸,最早是从早已成熟的英文商业报纸中孕育出来。 c、商业性报纸的涌现,推动了新闻时效观念的提高,原来的中文报刊均为月刊、周刊,而中文商业报纸则多为周三刊和日报。通讯手段和采编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印刷条件日趋先进。为争取快速出版,它已报刊已经摆脱了以往的书本形式,形成近代报纸散页出版物的模式。要求信息量大,及时真实,使报纸充分体现新闻纸的特性,一些消闲性的志怪传奇之作被日益排除在新闻之外。

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课后习题 第四章 俄罗斯地区报业的发展和演变)【圣才出品】

第四章俄罗斯地区报业的发展和演变 一、名词解释 1.新旧《火星报》 答:新旧《火星报》是指列宁创刊的《火星报》的两个不同阶段。1900年12月24日,第一期《火星报》在德国莱比锡出版,后为苏联的社会事业的宣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火星报》从52期起,《火星报》的领导权被孟什维克掌握,报纸因此而成为反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工具,此后党内称52期以后的《火星报》为“新《火星报》”,52期之前的为“旧《火星报》”。新《火星报》于1905年停刊。 2.《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答:《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是列宁在《新生活报》第12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文鲜明地指出了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指出: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应当是党的工作的组成部分;党报所创办的报纸应当成为党组织的机关报,要鲜明地宣传党的观点,接受党的监督,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这是对某些资产阶级报人打出的“代表人民利益口号”的旗号,主张报纸应当“无党性”的反击和回应。 3.《真理报》 答:《真理报》是1912年创办的共产党的机关报,在“8·19”事件后作为独立报纸恢复出版,报名旁边的列宁头像以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全部消失。由于经济困难,报社不得不解雇几百名工作人员、关闭几十个驻外记者站,四处招徕广告。1992年3月因经济原因停刊20天。后来有家希腊公司愿意出资合作,才于4月7日复刊。此后曾

经出版过名为《真理报5》的副刊,每星期五随报发行。以后由于同希腊公司发生矛盾,报社内部出现分歧,有一部分人分裂出去在希腊公司资助下独立出版《真理报5》;而其他人则依靠本国一些企业的支持继续出版《真理报》。目前《真理报》每周出5天,每天4版或8版,每期发行10多万份。政治上主要反映左派观点,同国内各共产党以及主张社会主义的组织与学者保持经常联系。 4.媒体寡头 答:媒体寡头是商业化经营引起的一个后果。寡头是俄罗斯社会转型期的产物,通常是指在私有化过程中聚敛了大量财富的金融资本家。这种人为了制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舆论环境,往往通过投资、融资等方式掌握了大量传播媒介,形成为“媒体王国”,操纵舆论。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媒体寡头是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和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2000年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后,逐步采取措施,削弱媒体寡头的力量,以收复国内舆论阵地。 二、简答题 1.俄国近代报业是怎样诞生的?沙俄时期有哪些代表性的资产阶级报刊? 答:俄国近代报业的诞生过程和代表性的资产阶级报刊如下: (1)1703年沙皇彼得一世倡导出版的《新闻报》,标志着俄国近代报刊的产生,随后陆续出现了一些非官方报刊。然而沙皇政府对舆论的控制和对报刊出版的管制一直十分严格。1861年农奴制被废除后,这种控制有所松动,资产阶级报业才逐渐发展起来,并开始同封建专制统治进行斗争。早期资产阶级报刊可以分为两部分:革命民主主义派报刊和民粹派报刊。革命民主主义派由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组成,19世纪60年代的代表人物是车尔尼雪夫斯基,主要刊物有《同时代人》、《祖国纪事》等。民粹派是继革命民主主义派之后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