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习题参考答案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习题参考答案

欢迎共阅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2.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

3.乐段的内部结构可以细分为(乐句)、(乐节)、(乐汇)。

4.乐段最后落于主调的属和弦,以和声的半终止结束,称之为(开放乐段)。

5.段落之间还可能形成尾首重叠的关系,称为(侵入终止)。

6.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

7.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

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复乐段

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三部性原则

三部性原则是在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部性结构就是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之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

三部性原则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可用图式:A-B-A来表示,即主题(呈式)——离题(对比或引伸展开)——返题(主题再现)。三部性原则的核心是再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再现原则

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

答: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以下几个特征:

(1)乐思材料比较片段化、零碎化。

(2)调性与和声呈不稳定功能。这种不稳定功能的最基本的体现是避免全曲的主要调性而在从属调性上进行。调性与和声的不稳定功能的进一步强化则体现为不确立一个明确的调性为目标,避免主和弦或避免完全终止式,不在一个调性上作较长的停留,较多使用不协和和弦等等。

(3)结构上不规整,不形成正规的乐句或乐段结构。结构的分裂是体现结构不稳定功能的常用手法。

2.乐句、乐节、乐汇有什么特点?

答:乐句是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乐段内部的曲式成分。其长度一般约为4至8小节,具有一定的节奏音型和旋律的起伏,乐句的和声包含相对完整的内容,句尾通常要出现和声终止式。

乐节指长度约为2至4小节的、规模较小的音乐片段,多数乐节相当于半个乐句的长度。

乐节内若能再细分,则可以划分出乐汇。乐汇是由两个以上的乐音结合成的音组,它往往环绕一个主要重音运动,其节奏、音型的组合形成一定的特点。

3.什么是呈示型乐段结构?

答:呈示型乐段结构是指按照稳定性的音乐陈述语言构成的乐段结构,它有三个基本特点:

(1)乐思材料较为单纯、统一、完整。

(2)调性与和声较单纯、明确,虽也可能包含离调或转调,但通常总是以一个主要调性确立为中心。

(3)结构较为规整、匀称

4.二段式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之间的对比,主要反映在哪几各方面?

答:二段式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之间的对比,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1)主题材料的变换或派生性的进一步展开的关系;

(2)和声、调性的对置;

(3)音乐织体、节奏以及和声的结构陈述方式的相异;

(4)体裁的不同;

(5)速度和节拍的改换

5.作品中从属部分起到什么作用?

答:作品中的从属部分基本部分外部扩展所附加的结构部分,如前奏,具有某种引入的功能;尾声,体现出补充性和结束性的陈述;间奏,起连接过渡的作用。

前奏的写法常表现出以下特点:对乐曲的主要材料作概括性的陈述,或提出主题材料中某些有特征的音调或节奏,暗示音乐的主要性格,并引入主题部分;和声上强调属和弦或属功能和弦,形成期待感。尾声则强调和声的主功能方面,常给出完整的和声完全终止,显示出某种应答的意味;尾声的材料一般也来自于乐曲的主题,但引向结尾,体现出收束的特点。前奏与尾声常形成一种远距离的遥相呼应的关系。前奏、尾声和间奏的主要结构功能,在于加强全曲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它们是乐段的外部扩展,不会改编乐段的基本结构性质。

四、将下例乐段划分出乐句、乐节、乐汇(10分)。

答案:4小节一句,共4句,每句两个乐节(2+2);

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分为两个乐节,三个乐汇(1+1+2)第三句分为两个乐节,四个乐汇(1+1+1+1)

五、分析题(共1小题,共25分)

答题要求:1.判断曲式结构;2.写出结构图示;3.作相应的作曲技术说明。答案:

1.该乐曲是无再现二段式。(10分)

2.图示如下:(26分)

结构:引子AB完全重复一次尾声(8分)

乐句:a+a+b+b(4分)

小节:94+4+4+4127(4分)

调:a小A大a小(8分)

3.说明(11分)

(1)引子与尾声(4分)

(2)第一段(4分)

(3)第二段(3分)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2.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 3.乐段的内部结构可以细分为(乐句)、(乐节)、(乐汇)。 4. 乐段最后落于主调的属和弦,以和声的半终止结束,称之为(开放乐段)。 5. 段落之间还可能形成尾首重叠的关系,称为(侵入终止)。 6.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 7.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 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复乐段 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 三部性原则

三部性原则是在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部性结构就是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之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 三部性原则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可用图式:A-B-A来表示,即主题(呈式)——离题(对比或引伸展开)——返题(主题再现)。三部性原则的核心是再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再现原则 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 答: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以下几个特征: (1)乐思材料比较片段化、零碎化。 (2)调性与和声呈不稳定功能。这种不稳定功能的最基本的体现是避免全曲的主要调性而在从属调性上进行。调性与和声的不稳定功能的进一步强化则体现为不确立一个明确的调性为目标,避免主和弦或避免完全终止式,不在一个调性上作较长的停留,较多使用不协和和弦等等。 (3)结构上不规整,不形成正规的乐句或乐段结构。结构的分裂是体现结构不稳定功能的常用手法。 2.乐句、乐节、乐汇有什么特点? 答:乐句是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乐段内部的曲式成分。其长度一般约为4至8小节,具有一定的节奏音型和旋律的起伏,乐句的和声包含相对完整的内容,句尾通常要出现和声终止式。 乐节指长度约为2至4小节的、规模较小的音乐片段,多数乐节相当于半个乐句的长度。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 参考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2.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 3.乐段的内部结构可以细分为(乐句)、(乐节)、(乐汇)。 4. 乐段最后落于主调的属和弦,以和声的半终止结束,称之为(开放乐段)。 5. 段落之间还可能形成尾首重叠的关系,称为(侵入终止)。 6.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 7.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 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复乐段 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三部性原则

三部性原则是在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部性结构就是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之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 三部性原则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可用图式:A-B-A来表示,即主题(呈式)——离题(对比或引伸展开)——返题(主题再现)。三部性原则的核心是再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再现原则 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 答: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以下几个特征: (1)乐思材料比较片段化、零碎化。 (2)调性与和声呈不稳定功能。这种不稳定功能的最基本的体现是避免全曲的主要调性而在从属调性上进行。调性与和声的不稳定功能的进一步强化则体现为不确立一个明确的调性为目标,避免主和弦或避免完全终止式,不在一个调性上作较长的停留,较多使用不协和和弦等等。 (3)结构上不规整,不形成正规的乐句或乐段结构。结构的分裂是体现结构不稳定功能的常用手法。 2.乐句、乐节、乐汇有什么特点? 答:乐句是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乐段内部的曲式成分。其长度一般约为4至8小节,具有一定的节奏音型和旋律的起伏,乐句的和声包含相对完整的内容,句尾通常要出现和声终止式。 乐节指长度约为2至4小节的、规模较小的音乐片段,多数乐节相当于半个乐句的长度。

[练习]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练习]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2.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 3.乐段的内部结构可以细分为( 乐句)、(乐节)、(乐汇)。 4. 乐段最后落于主调的属和弦,以和声的半终止结束,称之为(开放乐段)。 5. 段落之间还可能形成尾首重叠的关系,称为(侵入终止)。 6.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 声 )( 织体 )( 调式调性). 7.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 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复乐段 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 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 三部性原则

三部性原则是在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部性结构就是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之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三部性原则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可用图式:,,,,,来表示,即主题(呈式)——离题(对比或引伸展开)——返题(主题再现)。三部性原则的核心是再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再现原则 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 答: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以下几个特征: (1)乐思材料比较片段化、零碎化。 (2)调性与和声呈不稳定功能。这种不稳定功能的最基本的体 现是避免全曲的主要调性而在从属调性上进行。调性与和声的不 稳定功能的进一步强化则体现为不确立一个明确的调性为目标, 避免主和弦或避免完全终止式,不在一个调性上作较长的停留, 较多使用不协和和弦等等。 (3)结构上不规整,不形成正规的乐句或乐段结构。结构的分 裂是体现结构不稳定功能的常用手法。 2.乐句、乐节、乐汇有什么特点, 答:乐句是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乐段内部的曲式成分。其长度一般约为4 至8小节,具有一定的节奏音型和旋律的起伏,乐句的和声包含相对完整的内容,句尾通常要出现和声终止式。 乐节指长度约为2至4小节的、规模较小的音乐片段,多数乐节相当于半个乐句的长度。 乐节内若能再细分,则可以划分出乐汇。乐汇是由两个以上的乐音结合成的音组,它往往环绕一个主要重音运动,其节奏、音型的组合形成一定的特点。 3.什么是呈示型乐段结构, 答:呈示型乐段结构是指按照稳定性的音乐陈述语言构成的乐段 结构,它有三个基本特点:

曲式与作品分析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兰州文理学院

曲式与作品分析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兰州文理学院 兰州文理学院 第一章测试 1.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哪些方面?() A:音色 B:高低 C:旋律 D:节奏 答案:音色;旋律;节奏 2.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有哪些?() A:变奏原则 B:三部性原则 C:起承转合原则 D:回旋原则 E:呼应原则 答案:变奏原则;三部性原则;起承转合原则;回旋原则;呼应原则 3.由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一些或同或异的音乐事件在一个有起讫的时间过程 中按一定的逻辑加以分布组合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关系,这就是音乐作品的 () A:内容 B:关系 C:曲式 D:主题 答案:曲式 4.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 称之为() A:材料 B:主题 C:乐段 D:曲目 答案:主题

5.曲式分析基础教程的学习是提高分析技能的唯一有效的途径()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二章测试 1.乐段可分为乐句,而乐句又可能进一步细分为() A:乐章 B:乐句 C:乐汇 D:乐节 答案:乐汇;乐节 2.乐段在从属调性上以完全终止结束,称之为() A:结束乐段 B:从属乐段 C:转调乐段 D:终止乐段 答案:结束乐段;转调乐段;终止乐段 3.音乐主题的核心材料是() A:题目 B:音调 C:动机 D:重音 答案:动机 4.乐段的从属部分指乐段做外部扩展所附加的结构部分,这些部分有() A:前奏 B:间奏 C:副歌 D:尾声 答案:尾声 5.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结构,它之所以被称为复乐段是因为它的内容都是重复的 ()

A:对 B:错 答案:错 第三章测试 1.无再现引申型二段式的特点() A:有新主题的并置 B:单一主题的发展 C:有两个以上主题 D:没有新主题的并置 答案:单一主题的发展;没有新主题的并置 2.无再现二段式有那两种情况() A:引申型的 B:终止型的 C:并置性的 D:并列型的 答案:引申型的;并列型的 3.内容互不相同,既对比又统一的两个乐段构成的曲式称为() A:对比曲式 B:二段曲式 C:统一曲式 D:一段曲式 答案:二段曲式 4.什么是呼应原则最基本的表现() A:音乐调性上的呼应 B:音乐内容上的呼应 C:音乐结构上的呼应 D:音乐主题上的呼应 答案:音乐结构上的呼应

曲式与作品分析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内蒙古艺术学院

绪论单元测试 1.乐句、乐节、乐汇不能表现独立完整的乐意,因此不能构成独立的结构单位。 () A:对 B:错 答案:A 2.一首乐曲主调是C大调,结束在e小调的全终止上,这首乐曲的结构属于 开放性的结构。() A:对 B:错 答案:A 3.调性布局是指包含转调乐曲的调性安排,调性布局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 律一般是:主调–下属方向调–属方向调–主调。() A:错 B:对 答案:A 4.音乐中最小的具有一定完整的结构单位是乐段。() A:对 B:错 答案:A 5.音乐的结构可以运用补充或扩充的手法来延长,扩充是结构内部的扩展,补 充是结构外部的延长。() A:错 B:对 答案:A 6.起承转合原则由呼应原则衍生出来,有时与三部性原则相综合。() A:错 B:对 答案:B 7.主题是一首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主题乐思的面貌主要通过音 调要素来体现。() A:错 B:对 答案:B 8.曲式除了基本部分以外,有时还包括从属部分()。 A:补充 B:结尾 C:引子

D:连接 答案:ABCD 9.结构的补充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A:重复全终止的主和弦 B:重复终止式 C:通过补充终止 答案:ABC 10.结构的扩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A:用阻碍终止扩充 B:通过K46-V2-I6扩充 C:重复属七和弦扩充 D:通过模进手法扩充; E:使用不完满终止扩充 答案:ABCDE 第一章测试 1.乐节的次级结构是()。 A:乐句 B:乐汇 C:乐段 D:主题 答案:B 2. aaa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段属于()。 A:再现式结构 B:部分重复式结构 C:重复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答案:C 3.乐段的结尾()。 A:必须为收拢性结构 B:必须完满终止 C:必须为开放性结构 D:可能是开放的,也可能是收拢的 答案:D 4.以下哪几项属于乐段的从属部分?() A:中间段落 B:前奏 C:间奏 D:尾声 答案:BCD

曲式与作品分析真题精选

曲式与作品分析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 1、下面四种结构形式中,哪一种不属于由四个乐句构成的重复型乐段() A.a+b+a+c B.a+b+a1+b1 C.a+a+a+b D.a+a+b+c 参考答案:D [填空题] 2回旋曲式 参考答案:一种以循环原则为基础而构成的曲式结构,它是以主题的呈示和两次以上的再现为结构框架,中间插入互不相同的对比段落而构成的曲式。 [填空题] 3变奏曲式 参考答案:变奏曲式是一种由主题的最初陈述以及若干次变化重复所构成的曲式。 [填空题] 4复乐段 参考答案:复乐段是一种曲式结构,它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乐段,而且这些乐段是重复的关系。 [填空题] 5动机 参考答案:动机是曲式中最小的结构单位,动机的长度最长通常不超过一个小节,涵盖的节拍重音通常不超过一个。 [填空题] 6复三部曲式 参考答案:以三部性结构原则为基础,其次级结构的规模大于一部曲式的复合型曲式,称为“复三部曲式”。

[单项选择题] 7、回旋曲式的结构图示为() A.ABACADAE B.AA1A2A3A4····An C.ABCACA D.ABABABAB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8、变奏曲的结构图式为() A.ABACA B.AA1A2A3A4····An C.ABCACA D.ABABA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9、曲式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为() A.动机 B.乐节 C.乐句 D.乐段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乐段是构成独立段落的最小结构。乐段的长度取决于作品的速度、节拍和体裁。因此,答案选D。 [单项选择题] 10、能够表达完整或相对完整乐思的最小的段落结构() A.动机 B.乐节 C.乐句 D.乐段 参考答案:D

智慧树知到答案 曲式与作品分析 1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以下四个描述中,哪一个和调式、调性相关。() 选项: A:与振奋、肯定、自信有关 B:指各种音高关系的体系 C:有功能性和色彩性表现等不同侧重面 D:是音乐的“骨骼” 答案: 【指各种音高关系的体系】 2、单选题: 音乐语言中最小的乐思是()。 选项: A:乐节 B:乐汇 C:乐段 D:乐句 答案: 【乐汇】 3、多选题: 以下四个选项,哪些是根据音乐的结构功能划分的()。 选项: A:夜曲 B:尾声 C:引子 D:再现段落 答案: 【尾声; 引子; 再现段落】 4、判断题: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5、判断题: A-B-A-C-A属于曲式的再现组合原则。() 选项: A:错

答案: 【错】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以下关于动机的特征描述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选项: A:动机只会出现在主题声部 B:动机是音乐延伸发展的种子材料 C:是起主导作用的特征音高材料 D:通常为主题核心,贯穿全曲 答案: 【动机只会出现在主题声部】 2、单选题: 以下哪个结构单位能够作为整体独立的最小曲式单位存在?()选项: A:乐汇 B:乐节 C:乐段 D:乐句 答案: 【乐段】 3、单选题: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三句类乐段的性质之一?() 选项: A:对比性 B:重复或变化重复性 C:呼应性 D:三部性 答案: 【呼应性】 4、判断题: 间奏作为从属部分只会出现在乐段与乐段之间()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5、判断题: 一部曲式最常见的类型是一句类。() 选项: A:对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2.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 3•乐段的内部结构可以细分为(乐句)、(乐节)、(乐汇)。 4.乐段最后落于主调的属和弦,以和声的半终止结束,称之为(开放乐段)。 5.段落之间还可能形成尾首重叠的关系,称为(侵入终止)。 6•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 7.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 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复乐段 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三部性原则 三部性原则是在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部性结构就

是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之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 三部性原则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可用图式:A—E—A来表示,即主题(呈式)一一离题(对比或引伸展开)一一返题(主题再现)。三部性原则的核心是再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再现原则 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 答: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以下几个特征: (1)乐思材料比较片段化、零碎化。 (2)调性与和声呈不稳定功能。这种不稳定功能的最基本的体现是避免全曲的主要调性而在从属调性上进行。调性与和声的不稳定功能的进一步强化则体现为不确立一个明确的调性为目 标,避免主和弦或避免完全终止式,不在一个调性上作较长的停 留,较多使用不协和和弦等等。 (3)结构上不规整,不形成正规的乐句或乐段结构。结构的分裂是体现结构不稳定功能的常用手法。 2•乐句、乐节、乐汇有什么特点? 答:乐句是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乐段内部的曲式成分。其长度一般约为4至8小节,具有一定的节奏音型和旋律的起伏,乐句的和声包含相对完整的内容,句尾通常要出现和声终止式。 乐节指长度约为2至4小节的、规模较小的音乐片段,多数乐节相当于半个乐句的长度。 乐节内若能再细分,则可以划分出乐汇。乐汇是由两个以上的乐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