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济钢孤网运行系统改造

浅析济钢孤网运行系统改造

浅析济钢孤网运行系统改造
浅析济钢孤网运行系统改造

浅析济钢孤网运行系统改造

郑培迎;刘易斯

【期刊名称】《科技与生活》

【年(卷),期】2013(005)002

【摘要】针对孤网运行的风险,以提高孤网运行可靠性为目标,对发电机的励磁调节系统、汽轮机的调速控制系统、配电智能稳控系统进行改造,并成功运用在济钢二降压区域电网中.

【总页数】1页(94)

【关键词】孤网;励磁系统;调速控制系统;配电智能稳控系统

【作者】郑培迎;刘易斯

【作者单位】济钢能源动力厂热电分厂,山东济南250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32

【相关文献】

1.浅析济钢孤网运行系统改造 [J], 郑培迎; 刘易斯

2.孤网运行条件下DEH的改造调试分析 [J], 杨铭

3.浅谈汽轮机组孤网运行技术改造 [J], 洪祖太; 王韬

4.安居水力发电厂调速器技术改造实现孤网运行 [J], 魏忠科

5.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并网运行和孤网运行仿真 [J], 宋明玉; 曾成碧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中文摘要:配网自动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包含电力企业中与配电系统有关的全部功能数据流和控制。从而保证对用户的供电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减少运行费用的观点来看,配网自动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配网自动化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配电主站层、配电子站层、配电终端层。其系统内部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系统的作用大致分为九个方面:配网SCADA;对10kV馈线的快速故障诊断、隔离和自动恢复供电功能;无功/电压控制,配网潮流分析计算;网络拓扑分析及最优开关程序(网络重构);负荷控制与管理;远方抄表、电量电价分析、自动计费和管理的研究;GIS/AM/FM的联网、应用与开发;DMS与EMS的联网及数据共享;DMS与MIS的联网及数据共享。 日本语摘要:配網は大きな复雑なのは自动化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トの高い総合的な电力企业の中で、すべて配电システムに関するデータ流制御機能を備えている。ユーザーさんの供給を保証し、品质、サービス向上を减らす運行料金の観点からは、さらに網の自动化の全体の画一的。配网自动化システムを采用し配电主站构造になって、ファクトライズド?パワー?アーキテクチャ支援が立って、配电层、配電子機器だったという。そのシステム内部はハードウエアシステムやソフトウエアシステム。そのシステムの作用は大きく分けて九方面です。 前言 配电自动化系统,亦称配电管理系统(DMS)或配电自动化/需求方管理系统(DA/DSM),是包括110/10kV变电所的10kV馈线,开闭所、二次配电站和用户

在内的配电系统的整体数字自动化与能源管理系统,通过这一系统来完成对配电同一用户(尤其是城市电网—用户)的集中监视、优化运行控制与管理,达到高可靠性、高质量的供电,降低供电成本和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 配网自动化系统是利用了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将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力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综合,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和事故状态下的智能化监测、保护和控制。 正文 1、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配网自动化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一般情况分为三层:配电主站层、配

南方连续运行参考站推荐方案(组成部分)

网络参考站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NRS 技术方案书 (系统组成部分) 二○一○年九月

目录 一、系统设计 (1) 二、参考站子网系统 (2) 2.1室外部分 (2) 2.1.1 GNSS接收天线 (2) 2.1.2 GNSS观测墩 (3) 2.2室内部分 (5) 2.2.1 数据解算单元 (5) 2.2.2 系统集成 (6) 三、控制中心子系统 (8) 3.1控制中心硬件组成 (8) 3.2控制系统软件-NRS (9) 四、数据通讯子系统 (10) 4.1参考站网络传输单元 (10) 4.2控制中心网络传输单元 (10)

一、系统设计 NRS(Network Reference Station,网络参考站)技术,在VRS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部分FKP和MAX技术的优点,优化了VRS,采用DEEP-NRS技术,大大提高了网络CORS 的可用性。 NRS 系统由参考站、系统控制中心、数据通信、用户应用四个子系统组成: 图1-1 NRS系统组成 (1)参考站子网系统:NRS网络的数据源,用于提供原始观测数据、星历等数据; (2)控制中心子系统(系统管理数据发布中心):需要可靠的服务器来运行数据处理软件,同时需要借助其它网络(Internet、电信网络等)来向用户发布各类不同的数据; (3)数据通信子系统:包括参考站和控制中心之间,以及控制中心和用户之间的通讯两部分;(4)用户服务子系统:简单分为静态用户、动态用户。静态用户指需要GNSS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解算高精度解的用户;动态用户指需要实时得到点位解的用户。

二、参考站子网系统 2.1 室外部分 室外部分主要分为两部分,GNSSS天线和GNSS观测墩,如下图: 图2-1 GNSS观测墩实景图 2.1.1 GNSS接收天线 GNSS天线的外形如下: 图2-2 GPS天线及线缆实图

福建省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的构建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简称CORS)是在一定范围内建立若干个连续运行的永久性基准站,通过网络互连,构成网络化的GNSS综合服务系统,可以为各级测绘部门提供高精度,连续的空间基准,并可向导航、时间、灾害部门提供各种数据服务,它也是目前国际上主要的地面地理信息采集设施,是现代GPS的发展热点之一。它可以服务于几乎任何需要位置信息的部门或者单位服务,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在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CORS系统具有鲜明的技术特点,它集成了卫星导航定位(GPS、GLONASS、GALILEO等)、数字通讯、网络传输等技术,构成的一个不间断地面信息源采集系统。 1CORS的发展历史及动态 美国的CORS网络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目前国家CORS网络688个站,合作CORS网络140个站,加尼弗尼亚网络有350多个站,超过155个组织参加了CORS的项目;加拿大主动控制网系统拥有14个永久性跟踪站,12个西部变形监测站和20个区域主动控制站;欧洲大陆,由连续观测高精度的GPS/GLO-NASS接收机构成的若干站组成,是欧洲坐标参考框架建立的基础,其中由德国国家测量部门联合德国测量、运输、建筑、房屋等部门协调统一,建立了一个长期连续运行的,覆盖德国全国的多功能差分GPS系统,计划由200个永久性GPS跟踪站组成,平均站间距40km。 亚洲地区比较成熟的网络是日本的GEONET,日本国家地理院GSI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布设用于地壳应变监测的COSMOS系统,主要用于地震监测和预报、控制测量、建筑及工程测量。该网密度较大,平均密度20km,最密的地区如关东、东京、京都等达到了10~15km,到2005年已经完成了1200个连续运行参考站。 我国的连续运行参考站建设已经经历了2个时期,一期工程主要是以国家层面的需求出发,以建立国家大地基准,开展地球动力学研究和有关大气探测研究为主要任务,建设单位包括国家测绘局、总参测绘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等,国内第一个GPS永久性跟踪站于1992年建立于武汉,用于全球陆地参考框架定义以及GPS卫星轨道确定,而后分别在北京( 1995)、拉萨(1995)、乌鲁木齐(1995)、咸 收稿日期:2010-07-12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在城市水文测绘中的应用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在城市水文测绘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10-08T11:05:55.8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0期作者:林楠 [导读] 摘要:苏州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SZCORS)的建立,为苏州市的测绘领域增添了一种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文章结合SZCORS的技术原理及其优势,阐述了SZCORS在城市水文水资源测绘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浙江省河海测绘院 摘要:苏州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SZCORS)的建立,为苏州市的测绘领域增添了一种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文章结合SZCORS的技术原理及其优势,阐述了SZCORS在城市水文水资源测绘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SZCORS;CORS;RTK;水文测绘 1引言 GPS实时动态定位(RTK)技术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在测绘领域已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使用RTK技术可以方便、高效、快捷地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工作。常规RTK技术主要指基准站利用无线电波建立数传信号,移动站在有效的半径范围内通过卫星信号和基准站数据链可以快速获得待定点的精确坐标,但常规RTK技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用户需要架设基准站、移动站与基准站间的距离受到限制、数据通信链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等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等因素。 2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的产生及背景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是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络等技术,在某一范围内,根据要求按一定距离间隔,建立长年连续运行的若干个固定GNSS参考站组成的网络系统。CORS构建了新一代的网络化大地测量系统,不仅可以向各级测绘用户提供高精度、连续的时间和空间基准,还可以向导航、时间、灾害预报等部门提供各种数据服务。高精度实时动态定位是目前GNSS定位技术研究的热点。高精度实时差分定位又是高精度动态定位的主要手段之一。常规RTK是一种基于单参考站、高精度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在这些需求和条件下,网络RTK技术应用而生,成为了目前GNSS高精度动态定位技术的一个典型代表。网络RTK是一种集成了GNSS数据处理、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等的实时动态定位新技术,已经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连云港市所使用的CORS是江苏省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JSCORS),是由基准站网络、控制中心、数据中心、用户应用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组成。连云港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早在2007年就引入使用了该系统的网络RTK技术。 3网络RTK相对于常规RTK的优点 3.1 常规RTK的工作原理及作业模式 图1 常规RTK的作业模式图2 VRS作业流程图 常规RTK除需配备参考站接收机和流动站接收机外,还需要数据通讯设备,参考站需要将自己所获得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及站点坐标通过数据信链,实时播发给在其周围工作的动态用户.流动站数据处理模块使用动态差分定位的方式确定出流动站相应参考站的位置,然后根据参考站的坐标求得自己的瞬时绝对位置,其作业模式如图1所示。常规RTK定位技术虽然可以满足很多应用的要求,但是还是有不少局限,比如连线麻烦,电瓶较重,不利于移动,且距离有一定的限制,距离一长,就很难接收到信号。 3.2 网络RTK的作业模式及优点 网络RTK也称多参考站RTK,是近年来在常规RTK、计算机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实时动态定位新技术。CORS 是网络RTK技术的基础设施,它由参考站网、数据处理中心、数据通信链路和用户部分组成。一个参考站网可以包括若干个参考站,每个参考站上配有GNSS接收机、数据通讯设备等。JSCORS服务技术主要是使用虚拟参考站技术(VRS),其作业流程如图2所示网络RTK无需架设基站,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不要求测区内必须有控制点,避免了常规RTK随作业距离增大精度衰减的缺点,网络覆盖范围内能够得到均匀的精度。能够实现测绘系统和定位精度的统一,便于测量成果的系统转换和多用途处理。 4 网络RTK应用 4.2 网络RTK在连云港市城市测量中的应用 4.2.1 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网络RTK测量的坐标是WGS-84 坐标,因此必须求解WGS-84 坐标系的转换参数,然后才能将RTK采集的数据转换为地方城建坐标,方便城市建设的各种需要。控制测量是城市测绘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城市地区居民地密集,高大建筑物多,常规RTK的限制性比较大,导线网更是困难重重,通视极差,网络RTK比较客观的解决了这些难题。首先,网络RTK在城市里可以建立一个或多个控制网,网络RTK建网比较方便,如果范围较大还可以分区域建网。 4.2.2 建筑施工放样中的应用 绘院基本上承担了市区所有建筑物的定线放样工作。无论是新楼盘的开发还是旧城区的改造,测量控制点都不能即时到达在测区内,使得常规仪器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使用网络RTK对建筑物的位置放样,不需要做图根控制,也不需要架设仪器,确定建筑物所在的控制区域,就可以直接放样。以南方测绘的网络RTK 设备为例,在手簿的放样点坐标库中输入需要放样的坐标,在测量点放样中进入放样屏

浅谈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浅谈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发表时间:2017-09-21T10:33:02.26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作者:吕行 [导读]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越来越多,能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上涨,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的核心问题,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给电力工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支持。 (河北省东光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061600)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越来越多,能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上涨,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的核心问题,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给电力工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支持。各国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电力转型,配电网的自动化就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本文主要就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人们在安全用电的同时,更关注电力供应的质量,要想保证电力稳定安全供应,则需要通过良好的技术配合,实现稳定供电、安全用电。配电网自动化是整个电网运行中的关键技术,是对配电网上设备实施远程监控的一类集成管理系统,这类技术主要依靠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来实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能够满足人们生活及生产,是全新的电力应用技术。 一、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研究基应用意义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配电网的建设、投资相对滞后于主网,自动化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供电可靠性成为了配电网的“软肋”。世界各国都有这个问题,在我国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据统计,排除电力供应短缺因素,占我国停电时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停电事故与大部分的电力损耗都发生在配电网环节。配网自动化(DADistribution Automation)是以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为核心,多种通讯方式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实现对变电站、开闭站、配电子站、终端、一次网架的实时、集中监视控制与各种信息的综合利用,起到了对配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的支持作用。通过配网自动化建设可有效的实现配电网供电能力、可靠性、质量、经济运行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同时一个高效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也为智能电网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开展建设智能电网工作的的同时,配网自动化也被注入了新的内涵:即“基于现有网络框架与设备基础,建设具备对配电网实时监控、信息交互、支持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电站接入与控制功能,能够与主网、用户进行良好开放的互动、适应坚强智能配电网建设与发展的新型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要求。在建设智能电网的新形势下,配网自动化新的建设目标、发展理念、实现模式得以提出、探索、实践。 二、配电网自动化原理 配电网实现自动化,是现代电网建设的主要内容,要想实现全面自动化,则需要在线路、用户、变电站配电、管理自动化四个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自动格式,保证电网功能的有效发挥。电网线路自动化有着强大的功能,能够快速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监控与分析,最终能够快速对故障进行精准定位,找到故障区域,通过系统自动处理,确保恢复供电,这是一种无功补偿自动投切控制的功能。通过科学有效的线路自动化,能够有效减少维护投入,使资金使用更加科学合理,节省费用、保证质量。用户自动化能够建立起精准的用户数据库,对用户进行精确管理,通过对用户的分类,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投入,解放人工劳动。变电站自动化与计算机相结合,主要通过良好的控制和信息处理,实现全网网络操作,实现全网、全天对电站的监控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电站数字化和集成化建设,全面提高了电站运行效率,保证经济效益的实现。管理自动化是针对电网运行而言的全域概念,通过与计算机和通信设备联网,确保网络自动化管理模式的实现,通过集中和分层两种管理方式,全面实现了对信息的采集,建立起良好的管理系统,实现配电资源与用户的直接对接,为了保证精细化管理,还可以通过分层式管理模式,做好自动化管理控制,确保配电网络多级主站控制,推动电力系统网络化建设发展。 三、配电网自动化应用需求 1、配电自动化主站功能需求 第一,配电SCADA功能。(1)数据采集。应能采集配电线路上所有开关设备的位置信息和跌落保险的通断信息;应能对配电线路上所有开关设备(不含刀闸)进行远方操作;应能采集各分支线路、各配电变压器高压侧电流量,能采集各关键节点电压量。上述以外的各信息采集同主网自动化数据采集要求。(2)馈线故障处理。能够对配电线路故障点进行快速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能够自适应线路运行方式的变化。(3)其他功能:如数据处理、数据记录、操作与控制、智能告警分析、网络拓扑着色等同主网自动化相关功能要求。第二,配电网分析应用功能。(1)负荷转供。能够将受影响的负荷安全转至新电源点,提供包括转供路径、转供容量在内的负荷转供操作方案。(2)网络重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能通过开关操作等方法改变配电线路运行方式,消除支路过载和电压越限,平衡馈线负荷,降低线损。(3)负荷预测。能够综合考虑历史、气象、节假日及特殊事件 等信息对6-20kV母线、区域配电网负荷进行预测,并给出指导性数据。(4)其他功能:如拓扑分析、状态估计、潮流计算和解合环分:析等同主网自动化相关功能要求。 2、配电自动化终端功能需求。 第一,馈线终端。应实现馈线段的模拟、开关量的采样,远传和接收远方控制命令。第二,配变终端。应实现配电变压器的模拟量、开关量监视。第三,站所终端。安装在开闭所、配电所以及环网柜等设备内,应实现这些设备的模拟量、开关量采集及控制。 3、配电自动化通信功能需求 各馈电线路上所有自动化终端所采集的信息,应先汇集到馈电线路母线所在厂站,再经各厂站至调度的通信路由传送到配电自动化主站。对于联络线,应确定合理的线路分界点。 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1、提高了设备健康运行水平 配电网在实现自动化的改造过程中更新了设备,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了电网的稳定性和运行的可靠性。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与检修,配电网自动化会更加适合未来经济的发展。 2、提高了线路安全性 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增加了视频监控功能,实现了同时遥控和监控开关状态的功能,监控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出现的区域和问题,遥控可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为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奠定了基础,保证了线路的安全性。

基于信息平台的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信息平台的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 要害词:地理信息系统;Arcinfo;配电治理;网络Distribution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based on Arcinfo platform Abstract:To facilitate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mplex and vast distribution network,the East District Power Distribution Division of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ranch,GPG established a distribution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Arcinfo platform of 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techniqu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bjective,configuration,structure and technical features of the system,and presents the key technical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during its construction. Key word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Arcinfo;power distribution management;network 随着广州市供电用户的增加和配电网络的日益进展,如何更好地对结构复杂、覆盖面积广的配电网络进行治理,成为治理层和基层生产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采纳传统的以纸图为主的治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生产治理和提高供电办事质量的要求,必需成立一个公司级的配电网治理信息系统。2001年我们成立了广州东区配营部配电网治理信息系统,采纳的是Arcinfo平台。下面就该系统的一些技术问题及项目在建设、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等进行探讨。 1、Arcinfo平台简介Arcinfo 平台由美国ESRI(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开发,是具有丰富功能的专业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包含了以下信息处理的各种高级功能:a)数据输入和编辑功能。可从数字化仪、图形扫描、图形转换中猎取数据,编辑图形和属性。 b)数据转换和集成。可以对标准数据格式进行转换,支持符合SQL标准的关系型数据库。 c)基本GIS功能。地图投影及投影变换、数据维护及治理、缓冲及叠加分析。 d)空间数据和属性查询,并进行相应图形显示,包罗栅格图像显示和治理。 e)地理数据治理。利用info数据库或ArcSDE可以对大型分布式数据库进行治理。 f)提供了界面设计工具和系统的二次开发工具。利用所提供的aml语言和MO组件库及支持工业标准的VC,VB等作为开发的主要工具。 g)数据的输出。提供数字地图制作、报表生成及制作高品质地图功能。 h)支持版本治理及长事物处理。最新公布的ArcGIS83,整合了以前版本中的workstation和desktop,强化了Arccatalog,Arcmap,Arctoolbox三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并对地理数据库geodabase增加了拓扑规则库和拓扑校验。 2、系统目标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本着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来进行,先成立一个静态的配电网GIS,即电力设施的AM/FM/GIS应用,包罗系统的功能开发、基本图形数据的录入工作和设备台帐数据的录入,实现图形及设备的查询、统计和图形输出等基本GIS功能; 再成立一个动态GIS,在静态中引入配电网自动化所提供的动态采集数据,可实现诸如停电治理、故障线路跟踪分析和处理等多种高级功能。为以后的配电网GIS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并积存项目实施经验。 3、系统配置 作为电力设施的AM/FM/GIS应用,配电网GIS的开发对GIS平台的要求较高。该平台应具备以下条件: a)建模能力强,有较强内建网络拓扑结构并具备强大的网络编辑和分析能力;

CORS连续运行参考站的建立

CORS连续运行参考站的建立 摘要: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在测量方面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简述了GPS与CORS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网络CORS的建站过程,并且基于单基站CORS,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同时求解阜新地区转换参数,建立阜新地区单基站CORS。最后提出了对于小范围测区如何建立单基站CORS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小测区平面图的测绘可以不用做点校正,也能完全符合测图要求。 关键词:连续运行参考站;单基站;虚拟参考站 前言 随着国家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及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地球的工程化和现实化,需要采集多种实时地理空间数据。国内不同行业已经陆续建立了一些专业性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网络,一个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系统的建设高潮正在到来。 1常规RTK介绍 1.1常规RTK原理 动态用户进行定位时,参考站载波相位同步观测值以及坐标通过可靠的数据通信链路实时播发给用户。动态用户根据当前载波相位观测值和广播星历进行实时相对定位。根据己知的参考站精确坐标,可以计算用户瞬时位置。 1.2 常规RTK系统组成 基准站:流动站:软件系统。 2CORS的基本原理 网络RTK技术就是利用地面布设的一个或多个基准站组成GPS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综合利用基站的观测信息,建立精确的误差修正模型,实时发送RTCM差分改正数来修正用户的观测值精度。网络RTK技术集Internet、无线通讯、计算机网络管理和GPS定位技术于一体,是参考站网络式GPS多功能服务系统的核心支持技术,其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均是GPS技术科研和应用领域最热门的前沿。 2.1网络CORS的主要技术 1)虚拟参考站技术(VRS)

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8-29T09:25:38.903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2期作者:彭珍贵[导读] 配电网是国家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主要承担着传输电能的责任,其运行水平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 彭珍贵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怀仁县供电公司山西省朔州市 0383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电力技术进步和完善,日益增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在电力系统中,且取得很好的效果。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应用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电网日常运行管理效率,对潜在的配件故障及时发现并发出警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配电网运行管理;应用 1 引言 配电网是国家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主要承担着传输电能的责任,其运行水平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但实际配电线路运行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上本身长线路、广范围等特点,造成配电线路管理工作难度极大,因此有必要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引入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以提高运行管理效率及质量,本文中对此进行重点探讨 2电力自动化系统 2.1 电力自动化发展概述 在电力系统历次的大规模改造中,人们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其自动化进程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运行维护人员通过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且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对系统故障、实时数据、运行状态进行快速判断处理和分析。由于对电能依赖性增强,电力系统要求更加高,对电力配电系统中运行人员工作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提高效率、安全性、稳定性、降低人员的工作难度,就是电力系统中一个难题。在线监测、继电保护、自动控制等这些先进自动化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2.2 电力自动化系统原理 电力系统自动化就是能够在正常运行中通过非人为操作手段,对电能进行稳定、优质的生产、传送、甚至使用,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可靠供应和最优化的电力负荷管理灵活多样的系统结构。硬件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供配电系统元器件的要求就是在极短暂的时间内能对电路进行快速关断和打开,通过自动化技术在以上基础上还需要能够做到过电流、过载、过电压时快速的自动判断及动作,并能够做到声光报警通知运行人员进行检查并维修。同时,斩波电路、逆变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等也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基础电路。环氧树脂干式变压器、变频装置、电流电压表、配电装置、智能断路器、计量柜及内部仪表、接触器等各种自动化仪表是保证电能生产、继电保护、电能的质量及稳定、电力数据准确性的重要设备。在硬件达到要求的基础上软件也是其必要保证。通过编程软件,借助计算机、触摸屏等上微机、服务器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 3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原则分析 3.1 重要性分析全国各地都有电网配电线路的分布,其覆盖范围几乎涵盖我国的山山水水,从高山到低谷,自南方向北方都有配电线路的存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电力系统的升级完善,同时造成电网配电线路的结构日趋复杂化。在这种形势下供电单位面临着巨大的供电压力,有必要做好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而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引入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及质量。虽说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配电网运行的自动化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关设施及设备较为落后,提高自动化技术水平是电力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对电力需求量急速增加,只有推进配电网技术水平提高才能确保供电质量及安全;除此之外,推行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可以加快电力市场改革的步伐。 3.2 原则性分析 3.2.1 逐步性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建设,建设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的专业学科,因此实际中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为确保配网运行管理的安全及质量,实际中需要坚持逐步完善的基本原则。 3.2.2 适应性 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是推动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基础,比如电力供应技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此在推进配电网同时注意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适应性原则。 3.2.3 可靠性 该原则是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可靠性原则可以有效降低配电网运行故障的出现,提高电网运行质量。增强配电网运行管理需要从各个部分入手,比如增加设备可靠性等。 4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可靠的配电网建设 进行配电网运行管理中合理调控的前提是配电网的可靠性。为确保输配电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将运行过程中突发故障降到最低。要从根本上下手提高输配电的规划工作;同时需要做好相关的科学规划工作,将运行中的潜在威胁降到最低,提高配电网运行管理质量。 4.2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高效率的供电运行过程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但若在实际中没有做好相应的配网管控工作,将会给电网安全运行造成极大困扰。配电网运行管理中采用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实现全方位全时段的管理,需要开启应急态势的及时处理功能以处理潜在威胁,可以在第一时间将问题告诉管理者,在最短时间内将问题解决掉。

配电网智能监控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3) 1.1、项目背景 (3) 二、选题理由 (4) 2.1、问题提出 (4) 2.2、确定课题项目 (4) 三、设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4) 3.1目标设定 (4) 3.1.1 数据采集规范化,科学化 (5) 3.1.2实现远程控制,自动报警 (5) 3.1.3实现手动或者自动调整负荷平衡。 (5) 3.1.4 温度数据采集 (5) 3.1.5 实现数据和资源共享 (6) 3.1.6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6) 3.1.7提示用户服务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6) 3.2目标实现可行性分析 (6) 3.2.1配电监控终端 (6) 3.2.2综合剩余电流断路器 (7) 3.2.3遥控相位自动切换开关 (7) 3.2.4系统软件 (7) 四、提出方案 (7) 4.1方案的提出 (7) 4.1.1配电网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7) 4.2方案的选择 (8) 4.2.1 方案 (8) 4.2.2最佳方案的确定 (8) 五、详细技术方案 (8) 5.1功能特点 (11) 5.2硬件配置: (11)

5.3软件平台: (13) 5.4软件模块功能 (14) 5.5详细解决方案 (16) 5.6软件配置 (17) 六、效益分析 (24) 6.1经济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1降低台区低压线损率的经济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2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管理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社会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总结 (24)

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

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CORS 随着GPS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应用普及,它在城市测量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当前,利用多基站网络RTK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缩写为CORS)已成为城市GPS应用的发展热点之一。CORS 系统是卫星定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等高新科技多方位、深度结晶的产物。 CORS系统由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传输系统、定位导航数据播发系统、用户应用系统五个部分组成,各基准站与监控分析中心间通过数据传输系统连接成一体,形成专用网络。 基准站网:基准站网由范围内均匀分布的基准站组成。负责采集GPS卫星观测数据并输送至数据处理中心,同时提供系统完好性监测服务。 数据处理中心:系统的控制中心,用于接收各基准站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形成多基准站差分定位用户数据,组成一定格式的数据文件,分发给用户。数据处理中心是CORS的核心单元,也是高精度实时动态定位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中心24小时连续不断地根据各基准站所采集的实时观测数据在区域内进行整体建模解算,自动生成一个对应于流动站点位的虚拟参考站(包括基准站坐标和GPS观测值信息)并通过现有的数据通信网络和无线数据播发网,向各类需要测量和导航的用户以国际通用格式提供码相位/载波相位差分修正信息,以便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的精确点位。

数据传输系统:各基准站数据通过光纤专线传输至监控分析中心,该系统包括数据传输硬件设备及软件控制模块。 数据播发系统:系统通过移动网络、UHF电台、Internet等形式向用户播发定位导航数据。 用户应用系统:包括用户信息接收系统、网络型RTK定位系统、事后和快速精密定位系统以及自主式导航系统和监控定位系统等。按照应用的精度不同,用户服务子系统可以分为毫米级用户系统,厘米级用户系统,分米级用户系统,米级用户系统等;而按照用户的应用不同,可以分为测绘与工程用户(厘米、分米级),车辆导航与定位用户(米级),高精度用户(事后处理)、气象用户等几类。 CORS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RTK测量作业方式,其主要优势体现在:1)改进了初始化时间、扩大了有效工作的范围;2)采用连续基站,用户随时可以观测,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3)拥有完善的数据监控系统,可以有效地消除系统误差和周跳,增强差分作业的可靠性;4)用户不需架设参考站,真正实现单机作业,减少了费用;5)使用固定可靠的数据链通讯方式,减少了噪声干扰;6)提供远程INTERNET服务,实现了数据的共享;7)扩大了GPS 在动态领域的应用范围,更有利于车辆、飞机和船舶的精密导航;8)为建设数字化城市提供了新的契机。 CORS系统仅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定位框架基准,同时也是快速、高精度获取空间数据和地理特征的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CORS 可在城市区域内向大量用户同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实时的定位信息,并实现城市测绘数据的完整统一,这将对现代城市基础地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宁东矿区连续运行网络参考站测量系统(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宁东矿区连续运行网络参考站测量系统(ND---CORS)建 设项目 技术规格书 2016年11月

第一章招标概述 说明: 1)本规格书所提供技术参数为最低技术参数。 2)投标人所提供的系统及设备技术参数应满足或优于此技术参数。 3) 设备清单中有关要求和配置是以技术角度提出的一般要求,允许投标人根据经验及发展趋势,推荐提出更为优化和合理的配置及技术方案(独立成册)供招标人选择。 1.1 编写依据 依据《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宁东矿区连续运行网络参考站测量系统(ND---CORS)项目建设设计方案》编写。 1.2 基本概述 1.2.1 本规格书适用于宁东矿区连续运行网络参考站测量系统建设项目。 1.2.2 本工程由中标人负责完成,属于“交钥匙”工程,包括神华宁煤集团宁东矿区中原有基准站的扩容(如果中投单位无法扩容可以更换原有三台基准站,但不增加费用)及新基准站的建设,在满足系统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用较少、分布合理的基准站,实现最大范围的覆盖,全面覆盖宁东矿区,部分覆盖周边镇区。以及网络参考站测量系统的数据处理与控制中心设备环境安装调试、通信线缆敷设、数据处理中心软件安装调试等工作。要求中标人负责系统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运行。 1.2.3 本规格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中标人应保证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和本规格书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的优质服务。所提供的系统及设备技术参数应满足或优于此技术规格书的参数。对国家有关安全、环境保护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2.4如果中标人对本规格书的条文没有书面提出异议,那么招标人可以认为中标人提出的产品完全符合本规格书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格

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的解释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的主要理论与方法CORS系统现在在国内火的厉害,因为以前一直以为他与RTK差不了太多,所以没有留意过相关的文章与技术.最近发现我对RTK的原理一直有偏差,近而想到需要进一步了解一下CORS系统.最近一两日,查看了一些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也算对CORS系统的基本理论,不同的实现方法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以下是我个人关于这两个学习的一个小结: 由于传统的RTK技术需要有测区附的控制点的点位数据.针对当前项目需要架设基准站.以及考虑到初使化时间,改正模型等各方面的因素,CORS系统的建立对于大中城市的基础测绘来说是实用且经济的.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可以定义为一个或若干个固定的、连续运行的GPS参考站,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LAN/WAN)技术组成的网络,实时地向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用户自动地提供经过检验的不同类型的GPS观测值(载波相位,伪距),各种改正数、状态信息,以及其他有关GPS服务项目的系统。 CORS系统的理论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加拿大提出的“ 主动控制系统(Active Control System)”.该理论认为,GPS主要误差源来自于卫星星历.D .E .Wells等人提出利用一批永久性参考站点,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预报星历以提高测量精度. 之后基准站点(fiducial points)的概念的提出,使这一理论的实用化推进了许多.它的主要理论基础即在同一批测量的GPS点中选出一些点位可靠,对整个测区具有控制意义的测站,采取较长时间的连续跟踪观测,通过这些站点组成的网络解算,获取覆盖该地区和该时间段的“局域精密星历”及其他改正参数,用于测区内其它基线观测值的精密解算。当时实时GPS测量技术尚处于可行性讨论阶段,基准站点概念主要不是为了解决实时GPS测量的,而是为了提高静态基线的解算精度。 1995年瑞典与丹麦之间奥雷桑特海峡跨海工程中leica提出的台站网设计思想得到了工程方的认可.从而使台站网测量技术首次得到应用. 随后德国两位博士发表了关于虚拟参考站网的论文和案例,瑞士徕卡公司的研究人员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主辅站技术,并受国际组织的委托着手主持制定有关台站网的国际标准。 目前应用较广的台站网技术有VRS,FKP和LEICA的MAC技术.其各自的数学模型和定位方法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基准站架设和改正模型的建立方面基本原理我个人猜测是相同的(相关资料看的还是太少). 实现方法 下面我分别介绍一下三种方面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由于仅仅阅读的文献较少.我仅说明一下,我对该方法的理解而不详细展开,具体的数学模型请TX们查找相关文献.对于类似我这等门外汉,而且不需要深入了解其具体实现方案的TX,我会在文后列出几篇相关文献以供大家参考.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VRS. 与常规RTK不同,VRS网络中,各固定参考站不直接向移动用户发送任何改正信息,而是将所有的原始数据通过数据通讯线发给控制中心。同时,移动用户在工作前,先通过GSM的短信息功能向控制中心发送一个概略坐标,控制中心收到这个位置信息后,根据用户位置,由计算机自动选择最佳的一组固定基准站,根据这些站发来的信息,整体的改正GPS的轨道误差,电离层,对流层和大气折射引起的误差,将高精度的差分信号发给移动站。这个差分信号的效果相当于在移动站旁边,生成一个虚拟的参考基站,从而解决了RTK作业距离上的限制问题,并保证了用户的精度。 其实VRS技术就是利用各基准站的座标和实时观测数据解算该区域实时误差模型,然后对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和流动站概略坐标,模拟出一个临近流动站的虚拟参考站的观测数据,然后建立观

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6-03T16:37:25.9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4期作者:孙钊邵慧燕苏传宁 [导读] 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曲阜市供电公司山东曲阜 273100) 摘要:配电网络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末端,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和用户的用电可靠性,在配电网的运行管理中运用电力自动化技术,是不断提高电网建设水平和供电可靠性,实现智能化的电网建设的重要保证。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配电网;运行管理;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 一、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原则 (1)安全原则: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一旦配网出现故障或事故,不仅会影响供电的可靠性,影响电力用户的正常生活,还会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对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进行应用时,需要重视安全性原则,在配网的设计中,坚持实用、合理的理念,确保配电网线路和设备的安全,提高对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监督管理,确保其运行安全。 (2)可靠性原则: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应该遵循可靠性的原则,提升供电的可靠性,减少由于系统故障而造成的供电异常现象,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可靠性原则主要包括几个方面:设备可靠性、通信系统可靠性、设计布局的可靠性、电源配置的可靠性等。电力工作人员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对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行有效应用,为用户提供最为可靠的电力资源。 (3)实事求是原则:在对配电网自动化方案进行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电力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而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需要结合每一个地方的差异性,坚持以用户为本, 不断提升供电的可靠性,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确保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 二、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1)自动化调度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调度技术能够实时采集和分析配电网的运行信息,并根据电网电源的分布状况、电网荷载、用电高峰期和电网的畅通状况,合理地调度电力分布状况,实现对电力使用的重点供应和电网运行效率的最大化控制。在电力供应正常阶段,自动化调度技术能够对配电网的电能损耗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电网运行的能耗数据进行分析,将整个配电网的能耗降到最低。 (2)仿真技术的应用 配电网运行包含很多内容,例如馈线管理、配电管理、变电站管理,以及需求管理等,但是如果要达到自动化管理,只有这些是不够的,需要在电力系统中使用仿真技术,不仅可以和多种暂态和稳态一同进行试验,同时在试验中能提供大量的参考数据。除此之外,其还可以帮助有关技术人员做好仿真训练,有效帮助科学技术人员对新装置进行测试,全面掌握其他的先进设备,让多个装置完成闭环,了解系统的操作流程,为以后的灵活运用创造条件,为电力自动化系统提供很好的实验条件,进而提高操作人员的实践能力和经验。该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而且有些培养了相关技术,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3)自动化馈线技术的应用 馈线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 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直接有效的技术手段,在配电网自动化过程中首先进行的往往都是配电网的馈线自动化 , 也是配电网自动化的基础,自动化馈线技术指的是用户用电设备与变电站之间的馈电线路自动化,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事故状态下的故障检测、故障转移、隔离和供电恢复控制;另一种是正常状况下的数据测量、用户检测和运行优化。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技术中的自动化馈线技术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并根据检测信息进行判断,迅速作出保护动作,尽可能降低故障的影响范围。 (4)故障检测的应用 配电网的故障检测和故障定位直接关系着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旦配网出现故障,对于故障的定位非常繁琐,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明确故障发生的位置,则很容易造成故障影响的扩大。对此,可以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对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进行扩展和强化,以实现对于故障的快速、精确定位和切除、隔离等操作,以确保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5)自动化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关键和重点。在配网运行管理中,为了确保配电网中的每一个设备,配网运行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需要做好监控管理工作,对配电网的实际运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配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配网故障进行有效预测,并在第一时间对故障进行修复和隔离。通过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有效应用,可以将信息技术功能充分发挥。三、当前配网自动化实用化情况及发展方向 (1)变电站主断路器与馈线断路器配合方案:该方案包括两个电源,结合变电站出线保护开关,以及相应的馈线开关,形成环网供电模式,一旦发生设备或者线路故障,主站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对故障范围进行确认,并控制特定开关断开,实现对于故障的切除,保障配网运行安全。 (2)自动重合器方案:该方案主要是将两个电源连接形成的环网分割呈若干段,每一段线路都设置相应的重合器进行保护,一旦发现某段线路出现故障,则可以通过故障段两端的重合器分段,实现对于故障的隔离,避免故障影响的扩大。 (3)自动重合分段器方案:该方案是指当某段线路发生故障时,由自动重合分段器,结合关合故障时间,对断路器的开端做出合理判断,明确是否再次送电,以保证配网设备以及线路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4)馈线自动化模式:馈线自动化模式是重合器与分段器的联合控制,以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又或者对存在故障和问题的线路,结合主站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判断故障的具体位置、性质以及产生原因等,从而实现对故障的有效消除,确保及时恢复送电。另外,在该模式下,还可以利用专业的智能型负荷开关,对故障进行及时准确地切除,对非故障段的正常供电进行恢复。 智能化的时代将会是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阶段,在电网中,各种物理现象和相关参数将会制定成标准的尺度来表示,通过数据化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