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畜禽生产学(畜牧兽医专业) 教案第五章 牛的生产

畜禽生产学(畜牧兽医专业) 教案第五章 牛的生产

畜禽生产学(畜牧兽医专业) 教案第五章 牛的生产
畜禽生产学(畜牧兽医专业) 教案第五章 牛的生产

第五章牛的生产

第四节乳牛的饲养管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犊牛的消化特点;熟悉乳用犊牛、育成牛、泌乳牛、干乳牛的饲养方法。

2.技训目标:能合理制定犊牛的培育方案,掌握各阶段牛的饲养管理要点,挤奶干乳、技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各阶段牛的饲养管理要点,挤乳、干乳技术

2.教学难点:奶牛的干乳技术

三、教学方式:讲授

四、教学课时:16课时

五、教学内容

(一)犊牛的饲养管理

1.犊牛培育的意义

(1)提高牛群品质与生产水平(2)从病牛群中获得健康的牛群

(3)力争全活全壮,不断扩大牛群数量

2.犊牛的消化特点

初生牛犊瘤胃容积很小,皱胃容积相对较大。缺乏胃液分泌反射。三周后开始反刍。

2.乳用犊牛的饲养

(1)哺喂初乳

①初乳的特殊作用:营养丰富、防病免疫②哺喂初乳量及方法:初生30~60分钟内,1~

1.5㎏,每日体重的~。用乳瓶。

(2)哺喂常乳①每日体重的②哺喂期:3~4月

(3)提早喂给植物性饲料①干草②精饲料③多汁饲料④青贮饲料(4)供给充足的饮水:1~2周温开水,2周以后用清洁的凉水

4.乳用犊牛的早期断乳

(1)早期断乳的主要优点

①节约商品乳

②降低犊牛培育成本③节约过去力

④促进犊牛消化器官发育⑤提高成活率

(2)早期断乳的措施

①代乳料的配制与饲喂方法

②早期断乳的方法:初乳期3~7天;人工乳:7天~断乳(45~60天)。(3)犊牛早期断乳的饲养方案级同上

5.犊牛正常断乳饲养110天断乳(全乳);45~60天断乳(初乳、代乳料、人工乳等)--目前钓竿这用

6.乳用犊牛的管理

(1)哺乳卫生(2)犊栏卫生:

(3)运动10天后每天2小时以上(4)刷试1~2次每天

(5)保健护理消毒、清洗、添加乳酸

(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6月龄以后)

1.育成牛的饲养

(1)6月龄~1周岁是性成熟期

(2)12月龄~18月龄消化器官更加扩大

(3)128月龄~24月龄交配受胎,生长速度减慢2.育成牛的管管理

公母分群,刷拭、运动、配种、乳房按摩

(三)乳用牛的饲养管理

1.乳用牛的生产力评定

(1)影响乳用牛生产性能的因素

①品种和个体②年龄和胎次③体型大小

④初产年龄与产乳间隔⑤泌乳阶段⑥干乳期长短

⑦挤乳与乳房按摩⑧疾病与药物⑨饲养管理

⑩产犊季节和环境温度(2)乳牛的生产性能测定

主要指标:产乳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饲料转化率、排乳速度、前乳房指

数等。

成年母牛年平均产乳量=全群全年总产乳量/全年平均饲养母牛头数泌乳牛年平均产乳量=全群全年总产乳量/全年平均饲养泌乳母牛头数

(3)饲料转化率的计算公式

饲料转化率=全泌乳期总产乳量/全泌乳期饲喂各种饲料干物质的总量饲料转化率=全泌乳期饲喂各种饲料干物质的总量/全泌乳期总产乳量

(4)排乳速度㎏/min

(5)前乳房指数43%左右

前乳房指数=前两个乳区乳量/总乳量×100%

2.泌乳生理

(1)泌乳生理的实践意义(2)乳汁人形成和分泌

3.产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1)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①饲料搭配要多样②饲喂技术要科学③饮水要充足

④适当运动⑤经常刷拭⑥防暑防寒

(2)手工挤乳技术

①挤乳前的准备

乳具:桶、水盆、毛巾、纱布、称、记录本等。工作人员:修整指甲、洗手、换工作服。②洗擦乳房③按摩乳房

④挤乳方法:压榨法,用力匀均,快速熟练⑤挤乳:定人、定时、定次、定顺序(3)机器挤乳的技术:与手工挤乳技术相当

(4)母牛泌乳期各阶段的饲养管理(305天)

①泌乳初期产犊后10~15天每日4次护理好母牛

第一天:每次每只2㎏第二天:全天产乳量的第三天:全天产乳量的第四天:全天产乳量的~1②泌乳盛期:21天~月短期优饲法:加强营养诱导饲养法:提高日粮蛋白更替饲养法:改变饲料比例

③泌乳中期:减缓泌乳量下降,减少精料供给

④泌乳末期:干乳前1个月促进胎儿发育

4.干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1)干乳的目的

①恢复母牛体质,促进胎儿发育②周期无性繁殖休息

③蓄积营养物质,防止产后热和难产

(2)干乳期的长短

一般60天;高产、年轻、体弱、营养差70~75天;低产、健壮、营养好45~50天。

(3)干乳方法

①逐渐干乳法:10~20天,停止按摩、减精料、减水适于高产牛

②快速干乳法:4~7天,停产时注入干乳软膏10ml(食用油40ml,青霉素20万IU,金霉素100万IU,磺胺粉适量,用甘油拌均)

卫生消毒

(4)干乳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①干乳前期:营养一般②干乳后期:提高营养

5.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1)初产母牛的饲养:营养水平中上

(2)初产母牛的饲养:乳房按摩

6.高母牛的饲养管理

(1)从干乳期就加强营养

(2)保持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的适当比例(3)日粮要科学(4)保持食欲旺盛(5)缓冲剂的应用:碳酸氢钠(6)加强管理

第五节肉用牛的饲养管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肉用牛的生产力评定方法;掌握肉牛的增重规律、肥育方式及饲养管理技术。

2.技训目标:能正确进行育肥牛的选择,制定合理的育肥方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肉牛的增重规律、肥育方式及饲养管理技术、肉用牛的饲料

2.教学难点:制定合理的育肥方案

三、教学方式:讲授

四、教学课时:12课时

五、教学内容

(一)肉用牛的生产力评定

1.影响肉用牛生产性能的因素

(1)品种类型(2)年龄(3)性别

(4)饲养水平和营养状况(5)环境

2.肉牛生产力的测定

(1)日增重

平均日增重=(期末重—初始重)/肥育期天数

(2)宰前活重:绝食24小时后临宰前的重量

(3)胴体重:宰前活重减去头、皮、内脏(不包括肾脏和板油)、腕关节以下四肢,生殖器及周围脂肪重。

(4)屠宰率=胴体重/宰前活重×100%

(5)净肉重和净肉率

净肉率=净肉重/宰前活重×100%

胴体产肉率=净肉重/胴体重×100%

(6)肉骨比

肉骨比=净肉重/骨重

(7)眼肌面积:背最长肌在12~13肋间的横断面积。(㎝2)

(8)饲料利用率:肉牛每增重1㎏体重所消耗的饲料量

饲料利用率=饲养期内消耗饲料总量(㎏)/饲养期内总增重(㎏)×100%

(二)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

1.满足营养需要

2.饲喂技术

(1)定时

(2)合理搭配(3)添加精料(4)科学管理

(三)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1.满足营养需要

2.饲喂技术

3.管理技术

(四)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

1.肉用犊牛的饲养

(1)初生犊牛的护理:清除黏液,饲喂养初乳(2)犊牛的饲养:人工哺乳

2.肉用犊牛的管理

(1)预防疾病(2)加强运动

(3)编号:耳标、耳号、冷烙

(4)去角:初生7~10天,涂药或电烙

(五)生长育肥牛的饲养管理1.肉牛的增重规率

(1)体重增长规率:1岁前快,1岁后慢补偿增长:

分类:大型早熟、中熟、早熟小型

(2)体组织生长特点:幼长骨,成长肉

2.肉用牛肥育方式与方法

(1)犊牛育肥法①小牛肉生产②小白牛肉生产

(2)育成牛肥育法

①幼龄强度育肥法②“吊架子”育肥法

(3)架子牛育肥法

①架子牛的选择:品种、年龄、体型、性别、体重

②架子牛的肥育:恢复准备期、过渡期、催肥期、一日多餐制、饮水充足、加喂瘤胃素、勤观察。

③育肥方法:酒糟、表贮料、秸秆

(4)成年牛肥育法:加强营养

3.肥育牛的管理

(1)驱虫、卫生(2)减少运动

(3)公母分群,公牛去势(4)防寒防暑

4.提高肥育效果的措施

(1)应用饲养新技术:调控、调制(2)添加剂的应用:精料配合料(3)增重剂的应用:抗病低毒(4)适时出栏

(六)肉用牛的饲料

1.青饲料

2.青贮饲料

3.粗饲料:机械处理、碱化处理、氨化处理

4.能量饲料:

5.蛋白质饲料

6.矿物质饲料

7.添加剂及其它类饲料

畜牧兽医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畜牧兽医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畜牧兽医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项目实践教学为主线,以专业实训室建设为基础,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以自主发展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坚持校企合作,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建成一批设备条件先进、管理科学规范,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特色鲜明的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必备条件。 我院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基地的发展规划与建设,按照学院的总体发展规划、专业布局,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功能定位,按照重点推进、长短结合的要求,结合畜牧兽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目标,制订近期和长远的建设计划,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综合平衡,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做好实训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工作;规划的内容应包括指导思想、建设目标、考核指标与体系、各实训室的具体任务、人员和设备配备、房屋场地、经费投入与使用等。 二、建设原则 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如下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要发挥导向作用,考虑把优质教育资源与行业企业生产有效结合起来,以项目建设的形式完善学校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经过实训基地真实的职业环境,按照与职业岗位群对接的要求,开展各种技能训练。 (二)共享性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定位要准确,要综合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辐射相关专业。各实训室的建设充分以校企合作载体、学院自主投资与企业捐助为辅助,不但满足本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也要满足其它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训需要。 (三)效益性原则 实训室建设应与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和市场对技能型专门人才需求状况相匹配,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创新管理理念,注重开辟新思路、实行新机制、采用新模式,提高实训基地的经济效益。 (四)持续性原则 系部要经过多种途径,提高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增强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其持续运行能力,要坚持依靠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原则进行建设,在保证完成实践教学的前提下,创新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企业化服务管理,形成管理、运行、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其成为集教学、培训、生产、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材料 动物科学技术系 二○○五年十二月 目录 1.动物科学技术系简介 (2) 2.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汇报 (7) 3.畜牧兽医专业剖析报告 (11)

(1)专业概况 (11) (2)专业分析 (12) (3)专业特色 (24) (4)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31) (5)自评结果 (33) 4.畜牧兽医专业剖析备查材料目录 (34) 动物科学技术系简介 多年来,根据国家对职教改革的要求,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系调整教育思想,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创特色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团结奋斗,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积极适应当前畜牧业发展需要,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下大力量对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进行系统整体改革,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能力不断提高,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系部基本情况 1.专业设置 我系目前有2个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和兽医专业。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们还计划开以下新的专业:动物防疫与检疫、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等专业。 2.师资队伍

本系师资力量雄厚,现设有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牛与牛病防治三个教研室,成立了畜牧兽医和兽医专业2个专业指导委员会。师资队伍情况如表1。 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较高。有区内外闻名的专家,有经验丰富、锐意改革的教学骨干,有3位教师分别担任了全国或省级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学院的常务副院长担任我系的部分教学工作,系主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届人大代表和十届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的委员。 近年来,教师主编或参编著作、教材共61本,其中有2名教师担任了农业部21世纪国家高职高专教材的主编;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省部级及学院科研项目29项,在国内刊物发表论文56篇。教师勤奋工作,业务成绩卓著,有2人次获得省级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校级专业带头人2名,学术带头人1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 3.在校学生 本系现有学生总数883人,共21个班级,是人数较多的系部之一(见表2)。 本系一贯高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学生德育教育,举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等多方面入手,在学习、生活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积极向上的精神。 各年级学生都经过系统的技能培训,熟练掌握多项专业知识与技能,毕业生以“技能熟练,敬业务实,吃苦耐劳”赢得市场的认同,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在工作岗位上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 4.教改情况 本系从1998年开始实行模块式教学,先后在中职和高职中进行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普遍提高。2001年,我系进行的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中心的“畜牧兽医专业模块式教学” 研究课题获广西教育厅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2003年4月获得农业部全国农业职业院校“能力教育体系”教学改革成果三等奖。 2003年5月又开始实施教育厅的“广西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研究项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技术教案

教案 (理论课)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教学系机械工程系 授课班级焊接091 主讲教师晏丽琴 职称讲师

培黎工程技术学院二○一一年二月课程基本情况

系主任: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材料加工概述 一、材料加工概述 二、材料加工的基本要素和流程 第二节材料成形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一、凝固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二、塑性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三、焊接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四、表面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第三节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绪论 学习思考问题 ·材料加工的基本要素和流程是什么? ·材料成形存在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本课程的性质和基本任务是什么? 一、材料加工概述 任何机器或设备,都是由许许多多的零件装配而成的。这些零件所用材料有金属材料,也有非金属材料。零件或材料的加工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以下4类: (1)成形加工:用来改变材料的形状尺寸,或兼有改变材料的性能。主要有凝固成形、塑性成形、焊接成形、粉末压制和塑料成形等。 (2)切除加工:用于改变材料的形状尺寸,主要有车、铣、刨、钻、磨等传统的切削加工,以及直接利用电能、化学能、声能、光能进行的特殊加工,如电火花加:[、电解加工、超声加工和激光加工等。 (3)表面成形加工:用来改变零件的表面状态和(或)性能,如表面形变及淬火强化、化学热处理、表面涂(镀)层和气相沉积镀膜等。

(4)热处理加工:用来改变材料或零件的性能,如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特征、工作条件及使用要求、生产批量和制造成本等多种因素,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以达到技术上可行、质量可靠和经济上合理。零件制成后再经过检验、装配、调试,最终得到整机产品。 二、材料加工的基本要素和流程 材料加工方法的种类虽然繁多,但通过对每种材料加工方法的过程分析表明,它们都可以用建立在少数几个基本参数基础上的统一模式来描述。该模式便于对各种加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横向比较。 任何一种材料的加工过程,都是为了达到材料的形状尺寸或性能的变化。而为了产生这种变化,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材料、能量和信息(图1.2)。因而材料的加工过程,可以用相关材料流程、能量流程和信息流程来描述。 三大流程: 1.材料流程 表征加工过程特点的类型; 要改变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状态; 能够用来实现这种形状尺寸和性能变化的基本过程; 2.能量流程 包括机械过程的能量流程,热过程能量:电能、化学能、机械能 3.信息流程 形状信息、性能信息

《畜禽解剖生理》课程标准

《畜禽解剖生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畜禽解剖生理》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其任务是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系统地学习畜禽解剖生理的基本知识,具体了解和掌握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和系统器官,了解和掌握畜禽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畜禽基本的系统解剖生理知识,在畜牧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畜体的基本结构;掌握畜禽主要部位名称及方位术语;掌握畜禽运动系统重要骨骼的名称及位置,掌握畜禽被皮系统的构成;了解皮肤衍生物的基本知识;掌握畜禽消化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各器官的相对位置、形状等,了解这些器官的生理作用;掌握畜禽的呼吸系统的构造并熟悉呼吸活动的生理规律;掌握畜禽泌尿系统的基本构造,并熟悉泌尿生理,会分析尿液生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掌握畜禽生殖系统的构造,熟悉生殖生理,了解各种动物生殖活动的规律;掌握畜禽心血管系统的构成,掌握心脏的结构和作用,熟悉血液血管的特点和血液流动的规律;掌握畜禽免疫系统酌基本构成,了解免疫系统的生理作用;掌握畜禽神经系统的构造和神经生理;熟悉畜禽内分泌系统的构成,了解生产中比较重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掌握动物体温的含义和在生产中的应用。 掌握本课程基本技能操作,同时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1.掌握畜禽的基本结构。 2.能用专业术语描述畜禽体表的主要部位。 3.能说出畜禽运动系统的构成和重要的骨骼肌肉的名称。 4.掌握消化系统的构成和每一个器官的位置形状和作用。 5.掌握呼吸系统的构成和每一个器官的位置形状和作用。 6.能分析出畜禽尿液生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7.能说出畜禽生殖器官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8.掌握畜禽血液循环的路径和心脏血管的生理作用及其规律。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模块一畜体的基本结构 项目一细胞 任务一细胞的形态和大小及构造 1.掌握动物体内细胞的形态。 2.掌握细胞的构造及不同结构的位置和特点。 任务二细胞的生命活动 掌握活的细胞的生命活动现象。 项目二组织 任务一上皮组织 1.能说出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2.熟悉上皮组织在动物体内的分布。 任务二结缔组织 1.能说出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

《兽医基础》 教学计划

2010——2011年大村职高 畜牧兽医专业 《兽医基础》教学计划 (安排学时142 ) 古蔺县大村职业中学:张煜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 兽医基础是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是学生具备基层畜禽疾病防治员、防疫检疫人员所必需的动物疾病诊断于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并要求通过反复实践掌握畜禽诊疗的基本方法和常规检查的操作要领,并熟练的应用实践,明确各种常见症状的特征,理解每一种症状产生的病理原因和条件,并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为农民解决养猪技术的一些负担,为农民的经济收入的提高奠定基础。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动物的体温及呼吸次数 2、理解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3、掌握动物疾病过程中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病理变化 4、理解药物的作用,学会合理用药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能按标准俄程序独立进行家畜的保定和临床检查,并建立正确的诊断 2、能独立的进行病例剖检, 3、掌握血样、粪样、独舞材料的检验技术,并作出初步诊断 4、熟练掌握药物治疗的各种操作技术 5、掌握动物疾病的外科治疗基本技术 6‘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幻灯片,图片,视频等教学并能分析其原因(二)思想情感教育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农业,热爱自己的专业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态度和对学业精益求精的精神 3、通过生产实习和参加实际生产活动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部分 1、一般临床检查 (1)动物的接近与保定 了解不同动物攻击人的习性,学会常见动物的接近和保定方法。熟知常见动物的接近和保定注意事项。熟练掌握常用的绳结法。 (2)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掌握问诊的概念、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掌握视诊的概念、原则、内容及注意事项。掌握嗅诊的概念、应用及意义。掌握触诊的概念、方法、应用、注意事项及触感种类。掌握叩诊的概念、方法、应用、注意事项及叩诊音。掌握听诊的概念、方法、应用及注意事项。

畜牧兽医实验室功能简介

畜牧兽医系部分实验室简介 家畜病理学实验室简介 家畜病理学实验室是畜牧兽医系直属统一建立的实验室,2002年以来,根据专业与课程设置、学科建设等发展方向进行了改造建设。实验室现设1个实验室,总面积为54m i,实验器材和设备总额约10万元人民币。实验所用大体标本和病理组织切片都是学生实验自制。 实验室现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专职教师兼主管1人、理论及实验教师4 人、管理人员1人。实验室工作人员名单:陶艳芳副教授、郑锦玲讲师、黄光红助讲、王荣琼助讲、施忠芬助讲、王昌梅中技工。 实验室现承担畜牧兽医系5个专业的家畜病理学和兽医基础(病理)2门实验课程,以及畜牧兽医系的动物防疫与检疫员和动物防疫治疗员的技能鉴定。 实验室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科学思维,以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课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了实验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训练,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动物生物化学实验室简介 动物生物化学实验室是畜牧兽医系于1996年建立的独立实验室。该实验的主要设备有:高速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酸度计、层析系统、电子天平、稳压稳流电泳仪、恒温水浴锅、组织捣碎机、台式PH测试仪;设备价值约 为65088元;实验室面积为75.6 m 2左右;管理指导教师有3名(中级职称2人,管理人员1人)。2006学年约接纳13960人时完成实验,使用率达99% ;实验能同时容纳40多名学生进行实验。主要开设实验项目有:生物化学基本操作技能和常用仪器使用方法;血液生化样品的采集及组织 匀浆的制备;牛乳中酪蛋白的提取与鉴定;蛋白质等电点的测定;双缩脲测定蛋白质含量;酶的特性一底物专一性;pH对唾液淀粉活性影响;维生素C的提取与含量测定;血清胆固醇的测定一一磷硫铁法等。动物生物化学实验室作用主要是巩固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他们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原始创新能力。

宠物疾病诊疗课程标准

《宠物疾病诊治》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130819] 适用专业[畜牧兽医] 课程承担单位[护理系] 参考学时[50] 制定人[李秀杰] 制定日期[2014.11.10] 审核人[李俊杰] 审核日期[2014.11.13] 批准人[刘海利] 批准日期[ ]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课。该课程是理论+实践课。本课程是基于经济动物的饲养管理与畜牧企业的管理与产品的营销工作任务而设置的。本课程包括犬猫的生物学特性、临床诊断技术、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等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具备畜牧兽医相关职业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相关知识和能力,为从事宠物兽医师、宠物饲养员等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前导任务是畜牧生产中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繁殖与改良等专业基础理论,涉及到的课程有《动物病理学》《动物药理学》《畜禽繁殖与改良》;本课程无后续任务。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犬、猫等宠物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熟悉犬、猫等宠物疾病的临床诊断特点与方法,掌握犬、猫等宠物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与产科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技术。具备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安全意识。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犬、猫等宠物疾病发生发展规律。 2、掌握犬、猫等宠物疾病的发生机理,熟悉犬、猫等宠物疾病的临床诊断特点与方法。 3、掌握犬、猫等宠物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与产科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技术。 (二)能力目标 1、能识别常见犬病的临床症状、掌握诊断技术。 2、能识别常见猫病的临床症状、掌握诊断技术。 (三)素质目标

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计划

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畜牧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备必要的动物生产和疾病防治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学生应在具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毕业后可自主从事畜禽养殖、饲料加工与销售、兽药生产与销售、生物制品生产与经营、动物诊疗、动物检疫检验、畜禽繁殖改良等工作。或者升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本专业,为进一步服务畜牧兽医工作打好基础。 二、人才培养规格 (一)业务范围 毕业生主要面向养殖场、饲料加工厂及相关单位从事动物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繁殖育种等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获者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 (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掌握畜禽繁育、畜禽生产、畜禽疾病防治、畜禽饲料与营养、畜禽解剖生理、兽医基础等专业知识。 2、能力结构 具有动物生产、饲料营养加工调制、家畜家禽疾病预防与控制等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能力。 3、素质结构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2)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具有一定的实践、创造、就业和创业能力。 三、课程设置 畜禽繁育、畜禽生产、畜禽疾病防治、畜禽饲料与营养、畜禽解剖生理、兽医基础 1、畜禽解剖生理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家畜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基本知识和代谢生理、生长发育生理等基础理论。 2、家畜遗传育种 本课程主要讲授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变异、数量性状的遗传、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选种、选配、品种及其选育、杂交、品系繁育等知识。 3、畜禽营养与饲料 本课程主要讲授动物营养基础、畜禽营养需要、饲料营养特点及合理利用、饲料加工与调制和饲料配方设计等基本知识。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畜牧兽医专业 毕 业 实 习 报 姓名:杜宗飞 学号:2011090118 专业:畜牧兽医 班级:畜牧兽医01班 指导教师:赵建明 实习时间: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 1.1实习目的 (3) 1.2实习任务要求 (4)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 2.1实习单位简介 (4)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 三、实习内容(过程) (5)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5) 3.2适应畜牧兽医专业岗位工作。 (5)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6) 四、实习心得体会 (6) 4.1人生角色的转变 (6)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7) 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 (7) 五、实习总结 (8) 5.1打好基础是关键 (8) 5.2实习中积累经验 (8) 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8)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8) 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畜牧兽医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畜牧兽医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畜牧兽医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畜牧兽医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畜牧兽医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畜牧兽医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畜牧兽医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畜牧兽医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畜牧兽医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

《农作物生产技术(北方本)(第二版)》第1章电子教案-课

课程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类型:专业课 教学进程:绪论学时:2 使用教材:《(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马新民郭国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内容 一、农作物 (一)农作物的概念 1、狭义概念: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人们种植在大田中的植物,即农田作物,也叫大田农作物,俗称“庄稼” 2、广义概念:指凡是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人们栽培的植物。 (二)农作物的分类 通常最主要的分类法是按农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来分类。按照这一方法可将作物分成4大部分: 1、粮食作物包括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和薯类作物等3个类别。 2、经济作物包括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嗜好性作物和其它作物。 3、饲料和绿肥作物包括豆科绿肥作物,禾本科饲料、绿肥作物,水生型饲料、绿肥作物。 4、药用作物。 按农作物生长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分类: 1、根据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把农作物分为喜温作物和喜凉作物。 2、根据农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把农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 3、根据农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碳三(C3)作物和碳四(C4)作物。 4、根据农作物播种期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和秋播作物及南方的冬播作物。 5、按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方式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 二、农作物生产技术 (一)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概念 农作物生产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农产品食用安全规范,为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而采取的各种人工措施。 (二)农作物生产的特点 ( 1 )农作物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体,故农作物生产具有不确定性。 ( 2 )农作物生产是关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技术。 ( 3 )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大多是露天的农田,其所涉及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 ( 4 )农作物生产技术是一门直接服务于农作物生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 (三)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 ( 1 )农作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2 )农作物生产涉及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农作物生产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我国农村的社会稳定和13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 (四)我国农作物生产概况 2003年我国主要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

畜牧兽医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畜牧兽医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项目实践教学为主线,以专业实训室建设为基础,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以自主发展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坚持校企合作,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建成一批设备条件先进、管理科学规范,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特色鲜明的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提 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必备条件。 我院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基地的发展规划与建设,按照学院的总体发展规划、专业布局,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功能定位,按照重点推进、长短结合的要求,结合畜牧兽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目标,制订近期和长远的建设计划,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综合平衡,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做好实训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工作;规划的内容应包括指导思想、建设目标、考核指标与体系、各实训室的具体任务、人员和设备配备、房屋场地、经费投入与使用等。 二、建设原则 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如下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要发挥导向作用,考虑把优质教育资源与行业企业生产有效结合起来,以项目建设的形式完善学校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实训基地真实的职业环境,按照与职 业岗位群对接的要求,开展各种技能训练。 (二)共享性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定位要准确,要综合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辐射 相关专业。各实训室的建设充分以校企合作载体、学院自主投资与企业捐助为辅助,不仅满足本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也要满足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训需要。 (三)效益性原则 实训室建设应与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和市场对技能型专门人才需求状况相匹配,要注重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创新管理理念,注重开辟新思路、实行新机制、采用新模 式,提高实训基地的经济效益。 (四)持续性原则 系部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增强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其持续运行能力,要坚持依靠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原则进行建设,在保证完成实践教学的前提下,创新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企业化服务管理,形成管理、运行、发展的长效

机械加工技术教案

教学课程:绪论 教学目的: 1.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2.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3.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4.了解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重点: 1.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2.了解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所讲的机械制造技术主要是指机械冷加工技术和机械装配技术。 内容包括: (1)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和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合理选择机械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及切削加工参数,并初步具备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2)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但还存在阶段性的差距。 1.数控机床在我国机械制造领域的普及率不高。 2.国产先进数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较低。

3.数控刀具、数控检测系统等数控机床的配套设备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4.机械制造行业的制造精度、生产效率、整体效益等都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先进制造技术的及其发展方向 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消耗、敏捷及无污染生产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 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1)制造技术向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CNC)机床、加工中心(MC)、柔性制造系统(FMS)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自动化制造设备或系统的发展适应了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它们将进一步向柔性化、对市场快速响应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敏捷制造设备将会问世,以机器人为基础的可重组加工或装配系统将诞生,智能制造单元也可望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加速产品开发过程的CAD/CAM一体化技术、快速成形(RP)技术、并行工程(CE)和虚拟制造(VM)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2)制造技术向高精度方向发展 21世纪的超精密加工将向分子级、原子级精度推进,采用一般的精密加工也可以稳定地获得亚微米级的精度。精密成形技术与磨削加工相结合,有可能覆盖大部分零件的加工。以微细加工为主要手段的微型机电系统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军事、农业、家庭等领域,而成为下世纪最重要的先进制造技术前沿之一。

12畜牧兽医专业《宠物疾病诊治》课程标准

《宠物疾病诊治》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160219 ] 课程承担单位[] 制定人[ ] 制定日期[2016.06.30] 审核人[] 审核日期[2016.07.30] 批准人[] 批准日期[2016.08.30] 一、适用对象 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升学学生 二、适用专业 畜牧兽医专业 三、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课。该课程是理论+实践课。本课程是基于经济动物的饲养管理与畜牧企业的管理与产品的营销工作任务而设置的。本课程包括犬猫的生物学特性、临床诊断技术、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等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具备畜牧兽医相关职业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相关知识和能力,为从事宠物兽医师、宠物饲养员等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前导任务是畜牧生产中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繁殖与改良等专业基础理论,涉及到的课程有《动物病理学》《动物药理学》《畜禽繁殖与改良》;本课程无后续任务。 四、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犬、猫等宠物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熟悉犬、猫等宠物疾病的临床诊断特点与方法,掌握犬、猫等宠物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与产科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技术。具备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安全意识。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犬、猫等宠物疾病发生发展规律。 2、掌握犬、猫等宠物疾病的发生机理,熟悉犬、猫等宠物疾病的临床诊断特点与方法。 3、掌握犬、猫等宠物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与产科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技术。 (二)能力目标 1、能识别常见犬病的临床症状、掌握诊断技术。

2、能识别常见猫病的临床症状、掌握诊断技术。 (三)素质目标 1.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 2.具备责任心强、忠于职守的爱岗敬业精神; 3.具备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注重工作效率; 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5.具有创新创业意识,通过自我学习提高知识与技能; 6.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意识。 五、参考学时,参考学分; 六、设计思路 依据对畜牧兽医专业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围绕宠物饲养员、宠物防疫员、宠物兽医和宠物美容岗位的实际需求而设置这门课程。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紧紧围绕猫、犬及观赏鸟的生产与疾病诊治工作项目的需要来进行,包含犬猫的生物学特性、临床诊断技术、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单元模块来进行。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2014-2015兽医基础教学计划

《兽医基础》教学计划 2014—2015年学年度第二学期 (总学时140课时) 农牧组:荆国祥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 兽医基础是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是学生具备基层畜禽疾病防治员、防疫检疫人员所必需的动物疾病诊断于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并要求通过反复实践掌握畜禽诊疗的基本方法和常规检查的操作要领,并熟练的应用实践,明确各种常见症状的特征,理解每一种症状产生的病理原因和条件,并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为农民解决养猪技术的一些负担,为农民的经济收入的提高奠定基础。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动物的体温及呼吸次数 2.理解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3.掌握动物疾病过程中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病理变化 4.理解药物的作用,学会合理用药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能按标准程序独立进行家畜的保定和临床检查,并建立 正确的诊断 2、能独立的进行病例剖检 3、掌握血样、粪样、材料的检验技术,并作出初步诊断 4、熟练掌握药物治疗的各种操作技术 (三)思想情感教育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 农业,热爱自己的专业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态度和对学业精益求精的精 神 3、通过生产实习和参加实际生产活动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 道德观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部分 1、一般临床检查(复习) (1)动物的接近与保定 了解不同动物攻击人的习性,学会常见动物的接近和保定方法。熟知常见动物的接近和保定注意事项。熟练掌握常用的绳结法。 (2)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掌握问诊的概念、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掌握视诊的概念、原则、内容及注意事项。掌握嗅诊的概念、应用及意义。掌握触诊的概念、方法、应用、注意事项及触感种类。掌握叩诊的概念、

畜牧兽医专业个人实习报告

畜牧兽医专业个人实习报告 导读:通过这次实习学习到了很多工作侧面的知识,将课本上的知识很好的与实践结合,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我已经实习近一年了,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在这段时间里公司的员工和领导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大家“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也体会到了作为拓荒者的艰难和坚定。在对您们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为我有机会成为一份子而惊喜万分。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通过理论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养殖(猪)的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记得初到公司里时,我拿到的他们给予的一些专业书籍,理解也仅停留在字面上,这里所有的一切对于我来说,既新鲜也处处存在挑战。不懂就学,是一切进步取得的前提和基础。在这段时间里我认真学习了各相关资料,并从网络上摄取了大量的有用素材,再加上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养殖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我们的公司不仅仅是养猪的聚集地,更重要的是作为养猪主人交流的地方。在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看到了很多。我知道了工作和学习的差别,这样的差别也让我积累了

更多的经验,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我们都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在实习中我们知道了工作和在学校学习完全是不一样的,在学校有老师,有作业,有考试,而在工作中完全要靠自己自主的去学去做。只要你想学习,那些老员工会毫不吝啬的把他们多年的经验教授给你,让你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在实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做起工作来就更顺手。 虽然在学校也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但是还是没有工作中体现的那么明显,在工作中团队精神尤其重要。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个项目,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团队中其他同事的交流和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曾对团队精神的能力要求有这样的观点:要有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个人要想成功及获得好的业绩,必须牢记一个规则:我们永远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在团队工作中,会出现在自己的协助下同时也从中受益的情况,反过来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这是保证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高职兽医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建设)

一、高职课程标准的结构与内容 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程。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兽医化验员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动物疾病临床诊疗、屠宰检疫、实验室检验等岗位中要求学生掌握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病机理和患病动物所呈现的代谢、机能与形态结构变化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放、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等能力,掌握常见病变的识别与分析、常见病理的分析、动物尸体剖检、常用药物的识别与使用、常用药物的理化性质分析、动物中毒及解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动物解剖生理、微生物与免疫学等,后续课程有临床兽医学、动物传染病学、寄生虫病学、内科学、外科学、产科学等。 (二)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兽医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动物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动物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学病变,兽医药理基础知识、常用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疾病的基本知识,疾病发生的一般机理和发展的

一般规律。 2.掌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水肿、脱水与酸中毒、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缺氧、炎症、发热、休克、黄疸、肿瘤的概念、引起原因、病理变化特点和对机体的影响,了解其发生机理,能正确识别基本病理变化。 3.掌握尸体剖检基本知识、尸体剖检的顺序;掌握尸体运送及处理技术、病料采取及送检技术。 4.掌握动物药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并能指导临床科学选药和合理用药。 6.具有一定的药物贮存、保管及药物管理相关法律知识。 7.掌握处方的工确开写,药物配制、给药方法等专业技能。 (二)技能目标 1.掌握动物尸体剖检及病料采集、保存与送检技术。 2.熟悉疾病过程中动物机体代谢、组织细胞形态结构改变的一般特点。 3.能正确识别基本病理变化,识记动物器官病变,并能进行分析。 4.能熟练捉拿,保定动物;能根据药物的性质,合理选择给药途径;会不同途径的给药(注射、口服等)技术。

畜牧兽医专业个人简历模板原创

……………………….…………………………………………………………………………………姓名:杜宗飞专业:畜牧兽医专业 院校:浙江大学学历:本科……………………….…………………………………………………………………………………手机:×××E – mail:×××地址:浙江大学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今天我怀着对人生事业的追求,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希望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片刻的关注。 我是畜牧兽医专业的2014届毕业生。大学四年的熏陶,让我形成了严谨求学的态度、稳重踏实的作风;同时激烈的竞争让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在大学四年里,我积极参加畜牧兽医专业学科相关的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在各占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大学就读期间,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每个学期成绩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畜牧兽医专业必修课都力求达到90分以上。在平时,自学一些关于本专业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上,我担任畜牧兽医01班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协会部长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的座右铭是“我相信执着不一定能感动上苍,但坚持一定能创出奇迹”!求学的艰辛磨砺出我坚韧的品质,不断的努力造就我扎实的知识,传统的熏陶塑造我朴实的作风,青春的朝气赋予我满怀的激情。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期待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倍加珍惜。 下页是我的个人履历表,期待面谈。希望贵单位能够接纳我,让我有机会成为你们大家庭当中的一员,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贵单位发挥应有的水平与才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14年11月12日 唯图设计因为专业,所 以精美。为您的求职锦上添花,Word 版欢迎 下载。

林果生产技术教案

2013年3月林果生产技术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苹果生长、结果习性。 2.了解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教学内容 (一)生长习性 1.树冠 自然树冠高达10 m以上;人为的控制,一般树高4~5m,树冠横径3~5m;矮化砧苹果树,树高仅2~3m。 2.枝条 (1)短枝:5cm以下。停止生长早,积累养分早,易形成顶花芽。 (2)中枝:5~15cm。初夏逐渐停止生长。 (3)长枝:15cm以上。生长期长,消耗养分多,不利形成花芽,但有利长树。 (4)徒长枝:多数由潜伏芽萌发而成,长势望,节间长。 各类枝条的多少,因树龄、树势和栽培管理水平而异。 3.根系 苹果树的根系水平分布大于树冠,约为树冠横径的2-3倍分布随土壤性质及结构而变化。比地上部开始活动早,而结束晚。一年内有2-3次生长高峰,生长高峰与地上部交替进行的。幼树根系一般有3个生长高峰,大树一般有两个生长高峰。根系生长的温度范围是7-30℃,最适温度14-21℃,当温度低于0℃或高于30℃时,根就不能生长。

土壤湿度要求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土壤水分过多,通气不良,对根系生长也不利,严重时能引起根系缺氧而腐烂死亡。(二)结果习性 1.开始结果年龄 一般3-6年开始结果;嘎拉、秦冠等3-4年即可结果;红富士、金冠、红玉等4-5年;元帅、红星、国光等5-7年。 2.结果枝类型 长、中、短营养枝转化而成;元帅、红星、新红星等品种,以短果枝结果为主;金冠、国光等则长、中、短果枝均可结果;初果期以长、中果枝结果为主;盛果期和衰老期以短果枝结果为主。 3.开花习性 混合花芽,以顶花芽结果为主。有些品种同时具备腋花芽,如红玉、秦冠等,腋花芽果实商品性较差。 花芽萌发长2-3cm新梢,新梢顶端着生花序,每花序有5-6朵花,中间的花先开,这段新梢增粗膨大叫果台副梢。果台副梢连续结果的能力,因品种、树龄和栽培管理条件而异,国光较强。 大多数品种都不能自花结实,必须配置相应的授粉品种。 4.花芽分化 新梢缓慢生长或停止生长以后。从5月下旬开始,延续到9月底或10月中旬。短枝停止生长最早,花芽分化也最早。中枝停止生长较短枝晚,花芽分化也晚,长枝更晚。

3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

《禽畜解剖生理》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160204 ] 课程承担单位[ ] 制定人[ ] 制定日期[2016.06.30] 审核人[ ] 审核日期[2016.07.30] 批准人[ ] 批准日期[2016.08.30] 一、适用对象 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升学学生 二、适用专业 畜牧兽医专业 三、课程性质 家畜解剖生理是畜牧兽医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研究正常畜禽机体的宏观和微观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动物机体基本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本课程是基于畜牧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一综合任务而设置的,为完成畜牧基础理论工作任务。 本课程是为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服务的,不仅是专业课的先导,还能为后期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和直观的形态学基础,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其适应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本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后续任务是畜牧生产中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繁殖与改良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涉及到的课程有《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病理学》、《动物药理学》、《畜牧微生物与免疫》。 四、课程目标 学生掌握畜牧兽医专业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利用实验室指导家畜、家禽基本的解剖知识等,能够更好地为后续等专业课程服务。通过学习,学生能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家畜、家禽各系统、器官、组织的正常形态结构 2.了解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 3.掌握家畜、家禽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包括行为、各器官、各系统、细胞及其组成物质分子在内的活动变化与机制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4.掌握家畜家禽二者在形态结构以及生理功能上的异同点 (二)技能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