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经济专题

中国经济专题

名词解释
经济全球化:就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大发展,使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

垂直型分工: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一般指先进国家与后进国家之间的分工。这种分工主要表现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研究开发和产品生产之间的分工。

垂直型直接投资,也称为纵向型直接投资,一般指一国企业或跨国公司到国外建立子公司或附属机构,这些国外子公司或附属机构与母公司之间实行纵向专业化分工协作。

产业内贸易:指《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中属于同一类别的产品的国际贸易。这种产品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如款式、品牌等不同,但具有较高程度的消费替代性和生产替代性。

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进口替代战略:也称内向型战略,指发展中国家用农业的收益,发展过去依赖进口来满足国内需要的部分工业品的生产。该战略往往采用进口许可证、限额和各种补贴等办法对本国制造业实行高度保护,对进口的投资实行直接控制,对外汇定值过高等。

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和资本项目,使资本在各国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上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

关税同盟:是缔约国在相互贸易中免除关税和限制,并规定共同关税税率和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国家范围经济调节的组织。

汇率目标区:英国学者威廉姆逊等人,指通过协商规定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的目标弧度,幅度可达10%

世界经济周期:指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交替出现扩张与收缩的波动过程,具体表现为世界经济增长率上升与下降的反复交替过程。当代经济周期具有同步性和微波化特征。





问答题
1.简述当代经济全球化特点
(1) 贸易自由化进一步走向制度化
(2)生产一体化进一步走向深层次
(3)金融全球化寻求安全保障
(4)技术进步在全球化推进中显示更强威力
(5)一体化从功能性走向制度性

2.简述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答:(1)经济全球化是

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
(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
(4)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3.简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应该的邓宁在1976年提出来的,是当代最有影响的跨国公司和国
际直接投资理论之一,邓宁认为一个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可以有两条途径,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当下节三组决定因素同时存在就会发生对外直接投资:(1)跨国公司的所有权特定优势;(2)东道国的区位优势;(3)市场内部化优势。

4.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什么(P165)
答:WTO的宗旨是:
(1) 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2) 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3)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
(4) 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郭佳,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

5.简述国家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目的
答:(1)保护和发展国内生产力;
(2)保护或增加国内就业;
(3)改善国际收支;
(4)保障国家安全;
(5)调节贸易利益在国内的分配;
(6)作为对其他国家不公平贸易的报复。


6.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随着时间的推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开始凸现:要满足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增长之需,美元的供给必须不断增加,从而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必然不断扩大。而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不断扩大和你供给的持续超速增长,一方面将使美元与黄金之间的比价难以持续;另一方面,必将对美元产生贬值压力,并导致美元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固定比价也难以长期维持,从而是这种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发生动摇。美元的双重身份和双挂钩,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

7.简述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特殊适用性及其局限性。
答:(1)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对于大国和小国的作用是不同的;
(2) 依赖大量出口来推动本国经济发展,会增加本国经济的对外依赖性,从而丧失经济发展的主动性;
(3) 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作用受到市场发展的制约;
(4) 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会强化落后经济的“二元化”特征。

8.简述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原因。
答:(1)历史因素的影响;
(2)科技革命的影响;
(3)经济体制

、战略和政策的影响;
(4)贸易和投资等经济因素的影响;
(5)环境、资源和人口等自然社会因素的影响。

选择题
1. 世界市场的市场结构可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P13)
2.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发展机会不平衡;
?经济发展国际环境不平衡。(P34)
3. 经济全球化时代政府的作用:政府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是本国经济利益的最重要,也是最
终的维护者。(P37)
4. 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的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发生了并日益深化着以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新的科技革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突飞猛进,各国经济体制和世界经济体制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所有这一切体现在世界经济中,其突出表现是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和深化,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生活中最突出的现象,它制约着、左右着甚至决定着世界各国、各地区、各阶层的前途和命运。(P57)
5. 经济全球化不平等体现在:?决策参与权;?分配不均;?成本分担;?国家地位。(P91)
6. 电子技术是战后技术革命的核心,也是发展最快的领域,并以极快的速度运用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P61)
7. 产业转移从动态的角度反映了由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在技术上的指导地位,而技术上的指导地位又使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了主导地位。(P91)
8. 一次能源包括:水力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海洋能、生物能
二次能源包括:电力、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洁净煤、激光、沼气
?核能、太阳能、风能、洁净煤是清洁能源。(P115)
9. 能源分类:
(1) 按产生方式不同——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2) 按能否被再利用——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和用之不尽能源(风能、太阳能、潮汐)
(3) 按消耗后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污染性能源和清洁型能源。(P114)

10. 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特点:
?国际贸易格局已从过去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统天下,变成不同类型国家相互合作和相互竞争;
?各种类型国家的对外贸易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和欧洲的贸易地位上升较快;
?在发展中国家中,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增长率处于领先地位;
?经

济贸易集团内部各成员间的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成为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P144)
?在国际贸易流向中仍然是“北北贸易”(北半球北部)
11. 发达国家间的贸易主要是产业内贸易——依据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解释。
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P149)
12. 保护贸易政策的演变: 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保护贸易政策:(措施)
贸易壁垒——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保护本国的新兴工业即幼稚产业) (P153)
13. 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各缔约国本着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稳定增长、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生产和交换、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来处理它们在贸易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彼此减让关税,取消各种贸易壁垒和歧视性待遇,实现贸易自由化。(P161)
14. GATT取得的成就:第一轮谈判不仅为GATT的签订提供了保证,而且创下了大规模多边关税和贸易谈判的成功先例;第8轮谈判时GATT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一轮多边贸易谈判,无论从规模、参加方数目来看,还是从议题内容和涉及方面来看,都大大超过GATT设立以来的所有多边贸易谈判,特别是签署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这也是对20世纪40年代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建立国际贸易组织(ITO)目标的圆满完成。(P162)
15. GATT的局限性:
(1) 从机构性质来看,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不具有法人地位,或者说不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
(2) 从管辖范围来看,总协定的管辖范围过于狭窄;
(3) 从贸易规则来看,关贸总协定的规则很不严格,存在许多漏洞;
(4) 从争端解决机制来看,关贸总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5) 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利益在关贸总协定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6) 关贸总协定对中国及冷战时期属于“东方阵营”的国家采取歧视态度。(P164)
16. 在1994年7月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与会国家就提出了在城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成立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从而构建“货币-金融-贸易”三位一体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框架。
?世界贸易组织不是联合国下属,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下属的专门机构。
?世界银行发展报告的4个衡量指标:?有效的保护率;?非关税措施;?鼓励出口;
?汇率定值过高。(P165)
17. 生产国际化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是当代世界经济活动的突出特点,它集中体现了市场经济体系和资本循环突

破国界不断扩展的趋势。(P177)
18. 跨国公司——行为标准(行为动机):?市场;?效率;?资源;?资产。(P192)
19. 跨国公司非股权安排:?许可证合同;?补偿贸易;?管理合同;?联合销售。(P193)
20. 跨国公司形成的原因及其理论发展:
跨国公司作为生产国际化的载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其形成是资本摆脱国家边界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追求更高收益的结果。因此宏观层面上,跨国公司建立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也就是推动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因素。但是跨国公司作为一个微观经济主体,它之所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然有许多微观层面的动因。具体来看,一个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大体上有以下几方面:(1)充分利用本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垄断优势,在更加广阔的市场上展开竞争;(2)推动自己的成熟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3)为了充分利用东道国家在特定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将该种产业转移至国外;(4)通过跨国内部化交易,实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目的;(5)通过直接投资绕过贸易壁垒,保持和扩大海外市场占有率,等等。(P195)
21. 产品技术生命周期:维农将新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产品创新、成熟、标准化三个阶段。(P197)
22. 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三个基本条件: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创新和研发是推动企业进行国际投资的生产、所有权优势的核心。(P197)
23. 国际战略联盟:?合并;?互补;?项目式;?联盟。(P201)
24. 软钉住货币制度:?传统的固定钉住制;?爬行钉住;?带内流动制;?爬行带内流动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