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古韵分部的历史沿革 二节

第十章 古韵分部的历史沿革 二节

第十章 古韵分部的历史沿革 二节
第十章 古韵分部的历史沿革 二节

第二节古韵分部的历史沿革

古韵分部导源于宋明时期,兴盛于有清一代,至于近现代更加成熟。

一、宋明时期

1、吴棫,字才老,福建人。(约1100--1154)五卷《韵补》《毛诗叶韵补音》《楚辞释音》

方法:搜集上自《尚书》《诗经》《周易》,下至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诗文中不合乎“今韵”的押韵字,以《广韵》韵目为纲领,分别归类、释义、举例,最终分古韵为九部(九类):

(1)东冬锺江登蒸唐阳侵萧;

(2)支脂之微皆佳咍灰齐麻歌戈尤幽蒸;

(3)鱼虞模歌麻豪宵尤侯幽灰支之;

(4)真臻文欣魂痕山删寒桓先仙真臻文谆魂庚清青蒸侵;

(5)删山寒桓元仙真臻文谆魂痕庚清青蒸侵;

(6)萧宵尤幽;

(7)歌

(8)阳;

(9)尤。

评价:以古音材料为主,归纳韵文,实为古韵分部之开端。顾炎武:“考古之功,实始于吴才老。”但他把唐宋时代的韵文跟先秦两汉的韵文杂糅一起,缺乏明确的历史观念,押韵字条件太宽,牵连范围太大。虽分部,实和未分部差不多,和古音实际相差甚远。

2、郑庠

《古音辨》亡佚。学说见于戴震《声韵考》,段玉裁《六书音均表》,夏炘《诗古韵二十二部集说》。分古韵六部。

戴震:“阳支先虞尤覃”

评价:古音学研究史上,正式列古韵韵部,始于郑庠,只是他的古韵韵目,完全是平水韵的韵目,后人对此多有非议,认为可能是夏炘所作。

3、杨慎明代

《转注古音略》不同意宋人的叶韵。提出古人的叶韵是有标准的,从转注而来。

4、陈第福建人(1541---1617)《毛诗古音考》《读诗拙言》《屈宋古音义》。

具有语言发展观,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研究方法:“本证”(《诗经》韵语),“旁证法”(其他先秦古籍)

例:“皮”字古读应为“蒲禾切”(婆),不读“蒲糜且”[pˊi35]

本证:《召难·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旁证:《说文》:“波、坡、颇、跛”

《左传》

陈第定下的古音学原则:同一个字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地域,读音一定是统一的。不会像宋人所猜测的那样,以为字没有固定的读音,可以由诗人随便规定“叶音”的。

评价:

没有使他的研究系统化,也没有进行古韵分部,甚为可惜。不过,他还是批判了“叶音说”,提出了语音发展的观点,为前进的道路扫清了障碍。

二、有清一代

清代学者在古韵分部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先秦古韵不的划分在他们手上基本完成。

1、顾炎武的十部(1613-1682)

《音学五书》包括《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最重要,概括古音来纠正唐代韵书的错误)和《古音表》(收录了十部)

复古:天之未丧斯文也,必有圣人复起,举今日之音而还之淳古者。

分部:

(1)东冬钟江;

(2)支脂之微齐佳皆灰咍;

(3)鱼虞模侯;

(4)真谆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

(5)萧宵肴豪幽;

(6)歌戈麻;

(7)阳唐

(8)耕清青;

(9)蒸登

(10)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

贡献:

(1)确立了“离析唐韵”的方法,即按照古音实际把《广韵》一些韵的字分在不同韵部。宋·吴棫,明·郑庠拘守《唐韵》,将其看作整体;明·陈第逐字解决,抛弃《唐韵》;顾炎武有分有合,即照顾了语音的系统性,又看到了历史的发展;

(2)入声韵配阴声韵;

(3)开始从谐声字寻找分部依据。

不足:

(1)复古影响到方法。江永批评他“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

(2)分部仍有草创的粗略性。

陈第、顾炎武订下了古音学的总原则,直到后来所有的古音学家都没有违反这些总原则,所根据的材料又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后来越分越细,古韵并不致分为十部呢?原因有三:

(1)顾氏没有彻底贯彻离析《唐韵》的原则;

(2)对于韵例的看法有分歧;

(3)承认不承认合韵。

2、江永的十三部(1681-1762)戴震是其弟子。字慎修,江西人,《古韵标准》

与顾氏不同有三点:

(1)顾第四 A.真谆臻文殷魂痕→口敛而声细

B.元寒桓删山仙→口侈而声大

A.鱼模

(2)顾第三、五 B.宵

C.侯幽

(3)顾第十 A.侵

B.添严咸衔凡

贡献:

(1)区别侈弇,讲究音理;

(2)入声兼配阴阳,叫做数韵共一入。

3、段玉裁的十九部(1735-1815)字若膺,江苏人,《六书音均表》。42岁做成,其师:“能发自唐以来讲韵者所未发。”

划分;

(1)“支”“脂”“之”三分;一个创举。但这三个韵部区别到底在哪,在上古的音值是怎么辨别的,直到逝世前也没有弄明白。他感到十分遗憾,在给江有诰的信中说:“足下能知其所以分为三乎?僕老耄,倘得闻而死,岂非大幸!”

(2)“侯”部独立,“侯”“幽”分立;

(3)把江永的第四“真”“文”分立。

贡献:

(1)建立了“同声必同部”的理论;

宋·徐蕆《韵补序》→明·陈第→清·顾炎武、江永→段玉裁定为原则

(2)依古韵的相近关系排列。

4、戴震的九类二十五部(1725-1777),字东原,安徽人,《声类表》

划分:

(1)入声独立,9个,首创阴、阳、入三声相配的框架;

(2)“侯”“幽”不分;

(3)“真”“文”不分;

(4)“脂”中分出“祭”。

5、孔广森的十八部(1752-1786)字众仲,山东人,《诗声类》《诗声分例》,戴震的弟子。

划分:

(1)无入声韵,阴阳对转理论,解释通假贡献很大。与段氏十七部不同之点在于:

(2)冬部从东部分出,“东”“冬”分韵自孔氏开始;

(3)“合”与“侵谈”分开;

(4)“真”“文”合并。

6、王念孙的二十一部(1744-1832),从小受业于戴震,字怀祖,江苏人,《古韵谱》

在段玉裁基础上划分:

(1)“至”“脂”分开;

(2)“祭”“脂”分开;

(3)缉捕独立;

(4)盍部独立。

戴震分为二十五部,王念孙没有收[-k]尾的入声韵五部。

7、江有诰的二十一部(?-1851),字晋三,安徽人,《音学十书》

划分基本同于王念孙,不同在于:少了至部,多了冬部。

贡献:

(1)在清代古音学家中,他最深入、最全面地做了研究,既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用大量的材料说明问题;

(2)精于等韵学;

(3)所作《谐声表》价值很高。

夏炘:“王念孙加江有诰的二十二部,清代古韵分部的最后定局;增之无可复增,减之无可复减。”

三、近、现代时期

1、章太炎的二十三部《国故论衡》《文始》

划分:

(1)队部独立;

(2)“冬”“侵不分。

2、黄侃的二十八部《音略》《声韵同例》

划分:

(1)阴八,阳八,入十相配成系统;

(2)在王念孙、江有诰的基础上增加了:没、锡、铎、屋、沃、德六部。(无所辖的字,模糊)

3、王力的三十部

《上古韵母系统研究》《汉语音韵》等

划分:

早年二十三部(与章太炎的不同点)

(1)同意章氏冬补归入侵部(冬侵不分);

(2)“脂”“微”分立。(王力的创举)

晚年二十九部:多出“职、觉、药、屋、铎、锡”

三十部:“冬、侵”,《诗经》时代“冬、侵”不分,战国时代“冬、侵”分立。

王力的上古三十部系统可以作为古韵分部的阶段性总结。

清代的古音学家,值得叙述的有以上七、八人,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顾、段、二江;而影响最大的,只有段玉裁、江有诰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P119 第三节古韵三十部与谐声偏旁以及《广韵》二〇六韵的关系

阴声韵入声韵阳声韵

之部[?] 职部[?k] 蒸部[??]

幽部[u] 觉部[uk] 冬部[u?]

宵部[o] 药部[ok]

侯部[?] 屋部[?k]东部[??]

鱼部[a] 铎部[ak] 阳部[a?]

支部[e] 锡部[ek] 耕部[e?]

歌部[a] 月部[at] 元部[an] 脂部[ei] 质部[et] 真部[en]

微部[?i] 物部[?t] 文部[?n]

缉部[?p] 侵部[?m]

叶部[ap] 谈部[am]

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政策分析

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政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9-04-28T11:56:54.7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张洪舰 [导读] 摘要: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可以看作中国在一段历史时期(1969-1979)对外行为的一个变化过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看作对外行为的因变量。 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3 摘要: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可以看作中国在一段历史时期(1969-1979)对外行为的一个变化过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看作对外行为的因变量。在这一前提下,本文首先对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一变化过程按照时间发展顺序进行事件梳理,然后试图在美国学者詹姆斯·罗斯诺提出的“预理论”的层次分析框架下,通过分析找出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外交行为变化的自变量因素,最后并对各因素按照对行为变化影响力的强弱进行排序。 关键词:中美关系正常化;层次分析法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关乎中国外交的全局。而中美两国之间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从对抗走向缓和并最终实现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一直是当今研究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的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涉及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著作和论文可谓汗牛充栋。但遗憾的是,多数学者在研究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通常侧重对某一时期进行历史描述和人物刻画,或堆积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诸多因素,缺少一个比较系统和综合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解释,对各个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一进程也没有比较明确地论述。本文研究前提是,把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看作中国在一段历史时期(1969-1979)对外行为的一个变化过程,将这一变化过程中各发展阶段的特点看作对外行为的因变量。本文研究结构是,首先对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一变化过程按照时间发展顺序进行事件梳理,然后试图在美国学者詹姆斯·罗斯诺提出的“预理论”的层次分析框架下,找出在这过程中影响外交行为变化的自变量因素,最后对各因素按照对行为变化影响力的强弱进行排序。 1 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变化过程 虽然涉及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论著众多,但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定义却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时间起止和阶段划分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对一个完整阶段进行比较分析,本文笔者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个从1969年4月开始到1979年3月,持续十年的历史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美两国关系由最初的敌对状态开始艰难解冻,逐步走向缓和,并经历了停滞与曲折,直到最终正式建交。笔者将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具体划分三个阶段,并制成表格,以便比较分析。 表1 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解冻缓和期以1969年4月四老帅座谈并上交国际形势分析报告为开始标志,随后,中美两国历时四年多,陆续采取一系列行动显示改善关系的愿望,主要包括:1969年7月21日,美国宣布放宽对华贸易限制和美国公民来华旅行限制;7月24日,中国释放不久前因故非法越境的两名美国人以示回应;10月美国表示将停止派驱逐舰到台湾海峡巡逻;12月19日,美国国务院宣布部分取消对中国的贸易禁运;1970年2月1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对外政策报告,强调中国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6月,美国从柬埔寨撤军,发出愿意打破僵局信号;9月24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公开表示愿意来中国的愿望;10月1日,毛泽东特意在天安门接见美国记者斯诺;11月,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在联大会议上就恢复中国合法席位问题表示:美国希望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大家庭中起建设性作用;1971年4月6日,毛泽东做出邀请在日本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赛的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重要决定;4月6日至16日,美国乒乓球队访问北京;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并确定了中国调整对美政策的基本原则;5月29日,经毛泽东批准,中国方面以周恩来名义向美方发出了欢迎尼克松的国家事务安全助理基辛格作为美方代表秘密来京为尼克松访华进行预备会谈的口信;1971年7月9日至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与其举行六次会谈。事后,在7月16日,中美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尼克松总统在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这一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长期存在的敌对关系将出现根本性转变。之后,中美双方积极迅速推动两国关系进展,主要互动活动有:1971年10月26至29日,周恩来与基辛格在北京举行会谈,为尼克松访华进行具体安排。1972年2月21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也称《上海公报》),标志着中美双方努力寻求关系和解,奠定了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础;10月25日,中国驻法国大使黄华带信给美国大使,劝告美国抓住目前有利实际结束越南战争。1973年2月15至19日,基辛格访问中国;2月25日,基辛格向中方通报:尼克松第二任期间,前两年在两国互设联络处,后两年实现同中国关系正常化,同台湾保持民间往来;5月1日,中美双方在华盛顿和北京互设联络处;11月10日至14日,基辛格再度访华,周恩来与其多次就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问题进行会谈,会后双方发表了公报。 在第二阶段,中美双方并没有如先期预料那样顺利实现关系正常化,而是出现了很长时间的停滞期。这一阶段中美双方发生的重大事件为:1974年4月4日至16日,邓小平副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大第六次特别会议;1974年8月9日,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事件下台,福特继任总统;11月,基辛格再度访华,并分别与周恩来、邓小平会谈,并转达了福特总统希望于1975年下半年访问中国的意向;1975年12月1日至5日,美国总统福特访华。中国方面强调,美国对台湾问题的解决必须按照中国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进行,但福特政府不愿在台湾问题上采纳中国的三原则,中美关系正常化没有在其任期内实现。1977年1月,卡特接替福特成为美国第39任总统。 第三阶段中美关系正常化发展出现转机,虽经历曲折但最终实现了中美建交。首先,中国方面,领导人更替完成,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原来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8月召开的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美国方面,1977年8月22日至26日,美国国务卿万斯访问中国。双方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其他问题举行会谈,万斯声称:中美关系已成为一个促进亚洲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邓小平明确表示:中国反对美方提出的美国政府官员“在非正式安排下”留在台湾的建议;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必须按照三原则解决;中国有能力自己解决中国统一问题,美国人不必为此替中国人担心。随后,1978年5月20日至23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他宣布美国政府已授权其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同中方具体商谈有关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1978年7月5日至12月14日,中美双方就关系正常化问题举行了六次会谈;1979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在各自首都宣布了建交公报。公报宣布:中美商定自1979年1月1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基本上接受了中国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但仍然坚持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有权继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0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无答案)

2020年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胸存自信手书华章努力表现永不言弃 【说明】1.本试题分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考试结束后一并交回。 2.请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笔将姓名、考号、学校写在答题纸和试卷的密封线内。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超出方框无效),不能写在试卷上。 不能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等。不按以上要求做答,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 请根据提示,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填写诗文名句。(共7分,每小题1分)【写字就如做人,必须认认真真、清清楚楚。】 A.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 B.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C. 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D.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E. ,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F.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G.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 骗了你》)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殷.红(yān)着.落(zhuó)琐屑.(xiè) 鲜.为人知(xiǎn) B.对峙.(zhì) 慰藉.(jí)嗔.视(chēn) 戛.然而止(gá) C.蓦.然(mò) 荫.庇(yìn) 归咎.(jìu) 风雪载.途(zǎi) D.陨.落(yǔn) 蜷.伏(qüán) 惩.戒(chéng) 针砭.时弊(biǎn)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 ..字.的一项是()(2分)

A. 恪尽职守骇人听闻妇儒皆知不可思义 B. 一拍既合义愤填膺毛骨悚然惟妙惟肖 C. 相形见拙不言而喻水泄不通姗姗来迟 D. 五彩斑斓在劫难逃物竞天择根深蒂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分) 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为了解决当前校车超载严重、交通事故屡有发生,有关部门已着手制定《校车安全条例》。 C.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是“中国梦”的实现者,而不是旁观者。 D. 针对今年年初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政府将进一步实现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5. 名著阅读。(共5分) 【阅读名著就是与大师对话。用好读书摘记卡,采撷文笔精华,记录阅读感悟。】读书摘记卡 书目《草房子》作者曹文轩主题成长 【人物】①(人名) 【摘录】他满身尘埃,脚上的鞋已被踏坏,露着脚趾头。眼睛因为瘦弱而显得更眍,几颗大门牙,显得更大。令人惊奇的是,邱二妈却仍然是一番干干净净的样子,头发竟一丝不乱。人们看到,那枚簪子上的绿玉,在霞光里变成了一星闪闪 发亮的、让人觉得温暖的桔红色。 【随感】经历洪水的洗礼,他用瘦弱的肩膀顶起了家的脊梁。成长因苦难更加美丽。 【人物】②(人名) 【摘录】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 英俊的少年…… 【随感】③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公司历史沿革 股改 培训材料

公司历史沿革股改培训材料 第一部分公司历史沿革专题 一、公司设立 (一)股东资格的要求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都可以设立公司,成为公司股东。不能够成为公司股东的主体主要有: 1、自然人作为股东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利义务由其法定代理人行使和履行。法律、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不得成为股东(如公务员、现役军人、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等)。 2、各级党政机关(含政法机关)、军队、武警部队及农村承包户、个体工商户、分公司等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不能成为公司股东。 3、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不得成为股东。 (二)出资问题 1、出资方式:(1)货币(2)非货币财产: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3)股权 2、注意事项: (1)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采用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全体发起认购的股本总额,出资时间、期限都可由公司章程约定。 (2)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发 股份不得少于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应当经验资机构验资。起人认购的 (3)用以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依法转让,对该出资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依法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4)用以出资的股权应为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的股权且该股权权属清楚、权 1 能完整、依法可以转让(未设立质权、所在公司章程、法律法规未限制转让)。 (5)股东或者发起人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6)股东或者发起人应当以自己的名义出资。 (三)公司章程 1、有限公司章程由股东共同制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由发起人制定。 2、公司章程一经生效,即发生法律约束力。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照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 3、公司章程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必备条款) (1)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公司名称、住所、公司经营范围、公司注册资本、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2)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应当载明公司名称、住所、公司经营范围、公司设立方式、公司股份总数、每股金额和注册资本、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认购的股份数、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董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公司法定代表人、监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公司利润分配办法、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公司的通知和公告办法、股东大会会议认 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越南战争后的中美关系正常化历程

越南战争后的中美关系正常化历程 对外关系是一个国家衡量一个国家地位和实力的重要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对华采取遏制政策,因而中国没有能够实行全面对外开放。 到了20 世纪60 年代末,中美两国的国内政治以及国际局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美关系的改善成为可能。中苏关系恶化,成为了中美关系转变的拐点,促进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提供了可能。60 年代末70 年代初,中美基于共同的战略、安全利益需要,两国关系开始解冻。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了著名的《联合公报》。越南战争刚刚停止,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访问了中国。美国由于过去长期陷入越战泥潭,元气大伤,不得不重新调整其全球战略。而苏联则加紧分化西欧同美国的关系,频频向中东,地中海,印度洋,东南亚渗透,尤其在中苏边境上不断增兵等咄咄逼人的攻势,推动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如何对付苏联,正是中苏关系的破裂使得美国推动对华关系的改变。 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开始重提“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准备大量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对于美国无疑是有吸引力的。但中国优先同已建交的国家发展贸易,日本和欧

洲共同体在对华贸易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并且已经捷足先登,美国如再不采取行动,就有可能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巨大的经济利益,进一步促使了中美关系的深化和发展。 中国从封闭走向对外开放走过了漫长而艰难的旅程,中美关系正常化则直接促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启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对遏制当时苏联的扩张势头和越南的地区霸权主义起到了有力的作用,对维护和加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为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也为美国重整国力赢得了时间和回旋的余地。

中国历史朝代沿革年表doc

中国历史朝代沿革年表 原旧石器时代约200万年前~1万年前 始︱四川巫山人、安徽繁昌人、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 北 氏︱京人、山顶洞人等等。 族︱ 社︱ 会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4千年前 内蒙古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河南仰韶文化、陕西半 坡文化、长江中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及良渚文化、山东龙 山文化等等。 奴夏约前2070~前1600年 隶︱ 社商前1600~1046年 会︱ 西周前1046~前771年 ︱ ︱——春秋时期前770~前403年 东周前770~前256年 ︱ ︱——战国时期前403~前221年 封︱ 秦前221年~前207年 建︱ 西汉前206~8年(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此前4年为楚汉相争)社︱ 新8~25年 会︱ 东汉25~220年 ︱ 三国时期:魏蜀吴 220~265年221~263年222~280年︱ 西晋265~316年 ︱‵ [南方] [北方] 东晋317~420年十六国时期304~439年 ︱此时由五个少数民族(匈奴、鲜卑 ︱羯、氐、羌)先后建立了16个王 朝 ︱︱ [南朝] [北朝] 宋420~479年北魏386~534年,439年统一 ︱︱北方

齐479~502年′‵ ︱西魏东魏 梁502~557年535~557年 534~550年 ︱︱︱ ︱北周北齐 ︱557~581年550~577年 ︱ 陈557~589年隋 581~618年 ︱ 唐618~907年 ︱ 五代十国时期 907~960年 [南方] [北方] 先后出现十个王朝,后梁907~923年 979年被北宋统一。︱辽916~1125 年 后唐923~936年被金所灭 ︱ 后晋 936~946年 ︱ 后汉 947~950年 ︱ 后周 951~960年 ′ 北宋 960~1127年 ︱ ︱西夏 1038~1227年 ︱被蒙古所灭 ︱ ︱金 1115~1234年 南宋 1127~1279年被蒙古所灭 ︱ 元 1271~1368年 ︱ 明 1368~1644年 ︱ 清 1636~1911年 ︱ 中华民国 1912~194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上古音的韵部

通论(四)上古音的韵部 上古,是指先秦两汉时期,主要指先秦时期。韵部是古人从押韵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归纳提出的概念。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上古的韵部指主要元音(韵腹)和韵尾,韵头和声调不计。 上古韵部主要是从以《诗经》为代表的先秦韵文中归纳出来的,所以有人也把上古韵部称为《诗经》的韵部。 一、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以《诗经》《楚辞》等先秦韵文为研究对象,采取系联的方法从中归纳出上古的韵部;一是以《说文解字》中的谐声字(形声字)为研究对象,通过谐声系统去印证《诗经》的分部并扩大每一部的归字。 1、《诗经》用韵的归纳《诗经》每一篇都是押韵的,所以对《诗经》的韵脚字进行系联归纳,就可以大致得到上古韵部的状况。系联方法如下:

絺(chi1 )兮綌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邶风绿衣》 彼何人斯,其为飘风 胡不自北,胡不自南 胡逝我梁,祗搅我心。《诗小雅何人斯》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八、、八、、J 7,I ―I~~/、P z I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詩邶风燕燕》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葚,怀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詩鲁颂泮水》 《绿衣》的韵脚字是“风” “心”,说明二字在上古属

于同一韵部。《何人斯》的韵脚字是 “风”“南”“心”,可以证明“风” “心” 押韵并非偶然,又说明“南”与“风” “心” 在上古同部。《燕燕》的韵脚字是“音”“南” “心”,其中也有“南”,可证“南”与“心” 押韵亦非偶然,又说明“音”“南”“心”“风” 上古同部。以下类推。这种归纳韵脚字的方法就叫系联法,又叫做“丝联绳 引” 。上古的韵部就是使用这种方法归纳出来的。具体步骤是,先用系联法将《诗经》韵脚字归纳为若干组,有多少组就说明上古有多少韵部,然后对《楚辞》等先秦韵文进行系联以验证《诗经》分部的正确性并扩大各部的归字。 2、谐声字的归纳通过《诗经》等先秦韵文归纳出来的古韵部是可信的,但是由于没有将韵脚字以外的字归纳进去,而韵脚字又很有限,所以这样的韵部含字太少。形声字的谐声系统能够扩大归字范围,同时对《诗经》归部得正确性还起着印证的作用。 形声字的声符叫主谐字,以主谐字作声符的形声字叫被谐字,被谐字还可以作为主谐字构成新的形声字。这样,以第一主谐字作为声根所形成的整个谐声谱系就叫做谐声系统。如: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拓展课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拓展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课文:《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长亭古韵》、《剪纸》。 教学重难点: 1、在对不同事物的描写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 2、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3、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通过互相交流,拓宽视野、丰富见闻,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播放与本单元学习内容有关的图片,学生说出内容。教师继续播放搜集的有关本单元内容的图片,学生继续回答。 2、思考:刚才老师播放的图片有什么特点或者共同点? 学生回答:都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 3、导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他博大精深,灿烂夺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座巨大的宝库,不管是古老的儒学大家,还是流传的神话故事,不管是轻微的古代建筑还是绝美的古代绘画,他们都是这座宝库中耀眼的珍珠。让我们打开这座宝库的大门,进一

步去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神蕴。 二、主题回顾,推荐文章 1、同学们,本单元文章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即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课文从不同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你们能不能看看这些文章介绍内容的共同点是什么? 2、教师与学生交流后总结:古老、独特 3、师生共同回忆,梳理: 《孔子拜师》: 文章用叙事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从语言、动作感受他们身上优秀的品质和精神。 《盘古开天地》: 文章脉络清晰,分三个部分介绍了盘古开天辟地这一个神话故事,我们不仅体会到了盘古的献身精神,更是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赵州桥》: 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缺乏生动,把一座雄伟、坚固和美观的赵州桥展现在我们眼前,使我们由衷的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用生动的语言,精准的语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古老的画卷,通过对话中内容的具体描述让我们懂得了“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全书”的艺术

10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历史意义

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历史意义 第十组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一、开始与发展(1972年2月——1974年8月) 开始原因 美国国内社会运动不断;国际陷入越南泥潭,战略全面收缩;美苏争霸,需要更多国际支持;美国封锁中国的计划破产。 中国由建国初年中苏蜜月转向后来的论战、破裂乃至对抗,同样需要寻求国际支持;自身力量增长(特别是六十年代末两弹一星的研发成功,国际地位提升;台湾问题需要解决。 发展 60年代中期,尼克松对华政策进行了调整,先后直接和间接地向中国表示了接近的愿望。1971年4月中美关系“解冻”当时正需要一个契机。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和美国队员交往的事情后十分重视,当即拍板,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中美关系以民间形式迈出了一步。 1971年7月和10月基辛格的秘密访华为之后的尼克松访华做了具体安排和准备。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1972年2月尼克松首行中国,与中国签订了《联合公报》。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里程碑,两国结束20多年的敌对状态,开始了正常化进程。 二、推迟与曲折(1974年8月——1978年1月) 水门事件尼克松下台,新福特政府违反了上海公报精神,承认台湾、讨好苏联等行为使得两国正常化脚步变得缓慢,1977年初的卡特政府也未推进正常化步伐。 最终实现(1978年1月——1979年1月) 1977年中美国感到苏联的威胁以及中国贸易的发展,卡特政府转变态度于1978年12月16日与中国签订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最终中美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最终实现。 历史意义: 中美建交符合两国以及世界人民的利益,它一方面促进了美国战略调整和收缩,改善了美国的处境;另一方面是中国摆脱了在两个战略方向上同时面临强大对手的状况,获得更大的活动余地;此外,它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局势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大历史转折。中美关系正常化,对遏制当时苏联的扩张势头和越南的地区霸权主义起到了有力的作用,对维护和加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美关系正常化也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随着联结两国关系纽带的恢复,两国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乃至军事上的交流与合作都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

湛江市廉江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湛江市廉江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 . 秀颀(qí)阔绰(chuò)惴惴不安(zhuì)当其租入(dāng) B . 箕畚(běn)谩骂(màn)坦荡如砥(dǐ)彬彬有礼(bīn) C . 皲裂(jǔn)庖丁(bāo)怒不可遏(jíe)心潮澎湃(bài) D . 禀赋(bǐn)霹雳(lí)揠苗助长(yàn)打折了腿(zhé) 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 . 触目伤怀切切察察长途拔涉颠沛 B . 满脸诲气莫名其妙从容不迫震悚 C . 张惶失措巧妙绝伦生死祸福涎水 D . 鸡零狗碎风尘苦旅光景惨淡吊唁 3. (2分) (2018九上·简阳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青春往往伴随着成长的疼痛,此刻,每个坐在考场的初中生,都在经历并体验这样一种人生难以回避的过程。 B . “光盘行动”之所以引发广泛共鸣,正是因为它表达了现代公民厉行勤俭节约。 C .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历史和法律充分的依据。 D . 一个人能不能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在于要有远大的理想,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获得的。 4. (2分)与上下文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新年的钟声雄浑激越,响彻大宇。钟声召唤着天边那新年的第一抹红霞,钟声歌唱着神州大地又一个灿烂的春天,。 A . 我们每一颗年轻进取的心灵都被钟声震撼着。 B . 钟声震撼着每一颗忧郁苦闷的心灵。 C . 我们每一颗忧郁苦闷的心灵都被钟声震撼着。 D . 钟声震撼着每一颗年轻进取的心灵。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5.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长亭古韵 游览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时,时常与亭不期而遇,在游赏之余,我们还可以走进亭中,坐下来切身体味一番亭给我们带来的古典韵律之美。 亭最初并不是指建筑,而是指一种行政建制。秦汉制度规定,十里一亭,十亭为一乡。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专

金卫国 -《上古韵部助记歌》

上古韵部助记歌(金卫国著)上古韵部助记歌 目录 绪论. 2 缘起 (2) 三十部简说 (2) 主体:以下为各部之歌诀。. 3 (1)之、职、蒸 (3) (2)幽、觉、冬 (4) (3)宵、药 (5) (4)侯、屋、东 (5)

(5)鱼、铎、阳 (6) (6)支、锡、耕 (6) (7)歌、月、元 (7) (8)脂、质、真 (8) (9)微、物、文 (9) (10)缉、侵 (10) (11)叶、谈 (10) 尾声. 11 说明. 11

韵部歌白文. 12 上古韵部助记歌

(金卫国) 绪论 缘起 这个《上古韵部歌》是受冯桂芬《说文部首歌》的触发而编的,依据的材料是何九盈先生《上古音》一书中的谐声字,也参考了他的《音韵丛稿》。这个歌诀只是想起到一个便于联想记忆的作用,收字方面,凡编有歌诀者,一部之谐声偏旁,大致皆有反映,亦兼收散字。为不增加记忆负担,歌诀之中不采用衬字,各字皆实有其事。此文一定会有许多不严密的地方,所以敢不揣浅陋,笔之于书者,乃料想观此文者,多是师友中人,必当以其宽大之心恕我无知矣。作者亦不敢望其流传,唯博师友一笑可也。 有关该歌诀的编纂经过,如下情形仰共知悉: a)本歌诀为一时兴至之作,最初的工作乃是从最简单的开始,也即是从谐声字数最少的冬部字开始(亦有随兴所至,而先作字较多者,如侵部字)。随着工作的继续,各部谐声字数渐繁,工作难度加大。读者诸君一览歌诀,自知其文脉顺畅不

同。而最后之技经肯綮,劳心费神,遂取变通之法,如真、文、元三部是。但是现在的排列顺序,则非据写成之序,而是按照三十部排列之序。 b)言谓文如其人,本歌诀与作者的知识经验密切相关,很多句子在外人看来殊不可解,为求易解,作者在每个歌诀下都给出了一个大致的解读,读者可以参考。然作者亦恐此种做法有强加于人之嫌,心甚不安。读者若能自为解读,则甚好;若是不可解,亦不妨各取变通之法。若读者能有所匡正或重新编过,并惠告鄙人,则不胜感激之至。 三十部简说 阅览口诀之前,不妨简单的把三十部之名称略述如下: 之、职、蒸;幽、觉、冬;宵、药;侯、屋、东;鱼、铎、阳;支、锡、耕;歌、月、元;脂、质、真;微、物、文;缉、侵;叶、谈。 只要记住之、幽、宵、侯、鱼、支、歌、脂、微、缉、叶几字即可,通过之、职、蒸阴阳对转便可推知职、蒸,其它类此。具体记忆之法,不妨如下:之幽宵侯鱼、支歌脂微、缉叶。以上的由之到叶的排列顺序,部分的体现了韵部之间的远近关

上海版2011学年初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11年11月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默写(18分) 1. 回看射雕处,。(王维《观猎》) 2.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月上柳梢头,。(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 ,孤村落日残霞。(白朴《天净沙·秋》) 5. 关河梦断何处,。(陆游《诉衷情》) 6.苍颜白发,,太守醉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古诗词理解(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桃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词中“点兵”意为(2分) 8、下列对该词的理解不恰当的是()(2分)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表现了好友陈同甫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当年金戈 铁马的疆场生活的留恋怀念。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明写战马和武器,实际表现战士冲锋陷阵的英 雄形象。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词人对自己理想的诉说,是其一生追求 的概括。 D.全词中虚幻与现实的对比十分强烈,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极其悲壮。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 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

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9、《岳阳楼记》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字的解释)(3分)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1、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3分) A.批评“以物喜、以己悲”的两种人。 B.表达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情感。 C.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D.表达了自己的这种远大抱负无人理解的孤寂与愁苦。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12分) 戴震难书 先生①少时就傅②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③,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④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⑤儿也。” 【注释】①先生:即戴震,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②就傅:跟随老师。 ③《大学章句》:儒家经典之一。④朱文公:朱熹。⑤非常:不寻常。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论中美关系的演变及其未来发展

论中美关系的演变及其未来发展 近现代的中美关系,走过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历程,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双方力量的此消彼涨,中美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国家双边关系之一,也是当代国际关系上极其重要的国家双边关系。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国,近年来一直在快速发展之中。不论是经济增长还是与他国尤其是美国各方面的对话与合作越来越多,都可以证明中国作为一个强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愈来愈大。而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国家,综合实力以及各个方面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其影响可谓不言而喻。于是乎,这样一个强国和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能够牵动着国际局势的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应的,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演变以及未来关系的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不仅对我国的国际外交和未来战略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对于世界局势稳定和平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中美关系的演变以及未来发展:1、历史上的中美关系2、当今的中美关系3、未来中美关系的预测 一、历史上的中美关系 (1)20世纪上半叶,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开始,中国人民饱尝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列强的欺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与中国结成了反法西斯联盟。中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合作,在历史上第一次表明中美关系对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具有重大作用。 (2)抗战胜利之后,美国推行反共战略,支持蒋介石集团打内战。新中国诞生后的20多年里,美国坚持其与中国为敌的遏制政策,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和军事封锁,支持台湾当局窃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50年代,中美在朝鲜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3)1968年,尼克松当选总统后,为了摆脱越战的泥沼和对付苏联的扩张,开始逐步调整对华关系。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和基辛格秘密访华,为拉开两国新关系的帷幕奏响了前奏曲。1972年,尼克松总统成功实现了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上海公报》。 (4)卡特总统执政后,两国于1978年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关系正式实现正常化,从而揭开了两国关系上的新篇章。同年1月25日志2月4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美国的访问在美国朝野上引起巨大轰动,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国热”席卷美国大地。 (5)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启动的,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为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增添的强大动力。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活跃。 二、当今的中美关系 回顾近年的中美关系,虽然双方关系有所紧张,但目前还不构成对抗的局面。总体来说,近年中美双方还处于一个相互的战略摸底阶段,也是双方的战略布局阶段。 第一,中国加速崛起,在周边地区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上升,美国则受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拖累和金融危机冲击,软硬实力受到削弱,两国实力差距不断缩小,对美产生巨大心理冲击,美国内有一种强烈的焦虑感和危机感,警惕和制衡中国的论调开始回潮,对中方谈论“美国衰落论”极为敏感,产生过度反应,认为中国正利用美国衰落谋取利益。 第二,美始终认为中国发展走向存在不确定性,内心将中国视为潜在战略竞争对手,担心中国利用日益增长的实力与美对抗,挑战和打破现有国际秩序,威胁美在亚太和世界的霸权地

上古汉语韵部研究简史

上古汉语韵部研究简史 对上古音的研究开始于宋代。南宋吴棫作《韵补》分古韵为九部(东、支、鱼、真、先、萧、歌、阳、尤)。 其后郑庠作《诗古音辨》,就《广韵》求古音之通合,把二百零六部归并成六部(东、支、鱼、真,萧、侵),这些就是系统的古韵分部的开始。 至明代中叶,陈第在《毛诗古音考》中首次提出了今音不同于古音的历史观点,他的观点成了其后古音研究指导思想。 如果说陈第是古音学的开路先锋,那么顾炎武则是古音学的奠基者。 顾炎武作《音学五书》,把古韵分为十部。他的原著只称第一部,第二部等等。为了便于比较、说明,一般音韵著作称为东、阳、庚、蒸、支、鱼、歌、真、萧、侵,共十部。如果拿这十部和郑庠的六部相比较,粗略地说,是从郑氏东部中分出阳、庚、蒸三部,又从鱼部中分出一个歌部,这样多了四部。 ·顾氏分古韵为10部,初步确定了古韵分部的规模。顾氏对古韵研究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三点: 其一,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古音学的有关问题,初步建立了古音学理论。 其二,运用离析唐韵的方法归纳古韵,不再把《广韵》的每一个韵当作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是按《诗经》押韵的实际情况仔细地审定每一个韵字的归部,从而使古韵分部符合当时的语音实际。顾氏所做的离析工作,直到今天仍然被音韵学者所称道。 其三,入声配阴声。顾氏认为中古音以入声配阳声是配错了,人声应该配阴声。后代学者并不认为中古人声配阳声是配错了,但却同意他的上古韵人声配阴声见解,因为在《诗经》中常常有入声与阴声通押的事实。直到今天,人们仍然认为上古入声配阴声是合理的。 江永作《古韵标准》分古韵为十三部,平、上、去各为一卷,又有入声八部。他是修正顾氏的分部的。江氏古韵分部的特点,是注重审音。他认为顾氏的真部应该再分出个元部,真部口敛(比较闭口)而声细,元部口侈(比较开口)而声大。顾氏的萧部应该再分出个尤部,萧部口开而声大,尤部口弇而声细。顾氏的侵部应该再分出一个覃部,覃部之声侈,侵部之声弇。这样,江氏的古韵分部就比顾氏多出三部。此外,江氏还从顾氏的第三部鱼部中分出侯部字,归入尤、幽部。因为没有另立侯部的名称,不影响十三部的数目。顾氏的入声韵部没有独立,实际上是四部,江氏的入声韵,则分八部。他主张数韵共一入,大部分阴声、阳声韵都有入声配合。 段玉裁作《六书音均表》分古韵为十七部。段氏分部的特点有三:(1)支、脂、之分部。 (2)真、文分部。(3)侯部独立。段氏十七部分为六类,第一部是之部,第二部是萧部,打破了《唐韵》“始东终乏”的传统次序。他说,“十七部次序出于自然,非有穿凿。”分为六类,是按音的远近排列的。但他没有分出独立的入声韵部,如果把入声独立出来单立为一个韵部的话,则是26部,比现代学者王力29部仅仅少3部。段氏同时提出“同谐声必同部”的理论,同时应用这个理论对《诗经》韵字之外的所有汉字做古韵分部工作。 戴震作《声类表》,分古韵为二十五部,其中有阳声九部,阴声七部,入声九部(戴氏当时尚未立“阴”、“阳”之名)。其阳、阴、入相关者为一类,二十五部共合为九类,自此古韵各部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关系才清楚明白起来。戴氏是段氏的老师,但古韵分部晚于段氏。戴氏古韵分部的特点有二: (1)把段氏的脂部再加剖析,使祭、泰、央、废四部独立为霭部。 (2)明确承认上古音有入声,使它独立。 孔广森作《诗声类》,分古韵为十八部。与段氏十七部比较,孔氏从东部中分出冬部,从侵部中分出合部,而把真,文(谆)又并为一部。他还主张段氏第三部(尤部)中从屋从谷从

人教版初二语文试卷包含答案

人教版初二语文试卷包 含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新世纪初二试卷三 本试卷分3部分,共21小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综合运用题(共 31 分) 1.下列字形和加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2 分) A.惶急愧怍( zuò)纳粹转弯抹角(mǒ) B.歼灭( jiān)拂晓制栽文绉绉(zōu ) C.荒缪寒噤(jìn)阻遏(yè)毛骨悚然(sǒng) D.尴尬(gān)赃物诘问( jié)张皇失措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同学们发言要直截了当,不必转弯抹角。 B.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C.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偶像来了》虽然改为《我们来了》,但栏目还是办得惟妙 惟肖,赢得了观 众的一致好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神舟十一号飞船是指中国于 2016 年 10 月 17 日 7 时 30 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发射的神舟载 人飞船,它由长征二号 FY11 运载火箭发射。 B.班会课上,同学们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要确保校园安全,防止 万无一失。

C.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 完善的人格。 D.语文课堂上,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领悟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云门山上的主角是松树,与松树相伴的还有柏树和翠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连理,松竹相依,好一幅水墨风景画。 ①翠竹则在屋檐下,在小径旁②柏树或矗立山脚,或伸出岩缝 ③森森然,与松呼应④幽幽的,做些铺垫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5.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1980 年 2 月 15 日我国首发生肖邮票,第一枚羊票面值 0.08 元,图案出自画家黄永玉,为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猴;邮票由邵柏林设计,以吉庆红为底,金粉涂描羊面,影雕套印。这张羊票发行量仅 500 万,截止 2015 年,单张市值为 1.2 万元,大整版更价值百万。 B.【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 17 时至 19 时)。 C.隶书起源于秦朝,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一波三折”。 D.寒霜节气(公历 10 月 23 日左右)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民间提倡在这个节气养生保健,有谚云:一年补透透,不如补寒霜。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近现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每日一题

专题近现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 (2018年贵州贵阳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 A.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 【参考答案】B 【解题必备】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1.历程 (1)从19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染指中国。 (2)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3)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控制中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 (5)二战结束后,扶蒋反共,控制中国。 (6)1949年新中国成立,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 (7)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走向和解;1979年中美建交。 (8)中美正式建交后,前进道路,一波三折。 2.认识 (1)从总体上看,中美关系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双方都从本国利益出发,以比较务实、比较稳健的方式来处理彼此的关系。但在军事交往、高科技交往、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以及台湾问题等一些重要问题上,双方仍有很大的分歧。

(2)应全面、辩证与冷静地看待中美关系,中美之间仍然存在一系列现实问题,需要不断增进战略互信与互利合作,妥善应对各种挑战,推动中美关系“可持续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 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认为中国是在“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 A.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延续意识形态外交 C.拯救了美国的衰落 D.奉行国家利益至上 下图为1979年邓小平在美国休斯敦西蒙顿马术竞技场接过17岁女孩凯利赠送的白色牛仔帽,并戴在头上向观众致意的场景。该画面反映的这一事件 A.揭开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B.促进日本加快与中国邦交正常化 C.显示了美国对中国态度的根本改变 D.促使美国敌视中国外交政策的破产 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当今世界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会议上提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对处置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安排。宣言指出“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