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优质量和密度问题辅导专题训练

培优质量和密度问题辅导专题训练

培优质量和密度问题辅导专题训练
培优质量和密度问题辅导专题训练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

1.甲金属的质量为3kg 、密度为ρ1,乙金属的质量为4kg 、密度为ρ2,如果把这两种金属合成一合金球(忽略体积变化),则这个合金球的密度为 A .(3ρ1+4ρ2)/7 B .7ρ1ρ2/(3ρ1+4ρ2) C .7ρ1ρ2/(4ρ1+3ρ2) D .(4ρ1+3ρ2)/7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m

V

ρ=

可得,甲、乙金属的体积: 1

1

1

3kg

m V ρρ==甲, 2

22

4kg

m V ρρ=

=

乙,

则合金球的体积:

1

2

3kg

4kg

V V V ρρ=+=

+

甲乙合,

合金球的质量:

3kg 4kg 7kg m =+=合,

则合金球的密度:

121212

77kg

3kg 4kg 43m V ρρρρρρρ=

==

++合合;

故选C 。

2.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 .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 .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

D .观察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处,表明横梁已平衡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故A 说法正确.

B .在调节横梁平衡时,首先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故B 的说法正确.

C.称量物体时,要将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在右盘里加减砝码移动游码.故C的说法错误.

D.横梁平衡的标志有两个: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者指针偏离分度盘中线的幅度相等.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处,表明横梁已平衡,故D的说法正确.

故选C.

3.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为800cm B.中学生100m跑的平均速度约为15m/s C.一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 D.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500N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大于10m/s,一般中学生百米速度在7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符合实际;

D.物理课本的质量在300g=0.3kg左右,受到的重力是

==?,

0.3kg10N/kg=3N

G mg

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4.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m、0.2m和0.3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kg、21.6kg

和54kg,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甲的体积是

V甲 =0.1m×0.1m×0.1m=0.001m3

所以甲的密度是

ρ甲 =m

V

=

3

3kg

0.001m

=3×103 kg/m3

乙的体积是

V乙 =0.2m×0.2m×0.2m=0.008m3乙的密度

ρ乙 =m

V

=

3

21.6kg

0.008m

=2.7×103 kg/m3

丙的体积是

V丙 =0.3m×0.3m×0.3m=0.027m3丙的密度

ρ丙 =m

V

=

3

54kg

0.027m

=2×103 kg/m3

由以上计算知道由于ρ乙 =ρ铝,所以乙是合格品;由于ρ丙<ρ铝,所以丙是废品;由于ρ甲>ρ铝,所以甲是次品,故选C。

5.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知ρ硫酸>ρ水>ρ酒精),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A、B、C 三个试管中,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A中装的是酒精B.A中装的是硫酸

C.B中装的是酒精D.C中装的是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公式V=,酒精、硫酸、水的质量相等;ρ酒精<ρ水<ρ硫酸,所以V酒精>V水>V硫酸;C装的是硫酸,B装的是水,A装的是酒精.故选A.

6.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甲>p乙B.p甲<p乙

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利用密度公式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然后根据p gh ρ=分析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 【详解】

因为液体的质量相同,并且V 甲>V 乙,则由m

V

ρ=可知,ρ甲<ρ乙;又因为高度相同,则根据公式p gh ρ=可知,p 甲<p 乙。 故选B 。

7.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各一个,已知ρ铁=7.8×103kg/m 3、ρ铜=8.9×103kg/m 3、ρ铅=11.3×103kg/m 3,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可能铁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铅球是空心的 B .可能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铅球是空心的 C .可能铅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铁球是空心的 D .三个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铁、铜、铅三个球的质量相同时,据m

V ρ

=

得,V 铅

相同,所以铁球是实心的话,其它两个球都是空心的,故A 正确,BCD 都错误。 故选A 。

8.两只一样的烧杯均装满水,将两个实心铜块和铁块分别投入烧杯中,(已知ρ铜=8.9 ×103kg/m 3,ρ铁=7.9×103kg/m 3)测得两杯总质量相等,则铜块与铁块质量大小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铜块质量大 B .铁块质量大

C .铁块和铜块质量一样大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

两只烧杯相同,原来装满水,其质量m 0 相同,将铜块投入水中,有水溢出,溢出水后的质量是:

m 1 =m 0 +m 铜 -m 溢1 ,

将铁块投入水中,有水溢出,溢出水后的质量是:

m 2 =m 0 +m 铁 -m 溢2,

根据题意知道m 1 =m 2 ,整理得:

m 铜 -m 溢1 =m 铁 -m 溢2,

金属块浸没水中,排开(溢出)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由m

V

ρ=

知道, ρ铜 V 铜 -ρ水 V 铜 =ρ铁 V 铁 -ρ水 V 铁 ,

整理得,铜块与铁块的密度之比是:

3333

7.9g/cm 1g/cm 8.9g/cm 1g 6.969

===7.97/c 9

m V V ρρρρ----=水铜铜铁水铁, 铜块与铁块的质量之比是:

33

8.9g/c 6m 7.9g/c .96141

==17.9624m 1

m V V m ρρρρρρ-

9.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用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 )

A .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B .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

C .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V 1

D .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 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为: 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用排水法测量体积:往量筒内倒人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体积;两次体积的差即为石块的体积; 根据公式计算石块的密度。

故选项中: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是多余的,不需要的。 故选B 。

10.一氧气瓶,瓶内气体密度为ρ,用去1

3

的氧气后,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A .ρ B .

13

ρ C .

23

ρ D .2ρ

【答案】C 【解析】 【详解】

设这氧气瓶内氧气质量是m ,这些氧气的体积是m

V ρ

=,用去

1

3

的氧气后,剩余氧气的质量是

2

3

m ,氧气瓶里氧气的体积不变,那么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222333

m

m V m ρρρ==?= 故选C 。

11.已知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分别用铝和铜做一个实心球,下面情况不可能的是 A .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的小 B .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的大

C .铝球的体积大于铜球的体积,但铝球比铜球轻

D .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

但铝球比铜球重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当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时,根据=m V ρ和G mg =可知,铝球的质量小于铜球的质量,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当铝球的体积远大于铜球的体积时,根据=m V ρ和=G mg 可知,实心铝球的质量可能大于铜球的质量,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铝球的体积大于铜球的体积时,因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根据=m V ρ可知,铝球可能比铜球轻,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时,根据=m V ρ可知,铜球的质量大于铝球的质量,故D 不正确,符合题意。

12.以下是一则新闻消息:“今天零时,发改委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25元和12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降低0.09元和0.10元…”据此估测90号汽油的密度为(不考虑90号汽油生产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 A .0.80×103kg/m 3 B .0.75×103kg/m 3 C .0.72×103kg/m 3 D .0.70×103kg/m 3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汽油的密度为ρ,故1吨汽油的体积为V =

1000kg

ρ

,根据题意,1L 汽油降低0.09元,故

1000kg

ρ

×1000L/m 3×0.09元/L=125元

解之得ρ=0.72×103kg/m 3。 故选C 。

13.某钢瓶中装有氧气,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1

2

,则钢瓶内剩余的氧气( ) A .质量和体积都只有原来的一半 B .质量和密度都只有原来的一半 C .密度和体积都只有原来的一半 D .质量、密度和体积都只有原来的一半 【答案】B 【解析】 【详解】

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

1

2

,指的是用去了质量的一半,钢瓶的体积不变,氧气会充满整个钢瓶,氧气的体积还是不变,根据m

V

ρ=可知,密度也减小一半,即质量和密度都只有原来的一半,故选B 。

14.甲物质的密度为4g/cm 3,乙物质密度为7g/cm 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5g/cm 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 .8∶7 B .7∶8 C .4∶7 D .7∶4

【答案】A 【解析】 【详解】

假设甲、乙物质的体积V 甲、V 乙,则甲、乙的质量分别为:

34g/cm 4m V V V ρ==?=甲甲甲甲甲, 37g/cm 7m V V V ρ==?=乙乙乙乙乙,

甲、乙混合后的质量为:

4+7m m m V V =+=甲乙甲乙总,

混合后的体积为:

V V V =+甲乙总,

因为m

V

ρ=

,混合后密度为5g/cm 3,所以混合后的密度为: 3+4+7==5g/cm ++m m m V V V V V V V ρ=

=甲乙甲乙

总总甲乙甲乙

总,

则有

()

V V V V

4+7=5+

甲乙甲乙

V V

=2

甲乙

所以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m m V V V V

:4:78:7=8:7

甲乙甲乙乙乙

故BCD项不符合题意,A项符合题意。

15.下列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与质量

B.玻璃的温度与加热时间

C.铝块的质量与体积

D.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而图象形状不是正比函数图象,故A错误;

B.玻璃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而图象表示的是晶体的熔化曲线:熔化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根据m=ρV,铝块的密度一定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C正确;

D.根据欧姆定律,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C 。

16.小明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 与液体体积V 的关系图像(如图),则容器质量及甲、乙两种液体密度之比( )

A .40g 2:3

B .40g 3:2

C .60g 2:3

D .60g 3:2

【答案】B 【解析】 【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液体的体积是0时,总质量是40g ,这说明了容器质量是40g ;当甲液体的体积是40cm 3时,总质量是100g ,那么甲液体的质量是

100g -40g 60g m ==甲

当乙液体的体积是60cm 3时,总质量是100g ,乙液体的质量也是

100g -40g 60g m ==乙

那么甲、乙两种液体密度之比是

33

60g 60g

3240cm 60cm m m V V ρρ===甲乙甲乙甲乙::::

故选B 。

17.有A ?B ?C 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 、400g 、60g ,体积分别为316cm 、350cm 、312cm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C 球一定为空心

B .A 球和B 球一定为实心

C .A 球和B 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D .三个金属球都是实心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 金属球A 的密度是

3A A 3A 128g

8g/cm 16cm

m V ρ=

== 同理金属球B 的密度是

3B B 3B 400g

8g/cm 50cm

m V ρ=

==

金属球C 的密度是

3

C C 3

C 60g 5g/cm 12cm m V ρ=

== 因为C A B ρρρ<=,并且三个金属球由同种材料制成,所以球C 一定是空心的;而A 、B 两球可能是实心的,也可能是空心的。 故选A 。

18.一种A4打印纸,包装袋上标有“80g/m 2”的字样,一包有500张,小丽用刻度尺测出50张纸的厚度是0.50c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张这种规格的打印纸的厚度为0.01mm B .这种规格打印纸的密度为0.8g/cm 3

C .80g/m 2的含义是每立方米的A4纸的质量为80g

D .小丽测50张纸厚度,而不是测1张纸厚度,是为了改正测量错误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一张纸的厚度

h =

d n =0.50cm 50

=0.01cm 故A 错误;

BC .由80g/m 2可知,1m 2纸的质量m =80g ,1m 2纸的体积

V =Sh =1×104cm 2×10?2cm=100cm 3

则这种规格打印纸的密度

m V ρ=

=380g 100cm

=0.8g/cm 3 故B 正确,C 错误;

D .小丽测50张纸厚度,再计算出1张纸厚度,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故D 错误。 故选B 。

19.三个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空心铜、铁、铝球,在它们的空心部分分别装满三种不同的液体,测得总质量刚好相等。请问三种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已知ρρρ>>铜铝铁)( )

A .装在铜球中的液体

B .装在铁球中的液体

C .装在铝球中的液体

D .一样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三种金属的密度关系是

ρρρ

>>

铜铝

且三个球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

m

V

ρ=可得三种金属的体积关系是V V V

<<

铜铝

因为三个球的体积相等,说明空心部分体积的关系为

V V V

>>

铜空铝空

铁空

在他们空心部分分别装满三种不同的液体,总质量相等,因为三个球的质量相等,所以装

入的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

m

V

ρ=可得质量相等,体积越小,密度越大,铝球空

心部分体积最小,即装入的液体的体积最小,所以装入铝球的液体的密度最大。

故选C。

20.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的音调。下列做法中所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都伴有次声波产生,而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不能准确预测灾害的发生。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B.人们用噪声监测仪来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噪声

C.人们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D.取材质相同但质量与体积均不相同的松木块,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量出它们的体积。通过计算得出“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结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

题目正文中使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采用的是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的耳朵不能直接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人们用噪声监测仪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采取措施,控制噪声,是转换法的应用,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光线描绘光的传播方向,光线实际并不存在,用光线描绘光的传播方向采用是模型法;故C不符合题意;

D.取材质相同但质量与体积均不相同的松木块,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量出它

们的体积,通过计算得出“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结论,这种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D符合题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