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学设计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学设计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学设计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学设计

《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科目:高中语文

姓名:增学

单位:鹿邑县高级中学校

《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要求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3.能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翻译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2.能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翻译句子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文言文翻译专题,为什么学习这个专题呢?一是因为近些年来,年年都考文言文翻译题,而且每年每个省份必考文言文翻译题,我们省亦不例外;而是因为这个专题不仅是我们高一学生的短板,也是所有高中生的短板;从大的方面来看,文言文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载体,学好文言文是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需要。所以于公于私,我们都要学好文言文翻译专题。

二、考纲解读(为了让我们的复习更有针对性,我们来看一下考纲要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所谓“理解”,就是准确把握字句在文段中的正确的意义;而“翻译”则是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译为规的现代汉语。

命题预测

考查重点

1、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2、含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句子

3、含有关键词的句子

4、句式比较特殊的句子

常见题型

主观题:两道题,一题5分,共10分,每句话一般有四处得分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一共四分,加上句意通顺一分,共五分。

三、知识重温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

二是字字落实,以为主,以为辅。

(先带领学生重温两个原则的理论知识,再进行解释:)

1.信:即字字落实,力求准确;

2.达:即文从句顺,力求通顺;

3.雅:即生动形象,讲究文采。

四、误点举要

多媒体展示学生历次考试中翻译题出现的典型错误(试卷图片),然后归纳:(要求学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凭空想象(忽略语境),

丢三落四(信息遗漏),

只图大概(不求精确),

原封不动(该译不译),

卷面潦草(潦草涂改)。

五、翻译方法指津

(一)留

仔细研读下列各组句子,尝试总结文言翻译规律。

(一)1、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译: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国的将领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

晋,被封为上卿,他凭借勇气在各国诸侯间闻名。

2、得楚和氏璧。

译: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让学生分组讨论翻译规律并总结规律,老师加以指导、补充确定:

总结规律:凡朝代名、年号、人名、地名、官职、书名、国名、帝号、器物名以及一些典章制度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我

们总结为“留”(板书)

举例提问学生,翻译加黑字的意思:

⒈惠文王十六年

⒉庐陵文天祥

⒊汝今得与、杜齐名。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后,教师明确:、杜:膺、杜密

(二)删

仔细研读下列各组句子,尝试总结文言翻译规律。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译: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不为事物所拘束,而能够随世事的变化转变。

3.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译: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心。

4.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

译: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道它的深度。

同上

总结规律: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句首发语词、偏义复词中无实意的一方等删去。我们称之为“删”。

举例提问学生,翻译加黑字的意思:

如:夫强而燕弱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后,教师点拨明确:

前三各字分别是:发语词、语气助词、语气助词,都不需要翻译

出入为偏义复词,只翻译“入”:进入即可。

(三)换

仔细研读下列各组句子,尝试总结文言翻译规律。

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译: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2.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译:其次被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而受辱。

3.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译: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同上

总结规律: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我们

称之为“换”(板书)。

举例提问学生,翻译加黑字的意思:

1.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2.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后,教师点拨确定:

1.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疏远、信任(单换双)

2.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古今异义)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如同云一样(名作状)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为……哭泣(为动)

小结:字字落实留删换

(四)调

仔细研读下列各组句子,尝试总结文言翻译规律。

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译:晋国,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呢?

2.求人可使报者,未得。(定语后置)译: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国的人,未能找到。

3.咨臣以当世之事。(状语后置)译:拿当时的世道国情来咨询我。

同上

总结规律: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倒装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调整语序,我们称之为“调”(板书)。

举例提问学生,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2.另外有些不调整就难以理解的句子如互文:

例:(1)主人下马客在船

(2)时明月汉时关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后,教师点拨明确:

1.“竹床一”“木榻一”为定语后置句,“坐以之”“以之卧”为状语后置

正常语序应为:一竹床,以之坐;一木榻,以之卧。

译文:一竹床,用来坐下;一个木榻,用来躺下。

2.两句话都用了互文的修辞,翻译时要合在一起翻译:

(1)主人和客人一起下了马,一起上了船。

(2)汉时的明月和关口。

(五)补

仔细研读下列各组句子,尝试总结文言翻译规律。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niè)人,无御之者。

译: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怪的蛇,(它)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纹,(它)接触到草木,(草木)全都枯死;咬到人,没有能够抵抗得住的。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 译: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到国。

3.私见良,具告以事。译:私下会见了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4.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译: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来告

诉王生。

同上

总结规律:为使译文准确、通顺,翻译时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容(主语、

谓语、宾语、介词等),我们称之为“补”(板书)。

举例提问学生,补充下列句子省略的容:

⒈沛公谓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⒉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⒊竖子,不足与谋。

⒋今以钟磬置水中。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后,教师点拨明确:

⒈沛公谓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省略主语)

⒉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略谓语)

⒊竖子,不足与(之)谋。(省略宾语)

⒋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省略介词)

(六)贯

仔细研读下列各组句子,尝试总结文言翻译规律。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

2.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译:考虑到元军也许还能够用言语来打动

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译: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很多次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同上

总结规律: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实际上就是“意译”。我们称之为“贯”(板书)0。举例提问学生,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后,教师点拨明确:

①(注:牛马走,像牛马一样的人。此处为作者自谦词意译为“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仆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