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鸟的生殖和发育》习题附答案

《鸟的生殖和发育》习题附答案

《鸟的生殖和发育》习题附答案
《鸟的生殖和发育》习题附答案

第一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课时检测

一、选一选

1、小鸡卵细胞指的是()

A.、整个家鸽卵B、胚盘,卵黄和卵黄膜C、胚盘D、卵黄

2、华华在煮鸡蛋时,发现随水温的升高,有许多气泡从蛋里冒出,这一现象说明()

A.、该蛋壳上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B、该蛋内部贮存大量的氧气

C、该蛋已受精,可以发育成雏鸡

D、该蛋已坏死,卵壳和壳膜失去了保护作用

3、受精卵与未受精卵的卵的胚盘不一样,前者的胚盘()

A.、色浅而略大B、色浅而略小C、色浓而略大D、色浓而略小

4、家鸡孵卵能孵化出来的首要条件是()

A.、个头必须大B、表面干净

C、从有雄鸡的鸡群中取卵即鸡卵必须是受精卵

D、从只有母鸡的鸡群中取卵

5、无论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鸟必须具有哪几种行为()

A.、求偶,交配,产卵B、营巢,孵卵,育雏

C、产卵,育雏,营巢

D、营巢,求偶,交配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并不是所有鸟都有孵卵和育雏的行为B、鸟类产的卵就是一个卵细胞

C、母鸡产的所有卵都可以孵化出小鸡

D、家鸽的幼鸟在孵化出后就会行走

7、下列关于鸟巢的叙述正确的是()

A.、鸟巢就是鸟的家,有的居住达多年

B、鸟类只有在繁殖期间才到鸟巢中产卵,孵卵,育雏

C、繁殖期后,鸟类仍然住在巢中,如喜鹊

D、鸟巢都是用来招引异性的

8、用照蛋灯照射可以识别能孵出小鸡的鸡蛋,下列观察结果中能孵出小鸡的是()

A.、有不透光的红色斑点B、有透光的亮点

C、有不透光的黑色斑点

D、没有任何异样

9、孔雀开屏和仙鹤起舞,其主要目的是()

A.、向人们展示它的发展B、雄性吸引雌性,利于繁殖

C、吓走敌害

D、寻找食物

10、中国老百姓将鸡蛋视为补品,经常食用有利于身体健康,我们主要的食用部分是()

A.、卵白B、卵黄C、胚盘D、卵黄和卵白

11.鸡受精卵的发育开始于()

A..母鸡体内B.鸡卵产出之后C.孵化时D.孵化一段时期之后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丹顶鹤跳舞是一处防御行为

B、幼鸟孵化出以后,亲鸟每天忙于捕食,并且将食物运往巢内,是一种繁殖行为

C、猫头鹰凄惨的悲鸣是一种攻击行为

D、鸟类都是在树上筑巢

13、观察鸡蛋的卵黄时,发现其上面有一个小白点它是()

A.、细胞核B、胚盘C、卵细胞D、受精卵

14、下列是肖华同学对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B、果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C、哺乳动物生殖发育最主要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D、青蛙和家鸽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

二、填一填

1、下面是几种鸟卵的孵化时间,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孵化时间的长短与有关.其关系可以表述为.

(2)用横坐标表示鸟卵的大小,纵坐标表示孵卵所需要的时间,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2、下图为卵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鸟卵的模式图

(1)卵细胞是由图中[]、[]和[]构成,其中[]里面含有细胞核,将来发育成胚胎;[]是卵细胞内贮存的养料.

(2)[]和[]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

(3)图中[3]是,[6]是.

参考答案

一、1 B

2 A. 【解析】:鸟卵的结构主要为:①卵黄②胚盘③卵白④气室⑤卵黄膜⑥卵黄系带⑦卵壳膜.卵壳上面有许多小孔,可以通气,使氧气进入,二氧化碳排出,有利呼吸,煮鸡蛋时,随着水温的升高,鸡蛋逐渐变熟,鸡蛋壳内的蛋白和蛋黄受热,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水除外),蛋黄和蛋白体积变大,把蛋壳内原有的空气挤出来,所以会有气泡从鸡蛋里冒出.这说明了:鸡蛋壳上有许多小孔,鸡蛋内部也有气体.

3 C

4 C

5 A.【解析】: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几个过程.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有这些繁殖行为,例如,杜鹃就不筑巢、不育雏、不孵化.但鸟类必须具备的繁殖过程有求偶、交配、产卵.可见A符合题意.

6 A.

7 B

8 C

9 B 10 D

1 1 A.【解析】:在生殖时期,发育成熟的雌、雄鸟进行交配,雄鸟把精子送入雌鸟体内,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体内受。受精卵在雌鸟的体内开始发育.

12 B

1 3 B

14 D 【解析】: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果蝇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因而A、B 选项都正确;哺乳动物发育的突出特点是胎生哺乳,C正确;家鸽的发育已经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故选D

二、1、(1)卵的大小鸟卵越大孵化所需的时间越长

(2)D

【解析】

(1)鸡卵要想发育成雏鸡必须是已经受精的卵,鸟卵孵化时间的长短与卵的大小成正比,一般来说,鸟的体型越小,孵化期越短,鸟的体型越大,孵化期越长.

(2)由(1)可以看出,鸟卵越大孵化所需的时间越长,故选项D正确.

2、(1)1胚盘5卵黄4卵黄膜1胚盘5卵黄

(2)2卵壳7卵白

(3)卵黄系带气室

[解析]:鸟产下的整个鸟卵并不是一个卵细胞。鸟的卵细胞是由卵黄膜、卵黄和胚盘三部分组成的。

医学统计学 名词解释+问答题-1

医学统计学 1、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能太小; ②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③当各分组的观察单位数不等时,总率(平均率)的计算不能直接将各分组的率相加求其平均; ④对比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两个率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即要求研究方法相同、研究对象同质、观察时间相等以及地区、民族、年龄、性别等客观条件一致,其他影响因素在各组的内部构成应相近; ⑤进行假设检验时,要遵循随机抽样原则,以进行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2、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其应用 性质:①两头低中间高,略呈钟形; ②只有一个高峰,在X=μ,总体中位数亦为μ; ③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 ④μ为位置参数,当σ恒定时,μ越大,曲线沿横轴越向右移动; σ为变异度参数,当μ恒定时,σ越大,表示数据越分散,曲线越矮胖,反之,曲线越瘦高; ⑤对于任何服从正态分布N(μ,σ2)的随机变量X作的线性变换,都会变换成u 服从于均数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即标准正态分布。 应用:①概括估计变量值的频数分布; ②制定参考值范围; ③质量控制; ④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3、确定参考值范围的一般原则和步骤、方法 一般原则和步骤:①抽取足够例数的正常人样本作为观察对象; ②对选定的正常人进行准确而统一的测定,以控制系统误差; ③判断是否需要分组测定; ④决定取单侧范围值还是双侧范围值; ⑤选定适当的百分范围; ⑥选用适当的计算方法来确定或估计界值。 方法:①正态分布法:②百分位数法(偏态分布) 4、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区别 概念:可信区间是按预先给定的概率来确定的未知参数μ的可能范围。 参考值范围是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范围。所谓正常人,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人;所谓绝大多数,是指范围,习惯上指正常人的95%。 计算公式:可信区间① ② ③ 参考值范围①正态分布 ②偏态分布 用途:可信区间用于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 参考值范围用于表示绝大多数观察对象某项指标的分布范围

统计学作业答案

1. 一家调查公司进行一项调查,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某市电信营业厅大客户对该 电信的服务的满意情况。调查人员随机访问了30名去该电信营业厅办理业务 的大客户,发现受访的大客户中有9名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 好。试在95%的置信水平下对大客户中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 好的比率进行区间估计。 4.据某市场调查公司对某市80名随机受访的购房者的调查得到了该市购房 者中本地人购房比率p 的区间估计,在置信水平为10%下,其允许误差E = 0.08。则: (1)这80名受访者样本中为本地购房者的比率是多少? (2)若显著性水平为95%,则要保持同样的精度进行区间估计,需要调查 多少名购房者。 解:这是一个求某一属性所占比率的区间估计的问题。根据已知n =30,2 /αz =1.96,根据抽样结果计算出的样本比率为%30309?==p 。 总体比率置信区间的计算公式为: ()n p p z p ?1??2/-±α 计算得: ()n p p z p ?1??2/-±α=30%()30 %301%3096.1-??± =(13.60%,46.40%) 5、某大学生记录了他一个月31天所花的伙食费,经计算得出了这个月平均每天 花费10.2元,标准差为2.4元。显著性水平为在5%,试估计该学生每天平 均伙食费的置信区间。 解:由已知:=x 10.2,s =2.4,96.1025.0=z ,则其置信区间为: 314 .296.12.10025.0?±=±n s z x =〔9.36,11.04〕。 该学生每天平均伙食费的95%的置信区间为9.36元到11.04元。

6、据一次抽样调查表明居民每日平均读报时间的95%的置信区间为〔2.2,3.4〕 小时,问该次抽样样本平均读报时间t 是多少?若样本量为100,则样本标准 差是多少?若我想将允许误差降为0.4小时,那么在相同的置信水平下,样 本容量应该为多少? 解:样本平均读报时间为:t = 24.32.2+=2.8 由()96 .121002.24.322.24.305.0?-=?-==s n s z E =3.06 2254 .006.396.122 22205.02=?=?=E s z n 7、某电子邮箱用户一周内共收到邮件56封,其中有若干封是属于广告邮件,并 且根据这一周数据估计广告邮件所占比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8.9%, 16.1%〕。问这一周内收到了多少封广告邮件。若计算出了20周平均每周收 到48封邮件,标准差为9封,则其每周平均收到邮件数的95%的置信区间 是多少?(设每周收到的邮件数服从正态分布) 解:本周收到广告邮件比率为:p =2 161.0089.0+=0.125 收到广告邮件数为:n ×p =56×0.125=7封 根据已知:x =48,n =20,s =9,093.2)19(025.0=t ()199 093.24819025.0?±=±n s t x =[43.68,52.32] 8、为了解某银行营业厅办理某业务的办事效率,调查人员观察了该银行营业厅 办理该业务的柜台办理每笔业务的时间,随机记录了15名客户办理业务的时间,测得平均办理时间为t =12分钟,样本标准差为s =4.1分钟,则: (1)其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 (2)若样本容量为40,而观测的数据不变,则95%的置信区间又是多少? 解:(1)根据已知有()145.214025.0=t ,n =15,t =12,s =4.1。 置信区间为:()151 .4145.21214025.0?±=±n s t t =〔9.73,14.27〕

第4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概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创新能力。 (2)通过观察、分析、合作讨论,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探究水平。 (3)通过表达交流,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录像,关注鸟类与人类的和谐发展,渗透爱护鸟类、保护自然的情感教育。 (2)通过阅读“科学·技术·社会”内容或组织参观家禽养殖厂活动,认同学习生物科学知识、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态度。 (3)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鸟卵的结构特点,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重点】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探究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课前准备】 录像资料(群鸟聚会奇观)、多媒体课件(鸟类繁殖过程图片、鸡卵结构图等)、收集资料、探究用具(培养皿、放大镜、解剖剪、针、镊子、带针头的针管、温水、受精的鸡蛋)。每组3个鸡蛋、收集与鸟类生殖有关的资料、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准备小实验(用醋酸浸泡鸡蛋)、预习新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鸟语花香是大自然春天的象征”,这是诗人们对鸟类的赞美。下面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录像(大致内容是:在青海湖的一个小岛上,数以万计的各种候鸟一年一度来此欢度盛夏,有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岸上栖息的,它们各自选择合适的地点筑巢安家、产卵、孵卵、育雏,鸟群此起彼落,鸣声如此清脆、婉转,使岛上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情趣,使人仿佛置身于群鸟聚会的世界中。)大部分鸟类每年的春天都要飞回来繁衍后代,来维系种族的延续。其实你们刚才在录像中看到的情景,都是与鸟类繁殖有关的行为。那么鸟类究竟有哪些繁殖行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二、探究新课内容 1.鸟的生殖和发育 师: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它包括很多活动过程,而每一个过程都是一种复杂的行为。课前老师布置各小组收集与鸟类繁殖有关的资料,哪个小组能结合你所查找的资料和日常生活实例,尝试说说鸟类的繁殖包括哪些过程? 生:(第一小组代表)母鸡孵卵,属于繁殖行为。 生:(第二小组代表)鸟类的唱歌和跳舞,燕子筑巢。 生:(第三小组代表)鸟类曲调多变的鸣叫,飞行中表演一些特技。 师:以上小组的同学说的都很棒,特别是第二小组,他们收集到的图片资料图文并茂,很有价值,特别提出表扬。那么老师也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图片,(课件展示,同学们很兴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组合作分析每一幅图片的含义。 生:(认真观察、讨论、组织语言表达)

教育统计学与SPSS课后作业答案祥解题目

教育统计学课后作业 一、P118 1 题目:10位大一学生平均每周所花的学习时间与他们的期末考试成绩见表6-17.试问: (1)学习时间与考试成绩之间是否相关? (2)比较两组数据谁的差异程度大一些? (3)比较学生2与学生9的期末考试测验成绩。 表6-17 学习时间与期末考试成绩 1 2 3 4 5 6 7 8 9 10 学习时间考试成绩40 58 43 73 18 56 10 47 25 58 33 54 27 45 17 32 30 68 47 69 解题步骤: (1)第一步:定义变量:“xuexishijian”、“xuexichengji”后,输入数据.如下图: 1

第二步:单击选择“分析(Analyze)”中的“相关(Correlate)”中的“双变量(Bivariate Correlations)”, 将上图中的“xuexishijian”和“xuexichengji”添加到右边变量框中,如下图: 第三步:点击“确定“后,输出结果如下图: 第四步:分析结果

3 由上图可知: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pearson 相关系数为0.714,p (双侧)为0.20。自由度 df=10-2=8时,查“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显著临界值表”知:r 0.05= 0.623 ; r 0.01=0.765。 因为0.765 > 0.714 >0.623,所以在0.05水平上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是相关显著的。 (2)SPSS 软件分析结果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学习时间标准差和平均值为:S 1=12.037 ?X 1= 29.00 ;学习时间标准差和平均值为:S 2=12.437?X 2=56.00 根据差异系数公式可知: 学习时间差异系数为:%100?=X S CV S =12.037/29.00×100%=41.51% 学习成绩差异系数为:%100?= X S CV S =12.437/56.00×100%=22.27% 有上述结果可知学习时间差异程度大于学习成绩差异程度。 (4) 把学生2和学生9的期末考试成绩转化成标准分数: Z 2=(X -?X) /S= (73—56)/12.437=1.367 Z 9=(X-?X)/S=(68—56)/12.437=0.965 由上计算可知:学生2期末考试测验成绩优于学生9的期末考试测验成绩。 二、P119 2 题目:某班数学的平均成绩为90,标准差10;化学的平均分为85,标准差为8;物理的平均分为79,标准差为15.某生这三科成绩分别为95,80,80.试问 (1) 该生在哪一学科上突出一些? (2) 该班三科成绩的差异度如何?有无学习分化现象? (3) 该生的学期分数是多少? (4) 三科的总平均和总标准差是多少? 解题步骤:

【缩印整理版】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统计学(Statistics):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表达的科学。 总体(population):大同小异的研究对象全体。更确切的说,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单位的观测值。 样本(sample):来自总体的部分个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部分个体的观察值。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利用样本信息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在抽样过程中由于抽样的偶然性而出现的误差。表现为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差异,以及多个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反映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也间接反映了抽样误差的大小。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均数标准误大小与标准差呈正比,与样本例数的平方根呈反比,故欲降低抽样误差,可增加样本例数 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ion):将样本统计量与标准误结合起来,确定一个具有较大置信度的包含总体参数的范围,该范围称为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又称可信区间。 参考值范围描述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项指标所在范围;正态分布法(标准差)、百分位数法,参考值范围用于判断某项指标是否正常 置信区间揭示的是按一定置信度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t分布法、正态分布法(标准误)、二项分布法。置信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可信区间:按预先给定的概率确定的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该范围称为总体参数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它的确切含义是:可信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可 能性是1- α ,而不是总体参数落在该范围的可能性为1-α 。 参数统计(parametric statistics) 非参数统计(nonparametric statistics)是指在统计检验中不需要假定总体分布形式和计算参数估计量,直接对比较数据(x)的分布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 变异(variation):对于同质的各观察单位,其某变量值之间的差异 同质(homogeneity):研究对象具有的相同的状况或属性等共性。 回归系数有单位,而相关系数无单位 β为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参数,又称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 线性相关系数(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又称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efficient),是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参数(parameter):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 统计量(statisti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照 (control) 对受试对象不施加处理因素的状态。在确定接受处理因素的实验组时,要同时设立对照组 重复 (replication)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或多次观察。整个实验的重复;观察多个受试对象(样本量);同一受试对象重复观察。作用是估计变异大小和降低变异 随机化(randomization) 采用随机的方式,使每个受试对象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或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 I类错误(假阳性错误)真实情况为H0是成立的,但检验结果为H0不成立,这样的错误称为I类错误。其发生的概率用α表示。在假设检验中作为检验水准。一般取0.05或0.01。 II类错误(假阴性错误)真实情况为H1是成立的,但检验结果为H1不成立,这样的错误称为II类错误。其发生的概率用β表示。由于其取值取决于H1 ,因此在假设检验中无法确定。 变异指标是用于描述一组观察值围绕中心位置散布的范围,即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数据越离散,反之越集中。极差 (range);四分位数间距(quartile range);方差(varianc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平均数指标用于描述一组同质观察值的集中趋势,反映一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中位数(median);众数(mode) 单纯抽样将调查总体的全部观察单位编号,从而形成抽样框架,在抽样框架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每个观察对象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按照某种顺序给总体中的个体编号,然后随机地抽取一个号码作为第一个调查个体,其他的调查个体则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系统”地抽取。最常用的方法是等距抽样 分层抽样先将总体中全部个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再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样本。分层特征与研究目的有关。按各层比例抽样。为减少抽样误差,要求层内误差最小,层间误 差最大。 整群抽样先将总体分成若干“群”,从中随机抽取 几个群,抽取群内的所有观察单位组成调查样本。 “群”的确定与研究目的无关。为减少抽样误差, 需多抽几个“群”。 方差分析:又称变异数分析或 F检验,适用于对多 个平均值进行总体的假设检验,以检验实验所得的 多个平均值是否来自相同总体。 析因设计(factorial design)实验:凡同时配置两个 或两个以上处理因素,这些因素的各水平又具有完 全组合的实验,统称为析因设计(factorial design) 实验。 随机区组设计(randomized block design)是事先 将全部受试对象按某种可能与实验因素有关的特征 分为若干个区组(block),使每一区组内的受试对 象例数与处理因素的分组数相等,使每个实验组从 每一区组得到一例受试对象。 单向方差分析(one way analysis of variance)是指 处理因素只有一个。这个处理因素包含有多个离散 的水平,分析在不同处理水平上应变量的平均值是 否来自相同总体。 (2)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 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 (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 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 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 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 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3)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 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 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 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愈、好转、有效、无效或 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 别,但这种差别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 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等。 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是指取指不能事先确 定的观察结果。随机变量的具体内容虽然是各式各 样的,但共同的特点是不能用一个常数来表示,而 且,理论上讲,每个变量的取值服从特定的概率分 布。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用于观察指标单 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时两组资料变异程度的比 较。用CV 表示。计算:标准差/均数*100% 直线回归(linear regression)建立一个描述应变量 依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直线方程, 并要求各点与该直线纵向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直 线回归是回归分析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故又 称简单回归(simple regression)。 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 )即直线的斜率 (slope),在直线回归方程中用b 表示,b 的统计意 义为X每增(减)一个单位时,Y平均改变b 个单 位。 相关系数r:用以描述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线性相关 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秩次:变量值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所编的秩序号称为 秩次(rank)。 秩和:各组秩次的合计称为秩和(rank sum),是非 参数检验的基本统计量。 方差(variance):方差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离散情 况,由离均差的平方和除以样本个数得到。 检验效能:1- β称为检验效能(power of test),它是 指当两总体确有差别,按规定的检验水准a 所能发 现该差异的能力。 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将n 个观察值从小到大依 次排列,再把它们的位次 依次转化为百分位。百分位数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 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 随机误差(random error)又称偶然误差,是指排 除了系统误差后尚存的误差。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观察值不按方向性和系统性而随机的变化。误差 变量一般服从正态分布。随机误差可以通过统计处 理来估计。 一、统计表有哪些要素构成的?制表的注意事项有 哪些? 一般来说,统计表由标题、标目、线条和数字、备 注五部分组成。但备注并不是必需的内容,可以根 据需要出现。 1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最好一张表突出一个中心, 不易太多中心,如果需要说明多个中心,可分成多 张统计表。 2合理安排主语和谓语的位置:对于表中任意一行, 从左至右,通过简短的连接词,可连成成一句通顺 的句子。 3表中数据要认真核对,保证准确可靠 二、为什么不宜用t 检验对多组均数进行比较? 如果用t检验进行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则会 增加犯I 类错误的概率。 经检验得到拒绝H0 ,认为两组之间有差别的结论 可能犯I类错误的概率为α,不犯I类错误的概率为 1- α.每次判断均不犯I类错误的概率为(1- α)k, k为比较的次数,上例α=0.05, k=3,则均不犯错误 的概率为( 1- 0.05)3 =0.86. 至少有一次判断犯I 类错误的概率为1-(1- α)k 三、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按实验设计的类型,将全部观察值间的变异分解成 两个或多个组成部分,然后将各部分的变异与随机 误差进行比较(每个部分的变异可由某因素的作用 来解释),以判断各部分的变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 义,从而推断不同样本所代表的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五、简述直线相关与回归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回归说明依存关系,直线回归用于说明两 变量间数量依存变化的关系,描述y如何依赖于x 而变化;相关说明相关关系,直线相关用于说明两 变量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此时两变量的关系是平等 的 2.r与b有区别:r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 变量间相关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 b表示x每改 变一个单位,y平均增(减)多少个单位; 3.资料要求不同:直线回归要求应变量 y是来自正态总体的随机变量,而x可以是来自正 态总体的随机变量,也可以是严密控制、精确测量 的变量,相关分析则要求x,y是来自双变量正态分 布总体的随机变量。 4.取值范围:-∞

人教版生物八下《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下《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课前预习】 1、观察鸡卵的结构时,先将鸡蛋的钝端轻轻敲出裂纹,用镊子将碎裂的连 同除去,会看到卵壳下面有一个。再用镊子将下面的内壳膜剪破,使壳膜内的和流到一个培养皿里。这时候会看到卵黄表面中央有一个盘状的。2、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是,外面包裹着。卵黄膜的表面中央有一个盘状的小白点,称为,里面含有。卵黄外面的卵白,也含 有和,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和起保护作用。卵壳上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 3、未受精卵,胚盘,已受精卵,胚盘,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 4、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和 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 【导学过程】 任务一:观察鸡卵的结构 1、取出自备的生鸡蛋和熟鸡蛋,参照P16“观察与思考”的操作方法,观察鸡卵的结构,(1)用手捏一捏,感觉鸡卵的外壳有什么特点?与昆虫和青蛙卵的外壳有什么不同?这有什么意义? (2)用放大镜观察,看鸡卵的卵壳上有气孔吗?它有什么作用?把生鸡蛋放在温水中浸泡,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由此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3)将鸡蛋的钝端轻轻敲出裂纹,用镊子将碎裂的卵壳连同外层卵壳膜除去,看卵壳下面是否有一个小空腔。这个小空腔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4)再用剪刀将小空腔下面的内层卵壳膜剪破,使壳膜内的卵白和卵黄流到一个烧杯里,观察卵黄上有没有小白点?如果有的话,是什么结构?有何作用? (5)用解剖针把卵黄刺破,看卵黄是否依然和卵白界线分明,这说明了在卵黄的外面还有一层什么结构,这层结构有什么作用?

(6)将熟鸡蛋纵向迅速剖开,观看切面,并画简图,标注结构。 2、想一想,鸡卵的哪一部分结构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总结出卵细胞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 3、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都能孵出小鸡吗?什么样的鸡蛋才能孵出小鸡来?应如何来判断? 4、鸟卵具有这么复杂的结构,这与它们所处的环境有关吗? 任务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观察教材P18图片,概括出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7、所有的鸟都具有这几个阶段吗?请举例说明。 【当堂达标】(1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 1、鸟卵结构中,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有() ①卵壳②卵白③卵黄④壳膜⑤胚盘⑥气室⑦系带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②③. D。②③⑤ 2、一个受精的鸡蛋,能够孵化出小鸡的结构是() A.卵黄 B.卵白 C. 胚盘 D. 系带 3、鸟卵结构中,与呼吸有关的结构有() A. 卵白、卵黄 B.卵壳、壳膜 C. 气孔、气室 D.系带、气室 4、“孔雀开屏”和“仙鹤起舞”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这种现象是() A.炫耀美丽 B. 求偶 C. 觅食 D. 防御敌害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是描写的鸟类的哪一行为() A.孵卵 B. 育雏 C. 求偶 D. 筑巢 6、老母鸡抱窝是鸡的什么行为() A.育雏 B.孵卵 C. 产卵 D.求偶 二、非选择题(每空0.5分)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课题:鸟的生殖和发育课型:新授课时: 主备:初审:终审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通过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 1、天林区和公园的树干上,悬挂一些人工巢箱,是为了() A、保护一些不会营巢的鸟类不会被冻死 B、招引食虫鸟类在巢箱中繁殖 C、保护鸟类免受敌害 D、捕捉鸟类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是说所有的鸟都有孵卵和育雏的行为 B、鸟类产的卵就是一个卵细胞 C、母鸡产的卵都可以孵化出小鸡 D、家鸽的幼鸟在孵出后就会行走、觅食 3、鸟的受精卵结构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部位是() A、卵黄 B、卵白 C、胚盘 D、卵黄膜 4、鸡受精卵的发育开始于() A、母鸡体内 B、鸡卵产出之后 C、孵化时 D、孵化一段时期之后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5、识图回答问题:

(1)写出名称②③④⑤___⑦___。 (2)鸟类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____, 里面含有________。 (3)在鸟卵的结构中,卵白和卵黄都是胚胎发育的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卵细胞。 (5)为了较长时间存放鸡蛋,最好的放置方法是________。 6、生活中,鸡蛋被作为人类必要的食品,是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营养。你认为卵白、卵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7、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___、交配、___、产卵、___和育雏等阶段。 8、营造鸟巢对鸟的生殖有什么作用?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9、观察鸡卵结构时,若该卵已受精,则其结构特点为() A、胚盘色浅而小 B、胚盘色浓而略大 C、胎盘色浅而小 D、胎盘色浓而略大 10、家鸽的卵产出后,胚胎发育暂时停止,要使胚胎继续发育,必须有() A、适宜的温度 B、充足的养料 C、一定的水分 D、充足的空气 11、关于鸡卵的说法,正确的() A、胚盘里含有细胞核 B、卵黄就是细胞核 C、卵白就是细胞质 D、卵壳膜就是细胞膜 12、下列不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的是() A、燕子筑巢 B、母鸡抱窝 C、麻雀争斗 D、家鸽育雏 13、孔雀开屏属于() A、繁殖行为 B、攻击行为 C、防御行为 D、节律行为 14、下列对鸟巢的作用说法不对的是()

医学统计学题库

第一章 绪论习题 一、选择题 1.统计工作和统计研究的全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D ) A . 调查、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B . 实验、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C . 调查或实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2.在统计学中,习惯上把(B )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A.10.0≤P B. 05.0≤P 或01.0≤P C. 005.0≤P D.05.0≤P E. 01.0≤P 3~8 A.计数资料 B.等级资料 C.计量资料 D.名义资料 E.角度资料 3.某偏僻农村144名妇女生育情况如下:0胎5人、1胎25人、2胎70人、3胎30人、4胎14人。该资料的类型是( A )。 4.分别用两种不同成分的培养基(A 与B )培养鼠疫杆菌,重复实验单元数均为5个,记录48小时各实验单元上生长的活菌数如下,A :48、84、90、123、171;B :90、116、124、225、84。该资料的类型是(C )。 5.空腹血糖测量值,属于( C )资料。 6.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愈8人、显效23人、好转6人、恶化3人、死亡1人。该资料的类型是(B )。 7.某血库提供6094例ABO 血型分布资料如下:O 型1823、A 型1598、B 型2032、AB 型641。该资料的类型是(D )。 8. 100名18岁男生的身高数据属于(C )。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总体与样本的概念. 答:统计学家用总体这个术语表示大同小异的对象全体,通常称为目标总体,而资料常来源于目标总体的一个较小总体,称为研究总体。实际中由于研究总体的个体众多,甚至无限多,因此科学的办法是从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称为样本。例如,关于吸烟与肺癌的研究以英国成年男子为总体目标,1951年英国全部注册医生作为研究总体,按照实验设计随机抽取的一定量的个体则组成了研究的样本。 2.举例说明同质与变异的概念 答:同质与变异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对于总体来说,同质是指该总体的共同特征,即该总体区别于其他总体的特征;变异是指该总体内部的差异,即个体的特异性。例如,某地同性别同年龄的小学生具有同质性,其身高、体重等存在变异。 3.简要阐述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关系 答: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是科学研究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一般的,统计设计在前,然而一定的统计设计必然考虑其统计分析方法,因而统计分析又寓于统计设计之中;统计分析是在统计设计的基础上,根据设计的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统计学课程作业及答案2

统计学作业2 单项选择题 第1题某地区有10万人口,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答案:B 第2题某企业2002年工业总产值比1992年增长了3倍,则该公司1992-2002年间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为() A、11.61% B、14.87% C、13.43% D、16.65% 答案:A 第3题某工业企业的某种产品成本,第一季度是连续下降的。1月份产量750件,单位成本20元;2月份产量1000件,单位成本18元;3月份产量1500件,单位成本15元。则第一季度的平均成本为()。 A、17.67 B、17.54 C、17.08 D、16.83 答案:C 第4题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答案:C

第5题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预期变化 答案:A 第6题某厂5年的销售收入如下:200万、220万、250万、300万、320万,则平均增长量为()。 A、120/5 B、120/4 C、320/200的开5次方 D、320/200的开4次方 答案:B 第7题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答案:C 第8题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答案:C 多项选择题 第9题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鸡卵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和鸟的生殖发育过程。鸡卵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并使学生掌握,实验过程先由教师演示,再由学生亲手操作;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有图片教学进行。本节的教学内容位于教材的第16页至2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操作实验与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鸡卵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通过观看鸟的生殖发育过程的录像和幻灯片,使学生了解鸟的生殖发育的基本过程。通过观看录像短片使学生了解一些鸟的繁殖行为。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实验并想办法解决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增强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意识。 教学过程与方法 本节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通过引用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进入新课堂。在第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运用实验教学法,使学生的主导作用充分的发挥,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实验来总结出所要教授的内容,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和领悟。在第二教学环节过程中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活动。在整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用提问、启发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互动,而学生较多的使用小组讨论与探究的方式来学习。 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 观察鸡卵结构的实验操作过程。 鸡卵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的适应性。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有关母鸡下蛋录像短片。 2.准备鸡蛋(其中有备用的)、一定数量的小镊子、烧杯和放大镜 (根据学生所分的小组数而定)。 3.准备关于鸟的生殖发育过程的录像短片和幻灯片。 4.让学生按前后座位的顺序分成小组。 5.让同学按小组在上课前准备一枚生鸡蛋、一把镊子和一个透明的玻璃杯。 学生准备: 在上课前准备一枚生鸡蛋、一把镊子和一个透明的玻璃杯。 教学过程: 一、看动画,引出课题,激发学习热情: 师陈述:在我们美丽的大自然中,有着许多种鸟类,他们或有着美妙的歌喉,或有华丽的羽毛,或有优雅的身姿(多媒体展示),他们一代一代能不断的延续和发展着,靠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 (教师放映提前准备好的录像短片,短片的内容是有关“母鸡下蛋并孵出小鸡”的过程。)今天我们一起就来探索这自然界的精灵-鸟类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走进下一步的教学环节。) 板书课题: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讲解] (鸡卵)大家回忆一下在有性生殖中.雌性产生卵细胞,雄性产生精子。那么母鸡下的蛋其实是母鸡排出的卵,所以鸡蛋的学名就叫做鸡卵。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观察结构: [引入]现在我手里拿的是一个新鲜的生鸡蛋,可爱的小鸡就是从这样的蛋内发育出来的。这些蛋为什么能发育成雏鸡呢?是不是与它的结构有关? 一、探究鸡卵的结构与功能 教师演示实验:现将鸡卵放在手心,用手掌握住鸡卵,轻轻的用力,感受一下最外边这层卵壳的承受力。接着用放大镜观察一下卵壳有什么特点(或是用试验验证),观察完卵壳后,找到鸡卵比较大的一端(钝端),用小镊子轻轻敲裂钝端的卵壳;然后用小镊子小心的将碎裂的卵壳片夹开,观察此时暴露出来的部分;接着继续用小镊子夹去卵壳,最好能在鸡卵的侧面夹去1/3的卵壳,让卵黄等暴露出来,如果在操作时卵壳破裂严重,可以将卵白、卵黄等完全暴露在玻璃杯内观察。 观察完演示实验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操作实验井观察记录。 1、实验步骤: 1)卵壳的承受力,并用放大镜观察卵壳的特点。 2)找到鸡卵的钝端,用小镊子轻轻敲碎,夹去破碎的卵壳,观察暴露部分。

最新医学统计学问答题(含答案)

简答题 0. 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各有什么适用条件? 答:(1)算术均数:适用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 (2)几何均数:适用于频数分布呈正偏态的资料,或者经对数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的资料,以及等比数列资料。 (3)中位数:适用各种类型的资料,尤其以下情况: A 资料分布呈明显偏态; B 资料一端或两端存在不确定数值(开口资料或无界资料); C 资料分布不明。 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n 外,还可计算 S X ,和S X 96.1±,问各说明什么? (1)X 为算数均数,说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 (2)S 为标准差,说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离散趋势 (3)S X 96.1±可估计正态指标的95%的医学参考值范围,即此范围在理论上应包含95%的个体值。 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的联系和区别。 正态分布 标准正态分布 原始值X 无需转换 作u=(X-μ)/σ转换 分布类型 对称 对称 集中趋势 μ μ=0 均数与中位数的关系 μ=M μ=M 参考: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为0,标准差为1;正态分布的均数则为μ,标准差为σ(μ为任意数,而σ为大于0的任意数)。标准正态分布的曲线只有一条,而正态分布曲线是一簇。任何正态分布都可以通过标准正态变换转换成标准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是正态分布的特例。 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1)描述频数分布的类型 2)描述频数分布的特征 3)便于发现一些特大或特小的可疑值 4)便于进一步做统计分析和处理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 多用于观察指标单位不同时,如身高与体重的变异程度的比较;或均数相差较大时,如儿童身高与成人身高变异程度的比较。 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1)X 轴与正态曲线所夹的面积恒等于1或100%; (2)区间μ±σ的面积为68.27%,区间μ±1.96σ的面积为95.00%,区间μ±2.58σ的面积为99.00%。 6.试举例说明均数的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7.标准正态分布(u 分布)与t 分布有何不同?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1、教育统计学,就是应用数理统计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从而揭示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统计学既是统计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两种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从学科体系来看,教育统计学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一个方法论分支;从学科性质来看,教育统计学又属于统计学的一个应用分支。 2、描述统计主要是通过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出简单明白的统计量数来描述庞大的资料,以显示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又叫分析统计,它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从我们所研究的全体对象(即总体)中,按照等可能性原则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出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组成样本,在样本所提供的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概率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的情况进行科学推断的一种统计方法。 3、在自然界或教育研究中,一种事物常存在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或获得几种可能的结果,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随机现象具的特点: (1)一次条件完全相同的实验有多种可能的结果(这样的实验称为随机实验); (2)在实验之前不能确切知道哪种结果会发生; (3)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这样的实验。 4、总体,也叫做母体或全域,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个体的总和。 当所研究的总体数量非常大时,可以从总体中抽取其中一部分个体来观测,由此来推断总体的信息,从总体中抽出的这部分个体就称为样本,它是用以表征总体的个体的集合。 通常将样本中样本个数大于或等于30个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小于30个的称为小样本。 5、复置抽样指每次抽出的个体经观测后,仍放回原总体,然后再从总体中抽取下一个个体。 6、反映总体特征的量数叫做总体参数,简称参数。反映样本特征的量数叫做样本统计量,简称统计量。 参数是总体的真正数值,是固定的常量,理论上应该通过计算总体中全部个体的数值而获得,但由于总体中个体的数量通常很大,总体参数往往很难获得,在统计分析中一般通过样本的数值来估计。在进行推断统计时,就是根据样本统计量来推断总体相应的参数。 第二章 1、按照数据的来源,可分为计数数据和度量数据;按照数据的取值情况,可分为间断性数据和连续性数据;按照数据的测量水平,可分为称名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和比率数据。 2、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对数据进行排序、统计分组、绘制统计图表等。 3、表的结构要简洁明了;表的层次要清晰;主谓分明。 4、连续性数据:(2),(3);间断性数据:(1),(4)。 5、略 6、(1)50;(2)75;(3)34;(4)5;(5)45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三) (第五~第七章) 一、判断题 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3、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5、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6、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唯一方法(×) 7、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8、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9、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 c的平均误差程度(√)。 10、抽样误差即代表性误差和登记性误差,这两种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11、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12、在一定条件下,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 A、抽样误差系数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3、抽样平均误差是(C)。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4、当成数等于(C)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1 B、0 c、0.5 D、-1 5、对某行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所占比重是(C)。 A、等于78% B、大于84% c、在此76%与84%之间D、小于76% 6、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A)。 A、甲厂比乙厂大 B、乙厂比甲厂大 C、两个工厂一样大 D、无法确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