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寻苏轼的精神世界

探寻苏轼的精神世界

探寻苏轼的精神世界
探寻苏轼的精神世界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生平 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母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

探寻苏轼的精神世界

探寻苏轼的精神世界 苏轼是北宋文坛成就卓著的大家。他诗词文均擅长,而以词成就最为突出,他改变了当时写词的风格,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成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他的词气势恢宏,境界高远,情感豪迈,而这些都与他为人的正直、心胸的旷达是分不开的。 “言为心声”作品也是作者的心声。从苏轼的词中我们可以窥见他的内心世界。下面就以几首大家较为熟悉的词来简要分析一下苏轼的精神境界。 一、忘掉自我 苏轼的词表现得是尽量忘掉自我、摆脱自我,把自我融入到大自然中,使自我的有限生命在大自然的无穷运动中得到永恒,使自己的人生痛苦在大自然的壮丽秀美中得到解脱,也就是回归自然,达到心与物的和谐统一。 表现这一情调的作品很多,最明显的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是词的上阙。上阙以对月饮酒来反映作者因政治失意而对现实的不满情怀。把月当成自己的朋友,想离开人世到月宫上,但又“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说明词人渴望探求自然现象,把自身融入自然,超尘出世,忘掉世间的一切烦恼,但又不知如何摆脱尘世的迷惘情怀。“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种想归隐又不甘心的矛盾反映了词人厌烦人世生活而又留恋人世的痛苦心情。出世入世的矛盾一直困扰着他,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最后还是以积极入世的思想归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人间虽有烦恼但孤独烦闷之时毕竟还有“清影”为伴,而月中却没有,月中更凄凉,还是留在人世吧! 词的下阕对月怀人。在此词的小序中作者交待了写作时间和缘起:“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中秋”当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这一年作者正任密州太守,而他的弟弟子由则在济南,兄弟不见已经七年。“独在异乡为异客”再加上仕途不顺,正逢“月圆人不圆”的中秋佳节自然“倍思亲”,不免在佳节的欢愉中引起对弟弟的思念和挂念。作者在这首词中把人生的缺憾不圆满和自然现象等同齐观,“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词人抓住人和自然的共同之处,在这种自然景观与主观自我的和谐统一中,消解离别之思,达到心理的平衡,内心宁静下来。 二、扩充自我 在词中词人尽量充实自己、强化自己,使自己具有高度修养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以充实的内心抵抗外界的侵扰,排除世俗观念,保持乐观超脱

苏轼的思想

苏轼的思想:苏轼既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又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他在政治上坚持儒家入世的精神,在生活上较多地采取庄禅旷达的态度,执著超脱,无往不可,这种人生境界对宋人及宋代以后许多文人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人格魅力在古代历史上少有伦比,就受后人喜爱的广泛程度而言,他在历代作家中也是无人可以比拟的。 对他词风的影响:苏轼在诗、文、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全面的成就,是文学史上少见的文学全才。 1,苏轼的散文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代表了宋文创作的高峰。 2,苏轼的诗有广泛的题材和多样的风格,体现了过人的创造才情和艺术表现能力。在内容、形式、手法、语言等诸方面都突破了前人窠臼,往往将诗歌写得超迈豪纵而又有隽永的韵味和浓郁的诗意。苏诗不仅显示磅礴的气势,表现深婉的情致、绰约的风韵,还常常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苏轼又是学问渊

博的大学者,无书不读,其诗也相应表现出浓厚的书卷气,成为以才学为诗的典范之一。 苏轼对词的革新 苏轼的博大胸怀和过人才情在词的创作中也有突出的表现。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他将历来以柔婉为传统的词体注入了阳刚之气,并将诗歌的表现功能和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使词可以像诗一样表现作者的性情和人格个性。他的革新实绩,提高了词体的文学地位,使词摆脱了音乐的附属品的状态,成了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苏词风格多样,尤以清雄旷达、奔放豪迈为其独创,为词史带来全新的审美境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为后人启示了新的创作道路。 在宋代以及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人,他的作品当时广泛流传,身后影响深远。他的诗、文、词的创作都在各自的文类领域内达到了发展的高峰,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苏轼对北宋中后期文学的影响。

论苏轼作品的宇宙人生意识-3

论苏轼作品的宇宙人生意识 □新化县科头乡中心学校罗筱冰 【摘要】苏轼是我国北宋以来杰出的文学家。他一生坎坷,仍保持豪迈旷达的心态;宦海沉浮,仍对社会怀抱一腔热情。是矛盾的人生和对儒释道思想的融通以及对审美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形成了他充盈着淡泊、通达、恒永的宇宙、人生观意识,并成就了他遗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作品。 【关键词】苏轼文学作品宇宙人生意识形成融通彰显 笔者与苏轼生活的年代相隔九百年左右,但少年时代起就拜读这位古代文学巨匠的诗词散文书法。解读他超脱人生忧患的物我浑然;欣赏他在苦难中体验生命价值的深沉;甚至效颦他那凡人难以步趋的潇洒和从容;服膺他由高贵品性和苦难人生历程锻炼出的宁静和澄明;更钦敬他饱经忧患仍对人生与社会保持热情的豪迈与旷达。读这位才情卓绝、心境高明的文学巨匠的作品,笔者感受得最多的是,作品中那一个或显或隐、贯穿始终的基调—-持续不断的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一、充满矛盾的人生形成苏轼的宇宙、人生意识 (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 苏轼早在26岁时即踏上仕途,长时间在宦海浮沉,反复地面临着人生抉择,尤其是在感到失落以及在政治上受挫,遭致贬窜之时。儒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最能代表他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日久而事功无多,便渐渐倾向恬退:“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南乡子·自述》);“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新。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清夜无尘》)。在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词人更体悟到仕途的曲折与险恶:“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其退隐的内在要求自然格外强烈。而一旦被朝廷“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

高三作文素材积累“苏轼”篇

诗人在贬谪中的顿悟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 ————高三作文素材积累“苏轼”篇 一、作家简介 ◆人物导语 无法想象在两千多年的文学史册上缺少了他会是怎样一番情景:黯然失色,严重缺失,深深遗憾……中国古代文人中,受到后世喜欢的,苏东坡绝对排第一。陶渊明太淡泊了,他的那份心境一般人难以体验;李白太飘逸了,让人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杜甫太沉重了,让人不敢和他并肩而立,生怕自己的命途也会沾染舛运;欧阳修太高贵了,连苏舜卿、梅尧臣、王安石都是他的晚辈后学,还敢有几个人忝列其中?所以我们喜欢苏东坡,他让人能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而他又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人的才华,让我们喜欢的时候也理所当然,心甘情愿。●作家档案 苏轼:1037年——1101年 字号: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籍贯: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时代:北宋 仕途: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绩卓著。 作品:著作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遗留两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记》、《放鹤亭记》、《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名望: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建立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创一代诗歌新貌;在词方面和南宋词人辛弃疾共为豪放派的代表,常以“苏辛”并称。苏轼的书法、绘画皆善,在书画方面和蔡襄、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 二、成名缘由 ▲贡献概述 苏轼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罕见。苏轼的诗、词和散文都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 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 苏轼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突出成就(即苏轼对词体演进的贡献) (1)变俗的柳永新声为雅的士大夫抒怀。对柳永的慢词一方面改革,一方面超越。 其一,变俗为雅。 其二,变婉约为豪放。一扫过去词坛上轻柔绮丽、缠绵悱恻的婉约之风,代之以纵横捭阖,意境博大的豪迈气象。 (2)以诗为词。 其一,以诗的内容入词。 苏轼在词的题材上有很大突破,从整体上改变词以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为主体的特征,而开始以士大夫抒情为主体,是题材上一次质的飞跃。 其二,以诗的境界入词。 以往的词内容多局限在“花间”、“樽前”、“闺阁”,词境小、狭、深;而苏词则以开阔高远的境界入词,把词从景到情都塑造成壮观的风格,故苏词表里俱刚大。在词史上,李煜柳永对词开阔之在深,苏词开阔之在大,故词境之大自苏轼始。 其三,以诗之音节、气势入词。 苏轼所创制的豪放词刚劲粗宏,具有阳刚之美;其音域宽广,可放声高唱。 (3)突破词律。 原因:①自觉突破。②才气大。③不精音律。苏自称三样不如人:饮酒,下棋,唱曲。 ▲评论资料 ☆徐度《却扫编》:“柳永词虽极工致,然染以鄙语,唯流俗之人好之,至欧苏诸公出,文格一变,作为歌词,体制高雅。” ☆况周颐《蕙风诗话》:“苏长公提倡风雅,为一代山斗。” ☆陈师道:“子瞻以诗为词。” ☆李清照:“句读不葺之诗耳”。 ☆刘熙载《艺概》:“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言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词至东坡,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寄慨无端,别有天地。” 三、作品在线 ◆作品概述 苏轼的生平与创作可以按以下五个时期来阐述: 一、初踏仕途与创作的发轫期 苏轼由于要应进士科考的原因,诗歌的创作较晚,一直到嘉佑四年,兄弟二人一举成名,名动京师之后的两年,在为母亲守制之后,返回京城的水路上,父子三人诗酒唱和,结集为《南行集》,标志了苏轼仕宦生涯的开始,也是苏轼诗歌创作的发轫,直到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都可以划入这段时期的范畴。如《刑赏忠厚之至论》《和子由渑池怀旧》等。 此段时期,苏轼涉世未深,诗歌的写作也限于江山景物、文物古迹,在凤翔时期,则写作了大量的人文题材的作品,如题画、品题书法等。 二、州守时期 当苏轼兄弟重返京师时,已是神宗熙宁二年(1069),整个国家都卷入了王安石变法的浪潮之中。苏轼被任为杭州通判,直至乌台诗案,历知密州、徐州、湖州。此十年时光,可以称为苏轼生平及创作的第二个时期。 此时期,苏轼在政治上较为激进,在创作方面,除了歌咏湖光山色的作品之外,也写作了大量的抨击新法之作,在艺术水平方面,由发轫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人以西湖风光、江浙山

苏轼《定风波》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析 作者:不详时间:2007-5-22 21:58:42 来源:会员转发人气:104732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 然而,别人笑‘痴’,谁解其中味啊。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可见“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不妨学学苏轼。我们多数人都被外界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手烦恼,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吗?没用。可能当你抱怨后,却来个“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时人们又要说。真是天意弄人呢?是吗?我说你这么认为就应该好好像苏轼学习了。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其实悲剧的人生才有价值。 生活条件不好。“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才旷达吗。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朝廷不给我兼济天下的机会。“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初入庐山》诗)也涂个清净逍遥,说到底。谁不想,逍遥自在的生活呢。我觉得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我到不这么觉得,我觉得是:我没有什么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管你三七二十一。燕子很轻盈才能飞的很敏捷。风筝很轻,才能飞的很高。人只有不被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下片是写,天转晴了。

高考作文素材关于(李白、苏轼、屈原、陶渊明、项羽、司马迁)

高考作文素材一:李白 一、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二、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三、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四、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五、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六、李白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他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他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 士为我脱靴,贵妃为他磨墨,那该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可是,无意间他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觉得他应该永远让他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他清醒地知道,他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他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昔日他骑卸赐 骠马奉诏奔驰,今日他骑白鹿奔向他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他屡跌屡撞,奔跑又让他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七、“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 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 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的洒脱!因此,他虽不被朝廷重用,但却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高考作文素材二:苏轼 一、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物质匮乏,精神萧索,可苦 难终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啸的山风于谷口处受住,化为温柔的何须;湍急的河流于河口处放缓,化为宽广的浩瀚;绚烂的人生于苦难处收束,化为成熟与淡泊。于是苏东坡从黄州突围,终成赤壁二赋,大江一词,名传千古,恩泽了后世无数书生骚客。 二、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 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三、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 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四、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 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 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1

苏轼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至元枯六年二月,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京都。入朝后本拟有所建树,不料又为旧党贾易等诬陷,心情郁闷不愿留在京城,于是又上书请求外放,不久便被派知颍州,后又改知扬州、定州。苏轼从黄州被召还,第一次在朝期间,主持过学士院考试和进士贡举。他为国家振兴积极荐举擢拔后进,于是有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等才士云集京都,一时文坛兴盛。苏轼俨然成为文坛盟主,为北宋后期文学的发展,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远谪惠、儋时期旧党的支持者高太后病死,哲宗执政,又恢复神—票薪荏;于幂新党人物又纷纷上台。但这时的新党抛弃了王安石变法的精神,将打击“元枯党人”作为主要目标,于是旧派人物纷纷遭到贬斥。王安石变法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政治运动,蜕化为争权夺利的党派之争,苏轼竟成为党争的牺牲品。他被挤出朝廷,先是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未到惠州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仍到惠州安置。苏轼在惠州度过两年谪居生活,虽是衰迈之年,处境困顿,仍然关心人民,积极发展农业与兴修水利,为改善百姓生活不遗余力。绍圣四年苏轼已六十多岁高龄,又被改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即被流放到海南岛。当时海南地处天涯海角,境况极其荒凉,生活极端艰苦,“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每无炭,夏无寒泉”(《与程天侔书》)。但苏轼不戚戚于个人忧患,积棋为当地土族人民做好事,奖励农业生产,传播文化知识,破除陋习培养才,一直朴朴工作到最后赦还。远贬惠、儋时期,条件最为艰苦,但苏轼思想旷达,随遇而安,并没被困难压倒,反而出现了刀次的创作丰收。这时期他写了大量的和陶诗与书札散文,诗风恬淡、超拔,精深华妙,成为苏轼一生创作的最后锦绣。元符三年,鞭宗继位,苏轼获赦北还,海南父老“执手涕泣”(《遁斋闲览)。剪杜过大庾岭时,有“问翁大庚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的躺慨,还胆回朝再竭忠诚.不料行至常州病死,结束了他宦海升沉的卜生。苏轼的思想主要是尊崇儒学,迫慕韩琦、范仲淹、富郑、欧阳骼等政治与文坛元老,有用世之志。他关心国计民生,揭露时弊,曾氍出巩固中央、改革官制、解除边患等一系列政治改革主张:他在幂州领导军民防洪救城.在杭州疏浚西湖.筑堤引水.开设瘸坊,抗策减税。直到远贬惠州,仍“疾苦者畀之药,殒毙者纳之富。皋率众靶桥以济病涉者”(苏辙《墓志铭》)。苏轼一生积极人世,是封建时代仁政爱民的清廉官吏。但苏轼早年也接受过道家思想的奉响,喜敢《庄子》。入仕后,由于政治上不断受挫折,佛、道思想影响加深,井成为他寻求解脱政治苦闷的工具。他通判杭州时,经常出入佛司,拜访名僧。黄州五年,他的佛老思想更加急剧发展。但是直到远贬惠、儋时期,他仍然有用世之心。以儒为主,融合佛老,进退行藏,禾施不可,这就是苏轼一生的思想状态。这种思想境界表现在文学佛作上,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人生如梦的感喟,也有潇洒自适的抒情。苏轼作品内容的复杂性.正是他复杂思想的表现。

也无风雨也无晴 —— 读苏轼生平有感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苏轼生平有感 工诗、善词、长文、精书画,思想上兼具儒释道之精髓,在史学、文论、医药、美食各方面均有涉猎,而且都卓有建树,这便是北宋之文学大家——苏轼。 虽然从小就接触苏轼的诗词文章,却是越年长越深感其魅力。了解苏轼,是因名句而读全篇,因全篇而查背景,因背景而究生平,因生平而寻后人的评论。一个越来越鲜活,越来越饱满的苏轼便出现在我的眼前。 苏轼生活在北宋年间。北宋重文轻武,唐宋八大家中的“六家”以及范仲淹、司马光都出现在这一时代,文坛星光灿烂、大神云集。苏轼乍一出场便是一颗超级新星,而真正出类拔萃,却是在黄州贬谪之后。这次贬谪犹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促使他在思想上、文学上提升了一大步。他的弟弟苏辙,跟他从小共同长大,同学于父亲,同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本不相上下。黄州之后,苏辙便心服口服:“吾今难望子瞻项背矣。”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成也因名,伤也因名。他一生最大的劫难——“乌台诗案”,除了因党派之争,还因为被名气所累、目标太大的缘故。这场劫难,使他经历了巨大的精神和肉体折磨,甚至差点自杀。而他走出阴影,完成华丽的思想蜕变,便是在四年的黄州生活中。 苏轼是以犯官身份来到黄州的,这就意味着他没有工资,没有住房,没有自由,只是一个有职衔的犯人。初到黄州,他寓居在一座小

破庙定惠院里。白天,苏轼门都不敢出,只有“漏断人初静”时,才敢来到院中。“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他此时的心情,也如惊弓之鸟,满心忧惧。“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能将一个洒脱的、豪放的苏轼折磨如此,足见四个月的牢狱之灾所受磨难。 苏轼无工作可忙,无收入可恃,只能带领家人,开荒田于城东山坡之上,躬耕于陇亩之间,自号“东坡居士”,大约也是一种自嘲,那时他一定没想到此号会传闻天下,千古流芳吧。他还盖了间极简陋的小屋,遮风挡雨都困难,却起了个极风雅的名字——“雪堂”,被多少仰慕者探寻。这就是苏轼的魅力,再直白的名号,再简陋的房舍,因为他,便意义非凡。 也是在这时期,苏轼两游赤壁,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两赋一词。以前只觉得《念奴娇》跌宕起伏,豪气干云;前后两赋空灵深远,浩渺无穷,读来字字珠玑,朗朗上口。了解了写作背景,便觉得不止是这样了。在“大江东去”的惊涛拍岸中,苏轼神游故国;在赋中,苏轼“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自己“凭虚御风,不知所止;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可即使在时间空间上再肆意穿梭,也仍需回到现实,悟出“自其变者而观之”和“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的大道。其中有禅、有道、有现实、有超现实、有短暂和永恒的哲学辩证。这时的他不是在思想上、精神上努力地完善自我吗? 人的精神境界高了,眼界自然更开阔。作为一个古人,能从想象的太空俯瞰大地,以无尽的时间对比人生,自然而然什么都看淡了,

浅析苏轼的旷达精神

浅析苏轼的旷达精神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姓名:陈泳准考证号:082310100281 摘要:苏轼的豪放词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他的婉约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而最能代表他深刻思想和宽广胸襟及性格特征的则是他的旷达词。旷达是苏轼最重要的精神品质。文章从苏轼的旷达着手,分别从苏轼旷达的本质,豁达宏通的性格底色,人生的体验剖析其内涵。 关键词:苏轼旷达阔达宏通人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继北宋欧阳修之后的文学巨匠,他使整个北宋文坛乃至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为之灿然,可称为千古第一人。他不仅作为“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令世人敬仰,而且更以其别样的人生态度向世人展示出独特的魅力,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踏入仕途后,早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属于旧党,后因诗谤之嫌,逮捕入京,终遭贬谪。晚年因新派得势,黜废旧人,他又以旧党关系,远谪海南的儋州(今海南儋县)。在生命最后一年(1101年)写的《字体金山画像》一诗中,他平静地对自己曲折的一生做了这样的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从诗中可见诗人已摆脱了世俗的羁绊,归于无欲无求境界,回首一生;他觉得正是在三次被贬之地成就了自己的功业。能如此豁达看待自己多舛命运的人,该会有怎样旷达的人生境界呢? 一 旷达,是一种放任的、达观的人生态度。它指的是一种超然物外、洒脱达观的审美情趣。旷达的内涵就是解脱超越,改变固有的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发现事物的美,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使他一方面摆脱现实社会人生的束缚,以超脱的心态去体会外物,书写人生。另一方面,促进它对人生形成真正的领悟,探求生命的意义,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求无限的久远的存在价值。这两个层面的人生境界,在他的人生征程中有重逢的体现。 苏轼的一生,无论是做官还是被贬都在为国家尽心尽力。他不善藏锋,指斥时弊,敢做敢为。他的耿直方正,又偏好用文字来表露,基于这些原因,他屡遭排挤、贬谪和外放。然而苏轼均能以旷达的情怀化解悲苦,乐观面对。无论在何种境地,都不会怨天尤人,而是自解宽心,心中永远憧憬着美好的前景。无怪乎他可以用“九死南荒吾不恨,

写作素材整理案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 ——写作素材集锦案例苏轼 中学生多很喜苏轼,爱苏轼,因此也常常写苏轼。去年参加高考阅卷时,笔者随机作了个统计,发现使用苏轼这一材料的文章所占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十六。由此可见,苏轼在高考舞台上的“出镜率”是很高的。但在谈起苏轼时,许多同学多是拾人牙慧,人云亦云,表达往往是大众化,缺少新鲜感和独到性。笔者有感于此,编写了这则以苏轼为中心的写作素材,以期同学们能真正走进苏轼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感悟他博大精深的精神世界。 一、生活故事 1、佛与狗屎 有一天,佛印和苏轼斗嘴。苏轼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回答:“佛。”佛印问:“那你看我像什么?”苏轼为了揶揄佛印,说:“你像堆狗屎。”回到家,苏轼得意洋洋地和小妹说起了这件事,以为占了佛印的便宜。谁知,小妹劈头盖脸地就骂他蠢。苏轼问她为什么,小妹回答:“佛印看人皆为佛,只因为他心中有佛。而你看人皆是狗屎,只是因为你心里只有一堆狗屎。” 【视点】⑴境界;⑵角度;⑶聪明反被聪明误;⑷外观世界是心灵的延伸。 2、东坡续诗 有一天,苏轼看到王安石案几上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苏轼见此不由一声冷笑,他想,菊花怎可能在秋天凋落。于是挥笔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苏轼被贬到黄州。有一天时值重阳,苏轼出行,但见秋风瑟瑟,吹得菊花四处飘零,满地恰似黄金铺就。苏东坡想起当年改诗之事,内心甚是羞愧。 【视点】⑴自以为是;⑵狭隘;⑶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⑷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3、《洗儿戏作》 朝云为苏轼生了个儿子,按照当地习惯,满月那天,东坡请了亲友,举行洗儿会。孩子才一个月,就能对人笑。大家都夸他聪明,苏东坡却叹了口气,道:“切莫像我,更莫学作填词!” 大家都知道,苏东坡因作诗惹了祸,坐了牢,差一点被杀头,就都不作声,怕点着他内心的痛处。苏东坡倒不忌讳这个,说道:“我呀,就是上了聪明的当。本想再不作诗填词了,可总是心里痒痒的,禁不住。你看,这会儿又有了一首《洗儿戏作》: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视点】⑴聪明;⑵自嘲;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4、师生吃面 北宋党争,苏轼被贬谪至南疆,羁宦于千里之外。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受到了牵连,宋徽宗初年被贬至广西宜州。在上任途中,黄庭坚与从海南归来的苏轼相遇于梧州与藤县之间。师生二人相叙,见路旁有卖面条的小摊,于是一同就食。面条粗粝涩口,黄庭坚食不下咽,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不住的唉声叹气。苏轼却极为快速的把面条吃完了。望着黄庭坚良久,苏轼说:“难道你还要去咀嚼它吗?”说完,留下尚未回过味来的黄庭坚,大笑着起身上路。 【视点】⑴不要咀嚼苦难;⑵走好未来的路;⑶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⑷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5、东坡改联 苏轼少年时就博览群书,才智过人,常常受人夸奖。好话听多了,渐生傲气。一天,他乘兴在自家门前写了一副对联:

论苏东坡的乐观豁达

论苏东坡的乐观豁达 庄天宇上海建平中学高一(7)班 摘要: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苏东坡政治生涯几经起落,多次受到不同政敌的排斥打击,一生坎坷不平,但在逆境中他没有悲观失望,面对种种迫害,既未逆来顺受,也未否定人生,而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接受种种不幸,留给世人一个昂扬向上的伟大形象,其逆境中奋斗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一笔丰富遗产。 关键词:苏东坡;逆境人生;乐观;豁达 最先知晓苏东坡,是从他的诗、他的词开始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道出了骨肉离情和人生哲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描绘出一幅江南的早春图;“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3),洋溢青春乐观的精神;苏东坡的文学才气吸引了我对他的喜爱。 可是最近读过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后,被苏东坡命运多舛的一生所深深震撼,他曾经遭遇过很多的坎坷,经受过深重的磨难,而在逆境中苏东坡一直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无论处在何时何地,他总是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登山览胜,临渊赋诗,很多流芳百世的诗词都是他在逆境中创作的。由此我对苏东坡在喜欢之余多了一份敬仰,其逆境中奋斗的精神将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1逆境人生 苏东坡(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在青少年时期,就对现实人生充满美好的期望,有很高的政治抱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积极入世,嘉祐元年(1056),二十的苏东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得主考官欧阳修、梅尧臣的赏识,高中进士。嘉祐六年,苏东坡应中制科考,优人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当苏东坡出蜀进京时,学识修养已相当成熟,且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但苏东坡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因而与变法派和保守派都有矛盾,一生遭受很大的政治磨难。 苏东坡一生三次在朝廷做高官,官至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三次遭受贬谪,35 岁正当盛年,就被贬往杭州任通判,从此开始噩梦般的贬谪流放,按时间顺序大致排列如下: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英州、儋州。这个路线图总的趋势是离政治中心越来越远。林语堂说他是“贬谪到广东高山大庾岭以南的第一个人”。尤其是在海南儋州这个蛮荒之地,苏东坡度过了21 年。元丰二年(1079),到湖州就任还不到三个月的苏轼,曾因做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统观苏轼的一生,正像他对自己坎坷曲折的人生际遇自嘲的那样:“心似已槁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4)(《自题金山画像》)在他将近40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谪中度过的,始终没有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过。因为这样的升迁贬谪,使他的一生始终游走在入世、出尘和被世所遗的崎岖小路之间,显得十分艰险。

作文素材·人物·苏轼

作文素材·人物系列·苏轼其人 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文忠。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评论: 读”苏东坡,读着读着就觉得他们真不是一个人。那个宰相坯子,志大才疏的苏轼,他的生命的起点是眉州。而这个文坛巨匠,光彩照人的苏东坡,他的生命的起点却是在黄州。当然,苏轼是一只蛹,而苏东坡是一羽蝶。这种蝶变是在黄州完成的,而促成这种蝶变的,正是那次贻笑千古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苏轼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他十岁的时候听母亲讲《汉书·范滂传》即问母亲“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二十二岁应试汴京文章第一,只因主考官欧阳修以为是自己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而忍爱判为第二。 嘉祐六年,苏轼应制策考试“入三等”。制策考试十年一度,录取名额只有五名,由皇帝亲自主持,一、二等都是虚设,三等为最。苏辙入四等。仁宗读了苏轼兄弟的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后四年,英宗打算召苏轼入翰林为知制诰。知制诰专门负责议定国家大政方针,是晋升宰相的必历职位。但是宰相韩琦说:“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 最后,英宗接受韩琦的建议,安排苏轼入直史馆。其目的是要让苏轼熟史而知鉴,将来受大任。可见,苏轼一步入仕途就是闪亮登场,皇帝、宰相都是把他当着接班人来培养的。朝堂内外都认为他将来为相辅政是理所当然的。 “乌台诗案”牵动八方,包括宰相司马光在内的社会各界纷纷上书求赦,就连太皇太后、皇太后都为苏轼求情。当时太皇太后曹氏病重,神宗要大赦天下为祖母消灾祈福,皇太后说:你也不用大赦天下,只放了苏轼一人就行。这些压力都没能让神宗皇帝改变初衷,最后还是赋闲金陵的旧相王安石向神宗皇帝上专札言:“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王安石的面子就不能不给了,因为神宗的钱都是王安石赚的。苏轼捡了一条性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

材料作文之一材多用(苏轼)知识分享

一材多用之苏轼 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使他的天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年;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笔,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一个人能活到如此地步,那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方方《喜欢苏东坡》 一、考场作文中的运用 [例文1] 我们一直都拼搏在充满坎坷的小径,为了平稳,为了安全,我们需要一把坚强的拐杖。它不需要多么华丽多姿,只需要在我们迷茫的时候能引领我们前进。正如“竹杖芒鞋”的苏轼,他并不在乎雨的瓢泼,只因为他手中有把拐杖。在苏轼的精神世界亦有一把坚强的拐杖,正是这把拐杖的存在才能使他走完这命途多舛的人生。 一把坚强的拐杖,使得我们的拼搏之路不再坎坷,让我们到达胜利的终点。 ——四川资阳《拐杖》 [例文2] 升起心中的太阳,需要感悟可敬的生命。文天祥告诉我,当你跌落人生低谷时,没关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苏轼告诉我,当你内心充满阴霾时,无所谓,“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李白告诉我,当你满心惆怅时,笑一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漫漫人生路上,总有一束曙光照耀着你,如风如雨,让你升起心中的太阳,感悟自己可敬的生命。 ——山东潍坊《我心中的太阳》 [例文3] 雨渐渐地小了一些,他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着风雨,叹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缓缓的走着,心情渐渐的轻松而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了起来。晚风习习,不觉间云已经散了,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他回过头去,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 ——全国甲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例文4]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赤壁赋——苏轼的精神救赎

黄州,苏轼的精神救赎 很久以来就想写一篇文字,关于苏轼的精神救赎。但却迟迟没有动笔,只是因为找不都一个突破口,真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 当我再次读到苏轼在黄州写的那些灵动洒脱的文字的时候,突然我有了一种顿悟的感觉,黄州不就是苏轼的自我救赎之处吗?不就是在这里苏轼完成了他人生的一次蜕变吗? 当“乌台诗案”最终以苏轼被赦免流放黄州结束,那个曾经豪情万丈的诗人心就冷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竟然会有这样一场牢狱之灾,并且是以这样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强加于他的。他看到了这个世界上最为冷酷和卑鄙的东西,他的心也因之冷了下来。 在那些孤独寂寞和屈辱的日子里,苏轼的内心肯定是颇不平静的,甚至他也会想到死亡,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场飞来横祸呢?或许苏辙说的是对的“只是因为他的名声太大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真是至理名言。 所幸的是,他没有死,皇帝的一纸赦令让他活了下来。流放黄州,监视居住,这对于苏轼来讲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于是凄凄惶惶之中他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洒扫庭除,春种秋收,他过上了真正的普通农民的生活。但是我们知道,这并不是苏轼想要的生活,修齐治平是每一个读书人的理想,苏轼也不例外。他只不过故作旷达,故意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他的内心是非常敏感的,敏感到家中的童仆不给他开门,他都能想到“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黄州的赤壁是尤其能让他产生遐想的地方,只是因为这个地方叫赤壁,虽然或许它和那个发生赤壁之战的地方毫不相干,但这并不影响苏轼去遐想。在这里,他想到了周瑜的雄姿英发,他想到了曹操的横槊赋诗,那些前辈英雄的事迹让他不能自已,尤其是想到自己华发早生的时候,他肯定是悲从中来,那些曾经的光荣与梦想又浮现在眼前,但是又能怎样呢?“世事大梦一场,人生几度秋凉”,不由得,苏轼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时候那些佛家的、道家的、儒家的经典、掌故在他的头脑当中萦绕,挥之不去,欲去还休,于是他困惑了。两个苏轼在打架,一个迂回低迷,一个丰神俊秀,一个在尘世之中,一个跳出三界之外,这是入世与出世的交锋,这是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这是物质和精神的抉择。终于,经过激烈的交战之后,精神的苏轼战胜了物质的苏轼,他终于释然了,“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想到,患得患失只是徒增烦恼而已,既然如此,那就随缘自适好了,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不是很好吗? 这个时候的苏轼,少了一些忧愁和落寞,多了一些从容和旷达,于是我们看到他在诗文当中这样表达“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不管是自然的风雨还是来自政治上的风雨,到了现在都可以等闲视之了,因为这个时候的苏轼已经完成了一次精神的救赎,“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里的闲人,并非碌碌无为之闲人,而是放下了一切心灵羁绊的闲适和从容的大写的人,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一种状态啊,现在苏轼做到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