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胡维勤-中药方治疗糖尿病有奇效

胡维勤-中药方治疗糖尿病有奇效

胡维勤-中药方治疗糖尿病有奇效
胡维勤-中药方治疗糖尿病有奇效

胡维勤-中药方治疗糖尿病有奇效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国传统医学积累了防治糖尿病的宝贵经验,总结出了中草药治疗方子。这些方子对改善糖尿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血脂,改善微循环及糖尿病慢性病变的防治均有一定作用。阴经亏虚型糖尿病

〔主症〕咽干口干,食欲旺盛,大便干结,形体大多超重或肥胖,自觉体力或精力较前减退,舌红苔黄或白少津,脉沉弦。

治则〕滋阴增液

〔方药〕增液汤加味:生地30g,玄参30g,麦冬10g,葛根

12g,花粉30g,南沙参15g。

〔按语〕早期糖尿病患者多以阴虚为主,常因无典型的“三

多”症群而被忽视,不少患者是在健康查体或诊治其他疾病时发现,当详细询问病史时,其实患者早已出现临床症状如口干欲饮,食欲

旺盛,大便干结等,中医辨证多为阴津亏虚,治宜滋阴增液。

另外,对于部分葡萄糖耐量减低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证属阴津亏虚或阴虚肝旺或阴虚阳亢者,亦可参照上述辨证治疗。

阴虚热盛型糖尿病

〔主症〕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大便干结,尿色混黄,舌红少津,苔黄而燥,脉滑数。

〔治则〕滋阴清热

〔方药〕增液汤合白虎汤合消渴方加减:生地30g,元参30g , 麦冬10g,生石膏30g,知母12g,葛根15g,花粉30g,黄连10g,枳实10g。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按语〕阴虚热盛是糖尿病常见的证型。1991 年全国中医糖尿病协作组1504

例糖尿病临床资料统计表明,阴虚热盛型占17.9%。临床观

察此型多见于糖尿病的早期阶段,患者大多未出现血管、神经并发

症,绝大部分患者均有多饮、多尿、多食等典型的“三多”症群。辨证要点是烦渴多饮,小便频数,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少津。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故治当滋阴清热为主。

阴虚热盛型治疗用药,大多寒凉,不宜长期服用,以免寒凉损伤脾胃。对于脾胃素虚或老年糖尿病患者需用滋阴清热药时,剂量亦不宜过大,否则过服寒凉重剂可引起胃脘不适,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主症〕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症状不明显,口咽干燥,

神疲乏力,气短,腰膝酸软,大便干结,或兼心悸自汗,或

眩晕耳鸣,或肢体麻痛,或视物模糊,舌体胖或有齿印,舌

苔白,脉沉细

〔治则〕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味:生黄芪15g,黄精15g,太

子参15g,麦冬10g

,五味子10g,生地15g,玄参15g,葛根15g,花粉15g,山药

15g,山萸肉10g。

〔按语〕气阴两虚是糖尿病中最为常见的证候,全国中医糖尿病研究协作组

1504 例糖尿病统计,气阴两虚型占27.1%,本组病人大多由阴虚热盛型转变而来,少部分可见于初诊的老年糖尿病人,临床以口干,乏力,气短,舌胖苔白,脉沉细为辨证要点。

另外,对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也可选用玉液汤、玉泉丸、降糖甲片等治疗。

气阴两虚兼淤型糖尿病

〔主症〕三多症状不明显,口干,乏力,心悸气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肢体麻痛,视物模糊,胸闷胸痛,或兼双下肢微肿,或兼中风偏瘫,血液流变学异常,甲皱微循环异常,血小板聚集增强,舌体胖,舌质暗或紫暗有瘀斑,舌腹静脉紫暗怒张,脉沉细。

〔治则〕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方药〕益气养阴活血汤:黄精30g,生黄芪30g,太子参

15g,麦冬12g,五味子10g,生地20g,玄参30g,丹参30g, 当归10g,桃仁10g,葛根15g,花粉30g,枳实10g,生大黄6?1

0g。

〔按语〕气阴两虚兼瘀是糖尿病合并症最为常见的证型,其

特征是:①病程相对较长,多见于糖尿病的中后期;②燥热

标证已退,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的三多症状不显著,多合并视物模糊,眩晕心悸,肢体麻疼,水肿胸闷胸疼,中风偏瘫等并发症;③临床表现以口干,乏力,气短,舌胖质暗为特征。充分反映了气阴两虚兼瘀的病机特点。治疗上应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阴阳两虚型糖尿病

〔主症〕腰膝酸软,气短乏力,口干饮水不多,畏寒肢冷,颜面或下肢水肿,食欲减退,大便溏泻或泄泻便秘交替出现,小便混浊如膏,面色苍黄晦暗,耳轮干枯,齿摇发脱,阳痿,舌淡暗,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则〕育阴温阳补肾活血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水陆二仙丹加减: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2g,泽泻15g,猪茯苓各15g,芡实15g,金樱子15g,桂枝6g,附片8g,丹参30g,葛根15g。

按语〕阴阳两虚证多见于糖尿病合并症中后期,尤以糖尿病肾病最为多见。全国中医糖尿病协作组1990 年1504 例糖尿病的统计,阴阳两虚型约占11.5% 。此型病人病程长,合并症多,病情复杂,病变部位可累及五脏六腑,其中以心肝脾肾为主,但关键在肾。其病机为消渴病日久,阴损及阳,脏腑功能严重受损,气机升降失常,血液运行受阻,水液代谢障碍而致阴阳俱虚,湿浊瘀血内阻。治疗上应滋阴温阳,补肾活血,兼以利湿化浊。方中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

芡实、金樱子固肾涩精;桂枝、附片温补肾阳;丹参、葛根活血化瘀;泽泻、猪苓、茯苓利湿化浊

中医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中医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1-22T15:33:53.7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22期作者:李雯雯 [导读] 结论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案,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有效率。 (兰州市中医医院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4.29%,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案,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中医治疗;临床效果 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日常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对人类的日常生活有着相当不利的影响,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糖尿病并发的疾病很多、很常见,遍及人体的各大组织、血管及神经系统,主要病变表现在肾脏、眼部、心脑血管方面。所以对于糖尿病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控制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医在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控制上有着很大的优点,随着中医研究的深人,其并发症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某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试验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7~69岁,平均(51.24±8.23)岁;并发症类型,15例糖尿病足,10例心脏病变,6例糖尿病肾病,4例酮症酸中毒。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8~71岁,平均(50.68±8.52)岁;并发症类型,糖尿病足16例,心脏病变9例,糖尿病肾病7例,酮症酸中毒3例。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方案,收治患者入科后,给予其胰岛素降低患者血糖;并根据患者的疾病,给予贝特类与烟酸类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进行治疗。(1)糖尿病肾病:药方为熟地黄40g,茯苓35g,山萸肉、山药各20g,泽泻、牡丹皮各 15g,牛膝、车前子各10g,肉桂、附子各5g,取水煎服,分早晚服用,持续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2)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药方为黄芪、茯苓各30g,白术20g,枸杞子、菊花、川芎、党参各15g,当归、三棱、莪术各10g;若患者伴有腰膝酸软则加入菟丝子20g,杜仲与续断各10g;夜不能寐患者则加入珍珠粉、夜交藤各15g,合欢花10g;眼底出血患者加入白及与仙鹤草各10g;大便秘结患者加入大黄与栀子各5g;取水煎服,分早晚服用;持续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3)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疾病:药方为干姜、桂枝、炙甘草各20g,吴茱萸、肉桂各10g,制附子5g;对于伴有四肢麻木患者加入党参、桂枝各30g,炙甘草、通草、大枣、干姜各10g;伴有四肢畏风患者加入党参、白术20g,当归、桂枝各10g,炙甘草7g,制附子5g;取水煎煮,取汁液300ml,早晚服用,2个月为1个疗程。 1.3评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血糖得以有效控制,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血糖得到控制。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血糖水平有所改善。无效:血糖、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两组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或者t检验两组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效果,以P<0.05代表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3讨论 糖尿病,这是一种内分泌系统代谢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波及年龄层广,并发症威胁大等严重情况。中医的最大优势在于中药可以降低长期服用西药的药物依赖性风险,并且可以有效地防止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产生,在降糖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加气血、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达到控制并发症的效果。近年来,一种叫做“活血化癖”的中医疗法开始流行,在糖尿病的并发症控制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糖尿病患者的统计调查结果中,发现在治疗的初始阶段配合中医治疗,可以是超过4/5的早期糖尿病患者的恢复十分理想,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也降到了原来数量的60%。根据中医药研究思路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中医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认识。中医认为,其根源是内生燥热,肾、胃、肺等重要器官阴津亏虚,中医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能够起到积极的控制作用。第二点,中医建议对糖尿病并发症要预防治疗。中医理念“治未病”,对于疾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针对糖尿病并发症,可以通过中药配方结合运动的方式来预防,通过合理饮食来控制。第三点,中医提倡整体协调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当中高血压、高血脂等症状,均属于气血不足的表现,中医认为进行阴阳调和,保持机体系统平衡,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第四点,中医治疗以保持机体通畅,活血化瘀为主。血液黏稠,血瘀阻塞,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活血化瘀的药物为主进行治疗,能够调节血糖浓度平衡,同时有效帮助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第五点,中西医结合治疗,增强预后效果。虽然胰岛素能够非常好的控制血糖,但容易造成患者水肿并增加经济负担,中医能够长久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非常好的预后效果。根据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产生并发症的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故此,两组对比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药方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

糖尿病并发症治疗护理

糖尿病主要并发症治疗及护理 糖尿病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由糖尿病病变转变而来,后果相当严重。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发病原因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即为治疗糖尿病的核心,是对应器官的血管粥样硬化病变,只是肾,眼,足病是以微小血管为主,脑、心脏是以中血管为主,但其病理基础都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直接原因不在于血糖的高低,而在于的血脂多少,尤其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多少和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以下简称Ox-LDL)状况。 糖尿病足病 1.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斑块已形成,支端神经损伤,血管容易闭塞,而“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从而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坏疽。目前,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已出现“中青年化”,临床显示,发生糖尿病七年以后,就会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平时注意血糖的变化之外,还要留意身体的其它变化,如:体温、皮肤脱皮、挠痒、伤口不能愈合等现象。临床中,一部分是来看皮肤溃疡时被诊断出是并发症的开始。 糖尿病友平时对坏疽现象不太熟悉,坏疽现在往往发生在足部、小腿,开始会出现皮肤冰凉,脱皮,然后逐渐开始起水泡,当水泡破裂后,伤口久久不能愈合。一但出现上述情况,应在第一时间去医院检查,做好创伤处理。 治疗 对于糖尿病湿性坏疽 (1)对于糖尿病足湿性坏疽的患者来说,创面处理是比较费事的,湿性坏疽患者易感染,出脓,臭味十足,给护理增加了不少难度。但是对于糖尿病足来说,创面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2)对于干性坏疽 第一、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稳定。第二、根据伤口状况进行创面切开引流、清创、消炎、止疼。第三、服用中药调理脏腑、恢复体质、止血生肌、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快伤口愈合。中药对治疗糖尿病足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施今墨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精选 2

施今墨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精选 施今墨先生是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强调把健脾助运和滋肾养阴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著名的“降糖对药”(即黄芪、山药、苍术、玄参),在当今医学界影响深远。 验方一:元参90g,苍术30g,麦冬60g,杜仲60g,茯苓60g,生黄芪120g,枸杞子90g,五味子30g,葛根30g,二仙胶 60g,熟地60g,怀山药120g,山萸肉60g,丹皮30g,人参60g,玉竹90g,冬青子30g。研为细末,另用黑大豆1000g,煎成浓汁去渣,共和为小丸。每次6g,每日3次。适用于成年人糖尿病,血糖尿糖控制不理想者。 验方二:葛根30g,花粉90g,石斛60g,元参90g,生地90g,天冬30g,麦冬30g,莲须30g,人参30g,银杏60g,五味子 30g,桑螵蛸60g,菟丝子60g,破故纸60g,山萸肉60g,西洋参30g,何首乌60g,生黄芪120g,怀山药90g,女贞子60g。研为细末,金樱子膏1000g合为小丸。每服6g,每日3次。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上消、下消者。 验方三:莲子肉60g,芡实米60g,党参60g,熟地、红参、天竺子、桑葚子、淡苁蓉、阿胶、黄精各60g,西洋参30g,杭白芍60g,黄柏30g,生黄芪90g。共研细末,雄猪肚一个,煮烂如泥,和为小丸。每服6g,每日3次。主要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中消者。 赵锡武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选 赵锡武先生长期供职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治疗糖尿病具有丰富经验。认为上中下三消“其始虽异,其终则同”,主张分期治疗,早期以养阴清热泻火为主,肺胃兼治;中期当养阴益气;晚期应针对阴阳俱虚证相应施治。 验方:生熟地各30g,天麦冬各12g,党参30g,当归9g,山萸肉12g,菟丝子30g,元参12g,黄芪30g,泽泻15g。水煎服,每日一剂。主要适用于治疗糖尿病中晚期患者。阳明热甚口渴者加白虎汤、川连以清胃。泻火;阳虚加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可用至10g;腹胀加大腹皮;腹泻重用茯苓、泽泻,去生地,熟地减量;兼有高血压者加杜仲、牛膝;兼有冠心病者加栝楼、薤白、半夏。 祝谌予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选 祝谌予教授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奠基人之一,师承施今墨先生,主张对糖尿病进行分型辨证,强调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活血化瘀治法,认为糖尿病在临床虽可分为阴虚、血瘀、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等型,但临床以气阴两虚多见。创立的降糖基本方在中医界具有很大影响。 方剂组成:黄芪、山药、苍术、元参、生地、熟地、丹参、葛根。 临床应用:阴虚型以一贯煎为主方;阴阳两虚型以桂附八味丸为主方;血瘀型以降糖活血方为主,药物组成:木香、当归、益母草、赤芍、白芍、川芎。若燥热或烘热,加黄芩、黄连;口渴欲饮,加知母、石膏;渴饮无度,加浮萍;多食明显,重用生地、熟地,加玉竹;全身瘙痒,加白蒺藜、地肤子;腰腿疼,加鸡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和优势概要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和优势 糖尿病是以持续性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不足或者生物作用障碍(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敏感性降低 , 或者两者同时存在所引起的。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经历了千百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糖尿病前期 糖耐量减低, 即餐后 2小时血糖高于 7.8mmol/L但低于 11.1mmol/L,是糖尿病的一种前期阶段,其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比正常糖耐量人群约高 100倍,并且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具备与 2型糖尿病相同的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糖耐量减低相当于中医学的“消渴” “睥瘅”等范畴。早在《内经》就有“上工治未病”等预防思想,许多研究也表明,通过中医药健脾、化痰、活血干预治疗, 不仅可降低糖耐量异常患者的血糖、血脂, 同时可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 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逆转糖耐量异常 , 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2.减轻或改善临床症状 有些糖尿病患者服用西药血糖虽然控制良好,但口干、疲乏、多汗、四肢麻木、水肿等症状长期存在, 对此西药常感无能为力。但中医能在糖尿病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辨证治疗、对症下药,一般很快可以消除或减轻症状, 使患者可以像健康人一样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延缓或逆转早期慢性并发症 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最突出、最显著的优势。糖尿病实际上血糖只是一个表象, 最根本的就是要看到它的最终结局, 就是并发症。糖尿病危 大血管的并发症主要出现在心脏、脑,还有足部大的血管并发症,比如心梗、脑梗,糖尿病足这都属于大血管的病变。还有微血管病变, 比如眼睛视网膜的病变, 可以导致失明;肾脏病变可以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采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 的方法治疗,能够明显缓解肢体凉、麻、痛的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症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采用补益肝肾、活血通脉等方法治疗, 可以促进眼底出血渗出的吸

糖肾分期

糖尿病性肾病的症状糖尿病肾病分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高血糖而引发微血管并发症,导致肾小球硬化症,因此,为了与其他肾病区别,也叫做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的早期体现为肾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呈高滤过状态,以后逐渐出现间隙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在不加控制的情况下,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导致严重的肾功能病变,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或者进行器官移植,极容易导致死亡。 为了更好地预防、控制糖尿病性肾病,临床上将糖尿病肾病的症状分为五期,使人们更容易诊断、判断糖尿病肾病的发病阶段,进行及时的控制、干预和治疗。以下是五个糖尿病肾病分期阶段的诊断标准: I 期: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升高(GFR>90 ml/(min.1.73m2)),无临床症状。 II期:正常尿白蛋白期:快速微量白蛋白尿ACR<30 ug/gCr,GFR 60~89ml/(min.1.73m2);血压多正常。 III期:早期糖尿病性肾病:ACR 30~300 ug/gCr,GFR30~59ml/(min.1.73m2);血压轻度升高。 IV期:临期糖尿病性肾病:出现大量蛋白尿,ACR>300ug/gCr,尿蛋白>0.5g/24h ,GFR15~29ml/(min.1.73m2);血压升高、水肿、高血脂症。 V期:晚期糖尿病性肾病:GFR<10 ml/(min.1.73m2),尿毒症。 虽然现代科学发达到可以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过程和发病机理给出合理的解释,但是在与控制、治疗阶段没有良好的方法。如果能在糖尿病肾病的前三期进行有效地干预治疗,阻断糖尿病肾病的进一步发展有明显效果。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等到 患者发现的时候,一般已经是肾病中期或者晚期,给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带来困难。预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最好办法是从根源上入手。由北京世华仁和研究院主导研究的电脑经络通糖尿病治疗仪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浓度,同时,糖尿病治疗仪附带的超低频电子脉冲可以配合生物电磁产生的生物电极,就像无数电子针灸刺激双手鱼际穴周围8个重要穴位,同步感应到五脏六腑,并调节内脏功能,疏通全身经络,加快血液循环,促使末稍神经兴奋,改善末梢微循环障碍,从而达到祛病驱邪、活血化瘀的目的,在预防糖尿病肾病有显著的疗效。 Ⅰ期: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肾体积增大,肾血流量、肾小球毛细血管灌注压及内压增高。肾小球基底膜和系膜正常。经适当治疗可恢复。 Ⅱ期:即正常白蛋白尿期。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增高,尿白蛋白排出率正常(小于20微克/分或30毫克/24小时),运动或应激后排泄增加,祛除诱因后恢复正常。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加。血压多正常。 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率大致正常,尿白蛋白排出率持续高于正常,血压轻度升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明显增加,已有肾小球结节型和弥

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

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 鲍雅静 200812850028 中医骨伤 1.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与感染、肥胖等环境因素促发有关,其 临床以高血糖、高血脂、高粘倾向为主要标志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代谢紊乱。 2.糖尿病的病因: ①先天禀赋不足、脏气虚弱 ②饮食不节,积热伤津 ③情志失调,郁火伤阴 ④房劳过度,肾精亏损 ⑤过服温燥药物,耗伤阴津 ⑥其它因素 综上所述“先天禀赋不足”、“五脏皆柔弱”这与现代医学的免疫功能低下以及遗传基因的存在是相互关联的,这是发病的基础。 3.糖尿病的病机: ①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②气虚为本,血瘀为标 ③气阴两伤、阴阳俱虚 4.糖尿病的中药治疗: ①胃热阴虚型 治则:清热和胃,养阴生津。 用药:花粉,麦冬、玄参、玉竹,生地、生石膏,川黄连,石斛、葛根、丹皮、知母。 ②气阴两虚型 治则:益气养阴,健脾补肾。 用药:花粉、生地、山萸肉、黄芪、淮山药,麦冬、天冬,知母,泽泻、丹皮、茯苓、鸡内金、萆薢、蛤蚧,黄柏。 ③肾阴亏损型 治则:滋阴补肾。 用药;熟地,人参、杞果、山萸肉、天门冬、花粉、生黄芪。 5.糖尿病饮食疗法 瘦肉类:猪、牛、羊、鸡的瘦肉部分,鱼、虾、甲鱼、海参、兔肉等。豆制品:黄豆、豆腐、豆腐干、豆腐丝、豆腐片、油豆腐等。蔬菜类:油菜、白菜、菠菜、莴苣、芹菜、韭黄、蒜苗、南瓜、西葫芦、冬瓜、黄瓜等含糖较少,可代替主食食用。烹调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葵花子油等。 粮食类:大米、白面、小米、玉米等,以玉米最佳。 6.糖尿病食疗方 ①上消型糖尿病 沙参燕窝 配方:沙参10克燕窝1克鸡汤50毫升盐3克 功效:滋阴润肺,清热生津。 百合粥 配方:百合12克大米150克葛根10克

吕仁和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选

吕仁和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选 吕仁和教授师承施今墨、祝谌予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研究,尤其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糖尿病并发症;微型癥瘕;形成病理假说,所以治疗重视化瘀散结治法。 验方一:黄精、生地、元参、丹参各30g,葛根、知母各15g,枳壳、黄连、生军各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滋阴清热、生津止渴。适用于2型糖尿病阴虚化热型,若口渴甚加生石膏30g,寒水石30g。 验方二:生黄芪、黄精、紫河车、丹参、猪苓、肉苁蓉、山楂、芡实、木瓜各1000g,葛根、秦艽、当归、狗脊、牛膝各50g,研末制成水丸。每次6g,每日3次。适用于2型糖尿病,形体消瘦,气虚为主,络脉郁阻,气短乏力,手足麻痛,面足微肿者。 验方三:太子参、生地、元参、黄精、丹参、大黄、川芎各1000g,枳实、桃仁、皂刺各500g,制成口服液,每支10ml。每次1支,每日3次。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作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慢性病变早期。

验方四:黄精、生地、丹参各30g,赤芍15g,皂刺、秦艽、川断、牛膝、狗脊各10g,青黛6g,蜈蚣1条,共研末制成水丸。每次6g,每日3次。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作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络脉郁阻者。 验方五:太子参、川芎、赤芍各15g,丹参30g,麦冬、五味子、葛根、苏梗、丹皮、泽泻各10g,黄连、香附、香橼、厚朴各6g,每日一剂,水煎服。具有益气养阴、理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者。 验方六:太子参、麦冬、牛膝各15g,生地、元参、丹参、黄精各30g,山茱萸、川芎、桃仁、酒军、枳实、菊花、泽泻各10g。水煎服,每日一剂。具有益气养阴、补肾活血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为肝肾气阴两虚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共入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这60例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对这60例患者分别进行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患者中,年龄60岁13例。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A组、B组、C组,每组20例患者,将A组进行中药治疗,B组进行西药治疗,C组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通过1个疗程治疗后进行比较,这3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重、性别上均有可比性。根据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观察疗效及各项指标。结果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后发现,这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的好转,但各項指标及症状有所不同,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患者在治疗后,显效4例(20.0%)有效为7例(35.0%),总有效率为55.0%。而B组患者在治疗后,显效为6例(30.0%),有效为6例(30.0%),总有效率为60.0%。C组患者在治疗后,显效8例(40.0%),有效为8例(40.0%),总有效率为80.0%。中西医治疗中尿蛋白排泄状况与血糖值趋于稳定。结论通过对接收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后得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有很好疗效。而不良反应暂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标签:中西医结合技术;糖尿病肾病;疗效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1]。早期多无症状,可以正常或偏高。其发生随糖尿病的病程延长而增高。糖尿病早期肾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增加,呈现高滤过状态,以后逐渐出现间隙性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持续性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糖尿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但是目前治疗糖尿病肾病西医没有明显特效药物,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作为一种相对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可以推广。随着现代化逐渐发展,人们生活方式逐渐改变,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也逐年增多[2],并向着年轻化发展,根据2016年国家疾病研究中心调查发现,糖尿病肾病是我国前十大病例之一,而这时需要我国加大对糖尿病肾病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处理,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重要工作之一,该文主要根据中西医结合技术进行治疗糖尿病肾病,在整个临床上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通过对60例患者调查分析,并将得到数据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入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这60例患者没有药物、食物过敏史,在进行前期治疗之前的1个月没有服用任何试剂,对于一些特殊人员不进行研究分析,例如孕妇、心脏系统有疾病、不按期服用药物的患者,这60例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60例患者整体年龄60岁13例。

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摘要】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神经系统类病变、肾脏病变、心血管病变、眼部病变和皮肤感染,不同并发症发病机理各不相同,需要分别针对各患者特点进行对症治疗,但根本的治疗措施在于控制血糖。在中医方面,糖尿病患者以燥热为标,以阴虚为本,所以糖尿病的患者多数表现为气阴两虚。气虚就会表现为无力,阴虚就会使得血脉干涸,在加上久病之后进入脉络,进而致使内生血淤,因而糖尿病的晚期多数的并发症例如高血压、脑血管病症、脂肪肝病、眼类疾病、高血脂、神经末梢炎症等的产生。在临床的辩证治疗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更加的注意。 【关键词】2型糖尿病,并发症,高血脂,气阴两虚 2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随着病程的不断增加会诱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往往会使2型糖尿病变得难以治愈,在西医方面,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神经系统类病变、肾脏病变、心血管病变、眼部病变和皮肤感染;在中医方面有文献报道:中医中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辨证分型对于糖尿病确诊年龄、病程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重新认识糖尿病并发症证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针对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分别综述如下 1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1.1神经病变 多见周围神经病变,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呈对称性小腿或下肢疼痛。以后累及运动神经,肌张力常降低。早期腱反射亢进,晚期减低而消失。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学者们认为是多因素的。相关文献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神经病变并发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血及缺氧性因素;二是PKC(蛋白激酶)的异常激活;三是多元醇通路被异常激活;四是NGF(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早期表现为神经纤维脱髓鞘和轴突变性。Schwann细胞增生,随着病程进展,表现为轴突变性和髓鞘纤维消失,在髓鞘纤维变性的同时有再生丛的产生,再生的从密度会随着病情的变化的进展而降低,显示成为一项不恰当的修复,这种现

介绍21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介绍21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已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近30年来,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了不可替代的优势。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约占80%,并使其预期寿命减少1/3。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升高者在80%以上,血粘度升高者达90%。 中医药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缓慢,但属治本范畴,在血糖下降的同时使体质同步增强,对慢性并发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阴虚是糖尿病发生的实质,脾虚是糖尿病不愈的根本,血瘀是糖尿病合并症产生的关键。 中药可以把养阴健脾益气活血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从而使糖尿病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疗。使用中药可使血糖、尿糖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 中医药的整体调可以在降糖的同时,增强患者体质,纠正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调节胰岛素受体的数目或亲和力,以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抗胰岛素抵抗。 中药的整体调节可以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产生。糖尿病患者多数存在着血液粘滞度增高、高血脂及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这些因素,造成了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变以及重要脏器损伤的基础。中药在降糖的同时,可以通过益气活血降低血液粘滞度和血脂等,从而防治并发症。 在临床诊疗中时常看到有的病人以往口服西药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但加用中药后血糖下降;有的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但症状明显,加用中药后症状改善或消失;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或单用中药治疗或中药再加西药治疗。 对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肥胖的中老年人、空腹血糖损害者、糖耐量降低者服用中药可以降低他们最后发展为糖尿病的危险性。当然这时服用中药属预防和保健性质。

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7-06-23T14:36:00.5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作者:朱凤辉 [导读] 糖尿病肾病(DN)是1型(IDDM)及2型(NIDDM)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油城中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经临床治疗,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在有效控制糖尿病病程,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 糖尿病肾病(DN)是1型(IDDM)及2型(NIDDM)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一旦发生,病情很难逆转,持续进行性地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1]。本病归属于中医学“消渴”、“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治疗是困难的,因此重在预防。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2~72岁,平均42±3.5岁。病程4~22年,平均10± 2.5年,无其它器质性和功能性肾脏疾病。临床表现:面色无华下肢浮肿22例,咽燥口干,消五易饥21例,神疲乏力19例,腰酸16例,畏寒肢冷9例。空腹血糖 3.5~18.5mmol/L,血肌酐<400μmol/L17例,400~600μmol/L11例,>600μmol/L 2例。中医辩证:肝肾不足5例,气阴两虚9例,脾肾气虚9例,肾虚血瘀7例。 1.2 方法 常规糖尿病运动治疗,降糖治疗选用肾毒小的有效的降糖药糖适平(格列喹酮)30mg,日3次,口服;或行胰岛素治疗。控制高血压,心痛定(硝苯地平)10mg,日3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12.5~25mg,日2~3次,贝那普利5~10mg,日1~2次。肾病综合征时利尿剂并及时防治并发感染,禁用糖皮质激素。 配合中医内服药物 ①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主方:参芪地黄汤加减(生芪30g、太子参30g、山药30g、山茱萸12g、生地24g、枸杞子15g、鸡血藤15g、炒麦芽30g、炒白术12g、黄情30g)。 ②肝肾不足:滋补肝肾,益气养阴。主方:杞菊地黄汤加味(枸杞子30g、菊花12g、生地30g、山药30g、山茱萸15g、丹皮15g、泽泻15g、茯苓15g、太子参30g、黄精30g)。 ③脾肾气虚:健脾补肾,温阳利水。主方:济生肾气丸合实脾饮(附子6g、山药15g、山茱萸12g、肉桂6g、车前子30g、牛膝15g、干姜6g、木瓜10g、白术15g、茯苓24g、泽泻24g、丹皮12g、木香10g)[2]。 ④肾虚血瘀:补肾活血,化瘀行化。主方:参芪地黄汤合补阳还五汤(太子参30g、黄芪20g、生地20g、熟地20g、山药15g、山茱萸12g、丹皮15g、泽泻15g、茯苓20g、车前草30g、益母草30g、当归20g、川芎12g、桃仁15g、红花10g、鬼箭羽30g),配服大黄鹿虫丸1付,日二次以祛瘀生新,扶正补虚。 1.3 疗效标准显效:水肿等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尿蛋白持续阴性成24h尿蛋白<0.5g,肾功能正常。尿蛋白持续减少50%,肾功能变化不大。有效:水肿等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24h尿蛋白定量减少25%,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无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均无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经临床治疗,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其中血肌酐治疗前平均400±36.5μmol/L,治疗后250.8±39.8μmol/L。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为多因素、多系统,是在遗传背景基础上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高血糖起关键作用。持续的高血糖可引起以下变化:糖尿病早期肾小球内出现“三高”现象(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肾小球内“三高”可导致肾小球硬化。血糖持续升高,超过了糖原合成和葡萄糖氧化分解能力时,多元醇通道激活,葡萄糖在醛糖还原酶(AR)的作用下转变为山梨醇,然后在山梨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果糖。山梨醇不易出细胞膜,而果糖不易在细胞内代谢,过多的山梨醇和果糖在细胞内积聚引起细胞内高渗,以致细胞肿胀破坏[3]。蛋白非酶性糖化,细胞内高糖,导致蛋白发生糖化,形成糖化蛋白产物,使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晚期糖基化终末代谢产物(AGEs)通过与细胞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而激活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引起组织损伤。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病位主要在肾,涉及肺、胃、肝、脾等脏腑,以先天不足、肾虚为本,痰浊、瘀血、水湿为标,而呈虚实夹杂的特点。隐匿起病,病情变化快慢不一;典型病例有“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尿、多食、形体消瘦)及皮肤瘙痒,并逐渐出现下肢水肿、乏力、腰酸,最后表现为慢性肾衰症状。往往在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约20%~50%的DN患者出现高血压;DN晚期可出现肾性贫血[4]。 糖尿病肾病的西医治疗以原发病治疗主为,西医治疗病理缓解后,采用中药治疗。中医治疗在于整体调节,平衡阴阳,攻补兼施。气阴两虚治宜补益肝肾、滋阴潜阳。控制热量及饮水量,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食物。中药汤剂官温服。脾肾阳虚治宜温补脾肾,饮食宜温热,给以低盐、高热量、低脂肪食物,忌食生冷瓜果。中药汤剂宜浓煎热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特点和优势, 参考文献 [1]朱春霞,颜学忠. 52例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599-2600. [2]孙晓红,刘艳梅,尹英实,等. 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的临床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6):188-189.

糖尿病并发症的中药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的中药治疗 【摘要】一般情况下中药的降糖效果并不明显,但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其特色。中药可通过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及其终产物的形成、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胰岛素增敏、降血脂、抗氧化、改善血管的舒张功能、抑制内皮素的分泌而对糖尿病并发症起控制和防治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中药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原发性糖代谢紊乱,并常会导致血液流变性障碍、微循环障碍等,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1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进行性损害。崔宇晨[1]用补肾活血方加减(黄芪、丹参各20 g,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各15 g,川芎、赤芍、益母草、当归、水蛭、菟丝子各10 g)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0例,显效34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李玉忠等[2]以补肾固精法,用补肾固精汤加减(桑寄生20 g,桑螵蛸30 g,芡实10 g,金樱子10 g,菟丝子10 g,山药10 g,益智仁10 g,生黄芪20 g),血瘀加益母草30 g,丹参30 g,水肿加茯苓20 g,泽兰10 g,大便秘结加大黄10 g,治疗本病60例,治疗后24 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血β2微球蛋白均明显降低。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文献报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可高达90%[3]。李青等[4]用中药薰洗协定处方:(处方组成透骨草20g,伸筋草20g,鸡血藤20g,海桐皮20g,石楠藤20g,艾叶20g,苏木20g,红花20g,细辛15g,五灵脂20g,豨莶草20g,桑枝20g,牛膝30g,苏子20g,莱菔子20g,白芥子20g,茯苓20g。)由制剂室制成药液500mL,倒入TY-27型腿浴治疗器(北京天人信医疗保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加清水至3000mL(加至箱体内部最高标线),温度调至42℃,将双腿放入药液中,恒温浸泡薰洗双足30min。1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总有效率达到88.89﹪。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成人致盲的重要原因,发病率随病程发展而增加。李卉旭[5]选用复明一号、复明二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总有效率达到94.53%。病程短,视网膜上微血管瘤及散在片状出血呈鲜红色者,选用复明一号:三七15 g,丹参10 g,生地10 g,知母10 g,麦冬15 g,元参10 g,茜草10 g,决明子10 g,丹皮10 g,女贞子15 g,

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及其它正在开发的抗糖尿病新药

糖尿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并发症发病率高达多少? 许多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 因并非糖尿病本身,而是由于糖尿病的并 发症。 糖尿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并发症发病率高达96.15% ,表现复杂,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 要原因。糖尿病主要并发症有: 感染、低血糖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血管病变(包 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即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等[1]。 随着人们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制的不断认识,使得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途径由以往单一增加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发展到控制葡萄糖代谢、增加胰岛素受体敏感性、抑制胰岛素抵抗及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减少氧化应激等方面,不少新型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应运而生。现将糖尿病并发症治疗药物及其它正在开发的抗糖尿病新药的最新进展如下。 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途径已由单一 向多元转变。不少新型抗糖尿病并发症药 物应运而生。

1 糖尿病并发症治疗药物 1.1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糖尿病并发症的成因之一为多元醇代谢活性亢进引起的渗透压异常,即在一些组织,如肾、视网膜、神经和血管中,葡萄糖透入细胞内的过程是非胰岛素依赖性的,由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而被摄入细胞内的葡萄糖通常代谢为己糖,但如果胞内葡萄糖超过一定数量而形成高血糖时,醛糖还原酶(AR)就会被活化,多元醇通路激活,从而使葡萄糖到山梨醇的转化过程亢进,山梨醇的蓄积便引起渗透压上升,产生组织水肿,发展至基质变化进而发生并发症。另外,AR通过还原性辅酶(NADPH)将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从而消耗了细胞内贮存的NADPH,使得其他利用NADPH的酶,如谷胱甘肽还原酶、一氧化氮合成酶以及前列腺素过氧化氢酶等的活性受到影响。 由此可知,多元醇通路的激活可通过改变组织渗透压或减少NADPH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严格控制高血糖时多元醇通路的活性、抑制组织山梨醇的蓄积、减少己糖水平和抑制氧化还原失衡,对控制糖尿病并发症显得非常重要。多项实验表明,AR抑制剂(ARI)可以通过抑制多元醇通路而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现时,已有若干ARI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见表1),这些ARI能在实验模型中有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然而,在临床研究中,许多ARI因疗效低、副作用大而被淘汰,正在开发的ARI中较有希望的当属折那司他(Zenarestat)、唑泊司他(Zopolrestat)和AS23201。

糖尿病的中医防治知识

糖尿病的中医防治知识 一、糖尿病的中医概述 糖尿病是以多食、多饮、多尿、形体消瘦、体倦乏力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它相当于中医书中的“消渴”。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本病的“三多”症状的孰轻孰重主次,把本病分为上、中、下三消,如《证治准绳.消瘅》篇说:“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 二、糖尿病的中医针灸治疗 《医学心悟·三消》篇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上消(肺热津伤证) 主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则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处方肺俞、脾俞、胰俞、尺泽、曲池、廉泉、承浆、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除尺泽、曲池用泻法外,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手法。隔日或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10次一疗程。 中消(胃热炽盛证) 主证多食易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红苔黄燥,脉滑有力。 治则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处方脾俞、胃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内庭、中脘、阴陵泉、曲池、合谷 操作除内庭、曲池、合谷用泻法外,余穴用平补平泻法。隔日或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10次一疗程。 下消 (1)肾阴亏虚证 主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口干唇燥,视物模糊,下肢软弱,舌红脉细数。 治则补肾填精 处方肾俞、关元、三阴交、太溪 操作用补法或灸法,隔日或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10次一疗程。 (2)阴阳两虚证 主证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恶寒,阳萎,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则温阳滋肾固摄 处方气海、关元、肾俞、命门、三阴交、太溪、复溜 操作用补法或灸法,隔日或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10次一疗程。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2015年1月~12月我院接收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中医治疗,对两组的治疗后有效率及各项指标分析。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在尿蛋白定量、尿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可以选择中医治疗方式,其有效率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in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and to provide reliabl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6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n=30)and experimental group(n=30).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and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effective rate and various indexes were analyze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3.33%,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effective rate was 73.33%,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urine protein quantitative,urine protein excretion rate,serum creatinine,urea nitrogen and so 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Diabetic nephropathy can be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t has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TCM treatment;Diabetic nephropathy;Urinary protein quantification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主要以蛋白尿、高血压、进行性肾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临床中使用西医治疗方式治疗糖尿病肾病是采取口服降糖药物以及胰岛素治疗,该种治疗方式可以缓解,但无法根治,使用中医辨证治疗,能够减少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临床中将西医和中医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形成互补,对患者的康复有较大的帮助[1,2]。因此,临床中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中医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就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该种治疗方式的效果开展了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5年1月~12月佳木斯市中医院对60例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开展研究分析,本研究所有程序是否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男18例,女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