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测量方案

钢结构测量方案

钢结构测量方案

一、钢结构测量方案

作为施工的依据,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测量工作,衔接和指导各工序的施工,它贯穿于整个钢结构施工过程,是超高层钢结构施工的最关键技术工作之一。经过高精度的测量和校正使得钢构件安装到设计位置上,满足绝对精度的要求,因此测量控制是保证钢结构安装质量以及工程进度的关键工序。

1 测量控制的基本内容

1.1 本工程测量主要内容

A、轴线控制网的建立;

B、标高的引测;

C、平面控制网的测放;

D、钢柱的安装、校正;

E、钢梁的安装、校正;

1.2 本工程测量工作的重点

(1) 如何保证垂直引测系统的可操作性。

(2) 各单位先后施工如何减小各级轴线系统的控制累计误差影响。

(3) 结构施工时间跨度长。本阶段将对测量点控制网进行定期监测

与修复。

1.3 解决措施

(1) 为提高工效及确保主楼轴线系统引测的精确,可靠和可操作

性,主楼地上结构控制轴线的引测采用天顶投测法结合坐标法来实施,水准线路测量使用精密水准仪,采用往返测的方法。

(2) 各级控制网的建立,必须对各控制点相互之间,以及各级控制

网之间进行闭合平差。每次使用前,必须对控制网校核,随着施工进度定期对其复测,以求得控制网不变和防止地面变形,沉降或其它因素导致的控制点移位影响,首级控制网设置控制引线,以加强对各点的保护,次级控制网如遭遇破坏。应由上级平面控制网恢复,控制网建立完毕,交监理校核确认。

(3) 为了减小各分包之间的测量偏差,总包提供一级测量测量控制

网。控制标高,并对一级控制网和控制标高进行定期检查并作数据改正。各分包根据总包提供的一级测量控制网放出轴线和墙线,然后报总包,监理进行复核验收,验收合格后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确保测量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进入标准层施工后统一使用由土建测放的,经总包监理复核的标准层施工测量控制网。

2 施测顺序

2.1 测量准备

(一)技术准备

施工测量技术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现场测量等。

1)土建施工的轴线控制点不能满足钢结构测量需要的需另另设控制点。在钢结构施工时,应请总包提供土建的轴线控制点(附移交单)。

2)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轴线控制网形式。

3)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并得到解决。

4)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进行检验。

(1)测量仪器具的准备:水准仪:2台;全站仪:2台。

(2)仪器的检校: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测量仪器均要进行计量检定,不得使用未经检定或已超过检定周期的测量仪器,每月对仪器进行一次自检,确保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二)人员准备

1)施工测量组:负责钢结构安装过程的测量工作。本工程的测量小组计划由3-4名测量人员组成,该小组的每位成员在施工前必须接受培训。

2)复测组:由项目部一名专业测量人员负责钢结构工程测量工作的复测检验,组织协调监理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复测检验工作。

2.2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2.2.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施工平面测量控制网既是各施工单位局部、单体施工各环节轴线放样的依据,也是监理等各检测单位的测量基准。因此,务求达到可靠、稳定、使用方便的标准。控制网除应考虑图形强度以满足工程施工精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密度和使用方便的特点。测量人员将对施工场地及控制点进行实地踏勘,结合工程平面布置图,建立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要求达到通视条件好、网点稳固状况、攀登方便等各种要求。

各级控制网的建立,必须满足精度要求。每次使用前,必须对控制网校核。随着施工的进度,按重要性原则定期对其复测,防止地面变形、沉降或其它因素导致的控制点移位。加强对测量网点的保护。控制网如遭遇破坏,由上级平面控制网来恢复。控制网建立完毕,交监理方复核确认。控制网之间按照级别的高低进行控制,即高级网控制低级网。

2.2.2平面控制网布设及观测方法

平面控制点的示意图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