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六 几何探究题的解题思路

专题六 几何探究题的解题思路

专题六   几何探究题的解题思路
专题六   几何探究题的解题思路

专题六几何探究题的解题思路

一、方法简述

随着中考的改革,几何的综合题不再是定格在”条件----演绎----结论”这样封闭的模式中,而是必须利用题设大胆猜想、分析、比较、归纳、推理,或由条件去探索不明确的结论,或由结论去探索未给予的条件,或讨论存在的各种可能性;探索图形的运动、变换规律更是中考的热点题型.解决此类问题,数学思想的合理应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个题目往往需要几个思想方法交织应用.

二、思想方法

1.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是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数学中的许多问题由于题设交代笼统,需要进行讨论,另外由于题意复杂,包含情况多也需要讨论。分类是按照数学对象的相同点或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其目的是复杂问题简单化。正确的分类必须周全,不重不漏;分类的原则是:(1)分类中的每一部分必须是独立的;(2)一次分类必须是一个标准;(3)分类讨论应逐级进行。

2.数形结合思想

数型结合就是将数和有关的图形结合起来,通过对图形的研究探索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数型结合思想,可以将复杂的形化为具体的数,由形索数,由数导形,将数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数形思想的训练,对巩固数学知识,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至关重要。

3.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关系是指某个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方程是由已知量和未知量构成的矛盾的统一体,它是由已知探知未知的桥梁,从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抓住问题的函数关系或等量关系,用数学语言将函数或等量关系转化为函数关系式或方程式,在通过函数的性质或方程的理论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想方法,就称为函数与方程思想。

4.转化与化归思想

转化与化归思想,也是初中数学常用的思想方法之一,是将不熟悉的问题转化、归结成熟悉问题的思想方法,就是将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联想、类比等过程,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变换,转化到已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上,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转化的过程。转化与化归原则主要有:熟悉化原则、简单化原则、直观性原则、正

图 2

P

D

C

B

A

图 1

D

C

B

A 难则反原则。

三、典例分析

例1: 阅读理解:如图1,在直角 梯形ABCD 中,AB ∥CD ,∠O

90B =, 点P 在BC 边上,当∠O

90APD =时,

易证A B P ?∽PCD ?,从而得到CD AB PC BP ?=?. 解答下列问题:

(1) 模型探究: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 点P 在BC 边上,当∠B =∠C =∠APD 时,

求证:CD AB PC BP ?=?; (2) 拓展应用: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

4,AB =6,CD 10,BC ==∠B =∠O

60C =,

AO ⊥BC 于点O ,以O 为原点,以BC 所在的直线

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P 为线段OC 上一动点(不与端点O 、C 重合).

① 当∠O

APD 60=时,求点P 的坐标;

② 过点P 作PE ⊥PD ,交y 轴于点E ,设x OP =,y OE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1)证明:如图2,∵∠1=1800

-∠B -∠2 ∠3=1800

-∠APD -∠2 ∠B=∠APD ∴∠1=∠3 又∵∠B=∠C ∴ △ABP ∽△PCD

CD

BP

PC AB =

∴CD AB PC BP ?=?

(2) ①如图3,当∠APD=600时

设P 点坐标为(x ,0),(0< x <8)则BP=2+x ,PC=8-x

∵∠B=∠C=∠APD=600

图 2

3

2

1

P D

C

B

A

∴CD AB PC BP ?=? 即(2+x )(8-x)=64? 解得:x 1=2, 2x =4 ∴点P 的坐标为P (2,0)或P (4,0)

②解法一:如图3,过点D 作DM ⊥x 轴于点M 则CM=

32

1

=CD ,DM=33 ∴OM=5 (Ⅰ)当点P 在线段OM 上设为P 1,P 1M=x-5 (0

∴OP 1?P 1M=OE ?1?DM 即x x -5()=33?y ∴x x y 9

35932+-= (0

∵∠1+∠3=900

∠2+∠3=900

∴∠1=∠2 ∴Rt △E 2OP 2∽Rt △P 2MD ∴DM OP M P OE 222= ∴DM OE M P OP ?=?222 即x(x-5)= 33?y ∴x x y 9

3

5932-=

(5

则CM=32

1

=CD ,DM=33 ∴OM=5 ∴D(5,33) (Ⅰ)当点P 在线段OM 上设为P 1,P 1M=5-x (0

∵2121211D E D P P E =+ 即 x 5(22++y -x)2+ (33)2=(33-y)2+52

∴x x y 9

3

5932+-

= (0

∵2222222D E D P P E =+ 即x x y (2

2++-5)2+ (33)2=(33+y)2+52

∴x x y 9

35932-=

(5

图 3

图 2

图 1

F

E

O D

C B

A

入手,到“一般”(图2为非直角情形);再从“一般”(问题(2)①)上升到新背景中的“特殊”(问题(2)②),使学生经历了“特殊—一般—特殊”由浅入深、归纳与演绎交替变化的思维过程.试题在第一环节中提供了 “易证, A B P ?∽PCD ?”的启示,学生在解破“易证”中的具有广泛意义的思考或研究方法(即所谓“一般性方法”)后,就能类比解决后续的各个问题.考查学生利用类比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本题的价值不仅在于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精彩设置,更在于其本身突出地展示着“一般性方法”的深刻含义和普遍适用性,能掌握并善于运用一般性方法,就显示出较高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2. 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1,0

60ADC ∠=,等边AEF ?两边分别交边DC 、CB 于点E 、F .

(1)特殊发现:如图1,若点E 、F 分别是边DC 、CB 的中点,

求证:菱形ABCD 对角线AC 、BD 的交点O 即为等边AEF ?的外心;

(2)若点E 、F 始终在分别在边DC 、CB 上移动,记等边AEF ?的外心为点P .

①猜想验证:如图2,猜想AEF ?的外心P 落在哪一直线上,并加以证明;

②拓展运用:如图3,当AEF ?面积最小时,过点P 任作一直线分别交边DA 于点N ,

交边DC 的延长线于点M ,试判断11

DM DN

+

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解:(1)证明:如图1,分别连接OE 、OF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C ⊥BD ,BD 平分ADC ∠,BC DC AD == ∴O

AOD COB COD 90=∠=∠=∠

O O ADC ADO 30602

1

21=?=∠=

∠ 又∵E 、F 分别为DC 、CB 中点

∴CD OE 21=、BC OF 21=、AD AO 2

1

=

∴OA OF OE == ∴点O 即为AEF ?的外心

(2)①猜想:外心P 一定落在直线DB 上

图1

证明:如图2,分别连接PE 、PA ,过点P 分别作PI CD ⊥于I ,PJ AD ⊥于J . 则O

PJD PIE 90=∠=∠ ∵O

ADC 60=∠ ∴JDI PJD PIE IPJ O

∠-∠-∠-=∠360 ∴O

O

O

O

O

IPJ 120609090360=---=∠ ∵点P 是等边AEF ?的外心, ∴O EPA 120=∠,PA PE = ∴EPA IPJ ∠=∠ ∴JPA IPJ ∠=∠ ∴PIE ?≌PJA ? ∴PJ PI =∠

∴点P 在ADC ∠的平分线上,即点P 落在直线DB 上

分析:证点P 落在ADC ∠的平分线上,也就证明点P 到直线AD 、AC 的距离相等,如此便可构造两个直角三角形证明全等。若考虑对角互补,便可联想到四点共圆, 从而利用圆的性质便有下面两种解法。

另解法一:分别连接PA 、PC 、PD ∵四边形ABCD 是菱形,O

ADC 60=∠ ∴O

BCD 120=∠,CD AD = ∵点P 是等边AEF ?的外心,

∴O

EAF 60=∠, ∴O

BCE EAF 180=∠+∠ ∴A 、F 、C 、E 四点共圆,∴PC PA = ∵DC DA = ∴CDP ?≌ADP ?

∴ADP CDP ∠=∠

∴P 落在ADC ∠的平分线上.即点P 落在直线DB 上.

另解法二::分别连接PA 、PE 、PD ∵点P 是等边AEF ?的外心 ∴O EPA 120=∠,PA PE = ∴O PEA 30=∠

∵O

EPA ADC 180=∠+∠ ∴A 、P 、E 、 D 四点共圆. ∵O PEA PDA 30=∠=∠

∴P 落在ADC ∠的平分线上.即点P 落在直线DB

11DM DN

+为定值2 当AE DC ⊥时,AEF ?面积最小,

图2 J

图3

图4

此时点E 、F 分别为DC 、CB 中点 连接BD 、AC 交于点P ,由(1) 可得点P 即为AEF ?的外心

解法一:如图,设MN 交BC 于点G 设,(0,0)DM x DN y x y ==≠≠,则1CN y =-

∵BC ∥DA ,且DA BC =,P 是BD 的中点 ∴GBP ?≌MDP ? ∴x DM BG == ∴x CG -=1 ∵BC ∥DA ∴NCG ?∽NDM ? ∴

DM CG DN CN = ∴x x y y -=-11 ∴xy y x 2=+ ∴211=+y x 即21

1=+DN

DM

分析:观察图形,得到结论CG AM =,把1用AD 或CD 代替,把要计算的线段或相关

线段集中到两个相似的三角形NCG ?,NDM ?中,并把长度用字母表示,化简含字母的代数式从而得到结论。依据此策略,可得到解法二、三、四。

解法二:如图,连接PE ∵点P 、E 分别为AC 、DC

∴2

1

21==

DA PE ,PE ∥DA ∴NEP ?∽NDM ∴DM

EP

ND NE =

设,DM x DN y ==

,则2

1-

=y NE ∴x

y y 2121=-

∴y x xy 2

1

21=-

∴211211=+=+DN DM y x ,则

解法三:过点G 作直线GH ∥CD 交AD 于点H ,

∵GH ∥CD ∴HMG ?∽DMN ?

DM HM

DN HG =

∴DM DM DM DM AM DM DN )1(1--=

-= ∴211=+DN

DM

解法四:过点C 作直线CK ∥MN 交BD 于点K ,过点A 作AH ∥MN 交BD 于H . ∵CK ∥MN ,AH ∥MN ∴DCK ?∽DNP ?,DMP ?∽DAH ?

图6

M

H 图7

D

DP DK DN DC =,DP DH DM DA = ∴DP DK DN =1,DP DH

DM =

1 ∴DP

DH DK DN DM +=+11 由CKP ?≌AHP ?得:HP KP =

∴DP DH DK 2=+ ∴21

1=+DN

DM

解法五:如图,过点P 作PI DC ⊥于I ,PJ DA ⊥于J

,则4

PI PJ == ∵DMN DMP DNP S S S ???=+

∴o DN DM PJ DM PI DN 60sin 212121??=?+? ∴2

3

2143214321??=?+?DN DM DM DN

∴DN DM DN DM ?=+2 ∴

21

1=+DN

DM 分析:因为11DM DN

DM DN DM DN

++=

?,而DM DN ?正与DMN ?的面积有关,其中DM ,DN 也可以看成是将DMN ?分为DNP ?和DMP ?后,计算面积过程中涉及的底边。这种对

所求的结论作等份变形,找寻解题思路的方法是我们分析问题时常采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解法六:如图4,以点D 为坐标原点,DA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直线MN 的解析式为y kx b =+

可求得点P

的坐标为3(4

∴34k b += ∴k b 4

3

43-=

∴直线MN 的解析式为k kx y 4

343-+

= 求得直线DN

的解析式为y =

图9

图10

令344kx k +

-=

,∴3k x -

= ∴3

232360cos --==k k x DN o

令3044kx k +

-=

,∴344k x k

= ∴k k DM 4343-= ∴

2)33(21332

3233434311=--=-

-+-=+k k k k k k DN DM

评析:本题是一道集阅读理解、实验操作、猜想证明、应用探究于一体的综合题型。试题

以菱形中的一个等边三角形旋转作为载体,综合考查了等边三角形、菱形两个基本图形的性质,同时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外心(中心)、三角形的中位线、相似、全等等初中数学几何主干知识;试题源于教材,立足数学通性、通法,具有公平性、原创性,既紧扣双基,又突出能力要求。本题就改变了传统几何证明题的模式(已知,求证,证明),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有机融合在一起,试题引导学生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试验、发现、联想、推广。其新意主要体现在让学生在操作、实验等尝试性活动中表现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水平,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观察、猜测、验证、计算与推理能力。本题结论开放、方法开放、思路开放,能有效地反映高层次思维,融会了特殊与一般、转化思想、数学建模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其中第一道小题在静态图形中考查了特殊点下等边三角形外心(中心)的的判定,属于基础题;第二问为先猜想,因有第一步作铺垫不难猜测点P 落在直线DB 上,证点P 落在∠ADC 的平分线上,也就证明点P 到直线AD 、AC 的距离相等(结论转换),如此便可构造两个直角三角形证明相等,思路自然,知识基本,方法核心,属于能力考查范围;第﹙2﹚小题第②以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先判断、后推理,重思维,轻计算,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四、强化训练

1. 如图,在矩形ABCD 中,9AB =

,AD =P 是边BC 上的动点(点P 不与点B 、点C 重合),过点P 作直线PQ BD ∥,交CD 边于Q 点,再把PQC △沿着动直线PQ 对折,点C 的对应点是R 点,设CP 的长度为x ,PQR △与矩形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 (1)求CQP ∠的度数;

(2)当x 取何值时,点R 落在矩形ABCD 的AB 边上? (3)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D

Q

C B

P

R

A

B

A

D C B

A

D C

备用图

图 2

图 1

F

E

C

B

A F

E

D C B

A

2.如图1,在ABC Rt ?中,0

90=∠C ,6==BC AC ,D 是AB 边上一点,E 是在AC 边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 、C 不重合),DE DF ⊥,DF 与射线CB 相交于点F 。 (1)如图1,如果点D 是边AB 的中点,求证:DF DE =; (2)如图2,如果m DB AD =,求DF

DE

的值; (3)如果2

1

=DB AD ,设x AE =,y BF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

A

3.四边形ABCD 是矩形,2=AB ,3=AD ,点M 是射线DC 上的一个动点(点M 不与点D 重合),N 是点M 关于AD 的对称点,射线AM 交射线BC 于E ,设m DM =,

n CE =,ANE ?的面积为S .

(1)如图1,当点M 在DC 边上..运动时,试用m 的代数式表示n ,并写出m 的取值范围; (2)当点M 在射线..DC 上运动时,判断ANE ?的面积S 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用m 的代数式表示S ,并写出m 的取值范围.

图 2

图` 1

H

H

G

F E

D

C

B

A G

F E

D

C

B

A

4. 已知:在矩形ABCD 中,10=AB ,12=BC ,四边形EFGH 的三个顶点E 、F 、H 分别在矩形ABCD 边AB 、BC 、DA 上,2=AE .

(1)如图1,当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时,求GFC ?的面积;

(2)如图2,当四边形EFGH 为菱形,且a BF =时,求GFC ?的面积(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3)在(2)的条件下,GFC ?的面积能否等于2?请说明理由.

5.已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0

90=∠BAC ,2=BC ,D 是线段BC 上一点,以

AD 为边,在AD 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 .直线AE 与直线BC 交于点G ,连接CF . (1)如图1,当1

(2)如图2,当1>BD 时,请在图中作出相应的图形,猜测线段CF 与线段BD 的关系,并

说明理由;

(3)连接GF ,判断线段BD 为何值时,GFC ?是等腰三角形.

A

B

C F

D

E

G

图1

A

B

C

D

图2

θ

θ

图 3

图 2

图 1

P

H

G

F

E D

C B A G

F

E D

C B

A

G

F

E D

C B

A

6.有公共顶点大小不等的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AEFG ,两个正方形分别绕着点A 旋转至下列图形的位置,其中θ=∠BAE ()1800(0

<<θ.

(1) 如图1,连接BG 、DE ,判断线段BG 与DE 的数量及位置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连接BE 、DG ,过点A 的直线垂直DG 于H 交BE 于P .

①如图2,求证ABE ?与ADG ?的面积相等;

②如图3,试判断DG

AP

是否为定值,如果是定值,求出该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图 2

图 1

M

E

D

C

B

M

E

D

C

B

A

7. (1)如图1,在ABC ?中,22==BC AC ,O

ACB 90=∠,点E 在AC 边上(不

与点C A 、重合),过E 作AB DE ⊥于D ,连接BE CD 、,M 为BE 的中点,连接

DM CM 、.

①求证:CDM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若x AD =,CDM ?的面积为S ,求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如果把图1中的ADE ?绕着点A 逆时针旋转至图2的位置,其它的条件不变,那么

CDM ?是否还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8.如图1,在菱形ABCD 中,AB =4,∠O

BAD 120=,M 是BC 边上的点, ∠α=BAM (O

0<α

60),点N 在CD 边上,∠O

MAN 60=,AM 、AN 分别与BD 相交于P 、Q 两点,当∠MAN 绕着点A 旋转时,点M 、N 、P 、Q 也随之运动.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证:AMN ?是等边三角形;

(2)在∠MAN 旋转的过程中,当α为何值时,四边形AMCN 的周长最小?求四边形AMCN 周长的最小值;

(3)如图2,当DQ BP 2=时,判断PQ 与DQ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图 1

图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