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浩博立磨设计说明书

张浩博立磨设计说明书

张浩博立磨设计说明书
张浩博立磨设计说明书

立式辊磨机的选型和结构设计

摘要

立式辊磨机是利用料床粉碎原理进行粉磨物料的一种研磨机械。本课题是为了适应现代水泥工业的发展需求,满足水泥生产线所需要的粉磨能力而对MPS磨的开发研究,使之与日产3000吨的水泥工艺相适应。本次设计主要根据立式辊磨机的实际生产情况来确定设计的型号,进一步对立磨的主要结构进行设计和结构分析。力求简单、方便、耐用,保证磨机具有较高的粉磨效率, 而且要能随时根据物料的磨蚀性对粉磨条件进行适时合理的控制与调整。在此基础上完成立磨主要结构零部件磨盘和磨辊等的设计以及主要受力部位的强度校核任务。

本次设计既要保证磨内料床的形成, 使物料有效地烘干和粉磨, 又要保证有效地进行粉磨后的物料分级且输送合格的成品或半成品。使之满足水泥生产的要求。

关键词:立式辊磨机,MPS磨,粉磨,强度校核

Selection of roller mill and structural design

ABSTRACT

Vertical grinding mill is the use of bed is a principle of grinding materials, grinding machines. It is mainly used for cement, coal and electric power industries. The issue is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modern cement industry,Cement production lin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grinding capacity of grinding on the re-development of MPS, Nissan to make 3,000 tons of cement technology fit. The design of the main vertical roller mill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production to determine the design of the model, and further ground against the major stru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This design is not only ensure the formation of bed material within the mill, so that the effective drying and grinding of materials, but also to ensure effectively the materials after grinding and classification of finished or semi-qualified transportation. To make it content the requirements of cement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main structure component finish grinding mill was designed and grinding of the main stress position and intensity.

KEY WORDS: Vertical mill, MPSmill, Grinding, Intensity

目录

前言 (1)

第1章立式辊磨机总体方案论证 (2)

1.1立式粉磨机简述 (2)

1.1.1立磨工作系统工艺流程 (2)

1.1.2立式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

1.2立式粉磨机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5)

1.2.1 立式粉磨机的工作原理 (5)

1.2.2立式粉磨机的特点 (6)

1.3设计方案的提出及分析 (7)

第2章MPS3150立式磨机的主要参数 (8)

2.1 MPS3150磨机主要参数 (8)

2.1.1MPS3150技术规格 (8)

2.1.2钳角 的确定 (8)

2.1.3磨辊直径与磨辊宽度的确定 (9)

2.1.4磨机的规格 (10)

2.1.5磨机的转速 (11)

2.1.6磨盘上料层最佳厚度设计 (14)

2.1.7磨辊的辊压 (14)

2.1.8磨机的功率 (15)

2.1.9 磨机的产量 (16)

2.2MPS3150立式辊磨机身立柱 (16)

2.2.1立磨机身立柱受力分析 (17)

第3章轴承的选择 (20)

3.1轴承的计算及选择 (20)

3.1.1轴承选择 (21)

3.1.2轴承寿命的计算 (21)

3.2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22)

3.3轴承的选择 (23)

3.4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24)

3.4.1轴承的润滑 (24)

3.4.2轴承的密封 (25)

3.4.3轴承的公差等级 (25)

第4章MPS3150主要零部件的优化 (26)

4.1易损件的选材优化 (26)

4.1.1辊轴的选材和校核 (26)

4.1.2磨辊和磨盘材料的选择 (27)

4.1.3磨盘衬板材料的选择 (29)

4.1.4磨盘材料的选择 (31)

4.1.5液压缸、机身立柱材料的选择 (31)

4.2MPS3150立磨性能参数的核算 (31)

4.2.1立磨的转速、生产能力的核算 (31)

4.2.2衬板寿命的核算 (33)

4.2.3轴功率的计算 (33)

4.2.4入磨物料允许最大尺寸的核算 (34)

4.3主要部分参数核算 (34)

结论 (36)

谢辞 (37)

参考文献 (38)

附录 (40)

外文资料翻译 (41)

前言

随着水泥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水泥工业的日益大型化,立式辊磨机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水泥厂生产线。新建现代化水泥生产线中,煤、生料的粉磨采用立式辊磨机者占90%以上,水泥熟料和矿渣粉磨采用立式辊磨机已成为工厂工艺过程重要装备]1[。

本次设计是为了适应现代水泥工业的发展需求,满足水泥生产线所需要的粉磨能力而对MPS磨的开发研究,使之与日产3000吨的水泥工艺相适应。此次的设计原则主要是关于稳定和提高MPS磨的生产效率方面。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MPS3150磨的磨盘、磨辊部分。磨盘及磨辊是立式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合理的磨盘形状配以相适应的磨辊,对提高粉磨效率、减少研磨体消耗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具体的分析,选择了一种具有三个辊的辊式磨,磨盘为碗式、磨辊为鼓辊、磨辊轴与水平面呈15°夹角,采用液压方式提供碾磨压力,由此来提高其研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做新的改进,这次设计的创新点在于使用的辊子数为三个,这样其结构比较合理,稳定性比较好,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在工艺系统布置上也做了科学的改进。

本课题在设计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科研成果及设计成果,在此对文献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设计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指导老师批评指正。

第1章立式辊磨机总体方案论证

1.1立式粉磨机简述

1.1.1立磨工作系统工艺流程

图1-1典型原料粉磨系统工艺流程图

立式辊磨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原料粉磨流程:

原料通过下料溜子落到磨盘中心后,随磨盘的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物料进入磨盘与磨辊之间进行研磨。经磨盘高速旋转粉碎和碾磨后的物料,被甩到磨盘周边的粗渣下料口(即风环处),被磨盘外可调风环处高速上升的热气流带入磨机上部的选粉机中进行分选。粗颗粒沿选粉机内壁返回磨盘与新进入的物料一起粉磨,其余的料粉随气流经选粉机分选,其中合格细料由出风口出磨。被旋风除尘器收集即为生料成品;较粗的料粉落到磨盘上重新粉磨。

另一方面,没有被热风带起的铁渣、粒度较大的物料排出磨外后,经外循环系统(除铁器和鼓形分离器)除铁后,经下料溜槽进入排渣皮带,再经循环斗提,进人缓冲仓随物料再次进入磨内进行二次粉磨。

在多次循环中,通过颗粒与气体之间的传热使原料的水分蒸发。因此,立磨立式粉磨机集物料粉磨、输送、选粉、烘干为一身。

1.1.2立式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图1-2立式粉磨机的结构图

立式磨机主要由主电动机、主减速机、磨盘、磨辊、加压装置、壳体、选粉机等部分组成。如图1-2所示。

主电动机为立式磨机的粉磨提供动力。

主减速机既要起到减速和传递功率、带动磨盘转动的作用,又要承受磨盘的重量及研磨压力。

磨盘固定在减速机的出轴上,磨盘上有环形槽,即为粉磨物料的碾压槽。磨盘由盘座、衬板、挡料环等组成。

磨辊是对物料进行碾压粉磨的主要部件。由辊套、辊心、轴、轴承及辊子支架组成。该磨机内安装有四个工作磨辊,安装在同一平面上。

国内外现代立磨所采用的磨盘、磨辊搭配形状有以下几种:平盘磨盘配圆锥磨辊、沟槽形磨盘配轮胎斜辊、蝶形平盘磨盘配圆柱磨辊、沟槽形磨盘配等。

磨盘、磨辊不同形状的配置各有其优缺点。从国内用户使用情况看,认为碗式盘、鼓辊的物料流动阻力小,磨损均匀,磨损后可调整辊压以弥补对产量的影响等优点。所以本次开发采用碗式磨盘配鼓式磨辊。

加压方式:

加压装置是提供碾压力的重要部件,它由高压油站、液压缸、蓄能器等组成,能向磨辊施加足够的压力使物料粉碎。

一般小型立磨采用弹簧加压,现代化大中型立磨均采用液力加压。液力加压是通过油缸、蓄能器、液压装置实现的。调整液压系统的压力大小可对辊磨压力进行调整。蓄能器可以缓冲运行的冲击波动,并吸收过载压力。液压缸通过摇臂将压力传递给磨辊。在启动时,由液压换阀换向使磨辊抬起,脱离磨盘,该间隙可由安装在摇臂上的安全缓冲装置进行调节。从而实现空载启动。当操作过程出现断料时,也可自动抬辊。选粉机是保证产品粒度的重要部件。它由可调速的传动装置、转子、导风叶片、安装在壳体上的风叶片、粗粉落料漏斗、出风口等组成。

选粉机

选粉机是保证产品细度的重要部件,它由选粉机传动系统、转子、回转风叶片、粗粉落料锥斗、出风口以及安装在选粉机壳体圆周上的固定风叶片等组成,该选粉机集合了风叶转子笼式选粉机和静态导风叶片的特点,

等于是二级分选。固定风叶在外进行粗选;然后再进入内部回转风叶细选。转子为圆柱形笼子,四周均布了风叶,使气流上下均匀地进入选粉区,这种选粉机分离清晰,选粉效率高,但是阻力增加,导风叶及导风叶的磨损也较大]2[。

1.2立式粉磨机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1.2.1 立式粉磨机的工作原理

立磨是根据料床粉磨原理,通过相对运动的磨辊、磨盘碾磨装置来粉磨物料的机械。

所谓料床粉磨是将被粉磨的物料颗粒聚合在一起,形成颗粒床(多层颗粒),各个颗粒均被邻近颗粒所限。外力施加于颗粒层,直接接触颗粒的数量很少,应力的传递主要是靠颗粒本身,颗粒相互作用产生裂纹、断裂、劈裂而被碎磨。单颗粒粉碎的主要功耗是粉碎能,而料床粉碎除了粉碎能,主要还是料床压缩和流动的能量。

物料经过多道锁风阀门、下料溜子进入磨内堆积在磨盘中间,由于磨盘套装在立式减速器上,在主电机的驱动下,磨盘旋转并通过物料带动磨辊转动,物料受离心力的作用下向磨盘边缘移动,并被啮入磨辊底部而被粉碎,磨辊由液压系统进行增、减压以满足粉磨的需要,由于磨盘的转速较高,物料不仅在辊下被压碎,而且被推向外缘,越过挡料圈落入风环,由于风环处通入了大量的热风(风温约250℃左右),这些热风形成高速气流,并把下落的物料带起,大颗粒被折回落到磨盘,小颗粒被气流带入选粉机内,选粉机的壳内安装有多排风叶片,转子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旋转,从而对物料进行分选,粗粉从锥斗落到磨盘内进行再粉磨,合格的成品随气流带出机外被收集作为产品,特别难磨的料块及意外进入磨盘的金属件将穿过风环孔下落,并通过刮板和出渣口排出磨盘之外,并经过分选后由提升装置提升回到喂料口进行重新喂料。物料在与热气流的接触过程中被烘干,达到所要求的产品水份。

1.2.2立式粉磨机的特点

随着立磨技术的逐步发展与完善,取代球磨机的趋势有增无减,立磨与球磨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粉磨效率高。立磨采用料床粉磨的原理粉磨物料,能耗低,粉磨系统的电耗比球磨机低20%-35%,而且随原料水分的增加,节能效果更显著。

烘干能力大。一方面可以利用窑尾废气作为烘干兼粉磨热源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风机鼓入大量的热风。立磨采用气体输送物料,在粉磨水分较大的物料时可控制进风温度,使产品达到要求的最终水分。在立磨内可烘干水分达12-20%的物料,可以不建原料烘干系统。

入磨物料粒度大,可达磨辊直径的4-5%左右,一般为40-100毫米,所以,大中型立磨可以省掉二级破碎。

产品的化学成分稳定、颗粒级配均齐。物料在立磨内停留的时间仅2-3分钟,而球磨机则需要15-20分钟。所以产品的化学成分可以很快测定、校正,产品化学成分波动很小,有利于均化。此外,立磨内的合格产品能及时分离出来,避免了过粉磨现象,产品细度可通过调节选粉机转子转速得到改变,使产品粒度均齐。

工艺流程简单、建筑面积小、占用空间小。立磨内有选粉机,出磨含尘气体可直接进入袋式收尘器或电收尘器收集产品,故工艺简单,布局紧凑,建筑面积约为球磨机的70%。建筑空间约为球磨机系统的50-60%。

噪音低、扬尘少、操作环境清洁。立磨在工作中磨辊和磨盘不直接接触,没有球磨机中钢球相互碰撞、钢球撞击衬板的金属撞击声,因此噪音小,比球磨机低20-25分贝。另外,立磨采用整体密封,系统在负压下操作,扬尘少,环境清洁。

磨损小、利用率高。由于立磨运行中没有金属直接接触,磨损小,单位产品磨耗一般为5-10克/吨。粉磨水泥原料,辊套和衬板寿命在8000小时以上,运转率可达95%。

漏风少,立式磨机的整体密封性好,其漏风比球磨少,有利于利用低温废气]3[。

1.3设计方案的提出及分析

立磨是立式辊磨机的简称。第一台立磨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德国研制出来的。第一台用于水泥工业的立磨于1935年在西德出现,立磨在欧洲的水泥厂使用多年以后,才在美国和加拿大得到采用,欧洲和美、加之所以乐于发展和应用立磨,是由于当时欧洲各国的燃料和和电力费用比较高。美国也是因为后来能耗费用上升,才促使其对立磨增加兴趣。美国第一台立磨是在1973年末投入运转。后来,日本、埃及、黑西哥、新西兰、阿根廷、刚果等国也采用了立磨。现在主要的立磨有德国的LM(莱歇)磨、MPS 磨,丹麦的ATOX磨,日本的CK磨,国内的有合肥的HRM磨等。

本课题此次选用MPS磨进行设计和优化。MPS磨是鼓辊碗式磨,即磨盘是碗式的,磨辊是鼓辊轮胎形的。MPS型磨机特点如下:

磨机设有保护装置,当压力超过或低于调定范围极限值时,会自动报警并自行停磨,确保磨机安全运行。

磨机液压系统具备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功能,可提高操作上的灵活性、可靠性。

各磨辊有独立的液压加压装置,每个液压缸都配置了足够的蓄能器,保证磨机运转中辊压波动最小,使磨机运转平稳。

液压站供油系统及其压力控制均为自动的,使磨机运转平稳。

分离器采用直流电动机驱动,改变其转速即可满足不同条件下对产品细度的要求,细度调节灵活方便。

风环设计成可以调节的,改变风环截面积可以调节风环风速,以适应不同物料细度的要求。

设有液压翻辊装置,检修时磨辊能翻转至磨外,节约检修时间,减轻劳动强度。

磨辊辊套与轮毂之间以及辊轴与摇臂之间分别采用锥面结构和胀套结构连接,拆装方便。

所以此次设计采用MPS磨。

第2章MPS3150立式磨机的主要参数

2.1 MPS3150磨机主要参数

2.1.1MPS3150技术规格

1)立磨规格: φ3150mm ;

2)磨盘直径: 3150mm ;

3)磨辊直径: 2300mm ;

4)磨辊宽度: 751mm ;

5)磨辊数量: 3个;

6)磨盘转速: 25r/min ;

7)最大入磨物料尺寸: 100mm;

8)产量: 150t/h ;

9)加压液压缸: 活塞直径φ450mm ,活塞杆直径φ190mm ;

10)工作压力: 12MP ;

2.1.2钳角α的确定

为计算简便,假设被粉碎物料块是球形的,物料本身的重力与破碎力

相比可略去不计,由于在磨盘上风力对料层的影响较小,也可略去不计。

从物料块与磨辊及磨盘的接触点引切线,两条切线的夹角称钳角α,

如图2-1所示。要把直径为d 的物料块拖到磨辊下面,同时把它压碎,若

钳角α太大,就不能达到目的。

物料与磨辊的接触点产生正压力P ,P 与垂线成β角。在E-E 方向上

的力平衡是保证钳住物料的基本条件,即 11cos cos sin sin 2222f f α

α

α

α

P +P ≥P +P

(2-1)

式中 f ——钢在物料上的摩擦系数,f≈0.24;

α——引A 、B 两点切线所夹的角,即钳角;

图2-1磨辊机的钳角

P ——磨辊作用在物料上的力;

1P ——磨盘作用在物料上的反作用力。

解方程,得平盘式辊磨机钳角为

α≤2φ=27?

式中φ=摩擦角, f =tan φ。

实际采用的钳角应小于27?。对于粗料,最大允许钳角为 1604';粉磨水泥生料时,钳角在 8?-10? 之间。

本次设计取钳角为15?。

2.1.3磨辊直径与磨辊宽度的确定

磨辊直径的确定

由图 2-1 的几何关系可知

()cos()()cos OB r R r OC h R βθθ=++-+-- (2-2) 式中 R ——磨辊半径,m ;

r ——物料半径,m ;

h ——磨盘与磨辊之间的间隙,设h=kR ,其中系数k=0-0.06。 化简式(2.2)得:

d

D =0.0576-0.061

式中 d ——物料粒径,mm ;

D ——磨辊直径,mm 。

上式说明了物料粒径与磨辊直径的关系,磨辊直径大,入料粒径也可相应增大,若比值等于或超过上式中的值,则辊磨机的平稳性就差,振动和噪音也会相应增加,一般取 d≤0.05D。

应本次设计入磨的最大物料尺寸d=100mm ,所以磨辊直径的设计尺寸D=2300mm 。

磨辊宽度的确定

在磨辊对物料施加的碾压力以及磨辊直径一定的情况下,磨辊越宽,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越小。不利于粉磨物料。磨辊越窄,对物料的压强越大,碾压过的物料细粉比例越大,但碾压的物料总量少,而且磨损较大。所以选择合适的磨辊宽度对提高粉磨效率、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统计资料MPS 立式磨的各种参数之比如表2-1所示:

表2-1 MPS 立式磨各参数之比

磨别 MPS 磨辊数i

3 4 辊径R D :盘径D

0.73 0.5 辊宽B :盘径D

0.238 0.187 辊宽B :辊径R D 0.327 0.375

从前面的设计知磨辊直径R D =2300mm ,参考表2-1再考虑其他因素取辊宽B=751mm 。

2.1.4磨机的规格

辊式磨的粉磨能力由物料的易磨性、辊压和磨机规格决定。若物料相同,辊压不变且磨机通风量足以带出产品时,磨机的生产能力与磨盘直径的2.5次方成正比。

按规格计

2.5m G KD t/h (2-3)

式中 m G ——辊磨的粉磨能力,t/h ;

K ——常数,与辊磨型式、选用压力。备研磨物料性能有关

表2-2磨盘规格参数

辊磨型式

LM MPS K 参考值

9.6 6.6 D 取值

外径 中径

D ——磨盘直径,m 。 本次设计的是MPS 磨,所以有200=6.6 2.5D ,解得磨盘直径D=3.15,将磨盘直径圆整后,选取磨机规格为φ3150mm 。

2.1.5磨机的转速

磨盘的转速过低,磨机产量低,转速也不能太大,否则物料会因过大的离心力的作用而不经磨辊研磨便直接甩出磨盘,使磨机产量降低,电耗升高,合理的转速应使处于磨盘内边缘的物料能靠惯性离心力滑入磨槽内,使物料在磨盘内获得合理的接触面积承受磨辊的研磨。

如下图2-2所示,物料在转动的磨盘中受到两种力的作用,一为惯性离心力Fc ,使物料抛向磨盘的边缘;另一为物料对磨盘的摩擦力Fd ,此力阻止物料向外排出。物料在盘内B 处,在两力处于平衡时,才不会发生径向移动,以便更好的送入磨辊下面辊压。

可得: 2

min 30n m R mgf π??= ??? (2-4)

式中: m ——物料质量,kg ;

n ——磨盘理论转速,r/min;

min R ——磨盘半径,mm ;

g ——重力加速度,g=9.8m/2s ;

f ——物料摩擦系数,f =0.2~0.8。

于是有:

2min (/30)R gf n π=

对于处于磨盘边缘A 点的物料颗粒

22A A V a S =

式中: A V ——磨盘边缘A 点的速度(m/s),max (/30)A V n R π=;

max R ——磨盘半径,mm ;

图 2-2 物料受力平衡图

A a ——物料在A 点的加速度,2/m s ;

S ——物料在磨盘走过的路程,m ;

max min S R R =-

物料在两力作用下走过料床,c D F F ma -=,于是处于A 点的物料颗粒

的加速度为:

22max (/30(/)A a n R gf m s π=-

式中 max R ——磨盘半径,m ;其他同上。

通过以上各式得:

[][]2

2max max max (/30)2((/30)/(/30)n R n R gf R gf n πππ??=--?? (2-5) 从上式可求得磨盘的理论转速为:

0.5max 55.24n R -=

磨盘的实际转速则为:

0.578.12n qD -=

(2-6) 式中 D ——磨盘外径,m ;

q ——速度修正系数。

速度修正系数与磨盘半径有一定关系,见图2-3

由图2-3查得,当R=3.15m 时,q=0.73

则 0.578.12n qD -=

=32r/min

故磨机的转速n=32r/min

图2-3速度修正系数曲线图

2.1.6磨盘上料层最佳厚度设计

保持适当料层厚度是辊式磨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料层太薄,就会降低粉磨效率甚至因磨机强振而停;料层太厚,也会降低研磨效率,并易造成“饱磨”。料层厚度与辊径关系式,可以参考下式:

min )cos 1(e D h +-=β (2-7) min )317cos 1(e D h +±-= (2-8) 式中 h ——料层厚度,mm ;

D ——磨辊直径,mm ;

β——立磨磨盘上无聊的碾入角,即在碾入角范围内物料均能被碾入而不外滑。考虑到物料楔塞,会使实际碾入角增大,也为了可靠,一般取 β=17±3°;

min e ——磨辊与磨盘表面最小间距,这是为了保证在极限状态下,磨辊不会接触磨盘,从而减小磨损和功耗。

由上面计算知磨辊直径D=2300mm ,代入公式2.8可得h=90mm 。

应该指出,实际的碾入角随实际料层变化而改变,料层越厚,物料的挤压,阻滞作用,使摩擦增加,实际碾入角增加,有利于粉磨。但过厚会使物料与磨辊相对滑动量增加,磨辊起伏振动增加;反之,若物料层减薄,碾入角减少,立磨有效碾压区减小,碾压效率降低;过薄时磨辊的上下振动加剧,甚至损坏机件。为保证稳定的粉磨条件,应有稳定的最佳料层厚度。

2.1.7磨辊的辊压

立磨是借助于对料床施加高压而粉碎的。随着压力的增加,成品

但压力达到某一临界值后,粒度不再变化。

该临界值取决于物料的性质和物料粒度的大小。熟料高,石灰石

临界值高,粒度大临界值低。

立磨是多级粉碎,循环粉磨,逐步达到要求的出料粒度。因此其

力并未达到临界值,一般为10-35MPa 。根据水泥厂实际操作情况,压 压力备用系数一般取0.1-0.25。本次设计的立磨辊压定为P=12MPa 。 故粉磨压力[][]0σσ

式中:[]p σ——立磨辊粉磨物料的适宜压力,MPa ;

[]0σ——物料强度极限;

1K ——实际承压面对有效承压面的修正系数,即压力备用系数。

2.1.8磨机的功率

磨机功率主要消耗在克服磨辊与物料间的滑动和滚动以及机械传动摩擦上。

磨盘转动时克服加载物料磨阻功1P 。1P 是碾压粉碎有用功主体,与碾磨数,磨盘转速,研磨压力,磨盘公称直径,磨辊宽度有关,可用单个磨辊克服加载物料磨阻功0P 和磨辊数m 的积表示;即

01mP P = (2-9)

由于料层不均,磨辊上下起伏振动的惯性冲击附加摩擦功2P 。2P 与料层均匀性,料层厚度有关,与磨辊数关系不大,而且辊越多越平稳,振动越小,这部分功耗可用系数2K 表示;

022P K P = (2-10)

实践中,2K =0.1-0.3

立磨传动损耗能量3P

()2133P P K P += (2-11)

式中根据传动系统确定,一般取3K =0.06-0.1

立磨电机储备功4P

()2144P P K P += (2-12)

式中4K 为储备系数,取0.05-0.2,4K 值随磨机大小,负荷情况变动。一般磨小,4K 值较大;破碎粒度均齐,4K 较小。

单个磨辊碾磨时,克服物料磨阻功0P ,0P 可按下式计算

9550/)(0βf r nF P p '= (2-13)

式中 n ——转速,r/min ;

p F ——碾磨压力,N

r '——当量摩擦半径,m ;一般()()222132

31D D D D r --=', 而2/01B D D +=,2/02B D D -=

0D ——磨盘公称直径,m ;

B ——磨辊轴向宽度,m ;

()βf ——平均阻力系数,此系数与物料层,物料粒度有关,一般物

料层增加,碾入角也增加,()()μβ5.03.0-=f ;

μ——钢与物料最大静摩擦系数,μ=0.25-0.30,

将各规格立磨相应的0D ,B ,p F ,()βf 值代入上式可计算相应的0P 值

0P = 431.87KW

立磨主机功率P 的计算

()(

)043243211P K K K m P P P P P +++=+++= (2-14) 确定 m =3,2K =0.1,3K =0.06,4K =0.05,0P = 431.87KW

代入上式可计算得主机功率 P =1486KW

故可选用1600KW 电动机.

2.1.9 磨机的产量

平盘辊磨机的产量与物料层厚度、磨辊压入物料的速度和磨辊的母线长度成正比,与物料的循环次数成反比。一般按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其平均产量: 23600vL hZ Q K γ='

(2-15) 式中 Q ——辊磨机的产量,t/h ;

γ——水泥生料的容积密度,31.45/t m γ=;

v ——磨辊母线长度中点处的线速度,4.38m/s ;

2L ——磨辊母线的长度,0.703m ;

h ——物料层的厚度,0.09m ;

Z ——磨辊个数,3个;

K '——物料在磨盘内的循环次数,一般取25;

计算得Q =174t/h,符合设计要求]4[。

2.2MPS3150立式辊磨机身立柱

生产执行系统 MES

生产执行系统MES 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管理系统/生产执行系统。生产执行系统(MES)是企业信息化集成的纽带,是实施企业敏捷制造战略和实现车间生产敏捷化的基本技术手段,生产执行系统(MES)是近10年来在国际上迅速发展、面向车间层的生产管理技术与实时信息系统。MES解决方案:控制生产-实现生产的最佳化 MES分为两种情况:一方面是现场级生产自动化MES;另一方面是ERP级监督性装置管理MES。在这两种情况之间存在着一个间隙-MES就是用于灵活计划和安排制造装置资源的信息链中的决定性因素。生产执行系统MES 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快速反应、有弹性、精细化的制造业环境,帮助企业减低成本、按期交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提高服务质量。适用于不同行业(家电、汽车、半导体、通讯、IT、医药),能够对单一的大批量生产和既有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又有大批量生产的混合型制造企业提供良好的企业信息管理。目前国外知名企业应用MES系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国内许多企业也逐渐开始采用这项技术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MES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正越来越被重视。流程型生产企业行业按照MES实用模型,从基础功能着手,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功能扩充,逐步完善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从DCS到ERP的信息畅通。相信MES能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为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作出贡献。 希创造公司的 MES 解决方案可以弥补这一间隙。这些解决方案可以确保信息的统一垂直流动—这种信息流动是生产管理的基础,可防止瓶颈问题、资本密集的缓冲储存以及质量的下降。 MES与ERP之间的关系 ERP是企业资源管理平台,其重点是企业的资源,其核心思想是财务ERP最终是给企业的决策层去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的,以便更好的提供决策。 MES是一个制造管理系统,其管理对象是生产车间,其反映的是车间计划生产产品多少,实际投入多少,已经生产多少,有多少WIP,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有多少不合格等等反映制造的信息MES下还有一层执行层,多数是一下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系统,这些同MES之间在自动化程度高的企业会有双向的通讯,设备在MES 的控制下生产,MES取得加工信息。MES只适合制造业。服务业或流通业企业上信息化管理系统,一般会使用ERP而不是MES,因为MES没有管理对象。对于制造业,主要看在生产过程中,现场对产品信息的需求程度来定。譬如一个配件厂,其产品就是三个,每天每个产品的需求量变化不大,配件的无聊就是一两件,无论其规模多大,都没有必要上MES,最多用些自动识别技术加一两台电脑统计统计产量,统计统计物料就可以了。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种类多、产品的BOM复杂、加工工艺复杂、单一产品的需求变化量大,为了保障产品质量、控制产品加工进

液压缸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要求——————————————————————-1 1、目的—————————————————————————1 2、题目—————————————————————————1 二、总述————————————————————————-2 1、作者的话——————————————————————--2 2、设计提要———————————————————————3 三、各零部件的设计及验算————————————————-5 1、缸筒设计———————————————————————5 2、法兰设计———————————————————————14 3、活塞设计———————————————————————19 4、活塞杆设计——————————————————————21 5、缓冲装置和排气阀设计—————————————————26 四、外接线路和程序———————————————————-27 1、液压设配外接线路———————————————————27 2、操作板————————————————————————28 3、程序地址分配—————————————————————29 4、芯片接线图——————————————————————31 5、PLC程序指令—————————————————————-33 五、参考文献———————————————————————38

一、设计要求 1、目的 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机电控制系统的初步设计工作,并结合设计或实验研究课题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知识领域。 ②、培养学生搜集、阅读和综合分析参考资料,运用各种标准和工具书籍以及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提高计算、绘图等基本技能。 ③、培养学生掌握机电产品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进行工程师基本素质的训练。 ④、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及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2、题目 液压油缸的压力和速度控制 ①、执行元件:液压油缸; ②、传动方式:电液比例控制; ③、控制方式:单片微机控制、PLC控制; ④、控制要求:速度控制、推力控制; ⑤、主要设计参数: 油缸工作行程————600、400mm; 额定工作油压————4MP; 移动负载质量————1000、2000kg; 负载移动阻力————5000、10000N; 移动速度控制————3、6m/min。

K立磨说明书

安全须知 在没有仔细阅读并理解本手册所述的关于操作、润滑、维护或维修的内容之前, 请不要进行任何关于本产品的操作、润滑、维护或维修的作业。 在本手册中,有两种等级的警示标志:“危险”和“注意”。 危险:表示不当的操作、维护或维修可能导致的死亡或严重伤害。 注意:表示由于不当的操作、维护或者维修可能导致的轻微伤害或财 产损失。 ★如果忽视警示标志,即使是“注意”警示,也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目录 I 摘要 1、结构简述 2、主要技术参数 II.结构部件 1. 壳体部分 1) 壳体 2) 进风管 3) 喷口环及导风环 2.基础部分 1) 减速机底座 2) 摇臂轴承底座及连接梁 3) 液压缸底座 4) 电机底座 3.磨盘总成 4.磨辊总成 1) 磨辊 2) 磨辊润滑系统 5.摇臂总成 6.立磨主减速机 7.液压张紧系统 8.喷水系统 9.保护仪表 1)进油泵的启动条件 2)立磨的启动条件 3)喂料系统的启动条件 4)运行过程中停磨条件 5)报警 III. 操作、检验和维护 1. 中控操作(CCR) 1-1开磨准备 1-2开磨 1-3停磨 1-4 运行中的维护和检验

2.周期检查维护 3.调整 3-1 磨辊高低限位的调整 3-2 摇臂行程挡块位置的调整 3-3 挡料环高度的调整 3-4 运行操作参数的调整IV. 主要部件及耐磨部件的拆卸和装配 1.磨辊的更换 2.磨盘衬板的更换 3.减速机的更换 4.减速机的安装 V.附图 Fig. 1-1 总装图1/2 Fig. 1-2 总装图2/2 Fig. 2-1 壳体装配图01 Fig. 2-2 壳体装配图02 Fig. 3 底座装配图 Fig. 4 磨盘装配图 Fig. 5 磨辊装配图 Fig. 6 摇臂装配图 Fig. 7 磨辊润滑油站原理图 Fig. 8 液压站原理图 Fig. 9 主减速机油站原理图 Fig. 10 磨辊空气密封原理图 Fig. 11 喷水系统原理图 Fig. 12 摇臂连接销拔出装置 Fig. 13 翻转液压缸固定装置 Fig. 14 磨辊检修手册 Fig. 15 辊皮的吊装 Fig. 16 锥环拆卸手册 Fig. 17 磨盘衬板定位装置的拆卸手册Fig. 18 磨盘支撑 Fig. 19 轴承端盖 Fig. 20 辊皮测量装置 Fig. 21 磨盘衬板测量装置 Fig. 22 磨辊高度探测开关座

液压缸全套图纸说明书范本

液压缸全套图纸说 明书

绪论——————————————第3页 第1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第4页 1.1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第4页 1.2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第4页 1.3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第6页 第2 章液压传动系统的执行元件 ——液压缸——————————第8页 2.1 液压缸的类型特点及结构形式——————第8页 2.2 液压缸的组成——————————第11页 第3章 D G型车辆用液压缸的设计——————第19页 3.1 简介—————————————第19页 3.2 DG型液压缸的设计----------- —————第20页 第4章液压缸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第27页总结——————————————第29 页

绪论 第一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 1.1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液压传动系统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液压泵其功能是将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为系统提供动力。 〈2〉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它们的功能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以带动负载进行直线运动或者旋转运动。 〈3〉控制元件——压力、流量和方向控制阀。它们的作用是控制和调节系统中液体的动力、流量和流动方向,以保证执行元件达到所要求的输出力(或力矩)、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4〉辅助元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辅助装置。包括管道、管接头、油箱过滤器和指示仪表等。 〈5〉工作介质---工作介质即传动液体,一般称液压油。液压系统就是经过工作介质实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 1.2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上海OrBit-MES智能制造执行系统

MES系统在国际上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MES系统软件产品和完善的MES系统解决方案,出现了一批以MES系统为核心产品的工业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公司,且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焦点已经转向MES系统,并且在为MES系统的标准化努力。 上海,在}这座繁华的都市,人们的脚步难免匆匆,但是其实有很多人想让自己的脚步能够慢下来,能够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MES系统的关注无意是一个好的选择。 大家还在为如果和选择MES系统而绞尽脑汁吗?各位还在网上搜寻相关信息吗?别麻烦了,就让小编为大家一网打尽吧! 制造企业迫切需要MES系统 当前,随着工业4.0、先进制造概念的深入人心,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全球制造业都在不断探索新的突破发展瓶颈的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机遇。在这之中,MES系统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助推器,将大幅度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可以说制造企业迫切需要MES系统。 “并非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企业必须提升执行力才能超越更快的竞争者。”——Henry 在复杂市场环境下依然能保障产品交付能力的企业备受客户的青睐,成为e时代的“快鱼”, 相反,制造执行力度很弱反应迟钝的企业则很容易被“快鱼”所食,OrBit-MES为中国制造企业提供了一套可度量并提升其执行力的系统,让企业迅速成长为“快鱼”。 OrBit-MES系统功能 OrBit-MES系统即制造执行系统,是企业信息集成的纽带,企业实施敏捷制造战略,实现车间生产敏捷化的基本手段,可对企业生产进行追溯、跟踪和控制。 OrBit-MES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包括制造数据管理、计划排程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心/设备管理、工具工装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项目看板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底层数据集成分析、上层数据集成分解等管理模块,为企业打造一个扎实、可靠、全面、可行的制造协同管理平台,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信息化。 OrBit-MES系统架构

立磨调试说明书DOC.doc

某3200吨/天熟料生产线原料磨及废气处理调试说明书 本操作说明书的内容,仅限于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及工艺操作的基本事项。为了保证顺利生产,提高设备的运转率,操作人员在必须掌握操作说明书内容的基础上,应了解每台设备的性能及其正确使用,以便在实际操作中解决出现的各类问题。 编制本操作说明书的基本依据是各类设计文件,同时结合以往生产调试中的经验。部分生产参数需等试生产时,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确定。在生产中,已确定的部分内容可能需要修正。厂方的有关人员对本操作说明书内容有疑问时,请与我院派驻现场调试人员进行协商解决。为了更好地了解主要设备的原理、性能与操作方法,请参考有关的单机说明书。 由于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资料中不妥、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望批评指正。 第二章工艺设备及工艺流程介绍 本章叙述的内容:介绍原料调配站、原料粉磨、废气处理部分的工艺设备及工艺流程,设备的详细情况请参阅各单机设备的说明书,该部分的流程详见所附的工艺流程图。 一、工艺设备简介

二、工艺流程介绍 来自石灰石预均化库的石灰石经胶带输送机送至原料调配站的石灰石库。

辅助原料包括粘土、石英岩、硫酸渣。辅助原料和原煤共同设置一个堆棚,堆棚内设有粘土破碎机,破碎后的粘土由胶带输送机送至粘土预均化库,再由胶带输送机送至原料调配站的粘土库。石英岩及硫酸渣由经卸车坑由胶带输送机分别送至原料调配站的砂石英岩库和硫酸渣库。 原料调配站各库下均设有定量给料机,粘土库下另设有板式给料机卸料。在定量给料机的计量下实现各种物料的定量喂料,配好的混合料经除铁装置和金属探测器除铁探测后,由胶带输送机送入生料磨。 原料磨采用辊式磨,当入磨物料粒度≤80 mm,入磨水份≤3.5 %,出磨生料细度为80μm筛筛余12%,水份为0.5 %时,磨系统产量为250 t/h。 原料在磨内进行粉磨、烘干后,经选粉机分选,粗粉返回磨盘重新粉磨,合格成品随出磨气流至旋风筒收集。旋风筒收集下来的成品经空气输送斜槽、斗式提升机入生料库储存、均化。出旋风筒的气体经循环风机,一部分气体作为循环风入磨,其余气体则通过窑尾袋收尘器净化后,经窑尾废气排风机和烟囱排入大气。窑尾袋收尘器收下的粉尘经链式输送机输送,汇同增湿塔收下的粉尘经斗式提升机送入窑灰仓。仓内由开式斜槽助流,仓下由回转卸料器卸料,与出磨生料一起经空气输送斜槽、斗式提升机入生料均化库。 当原料磨正常生产时,来自窑系统的废气经窑尾高温风机、增湿塔后,进入原料磨作为烘干热源。从原料磨排出的废气由循环风机送入废气处理系统。当原料磨运行初期窑尾无高温废气则利用原料磨热风炉为生料烘干提供热源。 原料粉磨系统设有半自动取样装置,试样经过X-荧光分析仪检测,用分析结果调整各种原料的配合比例,保证出磨生料化学成分的合格与稳定。 为均化与储存生料,设有一座设置一座Φ15×47 m的生料均化库,库有效储量为6400 t,储存期为1.4 d。均化库底部为锥体,出库生料经库底多点流量控制阀、空气输送斜槽送至带有荷重传感器的生料搅拌仓。仓下设有两套流量控制阀,喂料仓下流量控制阀根据入窑生料量调节。生料经固体流量计计量后由空气输送斜槽及斗式提升机送入窑尾预热器二级至一级旋风筒的上升管道。 第三章自动调节回路 一.磨机出口气体温度的自动控制 通过调节冷风阀门开度,调节入磨风温,稳定磨机出口气体温度。

液压缸全套图纸说明书要点

绪论——————————————第3页第1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第4页 1.1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第4页 1.2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第4页 1.3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第6页第2 章液压传动系统的执行元件 ——液压缸——————————第8页 2.1 液压缸的类型特点及结构形式——————第8页 2.2 液压缸的组成——————————第11页第3章 D G型车辆用液压缸的设计——————第19页 3.1 简介—————————————第19页 3.2 DG型液压缸的设计----------- —————第20页第4章液压缸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第27页总结——————————————第29 页

绪论 第一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 1.1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液压传动系统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液压泵其功能是将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为系统提供动力。 〈2〉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它们的功能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以带动负载进行直线运动或者旋转运动。 〈3〉控制元件——压力、流量和方向控制阀。它们的作用是控制和调节系统中液体的动力、流量和流动方向,以保证执行元件达到所要求的输出力(或力矩)、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4〉辅助元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辅助装置。包括管道、管接头、油箱过滤器和指示仪表等。 〈5〉工作介质---工作介质即传动液体,通常称液压油。液压系统就是通过工作介质实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

1.2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优点: 〈1〉体积小、重量轻,单位重量输出的功率大(一般可达32M P a,个别场合更高)。 〈2〉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 〈3〉操纵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特别是和电气控制联合使用时,易于实现复 杂的自动工作循环。 〈4〉惯性小、响应速度快,起动、制动和换向迅速。(液压马达起动只需0.1s)〈5〉易于实现过载保护,安全性好;采用矿物油作为工作介质,自润滑性好。 〈6〉液压元件易于实现系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 缺点: 〈1〉由于液压传动系统中存在的泄漏和油液的压缩性,影响了传动的准确性,不易 实现定比传动。 〈2〉不适应在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的场合工作。 〈3〉由于受液体流动阻力和泄漏的影响,液压传动的效率还不是很高,不易远距 离传动。

液压缸设计说明书

1 设计课题 1.1设计要求 设计一台铣削专用机床液压系统用液压缸,要求液压系统完成的工作循环是:工件夹紧→工作台快进→工作台工进→工作台快退→工件松开。 1.2原始数据 运动部件的重力为25000N,快进、快退速度为5m/min,工进速度为100~1200mm/min,最大行程为400mm,其中工进行程为180mm,最大切削力为20000N,采用平面导轨,夹紧缸的行程为20mm,夹紧力为30000N,夹紧时间为1s。

2 液压系统的发展概况 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附件)和液压油。 由于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了高技术成果,如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磨擦磨损技术、可靠性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质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尽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 液压系统在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及反转换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损耗,主要反映在系统的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上。如果全部压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将使能量转换过程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为减少压力能的损失,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减少元件和系统的内部压力损失,以减少功率损失。主要表现在改进元件内部流道的压力损失,采用集成化回路和铸造流道,可减少管道损失,同时还可减少漏油损失。减少或消除系统的节流损失,尽量减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避免采用节流系统来调节流量和压力。采用静压技术,新型密封材料,减少磨擦损失。发展小型化、轻量化、复合化、广泛发展通径电磁阀以及低功率电磁阀。改善液压系统性能,采用负荷传感系统,二次调节系统和采用蓄能器回路。为及时维护液压系统,防止污染对系统寿命和可靠性造成影响,必须发展新的污染检测方法,对污染进行在线测量,要及时调整,不允许滞后,以免由于处理不及时而造成损失。 液压系统维护已从过去简单的故障拆修,发展到故障预测,即发现故障苗头时,预先进行维修,清除故障隐患,避免设备恶性事故的发展。 要实现主动维护技术必须要加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当前,凭有经验的维修技术人员的感宫和经验,通过看、听、触、测等判断找故障已不适于现代工业向大型化、连续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必须使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现代化,加强专家系统的研究,要总结专家的知识,建立完整的、具有学习功能的专家知识库,并利用计算机根据输入的现象和知识库中知识,用推理机中存在的推理方法,推算出引出故障的原因,提高维修方案和预防措施。要进一步引发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通用工具软件,对于不同的液压系统只需修改和增减少量的规则。 另外,还应开发液压系统自补偿系统,包括自调整、自润滑、自校正,在故障发生之前,进市补偿,这是液压行业努力的方向。 电子技术和液压传动技术相结合,使传统的液压传协与控制技术增加了活力,扩大了应用领域。实现机电一体化可以提高工作可靠性,实现液压系统柔性化、智能化,改变液压系统效率低,漏油、维修性差等缺点,充分发挥液压传动出力大、贯性小、响应快等优点,其主要发展动向如下:[1]

制造执行系统(mes)应用案例

直击现场,通过案例故事看MES效果 声明:出于用户保密原因,案例故事都不具体指明公司!! 案例故事一 标题:MES帮助制造企业优化生产能力,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某汽车零配件厂是中日美合资企业,美方是全球500强企业,中方是国内排行第二的大公司,而日方企业一向以严谨及精益管理而闻名;公司主要为东风、日产、本田等公司提供配件,在广东、江苏、湖北、长春等地都有生产基地。 在广州花都区其生产厂房位于汽车工业园区,与订单客户的距离非常近,因此工厂不设仓库,产品生产完成后直接发往客户装备车间,因此对货品能否及时交货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在没有实施MES系统之前,公司完全按照定单及其顺序生产,当天交多少货就生产多少,并且,使用电脑表格、纸张等不同介质来记录生产数据,生产节拍也是靠经验控制,这样被动性生产模式造成资源的浪费、生产的不确定性与不连续性,生产数据查询繁琐且统计困难,产品不能进行有效的追溯,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不能准时交货,引起客户的不满和以分钟计的巨额罚款。 公司决定建设MES制造执行系统,实现精细生产,以应对上述挑战。于2007年初成立MES 建设小组,由公司领导挂帅,专家、管理和生产等部门人员组成,挑选MES生产厂家。 总部调来的信息部丁经理对MES非常熟悉,曾经参与过美国投资公司工厂的mes实施,对MES建设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因此对于MES厂商来说是一个很大挑战。公司选择MES 系统首先需要考虑有没有为国际制造企业服务MES系统的经验,其次要充分考虑对国内汽配行业理解力,而保证mes成功最关键在于实施,因此对实施人员考察也是重中之重。公司先后派遣人员深入调查公司情况及客户案例。 经过多轮评比,最终MF-MES获得最高评分,成功入选。 在实施过程当中,由于该厂使用了大量国际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而且部分高智能设备在国内从没有整合到其它软件企业当中,能否成功实施被自动化设备提供商高度怀疑。经过万友软件开发人员集中研究,终于顺利上线,并对该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Mes成功后,公司领导说:选择万友MES,看样子我们完全选对了。 该公司负责本系统的IT主管古先生曾经在会议上总结MF-MES给公司带来的利益: 1、解决管理人员需要经常跑上跑下的问题。 2、准时定点定量交货。 3、整合众多自动化设备,使各种生产信息无孤岛。 4、优化了生产流程,每个工序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得到了精准优化。 5、从总体来说,设备得到更加合理利用,人员得到更加合理的安排和绩效考核,大大提高了工作生产效率。 美国方投资公司中华区IT戴经理如是评价:你们的系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大量的利益,并且在中国区建立了标杆作用,希望你们的努力将在我们整个中国区的公司中开花结果,你们一流的服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立磨操作规程

2800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立磨系统中控操作规程[复制链接] 马门溪龙 超级版主 细节决定成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17 小时前 签到天数: 29 天 [LV.4]偶尔看看 III 贡献值 966 点 金钱 11543 水泥币 威望 613 点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17039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13:59:22 |只看该作者|倒序 浏览 一、目的 本规程旨在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点,统一操作思想, 生产合格生料,力求达到优质、稳定、高产、低耗的目的。 二、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MLS3626立磨系统中控操作,即从配料库底至生 料库顶和窑尾废气处理的所有设备。 三、指导思想 1.树立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观念,达到连续、稳定生产; 2.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精心操作、杜绝违章; 3.制定MLS3626磨机最佳操作参数,做到优质、稳定、高产、 低耗,努力做到系统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生料库料位,实 现安全、文明生产。 四、工艺流程简介 生料粉磨系统是从原料调配库底到生料成品输送、入库和增湿 塔到尾排的窑尾废气排放的整个过程。 1.原料调配设有五个配料库,储存石灰石、砂岩、铁粉和粉 煤灰,另一库备用。粉煤灰由气力泵输送进库,石灰石经石灰 石取料机取料后,通过胶带送入石灰石库,每个库下均设有原 料计量喂料装置,供原料磨喂料。四种原料经调配库下的定量 给料机计量后,由入胶带输送机输送至原料磨粉磨。 2.原料粉磨采用MLS3626立磨,入磨的物料在磨内经过烘干 和研磨,研磨后的物料被来自窑尾(或热风炉提供)的热风分 级后,进入选粉机内筛选,粗颗粒重新进入磨粉磨,合格细粉 经旋风筒收集,由空气斜槽送至生料库提升机。从旋风筒排出 的废气,经循环风机后,一部分作为循环风补充选粉机的工作 风量,剩余部分送至窑尾袋收尘器处理后排入大气。 当原料磨运行时,从预热器排出的废气经增湿塔引至原料磨, 剩余部分进入窑尾袋收尘器处理,再排入大气。当磨机不运行 时,窑尾废气经增湿塔喷水降至200℃后,直接进入窑尾袋收 尘器处理,再排入大气。 窑尾袋收尘器与增湿塔收集的窑灰,经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 机送至生料输送系统,与生料混合后送入生料均化库。当增湿 塔收集的粉尘水分过大时,增湿塔下的螺旋输送机反转,将收 集的湿窑灰排出系统。 3.出库生料经库底的卸料口卸至生料计量仓,生料计量仓带 有荷重传感器、充气装置,仓下设有流量控制阀和流量计,经 计量后的生料经过空气输送斜槽、提升机喂入窑尾预热系统。

液压缸全套图纸说明书-★★

液压缸全套图纸说明书-★★

绪论——————————————第3页第1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第4页 1.1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第4页 1.2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第4页 1.3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第6页第2 章液压传动系统的执行元件 ——液压缸——————————第8页 2.1 液压缸的类型特点及结构形式——————第8页 2.2 液压缸的组成——————————第11页第3章 D G型车辆用液压缸的设计——————第19页 3.1 简介—————————————第19页 3.2 DG型液压缸的设计----------- —————第20页第4章液压缸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第27页总结——————————————第29 页

绪论 第一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 1.1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液压传动系统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液压泵其功能是将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为系统提供动力。 〈2〉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它们的功能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以带动负载进行直线运动或者旋转运动。 〈3〉控制元件——压力、流量和方向控制阀。它们的作用是控制和调节系统中液体的动力、流量和流动方向,以保证执行元件达到所要求的输出力(或力矩)、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4〉辅助元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辅助装置。包括管道、管接头、油箱过滤器和指示仪表等。 〈5〉工作介质---工作介质即传动液体,通常称液压油。液压系统就是通过工作介质实现运

动和动力传递的。 1.2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优点: 〈1〉体积小、重量轻,单位重量输出的功率大(一般可达32M P a,个别场合更高)。 〈2〉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 〈3〉操纵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特别是和电气控制联合使用时,易于实现复 杂的自动工作循环。 〈4〉惯性小、响应速度快,起动、制动 和换向迅速。(液压马达起动只需 0.1s) 〈5〉易于实现过载保护,安全性好;采 用矿物油作为工作介质,自润滑 性好。 〈6〉液压元件易于实现系列化标准化 和通用化。 缺点: 〈1〉由于液压传动系统中存在的泄漏和油液的压缩性,影响了传动的准确性,不易 实现定比传动。 〈2〉不适应在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的场合工作。

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

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建设方案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受全国经济下行及房地产低迷的影响,全国家具产大于销,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南康当地实木家具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家具企业急需通过借助信息化手段为转型升级谋突围;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家具企业在对家具生产过程的监控非常薄弱,例如生产部件加工进度、每日加工数量、每批生产的良品率等都无法生成相应报表,导致企业在材料成本核算、工人工资计算、产品质量追溯、生产工艺等方面无法做到精细化与提升。因此,家具企业需要通过将产品生产过程数据化,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生成各种统计报表,便于企业主对各工序和各个部件的材料利用率、产品合格率、工人工作效率等进行分析,从而改善企业管理,提升生产工艺与品质量,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 二、需求分析 围绕企业生产管理业务,目前主要有以下需求: (1)对采购计划与原材料出入库的精益化管理。 采购人员不能实时、快速掌握库存情况,原料采购前经常需要进行盘点库存,中间耗费了采购人员大量时间精力,需要通过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对原料的出入库进行及时记录,以便于自动生成库存报表,直观展示库存情况。 (2)对产品BOM清单的管理。

产品种类比较多,各个产品的BOM清单没有形成电子的统一管理,查找比较麻烦。 (3)对生产进度的实时跟踪管理。 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的生产情况包括生 产数量、产品良品率、操作人、单件成本,并且需要能快速自动汇总统计,避免占用专人花费大量精力在生产过程的盘点统计上。 (4)对库存跟踪的管理。 需要对原料库存、半成品库存、成品库存的使用情况进行快速盘点,帮助仓库管理人员减轻盘点工作量。 三、实施目标 通过建设生产制造执行MES系统,并通过业务管理流程的梳理,实现采购、生产、库存三大业务的一体化应用,实现部门业务数据互通,提高各个环节工作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成本,降低企业管理费用。具体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规范原材料采购与出入库流程,对采购的原料库存动态跟踪。 2.规范管理产品BOM清单及工艺工序,并进行统一归档管理。 3.加强产品生产过程实时把控,并提供车间生产看板。实现对产品生产进度、生产质量、计划与实际差异、工位工序的全方位监管。 4.加强库存管理,盘活企业流动资金,最大化降低库存。 5.生产数据多维度统计分析,自动形成各类业务报表。 四、建设内容 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总体围绕生产全过程业务流程,从采购、

史密斯ATOX立磨机械安装操作说明书

编号xxxxx-xx Atox型生料磨机机械说明书 工艺安装、操作及维护 丹麦.史密斯公司 北京代表处 特别提醒 本说明书仅为Atox型生料磨的通用性操作原理提供中文的指导,即参考性中译本。 凡涉及调节控制的各项具体参数值,各位客户必需参照史密斯公司提供给各该客户的英文说明书中所列举的数据执行。 因为每一位客户的各项数据是不尽相同的,即使是Atox型磨机的规格相同,但各客户之间各项数据也会有所差异,必需以各自专用!的英文说明书为准。务请特别注意,以免有误!.

原料磨车间工艺说明 中国x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参考下列手册: 机械说明书 “安装、操作及维护”34151 流程图V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页码: 1.工厂说明1 2.工艺说明2 3.控制系统和控制回路3 4.粉磨设备的起动4 5.粉磨设备的停车7 6.磨机操作7 7.操作数字、警报和控制模式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工厂说明 1.1 原料磨车间 工厂:中国xx

车间:原料磨 原料磨车间的平面布置见流程图。 主机数据.2 1原料磨车间包括下列主机:Atox 立式磨-LVT RAR—-高效选粉机 供货)喂料系统(非FLS- 供货)用于磨和窑的联合除尘器(非FLS- 2002kW,固定转速。磨机风机(非FLS供货),要求电机的轴功率-FLS供货)-磨料外循环系统(非FLS供货)-成品输送(非33~100%。,要求电机最小轴功率489kW,调节范围-除尘风机(非FLS供货) 性能.3 1。90μ筛余8%原料磨设计能力为260 t/h,细度为2%>113 和,最大喂料粒度相 应为0%>131mm,出磨水分设计是基于入磨原料水分%% mm 工艺说明2. 喂料系统.21 原料从储库输送至各自的喂料仓。计量喂料器按要求比例将各种原料从喂料仓卸出,各原料比 例由总的喂料设定值控制。根据设定值,配比控制器使各成分间的比例保持恒定。喂料经喂料输送系统送至磨机入口。为了防止金属物件随喂料进入磨机,喂料输送系统配备有磁铁分离器,安装在最后的一台金属探测器安装在混合料皮带输送机混合料皮带输送机端头的皮带输送机上

液压缸设计说明书

佳木斯大學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 说明书 题目单杆活塞式液压缸的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师)组员曾瑶瑶、王健跃、杨兰、沈宜斌 指导教师臧克江 完成日期2016年6月 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目录 设计要求............................................................................................................................ II 第1章缸的设计. (1) 1.1 液压缸类型和结构型式的确定 (1) 1.1.1结构类型 (1) 1.1.2局部结构及选材初选 (1) 1.2液压缸主要尺寸的确定 (2) 1.2.1 液压缸筒的内径D的确定 (2) 1.2.2 活塞杆直径d的确定 (3) 1.2.3 缸筒长度l的确定(如图1-3) (3) 1.2.4 导向套的设计 (4) 1.3活塞及活塞杆处密封圈的选用 (4) 1.4缓冲装置设计计算 (5) 第2章强度和稳定性计算 (7) 2.1缸筒壁厚和外径计算 (7) 2.2缸底厚度计算 (7) 2.3 活塞杆强度计算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设计要求 设计单杆活塞式液压缸;系统压力:10MPa;系统流量:100L/min;液压缸行程:450mm;速度:30mm/s;液压缸输出力:5000N;油口尺寸:M24*1.5,且两油口尽可能在缸筒的缸底侧;液压缸与外界联接方式缸底固定,活塞杆为耳环联接。

第1章缸的设计 1.1 液压缸类型和结构型式的确定 1.1.1结构类型 1、采用单作用单杆活塞缸; 2、液压缸的安装形式采用轴线固定类中的头部内法兰式安装在机器上。法兰设置在活塞杆端的缸头上,内侧面与机械安装面贴紧,这叫头部内法兰式。液压缸工作时,安装螺栓受力不大,主要靠安装支承面承受,所以法兰直径较小,结构较紧凑【1】。这种安装形式在固定安装形式中应用得最多。而且压力机的工作时的作用力是推力,则采用图1-1的安装形式。 图1-1安装形式 1.1.2局部结构及选材初选 1、缸筒的材料采用45号无缝钢管(如图1-2);

立磨加压系统使用说明

立磨加压系统使用说明书

用户手册前言 本手册是用来让用户熟悉立磨液压系统并正确的使用该系统。 如从事以下作业的人员:现场电气操作人员,液压站维护人员及现场调试人员需仔细阅读。对于使用本设备的人员,在其运行相关作业前,该液压系统的用户必须告知其本手册的内容,特别是安全说明。包括有关本元件/液压系统安全、正确和经济运行的重要信息。仔细阅读这些内容将有助于避免危险的发生。降低维修成本并缩短检修所造成的停工期。提高元件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说明 LMJ-11Y型液压站是为实现液压弹簧作用的机械提供稳定、可靠的压力。该系统采用间歇工作制。 LMJ-11Y型液压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加压液压站、润滑液压站和锁风液压站 一立磨加压液压站 1.1主要技术参数 系统额定压力:16MPA 额定流量:67L/min 电机功率:22WK/1460rpm/380V/60Hz 电磁铁电压:AC220V 介质清洁度:NAS 9级 适用介质:抗磨液压油VG46 1.2工作原理 LMJ-11Y型立磨加压液压站有油箱、高压油泵装置、油路控制块、蓄能器装置、过滤器、仪表装置、管道、阀门等组成。为整体式小型液压站。 本LMJ-11Y型立磨加压液压站工作时,油液由高压泵(12.1)从油箱(5.1)吸出,经高压油滤器(16.1)过滤,当没有电磁阀打开时,当压力超过16MPA时压力有起保护作用的16MPA的溢流阀(25.2)泄掉。 1.过滤时:Y3打开,油经16MPA的溢流阀和7.1处的单向阀回油箱,起到过滤作用。 2.抬辊时:Y1得电(P通B),油油单向阀24.1和截止阀29.2去无杆腔,同时有杆腔的油 经Y4,Y5得电,回油箱。 当抬辊完成停后若保不了压,通常情况下是阀卡造成的。首先检查截止阀是否为关闭状态,检查电磁阀得电情况是否正确。再检查Y6,Y7,是否卡死,清洗电磁阀,后在检查单向阀22.2是否卡死,能否正常复位,清洗。(若停后电机反转基本上可确定为单向阀卡),若抬辊没压力,看泵出口是否有压力,如没压力说明溢流阀或Y6Y7或26.2不正常,若有压说明Y1没打开。 3.落辊加压时:Y2,Y6,Y7打开。Y2(P通A)打开油有22.1和29.1进入油缸有肝腔(油 缸上端)压力增加,同时Y6,Y7打开无杆腔的压力经Y6Y7泄入油箱。 若加压过程加不上压首先检查26.1是否关闭,电磁阀得电情况是否正确。若保不了压检查22.1,Y4,Y5是否卡,26.1是否打开。 SP1,SP2为压力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当压力传感器SP1检测到有杆腔压力相对较高时,电磁阀Y4,Y5得电泄压,当压力传感器SP1检测到有杆腔压力相对较低时,高压泵(12.1)启动,电磁阀Y2,得电开始向相应的蓄能器供高压油。传感器SP2工作情况与SP1相同.

生产管理系统(MES)

制造业车间生产管理系统(M E S)及其典型结构 【摘要】生产执行管理系统(MES)是企业CIMS信息集成的纽带,是实施企业敏捷制造战略和实现车间生产敏捷化的基本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MES生产管理系统的概念、功能模型,以及MES与ERP及现场自动化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描述了MES系统的典型结构。 1、概述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占据中心地位。伴随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如何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信息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纵观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现状,建设的重点普遍放在ERP管理系统和现场自动化系统(Shop Floor Control System, SFC)两个方面。但是,由于产品行销在这一、二十年间从生产导向快速地演变成市场导向、竞争导向,因而也对制造企业生产现场的管理和组织提出了挑战,仅仅依靠ERP和现场自动化系统往往无法应付这新的局面。 工厂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 ution System, MES)恰好能填补这一空白。工厂制造执行系统MES是近10年来在国际上迅速发展、面向车间层的生产管理技术与实时信息系统。MES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快速反应、有弹性、精细化的制造业环境,帮助企业减低成本、按期交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提高服务质量。适用于不同行业(家电、汽车、半导体、通讯、IT、医药),能够对单一的大批量生产和既有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又有大批量生产的混合型制造企业提供良好的企业信息管理。目前国外知名企业应用MES系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国内许多企业也逐渐开始采用这项技术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企业计划层与过程控制层之间的信息“断层”问题 我国制造业多年来采用的传统生产过程的特点是“由上而下”按计划生产。简单的说是从计划层到生产控制层:企业根据订单或市场等情况制定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到达生产现场—组织生产—产品派送。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也大都放在计划层,以进行生产规划管理及一般事务

液压缸使用说明书 (11233)

液压缸使用说明书 一、液压缸的使用与维护 1、液压缸正常工作油温在-20℃~+80℃范围内,不能超出此范围。 2、为了保证液压缸的寿命,使用介质中不得混有杂质、脏物, 以免划伤缸筒内壁,使密封件损伤,引起内外泄漏。(普通液压缸油液清洁度要求控制在NAS8级以内;带伺服阀液压缸要求控制在NAS6级以内。) 3、液压缸安装时要保证活塞杆顶端的连接方向与缸头、耳环(或 中间铰轴)的方向一致,并保证整个活塞杆在进退过程中的直线度, 防止出现刚性干涉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4、液压缸安装完毕,在运行试车前,应对耳环、中间铰轴等有 相对活动部位进行加油润滑。 5、液压缸在工作之前必须用低压进行数次往复运动,交替松开 两端接头或放气阀,排净缸内的气体后方可进行正常工作。 6、当液压缸出现漏油等故障需拆卸维修时,应用液压力使活塞 位移至任一始末位置,拆卸中严禁硬性敲打以及出现突然掉落等现象。 7、在拆卸之前,应使系统卸荷,回路压力为零,松开油口配管 后将油口用油塞堵住。 8、液压缸各零部件拆卸后组装时,必须用煤油清洗干净,涂润 滑油,并严防损坏密封件。

二、液压缸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三、液压缸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处理意见 1、在风雨环境中,液压缸表面涂好防锈油漆。 2、在高温下作业,应在液压缸周围设防护装置,如石棉板等。 3、在尘土较大环境下作业,机构应考虑附加防尘罩等。 四、液压缸带有磁致位移传感器,发货时为避免贵重物品损坏,必须分开包装。安装时只要将磁致位移传感器,拧入缸筒底部螺孔中,并注意密封用的O型圈不要损坏,然后安装好防护罩。 五、设备成套厂注意事项 1、加强现场待安装液压缸的活塞杆及安装配合部位防护。 2、采用安全,平稳的方式吊装液压缸(并确保液压缸油口堵头密 封良好,避免活塞杆在吊运过程中运动受损)。 3、在对液压缸安装位置调整时,尽量避免直接敲击液压缸(避免 缸体或活塞杆受损)。

立磨操作规程 (1)

立磨操作规程 1、开车前的准备 (1)、首先检查磨机各转动部件能否正常运转;各润滑点是否已注入适量的润滑油(如上所述)。 (2)、其次调整限位装置使磨盘与磨辊的间隙为5~10毫米(应转动磨盘来检查)。 (3)、最后对蓄能器充气,其压力大小应为主油缸工作压力的60~70%。将液压系统置于工作状态。 2、开车顺序: 启动:开启稀油站油泵(油压0.25Mpa时间5~10分钟)→开启液压站油泵→开分离器调至工作转速→开启风机→开启换向阀→抬磨辊(高度约10-30mm)→开启主电机→下料(先开星型卸料器,后开皮带秤)→落辊加压,停机顺序正好与开机顺序相反。 3、磨机的操作及其说明 磨机按开车顺序启动后,物料以设定值喂入,操作液压系统落下磨辊,开启液压站油泵电机,调整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使系统达到平衡,同时应调节分离器转子转速,使产品的细度满足要求(具体方法是先将分离器调至较高转速,根据产品取样分析结果来调节转子转速,得到所需细度)。目前选粉机电机调到25HZ,转子转速215r/min,煤粉细度达到200目90%以上通过率;如果选粉机选粉机电机调到30HZ转子转速260r/min,煤粉细度达到200目94%以上通过率;选粉机电机在25HZ-30HZ之间调整,煤粉细度即可满足要求。 在上述操作时,应注意磨机主电机电流的变化;主减速机轴瓦及磨辊轴承温度的变化,在磨机正常运转时主减速机轴瓦温度应在70℃以下,磨辊轴承温度应在100℃以下。同时还应仔细观察磨机有无异常声响或现象发生,如有应及时排除,必要时应停机处理,处理完毕后再按开机顺序重新启动磨机。 操作中还应根据物料的水份,调节进出磨气体的温度,物料的水份越大,进出磨气体的温度也应越高,但进磨气体的温度最高不得超过300℃。 磨机喂料量的多少,粉磨压力的大小,?磨内通风量的多少及分离器转速的高低等因素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也直接影响磨机的生产能力,只有它们之间处于最佳配合状态时,磨机的技术性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所以,磨机必须经过调试,对各因素进行调整,才能找到最佳配合,才能使磨机充分发挥电耗低、产量高的特性。 磨机自试运转到正常生产前,其喂料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相应各量也应随之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