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论文生活中的摩擦力论文

物理论文生活中的摩擦力论文

物理论文生活中的摩擦力论文
物理论文生活中的摩擦力论文

物理科技小论文

——生活中的摩擦力

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叫摩擦力。列如:日常生活中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是靠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向前行进的,滑擦面常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几种。

我们知道踢出去的足球会慢慢停下来,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木匠在把木板磨光滑的工作中,是用砂纸在木板上靠砂纸和木板产生摩擦力将木板打磨平滑的;汽车发动机发电;人们洗手时双手摩擦把手上的灰尘洗掉;洗衣机洗衣时转动使衣服和水产生摩擦;用板擦擦黑板都会产生摩擦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物体互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都会产生摩擦力。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一样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常识,当自行车车胎气不足时候,骑起来更费力一些。

2、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有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如何增大摩擦力和减少摩擦力?

1、物体的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比如鞋底和轮胎的花纹。汽车在路面行驶,轮胎与粗糙的地面接

触,这样摩擦力就能增大。汽车行驶在雪水的路面,摩擦力就会减小。所以雨、雪天就要注意安全。

2、减小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风扇转轴要做得很光滑。钟表加油可以减小摩擦力,使走时更准确。滑冰场上,工作人员经常打扫冰面使它平整,可减小摩擦,加快滑冰的速度

通过以上的学习观察总结出,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两物体和表面的粗糙程度。

【四年级作文】神奇的摩擦力

【四年级作文】神奇的摩擦力 两本书可以干什么呢?翻、看、读、写?不对,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要和我的组 员一起用两本书来做一个十分有趣的科学实验。 实验开始了,我和组员黄张骁互相配合,将两本书一页一页地相互穿插重叠在一起, 插的时候,我和黄张骁小心翼翼地把书页紧凑地插在一起。老师这是要我们干什么呢?我 疑惑的看向黄张骁,而他也耸了耸肩,无奈地对我说:“你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接着,我和黄张骁接到命令,我们俩各拉着两本书的一端,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向两边拉,十秒过去了,二十秒过去了……只见我和黄张骁把脸涨得通红,紧紧地咬着牙、咧着嘴,不停地发出“依依呀呀”的声音,可两本书就像被胶水粘在一起一样,怎么也拉不开,旁边的同学哈哈大笑,我们已经使出了吃奶的劲儿,但书还是纹丝不动。我们对书毫无办法,只得将它放在桌子上,我和黄张骁看着那两本像两条蛇一样缠在一起的书,叹了一口气。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突然我灵机一动,赶紧对黄张骁说:“拉的不行,那我们就来抖的吧。”我们便开始 使劲抖啊、扭啊,书还是无动于衷,黄张骁埋怨地看着我说:“这就是你出的好主意?” 我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又把书拿起来说;“唉,只好一页一页地翻开了。”说完, 我们便麻利地把书翻起并分开,“嘀”秒表的声音响起了,我们一看,居然用了十九分钟,“耶。”我和黄张骁为这来之不易的成功高呼了起来。 这时,黄张骁冷不丁地问了我一句:“钟文龙,为什么这两本书的书页穿插在一起之后,我们就拉不开了呢?”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于是翻开百科全书查了起来,原来是摩擦 力在作怪,在两个物体运动时会产生一股阻力,这就是摩擦力。我真为我的发现感到高兴。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汽车理论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题目:汽车轮胎日常使用与保养 姓名黄永坤 学号 专业汽车维修与修理 学习形式函授 层次专科 站名东莞函授站 (院系)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汤勇

摘要 本论文通过论述轮胎的构造、作用以及注意事项,重点论述了轮胎的常规保养与 日常使用。 [关键词]汽车;底盘;轮胎规格;轮胎辨别;轮胎安装;轮胎保养。 目录 前言 (1) 摘要与关键词 (2) 第一章:认识了解轮胎 (3) 1.1轮胎的定义 (3) 1.2轮胎的组成 (3) 1.3轮胎的分类 (4) 1.4轮胎规格 (4) 第二章:如何选购轮胎 (5) 2.1选购合适的轮胎 (5) 2.2翻新胎与新胎辨别方法 (5) 2.3轮胎安装 (6)

第三章:轮胎的使用与保养 (6) 3.1轮胎使用技巧 (6) 3.2轮胎保养的六项要诀 (7) 3.3新轮胎的使用方法 (7) 参考文献9 致谢 汽车轮胎日常使用与保养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有:支持车辆的全部重量,承受 汽车的负荷;传送牵引和制动的扭力,保证车轮与路面的附着力;减轻和吸收汽 车在行驶时的震动和冲击力,防止汽车零部件受到剧烈震动和早期损坏,适应车 辆的高速性能并降低行驶时的噪音,保证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 节能经济性.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轮胎在汽车上所 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汽车行驶的四只脚,汽车轮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汽车的高速行驶过程中,轮胎故障是所有驾驶者最为担心和最难预防的,也是 突发性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轮胎是汽车行驶系统的重要部件,就像我们穿 的鞋,除了根据使用功能来正确选择外,还要懂得如何去护理。下面就让我们一 起来探寻轮胎的奥秘吧。 1认识了解轮胎 1.1轮胎的定义 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 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 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

汽车理论 论文

国内外汽车发动机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车辆工程11级1班闫煜章 摘要: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汽车的发展,给世人在“行”上带来极大的便利,使之间的距离缩小,人们的工 作效率得以提高。汽车工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发动机作为整个汽车的心脏,其技术条件的好坏直接关乎 汽车的性能和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无疑,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也将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中起着关键的决定性 的作用。 关键词:车用汽油机;柴油机;发动机技术;发展趋势 一、汽油机所采用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由于汽油机的燃油经济性比柴油机差,所以降低汽油机的能耗已经成为汽车界当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具有理论空燃比的均质混合气的燃烧理论在火花点火发动机上被广泛使用,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实用三效催化器来降低CO、HC和NOx等废气的排放。不足之处是不能获得较高的燃油经济性,为了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降低废气排放,燃烧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汽油机经历了由完全机械控制的化油器供油为主到采用电控喷射、缸内直喷、电辅助增压和电动气门、可变压缩比、停缸等技术的变化,汽油机发展的最终方案将采用综合汽油机和柴油机优点的燃烧控制技术。 (一)汽油机所采用的技术: 1、燃油电子喷射技术。 相比于过去采用的化油器,燃油电子喷射系统可以的燃油计量精确度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的汽油机,其经济性和动力性有很大的提高,使对混合气浓度要求的三效催化转化器降低排放成为可能。 2、电子控制燃油喷射从单点式发展到多点式。 这使汽油机不仅在动力性上仍旧能保持其密度的特点,而且其燃油性几乎可以和柴油机相媲美。有人甚至称汽油直接喷射是汽油机的一次革命。汽油直接喷射技术已经在日本三菱、丰田和日产的一些发动机上应用。欧洲的一些汽车公司如德国大众、法国雷诺等也在发展之中。 3.点火和管理系统 汽油机是电火花点燃混合气的点燃式发动机。火花的发生过去是依靠点火系统内的机械式白金断电器来完成的。断电器在高速运转下很容易磨损并烧蚀,从而使发动机出现失火,造成动力性下降和有害排放物激增的后果。 4.无触点点火系统 采用电磁式或霍尔式无触点的断电器便彻底解决汽油机运转过程中动力下降的排放增加的难题,也大大地减少了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现代的高性能汽油机已经毫无例外地采用了电子控制的无触点点火系统。 5.可变气门定时技术(VVT) 可变气门定时技术(VVT)是汽油发动机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里程碑。VVT指的是发动机气门升程和配气相位定时可以根据发动机工况作实时的调节。这一技术使发动机设计师无需再在低速扭矩与高速功率之间作抉择,实时的气门定时调整使得同时顾及低速扭矩与高速功率成为可能。连续可变气门定时技术加上先进的发动机控制策略,可以巧妙地实现可变压缩比。如在大负荷时,发动机容易发生自燃引起的爆震,通过推迟进气门关闭的时间来达到降低有效压缩比的目的,从而避免爆震。而在中小负荷时,爆震不再是个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气门关闭时间达到提高有效压缩比的目的,从而使发动机在中小负荷时有优异的热效率。可变气门技术也可使汽油机排放品质达到更好的水平。 6.可变气门定时和升程系统 发动机的气门是控制进气与换气过程的基本机构,主要的控制参数是气门定时和升程。对应于一定的运行工况,要求的定时和升程各不相同。这样可使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品质达到最优。 以日本本田思域车用发动机为例,1.5升排量、非增压的直列4缸汽油机,采用VTEC系统后,功率由70kW提高至100kW。目前正在发展的完全电子控制的气门机构,可以取消汽油机的节气门,进气量大小完全由气门定时和升程决定。这样可以使汽油机燃料经济性再提高一步。 7.汽油机直喷(GDI)技术

《生活中的摩擦力》案例分析

《生活中的摩擦力》案例分析 1、刚开始上课时,张老师是如何引起学生注意的?试按照相关理论框架,分析张老师策略的有效性。 答:张老师是通过一个学生小活动和教师演示筷子提米实验引起学生的注意。 通过情境的设计,很自然的把学生引入到摩擦力概念的学习中。通过对一系列实验的操作、观察、讨论、分析,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思考并急于解决但又难以突破时,张老师又适时地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这些既符合了情境教学策略,同时也符合了动机教学策略。所以说张老师的策略是有效的 2、张老师是如何引出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这个知识点的? 答:张老师通过先让学生尝试将手指用力划过桌面,然后又让学生上黑板用粉笔写字,而后擦黑板。随后通过筷子提玻璃杯的实验引入了摩擦力的概念,同时也让学生理解了摩擦力跟用力程度有关:越用力,摩擦力越大。随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自己做“手提空瓶”的实验:先让学生在手上沾些洗衣粉水,握住瓶颈部分向上提,学生们发现提不起来;而后再让学生将瓶子擦干净,用毛巾覆盖在瓶颈部分,用毛巾向上提瓶,这时发现瓶子很容易提起。通过两次对比实验,同学们领悟了摩擦力跟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张老师采用了启发式教学策略,在学生的实验中及时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也较为主动的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3、张老师在播放了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的录像材料后,又让学生举例说明,你觉得是否有必要? 答:有必要。 录像材料录像材料可以让同学们从直观上认识摩擦力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但学生接受也比较被动,学生可能印象不深。让学生通过举例说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更深入的理解摩擦力的有益与有害,从而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生活中主动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培养学生的物理应用意识 4、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你在教学中常用的小策略有哪些? 答: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常用的策略有: ①创设问题情境,采用情景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分小组,创设一种竞争的氛围,开展学习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③和生活实践联系,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④恰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5、你认为张老师的这节课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答:张老师的这节课最值得学习的是 ①他很好的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进行教学。通过学生通过现象发现本质。

【二年级作文】神奇的摩擦力

【二年级作文】神奇的摩擦力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了,我们一个个飞奔进教室里。我们一直等了5分钟张老师才来。我看见张老师手上拿着两本重叠的书,我心想:这两本书能干什么呀? 老师说“今天是活动课,可是我遇到了麻烦,两本书竟然粘在了一起,你们谁能帮我解决这个大难题,把书拉开呢?”同学们一听,都兴冲冲地举起了手。我也不例外。 首先,老师请了一个“小淑女”上台拉书,小淑女力气太小,脸都涨红了,却还是拉不开,她只好下了台。 接着,老师又请了“粉红女神组”,我也在其中,我又高力气又大,拉得对方直往前滑,可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却还是没能拉开这两本书。 看着大家累得气喘吁吁的样子,老师又请了“四大金刚”他们先是摩拳擦掌,然后又把自己的衣袖卷起,结果他们左一拉,右一拉书没拉开,却把书皮拉破了,还有一方往墙上一倒。 下面的同学见了都哈哈大笑。看着被撕坏的书,老师无奈地说:“你们一起来吧!”全班一起上台。我们每个队由一个队长站在最前面,其他分队抱着前面一个人的腰。同学们都用尽吃奶的力,却还是拉不开,我们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座位。如果我有魔法就好了,就能帮老师解决问题了……我心想。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正想到这,张老师说:“还是我来揭秘吧!你们信不信我能用魔法在两分钟之内把书拉开。” 我们不信,认为张老师在吹牛,用怀疑目光看着她。只见她双手合十说:“天灵灵地灵灵。”用手在空中抓了一些东西,塞进口里,又吸了一口然后对着书又吹又抖,书就这样被打开了,真神奇呀!老师告诉我们:“这就是神奇的摩擦力。” 张老师真有趣呀!她自己说自己遇到了麻烦,最后还是自己解决了麻烦。哈哈!我心想:这难道不是说反话吗? 虽然张老师的话语与行动自相矛盾,但这种事向我们证明了摩擦力的神奇。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汽车理论论文

麦弗逊前独立悬架汽车的操纵稳定性研究作者:张俊伟学号:0802020407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汽车作为极其重要的交通工具,在交通运输领域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国内、国际汽车市场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用户对汽车安全性、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悬架系统是影响车辆动态特性最为关键的子系统,其中由悬架所决定的汽车车轮定位参数对整车操纵动特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悬架的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分析在汽车悬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汽车悬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体系统,其构件之间的运动关系十分复杂,这就给通过传统的计算方法分析悬架的各种特性带来许多的困难。 本论文以机械CAD设计、虚拟样机仿真技术为前题。提出运用虚拟样机仿真软件ADAMS里的CAR模块分析并进行优化汽车悬架的设计方法。 首先,根据悬架各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和各部件的参数在ADAMS\CAR中建立某轿车的麦弗逊前悬架的三维CAD模型,再加上路面激励,分析悬架参数在汽车行驶中的变化规律。然后利用ADAMS\Jnsight对建立的悬架模型进行结构优化,得到悬架系统结构的优化解。 在上述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前后悬架、发动机、转向系、前后轮胎等在内的整车虚拟样机仿真模型,并根据我国现行整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标准GB/T6323.1.94~GB/T6323.6-94的要求,编写了用于整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的驱动控制文件(DriverControl Files,缩写为DCF)和驱动控制数据文件(DriverControl Da切Rles,缩写为DCD),进行了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试验、转向回正试验、稳态回转试验、蛇行试验和转向轻便性试验等整车操纵稳定性试验仿真分析,并参照GB/T113047-9l《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限值与评价方法》对该轿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计分。 关键词:汽车悬架,建模,ADAMS,操纵稳定性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5.摩擦力

5.摩擦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的存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2.知道在一般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4. 知道摩擦力的利和弊,培养学生初步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及摩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体会探究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2.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认识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养成探究日常生活相关现象中的物理规律的习惯,具有把物理知识用于解释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摩擦现象,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教学难点】 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棉布、毛巾、细线、长方形木块、弹簧测力计、钩码(一盒)

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通过播放录像导入新课: ①从滑梯上滑下的儿童,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慢慢停下来; ②滑雪运动员停止动作后滑行一段停下来; ③推出的沙狐球,在轨道上慢慢停下来. 师它们的运动最终都会停下来,这是为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 学生认真观看录像,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猜测到这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一个起阻碍作用的力.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认识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接触面间就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 【进行新课】 滑动摩擦力 1.什么是滑动摩擦力 通过实例,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师一个物体在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在两物体接触面之间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师你们是否感受到过滑动摩擦力的存在?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 ①推动桌子需要很大的力气,感觉到有阻碍,因为桌子和地面间有滑动摩擦力; ②用手搓桌面,感觉到用了力气,手和桌面间有滑动摩擦力; ③磨刀时,手需要使劲,是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存在;也可能有人会说,没有注意过,没有感受过滑动摩擦力的存在.

【五年级作文】没有摩擦力的世界

【五年级作文】没有摩擦力的世界 清晨醒来,感觉怪怪的。整个人都不受我的控制,怎么了这是? 我刚从床上坐起来,“哧溜”一下子滑到了地板上。我小心翼翼地站起来,却摔了个 四脚朝天。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滑到衣柜前,我刚想伸手拉开衣柜,问题来了,无论我多么 的用力把手就是抓不住,我试了无数次,可还是没有成功。不管了,我扑!但是衣柜被我 这么一扑,就沿着力的方向开始运动起来。衣柜碰上了桌子,桌子碰上了椅子,椅子又碰 上书柜……家具像台球桌上的彩球一样开始四处乱串。 我开始吃饭了,我好不容易碰到碗,但是碗却在上面滑来滑去,我放弃把碗拿在手上 的思想了。碗好不容易滑到我面前了,我刚想拿起筷子加饭,但筷子被我这么轻轻一碰,“啪嗒”掉在了地上做起了匀速直线运动,无论我怎么抓都抓不住。哎,没办法,只好饿 着肚子上学了。出了门,我举步艰难地抬脚开滑,左一下,右一下,好像走在冰面上。不,比冰面上还要滑几倍!我来到大街上一看,啊,世界都乱套了!运动着的汽车,没有收到 摩擦力的影响,怎么也没法停下来;静止的东西,只要轻轻一推,不一会儿,就会消失的 无影无踪。想开动的汽车,却又在原地打滑,怎么也开不出去。人们没有办法正常行走, 但却又站不住,大家滑来滑去,你碰我我碰你。急着上班和上学的人气得干瞪眼儿,只好 学着企鹅,“滑”着去上班和上学。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我边滑边看,只见人们排着队,一步一步慢悠悠地往前滑着,后面的人还不忘记抓住 前面的人,以防滑倒。这时,最前面的那个人一下子站不住,手忙脚乱地滑了几下,往后 倒去。只听“啊!”“哎呀!”“呼!”“咣当!”的声音响成一片,人们一个接着一个 地倒了下去,就像一副花花绿绿的多米诺骨牌。人们抱怨着想爬起来,可世界没了摩擦力 又能怎么办呢! 哎!没有摩擦力的世界可真可怕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关于汽车的论文3000字,带英语部分

北京吉利大学汽车学院 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发动机基本构造 (2) 1.1曲柄连杆机构 (3) 1.2配气机构 (3) 1.3燃料供给系 (3) 1.4冷却系 (3) 1.5润滑系 (3) 1.6点火系 (4) 1.7起动系 (4) 二.发动机工作原理 (4) 三.关于发动机故障及维护 (5) 3.1发动机故障八大主要因素 (5) 3.2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8) 3.3发动机简单维护 (9) 四.发动机主要保养方面 (10) 4.1车辆保养识常 (10)

4.2汽车传感器故障诊断18个要点 (12) 五.结束语 (15) 六.参考文献 (16) 【摘护是大家头痛的问题。如果平时不知好好保养爱车,或者驾车习惯不好,一旦车子得进厂大修特修,要】 汽车的修理和维不单得付出一笔可观的费用,时间的浪费和精神上的折磨,更是难以数计。所以,汽车要时时注意保养,从你拥有汽车的第一天就小心维护,以免因小失大呢?本文从汽车理论知识出发,为您讲解汽车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的基础知识。 【关键词】发动机诊断检修保养 【引言】汽车在现在的生活中是不可多得的交通工具,所以对于汽车的保养是要非常值得注意的,一般汽车每行驶5000公里到10000公里或以上都需要去维修店进行不同的保养,所说的汽车保养,主要是从保持汽车良好的技术状态,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方面进行的工作。其实它的内容更广,包括汽车美容护理等知识,概括起来讲,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车体保养、车内保养、车体翻新 【正文】 一.发动机基本构造 发动机是将某一种型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其作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燃烧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 汽车发动机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基于Matlab的汽车动力性的仿真

2009 届 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汽车工程系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 题目:汽车动力性的仿真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09级交通运输 姓名:黄生锐 学号:20090504 指导教师: 编号名称 件 数 页 数 编 号 名称 件 数 页数 1 课程设计论文 1 3Matlab编程源程序 1 2 设计任务书 1 2012年6月20日 成绩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黄生锐学号20090504 专业09交通运输 课程设计题目汽车动力性的仿真 内容摘要: 本设计的任务是对一台Passat 1.8T手动标准型汽车的动力性能进行仿真。采用MATLAB编程仿真其性能,其优点是:一是能过降低实际成本,提高效率;二是获得较好的参数模拟,对汽车动力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任务: 根据该车的外形、轮距、轴距、最小离地间隙、最小转弯半径、车辆重量、满载重量以及最高车速等参数,结合自己选择的适合于该车的发动机型号求出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排量等重要的参数。并结合整车的基本参数,选择适当的主减速比。依据GB、所求参数,结合汽车设计、 汽车理论、机械设计等相关知识,计算出变速器参数,进行设计。论证设计的合理性。 设计要求: 1、动力性分析: 1)绘制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2)求汽车的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 3)用图解法或编程绘制汽车动力特性曲线 4)汽车加速时间曲线。 2、燃油经济性分析: 1) 汽车功率平衡图; 完成内容: 1.Matlab编程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2.编程绘制汽车动力特性曲线图 3.编程汽车加速时间曲线图 4.课程设计论文1份

汽车动力性仿真 摘要 本文是对Passat 1.8T 手动标准型汽车的动力性能采用matlab 编制程序,对汽车动力性进行计算。从而对汽车各个参数做出准确的仿真研究,为研究汽车动力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进行的汽车动力性仿真有: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及相关汽车燃油性经济。 关键词:汽车;动力性;试验仿真;matlab 1. Passat 1.8T 手动标准型汽车参数 功率Pe (kw ) 转速n (r/min ) 15 1000 36 1750 50 2200 66 2850 80 3300 90 4000 110 5100 105 5500 各档传动比 主减速器传动比 第1档 3.665 4.778 第2档 1.999 第3档 1.407 第4档 1 第5档 0.472 车轮半径 0.316(m ) 传动机械效率 0.91 假设在良好沥青或水泥路面上行驶,滚动阻力系数 0.014 整车质量 1522kg C D A 2.4m 2

物理与生活——假如生活没有摩擦力电子教案

精品文档 物理与生活 假如生活没有摩擦力 如果生活中没有摩擦力,那么人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没有秩序。 2014.7

一、什么是摩擦力 摩擦力是两个表面接触的物体相互运动时或有运动趋势时互相施加的一种物理力。广义地物体在液体和气体中运动时也受到摩擦力。 摩擦力的定义:两个互相接触 的物体有弹力,当它们要发生或有 趋势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 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出现摩擦力的条件:1.物体间 相互接触;2.物体间有相互挤压作 用;3.物体接触面粗糙;4.物体间 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滚压摩擦力、转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等。 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对在它表面上滚动的物体产生的摩擦,就叫做“滚动摩擦力”,它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滚压摩擦力:假如滚动运动和滑动运动同时存在,那么这种混合摩擦也被称为滚压摩擦。 转动摩擦力:一个球沿其垂直于一个平面的轴转动时所产生的摩

擦力被称为转动摩擦,它与转动运动的力矩T有关 静摩擦力:若两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而又相对静止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如只具有相对滑动趋势,而又未发生相对滑动,则它们接触面之间出现的阻碍发生相对滑动的力,谓之“静摩擦力”。一个物体相对它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当静摩擦力增大到最大静摩擦时,物体就会运动起来。 二、什么时候要加大(减小)摩擦力 增加摩擦力的方法:1.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2.增大压力;3.化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增大摩擦:体操运动员在比赛前往手上涂镁粉增加摩擦防止打滑;轮胎上(鞋底)的花纹增大摩擦防止打滑;筷子夹菜增加压力增大摩擦等。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用滚动代替滑动;2.使接触面分离【①加润滑油。②在物体接触面形成一层气垫③磁悬浮】;3.减小压力;4.减小物体接触面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添加轴承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轴承加润滑油减小摩擦;磁悬浮列车悬浮(气垫船悬浮)减小摩擦等。 三、如果摩擦力消失 (一)、如果没有滑动摩擦力

汽车理论文献读后感

《Driving Torque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ic Vehicle with In-Wheel Motors》 读后感 本篇论文主要讲述了电动汽车轮内马达的转矩控制方法,作者的论文主要从汽车模型、转矩控制、仿真、实验四大部分对这一主题进行了阐述,其中,转矩控制部分是整篇论文的重心。 在转矩控制这一部分,作者分别从驱动转矩控制的输入控制、驱动转矩控制系统的配置、对驱动转矩控制系统从启动到静止状态的考虑、带有偏航力矩抑制的驱动转矩控制系统、驱动转矩观测器、车轮速度控制系统、以及增益设计来进行论证。 在驱动转矩控制的输入控制这一章节中,作者通过公式的运算和推导给出了λ和y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在驱动转矩控制系统的配置这一章节中,作者通过驱动转矩控制系统估计出驱动转矩,并通过驱动转矩控制器的积分器得到y的上下界限 (驱动转矩控制系统图) 在驱动转矩控制系统从启动到静止的状态,作者给出了V< σ时 V的取值范围 w

即等式所建立的状态。 在带有偏航力矩抑制的驱动转矩控制系统这一章节中,作者提出了当ρ取不同值的时候所产生的影响。下图显示了当有偏航力矩抑制的驱动转矩控制系统: 在驱动转矩观测器这一章节中,作者提出如果转矩可以通过等式

获得并且角速度也是可以检测到的,那么驱动转矩观测器便可以创建出下图: 对于增益设计的环节,作者给出了传递函数同 时,这个传递函数的极点: 在仿真实验中,作者得出如下结论:稳定传动力矩和偏航率是小于转矩控制和驱动转矩的,这样有利于实现控制和稳定运行,因为总驱动转矩较低,车辆的加速度小,如果不中断,转向角有效加速度是减小的。驱动转矩是缓慢收敛的。同样的,作者在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同仿真实验的结果相一致。 在论文的最后,作者提出了驱动转矩控制方法为电动汽车内轮马达,因为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其有效性,结果证实,通过直接控制驱动转矩的驱动转矩观测器,不管路况怎样,驾驶的稳定性是可以实现的。 同时作者也提出了对于未来的希冀,包括努力实现更快的驱动转矩控制盒控制车辆的加速的。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Japan, Vol. 181, No. 3, 2012 Translated from Denki Gakkai Ronbunshi, Vol. 131-D, No. 5, May 2011, pp. 721–728

生活中的摩擦力

生活中的摩擦力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案例 (新课引入) 上课前,多媒体播放“有关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说明:渲染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 播放课件,画面中出现“人骑鱼”和“人在鸡蛋清中滑倒”(学生大笑)。 师:同学们看到画面中的主人公“骑鱼”时是多么的浪漫,为何在鸡蛋清中却狼狈的摔倒?想知道为什么吗? 生:想!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生活中的摩擦力。多媒体打出课题《生活中的摩擦力——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说明:应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动态、声形并茂的情境,给学生带来新奇感受,使他们的思维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自然地进入学习新课的情境中。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摩擦力,请大家把手放在桌面上拖一下,然后手用力压在桌面再一次拖过。(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动手体验) 师:两相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摩擦力。(多媒本屏幕打出) 播放课件展示: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师:同学们能否举一些生活中你们所知道的或看到的有关摩擦力的例子?(请学生回答) 生1:人跑步时有摩擦力。 生2:滑旱冰时有滚动摩擦力。 生3:擦桌子时有摩擦力。 …… 师:同学们谈得非常不错,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到处都是。我们今天主要探究滑动摩擦,同学们知道怎么测量它的大小吗? 生:用弹簧测力计。 师:对,不过拉动时得匀速拉动。至于原因吗?我们下节课再探讨。(教师边讲边演示) 师:现在,请同学们分四人一组先讨论一下,(大胆猜想)你们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讨论片刻后,请学生交流讨论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想内容板书: 与重力有关;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与物体的运动快慢有关; 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现代汽车理论研究毕业论文

现代汽车理论研究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1.课题在当前应用领域的现状 (1) 2.课题开发平台及应用技术搭建 (2) 3.课题相关开发平台和应用技术分析 (3) 3.1 ASP简介 (3) 3.2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简介 (3) 3.3 B/S结构简介 (4) 4.项目总体功能结构 (5) 4.1 北京现代汽车企业前台功能模块分析 (5) 4.2 北京现代汽车企业后台功能模块分析 (6) 5.关键模块的实现 (8) 5.1 首页设计 (8) 5.2 产品展示模块 (8) 5.3 管理员登录模块 (9) 5.4 文章分类模块 (10) 5.5 发表文章模块 (11) 5.6 产品类别管理模块 (11) 5.7发布产品模块 (12) 6.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4) 结束语 (15) 致谢 (16)

1.课题在当前应用领域的现状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早期的信息管理的运作方式不灵活,工作方式落后,致使数据采集不全面,重复劳动较多,十分的繁琐不便,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深层次的基层机构改革效应。而作为信息资源高度集中的现代化汽车销售企业来说,企业宣传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一个好的企业可以为企业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广告费用。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口汽车的关税日益降低,大量进口汽车涌入中国汽车市场,和进些年来各种形式的本土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各种新型号、新品牌汽车不断下线,给中国汽车销售市场带来不少商机,各大汽车制造企业为抢占市场,都在不断的加大的宣传的力度与广度,由于网络的普及,通过网络作为煤介进行产品宣传成为各大汽车销售商首选的推广方式。 中国是一个汽车消费的潜在大国,国的汽车销售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该行业的利润正不断萎缩,这些中小企业迫切需要通过现代化管理尤其是计算机管理来提高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产品宣传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宣传模式,来方便快捷的管理各种信息。因此,只有依托网络系统,充分利用当今最新科技发展资源,才能使汽车销售企业达到良好的宣传作业,汽车企业以费用低廉、宣传效果好等特点

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

假如生活中没有了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之间充满了摩擦力,摩擦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没有了摩擦力的世界是难以想象的。在实际生活中的产生摩擦力的例子也很多,如:抓住物体需要摩擦,传递物体需要摩擦,甚至连走路也要靠摩擦等等。但摩擦力也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麻烦。例如:机器开动时,滑动部件之间因摩擦而浪费动力,还会使机器的部件磨损,缩短寿命。我们有时希望地球上从来就没有摩擦力,但如果真的没有了摩擦力,人们的生活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 显然没有了摩擦力的世界会乱成一团: 假如没有了摩擦力,我们无法拿起任何东西,我们能拿东西靠的就是摩擦力,摩擦力来自于物体本身的凹凸和我们手上的指纹,而没有了摩擦力,物体与手都很光滑,当然拿不起东西;想写字却拿不起笔,笔又不能和纸产生摩擦;想吃饭碗筷却拿不住,手拿筷子要靠手与筷子之间的摩擦力,没有摩擦力就拿不稳筷子,同样筷子就夹不稳菜,牙齿也更不能咬住饭菜了,人就无法吃东西了;想喝水又提不起杯子;想穿衣服却拿不起穿不上;想工作劳动,但任何工具都一次次从手上滑落:还不仅如此,拧瓶盖、扭把手等一系列的力的作用也都无法进行……这样的话,生活处处都是重重困难,那人会多么不安,多么无助啊! 假如没有了摩擦力,我们无法行动。因为脚与地面没有了摩擦,而没有摩擦力的道路比冰还滑,人一走动就会滑倒,而且滑倒后就无法站立,要站立必须用手或身体其他部位用力在地面依靠摩擦力才能站立起来的,我们既站不稳,也无法行走在冰上步行,那简直就是寸步难行。我想由于冰滑,走不多远就累得满头大汗,那时人们只有伏倒在地上才会觉得好受些吧。 假如没有了摩擦力,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怎么才能开动呢?我想汽车应该还没发动就打滑,要不就是车子开起来了就停不下来,因为没有阻碍它运动的力,就只能无限滑下去最后与其它车相撞造成一起又一起的交通事故。 假如没有了摩擦力,螺钉就不能旋紧,钉在墙上的钉子就会自动松开而落下

汽车建模与仿真论文

基于Simulink的汽车ABS建模与仿真分析 摘要:汽车防抱死系统(ABS)是一种在制动时能够自动调节车轮制动力,防止车轮抱死以取得最佳制动效果的制动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提高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对汽车的行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ABS的工作原 理,分析了ABS的系统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环境, 建立了一个车辆制动防抱系统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制动;防抱死系统;建模仿真 Abstract: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 is a kind of device,which can regulate the wheel’s braking force automatically,prevent the wheels from locking and acquire the best effect during braking.This device is significant to steering safety.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 of operation of ABS,analysed the system model of ABS,established a simulation model of vehicle ABS on Matlab/Simulink and had an analysis about the results. Key words:braking;ABS;modeling and simulation 前言 汽车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而汽车运输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汽车的制动性能是表征汽车行驶安全性的一个主要指标,重大的交通事故往往与制动距离过长和紧急制动时发生侧滑等情况有关,随着汽车拥有量和汽车平均行驶速度的不断提高,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研究和改善汽车的制动性能成为汽车设计与开发部门的重要课题。在汽车制动过程中,ABS会自动调节车轮轮缸的制动压力,把车轮滑移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车轮产生抱死,达到提高汽车制动过程中的操纵稳定性、并缩短制动距离的目的。 开发汽车的ABS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车试验来确定汽车ABS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参数,也可以通过对汽车ABS系统的仿真研究初步确定ABS系统的参数,再确定实际汽车ABS系统的结构。通过少量的试验验证发现,后一种方法需要付出小的代价,研究开发周期短,是一般AB S系统研究经常采用的方法 1工作原理 ABS的基本控制是通过传感器监测制动过程中车辆的制动状态,有电子控制单元对个车轮轮速、参考车速、加减速度及滑移率等重要参数进行计算、分析、比较,根据这些参数对制动压力发出增压、保压或减压的控制指令,驱动调节器调节制动压力来控制汽车制动过程中的车轮运动状态,使车轮保持在最佳制动状态,获得最佳制动效果。 滑移率的定义:s=1-wR/v 式中:s—滑移率,%;v—车身速度,m/s;w—车轮速度,rad/s;R—车轮半径,m 。s=0时,车轮处于纯滚动状态;O

《生活中的摩擦力》案例分析

《生活中的摩擦力》案例分析 一、刚开始上课时,张老师是如何引起学生注意的?试按照相关理论框架,分析张老师策略的有效性。 刚开始上课时,张老师采用了情境教学策略引起学生注意。“先让学生尝试将手指用力划过桌面,然后又让学生上黑板用粉笔写字,而后擦黑板”。“完成以上小活动后,让大家观察他做的一个演示实验。”这些教学活动均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张老师充分应用了情境教学策略、动机教学策略和启发式教学策略。他先设置了一个探究型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形成学生的学习动机;接下来张老师并未直接对问题加以解答,而是继续深化学习情境,从而启发式地唤起了学生的认知兴趣,引起学生的深入学习和探究欲望。 二、张老师是如何引出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这个知识点的? 张老师在前面演示实验的基础上,看同学们已进入学习状态后,于师生讨论互动中引出摩擦力的概念,再进一步设疑:“刚才的演示实验中,前后两次筷子都受到了摩擦力,可是为什么前后的结果不一样呢?”然后通过两个实验促使学生在情境中通过探究解决疑问,获得知识。这一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充分利用了启发式教学策略,层层设疑、层层点拨,实现了课堂的探究性教学。 三、张老师在播放了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的录像材料后,又让学生举例说明,你觉得是否有必要? 非常有必要的。看录像材料只是呈现新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容易地把握各个概念、原理之间的关联性,有利于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但不能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相关概念。再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既可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又可以使学生能够将本节课所知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更好的从课堂走进生活,同时这将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合与总结。 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你在教学中常用的小策略有哪些? 在我的教学中,常用到以下小策略: 动机教学策略,学习动机是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能促进学习者加强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对所学知识的保持,还可以引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再构。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协商,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常用的合作式教学策略有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五种。情境教学策略,教学应该在和真实情境相类似的环境中发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可以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促进其对所学内容意义建构的同时,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五、你认为张老师的这节课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1、我觉得张老师这节课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如,在引入摩擦力这个概念时,张老师先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小活动,再自己进行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学生讨论引入概念。他能抓住学生好奇的特点,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在讲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个问题时,他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自己做“手提空瓶”的实验,然后让学生通过对比,讨论得出一些结论。最后,张老师才在演示文稿上总结列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我觉得他这样做,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张老师还播放了课前准备好的有关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录像材料。又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生活中关于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事例。这样做,能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个人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是:

高二作文:以摩擦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以摩擦为话题的作文 谁家都有碟大碗小,磕着碰着;人人都曾牙咬舌头,习以为常;汤勺总会碰击锅沿,脆响一声是厨中常音。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摩擦的世界,有摩擦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有人惧怕摩擦,就好比移动桌椅时怕刮伤了光亮的地板,也不喜欢一声不可预测的巨响划破宁静。因此,他们使出大力气,抬起桌椅移至目标位置。而生活,哪有人能抬得动?想要活动,摩擦不可避免。不仅平凡百姓,就连声名赫赫的大人物也不免经历摩擦古希腊三女神,都拥有倾世美貌,也不是安享恩赐,为比美争得天地不宁;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都有绝顶才华和令人仰慕的人格,也不是清高自乐,为得首席不惜动透脑筋;美国精神的代表海明威,一声佳作不计,也不是安坐高位,为与福克纳较劲反遭冷眼。更不用提人间日常琐碎,叮叮当当,没有了才是怪异。有摩擦的世界才正常。 碟碗总有磕碰,哪有因此用手捧饭的?牙齿总会咬到舌头,哪有因此敲碎牙齿的?摩擦不可避免,这个世界里,万事还不应照旧?烛之武壮年遭受轻视,一身才华不得展现。国难当头,郑伯请他出马,烛之武虽有怨气,最终还是准肯效力,三寸不烂之舌将家园从危难中挽出。倘使他为旧年摩擦耿耿于怀,行动上真改了方向,那郑恐怕早早被秦晋瓜分灭亡,烛之武本人也落得个故土不见,家破人亡的结果。有摩擦的世界一切照旧。 读《红楼梦》,每遇宝黛斗嘴争吵,甚至扬言断绝来往,心总一紧,可到最后还不是他们为尘世天上知音,心心相系。反而温和不争

的宝钗,与宝玉只作相熟悉的陌生人。人与人间的关系总是这样,吵吵闹闹,也就亲亲密密。 赏《三国演义》,总希望三个国家少些打斗,多看诸葛亮良政利民,公瑾小乔佳缘不断。可是在一个个人间英雄逝去之时,我们也看到,昏庸弱主被清除,贤良君臣发挥着改变世事的作用,展现着史诗一般的形象,更看见,最终的三分归一,一个强大的晋翻开历史新的一页。对于国家,摩擦成就发展,对于世界,摩擦推动演变,所以,不要畏惧摩擦,不要恶视摩擦。有摩擦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是人们生活于中的合理世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