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会计实务》课改方案

《成本会计实务》课改方案

成本会计实务》课改方案

《成本会计实务》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实务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成本会计的理论和实务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为了达到《成本会计实务课标》的培养目标,现制定下学期即将开设的08 审计5(1)(2)班《成本会计实务》课改计划,具体课改措施如下:

1.适当调整《成本会计实务》教学内容。根据08 审计5(1)(2)班课时情况,课标之内的一部分内容做适当调整,供学生自学:项目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中,重点掌握课标所规定的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定额成本法,在产品按年初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作为学生课后自学的内容;项目三:增加废品损失的核算;将课标中项目四“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产品成本的核算” 并入项目三“生产两种以上产品成本的核算” ,教学顺序做了调整,先讲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再讲制造费用的核算,主要考虑和产品成本核算程序基本一致,便于学生和品种法等后续教学内容相衔接。另外,删除辅助生产费用计划成本分配法;项目四: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分项结转的方法,平行结转分步法,分类法作为学生课后自学内容;项目六成本报表、项目七成本分析删除;项目二中模块一和模块二顺序做了调整;项目四中模块三和模块四顺序做了调整。

2.案例教学法贯穿《成本会计实务》教学始终。改变传统授课方式,采用项目模块教学,每一模块多给学生提供成本案例,以理论为指导,分析案例,从中领会产品成本计算的程序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每一部分的实验训练,提高学生操作技能。采用案例教学,案例的设计尤为重要,除了教师在课余时间,精心准备教学案例外,还要求学生按小组课后收集整理上

交案例,教师筛选,选取较为典型的、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学生收集案例,一方面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为成本会计案例资源库积累素材。学期结束,把平时积累的案例进行汇总,形成成本会计案例集。

3.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品种法下产品成本计算程序比较抽象,学生很难领会,教材中的例题涉及到的账表又较多,仅依赖书本,学生不容易理解与把握。利用多媒体,采用情景教学法。具体说来,就是在课堂上模拟一个小型企业采用“品种法”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让学生扮演成本核算员的角色,从产品生产的领料业务开始,到逐步归集和分配发生的各项费用,并编制各项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账,直到最后计算出产品的成本。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既能加深学生对产品成本计算程序的理解,又能增强其对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热情。

4.利用厦门网中网和长沙蓝色因子教学软件,使手工实训和计算机实训相结合。实训形式的改变,学生会感到很新鲜,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另外,由于课时限制,一部分成本会计实验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每个实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计算量大,因此,让学生在7、8 节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利用计算机中excel 表计算功能,取代繁杂的手工计算,不仅能提高实训效率,而且有利于消除学生实训的畏难情绪。在实验中,学生分小组进行,便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5.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以费用归集与分配为例,费用归集是成本会计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如不能恰当正确地界定和归集有关费用,就不可能正确地进行费用分配和成本计算。在费用归集时,要求学生做到“先辨后明”。“先辨”是指先辨别清楚哪些费用开支允许列入产品成本,哪些费用开支不允许列入产品成本。“后明”是明确应归集到的账户。在费用的分配方法中,让学生寻找分配方法的规律性,比例分配法应用

较为普遍,而且也很有规律性。其计算过程可概括为:(1)确定被分配的

费用额和分配标准。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就得到不同的分配方法;(2)

计算费用分配率;(3)

计算某受益对象应负担的费用额。这一共性的公式,对原材料费用的分配、人

工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等基本可以套用。教学时只要注意教会学生能举一反三,灵活加以运用,分配费用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6.成绩评定方式。根据《成本会计》课程标准关于考核方式的要求,《成本会计》考核注重过程考核。平时成绩理论与实训评定标准:成本会计采用项目模块教学,每一模块的理论知识平时采取课堂提问、小组抢答等方式进行考核,按个人表现(包括回答问题情况、出勤情况、听课等情况)及小组计分情况,测算每一位学生课堂表现成绩。对每一项目不合格的学生,采用自学加课后辅导方式引导学生再学习,进一步再考核,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每部分的实训情况,是依据上机和分组实训效果及做实验的质量综合评定,计入学生平时成绩。在授课过程,要求学生分小组下单位调研,写出调研报告,对学生调研情况也进行考核,计入学生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20%。测验进行两次,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考核模式,考试形式除用试卷纸闭卷考试外,还利用教学软件进行无纸化考试,平时测验占20%。再考虑学校组织的两次考试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40%),综合评定学生的学期成绩。

7.请专家开展专业讲座,参观企业,缩小理论与实际的差距,提高学生学习成本会计课程的兴趣。

会计电算化教研室王美荣2010 年8 月15 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