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ON 研究介绍

SON 研究介绍

SON 研究介绍
SON 研究介绍

SON 标准研究进展介绍

1 基本概念

产生背景:运营商驱动

目标:

? 更好的适应LTE 扁平网络架构;

? 实现多厂商工作环境;

? 降低系统运营成本;

(该图摘自36.300)

自配置:自配置过程定义为网络中新增节点的自启动过程,直至获得系统正常运行所必要的基本配置。该过程处于预运行状态(Pre-operational state ),理解为从eNB 加电、网络进行连接,直至RF 发射机打开的过程。包括基本启动和初始无线配置。

? 基本启动:IP 地址配置与OAM server 的检测、鉴权、与核心网建立连接、eNB 软件与运行参数下载。

? 初始无线配置:邻小区列表建立、覆盖与容量等参数配置

自优化:自优化过程定义为网络运行过程中,为了适应无线环境的变化,依据UE 与eNB 的测量和性能测量结果对网络参数进行自动优化调整的过程。该过程处于运行状态(operational state ),理解为参数的优化和调整。

网络自配置和自优化仍然是一个设备厂商进行竞争的领域,因此采用的算法或实现机制是由厂商自己决定的,但仍然有必要对功能的输入、输出进行规范,以避免多厂家互操作的问题。

Self-Configuration

2 3GPP研究现状

2.1. 工作方法

LTE 网络SON的研究主要涉及到RAN3和SA5两个工作组,同时需要在RAN1/RAN2/RAN4进行相关测量的研究。RAN3与SA5之间的工作划分并不能根据用例划分,有多个用例横跨两个组的研究范畴。在研究SON用例时,RAN3更多地关注用例对RAN 的接口(S1和X2)的标准化的影响,SA5更关注的是对网络O&M架构以及O&M接口的影响。对于SON用例所需的数据,RAN3关注涉及到空中接口的(UE 或eNB)测量及标准化需求,SA5关注性能统计PM。

目前,在SA5技术报告TR32.816中已经定义了若干个SON用例,这些用例基本涵盖了网络自配置、自优化的研究内容,但是跟RAN3定义的相关用例并不完全一致,根据最新会议进展,将创建一个TR36.902 (E-UTRAN Self Configuring and Self Optimizing Network Use Cases and Solutions),该TR由RAN3维护,适用于3GPP各个工作组的SON研究。各个组定义的用例进行分类融合,统一为一组用例体现在该TR中。

2.2. 用例及其解决方案的标准表述方法(实例)

模板包含了用例的目标,动作执行者,前置条件,触发条件,终止条件,执行的步骤。当用例的功能模板填写好后,SA5要把每个用例的逻辑模型进行分解,映射到已定义的多个逻辑功能块。

Scenario description: Neighbour cell list optimisation

- Objective: Optimis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 of self-configuration instance

- Scheduling: On demand or periodic

- Input source (all input optional depending on algorithm):

- Location of the neighbours (distance),

- UE measurement reporting or eNodeB radio scanning for neighbours,

- Field strength information,

- Event counters like cell specific call drops or handover failures

- NMS/EMS configuration data

- Planning tool data

- …

- Functionality: an algorithm selects the neighbours and/or optimise neighbour related parameterisation based on the input observation

- Actions:

- Establish X2 interface towards neighbour eNodeB (if new)

- Configuration of optimised neighbour related parameters in both eNodeBs (if any)

- Expected results: Optimised neighbour cells list and neighbour related parameter. This list and parameter can be sent to the OSS/EMS for potential statistical collection,

acknowledgement or correction.

2.3. SON用例(use case)

以下是在RAN3中提出的。

2.3.1. Insertion of new eNodeB in the network

文档:TS36.300第22章

2.3.2.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the S1-MME interface

文稿:R3-070149: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S1-MME (Ericsson)

2.3.3.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the X2 interface

文稿:

R3-071820: Introduction of automatic neighbour relation function (Ericsson)

R3-072014: Introduction of automatic neighbour relation function (Ericsson)

R3-080295: Introduction of automatic neighbour relation function (Ericsson)

R3-080453: Introduction of automatic neighbour relation function (Ericsson)

R3-080471: Inter-RAT/Frequency 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 Measurements (Ericsson) R3-072117: Inter-RAT/frequency ANR (Qualcomm Europe, T-Mobile)

解决方案: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 (ANR)(R3-080453)/ Inter-RAT/Frequency ANR (R3-080471)(R3-072117)

2.3.4. Neighbor list optimization

文稿:R3-080068 RLF-based neighbour list optimization (Qualcomm Europe)

可能的解决方案:RLF-based neighbour list optimization

2.3.5. RACH optimisation(R2-075152)

文稿:R2-075152 RACH optimization

用例的描述见(R2-075152)第4节。

目标:

RACH resource unit allocation (e.g., the number of PRACHs configured in the cell);

RACH preamble split (among dedicated, random-high, random-low);

RACH persistence level and backoff control parameters;

RACH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2.3.6. Cell Phy_ID Automated Configuration (NSN)(R3-080529)

文稿:

R3-080376: SON Use Case: Cell Phy_ID Automated Configuration (Nokia Siemens Networks, Nokia)

R3-080529: SON Use Case: Cell Phy_ID Automated Configuration (Nokia Siemens Networks, Nokia)

Objective: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the Physical ID of an eNB’s radio cell

Use case description:

The physical cell identity, or L1 identity (Phy_ID in this document), is an essential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of a radio cell, it corresponds to a unique combination of one orthogonal sequence and one pseudo-random sequence, and 504 unique Phy_IDs are supported –leading to unavoidable reuse of the Phy_ID in different cells (TS 36.211).

When a new eNodeB is brought into the field, a Phy_ID needs to be selected for each of its supported cells, avoiding collision with respective neighbouring cells (the use of identical

Phy_ID by two cells results there where otherwise both would have coverage in interference conditions hindering the identification and use of any of them). Traditionally, the proper Phy_ID is derived from radio network planning and is part of the initial configuration of the node. The Phy_ID assignment shall fulfil following conditions,

-“collision-free”: the Ph y_ID is unique in the area that the cell covers

-“confusion-free”: a cell shall not have neighbouring cells with identical Phy_ID

2.3.7.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R3-080357, to R3-080526)

文稿:

R3-080357: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Use Case (Huawei)

R3-080526: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Use Case (Huawei)

R3-080358: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Solution (Huawei)

The objective of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is:

- Achieve low session drop rate and low/reasonable reselection and handover rate.

- Identify and avoid using non-suitable neighbours.

- Identify and avoid ping-pong behaviour (quick successive handovers and TAUs).

- Minimize handovers immediately after initial RRC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 Maintain the list of frequencies for inter frequency handover

2.3.8.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Optimization (R3-080360)

文稿:

R3-080360: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Optimization Use Case (Huawei,Telecom Italia)

R3-080525: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Optimization Use Case (Huawei,Telecom Italia)

R3-080361: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Optimization Solution (Huawei,Telecom Italia)

The objective of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optimization is to:

- Balance load between cells and layers to maximize overall system capacity.

- Minimize the number of inter-layer handovers and redirections needed to achieve the load balancing.

- By load balancing, minimize negative effects of congestion due to overload.

These objectives apply to UEs in both Idle and Active mode. The scenarios include Intra-frequency, Inter-frequency and Inter-RAT mobility. The load balancing shall not affect the user QoS negatively in addition to what a user would experience at normal mobility without load-balancing. Service capabilities of RATs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solution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network deployments with overlay of high-capacity and low-capacity layers where high-capacity layer can have spotty coverage.

2.3.9. Coverage And Capacity Optimization(R3-080528)

文稿:

R3-080082: Capacity and coverage SON use case (Alcatel-Lucent)

R3-080363: Coverage And Capacity Optimization Use Case (Huawei)

R3-080528: Coverage And Capacity Optimization Use Case (Huawei)

R3-080364: Capacity and Coverage Optimization Solution (Huawei)

A typical operational task is to optimize the network according to coverage and capacity. Planning tools support this task based on theoretical models but for both problems measurements must be derived in the network. Call drop rates give a first indication for areas with insufficient coverage, traffic counters identify capacity problems.

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network coverage

?Maximize the system capacity

2.3.10. RAN performance monitoring(R3-080059)

文稿:R3-080059 RA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NTT DoCoMo Inc.)

The objectives of monitoring the performance in RAN are the following:

- allow the operator to detect any problem in the network and perform the necessary actions to correct them;

- enable the operator to analyse the revenue source (traffic) and the RAN efficiency;

- enable the operator to plan for future investments to improve the network and services.

L1 measurements:

-Relative total DL transmission power

-Total UL received power

-Total UL interference power

L2 measurements:

-Total DL/UL throughput (per QoS class)

-DL/UL PRB utilisation (per QoS class)

-Average DL/UL QoS (e.g., throughput, packet undelivery rate, and RTT, per QoS class)

-Number of UEs that experienced unsatisfactory QoS (per QoS class)

-Number of UEs having buffered data (queue length)

L3 measurements:

-Number of RRC_CONNECTED UEs

-Number of mobile terminating/originating call requests

-Number of call establishment failures and rejects

-Number of dropped calls (detected radio link failures)

-Number of triggered and completed handovers

2.3.11. Load information exchange for the load balancing

文稿:R3-080255 Load information exchange for the load balancing use case (Orange) Load information exchanged between nodes for load balancing purpose shall be based on detailed and specified eNB measurements.

Load information exchanged between nodes for load balancing purpose shall inform nodes on load status for radio, eNB hardware processing and transport network resources.

2.4. SA5定义的一些用例

SA5已定义的SON用例如下,

(1)新eNodeB安装(Establishment of new eNodeB in network)

(2)邻区表优化(Optimisation of the neighbourhood list)

(3)覆盖和容量优化(Coverage and capacity optimisation)

(4)故障解决参数优化(Optimisation of parameter due to trouble shooting)

(5)伴随网络动态改变的优化(Continuous optimisation due to dynamic changes in the

network)

(6)切换优化(Handover Optimisation)

(7)QoS参数优化(QoS related radio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8)MBMS网络优化(MBMS network Optimization)

2.5. SON架构

文稿:

R3-080355: Architecture for self-optimization (Huawei, China Mobile,Telecom Italia) R3-072250: Architecture for load balancing use case (Orange, T elecom Italia,T elefonica and T-Mobile)

在网络自配置/自优化的研究中,关于SON功能体架构进行了讨论,但没有形成共识,也没有得出任何结论。目前提出的SON架构有两种模式,一是集中式的,一种是分布式的,两者各有优劣。集中式架构可以推进SON功能的标准化,更有利于运营商的操作维护管理;而分布式架构具有更好的实时处理能力,如果功能体位于EMS/NMS,由于O&M系统不是实时系统,不能及时对网络变化做出响应。

SON功能体的位置还需要按照用例逐个分析,最有可能的是一种混合式的分布,即自优化/配置功能的具体算法实现是在eNB中,但O&M不会完全不参与,两者协调配合共同工作。前面介绍的自动邻区建立的ANR方法,其功能体主要位于eNB,但会受到O&M的

约束,O&M可以通过黑名单和白名单的设置,禁止或允许某些邻区关系的建立。

2.6. SA5中的相关项目

最近,针对SON研究,几家运营商在SA5提出建立若干个SON WI, 把研究工作进行细化分工。

1.Self-Configuration of eNodeBs

这个WI的目标是对新eNodeB加入网络时自配置功能进行标准化。这里所说的自配置功能主要包括,eNodeB和Element Manager之间IP连接的自动建立,软件以及无线和传输层配置参数的自动下载,S1/X2连接的自动建立,还可能包括安全认证。

2.SON Neighbour Cell List (NCL) handling architecture

自动邻区关系建立是LTE网络所期望的,这个WI的目标就是找到并定义这样一个功能,它实际上是传统配置方法的一种增强。当然在提供这种功能的同时,还要保证运营商对网络的控制权,并能够决定这种自动化的程度。此WI的研究内容要包括,ANR用例的定义,功能块的定义,明确接口标准化要求,NRM IRP 定义等。

3.SON self-optimisation & self-healing handling

网络自优化、自治愈功能是通过监控FM (PM ?)数据、告警、通知及自检测结果,然后启动校正动作。这个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Load balancing

?Handover (HO) Parameter optimisation

?Interference control

?Capacity and coverage optimisation

?Neighbour cell list optimisation

?RACH optimisation

此WI 的主要目标是定义自优化、自治愈功能的需求,以及功能体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在O&M系统架构中的位置,相关算法标准化的程度,还有对O&M NRM IRP的补充。

4.Management of Self-Organising Networks (SON)

此WI的主要目标是总结SON OAM的需求,为集中式SON提供基础架构,保证SON 操作,提供SON相关eNodeB属性的访问,相关UE和eNodeB测量的获取和传输,eNodeB告警的传输。

这些WI提议即将在SA5 #58会议上讨论,最终可能会确定建立哪几个必需的WI。

3. 研究需求

SON方面,我公司至少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研究和标准化工作的支持。

(1)use case;(2)网络性能和优化的度量体系。

一些重要的信息或结论。

A 自动邻区关系生成

在现在的2G/3G系统中,邻区表是在网络规划阶段,根据网络拓扑,实际的物理环境,以及路测的结果,由运营维护人员手工设置的。这个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在LTE 系统,希望这个工作由eNB节点自动完成,减少网络运营维护的工作量。

1. Intra-freq自动建立邻区表的方法

目前,爱立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普通eNB的自动邻区关系的ANR方法。ANR(Automatic Neighbour Relation) 方法依赖一个前提,就是小区必须广播它的全球唯一

标识(Global CID).

ANR方法需受O&M的限制,O&M可以为每个小区配置两个名单,

?ANR 黑名单:包含一组小区,eNB既不应建立,也不维护邻居关系

?ANR 白名单:包含一组小区,eNB总是应当建立并保持邻区关系这些名单具有绝对高的优先级。

当eNB邻区关系改变时,需通知O&M系统。

ANR 方法示意图

ANR工作流程如下,

eNB小区A具有ANR功能。作为正常呼叫过程的一部分,eNB指示每个UE测量邻

(1)UE发送关于小区B的测量报告,包含了小区B的物理层标识Phy-CID,

(2)当小区A所属的eNB收到的测量报告,如果其中包含的Phy-CID并不在当前的

邻区表中,eNB指示UE使用新发现的Phy-CID去读取该小区的Global-CID。

eNB需要安排一个足够大的间隙以便UE能够读取并解码广播信息中的

Global-CID。

(3)当UE获取了新邻区的Global-CID, 报告给eNB。

(4)eNB增加这个邻区关系,并使用Phy-CID 和Global-CID,

a.查询新eNB的传输层地址,

b.如果需要,建立X2连接,

c.更新邻区表

ANR方法主要的应用场景是在该网络中增加一个eNB, 候运营商不希望手工逐个地

修改周围原有eNBs的邻区配置,由这些eNBs自己检测并做更新,而新eNB的邻区关

系也通过自动配置的方式完成,这时ANR方案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ANR方法虽然简单、高效,但有很大的局限性。此方法是基于UE测量实现的,由

于UE测量前必须要知道目标小区的频率,UE是被动接受指示的,这些频率信息应当由

当前服务小区提供的。在建立邻区关系之前,如果没有任何预配置的话,新eNB对周围

小区信息是一无所知的。因此UE只能测量跟服务小区频点相同的邻小区,ANR方法只

能适用于LTE系统内的同频邻区的建立,而不能用于异频邻区。

ANR方法在RAN3内经过讨论已获得通过,由于涉及到UE要读取小区系统广播信息,这是RAN2负责的研究领域,因此要等待RAN2的确认结果。

2. Inter-freq/Inter-RAT 自动邻区关系

前面介绍的自动邻区建立的ANR方法,只能用于LTE系统的同频(intra-freq)相邻小区,而不适用于异频(inter-freq)小区以及其它接入制式(inter-RAT)的小区。

针对这种情况,有公司提出根据性能统计数据来建立或删除邻区关系。这些统计项包括,

?UE检测到的小区列表

?每对邻区间触发的切换次数

?每对邻区间完成的切换次数

?每对邻区间切换过程中掉话的次数

?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次数或是RLF引起的RRC连接重建的个数这些统计数据被汇总到NMS/OMC,在那里做出决定是要建立新的邻区关系还是要删

除不合适的邻区。

这个方案需要依据长时间的统计观察,所需的数据量很大,而且观察时间以及各种统

计量的门限值都很难找到“真正”合适的值,需要利用网络维护的已有经验,或是借助一

些仿真工具。这个可以作为一种邻区关系长期优化的方法,而作为一个自动邻区建立的基

本方法并不合适。

B 切换相关的SON技术

前面已经介绍了小区重选/切换参数优化的用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UE接入/切换的成功率,增加系统的容量,改进用户的体验。用例的输入参数包括本小区和邻小区的负载,eNB和UE的测量等,也就意味着在相邻eNB之间要经过X2接口交换信息。这引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到底需要交换哪些信息,哪些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是可选的;另一个是这些信息是否需要标准化,以保证在多厂商网络中的功能一致性。

现在提出的建议,X2接口信息包括UE历史信息, Load信息,RRM信息。

(1) UE历史信息

避免乒乓切换对提高系统性能很重要,可以通过设置合适的滞后值(Hysteresis)等参数抑制乒乓切换。LTE系统提出的自优化功能,要求网络节点可以自动检测到乒乓切换的发生,并通过调整适当的切换参数消除之。因此检测到乒乓切换发生,就成为一个前提条件,这需要eNB之间交换信息。UE历史信息就是用来帮助eNB判断乒乓切换发生,由于相邻eNB 可能不是同一个厂家的,为了避免歧义,这个信息需要进行标准化。

在RAN3已经达成一致,UE历史信息包括UE过去所在小区的ID,类型,以及在该小区内停留的时间。此项IE包含在X2接口切换请求消息中,是可选的,至于这项IE是否要包含其它的元素,还需要继续研究。至于具体的判决乒乓切换的算法是各厂商私有的,不需要标准化。

(2) 小区Load 信息

在相邻eNB之间传送小区负载信息是很有用的,可以帮助eNB通过调整小区重选/切换参数,实现小区间负载平衡,对提高网络容量具有很好的意义,这也是运营商非常期望的。最重要的是负载信息包含哪些参数。

在讨论过程中,RAN3内部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是使用L1/L2的eNB测量量,例如上/下行实时业务/非实时业务的PRB使用率等;另一种意见是不希望使用这样具体的测量量,而仅采用标识负载状况的指示符。

第一种意见是希望能够对L1/L2的测量量进行标准化,以便能够支持多厂商环境,保证各家设备的行为一致。第二种意见是不希望使用标准化的参数,为其设备的优化算法保留最大的灵活性和独特性。现在两种意见无法达成一致,需要进一步协商,也还需要等待RAN1/2的意见。

(3) RRM信息

有公司提出在X2接口上传送RRM数据,以改善inter-eNB切换性能。该方案提出时,已经考虑到了其应用的局限性,但也得到了一些运营商的支持。由于RRM参数是依赖于切换算法的,是厂商特定的,当这些参数在属于同一厂商的eNB之间传送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率,但是在不同厂商的eNB间则没有任何意义。另外,考虑实际的网络部署,比较可能的是在一个局部区域内通常会部署同一家厂商的设备,这样在这些区域内部可以获得增益,只是在区域边界处没有获益。当然部署原则要由运营商决定。

此方案目前没有结论,按照常理,一个IE对应的是接收端的标准行为,而不应是私有的各人自定义的行为,这有悖于标准化的原则。RRM参数在3G系统中不是标准化的,在LTE中也不太可能标准化。不管怎样,此方法会在某些场景下带来益处,而没有明显的弊端,是否需要继续讨论要看各方的态度。

C eNB测量的标准化

对于eNB测量,RAN3需要从网络的自配置和自优化的功能出发,提出需求建议,即这些功能需要使用哪些测量量,而测量量的标准化工作则由RAN1/2/4负责。

在RAN3, 多个运营商联名提出需要把一组eNB测量进行标准化,但这个提议遭到了设备商的反对,这是由于运营商和设备商不同的利益决定的。运营商从多厂商的网络环境考虑,为了实现互操作性的完全支持,希望把一组测量量标准化,包括RRM参数,SON相关的性能测量,用于网络优化的无线测量等。设备商则从保持私有技术的独特性和竞争性考虑,希望保留更多的实现空间,使其能够保持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对于跟专有技术密切相关的测量,不愿意使之标准化。

从目前情况看,运营商跟设备商之间暂时无法达成一致。但这些参数还是要按应用的用例来分析。对于RRM参数,由于涉及到专用的RRM算法,似乎标准化的可能性不大。在讨论切换参数优化实现负载均衡的用例时,绝大多数公司同意使用标准化的测量数据表示小区的负载,只有极少数公司反对。用来表示小区负载的测量量都是L1/L2参数,需要RAN1/RAN2做进一步研究。

D SON与RRM的关系

-Time frame difference: RRM msec-sec timeframe; SON: minutes-week timeframe

-RRM and SON could affect parameters in a different range, i.e. RRM –smaller optimizations, SON –setting boundaries/working points for RRM etc.

-RRM and SON could have different trigger points, e.g. come into effect at different threshold levels.

E 参考资料

[1] TR 32.816 V1.3.2, Study on Management of LTE and SAE,

[2] S5-080326, WID on Management of Self-Organising Networks, T-Mobile, V odafone, Telefonica, Telecom Italia

[3] S5-080327, New WT-level WID on Self-Configuration of eNodeBs, T-Mobile, Vodafone, Telefonica

[4] S5-080328, WID on SON Neighbour Cell List (NCL) handling architecture, T-Mobile, V odafone, Telefonica

[5] S5-080329, WID on SON self-optimisation & self-healing, T-Mobile, Vodafone, Telefonica

学科博士点和研究方向简介-浙江工商大学

附件5 学科博士点和研究方向简介 一、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旅游管理和会计学四个二级学科。 (一)企业管理 本博士点设在工商管理学院,下设四个研究方向: 1.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博士生导师为郝云宏教授、项国鹏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于在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问题。目前主要关注以下领域:公司治理;企业战略管理;国有资本经营与国有企业治理;企业社会责任;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成长和浙商战略转型。 2.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博士生导师为金杨华教授、肖余春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于中国情景下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和创业管理研究。目前主要关注以下领域:公司创业与企业家理论;基于社会交换的员工关系管理及组织公正;商业环境中的组织伦理决策及影响因素;团队行为及知识管理理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3.营销与商务管理:博士生导师为范钧教授、易开刚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于服务和制造企业的营销理论、商务管理及营销与商务模式创新。目前主要关注以下领域:服务营销与服务创新、基于社会责任的营销创新、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基于大数据的营销转型、顾客参与和知识管理、网络营销与消费者行为、中小企业营销与管理等。 4.电子商务与物流优化:博士生导师为琚春华教授、肖亮教授。本方向主要围绕以下重点领域展开研究:一是研究网络环境下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和虚拟企业建设,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的理论和实现技术;二是企业决策优化理论和实现技术,包括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和实现、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互联网信息抽取和分析等;三是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实践。 (二)技术经济及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是国内发展比较快的一门学科。我校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8年企业管理博士点设立相应培养方向(营销与创新管理)。2011年设置独立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目前是浙江省三个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点之一(另外两个在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 本二级学科的三个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服务创新与政策、知识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是以技术管理或创新管理为基础设置的,并沿着服务业应用和知识资源观理论两个方向展开。 1.技术创新管理:指导教师为盛亚教授。本方向研究既涉及微观层面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和高新技术产品营销,又涉及产业和宏观层面的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扩散。研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出发,通过规范的案例研究和定量分析,最终上升到战略和政策含义。目前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利益相关者视角的

科研成果介绍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农村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的研究” 关于农村高中生学习动力方面研究的经验总结 巴彦县第三高中刘晓峰 在我从教的几年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不断的思考学生学习的动力究竟来自于什么?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学校将此问题提到一个教育科研的高度上,2006年我参与了省级重点课题《农村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的研究》使我认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及意义,也促成我对此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主要负责学习动力方面的究。下面是我对学生学习动力方面问题的调查研究与分析看法。 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8份,有效问卷394份,涉及三个学年,调查数据分析如下:对于学习目的这一问题有54%学生认为是提高自身素质,41%学生认为是上大学;70%的学生学习热情中等,而热情较高者只占14%;56%的学生能够自觉地主动学习,而42%的学生极少主动学习;78%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的打算是上大学;80%的学生能制定学习计划;52%的学生认为不想上大学是因为考不上大学,而38%的学生认为家庭负担无法实现大学梦;83%的学生认为学习的压力来自家庭。 根据以上调查统计,课题组认为目前农村高中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是来自于家庭的外部动力,而由学生个体的兴趣、好奇心、自尊心、求知欲望等所引起的内部动力则是目前高中生学习的次要动力,而由学生的人生价

值观、世界观、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所引起的第三动力即任务动力只体现极少数学生身上,因此课题组认为在学习动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学习比较被动,因此我们下一步通过家长会、讨论、辩论、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思考,什么样的学习动力才能真正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 措施一:家校沟通共同研究对策,召开了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展示了学生的调查问卷说明了83%的学生认为学习的压力来自家庭。会上我们达成了共识,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家长应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 (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树立远大的理想;(三)表达方式不能太粗暴专制,应多一些理解多进行思想交流。 措施二:在讨论、辩论、班会等形式中我们师生得出这样几点结论:(一)认识学习的意义它是最持久的学习动力来源; (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根本保证; 措施三:老师为提高学习兴趣且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随着社会步入信息时代,多媒体电脑,更是以其强大的功能,丰富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巧妙的链接组合、多采的演示效果,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热情。利用信息知识丰富的表现力及其极大的共享性特点,寻找一些计算机教育相关的素材(如声音、图象、动画等)给学生观看,既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又能过程吸引学生。如在教学中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把一些微观反应,化学放应机里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观看,旨在能激发学

课题研究成果简述[1](新)

《农远资源有效融入小学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研究成果简述 课题承担单位:执笔人:xxx 1 概述 1.1 研究目标 1.1.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变革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过去教师单纯依照教材、黑板、口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主要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转变过去教师以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成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探索者。 1.1.2 探索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学科教学设计研究,实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促进教师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1.3通过本课题研究,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摄取,提高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意识。 1.1.4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加强理论建设、指导教学实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做创造型教师,那么我们通过研究,期望达到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教学科研水平,最终成为学者型教师的目标。 1.1.5 通过研究,弄清实现现代远程教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对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基本要求,研制开发出一批适应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多媒体课件,总结出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 1.2 研究方法 以学习理论、课改要求、素质教育思想、教学设计原理等教育理论为依据,主要从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技能培训”和“教学研究”两个方面着力教师技能的提高,在“任务驱动”下引导师生的教与学。采用教学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查阅资料法、调查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并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等手段,综合分析课堂教学的转变状况及学生的发展状态,总结研究成果。 1.2.1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根据学校远程教育的运用和实施的具体情况,将所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寻找问题所在,提出合理改革意见或方案,调整研究计划和目标,使研究者在不断地调整过程中得到启示。 1.2.2、调查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调查学校现代化远程教育的配置及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及时添置相关设备,帮助教师及时调查教学策略。 1.2.3观察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积累原始资料,并加以理性分析与研究。 1.2.4经验总结法:课题组的成员注意整理在研究实践中的有关资料,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实验措施。课题组对课程进行过程检测,结论检测。对课题的资料,录像,案例进行检测,对工作成绩进行评估,推广运用成功的经验。 1.3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13.3-2013.3) 主要工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现状,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立研讨课题,撰写课题申请,评审书,进行课题申报。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3.4-2014.3) 主要工作:召开课题报告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激发课题组成员及课题实验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实验班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手段相互结合,完成教学任务;分段收集相应的教学效果统计数据,分析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水平;完成资料积累,撰写论文,经验总结,研究报告;进行课件制定,组织研究交流。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4-2014.4) 主要工作: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对课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撰写结题投告;将课题研究成果上报,接受课题主管部门专家组签字;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会,发布与推广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管理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管理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教育科研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重视教育科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的加剧,教育改革以空前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全球兴起,许多国家政府都越来越重视利用教育科研成果指导本国的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与决策必须依靠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必须为教育改革与决策服务,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 教育科研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由其本身的本质属性 决定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包括社会科学和各种应用技术。教育科学也属第一生产力的范畴,教育科研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第一生产力”的位置。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需先行。教育科研对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中小学校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改革;中小学校要改革,就必须研究。把中小学校教育发展与改革纳入教育科研的轨道,并形成不间断的改革与创新局面,是新世纪中小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对改革传统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起了较大作用,研究成果为学校各学科的综合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数据和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但现代教育技术如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更先进的方向发展,则有待于我们的深入研究。 “科研兴校”。中小学校教育既应坚持“常规体系”高效率地运行,又要构建未来教育的框架。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不仅对学校今天的整体教育水平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学校明确未来的教育思路(学校教育的个性化、社会化和终身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2.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中小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趋势。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探索、研究和实验,有助于揭示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可以说,课题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幅度。 重不重视课题研究,是衡量一个校长是不是具备科学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的重要标志。回顾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由于缺少教育科研,办了许多违背教育规律的蠢事。现在已经到了必须重视教育科研、非抓课题研究不可的时候了。真抓实干,至少应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认识正确是前提,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二是领导到位。领导重视是关键,要实施“一把手工程”。

化工研究方向介绍

化工大学教学特色及五大特色研究方向 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企业决策模拟等互动式特色教学方法,联系实际,形成特色课程体系,使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同时拥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际管理能力。 培养目标 通过严谨教学及多样化学习模式,凝聚企业决策与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的精髓,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全球战略眼光的中高级企业管理者。 特设有五大研究方向 1,生物医药创新管理 培养目标 重视生命科学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培养符合各企业、部门需求的高科技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工程能力,尤其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培养以创新为重点的复合型、创新型中高级管理人才。 教学特色 教学过程中通过定制化课程,部分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双语授课,运用团队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生物医药管理理论基础、知识及相关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际管理能力。 2,安全工程与化工企业运营管理 培养目标 通过在校培养与在企业培养相结合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教学,培养符合行业要求、在化学生产安全管理及危险品生产运输管理方面具有高水平能力的管理人才。 教学特色 坚持教育改革与创新,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方面同行业相结合,在安全事故风险评估、安全事故演化建模、安全事故监测预警和安全事故应急决策等方面具有领先水准,培养学生具有更高的职业竞争实力。 3,会计与财务金融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具备会计与财务管理、金融知识,能够从事会计应用、企业金融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 教学特色 在教学研究中,根据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针对企业实际运用独到的方法,运用清新的授课风格、深入浅出的讲解、结合实例重点教学。在公司并购与重组、公司理财等公司金融方面教学中有着丰富的经验,特色鲜明,侧重于商业实践的现实问题,着重培养务实型的企业管理人才。 4,企业决策与战略管理 培养目标 通过严谨教学及多样化学习模式,凝聚企业决策与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的精髓,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全球战略眼光的中高级企业管理者。 教学特色 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企业决策模拟等互动式特色教学方法,联系实际,形成特色课程体系,使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同时拥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际管理能力。 5,创新与创业 培养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哪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 教学特色 北京化工大学MBA借助于行业优势、前沿的课程设置以及丰富的课外活动,化工大学MBA教育项目拥有一支从事MBA教育的高水平专职教师队伍,同时聘请了多位著名学者作为兼职教师。立志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全球战略眼光的高级管理者与未来商业精英。

课题研究成果的特色如何写

课题研究成果的特色如何写 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和撰写步骤 陈伟忠发布时间:xx-11-42:24:46 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和撰写步骤 一项教育课题的研究工作通过查阅教育文献、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整理分析资料等步骤,按计划完成了任务后,需要对整个研究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用文字表达出来,形成一份该教育课题研究的书面材料——课题研究报告(论文、专著)。这种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文字加工和表述的过程,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是为了科学、全面地总结课题研究工作,而且是为了向教育界以及社会提供教育科研信息,以丰富教育理论宝库,推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 一、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类型和结构 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研究的任务不同,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中小学教育课题成果表述形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教育课题研究报告,另一类是教育课题研究论文。教育课题研究报告是描述课题研究的过程、结果和发展的文献,是报告课题研究情况、建议、新发现和新成果的文章。教育课题研究论文是以理论分析为主要写作方法的。它以阐述对某些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或教育理论问题为主要内容。无论是研究报告,还是研究论文,它们的结构是内容的表现形式,是作者对研究结果在写作上的布局、谋划和安排。文章要讲究逻辑,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内容的联系而

不要互相冲突,这是对教育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基本要求。当然,由于选题的不同,研究目标、研究过程、研究方法、逻辑推理和所得出的结果不同,“内容决定形式”,所以撰写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所采用的结构、体例会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但是,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人们普遍认为,教育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最好能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格式。于是,我们归纳出研究报告或论文表达方式的共同特点,形成了大家常用的结构形式,即所谓“老三段”,包括导言(绪论)、正文(本论)、结论等三部分。如调查报告可分为:一、导言;二、正文;三、结论等三个主要部分。实验报告可以分为:一、引言(课题的提出); 二、实验过程和结果;三、讨论和结构等三个主要部分。研究论文包括:一、绪论;二、本论;三、结论等三个主要部分。 (一)、导言(绪论)的撰写 导言(绪论)是教育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开始部分,要写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⒈阐明研究课题及其意义,反映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这部分的内容是全文的引子,写好它十分重要。为此要做到:第一、语言要简洁,篇幅不能过长;第二、阐述要明确,应给人以清晰的印象;第三、揭示研究课题的意义要实事求是。 ⒉介绍文献查阅的情况,指明本研究课题所处的理论背景,即根据查阅的文献,简单地介绍前人或他人有关这个课题的研究情况,以及达

课题研究成果及概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中高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 课题研究成果概述 兴隆县第一中心小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中高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是兴隆县第一小学主持的承德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2008年2月正式立项为市级重点课题后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本课题侧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阅读教学和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选材与主题要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出发。通过本题研究,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意,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束缚,普遍存在重读写而忽视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说话。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经常与别人交流,而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口语。那么,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就直接关第到交流的效果。由于小学高年级的口语交际能务得不到重视,这样下去,我们的学生能力得不到培养,语文素质得不到提高,势必影响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课题就是根据以上情况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而提出的。 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因此,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中高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探索适应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口语训练方法,培养他们认真倾听、会表达,是现代小学生的关键。本研究课题培养学生乐于表达、会表达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从国外看,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培养口语表达的方法,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1)美国、英国的口头、听力作业非常重视,不只重视书面作业。(2)他们还很重视表演作业。这些作业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 2、从国内看。致力于此,研究的教师也很多。特别是从新课改以来,教师认识到口语表达的重要性。教师意识到“听”“说”“互动交际”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是一个有机整体,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要素。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培养训练应该与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创新点 (一)、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题研究,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生乐于表达、会表达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会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二)主要内容

最终成果简介

“生成性语文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最终成果简介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随着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深入开展,导学案的使用逐渐普及, 导学案的编制形式也是争奇斗艳、万紫千红。这些导学案有的忽视语文学科的特点,忽视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忽视语言文字的必要训练,有的内容繁杂,文字众多,还有的有“练习题”倾向,导学案“预设”过多,没有给“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很多老师直接从网上下载导学案,错误较多,而且,别人的思路、别人编制的导学案融入自己的教学实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校从事一线教学的语文教师绝大多数都担任班主任,工作普遍较繁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等等工作任务已经让他们非常疲惫,再一课一案地编写导学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本着既要进行新课改,又要给教师松绑,给学生减负的原则,我校语文教研组多次召开教研组会议,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部分老师多年来坚持的“生成性学案”的基础上,研制编写并印刷装订了统一的“生成性语文导学案”,在全校各个年级发放使用,获得了全校师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我们把导学案和我们的课堂教学相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成性语文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1、编制印发《生成性语文导学案》。 有没有一种导学案,它既让学生有章可循,又能够让学生张扬个性,发挥才智呢?有没有一种导学案,既能够引导师生的教与学,又能够促成学习过程中的精彩生成呢?有没有一种导学案,既可以关照到不同学力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又能够兼顾基础知识,夯实基础呢? 我们二附小“生成性语文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组的教师经过多年的尝试,不断的改进,终于研究成型,把“生成性语文导学案”印制成了作业本形式,在全校使用。 我们的导学案是学生独学、対学、群学的学案,是教师上课的教案。这个教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8篇)

首先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关于个人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有许多不成熟的想法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相对于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和校级等集体课题,“个人课题”是由教师个人自主申报,独立主持,为了自身的专业发展,研究个人在教育教学中具体而微观的教育问题的课题,也属于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范围。 我主要负责的是后期资料的整理和结题报告的撰写,很高兴能够参加到我们这个课题的大家庭里,大家群策群力,为课题的顺利开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没有学生的精神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个人课题项目,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引导教师自我解决教育中遇到的问题、难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在个人课题研究中,紧密联系日常工作,积少成多,使科研进入常态化。只有这样,教师自身生命质量的提高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得到发展。

走上工作岗位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的教学中,我不断地摸索教学方式,不断地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新的教学模式(课题学习)慢慢的有了一点点理解。课题学习作为新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它有一些这样的特征,首先它有一个主问题,在这个主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去搜集资料组成小组,寻找资源,最后解决问题。 一、课题学习的的意义 1、课题学习有助于学生感受英语,体验英语,把英语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用英语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因为我们的学校在农村,现在学生家长买地下六合彩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由此我设计了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研究性课题中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课题学习有利于向学生渗透英语思想方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认为适时适度地向学生渗透英语思想方法和用英语思维解决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课题学习中蕴涵着大量的英语思想、英语方法,需要我们去挖掘。面对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将生活问题转化为英语问题。 3、课题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和接受性学习相比,课题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上外翻译MTI各专业研究方向介绍

上外翻译硕士专业MTI研究方向介绍 一、英语笔译专业 研究方向: 1.公共服务笔译(Translation for Public Service):本方向培养公共服务领域的专业笔译人才。 2.商务笔译(Translation for Business Purposes):本方向培养商务领域的专业笔译人才。 3.技术笔译(Technical Translation):本方向培养科技领域的专业笔译人才。 4.法律翻译(Legal Text Translation):本方向培养法律领域的专业笔译人才。 5.本地化(Localization):本方向培养本地化以及翻译项目管理的专业翻译人才。 6.人工智能辅助翻译:(AI-Assisted Translation)本方向培养人工智能辅助条件下的专业翻译人才。 二、英语口译专业: 研究方向: 1.会议口译 本方向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熟悉全球事务、掌握会议口译技能(包括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会议口译员,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现场完成话语长度7分钟/次的源语交替传译任务,保证源语信息完整、准确,并能为国际和地区组织、政府机构、企事业部门举行的公开和闭门会议提供完整、准确的同声传译服务。此外,学生还必须达到本专业所规定的其他要求。 2.公/商务口译 本方向旨在培养能满足社会公共事务和商业交流活动要求、熟悉语言背后文化、经济、思维模式,具备与公/商务活动相关交替传译技能和公/商务文本笔译能力的专业口译员,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现场完成话语长度约5分钟/次的源语口译任务,保证源语信息完整、准确,能够胜任公/商务领域的口译工作,能够胜任一般文本的笔译工作。此外,学生还必须达到本专业所规定的其他要求。 3.会议管理 为提升日益频繁的国际会议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本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基本口笔译能力的专业会议管理人才。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从事基本的口笔译工作,并利用自身的翻译专业能力有效甄别出优秀的翻译人员,为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的运转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工作。同时,毕业生还应熟练掌握会议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包括统筹规划、协调运营、沟通交流,以及相关的统计核算、评估监控、技术支持等。 4.人工智能辅助 本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基本口笔译能力,基本了解人工智能历史,能将其应用到口译工作场景中的专业口译人才。要求毕业生在满足口译方向一般性专业要求的基础上,能将专业口译技能与人工智能应用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口译工作效率、

有效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课题成果简介

.. . . .. 有效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课题成果简介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教育教学质量,锻炼了青年教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课题研究期间,也带动本组教师不断提高, 师迅速成长。、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进一步优化,使学生学 1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教师学会教学,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前要”——“学生、课程、情境、|5要素,教师备课体现了“求教师共同备课课中要求“师生共上”搭解“教师 搭台学生唱戏”的有。自己、教学设计”问题、对话、刺激、训练、指导、评价;要素”——效平台。教师应体现“6,并有机地把六要素结合起来,实现有效课堂教学;课后要求“师生共展”使全体学生达到高质要素”——思考、作业、展示、探究、评价。体现“5 量的持续发展。最后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2、通过有效课堂教学实验课改,语文教研组,理顺了语文课堂教学四条正确标准:就语文学科而言,“教什么”其实远比“怎么教”更重要。但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习俗的角度是从教学方法入手,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教学风采,讲究上课如何精致、精彩。新课程背景下,随着“一标多本”普及,全国并没有了统一语文教材,课堂上教师到底应该“教什么”变得至关重要。即使同一文本,不同的教师由于着眼点不同,也会教出不同的内容来。更可怕的是,

许多教师手拿新教材,根本不知道应当将什么样的内容呈现到课堂中去。 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必须是选对教学内容的课。关于教学内容选择正确的课堂应该满足以下要求:一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意识,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教学内容相对集中;二教学内容学习参考. .. . . .. 正确,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三教师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四课程目标能够有效达成,教的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一致。确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坚决反对并杜绝“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的现象出现。3、通过有效课堂教学实验课改,语文教研组,摸清了语文课堂教学 专题教学必须遵循的“四大原则”:新的语文教材分模块、专题、具体文本几个层次。文本是构成专题(单元)的基本单位,专题的有机组装形成模块。这种以专题结构单元的文选方法,与传统教材以文体结构单元有很大的区别。以文体结构单元的教材强调知识构成的系统性,文本仅仅是一个例子而已,是作为完善学生的相关语文知识框架而存在的。新教材在认可单元结构的基础上,相对强调文本内容的独立价值,编者意在通过人文专题让学生获得对某一类情感的深刻感知,进而认识世界、建构世界。因此,高中教学尤其不能继续以单篇文本为核心展开割裂的学习,而要相对强化专题意识。构成专题的文本最好能在专题内涵的框架内展开解读,为专题的建构服务。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综述-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综述|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 述 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目前,国内外随文练笔的研究现状大致如下:1.苏霍姆林斯基的作文教学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把“随文练笔”看作是中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基础,而反对将学生作文变成一些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他还把读书笔记列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实现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实现这三种思维形式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转化。2.日本的随文练笔研究强调的是,让课文成为学生模仿练笔的范例,充分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立足课文特点,及时进行随文练笔,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运用阅读中获得的体验和感受,丰富自己的表达,从而达到提高习作能力的目的。3.陶行知、叶圣陶等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作文教学理论的研究。陶行知先生的“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很显然,如果我们能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就能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4.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的“读写结合”实验。丁老师独具慧眼,几十年前就发

现利用课文这一现成的资源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一个好渠道。因此,几十年来,他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读写结合”的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还专门编写了《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丁有宽老师“读写结合”的实验使我们深受启发。如何活用课文资源,挖掘课文中最有利于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并能给学生习作提供参考和借鉴的因素,让学生在习作时不但能模仿,更能创造,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药学学科各研究方向介绍

药学学科各研究方向介绍 药物化学 学科基地:药物化学是建立在化学、医学、生物学科的基础上,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建有国家化合物卫星分库、全军特种损伤防治药物重点实验室,是浙江省抗肿瘤药物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小分子药物研发关键技术科技创新团队的参与单位。 学科队伍: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老中青结合的高水平学术队伍,现有教工15名,其中教授/研究员6名,副教授/副研究员8名,讲师1名,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浙江省药学会药化与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和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入选者。 研究方向与成果:本学科研究领域包括天然活性物质及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药物的设计合成与结构优化、药物-靶标相互作用和构效关系、类药组合化合物库的构建及筛选、分子探针设计与应用。完成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日韩A3前瞻计划等20多项项目,获得省部级奖项5项,自主开发获得临床批件2项,已在Science、Nat Chem Biol、J Med Chem、JACS、Angew Chem Int Edit 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0多项。 研究生培养: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点,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点。学科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28人,硕士研究生49人。学科胡永洲教授团队入选浙江大学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提名奖。本学科积极为研究

课题研究成果概述

附件2: 《关于农村初中七年级学困生成因分析与转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概述 一、课题基本情况 1、课题批准立项时间 2017年10月30日 2、立项级别沧州市规划课题 3、课题类别立项课题 4、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二、课题研究及成果汇报 1、问题的提出 沧州市农村学生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比重较大,而农村学生中,学困生的比重又有逐年增大的趋势。我校位于偏远农村,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习惯也不好,学困生比较多,甚至有很大比例是从七年级就跟不上学习进度,导致初中三年的学习都很困难。农村经济水平提高了,教育水平也亟待提高,再者,农村孩子多为留守儿童,为农村教育增加了新难度。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不能放弃学困生,研究七年级学困生的学困原因,对症制定提高学困生成绩的策略,探索学困生心理的变化等,就成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2、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创新点 课题研究目标: 1、七年级学困生的成因及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内部因素(智力、非智力、身心素质等)、外部因素(教师、教材、家庭、班级文化等)。

2、学校教育方式如何适应七年级学困生,研究学校教育中的七年级学困生转化策略。 3、课堂教学如何转变七年级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转化策略。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七年级学生学习困难现状的调查; 2、对学困生特点、类型进行心理学分析、探讨; 3、七年级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 4、对学困生进行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培养; 5、转化七年级学困生的教育对策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本课题结合学困生在小学所形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来进行研究,并且整合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做七年级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我们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是对转化学困生理论的有力补充,也为推广素质教育做出了一份贡献。 3、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1)调查研究法:有问卷调查和跟踪调查,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现象,在确保研究对策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指导和帮助学生自主解决学习困难的方法措施更为有效。 (2)行动研究法:注重案例分析,采用教育激励,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等措施促进学生顺利克服学习障碍,进行有效学习。 (3)案例研究法:对具有典型特点的学生,进行调查、跟踪观察、教育、谈话、家访等,摸清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及指导效果,为研究和提升经验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4、课题研究的结论、提出的主要观点

研究生研究专业及方向介绍

I am a graduate student from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My discipline direction is the water conservancy, hydropower and hydraulic structure of cold-arid areas. And the primary research field is hydraulic structure and hydraulic construction materials, which mainly researches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aterials for dam core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ncluding asphalt concrete and cemented sand gravel.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practical engineering, my supervisor, Pro.f ***, tentatively determined my research direction to be the application of cemented sand gravel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this research direction is just what I like to work with. I have accumulated lots of experience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during my undergraduate period. I look forward to getting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both in profession and practice in the next three years. Cemented sand gravel is a new type of building materials 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It is in according with the building concept of “suitable material and suitable compose”. With so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safe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high-efficiency construction, cemented sand gravel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This kind of material is characterized by aggregate without screening, high anti-seismic and overload ability, strong foundation adaptation, uniform stress distribution, low stress level and less material usage. Moreover, Cemented sand gravel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 on optimizingthe structure arrangement, saving engineering investment, adapting environment, protecting ecology and realizing fast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researchers abroad have made a lot of studies on cemented sand gravel and reached a number of cutting-edge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while the domestic relatively backward. Cemented sand gravel has been fully used due to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Xinjiang, which making Xinjiang rank forefront nationwide in this research field. Nowadays, the problems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soil erosion are increasingly serious. Since the limitation of fund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there are still many important technical problems and application issues have not been yet resolved. Lacking of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nd shorting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each units. For example, the owner units did not dare to try, project units can no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unitsare not qualified on technology.My research direction i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bove mentioned through conducting a lot of experiments. Such as, the sand gravel aggregat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optimization, the selection and dosage of admixture, the influence for aggregate of different acid and alkaline on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gelation and gravel mixture ratio design, and so on.Cemented sand gravel can be used to do targeted treatment. The studies of cemented sand gravel can prompt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improve the circumstances of human living and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