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环境热适应文献综述_GailS_Brager

建筑环境热适应文献综述_GailS_Brager

建筑环境热适应文献综述_GailS_Brager
建筑环境热适应文献综述_GailS_Brager

暖通空调HV &AC 2011年第41卷第7期35

 科技

综述

建筑环境热适应文献综述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Gail S .Brager ☆悉尼大学 Richard J .de Dear (著)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慧梅 张宇峰

翟永超(译)

摘要 给出了以建筑环境热适应为题的详尽文献综述成果。热舒适研究的适应观点认

为,人们在真实环境中的热感觉受其以往热经历和文化与技术行为的综合影响。适应模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人不再是给定热环境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通过多重反馈循环与人-环境系统

交互作用的主动参与者。热适应可分为三种不同的过程———行为调节、生理习服和心理适应或期望。气候室和现场的证据均表明,较慢的习服过程与较为适中的建筑环境中发生的热适应关系不大,而行为调节和期望的影响则大得多。现场证据调查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发现是空调建筑和自然通风建筑中热舒适反应存在差别,这可能是由人们以往在建筑中的热经历和不同的感知控制度共同导致的。

关键词 适应 自然通风 个人控制

Thermal adaptation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Or i g i n a lb yGa i lS .B r a g e r ★a n dR i c h a r dJ .d e De a r

Tr a n s l a t e d b y Ch e nHu i me i ,Zh a n g Yu f e n g a n dZh a iYo n g c h a o

Abstract P resents the r esults of an extensive liter atur e review on the topic of ther mal adapta tion in

the built e nvir onment .The adaptive appr oach to modeling ther mal comf or t acknowledges that therm al per ception in “r eal world ”set tings is influe nce d by the com plexities of past therm al history and cultur al and technical pra ctices .An import ant pr emise of the adaptive model is that the pe rson is no longe r a passive recipient of the give n therm al environment ,but instead is an ac tive agent inter ac ting with the person -environment system via multiple f eedba ck loops .Ther mal a dapt ation c an be attr ibuted to three dif fe rent pr ocesses —beha vior al adjustment ,ph y siologic al acclim atization and psychological habituation or expecta tion .Both climate cha mbe r and field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e slowe r process of acclim atiz ation is not so r ele vant to ther mal adapta tion in the rela tive ly moder a te conditions f ound in buildings ,wher eas beh avior al adjustment and expe ctation have a much gr eater influenc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 nt findings fr om our r eview of field e vidence was the distinction betwee n the rm al comfor t r esponses in a ir -conditione d vs .natur ally ventilated buildings ,m ost likely resulting fr om a combination of past therm al histor y in the buildings and dif fer ences in le vels of per ceived contr ol .

Keyword s ada pt ation ,na tur al ventilation ,individual contr ol

★Ce nte r for Environme nt Design R ese arch ,Un iversity o f California ,Be rkele y ,USA

 本文译自《Thermal

adap tation in the built environm ent :a literature review 》,翻译方式为全译,原文刊载于Energ y an d Bu ild ing s ,1998,27(2):83-96;译稿经本刊编辑校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0708038,50838003),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课题(编号:2008ZC18)

0 引言

什么是舒适的热环境?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答案却对建筑设计与运行、建筑供热与供冷能

①☆

Gail S .Brager ,女,博士,教授

■510640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筑

节能研究中心

(020)87110164E -mail :zhangyuf @scu t .edu .cn 收稿日期:2010-09-26修回日期:2011-04-08

36 暖通空调HV&AC 2011年第41卷第7期科技综述

耗,以及相应的对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例如,热带地区传统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气候响应式建筑———自然通风建筑,这种建筑不仅能耗低,而且还能给使用者以舒适、愉悦和与气候、文化相交融的感觉[1]。然而,这种建筑却正逐步被密封的玻璃高楼所取代,增强了对机械制冷的依赖性,这反过来又改变着建筑使用者对空调的期望、要求和行为模式[2-6]。本文提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在不同类型的建筑中,人们对舒适的定义是否相同。

描述理想热舒适条件的现行标准建立在人体热平衡模型和大量气候室实验的基础上,这些实验主要是针对中纬度气候区的大学生进行的[7-8]。虽然这些标准最初是针对集中空调建筑而建立的,但却经常被认为普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建筑、气候和人群[9-10]。实际上,对于自然通风建筑或使用者可用其他个体调节手段控制热环境的建筑,这些标准能提供的设计和运行指导十分有限。因此,我们和其他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一标准的普遍适用性观点表示了怀疑,认为严格依赖于实验室基础的舒适标准忽略了背景的重要作用,而这些作用可以减弱人们对给定热环境的反应。这场争论最为关键的焦点可能是现行标准在完全没有空调的建筑中的适用性问题。《能源和建筑》(《Energy and Buildings》)用了一整期的版面来探讨空调带来的社会与文化影响,其中包括人们对空调的要求和期望值的变化[11]。尽管舒适区可能是集中空调控制系统的合理设定目标,但它是否适用于富有更多内在变化的自然通风建筑还存有疑问[12-13]。这一观点得到了Givoni的认同,他考虑到生活在无空调建筑中的人会逐渐适应并接受高温高湿的环境,以此修正了他所作的著名的建筑生物气候图[14]。然而,如果想系统地完成此项工作,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看待人与热环境关系的方式。

另一种传统热舒适理论的观点认为,人们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或是调整行为,或是逐渐改变期望值以适应热环境,在其自身热偏好的形成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对这种热舒适适应理论的关注和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应对石油危机,近期,随着对全球气候环境影响的日益关注,它们又重获生机。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室内环境控制条件,使室内温度更紧密地跟随室外气候模式变化,对提高舒适度和降低能耗[15],以及改变建筑设计和运行策略有重大而积极的作用。

本文介绍建筑环境热适应的详尽文献成果,重点集中在空调建筑和自然通风建筑的对比上;简单讨论传统热平衡模型,提出一个热适应概念模型,给出大范围的建筑使用者热适应的气候室和现场证据,并从预测模型、建筑设计、控制算法和标准等方面探讨热舒适适应理论的潜在应用。

1 定义适应过程

1.1 热平衡模型

在当今的热舒适研究中,热平衡模型和适应模型之间似乎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热平衡模型,也称静态或稳态模型,是Gagge等人[16-17]和Fanger[18]早期开创性工作的基础,并被现行标准采纳,用于描述热舒适的可接受条件[7-8]。热平衡模型将人视为热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认为一个给定的热环境仅受人体与环境间热质交换的物理过程影响。为维持体温恒定,人体出现与热不平衡成比例的生理反应,通常假定热感觉(热—暖—凉—冷)与这些反应的大小(由平均皮肤温度和潜热损失或因出汗引起的皮肤湿润度[19]来衡量)成正比。支撑热平衡模型的决定性逻辑是:物理※生理※主观不适。

热平衡模型基于大量严格的实验室实验而建立,在许多气候室中也得到了较为一致的可再现的结果。然而,研究者们越来越怀疑,这些在实验室中得到的模型所包含的简单因果关系,是否能够不加修正地用于描述真实世界中的热感觉[20-24]。作为一个设计工具,热平衡模型的一个已知局限是用户需要预测尚未建成建筑中使用者的平均服装热阻(clo)和新陈代谢率(met)。然而,即使是对关键输入参数(新陈代谢率和服装热阻)可现场观测的已投入使用的建筑,应用热平衡模型仍无法准确描述或预测使用者的热舒适[25-40]。经常会发现平均热感觉的观测值与预测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别,其潜在原因可归类如下。

1.1.1 模型输入

1.1.1.1 估计单件或整套服装的热阻

Brag er等人[37]证实,常用表格和算法的来源不同,计算得出的整套服装热阻值的差别可达

2011(7)陈慧梅,等:建筑环境热适应文献综述37 

20%[7-8,41]。另外,受瞬变热环境下姿势、抽吸效应①、不同的材料纤维、蒸汽渗透性和纤维热动力等因素影响,使用无生命暖体假人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得的服装热阻可能会与实际情况有所不同[42-45]。

1.1.1.2 考虑座椅热阻

在许多现场研究中出现了PM V模型高估热中性的倾向,这可能是由于忽略了座椅对使用者的热作用[33,46]。M cCullough和Olesen[47]考察了带软垫的办公家具对暖体假人总服装热阻的影响,指出典型办公座椅的作用相当于在单件服装热阻值简单求和基础上增加约0.15clo的热阻[7-8]。1.1.1.3 估计活动类型及相应的新陈代谢水平

已有的现场调研方法使用标准表格评定人们的活动类型,然后将其转换为新陈代谢率,这可能是一种最落后的热舒适研究方法。可能影响新陈代谢率估算的因素包括与给定任务相关的精神压力、之前活动的短暂影响和从事给定活动所投入的精力[48]。

1.1.1.4 物理测量的不均衡性

现场研究通常只对周围热环境参数作定点观测。测点如果在空间和(或)时间上与受试者的位置稍有偏离,便不能代表受试者实际感受到的室内微气候[44]。这对热环境瞬变或空间分布不均的房间尤为重要,如被动式建筑、自然通风建筑或人们拥有较高环境控制水平的场所。

1.1.2 模型的假设———稳态与瞬变

稳态热平衡模型是基于实验室稳态条件下的实验而建立的,然而,就热环境和使用者的活动而言,建筑状态可能更活跃(这两种动态变化在人类生态学中分别称作生态价和生态潜力[5])。尽管该领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初步的研究已表明,服装可显著影响人在湿度瞬变时的感觉,相对于等幅度的热突变,冷突变引起的主观反应更为强烈[50]。

1.1.3 非热因素

人在实际建筑环境中的反应可能会受到热平衡模型未考虑的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人口统计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背景(建筑设计、建筑功能、季节、气候、语义学)、环境交互作用(照明、声音、室内空气品质)和认知(态度、偏好和期望)[38,44,51-53]。尽管这些因素已被反复考察并证实与受试者在人工气候室环境中的舒适反应无关[54-55],但很多研究者和实践者仍然怀疑非热因素的作用能否如此轻易地排除。例如,已发现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影响是感知控制———心理学者们业已证实,当受试者感觉刺激可控时,他们对不利或有害刺激的反应会减弱[56-62]。这种适应和其他形式的适应将会贯穿本文加以考察。

1.2 一个热适应概念模型

环境学和行为学的研究指出,人对某个场所的经历是一个多变现象,是该场所改变人的目标和期望值的反映[63-64]。热舒适研究中的适应观点认为,热感觉受人体热平衡物理过程以外的背景影响,如气候条件、社会状况、经济条件和其他背景因素。适应假设认为,人对室内环境表示满意,是因为此时此地实际热环境的主要方面与他对室内环境的热期望相匹配,这些至关重要的期望值是人们当时与以往的热经历和文化及技术行为的综合产物[21-22,65]。适应模型揭示了环境与使用者“给予与获得”的关系,它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人不再是给定热环境的被动接受者(这种决定性观点更适合于气候室实验的受试者),而是通过多重反馈循环与人-环境系统交互作用并逐渐适应的主动参与者[58-59]。

通用术语“适应”,泛指机体在反复的环境刺激下反应逐渐减弱,它涵盖了建筑使用者为促进室内环境与个人或集体的需要相匹配所经历的所有过程。基于上述广义定义,文献[66-67]给出了三种适应方式:1)行为调节(个人的、环境的、技术或文化的),2)生理适应(遗传性适应或习服),3)心理适应(习惯或期望)。

1.2.1 行为反馈———调节

行为调节包括人有意或无意作出的所有调整,这些调整反过来影响着主导人体热平衡的热质流动[71]。我们将行为调节分为三类:1)个人调节,改变个人参数以适应周围环境,如调整服装、活动量和姿势,吃(喝)热(冷)的食物或饮料或移动到不同地方;2)技术或环境调节,当条件具备时调整周围环境,如开(关)窗户或遮阳设施、打开风扇或取暖设备、关闭空调散流器或运行其他集中空调控制设备等;3)文化调节,包括调整工作和午休时间、

①抽吸效应是指人体行走时皮肤与服装之间夹层的空气流动产

生的作用。———译者注。

38 暖通空调HV&AC 2011年第41卷第7期科技综述

调整衣着标准等。

人体热平衡的行为调节可能给人们提供了最大的机会,以在维持自身的舒适中扮演主动角色。Chatonnet和Cabanac指出,“人类的行为性体温调节已得到充分发展,渐成优势,并有取代其他形式体温调节的倾向”[72]。

热平衡模型部分考虑了行为调节,但它是以一种线性的方式,即仅通过输入受个人和环境调节影响的参数(如服装、新陈代谢率、空气流动等)来体现的。然而,从热舒适的适应观点看,行为调节代表了即时的和有意的反馈循环,其中,不适感或不满意感不仅是结果,同时也是触发适应反应的起因。简言之,一个人感到或预计到的不舒适就是他要采取纠正行为的信号。

行为适应在若干时间尺度上进行。皮肤温度感受器能够对热环境的突然变化,比如在室内外穿梭时,提供几乎是瞬时的神经信息,在人体热平衡发生明显变化之前促使人们进行服装调节和其他行为调节。除了H umphrey s在季节和天气的时间尺度上对服装调节的研究[73]外,很少有关于适应时间的研究报道。H um phrey s将任意一天的服装热阻值与之前几天和当天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室外温度建立统计关联,并指出在英国白天服装调节的半衰期在20h的数量级上。

建筑给予使用者适应性调节的程度由适应机会[53]和适应约束[23,74]来描述,分类如下:

1)气候。与恶劣或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建筑相比,温和气候条件下的建筑倾向于为其使用者提供更多的适应机会,而前者则提供更为专一的保护屏障。

2)经济。用于热环境控制的初投资和运行费,在发达国家也许能被客户接受,但在发展中国家常常会超出业主的承受能力。

3)建筑设计。适应机会和适应约束与建筑围护结构(窗户的位置和尺寸,能否开启,是否有遮阳设备)、内部布局(使用者距窗户多远,是独立办公单元还是开放式的办公布局)或环境控制系统(空调系统是否是集中式的,工位空调是每个工位可控还是小范围区域可控)的特性相关。

4)团体和社会习惯。指建筑内的主要情况(着装标准严格还是随意,雇员是否整天待在单一的工作地点)或外部限制要求(限制了行为性体温调节自由度的政府能源政策、温室气体排放配额或目标)。

适应机会的概念有助于区分按照热环境与人体反应的决定性关系运行的建筑和任由适应反馈循环充分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建筑。可以将适应机会想像为一个连续体:一端是气候室,在其内,受试者被指示穿什么和做什么活动,而外部作用者,即研究者,决定受试者在实验期间要经历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模式;另一端可为单人房间,在其内,服装和活动方式是随意的,环境控制手段覆盖了从开窗到工位-环境空调的所有可能。任何一种适应控制的效用最终可理想地采用可用控制、操作控制和感知控制来加以评估[60-61]。不管是心理作用还是果真如此,个人和环境控制对热舒适和可接受度有重要影响的观点似乎很少被质疑。

1.2.2 生理反馈———习服

生理适应最全面的定义涵盖了因暴露于热环境而产生的、致使暴露引起的应激反应逐渐减弱的所有生理反应变化。生理适应至少可分为两类:1)遗传性适应———在超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尺度上形成,已成为个人或人群部分遗传特征的变化;2)顺应或习服(此处可互换)———暴露于单一或组合的热环境应激源,在几天或几周内发生的生理体温调节系统的变化。

生理习服受自律神经系统支配,并直接影响生理体温调节的设定点。热平衡模型不承认这种适应,而假定设定点保持不变。在体温调节方面对习服作详尽文献综述已超出本文的范畴,这里仅指出对冷应激的习服主要与维持较暖的皮肤温度和增加产热量有关,尽管在未发生战栗时新陈代谢率会增加多少还不清楚[75]。其他方面的冷适应主要是行为性的[70]。对于热暴露,特别是高温环境和(或)进行热作业的对象,文献[68-69,76-79]提供了更为详尽的生理习服证据。在干热气候区,热作业引发的热应激所产生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由新陈代谢或环境引起的给定热负荷下出汗量的增加。与体温调节导致出汗相关的其他变化包括触发出汗的体温阀值的下降和汗液在皮肤上更好的分布。心血管反应的变化,如降低心率和增加血容量及外周血流量,也在热习服者与未习服对照者的对比中得到了证实[79-82]。热湿气候下的情形却大不相同[83-84],特别是提高出汗能力对湿度似乎

2011(7)陈慧梅,等:建筑环境热适应文献综述39 

不那么重要。尽管触发湿热习服者出汗的体核温度比未习服者低,但在潮湿环境下人体散热的不足似乎可由增加外周血流量和提高皮肤温度所导致的显热散热增加来弥补。

对日常热作业和过热着装的实验表明,如果热暴露的强度大到可提升体核温度,则热习服从暴露的第一天就开始发生,在第三或第四天迅速达到完全发展[78,80]。对于冷习服,或每天以坐姿活动被动经历的热暴露,习服则需要更长的时间[76]。例如,W undham报道说在南非,对季节的正常变化过程的被动暴露产生了明确的至少是部分习服的信号,据此,对于办公人员,习服的时间尺度可能在周到月的数量级上[82]。

1.2.3 心理反馈———习惯与期望

心理适应包含认知和文化变量的作用,它用来刻画习惯与期望对人的感觉信息和反应的影响程度,有时也称为感知适应[20],在心理物理学中被描述为重复的或长期的环境应激暴露造成的感觉强度的减弱[75,85]。静态热平衡模型无法考虑这种作用,而是假设生理应激、热感觉和相应的不适感之间存在固定的关系。反之,适应模型承认反馈循环的潜在作用,即一个人以往和当前的室内外环境的热经历直接影响到他的热反应和可接受度评价。

习惯与期望的概念在适应水平理论中得到了最为清晰的阐述。该理论引入了最佳刺激水平或适应水平的概念。最佳适应水平建立在以往暴露的基础上,是环境评价的基准或准则[71,86-88]。当然,详尽综述知觉的普遍本质及其与环境刺激、记忆、认知和背景因素关系的研究远超出本文的范畴,但大量的环境心理学文献仍提供了真实建筑中的热感受信息[56,62-65,89-90]。

McInty re在其早期工作中提到了期望在热舒适研究中的作用,他说,“人对非最佳温度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期望、个性和当时他在做什么”[91]。心理适应是三种适应机制中研究得最少的,但实际上,它可能在解释热感觉和可接受度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差别时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不同的环境背景,如实验室、住宅和办公室作对比,或将空调建筑与自然通风建筑中的反应作对比[27,31,34-35,39-40]。

遗憾的是,本文未能找到研究心理适应反应时间尺度的文献,简单的原因可能是没有研究者试图将心理适应从其他热适应过程中分离出来。仅有趣闻说,建筑使用者需要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来适应建筑中的主要热水平,这些尺度可转换为在室外大气环境下运行的气候和季节尺度。

2 适应环境的气候室证据

虽然气候室缺少实际建筑的真实性,不适用于纵向研究①,但因其高度的可控性和可复现性,气候室研究仍然是热舒适研究的有效手段。为全面考察人体的热适应,应同时考虑来自现场和实验室的证据。许多研究者采用一种气候室实验的研究方法———偏好温度法来研究适应假设所提出的问题。该方法在理论上适用于适应反馈的研究,因为该方法中气候室的环境温度直接受控于它的单一使用者,即受试者。下面概述一些相关研究的结果。

Fanger利用气候室比较了三组丹麦受试者———普通大学生[92]、冬泳者[93]和冷藏仓库的肉类包装工人[93]的温度偏好,由此考察了不同的冷环境经历及其相应的适应状态对热舒适反应的影响。采用了相同的实验条件(0.6clo标准着装,网状座椅,2.5h暴露),结果发现三组受试者的偏好温度相同,约为25.5℃。

为考察在中等热应激范围内习服的影响, Fanger招募了16位刚刚到达哥本哈根的热带地区常驻居民,沿用上述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他们的偏好温度与25.5℃没有显著差异[94]。de Dea r等人意识到热习服生理作用有限的“保质期”,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北纬1°)的32名大学生中重复了Fanger的热带实验,结果再一次表明,偏好温度与作为基准的Fange r对丹麦受试者的研究结果没有显著差异[95]。

Chung和To ng进行了另外一项证实习服无影响的实验室研究。利用香港的气候室,受试者为134名年轻中国人,服装热阻为0.6clo,在3h的暴露中保持静坐状态。虽然这项研究采用的方法与之前的研究略有不同(进行一系列恒温而非偏好温度测试),但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平均中性温度为24.9℃[96]。

Gonzalez在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5天酷暑期研究了短期自然热习服的影响。研究期间的日最

①纵向研究(longitudind study)指对同一研究对象在长时间内的

重复观测。———译者注。

40 暖通空调HV&AC 2011年第41卷第7期科技综述

高温度在32~37℃之间,相对湿度为88%~90%。年轻男性受试者在轻量运动(116W/m2)下的偏好温度(用量表获得)在酷暑期后有明显提高,而静坐受试者的热舒适和可接受度反应酷暑期前后在统计性上没有显著差异[97]。

有趣的是,唯一一个与以上诸多气候室研究结果有明显偏离的是一篇未发表的伦敦大学博士论文①。作为该论文研究的一部分,马来西亚籍受试者在马来西亚和伦敦的气候室分别受试。

H um phreys转述了其研究结果,马来半岛的热湿气候背景是造成其偏好温度(28.7℃)比伦敦气候室实验结果(25.7℃)偏高3℃的原因[23]。此结果令人困惑,因为有着完全相同热历史和热经历的同种族受试者曾出现在前述的de Dea r等人[95]的新加坡(处于马来半岛的底端,与马来西亚在气候学上无差别)气候室研究中。如前所述,新加坡气候室研究得到的偏好温度与引述的其他研究一致,甚至与伦敦气候室的研究结果相近。在获取进一步的实验信息之前,我们无法为这些来自马来西亚气候室的未发表的异常发现作出解释。

综上所述,基于至今已发表的实验证据可知,在最为常见的住宅和办公建筑的环境中,静坐或轻微活动者的主观不适和热可接受度不受生理习服过程影响。

3 适应的现场证据

尽管气候室研究具有环境严格受控的优点,但现场研究才是研究行为和心理适应潜在影响的最佳手段,因为这些影响出现在真实的环境中。本文通过总结和对比已发表的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开展的现场研究结果来考察这些影响。文献[98-99]对其中许多研究积累的原始数据作了新的分析。

现场研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准确确定发生了怎样的适应机制,取决于主观问卷和物理测量的详细程度,而后者尤为重要。根据仪器的规格和室内环境的测量步骤,热舒适的现场调研可大致分为三类。

第Ⅲ类:在地面以上某一高度简单测量室内温度(可能还有相对湿度)的现场研究,物理测量(温度)和心理测量(问卷)可能是不同步和非连续的。

H um phreys[101-102]和A uliciem s[65]用于建立早期适应模型的现场研究大多属于此类。虽然此类研究得出的数据质量不足以进行解释性分析,但如果研究所关心的问题只需用到简单的统计方法,那么该类研究将能在最大范围内提供数据。

第Ⅱ类:观测计算热平衡指标S E T*和P MV/ P PD所需的所有物理环境变量②(空气温度t a,辐射温度t r,气流速度v,相对湿度,服装热阻,新陈代谢率)的现场实验与问卷调查同时同地进行,测量高度很有可能只取一个。湿度测量采用通风型干湿球温度计或吸收式湿度传感器。空气流速测量采用测量阈值在0.1m/s以上和(或)带方向感应元件和(或)时间常数超过测量湍流强度所需最小值的热线探头。由于第Ⅱ类研究测量了影响舒适的主要物理参数,其数据能够用于评价行为调节和控制对主观反应的影响。

第Ⅰ类:所有的传感器和测量步骤都完全按ASH RAE Standard55[7]和ISO7730[8]标准进行的现场实验,取与ASH RA E和ISO标准规定相同的地板以上三个高度(0.1,0.6,1.2m③)进行测量。所有测量采用实验室级别的仪表,包括可用于测量湍流强度的快速响应万向型风速计。受ASH RAE TC2.1④资助,在旧金山海湾地区[32,103]、汤斯维尔[104-106]和蒙特利尔[107]开展的三个现场实验属于第Ⅰ类研究。此类研究得出的数据能够用于细致地考察环境的不均匀性影响,以及对比不同建筑中具有相同高质量数据的研究结果。

3.1 第Ⅲ类数据的适应证据

热舒适典型的横向研究⑤由针对建筑使用者的问卷调查和同时进行的室内环境变量测试组成,其中环境变量以空气温度最为重要。采用热感觉标尺时,取标尺中心区域(“中性的”或“舒适的”)对应的投票值为热舒适[108],经统计分析确定的与大部分投票对应的环境温度称为样本的中性温度,并记为t n。近年发表了大量此类研究的结果,它们已成为一系列被广泛引用的适应模型的基础。

H umphrey s综述了世界上不同国家的36个①

Abdulshuk or.H uman thermal comfort in the tropical climate.

Un publis hed Ph D thesis,University of London,London, 1993

clo和met不属于物理变量,此处应为环境变量,为原文笔误。———译者注。

此处应为0.1,0.6,1.1m,为原文笔误。———译者注。

全称为ASH RAE T echnical C om mittee2.1,为AS H RAE设立的在生理和人体环境方面的专业委员会。———译者注。

横向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指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全面观测。与纵向研究关注样本的长时间变化不同,横向研究关注群体在某时的反应。———译者注。

2011(7)陈慧梅,等:建筑环境热适应文献综述41 

第Ⅲ类研究,揭示了热中性温度(t n)与建筑室内空

气温度或黑球温度平均值(t i)的强统计相关

性[100]:

t n=2.56+0.83t i (r=+0.96)(1)

研究指出,建筑使用者能够在跨度超过13℃

的室内温度范围内感到舒适,H umphrey s[100]将此

归因为适应过程,并推断说,“……最好将近期的经

历范围视为暴露环境可接受度的影响因素之一”。

接下来基于Auliciem s的论点,即室内温度和

使用者的热期望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室外温

度[109],开展了人们对室外气候的适应研究。

H um phreys将室外气候用简单的月平均温度(t m)

表示,分别分析了有集中空调的气候受控建筑和既

无集中供热也无集中供冷的自由运行建筑(即自然

通风建筑)的数据,结果见图1,拟合公式如下[102]

:

图1 室内热中性温度与气候的统计相关性

自由运行建筑

t n=11.9+0.534t m (r=0.97)(2) 气候受控建筑

t n=23.9+0.295(t m-22)·

ex p-t m-22

24×212

2

 (r=0.72)(3)

在自由运行建筑中,室外气候对室内中性温度的影响更为明显,斜率更大的回归曲线考虑到了94%的中性温度变化。相比之下,气候受控建筑的中性温度与室外月平均温度的相关性较不明显,但也显著相关。

Auliciem s对早期的第Ⅲ类研究作了另外的分析[65]。他首先删除了Humphrey s数据库中不相容的现场研究,比如那些基于非对称标尺或以儿童为受试者的研究,然后增加了之后发表的许多新研究。这一修改使得数据库包含的研究扩展到包括澳洲、亚洲、美洲和欧洲多个气候区在内的53个独立的第Ⅲ类现场研究。A uliciem s将自由运行建筑和气候受控建筑的样本汇总到一起,得到线性回归公式对所有建筑:

t n=0.48t i+0.14t m+9.22 (r=0.95)(4) 虽然式(4)中两个自变量存在内部关联性,回归系数可能不稳定,但它给出了一个关于人类热感受适应假设的被广泛引用的统计表达式。

虽然图1显示的中性温度与室外气候主要参数的统计关系很有说服力,但这些早期的黑箱适应模型并未揭示其中真实的因果机制。在较热气候的研究中(图1的右边部分),行为调节,如减少衣服、降低新陈代谢率和提高空气流速(通过开启风扇或开窗实现),很可能使热中性温度升高。但这只是在缺少更多精确数据情况下的一种推测,行为调节也只是适应类型中的一种。近期更多的现场研究和实验让我们能够开始量化那些驱动热适应的特定因果机制。

3.2 行为适应的直接证据———调节

一个早期的行为适应研究由M acfarlane针对出生于澳大利亚潮湿热带地区的受试者进行[110]。他指出,对于来自寒冷气候区的移民感觉十分不适的温湿度环境,当地居民能够利用行为调节,如穿轻薄衣服和控制活动量,达到可接受的舒适度。Fishm an和Pimbert在英国的一个办公建筑中对26名受试者每周的服装类型密切观察了一年,估算出服装热阻与室外天气和季节呈强线性关系(特别对于女性受试者),室外周平均温度每升高1℃,服装热阻减少0.02clo[27]。这些结果支持了如下假说,即室内中性温度与室外气候的统计相关性部分源自于直接影响热平衡的行为调节。

作为针对巴基斯坦西北部自然通风建筑办公人员研究的一部分,H umphrey s[111]和Nicol等人[112]直接考察了服装调节对中性温度的影响。他们发现,办公人员在一个很宽的季节性温度变化范围内感到舒适,中性温度在冬季的15.7℃和夏季的26.4℃之间变化。他们还推断说,舒适温度的一些(1/2~2/3)但非所有的季节性变化可归因于巴基斯坦传统服装的灵活性。这在支持人们可通过调节服装来适应较大温度范围的假说的同时,还暗示人们对环境的适应可能有另外的非行为方式。

Nico l和Raja关注于行为调节的短期模式,发现与即时室外温度、室外日平均温度和即时室内温度相比,服装的变化与测量前的一系列室外气温有更强的相关性[113]。Baker和Standeven发现了相

42 暖通空调HV&AC 2011年第41卷第7期科技综述

似的模式,即服装并非特别用于逐时地提高舒适度,而是更多地取决于早晨人们对当天外部热环境的预期[13]。Nicol和Raja的研究还发现了温度与一种适应行为———姿势的显著关系,环境变暖时,姿势的变化倾向于减小服装的有效热阻,同时增加有效出汗的身体表面积[113]。

除了使自身适应环境外,人们还可以直接控制环境。Baker和S tandev en使用每小时一次的问卷,调查受试者是否对服装、设备、门、窗、遮阳物、风扇或建筑的其他任何部分作调节以改善舒适度。结果表明使用者有大量的交互作用,对于7栋建筑的23名受试者,在864h内共有273次对控制或其他环境方面的调节和62次服装调节[13,53]。Bento n和Brag er开展了一项针对个人和环境行为适应的可用性、应用情况及效果的热舒适现场研究[114]。虽然诸如可开启窗户、百叶和加热器的环境调节不常出现,但当它们出现时总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个人行为调节如“稍作休息”或“喝热饮或冷饮”出现的次数最多,但它们仅能轻微改善热舒适。当特别地问及受试者在填写问卷前的最后一小时内是否有过调整时,Benton和Brager发现,只有12%的人调整过他们的服装,而这种调整会达到相对较好的效果[114]。

3.3 心理适应的直接证据———期望

心理适应是指由热经历和热期望引起的热环境感知或反应的改变。个人控制常被视为该适应机制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Paciuk直接分析了可用控制(适应机会)、操作控制(行为调节)和感知控制(期望)的区别,发现感知控制对舒适度和满意度都有显著的影响,是热舒适最好的预测指标之一[61]。这一发现也得到了William s在英格兰西北部办公建筑中所做研究工作的支持,该研究中的受试者在感知到自身对环境有更多控制时表达了较高的满意度[115]。对控制的感知受围护结构、机械系统和人员密度类型等多种建筑特征影响。Leaman和Bordass针对英国数以千计的办公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使用7点双极标尺让受访者评价他们对环境控制的感知度,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控制与共享同一空间的人数呈强烈的反比关系[116]。

在自然通风建筑和集中空调建筑的对比中,个人控制对热期望和热反应的作用有重要意义。由适应假设可知,集中空调建筑的使用者普遍经历了相对恒定和均匀的环境,很少有个人控制的机会,他们当然期望建筑能自动为他们提供理想的舒适环境,当建筑不能满足这些期望时,与能够控制环境的情形相比,集中空调建筑的使用者可能会对建筑作出更为苛刻的评价。Paciuk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他发现,在空调建筑中个人或环境调节实际上对满意度有轻微的负面作用[60-61]。在设定值只能微调几℃的北美空调办公建筑中,Gagge和Nevins[25],Elde r和Tihbo tt[117]都发现在使用者中存在非常普遍的热不适。在一项由Black和Milroy在伦敦开展的空调和自然通风办公建筑的研究中,集中空调建筑的使用者对较小的温度波动表达了更多的不满,而自然通风建筑的使用者却能承受更大的温度波动[118]。在一项针对英国混合模式办公建筑进行的为期一年的研究中,Fishman 和Pim bert发现,当温度高于24℃时,工作在集中空调区域的人员对热感觉的投票值就开始比工作在自然通风区域的同事们高,这表明他们对较高温度的耐受力偏低,对热环境标准的期望偏高[27]。Row e等人着眼于空调建筑和带或不带辅助响应式供冷、供热设备的自然通风建筑的研究[40]。他们在带有额外辅助控制设备的自然通风建筑中发现了显著偏高的满意度,并推断说,当人们可以对热环境施加一些控制时,他们对室内热环境的变化有更高的耐受力。

对比住宅和办公建筑的热舒适现场研究可发现相似的现象,即包括感知控制在内的大量背景因素可能影响热期望和热反应。H unt和Gidm an在英国的全国性调查中发现住宅平均温度非常低(15.8℃),他们指出,居民为减少供热费用,积极利用适应机制以便在较低的温度中维持舒适[119]。Cena等人研究了独自生活的健康老年受试者在家中的热舒适,发现他们的中性温度比P M V预测值低得多;进一步分析表明,这是因为受试者在心理上作出了调整,以使他们适应家中偏凉的环境[120]。Oseland采用多种方法在英国的住宅和办公室中开展了大量的现场研究,发现住宅中的热中性温度和偏好温度显著低于办公室,且这些差别不能由服装、活动或空气流速的变化加以解释[38-39]。Pim bert和Fishman报告了类似的发现,英国住宅中的偏好温度比办公室低了多达2℃[121]。所有这些研究支持了以下观点,即人们会逐渐接受他们

2011(7)陈慧梅,等:建筑环境热适应文献综述43 

习惯了的热环境[121],并且接受度可能受个人控制、能耗费用、环境担忧和节能相关的社会压力等因素影响[120]。

3.4 用第Ⅰ类和第Ⅱ类数据分析中性温度

如前所述,H um phreys和Auliciems对第Ⅲ类现场研究的分析具有着眼于多种气候条件下多个现场研究累积数据的优点,但他们在确定外在适应现象背后的因果机制上有很大局限。虽然3.2和3.3节所述的现场研究可用于考察行为调节和感知控制的特定机制,但其中的单项研究均在有限的气候条件和建筑背景下展开。下一步热适应现场证据的考察将使用大量第Ⅰ和第Ⅱ类现场研究的结果,这些研究测量了所有作为传统热平衡模型输入的环境和个人变量。通过对比热反应的实测值和预测值,可将热平衡模型考虑的行为适应机制(服装、空气流速等)和未考虑的心理适应机制的影响区分开来。

表1总结了7个研究团队在不同气候和季节下针对空调建筑和自然通风建筑开展的18个第Ⅰ和第Ⅱ类现场研究的结果(按时间顺序列出)[30,32,34-35,105,107,123]。选择这些特定的研究时,考虑了它们在仪器、问卷、步骤和分析方法上的一致性,这就使得气候和背景的影响可以从诸多方法的人为效应中剥离出来,而在早期的研究中它们是混杂在一起的。中性温度按实测值和P M V模型的预测值[18]分别给出,二者的差别也同时列出,正值表示P M V模型高估了中性温度。值得注意的是,P MV模型的预测值可能与原始文献给出的不同,这是因为本文计算中都增加了0.15clo的平均服装热阻以考虑典型办公座椅的影响[47],这在多数情况下会使PM V模型的预测值比原始文献值低1℃以上。

表1 热舒适现场实验:中性温度实测值和预测值与室外气候

地点与季节参考文献控制策略室外平均温度/℃中性温度/℃差值/℃

实测值P MV模型预测值

墨尔本,夏季[30]自然通风19.821.823.9+2.1墨尔本,夏季[30]空调20.322.723.5+0.8布里斯班,夏季[30]自然通风24.925.625.0-0.6布里斯班,夏季[30]空调24.423.924.1+0.2达尔文,干燥[30]空调25.224.223.6-0.6达尔文,潮湿[30]空调28.923.924.2+0.3旧金山,冬季[32]空调12.822.122.7+0.6旧金山,夏季[32]空调18.722.623.4+0.8汤斯维尔,干燥[105]空调19.424.223.0-1.2汤斯维尔,潮湿[105]空调27.024.623.6-1.0蒙特利尔,夏季[107]空调18.124.023.4-0.6蒙特利尔,冬季[107]空调-6.023.122.0-1.1香港,夏季[123]空调27.723.523.1-0.4香港,冬季[123]空调16.621.221.7+0.5曼谷[34]自然通风28.628.525.1-3.4曼谷[34]空调30.524.523.7-0.8新加坡[35]自然通风27.128.525.7-2.8新加坡[35]空调27.424.224.4+0.2注:差值=预测值-实测值。

查阅原始文献可获知每项研究的具体细节。本文给出的一个直接观察结果是,除布里斯班外,中性温度的PM V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最大差别出现在自然通风建筑中。P M V模型在自然通风建筑中的预测能力较弱,这意味着必定发生了行为调节(热平衡模型已考虑)之外的适应过程。并且由于习服已被气候室实验完全排除,期望便成为最有可能的解释。与集中空调办公建筑的用户相比,自然通风建筑的使用者能感知到更高程度的个人环境控制。根据适应假设,他们期望建筑提供可变的室内温度,由此自然通风建筑将比集中空调建筑较少受到苛刻的评价。

4 讨论

4.1 热舒适预测模型

在我们看来,研究热舒适的适应方法和热平衡方法是互补的而非对立的。在某种程度上,静态热平衡模型因考虑了使用者对服装和室内环境参数的调节,可视为行为意义上的部分适应。事实上,

44 暖通空调HV&AC 2011年第41卷第7期科技综述

热平衡模型确实预测到舒适温度会随主要的室外气候而发生变化,如因服装模式的季节性差别而形成的冬夏舒适区的偏移[7]。但其局限是,输入变量服装水平是温度偏移唯一的潜在基础或原因,热平衡模型无法考虑启动这种或其他行为的反馈,也无法考虑与背景相关的期望。另一方面,尽管早期的适应模型给出了中性温度与室内外环境的经验关系,却无法揭示其内在的因果关系。我们相信,只有将以上两种方法的特性综合,才能同时顾及到影响实际建筑使用者反应的热因素和非热因素。

假定热平衡模型在某种程度上考虑了行为调节的影响,此时面临的挑战有两个。其一,当用此模型评价既有热环境时,必须在现场精确测量使用者当时当地的热环境,并仔细评估活动、服装水平和座椅的影响;其二,当用此模型预测设计方案的热环境时,需要仔细估计预期的服装和活动水平,以及局部环境控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后一个挑战可能更难应对,这也正是适应模型能够作出重要贡献的方面。适应模型可以考虑不适感与有意的行为体温调节间的反馈循环,这将使得在许多情况下不需去猜测未来使用者的服装模式。

4.2 自然通风建筑与空调建筑的对比

对热适应现场证据的综述揭示了自然通风建筑与空调建筑在使用者反应上的明显差别。数据还显示,该差别不能由服装和活动调节完全解释。这些差别最有可能的解释是热经历及其对期望作用的背景影响———以往在建筑中的热经历形成了对未来热性能的期望基准。在自然通风建筑中,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认识到这一点,降低期望或个人的舒适标准,不仅变得更能容忍多变、动态和不均匀的室内环境,还常常希望与天气和季节的变化有更紧密的联系。舒适在根本上取决于环境与期望相匹配的程度,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是否感到环境受控对舒适有强烈的影响[61,124-127]。

对空调建筑的使用者来说,期望也发挥着作用,但是以不同的方式。始终由冷的、稳定而均匀的环境组成的热经历,会使使用者产生更为严格的舒适标准,同时将他们的期望转向固定的空调设定值,而非逐日或季节波动。空调建筑的使用者基于对空调环境的预期(恒定不变),而非实际的环境给出评价。实际上,环境控制系统和建筑设施日益增长的复杂性正是源于不断满足使用者日益严格的期望[124]。

4.3 建筑控制

开发基于热舒适适应模型的环境控制算法的优点有:1)可作为较低成本的改造策略用于新建和既有建筑;2)设定温度随室外天气和气候变化能节能,特别在较为适中的春秋季;3)建立与使用者的相关背景和可变偏好更为直接的联系,由此改善他们的舒适度;4)使用更完整的方法设计建筑,使得建筑可以在主、被动运行模式间灵活调整[128]。理想情况下,适应性的建筑控制将会打破系统侧的完全自动控制与用户侧的手动控制间的平衡[129]。

当前的控制策略通常采用以建筑为中心、通过消耗能源来创造稳定而均匀的中性环境,但这种环境可能会让许多人感到单调或感觉迟钝[130]。相反地,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将有意识地提供,或者至少是允许热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在空间上,可以设计有热差异的区域,以满足个体的热需求[130-131];在时间上,可以让室内温度随室外气候逐渐偏移,以促使和鼓励诸如服装调整和开窗的适应行为发生[132-133]。

Auliciem s基于式(4)的适应模型首次提出这样一种适应算法———算法中的输入温度为前两周逐时观测值的平均值[132]。近期,H um phreys和Nico l针对英国的办公室温度提出了相似的适应算法,其中的室外温度指标定义为将当前室外温度与之前一周的室外日平均温度的指数加权运行平均值以3∶7的比例组合。然后根据该室外温度指标(t oi)按以下关系式确定室内目标温度(t i)[133]:

t i=0.534t oi+12.9(5) Nicol和Roaf采用前一个月计算得到的简单室外温度(t m),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巴基斯坦地区的适应算法[134],算法中:

t i=0.38t m+17.0(6) 式(5)和(6)需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从自然通风建筑中获得的回归公式在空调建筑中的应用。考虑到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建筑环境中使用者有不同的适应机会和热期望水平,式(5)和(6)作为控制算法的适用性还是不确定的。

4.4 热舒适标准

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热感觉受到近期热

2011(7)陈慧梅,等:建筑环境热适应文献综述45 

经历的影响,期望一个适用于所有的人、建筑和气候的通用标准似乎变得越发地不合理[21]。现行热舒适标准不鼓励甚或阻碍自然通风建筑的设计,这是由于它们未考虑人的期望和较高的感知控制度对热满意度的影响,由此将自然通风建筑中较为多变的环境预测为不舒适。对于那些想用热特性来体现设计特点的建筑师来说,这些标准对他们也有限制。由于以“中性”为单一目标,忽略背景或设计问题的本质,这些标准忽视了室内环境更动态和富于感受的品质,而这正可作为设计的合理目标[135]。

现行标准需要借助适应模型加以修正,以便更好地考虑背景的影响。可变温度的标准将室内温度与建筑的气候背景关联起来,以此来考虑建筑使用者的以往热经历和热期望。ASH RA E最近资助了这方面的工作,他们通过收集和分析世界范围内现有的第Ⅰ和第Ⅱ类现场实验数据,提出了一个可变温度标准的预案。这项工作的独特之处在于,所提出的标准中对集中空调建筑和自然通风建筑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形式[99]。

5 结论

热舒适研究的适应观点承认真实环境中人的热感觉受以往热经历、非热因素和热期望的综合影响。建筑环境中的热适应可分为三种不同的过程———行为调节、生理习服和心理适应或期望。本文引述的证据表明,较慢的生理习服过程与较为适中的建筑环境发生的热适应关系较小,而行为调节和期望的影响则大得多,它们应作为该领域未来研究和发展的重点。

在综述现场证据时的一个最重要的发现是空调建筑和自然通风建筑中热舒适反应的差别。分析表明,包含在传统热平衡模型中的行为适应只能部分地解释这些差别,而舒适感还显著地受到人们对热环境期望的影响。自然通风建筑的使用者有着更为宽松的期望,更能容忍温度的波动,偏好温度随室外气候趋势而变化。相反地,严格受控的空调建筑的使用者对凉而均匀的热环境有更苛刻的期望,对偏离这些固定设定值的环境更为敏感。这些背景差异很可能是人们以往在建筑中的热经历和他们在感知控制度上差异的综合结果。由此可知,应使用与目标建筑背景一致的回归公式作为其舒适性控制的适应算法,基于自然通风建筑得出的回归公式可能并不适合作为适应机会被严重制约的空调建筑的控制算法。

更好地认识建筑环境中的热适应对热舒适的影响有诸多裨益,比如改进预测模型和标准、获得更精细和快速响应的环境控制算法、为使用者提供更高水平的热舒适和可接受度、降低能耗以及推动气候响应式建筑的设计。这些裨益最好通过适应方法和热平衡方法支持者之间持续而公开的对话与合作来实现,希望本文能为此提供一个基础。

6 致谢

感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环境中心张慧研究员和《暖通空调》编辑部于松波编辑对本文翻译工作的热心帮助和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1] F ishe r T.Well-tempered tro pics[J].P rog ressive

A r chitecture,1984,65(4):98-103

[2] Lov ins A B.Air co nditioning co mf or t:Behavior al

and cultural issues[M].Boulder:E Source,Inc,

1992

[3] P rins G.O n co ndis a nd coo lth[J].Ener gy and

Building s,1992,18(3/4):251-258

[4] Duffy F.Desig ning comfo rtable wo rking environments

based on user and client priorities[G]∥Oseland N A,

Humphrey s M A.Thermal comfort:Past,present and

future.Garston:BRE,1993

[5] M ahdavi A,K umar S.Im plicatio ns o f indoo r climate

co ntr ol fo r comfo rt,energ y and environment[J].

Energ y and Building s,1996,24(3):167-177

[6] F ountain M E,Brage r G S,de Dear R J.Ex pectatio ns

o f indo or climate contro l[J].Energ y and Building s,

1996,24(3):179-182

[7] A SH RA E.A SH RA E Standard55-1992T her mal

environmental co nditions fo r human o ccupancy[S].

A tlanta:A SH RAE,1992

[8] ISO.Internatio nal Standa rd7730M oderate ther mal

environments—De te rminatio n o f the PM V and P PD

indices and specificatio n o f the co nditions o f ther mal

comfo r t[S].G enev a:ISO,1994

[9] P arsons K.T hermal co mfor t standards:Past,

pre sent and future and o pen discussion that follo w s

[G]∥O seland N A,Humphrey s M A.T her mal

Comfo r t:Pa st,Pre sent and Future.G arston:BRE,

1993:184-197

[10]A SH RA E T echnical Committee2.1.T her mal

46 暖通空调HV&AC 2011年第41卷第7期科技综述

environmental conditio ns fo r human occupancy[R].

Discussions during bi-annual meeting

[11]Ene rgy and Building s[J].1992,18(3/4)-

[12]Fo rw oo d G.What is the rmal comfo rt in a naturally

ventilated building?[G]∥Nico l J F,Humph reys M

A,Sykes O,et al.S ta ndards fo r thermal comfo r t.

L ondo n:E and FN Spon,1995:122-131

[13]Baker N,Standeven M.T hermal comfo rt for free-

r unning building s[J].Energ y and Building s,1996,

24(3):175-182

[14]Givoni https://www.doczj.com/doc/b711831135.html,fo rt,climate a nalysis and building

de sign guidelines[J].Ener gy and Building s,1992,18

(1):11-23

[15]M ilne G R.T he energ y implicatio ns of a climate-

based indo or air tempera ture standa rd[G]∥Nicol J

F,Humph rey s M A,Sy kes O,e t al.S ta ndards fo r

thermal co mfor t.Lo ndon:E and FN Spon,1995:

182-189

[16]Gag ge A P,S to lw ijk J A J,Ha rdy J https://www.doczj.com/doc/b711831135.html,fo r t and

thermal sensatio ns and asso ciated phy sio lo gical

re sponses a t v ario us ambient tem pera tur es[J].

Env ir onmental Research,1967,1:1-20

[17]G agg e A P,F obele ts A,Berg lund L G.A standard

predictive index of human respo nse to the thermal

environment[G]∥A SH RA E T rans,1986,92(2B):

709-731

[18]Fange r P O.T he rmal co mfor t[M].Co penhag en:

Danish T echnical Pre ss,1970

[19]Benzinger T H.T he phy siolog ical basis for thermal

comfo rt[G]∥F ang er P O,V alhjo rn O.I ndoo r

climate:Effects o n human co mfor t,perfo rmance and

health in residential,commercial and lig ht-industry

buildings.H r sholm:Danish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1979

[20]Sundstrom E,Sundstro m M G.W or kplaces:T he

psy cho lo gy of the phy sical environment in offices and

facto ries[M].Copenhangen:Cambridg e U niv ersity

P ress,1986

[21]A ulicicms A.T her mal co mfo rt[G]∥Ruck N C.

Building design and huma n perfo rmance.New Yor k:

V an No strand Reinhold,1989:71-88

[22]N icol J F.T he rmal co mfor t—A handbook fo r field

studie s tow ar d a n adaptive model[M].L ondo n:

U nive rsity of East Lo ndon,1993

[23]H umphrey s M A.F ield studies and climate chambe r

ex pe riments in thermal comfo rt research[G]∥

O se land N A,H umphrey s M A.T he rmal co mfor t: P ast,present and futur e.Ga rston:BRE,1993

[24]H umphrey s M A.Ther mal comfo rt tem pera tur es and

the habits o f Ho bbits[G]∥Nico l J F,Humphrey s M

A,Sy ke s O,e t al.Standards for thermal co mfor t.

London:E and F N Spon,1995

[25]G agg e A P,N evins R G.Effect o f energ y

co nserv ation g uideline s on comfo rt,acceptability and

health[R].L ondo n:Pie rce Lab,1976

[26]Fishma n D S,P imbert S L.Survey o f subjective

respo nses to the thermal enviro nment in offices[C]

∥P roceedings of the Inte rna tional Indoo r Climate

Sy mpo sium.Cope nhagen,De nmar k,1978

[27]Fishma n D S,Pimber t S L.T he the rmal env ir onme nt

in offices[J].Ene rgy and Building s,1982,5(2): 109-116

[28]Ho well W C,Kennedy P A.Field validatio n of the

F ang er ther mal comfo rt model[J].Human Facto rs,

1979,21(2):229-239

[29]H ow ell W C,Stramle r C S.Contributio n of

psychological v ariable s to the prediction o f ther mal

comfo r t judg ments in real w or ld set ting s[G]∥

A SH RA E T rans,1981,87(1):609-621

[30]de Dear R J,A uliciems A.V alidation o f the predicted

mean vo te model of thermal co mfor t in six A ust ralian

field sur veys[G]∥A SH RA E T rans,1985,91(2): 452-468

[31]H eijs W,St ringer P J.Research on residential

ther mal comfo rt:Some co ntributions f rom

environmental psy cho log y[J].Jour nal of

Environmental P sy cho lo gy,1988,8(3):235-247 [32]Schiller G,A rens E,Bauman F,et al.A field study of

ther mal environments a nd comfo rt in o ffice building s

[G]∥AS HRA E T r ans,1988,94(2):280-306

[33]Schiller G E.A compariso n of measured and

predicted co mfor t in office building s[G]∥A SH RA E

T rans,1990,96(1):609-622

[34]Busch J F.T he rmal respo nses to the T hai office

environment[G]∥AS HRA E T rans,1990,96(1): 859-872

[35]de Dear R J,Leo w K G,F oo S C.T hermal co mfor t in

the humid tropics:Fie ld ex periments in air

co nditio ned and naturally ventilated building s in

Sing apo re[J].Internatio nal Journal of

2011(7)陈慧梅,等:建筑环境热适应文献综述47 

Biometeo rolog y,1991,34(4):259-265

[36]Williamsons T J,Co ldicutt S,Penny R E C.A spects

of thermal preferences in housing in a hot humid

climate,with particula r refe rence to Da rwin,

A ustralia[J].Internatio na l Jo urnal of

Biometeo rolog y,1991,34(4):251-258

[37]Brage r G S,Fountain M,Bentom C C,e t al.A

compariso n of methods for assessing thermal

sensation and acceptability in the field[G]∥O seland

N A,Humphrey s M A.T hermal comfo rt:P ast,

present a nd futur e.Ga rston:BRE,1993

[38]O seland N A.A compariso n o f the predicted and

repo rted thermal sensa tion vo te in ho me s during

winter and summe r[J].Energ y and Building s,1994,

21(1):45-54

[39]O seland N A.P redicted and repor ted thermal

sensation in climate chambers,o ffices and homes

[J].Ene rgy and Buildings,1995,23(2):105-115 [40]Rowe D M,Lambert W G,Wilke S E.Pale green,

simple and user friendly:Occupant perceptions of

thermal comfor t in office buildings[G]∥Nicol J F,

Humphreys M A,Sykes O,et al.Standards fo r thermal

comfor t.London:E and FN Spon,1995:59-69

[41]A SH RAE.A SH RA E Standard55-1981T hermal

environmental co nditions fo r human occupancy[S].

A tla nta:AS HRA E,1981

[42]Nielson R,Olesen B W,Fanger P O.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air velocity on thermal insulation of clothing

[J].Ergonomics,1985,28(12):1617-1631

[43]Be rger X.T he pumping effect of clothing[J].

Internatio nal Journal o f Ambient Ene rgy,1988,9(1):

37-46

[44]Baker N V.T he rmal co mfor t ev aluatio n fo r passive

coo ling—A pascoo l ta sk[C]∥P 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 n Solar Ener gy in A rchitecture and

P lanning.F lo rence,Italy,1993

[45]M cCullo ug h E A,Hong S.A database fo r

de te rmining the decrease in clothing insula tion due to

body mo tion[G]∥A SH RA E T rans,1994,100(1):

765-775

[46]Fa ng er P O,Wy on D.Discussio n sectio n at the end of

Schiller's paper[G]∥ASH RA E T r ans,1990,96(1):

621-622

[47]M cCullo ug h E,O lesen B W.T her mal insula tion

pro vided by chair s[G]∥A SH RA E T r ans,1994,100

(1):795-802

[48]Cena K M.T hermal a nd no n-ther ma l aspects of

comfo r t sur veys in homes and o ffices[G]∥O se land

N A,Humphreys M A.T hermal co mfo rt:Past,

pre sent and future.G arston:BRE,1993

[49]de Dear R J,Knudsen H N,F ang er P O.Im pact o f air

humidity o n thermal comfo rt during step change s[G]

∥A SH RA E T rans,1989,95(2):336-350

[50]Ring J W,de Dear R J.T empera ture transients:A

mo del fo r heat diffusio n throug h the skin,

ther moreceptor response and thermal sensatio n[J].

Indoo r Air,1991,1(4):448-456

[51]M cInty re D A.Chambe r studies—Reductio ad

absurdum?[J].Energ y and Building s,1982,5(2): 89-96

[52]G riffiths I D,Hube r J W,Baillie A P.T he scope fo r

energ y co nserv ing ac tion:A com parison of the

a ttitudinal and the rmal co mfor t a ppro aches[G]∥

Canter D,Jesuino J C,Soczka L,e t a l.Enviro nmental

social psy cho log y,N A T O A SI serie s,Serie s D,No.

45.Dor 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1988:46-56 [53]Bake r N,Standeven https://www.doczj.com/doc/b711831135.html,fo r t criteria for passively

coo led building s a pasco ol task[J].Renewable

Energ y,1994,5(5/6/7/8):977-984

[54]F ang er P O.Improv ement o f human co mfor t and

resulting effects o n wo rking capacity[J].

Biome teo ro log y,1972,5(2):31-41

[55]de Dea r R J,Leow K G,A meen A.Indoo r clima te and

ther mal comfo rt in the humid tropics—Pa rt I: Climate chambe r experiments o n temperature

prefer ences in Singapor e[G]∥A SH RA E T rans,

1991,97(1):874-879

[56]K aplan S,K aplan R.Cog nition and enviro nment:

functioning in an unce rtain wo rld[M].N ew Yo rk: P raeg er,1982

[57]Winema n J D.O ffice desig n and evalua tion—A n

o verv iew[J].Enviro nment and Behavio r,1982,14

(3):271-298

[58]F ranck K A.Exo rcising the ghost o f phy sical

determinism[J].Enviro nment and Behav io r,1984,

16(4):411-435

[59]V ischer J C.T he adapta tion and co ntrol mode l of

user needs:A new directio n fo r ho using r esear ch

[J].Jo urnal of Enviro nmental P sy cho lo gy,1985,5

(3):287-298

48 暖通空调HV&AC 2011年第41卷第7期科技综述

[60]Paciuk M.T he role o f perso nal contr ol of the

environment in the rmal co mfor t and sa tisfaction at

the w or kplace[D].Milwaukee:U niver sity of

Wisco nsin,1989

[61]Paciuk M.T he role o f perso nal contr ol of the

environment in the rmal co mfor t and sa tisfaction at

the wo rkplace[C]∥Co ming of Ag e,21th A 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Desig n Research

A sso ciatio n.Champaig n-U rbana,1990

[62]V eitch R,A rkke lin D.Environmental psycholo gy—

A 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 tive[M].Eng lew ood

Cliffs:P rentice Hall,1995

[63]Ittelso n W H.Envir onment perception and

contempo ra ry perception theory[G]∥I ttelson W H.

Env ir onment and cog nitio n.New Y ork:Semina r

P ress,1973:1-19

[64]Cante r D.T he purposive evalua tion o f place s—A

facet appr oach[J].Enviro nment and Behavio r,1983,

15(6):659-698

[65]A uliciems A.To wa rds a psycho-physio lo gical model

of ther mal per ceptio n[J].Internatio nal Jo urnal of

Biometeo rolog y,1981,25(2):109-122

[66]P rosser C L.Phy siological adapta tion[M].

Wa shing ton:A merican Phy siological Socie ty,1958 [67]Go ldsmith R.Acclimatisatio n to cold in man—Fact

o r fiction?H ea t lo ss fro m a nima ls and man:

A ssessment a nd co ntro l[C]∥Pr oceeding of the20th

Easter Scho ol in A g ricultur al Science,U niver sity of

N ot ting ham.Londo n,1974

[68]Fo lk G E.Adaptatio n and heat loss:T he pa st thir ty

yea rs.H eat lo ss fr om animals and man:Assessment

and co ntrol[C]∥P roceeding o f the20th Easte r

Scho ol in A g ricultur al Science,U nive rsity of

N ot ting ham.Londo n,1974

[69]Fo lk G E.Climatic chang e and acclimatization[G]∥

Cena K,Clark J A.Bioeng ineering,thermal

phy siolog y and comfo r t.A msterdam:Elsevie r,1981:

157-168

[70]Clar k R P,Edholm O G.M an and his thermal

environment[M].L ondo n:Edw ard A rnold,1985 [71]W ohlw ill J F.Behavior al respo nse and adaptation to

environmental stimulation[G]∥Damo n A.

Phy siological anthro po log y.Cambridge:Har vard

U nive rsity Pre ss,1975:295-334

[72]Cha tonnet J,Cabanac M.T he perceptio n of thermal

comfo r t[J].Internatio nal Jo urna l of

Biome teo ro log y,1965,9(2):183-193

[73]H umphrey s M A.T he influence of seaso n and

ambient tempe rature on human clo thing behaviour

[G]∥F anger P O,V alhjor n O.Indo or climate:

Effects on human co mfor t,per for mance and health in

residential,commercial and lig ht-industry building s.

H rsho lm:Danish Building Resear ch Institute,1979

[74]N ico l J F,H um phrey s M A.T hermal co mfor t a s part

o f a self reg ulating sy stem[C]∥P roceeding of CIB

Commission W45Sympo sium—T her mal Comfo rt and

M o de rate Hea t St ress.Lo ndon,1972:263-274

[75]F risancho A R.Human adapta tion[M].A nn

A r bo r:U niver sity of M ichigan P ress,1981

[76]Bruce W.M an and his ther mal enviro nment:

P hy sio log ical adjustments to co nditio ns and

assessment of comfo rt in building s[R].Division of

Building Research,National Resear ch Co uncil of

Canada,1960

[77]Berg lund L,M cN all P E.Human swea t film area and

com po sition during pro lo ng ed swea ting[J].Journal

o f A pplied P hy siolog y,1973,35(5):714-718

[78]Givo ni B,Go ldman R F.Predicting effects o f heat

acclimatizatio n on hear t r ate and rectal temperature

[J].Jour nal o f Applied Phy sio lo gy,1973,35(6): 875-879

[79]F ox G E.H eat acclimatisation and the sw eating

respo nse[C]∥Pro ceeding of the20th Easter Schoo l

in A g ricultur al Science.Butter wo rths,1974

[80]Bean W B,Eichna L W.Perfo rmance in rela tion to

environmental tempe rature[C]∥Pr oceeding of

F eder ation of A me rican Socie ties for Ex pe rimental

Bio log y,1943:144-158

[81]H ardy J D.Phy siology of tempe rature reg ulatio n

[J].P hy sio log ical Review s,1961,41(3):521-606 [82]W yndham C H.A dapta tion to heat and co ld[G]∥

Lee D H K,M inard D.Phy sio lo gy,enviro nment and

man.N ew Yo rk:A cademic Press,1970:177-204 [83]Go ldman R F,G reen R B,Iampie tro P F.T ole rance

o f ho t,w et enviro nments by resting men[J].Journal

o f A pplied P hy siolog y,1965,20(2):271-277

[84]G onzalez R R,Pando lf K B,G agg e A P.Heat

acclimatio n and decline in sw eating during humidity

transients[J].Jour nal of A pplied Phy siology,1974,

36(4):419-425

2011(7)陈慧梅,等:建筑环境热适应文献综述49 

[85]Glaser E.T he phy siolo gica l basis o f habitua tion

[M].Lo ndon:O x ford U nive rsity Press,1966

[86]He lson H.A dapta tion-level theo ry[M].N ew Yor k:

H arper and Row,1964

[87]He lson H.A daptatio n-level theory:1970and af te r

[G]∥A ppley M H.A daptation-level theory.New

Y ork:Academic P ress,1971:5-17

[88]Wo hlwill J F.Human adaptatio n to lev els of

environmental stimulatio n[J].H uman Eco log y,

1974,2(2):127-147

[89]Cante r D.T he psy cho lo gy of place[M].L ondo n:

A rchitectural Pr ess,1977

[90]Russell J A,Ward L M.Environmental psycholog y[J].

A 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82,33:651-688

[91]M cIntyr e D A.Desig n requirements fo r a comfo rtable

environment[G]∥Cena K,Cla rk J A.

Bioengineering,T hermal P hy sio log y and Comfo r t.

A msterdam:Elsevier,1980:157-168

[92]F ang er P O,L ang kilde G.Inte rindividual diffe rences

in ambient tempe ratures preferred by seated per so ns

[G]∥A SH RA E T rans,1975,81(2):140-147

[93]Fange r,P O,Hobje rre J H,T homsen J O B.Can

winter swimming cause people to prefer lo we r ro om

temperatures?[J].Internatio nal Jour nal of

Biometeo rolog y,1977,21(1):44-50

[94]Fange r P O.N ear-future pro spects o f the

meteo rological environment in develo ping countries in

de ser ts and tro pical a reas.Impro vement of comfo rt

and resulting effects o n w orking capacity[G]∥

T romp S W,Weihe W H,Boima J.A mste rdam:

Biometeo rolog y,1972:31-41

[95]de Dear R J,Leo w K G,A meen A.Indoo r climate and

thermal comfo rt in the humid tro pics—P art II:

Climate chambe r ex periments o n thermal acceptability

in Sing apore[G]∥AS HRA E T rans,1991,97(1):

880-886

[96]Chung T M,T ong W C.T hermal comfo r t study of

yo ung Chinese people in Ho ng K o ng[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1990,25(4):317-328

[97]G onzalez R R.Role o f na tur al acclima tiza tion(co ld

and heat)and tempe rature:Effec t on health and

acce ptability in the built enviro nment[G]∥F ang er P

O,V alhjor n O.I ndoo r climate:Effects on human

comfo rt,per forma nce and health in residential,

commer cial and light-industry buildings.H rsholm:

Danish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1979:737-751 [98]de Dear R J,Brag er G S,Cooper D.Developing an

adaptive model of thermal comfo rt and preference

[R].Final Re po rt of AS HRA E RP-884.M acquarie

Re sear ch,M acqua ric U nive rsity,Sydney,1997

[99]de Dear R J,Brage r G S.Developing an adaptive

mo del of thermal comfo r t and preference[G]∥

A SH RA E T rans,1998,104(1):145-167

[100]Humphrey s M A.Field studies of thermal comfor t compared and applied[R].U K Depar tment of

Environmental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1975 [101]Humphreys M A.Fie ld studie s of thermal comfo rt co mpa red and applied[J].Building Service s

Enginee r,1976,44:5-27

[102]Humphreys M A.O utdoo r temper atures and co mfor t indoo rs[J].Building Resea rch and

Pr actice,1978,6(2):92-105

[103]Schille r G E,A r ens E,Bauman F,et al.A field study o f the rmal enviro nments and comfo rt in office

building s[R].F inal Repo rt of AS HRA E RP-462.

U C Berkeley,Berkeley,1988

[104]de Dear R J,Fo untain M E,Popov ic S,et al.A field study o f occupant comfo r t and o ffice ther mal

enviro nments in a ho t-humid climate[R].F inal

Repo r t of AS HRA E RP-702.M acquarie

U niver sity,Sy dney,1993

[105]de Dea r R J,Fo untain M E.Field ex periments o n occupant co mfor t a nd o ffice the rmal environments in

a ho t-humid clima te[G]∥A SH RA E T rans,1994,

100(2):457-475

[106]de Dear R J,Fo untain M E.T hermal co mfor t in air-co nditioned office building s in the t ropics[J].

Jo urnal of the Austra lian I nstitute o f Ref rig erating,

Air-Conditio ning and H eating,1994,48(9):14-30 [107]Donnini G,M o lina J,M ar te llo C,e t al.Field study of occupant comfo rt and o ffice the rmal environments

in a cold climate[R].Final Repor t o f A SH RA E

RP-821.M o ntreal,Q uebec,Canada,1996

[108]M cIntyr e D A.Seven point scales of war mth[J].

Building Se rvices Engineer,1978,45(12):215-226 [109]Auliciems A.Effects of wea ther o n indo or ther mal co mfor t[J].Internatio nal Jo urnal of

Bio meteoro lo gy,1969,13(2):147-162

[110]M acfarlane W V.T he rmal co mfor t studies since 1958[J].A r chitectura l Science Review,1978,21

50 暖通空调HV&AC 2011年第41卷第7期科技综述

(4):86-92

[111]Humphrey s M A.A n adaptiv e appro ach to the ther mal comfo r t o f office w orker s in N o rth West

P akistan[J].Renewable Ene rgy,1994,5(5/6/7/

8):985-992

[112]N ico l J F,Jamy G N,Sykes O,et al.A sur vey of co mfor t tempe ratures in P akistan:T ow ar ds new

indoo r temperature standa rds[M].Eng land:School

o f A rchitecture,O xfo rd Broo kes U nive rsity,1994 [113]N ico l J F,Raja I A.T he rmal comfo rt,time and po sture:Explo ra to ry studies in the nature of

adaptive ther mal comfo rt[M].Eng land:Scho ol of

A r chitecture,O xfo rd Bro okes U niver sity,1996 [114]Bento n C C,Brag er G S.Sunset building:A study o f occupant therma l co mfor t in suppor t o f PG&E s

advanced customer technolog y te st(ACT2)fo r

ma ximum ener gy efficiency[R].Final Repor t of

CEDR-06-94.U C Berkeley,Berkeley,1994

[115]W illiam s R N.F ield investig atio n of thermal co mfor t,environmenta l sa tisfac tion and perceived

co nt rol levels in UK o ffice building s[C]∥

P ro ceeding o f Healthy Buildings.M ilan,Italy,1995 [116]Leaman A,Bordass B.Building design,complexity and manageability[J].Facilities,1993,11(9):16-27 [117]Elder J,T ihbo tt R L.U se r accepta nce o f an ene rgy efficient o ffice building—A case study o f the no r ris

co tton feder al office building[R].NBS Bldg.Ser.

N o.130.N atio nal Bureau o f S ta ndards.

W ashing ton,D C,1981

[118]Black F A,M ilro y E A.Ex perience of air co nditioning in offices[J].Jour nal o f the Institution

o f Hea ting and Ventilating Eng ineers,1966,34(9):

188-196

[119]Hunt D G R,Gidman M I.A natio nal field surv ey of house temper atures[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1982,17(2):107-124

[120]Cena K M,Spotila J R,A very H W.T hermal co mfor t o f the elderly is affected by clothing,

activity and psycholog ical adjustment[G]∥

A SH RA E T rans,1986,92(2):329-342

[121]P imbert S L,Fishman D S.Some recent research into home hea ting[J].Journal o f Co nsume r Studies

&Ho me Eco no mics,1981,5:1-12

[122]Humphrey s M A.T he dependence of comfo rtable tempera tur es upo n indoo r air and o utdoo r climates

[G]∥Cena K,Cla rk J A.Bioengineering,ther mal

Physio lo gy and Comfo rt.A msterdam:Elsevie r,

1981:229-250

[123]Chan D W T,N g S C H,de Dear R J,et al.A n assessment o f thermal co mfor t in office premises in

Ho ng K ong[R].Ho ng K ong P oly technic

U niver sity.Ho ng K ong,1996

[124]de Dear R J,Auliciems A.Air conditioning in Austra lia II:U ser at titudes[J].A rchitectur al

Science Review,1986,31:19-27

[125]Co oper I.Co mfor t and ene rgy co nser vatio n:A need for reconciliatio n[J].Energ y and Building s,1982,5

(2):83-87

[126]Haw kes D.T he theo retical basis of comfo rt in the `selectiv e'contr ol o f enviro nments[J].Energ y and

Building s,1982,5(2):127-134

[127]Baird G,Brander W D S,Po ol F,et al.Building ener gy use and the desig n-user interface[C]∥

Pr oceeding s o f A ustralian and N ew Z ealand A rch Sci

A ssoc Conference.Canber ra,1981:19-26

[128]Willis S,Pe rera E.K eeping co nt rol o f comfo r t[C]∥Building Se rvice s,1995

[129]Bo rdass W T,Leaman A J.Co nt rol stra teg ies fo r building service s[C]∥Pr oceeding s o f the

Co nfe rence o n A dv anced Systems o f Pa ssiv e and

Ac tive Clima tisatio n.Barcelona,1993

[130]G er lach K A.Env ir onmental design to counter the rmal bo redo m[J].J A rch Re s,1974,3:15-19 [131]Webb C G.An analy sis of some o bserv atio ns of the rmal co mfor t in an equa to rial clima te[J].British

Jo urnal of I ndust rial M edicine,1959,16:297-310 [132]Auliciems A.Air co nditioning in Australia I II: T hermobile co ntrols[J].A r chitectura l Science

Review,1986,33:43-48

[133]Humphreys M A,N ico l J F.A n adaptive guideline for U K office tempera ture s[G]∥N icol J F,

Humphreys M A,Sy kes O,et al.Standar ds fo r

the rmal co mfor t.L ondo n:E and FN Spon,1995 [134]Nicol J F,Roaf S.Pio neering new indoo r temper ature standards:T he Pakistan pr oject[J].

Ener gy and Building s,1996,23(3):169-174 [135]Williamso n T J,Coldicutt S,Riordan https://www.doczj.com/doc/b711831135.html,fort, preferences o r desig n data?[G]∥Nicol J F,

Humphrey s M A,Sykes O,et al.Standards fo r thermal

comfort.L ondon:E and FN Spon,1995:50-58

环保专题 文献综述

第四单元环保专题文献综述 1、中国环境保护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2、日本环保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机制、措施及其他成果) 3、近看美国的环境保护 4、浅谈我国城市大气污染 5、北京地区沙尘暴的成因、演变和治理 6、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综述 7、关于环保宣传和教育的思考 8、关于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问题 9、关于室内环境污染问题的调研综述 10、城市化进程的环境污染及保护问题 11、北京市大学生宿舍环境的调查研究 12、关于我国淡水资源的调查研究 13、我国治理水土流失的系统思考 14、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 15、臭氧层的破坏及其影响 16、我国固体废物处理综述 17、气候变暖成因研究的历史、现状和不确定性 18、汽车尾气污染与控制对策 19、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 20、我国工业污染的状况综述(主要问题和对策) 21、我国土地荒漠化危害·成因及其防治对策

22、论中国能源的节约利用及新型能源的开发 23、关于加强大学生环境教育的思考 24、我国“癌症村”现象综述 要求: 1、班内分组,每8人左右一小组为宜 2、每个小组选一题完成,班内各小组选题最好不要相同。 3、此次活动为相关问题的文献调研与综述,要求每一题至少调研 5篇以上相关重要文章,并且在综述后一定要注释清楚参考资料来源,并且注明清楚每一位成员在此次文献调研中所承担的任务是什么。 4、每小组要选定一位代表参加交流学习会,将本小组的成果用简 洁的语言向大家进行介绍。 5、每个班有一个必选题,由某一个小组承担,其余为任选题。 6、以上所有选题均为大方向,各小组可以自己所查阅的资料调整 写作范围,但注意要写成文献综述,而不是论文。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评报告书综述

《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清华大学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第1章总则 1.1 项目背景 大路工业园区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于2005年启动规划建设,2010年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详细规划(2010-2020年)》中重点推动建设的大路—托克托—清水河工业集中区。内蒙古环科园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依据《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大路区说明》(鄂府[2013]240号)和《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内发改产业字[2013]406号),于2012年12月编制完成《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环境保护厅组织的技术审查(内环字[2014]18号)。 2014年,园区管委会委托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取得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批复(鄂府发[2015]3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开发区和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在新建、改造、升级时均应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园区管委会委托清华大学承担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清华大学在资料分析研究、现场踏勘、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节能建筑开题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江南水乡生态度假村设计九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 仲思源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 王珺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系部:_____________ 建筑工程学院___________ 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 建筑学______________ 南京工程学院 2016年2月22日

1.根据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2000 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第2?4周完成,各系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 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江南水乡生态度假村设计九 学生姓名 仲思源 学号 214110129 建筑学 指导教师姓名 王珺 职称 讲师 所在系部 建筑工程学院 课题来源 自拟课题 课题性质 工程设计 课题名称 毕业设计的 内容和意 义

环境工程、给排水专业外文参考文献译文

浮选柱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为处理含油废水而开发的新型溶气浮选柱装置。溶气浮选柱将溶气气浮法和浮选柱巧妙的加以结合运用,溶解空气在柱体分离系统中释放。本文对这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柱体系统分离含油废水中油分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在一系列的 实验中该装置均取得了理想的分离效果,同时还对溶气浮选柱中采用的气泡产生器的曝气效果进行了专门研究。 关键词:含油废水;分离;气浮;气泡发生器;溶气浮选柱 一、引言 含油废水是石油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面积广,数量大的污染源。废水中的油分包括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和油-固结合物。含油废水常用的处理技术有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破乳法、生物化学法和电化学法。分离难易程度取决于油分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含油废水中的浮油一般可以采用重力分离技术予以去除,溶解油可以通过生物处理法将其去除,而以胶体状态存在的分散油和乳化油由于其平均粒径小,化学稳定性咼而难以去除。 近年来,浮选技术由于具有分离效率高,资金投入少,运行费用低的特点而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且已经开发出一些新型的快速高效的含油废水处理装置。Feng P B 和其合作者开发出一种高效节能浮选柱进行含油废水处理,其油分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 左右。GU Xuqing等人开发出一种新型多级环流式浮选柱可处理含油废水,其独特的流体环流模式极大的提高了油珠和气泡之间的接触几率,分离效果显著,5分钟内,分离 效率可以达到96%-97%0Xiao K L等人用多级浮选柱处理含油废水,空气分散在装置的柱体托盘底部,含油废水在柱体的各个托盘中进行处理,除油率达94%。 含有乳化油的废水处理较为困难,为保证浮选效率,分离时要求气泡粒径小,并且在分离区域中形成安静的水力学环境。分离区应当又长又窄这一概念引发了利用柱状体作为分离设备这一设计理念。由此产生了一种叫做溶气浮选柱的新型设备,溶解空气在该装置的柱体分离系统中析出,以此来处理含油废水。 二、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实验废水是用胜利油田的脱水脱气原油配制的乳化油经过稀释得到的。水样经过三 十分钟的高速搅拌混合以保证油珠完全地分散到水中。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油珠的 粒径分布;平均粒径为18.15微米,约有77.8%的粒子的粒径在25微米左右或更小(图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资料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做出基本综述,为“五位一体”的建设提供支持。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一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三为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四为结语评价。总的来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立体的发展模式,但在实践上存在滞差,需要在实践执行方面进一步研究。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综述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 1.1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产生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阻滞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动人们重新审视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还有以下几种:(1)生态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提出,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全方位的和谐”1。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2。(2)从生态理念层面来阐释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由以下层面:经济生产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环境建设层面、社会层面和技术层面3。(3)把生态文明分为:浅绿色生态文明和深绿色生态文明4。 生态文明的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它有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有的认为生态文明具有,全面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谐性、整体性、人本性和平等互利性。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文献综述范例(土木工程)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献综述 节能建筑的基础理论与设计原理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张桐 学号 090350112 指导教师 二Ο一二年三月十九日

一.引言 1.“节能建筑”是什么? 节能建筑(energy-saving building)的定义为设计和建造采用节能型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的建筑物;在此类建筑物中部分或全部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小时等。 节能建筑的有少消耗资源,高性能品质,减少环境污染,长生命用期,多回收利用的五大特征。 2.研究的重要性——21世纪建设科技的主旋律 中国的建筑节能,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建筑业在墙体改革及新型墙体材料方面有了发展。与此同时,一批高能耗的高档旅馆、公寓和商场出现了。如何在发展中降低建筑能耗,使之与当时能源供应较紧缺的现状相协调,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为此,建筑节能工作首先从减少采暖能耗开始,1986年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新建居住建筑,在1980年当地通用设计能耗水平基础上节能30%%,《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我国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它的颁布,开启了我国建筑节能新阶段。以它提出的指标为目标,建筑节能的

设计、节能技术纷纷发展起来,一系列的标准和法规先后制定。 20世纪90年代,建筑节能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节能工作有效开展。1990年,建设部提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的战略目标。1994年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建筑节能作为项目之一被郑重提出;从1994年起,国家对北方节能建筑实施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一批节能小区相继建成。1995年《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订并于次年执行,修订后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第二阶段建筑节能指标提高到50%%。同年,建设部发布《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这个专门的规划以及1996年9月建设部发布的《建筑节能技术政策》和《市政公用事业节能技术政策》,为其后建筑节能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同时也表明建筑节能地位的空前提高。建筑节能的地位最终由199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确定下来,建筑节能成为这部法律中明确规定的内容。 21世纪的到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建设领域明确了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科技工作将“四节一环保”作为科技攻关的主要方向,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部分地区执行更高的65%节能标准。2008年《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施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已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对民用建筑领域的全面覆盖。

环境工程文献综述

本科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________________ —以甘肃农业大学学生公寓18#楼为例学院____________ 资源与环境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 环境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毕业届别 _______________ 二0—四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甘肃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二0—四年五月 、中水回用理论及实践 要使水资源的既能满足我们各方面的需要,又要可持续发展除了宏观上国家在政策、 法律控制外,同时在科学技术方面大力推进节水技术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节水技术之一,中水工程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1中水概念 中水(Reclaimed Water)也叫再生水或回用水,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GJ /T48--1999)中的回用水标准的要求,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杂用水,其水质介于上水与下水之间,是水资源有效利用的一种形式。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中水主要用于厕所冲洗、道路清洁、车辆冲洗、景观用水、基建施工以及我们可以接受其水质的其他用水。 2中水分类 中水系统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回用的城市中水系统;二是若干建筑群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回用的小区中水系统;三是独立的建筑物生活污水处理回用 的建筑中水系统。中水水源应优先选用污染程度较低的生活污水,以降低处理费用。中水水源常分为三大类。根据所需中水水量和处理难易程度应优先选用优质杂排水,并按下列顺序进行选择: (1)盥洗排水和淋浴排水组合(有时也包括冷却水)。该组合称为优质杂排水,为中水水源水质最好的,容易处理,处理费用低,应优先选用。 (2)盥洗排水、淋浴排水和厨房排水组合。该组合称为杂排水,水质较好,污水中有机物浓度、浊度油脂含量较高,比优质杂排水水质差些,处理费用也比其高。 (3)生活污水,即所有生活排水之总称,包括厕所排水。这种污水含有机物浓度和悬浮物浓度都较高,水质最差,且处理工艺复杂,处理成本高。 3中水回用用途 中水主要用于厕所冲洗、绿地、树干浇灌、道路清洁、冲洗、基建施工、喷水池以及可以接受其水质标准的其他用水。中水回用的对象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园林绿化包括绿化用水、河流补水、公园冲洗厕所和公园内道路冲洗用水。 ②配合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如中水除尘等用水。

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献综述

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人口、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环境和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危机的严峻挑战 ,开展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介绍了以现代微生物选育及培养技术和新型高效生物反应器为基础的环境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城市垃圾填埋、工农业污染源等方面的应用,最后还讨论了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环境生物技术;污染治理;城市垃圾填埋;废水;应用前景;MBR技术;环境保护 前言 环境生物技术(EnvironmentalBiotechnology) 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的生理活动 ,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的生产工艺 ,或能够高效地净化被污染的环境以及将污染物转化为资源的人工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科学结合产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是从传统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起始, 通过应用现代微生物选育和培养技术和新型高效生物反应器, 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俱佳的、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包括水污染在内的“三废”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通常,日常生活中较普遍的污染源就是“三废”。“三废”指的是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三大污染源严重污染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将环境生物技术应用于“三废”问题的治理 ,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原理将污染物质进行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 ,从而提高环境质量 ,达到环境污染治理的目的。 环境生物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活性污泥工艺的发展 ,其理论和实用技术在此一百多年来不断发展和进步 ,并得到广泛应用 ,对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环境污染至今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在我国,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环境污染现状也依然严峻 ,并有加剧的趋势,近年来 ,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 ,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对环境污染治理新技术的要求也日益迫切。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 ,为环境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现代环境生物技术就是在这一形势下形成的。它是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是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科学紧密结合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 ,是一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俱佳的、解决复杂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 ,是当代环境科学研究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 目前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少部分利用植物作为环境污染控制的生物。生物技术已是环境保护中应用最广的、最为重要的单项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源化、环境监测、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等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用环境生物技术处理污染物时,最终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氮气。利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染物通常能一步到位,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转移,因此它是一种消除污染安全而彻底的方法。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

开题论文之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系别: 专业名称: 姓名: 指导教师: 2010年 03月 16日 1 文献综述

1.1房产环评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如火如荼,但房地产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及固废对城市及周围的环境存在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抓好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2我国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从1973年第1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开始引入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一些专家、学者,在报刊和学术会议上宣传和倡导环境影响评价,并首先在环境质量评价方面开展了工作。1979年11月,中国环境学会环境质量评价委员会编写了“环境质量评价参考提纲”,为各地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研究提供了方法。197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规定:“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都必须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至此,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式建立起来[1]。 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将建设项目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管理主要是从工业建设项目(污染类)开始的,然后逐步扩大到生态方面的建设项目,而对房地产类建设项目一直没有统一的环境管理模式。直至1998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颁布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才在1999年制订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试行)》中,明确将房地产开发项目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并根据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占地面积或建设面积对其实行分类管理。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针对全国对“试行名录”的执行情况和有关部门的反馈意见,重新修订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第1批)。目前,我国对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均是按照“第1名录”的规定进行分类管理的,即建筑面积5万平米(含)以上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建筑面积5000(含)~50000平米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建筑面积5000平米以下的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2]。 1.3房产环境评价的方法 评价的方法有技术方法和一般方法。评价的技术方法:自1979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确立以来,我国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1993年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该导则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

建筑节能设计论文

建筑节能设计论文 住宅建筑整体的节能设计探析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中建筑能量的消耗是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部分之一,大约占据总能耗的46.7%(住宅能耗又占较大比例)。所以关于住宅建筑,可从其建筑的设计、节能设计、规划设计及能源利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在现在的节能建筑中,充分、合理的利用新能源,从科学角度出发,符合现代科技的可持续发展,现代人们的住宅建筑的绿色理念。倡导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是目前全世界,乃至中国最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住宅建筑;建筑节能;建筑整体设计;节能设计 现代科技,讲究创新;现代建筑,讲究文化。在历史发展迅速的今天,现代建筑在融合历史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对各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经济状况作出分析,符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一味的移植、模仿其他的文化建筑,那是一种对文化的不尊重,对自己国家的不尊重。 现在的文化影响对我们当代人影响极大,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也有了新的方向。现在的建筑发展有一种追求华丽、追求高贵的趋势。庞大、华丽才能彰显自己的身份,自己的经济地位,是现代建筑的明显标志。在建筑规划的设计过程中没有把节能放在首位。2010年上海世博主导绿色世博,倡导国民绿

色环保,低碳节能,我们应该把这些应用到实践之中,而不是拿出来做宣传,放在嘴上说说而已的。实践才最重要! 住宅,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居住环境的舒适与节能是同步的,我们在讲求环境舒适的时候,必须把环保节能放在身边,适应国家的国情,加快城市的生态建设,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住宅设计也都要求从科技角度出发,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引领节能技术趋于本土化。建筑规划是住宅建筑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规划设计要考虑地势因素、道路的分布、交通状况、阳光的照射长短、风向及风速、气候等等方面考虑,另外,建筑的朝向也是考虑因素之一,能否对周围的建筑及事物造成影响,能否受周围风速的影响。 由于南北方的气候差异,致使南北方的节能规划也会有些差异。北方天气寒冷,日照时间短,重点在于保温措施,而南方气候炎热、潮湿,重点在于避暑、遮阳。从而使建筑周围的各项指标(比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周围气流的速度和周围环境的声音、光线和热量)符合人们的健康要求,同时满足国家的节能要求,合理规划社区住宅,确保建筑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建筑物之间有良好的采光条件。

燕山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文献综述

燕山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 20万吨/日小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设计学院(系):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传统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应用最早的工艺,它去除有机物和悬浮物的效率很高,对于城镇污水,可确保出水BOD 和SS达到30mg/I 以下,因此,在1996年前在我国尚未要求去除氮磷,该工艺是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主体工艺。随着《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颁布实施,我国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尤其是对出水的氮、磷指标要求更加严格。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国家标准对氮、磷的去除要求,必须加以改造,于是出现了活性污泥法的改进型A/O法和A2/O法。A/O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于除磷的厌氧一好氧工艺(A/O),一种是用于脱氮的缺氧一好氧工艺;A2/O法则是既脱氮又除磷的工艺。 目前分子生物技术已开始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为搞清聚磷菌除磷的生化机理,已开始用分子诊断技术获取聚磷菌的遗传信息。现在从活性污泥中已发现的30多种丝状菌中,只有4种准确命名及生物分类学定位,因为这些丝状菌大部分无法进行分离纯培养。目前正用分子诊断技术进行这些丝状菌的生物学定位,以进一步准确了解其特性。分子诊断技术的大量应用,活性污泥微生物基因库的建立,在此基础上用基因技术培育具有高效活性的污泥菌种,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研究主要成果 (一)CCAS工艺 工艺即连续循环曝气系统工艺,对污水预处理要求不高,只设间隙15 nln3的机械格栅和沉砂池。生物处理的核心是CCAS反应池,除磷、脱氮、降解有机物及悬浮物等功能均在该池内完成,出水可达标排放。经预处理的污水连续不断地进入反应池前部的预反应池,在该区内污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BOD被活性污泥微生物吸附,并一起从主、预反应区隔墙下部的孔眼以低流速(0.03~0.05rrgmin)进入反应区。在主反应区内依照“曝气、闲置、沉淀、排水”程序周期运行,使污水在“好氧一缺氧”的反复中完成去碳、脱氮,和在“好氧一厌氧”的反复中完成除磷。各过程的历时和相应设备的运行均按事先编制的程序运行,并可调整程序,由计算机集中自控。

环评开题报告

吉林建筑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 告 学生姓名:李俊成学号:25 专业:环境工程 设计论文题目四平市C公司换热器 国产化建设项目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 唐晓佥U ___________ 2015 年5月25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 )作为毕业设计(论文) 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 2.开题报告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 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 篇。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进行补充、修改、完善,并提升为行政法规。至此,可以说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环境和资源保护立法步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些法律无一例外地以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立法的指导思想。通过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是近年来我国环境立法最大的进展。这部法律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到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本论文编制完成“吉林省四平市换热器国产化项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四平市位于吉林省西南部,介于北纬42° 31'至44° 09',东经123°17'至125°49'之间。地处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松辽平原中部腹地。总面积14323 平方公里。北部、西部为山地丘陵,中部和东南部为冲积平原,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由西部的最高点(西大洪寨山)1150.6米,降到东南部 的最低点(范坡乡新前一带)92.3m。地貌类型主要有山地、丘陵、岗地和 平原。其中平原平方公里,占%;岗地平方公里,占%;山地平方公里,占%。其中水域平方公里。 四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度在100-500米之间。以京哈铁路为界,东部属长白山余脉的丘陵地区;西部为松辽平原的一部分,接壤科尔沁草原,地势稍有起伏;中部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平原约占总面积的79%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境内主要河流为东辽河及其支流,边缘地区还有西辽河、伊通河、辉发河等。 四平地区按自然气候区划处于北温带,属于东部季风区中温带湿润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大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漫长寒冷。全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为千卡/cm2,年 平均气温为C,年平均降水量为,全年盛行西南风。 为提高四平市科研能力,提高公司的档次,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四平维克斯换热设备有限公司为了实现换热器的高效,节能,节材换热器国产化项目。本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将在技术和管理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将为提高四平威克斯公司的竞争力,是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1、认真落实环评工作方案批复的要求,以实际检测数据为基础,摸清评价区 域污染情况及主要问题。

建筑节能设计论文:当代建筑节能研究

建筑节能设计论文:当代建筑节能研究 摘要:能源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为严峻的挑战。针对我国当前建筑能耗情况及其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同行有所稗益。 关键词:建筑能耗建筑节能建议 建筑能耗向来是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节能建筑仍处在试点层面,尚未全面推行,建筑节能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起步阶段,节能工作行动迟缓。推动建筑节能成为全世界建筑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趋势,也是时下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 1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建筑物的市场需求数量日益旺盛。截至2009年11月,我国房屋总面积已超过400亿耐,每年以16~20亿时新增建筑面积趋势,到2020年将新增建筑面积200多亿mZ。建筑面积的迅速增加及采暖、空调、家用电器的普遍使用,导致建筑能耗持续上升。由于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差,采暖空调系统能源效率低下,与气候接近西欧式或北美国家相比,中国住宅单位采暖面积要多消耗2一3倍以上的能源,且舒适性较差。其中外墙、屋顶单位面积能耗为发达国家同类建筑的3一5倍,窗户单位能耗为2一3倍。

2001年对我国部分省市住宅建筑能耗的调查数据显示,北方采暖地区的住宅建筑单位能耗明显偏高。欧洲国家的住宅年实际采暖能耗已经普遍降低到6U时以下,领先的“高舒适度、低能耗”住宅则达3IJ耐以下,而我国住宅的平均采暖能耗超过16U时,即使按照节能50%标准新建的住宅采暖能耗也是8.75IJ时的水平。目前中国建筑能耗中有50%左右是供热和空调设施,北方城市集中供热的能源主要以锅炉为主,供热输配管网保温隔热性能差,整个供热系统的综合效率仅为35%一55%,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 2我国建筑节能所面临的问题 (l)市场发育迟缓。目前我国节能建筑市场发育不完善、进展困难,缺乏市场监督和管理机制,市场秩序混乱,致使节能建筑无法遵循正常的竞争准则进行交易,节能建筑在市场中往往受到传统建筑的排挤,难以占据市场份额;建筑节能技术、材料和人才市场尚未建立,无法为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和后备力量。我国节能建筑市场存在的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节能增量成本、节能效果变化较大,节能收益时间长,难于进行成本和收益估算,现有节能建筑的真实价值不能在市场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缺乏市场引导和积极激励政策,导致房地产开发市场建筑节能指标的变化不敏感。

农村环境污染文献综述

农村环境污染文献综述 班级:13经济2班姓名:李溢智学号:2013333501134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本文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及对策建议3个方面,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原因分析治理机制 农村环境问题是指农村居民在从事农业,工业等生产过程中,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所造成的破坏农村生态环境或者污染农村环境的现象。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和成果,但是总体来说还不够深入,有很大的研究提升空间。农村环境污染已经严重阻碍农村的社会发展和农民的福利改善。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应该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对农村环境污染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及对策建议3个方面,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促进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1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 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已经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极大重视,很多学者从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对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1.1农村的面源污染 农村的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处理的污染物对水源,土壤,空气以及农产造成的污染。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的污染。民建中央专题调研组(2008)认为,随着我国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1]江丽丽(2011)认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产观念倾向于偏施化肥,化肥的大量使用首先是造成土壤酸化、板结、养分供应不协调,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其次是造成水质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农药的大量使用同样对农业系统的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影响,一些高毒、高残留农药给大气、

环境影响评价综述

环境影响评价综述 环境(environment)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其中自然因素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称为社会环境. 环境影响是指开发行为可能引起的环境条件的改变或新的环境条件的形成. 环境影响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利的。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又称环境质量的预断评价,是指在进行某项人为活动之前,对实施该活动可能给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估价,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对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则是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法律化、制度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之一,也是环境监督管理的主要制度之一,对于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原则,预防新的污染源出现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由来和发展 概念的产生: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最早是在1964年加拿大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质量评价的学术会议上提出来的。而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正式的法律制度则首创于美国。1969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 of 1969,NEPA)。 概念的引进: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之后,我国开始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探讨和研究。 概念的初步实施: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1989年《环境保护法》 概念的完善:1981年,《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等等等 其他:1982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 1984年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 1987年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 1988年颁布的《水法》、 1988年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体系。

绿色建筑设计文献综述

绿色建筑设计文献综述 摘要: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绿色建筑理论引入到中国以后,绿色建筑成为日益流行的概念。但国内人们长期以加强具体的绿色技术应用 来实现绿色建筑,过程设计没有成为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重点,过程研究的滞后阻碍了绿色建筑多学科整合设计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对绿色建筑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基本的概念进行深入的剖析。本文从方法论的视角出发,促使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问题转为如何提高设计与规划过程的效率和更合理使用技术。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技术;方法论;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论;并行设计过程模型 1 绿色建筑 世界性的能源和环境危机使得“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的思想在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从社会能源消费的构成来看,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30%~40%,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将在一段时期内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对于城市和建筑来说,由传统的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节能环保型模式成为必然的趋势,绿色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 绿色建筑的概念由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于20 世纪60 年代首先提出,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现在这一概念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不少国家得到实践推广,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经过30 多年的发展,绿色建筑现在在国际上已有了许多成熟的评估体系,如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M、加拿大的GBC、日本的CASBEE、澳大利亚的NABERS 等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中国也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在2006 年6 月推出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法律和标准上规范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2 绿色建筑的内涵 2004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作出了如下定义: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包括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从概念上来讲,绿色建筑主要包含了以下四点: (1)节约资源,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主要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 (2)保护环境,强调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3)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 (4)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一个概念或象征,有些专家把绿色建筑归结为具备4R的建筑,即Reduce,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Recycle,利用回收材料,设置废弃物回收系统;Reuse,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因此,绿色建筑是资源和能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从而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 3 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 绿色建筑要求建筑物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因此,建筑的节能设计成为实现绿色建筑的关键。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提高能源利用率,用最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据粗略估算,采取周密、有效的建筑技术措施可降低2/3~3/4 的建筑能耗。从社会和经济长久发展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也必将得到高度的重视。

文献综述——关于仿生在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文献综述

宁波大红鹰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所在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班级12环艺(1)班 姓名项征、曾晓敏、吴煌、严依琳学号1251100528、1251120602、 1251120528、1251120534 指导教师王鹏 合作导师 2015年9 月24 日

关于仿生在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文献综述 摘要:仿生技术是物与自然的一种深化和融合,从大自然中汲取美学、技术,广泛地运用到各个领域,它作为一种设计理念,早已潜移默化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其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与我们的关系最为密切,它能提高我们生活的内容、质量,是尊重自然发展、树立环保意识地另一种方式,在全球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匮乏的今天,更彰显了仿生设计的意义和分量。 关键词:仿生环境设计海洋馆 一、仿生设计的概念 仿生技术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仿生设计通过具体可感可知的坚实物质形态,模仿流线型运动、有机形态等,创造出亲近自然、充满人性味道的产品、建筑。仿生设计也注重机械和形态特征的研究,注重节能新材料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大自然物竞天择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积累了许多可用于设计的经验教训。因此在概念创新的环境设计中采用生物研究,一定要考虑可持续的设计原则。仿生设计——这一特殊的设计手段,仿佛给放松和宁静的环境,注入了一道“魂”,使环境更加灵动、充满活力,引人注目。 二、仿生设计的优势及价值 在建筑仿生设计中,功能仿生与形式仿生是最常见的。它从自然生命和物质中汲取灵感,使建筑布局更具新意,外型或内部构造呈现出非凡的亲和力。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从蟹壳中获取无穷灵感,设计了闻名于世的朗香教堂。朗香教堂的平面呈现出模拟人的耳朵的形态,它也象征着上帝可以倾听基督教徒的祈祷。形式上的仿生设计就更多了。如西班牙建筑师高迪在巴塞罗纳设计了许多明显具有动物骨骼形式的公寓建筑,隐喻着这座海滨城市战胜蛟龙的古老传说。雅克.赫尔佐格、德梅隆与李兴刚合作完成的2008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设计,既像一个孕育生命的巢,又似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从建筑的角度出发,展示现代仿生设计的精美成果。从来自世界各地著名设计师的精彩案例中,既可以看到建筑外形如何与环境和谐相融,内部构造与空间功能如何完美

电气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解析高层建筑 1.前言 所谓高层建筑是指具有较多层数高度较高的建筑,但是具体要达到哪种程度算作高层,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定义,中国从2005年起就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24米的其它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1]。如今在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建设主体,但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问题,本文也根据高层建筑的特点,从各个方面阐述建设高层建筑所要采取的管理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2.经典高层建筑 位于中国上海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筑高度492米,主要建筑特点:大楼100层的观光天阁是世界上人能到达的最高观景平台;世界最高中餐厅416米,设在93层的中餐厅,将成为全球最高中餐厅;世界最高游泳池:366米,设在85层的游泳池,将夺得“世界最高游泳池”称号;世界最高酒店:设在大楼79至93层的柏悦酒店,将成为世界最高酒店;世界最高的自动控制阻尼器:大楼在90楼(约395米)设置了两台风阻尼器,各重150公吨,将成为世界最高风阻尼器。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吉隆坡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建筑高度452米,世界上目前最高的双子楼和第四高的建筑物,连接双子塔的空中走廊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过街天桥。位于中国台北的台北101大楼,建筑高度508米。位于阿联酋迪拜的哈利法塔,建筑高度828米[2]。位于美国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建筑高度443米。位于上海的经贸大厦,建筑高度420.5米。位于香港中环的国际金融中心,建筑高420米,共88层。位于中国广州天河区新城中心的广州中信广场。位于美国纽约州的帝国大厦,102层,地上建筑381米。中国银行香港的总部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地上70层,楼高315米,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3]。

环境工程参考文献

熊鸿斌 1、《阻共复合消声器在煤矿风井噪声控制中的应用研究》,环境工程学报,2008,第6期,第一作者; 2、《城市热电厂破碎楼噪声治理技术研究》,2008年第二十一届全国振动与噪声高技术及应用学术 会议,现代振动与噪声技术,2008年第6卷,第一作者; 3、《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8)”(2008, 5),第一作者; 4、《浅析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8)”(2008, 5),第一作者; 5、《合肥经济开发区汽车产业生态链的构建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12,第一作者; 6、《合肥市工业化的环境问题》,“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省建设”,ISSN07-81093-505-4/X07,合肥工 业大学出版社,第一作者; 7、《一种内附共振腔阻抗复合消声器在城市室内变电站噪声控制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学 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7)”(2007,5); 第一作者; 8、《水库型饮用水源地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方法》,合肥学 孙世群 不确定性数学分析方法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合肥工业大学报 2004,11期 河流水质模拟问题的探讨合肥工业大学报 2005 ,3期 危险废物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研究安徽化工 2005,2期 蒙脱石中Al2O3的盐酸溶出过程动力学研究合肥工大学报 2006 ,6期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生态安徽,跨越发展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合肥市农业循环经济的探讨与实践生态安徽,跨越发展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研究现状生态安徽,跨越发展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PCB镀铜生产区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对策安徽化工 2005,2期 南淝河水质S-P模型参数K1 K2的取值合肥工业大学报 2003. 4期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AHP赋权方法研究合肥工业大学报2004.4期 南淝河COD削减模式的研究合肥工业大学报 2003.6期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AHP赋权方法研究合肥工业大学报2004.4期 安徽省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安徽环境 2003.8期 臭氧预处理农药废水的研究合肥工业大学报2005.3期 巢湖富营养化的成因探讨中国水运 2005.8期 区域生态环境的未确之策度评价模型及应用环境科学研究 2004.2期 The Community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The Water Source Quality For an Urban Water Supply 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3.10期 区域生态安全的主成分投影评价模型及应用中国管理科学 2004.1期 安徽省生态占用状况的初步研究合肥工业大学报 2005.3期 不确定信息下流域土壤侵蚀量的计量水利学报 2005.1期 模糊随机选优模型在区域谁环境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1期 巢湖基地地学实习数字化方法探讨合肥工业大学报(社) 2005..1期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水资源分配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6.3期 西昆仑造山带与盆地(专著) 地质出版社 199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