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卷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卷

大庆铁人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2、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此话表明

A.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农奴

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3、从近代化角度来看,1861年俄国农奴制的主要进步作用是

A.农业得到迅速发展的良好时机,促进工业发展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扩张海外市场

4、沙皇俄国在克里木战争和日俄战争中战败的共同根本原因是

A.社会制度腐败落后

B.在战争过程中孤立无援

C.统治腐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D.国内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5、阿里在经受了西方文明的洗礼后,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下列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

②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③培养新型军官

④选派了大批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以下事件中,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有

①商鞅变法②王安石变法

③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④1861年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福泽渝吉提出:“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口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思想

②抨击了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

③为废除封建身份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④学习借鉴西方的民权思想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8、19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开展工业革命②废除封建制度

③实施“大陆政策”④推行“文明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国家

C.倒幕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10、“公车上书”中提出设“议郎”一职,“议郎”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反映了维新派

①希望参与政治

②模仿西方议会政治

③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

④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11、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12、“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这反映了德国的哪些特点

A.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B.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C.崇尚以暴制暴 D.新式武器层出不穷

13、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参谋总长毛奇向德皇报告说:“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英法比军队战斗力相对强大

B.施里芬计划破产,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C.俄军在东线发动进攻

D.当时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14、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急剧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15、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主要原因是

A.认为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

B.无力与欧美列强争夺欧洲霸权

C.日本代表不擅长外交

D.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力

16、一战后,根据民族自决原则而成立的新的民族国家主要包括

①波兰②捷克斯洛伐克

③奥地利④匈牙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17、列宁曾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下列各项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是

①其主要条约导致战败国强烈的复仇主义情绪

②它在处理领土问题上根本未履行民族自决的原则

③它无视被压迫民族的利益,导致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④美国在该体系中并未谋的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18、从机制上看,国际联盟制止战争、制止侵略的宗旨成为空谈的主要原因是

A.国联成员国并非真心维护世界和平

B.德国等具有发动战争危险的国家参与

C.国联行政院的权力过大

D.国联大会和行政院决议坚持“全体一致”的原则

19、美国是华盛顿会议上最大的受益者,主要表现在

①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的势力

②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

③美国海军力量同英国并驾齐驱

④获得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大量殖民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

20、二战后,盟国在东京国际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在纽伦堡设立军事法庭对德国战犯进行审判。对东条英机等战犯进行审判的法律依据是

A.《洛迦诺公约》 B.《国际联盟》

C.《联合国家宣言》 D.《非战公约》

21、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高级军官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一事件,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A.九一八事变 B.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

C.七七事变 D.“二二六”政变

22、英国首相张伯伦曾向人们宣称“换来了一代人的和平”。对张伯伦的宣称最直接的打击是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吞并奥地利

C.德国全面侵占捷克斯洛伐克 D.德国突袭波兰

23、“他们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文中的“狼群”是指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24、“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摆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日本天皇的这段话从根本上说明了

A.中国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

B.日本天皇预测到日本的失败

C.日本在重复拿破仑的道路

D.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5、日本狂热分子把台海战事纳入“周边事态”加以对待,实际上早在国际公约中明确日本必须归还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最早的条约是

A.《雅尔塔协定》 B.《德黑兰协定》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5分)

(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10分)

27、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这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12分)

(2)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3分)

28、材料一:纳粹制度同共产主义最坏的特征相比较,并没有什么区别……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的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给与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

——丘吉尔)(1941年6月22日)

(1)丘吉尔所说的“眼前展现的情景”指的是什么?曾经作为“反共战士”的丘吉尔为何把俄国的危难当作自己的危难并开始援助苏联?应该怎样评价他的这种转变?(12分)材料二:我们(指美国)就好像(球赛)预备队,先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某种程度上,英国也可以说是第一队的队员……在球赛进行到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作最后的一着,以决定全局的胜利。

——罗斯福(1941年9月)我们整个国家都将永远记住这次日本对我国进攻的性质。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侵略,美国人民兴正义之师必将赢得彻底胜利。我相信这样说表达了国会和人民的意志:我断言,我们不仅将尽全力保卫我们自己,而且将确保永远不再受到这种背信弃义的危害。

——罗斯福“国耻日”演说(2)美国为什么最终参加对法西斯作战?(8分)

答案

一、选择题

26。A答案要点:

(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2)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

27、(1)变化:由认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到认识战争是丑陋的、对国家毫无意义。原因:战争持续的时间比预期的长,代价巨大;相持阶段(堑壕战)军事上难有明显进展,结局难料;对战争意义和目的的反思。

(2)角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但就某一国家而言,还应从侵略与被侵略的角度来分析。

28、(1)①“眼前展现的情景”是指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导致苏德战争爆发和法西斯战争进一步扩大。②丘吉尔援助原因:德国的侵略扩张以威胁到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加深了被侵略国家与法西斯的矛盾;如果苏联被打败,英国自身难保;反法西斯力量需要团结一致,共同反抗法西斯。③以丘吉尔的态度为代表的转变,促进了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联合,为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二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应该肯定。

(2)珍珠港事件震惊了美国朝野,国内孤立主义情绪一扫而光;要战胜日本兵确保永远不受到背信弃义的危害;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给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来来了灾难;居于唇亡齿寒的认识,帮助英国和苏联等国;利用最后时机参战,为美国获取更多利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