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仁古镇实习报告

安仁古镇实习报告

安仁古镇实习报告
安仁古镇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安仁古镇、建川博物馆之行本学期的实习,我们跟随老师来到了位于成都市西南边的大邑建川博物馆和安仁古镇。安仁古镇作为一个中国著名的博物馆小镇,究竟有着怎样的吸引力使其吸纳如此多的博物馆?而建川博物馆又有着何种风采?在一整天的参观之后,我的心中不仅有了答案,更对安仁古镇和建川博物馆的历史和发展产生了自己的想法。

一.建川博物馆

我们首先到达的便是建川博物馆,也称建川博物馆聚落,聚落内建设了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20余个分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跟随者讲解员,我们参观了抗战文物馆、文革艺术品馆和民俗博物馆三大系列下的数个小馆,以及地震纪念馆,这些都让我收获颇丰。

参观完毕之后,我能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建川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建川博物馆占地面积大,分馆众多,这就要求其设计的合理性。一路走过,我们都可以看到,每一个馆的设计都保留着自己的特点。有大气磅礴的中流砥柱馆;有振翅欲飞的飞虎奇兵馆;还有粗犷自然的川军抗战馆。形式多样,不一而足。整个聚落内游览路线流畅自然,铺装整洁大方,符合整个博物馆的建设基调。但是博物馆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一是陈列方式较为单一,缺少与参观者的互动,让游客仍旧停留在走走看看的基础之上;二是无障碍设施还有所欠缺,对特殊人群的关注还不够。所以,建筑设计方面虽然优点众多,可以称作是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佼佼者,但也还是有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个问题是对游客的思索。我们游客来到这里大多是为了寻找通过观看陈列的旧物感受历史,思虑历史。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并非旅游旺季,恰好处于小长假之前,游览园内,我记忆里只碰到了少许其他游客--另一队企业参观者和一对老年夫妇,这便体现了一个重要问题,自愿来到这里游玩的年轻人数量有限,即便是来到这里,团体组织出游,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以及在校学生等团体参观占很大比重,而除此之外最多的便是退休的老人,原因明了。单一的博物馆陈列品参观很少能提起年轻人的兴趣,虽然藏品众多,种类丰富,但从根本上来讲性质单一,年轻人的兴趣伴随着疲劳感的来临逐渐消退。这是一不可忽略的问题,游客的多少决定着博物馆的存亡,尽管团体旅游带来的收益暂时来说还算稳定,但是博物馆本身也应该想办法发展自身,从产品设计、营销等多方面入手,开发年轻人的稳固市场,保留现在的游客群。另一方面稳定当前的老年市场也是极其重要的,老年市场事实上伴随着一个家庭的潜在市场,扩大宣传规模,吸引老年游客群的注意,也是扩大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馆长樊建川还曾这样设想,在馆内发展旅游支线,开发多种项目和相关营业活动以养活自身,进行”自我造血“。但是很遗憾在馆内我们并未看到这一设想带来的改变和收益。纪念商店门可罗雀,提不起游客的购买欲望,收益甚微。即使是刚性需求的”食堂“,由于价格贵等问题,使参观的游客望而却步。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学生来讲,价格昂贵,承受力不强,我们宁愿选择去安仁古镇解决,而我们恰好是消费欲望不小的群体,这方面博物馆恰好失去了我们。由此可见,实现“自我造血”的设想并非不可能,但建川博物馆并未好好进行市场调研和规划,以至于发展为今天的局面,希望他们可以看到这一问题进行改正。

二.安仁古镇

安仁古镇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十大旅游古镇和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无数古镇出现“千镇一面“和开发过度等现象时,安仁古镇既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又保存了悠远的古韵。行走于安仁古镇之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旅游开发留下的印记,也沉迷于它的静谧和舒适。而安仁古镇为何在千篇一律的今天保存着自己独有的特色呢,我对它多年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查询和思考。

首先,安仁古镇作为一个发展成熟的古镇,有着它自己的优点。

开发过程中坚持“保护第一”。目前,我国古镇开发较多,但是保护现状并不乐观。究其原因,在20世纪初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为了一味追求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拆除了大量的历史街区去兴建新式建筑,“家家小洋楼”。而在古镇开发开始风靡的时候,却意识到这些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于是便又在残存的基础上进行所谓的“修复”,导致现在古镇的建筑千篇一律,毫无真正的古韵。安仁古镇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了数次维修与扩建,但直到现在,古镇的风貌依旧十分淳朴,古建筑的保存也很完好。在保留许多单体古建筑时,还保留了一些风韵独特的老街区,比如树人街、维星街等,这些笔直的街道同四川其他古镇错落有致的风格有很大区别,留住了不可复制的街道特色。

适度开发,避免过度商业化。近年来古镇旅游发展兴旺,过度商业化的问题频频出现,旅游承载量过度饱和,破坏了许多古镇原有的宁静。在安仁的街上走走,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商业化的脚步,但是安仁的生机却是实实在在的,有下午打牌的老年人,有街边晒太阳话家常的妇女……这种生动鲜活的、外来与内在因素共存的力量,正是在许多古镇无法寻觅到的。

安仁古镇的发展并非没有问题。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对于开发较为成熟的安仁古镇来说,科学规划古镇旅游应该是吸引游客的重点,怎样吸引更多的游客,不仅需要科学的规划,还要技术的创新。近年来安仁的某些街道也出现了雷同的街边建筑,还夹杂着明显的现代商业元素,和古镇风格不搭,显得不伦不类。

营销宣传不到位。成都古镇众多,黄龙溪、洛带等宣传积极,分别打出了各种各样吸人眼球的招牌,可是作为享有中国第一博物馆村落的安仁古镇,却并未进行积极营销,通过调查统计,来古镇旅游的大多数游客都是很少一部分人是看到电视广告或是报纸的宣传,大多数都是通过以前来过或是朋友介绍过来玩的,在这仅来一部分游客中大多数都是中年人以上的,在青少年和成年人的传播并没有引起关注。这都警示着安仁需要继续努力。

文化内涵不够,旅游产品单一。安仁古镇的景点仅仅停留在浅层的观光拍照,对深层次文化的开发十分粗糙。很多景点只是稍加修正,挂个铭牌,简单两句介绍就算是开发了,没有更多深入、形象的历史介绍,也没有直观的场景再现,景点完全以“原生态”呈现出来,导致游客面对一堆旧的空房子很难想象出这与抗战文化有什么联系———在那段时期古镇上居住了哪些人,他们在这里是怎么生活的、发生了哪些故事等? 对于这些游客不得而知。更是没有体验旅游,游客很难感受到古镇的魅力,削弱了古镇的吸引力。

总的来说,安仁古镇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中国第一博物馆村落”的美名获得“四川十大最美村落”的冠军,可以看出它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在这个古镇旅游泛滥的时代,希望安仁古镇可以一心走自己的路,把握自己的特色,提升文化内涵,在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好珍稀的建筑文化。

另一方面,我认为安仁古镇开发较早,发展历程较为成熟,发展历程上早于

现在的众多古镇经历了商业户和过度商业化,于是进入了现在的平缓发展阶段,能为如今许多古镇提供开发经验。

这一次的实习我收获颇丰,领略了四川最美古镇魅力,感受了民间最大博物馆的厚重,希望他们都可以发展的更好,发挥更强的魅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