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用凉粉加工工艺规程

食用凉粉加工工艺规程

食用凉粉加工工艺规程
食用凉粉加工工艺规程

凉粉加工工艺规程

一、概述

大理凉粉原自四川,蜀汉始创,明清大盛.历经二十八传人传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大理作为滇西北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秦建立统一国家后。修筑了由四川通往云南的“五尺道”并在云南设置官吏。自始使得四川与云南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密切的交往。于明代战乱时期大量的四川流民迁移至大理。使得凉粉这一美食也随战乱不胫而来。

凉粉是由纯白石灰水,碎大米浆、葱、芜荽、味精、酱油、杨梅酱(酸梅酱)花椒油、油辣子、芝麻油(罂粟仔油)等原料构成。其中大米必须是食用当年所产新优质米。

二、工艺流程图

1. 米浸泡磨浆煮水加米浆

纯白石加水澄清石灰水煮沸

搅拌

观察火候

品偿体验

一、精选大米

1、大米种类较繁多,有灿米、粳米、梅迟米、杂交交水稻、糯

米、小米、粟米、香米等。

2、筛选米粒确保没有杂质,如石子、泥块、谷穗等。

3、从众多米中挑选出梅迟米或贵槽米,不用陈年米。

4、米粒大小保持在5mm左右的饱满米粒.

5、确认大米干燥度,需达到干燥度为完全脱水状态.

6、大米盛放于木制容器内,并保持通风与地面保持30cm,必要

时可放置食品干燥剂,防止毒变。

7、确保老鼠、飞蛾等有害物的侵入。

8、保持盛米容器的干净整洁,防止异类灰尘进入容器。

9、取用大米时,应轻开容器门盖,保持米粒的松散度。

二、浸泡大米

1、从蓄存仓取出所需用量的大米倒入不锈钢或木制水槽中。

2、根据米在水槽中的量来确定加入纯水或冷开水的量,确认水

温为13-18度左右。

3、将水全部浸没米,保证水面至米的距离为5-6cm。

4、盖上水槽浸泡5-8小时即可。

5、准备容器与下一步工序函接。

三、磨浆

1、先用清水洗净磨盘及磨身(石磨)。如用钢磨应先检查设备

各部件是否完好。

2、选用0.3目的筛网为宜,将筛网装配到磨腔内确保稳妥。

3、停机状态下清洗干净钢磨,注意不能用水擦拭电器部分。

4、清洗完毕后,先通电,无异常后开始加入泡制后的大米及水。

5、开机运转,禁止空载运转以免损坏设备。

6、当米浆出来后应用手检测浆沫粒度,如太粗或太浓应加适量

的冷开水再次粉碎。

7、盛装米浆的容器不宜太大,建议选用30-50升的不锈钢桶。

8、将磨好的米浆置于阴凉处待用。

9、米浆在下一步使用前先搅拌均匀,防止沉淀。

四、煮水及制取石灰水

1、选用口径为1米左右的铁锅。用皂角水或清水洗净。确保无

油污锈迹。

2、用铁锅置于( )型燃气灶上,加入生活用水30-50kg,起动

燃气灶。

3、待水烧开后8分钟,关闭燃气灶,用飘清除沸水沉淀物。

4、再次启动燃气灶,将水烧沸腾水温约90-100 度左右。

5、石灰水制作

①石灰水的制作可放在泡制大米的阶段或在烧开水前的任何

时段进行。

②根据生产所需用量,先注入不锈钢或其它耐高温的厂口容

器足够份量的生活用水。

③生洗净不锈钢或耐高温的厂口容器(如不锈钢50kg桶)

④戴止相应的劳保用品,如聚胺脂手套,从要箱中取出纯白

石灰块。逐一放入水桶内。注意:石灰水沸腾飞溅。

⑤继续加石灰或水,确保有足够量的饱和石灰水。

⑥将盛装有石灰及水的桶移至阴凉处待自然冷却至室温。

⑦用瓢或直接倒处冷却后的石灰水于干净的塑料盆内待自然

澄清。

五、搅拌

1、选用优质木材制作搅棒,以松木或樱桃木衫要为佳。

2、确保木棒直径为35-45mm长约600mm,关部为“冗”形无

裂纹木棒。

3、把制备好的米浆许许倒入沸水锅里,同时搅拌,宜二人操作,

注意安全以免烫伤。

4、根据米浆用量加入制备好的石灰石水,注意火候,有能出现

粘锅或焦糊现象,继续搅拌,直至粘稠度达到浆糊状。

5、当粘稠度适宜时先关闭加热设备,然后函接下一工序。

六、凉粉

1、配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后,用不锈钢瓢从锅中打出浆糊状

凉粉,盛放入不锈钢餐盆中。

2、为了加速冷却成型,可把盛放糊状凉粉的餐盆置于冷却水

中,注意不能把水溅到凉粉上。

3、待冷却3-4小时后,注意观察成型情况,确定是否可以食用。

4、当凉粉成型后,可将凉粉放入3-5的保鲜柜进行保鲜储存。

5、若要食用则把凉粉从盆中取出置于砧板上切成12-15mm厚

的薄片,最后将薄片切成适合入口的小条,通常以15*5*120

左右为宜。

七、检测

1、用民间对食品检测的通用方法检测凉粉的各项品质是否适

合食用

2、取其适当样品送卫生监管部门进行了成分检测或质量鉴定。

3、以其最终鉴定结果作出正确评估,确认是否适合当地或国家

有关食品投放市场规定和法规。

八、投放市场销售

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要求和示范表格

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要 求和示范表格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行业技术规范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 CCAA-FSMS-0003: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要求 Foodsafetymanagementsystem Requirementsfor vegetableoil producingorganizations 2008-01-01发布2008-02-01实施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 目次

本技术要求是GB/T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食用植物油行业的特点对GB/T22000要求的具体化。 本技术要求的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归口。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单位: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等 本技术要求系首次发布。

为提高食用植物油产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我国食品企业市场竞争力,本技术要求从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存在的关键问题入手,采取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并重的原则,结合食用植物油企业生产特点,针对企业卫生安全生产环境和条件、关键过程控制、产品检测等,提出了建立我国食用植物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专项要求。 本技术要求是GB/T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食用植物油行业的特点对GB/T22000要求的具体化,但并未针对GB/T22000相应条款给出具体要求和方法。 鉴于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方面的差异,为确保食品安全,除在高风险食品控制中所必须关注的一些通用要求外,本技术要求还特别提出了针对本类产品特点的“关键过程控制”要求。主要包括原辅料控制,强调组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和生物危害控制;重点提出对油料预处理、压榨(预榨)、浸出、精炼控制的重要性,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2017年中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7年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不仅是油脂油料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也是油脂油料的进出口大国和加工大国。近年来,我国的油脂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状如何? 2017年5月在“第一届ICC亚太区粮食科技大会”上,中国油脂学会首席专家、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先生,就2017年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现状进行概述。2016年我国食用植物油3426.5万吨,2016年我国人均食用植物油量为24.8千克,2017年将持续再造辉煌。 表1.2016年我国油料资源产油量统计 序号植物油类产量原料产量出油率压榨量 1菜籽油425万吨1400万吨34%1250万吨2花生油256万吨1770万吨32%800万吨3棉籽油104万吨962万吨13%800万吨4玉米油90万吨——— 5稻米油80万吨——— 6山茶油57.5万吨240万吨25%230万吨7大豆油42万吨1310万吨14%300万吨8葵花籽油25万吨265万吨25%100万吨9芝麻油12万吨64万吨40%30万吨10亚麻籽油9万吨39万吨30%30万吨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表1中在预测榨油中,玉米的量低了一些,稻米油的量高了一些。菜籽及菜籽油的产量,民间小作坊数量很多,故预测数据与此差距较大。 从表1可以看出,菜籽油、花生油仍然为我国主要的食用植物油,作为高端食用植物油的山茶油目前也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追捧。堪比“东方橄榄油”的山茶油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端食用植物的引导者。 目前国内的油茶加工企业也日益发展壮大,其中浙江久晟油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贵太太茶油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久源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友尼宝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源森油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陆续登上新三板。将引领木本油料掀起我国食用植物油的重新分布格局。 虽然我国油料产量较大,但是由于生产种植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原料依旧紧缺。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我国的食用植物油依然依靠进口,下面从中国海关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说明。具体如下表2:2016年棕榈油进口量达到近500万吨,其他葵花籽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的进口量也很大;进口的大豆原料高达8391万吨,菜籽原料高达356万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我国大豆与菜籽市场。

厨房工艺流程及区域划分

厨房工艺流程及区域划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厨房工艺流程及区域划分 了解厨房的分类及其功能,可以从横向上认识和把握厨房;进一步熟悉和分析厨房的生产工艺流程,则在纵向上对厨房有了全面的掌握。而根据厨房各阶段生产工作特点,将生产流程分解为几个既相对独立,又互为依托的区域,则是对厨房点结合的说明。。 一、厨房生产工艺流程 不论厨房生产规模大小,也不管厨房生产制作什么风味的产品,其生产工衣流程是大致相同的。一般厨房生产工艺,都是由原料及加工阶段开始,到生产制作、熟制阶段,继而到成品服务与销售,为一个流程的终结(这只是厨房生产工艺流程,切不可混同于厨房的运转管理流程。管理流程,下篇将作为分析)。厨房生产流程自然包括菜肴和点心的生产,两者大体相似,只是冷菜的生产流程与热菜生产略有差别。 二、厨房区域划分 厨房区域可随其生产工艺流程划分为原料筹措及加工区域,配份、烹调即点菜生产熟制区域,点菜成品完善与出品售卖区域。 1.原料筹措及加工区域 原料是厨房生产的前提,加工是厨房进入正式生产的必要基础工作。因此该区域包括原料进入饭店以及原料领进厨房期间的工作岗位和对原料进行初步加工处理等岗位,即原料验货处、原料仓库、鲜活原料活养、原料宰杀、蔬菜择洗、干货原料涨发、初加工后原料的切割、浆腌等等。 原料进入饭店,除了大批量进货活远道进口货物、本身处于冰冻状态的原料需要进入饭店的冷冻库存放,大批量购进的干货和调味品原料需要进入仓库保管外,厨房日常生产使用数量最多的各类鸡鱼肉

蛋、瓜果蔬菜等鲜活原料采购进饭店,都直接进入厨房区域,随时供以加工、烹制。也正因为如此,加工和原料进货是紧密相连,密切配合的。 饭店餐饮规模大、经营风味多,厨房生产量大的饭店,为了保证经营的连续性和客人选择范围的广泛性,同时为了防止原料间相互串味、互相污染,便于仓库管理,大部分本地不易采购和容易断档的原料,仓库都分别给以一定量的库存,如有专门设置的肉类食品库、海产食品库、蔬菜食品库、瓜果食品库、西餐原料食品库、蛋类食品库、奶制品食品库等等,这些库房虽不归厨房管理,但为了厨房领料和使用的方便,在作厨房设计时,应作统筹考虑才对。 厨房加工区域,包括对原料进行初步摘拣、宰杀、洗涤、整理的初加工和对原料进行刀工处理的深加工及其随之进行的腌浆等工作。不仅如此,加工产生的大量废弃垃圾需要及时清运出店。与原料入店相似,其进出厨房的工作量很大,因此,加工与原料采购、库存同属一个区域是比较恰当的。即使有些饭店,厨房场地不规整,烹调多和相应餐厅在同一楼层、同一区域,而加工仍多与原料出入区设计在一楼的同一区域,实践证明这样生产操作也是最为方便的。应该讲,该区域原料的筹措,即订货、采购、验货、仓管等工作大多由非厨房人员完成。因此,对厨房生产流程而言,原料的初加工和深加工,才是该区域的重点。 2.菜点生产制作区域 菜点生产制作是厨房的主要工作,集中了厨房主要的技术力量和生产设备,在整个厨房生产流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该区域通常包括热菜的配份、打荷、烹调;冷菜的烧烤、卤制和装派;点心的成型和熟制等岗位。正因为如此,该区域也是厨房设备配备相当密集,设备种类最为繁多的区域。该区域按生产性质的不同,可以相对独立地分成四个部分,即热菜配菜区、热菜烹调区、冷菜制作与装配区、饭点制作与熟制区。

食用油脂压榨制作工艺及其他知识

冷榨是一种生产油的制作工艺。 一般冷榨法在低于60℃的环境下进行加工,营养成分保留最为完整。由于冷榨法出油率只有热榨法的一半,因此大部分冷榨油的价格要高出热榨油50%左右。所冷榨出来的油因为没有受到破坏,一般也不需要加添加剂,就可以长时间的保存。市值价值相对高端。榨是在油料压榨前不经加热或低温的状态下,送入榨油机压榨,榨出的油温度较低,酸价也较低,一般不需要精炼,经过沉淀和过滤后得到成品油。冷榨油具有纯天然特性,避免了传统高温榨油加工产生的不利影响。冷榨成品油中保留了油料的天然风味和色泽,完整的保存了油中生理活性物质(维生素E具有抗衰老功能、甾醇具有健肤作用和增强人体代谢功能),比较符合人体的需求,但出油率低,所以售价较高。冷榨油的颜色好,比较浅淡,不上火,但是油味不香。冷榨油在炸东西的时候不会起沫,不会淤锅。 热榨,是将油料作物种子炒焙后榨取,气味特香、颜色较深,产量较高。产品中存留的残渣较少,容易保存。而冷榨的种子不加炒焙,所以气味较差,但色泽好。两种压榨法均无溶剂残留。热榨是先将油料经过清选、破碎后进行高温加热处理,使油料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破坏油料细胞、促使蛋白质变性、降低油脂粘度等,以适于压榨取油和提高出油率。但是经高温处理后的油料榨出的毛油颜色偏深、酸价升高,因此毛油必须精炼后才能食用。同时高温榨油使油料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维生素E、甾醇、类胡箩卜素等)在压榨过程中损失较大。热榨油气味特香、颜色较深。 浸出法(通过在原料中加入化学物而提高产出的技艺)的缺点是食用植物油中的溶剂不 容易完全清除干净,而所用溶剂多为轻汽油,如果质量不纯,会含有毒化合物如苯和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消费者长期食用这种油,健康将遭到危害。 毛油是指初步压榨油料作物后产生的未经过过滤精炼等工艺的油,其主要成分为甘油三脂肪酸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还含有非甘油物质,统称为杂质。这些杂质可分为四类: 1. 悬浮杂质:泥沙、料坯、粉及其他固体杂质,这些杂质的存在利于微生物活动。 使油脂极易水解酸败,而不能使用; 2. 胶溶性杂质:包括磷脂、蛋白质、糖类等,其最重要的是磷脂,易使油脂水解酸 败,外观浑浊暗淡,并在烹饪时产生大量泡沫并生成黑色沉淀,影响食用有一定 毒性。 3. 油溶性杂质:包括游离脂肪酸、色素、烃类蜡、醛、酮等,还有微量金属及由于 环境污染带来的有机磷、汞、多环芳烃、黄曲霉素等。这些杂质的存在对人体十 分有害,部分杂质对人体有致癌作用。 4. 水分:毛油中水分含量高极易是油脂水解酸败变质。 精炼油:是指对毛油进行精制,将毛油中对食用,贮藏等有害无益的杂质去除而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成品油。

食堂生产工艺流程与操作规程

蓝天学校食堂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 为了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强化责任,规范流程,提高效率,确保安全,现就学校食堂操作 规程明确如下: 一、食品加工流程: 原料进货验收 ------ 择洗 ------ 精洗——切配 ------ 加工制作 ------ 备菜间存放——分发 二、餐具洗消流程: 餐具清洗消毒 ------ 浸泡 ------- 漂洗 ------ 存放保洁 三、餐具回收流程 餐具回收——残存物清理——归类——清洗 四、分餐运输流程 运输 ------ 抬入餐厅 ------ 分配到分餐窗口 ------ 厨房间卫生 ----- 厨房卫生管理 操作规程: 原料进货 1、学校一切食品必须定点采购,采购食品及其原料时,应向供货者索取食品的检验合格 证或者化验单(即索证)。 2、索证时对索证食品的卫生检验合格证,化验单必须查清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生产 日期,批号等。 3、索证食品的卫生检验合格证,化验单如为复印件,应加盖检验单位印章。4、包装食品必须检查食品标签,严禁“三无”产品进库。5、食品进库或制作加工前必须由验收员 验收,签字二、食品粗加工 1、动物性食品禽、肉、鱼和植物蔬菜等分开加工,生熟菜墩要分开 使用,肉类、蔬菜清洗池要分开使用,防止相互影响。 2解冻融解应提前进行,在常温下自然解冻,不用热水融解禽、肉、鱼类食品,处理后的 食品应分类摆放,用洁净的容器存贮,防止与未经处理食物接触造成污染。 3每天工作前处理好使用的设施,清洗水池,地面,容器架、框、刀具等,工作结束时要 搞好卫生,及时处理垃圾及废异物。 4加工间应保持墙面、地面清洁,加工原料应计划出库、采购缩短存放备用时间,防止腐败 变质,所有加工食物都应严格验收检查及至取样式检验,不符合规定和标准的不予接收,不 可加工处理。先处理的 食品原料应先提供使用,粗加工间内的工具,用具,工作服不得外借使用,并经常清洗保持 清洁。 三、烹调加工 1、烹调加工所用原料应保持新鲜,冷冻的肉、禽、水产应在室温下缓缓地彻底融解,不能 热水融解应急处理。 2、灶房内的所有原料进入时要认真检查,发现卫生问题及时处理,不干净返回粗加工间 重新处理,腐败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的应停止使用。 3、调料应认真检查,发现异杂物等及时筛选,禁止使用假冒伪劣原料。 4、非食品用原料严格控制,禁止入内,防止误食引发食物中毒。

食用油生产过程

我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油,食用油不仅影响菜肴的色香味,而且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它提供人类部分所需的热量以及人体无法自身合成的必需脂肪酸。近年来,我国的食用油生产工艺快速提高,人们正逐渐告别过去那种油烟大、杂质多、卫生条件差的散装油。这次《Geek》就来带着各位童鞋了解一下食用油的基本生产工艺,说不定这些知识对于各位选购食用油也有帮助哦。 首先咱们先来回顾一下食用油分类。食用油基本分为动物油和植物油两大类,不过动物油含胆固醇高,吃多了容易得动脉硬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用得很少了,不在咱们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列;而不含胆固醇的植物油则大致分为核桃油、花生油、菜籽油、棉籽油、红花油、亚麻油、橄榄油、蓖麻油、芝麻油等(食用油的详细介绍请见2008年9期《Geek》之LifeMaster)。那么市场上各式各样的食用植物油都是如何制成的呢简单的概括就是,选择油料,制成毛油,最后精炼成成品油。说起来简单,加工起来却很复杂。 油料的预处理 我国主要的植物油料有草本油料和木本油料两种。草本油料有大豆、花生、棉籽、油菜籽、芝麻、葵花籽等;木本油料则有油茶籽、椰子、核桃、油橄榄、油桐等。顺便说一句,目前国家规定采用转基因油料的食用油必须在包装上标明“转基因”的字样。油料的预处理包括油料的清理、脱绒、剥壳、干燥、破碎、软化、轧胚和蒸炒等工序。经过处理的油料就进入下一个环节,用来制取毛油。 毛油的制取 食用植物油加工过程的初级油,也就是毛油,制取一般有两种方法:压榨法和浸出法。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从油料中榨油的方法,它源于传统作坊的制油方法,不过现今的压榨法是工业化的作业。浸出法是用化工原理,用食用级溶剂从油料中抽提出油脂的一种方法。从世界食用油脂制取工艺的发展历史来看,浸出制油工艺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浸出法首先在发达国家得到应用和发展,近年来,浸出法制油技术在我国的油脂生产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那么如何使用压榨或浸出法制油呢下面就让《Geek》稍稍地介绍一下。 压榨法: 压榨法取油在油脂加工业中具有悠久历史,是植物油料加工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虽然后来发展了浸出法取油技术代替了部分压榨取油,使压榨取油法在油脂加工业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压榨取油方法在油脂加工业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特别是在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的制取中,更是以压榨取油方法为主。近年来,国内外对压榨取油和浸出取油两种方法又有了新的认识,浸出取油属溶剂方法制油,油中难免残留化学溶剂,需在高温下进行。而压榨取油属物理方法制油,油中没有化学溶剂,可在低温冷态下进行。 低温冷态下压榨制取油中的磷、游离脂肪酸过氧化值含量均很低,油的色泽清澈,且有特有的果香味,国外称为天然绿色食品。故压榨取油特别是低温冷态压榨取油方法在国外又呈上升势头。

食用油代加工合同

食用油代加工合同 篇一:食品代加工协议 食品委托加工协议书 委托方(以下称“委托方”): 加工方(以下称“加工方): 委托方与加工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经友好协商签订此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1)委托方希望根据下列条件委托加工方xx产品,有关产品订单将按本协议规定向加工方发出。 (2)加工方希望根据下列条件为委托方加工休闲鱼产品,有关产品将按本协议规定完成。 (3)委托方为休闲鱼产品之唯一商标持有人及享有有关产品专利权。 第一、每月订单 1、委托方必须提前xx天以传真方式给加工落实订单数量。订单内容指明提货时间。 2、加工方在收悉订单后,必须在24小时内以传真书面向委托方确认订单。 3、除非双方经过同意,否则在订单被加工方确定接纳后,委托方不能中止订单而加工方必须履行订单。 4、委托方必须最迟在加工方开工前xx天向加工方提供订单所需的原材料及包装材料。

5、加工方收到足够及质量合格之材料日与成品出货日不少于 xx天(含周六及周日)。因原材料及包装材料数量不足,质量不合格或延迟提供所需物料而造成停工或延其的一切损失由委托方承担。原材料及包装材料安排 6、原材料及包装材料的进库(加工方之仓库)质量检验工作由委托方委派代表全权负责。 加工费 7、含增值税的加工费(包括加工方提供之原材料成本)为人民币 xx 。于此协议签订日起计至年月日,可以双方同意下,根据情况作出调整。 8、委托方将负责产品的验收工作、安排运输事宜、及支付相关运费和保险费。 9、委托方负责提供合适的原材料及包装材料,并免费向加工方运送所需原材料及包装材料,委托方自行安排处理有关材料的运输事宜,及支付相关运费和保险费。 第二技术及工艺 成品各项理化指标由委托方提供(见附件一),加工方严格按照____工艺进行加工。首次加工由委托方负责加工过程中成品各项理化指标 的在线检测和品质控制。加工方只要按照上述要求加工并达到附件一中的品质指标要求,加工方对产品质量即没有任何责任。产品其它质量责任则由委托方承担,除非:

植物油提炼设备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1.油料清理 (1)油料在收获、晾晒、运输和贮藏等过程中会混进一些沙石、泥土、茎叶及铁器等杂质,如果生产前不予清除,对生产过程非常不利,油料中所含杂质可分为无机杂质、有机杂质和含油杂质三大类。 (2)所谓油料清理,即除去油料中所含杂质的工序之总称。对清理的工艺要求,不但要限制油料中的杂质含量,同时还要规定清理后所得下脚料中油料的含量。 2.油料剥壳与仁壳分离 剥壳要求 ①仁中含壳率:不超过*%。 ②壳中含仁率(手拣)不超过*%。 3.油料干燥 油料干燥是指高水分油料脱水至适宜水分的过程。油料收获时有时在雨季,所以水分含量高。为了安全贮藏,使之有适宜水分,干燥

就十分必要。 利用干燥设备加热油料,可使其中部分水分汽化,同时,油料周围空气中的湿度,必须小于油料在该温度下的表面湿度,这样形成湿度差,则油料中的水分才能不断地汽化而逸入大气,并且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油料表面的空气量越多,则油料的脱水速度越快,干燥设备强制通入热风进行干燥,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4.油料破碎 用机械的方法,将油料粒度变小的工序叫破碎。破碎的目的,对于大粒油料而言,是改变其粒度大小利于轧胚;对于预榨饼来说,是使饼块大小适中,为浸出或第二次压榨创造良好的出油条件。 5.油料软化 软化是调节油料的水分和温度,使其变软。增加塑性的工序。为使轧胚效果达到要求,对于含油量较低的大豆、含水分较少的油菜籽以及棉籽等油料,软化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大豆,由于含油量较低,质地较硬,如果再加上含水分少,温度又不高,未经软化就进行轧胚,

势必会产生很多粉末,难以达到要求。 6.油料轧胚 轧胚亦称“压片”、“轧片”。它是利用机械的作用,将油料由粒状压成薄片的过程。轧胚的目的,在于破坏油料的细胞组织,为蒸炒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便在压榨或浸出时,使油脂能顺利地分离出来。 对轧胚的基本要求是料胚要薄,面均匀,粉末少,不露油,手捏发软,松手散开,粉末度控制在筛孔1毫米的筛下物不超过10%~15%,料胚的厚度:大豆0.3毫米以下。轧完胚后再对料胚进行加热,使其入浸水分控制在7%左右,粉末度控制在10%以下。 7.油料蒸炒 油料蒸炒是指生胚经过湿润、加热、蒸胚和炒胚等处理,使之发生一定的物理化学变化,并使其内部的结构改变,转变成熟胚的过程。 蒸炒是制油工艺过程中重要的工序之一。因为蒸炒可以借助水分和温度的作用,使油料内部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例如细胞受到进一步的破坏,蛋白质发生凝固变性,磷脂和棉酚的离析与结合等,而这些变化不仅有利于油脂从油料中比较容易地分离出来,而且有利于毛

2016版中国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6版中国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目录 1. 2010-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分析 (1) 1.1.2010-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产值占GDP比重 (1) 1.2.2010-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企业规模分析 (1) 2. 2010-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资产、负债分析 (3) 2.1.2010-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资产分析 (3) 2.1.1. 2010-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流动资产分析 (4) 2.2.2010-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负债分析 (5) 3. 2010-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利润分析 (7) 3.1.2010-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7) 3.2.2010-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主营业务利润分析 (8) 4. 2010-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成本分析 (10) 4.1.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总成本构成情况 (10) 4.2.2010-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成本费用分项分析 (11) 4.2.1. 2010-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产品销售成本分析 (11) 4.2.2. 2010-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产品销售成本率分析 (12) 4.2.3. 2010-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产品销售费用分析 (13) 4.2.4. 2010-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产品销售费用率分析 (14) 4.2.5. 2010-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管理费用分析 (15) 4.2.6. 2010-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管理费用率分析 (17) 4.2.7. 2010-2015年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财务费用分析 (18)

(生产管理知识)食用油的生产

实习时间: 2008.10.12--2008.10.17 指导教师: 孙庆杰陈海华幕鸿雁赵梅 实习地点: 化学楼112化学楼117青岛东生集团青岛校区食品工程实训中心 实习内容: 1、观看教学录像:主要是了解一些简单的粮油制品的加工工艺; 2、实验室操作:查阅资料、设计工艺、提取淀粉、制作凉粉;花色蛋糕的加工和研制;提取蛋白质 及其功能性质; 3、参观青岛东升集团花生加工车间,了解脱皮油炸花生的加工流程及企业的一些发展现状。 4、总结并写出实习报告心得 粮油是大宗农产品,其中稻米、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是我国五大粮油作物,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民生。而粮油加工是指对原粮、油料等基本原料进行处理制成成品粮油及其制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稻谷加工、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加工、植物油加工和粮油加工机械设备的制造。粮油加工业是粮油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行业,是粮油产业化经营(或者说粮油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活粮油经营、提升粮油附加值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也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工业,粮油加工的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 相关。 1.观看教学录像 1.1粉丝制作工艺: 在所有粉丝加工企业中数龙口粉丝最为出名,通过看录像我们了解了龙口粉丝的制作工艺,大致可 以分为二个部分: (1)提取淀粉:在所有制作粉丝的原料数绿豆为上品,因此在挑选原料是要选取粒大饱满、杂质少、淀粉含量高的绿豆,原料→浸泡→清洗、去杂→磨碎→过筛→加入酸浆水沉淀→分离淀粉(如果含杂质, 清洗去杂)→沉淀分离→去水→晾晒 (2)漏粉工艺:烘粉团→打粉糊→和面(用明矾搅拌不出现白色粉末)→揉面(由上而下,揉到粉细腻有光泽,保持条纹3~4s不消失)→漏粉→糊化(沸水锅中煮制,待要浮起时捞出)→冷却→漂洗→晾挂、晒粉(晒粉要均匀,分离粘连的粉丝)→收粉→定量包装。 首先将大豆用水浸泡一夜,然后用石磨或研磨机湿磨制成水浆.在水浆里加水后再加入消泡剂悬浮液(脂肪酸钙、硅树脂及脂肪酸单甘油)进行加热,直到除去大豆的青臭味为止,然后过滤,将豆腐渣除去,得到豆浆。在豆浆加热到70℃-80℃左右时,加入悬浮于水中的凝固剂,蛋白质包裹住油脂发生凝固,与上面澄清部分分开,在有油的型箱中铺好布,把凝固物轻轻放入,压上重物,将水分挤出,型箱中所剩即为豆腐。将豆腐在水中从型箱中取出,切成大小适宜的块,原样加以控水,以除多余的凝固剂。这种豆腐与后述的豆腐脑相对叫做布包豆腐。布包豆腐的名称是因在豆腐周围有一圈布纹的缘故。 1.2蛋黄派制作 蛋黄派是一种人们日常的食物,夹心蛋糕,看似小面包,但吃起来十分酥软,里面有类似黄油的东西,富含蛋白质。具有浓郁的蛋香味,其松软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深受消费者青睐。 蛋黄派的生产工艺如下: (1)备料面粉过筛,按蛋:糖:面粉配料比例为1:0.5:0.6备料;加入占面粉0.1%的防霉剂;备好占面 粉量3%的蛋黄油。

植物油加工的认识

植物油加工的认识 当今世界油料作物多种多样,食用油也名目繁多。在我国主要油料作物有花生、大豆、油菜籽、棉籽、葵花籽、玉米胚芽、亚麻籽等。国外还有用油橄榄制的橄榄油。虽然油料作物多种多样但制油方法大同小异。 现在植物油的加工方法主要分为压榨和浸提两种生产工艺。压榨:顾名思义就是给油料作物施加外力使其体积缩小从而把油脂从物料中挤压出来。浸提是利用化学相似相容的原理把事先处理好得料胚放入有机溶剂中,把油脂萃取出来。压榨和浸提两种生产工艺各有各的优点和不足,压榨的优点是油脂品质好,不会引入有毒有害杂质。不足是出油率较低,能源消耗量较大。浸提制油的优点是出油率高,能源消耗较小,不足是会引入有毒有害杂质,降低油脂品质。但从粮油生产企业的角度来看,浸提制油还是很受欢迎的,它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所以食用油市场浸提制得的油占有绝大部分市场,压榨制得的所占市场很小。可见浸提制油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是粮油加工的主流工艺。 粮油加工的具体工艺流程一般是原料运输、筛选、去壳、破碎、软化、压胚、蒸炒、压榨或有机溶剂浸提。经过这一系列的加工得到的只是毛油。想达到食用油的标准上市销

售,还需要对毛油进一步加工,就是油脂的精炼。油脂精炼的工艺流程是不溶性杂质的分离、脱胶、脱酸、脱色、脱臭、除有机溶剂,再添加一些营养素和食品添加剂,防止油脂的氧化腐败。 在粮油加工中Haccp运用,即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Haccp是确保食品消费的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方面是种科学合理和系统方法。并可以识别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节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防止危害的发生。通过对加工过程的每一步进行监视和控制。从而降低危害发生的概率,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原料的浪费增加利润。 废料的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充分利用原料,就要从原料的各个方面着手。粮油加工的废料一般作为饲料,这种处理方法,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企业利润当然会比较小。这就要求我们增加这方面资金和技术投入,对废料进行深加工,使利润率最大化。 现在的食用油已不再只是满足消费者的味蕾需求,而是要满足人们的营养平衡和健康。单一品种的食用油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就需要一种营养全面合理适合普通人的复合油。调和油就可以很好的做到这一点。调和油把不同种类的油脂按照最适人体健康的比例调和在一起。使油脂营养更均衡,更易于人体健康。现在肥胖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越来越

植物油生产工艺流程图(1)

植物油生产工艺流程图 原料验收 清选去杂 烘干冷却 破碎脱皮 热风烘炒 降温、轧糁 蒸炒 榨油 降温过滤毛油成品油

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1.原料验收: (1)原料100%来自经评审合格的供应商或备案基地。 (2)原料进厂前,对所收购的原料按《原辅料验收制度》进行验收,不合格的原料一律拒收。 (3)原料进厂时,检查供应商的三证和检验证明。 (4)合理安排生产所需的原料量,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生产。 2.清选去杂 清除原料中的石子等杂质,用分级筛分离出花生中的未成熟粒、霉变粒、破碎 粒等不完善粒,这部分可用于生产二级油,单独销售。 3. 烘干冷却 将花生在烘干房用热风气流干燥机烘干后水分控制在5%~6%。然后迅速用冷空 气把油粒温度降至40℃以下。 4. 破碎脱皮 用齿辊式破碎机将红外衣扒掉,破碎后用风力风选器或吸风平筛将红外衣吸出,分 离出的花生红皮可用作医药化工原料。 5. 热风烘炒 将总量25%~30%的花生瓣送至燃煤热风烘炒炉,在此烘炒炉内油料被加热到180℃~200℃。烘炒温度是浓香花生油产生香味的关键因素,温度太低,香味较淡; 温度太高,油料易湖化。 6. 降温与轧糁 为防止油料糊化和自燃,烘炒后应迅速散热降温,降温后用齿辊式破碎机轧成碎粒状。 7.蒸炒 用蒸炒锅对生坯进行蒸炒。出料温度108℃~112℃,水分5%~7%,为保证花生油有浓郁的香味,蒸炒锅炉的间接蒸汽压力应不小于0.6mpa。 8. 榨油 本工艺使用的是200型螺旋榨油机,对榨油机主轴转速作了适当调整,主轴转速由原来的8rpm提高到10rpm,并适当放厚饼的厚度,一般控制在10mm左右。入榨温度135℃,入榨水分 1.5%~2%,机榨饼残油9%~10%。 9.降温 用冷冻盐水于低速搅拌下将植物油冷却到10℃~15℃,然后保温沉淀静置48h。 10.过滤毛油 将沉淀48h后的毛油泵入板框压滤机进行过滤。在滤饼形成前得到的过滤油较浑浊,应在滤饼形成后重新过滤。

我国食用油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我国食用油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王萌 食用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粮油市场的逐步开放,食用油行业的进展也出现出勃勃生气。不管是食用油的品种、质量,依旧生产能力、加工工艺、设备和技术水平等都得到了相当水平的进展。相伴着食用油新标准的实施,以后食用油的行业格局将会发生较大改变,几大食用油巨头获得历史性的进展机遇。 一、2004年7月底行业差不多现状 (一)行业要紧经济指标概述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食用油的市场容量高达1200亿人民币,其中小包装食用油(以品牌油为主)的年增长速度超过15%。2004年7月底累计产成品1146517.8万元,同比增长66.32%,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截至2004年7月底,规模以上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1320家,亏损企业326家,占全行业的25%,累计亏损金额76819.6万元,同比增长138.24%,行业亏损程度。累计产品销售收入920705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75%;实现利润总额119368.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0%,行业利润率降低。 食用油行业是一个集中度较高的行业,据资料显示,国内约有70%的销售收入集中在占总数7.5%的企业,然而与世界食用油大国相比,我国食用油行业的集中程度还不够高,存在着数量众多的小型厂家。在以后,大型厂家的兼并和众多小型厂家的灭亡,必定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04年7月底食用油加工行业累计销售收入9207057.6万元,比2001年全年销售收入额7595194万元增长了21.22%,占到2003年全年累计金额的68.63%,食用油市场需求增长迅速。据保守估量,至2004年12月底,全年累计销售收入将超过1900亿元,食用油的市场前景十分宽敞。 (二)行业利润率下降 市场竞争猛烈大大压缩了食用油加工行业的利润率,各企业都在纷纷查找新的利润增长点。2004年7月食用油加工行业资金利润率为1.5%,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33%,相关于去年同期分别降低0.45和0.55个百分点。 (三)价格变化多受外界环境阻碍 进入9月上旬以来,国内食用油市场受“双节”采购高峰等因素的阻碍,市场价格显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市场交易明显好转。笔者分析认为,尽管近期国内食用油市场差不多出现全线上升态势,但受整体行情大环境的阻碍,估量后期食用油市场价格依旧面临不小压力,市场价格大幅走低的时刻应该在10月份。据估量,到10月份国内食用油因消费者购买数量已备齐,销售数量将大幅回落,

食用油的生产工艺与安全管理.doc

食用油的生产工艺与安全管理 1.食用油的介绍 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1]。油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食用油不仅影响莱肴的色香味,而且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它提供人类部分所需的热量以及人体无法自身合成的必需脂肪酸。近年来,我国的食用油生产产量持续增加,加工工艺不断优化和改进,人们正逐渐告别过去那种油烟大、杂质多、卫生条件差的散装油,而改为使用安全卫生的桶装油和包装油。 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粟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榄油、山茶油、棕榈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胡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等[2]。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的多少,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国家食物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油脂油料生产和供应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国家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油脂油料生产,促使了我国油脂油料生产不断提高,油菜籽、大豆、花生、棉籽、葵花籽、芝麻、油茶籽、亚麻籽等八大油料产量由1990年的3452.8万t 上升到2009年的6015.1万t,增长74.2%,平均年增长3.9%[3]。 2. 食用油的生产工艺 我国和国际上一样,食用植物油的制取一般有两种方法:压榨法和浸出法[4]。食用油制取流程见图1所示[5],压榨法是采用纯物理压榨制油工艺,经过选料、焙炒、物理压榨生产而成,它渊源于传统作坊的制油方法,现今的压榨法是工业化的作业,压榨法由于不涉及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榨出的油各种成分保持较为完整,但缺点是出油率低;浸出法是用化工原理,用食用级溶剂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提取,利用油脂与所选定溶剂的互溶性质而将油脂萃取溶解出来,并用严格的工艺脱除油脂中的溶剂,与压榨法相比,浸出法制油粕中残油少,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生产条件良好,油料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我国食用油加工业的情况及问题

我国食用油加工业的情况及问题

我国食用油加工业的情况及问题 一、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的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粮食局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及有关资料,2010年,全国入统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11468个。其中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下的企业519个,占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总数的34.92%;日加工能力100~200吨的企业314个,占21.13%;200~400吨的企业344个,占23.15%;400~1000吨的企业163个,占10.97%;1000吨以上的企业146个,占9.83%. 1.入统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是指日处理油料30吨以上的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 2010年,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年处理油料能力为13111.1万吨、油脂精炼能力为3972.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2164.8万吨和582.6万吨,增长19.8%和17.2%;食用植物油汇总产量为3154.4万吨,实际产量为2242.5万吨2;实际年处理原料10277.9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8.39%. 2.实际产量2242.5万吨是指从汇总合计数3154.4万吨中扣除重复计算的外购国内原油精

炼数704.1万吨和外购国内成品油分装数207.8万吨。年油料处理能力、精炼能力和食用植物油产量按企业经济类型划分,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分别为3579.1万吨、1428.6万吨和1371.4万吨,分别占总数的27.30%、35.96%和43.48%;民营企业分别为8371万吨、2187万吨和1530.4万吨,分别占总数的63.84%、55.06%和48.5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分别为1161万吨、356.8万吨和252.6万吨,分别占总数的8.86%、8.98%和8.01%. 2010年食用植物油加工业油料处理能力排名前三位的是江苏(1770.4万吨)、山东(1722.1万吨)和黑龙江(1471.4万吨);精炼能力排名前三位的是江苏(617.2万吨)、广东(489.9万吨)和湖北(398.2万吨)。食用植物油产量前十位的是:江苏(540.3万吨)、山东(408.0万吨)、广东(375.2万吨)、湖北(219.8万吨)、天津(176.9万吨)、河北(149.5万吨)、上海(144.4万吨)、福建(116.8万吨)、广西(109.0万吨)和辽宁(108.8万吨)。 从产品结构看,一级油的产量为1353.6万

餐饮食品操作流程图

餐饮食品操作流程图 保证食品安全的从业人员卫生,设备安全使用、环境卫生整洁的具体流程。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餐饮食品操作流程图,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餐饮食品操作流程图包括对采购验收、运输、贮存、粗加工、切配、烹调、备餐、供餐以及凉菜配制、食品再加热、餐饮器具消毒保洁、食品留样等加工操作工序的具体规定和操作方法的详细要求。 采购验收操作规程要求 (一)采购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等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定的有关要求,并应进行验收,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不得销售的食用农产品。 (二)采购时应索取购货凭据,并做好采购记录,便于溯源;向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批量采购的,还应索取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 (三)购置、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餐饮具的应当查验其经营资质,索取消毒合格凭证。 (四)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进行登记,作好记录。 运输操作规程要求 运输工具应当保持清洁,防止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运输

需冷藏或热藏条件的食品时应分别配备符合条件的冷藏或保温设施。 贮存操作规程要求 (一)贮存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剂、杀虫剂、洗涤剂、消毒剂等)及个人生活用品。 (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及时清理销毁。 (三)冷藏、冷冻的温度应分别符合冷藏和冷冻的温度范围要求。 1.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不得在同室内存放。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宜设外显式温度(指示)计,并定期校验,以便于对冷藏、冷冻柜(库)内部温度的监测。 2.在冷藏、冷冻柜(库)内贮存时,应做到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 3.在冷藏、冷冻柜(库)内贮存时,应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冷藏或冷冻的温度要求。 4.冷藏、冷冻柜(库)应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以确保冷藏、冷冻温度达到要求并保持卫生。 粗加工与切配操作规程要求 (一)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二)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

食用油、油脂及制品

食用油、油脂及制品 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植物油是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亚麻籽、油茶籽、玉米胚、红花籽、米糠、芝麻、棕榈果实、橄榄果实(仁)、椰子果实以及其他小品种植物油料(如:核桃、杏仁、葡萄籽等)制取的原油(毛油),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植物油(含食用调和油)。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食用植物油。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即食用植物油(半精炼、全精炼)。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2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1. 制取原油 ⑴压榨法制油工艺流程: ①以花生仁为例:清理→剥壳→破碎→轧胚→蒸炒→压榨→花生原油。 ②以橄榄油为例(冷榨): 低温冷压榨→ 鲜果→清理→磨碎→融合 离心倾析→离心分离 ⑵浸出法制油工艺流程:

以大豆为例:清理→破碎→软化→轧胚→浸出→蒸发→汽提→大豆原油 ⑶水代法制油工艺流程: 以芝麻为例:芝麻→筛选→漂洗→炒子→扬烟→吹净→磨酱→对浆搅油→振荡分油→芝麻油 2. 油脂精炼 化学精炼工艺流程: 原油→过滤→脱胶(水化)→脱酸(碱炼)→脱色→脱臭→成品油物理精炼工艺流程: 原油→过滤→脱胶(酸化)→脱色→脱酸(水蒸气蒸馏)→脱臭→成品油 3. 油脂的深加工工艺(包括油脂的氢化,酯交换,分提等) ⑴棕榈(仁)油分提工艺流程 ①干法分提工艺: 棕榈(仁)油→加热→冷却结晶→过滤→软脂、硬脂 ②溶剂法分提工艺: 棕榈(仁)油→溶剂稀释→冷却结晶→分离→蒸发溶剂→软脂、硬脂 ③表面活性剂法分提工艺: 棕榈(仁)油→棕仁软脂稀释棕仁油→冷冻→润湿硬脂晶体→离心分离→洗涤→干燥→软脂、硬脂 (二)关键控制环节。 油脂精炼:脱酸,脱臭。 水代法制芝麻油:炒子温度、对浆搅油。 橄榄油:选取原料、低温冷压榨。 棕榈(仁)油:分提工艺。

食用植物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汇总

食用植物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分析了我国粮油工业的现状,论述了我国粮油工业今后的发展趋势,认为我国粮油工业中企业生产规模将El趋大型化、规模化,企业将进一步整合、提升;粮油产品将朝着安全、优质、营养、方便的方向发展;以粮油食品为重点的粮油深加工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杂粮、特种油脂的开发将进一步得到重视;粮油加工业副产品将进一步得到利用等。 关键词:粮油工业现状发展趋势 Abstract:The status of China's grain and oil industry, discuss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grain and oil industry, that the production scale in China's grain and oil industry, El increasingly large scale, enterprises will be further integrated to enhance; grain and oil products will move towards safety, quality, nutrition, convenient dire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deep processing of grain and oil foodstuff will further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grains, specialty oils and fats will be further attention; grain and oil processing industry by-products will be utilized to further Key Words:Grain and Oil Industry ;Status quo;Development trends 1、引言 众所周知,食用油中植物油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据中商情报网讯:2012年3月份,我国生产精制食用植物油410.7万吨,同比增长8.22 %。2012年1-3月,全国精制食用植物油的产量达1060.9万吨,同比增长9.49 %。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2012年1-3月,山东省精制食用植物油的产量达160.5万吨,同比增长22.61 %,占全国总产量的15.13 %。紧随其后的是江苏省、湖北省和广东省,分别占总产量的9.44%、8.93%和8.51 % 在中国植物油主要包括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橄榄油等。其中大豆油和、花生油、菜籽油是这些年主要的食用对象。 植物油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籽油等。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直链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脂肪酸除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外,还含有多种不饱和酸,如芥酸、桐油酸、蓖麻油酸等。 食用植物油脂的用途:人类的膳食中需要保证油脂的含量。如果人体长时期摄入油脂不足,体内长期缺乏脂肪,即会营养不良、体力不佳、体重减轻,甚至丧失劳动能力。食用用植物油脂是人类的重要副食品,主要用于烹饪、糕点、罐头食品等,还可以加工成菜油、人造奶油、烘烤油等供人们食用。 2、我国食用油加工的基本情况 粮油加工是指对原粮、油料等基本原料进行处理制成成品粮油及其制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稻谷加工、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加工、植物油加工和粮油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