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B》选择题与判断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B》选择题与判断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B》选择题与判断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B》选择题与判断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是()

A、人的劳动、劳动工具和劳动资料

B、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C、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D、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是()

A、购买、销售、调运、储存

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C、流通、生产、储存、出售

D、购买、运输、保管、售卖

3、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集中表现在()

A、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上

B、管理水平的改善与提高上

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改进上

D、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上

4、一般而言,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

A、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B、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C、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关系不大

D、未必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5、下列生产资料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

A、原料

B、辅助材料

C、劳动力

D、机器设备

6、生产资料是()

A、劳动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B、劳动和劳动资料的总和

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

D、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的总和

7、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说()

A、它不可能被认识

B、它不可能被利用

C、它不可能被发现

D、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8、作为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分配关系

B、消费关系

C、生产关系

D、交换关系

9、社会生产方式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B、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D、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10、支配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

A、价值规律

B、社会基本经济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11、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必须联系()

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B、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1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客观经济规律

D、物质资料生产

13、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最主要的标志是()

A、具有相当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

14、生产关系是指()

A、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

B、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C、人们在生产中对自然界的关系

D、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

15、决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是()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C、产品的分配形式

D、生产力的发展

16、与上层建筑相对应的经济基础是指()

A、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C、社会财力和物力的总和

D、人们社会关系的总和

17、在几个社会制度中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是()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

C、按劳分配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经济规律产生于经济条件,人们改变经济条件也就改变了经济规律。()

4、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

6、价值规律是在几个社会中都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A、脑力劳动

B、体力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2、在简单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斧子”中()

A、斧子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B、绵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C、斧子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

D、绵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

3、试辨别下述论断哪个是正确的()

A、凡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具有价值

B、凡是具有价值的东西都具有使用价值

C、凡是具有价格的东西都必然具有价值

D、凡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化

4、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

A、这两者之间是不能比较的

B、这种区别不会导致价值量的区别

C、简单劳动可以还原为多倍的复杂劳动

D、复杂劳动可以还原为多倍的简单劳动

5、当投入劳动量不变,但遭受自然灾害时,会造成()

A、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下降,单位产品的价值上升

B、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下降,单位产品的价值下降

C、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不变,单位产品的价值下降

D、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下降,单位产品的价值不变

6、价值规律是()

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C、产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D、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7、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D、价值规律起基础性作用

8、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是()

A、商品流通

B、商品经济

C、市场经济

D、市场交换

9、商品的价格是()

A、商品价值的实体

B、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C、商品价值的基础

D、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10、商品生产者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使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A、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围绕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波动

11、不同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是所有商品()

A、都具有使用价值

B、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C、都凝结着人类一般劳动

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货币形式与一般的价值形式相比,有着本质区别。()

2、商品和劳动产品都有价值。()

3、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4、等价交换原则是一切市场经济都通行的原则。()

5、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因为受价值规律的影响。()

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

7、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具有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8、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具有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

9、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10、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联系与区别是货币流通决定商品流通,商品流通以货币流通为基础。()

11、具体劳动是创造使用价值的源泉。()

12、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前提、基础。()

13、商品的市场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4、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部门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15、一般价值形式是扩大价值形式的简单颠倒。()

16、金银天然是货币,但货币天然不是金银。()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A、价值增殖与价值实现的矛盾

B、商品交换中买卖的矛盾

C、商品与货币的矛盾

D、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于它是()

A、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B、工人剩余劳动的报酬

C、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3、某资本主义企业可变资本是300万元,工人的工作日为9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为3小时,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是()

A、600万元

B、150万元

C、900万元

D、300万元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是()

A、工人全部劳动的产物

B、工人必要劳动的产物

C、工人无酬劳动的产物

D、工人有酬劳动的产物

5、资本家阶级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来提高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属于()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D、特殊剩余价值生产

6、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7、价值增殖过程不同于价值形成过程的地方在于,在价值增殖过程中()

A、具体劳动不转移生产资料价值,只创造新价值

B、物化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

C、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相当于劳动力价值

D、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

8、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

A、C+V

B、C+V+ m

C、V+ m

D、C+ m

9、从分析资本流通公式可以找到价值增殖的根源是在()

A、G—W阶段的货币上

B、W—G′阶段的商品上

C、W—G′阶段的货币上

D、G—W阶段的劳动力商品上

10、资本主义商品价值(C+V+ m)中的C是()

A、工人具体劳动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

B、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C、工人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

D、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

11、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因为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

B、是劳动的价值

C、是劳动力的价值

D、是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12、商品流通的公式是()

A、G—G

B、W—W

C、W—G—W

D、G—W—G

13、资本流通的公式是()

A、G—G

B、W—W

C、W—G—W

D、G—W—G′

14、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于()

A、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而获得的

B、延长工作日而获得的

C、个别资本家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D、所有资本家同时改进技术而获得的

15、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它的使用过程中()

A、能够转移自身的价值

B、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

C、能够创造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D、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16、货币转化为资本,关键是因为它()

A、是一般等价物

B、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C、购买了生产资料

D、购买了作为商品的劳动力

17、剩余价值是()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与流通领域完全无关

B、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C、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D、既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又可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18、资本主义工作日是指()

A、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

B、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

C、工人部分必要劳动时间与部分剩余劳动时间之和

D、工人全部必要劳动时间与全部剩余劳动时间之和

19、价值形成过程是()

A、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特有的

B、一切商品生产过程所特有的

C、一切剥削制度下生产过程所共有的

D、一切社会生产过程所共有的

20、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A、不变资本的比率

B、可变资本的比率

C、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D、所费资本的比率

21、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A、固定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

B、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C、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D、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实际工资有所增长,这表明()

A、资本主义剥削程度减轻

B、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在减少

C、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已不存在贫困现象

D、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在加强,工人生活的改善和剥削程度的提高并存

23、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一定点是指()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工作日

D、个别劳动时间

24、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A、使用价值的生产

B、价值的生产

C、交换价值的生产

D、剩余价值的生产

25、某资本主义企业里,工人工作日为12小时,每小时创造的新价值为0.5元,工人的日工资为4元,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为()

A、50%

B、100%

C、150%

D、200%

26、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

A、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

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

C、劳动力成为商品为条件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条件

2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能在流通中购买到()

A、劳动产品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劳动力

28、资本主义商品价值(C+ V+ m)中的V是()

A、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B、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C、工人具体劳动转移的价值

D、工人全部劳动创造的价值

29、绝对剩余价值是()

A、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C、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30、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商品价值中()

A、C +V+ m都是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B、C+V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C、C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 m是新创造的价值

D、C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按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2、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没有本质区别。()

3、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劳动力都是作为商品出现的。()

4、资本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因此,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就是资本。()

5、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也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6、剩余价值产生于资本主义流通过程。()

7、劳动力成为商品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经济现象。()

8、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9、超额剩余价值是通过延长工作日而多得的剩余价值。()

10、没有不变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工人就不能创造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生产出来的。()

11、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劳动一天就得一天的工资,劳动一个月就得一个月的工资,因此,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看,工人的消费()

A、纯属于消费过程,与生产无关

B、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C、纯属于工人自己的事,与资本家无关

D、是劳动者全面发展的需要

2、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价值构成

B、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技术构成

C、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的技术构成

D、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3、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

A、劳动力的再生产

B、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

4、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大量失业人口是由于()

A、人口繁殖过多

B、生产资料不足

C、消费资料不足

D、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5、资本积聚是指()

A、个别资本靠剩余价值资本化扩大资本规模

B、个别资本靠吞并其它资本来扩大资本规模

C、个别资本靠剥夺小生产者来扩大资本规模

D、个别资本靠组织股份公司来扩大资本规模

6、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看出,可变资本是()

A、资本家腰包里掏出来的

B、工人活劳动的吸收器

C、工人前一生产过程所创造的

D、工人具体劳动转移的

7、资本积累的真正源泉是()

A、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商品贱买贵卖

C、资本家省吃俭用

D、资本家的劳动收入

8、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

A、粗放型的扩大再生产

B、靠增加生产要素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C、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D、没有积累的扩大再生产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个别资本增大的两个途径,所以,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可变资本比重缩小。()

3、资本技术构成与资本价值构成是同步变化的。()

4、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扩大。()

5、要想在短期内迅速增大个别资本,资本积聚比资本集中更合适。()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可变资本和流动资本在内容上的区别是()

A、可变资本只包括劳动力,不包括原材料

B、流动资本只包括劳动力,不包括原材料

C、可变资本既包括劳动力,又包括原材料

D、流动资本只包括原材料,不包括劳动力

2、在产业资本循环第一阶段G—W中,货币之所以成为资本,关键在于()

A、货币购买了劳动力

B、货币购买了生产资料

C、货币充当了流通手段

D、货币购买了一般商品

3、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因为()

A、它能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它根除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C、它一方面减轻对工人的剥削,另一方面提高工人的购买力

D、它一方面促使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另一方面加深资本主义矛盾,为下次危机创造条件

4、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产业资本,商品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流通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预付资本

5、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

A、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它们的实物形式是否固定不变

D、它们的价值能否在生产中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C、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D、生产资料生产过多和消费资料生产不足之间的矛盾

7、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总产品的数量增加

B、社会总产品的质量提高

C、社会总资本的价值增殖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8、机器设备属于固定资本,是因为它们的()

A、物质形式是固定的,价值不转移

B、物质形式一次更新,价值一次转移

C、物质形式全部参加生产过程,价值逐渐转移

D、物质形式全部参加生产过程,价值不发生转移

9、能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

D、借贷资本

10、假定出现Ⅰ(1600V+1600m)>Ⅱ3000C,这时社会资本()

A、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

B、有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C、既不能进行简单再生产,也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D、再生产只能在萎缩状态中进行

11、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被称为()

A、有形损耗

B、实物补偿

C、精神损耗

D、价值补偿

12、反映预付可变资本增殖程度的是()

A、剩余价值率

B、年剩余价值率

C、利润率

D、平均利润率

13、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资本的职能是()

A、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

B、分配剩余价值

C、实现剩余价值

D、生产剩余价值

14、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D、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矛盾

15、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

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B、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不存在实物补偿

C、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不存在价值补偿

D、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成和实物更新

16、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Ⅰ(v+ △v +m/x)=Ⅱ(c﹢△c)

B、Ⅰ(v﹢m)>Ⅱc

C、Ⅰ(v﹢m)=Ⅱc

D、Ⅰ(v﹢m)<Ⅱc

17、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通过第一部类内部交换使得()

A、Ⅰc得到实现

B、Ⅰ(v﹢m)得到实现

C、Ⅱc得到实现

D、Ⅱ(v﹢m)得到实现

18、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19、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

A、社会总货币资本

B、社会总生产资本

C、社会总产品

D、社会总不变资本

20、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流通资本

D、社会总产值

21、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资本,主要是因为它的价值中包含着()

A、不变资本价值

B、固定资本价值

C、可变资本价值

D、剩余价值

22、预付资本总周转是指()

A、固定资本的平均周转

B、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

C、预付资本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D、预付可变资本的平均周转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实际上是社会总产品实现论。()

2、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都表现为生产资料,具有完全相同的物质内容,所以不变资本实际上就是固定资本。()

3、Ⅰ(v﹢m)=Ⅱc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4、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以流动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物质基础。()

6、产业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7、Ⅰ(v﹢m)>Ⅱc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8、Ⅱ (c + m - m/x) >Ⅰ (v + m/x)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9、固定资本就是不变资本,流动资本就是可变资本。()

10、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独立的资本。()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A、完全消除了各企业、各部门在所获利润上的差别

B、表明了利润的本质

C、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D、揭露了利润的真正来源

2、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

A、剩余价值率的存在为前提

B、年剩余价值率的存在为前提

C、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

D、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3、商业利润是商业职工()

A、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

B、在必要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

C、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实现的剩余价值

D、在全部劳动时间里实现的价值

4、商业利润的源泉是()

A、产业资本家让渡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B、贱买贵卖的差额

C、产业工人生产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D、商业职工的剩余劳动

5、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就其本质来说是()

A、职能资本家资本的扣除

B、借贷资本家劳动的报酬

C、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的转化形式

D、由货币自身生出的货币

6、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A、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B、不变资本的产物

C、可变资本的产物

D、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7、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价格的构成是()

A、成本价格加利润

B、成本价格加超额利润

C、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D、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8、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A、社会价值

B、成本价格

C、生产价格

D、超额剩余价值

9、在资本主义社会,商业资本的职能是()

A、货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

B、商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

C、生产资本职能的独立化

D、产业资本职能的独立化

10、土地的价格是()

A、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B、农业资本家交纳的全部地租

C、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总和

D、资本化的地租

11、股票价格是()

A、股票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B、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C、股息价值的货币表现

D、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12、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售卖价格的最低界限是()

A、生产成本

B、实际生产费用

C、生产价格

D、商品价值

13、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

A、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D、土地优劣

14、借贷资本主要来源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闲置的()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

15、资本主义农业地租来自农业工人创造的()

A、全部剩余价值

B、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C、农业中的平均利润

D、农业中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16、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率指的是()

A、银行获得的利润与吸收存款总额的比率

B、银行获得的利润与全部贷款的比率

C、银行获得的利润与银行自有资本的比率

D、银行获得的利润与借入资本的比率

17、资本主义社会土地价格的高低是由()

A、天然土地价值的大小决定的

B、地租的多少单独决定的

C、农业资本家得到的平均利润率的大小决定的

D、地租的多少和银行利息率的高低共同决定的

18、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时()

A、既让渡其使用权,又让渡其所有权

B、只让渡其使用权,没有放弃其所有权

C、只放弃其所有权,没有让渡其使用权

D、既不让渡其使用权,又不放弃其所有权

19、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全部剩余价值与()

A、全部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B、全部实际使用可变资本的比率

C、社会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D、全部不变资本的比率

20、由一张股票,当股息为200元时,其价格为4000元。如果利息率不变,股息降到100元,那么,其价格为()

A、3500元

B、3000元

C、2500元

D、2000元

21、成本价格是商品价值C+V+ m中的()

A、C+V

B、V+ m

C、C+ m

D、C+V+ 平均利润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部门内部的竞争导致市场价值的形成。()

2、平均利润同成本价格和利润相比,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3、资本主义借贷资本是一种职能资本。()

4、资本主义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家手中的商品资本。()

5、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

6、资本主义地租的特点是体现劳动者与地主的依附关系。()

7、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生产价格与价值在总数量上相同。()

8、生产成本的形式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9、利润率同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是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利润率越低。()

10、级差地租是由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的。()

11、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中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因此,优等地能获得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中等地和劣等地都没有超额利润,即不交纳级差地租。()

12、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是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DBAADCDCCDADBADAB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DCBDABCBBCC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DDACBDDCDAACDCDDBDBBCDADABDBCC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BDCDACAC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AADCBADCBBCBDCAAACCDDC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CDCCCDDCBDBACABCDBCDA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管理学选择判断题集有答案

习题集 第一章思想 一、判断题 1、管理学反映了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具有显著的科学性。但是,管理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使管理本身无法完全量化,故而只是一种不精确的科学。(T) 2、管理主要的目的是使资源成本最小化,因此管理最主要的是追求效率。(F ) 3、效率与效果之间的差别可表述为:效果是使组织资源的利用成本达到最小化,而效率则是使组织活动实现预定的目标。(F) 4、不同行业中及不同的组织内部专业特点差别显著,很难说管理活动有什麽共性。(F) 5、新的管理理论层出不穷,对实际工作中的新问题做出了较好的解释,因此可以说,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等古典管理理论已经彻底过时,除了尚存历史意义外,对管理实践早已丧失了指导作用。(F ) 6、主张通过与管理者职能相联系的办法把有关管理知识汇集起来,力图把用于管理实践的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糅合在一起以形成管理学科的学派是管理过程学派。(T) 7、与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相匹配的组织是以制度为中心运转的

等级化、专业化的金字塔性的组织。(T ) 8、管理科学是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减低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管理活动的程序性,代表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因此优于其它的管理理论。(F ) 9.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是有机式组织。(F ) 10.企业内部环境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者、政府机构、利益集团。(F ) 二、选择题 1、将管理要素按目标的要求结合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管理的(B )职能。 A. 计划 B. 组织 C. 领导 D. 控制 2、粗略划分,管理有(ABCD )职能。 A. 计划 B. 组织 C. 领导 D. 控制 3、下列(C )性质不属于管理的特性。 A. 综合性 B. 应用性 C. 精确性 D. 艺术性

管理学判断题

判断题 1、管理是一种有意思、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V) 2、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V) 3、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X) 4、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的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相)同的。(X) 5、泰罗的科学管理既(只)重视技术因素,也(不)重视人的社会因素。(X) 6、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一般)管理理论。(X) 7、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心智)不同。(X) 8、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案例)教学。(X) 9、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V) 10、确定目标(对机会的分析、评估)是计划工作的起点。(X) 11、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顾客)。(X) 12、一般而言,预测实践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变化越小,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V) 13、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组织)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路(组织实际绩效)的标准。(X) 14、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顾客)。(X) 15、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提出:工作目标(成果)=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X) 16、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整体,企业经理既是“作曲家”也是“指挥家”。(V) 17、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自己)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X) 18、定量目标比定性目标更易衡量。(V) 19、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V) 20、目标和目的就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远景而设定的一套中短其期的定性指标(定量目标和定性期望)。(X) 21、只经营一种业务的小企业,或者从事专业化经营的大大型企业,其业务层战略与公司层战略是一样的。(V) 22、组织实施稳定性战略就是保持组织的原有状态(追求稳定、均衡的发展战略)。(X) 23、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就是降低产品价格(追求规模效益)。(X) 24、战略决策,主要是由组织的中()高层领导决定的。(X) 25、运用特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它是定量(性)决策。(X) 26、头脑风暴法与质疑头脑风暴法,两种方法一正一反,若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互补作用。(V) 27、事业部制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结构形式。(V) 28、组织发展(不仅)是管理层的事,与普通员工无(也有)关。(X) 29、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没有必要掌握具体(一定)的业务知识。(X) 30、采用外(内)部招聘的方式选择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X) 31、考评方法和考评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管理人员考评结果的合理与否。(V) 32、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V) 33、下属的成熟程度包括两个因素:工作成熟度和心里成熟度。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而是靠内部动机激励。(V) 34、目标路径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和领导风格的互为补充,下属的特质决定了他对环境因素及领导风格的评价。(V) 35、领导效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X) 36、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需要既有将才又有帅才),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X) 37、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主管人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X) 38、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如果管理者真正了解了员工的需要,依其需要来进行激励,则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V) 39、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作用,批评和惩罚不(也)能起到激励的作用。(X) 40、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是工作丰富化的重点对象。(V) 41、沟通过程中有了反馈,表明信息接受者收到并(但不一定)完全理解了信息发出者的信息。(X) 42、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非语言沟通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V) 43、研发部门想要达到最好的技术状态,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市场部门需要尽快地把产品推向市场,需要赶时间。双方在沟通时就容易出现争执。这是由于目标不同导致的沟通障碍。(V) 44、在组织管理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需要运用管理技巧有效地解决冲突。千万不能(有时需要)激发冲突。(X) 45、控制就是为了确保既定的组织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V) 46、前(反)馈控制实际上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控制。(X) 47、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例外性的、非程序性和重大的程序性控制活动,而中层和管理人员集中从事例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V) 48、为了提高控制的有效性,确保计划不择不扣的执行,就要使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刚(弹)性。(X) 49、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主体是各级管理者,招聘、培训、报酬、绩效考评等人事工作主要有人事部门负责(也需要相关部门管理者的直接领导和参与)。(X) 50、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输入品(供应商)进行评价和挑选,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X) 1、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部门 2、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及其各种资源(×)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3、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决策 4、组织的效率,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经济效益大小(×)有效性 7、管理的一般职能来源于管理的科学性性质,内容是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维护生产关系。(×)二重性 1、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正式组织(×) “人的非正式组织” 3、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同。(×)心智模式5、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 6、企业再造是有关企业长远和企业全局发展的谋划和策略。其核心就是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8、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做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所以,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只考虑计划的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即可。(×)我们不但要考虑计划的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而且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

六年级下数学选择题和判断题

六年级下数学选择题和判断题 1. 要统计某地去年月平均气温情况,最好选用( )。 A 、折线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 、条形统计图 2. 圆柱的侧面沿直线剪开,在下列的图形中,不可能出现( )。 A 、长方形或正方形 B 、三角形 C 、平行四边形 3.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35 cm 3,( )是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 A 、45cm 3 B 、405cm 3 C 、270cm 3 4. 下面各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的是( )。 A 、12:9和9:6 B 、13 :16 和12 :14 C 、8.4:2.1和1.2:8.4 5、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 cm ,高是12.56 cm ,它的侧面沿高剪开是( )。 A.长方形 B. 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6.一架客机从北京飞往上海,飞行速度和所用时间( ) A.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7、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高和( )成反比例。 A. 底面半径 B. 底面积 C. 底面周长 8、下面各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 A. 7:8和14:16 B.0.6:0.2和3:1 C.19:110 和10:9 9、在x=7y 中,x 和y ( ) A.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10、压路机的前轮转动一周能压多少路面就是求压路机前轮的( ) A.侧面积 B. 表面积 C.体积 11、下面图形中,( )是圆柱的展开图。 A 、 B 、 C 、 12、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不变,体积扩大( ) A.3倍 B.9倍 C.6倍 13、把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体积是( )立方分米。 A.50.24 B.100.48 C.64 14、把一团圆柱体橡皮泥揉成与它等底的圆锥体,高将( )。 A.扩大3倍 B.缩小3倍 C.扩大6倍 15、在-3、-0.5、0、-0.1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是( ) A -3 B -0.5 C 0 D -0.1 16、圆柱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大( )

管理学判断题

绪论 1、管理和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 ( √ ) 2、管理因组织而具有了依托,组织因管理而具有了生命。( √ ) 3、相对于基层管理者而言,高层管理者的领导职能更为重要。( × ) 4、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由于性质不同,所以其适用的管理原则也不同。( × ) 5、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而言,只有人际技能是大家都需要的。( × ) 6、管理人员,顾名思义,应该在所有工作时间内都从事管理工作。 ( × ) 7、管理既要追求效果,也要追求效率。前者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情,后者则是正确地去做事情。应当说,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是第二位的。 ( √ ) 8、效率与效果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效果是使组织资源的利用成本达到最小化,而效率则是使组织活动实现预定的目的和目标。(×) 9、泰勒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10、霍桑试验说明了“经济人”假设的正确性。 ( × ) 11、高士气总能带来高生产率。 ( × ) 12.只要决策者按正确的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办事,就一定能找到最优的决策方案。( × ) 13.管理学反映了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具有显著的科学性。但是,管理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使管理本身无法完全量化,故而管理学是一种不精确的科学。( √ ) 14.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该组织系统外的物质的、经济的、信息的和人际的相关因素的总和。( √ ) 15.凡是完全或主要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管理者。( √ ) 16. 为了提高等级链中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法约尔提出了“跳板原则”,但这一原则与统一指挥原则有冲突。( × ) 17.法约尔提出的“跳板原则”是指在等级链中,可以在有关各方及上级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横向信息交流。( × ) 18.韦伯主张,组织内的人与人之间应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关系,也就是职务关系,以保证其成员的一切行为都服从于一个统一的理性准则。( √ ) 19.法约尔认为,企业不论大小,其全部活动可以概括为六种工作:技术性工作、商业性工作、财务性工作、会计性工作、安全性工作、管理性工作。( √ ) 20.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目标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生产和作业管理的问题。( √ ) 计划 1、选择活动方案的原则是最优原则,因为在多数情形下,可以借助最新的分析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对所有的备选方案进行分析。 ( × ) 2、“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这句格言说明群体决策常常比个体决策更有效。 ( × ) 3、追踪决策所选的方案,虽然优于初始决策,但不是能够改善初始决策实施效果的各种可行方案中最满意的。 ( × ) 4、决策的动态性要求决策者必须根据对其决策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人的决策,灵活调整自己的决策方案。 ( √ ) 5、决策目标应有确定的内涵,切忌含混笼统。 ( √ ) 6、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决策者即使在充分听取各种意见的基础上,也不能根据自己对组织任务的理解和对形势的判断做出决断。 ( × ) 7、一般来说,那些看上去越是可能获得高收益的方案,包含的风险因素也往往越大。因此,对于决策者来说,要敢于冒风险,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赌博。 ( × ) 8、计划是一个连续的行为过程,因为只要组织还存在,这个过程就会一直进行下去。即使

管理学选择题 判断题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管理过程中的首要职能是( C ) A. 人员配备B.组织C.计划D.指导与控制 2.管理是一种艺术,是强调管理的( D ) A.精确性B.沿续性C.随意性D.实践性 3.反映管理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是( C ) A.社会属性B.艺术性C.自然属性D.科学性 4.管理学原理区别于专门管理学的特点在于( C ) A.历史性B.科学性C.一般性D.实践性 5.作为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的是( B )。 A.系统方法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C.唯物辩证法D.比较分析法 6.管理的核心是( A )。 A.决策B.处理好人际关系 C. 组织D.控制 7.管理这种社会现象存在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二是( D )。 A.有管理者B.组织成一定机构 C.有各种资源D.有一致认可的目标 8.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是( A )。 A.计划、组织、领导、控制B.计划、协调、领导、控制 C.计划、组织、领导、激励D.组织、协调、领导、控制 9.管理人员通过一系列基本管理职能来实现组织目标,不属于管理职能范畴的是(D) A.组织 B.控制 C.领导 D.经营 10.以下不属于领导职能范畴的是(B) A.指挥 B.人事 C.激励 D.沟通 1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C) A.科学性和艺术性 B. 基础性与边缘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D. 普遍性与重要性 12.管理是一种( C ) A.经济现象B.自然现象 C.社会文化现象D.科学现象 13.管理学应属于(B) A.社会科学B.边缘科学C.经济学D.自然科学 14.企业在销售产品时,需要预估货款回收的可能性。为此,信用部门力图以一种低成本在方式处理有关客户资信的材料,但因为过程速度太慢,使许多客户另求他处购货。该项信用审核工作可以说是(A) A.重效率,轻效果 B.轻效率性、重有效性 C.重效果,轻效率 D.效率和效果都不重视 二、判断题 1.管理是一项任务,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2. 管理是一门艺术,指主管人员在管理实践中,既要运用管理知识,又需发挥创造性,采取适宜措施,高效地实现目标。√ 3. 管理的任务是创造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

初中考试photoshop选择题与判断题

Photoshop题库 一、选择题 1、李林同学制作了一个《蚂蚁探秘》的电子杂志,她收集了多张有关蚂蚁的图片, C 适合用于“蚂蚁身体结构”的页面。 2、王志清同学想将一张大小为640×480像素的图片设置为自己的QQ头像,如果要通过Photoshop把该图片的大小更改为30×20像素,他可以 B 。 A.通过工具栏的矩形选框工具进行选取 B.执行“图像”→“图像大小”命令,在图像大小对话框中修改 C.执行“编辑”→“自由变换”命令,进行调整 D.执行“图像”→“画布大小”命令,在画布大小对话框中修改 3、在Photoshop中处理图片,若使用工具箱中的剪裁工具在图片中拖拽出一个矩形(如下图所示),则在矩形中双击后得到的结果是 C 。 4、下列关于Photoshop中图层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一张图可以有多个图层 B.图层就像一张张透明的纸叠放在一起 C.一张图只能有一个图层 D.可以单独编辑某一图层 5、下图所示照片拍照时曝光过度,我们可通过下列 B 软件对图片进行加工。 A.千千静听 B. Photoshop C.录音机 D.记事本 6、Photoshop中,图示对话框可以设置 C 。

A.画布大小 B.选区大小 C.图像大小 D.裁切区域大小 7、Photoshop中,“亮度/对比度”对话框的调整如图所示,则调整后的图像 B 。 A.没有变化B.亮度增加,对比度增加 C.亮度减小,对比度减小D.亮度增加,对比度减小 8、Photoshop中,工具栏上名称为 C 。 A.文字工具B.矩形选框工具C.裁切工具D.横排文字工具 9、Photoshop中,要为图片添加文字,可使用工具栏中的 A 。 10、Photoshop中,可以使用 C 快速为图示人物剪影建立选区。 11、在Photoshop中,要将右图选 区中的人物移动至左图中,可以通 过工具栏中的 D 实现。 12、使用Photoshop处理图像,图 层调板显示如图,则该图像有 C 个图层。

管理学原理判断题大全doc

1.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计划改为决策 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非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改为感情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3.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同。 智慧改为心智模式 4.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由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改为为自己设置短期目标 5.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销售预测。 销售预测改为市场预测 6.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一般情况下,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正比 正比例改为反比例 7.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权等级。对 8.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成正比改为成反比 9.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对 10.对于规模较小或者必须时刻保持上下一致的组织来说,一般适合采用分层控制的方式。“分层”改为“集中” 1、惩罚权力、奖励权力、法定权力是由组织规定和控制的。对 2、在组织文化的结构层次中,物质层文化最终决定着精神层和制度层文化。精神层决定制度层和物质层 3、在公司组织内部,非正式沟通渠道与正式沟通渠道平行存在。非正式沟通渠道是对正式沟通渠道的补充 4、外部招聘比内部招聘的选择范围更大,所以总能够找到更优秀的人才。外部招聘与内部招聘各有优缺点,应视具体情况决定采取哪种方法更利于获得优秀人才。 5、目标管理是以单纯“作业为中心”的管理。目标管理是把“以作业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综合起来 1.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程序性决策。错 2.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他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此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他就是法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韦伯。错 3.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对 4.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一般情况下,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正比例关系。错 5.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错 6.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销售预测。错 7.在马克思所述的管理二重性论述中,指挥劳动体现了管理的社会属性,监督劳动体现了管

最新管理学选择、判断题

组题人:吕秀敏季柳汝朱雪琴 判断题(按章节选题) 1.管理是一项任务,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2. 管理是一门艺术,指主管人员在管理实践中,既要运用管理知识,又需发挥创造性,采取适宜措施,高效地实现目标。√ 3. 管理的任务是创造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5.管理学的实践性决定了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的总结、扬弃和发展。√ 6.领导工作涉及为各项职务配备合适人选,并通过激励调动工作积极性。× 7.组织分为三个层次,拥有的权力范围最大,担任的职务最高的管理人员是中层主管人员。× 8.企业大量的日常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由中层管理人员来负责进行。× 9.基层第一线管理人员对操作工作的活动进行直接监管。√ 10.部门经理属于高层管理人员。× 11.管理人员的沟通联络活动属于决策方面角色的执行。× 12.技术技能是指沟通、领导、激励下属的能力。× 13.技术技能对管理人员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使管理人员通过分析确定问题的所在,得出解决的办法。× 14.组织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15.Y理论是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工人的,它代表了人际关系学派的假设。√ 16.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得出职工是“经济人”。× 17.人际关系学说侧重于人际关系的研究,它研究按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8.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是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观点之一。√ 19.权变理论认为虽然两种情景不能完全一样,但有可能类似,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是相同的。× 20.管理科学学说的主要目标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生产和作业管理的问题。× 21.法约尔的统一领导原则是指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 22.组织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得企业的文化需要保持灵活,以便对环境的变化做出更快的反应。× 23.外部环境为组织的生存提供了条件,但也限制了组织的生存。√ 24.垄断行业(如铁路)的任务环境的构成成分中不包括竞争者。× 25.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力量会对组织员工的伦理行为产生影响。√ 26.组织文化具有强制渗透作用,因而会成为管理人员管理活动的限制因素。√

宏观经济学选择题与判断题

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收入分配理论 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消费理论 D.经济增长理论 2.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美元,消费等于43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美元,个人储蓄为4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A.50美元 B.48美元 C.47美元 D.40美元 3.恒等式GNP=C+I+G是从()角度来统计国民收入的。 A.收入 B.支出 C.生产 D.消费 4.基于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强调()。 A.当期消费与财富积累的联系 B.当期储蓄与当期收入的联系 C.终身消费与终身收入的联系 D.当期储蓄与当期消费的联系 5.永久收入理论认为,()。 A.当前收入的变化会引起消费的同比例增加 B.暂时性收入高于持久性收入 C.高收入边际消费倾向较高 D.暂时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接近于0 6.如果在消费—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下移动,这意味着()。 A.由于收入减少而导致消费减少 B.由于收入增加而导致消费增加 C.由于非收入等其他原因导致消费减少 D.由于非收入等其他原因导致消费增加 7.乘数的作用必须在以下条件下才可发挥,() A.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C.政府支出等于政府税收 D.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 8.税收对投资乘数的影响是()。 A.使乘数变大 B.使乘数变小 C.乘数保持不变 D.与税收的种类有关 9.下面哪一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最多?() A.政府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开支增加250亿元 B.政府转移支付增加250亿元 C.个人所得税减少250亿元 D.企业储蓄减少250亿元 10.若三部门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50+0.8(y-t),且政府税收t与自发性投资支出i 同时增加50亿,则均衡收入水平将()。 A.增加100亿 B.减少50亿 C.增加50亿 D.保持不变 11.当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相关 12.税收对投资乘数的影响是()。 A.使乘数变大 B.使乘数变小 C.乘数保持不变 D.与税收的种类有关 13.封闭经济中,政府只征收总量税,且将新征税100亿美元全部用于政府支出,这一举措的净效应是()。 A.该经济的GDP增加100亿美元 B.该经济GDP增加量等于100亿美元乘以财政支出乘 C.GDP保持不变,因为税收增加额恰好抵消了政府支出的增加额 D.不能判断

管理学判断题没答案

1、一个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管理技能有领导技能、人事技能和技术技能三种。() 2、管理学目前还只是一门不十分精确的学科,是因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历史还很短。() 3、一个从下层提拔上来的管理人员,应该将自己所喜欢做的和擅长做的委托给下级去做。() 4、管理人员,顾名思义,应该在所有工作时间内都从事管理工作。() 5、管理既追求效果,又追求效率。前者是要做正确的事情,后者是要正确地做事。应当说前者是第一位,后者是第二位。() 6、组织中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所从事的管理工作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7、对于基层管理人员来说,技术技能十分重要,一般不需要概念技能。() 8、一个企业管理是否有效,要看它的分工是否彻底,二者成正比关系。() 9、企业战略决策思想越深入人心,其战略的实施就越有效。()。 10、因为人们很难获得最优决策,只能接受满意决策,而满意决策完全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判断,所以结果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 11、不确定型决策通常又称为风险型决策。() 12、非程序化决策大多由高层管理者作出。() 13、在实行目标管理法的情况下,目标可以直接作为管理控制的标准。() 14、网络计划法既是一种计划技术,又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手段。() 15、强调权力下放,主要是为了减轻领导者的工作负担。() 16、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越大就越倾向采取更为分权的组织形式。() 17、分工合作关系是组织之所以存在的前提,有分工就必然要分权,所以,每种程度的职权分散是所有组织一个共同的特征。() 18、不充分授权情况的存在,一定表明该组织是高度集权的() 19、管理者自身精力有限,所以必须授权,同时由于管理者需要对下属的决策负有最终的责任,所以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 20、正式组织的领导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职位权力的人。() 21、组织职位的设计应当因人而异,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和潜能。() 22、授权不同于参与,参与实行的是决策权力共享,而授权则是由下属自己作出决策。() 23、指挥链赋予了直接主管人员直接命令和指挥其所有下属人员的权力。() 24、管理者通过授权给下属而进行的领导,是一种放任式领导。() 25、组织中经常存在员工感到满意、快乐但实际工作绩效却很差的群体,这种群体就是非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群体。()

最新管理学判断题大全资料

管理学判断题大全 1.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计划改为决策 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非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改为感情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3.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同。智慧改为心智模式 4.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由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改为为自己设置短期目标 5.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销售预测。销售预测改为市场预测 6.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一般情况下,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正比正比例改为反比例 7.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权等级。对 8.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成正比改为成反比 9.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对 10.对于规模较小或者必须时刻保持上下一致的组织来说,一般适合采用分层控制的方式。“分层”改为“集中” 1、惩罚权力、奖励权力、法定权力是由组织规定和控制的。对 2、在组织文化的结构层次中,物质层文化最终决定着精神层和制度层文化。 精神层决定制度层和物质层 3、在公司组织内部,非正式沟通渠道与正式沟通渠道平行存在。 非正式沟通渠道是对正式沟通渠道的补充 4、外部招聘比内部招聘的选择范围更大,所以总能够找到更优秀的人才。 外部招聘与内部招聘各有优缺点,应视具体情况决定采取哪种方法更利于获得优秀人

五年级语文选择题和判断题

五年上册语文选择题与判断题复习(长泰县古农农场中心小学)(第一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挑.拨(tiǎo) 诱.惑 (yòu) 操纵.(zònɡ) 沮.丧(jǚ) B塑.料(sù) 附.近(fù)便.宜(pián)允.许(rǔn) C眸.子(móu) 流泻.(xiè)葱茏.(.lónɡ) 石榴.(liù) D旅.途(lǚ) 和蔼.(ǎi)信赖.(lài) 眼睑.(jiǎn)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小心翼翼依依不舍不容争辨银光闪闪 B不动生色大喜过望源源不断络绎不绝 C星罗棋布心灵手巧受用不尽神气十足 D垂头丧气月光如水筋疲力尽与重不同 3、下面的句子有错误的一项是() (1)小明忍不住笑出声来。 (2)暑假快到了,我们已经结束了小学的学习生活。 (3)不亲身体验,怎能获得真实的感受? (4)言行不一致,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的是() A 那树叶像一片绿玻璃片一样透明、清亮。 B 森林伸出有力的臂膀,发出欢快的呼啸声。 C 像往常一样,他径直走向了那家餐馆。 D 太阳一出来,地上已经像着了火。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是() A这种给予也许是微不足道 ....。 ....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B今天学生的表现使老师迷惑不解 C碧空如洗 ....,马上就要下雨了。D同学们看到张红工整的作业后赞叹不已 ....。 二、判断题 1、“毅力、顽强、固执、顽固、坚韧、坚强”都是褒义词。() 2、“鼎”是上下结构,“大名鼎鼎”的“鼎”与“人声鼎沸”的“鼎”意思不一样。() 3、《秋思》是宋代张籍写的一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 4、《梅花魂》一课采用了倒叙的写法。() 5、“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作者是卢纶。()

管理学判断题150道

判断题 1.矩阵制组织结构的特点是双重命令系统。(√) 2.根据需求层次理论,人的主导需要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向。(√) 3.过分分权会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 ) 4、企业中的主管人员要同时具备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5、当环境不断变化时,计划也要不断调整,因此计划的意义不大。(╳) 7.高架型组织结构具有较多的管理层次。(√)8、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在实践中很少采用。(√) 9.高层领导者拥有概念技能的比重应大于基层领导者。(√) 10.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的是英国经济学家查理斯.巴贝奇。(×) 11.非管理性事务的增多会使管理幅度增大。(×) 12.德尔非预测法具有集思广益、会议讨论、相互启发的特点。(×) 1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要决定的。(√ ) 14.需要对环境迅速作出反映的组织应当实行集权化管理。(×) 15.持Y理论的管理者认为,对员工必须采用强制、惩罚、解雇等手段来迫使他们工作。(×) 16.目标管理的基本哲学可用四句话加以概括,即鼓励参与决策,注重自我控制,促进权力下放,强调成果第一。(√) 17.总体说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无法协调。(×)18.管理和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 19.有人调查合资企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同样是先进的生产设备,在中国所取得的生产效率和产品效益却无法达到国外的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生产工人素质差。(×) 20.高士气总能带来高生产率。(×) 21.只要决策者按正确的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办事,就一定能找到最优的决策方案。(×) 22、职务轮换有利于培养组织发展所需要的管理人才。(√) 23.对企业的一切业绩都要制订出以实物或货币来衡量的标准。(×) 24. 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 25.提高下属人员的素质可以使有效的管理幅度增大。(√) 26.当组织规模增大时,权力等级结构仍是保证组织协调最有效的手段。(×)27.分权越彻底,管理越有效。(×) 28.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企业的效率也就越高。(×) 29.控制作为一种管理职能,它的实现必须具备的基本前提是对实际成果进行测量和评价(×) 30.控制得越严格、越全面,越能保证计划的实施。(×) 31.控制职能就是要使计划圆满完成,控制活动必须以计划为控制的根本标准。(×) 32.激励物或工作内容因素很容易被员工习以为常,所以这些因素很快就会失去它的激励作用。(×) 33.企业员工的士气越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必定越好。(×) 34.领导工作最能体现管理的艺术性。(√)35.领导工作就是为各项职务配备合适的人选。(×) 36、能够促进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一类因素叫做激励因素。(√ ) 37.谈判中需要沟通,沟通也就是双方达成协议。(×) 38.非正式组织具有正式组织机构和自觉的共同目标。(×) 39.一般来说,弹性预算控制性强,但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且不利于发挥执行人的积极性。(×) 40.德尔非预测法具有集思广益、会议讨论、相互启发的特点。(×) 41.孔茨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42.管理方格理论认为,9.1型领导方式是注重于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43.现在我们已懂得,只要人们参与团体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管理就起着关键的作用。(√) 44.管理定义中"有效地"指的是要注重组织效果。(╳) 45.韦伯主张权力有三种合法的纯粹的形式,即合法的权力、传统的权力和神授的权力。(√ ) 46.目标管理的基本哲学可用四句话加以概括,即鼓励参与决策,注重自我控制,促进权力下放,强调成果第一。(√) 47.在实践工作中,大部分决策工作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 48.过分分权会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 )49.领导者的专家权力主要来自于个人魅力。(╳) 50. 时下流行一首顺口溜"你把我当人看,我就把我当牛干;你把我当牛看,我就什么也不干。"这首顺口溜反映了企业职工基本的生理需求。(╳) 51.一个组织的管理是否有效,要看它的分工是否彻底,二者成正比关系。(╳ ) 52. 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的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

管理学选择题、判断题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 C 3. D 4. B 5. D 二、多项选择题 1.A B C D 2. A C DE 3. BC E 4. A C D E 5. B C D 三、判断题 1.√ 2. × 3. √ 4. × 5.× 第二章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 A 3. D 4. D 5. D 二、多项选择题 1.A B C D 2. A B C 3. A E 4. A D E 5. A B D 三、判断题 1.√ 2. × 3. × 4. √ 5.√ 第三章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C 5.D 二、多项选择题 1. ACD 2.ABD 3.BCD 4.ABCD 5.A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第四章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 A 3. C 4. C 5. A 二、多项选择题 1.A B C DE 2. A B C DE 3. A BD 4. C E 5. A B C 三、判断题 1.√ 2. × 3. √ 4. × 5.× 第五章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B 5.D 6.A 二、多项选择题 1. 组织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方面:ACD A. 组织目标 B. 组织部门 C. 组织结构 D. 组织成员 E. 组织管理 2. 组织设计工作包括以下()具体的任务CD A.人力资源 B.薪酬设计 C.职务分析与设计 D.部门划分和层次设计 E.结构形成 3. 组织设计的原则有()ABCE A. 目标统一原则 B. 分工协作原则 C. 权责一致原则 D. 统一指挥原则 E. 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4.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反比关系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管理组织结构形态。CD A. 梯形 B. 方形 C. 扁平 D. 锥形 E. 圆形 5. 划分部门的方法有()ABCDE A. 职能部门化 B. 工艺部门化 C. 产品部门化 D. 区域部门化 E. 顾客部门化 三、判断题 1. 因事设职是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它与因人设职是不相容的。(×) 2. 组织层次过多,不利于组织内部的沟通。(√) 3. 组织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合成的人群集合体。(×) 4. 高耸型组织结构是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的结构。(×)

复习题选择以及判断题

网络攻防与入侵检测期末复习 1、TELNET协议主要应用于哪一层(A ) A、应用层 B、传输层 C、Internet层 D、网络层 2、一个数据包过滤系统被设计成允许你要求服务的数据包进入,而过滤掉不必要的服务。这属于( A )基本原则。 A、最小特权 B、阻塞点 C、失效保护状态 D、防御多样化 3、不属于安全策略所涉及的方面是(D )。 A、物理安全策略 B、访问控制策略 C、信息加密策略 D、防火墙策略 4、对文件和对象的审核,错误的一项是(D) A、文件和对象访问成功和失败 B、用户及组管理的成功和失败 C、安全规则更改的成功和失败 D、文件名更改的成功和失败 5、WINDOWS主机推荐使用(A )格式 A、NTFS B、FAT32 C、FAT D、LINUX 6、UNIX系统的目录结构是一种(A )结构 A、树状 B、环状 C、星状 D、线状 7、在每天下午5点使用计算机结束时断开终端的连接属于(A ) A、外部终端的物理安全 B、通信线的物理安全 C、窃听数据 D、网络地址欺骗 8、检查指定文件的存取能力是否符合指定的存取类型,参数3是指(B ) A、检查文件是否存在 B、检查是否可写和执行 C、检查是否可读 D、检查是否可读和执行 9、(D )协议主要用于加密机制 A、HTTP B、FTP C、TELNET D、SSL 10、不属于WEB服务器的安全措施的是( D ) A、保证注册帐户的时效性 B、删除死帐户 C、强制用户使用不易被破解的密码 D、所有用户使用一次性密码 11、DNS客户机不包括所需程序的是(D ) A、将一个主机名翻译成IP地址 B、将IP地址翻译成主机名 C、获得有关主机其他的一公布信息 D、接收邮件 12、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强DNS安全的是(C ) A、使用最新的BIND工具 B、双反向查找 C、更改DNS的端口号 D、不要让HINFO记录被外界看到 13、为了防御网络监听,最常用的方法是(B ) A、采用物理传输(非网络)

管理学判断题

章节题干答案 1 班级也有文化,班级的文化也约束着老师的行为。(对) 2 实行职工建议制,鼓励职工参与管理也是一种正强化方式。(对) 3 支持和关怀下属的领导肯定是个好领导。(错) 4 在组织中的参谋部门并不重要,直线部门才是起关键作用的。(错) 5 一位管理者在组织工作职能上做些什么,取决于他或她所处的组织层次。(对) 6 惩罚权力、奖励权力、法定权力是由组织规定和控制的。(对) 7 在组织文化的结构层次中,物质层文化最终决定着精神层和制度层文化。(错) 8 在公司组织部,非正式沟通渠道与正式沟通渠道平行存在。(错) 9 外部招聘比部招聘的选择围更大,所以总能够找到更优秀的人才。(错) 10 目标管理是单纯以"作业为中心"的管理。(错) 11 时下流行一首顺口溜"你把我当人看,我就把我当牛干;你把我当牛看,我就什么也不干。"这首顺口溜反映了企业职工基本的生理需求。(错) 12 就一个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而言,主要包括技术技能、人事技能与概念技能三种,企业基层管理人员需要较多的人事技能与概念技能。(错) 13 某企业经理工作任务繁重,他需要有人帮助他选择信息,提供决策依据,对组织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最适宜的信息沟通网络是环式。(错) 14 "研究分析事与人的特点,谋求人与事的最佳组合,实现人与事的共同发展"是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对) 15 在一定程度上,从管理者所采用的管理方式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人性的认识。例如,采用"胡罗卜加大棒"方式的管理者常常把人看作是"经济人"。(对) 16 管理和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对) 17 有人调查合资企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同样是先进的生产设备,在中国所取得的生产效率和产品效益却无法达到国外的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生产工人素质差。(错) 18 只要决策者按正确的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办事,就一定能找到最优的决策方案。(错)19 对企业的一切业绩都要制订出以实物或货币来衡量的标准。(错) 20 非管理性事务的增多会使管理幅度扩大。(错) 21 提高下属人员的素质可以使有效的管理幅度增大。(对) 22 当组织规模增大时,权力等级结构仍是保证组织协调最有效的手段。(错) 23 组织工作是动态的,在管理的各职能中居于主导地位。(错) 24 强调权力下放,主要是为了减轻领导者的工作负担。(错) 25 分权越彻底,管理越有效。(错) 26 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企业的效率也就越高。(错) 27 控制作为一种管理职能,它的实现必须具备的基本前提是对实际成果进行测量和评价(错) 28 控制得越严格、越全面,越能保证计划的实施。( 错) 29 控制职能就是要使计划圆满完成,控制活动必须以计划为控制的根本标准。(错) 30 激励物或工作容因素很容易被员工习以为常,所以这些因素很快就会失去它的激励作用。(错) 31 企业员工的士气越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必定越好。( 错) 32 领导工作最能体现管理的艺术性。(对) 33 领导工作就是为各项职务配备合适的人选。(错) 34 谈判中需要沟通,沟通也就是双方达成协议。(错) 35 孔茨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错) 36 现在我们已懂得,只要人们参与团体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管理就起着关键的作用。(对) 37 管理定义中"有效地"指的是要注重组织效果。 (错) 38 韦伯主权力有三种合法的纯粹的形式,即合法的权力、传统的权力和神授的权力。(对) 39 目标管理的基本哲学可用四句话加以概括,即鼓励参与决策,注重自我控制,促进权力下放,强调成果第一。 (对) 40 过分分权会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错) 41 领导者的专家权力主要来自于个人魅力。(错) 42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要决定的。(对) 43 一个组织的管理是否有效,要看它的分工是否彻底,二者成正比关系。(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