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

【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在设计教学设计时力求寻找到以下几点突破:

1、以动画引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在学生探究实验中的器材上选择了实验套装中的镀膜玻璃板及支架,成像效果好,自制蜡烛的选择,避免了蜡烛易倒,并采用方格纸标记,使学生操作方便。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素养,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融。

4、将“STS”(科学、技术、社会)贯穿于教学当中,充分体现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包括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平面镜的应用。通过本节教学活动应使学生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初步了解虚像的概念。

平面镜学生很熟悉。上课时通过加菲猫照镜子的动画,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例如,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跟物是否相等;当物与镜面之间的距离改变时,像的大小是否改变;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这些问题,并不需要学生立即回答,只是为了引起研究兴趣,为进一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必要的铺垫。

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自己得出规律。同时通过小游戏加深印象,对知识点的理解会更牢固。探究实验之后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利用所学习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完成巩固练习和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虚像的概念。

2.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知道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掌握“等效替代法”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让学生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在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索的过程中,养成与人共处、协作学习的习惯。

3、欣赏美丽的“对称”组图,让学生体会美、懂得美、发现美。

【教学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

【教学难点】

虚像的概念。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并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教学方法】

教法:实验探究法;提问法;谈话引导法 学法:观察法;交流法;实验法;实验分析法

【教学模式】

“诱—思——探——究——用”的教学模式。

【教学用具】

教师演示使用:多媒体课件(ppt )、自制大的镜子及支架、自制大的玻璃板及支架、蜡烛、火柴、学生实验套装、摄像头、格子纸

学生探究使用:镀膜玻璃板、支架、两只等大蜡烛、格子纸、导学案、三角板等文具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用三角板边画图边解释

【课后反思】

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