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冲击地压预测与控制体系正式版

冲击地压预测与控制体系正式版

冲击地压预测与控制体系正式版
冲击地压预测与控制体系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冲击地压预测与控制体系

正式版

冲击地压预测与控制体系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冲击地压是采动诱发高强度的煤(岩)弹性能瞬时释放,在相应采动空间引起强烈围岩震动和挤出的现象。是我国煤矿常见的重大事故灾害。冲击地压引起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不仅发生在推进的工作面现场,而且可能波及弹性释放范围的巷道、峒室,特别是存在应力集中的空间部位。迄今为止,冲击地压的控制处在统计管理与条理决策阶段,没有形成冲击地压的防治理论、监测方法及控制决策的一体化体系。本文基于对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对冲击地压事故进行了分类,提出

了冲击地压事故预测与控制动力信息基础,形成了实用的冲击地压预测控制的体系。

1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及实现的条件

具有冲击倾向的煤(岩)层,受构造运动和采场推进影响而形成的高度应力集中和高能级的弹性变形能的储存,是冲击地压发生的根本原因。没有采取释放应力和能量的措施,在可能有高应力集中和高能级弹性能释放的区域推进采掘工作面,是冲击地压得以实现的条件。

有冲击倾向的高强度煤(岩)中储存的高能级弹性能,包括煤(岩)受构造运

动挤压储存的弹性能、坚硬顶板条件下大面积推进采场聚集的压缩弹性能及高强度大厚度坚硬岩层大面积悬露的弯曲变形弹性能。因此,了解煤田构造运动的历史和残余构造应力的现实分布,掌握具体煤层条件下不同开采方法、不同开采参数和不同开采程序,对煤(岩)应力和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影响,是冲击地压预防的关键[1,2]。

2冲击地压的分类及其发生和破坏的特点

冲击地压是一种复杂的矿山动力现象。其形成的力学环境、发生的地点、宏

观和微观上的显现形态多种多样,冲击破坏强度和所造成的破坏程度也各不相同。由于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存在不同的理论,有各自不同的发生条件和判别准则。客观上不同矿井的冲击地压的成因和显现特征也不同,即使同一矿井,由于地质构造(变化)、开采条件和开采方法的差异,也使得冲击地压的成因、性质、特征、震源部位和破坏程度不同。综上所述,冲击地压存在不同的种类,不能用同一机理去解释不同冲击地压的成因和现象,更不能用单一方法或措施去预测和防治冲击地压。通过对我国冲击地压严重的矿井进行案例分析,综合冲击地压案例研究成果,将冲击地压分为巷道发生的冲击地压与工

作面发生的冲击地压两类。

(1)掘进冲击地压发生的条件和破坏的特点

掘进冲击地压发生在掘进工作面推进的过程中。其中,在原始应力场中掘进煤巷发生冲击的条件是:

1)煤层强度较高、含水率低,加压时发生脆性破坏,即有“冲击倾向性”。

2)巷道围岩中的应力达到冲击破坏的极限。在单一重力应力场条件下达到这一极限的“临界开采深度”,一般在700-800m以上。对于存在构造应力的原始应力场,在开采深度超过500-600m的厚煤层中掘进,即有可能出现顶煤冲击破坏的事故。

在受采动影响的应力场中掘进巷道,发生冲击地压的煤层条件和应力极限要求与原始应力场中掘进的巷道一样。但考虑极限应力实现的条件时,不能再只是简单的与原始应力的性质大小和相应的开采深度联系在一起。相反必须把掌握不同开采深度和不同采动条件下,重新分布的应力场特征及其形成和发展规律放在首要的地位。

(2)回采冲击地压发生条件和破坏的特点

回采冲击地压发生在回采工作面推进的过程中。回采冲击地压发生的条件是:煤层具有“冲击破坏的倾向”,煤层和上覆岩层中积聚的应力和弹性,能达到足以

产生冲击震动和围岩破坏的极限。回采工作面冲击地压的力(能)源,包括煤层在大面积悬露的上覆岩层压力作用下被压缩弹性能,和高强度大厚度坚硬顶板弹性弯曲变形储存的弹性能。煤层埋藏深度及由高强度坚硬顶板所决定悬露面积愈大,相应的能级将愈高。

采动诱发和顶板自身裂断破坏诱发和释放的能量愈高,波及的范围将愈大,工作面及相临巷道中的冲击破坏也将愈严重。

回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发生的冲击地压,包括工作面采动或老顶裂断诱发煤层压缩弹性能释放及处于大面积弹性弯曲状态的厚煤层坚硬顶板裂断,造成的冲击地

压两种类型。回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发生威胁安全生产的冲击地压,是有条件的,有规律的。实践证明威胁安全生产的冲击地压发生的条件是:

1)开采煤层具有“冲击倾向性”。

2)工作面推进部位煤层中聚集有足以产生冲击性破坏的压缩弹性能。该压缩弹性能的来源可以是残余构造应力,也可以是采动形成的高峰应力。

3)破煤放顶生产过程;顶板裂断来压等诱发冲击能量,达到促使该部位弹性能释放的界限。

4)工作面及超前两巷煤帮没有形成足以缓冲的超前破坏区间。

同时具备上述条件的要求,决定了回

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破坏性冲击地庄发生时间和地点的规律性。其中:避免把开切眼布置在构造应力场中或临近工作面的压力高峰区。或者在已采工作面形成的内应力场中布置开切眼的推进方案。是排除工作面初采阶段破坏性冲击地压的关键。采场进入正常推进阶段后,就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差异而言,包括以下两个区间(见图1):

“危险区间”:包括从煤壁集中应力增加到冲击破坏极限开始,到煤壁破坏超前破坏已经深入到形成足够缓充带宽度的部位。即图1中的B到C的位置。

该区段范围内高能级的采动诱发和老顶的断裂都有促成破坏性冲击地压的危险

[3]。

“平稳区间”:即煤壁前方缓冲带形成之后。即从图1中的C位置开始,至工作面推进完成为止的全部长度上。该推进区间内,除非坚硬顶板裂断高强度弯曲弹性能释放发生冲击,否则,工作面内部不会发生破坏性冲击地压。

3冲击地压事故的控制及相关信息基础

综合冲击地压分类研究的成果,可以清楚的看到,控制冲击地压实现的应力条件,是控制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的关键。必须把采掘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可能诱发

释放的弹性压缩能,限制在足以导致

冲击性破坏发生的范围内。为此,在考虑开采方案设计时,应当注意以下“防冲”的时空原则。

(1)严格杜绝在原始应力场的构造压缩应力带和采动应力场支承压力的高峰部位布置采煤巷道和推进工作面。

(2)最大限度的争取实现在已经历采动释放应力后稳定的“内应力场”(已经历采动破坏的岩层覆盖的重力场)中掘进和维护巷道。

保证按上述时间、空间原则进行开采方案设计的相关信息基础,包括:

(1)经历构造运动破坏的原始应力场应力大小分布的的信息[4]。

(2)不同开采程序和开采参数条件下支

承压力大小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的信息。

上述信息必须针对具体的煤层条件和具体开采部位的实际采用理论计算和实测推断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绝对不能对不同开来条件的变化,一成不变的采用统一的经验数据。

在有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工作面,应当采取下列措施控制事故的灾害。

1)采用“井下岩层动态观测研究方法”(必要时再以“钻孔应力分析”),在取得下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实现对冲击地压可能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的预测和预报。

①支承压力分布、特别是“内应力场”范围支承压力高峰随采场推进扩展规

律‘以此推断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起点、终点(有足够的“内应力场”宽度作为缓冲区)位置以及危险区的全长。推断超前巷道中可能发生冲击性破坏的范围。

②老顶裂断来压的规律包括老顶下位岩梁、上位岩梁以及有弯曲弹性能释放威力的坚硬顶板裂断的时间、位置及相应的工作面推进步距等信息。以此作为预测预报顶板裂断诱发冲击地压发生时间、地点以及可能强度的依据。实践证明,老顶裂断是诱发回采工作面冲击地压的主动力。

2)在预计发生高强度冲击地压危险的地点,采取降低储存的弹性能和诱发能量等措施,力争把冲击破坏的范围减少到最低限度。

3)在有承受冲击地压破坏的工作面和巷道中采用正确的支护方式维护工作空间的安全。例如回采工作面必须采用稳定的可缩性支护,绝对避免采用木棚等不稳定的支护方式。有冲击破坏危险的巷道应以实护顶,护帮要求的锚网支护。

4结论

(1)冲击地压是与应力条件直接相关的事故,其应力条件的实现都是一定采动条件下岩层运动和破坏的结果。

(2)冲击地压分为巷道发生的冲击地压与工作面发生的冲击地压两类。

(3)冲击地压事故预测和控制决策体系

建设的研究成果是:以控制事故发生的岩层运动条件和应力场应力大小分布条件为核心,在深入揭示不同采动条件下的岩层运动和应力场应力大小分布关系,并取得相应信息基础上,通过优选采动条件(开采方案)实现事故控制的目标。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冲击地压

冲击地压(岩爆)是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一种以突然、急剧、猛烈的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根据原岩(煤)体应力状态不同,冲击地压可分为3类:重力型冲击地压、构造应力型冲击地压、中间型或重力一构造型冲击地压。 冲击地压的特点: (1)一般没有明显的预兆,难于事先确定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冲击强度; (2)发生过程短暂,伴随巨大声响和强烈震动; (3)破坏性很大,有时出现人员伤亡。 2.冲击地压的预测方法 目前,冲击地压的预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钻屑法。钻屑法是通过在煤体中打小直径(42^50~)钻孔,根据排出的煤粉 量及其变化规律以及钻孔过程中的动力现象鉴别冲击危险的一种方法,目前在我国应用较普遍。钻屑法是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用的冲击危险程度监测和解危措施效果检验的主要方法。 (2)声发射和微震监测方法。声发射监测的过程主要是对冲击地压前兆信息的统计,冲击危险的判别依据是能率、事件频度及其变化规律,单个声发射事件的幅度、延续时间、频率等参数作为判别冲击危险的参考指标。 (3)综合指数法。综合指数法是在进行采掘工作前,首先分析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主要地质和开采技术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各个因素对冲击地压的影响程度及其冲击危险指数,然后综合评定冲击地压危险状态的一种区域预测方法。 3.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

根据发生冲击地压的成因和机理,防治措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防范措施;另一类是解危措施。 (1)防范措施。防范措施主要包括:预留开采保护层;尽量少留煤柱和避免孤岛开采;尽量将主要巷道和硐室布置在底板岩层中;回采巷道采用大断面掘进;尽可能避免巷道多处交叉;加强顶板控制;确定合理的开采程序;煤层预注水,以降低煤体的弹性和强度;等等。 (2)解危措施。冲击地压解危措施包括卸载钻孔、卸载爆破、诱发爆破和煤层高压注水等。 二、 实时监控,超前预防。该矿为准确预测预报冲击地压灾害,引进波兰防治冲击地压技术,在全国首家建成投用了矿井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定位系统。该系统集成数字DTSS传输系统,实现了矿井震动定位、震动能量计算及震动的危险评价,并编制和查看各种相关表格和震动记录,自动生成相关报告。该系统安装完成后,运行状况良好,已记录多次震动现象,定位点附近的巷道及工作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响声,为今后防治冲击地压,保障职工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同时采用实验室实验、理论分析、系统开发与现场试验及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数理统计、损伤力学、流变力学、突变理论,借助现代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了煤岩变形破裂过程电磁辐射力-电耦合模型,确定了模型参数的取值范围,研制了冲击地压电磁辐射连续监测仪和配套软件,建立了冲击地压电磁辐射监测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采集、图形和表格显示,历史数据的读取、图形和表格显示及数据统计分析,实现了对冲击地压危险的可视化监测。该项目在该矿4层煤1409工作面冲击地压监测预报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摸索出了监测预报的临界值,找出了电磁辐射规律,实现了电磁辐射的可视化连续监测,保证了冲击地压工作面的安全开采,为采矿业防治冲击地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依靠科技,综合治理。该矿先后投入资金250万元,对冲击地压进行治理,特别是2001年以来,先后与煤科总院北京开采所、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研究单位开展多项冲击地压研究工作,研究制定了解危措施,预测、预报、防治方案;重新规划了四层煤的开采布局、开采程序、巷道设计和开采方法。合并采区跨上山开采,制订了开采保护层的“采六保四”方案;还采取国际先进的煤粉监测、矿压监测、矿震监测、钻孔应力计监测,严密监测矿压动态;为加强防护,还采取了煤层注水、爆破卸压、工作面匀速推采、提高支架支设质量等方法,提高了工作面抗灾能力;推广了综采放顶煤开采,避开了上分层开采、放炮的影响,改变了工作面上覆岩层的组合,降低了工作面围岩的应力,有效遏制了冲击地压。2007年以来,该矿先后组织两次专家论证会,并邀请波兰专家团对该矿1410冲击地压工作面的安全生产进行了安全评价,制定了周密的封闭、启封恢复生产措施,成功启封了1410工作面。 1410工作面成功启封,实现了煤层应力集中与释放的自然平衡,优化了上平巷巷道层位布置,降低了上平巷掘进期间的冲击危险,保证上平巷的安全掘进,完成了“1410上顺槽无煤柱掘进技术”等一批科研创新项目,为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安全、快速掘进总结了一整套成功经验,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1410工作面实现了安全生产,保证了上平巷的安全掘进,工作面累计生产原煤40余万余吨,掘进进尺550余米,为矿井经济效益

基于距离判别分析法的冲击地压预测研究

基于距离判别分析法的冲击地压预测研究 【摘要】考虑影响冲击地压的矿山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提出预测预报冲击地压危险性的距离判别分析方法。选用煤层开采深度、顶板岩性、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倾角、煤层厚度、开采方法、有无煤柱、炮采或综采8项指标作为距离判别分析模型的输入变量,并以工程实测数据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建立相应判别函数对待判样本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距离判别分析模型学习性能良好,预测精度高,回判估计的误判率为零,是冲击地压预测预报的一种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0 引言 冲击地压自从1738年首次在英国南斯塔福煤田发生以来,几乎在所有采煤国家都陆续出现,严重威胁井下生产安全和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现在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矿井中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一直属于国内外地质界和采矿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在我国,冲击地压除了具有突然性、瞬时震动性和破坏性等显现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①类型多种多样,灾害严重程度不同; ②发生条件极为复杂; ③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发生冲击地压灾害的矿井数量显著增加,危害程度也日趋严重。 因此,冲击地压的预测防治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前,对冲击地压进行预测的传统方法主要有采用经验类比分析法、钻屑法、地音监测法、微震监测法、含水率测定法、电磁辐射法等。上述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冲击地压的发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影响因素很多,因此,采用单一的冲击地压危险性指标有可能会给预测预报造成较大误差,严重影响着矿山企业的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近几年,很多学者在考虑多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把灰色

系统方法、神经网络方法、支持向量机模型和引入到了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中,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判别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多元数据分析方法,它能从各训练样本中提取各总体的信息,科学地判断得到的样品属于什么类型,现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笔者在综合考虑实际工程中影响冲击地压多因素的基础上,将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引入到冲击地压的预测中,克服了预测预报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为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1 距离判别分析方法 首先介绍距离判别分析方法的原理和过程。设总体

冲击地压预测与控制体系

冲击地压预测与控制体系Orga nize en terprise safety man ageme nt pla nning, guida nee, in spect ion and decisi on-mak ing, en 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 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冲击地压预测与控制体系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冲击地压是采动诱发高强度的煤(岩)弹性能瞬时释放,在相应采动空间引起强烈围岩震动和挤出的现象。是我国煤矿常见的重大事故灾害。冲击地压引起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不仅发生在推进的工作面现场,而且可能波及弹性释放范围的巷道、峒室,特别是存在应力集中的空间部位。迄今为止,冲击地压的控制处在统计管理与条理决策阶段,没有形成冲击地压的防治理论、监测方法及控制决策的一体化体系。本文基于对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对冲击地压事故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冲击地压事故预测与控制动力信息基础,形成了实用的冲击地压预测控制的体系。 1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及实现的条件 具有冲击倾向的煤(岩)层,受构造运动和采场推进影 响而形成的高度应力集中和高能级的弹性变形能的储存,是

掘进技术管理规范

编号:SM-ZD-97894 掘进技术管理规范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掘进技术管理规范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 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 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节巷道开门 第1条巷道开门严格按设计施工。开拓、准备巷道开门由分管副总或技术科长组织技术、测量及工区技术人员现场定位挂线;其它巷道开门由分管副总或技术科长指派有关技术人员定位挂线。工区技术员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开门措施,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第2条巷道开门前,要先对开门地点附近巷道进行加固。 第二节临时支护 第3条所有掘进工作面都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使用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凡不按作业规程规定使用临时支护的掘进工作面,一律不准作业。 第4条临时支护形式 1、锚喷支护采用初喷作临时支护。爆破后摘掉迎头危岩悬矸立即进行初喷,喷层厚度不小于30mm。在松软的煤、

岩层中或过地质破碎带掘进巷道时,初喷后必须使用吊环式前探梁作临时支护。极其破碎时,在巷道爆破前先打超前锚杆作辅助临时支护。 2、煤巷锚杆支护应采用吊环式前探梁或单体液压支柱配木梁作临时支护和机载支护。 3、金属棚支护使用铰接式前探梁或吊梁式前探梁作临时支护。 4、砌碹支护以锚喷(或锚杆)作临时支护。 第5条前探梁使用π型钢、9#及以上工字钢或3寸及以上钢管制作,长度不小于3.2米;吊环、吊梁器的强度要与前探梁的强度相匹配。 第6条使用吊环式前探梁,上吊环的锚杆必须留有40~80mm的丝扣,以保证吊环的牢固。使用铰接式前探梁时铰接顶梁要与棚距相匹配。铰接顶梁不少于10架,做到交替使用、每梁必铰。 第7条巷道净宽3.2米以下的使用2组前探梁,大于3.2米的使用4组,前探梁间距一般为0.8—1.2米。前探梁到迎头的端面距不得大于0.3米。前探梁上使用专用方木,

浅谈国内外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

浅谈国内外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 冲击地压是一种特殊的矿山压力现象,也是煤矿井下复杂动力现象之一。当应力超过极限状态时,会造成瞬间大量弹性能的突然释放,,不仅会对设备造成损坏,严重时可造成人员伤亡。本文主要针对冲击地压发生的现状,阐述目前国内外对冲击地压预测和防治的情况,对现有主要的预测技术进行了分析说明。 标签:冲击地压;威胁;预测;防治 前言 随着我国能源对煤炭的需求,煤炭开采量随之增加,开采深度已接近千米。因此冲击地压灾害将日益严重,短期内还不能像发达国家一样将冲击地压矿井一并予以关闭。从而,我们必须对冲击地压这种自然灾害进行更深的研究。本文对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方法进行了综合论述,希望对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有所帮助。 1 冲击地压预测 1.1 围岩变形监测法 采掘活动在煤层和顶底板中将引起各种形式的矿山压力显现,其中支承压力有着特殊的意义。支承压力的大小、分布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在发生冲击地压过程中,支承压力特别是动压显现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利用它的显现规律可以预测冲击地压。一般情况下,支承压力的动压显现与工作面煤壁边缘区的稳定性有关。当边缘区未被压坏时,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支承压力的大小和峰值也随之变化,其峰值愈靠近煤壁冲击危险性也愈大。 1.2 钻屑法 钻屑法是通过在煤体中钻小直径钻孔,根据钻孔时排出的煤粉量及其变化规律和有关动力现象。达到一系列探测目的施工方法;钻屑法能够估测煤岩体应力大小和分布,因而能够用于估测采掘工作面的支承压力大小和分布规律。支承压力的峰值大小,峰值位置至煤壁的距离,以及支承压力显著作用范围。它具有简单易行、直观、适应性强等优点,成为公认的一种预测冲击地压危险的主要方法。 1.3 地音微震监测 地音微震监测是实现冲击地压防治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在井下生产过程中,回采、掘进等生产过程都会引起围岩应力集中,造成采掘空间周围岩的震动、破裂和突然卸压出现一系列具有动力特征的声发射现象,通过上述动力现象是煤岩结构破坏和裂隙扩展或灾害性事故的前兆信号,观测和记录这些现象就可以预测冲击危险。

深部开采冲击地压产生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毕业专题 深部开采冲击地压产生机理及防治 技术研究 摘要:冲击地压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井巷和采场周围煤、岩体在一定高应力条件下释放变形能,而产生的煤岩体突然破坏、垮落或抛出现象,并伴有巨大声响和岩体震动,经常造成支架折损、片帮冒顶、巷道堵塞、人员伤亡,对安全生产威胁巨大。冲击地压对矿井生产的危害是及其巨大的,如何预防冲击地压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冲击地压受很多因素影响,并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产生。冲击地压发生的范围比较广,而且随着采深的增加发生的几率逐渐增加。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对深部开采冲击地压预防采取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冲击地压;煤炭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机理

目录 1 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灾害现状与发展状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冲击地压特征与机理 (2) 2.1冲击地压的特征 (2) 2.2冲击地压的分类 (2) 2.3冲击地压的成因机理 (3) 2.4冲击地压影响因素 (6) 3 冲击地压的防治 (6) 3.1冲击地压的防治原则 (6) 3.2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 (6) 4 冲击地压的预测方法 (8) 5 结束语 (9) 6 参考文献 (9)

集团公司冲击地压防治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集团公司冲击地压防治管理 规定》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冲击地压矿井、机关有关部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积极推进“012345”安全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防冲管理工作,提高防冲整体管理水平,实现“减震消灾,有冲无伤”的防冲目标,依据《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管理规定》(河南能源〔2014〕890号)制定本规定,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冲击地压防治管理规定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1月27日

附件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进一步规范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义煤集团”)防冲管理工作,推进落实《义煤集团冲击地压综合治理规划》,促进安全生产,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义煤集团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矿。 第三条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持续坚持冲击地压“可预、可防、可控、可治”防治理念和“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围绕“认识到位、健全机构、完善制度、科学防范、动态防治、精心落实”的冲击地压治理思路,始终把冲击地压的治理作为冲击地压矿井的安全一号工程,系统联动,齐抓共管。依靠科技进步,应用成熟技术与科研攻关紧密结合进行综合治理,努力实现人、物、系统的本质安全。 第四条总体目标:继续推进“六位一体”防冲管理体系(健全机构、监测预警、措施解危、效果检验、安全防护、培训教育)、“五强一大”防冲技术体系(强设计、强支护、强监测、强卸压、强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

编号:SY-AQ-06715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 Rockburst prediction system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为做好本矿井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冲击地压预测预报由防冲办负责,防冲办负责微震、应力在线系统及钻屑法指标分析,采掘区队及防冲队按照分工要求及工作安排负责现场监测施工。检测有冲击地压危险时,预测结果和处理意见由矿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小组审核,监测数据要存档。 2.冲击地压危险采取区域预测、区域监测、局部检测的综合预测方法。 3.区域预测:防冲办根据矿井年度生产计划,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根据经验类比等方法预先划分出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并确定危险程度,进行冲击地压的早期区域预测,分析采掘工作面是否具有冲击危险,并制定相关监测方案、措施,对于重点冲击隐患地点聘请科研院所防冲专家进行防冲专项评估,制定防治方案及措施。 4.区域监测:防冲办负责应用微震监测、应力实时在线监测等方法,

对矿井监测地点的冲击危险性进行区域监测,提出冲击危险预警。区域监测对预测的冲击危险程度应进行日分析汇报与中等及严重冲击危险及时汇报,并按规定要求安排相关区队进行冲击危险局部检测确定危险程度。 5.局部检测:采掘区队及防冲队按照措施规定采用钻屑法检测冲击地压危险地点的危险程度。 6.综合分析:防冲办结合矿压显现等情况综合采用以上方法预测冲击地压危险。 7.钻屑法施工情况必须及时汇报防冲办或工区,检测数据应当真实有效。当出现煤粉指标超过警戒值或发生动力效应等冲击地压危险征兆时应立即停产撤人。 8.当检测存在冲击地压危险时,施工单位负责人将冲击危险区域内所有人员撤出,并设置警戒,严禁任何人员进入冲击危险区,并汇报调度室、防冲办、工区。 9.当分析存在冲击地压危险时,必须实施解危措施,解危前,必须编制专门措施,由总工程师审批。

南屯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2021)

南屯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2021)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60

南屯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1) 摘要:通过对兖州煤业公司南屯煤矿发生冲击地压现象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数分析,结合矿生声实际,提出并制定了适合本矿条件的冲击地压危险预测方法,如煤岩锋冲击倾向鉴定、煤层压力一变形观测、数值计算、综合指数计算、煤粉钻孔、电测辐射监测等;解危措施是煤层注水、卸压爆破、钻孔卸压等;解危措施效果检验方法是电磁辐射法和钻屑法,从而建立了适合南屯煤矿击地压防治的安全开采体系。 关键词:冲击地压;解危措施;效果检验;安全开采 南屯井田位于山东省邹城市西部北宿、太平、城关和中心店境内。井田东西长10.5km,南北宽4.5km,面积约43.5km2。其中3煤层分布面积约27.5km2。九采区位于井田东北部,其范围东至一

号井东断层,西到八采区东断层与七、八采区相邻。北以皇甫断层与东滩井田为界,南至3煤层风化露头。整个采区呈北宽南窄的不规则四边形,南北长4750m,东西宽1100-2600m,面积约6.5km2。 以前开采过程中没有发生过冲击地压,但随着采深的增加,井田内留下了很多不规则的煤柱,一方面使上覆岩层的空问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另一方面谋柱上的应力叠加相当于把采深成倍地加大了,冲击地压已经成为深部开采的主要安全隐患。 1南屯煤矿9304工作面概况 93上04工作面位于九采一分区东部,南侧为93上02工作面采空区(2006年5月回采结束),北侧为93上06工作面(未准备),东部与九采边界胶带巷相邻。地面标高50.11~55.62m,平均52.87m。井下标高一480~一650m,平均一565m。工作面长度151.2m,推进长度1644m,93上04工作面自2007年2月7日开始回采,工作面采用伪倾斜长壁综合机械化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采煤法,目前工作面已推进118m。工作面开采煤层为3上煤层,该工作面范围内,3上煤层赋存稳定,煤层的厚度3.40~6.70m,平均5.21m。

岩爆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岩爆发生机理与治理措施 摘要:岩爆是深埋长大隧道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目前基于岩爆发生机理和治理方式国内外专家都提出了不少理论方法,但用于生产实践时都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笔者通过两年多来在岩爆洞段的 施工经验,并查阅国对岩爆的发生机理和防治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深埋长隧道断裂型岩爆应力型岩爆水胀式锚杆爆破应力释放孔1、岩爆发生机理 岩爆是高地应力地区岩石地下工程中的一种常见灾害。它常常表现为声响、片状剥落、严重照片帮和岩爆性的坍塌,有的伴的声响及岩片弹射、能量猛烈释放、洞室豁然破坏,往往给人员、机械设备和建筑的安全带画巨大的损失。在地下洞室的修建过程中,由于开挖使地应力重新分布,围岩应力集中,在洞壁平行于最大初始应力σ1的部位,切向应力梯度显著增大,洞壁受压导致垂直洞壁方向产生张应力。这种应力的作用不断增强,首先产生环向的张裂或劈裂,进而发生剪切破坏。一旦岩块被剪断,且又具有较高的剩余能量时,致使岩块发生弹射,完成弹性势能到动能的转换,形成岩爆。岩爆的发生有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原因。其外因在于:岩体中蓄存有高地应力,特别是地下洞室的开挖改变了岩体内存的力学环境,其内因是岩石矿物结构密度、坚硬度较高,一般发生岩爆的岩石单轴搞压强度均在120Mpa以上,内因和外因同时成立是即发生岩爆。 2、岩爆的分类 根据对辅助洞1000多米的岩爆洞段的观察分析,可将岩爆划分为应力型岩爆和断裂型岩爆,应力型岩爆主要发生在围岩结构完整,无贯穿性结构面的岩层中,岩石的主应力达到40%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以上,岩爆表现形式以片状剥落为主,并伴有声响及岩片弹射,一般破坏性不大;断裂型岩爆主要发生在岩石结构完整,并伴有贯穿性结构面或断层的岩体中,岩体的应力主要集中在贯穿性结构面附近,往往岩体内的最大主应力大于或接近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主要表现形式为突发性的震动,并伴有强烈的响声,在有相交结构面的围岩中往往还因岩爆震动引起大规模的坍塌,破坏性较大。对辅助洞施工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极强岩爆多属于断裂型岩爆,从本质上讲,岩爆的发生并不是洞周高应力直接作用结果,而是开挖面附近某一范围内存在的断裂构造在高应力作用下发生破坏(如错动),

人口预测方法简要

直线趋势外推预测法,是时间序列预测中用以测定长期趋势的一种方法。 它依据时间数列所反映出来的变动趋势,运用数学方法配合直线以预测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直线趋势外推预测法,是把时间数列中的时间顺序作为自变量,把数列中每项数值作为因变量,按某种方法,求出线性方程,数列中每项数值作为因变量,按某种方法,求出线性方程,并以此进行预测。 回归分析法预测是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根据一个或一组自变量的变动情况预测与其有相关关系的某随机变量的未来值。进行回归分析需要建立描述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回归方程。依据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函数表达式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法在分析多因素模型时,更加简单和方便; 回归分析可以准确地计量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与回归拟合程度的高低,提高预测方程式的效果; 一元回归分析法适用确实存在一个对因变量影响作用明显高于其他因素的变量是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比较适用于实际经济问题,受多因素综合影响时使用。 灰色预测通过鉴别系统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异程度,即进行关联分析,并对原始数据进行生成处理来寻找系统变动的规律,生成有较强规律性的数据序列,然后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模型,从而预测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状况。其用等时距观测到的反应预测对象特征的一系列数量值构造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未来某一时刻的特征量,或达到某一特征量的时间 灰色预测模型所需要的数据量比较少,预测比较准确,精度较高。样本分布不需要有规律性,计算简便,检验方便。灰色预测模型适用于中长期预测。 年龄移算法是以各个年龄组的实际人口数为基数,按照一定的存活率进行逐年递推来预测人口的方法。 年龄移算法的主要优点是移算原理严谨、方法简便易行,在人口预测研究上应用十分广泛 时间序列法是利用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预测未来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预测方法。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正 式版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为做好本矿井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冲击地压预测预报由防冲办负责,防冲办负责微震、应力在线系统及钻屑法指标分析,采掘区队及防冲队按照分工要求及工作安排负责现场监测施工。检测有冲击地压危险时,预测结果和处理意见由矿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小组审核,监测数据要存档。 2.冲击地压危险采取区域预测、区域监测、局部检测的综合预测方法。 3.区域预测:防冲办根据矿井年度生

产计划,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根据经验类比等方法预先划分出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并确定危险程度,进行冲击地压的早期区域预测,分析采掘工作面是否具有冲击危险,并制定相关监测方案、措施,对于重点冲击隐患地点聘请科研院所防冲专家进行防冲专项评估,制定防治方案及措施。 4.区域监测:防冲办负责应用微震监测、应力实时在线监测等方法,对矿井监测地点的冲击危险性进行区域监测,提出冲击危险预警。区域监测对预测的冲击危险程度应进行日分析汇报与中等及严重冲击危险及时汇报,并按规定要求安排相关区队进行冲击危险局部检测确定危险程度。

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

关于印发《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的 通知 各单位: 为适应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健全防冲管理工作制度,使防冲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流程化,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规定(试行)》、《山东能源肥矿集团冲击地压防治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矿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 **公司 2017年9月28日 **集团**公司2017年9月30日印发

附件 **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 目录

一、微震系统分析处理制度 第一条监屏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发生微震事件时立即处理数据,完成微震事件定位后,对监测数据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能量等信息情况。 第二条微震系统监测到大能量微震事件时,监屏人员要在10min内确定微震事件的相关参数,并立即通知防冲科和调度值班主任。 第三条调度值班人员接收到通知后,立即安排相关单位对事件发生地点附近煤巷区域采取钻屑法监测,并通知防冲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生产(掘进)矿长。 第四条当微震监测采煤工作面发生105J以上(掘进工作面发生104J以上)能量事件时,调度值班人员及时下达停产命令,将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全部撤出,并下达预警通知单。 第五条相关单位接收到大能量事件通知后,立即对事件附近巷道采取钻屑法监测,确定应力集中情况和危险区域并报防冲科和调度室。 第六条防冲科收到通知后由专人下井对事件附近采掘区域进行查看,认真记录现场破坏情况,及时上报调度室、防冲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生产(掘进)矿长。 第七条防冲科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发生微震事件区域进行分析,结合钻屑法监测、应力监测等手段判断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934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详 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为做好本矿井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冲击地压预测预报由防冲办负责,防冲办负责微震、应力在线系统及钻屑法指标分析,采掘区队及防冲队按照分工要求及工作安排负责现场监测施工。检测有冲击地压危险时,预测结果和处理意见由矿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小组审核,监测数据要存档。 2.冲击地压危险采取区域预测、区域监测、局部检测的综合预测方法。 3.区域预测:防冲办根据矿井年度生产计划,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根据经验类比等方法预先划分出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并确定危险程度,进行冲击地压

的早期区域预测,分析采掘工作面是否具有冲击危险,并制定相关监测方案、措施,对于重点冲击隐患地点聘请科研院所防冲专家进行防冲专项评估,制定防治方案及措施。 4.区域监测:防冲办负责应用微震监测、应力实时在线监测等方法,对矿井监测地点的冲击危险性进行区域监测,提出冲击危险预警。区域监测对预测的冲击危险程度应进行日分析汇报与中等及严重冲击危险及时汇报,并按规定要求安排相关区队进行冲击危险局部检测确定危险程度。 5.局部检测:采掘区队及防冲队按照措施规定采用钻屑法检测冲击地压危险地点的危险程度。 6.综合分析:防冲办结合矿压显现等情况综合采用以上方法预测冲击地压危险。 7.钻屑法施工情况必须及时汇报防冲办或工

第四章--冲击地压预测方法

第四章冲击地压预测方法 第一节概述 冲击地压预测是防治工作的重要部分。准确的预测对及时采取区域性防范措施和局部性解危措施十分重要。冲击地压的预测包括时间、地点和规模。它包括在实验室对煤层的力学性质和冲击倾向鉴别及在采掘过程中对冲击危险程度的鉴别。所谓冲击危险是指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冲击危险程度是指发生冲击地压的规模。 预先查明矿区各矿井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就可以制定合理的矿区规划和矿井设计,采用正确的开拓开采方式,从根本上消除或减缓冲击地压危害。在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进行采掘过程中的预测,可以指导人们在危险区及时采取治理措施,避免冲击地压危害。因此,冲击地压预测工作可以分阶段进行,在煤田地质勘探阶段,利用钻孔岩芯进行力学试验,测定煤岩的冲击倾向性。利用详查和精查勘探中的资料评价影响冲击地压的主要地质因素,包括埋藏深度、地质构造、顶底板,尤其是老顶的岩性及厚度、煤岩强度及变形特性等;在矿井建设阶段,利用井巷揭露出的煤层和岩层进行进一步的力学试验,评价煤岩层的冲击倾向和分析新获得地质资料,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法和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生产矿井,开采到一定深度(始发深度)后,应按照《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进行管理。由于冲击地压一般发生在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地段,因此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经常性的冲击危险预测工作,以便及时地采取解危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冲击地压的预测是基于对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认识。目前冲击地压的预测都是围绕冲击地压发生的强度条件和能量条件进行的。通过对煤岩体的应力水平和分布状态以及能量积蓄和释放等变化进行监测,在时空上判断煤岩体破坏形式、规模和释放能量的大小,并以此来进行冲击地压的预测。一般情况下,冲击地压发生在采掘工作面的应力集中区。应力集中产生于开采深度大(自重应力),岩体中存在地质构造应力,采掘空间周围应力集中,残留煤柱边缘区,断层和相邻采掘空间的附加应力等。它的峰值越大,峰值位置距离煤壁越近,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性越大。支承压力使煤层受到压缩,顶底板发生闭合变形。冲击地压发生前煤岩变形停滞,顶底板移动速度变缓,煤由工作面压出(煤层侧向变形)也变缓。受到压缩的煤层和发生变形的顶底板以弹性变形的方式承受高压,并积存大量变形能。通过监测变形能变化引起的声发射和微震活动,就可推断冲击危险程度。积存能量多,冲击危险性就大。如果是经多次释放,则释放的规模小。如果是一次集中释放,则冲击强烈。这种煤层(矿层)及其围岩的应力、应变和变形能的变化与冲击地压的关系,就是预测冲击危险的基础。 煤岩力学性质的测定工作及冲击倾向性鉴别应遵照煤炭部颁发的《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和煤炭行业标准《煤层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及《岩石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进行。 如同冲击倾向鉴别一样,判别冲击危险程度也需一些具体的判别条件。各种预测方法的冲击危险判据的建立,必须针对具体、生产地质条件,采取理论联系实际,实验室试验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确定。 冲击地压的预测方法,除了以往的经验类比法外,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钻屑法为主的局部探测法,包括煤岩体变形观测法(顶板动态、围岩变形)、煤岩体应力测量法(相

煤矿冲击地压产生机理及防治研究

煤矿冲击地压产生机理及防治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03T10:41:30.04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1期作者:路皓然钟旭东[导读] 在煤矿开采作业实施过程中,冲击地压一直以来都是其中非常严重的灾害之一。 山东能源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公司郭屯煤矿山东菏泽 274700摘要:在煤矿开采作业实施过程中,冲击地压一直以来都是其中非常严重的灾害之一。由于现阶段我国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加大了对煤矿资源的需求量,所以煤矿井下的开采力度也有所增加。如果出现冲击地压的灾害问题,很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本文针对煤矿冲击地压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这样才可以提出有针对性地防治措施。 关键词: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煤矿资源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资源之一。在煤矿开采行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当前的竞争形势比较严峻,所以煤矿行业要想实现经济效益的有效增长,就必须要对当前存在于其中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冲击地压对于煤矿开采行业的发展而言,不仅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而且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冲击地压可以被看作是矿山的一种应变情况,一旦发生会直接导致煤矿巷道出现严重的变形,甚至还会导致矿井内部的支架被严重损坏。如果这种现象在发生之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和控制,那么很有可能会引起人员伤亡。由此可以看出,冲击地压对整个煤矿行业的发展和运作而言,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1煤矿冲击地压的形成机理 1.1强度理论煤矿冲击地压一旦出现,不仅会直接影响到煤矿开采作业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还会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为了从根本上保证煤矿冲击地压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防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特别是要对煤矿冲击地压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这样才可以保证防治措施在制定和落实过程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强度理论是煤矿冲击地压形成的机理之一。在分析过程中,如果是从强度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研究,那么与其相对应的就是矿山通常在还没有被经过开采之前,煤层一般都会处于相对比较坚硬的岩层状态下,同时还会受到岩层的夹影响。这种夹持力在煤层当中,会产生非常高的高压力和高弹性,这样就会导致很多能量大量集中在煤层壁的区域范围之内,同时在其中还会保持相对力的这种平衡状态[1]。但是在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之后,发现在实践中由于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的深度的增加,煤层在其中会受到的夹持力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与其相对应的应力也会有所增加,由于煤矿开采作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一直推进,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会直接导致其自身在承受力量时的这种平衡性被打破。这样不仅会直接导致煤岩逐渐朝着采空区域方向发展,而且在整个推进过程中还会出现严重的变形、挤压情况,最终导致冲击地压的形成。 1.2能量理论近年来,随着当代社会对煤矿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煤矿作业的开采量和开采力度也一直在不断增加。在与煤矿矿山的开采现状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在煤矿矿山的开采和作业实施过程中,由于会受到引力、重力等各种不同类型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自身在内部的差异性比较明显。一旦煤矿开采作业在实施过程中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煤矿当中的地质能量平衡被严重的破坏。在这种背景下,煤层自身就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同时这些能量将会集中爆发在矿井的采空区域范围之内,这样就会直接引发严重的冲击地压。由此可以看出,在针对冲击地压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时候,不难发现能量理论在其中的重要性[2]。通过能量理论在其中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对冲击地压与能量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而且还可以促使两者之间可以建立一种具有良好平衡特征的关系。 2针对煤矿冲击地压提出的防治措施 2.1开采解放层煤矿冲击地压一旦出现,将会直接对煤矿开采作业产生影响,同时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在煤矿开采作业实施过程中,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针对煤矿冲击地压提出有针对性地防治措施,为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与煤层的特点进行结合分析,煤群相互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相对联系性特征。所以通常情况下,在对一个煤层进行开采完成之后,可以促使相邻的煤层获取到相对应的时间实现卸载。在整个卸载过程中,可以被看作是煤层内部弹性能量的一种释放方式,这种现象也可以被看作是煤矿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开采解放层。在针对解放层进行开采和具体操作时,为了保证整个开采过程的效率和水平,通常会直接选择利用无冲击的倾向措施。与此同时,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冲击地压倾向相对比较弱的煤层进行操作。在整个开采过程中,为了保证开采的质量和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升,一般都会加强对开采时间或者开采空间的有效控制,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避免在整个开采过程中会留下安全隐患。在对解放层进行开采的时候,不仅可以利用上行开采措施,而且还可以利用下行开采方式,具体选择哪一种方式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这样才可以保证开采效果。通常情况下,在对解放层进行开采时,开采的时间一般都会控制在2年左右。另外,在针对解放层进行具体开采的时候,还需要在实践中对其进行大量有验证和操作。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三维模拟操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开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卸压爆破卸压爆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已经形成冲击危险的煤体进行有针对性地处理。通过这种防治措施在实践中有效落实,对应力的集中反应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对其造成的后果可以起到良好的缓解效果。在与一系列的实践研究结果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在针对煤矿冲击地压进行具体处理的时候,卸压爆破方法的应用比较广泛,同时应用效果普遍比较良好,其反应速度不仅非常快,而且还可以针对现有危机起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3结束语冲击地压可以被看作是当代煤矿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灾害之一。要想实现对该问题的妥善处理,同时提高防治力度,保证防治效果,就必须要对造成其出现的机理进行分析。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和利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冲击地压的有效控制,而且还可以提高煤矿开采效率。参考文献

多种人口预测方法汇总

人口预测方法 人口预测模型的适用性,是决定预测结果的科学性和是否符合人口发展的趋势的先决条件。人口预测作为人口研究中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其预测方法的发展很快,主要的预测方法分为用微分方程方法预测的Logistic 模型,用数理统计方法预测的线性回归模型,用矩阵方法预测的Leslie 模型,具体又包括了人口增长率法、Logistic 模型、Leslie 模型、一元线性回归预测、多元回归预测、自回归法、指数函数法、幂函数法、系统动力学以及适用更为广泛的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等主要方法。 (1) 人口增长率法 人口增长率法是利用所选定的人口增长数学公式,根据基数人口总数,按照一定的人口增长速度推算未来时期人口总数的方法。该法要求人口增长符合算数增长规律,还要求未来人口净增长量或增长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至少相对稳定),其常用的推算公式为:00(1)n p p r n =+或0n p p mn =+。 (2) Logistic 模型 Logistic 模型增长公式为:(1)a bt t m p p e +=+,其中t p 为时刻的人口总数,m p 为人口极限规模,e 为自然对数的底,t 为时刻长度,a 、b 为待定参数。Logistic 模型考虑到人口总数增长的有限性,提出了人口总数增长的规律即随着人口总数的增长,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但对于在短期内如30-50年内人口增长可能呈上升趋势如人口生育率上升、死亡率下降等原因而导致人口呈上升趋势。Logistic 模型在应用中对时间长,人口数据变化大,因此误差较大且不稳定。而小城镇人口的变化就存在人口数据变化较大的特点,所以Logistic 模型对小城镇人口的预测并不适合。 (3) Leslie 模型 Leslie 模型不受短期外界因素的影响,对于中长期预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尤其对人口转折时期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其模型为:()(1)k k P LP -=。 (4) 一元线性回归法 人口发展过程中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基本保持不变,即各时期人口发展速度较一致,这里将时间作为控制变量,人口数量作为状态变量,确定它们之间的数学模型y a bx =+,其中a y b x =-,22[()()(/) ()/]i i i i i i b x y x y n x x n =--∑∑∑∑∑,一元线性回归法所预测的结果往往与实际结果相 比较低。 (6) (5) 幂函数法 幂函数法主要是适用于人口发展前期较快,后期逐渐减少的情况。其预测方程为:b y ax =。 (6) 指数函数法 有些地区的人口发展前一段时期较慢,越往后发展速度越快,如城市人口的发展,这种情况下一般选用指数函数模型:0()rt p t p e = ,其中()p t 为时刻的人口总数,0p 为起始时刻的人口总数,r 为人口增长率,t 为时间长度。 (7) 灰色系统GM (1,1)模型 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称为“灰色系统”。灰色系统GM (1,1)模型预测的特点是单数列预测,它把受众多因素影响,而又无法确定那些复杂关系的量,称为灰色量,其预测模型为:()(1)[(1)/]/ak x k x u a e u a -+=-+ 。 各种人口预测的方法都具有自身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对于不同变化规律的人口发展预测都可以准确的预测出结果,但是每一种方法都有自身的适用范围,在具体方法的选择上必须结合所预测地区的特点,占有数据量的多少,预测时段的长短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以求预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