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题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题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题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题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_______。A. 信息

B. 数据

C. 记录

D. 记录集合

2._____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A. 数据库管理系统

B. 数据库系统

C. 数据库

D. 文件组织

3._____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A. 数据库管理系统

B. 数据库系统

C. 数据库

D. 数据库应用系统

4.数据库系统不仅包括数据库本身,还要包括相应的硬件,软件和_____.

A. 数据库管理系统

B. 数据库应用系统

C. 相关的计算机系统

D. 各类相关人员

5.在人工管理阶段,数据是_____。A. 有结构的

B. 无结构的

C. 整体无结构,记录有结构

D. 整体结构化的

6.在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是_____。

A. 有结构的

B. 无结构的

C. 整体无结构,记录内有结构

D. 整体结构化的

7.在文件系统阶段,数据_____。A. 无独立性

B. 独立性差

C. 具有物理独立性

D. 具有逻辑独立性

8.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_____。A. 具有物理独立性,没有逻辑独立性

B. 具有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C. 独立性差

D. 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9.非关系模型中数据结构的基本单位是_____。A. 两个记录型间的联系

C. 基本层次联系

D. 实体间多对多的联系

10.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称之为数据的_____。

A. 安全性

B. 一致性

C. 独立性

D. 完整性

11.在数据模型的三要素中,数据的约束条件规定数据及其联系的_____。

A. 制约和存储规则

B. 动态特性

C. 静态特性

D. 数据结构

12._____属于信息世界的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A. 数据模型

B. 概念模型

C. E-R图

D. 关系模型

13.在对层次数据库进行操作时,如果删除双亲结点,则相应的子女结点值也被同时删除。这是由层次模型的_____决定的。

A. 数据结构

B. 数据操作

C. 完整性约束

D. 缺陷

14.客户/服务器结构与其它数据库体系结构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

A. 数据共享

B. 数据分布

C. 网络开销小

D. DBMS和应用分开

15.由于进程数目少,内存开销和进程通讯开销小,因此_____是较优的一种。

A. N方案

B. 2N方案

C. M+N方案

D. N+1方案

16. 数据库系统软件包括_____和_____。

(1)数据库 (2)DBMS (3) OS,DBMS和高级语言 (4)DBMS和OS (5)数据库应用系统和开发工具

A. (1)和(2)

B. (2)和(5)

C. (3)

D. (4)

17. 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_____和_____。

(1)DBMS (2)文件系统 (3)网状系统 (4)数据库系统 (5)关系系统

A. (3)和(5)

C. (1)和(4)

C. (2)和(4)

18. 数据库系统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1)数据库 (2)DBMS (3)硬件,软件 (4)数据库,相应的硬件,软件 (5)各类相关人员

A. (1),(2)和(5)

B. (1),(2)和(3)

C. (2),(3)和(4)

D. (2),(3)和(5)

19. 在数据库系统中,我们把满足以下两个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称为层次

型:[1]_____,[2]_____。

(1)有一个结点无双亲 (2)其它结点无双亲(3)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双亲(4)其它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5)允许其它结点有多个双亲A. (1)和(2)

B. (3)和(4)

C. (3)和(5)

D. (2)和(5)

20. 在数据库系统中, 将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集合称为网状模型:[1]_____,[2]_____。

(1)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2)仅有一个结点无双亲 (3)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双亲

(4)每个结点仅有一个双亲 (5)每个结点的双亲是唯一的

A. (3)和(4)

B. (2)和(3)

C. (3)和(4)

D. (1)和(3)

21.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_____和_____。

(1)正确性(2)合法性(3)不被非法存取(4)相容性(5)不被恶意破坏

A. (1)和(3)

B. (2)和(5)

C. (1)和(4)

D. (2)和(4)

22. 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硬件故障使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部分损失或全部损失,称为_____,这类故障比其它故障的可能性_____。

(1)事务故障(2)系统故障(3)介质故障(4)大,但破坏性小(5)小,破坏性也小(6)大,破坏性也大(7)小,但破坏性大A. (3),(7)

B. (1),(4)

C. (3),(5)

D. (2),(6)

23. 当数据库的_____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_____映象作相应改变,可以使_____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1)模式(2) 存储结构(3)外模式/模式(4)用户模式(5)模式/内模式A. (3),(1),(4)

B. (1),(5),(3)

C. (2),(5),(1)

D. (1),(2),(4)

24.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________。

A. 主码

B. 候选码

C. 主属性

D. 外码

25.________由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A. 关系模型

B. 关系

C. 关系模式

D. 关系数据库

26. SQL语言属于________。A. 关系代数语言

B. 元组关系演算语言

C. 域关系演算语言库

D. 具有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双重特点的语言

27.关系演算是用________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式。

A. 谓词

B. 关系的运算

C. 元组

D. 域

28.实体完整性要求主属性不能取空值,这一点可以通过________来保证。

A. 定义外码的

B. 定义主码

C.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D. 由关系系统自动

29.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称为________。

A. 关系

B. 属性

C. 分量

D. 域

30.在一个关系中,不能有相同的________。

A. 记录

B. 属性

C. 分量

D. 域

31.关系是________。

A. 型

B. 静态的

C. 稳定的

D. 关系模型的一个实例

32.所谓空值就是________的值。A. 数值0

B. 空的字符串

C. 未知的值

D. 任何值

33.集合R与S的差表示为________。A. {t|t∈R∨t∈S}

B. {t|t∈R∧フt∈S}

C. {t|t∈R∧t∈S}

D. {trts|tr∈R ∧ts∈S}

34.集合R与S的交可以用关系代数的5种基本运算表示为________。

A. R-(R-S)

B. σF(R×S)

C. 空

D. 空

35 集合R与S的连接可以用关系代数的5种基本运算表示为________。

A. R-(R-S)

B. σF(R×S)

C. 空

D. 空

36. 1986年,________被定为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

A. 关系代数

B. 关系演算

C. SQL语言

D. QBE

37. SQL语言最主要功能是________。A. 数据定义功能

B. 数据操纵功能

C. 数据查询

D. 数据控制

38. 在SQL语言中授权的操作是通过________语句实现的。

A. CREATE

B. REVOKE

C. GRANT

D. INSERT

39. 建立数据库三级模式的功能由SQL语言的________完成.

A. 数据定义功能

B. 数据操纵功能

C. 数据查询

D. 数据控制

40. SQL语言的一体化特点是主要是与________相比较而言的。

A. 操作系统命令

B. 非关系模型的数据语言

C. 高级语言

D. 自然语言

41. 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________。A. 操作

B. 对应的数据

C. 定义

D. 限制

42. 视图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_。A. 提高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B. 提高查询效率

C. 操作灵活

D. 节省存储空间

43. 当修改基本表数据时,视图______。

A. 需要重建

B. 可以看到修改结果

C. 无法看到修改结果

D. 不许修改带视图的基表

. 在嵌入式SQL语言中使用游标的目的在于________。

A. 区分SQL与宿主语言

B. 与数据库通信

C. 处理错误信息

D. 处理多行记录

45. 支持关系数据结构、选择、投影和(自然)连接运算,且对这些运算不必要求定义任何物理存取路径的关系系统称为________。

A. 表达式系统

B. 最小关系系统

C. 关系完备的系统

D. 全关系系统

46.FoxBASE、FoxPro属于________。

A. 表式系统

B. 最小关系系统

C. 关系完备的系统

D. 全关系系统

47.DB2,ORACLE,PBASE属于________。

A. 表式系统

B. 最小关系系统

C. 关系完备的系统

D. 全关系系统

48. 数据库系统不仅包括数据库本身,还要包括相应的硬件,软件和_____.

A. 表式系统

B. 最小关系系统

C. 关系完备的系统

D. 全关系系统

49. 在人工管理阶段,数据是_____。A. 速度快

B. 可以做到最优化

C. 可以从数据字典中获取许多统计信息

D. 可以考虑不同的执行计划

50.对学生-课程数据库查询信息系学生选修的课程名称:

SELECT Cname

FROM STUDENT,SC,Course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https://www.doczj.com/doc/b95683012.html,o=https://www.doczj.com/doc/b95683012.html,o AND Student.Sdept='IS';

试画出用关系代数表示的语法树,并用关系代数表达式优化算法对原始的语法树进行优化处理,画出优化后的标淮语法树。

A. 无

B. 无

C. 无

D. 无

51.属于BCNF的关系模式________。

A. 已消除了插入、删除异常

B. 已消除了插入、删除异常、数据冗余

C. 仍然存在插入、删除异常

D. 在函数依赖范畴内,已消除了插入和删除的异常

52.设R(U)是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Y是U的子集。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则称________。

A. Y函数依赖于X

B. Y对X完全函数依赖

C. X为U的候选码

D. R属于2NF

53.在R(U)中,如果X→Y,并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X',都有X ' Y,则________。

A. Y函数依赖于X

B. Y对X完全函数依赖

C. X为U的候选码

D. R属于2NF

54.包含在任何一个_______中的属性,叫做主属性。

A. 主码

B. 候选码

C. 外码

D. 全码

55.多值依赖的毛病在于________。A. 插入异常

B. 删除异常

C. 数据冗余太大

D. 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数据冗余大

56.1NF________规范为2NF。A.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B.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

C. 消除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赖

D. 消除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

57.2NF________规范为3NF。A.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B.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

C. 消除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赖

D. 消除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

58.3NF________规范为BCNF。A.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B.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

C. 消除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赖

D. 消除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

59.3NF________规范为4NF。A.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B.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

C. 消除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赖

D. 消除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

60.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结果是________ A. 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

B. E-R图表示的概念模型

C. 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D. 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的物理结构

61.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得到的结果是________。

A. 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

B. E-R图表示的概念模型

C. 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D. 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的物理结构

62. 逻辑结构设计阶段得到的结果是________。

A. 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

B. E-R图表示的概念模型

C. 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D. 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的物理结构

63. 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得到的结果是________。

A. 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

B. E-R图表示的概念模型

C. 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D. 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的物理结构

64. 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码为________。

A. 实体的码

B. 二个实体码的组合

C. n端实体的码

D. 每个实体的码

65. 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码为________。

A. 实体的码

B. 各实体码的组合

C. n端实体的码

D. 每个实体的码

66. 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关系的码为________。

A. 实体的码

B. 各实体码的组合

C. n端实体的码

D. 每个实体的码

67. 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________。

A. 只允许T修改A,其它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

B. 只允许T读取A,其它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

C.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它任何事务

D. 只允许T修改A,其它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X锁。

68. 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________。

A. 事务T可以读A和修改A,其它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 锁。

B. 事务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其它事务能对A加S锁和X锁。

C. 事务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其它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 锁。

D. 事务T可以读A和修改A,其它事务能对A加S锁和X锁。

69. 以下______封锁违反两段锁协议。A. Slock A … Slock B … Xlock C …………… Unlock A … Unlock B … Unlock C

B. Slock A … Slock B … Xlock C …………… Unlock C … Unlock B … Unlock A

C. Slock A … Slock B … Xlock C …………… Unlock B … Unlock C … Unlock A

D. Slock A …Unlock A ……Slock B … Xlock C ……… Unlock B … Unlock C

70. ________可以防止丢失修改和读“脏”数据。

A. 1级封锁协议

B. 2级封锁协议

C. 3级封锁协议

D. 两段锁协议

71. 按TCSEC(TDI)系统安全标准,系统可信程度逐渐增高的次序是________。

A. D、C、B、A

B. A、B、C、D

C. D、B2、B1、C

D. C、B1、B2、D

72.________是最低级别,在安全性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专门的机制来保障。

A. D级

B. C2级

C. B1级

D. A级

73.________是安全产品的最低档次,提供受控的存取保护(DAC)。很多商业产品已得到该级别的认证。

A. D级

B. C2级

C. B1级

D. A级

74.________对系统的数据加以标记,并对标记的主体和客体实施强制存取控制(MAC)以及审计等安全机制,能够较好地满足大型企业或一般政府部门对于数据的安全需求,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产品。

A. D级

B. C2级

C. B1级

D. A级

75.________提供验证设计,即提供B3级保护的同时给出系统的形式化设计说明和验证以确信各安全保护真正实现。

A. D级

B. C2级

C. B1级

D. A级

76. 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属于________。

A. 静态列级约束

B. 静态元组约束

C. 静态关系约束

D. 动态约束

77. 数据类型、取值范围、空值约束属于________。

A. 静态列级约束

B. 静态元组约束

C. 静态关系约束

D. 动态约束

78.________是安全产品的最低档次,提供受控的存取保护(DAC)。很多商业产品已得到该级别的认证。

A. 静态列级约束

B. 静态元组约束

C. 静态关系约束

D. 动态约束

79.________对系统的数据加以标记,并对标记的主体和客体实施强制存取控制(MAC)以及审计等安全机制,能够较好地满足大型企业或一般政府部门对于数据的安全需求,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产品。

A. 静态列级约束

B. 静态元组约束

C. 静态关系约束

D. 动态约束

80.对SQL语言的语法分析、查询优化、权限检查等任务是由DBMS的______完成的。

A. 应用层

B. 语言翻译处理层

C. 数据存取层

D. 数据存储层

81.并发控制、事务管理等工作是由DBMS的______完成的。

A. 应用层

B. 语言翻译处理层

C. 数据存取层

D. 数据存储层

82.文件读页、写页、缓冲区管理等任务是由DBMS的______完成的。

A. 应用层

B. 语言翻译处理层

C. 数据存取层

D. 数据存储层

83.当存取层写回一元组到数据库中时,存储子系统________。

A. 把它立即写回外存

B. 把它先写回缓冲区

C. 替换该元组所在的缓冲区页面

D. 把该元组所在的缓冲区页面作一标志

84. 数据库类型是按照( )来划分的。

A.文件形式

B.数据模型

C.记录形式

D.数据存取方法

85. 关系演算的基础是( )

A.形式逻辑中的逻辑演算

B.形式逻辑中的关系演算

C.数理逻辑中的谓词演算

D.数理逻辑中的形式演算

86. 若要求分解保持函数依赖,那么模式分解一定能够达到( )

B. 3NF

C. BCNF

D. 1NF

87.1级封锁协议加上T要读取的数据R加S锁,这是( )

A. 3级封锁协议

B. 4级封锁协议

C. 2级封锁协议

D. 1级封锁协议

88. 建立数据字典的时机是( )

A.需求分析阶段

B.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C.数据库实施

D.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89. 和POST方法比较起来,GET方法具有的特点是( )

A. GET方式比POST方式安全

B. GET方式不如POST方式快

C. GET方式不如POST方式安全

D. 以上都不对

90. 鉴于Java的特点,它最适合的计算环境是( )

A.并行计算环境

B.分布式计算环境

C.高强度计算环境

D.开放式计算环境

91. 用基于Windows9X的PWS添加多个Web站点的方法是( )

A. Windows9X的PWS根本就不支持多个Web站点

B. 使用Microsoft MultiThread扩展件

C. 使用Microsoft MultiHost扩展件

D. 使用Microsoft MultiTCP/IP扩展件

92. 支持从远程服务器上添加虚拟目录的Web服务器有( )

A. Windows9X的PWS

B. WindowsNT Server的IIS

C.WindowsNT Server的Transaction Server

D. Windows9X的IIS

93. Replication Server属于哪个数据库产品?( )

A. DB2

B. Oracle

C. Informix

D. Sybase

1.实体之间的联系按照联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2.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____。

3.在关系模型中,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______来表示的。

4.在关系代数中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______、投影、______、除等运算。

5.1975年由IBM公司的M.Zloof提出的QBE语言是一个很有特色的______语言。

6.SQL语言集数据查询、______、______和______功能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和优点。

7.数据库管理系统保证数据安全的主要措施是进行______。

8.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种类型的数据依赖,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和______。

9.关系模式由3NF转化为BCNF是消除了主属性对码的______和______。

10.数据库设计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______设计和______设计。

11.CGI规范允许Web服务器执行______,并将它们的输出发送给浏览器。

12.数据库技术与______技术相结合,形成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13.目前,数据库领域中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种。

14.常见的具有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双重特点的语言是___________。

15.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使用方式,即SQL既是____________语言,又是___________语言。

16.SQL语言用________语句向用户授予操作权限。

17.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核心是__________。

18.在函数依赖范围内,规范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在多值依赖范围内,规范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

19.在数据库设计的步骤中,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最重要的两个环节。

20.事务具有四个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四个特性也简称为ACID特性。

21.数据库恢复的基本原理比较简单,可以用_________一词来概括。

22.在数据库并发控制技术中,基本的封锁类型有两种: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

1.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2.简述SQL语言的特点。

3.简述脚本语言JavaScript的特点。

4.简述CGI的特点和局限性。

5.简述ASP的特点。

6.试述数据的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7.试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及其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8.试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二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四.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设有一个学生课程数据库,包括学生关系Student、课程关系Course、选修关系SC,图1所示:

Student

Course

图1 学生-课程数据库

写出完成下列要求的SQL语句:

1)查询所有年龄在20岁以下的学生姓名与年龄。

2)查询年龄不在20~23(包括20岁和23岁)之间的学生的姓名、系别和年龄。

3)查询每个学生及其选修课程的情况。

2.把下面用关系表示的实体、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用E-R图表示出来,要求在图中表示联系的类型(1∶1、1∶n、m∶n)。

实体1: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

关键字为:学号

实体2: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数)

关键字为:课程号

实体1与实体2的联系:

学习(学号,课程号,成绩)

关键字为:学号+课程号

注:一个学生可以选多门课程,一门课程也可以被多个学生选,学生选课后有成绩。

3.

R

系的学生住在不同地方。

请完成如下解答:

1.R最高为第几范式?何以见得?

2.R中是否存在冗余和删除异常?若存在,则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从函数依赖的概念来看,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

3.将R分解为两个范式,分解后是如何解决上述存在问题的?

4

请完成如下问题:

1.R最高为第几范式?为什么?

2.R中是否存在删除操作异常?若存在,具体举例说明,怎样发生?用什么方法去掉这种见删除操作异常?给出处理结果。

3.针对上述处理的结果关系,用SQL语句写出查询“找出出版了DB这本书且职员人数大于460的出版社的名称、地址”。

5.设某学校教学所需管理的信息有:课程号,课程名,学号,学生姓名,教师号,教师名,选用教材,成绩。一个教师可以讲授多门课程,特定的一门课程规定只能由一位教师讲授;一名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

(1)请给出教学信息的E-R模型;

(2)将E-R模型转换成等效的关系模式。

广东工业大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卷答案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 页,第 页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页,第页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页,第页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2、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 3、原子性,持续性 4、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 5、闭包 6、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 1、解释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三个概念。 数据库是指长期存储于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1分) DBMS是指位于用户与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位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1分) DBS是实现有组织的、动态的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2分) 2、试述视图和基本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视图和基本表在概念上等同,他们都是关系。(1分) (2)基本表是本身独立存在的表。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视图)中导出的表,它与基本表不同,是一个 虚表。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然放在原来的基本表中。(3分) 3、数据库的完整性概念与数据库的安全性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一定的联系。 前者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防止错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即所谓垃圾进垃圾出所造成的无效操作和错误结果。(2分) 后者是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也就是说,安全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完整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不合语义的数据。(2分) 4、什么是封锁?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几种,简要说明它们的含义。 封锁就是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加锁后事务T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务T释放它的锁之前,其它的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2分)基本封锁类型:排它锁和共享锁。 排它锁又称为写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则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它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1分) 共享锁又称为读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则其它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直到T 释放A 上的S锁。(1分) 四、计算(4分) 1、(R÷S)×S={(2,3,4,5),(2,7,2,3)} 2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页,第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D 4. C 5. D 6. A 7. A 8. B 9. D、 10. B 11. C 12. D 13. A 14. D 15. B 二、填空题 1. 数据库系统 2. 关系 3. 物理独立性 4. 操作系统 5.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6. 多对多 7. 独立性8. 完整性控制 9. 逻辑独立性10. 关系模型 11. 概念结构(逻辑)12. 树有向图二维表嵌套和递归 13. 宿主语言(或主语言)14. 数据字典 15. 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C 3. C 4. B 5. B 6. C 7. B 8. D 9. C 10. A 11. B 12. A 13. A 14. D 15. D 二、填空题 1. 选择(选取) 2. 交 3. 相容(或是同类 关系) 4. 并差笛卡尔积选择投影 5. 并差交笛卡尔积 6. 选择投影连接 7. σ f (R) 8. 关系代数 关系演算 9. 属性10. 同质11. 参照完整 性 12. 系编号系名称,电话,办公地点13. 元组关系域关系 14. 主键外部关系键15. R和S没有公共的属性 三简答题 (1)查询T1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Π CNO,CN (σ TNO=’T1’ (TC)*Π CNO,CN (C)) (2)查询年龄大于18岁男同学的学号、姓名、系别。 Π SNO, SN, Dept (σ Age>18Sex=’男’ (S)) (3)查询“李力”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和课时。 Π CNO (Π TNO (σ TN=’李力’ (T))*TC))* C (4)查询学号为S1的同学所选修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和成绩。 Π CNO,CN,Score (σ SNO=’S1’ (SC)*Π CNO,CN (C)) (5)查询“钱尔”同学所选修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和成绩。 Π CNO,CN,Score (Π SNO (σ SN=’钱尔’ (S))*Π CNO,CN (C)*SC) (6)查询至少选修“刘伟”老师所授全部课程的学生姓名。 Π SN ((Π SNO, SN (S)*(Π SNO, CNO (SC)Π CNO (σ TN=’刘伟’ (T*TC)))) (7)查询“李思”同学未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Π CNO, CN ((Π CNO (C)-Π CNO (σ SN=’李思’ (S)*SC))*C) (8)查询全部学生都选修了的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Π CNO, CN (C*(Π SNO, CNO (SC)Π SNO (S))) (9)查询选修了课程号为C1和C2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Π SNo,CNo (SC)Π CNo (σ CNo =’C1’CNo =’C2’ (C))*Π SNo,SN (S) (10)查询选修全部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Π SNO, SN (S*(Π SNO, CNO (SC)Π CNO (C))) (11)查询选修课程包含“程军”老师所授课程之一的学生学号。

2019年大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叙述正确的是(C) A. 算法的执行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 B.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程序中指令(或语句)的条数 C. 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D. 以上三种描述都不对 (2) 以下数据结构中不属于线性数据结构的是(C) A. 队列 B. 线性表 C. 二叉树 D. 栈 (3) 在一棵二叉树上第5层的结点数最多是(B) 注:由公式2k-1得 A. 8 B. 16 C. 32 D. 15 (4) 下面描述中,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的是(A) A. 使用顺序、选择和重复(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表示程序的控制逻辑 B. 模块只有一个入口,可以有多个出口 C. 注重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D. 不使用goto语句 (5) 下面概念中,不属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是(D) 注:P55-58 A. 对象 B. 继承 C. 类 D. 过程调用 (6) 在结构化方法中,用数据流程图(DFD)作为描述工具的软件开发阶段是(B)

A. 可行性分析 B. 需求分析 C. 详细设计 D. 程序编码 (7) 在软件开发中,下面任务不属于设计阶段的是(D) A. 数据结构设计 B. 给出系统模块结构 C. 定义模块算法 D. 定义需求并建立系统模型 (8)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B) A. 数据模型 B. 数据库管理系统 C. 软件工具 D. 数据库 (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 A.数据库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不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 B.数据库设计是指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共享的问题 D.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物理结构必须与逻辑结构一致 (10) 下列模式中,能够给出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的是(A) 注:P108 A. 内模式 B. 外模式 C. 概念模式 D. 逻辑模式 (11)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C) A. 执行算法程序所需要的时间 B. 算法程序的长度 C. 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 D. 算法程序中的指令条数 (12)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D)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一下关于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 B. 在关系所对应的二维表中,行对应属性,列对应元组。 C. 关系中各属性不允许有相同的域。 D. 关系的各属性名必须与对应的域同名。 3. 进行自然连接运算的两个关系( A. 至少存在一个相同的属性名 C 不可存在个相同的属性名 A ) B. 可不存在任何相同的属性名 D 所有属性名必须完全相同 4. 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它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 一个独立于具体 DBMS 的(B )。 A. 数据模型 B.概念模型 C 层次模型 D.关系模型 5. Access 2010数据库具有很多特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 Access 2010数据表可以保存多种数据类型,但是不包括多媒体数 B. Access 2010可以通过编写应用程序来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 C. Access 不能支持 Internet/Intranet 应用 D. Access 2010 使用切换面板窗体管理数据库对象 6. 数据表的基本对象是( A ) 7.利用 Access 2010 创建数据库文件, 其扩展名是( B ) A.mdb B.accdb C.xlsx D. acc 8. 启动 Access 2010 后,最先显示的是什么界面( C ) A.数据库工作界面 B. “打开”窗口 C. Backstage D 导航窗格 9. 在 Access 数据库对象中,不包括的是( B ) A.表 B.向导 C 窗体 D.模块 10. 表的组成内容包括( C ) A.查询和字段 B.报表和字段 C.字段和记录 D.记录和窗体 2.关系数据表的关键字可由( A.一个 B.两个 D )属性组成。 C 多个 D.—个或多个 A. 表 B.查询 C 报表 D.窗体

沈阳工业大学849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题签 (请考生将题答在答题册上,答在题签上无效) 科目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1页共4页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一、单项选择题(40分,每题2分) 1、数据库中存储的是0A.数据B,信息C,数据之间的联系D,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2、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独立于。A.外模式B,模式 C.内模式D.子模式 3、关系数据库的查询操作由三种基本运算组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运算不但葬A.投影 B.除法 C.连接 D.选择 4、不允许在关系中出现重复记录的约束是通过实现的。 A.主码 B.外码 C.索引 D.惟一索引58、部分匹配查询中有关通配符的正确的叙述是。A.代表多个字符 B.可以代表零个或多个字符C.不能与“%”一同使用 D.代表一个字符9、在关系双据库系统中,为了简化用户的查询操作,后又不增加数据的存储空间,常用的方法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程度越高越好 B,若关系模式R 中只有两个属性,则R 至少属于3NF C,属于3NF 的关系模式中己完全消除了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 D,具有无损链接性的模式分解能保证不丢失原模式中的信息 13、数据库设计中,建立数据字典的时机是阶段。A,需求分析B,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D.物理设计14、数据库物理设计不但聲 A.存储记录结构设计C.确定数据存放位置 B.存取方法设计D.关系规范化 是创建 A.索引 B.游标 C.视图10、数据库的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A 一荷枇R 安仝桦C 穽整桂D 并舄桂 11、 将数据库对象的操作权限授予用户,属于安全控制机制中的 D.另一个表D,审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综合题

1、现有如下关系模式:R(A,B,C,D,E) ,R上的函数依赖集F={AB→E,B→C,C→D }。 1.该关系模式最高满足第几范式并说明原因。 2.如果将关系模式R分解为R1(A,B,E)和R2(B,C,D),指 出关系模式R2的码,并说明该关系模式最高满足第几范式?。 3.判断2中的分解是否具有无损连接性。 4.将关系模式R分解成具有无损连接性的BCNF。 答:1. 该关系模式的候选键为AB。因为B→C,所以非键属性C部分依赖于候选键AB,所以该关系模式不是2NF,最高是1NF。(3分) 2. F在R2上的投影为{B→C,C→D},候选键是B。不存在非键属性对候选键的部分依赖,但是有B→C,C→D,且C B,因此非键属性D传递依赖于键B,因此R2不是3NF,最高满足2NF。(3分) 3. 设U1和U2分别是R1和R2的属性集合。U1?U2=B,U1-U2=AE,B→AE 不属于F+,U2-U1=CD,B→CD属于F+,所以有U1?U2→U2-U1,所以分解具有无损连接性。(3分) 4. 因为B→C,决定因素B不是键,因此把R分解成R1(BC)和R2(ABDE)。其中R1上的函数依赖集合F1={B→C},候选键是B,因此是BCNF。R2上的函数依赖集合F2={AB→E},候选键为ABD,非BCNF,进一步分解为R21(ABE)和R22(ABD)。R21上的函数依赖集合F21={ AB→E },候选键是AB,是BCNF。R22的候选键是全键,函数依赖依赖集合为空集,也是BCNF。因此原关系模式R分解成R1、R21、R22。(3分,此题的分解方法不唯一) 2、一个图书借阅数据库系统要求提供下述服务:可随时查询书库中现有书籍的名称、品种、数量与存放位置,所有各类书籍均可由书号唯一标识;可随时查询书籍借还情况。包括借书人单位、姓名、借书证号、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约定:任何人可借多种书,任何一种书可为多个人所借,借书证号具有唯一性;当需要时,可通过数据库中保存的出版社电报编号、电话、邮编及地址等信息向有关书籍的出版社增购有关书籍。约定:一个出版社可出版多种书籍,同一本书仅为一个出版社出版,出版社名具有唯一性。 1.根据上述语义画出ER图,要求在图中画出属性并注明联系的类型。(6分,其中实体2分、联系2分、属性2分) 2.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并指出每个关系模式的主键和外键。(共4分,每个完整的关系模式1分,若关系模式的属性描述正确但主键或外键有错误时适当给分)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20分,每题1分) 1.DB、DBMS和DB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DB包括DBMS和DBS B. DBS包括DB和DBMS C. DBMS包括DB和DBS C. DBS与DB和DBMS无关 2.在数据库系统中,读脏数据是指一个事务读了另一个事务() A. 未更新的数据 B. 未撤销的数据 C. 未提交的数据 D. 未刷新的数据 3.加锁协议中规定“先申请先服务”的原则,可以避免数据库系统出现() A. 活锁 B. 死锁 C. 读-写冲突 D. 写-写冲突 4.语句DELETE FROM SC表明() A. 删除SC中的全部记录 B. 删除基本表SC C. 删除基本表SC中的列数据 D. 删除基本表SC中的部分行 5.数据库设计阶段分为() A. 物理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编程和调试阶段 B. 模型设计阶段、程序设计阶段和运行阶段 C. 方案设计阶段、总体设计阶段、个别设计阶段和编程阶段 D. 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实施和调试阶段 6.关系笛卡尔积运算记号R×S表示() A. R为关系名,S为属性名 B. R和S均为属性名 C. R为属性名,S为关系名 D. R和S均为关系名 7.在DB应用中,一般一条SQL语句可产生或处理一组记录,而DB主语言语句 一般一次只能处理一条记录,其协调可通过哪种技术实现() A. 指针 B. 游标 C. 数组 D. 栈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B.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BCNF C. 任何一个包含三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D. 任何一个关系模式都一定有码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参考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1. 单选题 C C D B C 2. 判断题对错错错对 3填空题网状模型用户商业智能数据挖掘系统设计 4简答题 1)数据模型是指描述事物对象的数据组成、数据关系、数据约束的抽象结构及其说明。数据模型是指描述事物对象的数据组成、数据关系、数据约束的抽象结 构及其说明。数据模型是指描述事物对象的数据组成、数据关系、数据约束的抽象 结构及其说明。3)数据约束:用于描述数据结构中数据之间的语义联系、数据之间 的制约和依存关系,以及数据动态变化的规则。主流数据库采用关系图模型。数据 库典型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其它数据模型(如对 象数据模型、键值对数据模型、列式数据模型。。。) 2)数据库——是一种依照特定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文件,数据库文件一般存放在辅助存储器以便长久保存。数据库具有如下特点:数据不重复存 放;提供给多种应用程序访问;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对数据增、 删、改、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 3)数据库(Database)是一种依照特定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数据结构。 在数据库中,不仅存放了数据,而且还存放了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库内部 元素:用户表:用户在数据库中创建的数据库表;系统表:数据库中系统自带的数 据库表;视图:数据库中用于对数据进行查询的虚拟表;索引:数据库中用于加快 数据查询的索引项;约束:数据库中对数据、数据关系施加的规则;存储过程:数 据库内部完成特定功能处理的程序;触发器:数据库内部因数据变化自动执行的一 类存储过程等等 4)数据库系统包括:用户、数据库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四个组成要素。 5)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 System,DBMS )——是一种专门用来创建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维护数据库,并提供对数据库访问的系统软件。数 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要功能:创建数据库和表; 创建支持结构,如索引等; 读取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库 (附答案)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 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答案:A 2 。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C.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D.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答案:B 3 。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答案:A .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 4 组织、存储和应用的 ① 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 , 的软件系统叫 ② DBMS ,由计算机、操作系统、 、数据库、应用程序及用户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叫做 ③ 。 ① A.文件的集合 B.数据的集合 C.命令的集合 D.程序的集合 ② A.命令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系统 D.操作系统 ③ A.文件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软件系统 D.数据库管理系统 答案:①B ②B ③B 5.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答案:B 6.数据库具有①、最小的②和较高的③。 ① A.程序结构化 B.数据结构化 C.程序标准化 D.数据模块化 ② A.冗余度 B.存储量 C.完整性 D.有效性 ③ A.程序与数据可靠性 B.程序与数据完整性 C.程序与数据独立性 D.程序与数据一致性 答案:①B ②A ③C 7.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B.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时的一致性 C.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D.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答案:A 8.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北京联合大学优秀教案)

北京联合大学优秀教案评选 参赛教案 申报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参赛教师XXX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授课章节第3讲第3节 参赛类别理工类 授课对象本科生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授课时间2学时 北京联合大学教务处

、课程简介 在先修课“离散数学”、“数据结构”、“VB程序设计”,为本课程提供数学、算法、程序设计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和 Windows 应用程序开发工具的基础上,本课程主要讲授两大部分内容:一为“数据库系统概论” ,二为“ 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本课程为后续课程“网络编程课程设计”、“软件系统基础”、“信息系统开发实习”提供数据库的概念、方法和技术基础。 本课程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业基础必修课。要求学生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和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查询和操作方法;掌握数据库保护的基本技术;掌握关系数据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掌握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数据的方法,并结合Visual Basic设计开发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二、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标准SQL的查询语句结构,掌握简单查询、连表查询和嵌套查询的方法,并在 SQL Server 环境下应用各类查询语句,完成实际查询任务。 1、知识层面 (1)掌握标准 SQL 的查询语句结构; (2)掌握简单查询,连表查询,嵌套查询的方法。 2、能力层面 (1)分析查询需求,选择应用合适的查询语句,解决实际查询问题; (2)在 SQL Server 环境下,实现各类查询,分析查询结果,分析查询执行错误的原因并找出和实践解决办法。 3、思维层面进一步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三、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介绍标准SQL及SQL Serve环境下SQL的数据查询功能(DQL)。 1、认识数据库查询;( 5分钟) 2、示例数据库的结构;(2分钟) 3、标准 SQL 的查询语句结构,包括: FROM、 WHERE 、 SELECT、 GROUP BY、HAVING 、 ORDER BY 子句;(5分钟) 4、简单查询,包括:浏览查询,投影查询,选取查询(带IN、BETWEEN 、LIKE、IS NULL运算符及一般比较运算符的查询),SELECT子句带表达式的查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考试复习题

数据库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C)。 A. 数据 B. 数据模型 C. 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 信息 2.现有一个“教师”表,其中一个字段是教师的住址(字符型,20位长),如果不希望此字段包含空值,即某位教师现没有住址,则希望此字段自动填入“还没有”,应该(C )。 A. 为此列创建一个check约束 B. 为此列创建一个foreign key约束 C. 为此列创建一个default约束 D. 为此列创建一个primary key约束 3.数据库系统包括( D )。 A. DB、DBMS B. DB、DBA C. DB、DBMS、DBA、计算机硬件 D. DB、DBMS、DBA、OS、计算机硬件 4.假设同一名称的产品有不同的型号和产地,则计算每种产品平均单价的SQL语句是(D)。 A. SELECT 产品名称,AVG(单价) FROM 产品GROUP BY 单价 B. SELECT 产品名称,AVG(单价) FROM 产品ORDER BY 单价 C. SELECT 产品名称,AVG(单价) FROM 产品ORDER BY 产品名称 D. SELECT 产品名称,AVG(单价) FROM 产品GROUP BY 产品名称 页脚内容1

5.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C)。 A.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 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 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6.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解决关系数据库中(B)问题而引入的。 A. 提高查询速度 B.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C. 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 D. 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数据冗余 7.当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主流数据模型是(C)。 A. 层次数据模型 B. 网状数据模型 C. 关系数据模型 D.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8.如果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是m:n,转换为关系时(B)。 A. 联系本身不必单独转换为一个关系 B. 联系本身必须单独转换为一个关系 C. 联系本身也可以不单独转换为一个关系 D. 将两个实体集合并为一个实体集 9.候选码中的属性可以有(C)。 A. 0个 B. 1个 C. 1个或多个 D. 多个 10.下列关于关系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 )。 页脚内容2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181920 D C C B C A D B C A C A D D B C B C A B 1. 组织层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 A.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B.关系模型,网络模型,层次模型 C.1:1的联系,1:n的联系,n:m的联系 D.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 2在关系模型中,任何关系必须满足约束条件包括实体完整性、[ ]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A.动态完整性 B.数据完整性 C.参照完整性 D.结构完整性 3 SQL Server 中的角色是[ ]。 A. 一个服务器登录 B. 一个数据库用户 C. 一组权限的集合 D. 一个服务器用户 4.当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应用程序无需改变,这样的特性称为数据的[ ]。 A.逻辑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程序无关性 D.物理无关性 5.下列哪个不是以处理大量数据为中心的应用程序的特点[ ]。 A.涉及的数据量大 B.数据需长期联机保存 C.数据的计算复杂 D.数据可被多个应用所共享 6.E-R图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 A.概念模型 B.结构模型 C.逻辑模型 D.物理模型 7.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型属于[ ]。 A.需求分析 B.物理结构设计 C.逻辑结构设计 D.概念结构设计 8.[ ]记录了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的每一次更新操作。 A.后援副本 B.日志文件 C.数据库 D.缓冲区 9. [ ]是用户定义的一组数据库操作序列,是一个基本的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 A.程序 B.进程 C.事务 D.文件 10.信息世界中,实体是指[ ]。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 客观存在的属性 C. 客观存在的特性 D. 某一具体事件 11. 数据库系统中, DBA表示[ ] 。 A.应用程序设计者 B. 数据库使用者

大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核心概念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 Data: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2. Database: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3.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 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4. DBS:数据库系统,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构成。 5. 数据模型:是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工具,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其组成元素有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6.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7. 逻辑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于DBMS实现。 8. 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 9. 实体和属性: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10. E-R图:即实体-关系图,用于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是数据库概念模型设 计的主要工具。 11. 关系模式:从用户观点看,关系模式是由一组关系组成,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一张规范化的二维表。 12. 型/值:型是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值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是型的实例。 13. 数据库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 和特征(数据之间的联系以及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的描述。 14. 数据库的三级系统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15. 数据库内模式:又称为存储模式,是对数据库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16. 数据库外模式:又称为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通常是模式的子集。一个数据库可有多个外模式。 17.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二、填空题 1.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2.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等活动。 3.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3个阶段。 4. 数据模型分为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3个方面。 5.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是: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条件。 6. 6. 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三种类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一、填空题 1.答案:【1】分类【2】组织【3】存储【4】检索【5】维护 2.答案:【1】逻辑结构【2】存储空间【3】数据存取方法 3.答案:【1】数据冗余【2】不一致性【3】数据联系弱 4.答案:【1】应用程序【2】数据 5.答案:【1】1968年【2】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3】层次 6.答案:【1】记录 7.答案:【1】数据的完整性【2】数据的安全性【3】并发控制、 【4】数据库的恢复 8.答案:【1】数据项【2】记录

附录2 习题参考答案275 9.答案:【1】概念模型【2】数据模型 10.答案:【1】数据结构【2】数据操作【3】数据的完备性约束条件 11.答案:【1】层次数据库【2】网状数据库【3】关系数据库、 【4】面向对象的数据库 12.答案:【1】实体内部的联系【2】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 13.答案:【1】一对一的联系【2】一对多的联系【3】多对多的联系 14.答案:【1】三级模式【2】子模式【3】模式【4】存储模式 15.答案:【1】数据库【2】硬件【3】软件【4】数据库管理员(DBA) 16.答案:【1】数据库管理员【2】系统分析员【3】应用程序员【4】用户 二、选择题 1.C 2.C 3.A 4.A 5.C 6.B 7.A ①B⑤C⑦D④E③8.D9.C 10.B 11.C 12.A

276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三、简答题 1.参照1.2.1数据库发展阶段的划分。 2.答案一:数据库是集中、统一地保存和管理某一单位或某一领域内所有有用信息的系统。这个系统根据数据之间的自然联系结构而成,数据冗余较少,且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能为多种应用服务。 答案二: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与应用彼此独立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3.数据结构指数据的组织方式,包括物理方式与逻辑方式。数据字典(简称DD)是对系统中数据的详尽描述,是各类数据属性的清单。在RDBMS中,数据字典通常采用和普通数据同样的表示方式,DD在需求分析阶段建立,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不断修改、充实和完善。 4.参照1.2.4数据库系统阶段。 5.参照1.2.4数据库系统阶段。 6.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分为3级:用户的数据逻辑结构、整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的物理结构。当整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总结含试题及其答案

数据库原理综合习题答案 1.1名词解释 (1) DB:即数据库(Database),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2) DBMS: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3) DBS:即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4)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的每个实体最多只能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实体集E1对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 (5)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N”。 (6)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N”。 (7) 数据模型: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在数据库技术中,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它可分为两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 (6) 概念数据模型:是独门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 (9) 结构数据模型: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这类模型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所以称为“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应包含: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它主要有:层次、网状、关系三种模型。 (10) 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1) 网状模型: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2) 关系模型:是目前最流行的数据库模型。其主要特征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用外鍵表示实体间联系。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 (13)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概念模式不仅要描述概念记录类型,还要描述记录间的联系、操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 (14) 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 (15) 内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的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成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16) 模式/内模式映象:这个映象存在于概念级和内部级之间,用于定义概念模式和内模式间的对应性,即概念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一般在内模式中描述。 (17) 外模式/模式映象:这人映象存在于外部级和概念级之间,用于定义外模式和概念模式间的对应性,即外部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都是在外模式中描述。 (18) 数据独立性:在数据库技术中,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数据独立性分成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两级。 (19) 物理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内模式要进行修改,即数据库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方法有所变化,那么模式/内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概念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对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概念模式。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

第一章 2. 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 答: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数据库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是将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能够自动进行查询和修改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为数据库的建 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它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 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包括数据库的创 建、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等。 凡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其数据的系统都称为数据库应 用系统。 3. 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一般说来,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 数据定义和操纵功能 (2) 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

(3) 数据库的组织、存储和管理 (4) 建立和维护数据库 (5) 数据通信接口4.简述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 答:为了保障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使用户能以简单的逻辑结构操作数据而无需考虑数据的物理结构,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和程序员的负担,增强系统的可靠性。通常DBMS 将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分为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模式也称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对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或物理模式,是对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三级模式结构之间差别往往很大,为了实现这3 个抽 象级别的联系和转换,DBMS 在三级模式结构之间提供了两级映像:外模式/ 模式映像,模式/ 内模式映像。 第二章4.实体的联系有哪三种? 答: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 : M)和多对多联系(M : N)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习题及解答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及解答 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2016.2

第1章数据库基本概念 1.什么是数据库系统?它有什么特点? 答: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 ,DBS)是指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及用户等几部分组成。 数据库系统有以下特点: (1) 数据结构化 (2) 数据共享 (3) 数据独立性 (4) 可控冗余度 2.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指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包括数据库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 它的主要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 (2)数据操纵功能 (3)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功能 (4)数据库的安全保护功能 (5)数据库系统的故障恢复功能 (6)在网络化环境下访问数据库的功能 3.某高校中有若干个系部,每个系部都有若干个年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个教师,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带若干个研究生,每个年级有若干个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可有若干个学生选修。试用E-R图描述此学校的关系概念模型。 答:

4.定义并解释概念模型中以下术语:实体,属性,码,E-R图 答: 实体:每一类数据对象的个体称为“实体”。 属性:每个实体集涉及的信息项目称为“属性”。 码:能够唯一标识其对应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合称为“码”。 E-R图:即实体-联系图,用来表示数据模型,直接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 5.SQL包含哪些组件,其功能各是什么? 答:1. SQL Server 数据库引擎(MSSQLServer service) 用来处理所有发自SQL Server客户端应用程序的T-SQL语句的组件,SQLServer service 协调和安排这些语句的执行,并向客户机反馈结果。支持分布式查询、并发控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管理,事务处理和查询,维护数据的完整和安全。 2. SQL Server 代理程序(SQLServerAgent service) 实现运行调度SQL Server管理任务的代理程序。每个实例都有一个SQLServerAgent service。SQLServerAgent相当于SQLServer2005的系统自动管理、控制、调度中心,启动代理服务能够使系统按照系统管理员的意图自动运行并管理数据库系统。 3. Microsoft 搜索服务( Microsoft search service) 是一个全文搜索和查询服务,用于建立数据库的全文目录和索引,并支持对全文的检索。 4. 分布式事务处理协调器(Distributed Transactuion Coordinator) 用于完成分布式事务(在物理上不同的两台SQL Serever2005 服务器上完成的同一件任务)并保证事务的一致性。 6.安装SQL Server前应做哪些规划? 答:(1)如果要在运行 Microsoft Windows NT或 Micorsoft Windows XP 的计算机上安装 SQL Server 2008,并且希望 SQL Server 2008 与其它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讯,则创建一个或多个域用户帐户(2)用具有本地管理权限的用户帐户登录到操作系统,或者给域用户帐户指派适当的权限。 (3)关闭所有和 SQL Server 相关的服务。包括所有使用 ODBC 的服务,如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服务 (IIS)。 (4)关闭 Microsoft Windows NT 事件查看器和注册表查看器(Regedit.exe 或Regedt32.exe)。 7.SQL Server支持哪两种身份认证模式?各有何特点? 答:(1) 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 客户机使用Windows 操作系统的用户账户和密码连接数据库服务器时,SQL Server2008 使用Windows 操作系统来进行身份验证。 (2)混合身份验证模式 客户机使用用户账户和密码连接数据库服务器时,服务器首先在数据库中查询是否有相同账户和密码的用户,若有则接受连接。若数据库中没有相应的账户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试题库1

三、简答题 1.设有关系模式:学生修课管理(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成绩)。设一名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号,一门课程号可以被多名学生选修;一名学生有唯一的所在系,每门课程号有唯一的课程名和学分。 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上述规定写出关系模式R的基本函数依赖; (2)找出关系模式R的候选码; (3)试问关系模式R最高已经达到第几范式为什么 (4)将R分解成3NF模式集。 答:(1)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F 课程号(课程名,学分)F (学号,课程号)成绩F (学号,课程号)(姓名,所在系,性别,课程号,学分)P (2)候选码:学号,课程号 (3)存在部分函数依赖,R达到第一范式 (4)Student(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 SC(学号,课程号,成绩) Course(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2.设有关系模式:学生表(学号,姓名,所在系,班号,班主任,系主任)。其语义为:一名学生只在一个系的一个班学习,一个系只有一名系主任,一个班只有一名班主任,一个系可以有多个班。 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上述规定写出关系模式R的基本函数依赖; (2)找出关系模式R的候选码; (3)试问关系模式R最高已经达到第几范式为什么 (4)将R分解成3NF模式集。 答:(1)学号(姓名,所在系,班号,班主任,系主任)F 班号(班主任,系主任)F 班主任系主任F 所在系系主任F (2)候选码:学号 (3)存在传递依赖,不存在部分函数依赖,R达到第二范式 (4)Student(学号,姓名,所在系,班号) Class(班号,班主任) Dept(所在系,系主任) 3.设有关系模式:授课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授课教师号,教师名,授课时数)。其语义为:一门课程号有确定的课程名和学分,每名教师有确定的教师名,每门课程号可以由多名教师讲授,每名教师也可以讲授多门课程,每名教师对每门课程号有确定的授课时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